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精选11篇)
1.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一
小学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调查报告
现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希望通过教师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这里的“人才”不是迄今学校教育的“标准化人才”,而是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此,要求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影响下的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宣传素质教育,然而声势如雷电交加,成效却细雨绵绵。何以如此?师范教育和小学教师培训该如何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我帮助老师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教师的教改思想观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83%的教师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不满意;有85%的教师认为应当探索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这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众多的小学教师己经认识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当问及什么是素质教育,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应当怎样进行培养时,教师们的回答状况有以下三个类型:
①不明确或不知怎么答;②回答不系统,支离破碎;
③回答笼统(比如:素质教育就是“五育”全面进行),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这说明教师虽知素质教育一词,但不明确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应怎样进行。
(3)虽有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愿望,但缺少实际行动。这一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①教研活动。按理说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进行教学思想交流,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只有33%的教师认为推进了教育改革。
②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使用。教师中对新教学模式积极关注并了解的占6.4%,尝试运用的占25%。
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88%的教师认为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仍以考试成绩论优劣。
④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认为绝大多数教师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占16%。
(4)头脑中缺少不断补充新知识的愿望和教育科研意识。
(5)教师的改革意识受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压力的制约,以致不敢进行教育改革。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从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确实在逐步地深入教师们的教学意识中,正转变着陈旧的教育观念。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国限于物力财力,还不能创办足够的大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师虽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但毕竟不容易。尽管如此,素质教育的脚步,并不会停下,因为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民族的希望。
转变教师的观念需要时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应当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思考,创立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气候。总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问题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然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毕竟是复杂的。当务之急应当是通过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规律、方法。依照规律创设条件,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
2.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二
一、农村留守儿童较多, 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当今社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农村外出人员逐渐增多, 在这种打工潮中, 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加入了这支庞大的队伍, 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四川省属于劳务输出大省, 据《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报道:四川省总人口8700万, 农业人口6681万。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1421万, 占全省人口的21.2%。农村留守儿童310万, 占同龄农村小学的43%。
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仍在继续增长。2006年广西一所初级中学, 全校学生1104人, 父母外出务工有765人约占70%。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学生有324人、占29%。调查发现:在外出打工者子女中, 有45%的学生成绩差;43%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生成绩较好;2%的学生成绩优秀。我们以四川省屏山县钓岩基点校为例进行调查。2007年全校在校学生268人, 留守儿童就有116人, 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3%。看到这一系列的数字, 我们不由自主地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对象的主体”, 要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 关键要教育好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
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环境里。由于父母和子女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 使得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 家长更是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子女很少与父母沟通, 他们的生活中只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笔者在一次作文教学中, 要求他们写“……我想对你说”。在他们的写作中, 多数同学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一位同学这样写到:“爸爸、妈妈, 你们还好吗?是什么时候离开我呢?就连你们的长相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啊!你们何时才能回来和我团聚呢?”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他们那颗幼小的心灵, 从小就播下一棵渴望的种子。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在长期的生活中, 他那种渴望一次次成为泡影, 使他们逐渐产生失落感, 逐渐形成任性、自私或孤僻的性格, 并养成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他们在学习没有上进心, 不求上进, 不感兴趣, 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无所事事。他们的心理受到严重伤害。这样对提高学校教育水平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隔代教育”油然而生。这样的家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存在着严而无格, 宽而无度的偏颇。他们经常打骂孩子、体罚孩子不尊重孩子、不理解孩子、对孩子施加高压的政策, 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甚至实行棍棒教育”。这样的教育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与保证。”
二、农村小学学生上学路程远, 学习时间少, 精力不充沛, 对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农村小学, 多数是山区, 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学生上学的路程差异大, 有的需要2小时、有的只需要几分钟。以四川省大乘镇和睦小学为例。由于该校特殊的地理位置, 该校要招收和睦、新庄、保护、油花等五个村的孩子上学。这些学生上学路程大多很远。今年全校学生140人, 其中上学时间在1.5小时的有70人, 占全校学生的50%, 上学时间在2小时的有5人, 约占全校学生的3.5%。再以四川省屏山县新市镇红旗小学为例, 全校学生130人, 上学时间在1.5小时以上的20人, 占全校学生的15%, 上学时间在1小时至1.5小时的80人, 占全校学生的61.5%。我们再以四川省屏山县夏溪乡鱼溪小学为例。今年全校学生220余人, 上学时间在1小时至1.5小时的就有121人, 占全校学生的55%。
通过以上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上学路程远的在整个农村小学中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由于上学时间长, 耽误了一定的学习时间;由于上学时间长、所以学生总是产生疲倦感。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是四川省屏山县大乘镇和睦小学一位比较优秀学生的作息时间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学生从早上6:30起床就要忙到晚上10:30, 而学习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他们每天总是带着疲劳进学校、带着疲劳回家, 这还是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成绩差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留下只有疲劳、产生厌学感。这样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教师流动大、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
现代社会“地方政府的公共教育投入, 群众的家庭教育支出, 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及文化传统, 综合地决定着地区的教育水平。”当前农村小学, 特别是农村村小,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经济欠发达、加之政府投入经费有限、使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极差。教师生活困难, 交通不便, 学校气候恶劣, 教师的身体健康严重受到影响。在这种环境中、教师容易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四川省屏山县大乘镇和睦小学是一所比较偏僻的学校。该校气候恶劣、经常大雾迷茫。这里的教师有许多心里话值得我们探讨, 值得我们深思。该校王老师是这样说的:“我家住在真溪, 我每天从家出发到校骑车需要1.5小时左右, 学校离集市较远, 住校也不方便、生活较难、只好每天放学回家, 这些天还好, 天气晴朗, 要是遇到雨天就惨了!雾很大再加上雨, 身上衣服全淋湿, 骑车也不方便, 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该校另一个老师, 张老师说:“我是新市来的, 住在学校, 我满怀希望和学生打成一片, 可是上周停电三天, 我吃了三天方便面。农村小学就是这个样, 供电得不到保证。这些天, 天气突变, 气温下降, 不小心感冒了, 想看医生, 没门, 必须要赶六公里以外的集市才可以。可是我一走学生就无人看了。因为农村小学几乎都是包班教学。所以一个人只好忍着, 熬到星期天才去看医生, 想要教学都难。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再看四川省屏山县夏溪乡红岩小学罗老师:“该校是夏溪较为偏远的一所学校, 离集市约八公里, 购买生活用品较难。在这里生活极不方便, 交通也很困难, 信息也不通, 真是难啊!”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使这些学校的教师们不能静下心、安心工作。生活压力大, 他们的想方设法流动到条件优越的地方。在四川省屏山县大乘镇和睦小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潘艳告诉我说;“我们读五年书, 换了9位老师。”这一句简单的话语, 却引起我们沉重的深思。教师的流动大, 怎么不影响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呢?
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生活极不方便、医疗设施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给农村小学, 特别是农村偏远村小的教师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样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水平提高。
四、体会与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报告, 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确实令人担忧。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每一位在岗的教师, 各级政府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为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一、全社会都应该关爱留守儿童。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让留守儿童的呼声家喻户晓, 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二、每一位在岗教师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关怀者;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教师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搜集留守儿童资料, 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法制教育等。通过节假日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共同探讨对儿童的教育。三、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合理布局校室,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站。修建学生宿室, 让上学路程远的学生住校, 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四、各级政府人事部门, 教育部门应合理调配师资, 增加农村小学教师编制, 合理安排后勤管理人员, 使教师在生活等多方面的到满足。让他们安心于农村小学, 特别是农村村小的教育事业。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5年, 梁文东编。
[2]《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吴康宁著。
[3]《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第2版,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3.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健康教育 体育氛围
健康是人类关心的话题,而体质健康教育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体育教育工作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小学体质健康教育将承担起培养少年儿童具有科学健康观的责任。近几年来,小学生的耐力、灵敏性、力量、肺活量等体质指标呈下降趋势,肥胖的学生明显增多,近视发病率不降反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我校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我校3~6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⑴问卷调查法。2010年10月份,发放问卷403份,回收400份,回收率99.25%, 其中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95.03%;发放教师问卷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100%。⑵座谈访问法。⑶数据统计法。⑷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4篇,为本文提供理论参考。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校是体质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很多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在校教育对学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习惯的培养等。从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和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比较统一,大多数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上比以往有提高,能关注自己的体质健康。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教育不重要,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渠道窄,认识不深刻,可见我们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尚未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2.教师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引路人。教师的引导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主要是在课堂上从教师那儿学来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小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培养的意识还没有形成,更没有具备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有的学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这是体育教师要反思的问题。
3.生活习惯和安全常识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在这一点的认识和理解是一致的。从问卷调查分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个人卫生、饮食、体育锻炼等是构成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安全常识的学习与掌握关系到学生是否具备应付安全事故的能力,对生活中突发事件发生有良好的预见,对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有一定心理基础,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4.学习负担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最大“绊脚石”。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分析:升学的压力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过重,作业量多,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多数学生想参加体育锻炼,但是有的是家长不支持,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过多时间,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有的是任课教师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也不支持。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都面临着很大阻力。
三、建议
1.提高意识,树立健康理念是前提。大多数家长“没有病就是健康”这种传统的健康观仍处于主导地位,这种对体质健康理念的片面理解与大多数家长未能接受系统的体育理念,忽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健康意识的培养不够有关。尽管参加运动的人群比例逐步升高,但往往缺乏对运动的正确认识,多数人达不到运动项目所要求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实际行动中往往不到位;尽管有些人经常参加锻炼,但他们往往只注重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家校结合是体质健康的保障。实现“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这一目标仅靠每周几节体育课、每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早操、课间操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而小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何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家长。如果家长自身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失去榜样作用,就很难保证孩子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很难用健康知识去指导孩子的行为。“一切围着高考转”“牺牲健康,换取高分”这些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把健康当回事的思想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3.加强相关设施建设,营造氛围。学校要切实为学生着想,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加强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配备。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动脑筋,根据本校的特点自制一些实用、简单的体育器材。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组织、发动学生参与新型体育项目和体育器材的开发,少花钱或不花钱,自己动手丰富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活动空间、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4.小学安全教育调查报告 篇四
一、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安全常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理解。以便改进校园安全教育方式,采取有效地教育手段,认真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在工作中抓细节、重落实、显成效,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切实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安全教育中获得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护自救能力。
二、本次调查的方法
1.调查时间: 20xx年9月2日。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3至6年级部分学生,每个班抽取10名,共40名学生
3.调查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让小学生根据自己掌握和了解的情况选择和填写,发放问卷40张,收回问卷40张,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
问卷共设置了25道题,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不同选项各占百分比,最后一题学生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安全教育活动。
1.你喜欢上安全教育课吗?
A.喜欢 95% B.不喜欢 C.不知道 D.说不上5%
2.你在安全教育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
A.以听老师讲为主45% B.思考感受中35%
C.参与到活动中20% D.心不在焉
3.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灾害和安全(地震、防火、安全用电等)的?( )
A.电视17.5% B.网络15% C.课堂45%
D.家人告诉20% E.画册2.5%
4.在课堂上,你学过有哪些灾害知识?( )
A.地震32.5% B.暴雨、洪水17.5% C.滑坡、泥石流50%
D.火灾、冰雹17.5% E.交通事故10%
5、你担心学校遭受自然灾害吗?
A、担心75% B、不担心25%
6.如果担心,你最担心的是哪种灾害? ( )
A.地震42.5% B.暴雨、洪水27.5% C.滑坡、泥石流30%
D.火灾、冰雹12.5% E.交通事故7.5% F.其他:2.5%
7.如果遇到了坏人,你应该打哪个电话号码?( )
A.110 85% B.120 7.5% C.119 2.5%
D.不知道2.5%
8.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防灾减灾日是每年那一天吗?( )
A.4月20日12.5% B.5月10日37.5% C.5月12日 27.5%
D.6月12日 20%
9.下列乘车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
A.在道路中间拦车 2.5%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90% D.乘坐无牌、无证车5%
10.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 )
A.躲到大树下5% B.躲到广告牌下15% C.冒雨奔跑7.5%
D.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67.5%
11、如果你遇到大火灾时,首先应做:( )
A. 打119报警20% B. 逃离现场5%
C.奋不顾身救火。 D. 逃离现场打119报警72.5%
12如果外出遇到交通事故,你打哪个电话号码:
A. 120。55% B.122。7.5% C.110。32.5%D. 911。2.5%
13、在校园内同学之间奔跑嬉戏打闹:
A.锻炼身体15% B.培养同学友谊7.5%
C.容易发生伤害事故75% D.容易损坏公物2.5%
14、发生地震时,应该:( )
A.从窗口跳出 2.5% B. 躲在床底下22.5%
C.躲在墙角下 72.5% D.原地不动2.5%
15.小学生应该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
A.不需要2.5% B.需要 82.5% C.自然形成12.5%
16.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为3月的:( )
A.第一周的星期一 75% B.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25%
17.乘坐车时从哪边下车最安全 ( )
A、左边 22.5% B、右边77.5%
18.乘坐小汽车要系安全带,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
A.前排乘车人可不系安全带2.5%
B.司机和前排人必须系安全带97.5%
19.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
A.110、50% B.122、22.5% C.120、30%
20、用湿手开关电器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容易触电:
A.是67.5% B.不是20% C.无所谓
D.不要大惊小怪10%
21.变质的食品( )。
A、可以食用10% B、重新加热、可食用5%
C、重新加热、也不能食用85%
22、看到有人溺水了,不正确的做法:( )
A. 大声求救12.5% B. 打110求救15%
C.请求成年人救人25% D. 装作没看见52.5%
23.看到未成年人在江河里游泳,应:( )
A. 看看就走 B. 劝阻97.5% C. 一起游泳2.5% D. 无所谓
24、过马路时,最重要的是:( )
A.快速冲过去2.5%
B.看见附近有车,抢在前面跑过去7.5%
C. 看清路面情况,快速冲过去 90%
D.看清红绿灯及路面情况,走横道线。
25.你喜欢怎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在此道题目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安全教育活动有:“多讲一些灾害的知识、安全演练教育活动、安全常识讲座及实践、观看安全教育影片”等等。
四、调查研究对策
1.提高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安全教育重在落实
安全教育关于学生的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重要的。学校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充分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走马观花的事,更不是开展几次安全教育活动,做几次安全检查的就能保证安全的。所以,安全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渗透在学校一切活动中,重视每时每刻的安全教育。
2.营造学校安全氛围,保证学生有切实的安全感
3.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我们认为,学生既是规则的遵守者,还应该是规则的监督者,在遵守与监督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5.农村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五
学号:1062001451534专业:小学教育姓名:宁亚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
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
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
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
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
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
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本课题针对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二)、本课题针对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惯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提出。
以上分析的常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都会时常发生,但往往屈从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而怠慢、忽视
并最终放弃了对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真正审问、慎思与研究。造成新课改的理念与现实行为的人为割裂的尴尬。
除此,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惰性也抑制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屏蔽了问题解决的新角度与新出路,使得“无效低效”这一重大问题的实际研究与解决始终停留在口头上,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
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不是教的单一体,也不是学的单一体,也还是单纯的一加一等于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的改变才能带来学的改变,教的优化才能导致学的优化。但同时必须认识到,教毕竟是为了学,教与学是两个可以不同侧重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了解与学情的调研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基本功。对于教学研究更是如此,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平时的观察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调研显得尤其重要,是研究与实施的前提条件。在课题研究前期,结合我们平时的观察与感受,采用问卷、访谈、听课观察或听后测试等方式,调查我校学生目前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参与程度、兴奋程度、掌握程度、兴趣程度„„)——掌握问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形成调查报告。我校在对语文课堂教学调查分析中发现,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导致很多问题:主体性缺失,情感性缺失,创造性缺失„„如果不及
6.小学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篇六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孩子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音乐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音乐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初中,学校规模较小。深州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音乐教室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孩子的成绩较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孩子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音乐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孩子,达到和孩子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音乐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比较懒,对音乐不是很重视,因而,你让他们下课预习的时候,大多孩子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孩子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孩子音乐修养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孩子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孩子都把音乐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孩子有不同的要求。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音乐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孩子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孩子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来谈一下音乐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孩子对音乐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音乐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其实音乐课是给孩子们放松的时间,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歌曲和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给他们学好音乐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学好音乐,又能起到放松的效果。现在的孩子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音乐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音乐知识。
大部分孩子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孩子的,能够和孩子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孩子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孩子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孩子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该校放学时间为7点30分,由于较长,孩子在这段时间显得疲惫,虽然孩子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只有孩子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活动课,让孩子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孩子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音乐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孩子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孩子展开讨论,进而使孩子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孩子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背景的解说,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孩子一下子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孩子感兴趣。
三、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孩子。无论孩子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孩子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孩子,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孩子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孩子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孩子,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孩子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孩子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孩子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孩子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孩子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7.打工子弟小学生的教育情况调查 篇七
一、家庭的基本情况
98%以上的学生和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只占4.6%, 1000元以下占7.7%, 绝大多数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孩子的居住环境72.3%为租赁房。孩子父母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初中和小学毕业, 在京多从事个体工商, 或其他个体体力劳动。在家中教育孩子的多为父母, 少数有哥哥、姐姐。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对比较艰苦, 需要我们社会各方力量从财物和人力上给予支持和援助。
二、家庭的教育观念
67.8%的家长认为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决定了孩子的成败, 另有18.6%和10.2%的家长认为家庭及学校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成败。而对孩子将来的期望绝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考上名牌大学, 以改善将来的生活条件。在家里如果遇到事情需要做决定, 78.5%的父母都是与孩子商量, 很民主。另外, 68.7%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付出最多的就是选择了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其中, 按照孩子意愿和发展的需要而报兴趣班的占45.3%, 更加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占31.3%。在给各个学科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时, 有相当比例的家长将品德与社会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快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在家庭教育观念上还是比较好地符合了当前社会的主流观念。他们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 因此即使在外打工, 条件艰苦, 还要坚持将孩子带在身边,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亲自教育和陪伴孩子, 另一方面他们相信北京能给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三、家庭的教育环境
在一个学期为孩子投入多少学习费用的调查中, 大多数家庭显示为2000-4000元的范围。而在工作之余绝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处理家务和辅导孩子功课。在这些家庭中29.9%的孩子有专门学习的房间或书桌, 而46.3%的孩子就在家庭的饭桌上学习。家庭里除了孩子在校学习的教科书之外, 有48.1%的孩子只有5本以下课外儿童读物, 另有22.2%和20.4%的孩子有5—10本和10—20本课外书。而在家庭订阅报纸和杂志的调查显示, 68.7%的家庭一份也不订阅。另外35.8%的家庭还没有电脑。
可见, 家长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愿意为孩子们在教育上进行投入。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确实能力有限, 不论是在孩子的学习空间、课外读物还是电脑配备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确实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 给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四、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
在问及如何表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时, 61.7%的家长选择了精神鼓励为主。77.6%的父母和孩子经常聊天, 互相谅解亲近, 和睦平等地交流。孩子成绩不理想及行为不当的时候, 61.9%家长选择帮助他一起克服困难。
通过以上的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大都能采取正确的方法, 或者说至少他们知道并且接受这些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也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帮助孩子们的成长。
五、家庭的教育需求
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 被调查家庭大都选择了与支教志愿者建立友好家庭、让孩子与支教志愿者共同读书以及由志愿者进行课外辅导, 只有5.9%的家庭选择了同时希望得到物质方面的帮助。关于对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什么建议, 有98%的家长选择了开设家长学校, 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 请专家为家长做讲座和定期召开家长会这三种要求。
通过对家庭教育需求的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是极其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 尤其是志愿者们无私的帮助, 这样做不但能帮助他们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为他们多打开一扇认识外面广阔世界的窗口, 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至于只有5.9%的家庭选择了同时希望得到物质方面的帮助, 这更可能与他们的自尊心有关。
六、学校的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 尽管这是一所民办的希望小学, 但是学校的教学比较规范, 每天固定在校学习时间为7节课, 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进行教学。通过与校长及教师交流, 我们发现师资配备比较规范, 课程设置也符合国家要求, 专任教师都具有小学教师资格, 学校还有计算机房。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及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从问卷反映的情况看, 在课堂听讲方面, 统计数据表明, 48.9%的学生在认真听讲, 低于一半, 这与志愿者教师的讲课感受一致。每天能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占总数的48.3% (43人) , 由此可以看出近半数的学生有提问的意识和习惯, 在学习习惯上, 有78.8%的同学能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9.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非常努力, 50.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比较努力, 只有5.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 同时超过一半的学生 (59.8%) 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由此可以看出, 这所学校的办学总体上来讲是比较规范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好。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上有较明显的不足, 将近80%的学生反映外语课上, 很少或几乎不听录音, 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外语测试也显示出他们欠缺听力训练, 学生的听力考试成绩较差。现在公立学校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在打工子弟学校使用得较少, 90.2%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或从不使用多媒体设备, 还有5.5%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多媒体”一词的含义, 尽管他们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脑。
七、学生校外的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校外学习方面与公立学校特别是重点小学学生在学习时间, 特别是阅读时间上有很大差距。有65.2%的学生从来没有上过课外补习班 (尽管我们承担的兴趣班教学工作也是经过选拔的) , 而有42.2%的学生一周以来从来没有看过课外书, 37.8%的学生一周看课外书的时间是0.5—1小时。结合学生拥有图书的情况, 我们不难看出, 家长们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 我们很担心他们是否能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规定的到四年级末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更不要说在大力提倡让儿童爱上阅读的今天, 没有阅读活动的他们将会与时代产生怎样的差距。
在学生放学回家后,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分为两个极端:只有39.6%的学生有家长陪同学习, 而42.9%的学生没有人管。在作业管理方面, 大部分的家长都能做到每天检查。但是, 在学习条件方面, 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立书房或书桌, 而剩余的学生中的一半都在饭桌上学习, 另一半没有固定的学习空间, 这是我们非常不想看到的。另外, 关于学习动力,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学校, 找到好工作, 结合家长问卷, 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想法不仅来自于家长的过高期望和升学要求, 更与社会的发展以及这些孩子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只有7.1%的学生求知欲很强, 认为学习是有趣的, 从这些调查来看, 这与教育的本质规律是相悖的, 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实情况。同时, 在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也发现, 尽管孩子们认为学习成绩非常重要, 但是他们还是认为家长们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身体是否健康, 其次才是考试成绩。
8.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八
一、家庭方面
在礼仪教育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时要注意自己的餐桌礼仪、仪表礼仪、交往礼仪等。吃饭的时候要讲究用餐文明,教会孩子如何在餐桌上做到尊敬长辈,鼓励他们主动为长辈盛饭,吃饭的时候注意不要挑食,做到文明进餐;吃完饭后教育他们要主动帮忙收拾碗筷、主动洗碗筷等。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注重自己的仪表,不要求衣服的华丽,但是要要求他们保持衣服的整洁。去上学的时候要督促孩子穿校服、佩戴红领巾、不穿拖鞋。
在交往方面,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见人要主动问好的思想、不讲脏话、培养文明用语的习惯。这一方面也要求家长本身要做到礼貌用语,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当采取文明的方式教育孩子,应该做到晓之以礼、动之以情,而不应该用打骂这些令孩子抵触的方式。教育一个学生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也不是家长自己的事情,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了。家长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态度,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如参加每一次家长会、经常到学校或通过电话了解自己儿女在学校的情况。家长和学校都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事情而没有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一定会使小学生的教育更有效。
二、学校方面
1.完善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和丰富礼仪教育的形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礼仪教育现状,在原有的礼仪教育条例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之成为师生礼仪行为的基本准则,并设置具体的小学各年段礼仪教育的内容。各年级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各年级的年段的变化,不断调整礼仪教育方面的内容,提高礼仪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学校不应该只是单单依靠思想品德课来教育学生,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活动或其他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礼仪知识教育、礼仪行为训练、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
2.加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并合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学生的大量活动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其言语、待人、姿态等方面的表现都可能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地方,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应充分挖掘礼仪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团队活动等方面。教师利用思想品德教育课、班会课、语文课等阵地,由教师以较为系统的形式,对学生讲授礼仪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课堂上要多加强调关于课堂礼仪的教育,要教育他们课堂礼仪、交往礼仪、集会礼仪等等。对礼貌方面的知识多进行强化,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管理对学生礼仪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特别崇拜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每时每刻都在学生面前强调礼仪教育。标语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校应在校园里面多挂关于礼仪教育的标语,并经常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礼仪。
3.设置专门的礼仪课堂,安排专业的指导老师。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每间学校最好都能够配有专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师,从而设立专门的礼仪教育课,选择一些相关的礼仪教育教材,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礼仪常识》等等。如在思想品德课上为学生讲解各种现代礼仪知识:正确的坐姿、良好的站姿应是怎样的、拜访有何礼仪、如何正确称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应使用哪些文明用语等等。
4.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构建理想的合作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依靠学校单方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它需要与家庭教育齐驾并驱。学校不能与家长互相推卸责任,而应该密切联系学生家长,主动关心学生在家的情况及动态。
5.改变“评价学生只看成绩”的观念,促使学生注重礼仪教育。评价一名学生不能只把成绩放在首位,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从“德、智、体、美、劳”中可以看出,“德”也是很重要的。学校在给学生评“三好学生”的时候要增加“德”所占的比例,这应该是一种真正的行动而不是一种形式。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和社会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礼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以促使学生注重礼仪教育。
三、社会方面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的种种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在学生的礼仪教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了能够秉承中国的礼仪教育,社会必须为学生的礼仪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文明的氛围中成长。社会上的某些暴力行为要尽量减少,人们互相之间要礼貌待人,不利于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地方就不能允许小学生进去。
9.关于小学音乐的教育调查报告 篇九
关于小学音乐的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目的我与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15日,很荣幸可以在xxx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度过了为期16周的实习生涯。实习内容主要是音乐课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工作,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任课老师,学习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知识。同时在实习期间也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xxx小学音乐这门课的真实看法,是我和我们指导教师讨论过,对学生进行访问,通过调查研究,对当下音乐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智力启迪,人格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21世纪,提倡新的教育理念,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拓展新的教学领域,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有着鲜明的体现。
二、调查过程与收获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在我实习所带的三年级四个班里进行了班级调查,重要的调查形式的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通过这次是调查活动是我对学生有了更加的了解,对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有了了解,可以帮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合理规划教学方案,尝试多样性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压力减少。
三、调查分析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情况和结果,谈谈对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教的看法,其中的问题有些是学生反映有些是老师们常讨论的,但是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的以前理论知识上的认识。希望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提供帮助。
问题一:你对音乐这门课持什么态度和情感来学习?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归类分析,基础音乐教育是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的,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当然,在音乐教育课程中也存在一些必要问题。59.7%的同学表示非常热爱音乐,34.1%的同学表示一般喜欢,6.2%的同学表示不喜欢。那么,学生眼中的音乐课有何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还是比较注重音乐的学习。80.5%的同学认为音乐课可以放松大脑,缓解学习压力。因为音乐课不需要考试,也就没有什么压力,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很轻松。但是也让我看到极少数学生的应付式学习,甚至认为这门课可学也可不学。但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特长,与升学率密切相关。如果仅凭师生一腔热血和一厢情愿,而教育体制不改革的话,素质教育也很难落实到位。
问题二:你对音乐中什么样的内容有兴趣?
调查显示32.5%的学生认为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唱歌。他们认为通过唱歌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欢快的歌曲,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学生基本上都是从抖音、快手、等APP上听音乐,79.8%学生喜欢的音乐都是课外的通俗歌曲。流行乐普遍、通俗易懂,而且成为现代音乐的主流,所以深受广泛学生的喜爱。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流行乐的内容歌词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流行乐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音乐教材就可以是的的选材,经过精心制作,正面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艺术音乐和流行乐的区分鉴别能力。另有61.9%的学生选择了欣赏音乐,欣赏什么如何欣赏是新课改在音乐教学在面临的问题,5.6%选择了音乐活动,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喜欢上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活动课。
问题三: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何种能力的发展?
表示希望提高演唱能力培养乐感的学生占45.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学生占28.8%,希望提高鉴赏力的学生占25.7%。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真正渴望什么能力的提升。这实际上为新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来自学生的选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在探讨的,音乐课应该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音乐表现力就越高,为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力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架起了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我认为音乐教育是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越来越多地被学校、音乐教师和学生所重视。我们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学生只会唱几首歌、听几段曲目,而是要在优美动听的歌声里,悠扬的乐曲声中陶冶情操,历练性格,推动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结合目前教育现状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不仅仅是要培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的人,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实力、有素质、有文化、有修养的一代新人。
10.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十
由于教育报刊专业性强,信息容量大、信息反馈快,其指导意义不言而喻。这对信息不畅、学习培训机会少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更有必要阅读。所以笔者认为:阅读教育报刊是提高教师素质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为此,笔者从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进行了以“农村小学教师阅读教育报刊状况”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这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30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275份;举行专题座谈会7次,参加教师68人;调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重点调查了澧县的四所乡镇学校;同时,还在澧县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常德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2)班这两个培训班上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现 状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认识到位,对教育报刊有阅读愿望,但无实际行动。
从调查情况看,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以下简称“教师”)都明白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在回答“您认为有阅读教育报刊的必要吗?”时,有90%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8%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仅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回答“您愿意阅读教育报刊吗?”这个话题时,也得到了令人欣慰的回答,80%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教师在回答“您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时,有60%的教师回答是“查找资料”,37%的教师是为了“自我研修”。有99%的教师认为阅读教育报刊“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己、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教师对教育报刊的价值是认可的。但是,教师阅读教育报刊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阅读愿望与实际阅读行动的严重脱节:即教师十分清楚阅读教育报刊的重要性,但仅仅满足于口头上说想阅读、愿意阅读,却没有真正的阅读行为。从笔者的调查数据来看,坚持“经常阅读”的教师比例仅为9%,38%的教师“偶尔阅读”,53%的教师“从不阅读”,远远没有形成阅读氛围。
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所用时间太少,阅读质量不高。
表一 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所用时间统计(每天)
一是从阅读所用时间来看,上表统计的是经常阅读教育报刊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每天用于阅读教育报刊的时间都很少,其他教师就更不用说。二是阅读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42.8%的教师是随便翻翻,阅读的随意性大,有87%的教师在阅读时不写笔记。不少教师阅读教育报刊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业务学习任务,抄一抄提纲,数一数次数,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阅读纯粹是流于形式,怎能有好的效果?
教育报刊资料缺乏,成为教师阅读的障碍。
表二 教师个人订阅的教育报刊数量统计(按月)
在调查中,不少教师反映缺少可阅读的教育报刊资料。一是教师不愿意掏钱订阅,个人订阅教育报刊的教师实在是太少;二是受农村学校教育公用经费完全靠自筹的影响,学校在教育报刊的订阅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报刊费常常被挤占、挪用,所以教育报刊的订阅只能“蜻蜓点水”,这是个普遍现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8.5%的农村小学一种教育报刊也没订购。根据笔者的调查,90%的教师阅读的教育报刊来自学校订购,在回答“您希望阅读的教育报刊来源是学校订购还是自己订购”这个问题时,95%的教师希望是“学校订购”。没有足够的报刊,当然无法尽情地开展阅读。教育报刊数量不够是影响教师阅读的一大障碍。
思 考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发现,真正影响教师阅读教育报刊的原因是教师缺乏阅读兴趣。表面上看,农村小学教师负担重,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缺少教育报刊资料,没法阅读……似乎影响阅读的理由很多很充足,但追根到底,其实是教师缺乏阅读兴趣。笔者仅以教师普遍反映的缺少阅读资料为例来说,按照现在的教育报刊价格来计算,一般的教育月刊在人民币5元以下,相当于一包普通香烟的价格,全年的定价仅为60元。按月工资1000元计算,一人订一份刊物的花费仅占工资的0.05%,可是又有多少教师订阅了呢?教师真的不能承受吗?所以笔者说没时间没资料都是借口,真实的原因是教师缺乏阅读兴趣。
笔者也分析了教师缺乏阅读兴趣的深层原因:一是教师角色意识僵化。不少农村小学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意识不到自己的观念与先进观念之间的差距,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有部分教师以年纪大、工作忙、资格老为借口拒绝学习,满足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教师,自从师范院校毕业以后,除了教材和教参,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没有读过一页教育报刊的也大有人在。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穿新鞋走老路”“涛声依旧”的教师占多数的根本原因。二是评价导向偏离。很长时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标尺下,学校的考核只认分不认人,只论升学率不论教师的素养。这样一来,教师其实无须读书,工作照样可以应付过去。在这样的考核办法下,读书多的教师不一定能取得好的工作成绩,这怎能让教师从阅读教育报刊中感受到幸福而乐此不疲呢?
对 策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明确教师阅读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育报刊能促进教师进步,道理谁都明白。教师要不要阅读教育报刊也是不需争论的事实。一位特级教师曾感叹:“教师不读书了还能教书吗?”在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教师的今天,至少,不读书是不能够好好教书的。教师是一个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职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开展充分的教育专业化阅读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对农村小学教师来说,阅读教育报刊无疑是教师终身教育最常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我们曾将“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画(简笔画)”作为教师的基本功来要求,其实阅读教育报刊也是一项教师基本功。一份有思想的杂志,一篇有思想的文章,足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先进教育思想的召唤。“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古人都推崇“教学相长也”!教固然是教师的本分工作,但如果没有不断地学习,这种“教”肯定缺少一种力量和厚重。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会看到与别人的差距、与时代要求的差距。所以,教师要从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教育报刊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通过阅读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这样才能谈得上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
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是生长阅读兴趣的土壤。笔者很羡慕《读到好书发短信》(刘畅2006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中所描绘的情景:“我和学校的干部们一起,抽时间将《中国教育报》中的文章分类,根据大家的不同岗位推荐给干部、教师。”在这样的校园里,你会对阅读没兴趣吗?只有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阅读才能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怎样来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一是学校领导要带头阅读,领导的示范作用魅力无穷。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所学校的阅读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教师阅读的兴趣高不高,关键也在校长。二是学校要建立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阅读。比如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奖励表现突出的教师,树立阅读标兵等。三是学校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些有利于教师阅读的条件。例如教师没有时间阅读,学校就要尽量优化教师的工作,减少一些意义不大的活动和无效劳动,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用于阅读;缺少教育报刊,学校就多订购,也要鼓励教师自己购买,然后学校给予补贴。试想,教师若根据自己的爱好,每人订阅一份教育报刊,一个校区的教师尽量订不同类别的教育报刊,再交换阅读,那将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啊!
用评价促阅读。
评价是指挥棒,对教师阅读来说,更具有引导作用。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近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教师也是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的普通人,对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压力重,读书的人就更少了。既然教师阅读教育报刊的意义不言而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更应重视教师阅读,将教师阅读纳入教师评价,要对教师的阅读量、阅读时间作出具体规定,并且与教师岗位目标考核、教师晋职评先等方面联系起来。通过评价这个杠杆来促进教师阅读教育报刊,一定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11.中小学教师教育期刊阅读状况调查 篇十一
调查于2010年9月至10月在达州市的一个主城区和两个农业县进行。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 对3所城市小学、3所城市中学、3所农村小学、3所农村中学共计12所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本调查研究共计发放480份问卷, 回收454份问卷, 回收率为94.6%, 其中, 中学教师236人 (城市122人, 农村114人) , 小学教师218人 (城市116人, 农村102人) ;男教师238人, 女教师216人;教龄5年以下92人, 6~10年118人, 11~20年127人, 21年以上117人。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初步整理的基础上, 针对一些重要问题对部分教师进行追踪访谈, 同时收集被调查学校资料室或办公室的教育期刊, 以便充实研究资料, 对相关问题作深入分析。
一、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还没有阅读教育期刊的习惯
(一) 从阅读频率来看 (见表1) , 经常看教育期刊的教师只占26.9%, 59.0%的教师偶尔看, 12.3%的教师基本不看, 1.8%的教师从来不看。不到三分之一的教师称自己经常看教育期刊, 近六成的教师称自己偶尔看, 基本不看和从来不看的教师的人数占到14.1% (选择“基本不看”或“从来不看”的教师共有64名, 这部分教师对“阅读时间”、“阅读动机”、“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能否满足你的阅读需求”等相关问题不作答) 。可以看出, 当前, 阅读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师中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经常性的行为。
(二) 从阅读时间来看 (见表2) , 有53.1%被调查的教师自称每月阅读教育期刊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 每月阅读教育期刊的时间在1~2个小时的教师占30.3%, 每月阅读教育期刊的时间在2~3个小时的教师占10.8%, 自称每月阅读教育期刊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教师只占5.8%。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 中小学教师每月花在阅读教育期刊上的时间并不多, 超过一半的教师每月阅读教育期刊的时间不到1小时, 每月阅读教育期刊的时间超过2小时的教师还不到五分之一,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显示出阅读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师中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经常性的行为。
二、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动机与他们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
(一) 从阅读教育期刊的原因来看 (见表3) , 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原因大致相同, 选择“积累知识以后用于教学”和“备课”的人次都最多, 选择“了解教学研究动向、方法等”和“写文章”的人次排在其后, 而选择为了“获取教育信息”、“提高修养”和“喜欢做题, 了解别人做了什么”的人次比较少。
以上结果显示, 中小学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积累知识以后用于教学”和“备课”, 这两项都与中小学教师平常的教学实践关系紧密, 这说明中小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教育期刊阅读改进自己的教学。还有部分教师想通过阅读教育期刊“了解教学研究动向、方法等”和“写文章”, 这反映了当前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教书之余开始重视教学研究了, 他们希望借助教育期刊的阅读来培养科研能力。
(二) 从不阅读教育期刊的原因来看 (见表4) , 认同“可参考的教学资料很多, 读不读期刊没多大关系”和“期刊内容与自己教学联系不紧密, 没多大帮助”以及“学校在期刊阅读方面没要求”的人次最多, 分别达到了41次、38人次和34人次。认同“没有可阅读的教育期刊”和“没有足够的时间”人次最少, 分别为12人次和3人次。
以上结果显示, “教师对教育期刊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期刊内容与自己教学联系不紧密, 对教学没多大帮助”是阻碍这部分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主要因素。同时, 学校缺乏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重视也影响了他们阅读教育期刊的积极性。“时间”并不是阻碍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主要因素。
三、大部分中小学欠缺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行政支持
学校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行政支持包括:在硬环境方面为教师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 在软环境方面为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针对学校给予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行政支持情况, 除了问卷调查外, 我们还对部分被调查的教师进行了访谈, 对学校资料室和办公室的教育期刊进行了收集分析。
(一) 从学校资料室或办公室可供教师阅读的教育期刊情况来看 (见表5) , 有63.4%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学校资料室或办公室有教育期刊可供教师阅读, 认为没有或不清楚的教师占36.6%。结合访谈和实物分析, 大部分学校资料室或办公室有教育期刊可供教师阅读。
(二) 从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对教师阅读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看 (见表6) , 有近一半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为什么有近一半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呢?结合访谈和实物分析,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数量不多。虽然大部分学校资料室或办公室有教育期刊可供教师阅读, 但数量有限, 基本上每种教育期刊只有1本。第二, 种类有限。大部分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属于综合类, 例如, 《四川教育》、《达州教育》等, 而专业类的教育期刊较少。第三, 质量不高。根据对各个被调查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的统计分析, 我们发现, 学校订购的教育类核心期刊较少, 大部分是地方出版的刊物。在访谈中, 很多老师都谈到“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内容与自己教学联系不紧密, 对教学没多大帮助”。
(三) 从学校领导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重视情况来看 (见表7) , 只有16.1%的教师能感觉到校方领导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重视, 回答“否”和“不清楚”的教师达到83.9%。
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 大部分学校在软环境方面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支持力度是非常欠缺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没有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给予评价激励, 在被调查的12所学校里, 有9所学校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没有对教师教育期刊的阅读给予关注。第二, 缺乏对教育期刊的组织管理。大部分学校没有资料室, 教育期刊一般放在行政办公室, 没有专人负责管理, 保管比较混乱, 没有制定期刊借阅制度。
四、思考与建议
阅读教育期刊中在中小学教师中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经常性的行为。大部分学校欠缺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行政支持, 主要表现在硬环境方面为教师提供的阅读资源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阅读需求, 软环境方面没有为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造成教师缺乏阅读教育期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也是阻碍当前教师教育期刊阅读的主要因素。鉴于此, 为了让中小学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教育期刊的习惯, 以便充分发挥阅读教育期刊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 为教师提供丰富高质的教育期刊
学校订购的教育期刊要种类丰富, 不仅有综合性的教育期刊, 更应该有各种专业性教育期刊。在数量上要尽可能满足学校教师的阅读需要, 在质量上要保障所订购期刊内容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联系紧密, 对教师们的教育教学与专业发展有帮助。在选订教育期刊时, 要坚持学校统一订购与教师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多征求教师的意见, 选订出适合教师们阅读需要的教育期刊。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期刊阅读的组织管理, 配备专门的资料室存放教育期刊, 专人负责管理, 制定期刊借阅制度。
(二)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应该让教师认识到阅读教育期刊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激发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 学校应该建立教师教育期刊阅读评价体系, 给在教育期刊阅读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适当的奖励, 从而调动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积极性, 在整个学校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最后, 学校还有必要为教师阅读教育期刊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围绕教育期刊开展多种活动, 把阅读教育期刊与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教研结合起来, 让阅读教育期刊成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例如, 学校可以结合每期的教研活动, 办一个专业期刊阅读沙龙, 每期邀请一名教师做主讲, 其他教师以提问的形式交流他们在教育期刊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与教育期刊展开专业对话, 这样会促进更多的教师从读者转变为作者、研究者,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期刊阅读的习惯、动机以及学校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行政支持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阅读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师中还不是一种普遍的、经常性的行为;大部分学校欠缺对教师阅读教育期刊的行政支持, 这是阻碍教师教育期刊阅读的主要因素。为了让中小学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教育期刊的习惯,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丰富高质的教育期刊,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对联基础入门06-15
小学作文基础班10-21
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论文12-15
小学体育专业基础知识07-18
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10-05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10-25
小学体育考试基础知识试题06-21
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表07-24
小学地方基础课程实施方案11-17
小学一年级语文基础知识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