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12篇)
1.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为什么要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问题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高中时,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中学时代的我,对党的认识大部分局限于书本上,而很少从实际上接触与我们的党有关系的事物。那时候,认识了刘胡兰、耿泰、孟长锁、雷锋、焦裕禄、向秀丽......可以说,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崇敬他们。每当想起他们,一种对党的向往在心中油然而生。可那时候,对当只是一种向往。现在的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理解了党的纲领、党的宗旨......深化了对党的认识,对党而是一种信仰。
有的人时常抱怨“人啊,有时候觉得日子过得太慢,有时候又觉得太快了,简直来不及做什么事情!”对人生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当然会漫无目的地无所事事。而一旦心中有了一种信仰,你会在心中逐渐自然地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因为你不怕,这份信仰永远在心中默默地支撑着你。我坚信党会潜移默化地让我在心中产生一种与信念有区别的信仰。使我做事时不再那么鲁莽,不再那么优柔寡断,不再主观臆断......我心中对党的信仰时刻环绕着我,激励着我前进、奋斗、拼搏......我想,那时,我就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党员了。
我希望我的思想能够变成一条河流,流进党的大海中。这样,我的思想就有了能够被好好熏陶和容纳的地方;这样,我才会觉得内心是多么的舒坦;这样,我才会真正觉得我的思想得到了武装,再不会遭到侵蚀;这样,我才会觉得我的人生目标是多么的明确,多么的实在......
大自然不会管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总是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变换着一年四季。当然,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有属于自己的规律。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党依着规律探索前进,但是我们的***人却会关心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因为它找到了尊重规律与服务人民的契合点。这就是我们的党!
在党的心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引领所有党员干部前进的一面鲜艳的旗帜,永不褪色。不管多少代的共产党人都不会忘掉这句誓言,并且一定会在实际中来履行这句誓言!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就是我们的党!“为什么要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问题将不再烦恼我,反而,它将时刻激励着我,使我更加坚定入党的信念。因为心中有党,心中就有坚定地信仰;心中有对党的信仰,心中就有依靠,就有希望......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月x日
2.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二
中国的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而书法一般有五种书体, 即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五种书体在“汉字演变过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篆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甲骨文是汉字产生的标志, 其中说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一历史知识很抽象,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 当时理解事后就忘。对此, 我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 搜集到了几片甲骨文教具。首先展示这一教具, 让学生细致观察, 看看这一文字有何特点, 让他们过一把考古学家的瘾。这样运用甲骨文教具讲解, 学生既好奇又亲身感悟, 在这个基础上, 再点出这种文字是商朝出现的, 诱导学生思考刻在骨头上的文字叫什么。提出问题, 骨头这么硬, 为什么还要往上刻, 为什么不写在纸上?那时人们就能在这么硬的骨头上写字, 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 从而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文化的教育。这样进行教学后, 学生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一概念就容易记住了。我又布置了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可在尖石的泥土块上刻一些甲骨文, 使这一知识深刻地记在孩子们的脑中。
秦始皇不仅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且为中国的文字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完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后, 便将其他六国的文字收集起来, 求同存异, 以秦国的文字为依据, 对文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简化和统一, 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字改革。这是汉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统一文字运动。历史教材是这样描述小篆的:“秦始皇又下令统一文字, 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 通令全国使用。”小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促进了当时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而且对巩固和加强封建国家的统一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现在依然很崇尚小篆这一字体。为了加强学生对小篆字体的认识, 我让学生利用橡皮制作小篆字体教具。小篆字体笔画的圆润程度, 给学生们制作教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学生们还是克服了困难, 制作出了很精致的小篆字体教具。我将学生们制作的小篆教具与甲骨文教具进行字体相比, 显得弯曲, 呈弧形。在教学中, 我在标题中写了几个小篆字体, 在布置作业时, 也提出了一项要求, 作业中简单的字体如果会的话, 可以用小篆字体进行书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小篆字体的印象, 又突出了认识秦的中央集权,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秦是我国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印象。
二隶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隶书在教材中只提到两句话, 即“接着, 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 就是从隶书演化来的”。只有这短短两句话, 学生会很茫然, 究竟如何简便, 隶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究竟占了什么样的位置。学生知之甚少。因此, 我上网查了有关小篆如何向隶书演变的过程, 讲给学生听。“因为小篆笔画较复杂, 笔画又圆转均匀, 书写慢、有难度, 如果遇到紧急事情, 那就很难及时向上禀报, 从而耽误了办事时机。特别是官狱, 许多用小篆书写往往会延误时间。为此, 下层狱吏中便形成了一种新的字体。这种字体把小篆字形由圆变方, 笔画由弧形变为较直。据说, 此书体最后形成于程邈之手, 程邈曾得罪秦始皇, 关在狱中, 他经过十年的悉心钻研, 造成了隶书。秦皇嬴政得知后, 比较欣赏, 不仅免了他的罪, 还升了他的官。因这种字体出于徒隶之手, 就命名为隶书。”
此书体自秦代兴起, 经东汉、西汉、三国到东晋、西晋逐步完善。由小篆到隶书是汉字演化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 是文字史上的一大进步, 形成了汉字的方块形式。与小篆相比, 隶书的教具很容易制作, 学生对隶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加深了对隶书的印象, 从而对隶书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楷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楷书接近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也是随处可见的, 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 也是国家语委提倡要求青少年写的。楷书字体如何, 仅从教材内容里是难以理解的。教参中只简单提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通过查资料得到:三国时, 魏国的钟繇精心研究书法, 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或“正书”, 楷书萌芽与西汉的宣帝有着不解情缘, 东汉末期日趋成熟, 魏晋以后, 成为汉字的正规字体, 到了唐代更接近完善。楷书形体方正, 笔画平直, 用笔平稳有力, 搭配匀称, 结构端正。这一字体的教具更容易制作, 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得很好。用文字教具将隶书、楷书进行对比, 学生很容易记忆。
四草书和行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草书和行书能够加快书写的速度, 对人们的生活也很重要。对于草书和行书, 教材只提到王羲之以及他的《兰亭序》, 说他“还善于写行书和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他的字为何像浮云在天空飘荡, 为何像受惊的龙那样矫健地舞动?学生还是感受不到, 只是肤浅地感到行书, 特别是草书比较豪迈奔放, 肯定不像隶书、楷书那样一笔一画、规规正正。因此, 补充行书和草书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最后, 在讲完教材中的行书后, 将五种书体再呈现一次, 将字体教具也展示一遍, 加深学生对中国书法演变的认识。
3.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三
关键词:大学之魂 学术自由独立 兼容并包 德育 大学人
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也一直在思考钱学森老前辈留下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众所周知,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一所大学得以立足并持续发展的源泉。为适应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对大学转型及其精神重建问题的合理优化以及创新的解决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将从中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精神,大学精神的重建两个方面来反思中国大学之魂。
一、中国大学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主要精神
(一)古代
古代中国虽无大学之名却有大学之实。古代大学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强调的是实干精神,即对待学术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无论是学者名人,还是文人骚客,他们无不认同实干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性。诚意,正心,修身,译为现代文即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因此,高等教育教学在重视专业知识训练的同时应强调德育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中国,德育的教化功能以及对人们的德育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者注重的是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我国近代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在视察山东时也指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二)近代
近代中国大学数量少,但质量高。鸦片战争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西方全面学习,逐渐建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现代意义大学的开端。前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是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曾代表西南联大校方致教育部陈立夫部长一封信。在信中,他指出:“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这些伟大的教育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教育之道在于让受教育者自由思考,鼓励创新。
(三)现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国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但大学教育仍未中断。“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教育被迫中断了。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我国大学教育才出现了中兴。当时的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关注现实,勇于批判,学校的社团特别活跃。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学术努力向世界前沿接轨,老的学科出现了新的观点,被取消的学科迅速恢复,涌现了新的学派。这样,大学站在了社会进步的前沿。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精神再度进入误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目的性越来越强。很多高校亦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招生、教师评估、大学发展目标等方面越来越经济利益化。虽然国家极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推出“211”“985”等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但收效甚微。
二、大学精神的重建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大学精神该如何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更好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呢?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分析。
(一)大学精神重建应重视德育工作
自古以来我国就强调以德治国,以礼兴邦。大学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精神重建时重视德育是毋庸置疑的。要想建设大学精神,践行德育使命,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的四大功能,即规范导向功能、凝聚感召功能、驱动激励功能、熏陶营造功能。规范向导功能即大学精神能为大学人行为思想是否合理提供标准。凝聚感召功能即大学人能在大学精神的号召下聚集在一起从事一些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活动。驱动激励功能即大学人会被大学精神所鼓励,奋发图强。熏陶营造功能即大学精神在无形之中对大学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有影响。这种影响如流水般无痕,却深远持久。另外,践行德育使命,我们必须重视校风、教风和学风,同时还要注意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精神育人。校风是一所大学的名片, 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而良好的教风是一个学校基本特征的体现,浓厚的学风则是学校精神的体现。因此,重建大学精神理应高度重视精神文化这些软实力的作用。
(二)大学精神重建,政府应该放权,尊重大学教育的独立性
这里所说的大学独立性提倡大学人的理性批判。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大学人唯有始终秉持理性批判精神,方能弘扬与发展我国先进文化。1998年,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要求大学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强调大学师生应当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地就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坦率地发表意见,通过不断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增强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并成为预测、警报和预防的中心[1]。大学只有远离行政化,尊重学术独立性,让自由之风在大学里盛行,大学精神的重塑才有意义。也只要这样,大学精神才能持久,影响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三)大学精神重建,大学人应主动承担大学责任
大学精神的重建,说到底还得大学人自己来建设。大学人主要包括三类人,第一类是大学领导者,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与创造者。如蔡元培于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于清华“与时俱进,重视做人”;竺可桢于浙大“实事求是”。第二类是大学教职员工,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中的传播者与实践者。第三类是大学生,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继承者与辐射者。他们在大学中修养的大学精神精髓在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同时还会感染身边的人。因此,增强大学人对大学精神重建的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精神重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注释:
[1]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J].上海高教研究, 1998(12).
参考文献:
[1]李文山.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高等教育研究,2006(7).
[3]杨宇虹.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重建的德育使命.
[4]藩自勉.论现代大学精神之重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5]孔凡飞.论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教育理论探索,2012(35).
4.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四
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及原因
(三)中外关联
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1)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
(3)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4)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
(5)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2 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
(1)观点1: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董仲舒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观点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对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
(1)观点1: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存在的。
①翦伯赞认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被当作邪辟之说受到抑压,而儒家学说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地位。
②《中国通史纲要》写道:“武帝即位不久,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在理论上维护‘大一统’的任务,就是要求树立为封建专制政权服务的思想体系。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推崇儒术,罢黜儒家以外的学派,只有通晓儒学的人才能做官。从此,儒家经典逐渐成为学者们的主要教材,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③张传玺指出,西汉前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亦很活跃,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即位,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基本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翦伯赞、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观点2: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存在的。
郭志坤认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董仲舒“所鼓吹的儒术跟原始的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已经糅合了各家各派的主张,成了‘博采百家,自成一体’的思想体系,它兼顾了各方,顺乎时务,也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应手的思想统治工具”。“董仲舒所提的‘罢黜百家’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了,但实际上‘百家’并没有罢黜。相反,汉武帝的指导思想是博采百家,运用各家各派学说的长处,加以综合利用”,即“汉武帝所独尊的儒术,实际上是一套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各家各派思想的封建专制理论”。(郭志坤《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光明日报》1980年6月10日)4 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位;
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2)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关于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学术争议 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主要有两种意见。
(1)肯定说。侯外庐认为,李贽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鲜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对儒家的经典和道学进行了批判。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观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世,从而打击了道家的正统地位。
(2)否定说。华山认为李贽是一个反道学的战士,但是“他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竭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陈曼平、张克认为,“李贽的政治思想不是别的,正是传统的儒家政治观”。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评价、评述类设问
[例1]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①,“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②。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③。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四:结合上述分析,调动所学知识,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坚持全球史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答案] 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例2] 民主改革与发展经济事关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 英国改革简表
——摘编自特里维廉《英格兰史》
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的改革。[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步骤二分析出的信息,归纳概括第一小问的答案。步骤四: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联系答题模板,回答第二小问的评价。
[答案] 特点:民主改革与经济改革并举;为解决民生问题而立法;时间长,具有渐进性等。
评价:通过责任制内阁的建立、1832年议会改革、实行两党制等逐步完善代议制,使民众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通过立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英国改革成为西方各国改革的样板,但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
[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根据确定的主题选出三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例如,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符合条件的关键词有美国1787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任选一个。
步骤四: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说明。
[答案] 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
[解后反思] 评述类设问的观点多来自材料,大家的思考方向是:评述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述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这种认识是否科学?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回答“是什么”,常用的小技巧是:注意材料开头和结尾的语句,抓中心句。其次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即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评述,既要指出得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也要分析这种观点是否科学。常用的小技巧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论证材料观点是如何得出的,然后得出结论,指出对材料观点的总体看法,这是对评述的总结
5.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篇五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 3.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难点:人地关系的实质。解决方法: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新课导入】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世界环境问题”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思考视频的内容反映了什么事实?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地理问题?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系列环境问题陆续产生,这些都是由于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引致的。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学习主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承转】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时期,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处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教师总结】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设计意图】以动画形式展现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归纳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
学习主题二:直面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2】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先读出每个箭头的含义。
【分析】A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输入能量、物质;B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三废”等形式输出给环境;C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资源时,环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良性反馈。D当人类掠夺、破坏环境资源时,环境将对人类产生恶性反馈,出现环境问题。
【归纳】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小结】人类社会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相互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设计意图】通过《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让学生明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人与环境处于统一关系,人地和谐发展。随着人口压力增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人与环境处于对立关系,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学生活动3】给出一组因果联系框图,让学生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
【读图指导】对于已经给出的完整的因果联系框图,要把握住主导因素,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层层深入,递进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给出一组填充式因果联系框图,让学生思考完成。A.生存条件恶化 B.人均收入减少 C.土地生产力下降 D.人均资源减少
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F.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G.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H.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I.当前的生存要求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J.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观看FLASH动画──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耕地面积是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讲讲其中道理。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读图指导】对于填充式的因果联系框图,要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有关的因素归为若干组,结合所学知识,把它们的因果关系理顺,最后检查整个框图的关系是否合理。
【分析】1.贫困会引起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还使得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因此,贫困意味着人口的增加。2.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减少,人均收入减少,导致愈加贫困,为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不得不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必然造成环境恶化。3.受贫困困扰的人们,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了长远的环境保护,同时,由于贫困导致教育落后和环境意识薄弱,并最终导致环境恶化。4.环境的退化,使得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化,土地的生产力也随之下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了解人口、环境与资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承转】阅读教材P95图6.11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
【归纳】北半球问题多于南半球;发展中国家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转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问题2】哪一个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归纳】CO2增多──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性环境问题
【材料探究】引出《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的报道材料,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获取信息,了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分布,培养学生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得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共性和差异,培养全球环境意识,明确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学习主题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解概念及内涵,解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设计意图】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同时提高学生对结构示意图的逻辑分析能力。
【理解】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思考】美国否决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此举违反了什么原则?
【设计意图】以美国不参与《京都议定书》为例,反映了“单边主义”,违背了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虽然中国没有承担“减排”任务,但我们也会遵循以上原则积极自律。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明白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
【材料分析】
全球环境问题分布特点如何?在南北半球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有何表现?
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1.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2.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思考】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什么?
【分析】第二个材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材料1用农田堆放垃圾会破坏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生产,又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这种行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发展。材料2既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又增加了耕地面积,耕地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当,可为村民提供农产品,解决温饱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所以说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我们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设计意图】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让学生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身行为,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第三环节:课堂反馈、小结
【总结】我们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中国历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篇六
1.夏商两代的立法,属于早期习惯法的确认与改造阶段,以源于夏商两个部族的传统习俗与伦理规范所构成的早期习惯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其中包含礼与刑两方面的法律内容。同时夏商两代又属于中国早期的神权法时代,司法制度具有鲜明的天讨、天罚、神判的特色。“有夏服天命”、“致孝于鬼神”。夏代政权从一建立时起,便宣称自己是“受命于天”的;对于那些违背“天命”者,自然要“恭行天之罚”。商代的建立也以“受命于天”而自居。“有殷受天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方将,帝立子生商”。夏代宣扬“受命于天”、“奉天伐罪”,所崇尚的“天”及“天命”仅处于一种自然神阶段。商代则将“天”及“天命”人格化为形象的“帝”或“上帝”,并与祖先一起奉为神灵祭祀崇拜。因此,商代已由简单的自然神崇拜发展成为与祖先神崇拜相结合,由单纯宣扬“天罚”进而发展到与占卜巫术相结合的“神判”。
2.西周统治者继承了夏商时期的天命思想和神权观念,继续宣称自己“受天明命”,继续打出“恭行天之罚”的旗帜。周人通过总结汲取夏商两代颠覆的历史教训,对“天命”有了新的认识和解释。他们不再盲目的迷信“天命”了,而是在“敬事上帝”的同时,提出了“不可不敬德”的要求。于是西周统治者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认识出发,将“天命”与“民意”、德礼与刑罚紧密联系在一起,确立“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指导思想,形成了“明德慎罚”、“刑兹无赦”、“刑法世轻世重”的法制原则。
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与激烈变革,形成了以儒、道、墨、法四家为代表的法律思想和法制主张。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礼治”、“德治”、“人治”的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倡“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自然”、“无为”的思想。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法律思想,明确提出了“帝王之德,以天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的绝对“无为”的政治主张。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提出“兼爱”、“尚贤”、“尚同”的思想。以李悝、商鞅、慎到、韩非等人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则提出“法治”、“重刑”的思想。及至秦朝,逐步形成了“缘法而治,法、术、势结合”、“法令由一统”、“弃礼任法,重刑轻罪”的法制原则。
4.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重建国家,不再重蹈秦覆辙,一方面崇尚黄老,一方面又标榜“仁义”,还要用法来“治之正”,从而形成了将儒家的“仁义”,法家的“刑名”与道家的“无为”糅合在一起的“黄老刑名之术”。自汉武帝开始,逐步形成以儒学为指导的正统法律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礼法并用”。
5.三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以重刑罚、重治理为特点,形成了“拨乱之政,以刑为先”的风格。两晋时期的法律指导思想就是要使儒家的礼治原则和内容融入到法律中来,即“纳礼入律”。南北朝时期,在法律活动中,“北重于南”,北朝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在法律科学中的成果,使儒家的礼进一步入律,最终以《北齐律》为代表,成为这时期法律思想的集中体现。
6.隋初统治者以恢复中原汉文化为己任,承袭了以德为主、德刑并用的正统法律思想,重视德治、仁治、强调宽法轻刑,但不轻视法律的作用,集前人立法之精粹,积极地革新法制。
7.唐初统治者重视以法律为治国手段,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强调法律简约、稳定,以利于执行和遵守。严明法制,一断以律。
8.宋朝统治者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为立法思想指导,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大度兼容,慎法轻刑 义利并用,重视经济立法。
9.元朝统治者接受汉儒建议,明确提出了“附会汉法”,“参照唐宋之制”的法制指导思想。同时为保存蒙制,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10.明初统治者提出了“重典治国”的立法思想,重视预防犯罪和法制宣传,强调“法贵简当,使人易晓”,重视以封建礼教约束人民的思想与行动。
11.清朝初年的统治者在立法指导思想上采取了“参汉酌金”的建议,即参考明朝法制为代表的汉族封建法制,根据时代的进步斟酌吸收满族固有的习惯法。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是要求引进西方法律体系和思想原则,但也要考虑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因素,尤其是封建的纲常名教,作为国之根本,必须为新法律所继承。
中国历代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活动的演变
陈建华
(一)夏商朝的立法思想是神权法思想。
神权法思想是从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发展而来的,人类进入第一个阶级社会以后,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被加上了阶级属性,成为神权法思想。
夏朝统治者把自己的统治说成是“受天命”,代表上天对人间进行统治;把他们对奴隶和平民的镇压和惩罚说成是“恭行天罚”。从夏朝开始,奴隶主就利用“天命”、“天罚”的神法权思想对奴隶进行欺骗,给他们的统治披上一层神秘的合法的外衣。商朝全部继承了夏朝的神权法思想,并且较夏朝更进一步,发展为一种典型的神权法思想。
立法活动:
1、禹刑。《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它是指夏朝法律的总称,并不是指一部成文法典,大多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
2、汤刑。《左传》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它是商代法律的总称,包括不成文的习惯法和国王发布的“誓”“诰”“命”等。誓侧重于出兵打仗前的盟誓,主要是发布军事命令或宣布军事纪律,大体相当于后来的军法。诰侧重于国王或者权臣对大臣、诸侯或者下属官吏发出的命令、指示或训诰。命是君主针对具体事情发布的命令。三者均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
(二)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是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以及亲亲与尊尊,具体到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就是“义行义杀”和“明德慎罚”。西周法律思想反映西周统治者立法思想的成熟与丰富,有利于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所谓“义行义杀”,就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所谓“明德慎罚”,就是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以期在人们头脑中构筑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立法活动
1、吕刑。周穆王为了革新政治,命司寇吕侯作“吕刑”。后因吕国改称甫,所以又称甫刑。它是西周中期很有代表性的法典,内容不可考,《尚书•吕刑》有所记载。吕刑论证了敬德于刑,以刑德教的重要性,反映了奴隶制法制的成熟状态,是在总结商和周前期法制建设经验基础上的重大发展,影响深远。
2、九刑。两种含义,一为周朝初年制定的刑书;一为西周的刑罚,即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加上赎、鞭、扑、流等刑罚,合起来称九刑。
3、周公制礼。将夏、商两代礼制加以折中损益,加上周族自己的礼制,制定了通行全国的较为全面、系统化的周礼,即所谓礼典,规范调整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周礼是西周时期法律规范的重要形式之一。
(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了封建性的国家,为了巩固从奴隶主手中夺取的政权,封建地主阶级采用法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立法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意思是说,取消按照血缘关系而规定的法律特权,取消按照爵位的有无和高低享有不同的待遇,除国君之外,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罚。这样,开始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要制定成文法,并向百姓公布,是人人皆知法而有法可依。从而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3.行刑,“重其轻者”。是指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这样,轻罪就不致产生,重罪也就无从出现了。
立法活动
1、郑国“制刑书于鼎”。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得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制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这是打破奴隶主垄断法律的一种手段,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局面。
2、邓析“竹刑”。公元前502年,郑国大夫邓析自行修订郑国的法律,书于竹简之上,称为“竹刑”。它虽属私人作品,但是影响很大。邓析后因“私造刑法”有违“国家法制”,被执政驷歂处死,但他的竹刑仍在郑国流传并为国家所承认,从而成为官方的法律。
3、、晋国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之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4、《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共有6篇,《盗法》、《贼法》、《囚法》(又称《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将《盗法》和《贼法》放于法典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它是战国时期法律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它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体例上看,它的六篇为秦汉所直接继承,成为秦律、汉律的主要篇目,魏晋以后最终形成了以《名例》为统率,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
5、商鞅变法。战国时期一次最为重要的社会改革。,在变法过程中,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改法为律”。法是指春秋中后期对法律规范的总称,由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刑”发展而来。要求把法律的普遍性和必行性提到更高的位置上来,改法为律即突出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稳定性、必行性,使法律观念的又一进步,对秦朝法制统一有重要的意义。此后,中国古代的法典基本以律为名。
(四)秦朝的法律指导思想仍然采用法家的思想,主要表现为:
1.法令由一统。这一思想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第二层含义就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2.事皆决于法。秦朝专任刑罚,规定了各种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3.以刑杀为威。这一思想有三层含义:第一,法网严密;第二,严刑重罚;第三,滥施刑罚。
立法活动
秦朝法律制度的许多内容直接来源于商鞅变法期间以及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所确立的制度。秦统一后主要是颁布各种单行的法律法令,立法活动频繁,但没有制定一部大而全的统一法典。
(五)汉朝的法律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汉初到文景帝时期采用黄老的无为而治作为统治思想,到了汉武帝之后确立了封建正统的儒家法律思想。后世封建王朝基本沿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汉初至文景时期
汉初至文景时期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为法治的指导思想。
汉初,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息生养,恢复和发展生产,以巩固刚刚建立的封建政权。这时,刘邦总结秦亡的教训,作为借鉴。刘邦手下陆贾根据黄老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道莫大于无为”。当时统治阶级从皇帝到丞相无不尊崇黄老思想。文景时期尤为显著。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就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结果,出现了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繁荣景象。
2.汉武帝以后
汉武帝以后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
汉初社会政治经济经过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巩固,但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室力量也逐渐强大起来,同中央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匈奴不断入侵,最高统治者就亟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寻求新的法制指导思想。汉武帝招贤纳士,董仲舒以“春秋大一统”思想应对。他指出,要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首先要统一思想。进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儒术,是将儒家思想与阴阳家思想结合起来,使之神秘化。他指出,事件万物都分为阴和阳,德为阳,刑为阴,德主则刑辅。这也是总结秦朝“转任刑罚”的教训,提倡先用德礼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辅以刑罚。这种刚柔并济的治国之道,是汉武帝行之有效的统治方法。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开端。
立法活动
1、“约法三章”与《九章律》。刘邦入咸阳后,宣布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朝建立后,高祖命萧何参照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它是汉朝的基本法律。
2、汉律60 篇。惠帝时,叔孙通为补充《九章律》所未涉及的官秩、仪品之制,编订《傍章律》18篇;武帝时张汤制定《越宫律》27篇,规范宫廷警卫等事项;赵禹制定《朝律》6篇,明定朝贺制度。以上四部分共60篇,汉律的框架基本形成。
(六)唐朝初年立法指导思想同当时“安民立策”的总方针政策密切相关,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点:
1.德本刑用。唐太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极推行以教化为宗,刑罚为辅的政策。把“德礼”作为推行政治教化的根本,刑罚只是为保障推行“德礼”而设,二者相辅而行。
2.法令简约。所谓简约,就是条文简明,使人易知。
3.宽仁慎刑。所谓宽仁就是提倡用轻刑。所谓慎刑,就是对犯罪者处刑采取慎重的态度。
立法活动
1、《武德律》。为唐高祖武德年间制定颁布,是唐朝立法的开始,以隋朝《开皇律》为基础,没有太多变化。
2、《贞观律》。唐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全面修订法律,经过11年的时间,完成并正式颁布,共12篇,500条。构筑了唐律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
3、《永徽律疏》。唐高宗以《武德律》和《贞观律》为蓝本,制定颁布《永徽律》,共12篇,500条。后长孙无忌又奉命制定律疏,对律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效力,附于律后合编一起,称为“永徽律疏”。它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但对主要原则和制度从历史上寻根溯源,说明其沿革,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也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具社会影响的代表性法典,集中体现了唐朝法律空前发达的盛况。
(七)宋代立法指导思想
宋王朝统治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部曲转化为佃农,摆脱地主的私属地位,跻身为国家编户。宋初统治者为适应这一变化,总结了唐末五代“君弱臣强”导致变乱的教训,确立中央集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统治。
宋代统治者针对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确立了重惩“贼盗”的法制指导思想。主张采用重法,使用酷刑严厉镇压“贼盗”犯罪,所谓“太祖、太宗颇用重典,以绳奸慝”,就说明了这一点。
立法活动
1、《宋刑统》的制定。在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但在各篇下分214们,并且律后附有唐中期以后到宋初到敕、令、格、式。
2、编敕活动。宋代自太祖制定四卷本《建隆新编敕》后,凡新帝即位或每次改元都有编敕。
3、编例活动。宋代也很重视编纂条例和断例工作,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神宗变法期间首颁《熙宁法寺断例》,南宋时期高宗颁布《绍兴刑名断例》等。北宋哲宗首颁“权宜指挥”,至南宋中期指挥已达数万件之多,其法律地位也日趋重要。
(八)元代立法指导思想
一是“参照唐宋之制”,“附会汉法”;二是沿用本民族习惯法。
立法活动
1、《至元新格》的制定,成为元代立国后第一部成文法典汇编。
2、《风宪宏纲》与《元典章》。分别制定与元仁宗时期与元英宗时期。
3、《大元通制》。以《风宪宏纲》为基础,修订了元代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大元通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法制状况。
(九)明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为了维持政治、经济不遭受严重的破坏,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并发展到极端化的程序。这一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确立的,对整个明朝的立法活动都有深刻的影响。
1.重典治乱世。具体体现在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两方面。朱元璋认为,国家的稳定,首先取决于封建国家能否实行对于各级官吏的有效管理。他试图通过重典治吏,来达到更好的治民、治国,强化中央集权。
2.礼刑并用。朱元璋也从历史中意识到,一味强调镇压,仅靠严刑峻法,虽可以取得一时之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主张礼法并用,将礼的预防犯罪的职能同法的镇压的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严刑酷法,又强调德礼教化,儒法结合,礼刑并用。
3.加强法制宣传。朱元璋将立法与法制宣传结合起来,要求老百姓知晓法律是如何规定的,用实际案例来教育老百姓。
立法活动
1、《大明律》。《大明律》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年开始编修,洪武30年完成并颁布于天下的法典,共七篇30卷,460条,一改传统的刑律体系,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大明律》是有明一代大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不仅本朝终世奉守不变,历代也无敢轻改。
2、《明大诰》。朱元璋在修订《大明律》的同时,为防止“法外遗奸”,亲自督导编制了《大诰》四编。主要内容是为惩治臣民各种典型犯罪的案例及朱元璋发布的训词诫令,是明朝具有特别法性质的重刑法令汇编,充分体现了“重典治世”的思想。
3、《问刑条例》。条例是明律以外的单行法规,一般简称“例”。通常来自于司法审判的典型案例,司法机关根据该案例拟定条文,经皇帝批准颁布,成为可以普遍适用的法律形式。明孝宗弘治年间,刑部删订《问刑条例》,使之成为正式法律,还将律例合编,例为附注,称《大明律集解附例》,影响了清朝。
(十)清初“详译明律,参以国制”的立法思想。
清朝统治者从关外时期起,就重视借鉴明代法制的得失,尤其到皇太极时,已从实践中认识到吸收明代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形成了“参汉酌金”的立法原则。“参汉”,就是吸收明代的法制;“酌金”,则是有条件地援用女真族的习惯法。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开始将明律为代表的汉族封建法律意识与原则吸收到有关的法律、法令中。在汉官的建议下,清代法制建设将“详译明律,参以国制”作为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
立法活动
1、《大清律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清朝较为完整、严密的定型大法,它与《大明律》的体系结构基本相同。
7.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七
一、研究设计
(一) 观测点设置
如何观测到研究者的研究思想, 是本文首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 按照基本研究规范的要求, 作者的研究思想多体现在文章关键词、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中。因此, 通过提取一篇文章的关键词以及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所含的主题词, 基本上可以了解该篇文章的结构、主要关注点以及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这种考虑, 并且从我国股权再融资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 即2000年以后的研究从数量上来说更多也更有代表性, 所以本文从2000至2007年主流财务会计刊物上所发表的有关股权再融资的文章中选取了21个主题词作为观测点以度量我国股权再融资问题研究的角度及其研究思想的演变过程。
(二) 样本选择
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关于我国股权再融资问题的总体研究情况, 本文主要选择《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财务会计核心期刊作为样本的采集点。因为这些期刊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权威性, 而选择2000年作为起点, 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后有关再融资问题的研究才开始渐热。观测点的统计和汇总方法是, 凡是2000年到2007年之间在以上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 只要题目中有股权再融资、配股、增发字样就将其选入样本文章。然后按文章中所出现的关键词、主题词统计。比如, 如果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成本”、“股权结构”三个关键词或主题词, 那么就相应在其对应的观测点上增加1次。这样, 如果某个观测点的统计次数多, 就说明该问题得到较多人关注;反之, 如果出现次数少, 则说明该问题受到关注程度比较低, 不是主流或焦点问题。按以上方法, 各个观测点在研究时间区间内出现的频数如表1所示。
二、我国股权再融资研究结构特征
(一) 研究的集散程度
关于研究的离散度, 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 2000年到2007年之间, 我国股权再融资研究所涉及到的研究主题有21个, 涵盖了股权再融资基本概念的介绍、方式的选择、股权融资偏好及原因分析等多个方面, 研究幅度较宽, 视野也比较广, 这是积极的一面。 (2) 主题词分布不均, 差异较大。从统计数据来看, 主题词为“配股方式”的数值为16 (频数最高) , 主题词为“公司治理”的数值仅为1 (频数最低) , 两者观测值相差15, 研究的差距很明显。 (3) 在2000年到2007年总共检测到相关研究文献53篇, 作者46人, 按人均来计算, 每个研究者发表文章约1.15篇, 研究成果比较分散。这意味着我国股权再融资研究力量上比较分散, 缺乏持续性研究, 研究缺乏纵深性。关于研究集中度, 尽管在股权再融资方面的研究选题很广, 比较分散, 但仔细分析还是能够分辨出我国股权再融资研究的主流论题及思想脉络。本文将表1中21个主题词按其研究内容进行分组处理, 如表2。
由表1和表2可知, 我国股权再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
二组和第三组, 第四组虽然涵盖的观测点少, 但也是股权再融资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由此可以说, 我国股权再融资领域三条研究主线, 三者观测点的合计数约占整个样本观测点的57%, 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其中, 第一条主线是围绕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展开的, 介绍国外文献有关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各种理论分析, 同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配股和增发的利弊。其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有陈小悦 (2000) 、阎达五、耿建新 (2001) 、王春梅 (2002) 、李志文和宋衍蘅 (2003) 、原红旗 (2003) 、管征和张世坤 (2004) 、王亚平 (2006) 。第二条主线是对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所进行的原因分析。代表性文献有, 黄少安、张岗 (2001) 认为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王乔、章卫东 (2003) 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出发, 分析股权再融资偏好, 认为股权分置、大股东控制使得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陆正飞、叶康涛 (2004) 年采用Logit模型, 从融资成本、破产风险、负债能力约束、代理成本和控制权等因素多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条主线是研究股权再融资对企业短期市场绩效 (股价) 和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 分析股权再融资前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上市公司为达到再融资资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其代表的文献有章卫东 (2003)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债绩效进行研究, 揭示了影响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的核心因素。原红旗 (2003) 分别从机会之窗、盈余管理、信号理论、、计量、规模效应等观点解释了股权再融资 (SEO) 长期业绩下滑的原因。
(二) 研究的独立性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美国的研究水平都是值得世界其他各国学习的。股份公司起源于欧美, 对于股权再融资问题的研究, 借鉴其研究路径、方法、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借鉴带来的弊端是可能使我们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 在研究时机、研究对象和思想路径的选择上容易受其影响而失去独立性, 可能会影响我国学者自身的创新研究, 忽视我国自身的现实和需求而完全紧靠美国的研究亦步亦趋。所以, 学术研究的独立性是判断一个国家学术研究思想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一点对社会科学来说尤为重要。在股权再融资方面, 虽然在1984年以后, 美国上市公司普遍停止了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 但从研究的角度讲, 我国还是受到国外一定程度的影响和诱导 (虽然从研究的时间上落后于美国, 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起步较晚) , 但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 我国同美国还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美国对股权再融资的研究最初研究再融资的方式——配股和增发, 从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出发, 阐释再融资方式的选择。Ecobo和Masulis (1992) 、Myers和Majluf (1984) 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后来研究SEO的长期业绩之谜, 即股权再融资公告后企业业绩下降, 股价下跌, 经营业绩也下滑。Tim loughran and Jay r.ritter (1997) 曾对此进行研究。我国有关股权再融资的研究主要也是这两个方面, 管征、张世坤 (2004) 曾研究不对称信息下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 原红旗 (2003) 从理论角度解析股权再融资之谜, 即发行之谜和SEO长期业绩之谜。我国的股权再融资研究受到美国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必然结果。但值得说明的是我国的研究思想还是相对独立的。研究人员还是能够理智地从我国的管理和实际需要出发研究问题, 章卫东、王乔 (2003) 研究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 结合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进行研究,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还有李志文、宋衍蘅 (2003) 提出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 在道德风险模型和权衡理论均失灵的情况下, 从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融资渠道狭窄及监管限定的视角分析上市公司配股原因, 并提出了“时机性圈钱”和“无条件圈钱”的新论, 这也反映出了理论界植根国情、注重实效、独立判断的研究思想。
(三) 研究趋势
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通常情况下, 当某一学科处于发展之初时, 易于取得研究突破, 会产生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当其趋于完善、成熟和创新难度增加时, 人们的研究兴趣则会减弱, 并导致研究成果减少。对于股权再融资问题, 从大范围看, 其属于融资范畴, 而由于1998年以前, 我国只有配股一种股权再融资方式, 所以大量的理论研究还是产生在2000年以后, 这也是本文文献选取从2000年开始的原因, 最初两年, 文献比较少, 从2003年开始才逐渐增多, 主要是融资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随着企业的发展, 再融资已成为企业增长的动力。有统计数据显示, 到2003年底, 我国上市公司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融资共计8026.93亿元 (不包括在海外的融资) , 其中股权再融资 (配股和增发) 为2990.45亿元, 配股为2217.96亿元, 占股权再融资的73.763%, 增发为772.49亿元, 占26.27%。说明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资金渠道。2008年平安保险和光大银行的再融资方案再一次使再融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股权再融资也正因蕴含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三、相关建议
(一) 加强学术研究的集成性
我国再融资研究在集成性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后继研究者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作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围绕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这一论题发表了很多文章, 与再融资行为理性回归、相关者利益、大股东控制、股权分置等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 但大都停留在文字分析阶段, 后续研究缺乏案例剖析和实证研究。
(二)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进行研究
股权再融问题从大方面来说, 主要是再融资方式和再融资后业绩表现两个问题。对我国来说, 目前应该增强对监管层、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了解, 进而提炼出更适合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提升监管力度和上市公司水平, 使再融资后业绩表现向好。这种研究的思路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容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创新意义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原红旗:《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 《会计研究》2003年第5期。[1]原红旗:《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 《会计研究》2003年第5期。
[2]章卫东、王乔:《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会计研究》2003年第11期。[2]章卫东、王乔:《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会计研究》2003年第11期。
[3]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1第9期。[3]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1第9期。
[4]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4]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5]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 《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5]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 《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6]张祥建、徐晋:《股权再融资与大股东控制的“隧道效应”——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再解释》, 《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6]张祥建、徐晋:《股权再融资与大股东控制的“隧道效应”——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再解释》, 《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
[7]Myers, S., Majluf, N., 1984, “Corport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7]Myers, S., Majluf, N., 1984, “Corport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8]Eckbo, B.E., Masulis, R.W., 1992, “Adverse selection and the rights offer paradox”, Journal of financial.[8]Eckbo, B.E., Masulis, R.W., 1992, “Adverse selection and the rights offer paradox”, Journal of financial.
[9]Eckbo, B.E., Masulis, R.W., and Norli, 2000, “Seasoned public offerings:resolution of the‘new issues puzzl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6, 251-291.[9]Eckbo, B.E., Masulis, R.W., and Norli, 2000, “Seasoned public offerings:resolution of the‘new issues puzzl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6, 251-291.
[10]Loughran T.and Ritter J.R., 1997,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firms conducting seasoned.[10]Loughran T.and Ritter J.R., 1997,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firms conducting seasoned.
[11]Hansen, Robert S., 1988, “The demise of rights issu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 289-309.[11]Hansen, Robert S., 1988, “The demise of rights issu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 289-309.
8.浅析民生与民生思想的发展演变 篇八
关键词:民生;民生思想;发展演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一直都重视人民的生活问题,人民的生存与生计始终是党的工作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上又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一、“民生”的基本内涵
“民生”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128,意思是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导致贫困。这里的“民”指的是百姓,是被统治阶级,“生”是生存,“民生”即被统治阶级的生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与变法成为时代主流,战争逐渐改变了百姓的地位。百姓是战争的主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民盛则国强,民弱则国衰,拉拢百姓成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到了近代,孙中山对“民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对“民生”具体含义一知半解。孙中山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他在讲演中对“民生”作了以下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2]231,接着他又对“民生主义”作了解释:“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问题才是历史的重心,而社会问题中又以生存为重心,那才是合理”[2]236。解决社会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点,而生存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心,从孙中山对“民生”的定义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广大民众生存问题的重视。《辞海》把“民生在勤”与“国计民生”中的“民生”都解释为人民大众的生活,也就是所有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可称为民生。党的十七大之后,民生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众多学者都阐述了自己对“民生”的理解。目前国内学者大都赞同吴忠民教授对民生内涵作出的解释,在民生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多数引用吴忠民教授的狭义民生概念。他认为民生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3]
综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人们对民生内涵的解读实现了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同,民众的需求不断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各不相同。因此,“民生”可概括为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是“生存型民生”,第二层次是“发展型民生”。“生存型民生”就是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的满足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的生产活动总是围绕着基本物质资料的获得、围绕着温饱的需求而展开,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有能力和有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发展型民生”是“生存型民生”得到满足之后,追求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对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发展环境、发展权益等方面相较于“发展型民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侧重于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二、民生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民生思想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的,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各朝君主就已经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往回看中国的历史,给中国甚至给世界留下光辉灿烂文明的,如著名的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明“永宣之治”等时期,封建统治者都无一例外的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民生策略。正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4]52,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朝代的兴盛都是建立在百姓和乐安宁的基础上,而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因为百姓在统治阶级的压榨剥削下被迫起义,推翻剥削政权。历史证明,凡是重视民生,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君主,带来的必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而忽视民生,为了自身阶级利益不断压榨掠夺人民的君主,必然导致一个朝代的没落甚至更替。
不仅封建统治阶级关注民生,古代民间思想家也很重视民生问题。《尚书·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4]124,意思是民众的生存问题必然要放在突出地位解决,如果天子罔顾民众的意见,忽视民众的生活,民众就会代表天意推翻他。《礼记·礼运篇》提到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308,体现了当时百姓对自己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希望。春秋战国时期孔、孟、老、庄、墨、韩等思想家的思想都呈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主张人的独立,民众的生存问题应是君主关心的首要问题,反对君权独尊。墨家的“为万民兴利除害”思想;老子的“尚民为先,轻徭薄赋”思想;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论”等都是各大家民本思想的体现,他们认为重视民生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定的关键。
随着西方先进民主政治思想传入中国,近代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民生。孙中山先生在充分学习西方先进民权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生主义”,首次把“民生”提升到了“主义”的高度。关于民生,他认为“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2]246孙中山不仅对“民生”的含义了详细解释,还从民生问题的产生、解决关键及重要性等方面对“民生主义”做了系统的理论说明。虽然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孙中山理想化的民生主义没有实现,但是他对民生的新理解给当今民生思想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重大的启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还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政治和制度上的基础。毛泽东不仅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思想,更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民生政策,在不断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全党追求的基本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中国自此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生快速改善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躬身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这个时期民生思想的显著特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政策措施的起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从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利益,享受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6]85。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设定了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民生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把民生问题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1-2)》,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3]吴忠民:《民生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4]冀昀主编:《尚书》,线装书局,2007年版。
[5]杨德忠编著:《古代汉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
[6]傅治平编著:《理论强党,思想富国:学习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论述》,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九
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创立;战国:蔚然成大宗; 秦朝:遭打击;
汉朝(汉武帝)正统地位;魏晋-隋唐:三教合一,面临挑战 宋明:改造后理学成为官方思想;明清:批判中发展。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②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③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崛起④学术上:私人讲学出现,“学在民间”
2、主要流派
①、道家:老子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哲学:主张世界的本原是“道”,世界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庄子主张世界万物都相对、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
②、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③、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④、儒家:孔子主张仁(核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主张仁义施政、君舟民水、性本恶。
3、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㈠、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形成背景 ①、汉武帝初期社会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三大问题)②、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③、汉武帝举贤良对策,选拔人才。
2、代表作品:《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思想主张:A.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为加强君权,提出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C.为巩固统治秩序,提出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4、历史意义:他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汉武帝加以实行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政 ③教育:以儒家五经为教科书〔诗书礼易和春秋〕,兴办太学和郡县学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
㈠、产生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地位;汉唐以来三教合一趋势的推动;
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㈡、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程朱理学: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核心思想);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朱熹特别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明天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
2、陆王心学: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核心思想);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认识论)。
3、二者异同
①、同:都继承了孔孟思想、主张理是宇宙万物本原、以纲常伦理维护君主专制、重视主观意志的作用。②、异:
a、对天理的定义不同:程朱认为是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陆王认为是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b、认识理的方法不同:程朱主张格物致知,陆王主张知行合一〔通过反省内心得到天理〕。㈢、理学影响
1、消极影响:用纲常伦理约束人们,维护君主专制,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2、积极影响: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上: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思想上: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 ①、离经叛道的异端李贽:挑战孔子和儒学的正统地位; •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评价: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是反封建的先驱。• ②、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区别对待亡国与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唯物论),物质是可知的(认识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 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历史影响: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强大而顽固的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10.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十
关系
潘沁
2013-2-28 20:01:38来源:《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杭州)2004年02期包豪斯设计思想的产生是在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设计探索风格的基础上产生的。从18世纪末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萌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似乎就铺垫了它的理论基础,尽管非常显明的是包豪斯设计思想几乎是在与以上设计运动思想承继与对立,甚至又是反叛的思想前提下展开的。探究这一设计理论的内在演变过程,明晰一种设计艺术思想产生的内在本质,对于进一步发展我们的设计思想有着深刻的价值。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着实让英国人乃至参展的所有国家感到悲哀,绝大多数展品存在着骇人的品位缺乏:当时的展品中工业产品占了很大的比例,外形全都相当粗陋。工匠们尝试用一点装饰来加以弥补,于是把哥特式纹样刻到铸铁的蒸汽机上;在金属椅子上用油漆画上木纹;在纺织机器上加了大批洛可可风格的饰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连官方发表的报告也直截了当地宣布了该展览会所揭示的堕落。
早在1607年,英国国王亨利四世就支持建立皇家挂毯织造厂,科尔贝于1664年将这些厂合并组建了皇家哥白林制造厂,1667年又扩建为综合性的帝国家具制造厂。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勒布伦被任命为这家新企业的厂长。厂中职员除了许多工种的工匠外,还有画家,如卡非里耶、布勒、图比等给该厂的60名学徒和雇工上素描课,这些课程只被看成是补充性的,与设计、材料与制作工艺毫无关系,而主要是临摹素描,人们认为迫切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部分,那时设计与教育之间普遍存在一种统一性,然而在18世纪的欧洲情况却不为乐观,两者之间将竖起一堵墙。18世纪欧洲的许多挂毯作坊和瓷器制造厂都是对科尔贝观念的模仿,但是技术教育依然集中于行会师傅的作坊中。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家提
倡“学院”教育,在1750年之后美术学院和美术学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与启蒙运动这一倾向似乎联系得相当紧密,在这种观点看来,提升工人或匠人的设计能力,以及实现艺术家所提供的设计能力,也是极其需要的。随着19世纪的时间推移,美术学院的教学内容得以提炼,将它们提升到大学或艺术学院的地位。素描入门被初级与中级美术学校接过去,职业的素描训练转移到技术学校或职业学校或市立美术学校,进一步的划分将美术学生与学习工程技术的学生划分开来。
随着工业与技术的空前发展,有些国家的大学设立了工程系,有些则成立了专门的“高等技术学校”。但尽管如此,职业训练和实用艺术训练二者仍毫无分别。在那个时候实用艺术处于最卑微的境地,美术学院会员过于自负,对它提不起兴趣,职业学校也不堪重负,不能充分考虑它的需求,而行会已不存在,不能维护其高标准。因此,在没有权威看护手工艺的情况下,早期机器工业的发展便完全毁坏了它。对于厂家来说,唯一的指标是获利,但对于长期在作坊中长大的人来说,利润肯定是不可思议的。早在1836年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艺术与机器之间不协调的最糟糕的局面。
众所周知,英国首当其冲地发展了具有现代生产力的机器工业,同时也比欧洲其他国家更早的面临着它所产生的社会的以及艺术上的恶果。伦敦颁布了制止工艺美术下滑的第一个政府法案。另一个原因是大不列颠没有建立起像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那样的省立或市立的素描学校体系。于1754年成立的皇家美术协会,“其宗旨是促进大不列颠的艺术、制造业和商贸”,但并没有建立一所学校,政府放任工艺美术处于一塌糊涂的境地,直至普金时代。在1853年,终于采取了行动,即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并强烈要求将“学院化”体系引入不列颠,结果是于1837年设立了一家模范设计学校,该校开设了初级素描课以及适用于各种工艺美术的素描课。但这个班在两年后就因缺乏生源而停办。1846年成立了另一个国会委员会调查新体系所获得的成果,评议是“一个彻头
彻尾的失败”。委员会说,除了素描临摹以外,这所学校没有干任何事情。现在跟以往一样,产业部门雇佣的设计师少的可怜。艺术的教育于是便出现了1851年世界博览会的令世人沮丧的局面。
无论是法国、英国还是德国,最为紧迫的问题便是为工艺美术提供良好的教育。而这些期望不可能落实在制造商头上,也无法通过工匠解决问题,艺术家们也不感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有关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法国人拉博德在1856年出版的书名叫《艺术与工业的联合》中指出,在希腊,艺术和工艺美术是不分彼此的,而这种划分,只是中世纪王公大人们做出的,使艺术家免受某些对工匠们有效的法律约束。拉博德提出了若干补救措施。首先,政府应该立即着手改进学校中的艺术,要求有好的古代的范本,各种形式的定期的素描课,写作课。对于学徒和工人,拉博德建议进行类似于老行会和作坊的训练。开办更多的实用艺术高等学校,此中,人体写生课是关键的。教师应有大工作室,领取丰厚的薪金,不应太多的专业化。除此,政府还应该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改进工艺美术,即建立模范作坊或模范工厂,以激励民族制造业。
德国建筑师桑佩尔在1851年曾经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世界博览会的评论,题为《科学、工业和艺术》,桑佩尔认为惯常的学院式教育误导了不合要求的艺术家培养过剩。纯美术与装饰艺术的教育根本不能分家。所有的训练都应在充满集体精神的作坊中进行,具有“师徒之间兄弟般关系”。同时桑佩尔还认为,教学的改进不可能解决世界博览会在美学上的失败所引发的所有问题。必须改进公众的艺术趣味,然后才可能从艺术家教育方法改革中受益。为此,桑佩尔建议建立装饰艺术博物馆,收藏古代瓷器、织物、石器和工程艺术,并开设讲座和教学实习工厂。
桑佩尔关于向制造商、艺术家以及公众展示往昔成就,以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维多利亚精神对装饰艺术所提出的要求。而且艾伯特亲王还成功地确保在设立的博物馆中有一大块古代装饰艺术的展览作为博物馆的核
心部分。在桑佩尔的要求下,设计学校改进了只限于教学中的纸上素描,而是画实际的工艺器物。英国之后兴起的170多所素描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英国工业产品的品位做出了贡献。1862年的世界艺术博览会表明了英国艺术的进步。各个国家相继效仿建立博物馆和学校。
可以说,桑佩尔将实用艺术博物馆与实用艺术学校结合起来,成为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特征。人们几乎一致公认,纸上临摹仍然是唯一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那时在学校中开设了比50年前更多的石膏像及自然写生课,在美术学院中情况也是如此。如在学院中一样,人体素描写生被视为任何未来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海登在1839年猛烈抨击设计教学不重视素描写生。为“经典教育法”辩护的典型论据,同时也主宰着法国的装饰艺术学校和职业学校,例如比利时人阿尔文就提出人体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世上最完美的研究对象。知道如何画人体的人,便会了解工业设计所需要的关于比例与形式的全部知识。因为要画人体写生,就必须学会取出那些偶然的丑陋的特征,而古代的石膏像是对人体所做的最富有激发性的解释,任何美术学校或装饰艺术学校都有这些石膏像,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德国伟大艺术史家之一施普林格说:正如同样的官能引发了艺术与实用艺术中的创造力,同样的教育也要进行传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一般的艺术原理,这些恐怕希腊人阐述得更为完善了。因此在开始研究大自然之前,学校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艺术。阿特尔贝尔格将此论点推向极致,认为工艺美术就是将美术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要求。因此“实用艺术”必须是绘画、雕塑和建筑教学的结果,如果工业制品“要想超越手工业标准给人以艺术杰作的印象的话”。“设计的成熟取决于设计的完善、地位的提高,以及对种种诗性的和高尚的分支的倡导。”新的装饰艺术学校意味着培养匠师,如金匠,或工业设计师。对他们来说,写生似乎更为重要,也比实际的手工活更加高尚。这种自尊心也传染给了装饰艺术和纯美术。全体师生都要成为艺术家,不要当工匠。所以他们只对纹样感兴趣,并以为装饰就是他们应该关心的一切。对这种错误观点最糟糕的表述是乔治·吉
尔伯特·斯科特对建筑所下的定义“不单单是房子,而是构造的装饰”。同样的观点也统治着各地的艺术学校,也出现了对工厂教育漠不关心的倾向。
直至几乎19世纪末,装饰艺术或工艺美术学校的创建者与校长中还没有一个人认识到在材料、工艺、用途和美学形式之间的内部有机联系,而威廉·莫里斯有了新发现。因此欧洲发生的手工艺复兴以及工艺美术复兴要归功于他不屈不挠的创造力。现代设计运动更多地受益于他而非19世纪其他某个艺术家。莫里斯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古典/浪漫主义学派。因为他从卡莱尔和前拉斐尔派那里获得了关于生活美的崇高使命的信念。莫里斯的理想是中世纪的合作状态,这种制度及其行会制度确保艺术具有健全的社会地位。因为中世纪每一件物品都是“由这个人为那个人”而制作的,“对制作者与使用者都是件快乐的事情”,还因为“最优秀的艺术家依然是工匠,而最卑微的工匠也是一名艺术家”——这就产生了美,在中世纪它使得任何器物或装饰生气勃勃。一旦艺术与工艺的统一性丧失,美必然消失。莫里斯忠于自己的首要原则,即艺术不应是少数人独占的奢侈品,他不满足于得到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希望广大公众都能得到所有他认为是优秀的艺术。所以1861年,他成立了“莫里斯、马歇尔和福尔克纳绘画、雕刻、家具与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它是现代工艺美术的开端。工艺美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是莫里斯学说的直接成果。之后,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和工匠的联合俱乐部成立,还有一些工艺美术展览协会。
我们知道,包豪斯设计思想在德国萌起并对现代设计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那时要将莫里斯的关于作坊式的训练思想传入德国的公共艺术学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莫里斯拒绝对机器生产感兴趣,主要关注手工艺。在德国,工业被证明更多地引发了新的观念,它首先修改了新艺术风格,接着艺术家们自己又发现只有接受机器,并根据它的种种特性来做设计,才能创造出一种与仅仅是富人的时尚风格相对立的普及性风格。所以就出现了设计师的教育要求。一些人感到,艺术学校首要任务是创造出崭新的形式。根据此观点,学生必须有能力
11.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十一
课标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课标内容进行解析,结合图文材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及相应的人地关系;结合图文材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出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不同。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该教学设计为本节的第1课时。本章编排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后、区域地理之前,既是对之前知识的总结升华,又对后续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体现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地理核心思想,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情感的升华。本节内容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从过去、现在、未来不同历史时期阐述人地关系,列举人地矛盾引发的环境问题,试图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通过给出的资料归纳并总结相关知识。学生处于信息发达的社会,互联网使用普遍,具有很好的查阅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可以自己或合作完成查阅资料、编辑资料等工作。由于大部分学生生长在城市,对城市环境问题有切身感受,但对农村环境问题较陌生,需要给予一定说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对学生来讲较陌生,需要教师运用图文材料予以说明。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知道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对比说出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分析人地关系思想及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提高分析归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查找、分析材料,锻炼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推选代表介绍全球性环境问题,锻炼整合信息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难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原因;环境问题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表1)
12.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 篇十二
1 学派林立, 相互渗透
中国养生思想体系形成较早, 养生学派众多, 他们相互渗透, 相互借鉴, 其中影响最大, 理论体系最完整, 传播最广泛的是儒、释、道、医家的养生思想。儒家治世, 把生命的价值与养生的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 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 这种长生不老的思想队科学聚友难以估计的重要性。” (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道家消极治身, 强调形神, 内外兼养, 以清静恬淡寡欲为内养, 反对违反人性的绝欲、禁欲。佛教的“消除业章, 身心自在,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与儒家的“大德必得其寿”同理。佛教不以养生为其终极目标, 但佛教的教义与活动内容对养生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 书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可见, 医家以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极为突出。儒、道、佛、医的等是中国古代养生思想体系的四大流派, 它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养生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并规范了养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2 方法繁杂, 由少到多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养生学发展过程, 可以看出养生方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由浅道深, 由实践到理论升华的复杂历程。其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张弛有度、上下贯通、刚柔相济, 养形、养神、养心、养气、养德兼备, 形成多维-立体养生思想构架, 以此为出发点演绎出众多的具体养生方法, 如书画、音乐、饮食、芳香、导引等, 正所谓:“流水之声可以养耳, 青禾绿草可以养目, 观书绎理可以养心, 弹琴学字可以养脑, 逍遥杖履可以养足, 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内经·素问》说:“久视劳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内,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是五劳所伤。”这都说明养生更应该注意动静结合, 动静兼修, 动静适宜。人在运动时应该顺应自然, 动于外而静于内, 动主练而静主养神。“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也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3 主体多元化, 参与群体广泛
“自先秦以迄明清朝代积有丰富养生文献干余种, ……历代王朝的古代养生学者流派众多, 具有贡献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近百名。”[1]儒、释、道、医、武、文人、隐士、帝王将相, 如此广泛的群体, 如此广泛的时空穿越, 为养生的研究、整理、传播、实践提供了宽广、悠远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儒、道、佛、医不同时期依据各自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养生思想, 而文人、隐士、帝王将相成为自觉的实践者。养生的结局各一, 有受益颇多的, 也有方法不当, 夭折短命的。后世医家对儒、释两家的养德思想十分重视。道家、儒家亦吸取医家的经验, 在养生思想方法上各有进展, 其中出现了医道双兼, 或儒、道、医合一的养生家, 如葛洪、陶弘景、孙恩邈等名家。《辞海》记录高僧、名医、历代帝王分别是62人、42人和154人, 平均年龄为72、73和51岁。明清时期书法家平均年龄79.6岁。百岁以上的有3人, 晋代佛图澄116岁, 唐代澄观101岁, 唐代神秀100岁。[2]
4 文献极其丰富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记载, 我国现存中医养生专著900多种, 秦汉隋唐40多种, 宋金元40多种, 明清250多种, 近现代450多种, 而散见于非医书中的资料也相当可观。《易经》蕴含深刻的辩证思想, 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 指明了古代养生的正确道路。“秦汉以后, 养生内容多集中在中医学和道家、道教的书籍中, 在儒家和佛教书籍中也有论及。”[3]“养生”概念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光盘版中出现了6279次。据明《正统道藏》辑录有5485卷, 其中涉及养生内容就多达2000余卷。历代经史子集、医书、文学著作、笔记、史书、诗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有的言简意赅, 有的古朴深奥。中国古代养生学由于强调个人的实践, 没有使其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这也使许多养生典籍充满了神秘色彩。
5 形神合一
《吕氏春秋》记“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最早提出“动以养形”思想, 华佗继《庄子》的“吐故纳新, 熊经鸟申”思想之后, 创立“五禽戏”, 后世又创编了“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静以养神思想源于老庄, 如《老子》记“淡然无为, 神气自满, 以所谓不死之药。”, “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 《内经》述“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 所谓的“形”即形体, 指人的机体而言, 而“神”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之神, 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 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 神是形的生命表现, 只有形神统一, 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6 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养生学, 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为背景的知识体系。整体观的核心是“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化、收、藏。是以, 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故器者, 生化之宇, 器散, 则分之, 生化息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 。顺应自然是中国古代养生的基本原则, 只有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目的。《灵枢·本神篇》中说:“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温,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医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道家归真返朴、佛家清静的寺院环境等都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
结束语
综观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发展历史, 可以看出, 其形成较早, 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并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理论系统, “无论从理论上的”静以养生“或”动以养生“, 还是从方法上的服食、导引、食气、房中以及神仙方术, 先秦楚地的养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已具有后世养生的基本框架, 后世养生只是在其内涵与外延的细节上有所延伸。”[4]逐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富的养生思想体系, 其动静、内外兼修观念蕴含着传统的阴阳学说思想, 充满辩证统一思想, 是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张家林.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探讨[J].大众商务, 2009 (8) :279.[1]张家林.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探讨[J].大众商务, 2009 (8) :279.
[2]李晓东.中华名家养生精解[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103.[2]李晓东.中华名家养生精解[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103.
[3]孙中堂.中国古代养生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 20104 (3) :185.[3]孙中堂.中国古代养生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 20104 (3) :185.
【思想汇报 历史思想演变过程】推荐阅读:
思想演变过程范文07-31
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资料(必修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6-17
党的历史思想汇报09-06
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06-28
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8-04
建党90周年学习体会思想汇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经验(2011年6月)10-02
入党思想汇报:企业员工入党思想汇报10-27
思想汇报之转变思想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