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2024-06-13

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共12篇)

1.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篇一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阳泉十六中学 桂芳

摘 要: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重要的训练。中学生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情感的激发熏陶;掌握语言的规律;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也靠读。进行朗读教学,主要从朗读的方法上进行合理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精彩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只有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呢?我认为,朗读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上。于漪老师也曾谈到:“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可见,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必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并受到思想道德及美的教育。一篇课文的教学效果,与朗读的质量关系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质量的朗读就意味着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原苏联著名政治家、文艺评论家卢纳察尔斯基说:“许多隐秘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一切心理上的奥秘都在那种文学作品诵读的高度修养中弄明白了。”许多中外的文学家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朗读实际上是他们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唐代的白居易不是曾经多次将自己的诗诵读给老妇、老叟听么?这其中固然有追求通俗易懂的因素,但通过诵读来增强艺术效果却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中国古代文人学习时不是特别注重吟诵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譂,”是人人知道的名言,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俄国诗人普希金则是反复诵读自己所有新作品。他边诵读,边核对内容与形式的准确性。既然如此,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再现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艺术家,就不能不把朗读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在语文教改的今天,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应该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更不知道怎样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次听课,偶尔听到一两次老师让学生起来读文章,结果那位学生将句子读的支离破碎,随意加减字词,掌握不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音也过小,更谈不上感情。象这样,连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正常进行,又何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朗读教学。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对朗读重视的程度及自身朗读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课本有如剧本,那么教师就是演员。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课文内在质量固然是决定因素,但是,朗读作为艺术的再创造不仅可以使课文本身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和完美,而且可以弥补课文本身的某些缺陷,从而增强课堂效果。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象优秀朗诵家那样做到声情并茂,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并使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决定的因素在于教师本人是否 2

真正把朗读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先受到感动。这里,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进入角色是首要一步。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通常先查阅有关资料,再认真阅读几遍课文。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进入角色,通过朗读检查自己是否把握住了分寸。这样,在课堂上,我就能很快进入课文的规定情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范读时,我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他们与我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在讲授《最后一课》、《听潮》、《安塞腰鼓》等课时,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学生们呼出常常一口气时,我就明白,我的范读已经受到了预期效果。

二、方法多样,提升能力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方法多样化,归纳有以下几种: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如果让学生学有榜样,除了模仿教师外,可以让学生欣赏名家的朗读录音,还可以让学生平时多听广播或欣赏电影、电视中精彩片段的对白,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尽快提高。比如,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3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又如,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像《海燕》、《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 4

同的感情„„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天上的街市》,我就是郭沫若;朗读《饮酒》,我就是陶渊明„„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四、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小石潭》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写解说词,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小石潭。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切,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总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朗读意境,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 5

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朗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由于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常怕耽搁时间而越俎代庖,这势必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大改革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2.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篇二

诵读是一种最简便、最实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是传统语文教学必须继承的精华。正如徐世英先生所说:“朗读如同赋给作品生命, 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 又能表意传情。”诵读的过程, 是一个全面提高的过程, 它要眼到、耳到、心到, 能调动多种感官功能。这样对语文材料的感受体会就会准确、细腻、真切, 容易进入角色, 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因此, 在现代语文素质教育课堂中要营造诵读空间, 指导学生充满感情地去读, 发挥想象力, 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 用心读, 用心品味, 边读边品味, 边品味边读, 让诵读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 和欣赏音乐的感觉相通,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感悟能力, 也有助于交谈、发言、复述、演讲、论辩、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加强诵读这一环节呢?

首先, 要加强教师范读及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 把握诵读的基本要求。教师范读是最现实、最直接的指导, 并且具有启迪、激趣作用。应该在语音、姿态、情感、意境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在朗读技巧方面, 教育学生养成朗读前先利用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 读准每一个音节的习惯, 以使朗读语句流利、清晰。朗读时还要正确把握节奏, 分清高低快慢, 注意语气、语调, 特别是自然恰当的句间停顿, 可以使诵读像音乐般美妙、动听、迷人。另外, 还要注意轻重有别, 同样一句话, 往往由于重读不同, 就会改变整个句子的意思。所以, 在朗读中, 必须准确地读好重音。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 朗读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朗读时还要注意对文章细节的处理, 要根据不同的情态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及感情作出不同的设计。

其次, 诵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从朗读速度看, 有速读、跳读、扫读、快读、浏览;从朗读节奏看, 有急读、缓读;从朗读角色看, 有教师范读、领读, 学生齐读、单读、分组读、师生合读、分角色读等;从朗读声音高低看, 又有默读、轻声读、大声读等, 各有其妙处所在。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应服从于课文的具体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切忌搞形式主义。) 这里以分角色朗读为例, 这种朗读方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挖掘材料, 理解文意, 还可以通过对话更好地显示学生的不同个性。譬如我教课文《公输》时,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们兴致很高, 表演效果也非常出色, 把墨子能言善辩及其语言逻辑性严密、论辩性强的特点都很细致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从而对墨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另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朗读人物语言。如表演《孔乙己》出场一幕的语言:“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这些动作及夸张的语言, 把孔乙己的迂腐穷酸的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

第三, 加大朗读训练量。除了教科书上的文章, 还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堂上应保证足够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教一篇课文至少要让学生读四五遍, 读得字音字序正确, 停顿得当, 抑扬顿挫、表情达意,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朗读量到位了, 再和学生一起品味语言, 简析内容、结构、写法等, 就容易多了。

第四, 用诵读的方式来修改作文。一篇文章写好之后, 先朗读一遍, 上口者为佳, 不上口者则加以修改。久而久之, 学生通过反复地读, 反复地改, 作文便自然而然地流畅了, 教师也不用为学生作文语句不通的毛病而愁眉苦脸了。在我的作文教学中, 我对学生作文要求之一就是先把作文读几遍, 一直读到你觉得很流畅了, 再交上来。久而久之, 很多学生的写作笔法和语言表达能力显得成熟多了。

第五, 我还想提一提的是有些学生不喜欢诵读, 对诵读没有兴趣, 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入手。教师可以提供最美的语言材料范读或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 (有时也可以配以适当的轻音乐) , 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如, 可以提供一些优美的古诗词, 让其自己感受品位诗词的意境。或者也可以提供一些优美的时文, 从思想、语言等多方面去熏陶、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热爱上语言文字, 当然也就会对诵读感兴趣了。

3.让朗读点亮语文课堂 篇三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趣味性;人文性;生动性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他说:“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一、明确要求,朗读指导要体现层次性

实现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在“读”字上下功夫,而读得有效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多读,读书的层次性和指向性就都很模糊,那么这样的多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经常在新老师的课堂听到这样的话:“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请大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这样看似尊重学生意愿以生为本,殊不知效果却很差。因此,每一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标,有什么具体要求,教师要先提出来,比如: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带着问题朗读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质疑释疑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得有根有据,体现层次性,就能凸显教学目标,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实效。

二、创新形式,朗读指导要体现趣味性

课堂上适当变换“读”的形式,做到“读”的形式多样化,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如:范读。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教师的语言魅力要发挥作用。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都有局限性,但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们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教师的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体态语言,能够很大程度的感染学生。老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还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悟。许多名家名师的阅读课上,那清晰、流畅、富有魅力的语言,准确、真挚、热情奔放的范读都是多么的令人折服。

三、设置情境 ,朗读指导要体现人文性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听觉或视觉的感觉,能够体验到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特别容易通过视听感受外界的种种感觉。所以,教学时可以利用道具、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感受课文情感的条件。如我在执教《小蝌蚪找妈妈》时,我根据小学生热心、好奇的心理,创设了故事情境,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让学生们化身成热心小公民,一起帮小蝌蚪找妈妈。准备了金鱼、鸭子、乌龟等动物头饰,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进入童话故事中。通过情境体验,学生了解了小蝌蚪“途中遇到了谁”“小蝌蚪有些什么变化”,突破了教学重点。故事情境生动有趣,孩子们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成了故事中的一员,沉醉其中,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于是,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启发。

四、唤醒体验,朗读指导要体现个性

精彩案例:我校邓细梅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精彩片段。

文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

1、挖了多久?(38小时)

2、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你想怎样来读这句话呢?

学生1:这是漫长的38小时。

师: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

*句子比较: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这样改,你觉得怎样?说说你的理解。

*朗读指导:读出时间的漫长,语调轻缓深沉。

学生2:这是危险的38小时。

地震的严重性: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自爆和引爆)

警察劝说,说明现场不适合逗留,更别说要挖。

*指导朗读:读出父亲急切的心里和情况的危急,语速可以加快。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学生富有创意的理解和感受给予肯定和表扬,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在体验中想象,零距离地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从而进入最佳阅读状态,体会“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曼妙,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

五、发挥想象,朗读指导要体现生动性

叶圣陶曾说过:“领会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意境因而扩大了,并且想象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朗读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文章的意境,对朗读效果至关重要。

《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这一段话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秋天的美景,想象秋风吹来落叶飘落的情景,抓住两个动词“扇”和“飘”,配上动画课件和轻音乐,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朗读,孩子们如临其境,朗读感悟也就水到渠成。

《伯牙绝弦》是小学阶段学过的第二篇文言文,朗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一节公开课中,教者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指导朗读非常的到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来看看这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教者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问:读读这句话,想想从什么地方体会出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从哪个词看出是心里想到?(志)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问: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的脑中浮现出了什么样高山?(板书:高山)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相机板书: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巍峨耸立、巍然屹立、雄伟挺拔……)

你看,那么多画面钟子期用哪一个词表达出来的?(“峨峨兮”)这古人写话如此简洁,这就是古文的魅力。除了“峨峨兮”还从哪个词感受到山的高?(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让我们一起来读出泰山巍峨的气势来。

……

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上精美的课件,古筝独奏《高山流水》,课文内容就像电影一样在学生脑海中浮现,使学生进入了文章的意境,领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人文统一。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应当抓住当前新课改的形势,让语文教学“读”占鳌头,让“读”弥漫语文课堂之中,“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那么,何愁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效率?何愁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亮点?

4.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篇四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小学 马丽萍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而接下来,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却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比如:如何在朗读训练中张扬个性;如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等等。

关键词:形式 示范 个性 评价 品读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在评价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朗读,可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思考读,读通文本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一篇文章拿到手,首先解决的就是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地读,开始就强调“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畅”,这就是注重读书的质量。初读是很重要的,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不熟读,谈何精讲?所以,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这是个硬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应该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我们平时也一直强调语文课堂要以“读”为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读、读、读,就可能会走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

老师要让学生的读书有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就应该有一遍的效果。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到“读”和“思”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从课伊始,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初读反馈的时候,老师要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发现者,发现学生读不通畅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指导,这样来提高学生读书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不思就叫死读书,读书唯有眼到心到,“其义”方能“自见”。读中要思,思中要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规律,熟读加上 思考,这才是辨证的统一。

二、多形式,读出兴趣

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传统语文教学最大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与答。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情,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而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示范读,读出榜样

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许多老师喜欢用名家的表演性朗读代替自己的范读,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法。固然,多媒体的朗读,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技巧比较娴熟,再配上背景音乐,那样课堂的氛围更浓烈些。但其实,它远远不如教师的朗读来得亲切、真实,远远不如教师朗读对学生的感染力,影响力大。

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甚至可以说。学生个性化读书就是在一开始的模仿中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课文都只是平平地读,这时,教师的朗读就极为重要了。通过教师当场示范读,让学生知道原来课文读起来还可以这么好听,这么有趣,从而激发了他们读好课文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王舟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让人最为赞叹的便是王老师那极富磁性的嗓音在动情地诵读着精彩句子,朗诵着那首令人感动的小诗《他是这样的人》;特级教师俞国娣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就那样地和着音乐,深情地朗读全文,该激昂处激昂,该婉转处婉转。在那样一种境界里,又有谁说这不是语文课的亮点呢?老师在学生读通文本后把自己的示范读抛出来,学生一定想知道自己的朗读和老师的朗读差距在哪,为什么这样读?老师示范读中,学生又得到了思考。读是训练,同时又是一种享受,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能够潜心会文。老师朗读的情感及文本中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学生一定会认真听,在读中自然融入了文本。

当然,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挖掘,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入的把握,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才能读好文章。老师还要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使朗读成为情感自然的流露,语言好像出自自己之口。这样老师就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就能够熏陶学 生。

四、读中悟,读出方法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项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

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关照,将识字解词、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五、自主读,读出个性

所谓自主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当今课堂,一些流行语就处处可见,如:“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所谓的“自主选择”引起了许多老师的争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现在我们课堂中的朗读教学很多在自主读书方面都是浮光掠影,在学生没有对文本整体感悟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的段落。可想而知,这样所谓的“自主”,所谓的“尊重”有意义吗?我认为这样的“自主”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更多的是处于赏读角度,是对文章表达的精妙的欣赏,是对文章表达情感的又一次的感悟,是心灵与文本的又一次的撞击。

自主读,应是在学生读通读懂的情况下进行的。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时的老师应该是“忠实的听众”,发现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适时的表扬。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朗读,就能充分让学生读出个性,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就从读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才能得以体现,同时也得到发展。

六、评价读,读出激励

朗读中评价的语言是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能力很关键的一环。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得精妙,对创造学习的氛围,激发朗读的兴趣,调动积极思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很多公开课上,我们不难听到老师对学生朗读评价的语言单调,无非就是“你读得真棒!很好!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言怎能激励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呢!在评价 语言方面老师能做到独具匠心,要能客观地点出优缺点。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会树立信心,朗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烈。老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甑别,更应侧重于小结、引导、提升。这样既评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老师的评价语言,不仅可以使评价的学生有所收获,还能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知道朗读的标准是什么?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老师应抓住时机,把这个朗读评价抛给学生:“他什么地方读得好?”这样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通过评价就反映出来了。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我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读给其他同学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同学说:“老师,她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我让其他学生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让品读训练到位,相信在朗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地提高。当学生读得不好的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能“雾里看花”,老师更要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指出不足,然后再提出朗读要求。

七、品味读,读出内涵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批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是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载体本身。”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意思“,有客观的内容,也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读懂内容,特别是情感的体会,更与理解文字分不开。我们的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其内涵。

5.让地方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篇五

大渡中学

高昌原

颜学梅 地方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方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方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方文化中的“地方”,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方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方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方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方文化指文化在一定的地方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方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又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人教版《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地方文化在课文中时有闪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口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第六单元的《三峡》、《答谢中书书》、《观潮》、《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第五单元的《与朱元思书》,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等课文,以及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各地的地方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中考中综合性学习的检测,地方文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形势之下,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地方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本土地方文化已是时代的需求。《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怎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发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元素,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接通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如能依托于教材,适时、适量地在课堂中涉及、讲解与文章有关的地方文化知识,那一定可以催化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自豪心,这样,不但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相应的篇章,而且还可以引发他们去更广泛、更深入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如此一来,学生接触地方文化的兴趣提高了,相应也会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我结合了高邮其他文章中有关的地方文化,给学生讲析如果汪曾祺的作品中如没有融入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只从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那么文章中很多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鲜明,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学琦君的《春酒》一文时,我结合当地的过年习俗,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那种浓浓的人情味,从而理解文章对家醅的认识。在教学鲁迅的《社戏》时,则结合我们泸州的川剧“泸州河”,认识戏剧文化的地方特点。

学生对地方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更多有关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壤,感受家乡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这样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激情四射,更加喜爱语文课堂。

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鼓励探究形成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样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从而形成独到见解。在学生接触与了解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一些疑惑与思考,此时作为老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简单地告诉给他们,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引导他们确立研究的专题,教会他们怎样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尽可能地使资料丰富、全面,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同时引导他们团结合作,进行广泛的研讨。并不以获得科学、合理的结果为目的,而更加注重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因为我相信,每一个探究的过程,都会从某一方面加大、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都会让他们更近地触摸到文化的精髓,都会使他们对地方文化产生新的思索。

在八年级下册民俗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就建议学生“到民间采风去”。鼓励他们到课外采用各种方式如访问长辈、查阅文献、上网搜索等等去进行家乡的地名搜索、收集民谚民歌、民间传说、民间习俗、名人故事等。然后开展以“家乡风情”为主题的活动,大家一起说一说民谚,唱一唱民歌,演一演民间故事,讲一讲名人文化,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将本地区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作为探究的专题。学生分组搜集,对护国战争、川南游击队等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探究,让学生说说历史上的人和事。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的了解,学生对纳溪乃至泸州的历史传承,积累了文史知识。

三、利用地方文化的本土性,让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本教材。

开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学校特点,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包容本土的民风、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这样的编写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爱护及发扬光大的意识。

纳溪区大渡口镇是著名的茶乡,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积淀,过去在大渡口镇占60%的人从事的职业与茶有关。我校临近纳溪城区,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那些在家庭和社会被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亲身经历,不具备能参加当地经济建设的劳动技能,尤其不具备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准备和实际本领,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劳动技能的培养。我校开展涉茶教育实验研究,编写了校本教材《名茶飘香》,在八年级上期使用,每周一节课。课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校本课程实践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地方特色的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对茶的生长了解,通过采茶实践、茶叶制作工艺流程参观、茶叶制作实践、茶文化体验等,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的学习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即知识学习、现场实践、撰写体会等。教学方式采用课内外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传授、实物演示、电教配合、现场讲解、考查考核等。课程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平时实践与考查相结合;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级。评价等级分为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使用一年后,组织修订,并命名为《云溪春茶》,2008年秋再次修订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更名为《茶叶飘香》。

四、利用地方文化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提升作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定的写作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民俗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后,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沈丛文《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写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品味和赞赏。我在教学此课时就加进了一题拓展写作题:在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盛会?能不能请你也以作者一样的手法来描写几个场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于是有许多学生都联系到了家乡的名酒节,国内外宾客云集,何等的盛况。还有学生写到元宵灯会,几十座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彩灯连成一队,像一条彩色的巨龙缓缓移动在大道之上,吸引十几万人民驻足观赏。这些很多都是学生亲眼目睹过的,那宏伟的场面让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写作训练中我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在课堂交流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那些震撼的场面通过激情的笔调去感染班中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欣赏与喜爱。这一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民俗地方文化的印象,又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

此外,在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呈现活动成果。谈感受,说使命,道未来,挖掘身边的民俗地域文化,感受它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抒发真情实感。同时也可以撰写实践报告,写写随笔,记记日记。

总之,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语文课堂既可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又不影响教材的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魂。传承优秀文化,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钱理群.《贵州读本》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4.蒋红梅.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7).

6.论文 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教学中 篇六

酒泉市康盛小学

刘霞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要有娓娓动听的讲解,深情并茂的朗读,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设计,还要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思维习惯,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课堂表演,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课堂表演,就是把课文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式自由,方法灵活,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是促进儿童对读物(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它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可以说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山羊和小灰兔》、《一片树叶》《狮子和兔子》等,故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歌声》、《儿子们》等;还有一些小说、神话、诗歌等。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阅读课堂表演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一、抓住课堂表演特点,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

1、主体感受性:一般的表演活动是为客体对象服务的,演出是让观众欣赏、感受。但课堂表演不一样,它主要目的不是为“观众”(教师、学生)而演出,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强调的是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的阅读质量,阅读力的培养和审美情操。因此,我们在表演过程中,应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欣赏和评议,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受到感受。

2、动态生成性:课堂表演不同其他表演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它的表演过程同时也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利用课堂表演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作为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当然,除了表演前适当的点拨,我们还可以利用表演后的点评来突出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我们不提倡一些教师执行公开课教学时,过分看重课堂表演的效果,而不惜在课前给几位学生认定表演角色,进行预排加工。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失去了表演的动态生成过程的教学作用,课堂表演成了追求形式主义的“作假”,实在有违课堂表演的根本目的。

3、灵活简约性:课堂表演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真正舞台演出。所以主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意的感受。这就决定了它的灵活简约。如表演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断、一篇课文;可以是个体表演、小组表演、全员表演;可以不化妆、不设布景、不穿角色服装;可以不背熟台词,边拿着课本边表演。

4、反复中提高: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表演可不是这样,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感悟课文内容,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学生们可以演了评,评了再演,边评边演,适时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能以评促演,使表演在提高中趋于完善。

二、丰富课堂表演形式,让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演为“读”服务,我力求丰富课堂表演的形式,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表演中,领悟其神,体悟其情,培养创新能力:

1.单项表演。这种形式的表演没有情节,也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的动作作诠释。如教学《夏夜多美》时,其中有一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学生在表演中抓住一“闭”、“哭”、“趴”、“问”等动词,学生做了这些词语的动作,不仅区别了这些动作,而且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加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2.综合表演。这类形式的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化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断或整篇课文。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着心理、感官上的快活和满足。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中体会鱼尾巴、牛尾巴、燕子尾巴的用处。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这种综合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健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3.小组合作。这样的表演,能让学生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合作表演更能使学生准确体悟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促进自我表现力的提高。每次完成创编之后,学生们按小组合作表演的兴致都很高,而且表演效果也很不错。

4.群体表演。为了扩大表演的参与面,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设计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的教学环节。如教《春雨》一文时,在朗读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一齐表演春雨过后的草地,小草是怎样“向上,向上,再向上”的,学生从座位上根据课文字意慢慢站起,演出许多小草陆陆续续从地面冒出来的景象。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起重要作用。5.模拟表演。有些课堂表演,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生活情境,再作间接的表演,如教学《招领启事》这篇课文时,教师模拟参观活动,让全班学生当参观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园林工人张爷爷,教师给“张爷爷”戴上一顶工作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把剪刀,并要“张爷爷”把课文改变成解说辞,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景色,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还可以以参观成员的身份向“张爷爷”提问题,由“张爷爷”解答。如果“张爷爷”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还可以将课文改编为一个个小故事,再组织学生将表演带回家,让家人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或进行课本剧比赛,让孩子们在竞争中体会课文的内涵。它们可以说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升华,以此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全身心地在语文课堂的天地中尽情地畅想与飞翔。

7.朗读,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篇七

一、朗读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告诫我们:语文教学应以读书作为目的,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则会功德无量。只有反复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其中韵味,领悟文章深层含义,学生带感情朗读,可以使声音在进入大脑后产生一定的画面感和形象感,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运用齐读、轮读、分角色读、个人读、默读、领读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写作目的,学生则会在朗读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孩子们在朗读中体会到:这句话贯穿全文的始终,是为了成全了“我”看书的强烈愿望,那是残疾青年一份良苦用心。正是这种反复朗读,才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朗读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课文进行感情朗读,实际上是学生用自己的嘴说作者的话,学生读的多了,就会对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产生深刻的印象,有了这些积累,学生写起文章来就会信手拈来。我们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准确表达个人见解,抒发个人感情了,从而写出了一篇篇佳作。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游公园》,结尾是这样写的“:到了太阳亲吻西山的时候了,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公园大门”,很明显,他是借鉴了《草虫的村落》一文中的拟人句;在写《美丽的校园》这篇作文时,我班一名学生这样写:“刚进大门,就与花香撞了个满怀”,很明显,他是借鉴了《山中访友》中的句子。正是平时的朗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受益匪浅。

8.别让朗读远离语文课堂 篇八

一、重视朗读作用

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更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初中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阅历还不够广,他们对感性知识接受得快一些,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的思维真正融入课文意境当中,我认为,朗读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可谓篇篇文质兼美,比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爱莲说》等都是千古诵之作,对于这样的名家名篇,教学时应该把大量时间花在朗读上,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文字美与内在美。例如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时,课堂上我没有对这首诗进行逐字讲解、逐句分析,而是将朗读贯穿于整个堂课,采用老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形式,下课时,学生不仅能背诵整首诗,还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正是这有感情的朗读,才让学生深刻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情感,才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朗读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是没有活力的。于是,有的老师就为了朗读而朗读,虽然说形式多样,表面热闹,可是没有实际效果。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为了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体验,读出他们的个性,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例如在学习《黄河颂》一课时,我从朗读的节奏、停顿、气势、韵味等方面指导学生,以便于学生很好地读出文章的情感与意境;再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模仿闻一多的语言和动作,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者的爱国情感。

总之,朗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含义。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时刻牢记:别让朗读远离语文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朗读教学,让琅琅书声在语文课堂中飞扬。

参考文献:

[1]李文浩.淡化朗读技巧 注重情感投入与情绪体验.小学语文教学,1999(9).

9.让朗读走进语文课堂 篇九

北团中学

吕丽华

新课标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用好朗读这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建议里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得朗读的意义和作用充分显现,被作为语文教改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语文教法的精髓。专家也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和练习,也不算完整的语文教学”。事实证明,注重朗读教学这个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可摒弃。当今的语文教改,对其更应继续发扬。由此可见,“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读进去”和“读出来”下功夫。让朗朗读书声走进语文课堂。

一、读进去——与原汁原味的文本进行对话。

在语文课堂,教师用于讲课的时间很多,而学生用来读书的时间却很少。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鼓掌示意让学生停下,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朗读成为教学中的一种点缀。正因为如此,在语文课堂更应该“读进去”。

(一)自由读

朗读是具有主观性和个人感情色彩的,学生也成为朗读的主体。自由读,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禄蠹的个性化。《背影》是篇文质兼美,饱含深情的文章。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大家提出了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爸,你走吧”这句该怎么读,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我组织学生再读文章和讨论:一个学生说,应读出“留恋”,因为父子马上要分离;一个学生说,应该读出“无奈”,因为家中光景惨淡,尽是心酸;一个学生说,应读出“关切”,因为父子情深。看来这个问题大家很感兴趣。我说:“同学们赞同以上观点吗?我请大家再读读。”有一个学生的回答至今让我铭记于心。他说,在文中写到“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留下来了”,流眼泪的原因在于,为自己刚才的想法而深深自责。所以,“爸爸,你走吧”这句在感情上有承上启下之效,应读“厌烦”的感情,他的分析太透彻了,我们给予了他长时间的掌声。显然,没有学生自己的朗读,任何精妙的讲解都是笨拙的。我想,通过“以读代教”的处理,大部分学生应当会比教师繁琐分析学得更好,这就是“美文不能教,只能读”。

(二)范读

朗读教学是师生参与的双向活动。范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突破朗读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有感染力的语言氛围。《安塞腰鼓》此篇课文,气势恢宏,节奏明快,语句铿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此时,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安塞腰鼓豪放和火热,感受到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么,无需赘述,文章的思想感情即已掌握。

(三)品读

佳作中有许多动人的旋律,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方为学生所接受。可事实操作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常见教师在分析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常听见教师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得重些”。其实,这种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叶圣陶也说过:“朗读要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感情,美读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要与作者心灵相通”。如在教《海燕》时,特别注重让学生品读这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文章。“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教师完全可从学生那投入的品读中,感受出风猖狂的气焰和海燕藐视一切的反动势力的精神面貌!由此我们体会到品读的重要性。

当然,朗读的形式多样,要合理恰当地运用。“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语文教学 中,朗读的效果决不可低估。

二、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朗读,不仅是照本读,还是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还意味着对作品进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要读出理解,读出精彩,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是“潜心会文本”(叶圣陶)不二法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读出来”。

(一)在“读出来”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完成,朗读教学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学生在整个朗读的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运用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作品所描绘的能闻其听其音,感其意的独特世界丽。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情缘景动,景缘情生”。实践证明,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形象思维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教育教学常运用朗读这一法宝,的确受益匪浅,并屡屡发现:我所教的学生中,凡朗读能力强者,其思维活跃,阅读表达能力也高。总之,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效的朗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读出来”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感是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现行语文教材中文章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感情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才能声情并茂第朗读文章。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尽欢颜”而感动,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也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落泪。不管是落魄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可以通过朗读到达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

(三)在“读出来”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朗读是一门艺术。同是一篇文章干巴巴的照本宣科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好的朗读,学生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还有,语文教材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产生一种震撼,发掘了知识瑰宝,叩击了心灵。陶冶了情操。那么,只要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久而久之,文学修养自然会得到提高的。

以上便是我从教多年对朗读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当然,教无定法,朗读教学会因人而异的,但让学生情真意切地开口读,让琅琅读书声走进语文课堂,应当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乐于看到的“美事”!“把学文和立人结合起来,体现整体的、全面的人的发展思想,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家园、精神的居所”,这就是对“素养”最好的诠释!琅琅书声,伴着莘莘学子,伴着我们,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叶圣陶教育文集》

3《中学语文教学全书▪语文卷》

4《福建教育》

5《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教育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10.朗读让语文充满生机 篇十

朗读让语文充满生机

作者/齐秀华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述要求,对朗读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都给予了着重强调,可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教学指导。但在以往的朗读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不科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开展扎实而灵动的朗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改变教学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满脸严肃的表情,用以管理学生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胆子比较小,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不愿意上朗读课。很多学生都愿意上音乐和美术课,但不太喜欢上朗读课,觉得朗读老师太严厉。因此,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教师平时应该经常保持微笑,该严肃的时候再严肃,做一名和蔼可亲又不失威严的老师。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如果学生在朗读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喜欢问各种问题,比如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为什么这个只能读第三声?”教师应该认真加以回答,并进行引导,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学习朗读不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技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朗读,具有基本的朗读素养,更好地参与朗读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教学内容,学生这样才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同时也能迅速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五年语文《孔明智退司马懿》这一课时,全文五百余字,共分两段,结构简单清晰,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字均以古白话的方式出现,典雅舒畅,读来有滋有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草船借箭》,回顾诸葛亮是如何神机妙算地完成了与周瑜的赌约。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的视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当学生所学的内容上取得好成绩时,更能激发学生对朗读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潜力,就需要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朗读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练习,这样不仅便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们也能互相竞争,产生良性互动。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水平肯定会突飞猛进。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荣誉感,当自己取得好成绩后,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上好朗读课,学习朗读知识。

三、调动学生参与课题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

小学朗读的学习比较简单,知识内容一般没有难度。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以后更好地去参与朗读活动。例如,在开展朗读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裁判,去评定朗读成绩。教师在说让学生自己当裁判后,学生们肯定踊跃报名参与。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充当裁判。学生在充当过裁判后,就能很容易地发现自己在朗读中存在哪些不足,在下次朗读时就会改进。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时,教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逊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讲故事,把文章中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创造了生存的奇迹的故事讲述出来。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把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加热爱语文、热爱朗读。针对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开展朗读教学。例如,在学习《打电话》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先导入:“相声,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打电话》”。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上前面进行表演,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要运用得当,小小的语文游戏,可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让形象由朗读树起,让意境以朗读创设……在新的阅读理念下,让朗读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永驻语文阅读教学之间。

11.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十一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读,即依照文字念。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朗读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朗读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形成语感,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我们要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品味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适时范读,激发朗读的兴趣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身教”、“领门”,即恰到好处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乃至语文素养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睁眼看看现状,原本应是“读书课”、“诵书课”的语文课成了“讲析课”、“习题课”;教室里教师声情并茂、抑仰顿挫的朗读越来越少,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似成美好的回忆……开口读书,常用汉字读错、常见语句读破,文章韵味读没,感人肺腑的文章被念得伤痕累累、支离破碎,如此现实,怎能不令我们惊心、担心、忧心!

学生模仿力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着老师读,他们觉得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因此,教师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二、创设情境,品味朗读的情趣

1、借用图片,创设美丽情境

许多课文是描写美丽景色的,作者把美丽的画面融入到文字中,学生由于水平的限制,是难以挖掘其美丽的情境的。教师在教学前让学生收集类似的图片或参观实物,或在课堂上展示图片,播放录像、录音等,创设美丽的情境,对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是有很大帮助的。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文字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辅助。在教学中,我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未来的桥》一课时,先出示书中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桥与一般的桥有什么不同,这些桥有什么特点。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和文字对照读,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字词都是大有裨益的。

2、借用音像,创设魅力情境

音乐是什么?它不是以说理的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使其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有兴趣朗读。我经常给课文配上乐曲引导学生朗读,这样可以营造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激发想象,享受朗读的乐趣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乌申斯基也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寓意深刻,语言精妙,意境优美。而这优美的意境通常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它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往往只能借助想象意会。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情经验。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理解课文,并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享受朗读的乐趣。

四、依托表演,发掘朗读的童趣

1、角色朗读活跃气氛

指导学生朗读一篇课文,诣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确实是一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它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中每每进行这样的训练,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一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往往在这样成功的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便把课文读通了读懂了,语言训练和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

2、情境表演推波助澜

情境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表现形式。有些课文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在《螳螂捕蝉》一课的课始,师生同演第一段,师演吴王,生演大臣,各大臣力劝吴王不能攻打,吴王仍很固执,不听劝告并大发雷霆说,谁要再劝就处死谁!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致,也勾起了往下读的欲望。

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提高学生朗读质量。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重新响起那曾经熟悉的琅琅的读书声,让我们的学生走进幸福的语文课堂,在朗读中去感悟语文的无穷魅力吧!

参考文献

[1] 徐 磊.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吉林教育:综合,2014(14):101.

12.让语文课堂因感情朗读而美丽 篇十二

一、激发朗读兴趣, 让学生“要读”

“兴趣是学习之师”。只有当学生把朗读作为一种乐趣的时候, 那么这个学生已经把朗读内化为自己潜在的动力。低年级的学生, 如果让他们进行较长时间单一枯燥的朗读, 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只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才能真正发挥朗读的作用。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呢?

1. 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

首先, 教师的示范朗读, 其实也是听读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现代小学语文强调听的训练, 正可谓一举两得。其次, 教师的示范朗读, 本身是一种朗读技巧的示范,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 又有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做铺垫, 朗读的兴趣油然而生。再次, 教师的示范朗读, 给了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试想, 当学生在你朗读完毕后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时, 学生还会对课文无动于衷吗?

2. 创设情境读。

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挂图、录音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采创设课堂情境, 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执教《冰花》一课时, 考虑到孩子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冰花, 我就运用多媒体让孩子欣赏冰花的各种样子, 由于冰花晶莹透亮, 形态各异, 让孩子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自然就把这种情感带到了朗读中。

3. 分角色表演读。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模仿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执教《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 我让孩子戴上小白兔、小灰兔、兔妈妈的头饰, 边朗读边体会他们的动作、表情、语气, 然后再表演出来, 孩子们是越读有劲, 越表演越生动。

4. 比赛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 哪怕是一个微笑, 一个眼神, 都足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朗读比赛是激发孩子们朗读兴趣的有效手段, 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进入最佳读书状态, 展示朗读的最高水平。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的心里特点, 我在班级中进行朗读比赛, 形式有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 比谁的声音好听, 谁读得美。

二、加强方法指导, 让学生“会读”

1. 读准字音。低年级课文的特点是纯拼音课文, 这就给

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材料,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 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首先, 要重视拼音教学。低年级学生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朗读课文。对拼音教学, 要做到持之以恒, 堂堂必教, 课课必学。其次, 要利用多种朗读形式, 让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第三, 教师要会听, 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 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不错字, 不漏字, 不添字。

2. 注意停顿。

停顿, 既不是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 也不是高腔怪调地唱读, 而是在朗读过程中恰当的间歇。现在, 有些学生点读或唱读的现象极其严重, 甚至有个别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带着学生“点”、“唱”, 这就阻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身为人民教师, 不能误人子弟, 要从自身做起, 克服点读、唱读现象。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 不能过慢, 也不能过快, 可用听录音, 教师示范读、带读等形式进行。第三, 让学生认识句子, 掌握标点符号, 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开始时, 可用点拍法 (用击掌表示) 。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 学生就能克服点读、唱读的困扰。

3. 读出语调。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这一点是朗读训练的核心所在, 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据此, 我总结了几种方法:a、掌握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调。如句号句末语气下降, 问号句末语气上扬, 叹号感情比较强烈。b、注意找准朗读的重音。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 课题中的“不忘”一词, 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是重音。c、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 体会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如《蘑菇该奖给谁》一课, 要指导孩子读好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得意和难为情的区别等等。

三、融情于文, 让学生“美读”

有一句话说得好“唯真情, 使人怒;唯真情, 使人怜;唯真情, 使人笑;唯真情, 令人叹服”。可见, 融入感情色彩的语言能提升朗读的效果、作品的内涵和神韵, 拓展作品的魅力, 它是朗读的精髓所在。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这种感情融入到朗读中, 去感染自己和其他听众, 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上一篇:创业协会策划案下一篇:卧龙小学绿色学校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