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从哪儿来的幼儿园中班常识活动教案

2024-09-09

蔬菜从哪儿来的幼儿园中班常识活动教案(精选2篇)

1.蔬菜从哪儿来的幼儿园中班常识活动教案 篇一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落下来的物体》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落下来的物体》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落下来的物体

一、研讨思路:

该活动内容是幼儿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现象,然而其中却蕴涵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以及教育和研究的价值。我们选择这一内容,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开展教学研讨,旨在探讨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幼儿科学探究和表达的特点与水平,增进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和水平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师幼互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根据三个年龄班幼儿认知的不同特点,以及各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各班教师做了充分的预备性实验,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分析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并研究如何将难度较大的内容分解为难度适宜的几个步骤,使实验探究的每一步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既能引发思考,又有成功的感受。小班活动的重点在于感受物体是否会下落,物体是怎样落下来的,在此基础上尝试做简单的记录,体验观察与表达的乐趣;中班幼儿探索比较两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何不同并记录;大班的切入点放在猜测并探索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能按下落速度的顺序作记录和分析。以此探讨同一内容在各年龄班开展活动时,所应把握的层次性。

二、活动计划与反思

活动一:落下来啦

活动要求:

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

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

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

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

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本园教师观察反思:

适宜性行为

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

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不适宜性行为:

1、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

2、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

3、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文扩展阅读: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2.《蔬菜吃哪儿》活动教案 篇二

执教者:庐山路小学幼儿园 韩苹

活动内容:大班“ 学做小厨师”系列活动之“蔬菜吃哪儿” 设计意图:

我们幼儿园离学校食堂很近,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厨师们忙碌地工作,特别是参观食堂以后,孩子们对“厨师”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会不自觉地模仿,由此,生成了“学做小厨师”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厨师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蔬菜打交道,而自己的一日三餐也少不了蔬菜,他们会自然地观察蔬菜,了解蔬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蔬菜长得怎样,是生长在哪里的,蔬菜有哪些吃法,我们吃的蔬菜到底是它的哪一部分,这些无数个的问题总围绕在孩子们的身边,他们总想了解更多的蔬菜知识,也更想在生活中亲密地接触这些蔬菜,帮父母择菜洗菜,模仿厨师的样子做菜。《纲要》和《指南》中明确指出,孩子们的活动应该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又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蔬菜吃哪儿”在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中应运而生,本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蔬菜”贯穿始终,在游戏化的“小厨师”情境,孩子们一同走进“蔬菜”,了解自己生活中常见蔬菜的不同食用部位,并在分类游戏和操作中体验别样的乐趣。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蔬菜的名称及食用部位。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蔬菜的食用部位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操作。

3、体验与蔬菜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蔬菜的食用部位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操作。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活动室内张贴有前期活动中认识了解的蔬菜,陈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创设出“蔬菜基地”丰收的环境。材料准备:

1、幼儿提前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若干(如白萝卜、胡萝卜、地瓜、芹菜、菠菜、莴笋、西兰花、花菜、豇豆、辣椒、黄豆等十余种蔬菜),陈列在活动室内。

2、小厨师、大厨师的厨师帽、围裙等服饰每人一套。

3、桌子4张、标志牌四个(果实、花、茎叶、根四种标志)。

4、备用材料:完整的蔬菜:萝卜、菠菜、花菜、豇豆,小刀1把。

5、用于“蔬菜找家”的蔬菜6—8种。

6、用于装菜的空方盆若干,垃圾筐4个,毛巾4张。

7、课件、音乐《蔬菜对对碰》及轻音乐。

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蔬菜的名称及食用部位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扮演大厨师,幼儿扮演小厨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的名称,引出蔬菜的食用部位。

创设情境:“小厨师们,我们的蔬菜基地丰收了,有很多好吃的蔬菜,待会儿你们自由地去看一看,轻轻地摸一摸,相互地说一说,看看有什么蔬菜,我们一般吃这些蔬菜的什么地方?”

播放轻音乐,师请幼儿自由到蔬菜处观察、感知、讨论。师巡回观察,与幼儿一起观察、讨论蔬菜的名字与食用之处。

幼儿观察后,师邀请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回到座位。

二、通过实际感知、谈话、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简单地分类。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简单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

师引导语:“小厨师们,刚才你们认识了很多的蔬菜,现在,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手中的蔬菜?”

师引导幼儿介绍蔬菜的名称,我们一般吃这种蔬菜的什么地方。幼儿讲述时,师引导全体幼儿观察其手中的实物蔬菜,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例如:萝卜:你拿的是什么蔬菜?(幼:萝卜)<必要时出示准备的整棵萝卜,便于幼儿观察>仔细看看它的上面部分有什么?(幼:绿绿的叶子)下面这一部分是什么颜色的?(幼:白色)我们一般吃它的绿色部分还是白色部分?幼儿自由作答。这白白胖胖的地方是萝卜的什么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鼓励其他幼儿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这白白胖胖的地方是它的“根”,我们吃的是它的根。

菠菜:这是什么蔬菜?我们主要吃菠菜的哪个地方?引导幼儿认识菠菜的食用部位:茎和叶。

花菜:它的名字叫什么?我们一般吃花菜的哪个地方呢?(幼:叶子、花)共同小结:白色、圆圆的地方可以吃,我们吃的是它的花。

豇豆:你知道它是什么蔬菜吗?长长的豇豆是怎么长出来的?引导幼儿了解豇豆是开花结的果实,所以我们吃的是它的果实。(暂时放蔬菜)

点击课件(蔬菜的部位图),引导幼儿感知蔬菜和我们人的身体一样,有很多部位,有根、茎叶、花、果实,并引导幼儿快速回顾,萝卜、菠菜、花菜、豇豆的食用部位。

2、观察统计表,感知不同的蔬菜是不同的食用部位。

(师点击课件:蔬菜食用部位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发现,作答。

师幼小结: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部位。有的是吃根,有的吃茎叶,还有的是吃花,果实。

经验拓展:除了这四种蔬菜,看看你们还拿了什么蔬菜,我们吃的是它的什么部位?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蔬菜,我们吃的是它的什么部位?请幼儿自由发言。

3、蔬菜分类游戏。师引导幼儿根据蔬菜的食用部位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认知。

(1)分类游戏:送蔬菜回家。

创设情境:小厨师们,这里有一篮子蔬菜,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出示一篮子蔬菜),请小厨师们观察分别有哪些蔬菜。(再出示贴有标志的“蔬菜的家”),师引导幼儿思考:这些蔬菜的家分别在哪里?

请幼儿自由讨论:篮子里的蔬菜的家分别在哪里?请一部分的小厨师来操作,送蔬菜回家,其余幼儿进行验证。

(2)分类游戏:蔬菜对对碰。师邀请小厨师们拿上蔬菜,站到活动室中间,根据蔬菜的食用部位找朋友对对碰。比如,吃根的蔬菜在一起碰一碰,吃果实的蔬菜在一起碰一碰。(播放蔬菜对对碰游戏的音乐)音乐结束时请小厨师观察,吃xx部位的蔬菜有哪些?同时验证小厨师是否按照蔬菜的食用部位碰对了。小厨师们自由交换蔬菜再玩一次。

游戏最后,请小厨师把手中的蔬菜送回家,提醒小厨师看清楚家的标志再放。集体观察并纠错——看看有没有找错家的蔬菜宝宝。

观察:请小厨师看看,自由地说说吃根的蔬菜,吃茎叶的蔬菜,吃花的蔬菜,吃果实的蔬菜分别有哪些?汇总经验。(点击课件图片7便于幼儿观察)

三、师引导幼儿参与小厨择菜操作体验,再次感知蔬菜的食用部位,同时初略了解蔬菜食用部位的处理方法。

1、有了这么多的蔬菜,我们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菜。煮菜之前怎么处理蔬菜?幼儿自由讨论并表达。

(点击课件:择菜)师引导小厨师初略了解蔬菜食用部位的处理方法。小结:看来,当小厨师还要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要学会择菜,现在,就请小厨师们用能干的小手来择菜。

2、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分组、合作进行择菜,参与小厨师择菜操作体验。

3、幼儿择菜完成后,以“到食堂去洗菜”为由结束活动。

评价与反思:

《蔬菜吃哪儿》是大班“学做小厨师”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

1、我用最贴近幼儿生活的蔬菜作为活动内容及材料,以幼儿感兴趣的“小厨师”为游戏情境,来开展认识蔬菜的活动。让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整个活动都围绕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来开展活动,取材方便,简单,充分表达了生活教育的思想,呈现出自然、生态的感觉。

2、在活动中,我为孩子营造了宽松、自由、愉快的活动氛围,给予每位孩子参与、表达、探索的时间与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在分层次游戏中去体验,在看、听、说、做、玩等全方位的参与过程中提升经验,获得发展,从而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其中,既有集体活动,又有分组、自由活动,既有师幼互动,又有生生互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运用了多种感官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上一篇:马庄中学2011年暑期教师培训总结下一篇:天火之谜小学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