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2024-09-03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共8篇)(共8篇)

1.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篇一

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论文

一、斐济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制糖业在斐济发展的专业化程度较高。Barbour指出,农业部门和制糖工业存在的问题是74%的甘蔗农场都是租赁本地土地,几乎所有的租约将在2024年到期,届时将会对甘蔗和其他种植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在区域专业化方面,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形成了农业生产合理布局与不同专业化的商品产区。如在Viti岛的西北部,形成了较成熟的甘蔗产区;该岛的东部为蔬菜、瓜果生产区。这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自然资源优势,又使得各自的销售市场互不冲突。在生产专业化方面,一些地方成立了专业经营合作组织(或协会),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统一种苗、化肥、管理及销售等,将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和营销等,均由农场以外的农户来承担,提高了管理水平,疏通了销售渠道,极大地满足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需求。

二、斐济农业区域分布特点

斐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有灾难性气候的存在,如飓风、洪水和泥石流等,会对经济和基础设施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其四面环海,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也可能对一些城市中心、农业和沿海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每年5—10月受寒冷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温度较低,平均气温为22℃,也是全年最干旱的时期;11月至翌年4月,温度较高,平均气温为32℃,风向多变,且降雨较多。斐济的可耕地面积约为28.8万公顷,主要生产甘蔗、椰子和香蕉等。斐济政府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水稻种植,但效果并不理想,大米能自给20%,小麦全靠进口。Chandra等阐述了斐济基于能够产生大量能量的块根作物为主要粮食生产策略,开发的一套半自给农业商品生产模式显示将研究资源分配到块根粮食作物的必要性,同时还分析了在斐济发展块根作物产业的一些政策建议。斐济具有较适合香蕉种植的条件,但规模化栽培后,易暴发香蕉叶斑病,目前香蕉主要为家庭式零星种植,少有现代农场大面积种植。在Viti岛西部有大量木瓜种植,但主要以1公顷以下单元面积种植,品种以夏威夷“Sunrise”为主;该岛西部还有大面积甘蔗种植,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建设有该国最大的工厂—蔗糖加工厂,以及数百公里的甘蔗运输铁轨与附属设施。

三、斐济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情况

斐济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各产区情况差别较大,主要由斐济农业部下属各农业研究站负责,以及农业教学机构等,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技术推广等;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属民间自发组织,主要从事信息发布、产品(技术)推广等活动。

(一)科学研究

在斐济,从事农业研究的机构主要为该国农业部下属单位,包括LegalegaResearchStation(LRS)、SigatokaResearchStation(SRS)和KoroniviaResearchStation(KRS)等7个研究站,农业教学机构主要是斐济国立大学Koronivia农学院、南太平洋大学等。各研究机构对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及评估研究较为重视,强调种质资源遗传性状保持的重要性;为各地的农业产业经营提出建议;此外研究还包括如引进品种和选育优良品种、农产品加工和保鲜技术、生物技术、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和生物安全评估等。斐济农业发展还特别注重国际合作,尤其与南太平洋国家农业合作较为密切,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在与南太平洋国家农业研究机构的合作领域较活跃,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未来的合作项目方向的活动政策等问题研究。

(二)生产技术推广

Chandra等调查了54个农场,面积共计203公顷,因为土地政策等一些因素使得斐济还不能实现粮食完全自给,种植业经济效益非常低,每年绝大多数农产品仅被用于家庭消费,农民的经济收入很难提高[1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本地市场小;二是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的速度缓慢;三是缺乏农业科研、推广及培训资金,农作物产量低,新品种更新速度慢,很多品种不适合热带地区种植。斐济农业研究、推广和培训研究所(IRETA)是研究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的机构,它总结了历年来包括斐济在内的整个南太平洋国家的农业研究、培训和推广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将一些先进的技术传播至整个地区,进而支持适合南太平洋国家的半自给农业系统的发展。斐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力量比较分散,包括政府引导和民间自发组织。政府引导各地有所差别,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具体由各研究站等负责,属半官方性质,包括新品种(技术)推广、病虫害监测和许可证的颁发等,这类组织基本都是免费提供种子、种苗以及技术服务;民间组织包括各省(市、县)的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这种形式主要由大的生产商联合形成,采用“公司+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及企业都把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放在重要地位,不仅向农户提供良种和农资,而且还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以及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对农业推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农业贸易情况

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产业为服务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加工业等,其中工业以木材加工为主。在斐济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旅游业占45.4%,农、林、渔业占18.6%,采矿业、制造业占16.4%,电、水、煤气、建筑业占8.4%,交通运输占11.2%。旅游业、制糖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斐济土地肥沃,盛产甘蔗,因此又有“甜岛”之称。,蔗糖产量为29.2万吨,为30.7万吨,为24万吨。主要贸易对象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等,主要出口产品有蔗糖及椰油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食、燃料及工业品等。森林覆盖面积93.5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有开采价值的约25万公顷,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斐济的农业经济增长曾受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冲击,致其经济极不稳定。自以来,斐济的两个主导产业制糖、纺织业的生产和出口量大幅下降,导致一些相关企业倒闭。从—,斐济经济以年均-0.34%的速度萎缩。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1985、1992、1993、20和的热带风暴;201月至年3月底西北部洪水灾害)、两次全球石油危机(1979年和1981—1982年)、政局动荡(1987、20和20)、亚洲金融危机、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及全球经济危机(和年)。农产品出口是斐济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局限于人口少,远离主要国际进口大市场。斐济农业贸易重点发展国内外2个市场,目标是促进斐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多样化的农业贸易。斐济政府重视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投资和出口,逐步发展“高增长、低税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经济。1966年,斐济国家计划办公室(CentralPlanningOffice)制定了国家农业发展计划,这个计划详细内容包括农业政策目标、出口作物类别和国内产品等,还详列了农业生产目标、土地开发和农业部门工作细则等。在农产品营销方式方面,Hardaker等对南太平洋农业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特别关注不同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优缺点和公共服务部门应发挥的作用。斐济农业产品的市场、质量及价格缺乏一定的制度监管,大部分农产品市场被一些私营企业如斐济蔗糖公司、南太平洋食品公司和热带农产品公司等控制。同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状况也影响斐济经济的发展,如,澳大利亚占斐济全部出口的份额为27%,占斐济全部进口的44.3%;同年,新西兰占斐济全部出口和进口的比例分别为12.1%和14.7%。因此,斐济十分关心作为主要贸易伙伴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经济走势对斐济贸易的影响。对斐济国内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投资率低影响了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政治不稳定(1987年政变以及随后的宪法修改等),同时土地租用问题也影响了其农业投资。

②印裔斐济人租用斐济族人土地问题是影响斐济农业发展的老问题。90%以上的.甘蔗是印裔斐济人(或印度移民)租用斐济人的土地种植,受土地租期政策的限制,租用人不愿意进行较长期的投资。

③民族矛盾不仅干扰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国家的安定。

五、讨论

本文根据斐济农业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新兴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认为解决斐济农业面临的困境需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①农业发展的决策,需要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②农业规划,制定斐济现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合理开发土地,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③跨部门行业协作及农村地区的平衡发展。

④农业部门策略,包括农业生产模式、土地所有制、农场规模、农业技术研究支持及发展农业协会的作用;长期租赁和适当的合同执行有利于外来资本在斐济投资和创业。

⑤农产品营销策略和营销规则。

⑥政府实施农业发展战略的能力。在南太平洋国家中,斐济农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拥有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农业发展显得乏力。因此,如何发挥农业在斐济的作用,提高农民收入,一直是斐济农林渔部(MAFF)努力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农业技术,对斐济农林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近年来,我国的研究机构、投资企业也逐步涉足斐济农业,影响面也越来越广。因此,作者希望通过研究斐济农业发展状况,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期对加强中—斐农业合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致谢:本文作者对斐济农林渔部(MAFF)部长IniaB.Seruiratu先生、农业秘书长RopateLigairi先生、顾问R.C.Joshi博士和中国商务中心(斐济)有限公司马飞先生等在调查研究中给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2.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篇二

一、“昌铜四县”生态农林产业发展现状

(一) 绿色发展理念明确, 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秉承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宜春市首先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守矿产、耕地、林地、湿地、水资源红线, 建立严格的森林资源使用审批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从源头上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 林地流转助推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实效作用

“昌铜四县”通过林地流转, 部分地区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节约了生产成本, 加大了现代农业要素流入, 促进了当地生态农林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 由于该形式主体建立在村集体之上, 目标就是通过村民互助、集约发展、经验借鉴, 实现村民增收, 非农化和农户失地风险较低, 是四县的主要发展形式。铜鼓县的永丰村成立了一个雷竹股份专业合作社, 该村采取老板投资、村民入股、村集体入股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 该村投资并建设了一个水利发电站, 年发电量可达400万度, 按照每度电0.3元的卖给国家电网, 一年能创造120万以上的收益。同时该村还有一个罐头厂 (金丰食品有限公司) , 主要生产笋干、酸枣糕等产品。靖安高湖镇的古楠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把原来村民手中的山林、田地集中起来, 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 达到效益、利润最大化。经调研, “昌铜四县”均有各具特色的农业合作组织, 在发挥林地集约效率, 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效果明显。四县鼓励合作社发展, 但在很多村镇, 由于缺乏引导和支持, 合作社也存在荒废的情况。

(三) 生态农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三产融合, 资本等现代农林要素需求强烈

目前来看, 昌铜四县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比重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截止2015年, 四县的服务业占比为30.2%, 而宜春为31.2%, 全省平均为35.9%。

对此, “昌铜四县”利用现有的生态农林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养老、体验式采摘等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依托原有竹加工、医药制造等产业优势, 在经济运行低迷的大环境下, 提高创新水平, 拓宽海外市场。生态农林业的发展, 不仅为制造加工企业和服务业提供原料和人力, 在部分环节已经相互融合,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前期投入和中期运营, 调研发现, 资本和人才是生态农林发展最欠缺的要素, 这两方面缺口很大, 需要及时补位。

二、“昌铜四县”生态农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生态农林产业规模不高, 基层政府存在“富民不富财”的隐性忧虑

“昌铜四县”生态农林产业发展主要以农户家庭生产、农村合作社、私人注资生产等形式开展, 以生产有机水稻、生态养殖、休闲采摘、有机水果和茶叶为主, 受制于土地细碎化、资金短缺、农林基础设施不到位、仓储物流不健全、农林技术跟不上、认证和宣传成效不足等局限, 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较低。调研发现, 依托良好生态, 发展生态农林业、搞活生态观光旅游的村落和农户, 收入普遍增加, 但由于其规模化程度低, 不成产业, 未能有效带动当地财政收入增长;林权“确权颁证”后, 三年毛竹价格从6块钱飙升到19块钱不等, 林户收入大增, 但众多竹产品加工企业倒闭, 财政收入受到不小影响。

由此可见, 无论是集体林权改革, 还是大力发展生态农林产业, 其结果都会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但与此同时, 由于生态农林业目前、尚未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对当地财政收入效果不大, 反而需要财政支持;随着林权确权颁证和房地产等支柱行业的衰落, 传统竹木加工企业倒闭, 也对财政带来影响。基层政府因此产生“富民不富财”的隐性忧虑。

(二) 金融等现代农业要素投放力度难以支持生态农林产业规模发展

“昌铜四县”农村发展已完成对生态农林产业、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业的规划定位, 逐步过渡到产业化规模化的集中发展期,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逐步完成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生产资料等的投放和更替, 除了农林企业、生产大户和农业合作组织的大规模金融、人才需求之外, 在拓展和完善生态农林产业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小农户, 同样存在资金需求, 特别是小农户信息来源少、谈判能力差、抵押物缺乏, 亟需更专业更精准的现代要素投放。调研发现, 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 还是土地 (经流转后的有规模效率的土地) 、劳动力, 都难以支撑符合当地实际的比较优势要素集约的现代化农业发展:

1. 农村融资模式单一, 尚未形成符合现代农林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2. 农林发展中尚未形成有效的抵押担保体系, 林权抵押贷款运行难度大。

3. 现有的农村金融模式关于贷款的额度、期限、交易成本等要素, 不符合农林产业经济周期和规模发展。

(三) 部分公益林已到“生命大限期”, 其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集体林权改革后, 农户依法享有林权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而所属林地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商品林, 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 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对公益林, 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开发林下种养业, 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昌铜四县”农户所属的公益林中生命期限在7年到8年的林木, 已到“生命大限期”, 临近枯萎和死亡, 农户依法可卖掉死亡而无生态价值的林木, 但由于“经济人假设”, 农户存在趋利性, 即便国家对于公益林会发放补助, 农户也不会再去种植和管理新的公益林木, 宁愿放之任之。

三、初步形成的结论和建议

1.林地确权颁证后, 林地细碎化问题突出, 通过林地的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方式的流转, 实现土地连片和规模经营, 农业合作组织的运行, 整合了多方面资源和信息, 促进了产业发展, 但也存在土地“非农化”趋势, 农民存在失地顾虑和风险。2、先进的村支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 起到政策、信息、资源、技术、文化等要素的落地效用。但据调查问卷反映, 该区域农户的收入来源中, 林业收入占比并不多, 大部分通过副业经营或外出打工赚到更多的钱。从侧面反映出四县的生态农林产业规模化程度还不高, 也由此带来基层政府“富民不富财”的隐性忧虑。3、生态农林产业发展, 促进了农村三产融合, 在其规模化进程中, 特别需要金融支持, 而当前农村融资方式单一, 生态农林产业的特殊性与金融的属性存在诸多矛盾, 尚未形成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融资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2.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推进林地确权颁证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确保林权分家到户, 产权明晰并及时确权颁证, 使得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有据有权可依。通过林地流转, 实现农林产业适度规模经营, 为获取金融支持提供必要性。同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定, 防止土地非农户, 严控农民失地风险。

3.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重视村支部建设, 发掘致富能手

重视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建设, 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引导支持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入合作组织, 各县重点打造几个具有特色的农合组织, 提炼其经营模式和经验作为范本, 结合各村实际, 进行有修正的推广。重视村支部建设和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和激励。

4.创新农村金融模式, 探索农林产业链融资渠道

创新农林产业融资模式, 通过延长并强化农林产业链, 在政府支持下借助农业合作组织平台, 将金融机构、农林企业有效整合在产业链之中, 以提高农林盈利水平为前提, 通过农林产业链融资, 充分利用产业链各主体间的关系, 发挥它们在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督功能,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其运行机制可借用黑龙江五里明模式说明:

(1) 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

(2) 镇政府将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权、农机设备收益权等委托给信托公司, 设立自益型财产权信托。

(3) 信托公司将上述信托收益权质押给商业银行, 作为合作社的贷款偿还担保。

(4) 商业银行与合作社签订贷款协议并向合作社发放贷款;同时, 合作社全体股东及镇领导干部与商业银行签订个人保证合同, 为贷款承担联带责任。

(5) 合作社与信托公司签订购销协议, 将生产出来的农林产品销售给信托公司。

(6) 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签订协议, 由信托公司协助银行将合作社贷款本息从农林产品收购款中扣除。

摘要:江西作为林业大省是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前沿省份, 发展生态农林产业, 是江西“绿色崛起”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江西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昌铜四县”的实地调研, 发现其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明确、生态农林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林地流转助推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组织作用明显、农村金融需求强烈, 也存在林权颁证后生态林保护难度加大、林地细碎化严重、农村金融支持乏力、林权抵押贷款运行难度大、产业规模不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林产业,林地流转,农村金融,规模经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参考文献

[1]李静, 韩斌.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报告[M].东方出版社, 2011.

[2]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5.

[3]姚洋.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4]蒋省三, 刘守英, 李青.中国土地政策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 2010.

[5]江成会、吴楚平.信贷供求非均衡状态下农户信贷模式的理性选择——京山县农户信贷模式个案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04) .

[6]刘西川, 程恩江.中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典型案例与理论含义[J].财贸经济, 2013 (08) .

[7]李韬, 罗剑朝.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基于Poisson Hurdle模型的微观经验考察[J].管理世界, 2015 (07) .

3.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分析 篇三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分析

■刘亚男 田义文 张明波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实际运行过程之中都存在着种种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其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建议。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以往,农业仅仅被视为提供粮食等农产品的经济产业,对农业生态系统只是注重其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忽视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甚至牺牲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来换取短期的农产品价值实现。这种对农业生态系统只是一味索取的行为导致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进而又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今,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利用农业生态补偿,可促使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恢复和保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里约地球峰会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农业的多方面功能”这一概念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除了具有农产品生产功能,同时还发挥着防止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多方面的非农产品功能和其他非生产性功能。

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功能的实现以消耗公共资源为代价。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相冲突。当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利益时,我们肯定不认同农民放弃环境利益,只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方式。但让农民这一弱势群众以经济利益减损为代价,独自承担环境利益的实现成本,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享受环境利益的便车,这种方式因其不可持续也是不可取的。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将农民独自承担的能惠及整个社会的环境利益所付出的成本社会化,使得农民在采取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下,既能避免传统生产方式之下所付出的农业生产代价又能获得至少不低于传统的产品收入。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恰恰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措施。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众所周知,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责任。从横向公平来看,如果让农民独自承担这过高的环境生态成本,牺牲其经济利益,而其他社会成员不付出任何代价享受其成果,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从长远来看,农民所面对的巨大生存压力迟早会导致生态的重新破坏,最终影响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纵向公平来看,有必要在农业活动上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据统计,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在工农业产品的不平等交换形成的价格,剪刀差价中提供了6000~8000亿资金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征用农民土地,至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农村为城市经济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自身却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的耗竭。我国已经到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农业作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生产活动和收入来源,有必要在农业活动上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立法层面上存在的不足

(一)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缺乏系统性

农业生态补偿环境是一个整体和系统,而我国现行的相关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确是分段、分割的。从现行相关法律的层级上看,中央和国务院只出台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有关这方面的精神和文字,散布在不同的法律政策文件之中。作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限制,注重污染防治,对于环境补偿只字未提。之后修订的《草原法》、《农业法》仅对生态补偿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有关农业生态补偿方面的行政法规、地方规章为数较少。从整体上看,由于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体系统一性、系统性不足,使得单行法在农业生态补偿具体内容时容易产生冲突。

(二)补偿主体不明确

农业生态补偿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谁补偿谁的问题,即补偿主体问题。立法中关于农业生态补偿主体的规定,对生态补偿体制的运行至关重要。我国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主要的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条款如下:《防沙治沙法》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农业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草原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八条;《森林法》第八条、第十四条;《退耕还林条例》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九条;《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陈化粮供应监管暂行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八条;《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十条。

通过对上述法律法规的梳理,笔者发现在我国法律法规及规章之中,补偿主体大都规定为国家,像对农业生态环境直接造成严重损害的企业或其他组织,这类市场性补偿主题,根本没有涉及。补偿主体的规定单一。除此之外,这一单一补偿主体本身也存在问题。立法之明确了生态补偿义务的承担者为国家,大多是情况下,并没有对代表补偿主体的补偿机关予以明确的规定。正是这种不明确性带来了受偿主体求偿无门,补偿机关相互推诿责任的问题。

(三)补偿方式过于单一

从我国现有的农业生态法律补偿制度看,生态补偿方式虽然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和政策补偿这三种方式。但最常采用的是资金补偿。资金补偿是具有很强的输血功能,但由于资金补偿是总量补偿,缺少结构性补偿的针对性;而且资金补偿多数情况下为一次性补偿形成不了连续补偿机制。这些缺陷使得资金补偿很难在造血层面上发挥作用。而能够更根本的解决农业生态问题的具有造血功能补偿方式,像智力补偿、技术补偿方式的缺失,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很难得到遏制和扭转。

(四)补偿标准不科学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关键要素之一。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但通过对上文中所提及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梳理发现,我国立法中很少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若有涉及,更多情况下仅仅以“适当”、“合理”此类抽象词汇对生态补偿标准加以限制。对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有具体规定的仅有一个部门规章,即《退耕还草和禁牧舍饲陈化粮供应监管暂行办法》。由此可见,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中补偿标准不科学的现象普遍。立法不科学,一方面,留给了行政机关在生态补偿标准上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当行政机关面对补偿资金的短缺或诱惑时,很难保证受偿主体利益得到保证;另外一方面,当行政机关面对农业生态补偿巨大责任的时候,常以此为借口推诿责任。

(五)生态补偿程序不规范

对于实体法中直接或间接赋予行政机关在农业生态补偿中的裁量权,科学合理的补偿程序可以对行政机关的裁量权进行合理的限制,可以为农业生态补偿的利害关系人提供一个表达意见的渠道,确保农业生态补偿更为公平的实现。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即部门规章中对此规定很不规范或者根本没有规定。而生态补偿程序的不规范或缺失为行政机关在补偿方式、手段、步骤上留下了很大的裁量空间。由于正义的分配看不见,使得正义更难实现,正如在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程序中参与环节的规定,使得补偿通常是由行政机关通过简单地使用行政强制力量迫使受偿农民接受补偿方案实现的。以此方式实现的农业生态补偿,其效果则可想而知。

三、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加强农业生态补偿环境立法的系统性

从整体上看,要求加强生态补偿立法的整体性和体系性。在国家立法层面,需要对生态补偿的目的、范围、方针、原则、重要措施、救济途径等明确规定。考虑到进行生态补偿的专门立法对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可以先尝试制定一部位阶较低的法规或规章,先使这一制度确定下来。在地方层面,地方立法机关可以在其立法的职权范围借鉴国内外的立法和时间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完善生态补偿立法。

(二)明确补偿主体

对于现行的立法中规定的补偿主体---国家,还要具体对其补偿机关进行明确规定。如此,才能使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除此之外,考虑到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的庞大级政府补偿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和低效率性。我们不得不思考建立其他补偿模式。其实,在市场经济之下,市场性补偿主体的培养不可忽视。在市场经济之下,政府、地区、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作为受益人成为补偿主体。这种市场激励式的可行性,从国外已经推行实施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环保资金等制度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得见。当然,对于市场性补偿主体的培养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对其地位的确认。

(三)确立多元补偿方式

农业补偿机制的顺利运行离不开补偿的资金、物质、技术的顺利流动,离不开补偿者提供的补偿方式像受偿者所需要的补偿方式转换。这些要求的满足则需要通过补偿方式的多样化来实现。补偿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货币补偿。对于受偿主体来说也是最便利地方式;二是实物补偿,给予受偿主体一定物质产品、土地使用权,以改善其生活条件,增强生产能力;三是智力补偿,即向受偿主体提供智力服务;四是政策性补偿,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或各级政府给予其管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某些优惠政策。生态补偿方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多样化地使用补偿方式。

(四)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需要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农业生态补偿标准从性质上分类,可以分为恢复和保护价值型标准、出让型标准、激励(约束)型标准。在对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之前,我国必须对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性质进行选择。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到对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采用哪种核算方式亦是面临重大课题。除了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进行研究外,要使得生态补偿真正得以实现,还需要考虑社会、市场和公民的承受能力。

(五)完善补偿程序

这里的生态补偿程序,主要是针对补偿主体为行政机关时所应遵循地程序。由于笔者自身能力限制,对于生态补偿程序地设计,在此仅作简单提及,以抛砖引玉。生态补偿程序应该包括对农业生态补偿项目、补偿资金、补偿方案的公告,及听证会的设计。

[1]程宇光.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10(6).

[2]高清.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略论[J].河北法学,2008(9).

[3]田义文,田晨,徐堃.再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J].理论导刊,2011(4).

[4]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S2).

4.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篇四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兴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化不管搞到什么程度,都不能丢掉这个基础。兴化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有着2393平方公里的面积,1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133万之多。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市,其优势和特色一直是较为明显的。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践加快做强农业,建设现代农业。2002年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后,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之路,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已有的实践、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都充分表明,兴化农业要不断突破,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彰显兴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丰富。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雨量充沛,195万亩耕地基本上是“吨粮田”,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米粮仓。好的生态资源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用好资源优势,必须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因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不乏其例。现在有人提出,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统一的最佳载体,要更加重视发展生态农业。我们从兴化的实践看也确实如此。就兴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言,水是首要的。水是兴化之魂、兴化之本。兴化的水域面积占区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围绕营造“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不懈地把护水、治水、养水摆在突出位置,由此夯实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我们从这一理念出发,注重农业结构调整观念的转变、路子的探索。比如在处理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关系上,我们尊重市场农业、效益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但是离开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行的。围绕市场需求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之外,还要加上一条,生态保护是前提。只有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得利,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农业。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对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效益,也绝不容许干。比如在水产业养殖上,对滞涝区、行洪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行洪滞涝的需要、水质的净化;对那些宜林的湿地,积极发展人工湿地林,防止图一时之利,造成对整体环境的破坏。现在兴化的整个生态环境好,水环境的保护功不可没。据省、市部门检测认定,兴化农田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达到aa级环境质量指标,地面水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兴化农业始终保持了较好的优势,得到了繁荣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常年产量在110万吨、1.5万吨、3.5万吨,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总量已连续13年居江苏淡水养殖之冠。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兴化农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绿色食品倍受青睐。受其影响,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绿色安全成为筹码,“绿色壁垒”日趋严格。从兴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看,最走俏的是具有生态品牌的农产品。兴化蟹田大米、红膏牌大闸蟹、兴化大青虾供不应求的旺销,充分表明了生态农产品强大的竞争优势。兴化蟹田大米生产采取稻渔共作模式,无污染,口感好。全市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6000万公斤,市场价格比一般稻米高出20%以上。现在农民自己吃的是蟹田大米,客人来兴化带走的是蟹田大米,蟹田大米已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行情日益火曝。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新一轮农业发展的竞争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特征的。面对新的竞争,我们要战胜挑战,抓住机遇,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必然是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近几年来,我市根据资源特点,着力优化农业结构的布局,已初步形成了“东部特种种养、南部生态工业、中西部蔬菜、北部水产”的四大生态经济区,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蔬菜、特水特禽等主导产业也初具规模。诖蛟炻躺放粕希幸炎⒉岬羌歉骼嗯┎飞瘫?40多个,“一禾”瓜蔬、“楚天”大米等15个农产品品牌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新的实践、新的成效、新的挑战,这一切都激励我们,在走向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要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努力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兴化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其本身的内涵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的联动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几年,我们按照这些要求,树立生态农业是大农业、大经济的观念,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努力做足发挥生态优势的文章。在发展工业上,我们多年以前就提出农工接轨,近年来更是把农业的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取得了新成效。我市的粮食、脱水蔬菜、水产、棉花、木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现已成为工业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达到30%以上。在发展三产上,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市市场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市共有这类市场70多个。戴窑粮食交易市场经有关方面评估,今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近几年来兴化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李中人工生态林、垛田“千岛春色”、乌巾荡生态公园等景区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李中镇人工生态林面积约7000亩,是目前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垛田水中有垛、垛上有田,地貌独特,被称为“千岛之乡”。今年我们进一步制定了这方面的详细规划。生态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无论是在观念还是在实践上,生态农业的发展,都会使人们对在社会事业领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启发。所以在农业大市,实践科学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这个题不仅要破,而且要做深做透,做出新的辉煌。

二、兴化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走特色产业之路

发展生态农业路子至关重要。从兴化的实际看,我们要实现生态农业与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统一,与产业联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就要坚持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围绕这一思路,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四条龙,发挥龙头企业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粮、棉、菜、渔是兴化农业的主打产品,自然也是兴化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我们围绕这四条龙型经济的发展,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寓于产业化的带动提升之中。一是集群发展,育强蔬菜产业龙头。兴化香葱是著名的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全市香葱种植面积达12万亩。我们利用这一资源特色优势,着力从基地建设、行业规范、信贷支持等方面扶持引导,促进了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集群发展,使以香葱为主的脱水蔬菜加工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最大特色之一。现在我市城郊有100多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50多万吨,其脱水蔬菜产品80%出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出口基地。二是引导竞争,育强粮食产业龙头。近年来,我们引导粮饲加工企业跻身市场,加快技改,竞争发展。仅我市戴窑粮食市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50多家米厂全部更新了生产设备。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大米80万吨,等级面粉10万吨,饲料15万吨,麦芽10多万吨。三是依托资源,育强水产业龙头。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70万亩养殖水面的规模效应,扩张规模特水养殖,巧打生态牌,发展水产加工,加快了加工、种苗、销售产业群的形成,水产总公司、外贸冷冻厂、燎原公司、九寿堂公司等一批水产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现全市水产品加工能力达1.4万吨。四是激发优势,育强纺织业龙头。我市既有棉花产地优势,又有纺织业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改制、新办企业、鼓励技术改造,发展壮大了纺织龙头。长新公司和通裕公司近两年投入8000多万元,新上一批进口先进设备,去年两家企业产值2.58亿元。现我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60家,去年新办67家,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

2、建立生态园区,发挥科技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作用。坚持政府启动引导投入、农民入股参与、招商引资开发为主的办法,在全市建立了7个市级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万亩。通过园区示范带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积极推广了生物农药、生物菌肥、有机肥,池塘混养青虾、畜禽投入品管理和防疫灭病“五统一”等一大批农业生态技术。陈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做强红富堡番茄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提高了品质,形成了万亩生产规模,在省内外进一步叫响了红富堡品牌。里下河现代渔业科技园区规划集工厂规模化育种、特水加工、批发市场、渔业观光垂钓为一体,去年繁育特色种苗1亿多尾,加工水产品500吨,实现产值1.3亿元,辐射养殖面积 5万亩。去年以来全市迅速兴起的18个畜禽养殖小区,带动了生猪、家禽、食草畜禽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也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安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海南镇20万只优质草鸡养殖小区、李中河10万只水禽养殖小区、陶庄英特福公司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在区域内已初有名气。

3、推广生态模式,发挥效益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好的生态种养模式是追求生态建设与增加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围绕复合型生态结构,农牧渔立体种养,努力延长生态链条,重点推广四种生态模式。一是稻渔共作模式。这种模式既养蟹养虾,又种稻,亩平效益比单纯种粮高400-500元,同时实施无公害生产,避免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市已发展12万亩稻田立体种养,该项目已通过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二是大水面生态立体开发模式。主要是实行渔虾蟹生态混养,实行“稀放养、低污染”的生产管理,达到“亩平产量超千斤,收入超千元”的“双千”塘标准。大纵湖养殖基地还实行轮休轮养,确保每年有三分之一面积植草养护,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我市红膏集团10万亩养殖面积运用这种模式,生产的红膏牌大闸蟹以个大、膏红、肉鲜,与著名品牌蟹一争天下。今年10月在浙江举行庆典活动,一上市就火爆。三是河藕、水生蔬菜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食物链,实行藕(茨菇、水芹等)田养鱼(泥鳅、黄鳝等),促进降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这方面全市的养殖面积达6万亩。四是林经、林牧复合经营模式。我们坚持在公路、圩堤、湿地等宜林地带,大力植树造林,尤其是突出培植意杨产业。近3年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植树1340万株,林木覆盖率比3年前增加了3.5个百分点。在发展林业,推进绿色兴化建设中,注重采用林下套种旱作物、套种蔬菜,林下养羊、养鸡等复合经营以增加收益,现通过这种模式可实现亩平收入1500-2000元。

4、建立健全标准质量体系,发挥体系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提升作用。标准质量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我市作为江苏省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之一,经去年以来的努力,环境质量经检测,全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标准,已认定基地面积70多万亩,认证品种3个。在地方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实施上,先后制定了池塘混养青虾、稻渔共作等省、市以上农业标准8项,建立了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二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检测的要求和相关责任。去年以来,我市农业局、林牧业局已对城区所有农贸市场的生猪、蔬菜进行正常检测。这方面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通过购置先进设施、培训人员,提高了检测水平。三是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工商、技监、农业、林牧业、水产执法,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渔药、兽药的使用,在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上,形成了新的合力。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现在,我们发展生态农业仅仅是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方面的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就兴化市来说,目前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因地方财力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大宗农产品比例偏高,产业化水平偏低;作为里下河区域三大洼地之一,水面较大水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保护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平衡。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今后工作中,我市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多实践、多探索,求突破、上台阶。

1、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首要的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兴化是水乡,水环境的保护最为紧要,我们要把水资源保护始终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头等重要位置。“九五”期间我市完成了21家工业企业治理污染的任务。“十五”以来,我们坚持把好“环保第一审批权”,仅今年1-9月,就对104个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且污染严重的项目予以拒批。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方法,尊重自然规律,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环境的保护,突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2、进一步确立产业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中,我们要把特色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要以生态农业的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工业;以生态工业的发展,带动提升生态农业,从而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的互动并进。要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充分发挥湿地、湖泊、生态资源,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升级,扩大生态农业的内涵。

3、进一步确立创新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工程建设。2002年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时,就对生态农业建设着力进行了规划。近几年内,我们将重点抓好20万亩稻渔共作、20万亩香葱种加销、15万亩大水面特种立体养殖、500万只水禽养殖等九大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的力度,推进高抗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扩繁,组织重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协作推广,切实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要加快转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营机制,形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法人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促进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之成为引进品种、示范技术、创新机制、吸纳投资、保护生态和培训农民的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5.沈阳市农业生态足迹初步分析 篇五

摘要:在阐述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对沈阳农业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农业生态足迹为1.6797hm2/人,可利用的生态承栽力为0.20289hm2/人,人均赤字达1.47689hm2/人,说明沈阳市的经济是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基于消费及土地面积的定量研究以衡量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作 者:靳之更    Jin Zhi-geng  作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110016 期 刊:环境保护科学  ISTIC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年,卷(期):, 34(1) 分类号:X3 关键词:沈阳市    农业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6.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篇六

学 专 年 学 姓 指 成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目录

摘要................................................................................................................................3

一、皖北农业现状及问题............................................................................................3

皖北农业现状.........................................................................................................3

二、土地集中化发展趋势............................................................................................4

三、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5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遵循的原则:.....................................................5

四、受损土地整合利用................................................................................................6

(一)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概况.............................................................................6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现状及其综合开发进展.............................................7

(三)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的发展趋势.................................................9

五、如何实现规模经营..............................................................................................10

(一)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0

(二)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10

(三)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1

(四)推进统一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1

(五)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11 小结..............................................................................................................................12 摘要皖北地区即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以及沿淮部分凤阳县、寿县、霍邱县。其是中原黄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在安徽省占有较大部分的自然资源,然而其农业经济却相对落后。该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历史上曾是中原经济区和江淮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农业一直是该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近代以前如此,就是现当代依然不能改变这种经济结构。

一、皖北农业现状及问题

皖北农业现状

1.农业在三产中比例较大,农用资金缺乏,农民收入低 皖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50%,人均耕地面积为全省的1.16倍。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业总产值在全省均占有较高的比例,农业人口比例更是高达8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我的家乡亳州更是在皖北六市的平均线以下,与皖中南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均收入低得状况下,很显然处在贫困落后的状态。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农林牧渔的角度来看,皖北地区的种植业偏高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种植业的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得比例较高,而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例又过高,经济作物种植不足,可以说皖北的农业经营主要靠得就是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这种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其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较多,存在相当程度的靠天收得现象。

3、自然灾害频发 皖北地区旱涝灾害最为突出,一方面是气候因素,夏雨多而集中,冬天较为干燥,一方面是水利设施不完善。每年此地区都会或大或小的发生涝灾或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其土壤特质加剧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4、农村劳动力外向型转移较严重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应该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实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转移可分为抛荒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真正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一种是应该提倡的。从转移的流向又可分为就地转移和外向型转移,皖北大量的农民实行的就是外向型转移,虽然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但对农业经济确实一个冲击。不能促进农业结构的完善也不能有效保持地方产业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

5、科技应用落后,农村人才缺乏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农业科技若较好地应用到农业,将使农业在其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如细胞工程、胚胎移植、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应用于农业,将使农业产值大幅度提高。皖北地区对以上新技术虽有应用,但规模及范围均有限。新科技的应用推广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但是此地单位人口中受教育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全省,且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的现象。所以要确立科技致富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6、地区统筹需要及发展定位滞后 在东部优先发展,享受大量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展的保证,而与之毗邻人口稠密的皖北地区就成为优质劳动力的供给之地。此地区又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有重要意义,要求此地区要注重种植业。两方面因素致使政府在此地的政策投入有限,没能充分的调动皖北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土地集中化发展趋势

首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根本要求。中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样既有利于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又有利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

国务院发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也要求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严格规范管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 其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只有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更快地推广运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多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加规模经营效益。第三、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经营模式,是以家庭为独立单位,并且土地承包的数量有限,自然是一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而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机械没备取代蓄力或手工劳动力的耕作方式,现代机械设备的利用需要土地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使农业机械展开,更不可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不适合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耕作,限制了机械设备的运用,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满足大规模的农业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第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吸引了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下农村,探索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机制,维护了农村和谐安定。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了农业经营机制.激发了农业自身的活力和潜力,拓宽了农民自主创业的领域。这些都为统筹城乡和工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三、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政策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坚持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第四,坚持以点带面与点面结合的原则。

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借鉴某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根据不同地方的现实情况,搞好试点工作,确保重点,从而带动和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展开和普遍提高。同时,还应注意“四个结合”:一是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相结合。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集中。促进他们扩大经营规模,取得规模效益。通过土地流转.在确保流出土地的农民获得承包土地合理收益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收入。二是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相结合。统筹安排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生活居住和生态保护等空间布局.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三是与发展高效农业相结合。加强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带来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增加了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培育壮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基地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

四、受损土地整合利用

皖北地区主要城市,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采矿塌陷区受损土地迫切需要有效的利用。以淮北市煤矿塌陷区为例:

(一)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概况

淮北市境内的煤炭开采已有40多年历史,先后建有十几个矿区,分属淮北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集团。淮北市每年因采煤沉陷土地约5km2。随着煤炭矿区新井的建设和生产规模扩大,地表沉陷面积不断延展,沉陷深度不断增加,降雨及埋藏较浅的地下水出露使沉陷区部分形成常年积水水域。淮北市采煤沉陷区在平面分布形成了东(东湖片)、南(南湖片)、西(西湖片)、北(朔里片)和西南(临海童片)五大片区,涉及十四个矿区。根据2006年调查和测量成果,淮北市境内常年水面面积在1hm2以上的采煤沉陷区多达212处,分布于14个矿区,水面面积约31km2,相应可蓄水容积约7320万m3。多年来,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致力于采煤沉陷区的开发利用,淮北矿区的沉陷区通过挖深垫浅、煤矸石充填、沉陷区水域综合整治等措施后,使治理后的土地分别用于煤矿生活设施的建设、压煤村庄的搬迁安置、恢复农业耕作、水产养殖、水上公园、休闲娱乐等方面。淮北市按照“宜水

则水、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治理沉陷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淮北市已开发利用沉陷区47.66km2,占采煤沉陷区面积的64%左右。沉陷区开发现状见淮北市采煤沉陷区利用情况表。

淮北市的煤炭生产全部为地下开采,煤层赋存情况以多层可采和中、厚煤层为主,地下水埋藏浅,采煤塌陷区积水率高,有的达70~80%。上述自然条件,导致了淮北矿区采煤塌陷所带来的损害相当严重,地表产生大面积塌陷,且塌陷深度在1.5米以上的深层塌陷区占总塌陷面积的50%左右。煤炭大量开采造成了我市土地大面积塌陷,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累计塌陷土地达24万亩。随着淮北市煤炭开采强度不断加大,今后每年还将新增采煤塌陷土地约8000亩左右。一方面,淮北煤田地处平原地带,煤炭开采区地表的95%以上为耕地,造成耕地日益锐减,农业生产条件遭到破坏;另一方面,采煤塌陷还造成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设施受损,村庄因塌陷而搬迁,村民生产生活面临困境,并引发诸多深层次社会矛盾。淮北市煤田煤层可采厚度为2-13米,2米以下浅层塌陷区约占三分之一,综合治理利用的潜力较大。因此,淮北市根据塌陷区土地塌陷的实际状况加以合理治理,使之继续在当地农业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因土地面积减少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现状及其综合开发进展

淮北市永城市矿区面积716平方公里,储量26亿多吨。据测算,淮北市永城矿区万吨沉陷率达685亩,单煤层万吨沉陷率超过10亩。据统计,至2005年底,矿区形成沉陷区面积3.7万余亩,涉及5个乡镇,48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人口31400余人。淮北市永城矿井全部投产后,年沉陷面积将达1.5万亩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形成积水,每年将有5000人丧失耕地,全部矿井开采完毕,预计塌陷区面积将超过90万亩。淮北市永城市工业基础簿弱,以农业为主。全市总人口134.81万人,农业人口120.7万人,耕地面积159万亩,人均耕地1.32亩,陈集镇、城厢乡、高庄镇、演集镇、城关镇等乡镇人均耕地1亩左右。采煤塌陷地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由陆地生态环境蜕变为水生生态环境,人均耕地锐减,工农业生产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塌陷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淮北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煤炭塌陷区的综合开发已经引起世界各产煤国家的普遍重视。美国、澳大利亚、波兰、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或煤炭企业都分别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经济和技术措施开发利用煤炭塌陷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之相比,我国的煤炭塌陷区基本未开发阶段。据有关部门估算,其开发率仅为3%左右。我国开发利用煤炭塌陷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为了恢复采煤塌陷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淮北市永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平原地区塌陷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对进行复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采煤沉陷区治理复垦中,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已经成功探索了三种复垦模式:“耕地+养殖用地”模式、“建设用地+养殖用地”模式和“养殖用地+林地”模式。同时还创新多种复垦方法,如原地复垦法、固体废物充填法、超前复垦法等。而对东西城区间采煤沉陷区治理复垦打造成为集综合利用、蓄水防洪、多种经营、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带。淮北市永城市东西城区间因采煤产生了大面积土地沉陷,形成了永宿路南、北两侧水域湿地景观,这恰恰造就了淮北市永城建设生态城市的独特优势。面对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实际现状,经专家反复论证,决定采取一种新型的复垦模式,将传统的注重经济效益开发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模式,对沉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水域和湿地进行有效整合,使东西城区紧密连接,形成生态城市的新格局。目前,该工程已治理沉陷区积水面积820亩,复垦土地480亩,复垦形成统一水面约340亩。工程竣工后,将形成18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区,成为集综合利用、蓄水防洪、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带,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淮北市永城是个农业城市,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淮北市永城煤矿塌陷地复垦整理与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路,探索形成的三种开发模式中,其中两种为农业开发模式。发展生态养殖 这种开发利用模式能取得多方面的效益,最明显的是短期就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同时提供大量水产品。这种发展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同时也绿化了水面,可以改善地区的环境。提高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档次,促进复垦后土地的有效利用。目前,淮北市永城市正在开展以“汉兴之地、面粉之乡、能源之都、生态之城”四张名片为主题的四城联创,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同时保证经济发展,合理发展。根据塌陷区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当前,淮北市永城市应抓住建设生态城市建设这一契机,在深抓其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的同时,合理规划发展生态养殖。

(三)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的发展趋势

进行采煤塌陷区旅游开发其根本目的是要修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煤塌陷地旅游发展的方向应是生态养殖。循环养殖就是养殖所排的废物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养殖生产模式。循环养殖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当今,循环养殖已成为养殖业的热点和趋势。发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采煤塌陷区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永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属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 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历史 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独具魅力,具备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淮北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布局日趋完善,并已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殊荣,正在积极 #p# 创建优秀 旅游 城市和生态城市,这些为采煤塌陷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综合利用塌陷区水域及其周围的荒滩地,积极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渔、牧结合和养殖与种植结合,种、养、加相结合的高效生物体系,向生态渔业方向发展,从而发挥塌陷区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

五、如何实现规模经营

(一)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流转形式多样化。从目前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转包和租赁。从发展趋势看,土地人股、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发展较快。“土地入股”由于既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使农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等多种形式增加了收入,因而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

二是经营主体多元化。农村土地经营主体正发生着由农户单一主体向城乡单位、企业、业主等多种成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拥有资金、管理优势的现代企业参与到农村土地经营之中。

三是流转动机现代化。免征农税前,集体和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完成税费征收上缴任务,避免土地撂荒。现在流转的主要动机演变为如何增加收入,扩大种植规模。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新增流转面积主要流向专业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形式以租赁为主,租金形式以收取现金或粮食折价为主。流转后的土地以经营高效农业项目为主,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二)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

(1)科学规划,统筹管理,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一是依法签订农地流转合同。二是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论采取哪种流转方式,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不可强迫和包办。三是农地流转要坚持有偿流转。

(2)加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确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具体范围、原则,规范流转的形式,明确流转的操作程序,规定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其次要规范和完善流转合同,建立流转合同的签订、鉴证、仲裁制度。再次要建立农地流转档案,重点对拟出让方的土地情况、基本条件和拟受让方的土地需求情况进行登记造册,促进土地的顺利流转。

(三)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探索、深入实践,通过引导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及发展“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四)推进统一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加快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积极转移剩余劳动力

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业人口的转移是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城镇化的进程改变了农村人地资源的数量关系,进城的农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会自愿割断农地的关系,推动土地的流转。首先有效转移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发展,使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其次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联动,使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相适应,使农民工权益得到保障,在发展机会面前与城市工人获得平等的地位。再有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民就业培训、技术培训力度,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带头人、种养殖能手等流转大宗土地,积极吸纳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

(2)探索建立农村社保体系

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城乡公平的就业环境,解决好进城农民子女的就学、就业等难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让农民放心地流转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五)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政府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积极营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首先,要系统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针对东、中、西部农村的不同特点,制订更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其次,要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项目服务、贴息融资、表彰奖励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三,区域化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挥各地农业特色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地建设。针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生产条件不尽相同的现状,通过有针对性的扶持鼓励措施来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区域化布局,细化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基地,积极打造产业化经营企业的农产品品牌。以项目建设带动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牵引力。明确农业龙头企业的定位,出台专门的发展政策,以项目建设带动和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大型龙头企业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开展跨行业的兼并与联合。鼓励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并落实农业产业用地优惠等系列政策;对带动农户面大、消费农业原料多的龙头企业,给予更多的扶持;对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产品物流园区给予倾斜支持。

7.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七

1 生态农业概述及特点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剂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工程系统。它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 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 发展生态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合起来, 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谐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掩护之间的抵触, 形成生态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的特点主要是: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施展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效, 以大农业为出发点, 按“整体、和谐、循环、再生”的原则, 全面规划、调剂和优化农业结构, 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 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撑, 相得益彰, 进一步综合生产能力。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 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应用, 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 使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物种之间、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经济、技术与生物之间达到相互有机配合, 保证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协调发展。

b.多样性 生态农业主要针对我国地区广阔, 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较大的情况, 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 联合现代科学技巧, 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多种多样的技巧类型的农业生产设备, 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 充分施展地区优势, 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和谐发展。

c.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及系列化深加工, 实现经济增值, 实行废弃物质多源化利用, 降低农业成本, 进一步增加效益, 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系统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高效利用, 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率。

d.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掩护和改良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 掩护生态平衡,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惯例发展为持续发展, 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联合起来, 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和持续性, 加强农业发展后劲。

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2.1 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 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滥砍盗伐、毁林垦荒, 造成许多地方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象。1980年, 在银川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 在这次会议上, 我国首次使用了“生态农业”这一名词。生态农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 经过学术界的开辟研究、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摸索和实践, 中国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和生态富民工作, 这在世界上都是最大规模的开创性工作,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也展现了广阔的发展远景, 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道路, 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范例。

到目前为止, 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3000多个, 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 省级试点县100多个, 其中11个荣获“全球500佳”称号, 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67万hm2,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通过生态农业建设, “九五”期间51个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2%、7.2%和6.8%, 比项目开展前3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4.7、4.5、3.3个百分点, 并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程度高出2.2、0.6、1.5个百分点;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良, 51个县的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得到把持,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 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5%, 森林笼罩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 秸秆还田率达到49%, 省柴灶普及率达72%, 废气净化率、废水净化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等均有大幅度提升, 生态环境和农业的抗灾能力大大改良。另外, 通过实行生态农业, 改良了农民生活质量, 增长了收入。一些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由于贴近百姓, 具有多种功效, 深受农民欢迎。

2.2 生态农业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 马世骏先生提出生态工程思想, 即用生态工程原理和方法建设生态农业, 现在, 这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以下是根据不同物种或生产方式组合的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应用的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 这些模式对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一些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被推广到许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种类一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或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主要类型为①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 主要模式为粮食作物轮作、粮-经作物轮作、粮-蔬轮作等;②水体中的复合养殖, 主要模式为池塘中鱼类混养、湖泊重负和水产养殖等;③混合造林, 主要模式为油松人工混合林系统、杉木-云杉间作系统等。种类二为不同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和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主要类型为①农-林系统, 主要模式为桐-粮间作系统、杉-粮间作系统等;②林-药间作系统, 主要模式为林-药间作系统、松-参间作系统等;③经济林-多用途林间作, 主要模式为枣-粮间作系统、果树-作物间作等;④植物-动物共生系统, 主要模式为紫胶-树木共生系统、稻田养鱼系统。种类三为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类型为①农户庭院生态系统, 主要模式为“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②生态村;③生态县;④防护林系统。种类四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类型为①山地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模式为丘陵山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等;②湿地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模式为桑基鱼塘等;③旱地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模式为绿洲农业系统、节水生态工程等。种类五为农-工复合系统与能源系统, 主要类型为①农-工复合系统, 主要模式为玉米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②能源的多层、多级利用, 主要模式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不能否认,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3.1 理论基础匮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 往往是单一学科的, 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 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 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 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 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 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3.2 技术体系不完备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 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 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 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 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 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 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 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 也是非常困难的, 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 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 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 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3 政策有待完善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 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 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 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 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 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主动性。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 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此, 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 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 较高的经济效益, 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3.4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 在一些地方, 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 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 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 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 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以满足市场要求, 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 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 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 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 对于基层农民来说, 很少能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3.5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以上需求, 因为在一些地方, 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 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 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而其中, 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 到2030年前后, 中国人口将达到约15亿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 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 而人口在继续增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3.6 技术人员缺乏

农村科技人员严重缺乏, 农业劳动人口科技素质偏低, 生态意识差。我国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每466.67 hm2耕地才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 而发达国家德、美、日农业科技人员与他们农业人口的比例分别是我国的13.5、7.2和5.0倍。即使这样,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仍在大量流失, 据统计, 建国后至2000年, 全国培养的160多万农业科技人员中留在农业部门的不足一半。很多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初期发展势头不错, 但科技人员一旦撤离, 生态农业建设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2000年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 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8.09% ,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 生态意识较差, 往往只追求眼前利益, 只愿采用当年见效的农业技术, 那些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很难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运用。

4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研究

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 开展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 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和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 不仅是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摸索、技巧集成与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 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而且是改良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等的急切需要,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

4.2 加强立法工作, 提升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尽管生态农业建设已有20年时间, 但1993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 对包含循环经济思想的农业发展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还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进一步扩大干部群众的认知程度, 激发发展生态经济的理念和热情, 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4.3 加速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依法履行非宜农耕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杜绝并严惩对天然植被的损坏, 同时由国家扶持发展相关产业以解决有关地区国民的生活问题, 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国家应加大生态环境软弱区 (如黄河上中游) 的环境建设投资力度, 严格控制迫害农业生产的污染源, 改良农业生态环境, 再造秀美山川,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深化传统产业, 还是开发新兴产业, 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地位,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开发立项要高瞻远瞩, 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困惑, 应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联合, 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4.4 发挥科技人员带头作用, 普及科技知识

加强农业科研支撑力度, 增进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合。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一些特点, 决定其不可能实现完整的自我发展, 国家支撑仍应为农业科研的重要经费来源。但国家应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奖惩措施, 促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合, 避免盲目性, 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也应加强农业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 如污水处理利用技巧、农业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作物抗性育种与生理以及我国北方气象干旱化与全球变暖的农业对策等, 以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农业技巧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国家应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宏大的农技推广队伍, 通过增长农技人员的工资、增长和保证推广经费, 保持农技推广渠道畅通等方式,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科技人员与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 采用灵活的形式, 在农村建立试点, 推广普及生态农业。通过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工作, 最大程度遏制新文盲的产生, 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在农村广泛推行各种职业技巧教导和成人教导, 有针对性地造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巧, 这样既有助于新技巧的迅速推广, 也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5 强化组织领导, 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政策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和科学方案, 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 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以政府投入为导向, 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体, 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方案及农业执法、农业污染防治、技巧攻关和推广网络建设等必要的投入政策。

参考文献

[1]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2]李文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胡宝刚.浅议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1999 (9) :56-58.

8.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篇八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 调查分析 对策

一、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基本現状

近年来,寿光市旅游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响了“魅力菜乡,生态寿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种技术研发推广、农业观光旅游、会议展览举办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寿光市乃至山东省蔬菜产业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第二:增加行业管理能力,增加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一体化建设,发挥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同时在增强行业管理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教育,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一是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二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案例。

第四:加强政府对小企业的引导,加强企业与农民的联系。同时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避免盲目跟风的问题,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不,减少经营风险等,充分发挥企业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周斌.寿光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大连理工.

上一篇:反邪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下一篇:盛世中华表演观后感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