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阅读答案文及译文

2024-12-15

《孟子·告子下》阅读答案文及译文(精选2篇)

1.《孟子·告子下》阅读答案文及译文 篇一

人善论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读解】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 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2.《孟子告子上》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二

阅读并回答问题。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暴( )奕( )鸿鹄( )缴(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为者辟若掘井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E.曰:非然也

4.下列加粗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

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6.翻译:

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pù yì hú zhuó

2.⑴“暴”通“曝”,意思:晒

⑵“辟”通“譬”,意思:比如

⑶“奕”通“弈”,意思:围棋

⑷“知”通“智”,意思:聪明

⑸“原”通“源”,意思:水源

3.C

4.B

5.D

6.⑴其中的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奕秋所讲的。

上一篇:临床医学专科预防医学教学调查论文下一篇:音乐美术常规检查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