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经营范围(精选10篇)
1.旅游业经营范围 篇一
旅游专家“把脉”安吉美丽乡村旅游经营
7月29日,县旅委邀请省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天佑、《钱江晚报》旅游版主任林荣斌,前往报福镇洪家村、石岭村等地现场调研“把脉”村庄经营现状。
报福镇党委委员张永玲和相关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报福镇各乡村旅游经营的想法和存在的困难。两位旅游专家在听取情况介绍后,提出相关见解与思路。李天佑副教授建议报福镇以“福”与“健康”为主题,积极打造“健康养生基地”;林荣斌主任建议各村“化零为整”,实行抱团营销,首先打响报福镇乡村旅游品牌。
2.旅游业经营范围 篇二
1.1 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特许经营旅游酒店战略的研究是国外关于旅游酒店特许经营理论研究的重点。马默德 (Mahmood A.Khan, 2005) 以美国饭店的特许经营为例, 探讨了服务的国际化问题。他指出, 特许经营饭店在进行国际化特许经营业务时, 必须要综合一些战略因素, 它们是经济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基础设置等。也有学者从受许酒店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特许酒店的企业战略及其决定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研究发现, 特许酒店的外部环境, 如政府政策、技术、价格战等, 与特许经营的企业战略负相关;特许酒店的企业战略, 如进攻性的扩张、革新性的特许体系发展、为迎合当地需要的服务修订等, 与这些战略措施的功能结构正相关;特许酒店的企业战略的基本价值是预测酒店的财务绩效 (Hoon-Ku Sul&Mahmood A.Khan, 2006) 。
同时, 也有很多学者对旅游酒店特许经营的动因展开了研究, 威诺 (Vera L.Hoover, 2003) 等人的研究认为, 大型饭店企业考虑特许经营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要实现门店管理成本最小化, 二是因为资本缺乏。还有学者以美国的连锁经营酒店为例, 探讨了在连锁酒店中, 哪些是连锁酒店集团确定旗下特许经营酒店所占比例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作者列出了规模、与管理成本相关的增长率、品牌资产和风险分担四个影响因素,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集团规模越大特许经营比例越大;集团增长速度越快特许经营比例越大;集团的品牌资产越大特许经营比例越大;集团的风险水平越低特许经营的比例越大。
此外, 也有很多研究成果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旅游酒店特许经营的经营绩效上。诺瑞理 (Nerilee Hing, 1996) 就受许酒店 (Restaurant Franchisee) 在特许经营中的获益和限制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 有75%以上的受访者对特许酒店所提供的成功经营模式、知名的品牌、产品的变化和区域的划分“满意”或“很满意”;但是, 他们对于特许酒店在维护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声誉免受经营不善的受许酒店的伤害方面“不太满意”, 有一些人对他们的保护行为不满意, 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怀疑他们的行为的有效性。Karin Weber (2001) 探讨了各类协会的年会规划人员为什么钟情于连锁酒店的问题。他以澳大利亚的连锁酒店为例, 发现协会的规划人员喜欢到连锁酒店召开年会, 而不愿意去没有加入连锁酒店的单体酒店, 这可能是主要因为连锁酒店具有始终保持一致的服务标准和训练的比较好的酒店员工。满意、信任和承诺是导致年会规划人员钟情于连锁酒店的关键因素。
1.2 国内研究进展
对我国旅游酒店特许经营发展现状的研究。鲁敏 (2002) 认为, 我国酒店连锁存在着资本障碍、经济体制障碍、观念障碍、饭店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稀缺等障碍因素, 未来的饭店连锁发展模式主要有独立饭店联合体、特许经营连锁等。吕建中、王瑾玮 (2005) 分析了我国酒店业特许经营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认为我国酒店业的特许经营的现状是以国际品牌为主, 国内品牌为辅, 经济型品牌开路, 中高档跟进;存在的问题是业主缺少选择余地, 预定系统不够强大, 业主收益难以保证和文化背景差异影响扩张等。梁宇、夏宏胜 (2006) 指出, 我国的经济型饭店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品牌意识淡漠、市场定位不准等问题, 应该由实力强、声誉好的酒店通过特许经营、并购等方式来组建酒店集团, 进行品牌建设。
对旅游酒店特许经营模式的研究。张路、张胜男 (2012) 着力研究了特许经营模式在经济型酒店领域中的运用, 通过选取在经济型酒店中具有领先地位并且已经初步进行了特许经营模式探索的“如家”酒店作为研究案例, 以及借助一定资料和数据对理论进行论证, 结合我国现状最终获得我国经济型酒店在未来经营模式中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方法和依据, 我国应鼓励在经济型酒店中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加强对特许人的管理和特许经营法制建设, 以及对特许经营人才的培养。
对旅游酒店特许经营发展战略的分析。洪颖 (2004) 指出, 特许经营是旅游饭店在进行跨国经营时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战略选择。也有学者指出, 通过签订协议组建战略联盟, 是我国经济型酒店集团化的有效形式。吕建中、王瑾玮 (2005) 认为针对我国旅游酒店特许经营所存在的问题, 应对策略主要有创建中国特色的特许品牌, 开发和升级网络系统, 严格控制质量和特许的重点放在经济型市场等。程旭东 (2004) 提出, 要通过创建中国特色酒店品牌、建立预定销售系统、注重人力资本开发和加强对酒店特许市场的法制管理等措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特许酒店经营模式。李金美、高鸿 (2006) 则通过分析特许经营在国际著名酒店集团的使用情况从而得到启示, 认为我国饭店集团也应该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以改变单一的扩张模式, 并建议采用健全相关法规、实施品牌战略、建立特许经营服务管理机构、完善特许经营契约等措施来保障特许经营的顺利、健康实施。邹统钎 (2003) 经过研究发现, 特许经营是世界各国经济型酒店普遍采用的扩张方式。贺小荣、罗文斌 (2012) 通过对特许经营与管理合同进行比较发现, 国家风险、教育水平和经营规模对旅游酒店在进行国际扩张时选择特许经营具有正向影响。
2 旅行社特许经营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旅行社特许经营的研究十分少见。通过对《旅游业研究年刊》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旅行研究杂志》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旅游业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 等几种主要的国际权威的旅游专业刊物的数据库检索和Google搜索发现, 国外对于旅行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行社的规模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和对大型旅行社市场份额的比较分析上。布隆松和摩根 (Bronson and Morgan, 1998)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从事特许经营的旅行社比单体的普通旅行社的效率更高,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在国外的研究中, 专门的针对旅行社的特许经营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因为国外的旅行社行业分工体系已经成形, 即已经由市场内生而成较为成熟的垂直分工体系, 因此对影响旅行社分工体系形成的分销模式研究不多 (部分学者认为特许经营也算是分销模式的一种) 。从实践上看, 特许经营在国外一直是旅游批发经营商控制销售渠道的一种手段, 实行特许经营的旅游批发商承诺只通过有特许经营权的旅游零售商出售旅游产品, 拥有特许经营权的旅游零售商可以分享旅游批发商的市场营销资源, 并利用批发商品牌在市场上立足。这种方式在德国旅行社业使用较为广泛, 并逐渐在美国、英国等地得到推广。虽然国外旅行社对特许经营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 但仍然不够成熟,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特许社与受许社在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尚未找到双方利润的真正平衡点;部分特许社特许经营系统不健全, 转让使用价值低或对受许社的控制力差;特许经营总部与加盟社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 导致信息不对称, 造成损失;缺乏处理特许社与受许社之间纠纷的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等。
2.2 国内研究进展
在我国目前的旅行社特许经营的研究成果当中, 关于特许经营是否适合于旅行社、是否适合于我国的旅行社的研究是我国旅游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潘永涛 (2006) 认为, 特许经营模式既有利于我国大型旅行社在网络建设上的快速布点, 又可带动中小旅行社的快速发展, 推动我国旅行社产业形成科学、合理的垂直分工体系。我国的大型旅行社已经具备了开展特许经营的相应的主体条件, 而且拥有了信息技术和法律支持, 因此, 我国大型旅行社实施特许经营是可行的。赵纲、蒲江 (2003) 通过对特许经营的含义和特点的分析, 以重庆旅行社的特许经营情况为例, 认为重庆旅行社的特许经营存在品牌特许和经营模式特许两种特许经营模式, 虽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 但他还是认为, 特许经营是旅行社的一个可行的选择。有的学者通过对特许经营的内涵和优势的分析, 认为我国旅行社发展特许经营是必要的, 旅行社的特点比较适合开展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我国旅行社扩张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关于旅行社特许经营的性质,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旅行社特许经营是一种销售渠道, 因为特许旅行社凭借既有的优势产品、商标或技术, 聚集众多的独立旅行社作为销售终端, 构筑网络化营销体系, 属于旅行社经营的营销管理范畴;第二种观点认为, 认为旅行社特许经营是一种扩张模式, 通常是大型旅行社与有资本实力、资源优势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人或企业进行合作, 实现双赢, 属于旅行社战略管理的范畴;第三种观点认为, 旅行社特许经营属于一种以特许权转让为核心的契约关系, 因为大型的特许旅行社与受许旅行社之间仍然是一种商业合作的关系, 虽然特许旅行社处于强势, 但合作双方在基于特许经营协议所界定的法律地位上仍然是完全平等的。
关于旅行社特许经营发展策略的研究。曹青、王建喜 (2010) 认为特许经营作为一种经营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瞩目。国外大型旅行社通过采用此模式均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这种成功的现代商业模式在我国旅行社业中应用尚未成熟。应该采用标准化与创新产品同步推出, 整合供应链条实现产业延伸, 以及引入跨文化管理理念等策略, 做大做强我国旅行社特许经营模式。郭鲁芳、孙春华 (2009) 则以浙江省为例, 主张浙江的旅行社主动实施包括特许经营在内的连锁经营战略, 采取实施品牌扩张、开展便利连锁, 转变思想观念、培育专业人才, 农村包围城市、渗透强攻结合的发展策略。
3 旅游景区特许经营理论研究综述
旅游景区特许经营的本质实际上是出让景区的经营权。因此, 国内关于旅游景区特许经营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于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方面。当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经营权能否转让 (谢茹, 2004) 、景区经营企业能否上市 (张凌云, 2000) 、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安排 (谢茹, 2006) 、经营权转让的模式构建 (郑向敏等, 2005) 和经营权转让后的效应评价等几个方面。虽然有不少学者反对出让景区经营权, 但更权威的观点是持肯定的态度,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张广瑞教授就认为, 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本身并不一定会带来景区环境破坏, 只是经营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 有关旅游景区特许经营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保继刚、左冰 (2008) 以西部A地招商引资为案例, 从中分析得出在当前经营权转让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 存在地方政府支付了高额的社会成本, 而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回报的现象, 使得地方政府引进外部资本发展旅游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林传红 (2008) 阐释了我国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剖析了其制度功效, 提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系统应具备的结构及各子制度体系的功能定位。张皖婷 (2011) 对美国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的研究及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案例的研究, 获得美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成功经验借鉴。然后再挑选国内公共景区特许经营的案例千岛湖景区进行分析, 得出在我国实行公共景区特许经营的优劣, 并在两个国家经验的对比下, 提出加强政府规制实施中国特色政府特许经营管理制度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管理体系和相关法规的健全是改革的基础, 兼顾社区经济发展程度, 设置独立监督职能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摘要:特许经营被誉为“21世纪的主导商业模式”, 在旅游行业各个领域已经广泛存在。本文分别对国内外有关旅游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特许经营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综述, 全面反映了理论界关于旅游业特许经营理论的研究进展。
3.旅游期刊广告经营须“升级” 篇三
现在很多国外旅游杂志盈利主要依靠广告,广告是旅游杂志盈利的重要路径。“依托行业办刊”是许多杂志在经营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旅游杂志更要紧紧依托行业,牢牢抓住这样一个有利的广告资源,将广告做好,进而将杂志做好。
目前旅游期刊广告经营存在以下问题:一、商业广告气息太过明显。有些期刊社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大量介绍一些高档休闲、娱乐场所、度假村等食宿信息,但这些对旅游者出游实用的信息含量较低。有些旅游杂志,超过一半内容都是广告,但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二、广告形式呆板。现在市场上大多旅游期刊广告形态雷同,广告形式中规中矩,死板,没有灵气。很多期刊广告位置集中在封二、封三、封底和最后几页。广告版式单一,设计缺乏美感,文案欠新颖,不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三、品牌薄弱。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大众旅游期刊很多,也出现了《时尚旅游》、《旅行家》这样的领军杂志,但形成品牌的旅游杂志却很少,还不成气候。
有业内人士曾经说过“盘活一本杂志,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生存问题。”旅游类杂志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杂志必须在的广告经营上狠下功夫。
1.细分读者群,使期刊市场定位更明确。旅游期刊市场最关键的环节——市场定位,也是当前阻碍期刊广告发展的“症结”之所在。市场定位要兼顾目标读者群和广告市场。广告商在这样的杂志上刊登广告能使广告效益最大化。旅游期刊需要认真调研细分读者群的地区分布、消费趋势、价值取向等指标因素,这对期刊自我调整和广告主有的放矢投放广告都是大有裨益的。旅游本身的高消费性质,使得旅游杂志一般追求时尚、精美、高档。在这个特征下,各杂志又各显特色,《中国国家地理》的大气、开阔,《时尚旅游》的时尚前卫,堪称风格定位的典范。另外还要注重市场调查,完善对期刊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搜集测评读者喜欢和不喜欢的广告来为广告建立一个及时反馈的机制,这对于广告的投放的良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广告策划由“硬”至“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旅游期刊广告形式都很呆板,通常都是将汽车、电子等旅游相关产品的广告直接硬性地供读者浏览。这样虽然很直观但容易削弱读者的阅读兴趣,减弱广告的传播效果。可以借鉴电影中软性广告的经验,尽量保持广告内容与文字内容在风格一致,使广告在读者阅读文章中一点一滴地被消化掉。《旅游》杂志的隐性软广告做得比较成功。通常是在介绍旅游相关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已把产品带给了读者。例如对酒店的介绍写成了美文的形式,而非生搬硬套。
3.灵活多变的广告的经营方式。旅游期刊广告不应简单地停留在“刊登”这一方式上,可以组织活动组建读者俱乐部,凡刊出广告涉及的商品和活动都对俱乐部成员实行较大幅度优惠等等。期刊社还应注重与旅游企业合作,如对与之合作的旅行社的游客实行赠与杂志的服务,加大对合作商务酒店里的杂志发行力度等等,均可实现双赢。广泛采用三赢战略:即通过出版期刊,期刊社扩大信息量与收益,旅游景点或旅游企业扩大产品知名度,旅游消费者能享受优惠旅游服务。
4.旅游业经营范围 篇四
笔者认为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连接,连接就是一种广告。但企业在经营网络时,广告并不是唯一赢利的基础,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创造可赢利的经营模式,否则很容易因无法增益而消失在网海中。
因此在网上成功的Business Model并非是千篇 一律的教科书。
比如一直以广告为营运主轴的世界最大入口网站雅虎(Yahoo!),在12月23日宣布:买下英国在线搜索引擎先驱Inktomi,这将强化其搜索服务,并要持续通过建立或购买搜索科技来提高营收,积极将营收来源多元化。
亚马逊书店(Amazon.com)的Business Model并不理想,否则它至少现在每年应有几十亿美元的利润才对。其问题刚好和Yahoo!相反,它不应该做实体的事业,而最好是以策略联盟的方式,自己专于网络销售,让别人负责实体的工作,而且卖所有的产品。笔者举这两个例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说明Business Model是个千变万化的东西。
唯一不变的就是必须提供价廉、物美、便利的服务,因为这就是顾客对网络的价值期待。 据报道,最近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齐瓦利(Judith Chevalier)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古斯比(Austan Goolsbee)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Amazon.com每涨价1%,销售金额就会减少0.5%,Barnesandnoble.com涨价1%,销售金额的减少更达4%,这说明顾客在网络消费上的特性。这种“价格破坏”是不会停止的,中国今后面临的就是这个“价格破坏”所引起的经济问题。
所以,笔者还是要强调,网络的Business Model是依据顾客需求建立自己的核心专长,而不是一味模仿。大师教的是观念,修行则靠经营者自己的体会和创见,这样才有得到利润的机会。
旅游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因工作关系,笔者曾接触过旅游业的.电子商务,在这里,就来谈谈国内这方面的应用情况。
“电子商务应用状况”是指经营者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商业交易的现况。由于国内旅游公司的资本、成立时间及经营型态各自不同,信息化程度及能力亦有差异。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旅行社的资源与客源已开始逐渐被饭店吸走(饭店自行建置电子商务系统,可直接接受客户订房),所以旅行社要创造自身的差异性及不可取代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产业中继续生存经营下去。
从整体产业看,电子商务在国内旅游业的应用并不普遍。以下仅针对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与企业对市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试着分别探讨其应用状况:
一、企业对企业(B2B)的电子商务
旅游业的B2B电子商务,大都存在于航空运输业与综合旅行社间的票务交易上。此类电子商务的普遍做法,为综合旅行社以专线方式与全球定位系统联机,并利用其提供的接口与航空公司进行机票订购与出售的在线交易。
相关的模式诸如通过BSP机票金流清算体系,由特定银行与航空公司进行机票的开票及金流清算;特定厂商通过点对点专线进行航空座位订位;至于其它同业间或与客户的交易,则仍通过传统的电话/传真/email等方式来进行票务的处理操作。
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电子商务
旅游业的B2C是目前厂商投入较大的一个领域,旅游业B2C电子商务是以旅游网站的形式运作,经营者主要为综合旅行社,它们出售的商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国内外机票,一是整合食、住、行、娱乐等观光需求的包办旅游。由于包办旅游的出售金额较高,旅游行程的安排未经人员解说不易明了,故较难以进行在线销售。根据业界的调查结果,目前网站销售所占整体交易金额的比例极微,经营者多将网站视为传媒的一种,短期内难望其成为有效的销售通路。 总而言之,旅游业有两项交易特性有碍于电子商务的推动:一是交易标的主要为无形的服务,通路端出售的旅游商品除交通票务外,多须借助人力进行销售与推广,不像成分规格明确的有形物品,易于进行在线销售;二是买卖过程中很少有繁复的操作程序,所需交易信息单纯,没有那种必须借助电子化以提高效率的迫切性。
综上所述,经营者对电子商务的运用,主要还是以推广宣传功能为其首要考虑因素,交易功能反为次要因素,因而目前旅游业的经营者多是从广告媒体角度建置并“经营”网站,而且经营得极度不完备,此种应用取向可能局限了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推广及发展。 在全球的e化浪潮下,经营者一窝蜂地投入虚拟平台网站建置,由于缺乏标准接口,各自发展的结果使彼此的系统无法兼容,信息无法妥善交换传递。
5.旅游包车客运经营行为承诺书 篇五
文山道路运输管理局:
我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部《道路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的有关规定要求,将严格遵守有关道路客运管理的法规、规章及文件规定,在经营期限内承诺如下:
一、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许可,自筹资金统一购置符合《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的大型高一级客车5辆(50+1+1座);中型高一级客车1辆(37+1+1座)。车辆技术等级达到一级。
二、按许可经营的范围,从事旅游客运经营:
1、严格按包车线路运行,不搭乘其他旅客。
2、除执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下达的紧急包车任务外,其营运线路一端在车籍所在地。
3、单程的去程包车回程载客时,向回程客源所在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4、所派出的车辆,持有注明客运事项的旅游客票或者旅游包车运输合同以及有效的《旅游车标识》和《云南省旅游车行车路单》运营。
5、认真执行旅游车出车前例保、报派、查检、派车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不挂靠经营。
四、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按时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五、按规定定期检测、维修车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装车载GPS系统。建立GPS监控管理平台,安排专人对车辆进行有效监控,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六、建立车辆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档案,保证优质服务。
七、培训驾驶员、乘务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驾驶员领取了与所驾车辆相适应的从业资格证,乘务员领取了上岗证)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八、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确保原始资料完整齐全,并按时向行业管理机构上报旅游车工作率及相关情况等有关资料,保证数据真实性、有效性。
九、服从行业管理规定,自觉配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对以上承诺如有违反,自觉接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处罚:
1、若有5%车辆违反,自愿停运学习、整改期为一周。整改期
满,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验收合格后,再申请恢复营运。
2、在一年内,对同一车违规而被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处罚过3
次以上的,自愿放弃该车旅游客运经营权,上交该车所使
用的《旅游车标识》、《道路运输证》及《从业资格证》等。
3、若经营期限届满后,对未获得许可延续经营的车辆,由本
公司自行处理并退出客运市场。
法定代表签名:经营企业签章:
6.森林休闲度假旅游的经营管理对策 篇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贫困”的加剧,城市工作生活的紧张节奏,还有“短假制度”和“强制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种种因素使休闲度假方式日渐成为当今旅游的主题,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
因此,以“绿色、健康、休闲、时尚”为主题的森林旅游,拥有优越的度假旅游资源,必将成为今后休闲度假旅游的主体,如何将森林旅游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发展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休闲度假的时代特征
从旧式的观光型旅游到体验型旅游,再到休闲型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决定。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三个旅游发展阶段在我国依然共存,但随着经济发展,休闲度假正逐步成为一些发达地区旅游的主体,呈现出四个时代特征:
1、自然性和养生性。
随着城市“生态贫困”日益加剧,工作生活的压力剧增,使得远离城市喧嚣,寻求更好的休息和放松方式,以增进身心健康,释放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因此,回归自然、休闲养生就成了城市人群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城市周边温泉疗养、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度假地发展的内因。
2、短期性和高频性。
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让休闲度假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需;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宽裕了,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富余资金;国家休假制度的良性调整,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时间;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当今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短期性和高频性的特征。
3、舒适性和个体性。
进入休闲型旅游阶段,游客对舒适性的需求更高,个体旅游服务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旅游服务方式从“大众化”、“低档次”和“经济型”为主的快捷团队旅游服务逐步转向以“个性化”、“高层次”和“舒适型”为主的松散型旅游服务。
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舒适的旅途、温馨的旅馆、爽口的菜肴、清新的景点、优质的特产、舒心的娱乐就成了休闲型旅游的服务规范。
4、短途性和小型性。
短期性和高频性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的短途性,城市周边的旅游度假地成为首选;舒适性和个体性影响了旅游出行方式,特别是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和普及,传统的团队旅游所呈现的“赶场式”的紧张日程、统一的服务标准、程序化的活动安排都与休闲主题不相称,因此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型团队、城市郊区短程旅游成为休闲度假的必然选择。
二、森林旅游是休闲度假的主体
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旅游资源,开展森林观光、森林养生、森林度假、科普考察、生态教育等项目的旅游方式。
森林旅游以独特的森林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清新的自然空气、优良的气候条件,成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重要方式。
随着休闲型旅游阶段的到来,森林旅游必当更具优势,必然成为休闲度假的主体。
1、森林旅游具有独特的感观性。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林相景观,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奇观、四川九寨沟的林水一色、福建牛姆林的过渡型生态景观、吉林长白山的寒带森林景观、北京香山红叶等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森林还具有空气清新、泉水清洌、气候宜人、静谧幽深等度假型特性,如江西庐山的避暑、湖南衡山的幽静等等,都成为了休闲度假的胜地。
2、森林旅游具有优越的养生性。
森林陆地生态结构的主体,是生态圈完成新陈代谢的转换机,也是生物的基因库和氧气的贮存库。
森林中所含的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清洁器”,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应低于1000-1500个。
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多少不仅预示着空气质量的好坏,同时高负离子浓度的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能够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还有降低血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作用。
因此,在国外有很多依托森林而设立的项目,比如美国的“森林医院”、日本森林氧气销售站
等,日本每年约有9亿人次到森林中进行森林浴。
森林旅游成为最好的廉价养生度假地。
三、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我国的森林旅游才刚刚起步,三个阶段并存的旅游发展阶段,让森林旅游还处于观光型旅游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休闲服务还没形成、项目开发缺乏新意、宣传工作不到位、开发建设资金匮乏等与休闲度假旅游不相称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的经营管理对策。
1、明确定位,做好规划
先进行森林旅游资源普查,从森林景观、森林养生、森林气候、水质环境等角度进行考察,再从周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一般离中心城市不超过3小时半径范围,然后才进行休闲度假方向定位,规划建设森林旅游度假区。
森林休闲度假旅游规划要突出森林景观特色,结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需求,进行全面规划和空间布局,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休闲度假项目、森林景观游览线路、度假体验项目、服务设施、服务规范、品牌形象塑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并综合具体的经济实力,制定分步实施规划,逐步完善和美化森林旅游度假地的品牌。
初步总结森林休闲度假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1科学规划定位原则。
这是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景区的生存空间和时间。
要确立发展森林休闲度假应回答几个问题:从资源的角度,通过对景区的景观、气候、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科学评估来解答是否适合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周边市场需求、客源结构等方面调查来解答开发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发展潜力问题;从产品的角度,通过对周边相似资源、度假产品的优劣来解答如何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度假旅游区的问题。
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建设。
1.2项目差异化原则。
通过对资源和市场的评估,围绕资源特色和发展定位,整合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塑造独特品牌形象,比如最好的“森林医院”、最佳森林养生地、“生命之源”等,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主题项目规划设计,从而避免“跟风”现象,要求森林度假项目建设至少在一定区域内(至少设区市以上)具有“唯一性”或“独创性”。
1.3突出重点原则。
规划建设要围绕“森林、度假”两大卖点进行整体塑造,主题突出,包括规划布局、细节雕饰等。
从空间布局上可分为森林景观观赏区、森林沐浴区、森林康体保健区、森林度假区等等,以森林为主题,以度假为内涵,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森林与度假相得益彰的品牌项目。
1.4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规划建设森林度假旅游区要与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相协调,相生相长,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彰显特色,多元融合
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要根据森林旅游的不同特色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开发具有森林野趣的体验型项目,如森林标本制作、珍贵树种认养、种植同心树、科普教育、野外生存训练等项目;将自身特色与不同文化相结合,开发多元文化的旅游项目,比如与体育文化结合,开发攀岩、狩猎、滑雪、丛林野营、探险、漂流、划船等项目;比如与康体文化结合,开发自然氧吧疗养室,引入自然的新鲜氧气,让游客除了到大自然中沐浴外。
在房间里依然可以呼吸到天然氧气;中草药理疗中心,利用森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开发中草药浴、中草药香熏、刮痧、按摩等,真正地把森林疗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比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设多媒体三维立体的森林科普教育影院,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大自然进化过程、神秘的动物世界、多彩的百花世界,弥补游客们在浏览过程中所带来的缺憾,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科普教育。
总之,森林度假旅游区是一项融合各种元素的综合性旅游项目,要注重彰显特色、多元融合和自主创新,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3、精细管理,超值服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旅游散客化越来越明显,游客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旅游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度假旅游区更是如此,因此旅游景区应推行“精细管理”和“超值服务”。
3.1精细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已经成为管理界的共识,而如今我国的旅游景区管理还处在“大一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景区建设和管理以满足观赏性需求为主,服务以标准规范化为主,服务对象以团队旅游为主,其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休闲型旅游时期的需求。
现阶段的旅游逐步向舒适型、人性化、散客化方向转变,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理所当然。
精细化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今日景区管理的主流,特别是以度假为主的森林旅游。
首先,森林度假旅游区的建设上要求精耕细作,从粗放型向精品型方向转变,大到度假区的规划功能分区和布局,小到休息亭和旅游线路安排,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
在国外,游步道规划都要精确的测算和评估,通过多人次的测算后,再根据游客身体上、视觉上、精神上的疲劳期,确定哪里建造休息亭,哪里改变景观主题,哪里设置配套设施来缓解精神疲劳。
在材料选择上要求“绿色、自然、谐调”为标准,从选材的环保性,到结构的感官性,再到颜色的谐调性,还有设计的实用性和愉悦性,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游客感觉更舒适、更健康,让景区规划和建设为休闲度假服务。
其次,森林度假旅游区的管理上要求统分结合。
现代化的旅游管理要求既要精细分工,又要统一协调。
从管理制度的层面上,度假区管理需要细化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从旅游形象管理的层面上,度假区是一个整体,上到景区领导,下到普通员工,不分彼此,树立统一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只有整体服务意识的提高,才能作好每一个细节。
3.2超值服务。
“超值服务”就是提供超过游客所支付价值以外的有效服务,具有出乎游客意料之外的附加功效,往往能给游客以意外之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旧的服务体系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在游客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必须的服务规范;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休闲度假型的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做好“超值服务”,才能长久地吸引宾客的注意力和回头率。
首先要以“游客至上”为第一理念,给游客以尊贵、温馨、人性化的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一句暖人心的话语,一个关怀的动作,一点温馨的小提示,都要让游客觉得周到,感到温暖,做到“0缺陷管理”,达到服务过程的尽善尽美。
其次,要注意服务经验的总结和服务理念变革,根据度假区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对象的不断变化,适时地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
迪斯尼公园进入中国后,就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观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对原有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了多项改革,造就了“中国化”的迪斯尼;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和技巧的培训。
要强化度假区整体形象和服务意识的培训,让员工们对度假区充满感情和热爱,才能激发员工的服务激情,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尽地主之谊”,为游客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
要强化服务操守和技能的培训,从服务技能、操作规范、游客心理学、度假区服务要领、沟通技巧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体会如何为游客服务、如何与游客沟通、如何体察游客需求、如何适时提供“超值服务”。
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是宗旨,做好服务规范是前提,运用“超值服务”是提升,是度假地旅游服务的特色。
4、精心运作,塑造形象
森林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体系是一个整体,是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度假型游客为主要目的,通过外部的市场运作和内部的产品整合,达到最优的系统工程。
这个体系包括形象特征、市场定位、价格决策、形象营销。
其中形象特征是核心,包括了森林度假旅游资源特性、度假项目内容、服务性质、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等内容,要通过度假产品规划和策划,整合所有资源,挖掘产品特色,形成本身独特的度假旅游个体特征;市场定位是依据,包括了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客源分析、竞争力分析等内容,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找准市场,做出决策判断,才能制定行销对路的度假旅游目的地营销策划;价格决策是关键。
这就涉及到产品特性分析、市场定位分析、容量管理分析等内容,森林度假旅游属于高端旅游产品,而非普通的观光型旅游,片面的追求游客量最大化是不符合度假型旅游的需求,其受到产品特性、接待容量等的限制,追求游客的回头率、效益的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此,高端旅游产品理应有较高的价格定位。
形象营销是手段,是整个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大方面,外部营销是招徕游客,内部营销是服务游客,外部营销以内部营销为基础,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内部营销的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树立好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
7.旅游业经营范围 篇七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2006年,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2008年,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0项) 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47项) ;2011年,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191项) 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64项) 。淮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至2011年上半年, 已建立健全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包含了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民俗等各大类目录。其中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京剧和淮剧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信传说、金湖秧歌和工鼓锣等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禹锁镇巫支祁的传说、马灯舞、洪泽湖渔鼓、淮海琴书、淮扬菜烹饪技艺、高沟酒酿造工艺、洪泽湖渔民婚嫁礼仪、安淮寺庙会、吴鞠通与山阳医派等13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县 (区) 级名录近300项。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政府部门的产业化引导
(1) 保护经费略有不足。
淮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市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投入的经费虽然仍在逐年递增, 但是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和任务的需求相比还是稍嫌不足。保护经费的投入, 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如果缺少了足够经费的支持, 就会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有的甚至会由于资金短缺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也就谈不上进行旅游开发了。所以, 淮安在对经济发展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的同时, 不能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 保护传承机制尚待完善。
在注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消亡, 保护及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变得愈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去传承人就会遭到毁灭, 所以, 要突出对重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使之不至于因为失传而消亡。因此, 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的一种方法, 也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提供保障。
2.2 文化旅游推广和非遗宣传融合度不够
对于淮安市旅游宣传, 当地媒体比较重视对旅游景区的宣传, 例如:对于“周恩来故居”、“桃花坞景区”等旅游景区的宣传就做的比较好, 已经成为淮安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 真正介绍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比较少, 当地媒体在宣传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但也有做的好的, 比如:对于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中的“吴承恩与西游记传说”这一项, 打造成《西游记》文化旅游, 通过这一文化品牌的宣传, 提高了淮安的知名度的同时, 又带动淮安经济的发展。要知道,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的记忆”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 挖掘其旅游资源潜力, 并且在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 大众媒体的宣传能起到重要作用。
2.3 文化旅游发展缓慢, 地方特色不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与群体性, 每个地区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深刻地挖掘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挥其优势, 发展旅游业, 增强文化吸引力, 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 变文化优势为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游客注重文化旅游。就淮安地区而言, 除了开发了“淮扬菜美食节”等一些比较能彰显当地特色的旅游活动外, 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没有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旅游资源, 没有进一步突出当地特色文化, 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
2.4 产业基础薄弱, 规模经济效益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产业化发展规模不大。从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比较晚, 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产业还未形成成熟的、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还有, 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其产品的规模还是从产品的品质上都没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大, 没有做出合理规划, 也没能全面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所带来的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因此,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规模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 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没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连, 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经济效益。
2.5 旅游资源开发中忽视了满足游客满意度
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起着推动作用。旅游者在参观、游览或者参与当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的相关活动时, 必然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而也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也影响着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高低。
游客满意度的高低影响着游客再消费, 进而也影响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3.1 建立政府专门机构, 引导文化企业经营
(1) 广开财源, 加大投入力度,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保障。长期以来, 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而濒临消亡。而淮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彰显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将国家、省、市等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纳入 “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并且, 市政府也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专项资金, 要做到高度重视。
(2) 完善保护传承机制, 规范保护工作,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 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并加强对项目保护及传承单位的监督、考核、评定工作。
3.2 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主流, 独特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前往。当地政府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后, 大众媒体要加大宣传, 让游客能够认识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 大众媒体可以在宣传地方旅游景点的时候带入当地的一些传说, 这样可以赋予一些神话色彩, 就像可以在淮安白马湖景区讲述白马湖传说等。这样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犹如画龙点睛之笔, 更彰显文化旅游的魅力, 也可以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 更加了解淮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融入地方特色
(1) 依托景区表演开拓“体验式”旅游。
可依托于景区, 在景区集中表演展示。即主要是将淮安民间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这5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的景区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加以展示, 如金湖秧歌、竹马、淮海戏、工鼓锣, 淮海琴书等。在给游客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 又推动了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使人们更了解淮安的文化。
开拓“体验式旅游”, 增加游客的体验。随着旅游的不断开拓创新, 游客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人们越来越注重实际参与体验, 从而得到精神和心理的满足。因此, 在景区表演戏剧、舞蹈、曲艺、杂技等的时候可以让游客参与, 增加互动。
(2) 开发特色商品吸引游客。
结合旅游开发, 以静态的方式展示出来。比如在一些景区设置展馆来展示淮安传统的一些工艺美术作品, 让游客来欣赏和体验工艺美术的美感, 从而也得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如高洪流烙铁画、淮安蛋雕、郭氏砖雕等。
调动游客的兴趣, 让游客参与体验。在景区设一些亲自体验项目, 譬如对于淮安的一些传统手工技艺, 很多游客可能都没机会尝试的, 能在这里得到体验, 增强游客的游兴。比如金湖柳编技艺、传统的瓷刻技艺等。
商品开发, 体现特色。目前旅游景区的旅游商品琳琅满目, 但真正称得上纪念品的却很少, 即使是纪念品也是大同小异, 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淮安市旅游景点应当在工艺美术类旅游商品的开发上一定要突出创新, 在彰显淮安市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的同时, 还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丰富和深化其产品的文化内涵。
(3) 解读当地民俗风情。
中国传统礼俗拥有很长的历史、源远流长, 礼俗即礼仪和民俗。而且作为文化旅游产品主要的内容之一, 礼俗越来越得到关注, 游客也对各地民间传统礼俗产生浓厚兴趣。比如说洪泽湖渔家婚嫁习俗, 作为淮安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 在淮安当地的礼俗中也极具代表性。洪泽湖渔民婚嫁习俗对研究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地区民俗文化和近现代历史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民间信仰, 精神追求。淮安当地的安淮寺庙会, 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举办一些大型的庙会活动来吸引游客。向游客展示当地的一些传统信仰, 了解从古至今当地人们的精神追求。
服饰文化, 充分展示。主要代表是淮河服饰, 可以在博物馆或者景区展馆展示, 让游客了解淮安当地的服饰文化, 而且淮河服饰也对研究淮河地区服饰的演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4) 推广传统医药的认知度。
传统医药属于传统民间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的医药学, 具有很高的科学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例如:吴鞠通温病疗法在整个中医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且由于其博采百家之精华, 又富于科学独创, 《温病条辨》经受了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使之成为温病学史上一部最系统、最完整的里程碑式的不朽著作。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作为旅游商品开发。譬如利用淮安狗皮膏药制作技艺, 通过正规途径由当地医药企业进行生产, 依靠当地政府和一些民间团体在群众中宣传推广, 让人们了解并认同其医用价值, 作为旅游商品进行推广, 使传统医药得到传承发展。
(5) 传承经典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民间文学的形式丰富多样, 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而淮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大禹锁镇巫支祈》、《韩信传说》等都深受大众喜爱,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题材及艺术上的养分,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虽然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部分不能进行旅游开发, 只有一小部分能够依托一些景区让游客了解。比如在韩信故里展示韩信的传说, 在白马湖景区讲述白马湖传说等。
3.4 合理规划布局, 产业链延伸, 通过非遗产业园形成规模效益
加大产业规模, 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制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 进行合理布局, 延长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 要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以产业聚集化发展, 谋求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 避免分散式布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而带来的规模不经济。
政府部门还要作出一些决策调整, 更好地做到在合理开发及保护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 延长产业链, 使第三产业比重得到提高, 进一步实现淮安本地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再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3.5 提升游客满意度, 实现旅游和“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游客满意度的提高能促使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当今社会, 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主流。还有, 要提升旅行社产品文化内涵, 以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行社的常规旅游线路中。相关部门可以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 努力开发一些比较具有深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行线路, 并且可以增强游客的参与及体验。未来, 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强, 以及大众文化需求的逐步提高, 最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及需求程度将会朝更高层次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产业化经营, 还符合节能降耗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避免其受到损害。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不但要形成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 并且要得到淮安市政府在政策上、资源上、财力上给予的支持, 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力扶持。同时还要社会和传承人承担起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 (卷一) .首发[EB/OL].中国江苏.http://www.jiangsu.gov.cn/whjs/xxkb/201001/t20100118_419555.htm.
[2]王思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对陕西省的调研分析[J].生态经济, 2011 (4) :188-191.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10) :238.
[4]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生态经济, 2011 (2) :132-137.
[5]冯晓娜, 章牧.论旅游线路的文化品味提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珠三角为例[J].特区经济, 2011 (4) :160-162.
[6]李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产业化经营探索[J].商业时代, 2008 (35) :85-86.
[7]辛儒.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 2008.
8.武汉城市旅游的经营模式探讨 篇八
【关键词】武大樱花节;城市旅游;景区免费政策
近年来,武大樱花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看樱花、去武大”。尤其是近两年,用“春运”来形容武大樱花节的“人潮涌动”一点都不为过。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2012年清明期间,每天有超过15万人到武汉大学赏樱花。武大樱花节是武汉的一大胜景,为武汉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滚滚的人流,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武汉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这也是武大在樱花节期间加收门票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公众对于大学加收入校门票的质疑似乎也甚嚣尘上。如何维护樱花节期间武大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充分利用武大樱花节的巨大影响力,对于正处于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年的武汉市地方政府而言,既是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机遇。
一、西湖景区免费政策的内涵
武大樱花节能否向游客免费开放,汹涌的人潮是否可以给武大、甚至武汉带来更多的回报,地方政府该如何有效的利用武大樱花节效应,扩大武汉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思考。
事实上,景区免费政策在国内不乏先例,最典型的莫过于杭州西湖景区。自2002年10月开始,杭州西湖开始试行免费开放,西湖景区名为免费,实质并非完全免费,而是实行“免费为主,收费为补”的模式。截至2008年,西湖景区103处,其中免费开放84处,收费公园19处。免费政策看似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减少了旅游景区的直接收入,但游客数量逐年增加,逗留时间延长,却为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据统计,2010年西湖景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4 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17.8%。由此可见,通过景区免费政策,杭州市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实现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西湖景区拥有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禀赋,景区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湖泊,而且它更是与杭州的城市融为一体;西湖景区交通便利,靠近客源且可进入性较好,西湖景区的先天禀赋奠定了西湖模式的重要资源基础;其次,杭州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以及政府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必不可少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扶持,这是西湖景区模式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最后,西湖景区管理部门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确保了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有效运转。
二、武汉城市旅游的优劣势分析
西湖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樱花烂漫的武大,乃至整个武汉旅游市场?我们不妨先对武汉城市旅游的优劣势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众所周知,武汉拥有许多可以比拟杭州的旅游资源。
(一)优势
首先,从区域因素来看,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北距北京、南距广州、东距上海、西距重庆都是1200公里以内,处在四大中心城市的十字交叉点上,具有得中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不特为楚之咽喉,亦为九省之通衢”。
其次,从旅游资源来看,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首义之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共有旅游景区38个,旅游风景点 180 多处;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数百个湖泊点缀其间,其中东湖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大学作为武汉高校的杰出代表,以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享誉海内外,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武汉周边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咸宁温泉、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恩施大峡谷、八百里清江画廊、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等。
最后,从交通因素来看,武汉陆、河、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及其便利。武汉处在长江水运黄金动脉的中心地段,武汉港年客吞吐量居内河港首位;铁路方面,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扼南北大动脉咽喉,京广、京九、武沪、汉丹四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是内陆最大的铁路转运中心之一;在航空方面,武汉天河机场辐射国际国内的航线有158条,可直达国内外60个大中城市。预计到2020年,武汉将形成“三环十射”快速交通公路骨架、“井”字结构通达全国的高速铁路系统、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的航空网络和通江达海水运格局。
(二)劣势
虽然武汉拥有一些天然优势,也基本具备了发展免费经营模式的硬件基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汉实现免费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是城市定位存在局限性,阻碍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武汉城市旅游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借助区域交通优势,武汉市成为重要的旅游中转城市,从游客中转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交通中转城市的定位对武汉城市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不小的弊端,在大部分旅游者心目中,武汉并非旅游目的地,他们大多借道武汉,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
二是政府主导力不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旅游、文化、林业、城建等多个部门,景区多头管理现象十分明显。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投资主体各异,导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大打折扣;另外,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均衡机制,资源整合阻力较大。在经营管理上,各景区各自为政,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是景区间缺乏线路联动和统一经营。武汉市旅游资源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有内涵的看点不多,缺少深度开发,呈现为“散、小、弱”的无序发展局面,景点之间对接不够,辐射能力弱,所有权和管辖权不统一,导致沟通不畅,利益均衡困难。
四是旅游市场主体不鲜明,特色不突出。虽然武汉拥有不少的文化旅游资源,武汉亦享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拥有“白云黄鹤”名楼文化、“高山流水”知音文化、东湖楚文化等多种文化,但武汉形成自己的城市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力度不够,加之在旅游策划、设计、包装、宣传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武汉的旅游资源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文化的多样性削弱了文化特色性,造成外地游客对武汉文化的认知混淆。
三、优化武汉城市旅游模式的思考
(一)厘清城市定位,发掘城市内涵
在新世纪里要实现“大武汉”的回归,重现 “东方芝加哥”的盛况,武汉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湖北或是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需要放宽眼界。2010年,武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成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构想是武汉重新界定城市定位的重要一步。武汉要成为中部中心城市,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不仅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建树,还需要大力建设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武汉一直以来着力塑造的“楚文化”、“名楼文化”、“知音文化”等,缺乏足够的文化凝聚力和号召力,不能完全展现武汉文化的全貌,而长江文化则能很好的诠释大武汉的恢宏大气和气势磅礴,更加契合武汉的城市气质和形象。对外可以增强武汉的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武汉的美誉度,改善以往负面形象,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对内可以用文化构建武汉的“城市之魂”,提升武汉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资源整合
政府部门应该更新发展观念,完善管理体制,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不再仅仅把目光盯在自己部门的局部利益上,而是将目光放在促进整个武汉旅游经济的长远利益上。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性,统筹规划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使以前分散的景点不仅“明确主题、突出特色”,更能“合理边界”、互相补充,尽快建立一个以国内游客为主,以吸引“闲暇类”旅游和“公务类”旅游为重点,富有民国历史、并以武昌起义革命遗迹遗址为载体的,拥有丰饶湖泊、森林、湿地风貌的生态旅游品牌。
(三)加强景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积极探索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改革,逐步理顺管理机制。树立“大旅游”观念,解决点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战的问题。一方面对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另一方面鼓励旅游企业打破地域、部门的界限,开展资源、资金、人才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以形成规模优势和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四)深入挖掘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加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
樱花怒放时节,武大人潮涌动,游客们对于武大樱花的喜爱可能要远甚于对武大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的敬仰。基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部门应该依托武大樱花,深入发掘武大作为文化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协助它尽快树立特色品牌,将校园内美丽的樱花,与樱花背后的历史、武大的历史结合起来,强化它人文景观的定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刘思敏,刘民英.杭州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实质及可复制性分析[J].旅游学刊.2011(10)
[2]胡文革,贺弢,冯玉香.免费西湖经营模式的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4)
[3]贾艳慧.天津西青区旅游开发的优势、问题与资源整合提升研究[J].城市经济.2011(6)
[4]武永波.杨凌示范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探讨[J].区域经济.2011(9)
[5]李博,吴海红.旅游业商业模式的未来——免费[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朱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定位与保护——以武汉大学老建筑和上海“老洋房”为例[J].文化.2011(10)
[7]林翔,李菊霞.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的旅游功能定位与开发问题探讨[J].旅游学刊.2011(4)
[8]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R].2011-
04-10
[9]张金霞.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J].企业导报.2009(2):7
[10]白建国,苏福功.解读旅游立省发展战略[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62~74
[11]周慧.市场定位理论在城郊旅游地中的应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9.旅游业经营范围 篇九
使用班级:旅游管理ZB42901、酒店管理ZK431001 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英国人库克所整理出版的()。A、大英旅行指南 B、伦敦旅行指南 C、利物浦之行指南 D、莱斯特之行指南 答案:C 难度: 等级:
知识点:第一本旅游指南
2、在我国,设立国际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得少于()。A、30万 B、60万 C、120万 D、150万 答案: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注册资本
3、旅游社产品的最基本特征是()。A、综合性 B、脆弱性 C、预约性 D、高接触性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产品的特征
4、在旅游淡季,旅行社推出价格低廉的淡季包价旅游产品是(A、保持现状
B、扩大产品销售量 C、维持企业生存 D、保持价格稳定 答案:C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产品的定价目标
5、下列不属于国内团体旅游的特点的是()。)定价目标的一种体现。A、准备时间短 B、活动日程变化多 C、消费水平差别大 D、讲解难度小 答案:B 难度: 等级:
知识点:团队旅游的特点
6、关于旅行社实行内部招聘不正确的表述是()。A、有利于激励员工 B、有可能造成近亲繁殖 C、员工信息真实 D、招聘成本高 答案: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招聘
7、国家旅游局提出在旅游行业中实行()的培训制度。A、先培训后上岗 B、先培训后上岗 C、边培训边上岗 D、上岗和培训不挂钩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游行业培训制度
8、旅行社能够按时而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是指()原则。A、可靠性 B、快速响应性 C、保证性 D、移情性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经营原则
9、在下列旅游保险中,旅行社作为被保险人的险种是()。A、旅行社责任保险 B、旅游意外保险
C、航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
D、中国境外旅行救援意外伤害保险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保险
10、在投诉时喋喋不休、反复诉说其不幸遭遇的人属于具有()心理类型的旅游者。A、要求尊重 B、要求发泄 C、要求补偿 D、要求满意 答案:B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游者心理
11、国际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需要交纳()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A、60 B、100 C、30 D、10 答案:B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12、我国旅行社业的增长时期是()。A、1978年——1989年 B、1990年——1994年 C、1995年——2006年 D、1985年——1994年 答案:B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我国旅行社发展的几个时期
13、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恰是旅游者旅游消费的过程,这体现了旅行社工作具有()的特点。A、服务的直接性 B、业务的时效性 C、工作的繁杂性 D、知识的广博性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工作的特点
14、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在年接待人数超过()万人次的旅行社才能设立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以设立社名义开展旅游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A、10 B、20 C、30 D、5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分社的设立
15、当旅行社的新特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阶段,采取的价格策略一般为()。A、取脂(撇油)定价策略 B、渗透定价策略 C、吉祥定价策略 D、优惠差价策略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产品定价策略
16、旅行社根据竞争对手的促销预算确定本旅行社的促销预算,这属于其促销预算方法当中的()。
A、销售额百分比法 B、利润额百分比法 C、目标达成法 D、竞争对抗法 答案: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促销预算
17、有目的地集中少数有销售能力的中间商进行产品推销,这主要是旅行社()策略的优点。
A、直接销售渠道 B、广泛性销售渠道 C、选择性销售渠道 D、专营性销售渠道 答案:C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销售渠道
18、旅行社服务的移情性是指旅行社服务人员()。A、能设身处地地为旅游者着想和对旅游者给予特别的关注 B、愿意为旅游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C、能可靠而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 D、具有良好的态度和胜任工作的能力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移情的概念
19、某旅行团共20人早餐后自备车来徐州一日游,参观龟山汉墓(30元/人),兵马俑(20元/人),午餐后送团,服务标准:餐:35元/天,门票8折,导服100元/团,请计算其每个人综费多少?()。A、60 B、75 C、100 D、150 答案:A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游费用
20、旅行社通过向旅游者寄送产品目录或宣传品等向旅游者传播产品信息,这是属于旅行社促销技巧中的()。A、媒体广告 B、营销公关 C、直接营销 D、现场传播 答案:C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营销技巧
多选题
1、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本垄断中国旅游市场的旅行社有()A、中国国际旅行社 B、中国青年旅行社 C、春秋旅行社 D、中国旅行社 答案:AB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中国的三大旅行社
2、在我国,旅行社的旅游业务主要包括()A、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 B、招徕和接待旅游者 C、向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
D、为旅游者安排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等活动 答案:ABC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业务的内容
3、关于旅行社集中与分散采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旺季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分散采购可能更易于获得客人需要的服务
B、集中采购就是把集中起来的订单投向可能少的供应商 C、集中采购数量大,不确定性也小
D、在淡季市场供极大于求的情况下,集中采购总要比分散采购来得便宜 答案:ABC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采购
4、影响旅行社产品价格制定的内部因素包括()A、固定成本 B、利润 C、可变成本 D、替代品的价格 答案:ABC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产品定价
5、门市部业务人员需要具备的业务素质包括()A、精通散客旅游产品知识 B、善于推销散客旅游产品 C、具有较高文字水平D、理解散客旅游者的需求 答案:ABC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人员素质要求
6、绩效具有()的特点。A、多变性 B、多因性
C、多维性 D、动态性 答案:BC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绩效的特点
7、评价旅游接待人员的接待质量的指标是()A、接待人次 B、旅游者满意度 C、人均停留天数 D、接待人天收入 答案:C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游接待质量
8、旅行社产品设计的质量管理应侧重于(A、旅游线路安排要合理
B、产品内容要符合旅游者的需要 C、交通工具要得到切实的保障 D、游览项目避免雷同 答案:ABC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产品质量管理
9、旅行社接待业务收入主要由()构成。A、综合服务费 B、房费和餐费 C、城市间交通费 D、专项附加费 答案:ABCD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接待业务
10、旅行社跨国经营的初级形式有()。A、直接投资型 B、综合经营型 C、主动营销型 D、被动接待型 答案:CD)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跨国经营
是非题 1、1996年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国内旅行社专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2、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职能对于旅行社上游企业的收入具有重要影响。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职能
3、旅行社可以通过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中的任何一种方式进行验资。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的验资
4、当旅行社的新产品具备大批量接待的能力或旅游市场上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时,旅行社往往采用取脂定价策略。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定价策略
5、旅行社通过采用开账与结算计划,只需和制定银行进行结算,而不用与各家航空公司结算。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结算
6、鉴于绩效结果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以及绩效评估等级的敏感性,所以旅行社进行绩效评估的间隔应为半年至一年。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的绩效评估
7、单团核算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业务量较大的旅行社。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单团核算
8、资产负债率是反应旅行社偿债能力大小的一个指标,揭示出负债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及资产对负债的保证程度。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难度: 等级:
知识点:资产负债
9、旅行社企业文化是一种硬约束,它带来有形的、正式的和成文的行为准则,使员工按照价值观的指导被管理和控制。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企业文化
10、旅行社通过资产一体化和经营一体化建立起来的旅行社集团,被称为松散型集团。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集团
11、旅行社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际体验到的旅行社服务质量。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全面质量管理
12、奖励旅游就是旅行社免费奖励客户旅游的产品。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奖励旅游的定义
13、美国运通是世界上第一家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14、旅行社的客户管理中的客户就是具体的旅游者。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知识点:旅行社客户管理
15、合同期限是指签定合同后开始到终止合同的时间。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难度: 等级:
10.旅游业经营范围 篇十
一、用工业理念谋划旅游区定位
引入工业理念重新审视旅游区的定位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长时间社会上对XXX旅游区的定位停滞在有什么资源,开发什么产品,如森林旅游区、火山旅游区、冰雪旅游区、温泉旅游区等,重点多了定位反而模糊。资源禀赋具有制约性,市场需求具有决定性。要把XXX打造成国际品牌和中国一流景区,就要看国际和中国的高端市场需求是什么,XXX那类资源可以支撑这种需求。对XXX旅游资源有许多概括,如泉神、池美、湖秀、石奇、夏爽等。能够支撑起国际品牌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差异性极大甚至达到垄断性、唯一性资源,只有这样的资源才能满足国际、国内高端市场需求。XXX地区的资源禀赋可以做高端产品,也可以做低端产品,找不出这种最大的差异性甚至垄断性、唯一性的资源,尽管定位很高、投入很大,来的却都是低端游客。东北地区三流景区比比皆是,再搞一座,旅行社推新线的热情维持两三年后,前景就会很难预测。
XXX以水扬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温泉的奇异特征和无可争辩的疗效是XXX百年扬名的魅力所在,为什么其它资源没让XXX百年扬名?在这里能够找到XXX旅游资源最大差异性甚至垄断性、唯一性。尽管世界各地温泉资源比比皆是,但我们从成份的构成组合,各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深入研究中能够找到其治疗、康复、养生广泛适用性的特殊机理,找到和世界各地温泉不同的治疗、康复、养生上的独特作用,形成和其它温泉资源最大的差异性,其中某些适用性方面能够达到唯一性,在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形成垄断市场。
用工业理念为XXX谋划一条符合高端市场需求定位的、可经久不衰的路子极其关键,在森林地区纷纷选择旅游产业的时候,XXX只有走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路子,才有希望打造国际品牌。在定位上要重点考虑中国最好的温泉养生度假地,围绕这一考虑,XXX今年要全力以赴推进温泉资源勘查项目,彻底摸清温泉资源分布的面积、地下走向,储量和补给方式与渠道。邀请一流温泉专家深入研究成份的构成,各种成份对人体的作用,形成独特疗效的机理。编制温泉保护与开发规划,为XXX旅游开发更准确的定位奠定基础。加大银江沟开发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港中旅、香港百龙集团早日进驻,启动温泉养生度假区的建设。
二、用工业理念谋划XXX区域形象品牌的塑造和产品设计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XXX经过连续几年的媒体宣传,开始为国内外知晓,但没有系统的塑造地区形象品牌。地区形象品牌要高度概括资源特征,通过经典的广告词做形象表达,经过反复灌输后一旦形成人们的固定印象,其市场号召力非常巨大。可以这样来概括形象品牌的一级理念:东方瑞士-XXX。国内外游客无论是否到过瑞士都知道那片仙境般的净土。借用这一印象,表达XXX的风光特色,借用瑞士的世界级知名度,提升XXX的影响力。今年要通过反复的广告灌输,在社会上抢册这一品牌,让东方瑞士成为XXX的垄断性形象表达。
形象品牌的二级理念展开了资源的特征,并决定产品设计。可以这样概括:①温泉养生地、仙人长寿乡;②茫茫兴安岭、清凉大世界;③和国家滑雪队同滑今冬的第一场雪—体验XXX;④天然的火山博物馆;⑤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等。今年要围绕形象品牌塑造以一、二级理念为中心展开系列的广告宣传和炒作活动;推出系列城市名片,如国家滑雪队训练基地;抓住一批事件大量引进国际级、国家级会议进行炒作。有些宣传价值非常高的会议可以给予补贴,如世界级的温泉研讨、养生研讨等。
产品的设计取决于对产品卖点的研究定位,旅游资源和城市的卖点按价值含量可以概括为:温泉独特的养生价值;滑雪的上雪早、下雪晚价值;冷资源的避暑价值;生态环境适合生活居住价值;森林火山的观赏价值。价值含量越高,越适合开发高端产品,把卖点设计成国际品牌产品,只有站在世界旅游业开发前沿的专家才做得到。XXX市今年要有计划地邀请一批国际或国内一流专家来帮助我们站在前沿研究XXX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有高层次策划才有高品位的规划。今年要以高层次的策划为依据,完善规划的编制,进行详规的编制和产品设计。
三、用工业理念谋划旅游资源和城市的营销。
引入工业理念思考旅游资源和城市的营销,要设计出分级开发,层层营销,环环相扣的开发与营销体系,各环节之间以市场连接。在营销的各个层面政府都参予其中。
一级开发和营销:政府把旅游资源和城市开发成能够向开发商销售的产品,政府开发内容包括:①很好的策划和规划;②建设完善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③建立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④实施严格的景观风貌控制规划;⑤可行的优惠政策和良好投资环境;⑥推动客源地市场的开辟。产品的特征是良好的投资条件和环境。今年上半年,XXX市要完成景观风貌控制规划、管网综合、房地产开发规划,完成阿尔善河改造和城市道路的工程设计;在城市建设上实行大拆大建,展开土地收储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城市建筑立面改造,实施阿尔善河改造城市道路工程,重拳出击,强化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和市容市貌整治;继续推进退耕禁牧、生态移民、野生动植物和火山遗迹的保护,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聘请高品位策划机构对城市营销和房地产开发进行策划包装,采取广告营销、商团营销、网上营网等方式把旅游资源和城市营销给开发商。
二级开发和营销:XXX城市的卖点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适合避暑的冷资源,适合休闲保健的温泉养生、冰雪运动等度假条件。房地产的市场营销不能局限于本地,要面向全国市场,吸引各地来XXX购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产品在旅游资源上是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城市开发上是休闲娱乐项目、宾馆、酒楼,在房地产开发上重点考虑产权式宾馆、产权式公寓、产权式娱乐经营场地。政府要采用更多的吸引开发商的措施:一是依靠形象品牌的塑造扩大全国的市场需求;二是制定出台有利于全国各地来XXX购房地产的政策措施;三是市场细化,分类营销,出台吸引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在XXX设立培训基地的政策措施;四是加大客源地促销力度,以游客的人气吸引投资经营商;五是借鉴通辽、赤峰等地的做法,挑选有培养前途的干部组建招商小组;六是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开发商和投资(经营)商,从而增强开发商的信心。
三级开发和营销:政府帮助开发商把产品销售给投资(经营)商。除上述措施外,要重点解决如何聚集吸引低收入群体分散的资金投向XXX的房地产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宾馆、产权公寓、产权娱乐经营场地的经营模式,政府帮助开发商以分散产权方式出售宾馆、公寓和娱乐经营场地,帮助开发商组建物业经营公司,以租赁的形式把分散的产权整合为统一经营,居住类项目每年留下一定时段给所有者消费,其余时段统一经营,协调银行按揭贷款,组建担保公司统一担保,所有者用租金偿还按揭贷款。
四级开发和营销:游客是最终的消费者,游客市场的开发是顺利完成各个环节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基础,政府要采取客源地开辟,支持旅行社建设,扶持包机、专列、自驾车,组建会议承办机构,丰富景区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等措施营造人气。
【旅游业经营范围】推荐阅读:
旅游景区经营业务概述10-18
高考旅游地理旅游设计07-13
旅游业简历06-29
旅游合同(国内旅游)(台州)06-29
徐州旅游业发展06-29
旅游业构筑转型09-08
旅游学与旅游管理07-12
旅游业公司营销方案08-02
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09-17
三线城市旅游业发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