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2024-09-20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共13篇)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一

我们单位是以水利勘察、设计、监理为主的生产企业, 每年承担的大小水利项目有上百项之多, 出版的报告书成品有三万多册。如何把这多的报告书管理好, 让报告书的收集、发放、借出有一套完整、合理的操作程序呢?

1 报告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前几年我院因承担的水利项目较少且比较单一, 出版的报告也少。管理的方法基本上以随意上架为主, 查找以个人记忆和经验查找。工作的随意性大, 这种方法只适合单人管理, 近几年来报告书每年出版三万多册, 每年大量报告入库和出库, 几个库房里堆的满满的报告书。如按老的个人记忆法管理根本是无法正常工作, 查找一本报告如同大海捞针。

(2) 报告书的入库没有按二级分类编目入库。按档案整编的方法分应分为总目录、分类目录、卷内目录。总目录是整编的流水目录, 不分项目只搞时间先后一次录入, 它是便于查找归档的时间和统计数量作用。而我们现有的管理方法是只有分类目录, 给统计归档报告书的数量和项目带来不便。

(3) 项目的查找和检索不方便。我院现有项目多达二百多项, 每天来领用和借出报告书多达几十人次, 领用报告书必需要找到工程项目, 在从项目里找到具体的报告书名, 所以每次找报告书都是用人的眼力查找项目名称, 开始工程项目少还可以应负, 随着项目的增加查找一个项目常常是看的眼花而又找不到具体项目名称, 又误时又费劲。

(4) 报告书的电子文件归档不及时。每一本报告书出版都是设计人员把报告的电子文件发给出版科, 出版科的人员负责排版和出版。报告书的电子文档就留在出版科没有人管理, 时间久了出版科就把这些电子文件进行删除, 报告书的电子文件不能归档, 过了多年后要从新出版就找不到报告书的电子文档了, 就要从新组织生产人员编写, 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影响档案归档的完整性。

(5) 报告书成品库存积压严重。报告书的出版每年多达几万册, 而由于报告书要经过次的审查, 审查一次就有新的报告书替代旧的报告书, 或是报告书出版时计算失误造成出版太多等原因。每年约有4成的报告积压的库房中。如果每年不及时清理和销毁库存, 一年年积压就会造成库存的积压严重, 占用库房空间, 多年后库房会不释重负。我院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自建院以来的近二百多个项目的近几万册报告书积压在库房中, 占用了大量的库房空间, 造成了新出的报告书成品已无地方可放的地步。

(6) 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是管理好报告书成品的关键, 对库房管理的知识不全面, 不系统, 有的只是萧规曹随, 前任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会根据新的情况改变管理方法和思路, 工作缺少创新。

(7) 领导不够重视。报告书管理是属于仓储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范筹, 大多档案部门的领导只重视档案管理而轻视报告书管理。对报告书只管进不管出, 也不管库房管理和积压等问题。

2 对策

2.1 领导应重视报告书成品的管理

报告书成品是勘测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一个项目的报告书有时要出好几次好几个版本, 如管理不善就会把作废的报告发出给业主和审查部门, 这样严重损坏设计单位的信誉。库存的积压也是要领导来抓才能很好的解决的。

2.2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文件, 让工作有章可循

(1) 要建立报告书归档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规定报告书入库的要求, 如出版科出版报告后提交报告书入库时必须要把报告书的电子文件一起送交档案部门, 不能搞“二条线”。保证报告书和报告书电子文档同时归档。 (2) 建立报告书入库管理制度。建立二级分类方法, 实行报告书入的总目录和分类目录管理方法。入库同时记总目录和分类目录, 出库时登记分类。 (3) 建立报告书成品销毁制度。对每年的库存报告书进行清理、登记、编制目录送项目负责人和设总审查, 及时把作废和中间成果的报告销毁处理, 腾出空间来给新出的报告书使用。 (4) 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档案管理员本来就是默默无闻的工作, 要培养管理人员甘愿为人梯, 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的精神, 在业务上要针对仓储管理方面加大培训的力度, 把档案管理和仓储管理相接合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2.3 把计算机引入报告书成品管理中来

计算机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的发现, 实践证明了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很适合处理各种大型的数据。可以用EXCEL表建立起水利工程项目的目录并把各项目的信息录入EXCEL表中, 如记录本的编号和报告书的存放位置, 利用EXCEL表的查找功能就能很快的找到报告的记录本和存放的架号, 方便领用和借出。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不管是谁不进行知识更新就会被社会淘汰。管理人员不但要提高计算机水平也要提高其它方面的水平来开扩自己的眼界和思路, 把创新思维引入我们的工作中才能把工作做好。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二

摘 要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心,也是企业创效的源头,如何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进而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是工程项目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 工程项目 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中心,也是企业创效的源头,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创效水平,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进而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是工程项目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当前,尽管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推行了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但是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成本控制弱,盈利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下面就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层对责任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各施工企业大都制定了本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办法,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项目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项目管理层对责任成本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深刻或仅仅停留表面形式上,是导致责任成本管理推行不彻底,效果难以实现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层对责任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以为自己仍能靠三板斧闯天下,凭老经验,对新的管理手段不学习、不接受。

(二)投标过程中忽视项目成本因素,造成项目先天性亏损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获利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加大任务承揽,认为只要挖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投标时不去认真进行建设方资金是否充足和原材料价格及变动趋势,以及准确判断劳动力市场和设备租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因素;在投标过程中许多企业都是竞相压价,有些甚至低于成本价中标,尤其是当前通胀压力大的情况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致使企业陷入干得越多亏的越多的尴尬境地,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责任成本管理的责权利落实不到位

如何明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利,严格责任分工,赋予每一个责任人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过程中及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兑现,实行奖罚分明,是确保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而实践中,由于一些施工企业责权利不明确,执行责任成本合同奖惩兑现不及时或不认真,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相关责任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些做法,最终导致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效果差或成本管理工作失控,給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现场施工组织混乱,工程后期赶工成本失控

工期目标作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条款,能否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企业信誉。有些施工企业在项目前期不组织相关专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对工程项目的重难点和安全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认识不足,预控措施不到位,再加上资源调配不合理,以至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方案反复、安全事故频发、人为停工、返工的事件屡屡发生,造成项目后期工期压力大。往往在项目后期迫于工期压力又会盲目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使致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五)项目管理粗放,“重干轻管”问题较突出

部分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忽视项目各项内控制度的落实,错误的认为内控制度束缚了项目的正常施工生产,认为只要有形象进度、多完成施工产值,最后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益。这种错误的认识往往导致项目物资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计价结算、安全质量等方面管理混乱,人为致亏因素屡屡出现,最后造成“活干了、人累了、钱亏了、脸丢了”的局面,有些项目还潜伏着极大的诉讼风险。这也是导致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产高利低”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和办法

要提高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水平,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要结合自身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业务流程,针对每个成本控制环节,建立健责任全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使其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提高项目管理层重视程度

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全员管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哪一级管理层或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过程。要举办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培训班,利用各种机会,要把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基本方法、工作流程、奖惩兑现,向所有员工宣讲到位,让所有员工能理解和支持成本核算,作为责任成本责任人主动参与到责任成本管理中来。只有做到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受益,责任成本管理才能做到实处,真正的发挥作用。

(三)严格成本管理考核兑现,做到奖罚分明

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项目管理理念,不但要做到整体把握,更要做到对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阶段性指标分解心中有数。一是必须严控成本费用支出。把方案优化、劳务、物资(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工程量和物资消耗量控制作为监管重点,要加大检查、处罚力度。二是对责任成本中心奖惩兑现要及时,要及时对责任中心进行考核,及时兑现。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在赋予明确的责权利后,项目部还要及时按照成本管理阶段控制的要求,进行分阶段成本分析,并据此对各责任者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进行分阶段奖惩兑现,确保责任成本管理的时效性和严肃性。三是项目竣工收尾阶段要早关注、早介入,督促收尾项目及时办理对上对下结算工作,尽早编制竣工决算资料,避免项目后期由于管理人员缺乏造成的内控缺陷,结算后要及时将账务收回公司财务并账,人员要及时转入收尾项目管理中心管理。四是在责任成本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实行多退少补。

(四)要正确处理好工程安全、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安全质量正常运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成本是否受控;一旦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因事故导致费用支出以及由于事故发生而造成的停工、返工,材料使用的加大、工期的延误都必然对项目成本、利润产生极大影响,甚至成为造成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因此,项目部要将“防安全事故、防质量事故、防工期延误”作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五)要加大变更索赔力度,切实做好项目“二次经营”工作

绝大多数工程项目都会面临对业主的变更索赔工作,“二次经营”实际上就是指项目部的变更索赔工作,该项工作结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最终创效水平。要想做好项目“二次经营”工作要切实解决项目变更索赔水平低,变更索赔成功率不高的问题,企业要组织变更索赔专家制定项目变更索赔指导手册,组织项目人员学习,使变更索赔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同时要加强指导和帮助。以此确保该变更的内容能想得到,能变更的项目能变得来。

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三

学院(系)商 学 院 学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 学位级别 本科生

拟撰写学位论文的题目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非常薄弱,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有助于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服务贸易加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再加上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1980 年—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值已经从3 600亿美元扩大到24 150亿美元,其间增长了6.7倍。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在国际。

服务业就业人数逐年升高, 比重逐年加大, 但是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发展相对滞后, 但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更多需求, 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逐年上升, 1982 年为6090 万人, 到了2005 年, 上升到了23771 万人, 增幅达到了290%。服务业就业占比从1982 年的13.5%上升到了2005 年的31.4%, 增幅达到17.9%。服务业正在逐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虽然我国服务业就业占比逐年增加,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甚至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距。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占比都是70%以上, 印度2003 年的服务业就业占比也达到了51.2%, 而中国2003 年服务业就业占比还不到30%。可见, 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 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第3章: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服务出口主要依赖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新兴服务业出口比例很小。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部门,除个别年份外,三大传统服务部门出口总和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在85%以上。其中旅游业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最大的部门,1998—2002 年出口比重都在50%以上,2003 年以后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居出口第一位;其他商业服务除个别年份波动较大以外,出口占比比较稳定,长期位居第二;运输业的比重从2000 年开始逐年增加,到2006年已达到23%,并首次超过其他商业服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所占份额却极小。咨询服务业占出口的比重在1999 年以后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占比由1.1%增长到8.6%,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比重也一直在缓慢增加,但金融、保险、通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变化趋势不明显,四项合计仅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左右 第4章:中国服务贸易的对策 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外商投资企业(内向和外向)调查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不利于统筹设计调查指标和综合利用数据。而在美国都是由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完成,虽然为不同的编表目的设计了不同的调查表式,但两项调查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补充利用,如在b o p 统计调查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直接投资调查;在f a t s 调查中也有跨境的信用卡 交易调查。总之,中国的服务贸易统计建立时间不长,统计指标和调查方法还不够匹

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四

梅江区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邓秋红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和管理的基础, 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信息。疫情报告的及时与准确, 是发挥传染病防治效果的重要前提, 因此疫情报告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疫情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抓好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是降低漏报率的关键,而基层医院在疫情报告中起重要作用。现就基层医院疫情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1、存在问题

1.1管理措施不力。基层医院虽然有管理制度, 疫情登记有关资料基本齐全, 有专人从事疫情管理工作,并定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但对基层医院而言, 疫情报告虽是上级卫生部门年终检查内容之一, 但由于它不能象临床科室一样给医院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导致有些临床医生和科室主任不够重视, 疫情报告奖惩制度流于形式,未与疫情报告质量考核挂钩,对医务人员无激励与制约, 给疫情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2医务人员思想不重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大卫生观念,存在着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认识不到位,认为与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甚至有人认为登记门诊日志与报告疫情是一种负担,还有部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与《实施办法》不了解,对疫情报告范围与时限不熟,导致漏报、迟报。

1.3门诊日志、化验登记及疫情报告卡填写项目不全。(1)部分医务人员门诊日志缺项、漏项严重, 如就诊、发病日期、职业、初复诊或诊断等项目不填或填写不全。(2)化验登记本未注明化验者性别、年龄及开单医生名字。(3)疫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出现地址、户口填写不全,发病日期、家长姓名、诊断依据漏填等。以上现象给疫情漏报检查带来不便,甚至使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工作无从查起。

1.4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一些门诊医生字迹缭草, 龙飞凤舞, 根本无法辨认是何诊断。(2)初复诊概念不清,认为病人只要在医院就诊过,不论何病再次就诊都属复诊,故出现一些门诊日志上全部都是复诊的现象。(3)职业、诊断千篇一律或不规范, 如个别医生的门诊日志登记本上职业一栏全写“无”、诊断全为“ 上感”,这些情况都给漏报检查带来一定困难。

1.5疫情迟报、漏报。主要原因如下:(1)医务人员思想上不重视,门诊日志登记不全。(2)将初诊误为复诊。(3)有关化验单未及时反馈给开单医生, 或由病人自行拿走,医生不知化验结果,如医生诊断为肠炎、阴道炎, 而经查化验室登记发现应为痢疾、淋菌,则由此造成人为迟报、漏报。(4)部分医务人员认为疑似病例未确诊而不报, 从而导致迟报、漏报率增加,给疫情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管理对策

以上问题客观地反映了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2.1领导重视, 提高认识。为搞好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疫情报告工作重要性认识, 要认识到包括疫情报告在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文明的体现, 它不是某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任务,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对传染病防治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部门要通力协作, 齐抓共管,医院领导要认识到传染病管理所产生的效益反映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增长和国家的公共安全, 而不是直接以经济效益来反映。要重视医院防保科的组织建设, 并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以保证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2.2 在职医务人员的普法教育,在医护人员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强化预防意识,明确职责,在医务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以及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2.3 岗前培训 我院对每年新分配来的医生进行传染病管理的岗前教育,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学习各种规章制度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要求,并定期到临床检查考核。2.4 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发动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传染病报告实施办法》, 加强疫情报告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疫情报告意识, 并把这种学习活动纳入每年的岗前培训, 同时完善疫情管理制度, 明确首诊首科负责制, 责任到人,将疫情报告制度做为科室质量管理考核与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严格与奖惩制度挂钩, 做到有章可循。

2.5 建全登记,杜绝漏报。对基层医院疫情报告进行规范管理, 统一门诊日志项目, 并提出规范化要求,建全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室登记、传染病病例登记和疫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严格按照报告时限上报各种疫情, 采用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坚持自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提高医务人员疫情报告工作主动性,不断完善、增加疫情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杜绝漏报,提高疫情管理质量。

2.6在预防保健科的督导下,检验科、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也更深刻了解如何发挥疫情处理中的作用,发现传染病阳性结果,立即向送检临床科室发出报告;若发现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阳性结果在向送检科室发报告的同时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为防止疫情漏报多设了一道防线,有效地提高了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和疫情处理率。

2.7加强监督, 依法管理。卫生部门严格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 加大法制管理的力度,加强各级政府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各级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的日常管理, 加强检查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的落实情况, 确保基层防保组织最基本的工作经费和主动监测工作的开展,强化监督执法力度,对疫情报告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 使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强化对传染病的管理,提高防治水平,是预防传染病发生、传播的有效手段。通过抓医院传染病报告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控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有计划地预防、控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和把

暴发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5.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劣, 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对企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管理制度, 可以保障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 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相反, 则会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 建筑的类型、规模、样式各不相同, 造成了其工艺、工序、技术的复杂性, 这从客观上也要求了管理的复杂性。对于建筑行业的生产过程, 都要从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其施工的正常进行, 不能因为某些个别原因就打乱正常的施工, 使建筑施工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这无疑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施工的风险性, 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合理施工。

因此, 我们必须从管理的各个层面, 保证建筑施工的工序合理进行, 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 并达到其质量要求。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 建筑安全问题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不过在一些施工现场, 对于安全问题还总是不够重视, 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隐患。现场施工企业不够重视文明施工把工期摆在管理的首位, 而不是施工的安全管理, 这就是没有认识到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 不能及时贯彻上级相关的文件精神, 使其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

同时, 在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不健全, 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这就使职工在现场施工面临着很多不安全因素, 不利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2 建筑质量问题

据某些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得知, 我国建筑物的平均寿命不到30年, 还不及英国的1/4,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我国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不合格, 这反应出了我国建筑的质量不过关。

究其原因, 主管上,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漏洞, 管理职责不落实, 资源配置不充分造成了现场监管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 只是落实在表面, 并不能真正把握其质量。客观上, 政府监管不够到位, 验收把关管理不严。有些工程盲目追求施工进度, 留下很多质量隐患。质量监督部门只是进行程序性监督, 并不去深入调研其工程质量, 造成了验收的走过场现场。这无疑就降低了建筑物的质量标准, 造成了建筑物的寿命较低。

2.3 成本控制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 都严格管理成本控制, 这样可以使企业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不过利益的最大化, 会造成其他的很多问题。投标环节中, 投标报价风险加剧, 为了中标, 企业都压低报价, 不利于企业的整体效益。项目评估环节中, 评估依据不统一, 方法随意性强。而且,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有意压低应交费用, 侵犯职工的利益。不论是投标环节, 还是评估环节, 企业压低了造价, 为了获得利润, 就会从其它方面降低成本, 不利于职工和项目的整体利益。

同时, 企业在施工过程中, 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成本管理不到位, 成员成本意识差, 这就使企业在施工中, 存在着很多问题, 不能使管理利益最大化, 造成了企业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损失。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分析

为了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针对其不同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确保企业的利益和建筑的安全质量相互发展。

3.1 加强安全生产, 保障职工安全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 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 必须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在施工中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体系, 层层落实, 层层把关, 事事有人管, 事事有人负责, 保障安全的贯彻执行。监管人员应该能够认真排查隐患源, 消除不安全因素, 及时制止不正规操作, 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

管理者应该完善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从制度上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同时, 应该着力制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编写岗位标准, 使职工在生产中有标准可依, 有操作规程制约, 保障了职工的正规操作, 降低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3.2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只有管理者加强质量管理意识, 才能在企业中贯彻这种意识, 从而使企业上下都能具有工程质量意识, 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错误的意识, 真正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水平。

其次, 企业改变管理模式, 健全质量责任制。完善的质量责任制, 要求人人有责任, 人人都负责。企业应该构建岗位明确的内部组织结构, 使不同岗位的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 确保其职责分明。企业应该增加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根据不同的岗位标准和目标, 对在岗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并能以此进行考核和奖励, 职工为了降低考核, 增加奖励, 势必会提高工作质量, 从而使整体工作提高一定的标准。同时, 企业要建立层层质量责任制, 实行重奖重罚, 使职工的利益与工程的质量挂钩, 加大质量标准投入力度。

最后, 政府应该加强其政府职能。政府应该加大其宏观调控力度, 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 对质量不达标的建筑, 要严格处罚, 使企业不敢建设不合格的建筑。同时, 加大监理单位的监督力度, 使其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只要政府制定严格政策, 企业为了保证其经济利益, 就不会冒风险触犯相关政策。

3.3 切实加强成本控制, 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为了加强成本控制, 应该从各个环节入手, 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投标报价预警机制, 结合同行业报价的历史资料依据, 结合工程项目的相关情况, 制定合理的工程报价制度。同时, 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评估工作, 以项目的工程成本为依据, 测算相应的盈利水平, 深刻把握经济效益, 合理的进行项目评估。对于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 要以企业的可控性原则为核心, 并以此考虑成本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项目内控制度, 加强项目的施工工作, 杜绝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4 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 企业应该把握好成本控制, 对于各个问题, 认真分析, 制定相应的对策, 确保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摘要:建筑业的竞争激励, 在国民性的作用日趋严重, 本文从其重要性分析, 介绍了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质量、成本问题, 并从其问题入手, 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工程管理,问题,对策,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靖.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配合[J].甘肃科技, 2004 (11) .

6.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区建设迅速发展,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对施工企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即要追求企业利润又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1.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造成的影响

1.1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中,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项目采取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结构类型,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会对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影响着工程的效益性。完美的设计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科技水平。另外,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成败。

1.2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依照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文件,在建设场地上把设计意图得以实现并保证质量的活动。建筑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得以实现,建成最终成品。只有通过施工阶段,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才能变成可能。所以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直接决定着设计意图的实现,它也对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3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是房地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即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运转、和检查评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相关工程人员要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房地产建筑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它也对工程能否最终成品的生产能力和使用性与效益性产生影响,同时它还体现着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情况混乱

调查我国建筑行业的数据,容易发现,大部分的施工企业是个体私营单位和民营企业,而其中家族式企业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难免会出现施工管理人员结构组成不合理、施工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不一,这些都会房地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影响。总的来说,施工管理混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身兼数职,例如建筑施工现场负責技术的人员既是项目工程施工的负责人,又是安全检查工作的负责人,更甚至还要协调工地现场材料进场与保管事务;二是缺乏配备岗位职责的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容易出现问题,如果缺乏人员进行管理,可能会出现没有解决问题的现象。

2.2制度执行性不强

为对房地产建筑项目的施工生产秩序进行规范,从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建筑施工单位都在不断出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件和管理条例。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建筑施工生产一线,容易发现,这些规范和条例大多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落到实处。对房地产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多数条例和规定只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检查时的,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并没有真正自觉地去严格贯彻执行这些规定。

2.3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不力以及企业自身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事故经常发生。首先,我国地域辽阔,贫富差距也较大,部分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出现对房地产市场违规操作,给房地产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房地产建筑施工企业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数量不够,还有的素质偏低,有时并不能及时识别建筑工程现场危险源,因此未能有效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出现安全事故后,应急处理能力较弱。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来说,需要借助先进技术与科学的管理理念的指导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在技术与管理两层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3.2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

3.2.1编制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对于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来说,要求他们统一穿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而且要求他们必须由施工专用通道出入。在施工时,必须按照施工时间进行,不能盲目施工。除此之外,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管理者的安排,并在施工现场周围摆设警示标语、安全标志等。保证每完成一道工序后,及时清理干净。

3.2.2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对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这也是施工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简单来说,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发展脚步,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仅反映了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且指出施工企业应严格控制施工的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出现错误,极有可能出现质量事故。除此之外,针对有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要事先制定好应对措施,以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3.2.3认真检查施工原材料质量

每一批进场的施工材料,都必须是同一厂商、同一生产批次、同一规格等。如果其中一项出现不同,那么需要作为另一批次检验。同时,检验进场的施工材料的型号、批次、厂商等是否与检验书标明的相一致。对于监理机构来说,应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跟踪,再和试验评定结果相互比较,一旦发现任何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

3.2.4严格按要求进行平行检验

此项检验工作指的是作为监理机构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与方式,在施工方自检的基础上,根据相应比例对建筑工程进行检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检测施工标准的准确性。一般来说,平行检验都是在施工企业完成自检工作之后,再由监理机构进行独立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3.3强化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管理工作

在完成建筑工程建设后,要及时对工程进行竣工结算。这不仅是建筑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经过竣工结算,可对建筑工程整体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严格管理建筑工程竣工结算过程,在全面了解工程施工消耗的成本后,还可为今后建筑施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降低人员与成本盲目性投入的风险,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有效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

4.总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掌握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不可以赶进度而忽视工程的质量,要对施工过程的管控和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如果质量和进度发生冲突,应该先确保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解决进度的问题,绝不能出现对质量投机取巧的情况,也不能因为进度压力而允许分包超越质量底线,相信经过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可以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云珍,论述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J],四川建材,2Ol1(37).

7.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七

近年来,铁路工程项目迅速发展,业主对工期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施工复杂的铁路项目以及越来越紧迫的工期压力,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铁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盈利的最大化。铁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被压缩得较多,且采用的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对于铁路项目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通过对铁路项目的成本管理,能够在综合考虑项目的工期以及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保证预期项目盈利目标的实现,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进行铁路项目的成本管理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当前铁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较短,且采用的材料较多,铁路施工消耗资金最多的因素是材料,通常占据项目资金的60%以上,通过成本的管理,能够根据工期进行合理的资金调度计划以及材料购置安排,因此对于成本的控制也是项目按期完工以及材料合理购置利用的前提。

3前铁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单一

当前,在我国的铁路施工企业中,财务部门以及财务人员仍然是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而实际上,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项目成本管理,而对项目成本的管理要求做到全员全过程的监管,因此目标成本最好是通过施工生产组织者来控制,而财务部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会导致铁路施工的组织人员仅仅只将目光放在施工生产上,而铁路施工的技术人员只对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负责,而材料人员仅仅关注材料的采购、运送与分配工作。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分工比较明确,但在成本管理工作上却体现出各个部门没有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沟通,更没有具体的成本管理责任,而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虽然掌握一些基础上的成本管理知识,但是在实际的铁路施工建设工作中却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更无法发现与纠正一些技术人员与采购人员为保证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而采取的奢侈性的经济措施,因为这些经济措施一般而言均是合乎规定的,但却抬高的铁路施工企业的成本。

3.2设计变更管理不当

由于铁路工程项目的技术复杂性以及施工的紧迫性,在设计时往往不能完全综合考虑到实际施工的所有情况,甚至由于政治因素,某些项目存在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情况,铁路行业本身的特点加上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铁路项目中的设计变更数量很多。一类变更则审批过程漫长,往往一个变更几年才能审批下来。当前很多铁路项目施工单位虽然注意到了施工变更对其成本造成的影响,但是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设计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反馈。从而导致由于设计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

3.3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

施工方案的选择对于项目的成本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要的工期不同,且采用的人工、材料、机械的费用也都不相同,因此同一项目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要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铁路项目中采用的施工技术众多,施工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很广。铁路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直接影响铁路工程的目标成本以及工程的利润。然而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必选,很多管理人员仅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施工方案进行选择。施工方案选择的不合理以及随意性,导致了后期施工成本过大,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3.4工程材料的成本管理存在漏洞

在铁路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中,材料成本是最为主要的部分,通常材料成本会占到整个施工成本的五成到七成左右。但是当前,铁路施工企业在对工程材料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主要表现为:材料成本积压。在很多时候,铁路施工采购的采购计划都没有被严格的执行,采购人员随意增加采购数量的情况频频出现,这就导致很多时候铁路施工企业的材料成本费用严重超支,材料成本积压现象严重。

4铁路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4.1提升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对于整个项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成本管理理念落实到管理者及操作者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实。组织项目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经济管理各项文件的方式,深刻领会成本管理精髓,逐渐引导大家培养成本管控意识,从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上抓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的、全过程的、全体参建人员共同参与的大成本管理理念。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人,有效、扎实地推进目标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

4.2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建立成本效绩考评制度

制定责任成本控制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项目部各责任部门,各责任部门依据分解后的责任成本编制成本支出计划,严格按计划进行控制;加强项目成本分析,通过合同价值、责任成本预算与实际发生费用之间的对比,掌握项目的真实盈亏状况,查找费用节超所在;严格成本管理效绩考评办法,从经济效果和工作标准两方面制定详细的考评细则,在项目建立责任成本的记录、归集、核算台账和报表制度,及时地掌握项目的成本状况,按成本管理的规定实施考核兑现。

4.3搞好施工成本过程控制

抓好施工工序衔接环节,提高人机效率,在人员组织、工序交接、物资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进行安排,实行全过程控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施工工艺水平,狠抓施工工艺,减少返工,节约材料;加强人、材、机管控,严格控制劳务支出,严格控制好工程材料,合理选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性能,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有效的控制安全质量事故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项目成本开支。

4.4抓好经济活动分析,为成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活动分析是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事后控制手段,也是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中用来评价成本管理效果,总结改正成本管理方法的重要手段。项目应每月召开一次由项目领导组织,各部门参与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主要对当月完成施工计划、工程进展、质量安全、成本消耗和盈亏情况以及对影响施工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整改措施并强力推进。

5结论

8.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八

修改意见:

1、目前你写的是论文形式,不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根据一个企业的具体状况来写,写一类企业也行,但要注明哪个区域的私营企业,因为各地私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差异性。

2、调查报告的格式一般为:

一、调查背景情况说明(你为什么要写这个调查报告?)

二、调查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你所调查的这类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如:**地区的私营企业的现状,经营状况,财务管理状况等等)

三、调查的主体(调查报告的重点部分:该地区私营企业公司目前的财务管理采用何种方法,和通行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存在哪些问题)

四、总结(针对该类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经20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市私营经济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为我们全面认识私营企业发展现状提供了基础资料,以下根据普查资料对我市私营企业现状、横向比较作基本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私营企业为创造税收、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经济已经形成,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目前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私营企业存在许多财务与财务管理问题.文章在揭示其财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现存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对策.关键词: 私营企业, 财务现状, 管理对策,调查目的:了解我国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调查对象:某私营企业

调查方式:查阅档案和有关资料

调查内容:

一、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财政部对私营企业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私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现实运作中,尽管一些私营企业的产品也具有竞争力,其发展初期的经营业绩也较好,但最终还是陷入了种种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自身财务管理的混乱,使企业缺乏真实可靠的财务资料,从而导致经营决策的失误。这些说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仍处于低效率低水平阶段,与其日益发展壮大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族式管理模式。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为家族式,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大都为家族成员。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所以在进行企业重大经营战略决策时,很容易用亲缘和血缘代替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私营企业多数是业主或家庭所有的自然人产权,缺少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因而制约着企业进一步筹集发展资金

2.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①对现金管理疏忽、坐支现象严重、频繁进行现金购销货物、借用银行账户、个人借款长期挂账而不清理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资金使用未做计划安排,却盲目大量生产或购置实物资产无谓占用经营资金,致使当经营急需资金时却陷入财务困境。②应收账款未进行任何管理,无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而形成呆账、坏账,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资金回拢缓慢造成资金链紧张,坏账、呆账给企业造成大量利润流失。③存货失控无盘点制度,造成呆滞库存商品未及时变现。很多私营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收入的数倍,原因是生产与销售未进行有效配比,而销售发生时却无法及时回拢资金,财务管理极为混乱,白条抵库、质次价高同时也给部分人员有了可趁之机。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多数私营企业中无内部控制制度或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及环节,没有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财务人员未从管理角度出发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管理体系不健全。在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往往片面核算产品毛利,疏忽各项费用支出,成本核算缺乏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体系。各私营企业大部分未设产审计部门或是职现人员。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监督部分。部分企业即使设有内审机构,其职能也被严重弱化,行同虚设,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于是,各级管理部门更加有恃无恐,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另外,内部审计机构职能的发挥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主观意愿。

4.会计人员素质水平整体偏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不少私营企业会计账目不清,弄虚作假,信息失真,一方面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所导致,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从总体上讲,私营企业的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理财观念滞后,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会计监督意识淡漠,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具体表现为: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理账不及时,未达账过多;账簿设置不全;多笔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做分录,人为造成科目勾稽不清,对应不明;计算不准,基数、方法不清;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不规范等。

5.信用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私营企业资金来源基本都是以自我积累为主,很少吸收社会资金入股,但目前随着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贷款难、担保难已经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主要症结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有些私营企业管理不规范,效益不好,自身信誉差,信用观念淡薄,经营行为失信,不仅表现在制造和市场环节的制假售假及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现象、报表弄虚作假等,此外大多数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会计信息缺乏可信度,导致企业社会的信誉度和认知度低,从而引起担保难筹资难等一系列问题。在与大企业进行竞争的情况下,一些小规模的私营企业之所以能够长久维持经营甚至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想方设法钻工商管理、财务、税收等方面的执法“空子”,从而能够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获得经营利润。同时一些私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通过购买增值税发票或其他财务方式来加大经营成本,减少税赋,隐瞒实际利润;通过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劳保待遇、克扣工薪等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营业利润,这些现象既限制了遵纪守法的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空间,又损害了私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二、解决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种种现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严格财务管理,使私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

1.私营企业属数量多,规模小,业务性质特点各有不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强化企业所有者的管理思想,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再者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形成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分工、协调、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样环环相扣必然会堵塞或有效的减少漏洞减少违法违纪现象,防止贪污盗窃行为及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必然会使企业走上规范运作,持续、高效的健康发展之路。

2.强化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营运资金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周转短、形态易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私营企业要认识分析生产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要遵守勤俭节约的原则,挖掘资金潜力,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要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库存现金使用范围,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实行内部牵制制度,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使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及时做好银行结算工作,按期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保证银行存款安全完整。二是加强财产控制和存货管理。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定期检查盘点财产,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三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要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

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3.切实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设计原则:①政策刚性原则。私营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首先符合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财务管理的要求进行设计。②账、钱、物分管原则。从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来看,严格贯彻账、钱、物分管原则是内控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续办理,多人经手,共同负责,努力克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有关账簿的管理混乱现象,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③努力做到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把财务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采取直线制组织结构的指标可直接落实到个人),并赋予财务管理责任人相应的管理权限,根据履行职责的情况在年末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分别给予物质、精神奖励或处罚。对于履行职责差的人员,一定要有追究责任的过程。④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并保持相对独立性与权威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内部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任,让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敢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的员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针对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私营企业必须在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要通过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会计人员熟悉和了解国家和行业各项相关的财经法规和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经济法、会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定期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树立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理财观念,提高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专业技能;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务实求是、尽职尽守的良好职业道德。要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私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做好账簿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现金银行和往来账的及时核对清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基础工作,做到账目齐全清楚、凭证完整无误、理账及时、计算准确。

5.树立私营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加强法律观念,重塑私营企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新形象。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最有力的法宝。没有资金可以靠信用获得,没有市场可以凭信用打开,缺少竞争力可以靠信用增强,而无信用支撑的经济活动让人缺乏安全感,极大地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导致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不讲诚信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诚信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忽视。因此,要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和违规违法行为,必须建立私营企业的诚信文化,加强法律观念,努力提高管理者及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诚信素质。可以通过制定企业的诚信准则,并以此作为判断企业政策和行动及个人行为的标准;通过灵活生动的诚信与法制教育培训使员工明白讲究诚信和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树立诚信守法的理念;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诚信守法行为的制度规范等措施,来重塑私营企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新形象。特别是对会计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使他们真正理解诚信的深刻含义,以诚信作为做人和会计工作的标准,坚决不做假账。

6.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企业用于管理、监控、控制风险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序,其目的是通过辨别、测量、分析、报告、监控和处理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事前管理,积极的风险管理表现为认真分析风险、有意识地承担风险和科学地管理风险。私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注意充分发挥会计对风险的预警、防范作用,科学地预测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要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使他们对各类风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鉴别力,能够搞清楚什么是主要风险,是否存在重大风险,为避免和控制重大风险提供依据,从而使企业能够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9.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九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现阶段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在制度本身、政府监管、施工企业以及监理企业几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找出问题根源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业带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很多困难与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建筑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矛盾集中反映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上,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方面较混乱。在招投标预审阶段,对评标专家的监督不力,出现投标人串标、围标等不公平现象,另有一些投标人伙同其他投标单位,出现挂靠投标现象。招投标代理机构管理不规范,代理能力、素质及诚信度等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由于招投标合同由甲方制定,某些条款较为苛刻,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中标只好被迫接受合同,从而使投标人中标后,在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出现偷工减料,这些都影响到项目施工管理的效果,直接导致整体工程质量低劣。

(二)、挂靠、层层转包现象严重。如今的建筑市场,挂靠、层层转包已成普遍现象,许多挂靠者与转包人均为个人,而被挂靠的建筑施工企业难以参与具体施工管理。通过挂靠和层层转包,具体施工管理者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低劣,出现苛扣农民工工资等不利局面,恶化了建筑市场环境。

(三)、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较低,突出体现在管理模式不合理、组织机构不科学、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方法落后。

1、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还是使用长期形成的以行政手段管理工程项目的传统方法。对项目的系统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对项目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掌握不够多,这势必造成对市场的反应不迅速,不能够主动出击,从而造成任务不确定的被动局面;对内则没有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领导层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使真正有才能的人无用武之地,使广大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压力,活力和动力,丧失了进取心和极积性。在项目的实际管理中重技术,轻经济,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凭经验搞会战,顾此失彼。如讲工期则不惜代价,讲节约则粗制滥造,讲质量则不惜工本,以致出现项目延期,工程质量低劣,造价超额等严重问题。

2、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的比较少,尤其是前馈控制和日常控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上。量化的控制手段更是不多见,采用的控制方法随意性非常大。在进度控制方面,如果某项工作发生延误则不管该工作是不是关键工作,也不管该工作有没有时差,时差是多少,则一律采用加班加点或人海战术,力争把工期抢回来;在成本控制上,不知道工程进行到什么情况,成本应控制到怎样合理的范围内,没有具体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措施,只能是工程项目结束以后,才能核算成本,知晓盈亏;在安全、质量控制上,大多是工作完成后检查验收,发现问题时,己是木己成舟,给企业造成了经济和信誉的损失。

(四)、建设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造成监理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工程建设监理企业没有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业主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上,存在着压级压价、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有的挂着监理企业的牌子,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凑人员,没有监理任务时,这些人就解散或转移,严重影响监理人员从事监理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积极性。

2、监理队伍总体素质还不高主要是缺乏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缺乏全方位控制的能力。一些监理单位由于人才不配套,大多只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这种状况自然不能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由于项目管理与控制能力的薄弱,只能在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工作,这是我国建设监理与先进国家建设监理的主要差距。

3、不少工程项目存在着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有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很多项目的总监。有的工程项目空挂“监理”人员名字,只见其名,不见其人。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确定一定的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也没有规定或落实各级监理人员责任,致使一些监理人员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甚至不问工程是否合格也签字。

二、解决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项目管理法律体系的制定,做到依法治理

1、进一步健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推进建筑产业市场管理,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迈进。尽量做到种类完整,相互配套。避免重复交叉、空缺遗漏以及相互抵触等现象。此外。政府要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大力培养建筑产业市场体系,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范畴,进而保证我国建筑产业市场全面协调发展。

2、规范施工和监理的招投标及合同管理,保护施工和监理企业的合法权利。在招投标阶段,招投标各方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标与竞标,做到公平、合理,确保招投標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严厉打击暗箱操作,杜绝不良组织进入建筑队伍的情况;严格遵守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在工期内高质量地完成工程建设,同时要提供质优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3、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对工程施工或监理应招标而不招标的工程,对挂靠、转包的工程,一经查实,不予验收备案,严惩违法分包、违法转包和挂靠的企业。

4、强化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即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应承担的责任。

(二)完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的产品具有、形体庞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和生产能力负荷的不均衡性。这就要求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建设产品的特点。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应该借鉴国外科学的、成功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违背了建筑产品的特点和生产活动规律而造成的,所以必须通过建立符合其产品及其生产经营特性的组织体系对我国建筑业进行综合治理,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

2、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分离。由于工程规模要求一支涉及众多学科和各行专家与工种组成的劳务大军,而将施工作业任务分包给各专业工种的承包人,施工企业则承担工程项目管理总监督的职能。即总承包人通过管理层与劳务层的分离,发展为以资金、技术和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智力密集型企业。而施工作业任务则由专业化的劳务公司分担,这类公司不能独立承包工程项目,只能从总承包公司分包工程。

3、建立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手段和严谨有效的项目控制手段。科学务实的项目计划是项目顺利完成和确定合理实现管理目标的基础;严谨有效的控制手段是保证项目按照管理程序有序运行和达到项目管理目标的关键因素。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的最重要职能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得以实现,根据事先确定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它包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4、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工程项目完成后,要进行项目评价,知晓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哪有收获,哪有差距,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确定奖赏,为以后的工作起借鉴和指导作用,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明晰的、量化的,而不应该以单一目标为评价原则。如过分追求质量而不顾工期和成本,为追求工期而不顾质量和成本,这些都是片面的。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符合合同目标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绩效评价就是在这一原则出发,要均衡不要偏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地、系统地衡量工程项目的完成效果,主要应包括工期提前率、优良品率、资金利润率、施工的均衡度、机械效率、劳动生产率、实物消耗节约率、能源消耗降低率、伤亡强度等指标。

(三)强化监理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责任。

1、改革监理收费办法,提倡监理服务优质优价。适当提高监理价格是完全必要的。低收费,不利于留住和吸引素质较高的人才,不利于监理单位的自我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工程监理是一种技术的服务,当监理价格过低时监理单位很难派出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无法保证监理人员数量,也就无法提供优质服务,很难把业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优质优价、低价质差”这是市场规律的一个法则。

2、加强监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监理工作本身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要保证与提高监理队伍素质,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在审批成立监理单位和整顿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资质标准的不能迁就,对固定人员少于60%和建制上不独立的,不应再批准为监理单位。二是监理单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作为监理单位,不仅要具备工程施工的监理能力,而且应当具备设计监理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咨询能力,以適应全过程监理和咨询的需要。作为监理单位,不仅要具备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而且要具备进度和投资的控制能力;不仅会使用技术手段,而且要熟练地使用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律控制手段,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因此,监理单位不仅应该配备工程技术人才,而且应该配备和培训经济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

3、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认真解决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都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相应的考核与将罚制度,以杜绝监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虚作假。同时,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监理机构的工作质量认证,监督工程质量和监理机构的工作,严格认证工程质量等级。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所以对工程管理的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从政府到建筑工程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蒋宝庆.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与质量管理[J].民营科技,2010年第1期。

[2]高瑞泉,陈硕.浅谈工程项目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0年第1期。

[3]武应军.浅谈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2期。

[4]黄华平.我国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1(2

[5]向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2011.

10.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十

1 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具体内容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道路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施工的工艺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道路工程施工进行项目管理,在其项目管理当中,管理内容贯穿于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当中,其中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等。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可以保证道路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2 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发展迅速,其中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也在随着道路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众多施工单位的不断探究下,我国的道路工程施工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交通情况的项目管理体制,但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1)施工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沟通和配合。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施工单位中的各个部门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前准备: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进行岗位的分布,根据施工的具体环节和流程,结合其中所用到的专业施工知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且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和监管人员;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需要对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并且对这些材料和设备进行逐一检查,保证材料质量和设备性能;财务部门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且严格控制成本,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设计部门的任务最为重要,要根据道路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完整图纸,制定工艺流程。只有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沟通,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前准备。但在实际施工单位中,这些部门缺少相互的沟通,一般都是各司其职,如此就缺少了对工程项目整体的把握,增加了施工准备工作的难度。

(2)施工过程中存在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中的生产要素和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利用,主要表现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对于材料的使用情况不合理。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对所要施工的工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对其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材料使用情况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在此情况下,施工人员为了避免施工时因材料不够而导致工期的延误,在材料的上报当中,一般所报的材料数量都会超出实际所使用的材料数量,这样就会导致在某个施工环节结束之后,多余的材料被闲置或者直接清理,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情况属于道路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不到位,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缺少对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创新和改进。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自动化的时代,但是在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当中,其管理模式还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改进和创新。在目前的道路施工当中,运用了许多新型的施工技术和材料,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落后的项目管理显得十分乏力,不能对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进行一个全面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施工的整体效率,拖延施工时间。

3 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改善对策

针对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了解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改善对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对道路工程的施工进程进行管理。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施工进程进行严格把握,施工的进度都是按照所制定的施工公里流程来进行的,如果对施工的进度没有合理的把握,就会对之后的施工环节造成影响,降低施工效率。对道路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要结合整个道路工程的特点、施工场地的地形和环境,来制定一个标准的施工进度规划,这个规划在制定完成之后,需要通过多方面的确认才能进行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这个施工进度规划来进行施工,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工序都能有效的连接起来;另外一方面,对于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对于不可确定的自然环境因素,施工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防止由于天气、气候等原因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对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进行管理。在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当中,安全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健全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这个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地方,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其次是要有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应加强对这些施工现场的巡视和监察,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3)对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道路工程施工的核心就是要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极其重要,在对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首先是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决定了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使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来完成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这样的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多次对施工人员进行培养,并且使用经典案例来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技能。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需要众多的施工专业知识予以支持,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需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所有特殊岗位的施工都需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并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陪同,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来完成重要环节的施工;最后是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比如在对道路地基进行加固施工时,要对地基的土质进行分析,根据具体地形结构,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对这些环节进行施工之后,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对施工效果进行检查,防止因为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施工效果不理想。

4 结语

通过对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道路施工的特点和具体流程,对施工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应策略的探讨,在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应当严格把握施工中的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力度。

摘要:我国的道路工程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种道路工程相继开始投入建设,在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项目管理非常重要,管理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的质量。本文针对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施工,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郦大根,金迪锋,蒋锋,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2]郭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534-535.

1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引言

分析江苏省响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多头投资,管理主体缺位、管护责任不明、缺乏统筹规划、建设资金缺位、农民筹资筹劳减少和建设组织形式不完善等问题,提出要打破部门局限,统筹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严格执行规划,通过规划整合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资金;通过整合资金,提高项目效益,政府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农田水利建设激励机制,完善项目社会公示、监督、质量监督和技术服务保障的农田水利建设质量保证体系,以积极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建后管护等措施来推进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目前响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响水县是淮河流域的沿海平原地区,淡水资源主要依靠雨水和过境水,为防止海水倒灌,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已基本不用于农业,因此重点指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和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工程。目前响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工程建设存在多头投资,小型水利工程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目前,国家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农工作当做基础性的工作放在及其重要的地位,水利、农业、开发、财政、国土、农办、扶贫、交通等部门都通过相应渠道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从而形成了多头投资的格局,各相关部门都制定了规划,但各自为战,未形成系统的小型水利统筹规划。

2.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由于缺乏统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规划进行工程建设投资,对因而总体上存在很大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常发生工程布局、效益、技术缺乏系统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资金的社会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工程重复建设多、工程界面多,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缺位。由于多头规划,多头实施,缺乏统筹,造成规划无序、.工程重复建设多、工程界面多,形成管理无度、工程重复建设及界面增加,管理的责任主体严重缺位。尤其体现在工程的建后管护,同时导致项目科技含量比较低,甚至部分工程还存在很多隐患。

4、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存在重形象、轻效益,重政绩、轻需求现象。在项目的规划、选项阶段,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存在注重路边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轻视项目建设本身的必要性和工程效益,规划随领导的意图转,从而缺乏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许多需要实施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领导的政绩不易凸显而得不到实施,形成水利基础设施的两极分化。

5、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政绩观念作怪,部分领导注重工程实施所带来的政绩,而忽视工程的建后管护,自然乃至人为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工程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管理粗放,前几年响水县双港镇的部分水利设施建成后管理粗放,甚至都未投入使用,便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6、工程建设的实施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小型水利工程以田间工程为主,实施要占用土地,影响农民收入,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实施经费中,青苗补偿等费用由地方自筹资金解决,在响水县这样的相对贫穷地区,自筹资金的筹集到位难度很大,从而导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矛盾较多。

7.新建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原有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地方矛盾较多,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如某乡(镇)兴建的小型泵站工程,由于施工队伍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致使建设进度缓慢,质量较差,群众意见很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全面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统筹力度

规划是项目的龙头,一个好的规划,决定项目的成败,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国家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多部门投资,但地方政府是项目的实施者、承担者,项目的基层实施单位,尤其是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项目规划的统筹工作:

1、建立综合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

县级人民政府应建立综合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由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农业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水利、农业、开发、财政、国土、农办、扶贫、交通等涉农、涉水部门为成员单位,分管副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负责全县的各部门投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2、建立小型水利农田工程规划的县级审查审批制度

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必须经过小型水利农田工程领导小组的审查审批,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扎口,将全县规划统筹,解决多头投资、规划无序、责任主体缺位等问题。对各部门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3、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档案管理制度

由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管理,为全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建立档案基础,解决多头投资、规划杂乱、责任主体缺乏的问题。

4、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审计力度

统筹系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必须得到贯切,才能保证规划的严肃性、规范性、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经审查审批的小型水利工程规划的贯切执行,同时应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审计制度,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大对规划执行的审计力度。

三、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经得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起考验。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县(市)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3、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已取得水利工程施工准入证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时,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工程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4、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县(市)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现场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建设施工单位,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四、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

2、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县(市)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5、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五、结束语

1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十二

随着居民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人们对公路基建设施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既为众多公路施工企业创造了极佳的发展机遇,也加剧了其彼此之间市场份额的竞争。施工财务监管是关系到建设项目经济性、造价成本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关键工作,在项目施工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管理思想和经济体制的限制,现阶段的公路施工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还不甚完善,有待我们深人探讨相对应的优化对策。

一、公路建设施工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现代公路的建设工作具有标准高、工期短、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对公路建设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制约下,现阶段不少公路施工单位的财务管控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据笔者总结,现阶段公路建设企业项目资金管控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风险意识不高,项目资金到位率有待提高

当下公路项目单位财会人员欠缺风险意识已成为阻碍公路项目资金利用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公路资金控制机制大都不甚健全或实际效用较差,导致单位财会人员的资金管控行为不能循规蹈矩地进行,增大了资金管理的风险性。另一方面,不少施工单位的项目资金到位率也有待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低不仅会导致建设工程质量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也会助长吃回扣、恶意压价等不良风气,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的稳定。

(二)合同管理不完善,资金预算科学性不足

现今公路施工项目的.监理、施工和投资各方主体的义务、利益、责任和权利都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明确规定的,彼此之间都是委托代理的关系,但是在合同管理方面,监理的工作事物往往被业主越权干涉,这不仅不利于施工方和监理同业主之间矛盾的调和,而且也对项目的顺利开展埋下了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现阶段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并未得到众多公路施工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和关注,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也缺乏实际效力,预算管理也相对比较粗放,对施工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整体完善和提高产生了限制作用。

(三)资金运用不规范,财务监管力度薄弱

由于企业财务管控制度的空洞发力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欠缺,导致现阶段公路施工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相对薄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时有出现资金运用欠规范现象。建设项目资金运用欠规范体现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基础工作开展不到位、违规进行征迁资金和工作经费的拨付、虚列各类债务支出、专项资金被挤占等。这些由于财务监管乏力而带来的项目资金运用不规范问题对公路施工企业财务内控成效的增强和企业资金管理水准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

(四)竣工审计不到位,资金管理难以集中进行

存在于公路施工企业建设竣工审计环节问题表现为:资金实际投人额审计不科学;没有逐项根据财务合同、施工资料、设计文件和项目批文进行项目竣工结算,也不能够对结算报表中数据和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制度上的保障;不注重施工建设程序审计,也未能有效核算由于概算调整和设计变更所导致的费用增加;对工程价款准确性和工程结算真实性的审计相对乏力;不注重对项目竣工后的建设资金结余和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建设安装、施工设备等各方面的投资审计不甚明晰,不能真正实现项目资金的集中监管核算;对公路施工项目的投资收益和贷款偿还能力未能有效进行核算审计。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资金管理难以集中进行。

二、公路施工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于公路施工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提高项目施工资金管理水平,更好控制项目成本,笔者认为公路施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企业资金管控工作,提高财务内控成效:

(一)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资金筹集控制

提高公路施工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最主要就是从整体上提高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准和敬业态度,提高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资金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防微杜渐,将风险意识落实到日常资金管理和财务管控过程中,这是优化建设项目资金内控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其次,在此基础上,公路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筹集控制,统筹安排、全盘考虑项目所需资金的来源,积极完善和拓宽公路建设投资和融资方式,大力推进债券融资的资金筹集手段,在项目建设初期保障资金充足供给,这才有利于在项目建设全过程有效控制项目质量安全,提高工程建设可靠性。

(二)完善项目审批制度,提高资金预算科学性

在建设项目施工初期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对公路施工项目的整体资金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项目审批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对避免资金浪费、控制资金使用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完善项目审批制度,实施严格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和审批,就能够从资金管理的源头出发进行掌控,可以有效避免大量施工资金被浪费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公路施工企业也要加强施工项目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从预算的角度严格控制项目施工成本,在确保项目施工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项目成本进行最大限度压缩,并将资金预算管理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效。

(三)健全资金内控机制,增进工程款结算监管

公路建设施工项目资金内控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内部牵制机构,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内部牵制机构的分工和角色,形成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管理层的相互制约、彼此牵制;明确分工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将职员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全部按照岗位进行明确划分,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和经济控制通过制度来加以规范;构建科学的内部检查和监督机制,不断评价企业现行财务内控制度,对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随机检查,以此达到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优化的目的。此外,公路施工企业还应严格规范工程款的结算监督工作,严格按照实际工作量汇总、工程量审批、工程款支付的程序进行施工项目工程款的结算,确保工程价款的可靠性,实现对项目施工资金的有效控制。

(四)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机制,优化项目竣工审计

资金集中管理是现代化施工企业发展和效益提升的不二选择,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各部门而言,其应对现有的信息技术和理财手段进行充分运用,构建科学完备的整体集中现今流量管理体系,在项目施工路段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资金流动管理成效。此外,项目竣工审计工作也是公路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企业应加强对项目施工合同书、图纸、相关费用以及结算报告等的审计和监管,将资金管理工作落实到工程施工的全部环节,切实提高公路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1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篇十三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 以项目经理负责为基础, 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率地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 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 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 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 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常见的问题

(1) 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质量管理必须要做到实处。但是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规范的施工现象, 这将大大不利于施工质量的合格;另外, 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有的施工材料并不符合施工的标准, 这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2) 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安全责任大于泰山, 施工安全管理一直是项目管理的重头戏。但是在具体项目施工中, 安全隐患仍然多发。这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使得安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缺乏应有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施工安全的监控力度也不够;还有的施工场所作业环境差, 也是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

(3) 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项目施工中,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 赶工期的现象普遍存在, 速度的加快使得许多必要的施工流程被缩减甚至省略, 施工人员工作量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质量和安全事故的概率。因此,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杜绝盲目的赶工期的现象。

(4) 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直接与施工方及投资方的利益相关, 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也是受到各方关注的。其中成本核算是做好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本管理应遵循“量价分离、成本细分、对比控制”的原则, 然而大部分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 往往不按照基本原则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划分和预算, 仅仅是凭借过去经验进行预算和估算, 使预算定额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仅流于形式, 成本核算仅是项目经理做到心中有数, 而引起工程成本核算指标失真, 导致成本管理难于控制。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 在项目管理中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 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科学严谨的管理思想是先导。项目管理中要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境等放置与一个大的系统之中, 使它们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有机整体。其次,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相关合同、规范的要求, 对职能分工进行细化, 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 将具体的项目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再次, 加强组织协调, 落实各种责任制, 分工负责, 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进一步完善项目的责任、监督和激励三大机制。

(2) 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 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监督职能。首先, 要更加重视监理单位在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并要保证监理权限的最大发挥;其次, 工程项目的勘察和设计环节也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勘察和设计环节的监督力度;再次, 也是最重要的, 要继续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合理的组织体系架构, 将质量责任进行层层落实,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项目质量实施有效管理。

(3)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1) 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加强安全巡视。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首先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并将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另外要加强施工的安全巡视, 尤其是那些安全隐患较高的施工环节, 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应急机制,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便能进行有条不紊的抢险工作; (2)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注重安全意识考核。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要成立一个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对整个项目团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在明确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严格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与此同时,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考核, 考核合格方能持证上岗。

(4) 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管理; (1)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协调配合各部门关系。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场后, 项目部要依据相关合同编制一个总体的施工进度计划, 然后再依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年、季、月度的施工进度计划和短期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另外, 在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 要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 之后向各个施工区域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通报, 以协调管理好各个部门的关系, 保证项目进度的顺利进行; (2) 开展进度协调会, 对进度实施动态控制。为保证进度的按计划顺利实施和及时发现施工进度中的偏差,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该定期召开进度调整会议, 将施工进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积极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实现项目进度的动态化管理。

(5) 严格项目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项目管理中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可以采取单独核算的形式, 并将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直接收益与项目的经济效益相挂钩。项目的财务部门进行成本预算的编制时, 应切实结合过去的实践管理经验, 认真、深入的做好调查和研究工作, 全面做好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 以此作为责任成本的依据和标准。要想做好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主要是合理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以及其他间接费的综合核算, 并严格保证将这些费用控制在限额范围之内。

(6)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与工作人员息息相关。为了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力度, 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强、政治素养高的建设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为此, 施工单位须培训每一位参加施工管理和实际操作人员, 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卢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3) .

[2]尤莉.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与对策[D].兰州大学, 2009 (09) .

上一篇:幼儿园小朋友三八节演讲稿下一篇:新时代理论热点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