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2024-07-24

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一

论语十则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

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有关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布置学生划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语句。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明确: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

⑴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通假字“说”,本字“悦”,愉快。

②由,诲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

③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聪明,智慧。

⑵多义词:

①而: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并且”等,如:“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表转接关系,相当于“却、但是”等,如“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

②以:凭借,如“何以谓之‘文’也”;用来,如“以思,无益”;因为,如“是以谓之‘文’也”

⑶多音多义字:

论:论语

乐:不亦乐乎

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舍:不舍昼夜

⑷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读完课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学生理解不当的地方并适当点评)

明确:

⑴要有好的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好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⑵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默而识之——不断积累

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⑶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

3.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让学生自由谈)

4.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5.“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结束语]《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四)梳理、总结、扩展

《〈论语〉十则》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论述,其中第四、六则是讲学习态度,第二则、第三则讲学习方法,第一则、第五则既讲学习态度又讲学习方法。

[布置作业]

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习《〈论语〉十则》,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受到的启发。

[板书设计]

2.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语言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 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问题等进行叙述、 解释、说明。我认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 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准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的不同, 结果可能就相差20倍。”所以,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语文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 我觉得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 形象。在这种基础上的教学语言会使老师的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明白, 教师的语言活动要始终围绕着教育这个中心目的展开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中国的文化———识字懂礼, 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更是学生生活和交流的基础。面对这样一门学科, 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 教育学生使其明白做人的道理,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并依托一定的教材,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 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所讲的话一定要有针对性。在教学中, 我十分注意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教育语言, 教师要懂得学生是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 来同化或者是顺应新知识的, 教师要懂得教学语言需要因人而异。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懂得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话不得随意, 要经过提炼, 准确、规范、语义连贯。教师为人师表, 教学口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 所以教学口语中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普通话, 虽然教学口语只是教学语言的一小部分, 但却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在教学中, 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要有启发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也能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明白教师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思维的形成, 能力水平的提高, 都需要教师启发性的语言, 特别是语文这样一门需要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科, 更需要学生自己去好好思考。教师通过语言的交流, 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其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是这些都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被学生接受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 教师的教学口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随时做调整。教师要切记, 所用的教学语言要跟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 跟学生的接受水平相一致。教师要运用学生能听懂的话, 贴近学生的语言进行讲授。

在良好的教学语言下, 相信教师的教学会变得更加出彩。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 教师要准确传递信息, 并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就必须掌握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口语,表达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谈《〈论语〉选读》的教学策略 篇三

策略一:整合内容,形成相对集中的主题

《〈论语〉选读》的编排以相对集中的主题(话题)为单位,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不同的专题,比如“政治”部分包含“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待贾而沽”、“知其不可而为之”,编者试图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儒家政治哲学中德政的内涵、为政者的自身修养以及孔子“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因为语录体的体例,导致学生无法抓住内容的核心,需要教师重新进行整合,突出核心内容,形成相对集中的主题,否则,一条条的文字翻译、理解,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疲惫感,也削弱对主题内涵的深入理解。例如,“为政以德”专题共有12章节,笔者根据大致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2.1和2.3概括为“德政的效果”,将13.9、12.7、12.9概括为“富民足民”,将13.6、12.19、2.20、14.5概括为“为政者素质”,分别进行版块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富民足民”跟“德政”又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讨论思考,最终学生明白:“为政以德”的前提和基础是“富民足民”;“富民足民”是实现德政的手段。这样的教学既突出了核心内容,让学生对整个专题有了更加深入的领悟,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策略二:设置情景,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论语〉选读》中许多文字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片段,只是语言的障碍造成了现在学生理解的困难,如果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情景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原生活本来状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楚狂接舆”章,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遇见隐士接舆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接舆的用意显而易见,然而“孔子下,欲与之言。”假设你是孔子,听到接舆的话后,想跟他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设计这一问题,能够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深入领悟孔子执著的精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悲凉。

生:“凤之使命在于救世,正因今之从政者殆而,故周游列国以拯救之!”

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与其隐居于山林,不如留名于后世!”

生:“凤鸟待圣君乃见,当今虽不遇盛世,乃有圣君可现!”

再如:“诲人不倦”章中的11.2节,笔者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选择三位学生分别充当子路、冉有、公西华,教师充当孔子,进行“闻斯行诸”的现代语言对话,当然选择角色时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如性格直率、鲁莽的学生充当子路,性格内向、谨慎的学生充当冉有,再现当时的对话情景,让同学们在生活情景的模拟中领悟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策略三:联系现实,领悟精深的文化内涵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经典之作,必然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许多语句虽然围绕主题编辑,但犹如一句句名言警句,只有联系现实生活的意义,才能找到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比如:“为政以德”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关于管理国家的统治者内心修养的问题,但同样适用于生活中许多领域。在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现实说说其中包含的管理文化。有的学生联系到班级管理中,作为一个班长需要有公正、正直的人品,才能在全体同学中树立威信;有的联系到班主任管理学生,也需要有人格魅力,如果人品或道德存在问题,即使班级管理能力再强,也是“虽令不从”;有的联系到家庭中家长的人品问题,在孩子心中的威望问题等。

再如:在“中庸之道”中探究“和”文化在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的“和“字内涵——包容与和谐,还有的想到对联:“起舞歌盛世,和乐颂新春”,此外有和气生财(生意)、心平气和(修养)、家和万事兴(家庭)、和平共处(外交)、和衷共济(事业)等。 这样的教学不仅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强化了学生体验的程度,而且拓展了知识的广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四:读写结合,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像《〈论语〉选读》这样的文化论著研读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两者必须兼顾。以写促读,加深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论语〉选读》课后练习中,教材有许多小作文训练的编排,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入乎其内”,理解文章,启发学生“出乎其外”,形成感悟。比如,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谈谈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古代,那是仁的境界;在现代,能这样做的人必定是个胸怀大略,有远见的智者。

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的一个镇里,每年都会有一个最优良花种的评选,而每年几乎都是同一个花农独占鳌头。为了自己在评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每个花农都不愿将自己种花的秘诀透露给他人,而那个每年拿冠军的花农却将自己的花籽给另外一个花农,这的确令人不解。那个花农自己的解释却是:“因为你的花种在我的花地旁边,如果你的花种不优良,当风吹过,我的花便会受你的花粉的影响,所以如果我想成功,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立人、达人”可能是“己欲立,己欲达”的前提,帮助别人成功也就是帮助自己成功。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仁”的境界,这也是一种“智”的境界。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愿意干和不愿意干的事情,当我们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就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他是否愿意做这件事。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人人都做到了“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很和谐。

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4.论语优秀读书笔记 篇四

《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来为论语作注者不尽其数,经典者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古代学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们已经和传统的文言相去甚远,因此,只能舍远求近——通读一些近现代学者所注《论语》的佳作,在我看来,最为深刻的当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稍为逊色则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当然少不了热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论语>心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版本来参照,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称经典,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参照版本,我们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还是得自己去品味《论语》那古老的文字,自己去体味孔子的箴言,自己去领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出身贫且贱,一生生活艰辛,曾任过官职,在他55岁那年,认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鲁国实现,于是开始周游列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绝,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个国家迈进,坚定不移的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直到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回到故乡,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古籍,开创了中国首次平民教育,直至73岁去逝。从孔子苦难与辉煌并行的一生,我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孔子那种在求知上的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智慧的人生态度;还有他那种对自己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实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罢休的毅力。

5.读《论语》有感优秀 篇五

也经常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使自己徘徊不前;有许多困惑的问题,一时无法悟明。

学习《论语》之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思索,虽然没有彻底悟透,但是,已经找到了思想的根源,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待事物的态度。

6.论语读书心得体会优秀 篇六

论语读书心得篇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读书心得篇二

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传世名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伦理、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这倒颇像该书语言简练而精髓不断的特点。俗话说,文能会人,读着《论语》,孔子的伟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贤人(我觉得称为“圣人”还是夸大了点);一个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让后人受用终生,并因之敬仰和传诵的奇人;一个自强不息,处于乱世而不放弃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广阔地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艺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大智慧。

读《论语》,不外乎在读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当然,这期间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学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独立思考一些自古以来有争议的处世交友论调,比如“中庸之道”,比如“无友不如己者”。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当今许多为人、治学、从政的原则都出自古老的《论语》。譬如:父母在,不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胜枚举。于是乎,对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几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谋其政”。身为教师,读《论语》过程中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事实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为辉煌。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论语》,我们就会领悟到孔子智慧中的个体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最大限度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良好愿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前后相隔两千多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与品德。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我们也要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培养当今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毕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则是危险品。

孔子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需要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值得后人钦佩。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

学生众多,可能是促生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原因之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再来看看孔子的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这是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凡此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它们至今仍在我国甚至世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正因为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所以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读《论语》,老师们请多关注孔子作为“教师”形象出现的精彩言论。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他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属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涵,发挥其合理的、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必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语读书心得篇三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讥笑的眼光看。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下载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但“”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卖国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官场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贪污受贿。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单于为了瓦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苏武“渴饮雪,饥吞毡”,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始终将汉武帝赐的使节拿在手上。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心将苏武放归汉朝。汉武帝开始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后来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动,动员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苏武仍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的使节,衣着褴褛,仪态从容,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然出现偏差。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律允许范围内”、“违纪”、“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喜欢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安贫乐道”思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都还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

孔子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有收受贿赂,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居然还被人举报,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体现了安贫乐道思想。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挺起个冬瓜一样的大肚,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开口就是粗话脏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有的人不讲社会公德,随地乱丢脏物,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喧哗、吸烟、吐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美国原总统里根说他在中国的一次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受教育的事。里根访华到西安,当然是微服私访式。看见街边有个小女孩卖甘蔗,里根突然想买根甘蔗来吃,一根甘蔗一毛钱,里根没零钱,拿出一张10元“大团结”付钱,小姑娘找不起,涨红了脸。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卖甘蔗的来说,10元相当于巨款了。

里根也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以一种“周济”的心情,“美国式的宽容”,摇手说不要了,然后怀着一种对第三世界国家作了贡献的满足离开。没料到一会儿小姑娘叫喊着,迅速追上来,把该补给的钱补给里根。里根后来说,他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他以一种施舍的心去施舍,反而到是自尊自强的中国小女孩对他进行了施舍。使他先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里根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总统因素外,他以尊重他人心做事,尊重的对象不光是经济巨头、国家首脑,对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注意到细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看于丹论语心得,重新认真领悟古老理论精华,心里产生许多共鸣。在多年忽视文化、漠视文化之后,终于发现文化的重要性;在感受了人生百态、生活艰辛之后,更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精神,文化的魅力,文化调节社会行为的作用。但要真正达到论语的境界并不容易,还要靠自己继续深入学习,勇敢实践。以前只要一谈论语,或者引用一句古话,马上有人说“宝气”,更不用说身体力行了。“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我们应该重新解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今天心血来潮,翻了翻给女儿买的课外优秀读物《论语》。

当看到下面这一条颇受启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文就是: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有疑问就保留,谨慎地说出无疑问、有把握的事,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实行无疑问的事,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从事学校中层领导几年了,活没少干,事没少做,成绩也没少出。可是人际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处得就是不怎么样。有时候总结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有时候埋怨自己不会处事。有人说,做得多就错得多。当今天看了孔子教导弟子的话之后,我才知道,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人要善于倾听和观察。人长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绝对不是摆设,眼睛和耳朵是大脑的前锋侦探,大脑司令部根据先锋反馈的消息再指挥嘴或手等做出语言或行动。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闻阙疑,多方面听取意见,然后经过大脑的全面思考和正确判断,确定无疑问有把握的方案,再谨言,而无把握的方案,就可以弃之不言,谓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见阙殆,多方面了解借鉴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的有过失和问题的事件,反馈给大脑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确定无疑问的路子,再慎行,而无把握的路子,或者经别人验证不可行的路子,就成为其余之列了。

孔子说,只有这样,你说错话,做错事的机率会很少,你后悔的次数也很少,这样就禄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舍观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鉴利前车之覆做后车之鉴。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才会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读到下面这句时,也感到汗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换车字旁音为倪),小车无軏,(音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话说,一诺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没有讲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学,说好了,把投稿地址发给那个小学的教导主任的,可是回来之后,把那个邮箱和电话不知道放哪儿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没有发。心里很是愧疚。可是等后来找到邮箱的时候,那个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儿了。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学校教师学生做手工制作的事情,有的班级做得很认真,像此类的活动,一定要评比,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没有认真的评选,也没有及时地总结,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以后对此类事情要引起重视。必须明确规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让别人知道做的结局怎么样,有布置有检查,才能落到实效。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论语学而》另一种理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泽厚说:学者,学为人也,论语读书心得。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可以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以理解这则语录,就一定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学固然是快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快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己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学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乐而已!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万里的风等待扬起东海的波涛,托举鹏翼扶摇碧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曰朋,来当然是切磋修养,研讨学问的;又自远方,山高水长,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难得一见,这实在是可以快乐的事。何时共把盏,重与细论文,这多少古人所临风怀想的美景。

然而细细想来,我们可以有另一种理解:难道朋友都在远方?近处无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也是孔子所欣赏、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谁与归?现实生活的周围却往往没有这样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却照不亮附近凡人们的双眸!凡人们会告诉你:太阳再鲜艳,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脸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脏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独的。所以他期待远方有一双慧眼,能够看到他的光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寂的柴门,等待远来的寻芳者扣响,打开一个尘封的春天。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伟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超越了他的时代;还在于他有更远大的抱负。而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奈何这世上,谓我何求的人远比谓我心忧的人多!更有甚者,人们总是习惯用石块、鸡蛋来迎接启蒙者、先知者。

胆怯一点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点的人,毁誉无动乎中,荣辱在所不计。即使是举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说:我不生气!因为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计较?也罢,也只好如此了!否则,还有什么能让我宽慰自己呢?   可是当一个君子,真的好难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声无奈的叹息,袅袅了千古!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7.论语文课堂的人性化教学 篇七

一、引言

当前, 新课标虽然提出了很多的教育理论,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们都听过示范课, 在大多数的示范课教学中, 由于所选的教学内容不乏经典之作, 为了出新意, 老师可谓绞尽脑汁, 从引体, 导课, 都精心包装, 各种方法出奇制胜, 演讲、竞赛、辩论, 整堂课下来, 热闹非凡, 结果是一致好评, 大家的反应也是, 内容新, 教法新, 形式多样,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高效的语文课堂。可是深思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所谓的高效课堂, 是学生的学习自主, 我们所说的语文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 并不是代表语文可能解决所有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这一点, 或者做的形式主义, 所以一堂语文课热闹非凡, 天文地理无所不用, 唯独缺少了语文味, 脱离了语文的教学, 所谓的以人为本, 也就是一句空话。

还有的语文课, 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 学生质疑, 答疑, 合作学习,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效果不理想, 讨论的问题形式比较单一, 时间也不好掌握, 有的问题耗用了不少时间, 讨论的结果还停留在表面上;有的问题在枝节上争论不休, 流于肤浅还有的片面追求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定内容, 不定规范, 学生自由发挥, 畅所欲言, 结果, 课堂是热闹了, 讨论不到实质, 抓不到点子上, 更体现不出课堂的高效性。针对教学中的情况, 我们迫切需要发展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二、提高语文课堂高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 主体与主导并重

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质疑, 学生回答, 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走。如同唱“卡拉OK”, 老师作词、作曲、原唱, 学生只要努力唱得像, 不走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 以人为本, 提高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学生的主体作用, 核心地位不会改变, 但是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很重要, 我们不夸大, 也不能抹杀, 学生的主体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的, 让学生有秩序地讨论和学习, 教师的导引就是指导, 在课堂的作用是支架, 是主要构造, 起支撑作用, 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课堂就会出现失控。教师引导学生感悟, 鉴赏学习, 亲身参与和体验, 体会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 从不会到会的思维过程, 才会更好地把握住重难点, 才会有目的地引导, 更理性地找出哪些是合作的, 才能将学生导入正轨, 引向深入。放任学生在课堂上漫无目的、浅尝辄止地学习, 就是老师的渎职。有人说教师是课堂的主持人, 也不完全正确, 主持人是在这45分钟里面, 不出现任何纰漏。教师在课堂不光是完美, 还要深入, 引导学生掌握技能, 提高语文素养。

(二) 个性与共性兼顾

近年来, 语文教学的人文理念得到全面贯彻, 不少人一提到以人为本, 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发展个性为主, 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 张扬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等等。相对于过去我们片面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公共性, 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言, 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我们不能从一个片面走向另一个片面, 要知道, 真理多进一步就成了谬误。学生的个性当然要尊重, 但讲究个性决不等同于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 对教学规范的彻底抛弃。尊重个性, 允许并鼓励学生敢于反叛传统, 但不能急于求成, 更不能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来体现与众不同, 还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性化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前提下的循序渐进、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 情感与双基共赢

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 学会了什么, 应用得怎样。现在的社会, 更注重学生的情商,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这些都是语文课要教会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技能, 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感情观和价值取向。好的语文, 不光是培养了一个人的技能, 还培养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和人格。所以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

现在, 大力倡导要给学生减负, 减什么呢?哪些是学生的负担, 我们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每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都有他的知识体系, 基本功的训练是减不下去的, 最基本的技能掌握不了, 就没法谈发展能力。最本质的都丢了, 结果是学生字不会写了, 句不会造了, 写一篇作文错别字俯拾皆是, 通篇病句。难道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吗?其实我们所要的高效课堂不是这个样子的, 很多教师打着高效的旗号, 淡化了训练, 忽视了应有的技能, 结果造成的是能力的倒退, 更谈不上高效了。例如,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些词、句的训练, 都是很枯燥无味的知识, 就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 我们用传统的方法, 效果最好。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后, 才能读通课文, 理解语言环境, 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境。

8.论语文对话教学的内在结构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对话 对话教学 内在结构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理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与新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对话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对话教学的内在结构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探索,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框架。

一、对话及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对话是《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即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还指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自然、社会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是通过人对文本、他者的理解、感悟和批判、表达展开。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就是广义的对话,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不断地体认、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对话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它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对话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存在价值,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们母语的特点和汉语学习的自身规律,我们认为,语文对话教学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和社会实践中,坚持生活化、审美化、开放性、全息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教学原则,以诵读、揣摩、感悟、体验、品味、质疑、探究、倾听、想象等为主要方式,在复杂丰富而又生动活泼的对话场和交融互动的立体网络形式中,通过与文本、他者(同学、老师、作者、编者、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网络)、自我的心灵等多元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人人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完善人格,净化心灵,构建精神家园,进而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完美境界的教学。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内在结构

语文对话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着其内在的结构形式。研究把握其内在结构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聆听和述说存在及其意义”。语文不是人的外在,而是人内在的生命活动,只有理解了存在,才能阐释存在,表达自己的见解。对话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过程中。理解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逻辑程序,这个逻辑程序也就是对话展开的流程,即对话的内在结构。包括前理解、解释、交流、对话4个部分。

1.前理解

又称“前意识”,是对某种观念、事物在新的理解之前所具有的自我解释状态。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全部认识活动在最初理解某一事物时,都有一个从语言记载中复制前意识阶段。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中,“我们从不空着手进入认识的境界,而总是携带着一大堆熟悉着的信仰和期望”。这信仰与期望就是人们在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前就已预先存在于人们脑中的东西,也就是主体理解文本前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记忆、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潜意识等。前理解是理解的基础,没有前理解,就不能启动理解,更不能对文本作出创造性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与前理解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在阅读文本时,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自己的“前理解”。“前理解”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恰恰取决于其“前理解”。

但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时候,学生缺少与课文衔接的前理解。有些文本由于其诸如篇幅较长,写作年代久远,文化差异大等原因,与学生有很大的隔膜,学生根本没兴趣学习,更不用说与文本对话了,这样就需要教师寻找到巧妙地切入点,引导大家走进文本。《背影》一课,文中的父子情非常感人。一位语文老师希望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无言的父爱。当读到“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时,有几个学生竟然窃笑起来,显然学生并不能体会文中的感情基调,并没有被老师的朗读所感染。这位语文老师感到很尴尬,他快速想着该怎样继续下去。现在的学生家庭富裕,衣食无忧,不能体会家境窘迫时人的心情,即学生的前理解无法与本文的基调衔接起来,于是,老师转而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当时的家庭背景:祖母死了,父亲赋闲,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亲穿的是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给我做的却是紫毛大衣;父亲已经人到中年,而且身体肥胖,却蹒跚地爬过月台,坚持为儿子买橘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细细地体会,从多处细节描写中看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有的女生甚至落下泪来。这个例子就是在前理解不能发挥链接的情况下,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前理解,使课堂活动有序、正常进行,达到教学目的。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考虑自己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的认识、观点和看法,而忽视学生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以教师自己的“前理解”代替学生的“前理解”。在新课程的对话理念中,我们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文,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前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必须忘掉自己的所有关于内容的前理解,这里只是要求对他人和本文的见解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种开放性总是包含着要把他人的见解融入到自己的见解中,或者把自己的见解融入到他人整个的见解中。

2.解释

人总是在前理解的前提下,对新接触的文本作出解释。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解释,是对话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有它自己的世界,解释者也有他的精神世界,两个世界在对话中展开理解,产生了一个永远开放的可能的世界——意义。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即读者在认知的同时有再认知、再发现、再创造的权利。在读者与文本对话时,读者是主体,读者在自己特有的前理解的作用下,一方面,复活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另一方面,又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复活为自己的哈姆雷特,由此复活展现不同生活空间的哈姆雷特。对话把文本从休眠状态带入生命状态,从封闭空间带入开放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阅读文本时,读者给了文本一个新的生命。世界上的人有着不同的背景、阅历、性格、爱好,对同一文本作出的解释也就不同,阐释的文本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

一位老师是这样讲《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

师:“愚公”是什么意思?“智叟”又是什么意思?

生1:“愚公”是指愚蠢、愚昧的老人。“智叟”是指智慧、机灵的老头儿。

师:那么就是说,文中批判愚公的愚笨,颂扬智叟的机智(学生纷纷摇头,表示不同意)。

师:文中愚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2:移山

师:智叟是怎样评价这件事情的呢?

生3:讥讽愚公,认为愚公太不聪明了,没有必要费力移山。

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被移掉的理由是什么?

生4:子孙没有穷尽,然而山不会更高了。

师:山的高度是不会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自然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5:何苦而不平?

师:显然,愚公代表的是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而智叟代表的是拈轻怕重,不干实事的人。同学们,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更有智慧啊?

生6:愚公。干实事,才会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智慧的。智叟有的只是小聪明。

师:是的,其实这篇课文用了反讽的手法,“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作者实际褒扬的是愚公,贬斥的是智叟。从愚公身上,你看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7: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呢?

生8: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生9:做事情就要有始有终,不畏困难,迎难而上。

师: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对这篇课文的解释也不同,课下每位同学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好吗?

在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做出解释时,师生没有停留在字面理解阶段,想当然的认为愚公就是愚的,智叟就是智的,而是从文中的句、段、篇中找解释,对愚公移山这件事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也从中体会作者隐藏的主旨。在明确作者的反讽用意后,师生升华了愚公的精神,获得了超出课文本身的思想。学生依据自己的前理解,分别产生了各自的心得,每个人受到的启发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收获。老师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前理解与课堂收获对课文做出自己的解释,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与风格,有利于形成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

3.交流

当读者对文本做出一定的解释时,读者与文本实质上是在交流。任何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聆听、观看,实际上都是对话是交流,而不是一方说另一方听。文本为对话提供了话题,又规定制约着对话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双方以文本为媒介,展开对话,展开交流。文本真正的价值在于对话交谈双方在问答中展现的东西,在于对话交谈中具体化了什么,建设性地生成了什么。对话中产生的、升华的这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老师与学生分别与文本对话,分别亲近文本,走进文本,才能就文本产生话题。换言之,交流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两个内容。一篇课文,只有老师读懂了,才能为学生做出精确的解答;一篇课文,只有学生熟悉了,才能以此为媒介与老师产生对话。

(1)教师与文本交流

作为课堂对话教学中“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在课前与文本交流,把文本读懂、读透、悟出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点,才能作出巧妙的教学设计,才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就是那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但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质疑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创造性的见地,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与文本交流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是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容忍学生对文本产生的各种想法,特别是那些看似荒唐可笑,实则富有想象力的想法。这样在阅读过程中,才会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等,形成整体性的交流。所以,交流过程要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品味方面下工夫。

4.对话

在有了交流之后,教师与学生才能就文本讨论的话题产生对话。对话的过程也是意义生成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主要指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主要有对答式、质疑式、讨论式对话形式。“对话是一种交流和创造的活动。对话的实质是交流,有所获取应是交流的最基本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则是交流的最高境界。对话的多重性决定了它的多元多向性,而作为一种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又自然具有一定的隐性特质”。徒有对话形式的教学方式不是对话教学,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无形的,是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感受。所以,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对话教学应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平安、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同时课堂对话教学还是沟通、合作的教学,借助集体性主体,教学形成一种创造性的交往过程。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就内容进行积极的交流、真正的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合作中各自建构或生成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学生与文本在互动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完成自身积极的转变。

目前,对话教学已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但真正贯彻到具体教学中并对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评价还非易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出版社,2004.2.

[2]郑国民,黄显涵.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03.

[3]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4][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

[5]李镇西.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2001.

[6]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

[7]钱梦龙.改变人生的那一堂课[J].中学语文教学,2006,(1):43.

9.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九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那么,要怎么写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悟《论语》-优秀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刚会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我的名字思敬是出自《论语》。当时我只是知道有《论语》这本书,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但也是因此,才使我对《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面的增大,在这个假期里我尝试着通读了《论语》,虽然过程有些吃力,但是我觉得自己感悟领会了其中的诸多哲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历经沧桑,流传了2500多年,其中无一虚言、句句都落在实处,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像里边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可死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都传递了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处处充满诱惑,容易迷失自我的今天,其中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更能使我们摆脱心灵困惑,修正我们的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

就拿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来说,孔子告诉我们:君子有九件要想到的事:看要想到明白,听要想到清楚,神态要想到温和,容貌要想到恭敬,言谈要想到诚实,处事要想到尽心,疑难要想到询问,愤怒要想到后患,见到名利要想到大义。它让我明白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能够思索其中的含义;君子与人相处,自己的颜色必须注意要温和,容貌必须注意要谦恭;君子的言行必须忠实,办事必须认真;说完话、办完事要自我反省,检讨得失,有所疑惑就要请教他人,有愤怒之事要考虑后果,见到财富名利都要想到是否合乎大义。

如今,已经有近千个以孔子名字命名的.传授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遍布在世界各地,作为中华经典文化所蕴含的智慧代表其思想哲理和名言警句早已传遍世界各个角落。就像《朱子语类》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和《论语》延续了两千多年读书人的梦,更是诉说了千年的理念,让我们现代人仍然可以得到温暖,去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

10.论语文探究教学的基本价值 篇十

关键词:语文探究教学  价值  个性  创生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实施,探究教学理念已经在生活探究中大量实施,但在语文中开展探究教学的学校及师生很少,即使有,也不成熟。厘清语文探究教学的基本价值是语文探究教学能够在实践中实施和深化推进的基本动力基础。

一、丰满学生个性

(一)培养创造个性

创造个性使个体摆脱对于本能、欲望和惯例的奴性的屈从,使行动更具有合理性与自觉性,把单纯情欲的、盲目的、机械接受的和冲动的行动转化为智慧的行动。创造个性能够引导个体的行动,使之更具有合理性与创新性,并按照目的去创生行动,使个体行动创新实现预先要达到的目的。这里的创造个性是教师和学生的共有,是智力创造和道德创造的统一。语文探究教学能够发展师生的创造个性。首先,语文探究教学让师生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人,解放他们的个性,使师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勇于解决问题、积极进取的态度,发展了师生的创造意识、能力和自由个性。其次,师生要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这样就需要他们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让他们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质疑、反思、批判与发展。由此,这一过程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是师生探究、创造和创造个性发展的过程。再次,语文探究教学是行动与反思的一体。没有“行动”“反思”就会变成空洞的“词语主义”;没有“反思”“行动”就会成为盲目的“活动主义”。语文探究教学是整合了“行动”与“反思”的活动,这是一种“反思性实践”(praxis)。师生要客观地、冷静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及时修正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发展。

(二)发展道德个性

道德个性的基本标志有:爱、责任心与信任等。1.爱。爱是一种对他者的关心、投入与奉献。爱是一种充满勇气和自由的行为。有爱是一个人德性高尚的表现。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师生如果没有对世界、对人类的深爱,语文探究就不可能真正进行。只有师生对世界、人类有真爱时,他们才能与世界、人类及他们本身真正对话、交往和探究,他们才能对他人投入、奉献与产生责任,他们才会,也才可能真正进行语文探究。同样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发展他们“爱”的德性。2.责任心(responsibility)。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师生运用他们的经验与体验探究语文知识,能够激发他们主动的好奇心,使他们充满生机、富有现实感与真实感,从而能够使他们在理智上变得负有责任心;师生为共同的目的真心参与探究活动,他们间会在心理上建立起相互依赖的道德责任心。3.信任。信任能使人产生安全感并保持坦诚,彼此间就会产生相互信任,由此教师和学生能够真心愿意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能够将语文探究不断引向深入。信任不仅是语文探究教学的条件,更是语文探究教学的结果。当师生能够真正进行语文探究时,语文探究的过程会发展师生的信任感。

(三)塑成批判性民主个性

“批判性民主”建立在对人性的洞察之上,建立在批判意识和反思性行动之上。“批判性民主”摈弃各种形态的“假民主”,是有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正民主”。语文探究教学能够塑成师生的批判性民主个性。首先,养成师生的批判性民主态度。态度是批判性民主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即使形成了一定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如果缺乏积极的态度和热情,他的个性也可能会不非常稳定,可如果有了旺盛的态度和热情,那么他的个性是比较持久稳定的,而且稳定的个性态度也促使个体意识与能力很快拓宽和深化。语文探究教学重视探究过程,强调探究态度、方法与精神。在语文探究教学中,通过师生的主动参与,师生自主、积极探究语文知识,他们自由民主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批判性质疑、反思与发展,由此能够养成师生批判性民主态度。其次,形成师生的批判性民主意识。语文探究教学是消除教学中一切主导与从属、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的新型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每位老师和学生被赋予了真正的自由与权力,他们都能意识到他们是教学中的主人,他们有进行自由民主质疑、批判的权利与可能。再次,发展师生的批判性民主能力。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师生能够自由、民主探究既定语文知识,师生要进行探究与发现,摆脱被动奉服于他人、顺从于学习、依赖于教科书的旧习,敢于挑战讲义和教科书,能动地展开语文探究。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师生要分析教科书,挑战教科书。在这种过程中师生的批判性民主能力得以发展。

(四)提升差异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不同的,事物间都存在着差异。事物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尊重事物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视事物间的差异促使其发展是畸形发展的一种表现。差异是一切关系,包括教学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个人人格具有独立的尊严和价值。真正的民主并不以忽视个性差异为代价,而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长,并尽可能将其实现。师生间同样存在着差异。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师生互相尊重并提升他们之间的差异个性。一方面,差异是语文探究教学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师生在观点、背景、信仰、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师生间存在着不同的东西,从而这些差异性条件创造了师生间共同相互学习的可能与机会。差异包括教师与学生等在个性方面、所属文化方面及经验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差异是语文探究教学的目的与结果。语文探究教学以尊重、保护、提升与发展师生的个性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为目的。在语文探究教学中,师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被充分给予自由,个性获得解放,并且他们成为进行深度探究的合作者、对话者,从而实现师生个性化发展。由于语文探究教学具有反思性、开放性等特点,同一个语文探究教学过程对不同的教师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果,师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生成差异个性。此外,语文探究教学能够创造不同思想自由发展、相互激荡、积极互动的“差异性”教学文化,摈弃“专制教学文化”和彼此封闭、放任现状、“怎样都行”的相对主义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师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促进教师的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1]在语文探究教学中,教师被给予充分的权力和极大的自由,教师能够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资源,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构,从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摆脱了课程与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角色,要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尝试建构,对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反思实践者和研究者;教师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语文探究中,激励、培养其想象力,并让学生批判地对待语文知识,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唤起教师的教学觉醒

语文探究教学赋予了教师足够的教学及教学研究时空,使教学从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使教师自身从“课程代言人”回归自主,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是自己课堂教学的主人。语文探究教学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开的空间,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传授现成知识,而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供学习方法、策略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师生不再是对立关系,而平等的朋友关系,有了更多的心灵交流、真诚沟通;师生在教学中建立起“我-你”之间的对话往往关系,这种交往不仅将教学认识纳入其中,更注重双方精神的交流。

(三)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在语文探究教学中,教学亦是研究。教师把教学变成“嵌入”儿童理解的真实的语文探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投入进去;倾听、理解、研究学生的思想,并在对话、讨论中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入;与学生共同探究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语文探究者,而且还是一个帮助学生探究的人。教师对语文的探究融入了对学生的理解。教师要持续理解每一个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性,教师在帮助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对儿童进行研究。教学成为创造的过程,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展开“描述性研究”:不作或少作评价,重点是描述课堂上学生是怎样做的,然后教师和听课者共同探讨学生探究语文及帮助学生探究语文的方法,由此,教学就变成了研究——研究学生的思想;与学生共同做语文探究,教师真正成为儿童研究者与教学研究者。当然,教师研究语文与研究儿童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在研究语文与儿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与专业素养。

(基金项目:文章是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国探究教学思想史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81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0.

上一篇:广告创意设计总结下一篇:中学生学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