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4-08-29

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精选9篇)

1.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 篇一

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既方便自己,也方便读者。但有鉴于一般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还没有把这一项工作摆到自己的日程上来,因此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地方公共图书馆应有自己的地方文献目录

任何一个地方公共图书馆,或多或少收藏一些有关本地方的文献资料。如何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作用就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之一。编制一套适应自己馆藏情况的综合性目录:

首先,图书馆可以获得一种完善的工具。地方公共图书馆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它必须对馆藏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补足自己的缺门,力求照顾到各个方面。同时,图书馆也应尽一切可能满足读者检索地方文献资料的需要,能够做到有问必答,在极短的时间向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料。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目录供应用,是无法做得到的。

其次,由于历史科学的发展,区域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也已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它们的资料来源都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也应切实地把这一任务担当起来,主动地介绍资料。如果图书馆对自己馆藏地方文献处于依稀模糊的状态,那是不能够成为修志编史资料的重要来源的。

再次,我们要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这里就有一个摸清地方情况(包括现状和历史)的任务。图书馆要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充分提供资料,以作制订计划,落实措施的参考。没有自己馆藏目录,是难以进行工作的。

地方文献综目的对象和范围

何谓地方文献?顾名思义,凡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有关本地区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包括历史和现状)都属于地方文献的范畴。就自然情况说,举凡地质、土壤、水文、山脉、水系、资源、气象、灾害等等文字记载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就社会情况说,则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如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乃至于知名人物的交往活动等等都是应该注意收集的。这些资料可能当时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示其重要性。我国在封建时代,历代皇朝都注意编纂地方志,清朝雍正以后更明定每隔六十年修一次,把六十年中各方面的情况记录下来。近来,区域的历史,地方的历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分支正在吸引人的兴趣。要开展区域或地方史的研究,离不开史料。因此,很有可能,当时无心收集并不予以多大注意的一些文字资料,过后往往会成为被人珍重的重要史料。

再就时间范围来说,地方文献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上自神话传说,下至我们生活的当前时代,都应该引为我们所说的范围以内。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因此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现象,都属历史。当然,作为一定行政区划,它的历史有长有短,在历史的地位、作用也是各自相异的,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的时候,可以自定重点,但这个并不排斥重点范围以外文献资料的收集。

由于地方文献包括的对象是多方面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因此编制这样的目录必然是多科性的、综合性的。我们之所以把地方文献的目录定名为综目,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地方文献的种类

确立了地方文献的对象和范围,则目录所应包括的种类,大别言之,可分析如下:

(一)历代地方志书:包括县志、镇志,里志以及其它志书,都是研究地方历史的主要参考资料,在目录中应该放在首要的地位。无锡市图书馆藏有自元至清末历代县志,这个极为可贵,当前不仅要保管好,还应系统反映,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库藏情况,以便利读者应用。

(二)政府机关的公报,团体或个人编辑的年鉴以及其它类似性质的手册等等。公报、年鉴、手册都载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具体资料,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地方志具有同等价值。

(三)当地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丛刊等等。报纸大都各有其政治背景,在重大社会问题上所发言论,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阶级、阶层的动态。期刊、丛刊等也是如此。

(四)某些宗族,特别是地方大宗或有实力的家族集团的家乘、谱牒。还包括某些地方人物的年谱、传记等,也是主要的类型。有历史研究经验的人都能理解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都有其社会背景。我们可以透过这类文献资料窥测到某些历史的动向。

(五)私家的文集、笔记、不论是刻本还是手稿,都是收集的对象。如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顾宪成的《顾端文公遗集》、高攀龙的《高子遗书》、薛福成的《庸厂文编》等等。除此之外,对于现代或者当代人的结集或未结集的著作,只要有可能,也应列入我们的收集范围之内。这些著作在当前看起来,似乎与地方史的关系不大,但过了若干年,就有可能成为极其有用的资料。历史学家为了研究某一历史人物一时苦于材料缺乏,到其家乡设法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今天做好这项工作,可以说为后世造了无穷之福。

(六)有保存价值的私人日记,书信等等。所谓有保存价值,那并不是完全看日记主人或笔记作者的社会地位,即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如果所记内容有社会意义,有历史价值,那同样要收集。

(七)其它涉及地方历史的资料。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有关各类碑刻的拓片。碑刻的种类很多,有的现在还存在,有的碑刻已遭毁坏,但有拓本。碑刻的保存是博物馆的职责范围,但拓本的收集,应是图书馆的责任。譬如近来发现的一些碑刻可以使我们看到明清以来各类商人如广东帮、山西帮、江西帮、安徽帮、浙江帮商人的业务活动,从中看到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动态,对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以上不过列举几个重要的方面,实际上远不止此。问题在于我们一要有地方的观念,二要有历史的`眼光,做一个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有心人,热心人,我们收集的种类还可以不断扩展开去。

地方文献的收集问题

明确地方文献的对象,范围和种类,我们对于地方文献来源方面的一些特点,也就不难索解了。地方文献的来源大体上有这样三个特点:一,多种渠道。地方文献不象一般的出版物,可以直接采购,因其内容和种类的多样性,它收集的渠道也是多样性的。它有的可以从书店购得,有的可以来自公私方面的馈赠,有的则还要工作人员实地采访收集。二,多种层次。地方文献可以是关于地方历史的专门著作,如上面所介绍的,那就是直接性的。但也有间接的,它夹杂在其它著作中间,甚至不是有关历史的著作中间,如一个外地人来本地旅游的记述。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加以抉择。三,多种学科。我们今天研究地方历史,着眼在发现社会的规律,只要有助于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探讨发展的规律性的资料,都在我们收集的范围以内。地方人士的文学作品固然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著述、论文也应同等注意。今天,科学进展很快,每一门科学都在不断出现分支,地方文献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样化了。

因为综目的质和量,是以收集的质和量为基础的。一个能够为地方史研究充分利用的综合性目录必需要在大量收集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下列几个方面是收集的主要途径。

一、要细心地从现有库藏筛选,不使遗漏。一般说来地方人士的著述,有关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专门著作都比较好办,困难在于夹杂在其它著作中的有关资料,就不大容易发现。尤其在新闻、出版事业发达的今天,有关本地的文献资料并不只见于本地的出版物。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平日认真,细心,又能持之以恒以外没有其他捷径

二、从报刊、期刊以及其它出版物上收集。做这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高度的敏感,而且要熟悉写作者,心里有一份相关的人名录,最少限度对一些著名人士要心中有数。否则资料到了眼前也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过。当然有些不知名的或初露头角的人物,它们的著作容易忽略过去,但一旦知道了,就应该记入自己的人名录中。要做到这点,地方公共图书馆非设立专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不可。

三、在掌握并熟悉作者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和作者建立经常的通信联系,要求他们出于关心故乡建设的热诚,随时将自己的著述赠送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以走群众路线,把读者广泛动员起来,让他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作者和作品随时告诉图书馆。这样由作者和读者与图书馆三个方面结成了一个广泛的联络网,地方文献资料定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步积累,逐步丰富,至少大部分重要的作家作品不会遗漏。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要求和方法

最后,谈一谈有关地方文献编制的要求和方法问题。 关于编制地方文献综目的要求,原则地说来,应该做到这样四个字:“集中”和“便利”。集中是为了使得这些辛苦收集得来的资料能够提高利用的效益。便利是为工作人员提取资料考虑,也为读者便于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库藏情况提供条件。

著录地方文献必然要涉及到资料的分类问题。地方文献资料是多科性的,必须参照今天通行的几种图书分类法。但考虑到地方文献虽然属于多科性,然而决不会包罗所有当今的各类学科,因此根据图书分类加以增删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地方情况有差异,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它等等条件也各有差异,分类的详略,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其需要和可能自定分寸。总之详略要适宜。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新兴的和一般的城市都应有分别。即使同是以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来说也应视其各自特点,在详略和侧重方面有差别。

分类的详略,可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但著录的项目必需齐全,以保证读者可以通过各种线索了解地方文献的库藏情况,保证读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中间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使目录真正起到导引、提示的作用。为此,如下一些要求都是一定要做到的。

一、地方文献资料的著录,除了书名(篇名)、作者或译者、出版者、出版年月以外,还应加进(1)作者传略;(2)内容提要;(3)资料来源三个项目。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研究者鉴别资料的可信程度,断定资料的利用价值。这对于新作者、和单篇作品尤其需要。因为前者可能不为大家所熟悉,后者来自报纸、期刊,如不注明来源,使用者就难以利用。

二、地方文献综目,还应附有详细的作者、书名(篇名)的索引,如果人力有可能,要按笔划检索,按音序检索,按四角号码检索,三者俱全,可以让每一个读者挑选自己所熟悉的检索方法。

三、如果是从别的书籍中分析而出的资料,那么不仅要详细交代来源,而且特别要交代清楚章节起迄和页码。以及资料所在书籍的本图书馆索取号码,这些项目如果做得不够格,那么读者即使清楚了资料来源,索检原书也会发生困难。

做地方文献资料的著录,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不妨这样说,在著录上多化费一些工夫,检索时就可以少化些工夫,两者是成反比例的,但如果没有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做不到的。

编制地方文献综目,在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已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但在一般中小城市,还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动手做起来,可能还会遇到“开头难”,但应该坚信,只有大家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又善于学习前人经验,即使最初编制的目录不够完善,不够理想,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会一步一步提高的。

〔出处〕 江苏图书馆工作 1983(4)

2.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 篇二

1 全面概述

在概况的第一部分, 为总述部分, 全面反映本部门或单位的综合情况, 要有整体性和概括性, 起着总领概况的内容, 一般是介绍本单位或部门的一些基本情况 (单位或部门的地理位置、编制、职能职责、本年度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如:2011年底, 县审计局有在职干部16人, 其中:女职工3人;大专以上文化16人;会计师1人, 审计师3人;土家族16人, 35岁以下职工5人。局内设办公室、法规复核审理督查科、财政金融审计科、行政事业与社会保障审计科、农业与外资运用审计科、经济责任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评审中心, 人员编制28名。负责对全县22个乡镇和县直部门进行审计监督。2011年, 实施审计项目37个, 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74万元, 管理不规范金额2.8亿元 (含收支不实252万元) 。审计决定应上缴财政金额374万元, 审计处理应归还原渠道资金2143万元, 审计处理应调账金额344万元, 核减工程预算金额356万元。提出审计建议38条, 被采纳26条。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33篇, 被各级批示采用26篇次, 其中被省审计厅网站及纸质采用6篇次。

2 分专题概述

分专题概述是对全面概述进一步细致化、具体化, 其内容具有稳定、连续性。所选的指标要与专题的标题相吻合, 一般情况视本单位或部门的内容多少而确定, 内容多就可以多几个专题概述。如:残疾人事业中的专题概述。一、残疾人教育全面推进。2011年, 全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提升到83.8%。县特教学校有6个年级普教班和1个语训班, 在校学生65人, 教职员工21人。有2名盲人到贵阳参加贵州省第十二期盲人保健师及盲人电脑培训45天, 1名残疾人书法爱好者参加省残联、贵州民院举办的残疾人书法绘画提高班学习培训;41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参加铜仁玉昆中专及福建三明农校联办残疾人中专学历教育班就读;119名残疾人分批参加地区残联与铜仁玉昆中专联合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 主要学习家畜饲养、电脑运用、中式烹调、电焊工等技术。12月2日, 县残联在黑獭乡和沙子南庄村举办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学习蔬菜、空心李、西瓜栽培管理、养殖等技术。县残联还对83名中职学生予以资助, 出资2.5万元资助120名残疾学生, 并对考取大专以上残疾学生给予2000~3000元鼓励。

3 概况的写作要求

概况的写作, 要求作者既要熟悉本行事业的总体情况, 又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不能把年度工作总结, 或者工作简报当作年鉴的概况。在写作时, 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 其内容要逻辑正确、简明凝练, 不能是比喻夸张或夹叙夹议、模糊不清的语言;同时, 既要做到点面兼顾, 也要注重纵向与横向的对比。比如财政中分专题概述的: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良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35亿元, 比上年增长42.67%, 增收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5亿元, 比上年增长73.03%, 增收1.54亿元。国税系统完成总收入1.6亿元, 地税系统完成2.35亿元, 财政系统完成1.4亿元。税收收入完成3.87亿元, 其中完成1 000万元以上的税种有国内增值税2253万元, 营业税9079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税1162万元, 烟叶税2029万元, 耕地占用税5264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48亿元, 其中专项收入1168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211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384万元, 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7563万元。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计支出18亿元, 比上年增支4.16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支出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2亿元, 公共安全支出6019万元, 教育支出3.56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2.13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1.17亿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2.86亿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07万元。不难看出, 就采取纵向与横向的对比方法。

条目主要反映年度内单位所发生的在概况里面又没有记述的重要事件。在撰写条目时, 以叙述为主, 一般一事一条, 独立主题, 不可几事一条或几条一事, 更不能出现综合性条目。在撰写时要注意:内容一定要真实、不能写成总结的形式, 忌铺陈罗列, 要言简意赅。如:【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沿河县引资9.7亿元】2011年12月21日, 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集中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廷浬、副县长冉然、县政协副主席朱天碧出席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仪式, 沿河县共签约正式合同7个, 总投资9.7亿元。其中:服务类项目2个, 分别是乌江旅游客运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民族中医院投资合作建设经营项目, 分别投资3.5亿元、0.6亿元;工业类项目4个, 分别是年产1万吨核桃深加工项目、黄土萤石重晶石改扩建项目、麻阳河食品加工厂改扩建项目、木制品深加工及林地流转经营项目, 分别投资1.4亿元、1亿元、0.8亿元、0.8亿元;20万亩优质核桃种植基地建设农业类项目1个, 总投资1.6亿元。

4 结语

年鉴是记述一个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是地方综合性大型资料工具书。它记录昨天, 启示明天, 有“资政、存史、教化”的作用, 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一个区域提供基本地情资料, 同时也为续修地方史志储存资料。当然, 年鉴概况的写法也就存在着多种多样, 这体现了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针。

参考文献

3.领导科学复习资料 篇三

一、领导的总原则1党的基本路线原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则

二、领导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2分层领导原则3系统整体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5民主公开原油是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三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

四、人才选拔原则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

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五、人才使用原则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有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 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1理论务工作一道做的联系实际的原则2结合业原则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表场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5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6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七、领导组织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

八、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1法治原2公正原则3系统性原则4效率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

九、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1主动性原则2互补性原则3精干性原则4目的性原则

十、运用领导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高效性原则

十一、创造性思维原则1陌生原则2逆向原则3聚焦原则4综合原则

十二、领导绩效考评的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2民主公开的原则 3全面系统原则 4注重实绩原则 5科学规范原则

常识

1.领导活动的产生于:原始社会2.领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3.科学在我国的兴起: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4.领导科学 基本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5.领导科学基本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者的主观领导与客观环境。6.领导本质: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在的联系。7.社会主义社会领导的本质:服务8.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的本质是人民的公仆。9.现代决策体制 :外围:决策的信息系统中间:决策的智囊系统核心:决策的中枢系统

10、智囊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博才的专家、具有服从科学、服从真理、服从的事实的品质。

11、智囊团的作用:填补领导职责与其能力的差距,充当领导的“外脑”

12、智囊团与领导者关系:多谋与善断

13、领导者的危机决策 :快速果断、高效准确、非程序性

14、衡量人才的标准:德才兼备

15、我国目前实行的选拔制度: 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

16、人才使用制度:任免制度与培养制度、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任期制度和退休制度

17、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8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19、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坚持疏导,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20、领导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21、领导组织结构: 直线式领导结构、职能式领导结构、复合式领导结构、矩阵式领导结构、事业部式领导结构特点

一.领导科学特点:1综合性 2应用性 3社会历史性二.领导的特征:

1、领导认识的特征: 1原则性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系统性

2、领导实践的特征: 1权威性5)依附性 2目标性6)组织性 3协调性

7)超脱性 4服务性 三.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权力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四.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五.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2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3有中华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国,面向世界,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任务的需要。

六、人才的特点:创造性、历史进步性、社会性、专业性、相对性

七、领导体制特征:根本性;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

八、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2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九、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问题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2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3领导体制建设滞后

十、领导者素质的特点1综合性2动态性3层次性4自致性

十一、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特征1整体性2相关性3适应性4稳定性5目的性

十二、领导方法的特征 1客观性 2动态性 3条件性 4目的性 5时效性

十三、战略性思维方法的特征:预见性、长远性、综合性、全局性

十四、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独特性、求异性、灵活性、敏捷性、突发性、跳跃性、综合性、联动性

十五、领导艺术的特征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十六、突发性事件及其特征 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突然发生,难以预料;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安危,影响巨大,必须立即处理;首次发生,超越常规,无章可循。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扩散性。

十七、领导作风的特点:从属性、外在性、时代性、行业性、稳定性

十八、领导绩效的特点 1客观性 2综合性 3动态性 4具体性 5公共性 6基础性 7继承性

意义与重要性

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3、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4、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二、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1领导者素质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基础2领导者素质是领导力的基础3领导者素质决定着领导绩效的高低4领导者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三、选才用人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正确的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四、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 1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 2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 3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五、领导作风的意义 1领导作风是实现领导性质的根本保证 2领导作风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3领导作风是影响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4领导作风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

四、领导绩效的作用 1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领导绩效是衡量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尽度 3领导绩效是评价、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 4领导绩是领导发展的驱动力

五、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 1有助于明确领导活动的正确导向 2有利于强化对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监督 3有助于推动领导制度的创新 4有助于改善领导作风 5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素质 6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方法、内容与途径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1实证方法 2历史方法 3比较方法 4案例方法 5系统方法 6借鉴方法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1说理教育法2情感交流法3个别引导法: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4心理咨询法:现实疗法、咨询对象中心疗法、理性情绪法5榜样示范法:要培养和树立榜样;要宣传榜样、组织工作对象向榜样学习;使思想政治工作多样化、形象化,增强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工作对象的感染力。6自我教育法三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1、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

2、党政关系的规范化

3、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4、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四、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内容

1、政治素质1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2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3理性的民主政治自觉

2、法津素质1熟练掌相关的法律知识2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3依法领导,注重职务守法

3、能力素质1科学决策能力2知人善任能力3激励能力4沟通能力5创新能力6危机管理能力

4、道德素质1忠诚于国家和人民2公正廉洁3勤政尽职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5、知识素质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辅助知识

6、身心素质1身体素质: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2心理素质:平和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高雅的性格气质,清醒的认知能力、较高的心理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五、提高和培养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途径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2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3不断自省,在总反省中完善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六、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1梯次的年龄结构2合理的知识结构3互补的能力结构4协调的气质结构

七、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途径1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2搞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3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

体素质结构的根本4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

八、领导的思维方法

1、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1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2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的方法 3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2、系统性思维方法 1整体性思维 2结构性思维 3动态性思维

3、战略性思维方法

4、创造性思维方法(1)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感与想象性力,进行创造性思维。2)发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 3)信息交合法 九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态度

1、认清调查研究的意义,增强自觉性

2、明确调查研究的对象,深入实际

3、正确对待基层的热情,甘当小学生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掌握调查的方法

1、典型调查

2、抽样调查

3、普遍调查

4、民意测验 掌握研究的方法

1、对材料进行处理 2对材料进行辩证思

(二)按辩证法全面性要求办事的方法 三)群众路线的方法 1从群众中来 2到群众中去 3一切为了群众 4一切依靠群众

十、现代科学领导方法1系统论方法 2信息论方法 3控制论方法

十一、领导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一)领导授权艺术

1、根据授权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刚性授权、弹性授予、惰性授权和模糊授权。

2、根据授权行为的形式,可分为口头授权与书面授予、个人授权与集体授权、长期授权与短期授权、逐级授权与越级授权。领导授权艺术要点

1、围绕目标,明确要求。

2、因事择人,视能授权。

3、把握尺度,适度授权。

4、尊重分工,逐级授权。

5、民主监督,公开授权。

6、强化责任,可控授权。二)领导沟通艺术三)正副职合作的艺术正副职的关系定位 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工作上:分工与合作 程序上:集中与民主的关系 当好正职的艺术 : 统揽不包揽,善谈不空谈,敢断不武断,大度不失度 当好副职的艺术 : 会揽事不揽权,会谋事不谋虚,会干事不误事,敢为不乱为。四)领导者运筹时间的艺术1集中时间的艺术 2扩大时间容量的艺术 3优化时间利用的艺术4节约时间的艺术

(五)驾驭会议的艺术

(六)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艺术

1、敏锐洞察,迅速确认事件的性质。

2、以人为本,全力救治伤亡人员。

3、主动出击,迅速控制事态。

4、果断决策,把握全局。

5、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化解危机。

6、加强沟通,主导舆论。

7、整合资源,协力行动。

8、重视善后处理,力戒重蹈覆辙

十二、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途径1恪尽职守,保持领导艺术的先进性。2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领导艺术的科学性。3加强素质修养,增强领导艺术的创造性。4总结实践经验,把握领导艺术的规律性。

十三、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1思想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学习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4组织作风: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十四、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途径1加强理论学习2注重教育培训 3完善规章制度 4强化考核监督 5优化环境氛围

十五、领导绩效的基本内容 1用人绩效 2决策绩效 3办事绩效 4时间绩效 5整体贡献绩效

十六、领导者个体绩效的考评内容:德、能、勤、绩、廉

十七、领导集体绩效的考评内容:决策、用人、办事、组织的整体贡献。

十八、领导绩效考评的方法 一)领导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

1、领导考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

2、平时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 3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二)领导绩效考评的具体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民意测验法

3、目标对照法

4、比较考评法

5、专家考评法

6、统计分析法

7、自我述职法

8、模拟考评法

简答一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二.应把领导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1.领导活动是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领导实践本身包含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活动有其他领域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三、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

2、科学技术的突发猛进

3、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深化

4、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四.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的条件。

1、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五、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

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六.为什么说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的本质属性?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 3领导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系的相互关系;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七.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

中发挥主导作用。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八.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九.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主要关系是:

1、相互信任的关系

2、相互促进的关系

3、相互支持的关系

4、相互转化的关系

5、相互监督的关系十.领导的一般职能1引导----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制定领导方法2指挥----命令、说服、示范3组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4协调----积极促进、严肃纠偏5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6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术教育十一.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1科学决策2选才用人3思想政治工作十二.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1政治观念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5市场经济观念6改革创新观念7政绩观念

十三、政治观念必要性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3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4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需要5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的需要

十四、政治观念基本要求:1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3自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4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十五、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论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6倡导人文关怀

十六、权力观念基本要求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2对权力来源的正确认识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

十七、法治观念必要性1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2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3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4保障人权的需要

十八、法治观念基本要求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3自觉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

十九、市场经济观念基本要求1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要性。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4明确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十、改革创新观念必要性1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3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4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

十一、改革创新观念基本要求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3坚定改革的立场和方向;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二

十二、政绩观念基本要求1明确什么是政绩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二

十三、决策的模式1理性决策:程序化,运用科学手段、方法和技术,定量分析,数学模型2渐进决策:林德布洛姆提出,注意到决策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现实性。强调决策是渐近的过程。3综合决策:埃泽奥尼提出。结合了理论决策和渐进决策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综合运用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的原则和方面军法,具有更大的弹性。二

十四、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1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2任何领导工作都离不开决策3贯穿领导过程始终4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5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二

十五、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要付出的代价要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二

十六、科学决策的程序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二

十七、不同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1、德而菲法优点: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科学性较强。缺点: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2、头脑风暴法优点:通过客观、连续的预测和分析,产生有创意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缺点:实施成本较 高。对参与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3、决策树法 优点:比较直观,便于决策者有顺序、有步骤、有逻辑的进行决策。缺点:使用范围有限,无法适用于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决策;对各种方案的出现概率的确定有时主观性较大,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4、试验决策法 优点:便于在试验过程中总结经验,在试验后对各个方案进行系统比较评价,从中选优。缺点: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二

十八、在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 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 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 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二

十九、领导者的抉择 集体抉择: 优点:集思广义、协调一致缺点:速度慢、议而不决,贻误时机;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个人抉择: 优点:责任明确、抉择迅速缺点: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容易造成个人专断,滋生腐败。三

十、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 1时效性 2系统性 3民主性 4合法性 5灵活性三

十一、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如何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1对决

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 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 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 三

十二、领导者应该如何面对危机?1主动积极,镇定自若 2迅速果断,协调合作 3富有创意,灵活应变三

十三、影响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的主要因素:

1、工作任务的性质2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与近似度

3、组织成员素质水平

4、领导者能力状况

5、组织文化的凝聚

6、领导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先进程度。三

十四、领导体制的作用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1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2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3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4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三

十五、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的优点:权力集中,政令统一,标准一致,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统一指挥,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便于统一调度和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做大事。集权制缺点:灵活性差,应变能力低,不容易顾及特殊情况,不易因时制宜,能以充分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使下属对上级产生依附性,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分权的优点: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关和领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因地制宜,增强应变能力,易于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下级得到锻炼和增长才干,不利于上级领导减轻工作负责提高效率,不利于防止官僚主义。分权的缺点:容易出现各自为政,下令不一的情形,滋生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等问题;协调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2、完整制与分离制完整制优点:权力集中,统一指挥,责任明确,政令一致,行动迅速,效率较高;便于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可以防止政出为门、各自为政。完整制的缺点:容易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和领导者独裁专断,包揽一切,压抑下级机构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应变能力。分离制的优点:权力比较分形,可以使不同的组织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有利各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防止专断滥权;也有利于各机关之间彼此竞争,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发展。分离制的缺点: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政出多门、重复劳动、浪费资源、推委责任等问题,容易产生机构重叠、权力冲突、监督协调困难的问题,影响集体利益。

2、“一长制”与委员会“一长制”的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行动迅速,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较高。一长制”的缺点:不能集思广益,受领导个人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的限制较大,容易发生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灾难;如果缺乏监督,容易产生独断专行、滥用权力的弊病。委员会制的优点:便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可以减轻主要领导者的负但;可以代表不同方面的利益,发扬民主;相互监督,可以避免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委员会制的缺点:权力分散,行动迟缓,效率不高;有时会因为出现争议,意见难以统一而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至于坐失良机,贻误大事;有时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的问题,名义上集体领导、集体负责,实际上是某此个人说了算,无人负责。

3、层级制与职能制层级制的优点:权力集中,指挥统一,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行劝迅速;各层次领导者工作性质基本相同,人员的升迁或平行调动,能够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有利培养具有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能力的“通才”。层级制的缺点:各级领导者管辖的事务繁杂,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中间层级多,会导致指挥效力随层级递减;权力集中于上级领导,容易导致权力滥用,草率行事。职能制的优点:分工精细,专业性强,领导者能够各司其职,熟悉业务,工作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职能制的缺点:分工过细,容易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容易形成割据状态,滋生本位主义,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协调困难;各部门的矛盾与冲突难以协调;难以贯彻系统原则、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三

十六、简述领导者心理健康修炼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

2、正确看待财富和权力,保持从容、平和的情绪状态。

3、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远离奢华和浮躁,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

4、要注意气质性格的修养,保持对外部门环境的适应性。三

十七、简述领导者在选择和运用领导 方法时应把握的要点。

1、不断丰富领导经验,系统掌握领导方法。

2、准确判断领导情境,有针对性地根据领导工作的需要选择和运用最佳的领导方法。

3、坚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领导方法作出修正、完善或调整。

4、在“结合”上下工夫,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等原则。三

十八、人才选拔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资历与能力的关系,反对论资排辈,大胆选拔新秀。

2、正确处理知识分子和人才的关系,既不能把知识份子与人才等同起来,又要克服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种种偏见。

4.充分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 篇四

名人,旧时指有声名地位的人,地方名人,指一方有声名地位的人。本文所指的是一方有影响,有建树之人。笔者结合红安县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基层图书馆如何利用名人效应,充分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略抒浅见,以博同行指教。

1 收藏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关键在于利用

近几年来,各地图书馆在抓藏书建设过程中,都注意了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搜集、收藏工作,并且大多数设有专室进行保存,但如何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的机构,它收藏书刊的目的就在于利用,一般图书如此,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更是如此,因为它们在某一地方还不只是一种普通读物,而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比如红安县是红四方面军诞生地,是两百个将军的故乡,曾经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还有世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作家叶君健、经济学家张培刚。说红安人杰地灵,名人荟粹,一点也不夸张。他们有的是一代伟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着崇高的威望,有的在战争年代立过战功,有的笔耕几十年,有的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如果我们不宣传、不利用,也许他们难被更多的后人知晓。因此,积极宣传,充分利用他们的书刊资料、手稿,用本地的人和事现身说法,可起到其它书刊所起不到的教育和推动作用。红安县图书馆为世界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叶君健建立的书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叶君健书屋”建成不仅保存了文化精品,增加图书馆藏量,提高了藏书的品味,为读者提供了珍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同时还成为红安县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该“书屋”从11月13日开放至今,已接待观众、读者2.5万人。目前已有十余所学校到“书屋”挂牌共建教育基地,红安县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了“书屋”后,在全校开展了“叶君健书屋”观后感征文,并编印成册。同学们写的《叶君健――红安人永远的骄傲》、《他将激励我前进》、《为国之奋斗》等充满激情的文章,道出了对叶老敬佩的心情和自己的远大理想。“叶君健书屋”的建立在红安县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如果仅仅把叶君健的书刊资料、手稿收藏起来束之高阁,就产生不了以上效应,那么这种收藏就会毫无实际意义,所以说,收藏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关键在于利用。

2 利用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名人书刊资料的作用,依托名人效应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1)、利用好地方名人书刊资料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读书观念非常淡漠,对怎样利用图书馆几乎是一无所知。要使人们转变观念,认识读书的好处,利用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吸引人们读书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红安县图书馆就有这样一位读者,曾因高考落榜,成天无所事事,偶尔从电视上看到县图书馆兴建了“叶君健书屋”,怀着好奇心参观了“叶君健成就展”,从此,迷上了读书,成为图书馆的一名热心读者。他说:“叶老以一个平凡红安人的脚步,走出了一条从《山村》通往世界的道路。我要向叶老学习,振奋精神学写作。”由于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本乡本土的榜样,果然能有效地启迪人的心智,他说到做到,勤奋练笔,现已在省级刊物发表近万字的文章。再如,前几年,红安县图书馆每年办借阅证不足1000个,自“叶君健书屋”建成开放以来,特别是今春全县各中、小学到“书屋”参观后,办理借书证的人数大增,仅中、小学生读者就超过一千余人。

(2)、利用好地方名人书刊资料,会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是地方的宝贵财富,因此,图书馆收藏它,宣传它,一定会赢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叶君健先生将他创作的9卷长篇小说、 10余部中篇小说,30多篇短篇小说,大量的优秀散文,儿童文学作品和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翻译作品以及他所收藏的中外书刊近万册,约300万字的手稿,241份珍贵的报刊资料,齐白石、华君武等名人的51份珍品字画,无偿地捐赠他的故乡红安县图书馆后,红安县图书馆在手无分文的情况下,破土动工兴建“时君健书屋”,为筹集资金,上北京、下武汉,写报告立项,发信函募捐,争取到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拨专款10万元,县财政拨13万元,先后还有著名英藉华人作家韩素音等8个国家的友人和国内20多个人捐资共7万元,使“叶君健书屋”顺利建成。县委书记、县长都非常重视,在“书屋”兴建过程中多次到图书馆现场办公。“书屋”开放前夕,县长在观看了“书屋”后,又察看了馆内业务工作条件,当看到设施设备都已老化时,当场拍板拨给5万元更新设备,并落实了年人均0.10元的购书经费。

(3)、利用好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可拓展图书馆工作外延。

市场经济使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百业俱兴。作为公共图书馆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图书馆要破除陈旧的,传统的工作模式(借借还还),将工作不断向外围扩展,塑造一个新型的图书馆形象,我认为利用地方名人书刊资料,可建立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红安县图书馆除收藏叶君健先生近万册书刊资料外,还收藏有红安籍将军王诚汉上将珍品图书102册,徐斌洲中将图书353册,秦光远少将图书584册,刘福胜少将图书236册,张志勇少将图书890册,以及张竭诚少将、吴昌炽副司令员等将军图书共2865册,各重大战役战斗回忆录《势如破竹取沈阳》、《西征路上越秦岭》等1079份;还收藏有红安籍学者:武汉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教授冯天瑜、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袁承宴、华中师大生物系教授占重慈、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程镇岳等教授专著30余部,有些还正在搜集。这些书刊资料在有条件的时候,可建立一个将军或名人藏书楼(馆),因为全国有这样多文武将军的县并不多,它的建成将寓保存文化遗产、学习研究、传统教育为一体,成为红安一大人文景观。对于图书馆工作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拓展,不仅能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而且更能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总之,利用好地方名人书刊资料,是一项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图书馆事业的工作,它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5.饶平地方历史文化资料的征集启事 篇五

为进一步推进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体现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更好地做好经常性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撰和出版工作,经县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准备征集出版《饶平地方历史文化资料》一书(县政协《饶平文史》第十一辑),现向社会各界征稿。

一、主要内容

内容包括民俗风情、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红色苏区、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民间艺术、地方掌故等方面资料和文稿,以及零散记载研究整理的资料。包括过去发表于各类报刊的稿件(已收入本县刊物的除外);已经写成尚未发表的稿件和正在收集撰写的稿件。

二、稿件要求

1、以“亲闻、亲见、亲历”为主,根据事件或事迹以及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三亲”要有史料价值、教育意义、借鉴作用。

2、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经得起历史检验,突出重大影响和饶平地方特色。

3、照片、图片和手稿等作为历史的见证,留下人物活动踪迹的图像资料,凡属征稿范围之内的饶平县的老照片、图片和手稿等,皆在征集之列,也可以复制采用后将原物奉还。

4、稿件一般在1500-5000字,要求文风严谨准确,简洁精练、朴实流畅。为便于编辑,所送稿件要求打印(A4)并附电子版。稿件采用后即付稿酬。

三、征稿说明

1、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5月15日,欢迎提前来稿。

2、稿件请寄:饶平县政协组织联络科收(邮编515700)

联系人:洪泽茂

联系电话:0768-7505679 13502611991

电子邮箱:txhshan@sina.com

3、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联络。

饶平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组

6.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 篇六

古人云:“人不知古今, 牛马襟裾。知今而不知古, 谓之盲;知古而不知今, 谓之陆沉。”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其中渊源悠久的地方文献独树一帜, 有着较高的声誉。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各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育程度、传统文化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 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地方文献资源。千百年来, 它以特殊的形式翔实、朴实、严谨地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全面的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丰富的内容。发挥了“鉴往开来、资治助教”的作用。“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见兴衰。”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史学、哲学、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借鉴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地方文献资料具有弥坚的凝聚力、精神激励和整合创新的功能。它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 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培育和发展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思想源泉。

二 收集的性质

按照地方文献的界定和内涵, 地方文献是某地区 (行政区域范围) 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文献。包括史料、人物、出版地等, 是整个文献的组成部分, 具有明显地方性、资料性。

三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范围类别

何谓“地方文献”?即“记载滇事之书”及“滇人著述之书”便是地方文献。一般来讲, 地方文献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记载关于某地的文献

第一, 纸质印刷型文献资料。是指有关论述中国某一个地区的过去和现在所有的文献。它是以纸质印刷型的方式为载体的记录形式。资料数量大, 内容丰富。这些文献类型比较多, 既有各种有关档案、图书、杂志、公报、报纸、旧方志、资料汇编、油印资料、会议资料、手稿、抄本、笔记、游记、回忆录、校刊、书信、简报、内部出版物、演讲稿、托片、电文、借条、会刊、文史资料、歌词、合同、调查报告及各种有关辞典、年鉴、书籍目录、提要、案例、索引、图集、画册、年表、丛书、类书、政书工具书等书面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记录着某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外事、社会、文化、人物、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即记载地方史事之书, 这类文献取决于著作内容的地方特点, 是图书馆收藏的主要文献资料类型。

第二, 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物所承载的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们在全面开发利用云南地方文献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同时, 必须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必须说明它们涉及哪些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 整理利用云南地方文献中涉及的非物质文化的信息和知识, 是地方文献工作者的任务,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三十二届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总则第一条第一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 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以及具有历史资料价值或参考价值的活形态的知识及历史实物, 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遗闻轶事、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掌故、歌曲、谚语、方言、歇后语、各种采访笔录来的资料及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仪、节日庆典、宗教仪式、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手工技艺等。或通过历史文物、遗物、如石刻、民居、服饰、字画、玉器、碑刻、钱币、工艺品、迹址等实物资料。有些实物是独一无二的, 非常珍贵。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物所承载的知识生长于民间, 繁荣于社会, 无论在价值上还是艺术形式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急剧变革,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的迅速推进把或隐或显地带有西方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现代化”商品、图像、技术、知识和思想在全球范围迅速扩散, 悄然而迅速地吞噬与置换着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方化的同质性。“世界图景”越来越明显而强烈地凸现出来, 多样性的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与考验!而事实是, 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民间文化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实物的形式承载的。这些脆弱而活形态的知识也应成为图书馆收集和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云南地方志的书籍中就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我认为除了个别有关云南地域、民族、民俗和民歌等专著与文章外, 蕴藏云南人文民情与地方掌故的地方志相对集中地涉及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整理云南地方志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文献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的图书馆,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图书馆不属于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 但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就不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图书馆以往主要关注的是纸质印刷型文献资料, 在收藏的资料库中保存着丰富的地方文献。这些地方文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就不足为怪了。作为具有保护文化遗产职能的图书馆, 应充分利用自身的馆藏优势, 对本地区地方文献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信息进行发掘、鉴定、保护及进一步研究。尤其关注本地区活态文化的收集、保存、整理, 启动特点文化专题的文献征集活动,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 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利用图书馆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文化资料的数字化存储、检索与在线传播。所以说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云南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们利用云南地方文献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同时, 必须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 图像录音范围。如图片、照片、录音带、数码光盘、录像带、电视节目片等。它们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而形成的模拟型及数字型载体形态文献。这方面资料, 部门和众多公众媒体单位很多, 不能忽视。现在图片大量用于志书称“无言之史”并附加文字说明, 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 地方人士著作

地方人士著作主要包括这个区域内或者是这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科学家、政治家、志士、劳模、爱国人士、地方名流、实业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诗人和其他各种人物的资料记录等。包括:笔记、诗文集、日记、书札、回忆录、书画作品、传记资料等, 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可弥补档案和报刊资料的不足。无论是地方人士著作还是地方人传记资料, 内容一定要具有地方特色, 即地方人士著述之书, 这类文献同时也取决于作者的籍贯。

3. 地方志

其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组织编纂的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并以本行政区域名称和志冠名的资料性文献, 包括省志、州 (市) 志、县 (市、区) 志。记述这一行政区域空间范围内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从自然到社会, 从政治到经济, 从历史到现实, 从人物到风貌, 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综录社会各方面的情况。直书其事, 开门见山, 资料翔实, 朴实严谨, 实事求是地记述事物的兴衰起伏, 发展变化过程, 寓是非褒贬于事实记述之中。记述而不义, 述而不作, 秉笔直书。“据事直书, 善否自见。”呈现地方特点和时代特点的资料来体现。无所不写, 无所不载的地方综合性著述。并按照自己独特、严谨的一套编纂体例和编纂方法, 通过编纂志书的专家、学者, 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 从多方面收集和挖掘有价值的资料, 然后认真进行鉴别和考订。翔实、朴实的各类历史资料以及对编纂的历史、体例、方法等一系列理论研究以求实为荣, 治史的态度, 以史为鉴, 经世致用的精神全面辑存地方各类历史资料而编纂成地方文献。其资料内容广泛、丰富, 是当地历史与现状的“致用之书, 辅治之书”。古人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 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系一方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是中华文化的奇葩, 有“存史、资政、教化、科研”之功能。

4. 地方出版物

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区刻印或出版的文献。但收录时, 应该是涉及本地区或者是论述本地区出版物特色的文献。需注意的是, 外地区刻印或出版的涉及本地区或者是论述本地区的文献, 也要收集。地方出版物又有公开出版物和内部出版物之分。如地方史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各种学生团体、高校、新闻媒体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编纂出版地方文献资料。

云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民族地区社会演变、文化发展客观过程的历史见证, 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层面, 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各民族地区古往今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演变、生产力水平、社会生活风貌及民间习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云南的魅力, 不仅在于其自然风光之秀丽、气候之宜人、民族之众多, 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 真正的精神内核——滇云文化。它是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源泉。本文论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意义、性质、范围、类别, 就是要说明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十分明显, 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地方性 (地域性) , 二是资料性, 三是多样性, 四是原生性, 五是独特性。本文研究的视觉“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类别, 就是要说明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生活在这块神奇的红土高原上的云南各少数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和灿烂的艺术文化。这些艺术文化涵盖了各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容丰富, 各具特色, 语言朴实真挚, 表现形式多样, 艺术风格独特, 原汁原味原生态。为我们留下无数辉煌的云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四 结束语

云南虽地处边疆, 但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诗文、篇章, 堪称“诗卷帙 (zhi) 繁富, 插架缥湘”。云南各公共图书馆目前庋藏近二千余种、几十万册地方文献就是对卷帙繁富的滇云文献最好的诠释。

对于这些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著录与研究历代层不穷, 从未间断, 可谓:“学者辈出, 代有传人”。历代名贤、学者及藏书家们纷纷著录乡邦文献, 并编制出形式、内容各有侧重, 史料价值颇高的公、私藏家藏书目录及书“书录题解”。如此浩如烟海的滇云文化地方文献是研究、考查云南历史变迁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史料依据。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云南地方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摘要:本文笔者凭借多年从事云南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经验, 对云南地方文献资料收集的范围及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援引了大量翔实史料, 对云南地方文献的庋 (gui) 藏、收访、采集以及开发利用作出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地方文献收录范围

参考文献

[1]李友仁、李怡苹.云南地方文献概说[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6.3

[2]彭斐章.中国文献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3]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 (上、中、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

[4]李小缘 (近人) .云南书目[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5]李怡苹.历代昆明地方文献述评[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5

7.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 篇七

第二轮地方志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石景山区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根据区地方志编委会的部署安排,2010年1月至6月,我委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为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稳妥有序进行,现制定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一、资料收集的范围

地方志资料是指客观反映、记录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档案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等。以上资料包括纸质、光盘、录音带、录像带、数码储存产品、电子文件及实物等载体形式。

第二轮志书的记述上限为1996年1月1日,下限为2010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为15年。各部门要广收博采15年间的地方志资料,如遇到篇目中未涉及的重要资料也应充分收集。

二、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一)大事记、综合年鉴和各项专业年鉴。

(二)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文件、当事人的记述和回忆、会议记录、工作信息、简报、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图书、丛书、报刊等资料。(三)涉及全局性工作的专题资料、总结和数据统计资料。

(四)各类档案资料汇编、文件汇编、正式和非正式的出版物。

(五)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

(六)有关的重要人物的专门记述材料(非文学性作品)、有关领导人、著名人士关于我委、我委工作、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活动记录及相关图片资料。

(七)口述资料记录(包括文字、录音、录像)。(八)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图表、照片、地图、音像资料等。

(九)承载历史信息、曾具有社会功用的,其他载体形式不好替代的、易于保存的实物。

(十)其他相关资料。

三、资料收集的方式

(一)资料信息的收集可通过查阅、摘抄、复制、征集、购买等方式进行。

(二)建立资料卡片。凡抄录的资料要做到一事一卡,避免盲目、重复和遗漏。注明建卡人、建卡时间、页序、卡片编号及类别,以及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包括卷宗字号、文件名称、发文单位、时间或者书名、作者、版本、卷册页码等。资料摘抄要忠于原文原意,不得断章取义,随意增删、改动、解释;对有争议的资料,要把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紧密结合起来,互相印证、反复比较,防止孤证,确保所得资料成为有效资料。有复印件或者照片的资料,可将复印件或者照片附贴在资料卡后面。

(三)合理安排工作步骤,可以按照先普查后细查、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先急后缓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收集效率。对口述资料或将销毁的资料要及时抢救。

四、资料收集的要求

(一)各种资料要求内容真实、准确、翔实、完整。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结果”诸要素,真实反映本部门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收录时重记载略评议,整理时对其中的人物、年代、数据要核实无误(统计数字以区统计局的数字为准,统计局未作统计的,按各行业、各部门的统计实录);报告、总结、重要指示、讲话、访谈记录及表格等要注明来源,标明时间;照片、图表、实物等要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对一些新词语、行业术语、专用名词、外来语等,第一次出现时应加以注释。

(二)录音、录像、光盘、数码存储介质等形式的资料要完整清晰,可复制和使用,准确清楚标明编号、主题词、简介、时间、人物等要项。

(三)照片要按规定标准保存。传统照片规格一般为15. ×10.2厘米(即4×6英寸);数码照片应使用JPEG或TIFE文件格式,分辨率在400万像素以上;扫描复制的照片标准应在600DPI以上,底片在1200DPI以上。

(四)资料的处理原则。遇到来自几个部门、说法不一的情况,以主管、权威部门的资料为准;虽来自同一部门,但新旧不

一、前后矛盾,一般应以新的资料为准;图书报刊资料与档案资料矛盾时,以档案资料为准;内部资料与外宣资料矛盾时,以内部资料为准;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较近的资料与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较远的资料发生矛盾,以较近者为准;亲历资料与旁证资料发生矛盾,以亲历者为准。

(五)对收集到的资料要按时间和内容分类整理建档,独立存放,规范管理。整理时应注意补充资料短缺的要素。做到专人、专责、专柜保管,便于查找、使用。

(六)所有资料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考证、鉴别并且认证。在撰写资料长编前,应将资料汇编集中起来,精心阅读,认真熟悉,驾驭资料,不要急于组稿,切忌一边搜集资料一边写资料长编,或收集多少就写多少。

8.中国地方领导资料库 篇八

2012年

中央财政支出决算数为64126.31亿元。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决算数为40233.64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的62.74%。

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1429.51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3.26%。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8804.13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6.74%。

专项转移支付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的决算数为5247.94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总额的27.91%。

2013年

中央财政支出决算数为68491.68亿元。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决算数为42973.18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的62.74%。

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4362.72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6.69%。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8610.46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3.31%。

专项转移支付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的决算数为5208.25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总额的27.99%。

2014年

中央财政支出决算数为74161.11亿元。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决算数为46509.49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的62.71%。

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7568.37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9.27%。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8941.12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0.73%。

专项转移支付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的决算数为5611.89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总额的29.63%。

2015年

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数为81430亿元。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0764.71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的62.34%。

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9230.37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7.58%。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1534.34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2.42%。

专项转移支付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的预算数为5852.06亿元,占专项转移支付总额的27.18%。

2012-2015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数据

中央财政支出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其中:

一般性转移支付

(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比例)

专项转移支付

(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比例)

专项转移支付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的金额

(占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

2012

2013

2014

单位:亿元 2015(预算)

64126.31 68491.68 74161.11 81430 40233.64 42973.18 46509.49 50764.71

62.74% 62.71% 62.34%

53.26% 46.74% 5247.94 27.91% 中央财政支出中用于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比例 62.74%

21429.51 24362.72 27568.37 29230.37

56.69% 59.27% 57.58% 43.31% 40.73% 42.42% 5208.25 5611.89 5852.06 27.99% 29.63% 27.18%

9.开国前后国家领导人最全任职资料 篇九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候补书记:陈云、彭真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彭真、康生、高岗、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

中央委员还有:林彪、徐向前、李富春、饶漱石、李立

三、罗荣桓、张云逸、贺龙、陈毅、刘伯承、郑位

三、蔡畅、邓小平、陆定

一、曾山、叶剑英、聂荣臻、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薄一波、王明

中央候补委员: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王首道、黎玉、邓颖超、陈少敏、刘晓、谭政、程子华、刘长胜、粟裕、王Zhen、宋任穷、张际春、乌兰夫、李葆华、王维舟、万毅、古大存、曾镜冰、陈郁、马明方、吕正操、罗瑞卿、刘子久、张宗逊、陈赓、王从吾、习仲勋、肖劲光、刘澜涛 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央马列学院院长刘少奇中央纪委会书记朱德中央组织部部长彭真

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中央编译局局长师哲

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李立三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蔡畅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冯文彬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廖鲁言《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新华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克寒

2、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党外)、李济深(党外)、张澜(党外)、高岗 秘书长林伯渠

委员:陈毅、贺龙、李立

三、林伯渠、刘伯承、吴玉章、叶剑英、林彪、彭德怀、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饶漱石、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陈云、康生、林枫、张云逸、邓小平、习仲勋、何香凝、赛福鼎、陈嘉庚、刘格平、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

九、黄炎培、蔡廷锴、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南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

政务院

总理周恩来兼外长

副总理董必武兼政法委主任、陈云兼财经委主任兼重工业部长、郭沫若兼文教委主任(党外)、黄炎培兼轻工业部长(党外)

秘书长:李维汉兼民族事务委主任

政务委员兼部长(或主任):谭平山兼人民监察委主任(党外)、谢觉哉兼内务部长、罗瑞卿兼公安部长、薄一波兼财政部长、曾山兼纺织工业部长、滕代远兼铁道部长、章伯钧兼交通部长(党外)、李立三兼劳动部长、马叙伦兼教育部长(党外)、政务委员还有: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竑

主任及部长还有:贸易部长叶季壮、燃料工业部长陈郁、法制委主任王明、食品工业部长杨立三

邮电部长朱学范、农业部长李书城、林垦部长梁希、水利部长傅作义、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

卫生部长李德全、司法部长史良、华侨事务委主任委员何香凝、科学院院长郭沫若

情报总署署长邹大鹏、海关总署署长孔原、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副检察长李六如、蓝公武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党外),副院长吴溉之、张志让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党外)、沈钧儒(党外)、郭沫若(党外)、陈叔通(党外)常委:刘少奇、李维汉、王昆仑、蒋光鼐、张澜、章伯钧、黄炎培、章乃器、马叙伦、张奚若、杨秀峰、乌兰夫、朱德、林彪、刘宁

一、邓颖超、冯文彬、沈雁冰、梁希、吴鸿宾、陈嘉庚、邵力子

3、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党外)

委员: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高岗、粟裕、张云逸、邓小平、李先念、饶涑石、邓子恢、习仲勋、罗瑞卿、萨镇冰、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龙云、刘裴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总参谋长徐向前,副总参谋长聂荣臻,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副主任傅钟

4、共青团中央名誉主席任弼时,书记冯文彬,副书记廖承志、蒋南翔

5、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宋庆龄(党外)、何香凝(党外),主席蔡畅,副主席邓颖超、李德全、许广平

6、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陈云,副主席李立

三、朱学范、刘宁一

7、其他团体:

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

中国文协:主席茅盾,副主席丁玲、柯仲平

8、六个大区党政军负责人:

东北政府主席高岗,副主席李富春、林枫、高崇明

东北局书记高岗,副书记李富春,常委张闻天、林枫、张秀山兼组织部长、李卓然兼宣传部长 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副政委李富春,政治部主任周桓,参谋长伍修权,副参谋长段苏权

黑龙江省委书记兼主席范式人,后书记张启龙,主席于毅夫,军事部长于天放 松江省委书记张策,主席冯仲云,军事部长季铁中

吉林省委书记刘锡五,主席周保中后周持衡,军事部长邱会魁

辽东省书记张闻天,主席刘澜波,军区(三级)司令员胡奇才,政委张闻天 辽西省书记郭峰,主席杨易辰,军区(三级)司令员程世才,政委郭峰 旅大市委书记欧阳钦,行政公署主任韩光

华北政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蓝公武(党外)、杨秀峰

中共华北局书记薄一波、聂荣臻、刘澜涛,常委兼组织部长王从吾,内蒙古分局书记乌兰夫,宣传部长周扬

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副司令员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朱良才,政治部副主任蔡叔藩、张南生,参谋长唐延杰

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原政委李井泉后李天焕

北京市书记彭真,市长聂荣臻;

天津市书记兼市长黄敬

河北省书记林铁,主席杨秀锋,省军区(三级)司令员孙毅,政委林铁 内蒙古分局书记兼主席乌兰夫,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

山西省书记兼主席程子华,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

绥远省委书记高克林,主席董其武,省军区司令员傅作义,政委薄一波

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主席晁哲甫,省军区(三级)司令员刘志远,政委潘复生 察哈尔省委书记杨耕田,主席张苏,省军区(三级)司令员王平,政委杨耕田 热河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李运昌,省军区(三级)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

西北政府主席彭德怀,50.1副主席习仲勋、张治中(党外)

中共西北局书记彭德怀、习仲勋,副书记马明方,常委马文瑞兼组织部长、张稼夫兼宣传部长、贾拓夫,新疆分局书记王Zhen

一野前委书记兼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参谋长阎揆要,副参谋长李夫克、王政柱

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后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员王维舟(后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甘泗淇,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参谋长张经武(后阎揆要),副参谋长朱早观、王政柱

一兵团王震司令员兼政委,政委徐立清,政委张子意(未到任);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

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震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王震,主席鲍尔汉,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王震

陕西省委书记兼主席马明方,省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

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主席邓宝珊,省军区司令员王世泰(后许光达),政委张德生(后王世泰)

青海省委书记张仲良,主任廖汉生后主席赵寿山;省军区(三级)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

宁夏省委书记兼主席潘自力,省军区(三级)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潘自立

西南政府主席刘伯承,50.6副主席贺龙、邓小平、王维舟、龙云(党外)、熊克武(党外)、刘文辉(党外)

中共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常委张际春兼组织部长、宋任穷、李井泉,宣传部长张子意

二野前委书记兼政委邓小平,司令员刘伯承,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 西南军区50.2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兼副司令员李达,副司令员陈赓、周士第,副政委宋任穷、李井泉,政治部副主任张子意、王新亭,副参谋长张经武、李夫克

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

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贵州省书记苏振华,主席杨勇,省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

云南省书记宋任穷,主席卢汉,省军区司令员陈赓,政委宋任穷

川东区委书记谢富治,行政公署主任阎红彦,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 川南区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李大章,军区(三级)司令员杜义德,政委李大章 川西区委第一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李井泉,军区(三级)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川北区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胡耀邦,军区(三级)司令员韦杰,政委胡耀邦 西康省委书记兼主席廖志高,军区(三级)司令员刘忠,政委廖志高

华东政府主席饶漱石,50.1副主席曾山、粟裕、马寅初(党外)、颜惠庆(党外)中共华东局书记饶漱石、陈毅,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康生,常委舒同兼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刘晓

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前委书记兼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粟裕,前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唐亮、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参谋长张震,副参谋长周骏鸣 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舒同,政治部副主任唐亮、钟期光,参谋长张震,副参谋长周骏鸣

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 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

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

上海市书记饶漱石,市长陈毅,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郭化若

南京市书记兼市长粟裕,南京警备区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

山东分局书记兼主席康生,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康生

江西省书记陈正人,主席邵式平,省军区司令员陈奇涵,政委陈正人 福建省书记兼主席张鼎丞,省军区司令员叶飞,政委张鼎丞;

浙江省委书记兼主席谭震林,省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震林、谭启龙

苏南书记陈丕显,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军区(三级)司令员刘先胜,政委陈丕显;

苏北书记萧望东,行政公署主任贺希明,军区(三级)司令员张震东,政委肖望东

皖北区委书记曾希圣,行署主任宋日昌,军区(三级)司令员兼政委曾希圣 皖南区委书记牛树才,行署主任魏明,军区(三级)司令员刘飞,政委牛树才

中南政府主席林彪,50.2副主席邓子恢、叶剑英、张难先(党外)

中共中南局书记林彪、邓子恢,副书记谭政、李雪峰兼组织部长、李先念,常委赵毅敏兼宣传部长,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张云逸、方方

四野兼华中军区:四野前委书记兼司令员兼军区司令员林彪,四野前委副书记罗荣桓,政委罗荣桓、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参谋长萧克、赵尔陆,军区副参谋长聂鹤亭,四野副参谋长陈光,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李聚奎 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萧华

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 二十一兵团司令员陈明仁,政委唐天际

河南省书记张玺,主席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张玺

湖北省书记兼主席李先念,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先念

湖南省书记黄克诚,临时政府主席陈明仁,省军区司令员肖劲光,政委黄克诚 广东省书记兼主席叶剑英,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

上一篇:见闻日记500字学生下一篇:大学生艺术团(文工团)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