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2024-08-26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精选12篇)

1.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篇一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记流水帐、语句不通、平铺直叙、反映阴暗面,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作文教学历来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最头疼也最不愿去涉足的领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没有充分把握三年级作文“过渡”的特点,没有采取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么急于求成,用成人化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望而生畏;要么训练单一,不善于循序渐进,学生写得索然无味,水平很难提高。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对以后的发展起到至观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作文的起步教学呢?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结合小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在低年级进行作文的起步教学,关键就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于写的习惯,淡化作文概念,让他们快乐习作。如果在三年级就把“作文”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他们一定会觉得十分抽象,无法理解。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基本能力,进行作文前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低段打好作文基础,为中段作文作准备,对培养孩子创造志趣和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

课程标准提出三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教学中如何创设了各种情境培养孩子们的说话能力。

1、在课堂上说。首先,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敢说。上课时教师做到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话语亲切,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地说、尽情地说。其次,扩宽说话范围,让学生乐说。找喜欢的词句时说为什么喜欢;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学习童话时说续编、改编或自编的故事;学习自然类或

科技类的文章时说懂得了什么、还了解哪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等等,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思想、谈新见解、说不一样的话,培养创新思想。

2、在课外阅读后说。读了作品后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获得了什么经验教训。每个月设一至两次的课外阅读交流会,畅谈在阅读中的收获体会。

3、在活动中说。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如三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习作之前,我让学生用《翠鸟》一课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在家里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再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小动物,夸小动物时,同学们可兴奋了,争着抢着介绍自己的小动物是什么来历,它的长相什么样,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等等。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看到时机已经成熟,我便问学生:“愿不愿把刚才讲的写在作文本上让老师看看?”学生齐声回答:“愿意”。接下来,便是沙沙的写字声,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写的境界,没有感到丝毫畏难情绪,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自由表

4、在生活中说。在课后的作业中,我也时常会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说话作业,如告诉爸爸妈妈在学校、在路上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等。学生说话的能力强了,掌握的知识多了,写起日记、小练笔来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三.学会观察,写清话语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要把话说得清楚,写清楚,就要动脑筋想一想,我们的话是怎样一句一句说出来的,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过渡的。如果把每句话写清楚了,说明白了,把句连接起来成一段话就会说得清楚,写得明白了。那么,怎样教学生把段写清楚、写明白呢?这是三年级过度作文的又一个难点。

现在我们就探讨探讨怎样把话写清楚?

(1)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写

如:指导学生写《洗手帕》。可以拟一个提纲,第一层:手帕脏了,要洗手帕。第二层:怎么洗,怎么抹肥皂,怎样揉,怎样搓。第三层:手帕变干净了。

(2)按观察顺序写

观察有一定的顺序,可以由上到下的观察,也可以由下到上的观察;可以由外到内的观察,也可以由内到外地观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地观察,也可以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观察的方法灵活多变,怎么观察就怎么写。比如写大扫除吧,有同学通过观察这样写一位不怕苦的同学:他把垃圾一趟一趟的运到楼下去了,他又找来一辆小车,把垃圾倒在里面,推着小车“吱吱地”走远了。

又有同学这样写一位不怕脏的同学:他手握拖把,在地板上来回拖了几下,又扛着拖把走到水龙头下,拧开水龙头,水哗哗的冲到拖把布上,溅起了许多水珠,脏兮兮地落到了他的脚上。可是,他一点都不在意,还蹲下来用手握着拖把布使劲拧。

我们再加上开头和结尾,不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吗?这样一层一层的写,一个一个地叙述,同学们扫除的情景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辅导

三年级作文,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写作中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一句话,他们没有成就动机。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地褒奖、欣赏、肯定每个学生写作的进步和闪光点,使他们切切实实地体验到写作的快乐,进而把“作文当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1、面批面改。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老师的评语看不太懂,一般只是看看成绩,所以应该把批改重点放在面批上。要具体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表扬,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要马上修改。对于写得较好的作文,可以在班级上宣读,鼓励他们继续写好。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斟酌,推敲用好每个词语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命题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

2、典型作文,集体修改。每次学生作文后,不要急着批改,先整体浏览一下,根据习作所给的要求,概括出优缺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两篇典型文章,让学生集体修改,然后,学生再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总之,三年级学生对学习抱有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为我们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只要能抓住一切有利的契机,注重渗透,持之以恒,定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2.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篇二

刚开始学作文,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潜能各不相同,起点也就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实行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水平,让他们都能够摘着“果子”,树立起写作信心。如后进生的作文我常采用“降低要求,差中找优,小处着手”。只要有一个词用得生动,或一句话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就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有创意表达

1.在生活的精彩处表达

生活是精彩的,就在于会不会去发现。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课外生活,看似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大事可写,但只要热爱生活、用心品味生活,生活处处有精彩。如有的同学写课外生活,写放鞭炮、写捉迷藏,写起来平淡无奇,不具有什么创意。我是这样引导的: “放鞭炮,既喜欢又害怕,既逞强又特别的胆怯,你看到吗? 抓住这精彩瞬间,把它写下来, 就是有创意表达。又如,捉迷藏,藏在什么地方? 怎么找到的? 也有精彩的镜头,可以具体地把它写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特别精彩。”经过指导,同学们都能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精彩,把它表达出来。

2.在事物与联想的引发处表达

事物与联想,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假如能在事物与联想的引发处表达,就能使表达有创意。比如,雨点打在雨伞上,雨中的马路积水,雨中打伞的行人,照直写来,会使人索然无味。有个同学在作文中运用了联想,就使习作充满情趣,作文是这样写的: 黄豆大的雨点在我的小伞上跳舞,又急又密,发出“嘭嘭”的响声,雨中的马路顿时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小河,上学的、上班的,人人都打着五颜六色的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朵朵花瓣。把生活表达得如此美丽,如此赏心悦目,这就是创意。

总之,自由表达与有创意表达,是基础和提高的关系,在指导自由表达的同时,要关注有创意表达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寻找题材

1.在生活中找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如单元作文训练《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走出校园,贴近生活找事例。学生深入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去,或看,或听,或想,或问,捕捉到各种写作素材,有惊,有喜,有趣,学生有内容写,就能写得无拘无束,多姿多彩。有的写家乡色彩纷呈的广告牌、有的写爷爷爱好的变化,有的写晋江机场,有的写家乡特产土笋冻走向全国,有的写安平别墅区,有的写校园变化,有的写旧街老貌换新颜,有的写妈妈学英语、学开车,有的写家里工厂举办的网上博览会,还有的写外来人口的涌入 ……学生走进生活,思想活跃了,呈现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情景。

2.在回忆中找

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我让学生将“日记”改为“日忆”,养成 “每日一忆”的好习惯。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用它可以写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忆”起一两件可写之事,动笔时就不愁“无米下锅”。

四、老师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观察周围的事物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教学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和生活的过程中,事事处处做个有心人,学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 动脑去想。在观察时,教师要多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顺序、 观察要有重点、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事物的新发展的独特见解和新鲜感受,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写之前先说一说写作内容

说是写的基础,在写之前让学生把准备写的内容说一说,降低写的难度说的大致要求是: ( 1) 内容具体,叙述中恰当地运用学过的词汇,做到言之有物。( 2) 有一定条理,做到言之有序。叙述后让同学们提出意见,帮助纠正叙述中的不当之处。

3.学生用学到的写作手法表达出内容

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再写的过程中大力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恰当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写作方法汲取课本中的营养,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尤其是对初学习作文的学生,要充分利用课本,可以依照课本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五、集思广益,更上一层楼

作文要流光溢彩,焕发生命活力,必须在打好草稿后不惮其烦、反复修改、精心打磨。采用自改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议、循环修改等办法,可以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做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成果自改自评,自我检省。能进行自我完善的地方先自己修改,觉得有不满意的,又无法自我修改的地方要做上记号。 在进行讨论,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参与,学会了接纳,学会了汲取,也学会了进取。最后,择取部分习作,在班上进行集体评议。

六、老师对作文进行评价

在作文讲评课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意见,要多顺少改。较好的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文章,也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之后,将他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或用投影机又放在屏幕上,师生共同修改,这种方法直观、 效果好。

在讲评课中,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抓住重点。教师讲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样在能对全班同学都有启发和帮助。二是要注重鼓励。 对作文较好,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鼓励,使他们进一步努力。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一句一段的点滴进步,也应加以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加努力,喜欢写作。

摘要:写作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过程。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做能力,就要从学生的身边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把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说到作文,有的学生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3.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浅谈 篇三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观察细节;先说后写

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往往事倍功半,效果并不明显,学生面对作文仍然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有了以下的感受和体会。

一、循序渐进,激发兴趣

小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往往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口头语言,我们经常见到有的小学生在平时聊天和谈话的时候口若悬河,但是一旦落到书面上就哑口无言了,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是小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发展的相对滞后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当老师对这一点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就应该明白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我们耐住性子,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不断训练才能收到明显效果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是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要过高,对语言词句不要苛求,要保护学生自主表达的愿望和兴趣,让他们敢于表达,愿意表达,乐于表达,教师要多发现学生习作中的进步、亮点,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乐于习作的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不断成长。

二、指导观察,发现细节

小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而且小学生对观察一词的理解十分简单,他们认为观察就是看,这种理解是非常偏颇的,实际上对写作而言的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它还包括耳朵听、鼻子闻、嘴里尝、手去摸、脑子想,是要调动一切的感觉器官去体会、去了解、去感悟。当运用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去对我们的写作对象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观察的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些细节就可能是文章中生动、翔实、靓丽的点睛材料。另外,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和方法,是从外到内,还是由远及近,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于不同的观察对象,要确定不同的观察重点,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

三、逻辑框架,先说后写

小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往往无话可说、无处下笔,或者勉强下笔写完上句就没有了下句,要么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头脑中对要写的内容缺少逻辑框架,没有把要写的文章进行段落层次的清晰处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进行指导,即先明确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材料,再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去粗留精,明确详略,最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排序,确定先后顺序,这是逻辑框架的第一层基础,然后对具体的段落再进行第二层、第三层逻辑框架的分析处理,可以把修辞方法、遣词造句的问题逐步地考虑进来,这样学生就把一整篇文章像庖丁解牛一样分成一个一个部分,每次只是面对这一部分进行描写和叙述,大大降低了学生思考的容量,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整篇文章的逻辑框架都清晰地整理出来之后,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照框架进行口头练说,加深印象,这同时也会锻炼学生以后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地清晰表达的好习惯,当对以上内容进行训练之后,学生动笔作文就会轻松很多。

四、词句积累,妙用修辞

语句是思维的外衣,这件外衣是否美观、大方、得体,离不开平时语言词句的积累,其实词句的积累并不一定要枯燥乏味地机械记忆,而且机械记忆的词句学生往往不会在文章中灵活运用,最好的方法是在语言环境中灵动地记忆词句,学生学习、积累词句的语言环境是很多的,比如师生之间的交流、母子之间的对话、同学之间的玩耍,甚至是看电视、听故事、看广告等等,学习、积累词句的场所和方式非常广泛,但是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这种积累方式的开始阶段,往往存在忽视、疏漏的情况,所以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适当的要求和提醒。

修辞的恰当运用可以使文章增色添彩、回味悠长,所以小学生一定要重视对修辞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多练习、多体会、多运用,在小学阶段最常用的修辞方式是比喻(明喻、暗喻、博喻、借喻)、拟人、三问(疑问、设问、反问)、排比。学生对修辞的理解除了在专项训练课上的学习之外,更要重视在大语文学习中发现、感悟、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自己习作当中熟练、准确、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五、润色修改,平行比较

当学生写完一篇作文之后,并不是整个习作过程的结束,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润色修改,平行比较,首先是自我修改,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大声朗读自己文章的习惯,因为在大声朗读文章过程中是眼、口、耳、脑四种器官在参与检查,如果是默读文章就会只有眼和脑两种器官在参与检查,效果就弱得多了,学生在大声朗读文章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地发现遣词造句、修辞段落等问题,并进行及时的修改。除了自己检查修改之外,同学之间的作文平行比较也是发现自己文章不足和问题的好方法,同样的题目、同样的指导,不同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是千姿百态、各有风采,在平行比较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每名学生在比较中都会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块深厚广博的沃土,每个在这块土壤上辛勤耕耘的园丁都会得到丰硕的成果,我们共同期盼着硕果累累、桃李芬芳的收获季节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蒙桂妮.如何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小学教学参考,2011(03).

[2]陈梅馨.快乐学习科学发展: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A版,2013(11).

[3]伏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三点建议[J].甘肃教育,2010(22).

4.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篇四

论文怎样当好一个小学语文老师

要有耐心,小学,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的做事方法,都会影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要注意培养学生优秀的素质。此外,老师要注意带领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受用一生的。总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有责任心和爱心,和小孩子们做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的方方面面,以身作则,坚持下去,就会成功的。另外,老师的经验也是需要在工作中培养的,多向有经验的好老师学习,自己注意在工作中总结,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个成功的老师!

5.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五

单位:老人仓小学

作者:郑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防止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好多语文老师都觉得作文教学难,主要是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1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写感兴趣的话题、熟悉的事物,学生才会顺利写作,表达真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教师对学生作文方法的指导,是解决学生“怎样写”的关键。

在对学生作文方法指导方面,一是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的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又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注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学习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是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二是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三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6.浅谈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的方法 篇六

山颠的树

[摘要]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面 对作文题目完全不懂得怎样去写,对上作文课头痛不已。因此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是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与阅读积累的好习惯,使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最后还要架设说写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表达。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作文入门 教学方法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是指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教师所开展的作文教学活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许多同学都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怕写、厌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搞好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儿童初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作文开端,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入门教学呢?根据本人多年在一线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指导学生入门写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反之,无“趣”生“忧”,生“忧”则必“厌”。所谓“心境愉悦反应则灵敏;心情抑郁,反应则迟钝得多”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就要在作文教学中选择贴近童心的教学内容。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让二年级学生写一段话,他们人人都能写出来,而到了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却连笔都动不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作文的要求太多,教师既要求结构完整,又要求过程具体、语言生动,这些“清规戒律”使得这些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从而变得不敢写也不知道怎么写了。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也发现: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自信心,是教师指导学生起步作文第一个要关注的目标。怎样让孩子由被动而作转变为 “我要写,我想写”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急于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觉得习作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被动而写。在创设情境时,可以根据写作内容,让学生说说、演演、看看,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比如利用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大胆地将一些新奇有趣的小实验、好玩的击鼓传花、成语接力赛等游戏引入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玩得开心,印象深刻,写的时候也会有话可写。

2、淡化作文的“清规戒律”。儿童作文所反映的是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体现儿童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遗憾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并没有顺应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没有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而是不断地规范他们的写作行为,用一种标准去统一孩子无比丰富的感受和想象,用分数去惩罚孩子的幼稚和天真,其结果往往是不自觉地泯灭了他们的写作才情和个性。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的文章“立意正确”,学会了编写几代人似曾相识的“红领巾的故事”;为了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有文采,孩子们的妈妈都有了“一双大大的眼睛”。作文课上,学生要揣摩的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而是写什么才能得好评,获高分。因此,我们要想让孩子敢于吐露真言,就要淡化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清规戒律”,给学生一个自由书写的空间。帮助儿童解除心灵的枷锁,告诉孩子:作文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就是写你想说的,想告诉别人的话。日子久了,学生就会变成一个关注生活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喜欢抒怀的人。

3、习作指导循序渐进。二年级还是写话训练,到了三年级对学生突然提出过高要求,就会让学生感到为难,对习作失去信心与兴趣。因此教师的习作教学要循序渐进,要与二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相衔接,由口头语言转向书面语言叙述,由写几句话到写几段话,在学生想写,乐写并敢写的情况下,慢慢提高对习作的要求,不断提高习作水平。例如人教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习作练习是这样要求的:“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针对这次习作练习,我觉得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写作范围,紧扣“课余”二字;二是把一件事较完整的写下来。而对于学生作文中词句的推敲润色,表达的生动具体,老师不可做出过多的要求。

4、习作评价注重鼓励。作文教学中,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坚持鼓励原则,应尽量用鼓励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表扬鼓励式:这种形式要求

在写作文批语时,要多看到学生作文的优点,用肯定的语气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励他们持之以恒,把成绩发扬光大。对于作文中不足的地方,在批语后面稍加提示,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样,表扬、鼓励在前,对于后面提出的不足,学生便乐于接受。交友谈心式:这种形式要求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如果仅仅用寥寥几行批语难以说清楚,就加上一段交友谈心式的指导性短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所谈的内容能打动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受益。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兴趣。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刹那间”这个词,于是在批语中这样写道:“这个词用得很准确,如果今后能多看点书,多积累一些好词,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棒!”)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二、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

学生的生活并不贫乏,可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他们形成这样认识的原因就是积累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要使学生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学生脑海里必须要有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以下几个途径:

1、要靠平时的观察。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如教学《课间十分钟》一文时,我刚给学生讲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铃响时,我马上让学生观察“从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短暂的1分钟时间里场景中的人和事并写出来。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大多数同学写得形象生动。有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课间光想着玩了,上课铃一响,哎呀!还得上厕所呀,怎么办?还得去呀!别无选择,只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厕所冲去,一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了下去,差点来了个空中翻,幸运的是并没有受伤,躲过这一关,又急急忙忙冲向厕所。刚跑到厕所门口又和从里面出来的同学撞上了。也顾不得说声

对不起。等上完厕所,来不及系裤带,只好边跑边系。当喘着粗气跑到教室门口时还是晚了。同学们看到我这狼狈的样子,不禁大笑。”短短的二十分钟后,一篇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短文跃然纸上。接着请同学们当堂朗读交流讲评。学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上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没有谁觉得这篇作文很难写,相反还显得意犹未尽,等下课了还拿着自己的习作四处交流。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写作时我们都要求他们“我手写我心”,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的作文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能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鼓励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比如在双休日,不布置机械作业,让学生跟大社会,大自然广泛接触,课外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母亲节到来之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亲情作业:“我给妈妈送欢笑”。这个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生开展了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我还发现带着老师安排的任务去搞活动,学生会更用心地有意识去观察和体验。

2、要靠坚持课外阅读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如此大的阅读量,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还在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可以是课中穿插阅读的相关文章,可以指导学生课后开展拓展性阅读,还可以是学生开展的自主阅读。但是在农村课外读物匮乏也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教师可以号召班级内的同学拿出自己在家里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一个图书角,相互交流阅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书源紧缺的困难,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书目上把把关,从而保证学生读到适合自己的健康读物。我还发现学生几个人在一起阅读的兴趣要比单独一个人高,阅读完以后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相互交流一下阅读后的感受,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

3、要“重视文本”。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能够让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富饶的

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后,我就让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为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准备。

4、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材料。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以写听到的,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读完一本书,搞完一次活动,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并利用晨会十分钟展示他们的观察日记。记得在四月底的时候,我乡教办组织各校师生开展了一次义务植树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带领同学们在公路两旁栽下了几十株松柏。劳动时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回校后我要求同学们在当晚的日记中把当日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一写。第二天晨会交流时许多同学都争着发言,同学们写得也都很精彩。有了丰厚的日记积累,学生习作将如溪水般自然流畅。

三、架设说写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表达

三年级学生习作时的另一大障碍就是不知怎样去写。有很多孩子会说,可是让他写那就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架设说写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表达。怎样让学生能把说的写下来,让他们学会表达呢?我觉得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指导:

1、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范文。范文的材料可以是教师写的“下水文”。俗话说:鞋子的大小只有脚知道。如果把这话放在作文教学中,那就是教师也应亲自参与写作实践——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共同体验训练中的甘苦。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他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因此我们倡导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也应试着和同学们一起写作文。而且老师写完后还要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们共同在那里大胆地进行修改。教师在这个时候也应该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和同学们平等相处,万万不可有“师道尊严”的想法。要知道修改作文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主要途径。每一篇下水作文,老师都能体会到作文的酸甜苦辣,然后思索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指导。这一举动也会带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他们会在自己的作文中不自觉地学习老师作文中的一些写法。老师的作文起到了范文的作用。范文的材料还可以是一些课外读物中的文章,班级内一些学优生的习作更是其他学生学习的好范文,因为他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更近,学生

们也更愿意接受。

2、让学生在文本的帮助下起步。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辞兼美,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以读促写。如《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教师抓住作者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这段写具体的开展教学,指导学生体会写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加以模仿运用。如有的学生写秋天,就运用了《秋天的雨》中的语段,自然而生动。老师还应该对这些学生能在模仿中推陈出新给予大力赞赏。

3、由“联合作战”到“单兵练习”。学生初学写作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都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同学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把要写的内容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共同讨论把说过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学生在共同写作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从而为学生单独写作做好基础,最终实现学生都能单独完成作文练习。

4、容许学生的“仿写”行为存在。实事求是地讲对于一些农村山区中的个别学困生来说,要让他写一篇行文流畅的作文真比登天还要难。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宽宏大量一些,容许他们在作文时“偷梁换柱”“模仿”别人的文章。当然这里的“仿写”并非是简单的誊抄,而是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的一种改写或者说是一种低等的模仿。学困生经过一些阶段的“仿写”练习,既消除了他在作文面前的恐惧心理,培养了对作文的兴趣,又能让他在“仿写”中学习到一些作文的技巧,从而最终达到丢开“拐杖”走路的目的。

7.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篇七

一、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因素, 它直接推动孩子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要依据作文教学的特点, 二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新大纲对小学作文教育的总要求是:“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感情真实, 语句通顺, 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注意学生特点、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注意学生特点, 有利于把握他们的心理情绪, 投其所好, 引发兴趣。

初学作文, 学生常把作文与课文和报刊读物混在一起, 不肯轻易相信自己也会写出文章来。为了不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神秘感和害怕情绪, 教学过程中, 我尽量淡化作文概念, 采取简易浅人的教学方法。进行作前指导和讲解作文要求时, 没有生硬地向学生讲述文章知识和写作技巧, 而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 设计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活动内容。运用这样简单有趣的方式方法, 把学生领入作文大门。

二、仔细观察, 描摹逼真

亲自观察, 身临其境, 可以真实地获取素材, 更能牵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促使他们广泛地联想, 激发他们把看到的景、听到的事和想到的情写出来, 既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 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以境引情, 以情入境。但有很多学生不会观察, 在观察时只是走马观花, 大体了解, 提起笔来, 脑子里空空如也, 茫无头绪。那么如何观察呢?首先, 要全面细致地观察,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可以先整体地看事物, 后看部分, 一部分一部分地看仔细, 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面来观察, 观察时, 也同样要注重观察事物的顺序, 可以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地观察, 边观察边思考, 并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所观察事物的特征。其次, 在观察的基础上, 要理清作文思路, 描写时必须注意方位、顺序, 可以先写整体, 后写部分, 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写, 还可从最富有特征的地方写起, 抓住事物的特点, 把主要部分写具体, 但不论先写什么都要求思路清晰, 有条理。再次, 要写出自己和物品之间的联系, 好文章常常把自己放进去找出“我”和“物品”之间的某种关系, 把物或人倾注到自己的感情中去, 写出自己对事物的喜怒哀乐, 表达出自己的爱憎。

总之, 学写人或物一类的文章, 可分两步走, 开始可以通过观察, 重点摹写物体的外形特点, 要求摹写层次清楚, 尽可能把描写对象写具体、细致;第二步要求高一些, 可以借物抒情, 托物寓意, 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多想多写, 人和物一类的文章就不难写好了。

三、自我修改, 着眼提高

观察、体验生活是写作文的基础, 而反复修改, 直到自己满意, 家长满意, 老师满意了, 才算一篇真正的作文。小学生作文, 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写完交给老师批改了事, 那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难提高的。因此, 在学生写完作文后, 我基本上采取了让学生自己修改, 自我完善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认为写好了, 能够当着同学们的面念出来才算完成。我们经常开展作文朗诵会、作文竞赛, 让学生当评委, 判定每个学生作文的成绩。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会再草率从事, 轻易交给老师, 不再指望交给老师修改。这样一来, 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快,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提高学生自我修改的素质。然而至今, 学生自改作文, 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些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的规律认识不足。一是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天经地义的事, 老师改作文容易找出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利于改正;二是认为小学生太小, 自己改不了文章;三是认为让小学生改作文是懒汉做法, 是放任行为。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孰不知, 学生作文教师改, 进度太慢。由于教师每周要上好多课, 每天有每天的事, 若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修改每个学生的作文, 会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 教师若抽不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改学生作文, 很难把所有学生的作文改好, 使学生有所提高的, 且跳不出诸多学生都要跟着教师的感觉走、教师一言堂的怪圈。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十分不利。

我们知道, 作文包括准备、起草、修改三部分。“修改”历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学生具备的作文能力本来就包括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只有包括学生自改作文这一环节才算是完整的作文教学。因此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完成构思、提炼、选材、组织材料、表达成文, 这并不算作文完成了, 他们还要根据写作要求, 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 直到自己满意, 才基本完成。“文不厌改”就是这个道理。

8.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篇八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步提高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上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他才有希望去把它做好。写作文也一样,若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他们就会怕写作文,会对写作产生厌倦感。这就需要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他们浓厚的习作兴趣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中我设计了《二十年后的我》这样的题目,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设想都是美好的,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帮助学生点燃希望之火,增强学习动力,达到“练文育人”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二、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习惯

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了,写作思路打开了,这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把一篇文章写好。因此,老师最好能发动学生参与到老师设计的交流活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灵感很容易在这种气氛中闪现,写作欲望渐渐强烈起来。例如,在一次以“考试”为题的作文写作中,大部分同学一看到作文题就把“考试”简单地理解为单元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为此,我及时对学生们进行指导,说了一句话:“同学们,其实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次考试组成的,考试时刻伴随着我们,学习中的考试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所以说我们不能把考试简单地理解为一次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一石激起千尺浪,我的话一说完,大家就“考试”这个话题激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同学说犯错误了是否勇敢承认并改正也是一种考试;有的同学说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否勇敢去克服也是一种考试……通过讨论,大家对考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写作思路拓宽了,写作欲望也渐渐强烈起来。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在人生中所遇到的不同考试进行构思、组织语言,很容易就能写出题目不同但却又能表达“考试”这个主题的美文。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讨论与构思能够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喜欢积累,多多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这些都要经过学生的脑和手才能变成文字,成为一篇文章。因此,指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积累材料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2.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背诵、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3.多看课外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指导学生看他们能够看懂的课外书,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黄金屋”中获得生活的经验、写作的方法,这是中外教育专家充分肯定的方法。学生看的(见的)、记的多了,在“表达”时就不会“捉襟见肘”、“词不达意”,而是“信手拈来”、“出手成章”。

总之,如果学生能把写作当作是一件“乐”事而不望而生畏,学生就会写出有新意而精致的美文,老师也不会再为学生不写作文、写不好作文而苦恼。

9.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 篇九

在两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常常在教研及攀谈中听到“作文课难上啊!”诸如此类的话语,那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让学生愿学、乐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由于大多数学生视野较狭窄,平时阅读量不大,词汇量贫乏,那写起作文来就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问题主要出现在:一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提笔作文,言之无物,不是三言两语就是东拼西凑,遣词造句拖泥带水,表达不清。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索性找本作文选,直接抄袭,生搬硬套。教师若不加指导学生去模仿例文,学生自己一抄一仿,难免成了囫囵吞枣的通病。

要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方法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的结晶。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着力于不断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有了写作的内容。小学生的作文虽然称不上什么艺术作品,但要使作文言之有物,同样离不开生活。两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上较重视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课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一心扑在课本上,做到把课文描写的各类优美句子、片段、短文理解并背诵下来,特别是根据每单元《语文园地---习作》的具体要求,在班级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助于写作文的活动,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每授完一课,引导学生欣赏本课的佳句,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转换句式的用法,改变文章的写法,训练学生自己归纳段意,独立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或对课文进行复述等,当然这些训练,要贯彻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中,不可要求学生一步到位,样样精通。

另外,还可以安排学生随时记录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对感受深刻的课文写写心得体会等等,这些都能作为学生平时的小练笔。

总之,只有鼓励学生多留心周围的生活,平时多思考,多观察,多给学生动嘴说、动笔写的练习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模仿例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

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10.浅谈乡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语文,识字、组词、造句,等等,最终都要归结到作文上来。如果忽视了作文教学,哪怕学生认识再多的汉字,积累再多的词汇,也难以写出好文章,也就无法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

学生怕写作文,农村学生更怕写作文。农村学生相比城里学生而言,享有的教育资源比较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少,视野较窄。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的课堂,课外读物比较少,特别是山区学校的学生,基本很少有课外读物。阅读少必然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导致农村学生词汇贫乏,知识面窄,语言表达不确切、不生动具体。但农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与城市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作文教学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将从阅读、观察、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激励性的评语四个方面提出自己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加强阅读指导。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要写作文,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写作文时厚积薄发,把知识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正如古人所说“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进了教学目的。

1、重视课内阅读积累。语文课对于课外读物相对较少的农村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阅读获取知识积累的途径,“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语文课教学,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丰富的词汇,学习文章的遣词造句,把握文章的段落布局,领会文章的意境。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作文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课内笔记本,将自己喜欢的词句划出 来,并抄在笔记本上,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作文锦上添花。

2、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广泛的阅读。因此,教师要经常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学生课外读物较少,但正因为农村学生的文化生活相对枯燥,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比较浓厚。教师要为学生解决课外读物少的问题,让学生有书读。首先学校要积极争取条件,办好图书室,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可以把学生自己的图书集中起来,积少成多,互相交换阅读,让较少的图书发挥较大的作用。尤其是重视指导学生多读少儿文艺作品,如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寓言、诗歌等,这些作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读来十分有趣。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地方摘抄在笔记本上,然后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写下来。指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用上摘抄的词句,让学生尝到多读书的甜头。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作文水平同时得到提高,岂不是一举两得?

二、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就是将生活的源泉汇集为文章的溪水的起点,也是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过程。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观察的重要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都是观察能力比较强,从生活中或书本上积累材料比较多的学生。那些看到作文就害怕或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的学生,往往就是不重视观察或不会观察,不留心观察各种事物的人。要想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就要培养学生敏感的新视觉,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非常敏感,特别爱刨根问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经常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发现事物的美,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首先,形象导入,可以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因为在作文教学中,生动逼真的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发联想,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其次,要采用自由表达的方式,提高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这个阶段教师可千万不要给学生限定时间和空间,一定要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感受,让学生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最后,要想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一定要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不论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有观察的兴趣,表达的欲望。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观察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如果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才有目的,有计划,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才会更浓厚。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因为只有目的明确,学生在观察时才不至于出现乱看瞎看的现象。如果目的不明确,学生东看一眼,西看一眼,浮光掠影,印象自然不深。其次,还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去观察。任何事物都有很多方面的特点,如果在观察时不分主次,不突出重点,写出来的文章就像记流水帐一样平铺直叙,不值得一看。比如,指导学生观察人物时,可以从人物的长相、语言、行动、神情等方面去观察。观察动植物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植物叶子、花果的颜色、形状以及生长的环境,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突出事物的特点。还要根据所观察的事物来确定观察的顺序。

3、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有的老师以为观察就是到写作文那一天,出示一个作文题目,然后把学生带到一个地方或到要写的事物跟前让学生看。其实不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多看,利用一切机会有意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指导学生去观察,形成观察习惯。把观察的范围引向社会、学校、平常的生活。通过多看,多想,努力从我们常见 的生活现象或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并把它作为写作的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会没话可说了。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呢?最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和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当然,养成观察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去观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平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做生活的有心人。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时时去督促和提醒他们。只要坚持下来,习以为常以后,良好的观察习惯便养成了。

有了浓厚的观察兴趣,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学生们就能够分辨出事物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就会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较深刻的认识与思考。通过思考就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写出具体、生动又有较深思想内涵的好文章。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作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现代教育多媒体在农村学校已基本普及。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导,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个 便捷的展示平台。课程标准提出:“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没有积累,更写不出好的作文。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积累空间。网络是个奇妙的世界,它连接着地球的每个角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需要的资料,搜索所需的数据,下载有趣的信息,了解自己身边没有的事物。庞大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求知欲望。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展示给大家,实现资源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习作学写童话故事时,我在信息技术课上发动大家搜集有关童话故事,学生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为写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教学时,我将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网络技术有机整合,充分地展示了 网络时代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学生在写作时由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都觉得有内容可写,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

余秋雨先生说,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的训练。要表达生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手段,要沟通生命,又必须掌握能被别的生命理解的一些共通规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恰如其分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如在指导高年级学生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时,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首先,找来一些经典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好,给学生以鲜明的对比。然后,再详细展示其特点,学生很快就能悟出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再链接一些作文网站,对网上作品的开头和结尾进行评论,并借鉴别人好的开头和结尾为自己所用。这样,同学们的写作技巧大大提高了。

四、重视批改。

批改是发现学生作文的得与失,并使作文得到升华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批改作文时,教师首先要改正其中的错别字、病句,以及学生在谋篇布局上的不足,这是批改作文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批改时还要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大加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这才是批改作文的重点所在。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总是有高有低,但写得再差的作文,其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总会有“闪光点”,关键是教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哪怕只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亦或是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的描写,写得好,教师发现了,加以鼓励赞扬,或者对写出了身边真实的事物或现象,抒发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大加肯定和鼓励,必然会增加学生写作的动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后,要写好评语,对学生的作文作一个中肯的总结,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予以鼓励。

11.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11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作文教学我也不知该如何下手的好。究竟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这是我常常在思考的问题,毕竟工作经验不足,这还真难住了我。谁知在今年暑假时,我和一位前辈闲聊时,我无意当中提到了这个问题。这位前辈就热心地教给了我一些她平时在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方法。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就在我的平时教学中运用了这些方法。谁知运用下来,同学们无论是在习作的兴趣上,还是写作方面都有了些微的改变。虽然收效甚微,但也初见些微成果,毕竟要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够取得这样的改变我真的已经非常惊喜了。

首先,我在平时教学中就开始注意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因为前辈说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于是我在教学中就根据课文内容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我通过让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来积累,这不仅让学生在背诵课文时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也达到了我的目的;另外,我还让学生在摘抄中积累材料。我相信,通过这些方法,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这一定能够为写好作文做好铺垫,从而才能让他们在写作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其次,我还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材料。本来同学们就不喜欢写作文,更甭提让他们天天写日记了,这就成了我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愿意写、喜欢写呢?怎样才能消除同学们的厌恶心理呢?于是,我又按照前辈所指教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的形式来写日记。毕竟写日记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学生可以写任何他想写的东西,可以写听到的、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这就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分好组以后,我安排每一组的组内成员一人一星期最多就写一次,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多而烦了,而且轮到自己写日记时还可以阅读别人的文章,这也就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况且写作基于阅读,在他们阅读别人文章的同时也是在向别人学习,这也就起到了互相学习的效果,不是吗?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习作状况有了明显的变化。写日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一个好方法,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同时也让同学们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后来我还通过小组比赛--比比哪组"优"最多,各小组之间有了竞争以后,他们写起日记来也就写得就更用心了。

12.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篇十二

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 从思想上, 彻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 扭转作文是件非凡事情的错误倾向。

2. 在形式上, 改变作文“封闭式”课堂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要走出课堂, 让孩子们去接触大自然, 运用课内学到的本领去广泛观察, 从而丰富感性认识, 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接触社会, 把作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 从而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积累语言, 发展思维, 提炼素材。

3. 在评价上, 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 多鼓励, 多指出优点。

二、要明确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发展过程, 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小学阶段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针对这一规律, 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 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

1. 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造句的能力。

这一阶段不要求学生写出的句子多么优美, 只要求通顺就可以了。训练时不要传授词法和句法, 而是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写完一句话后先读一读, 自己听一听或同学之间互相听, 看句子通不通, 不通就把它改掉。写的具体内容, 可以是按教师所给的词造句, 也可以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某一具体事物写一句或几句话。

2. 中年级着重训练连句成段的能力。

这是在低年级连词造句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事物提出几个连续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每一问题答一句话。与直接写一段话比较, 学生不会觉得太突然。经过这样一个过渡后, 学生可以脱离老师提出的问题, 自己写一段话。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 句与句之间的顺序是否恰当, 直到自己认为通顺了为止。

3. 高年级着重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

这是在低中年级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有中心, 围绕中心组织的材料要有详有略。“有中心”的训练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第一,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 分析课文作者的立意,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第二, 通过讲评学生典型作文,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这一时期作文“有中心”的要求是初步的, 不能要求太高, 否则会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 挫伤作文的积极性。

三、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材料, 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

1. 写校内新闻。

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 报道校内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及时在班内宣讲, 并辅导学生动笔写成表扬信, 向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投稿。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 既达到了写作练笔的目的, 又树立了身边的学习榜样, 在思维互补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完善学生的写作智能,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写农村的生活。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 更热爱劳动, 更能体会劳动的辛苦。他们本身也时常参加劳动, 帮助父母下地干活。利用这些材料去写文章, 不仅有内容可写,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3. 写革命故事。

我们的家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蕴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组织“小小访问团”, 带领学生深入民间, 请一些经历炮火硝烟的老革命讲述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 小记者们个个听得神情激动。回来后又认真查找资料, 充实内容, 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作文。

上一篇:叉车司机岗位职责文档下一篇:高三1班语文提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