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精选8篇)
1.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一
实施五环教学模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怎样改变落后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努力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思想呢?笔者和所在学校的同仁一致认为应努力构建一个遵循学生阅读规律的“主体型阅读教学模式。”在两年的探索中,我们尝试着把语文课堂结构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展评析疑——拓展延伸------小结检测。”目前,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呈现给大家共同讨论,以期更加完善语文教学环节。
第一阶段: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环节排在最前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学会对实践进行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探究,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可利用一般实验现象,也可利用各种媒体展示某一似曾相识的社会现象或广泛信息,采用启发点拨、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并结合具体的课题,为突破课堂教学重点,解决课堂教学难点服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此环节约占3分钟)如:盱眙三中董务宝老师教学《甜甜的泥土》进,先讲一只壁虎被钉在墙上存活十年的爱心故事,一下就笼住学生的情感。淮安外国语学校贾老师在上《都市精灵》时,由听音乐《天籁》、看动画片《松鼠》导入。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感知、理解,营造了语文教学的新空间。激趣导入既可以启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又能培养他们提升人格情操,养成真、善的体验,造就独立、健全的人格。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要学生了解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行文思路,初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提出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实施这一环节时,第一、要明确自读自悟的要求。它包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理清思路,了解课文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前后联系,想想作者的写作目的;自省自悟,自问悟到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等。第二、要保证充分的时间,一般15分钟左右。第三、教给读书的方法,要读得“字字入目,句句铭心”要学生学会边读边想边圈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四、让学
生小组之间充分展示的成果。这样先小组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以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同时也为他们在全班同学之间交流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环节我们拟定的实则是: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两个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
此环节的设置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阅读教材,研习问题,自主完成学案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都能完成,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要注意圈点勾画。
教师做好巡视监督工作,指导学生时要言简意赅,注重启发点拨,引而不发,注意鼓励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阶段。
合作探究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通常可安排同桌或不同学习程度的数人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让每个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思想火花,也通过相到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勾画记录。教师全面掌控,注意探究时要控制好时间,保证进行有效探究。同时,教师还要巡回收集信息,对学生探究中的优秀成果或有代表性的结论(可以是不完备的甚至是错误的)做到心中有数,以备下环节展示。还要注意学生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尤其是共性问题,以备下环节针对性点拨。(此环节约占15分钟)
第三阶段:展评析疑
展评析疑环节对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展示、分析、比较、评价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在各小组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并达成共识,以求得最佳的答案。
教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安排展示,展示方式不拘一格,或口头或书面(鼓励“纸笔化”),或向全班展示或进行小组间展示,据具体课题灵活运用但要求高效。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元的评价形式,引导学生对展示的结论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评价的过程,对探究结论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次
提升自己促进他人的过程,对探究结论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答案的过程。尤其是教师的评价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点石成金。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评价,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或共性问题,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分析,归纳方法、规律,教师的点评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评价情况,科学评价,激励到位。(此环节约占15分钟)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教学阶段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以下三点: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对每一个学生问题或观点都要认真对待,要给予认可和鼓励。
二、注意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著名教育家于永正在一次“金帆杯”教研活动公开课就开展乐课堂朗读比赛。先是学生先在小组里比赛,然后每组推荐优胜者在全班比赛,有时教师和学生同台比赛。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评教师。这样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进行了思维碰撞情感升华。
笔者认为“合作互动”还包括过去经验和课文感知的“互动”、多种感官的“互动”。笔者一次在淮阴师范学院附中参加活动时,觉得淮州中学王修忠老师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师生这一环节做得就很好。他先将课文的文句和想象后的形象描写进行比较,让学生自我创造感受其美。然后安排学生欣赏富春江山水录像。继而由文字想画面,由音乐想画面,由图象想课文。反复互动,多角度、深层次地体会富春江山水之美。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我们曾下载了一些连环画让学生多方位去体会,为求让学生“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
学生经过激烈的探究评价,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方法,思维的形式结论的概括上进行归纳、整合,充分挖掘学生探究的潜能,诱发创新的火花。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对学习达成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深度的质疑、挖掘和引申,促使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和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等发散性思维或迁移性训练,使学生真正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加以提高创新。
此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思维更加开阔,认识得到升华(此环节约占6分钟)。实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作深入探究,让学生真
正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首先可让学生质疑,接着帮助学生把这些疑难问题梳理归类,确定专题研读的内容。精心组织专题研读是本阶段的重点。其方法一般为:体现整体性,要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验和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小组自学讨论,每个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应参与讨论,把握学生动向,同时避免走过场。第三、全班交流时,老师要让学生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生的积极性。如:淮阴师院附中任玲玲老师〈美的发现与表达〉一节写作课,就将《日出》、《荷花》、《瀑布》的三幅投影让学生自我欣赏、自我发问、自我描述。点评时学生从修辞、成语运用方面给予评价,指出好在哪?还有什么不足?对表述困难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其收效非常显著。
第五阶段:小结检测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做最后的知识性回顾,使知识能系统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学生而言,学习中获得的感知必须多次重复呈现,才能促进理解,而理解的知识通过应用,才能牢固掌握,也有利于技能技巧的培养。此环节的不可或缺是无须赘言的。此时,教师应布置一些作业当堂检测。可以设计题目口头检测,也可以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譬如: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口诵心记,熟读成诵,积淀语感,迁移运用,拓展延伸。我们除练练背诵以外,还可以进行一系列单项训练或综合训练。再如:学生有的善于文字处理,有的善于给画,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善于制作网页,所以处理这一环节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七颗钻石》在学生理解爱心上主题后,可设计这样一些练习,(1)请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述爱心。爱心是——爱心是——爱心是——。(2)请设计富有创意的图画来表达爱心。(3)请唱一段歌曲来表达一下的爱心感受。(4)制作一个网页,讴歌“爱心”主题…···.这样训练不仅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和一种超越自我的好品质。在完成作业期间,教师应注意巡视辅导工作,随时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该环节约占6分钟)
事实证明实施“五环” 教学法,建构“主体型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改变课堂教学面貌。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显著的改变。高效课堂模式实施以来,我校全体教师迅速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树立了新的课堂观、质量观。他们自觉地进行新课改理论的再学习、再研究,提高了业务素质,促进了专业成长,缩短了成才的周期,师资队伍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有些
教师以前“怕”上公开课,现在“堂堂都是公开课,人人敢上公开课”。不少教师脱颖而出,参加了区级优课竞赛,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为学校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改变。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使得教师成了课堂的参与者,协作者,引导者。学生由“观众”走上了“舞台”,全程学习活动是积极主动的,被动听讲、消极参与的现象少了,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建立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当然,“五环式阅读教学模式”并非是机械执行上述五步,而是要让每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它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它在教学中的创造性运用,有着无量的发展前途。我们将乘着新一轮高效课堂构建的这股春风,一如既往,使得教学与教研比翼齐飞,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今天把我们的做法带给大家,恳请专家大师给予批评指导正,努力使我校的“五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日臻完善。
2.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二
关键词:中考生,生物复习,高效课堂
如何优化教学结构、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学校教师的一种工作价值追求。因此, 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地探寻, 怎样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学的兴趣盎然, 学的优质高效。特别是进入中考复习阶段, 知识量大、练习题多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此时需要教师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结构,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有效”设计第一轮复习
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思想, 我在设计第一轮复习的时候, 着重提出两点:
1.构建知识体系, 要求融会贯通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 我重视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基础知识和掌握具体知识。只要基础知识学的扎扎实实, 运用起来才能娴熟自如, 才能为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创造好条件。
2.以点带面, 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生物知识的学习是按照10个一级主题进行的, 进入总复习阶段, 如果还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 那只能是简单的重复, 不能站在更高层面上找到知识的内在关联。为了提高复习效果, 应该以点带面, 精心设计复习专题, 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整合知识内容, 提高复习效率
1.整合知识, 高效梳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经验、知识、能力的构建过程, 学生的认知完成需要不断地反复循环才能实现。所以我在进行复习教学设计时, 尽可能把教材处理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 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好更好。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多, 学生很容易学过新的, 忘了原来的。为此, 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 精心梳理知识要点。例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的复习, 可以设计为被子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病毒的繁殖方式 (七年级上册) 、人的生殖 (七年级下册) 、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两栖动物的生殖、鸟的生殖 (八年级下册) 。这样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殖的理解。知识梳理不能是简单的再现知识和面面俱到的重复, 应该是对知识点的重新认知和深层理解, 是一个知识同化的过程。在此整合、梳理过程中, 最好用概念图的形式或者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这样清晰条理, 便于理解掌握。
2.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
生物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 还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从知识点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许多生活、生产现象、综合性强的生物学问题, 主要还是要综合运用学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因此, 复习时, 教师要特别注意优化教学设计, 特别要注意优化知识点间的前后联系,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复习效果才能达到高效。
三、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打造高效学习基础
我们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能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复习兴趣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而又充满生物智力活动的氛围, 并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一个自主发现的空间, 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创造, 使之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例如, 复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为什么炎热的夏天, 中午不能用井水浇灌菜园?为什么发生洪涝灾害时, 植物会枯萎?这些问题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探求愿望。
2.精心设问, 设疑于重点难点
复习课中设问, 要紧扣精心重点和难点, 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 复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可以从呼吸作用的反应场所、反应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与光合作用进行比较, 通过表格的形式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这样设疑, 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思维, 能使学生加深知识的更新和理解, 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优化教学结构, 构建高效课堂
生物复习课和新授课有很多区别, 复习课内容多, 量大。所以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优化课堂结构就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上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用于学生学习过程, 调动学生兴趣,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是非常重要的。
1.精讲多练, 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生物复习课教学上, 应该根据复习内容、学生水平, 明确重点, 突破学生存在的难点, 合理安排讲练时间, 调控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能老师拼命讲给学生听, 不给学生记忆、练习的时间, 也不能让学生只练, 老师不讲。复习课应该充分体现“精讲精练、边讲边练”的原则, 复习课堂上也应该有精巧的预设, 有精彩的生成, 有思维的对话。精讲有技巧, 学习有智慧, 才能成为一节高效课堂。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
生物课程标准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 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探索创新,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在生物复习时, 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习题, 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老师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老师应该根据复习内容, 通过分析例题, 教给学生解题思路、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练习题,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查阅课本, 请教同学和老师;最后, 老师再总结做题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
3.试论如何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打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15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高中生物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高效,就必须做到:深刻挖掘教材,充分全面备课;利用现代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运用趣味语言,创建高效课堂;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多参与互动;创造和谐课堂,提倡民主平;设置小组讨论拓展学生思维等。
一、深刻挖掘教材,充分备课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备学法,只有课备充分了,才能上好课。对于教师来说,虽然教学已有多年,教材也没有多少变化,但是,教学对象在不断变化,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固步自封,也不允许有半点的马虎和含糊,应具备较强的备课能力,即掌握和运用新课程标准的能力、灵活地驾驭教材的能力、与学生顺畅沟通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编写教案和整合教材的能力。教师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备课,在编写教案时,要在教案的条理性、逻辑性上做足功夫,下足力气,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深入的分析。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记忆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而且教师在讲授时会更深入、更全面,甚至能使学生做到当堂记住、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二、利用现代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口的上课手段,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材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那些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使教学场景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比如,在讲述“减数分裂”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制做的课件或者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部过程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再如,在教学中突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在丝分裂”的动画,然后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在生物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口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努力地创造条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让生物课堂生动活泼,更加高效。
三、运用趣味语言,创建高效课堂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生物教学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熟练地运用形象、简单、准确且富有趣味的语言(譬如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熟知的俗语、生动的故事等)进行表述。
例如,在教学生物细胞时,教师可以将细胞比作工厂,那么,细胞核就是工厂的控制中心,细胞膜就是工厂的围墙,而细胞器就是工厂的各个工作车间。通过生动的比喻,学生对细胞的各个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记忆也会非常深刻。再如,在教学中使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和说明“无性生殖关于营养生殖”;在教学ATP时,将ATP比作现金,将脂肪或糖类比作大面额支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现金交易,支票使用得较少,而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使用ATP,脂肪或糖类利用得就较少,如此教学,学生便能轻松且深刻地记忆三者的功能与区别。
实践证明,运用富有趣味的语言,不但能够将生物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形象,使原本呆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四、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活动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不管在形式、数量,还是在内容上,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较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必须高质量地完成实验教学,将繁杂的实验简单化,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较难的实验。
例如,临时装片的制作,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进行那些基础技能的操作培训。大多生物学科的教师都知道,实验教学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不明显的现象为明显,变以往不能做的实验为能做,而要做到这一点,生物教师需要做深入而细致的探索与研究。
五、创造和谐课堂,提倡民主平等
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而互动的成效如何,需要看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教学活动能够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就比较好。试想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只能是恹恹欲睡、无精打采,这种情形下的教学能取得高效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师生互动创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高效进行。
在创设和谐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维护学生的自尊,要和学生平等交流,让传统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做到了这一点,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
六、设置讨论小组,拓展学生思维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如果我们能合理划分讨论小组,让学生在这个小组中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开展小组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的几点是: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严格地控制时间;必须要设置好反馈形式。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能打破传统课堂“一言堂”的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开动脑筋,拓展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强烈欲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特征,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那么,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辩证地应对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新情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9).
[2] 张海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理念和原则[J].生物学通报,2005(3).
4.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思想、认识、理念的转变,更应该是课堂课程内容、结构、进程的升级转型。《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就是研究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实践改革中的课堂课程现象和问题,探寻其共性和特征,揭示其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对旧的课堂课程模式进行了全面性的结构改革,对新的课堂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设计,对当前推崇的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只解决、实现一个课程目标的现状进行了整合优化,为课堂课程设置了一条双向十车道的现代化教学高速路,即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体系范型。
素质教育的质量应该主要来源于课堂素质目标教学活动的质量,来自课堂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的基础课程在课堂课程教学中的有机构成与高效整合。《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全书涵盖了素质教育课堂课程中教与学的全部系统内容、过程、结构、方式、方法、评价、原则和策略,作为新的课堂课程系统理论体系,用于指导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新课程设计的愿景性整体教育目标。
《新五环课程大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商洛市“十一五”至“十二五”重点连续教育科研主攻课题目标,也是陕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带动战略性课题。课题组在教育科研机构进行理论设计与论证时,全面借鉴和吸收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的课改经验和先进做法。并获得了比较系统、成功的教学案例,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际应用验证。
一、项目简介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填写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科学价值及同行引用评价情况。
基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战略地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求。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批转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进入学校中之后的课堂课程改革、升级和转型,缺乏顶层的系统理论设计与引导。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推进和实现素质教育,实施新的课堂课程总体目标为背景,研究在实际的学校课堂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现象和问题,探寻其课堂要素中教与学的活动共性特征,揭示其客观规律的系统理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学生数居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师资队伍庞大,专业基础又相对比较薄弱。如果没有系统、可供操作的理论设计与引导,仅凭一些零碎的思想理念,全面个性化势必造成全面盲目化与低效化。新的课堂课程论对旧的课堂课程模式进行了全面性的结构改革,对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设计,对推崇的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只解决、实现一个课程目标的现状进行了整合优化,为课堂课程设置了一条双向十车道的现代化教学“高速路”,即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体系范型。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正在准备进行课堂结构改革、升级转型、修炼和提升课堂教学实践创新艺术,寻求系统理论支持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带去了启迪、借鉴、帮助和引领。
课题完成理论设计和实践论证之后,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成专家组,对课题课题进行了认真审查,给于高度评价,认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研究方向正确,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课堂课程升级转型,创新课堂教学艺术从理论到实践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研究成果水平较高,观点新颖,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实效性,基本达到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鉴定验收,准予结题。目前,洛南中学、柞水中学、商州区大荆中学、腰市中学、白杨店初中、张村中学、白杨店小学、金陵寺刘村小学、镇安城关小学正在进行基础教育全学段多学科课程操作试验验证和应用研究,已经并获得了比较系统、成功的教学案例,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际验证。
二、立项背景
面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人才优势的压力和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民族复兴梦的挑战,我国教育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的,几亿人口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彻底释放,沉重的人口负担尚未真正地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为此,教育必须尽快从规模发展迅速转移到质量提高上来,从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转移到课堂课程结构、内涵的创新上来,以实现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性跨越。尤其是在“双基双高”攻坚完成之后,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认知、记忆、考试型高效课堂课程向自主、思考、创新型高效课堂课程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课改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思想、认识、理念的转变,更应该是课堂课程内容、结构、进程的升级转型。在课程系统中,基础教育课程计划设计出了中小学课堂教育理想的新的远景培养目标,即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依照课标设计出了课堂上学科教学的培养内容,即有了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或文本课程(多年来已反复多次更改);教案则要按照学科教材课程设计出课堂具体的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即为实际课堂准备的教案课程或理解课程(多年来也只提出一个课案个性化的理念);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课程运作的过程,才直接影响和作用学生,即课堂课程或课程实施,这是课程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却普遍地只提出改善课堂中师生的关系,提出一个以学定教或教无定法的思想理念,实践探索中推荐出几个单一模式实现单一目标的课型,因而学生普遍实际获得的经验课程(知识技能)、心理组织结构图式与新设计的理想课程总体目标自然相差甚远。
在此背景下,商洛市教育学会、教研室,03年以来就把真实的课堂课程作为商洛市的重点课题立项,进行探索研究,并申请到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带动战略课题,课题编号:SGH11361。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理论研究,历经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现已完成省级课题结题验收及理论研究专著。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课堂课程论》基础绪论部分
《课堂课程论》的详细科学技术部分:全书全书30万字,共设置十二章六十五节,一至七章是学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课程,八至十章是课堂要素中教师的素质、教案设计、教学艺术的修炼成长课程,即教师的育人基础经验课程。十一章至十二章是课堂要素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基础课程和学生心理基础课程。涵盖了素质教育课堂课程中教与学的全部系统内容、过程、结构、方式、方法、评价、原则和策略,作为新的课堂课程系统理论体系,用于引领和指导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新课程设计的愿景性整体教育目标。
三、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课题研究的新开拓性,是把课堂课程单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生成一个系统的课堂课程理论在目前教育界的教育科学领域尚属创新。其中有许多概念、原理、观点都具有独创性:象课程的新概念及原理内涵与外延的拓展、新的课堂课程设计及原理创新、课堂课程的实践操作模式创建、新课堂大教学原则的确立、学生成熟度的六级化分与教育转化,学生心理动机成长规律与教育促进,休闲思维的概念与养成,新的课堂课程评价与管理模式转型,教师育人艺术的成长修炼课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基础动力课程,学业考试成绩归因与引导,科学调适铺设学生心理基础健康课程,特殊窥镜儿童学生的心里及教育等都填补和繁荣了教育科学,破解了教育实践的难题,富有有哲理性;吸收、借鉴、蕴涵着哲学、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科学原理。属教育科学领域的基础交叉学科。
四、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关于课程、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多见,像马云鹏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电大学出版社;(美)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钟启泉,作译,《课程与教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华编,《经验课程论》等研究都反映这个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但单独把课堂课程、操作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并形成基础理论尚属首次,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应该说《课堂课程论》是教育界第一部关于课堂课程的教育科学系统理论专著。
5.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五
吴永君
(福建省漳州三中)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彰显出来。以一节公开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例,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导入激发兴趣、联旧引新构筑体系、直观比较自主学习等三大教学法,打制通往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直通车”,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活导入;联旧引新;直观比较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彰显出来。如何才能做到面对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以中学一线教学经验为基础,以公开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个案研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生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导入”,顾名思义,就是把新课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世界进行有机的联系,从而引入课堂教学。本课的题目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标题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较为陌生。但本课所要学习的第一子目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生大多知道“中山”之名,却未必熟知孙中山的生平。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漳州市中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照片作为导入,询问学生这是哪所公园?当学生很快答出“中山公园”后,笔者再设问“这一公园既然以‘中山’命名,那么大家知道这个公园是为了纪念哪位伟人?”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孙中山”。在介绍孙中山之后,教师再次播放学生们熟悉的、同样以“中山”命名的着名景点和现今已成为中国特色服装的“中山装”,之后提问:“孙中山究竟是什么人?他究竟为近代中国做了哪些贡献让大家都纪念他?”从而导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学习。
以上这种新课导入法,利用历史和现实是密切相连的历史规律,有意识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出将要学习的历史内容,贴切自然,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乡土历史教育。
二、联旧引新,构筑完整知识体系
在历史的有效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的知识体系就是要梳理内在互相联系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建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此外,知识体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多次运用联旧引新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分析孙中山采取了哪种方法救中国时,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回顾一下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已经为救治中国开了哪些‘药方’?”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中国有识之士为救中国采取的两种措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紧接着教师再提问“这些措施分别是对中国哪些方面进行改革?”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和特点,是由器物变革发展到制度变革。通过上述知识的回顾,教师再次设问:“大家认为孙中山是否可以采用以上两种药方?为什么?”让学生自行总结出“不行”。在记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概念时,笔者同样让学生回顾:“我们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中,哪些事件和战争是以农历年命名的?”从而通过联旧引新法,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新知识,达到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目的。
三、直观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课概念、意义抽象,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本课知识点,尤其是把握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这两大重点具有较大难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讲授法直接告知学生历史结论,这一教授法无法让学生较好地突破重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通过展示表格、图片等史料,让学生在直观比较中,通过对比分析和独立地思考,自己推出历史结论,从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授同盟会的性质时,教师先通过“兴中会和同盟会对比表格”,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区别在于――组织、刊物、纲领,再引用辛亥老人吴玉章的话:“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让学生能顺利通过思考和比较总结出:“同盟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如,以往教授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是重点也是难点,非常难把握。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展出几幅历史照片及文字资料(宣统退位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历史照片对比、古代法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图片对比、封建帝王统治和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失败的历史文字和照片对比),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分析思考,自行得出结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该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交流讨论后自行推导、归纳出所有重要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历史音像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通过对比分析、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习运用历史方法来分析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丁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12.
6.促进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篇六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同其他教师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学生没有高质量的预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
3、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4、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5、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研究发现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之所以无效或低效,主要是不能激活学生的思想。许多教师的提问并不一定都能够成为好问题,我们发现,许多问题是“假问题”,是“浅问题”。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好问题”: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
三、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四、拓展宽度,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有效性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7.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七
一“三课五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课”, 是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三种课型, 即新课、讲评课、复习课。“五环”, 是指上述三种课型中的五个环节, 即自学感知、合作探究、展示反馈、精讲提升、达成目标。“绿色课堂”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 在课堂上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绿色的成长空间, 给予学生阳光般的关怀, 让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为此, 要求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 这样让学生学习的目标更明确, 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具体内容, 从而确保“学会”。
二“三课五环”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1. 学生为主的策略
学生为主, 是以学为主,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为中心,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的, 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占用的集体授课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学生在学习时,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示督查, 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内外提出的疑难问题。
2. 个性教学的策略
个性教学, 是相对班级教学而言的, 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 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个性教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自由学习时间里, 教师解决学生的具体学习困难。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独特学习方法。三是个别指导, 包括师生的情感交流与心理辅导等。四是培养有个性的, 能独立思考问题的, 愿意表达独特见解的学生。
3. 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利用学习同伴的力量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集体智慧。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包括同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一定要在充分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下, 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 在教师的指导与巡查督促下, 其作用发挥得更好。
4. 目标三维的策略
目标三维, 是指教师所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是三维的, 即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部分构成。这三个教学目标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核心, 三个教学目标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 在制定三维的教学目标时, 要在“三课五环”模式下考虑到整体, 统筹策划, 制定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的教学目标, 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在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 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 学习目的、意义的引导, 养成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勤奋学习的习惯, 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5. 面向未来的策略
面向未来, 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途径有正确的认识, 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面向未来的合格公民。
8.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八
【关键词】优化生物 教学设计 打造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百花争艳,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创新课堂模式层出不穷,为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好奇心引发的,学生如果处于好奇的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生物情景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条件。如“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教学,首先演示:找到小鱼尾鳍血管的方法,告知学生显微镜物与像的关系。让学生们自主观察,探究讨论你发现的血管是什么。中学生非常有兴趣,充满了好奇,积极热烈地探究讨论,争议辩驳、分析思考,由于这些问题都源自生活,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从而主动地积极地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拨动学生心弦,提出思考性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学生一时还不能全部回答,但只要能激起其认识的冲突,活跃思维诱发兴趣,就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积极作用。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教学相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或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不断摸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为广大教师所采纳,一改新课改前千篇一律的“满堂灌”。现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内容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开放式的章节,如果老师一味去讲,索然无味,效果无疑大打折扣。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在老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体现,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盎然,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三、引导学生由教师演示向学生动手实验的转变
过去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老师作概括性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和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碍于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培养学生敏锐、精确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实验协作,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实验的探究性,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可以如此处理,如植物的嫁接、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等实验。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具打造高效课堂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兴趣容易转移。而直观教学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生物学教材,虽知识难度较前已大为降低,但一些基本的知识,如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视觉、听觉的形成,反射弧支配反射活动的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以及新增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对初中生而言,单凭老师语言讲解和平面挂图、绘图的配合,还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作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将现代媒体中的录像、电影、投影与传统媒体中的挂图、模型等教具等有机结合起来辅助生物学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无疑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进行中,清晰的、可操纵的画面播放,使教学重、难点深入浅出,轻松突破;教学结束时,教学内容的提炼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优化组合,视听感官多重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
生物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会真正理解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知识才会升华。基于学科特点,我们组织了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把实践带进课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从问题的提出、假设到方案设计、验证再到得出结论,均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操作中完成,使课堂教学在和谐、高效的氛围中进行,学生思维活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师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把竞争引入课堂,从教材的挖掘使用到鼓励学生参与,环环渗透竞争意识,时时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竞争中追求新知、学会合作、展现个性、提高能力。
【论五环教学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推荐阅读:
五环教学的运用和体会10-14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08-28
浅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09-09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10-25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创建09-22
五环模式心得体会07-31
五环工作法相关软件内容07-09
高效教学课堂07-15
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