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精选14篇)
1.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 篇一
1 PC电机测试技术
PC电机测试技术就是利用电脑人机交互, 来测试电流, 转数, 功率, 电压等参数的一种技术, 电脑对获取的数据可以进行快速的处理。测试系统需要的设备主要是一个电机设备的工作台、数据库服务器、PC机及仪表设备。工作台将设备的有效信息进行测试, 存储到数据库中。数据库便成了参数信息的归档地。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这些查询的数据经过电脑传入测量仪器当中, 测量仪器就成了整个测试技术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负责测量电机设备的各个数据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的数值。根据误差的对比, 我们还可以对设备进行更好的改进。
现在PC电机测试技术已经被商用和推广, 测试的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高。但是PC电机对电机的测试范围不是很广。只能对一些特定的电机设备进行测试, 这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PC电机测试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对数据的准确高效的测试, 记录和归档等方面系统技术也可以在进一步的提高, 我需要让这套测试系统更便利, 测试的范围更广以及系统更优化。
2 虚拟仪器的电机测试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 就是根据电机制动产生能量, 传递给制动器, 制动器吸收能量获得热能的同时消耗功率的方式测功率。可以通过水力, 涡流, 磁滞, 磁粉等测试机进行测试。
虚拟仪器的电机测试技术结构简单, 测试方法容易, 辅助的设备相对少, 性价比很高的测试技术。但是测试机本身在测试时因为转化热能, 测试机的本身温度会很高, 容易影响到测试机的容量增加, 对数据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测试时尽量进行小功率测试。如果加功率测试, 则需要电动工具进行测试。
2.1 水力测试技术
水力测试技术主要是通过水力装置, 使得测功机工作时, 让水从指定的孔流入工作区内。使工作区的设备与水摩擦, 产生能量。这些能量最终转化为动能显示到测力装置上, 我们就可以查看当前电机的数据和性能。这种测试技术简单, 测试成本低。但是在测试过程中能量有损耗, 测试的效率就会相应的降低。
2.2 涡流测试技术
提到涡流测试技术, 我们不难想到它是用来针对汽车, 内燃机等机械电机设备进行性能测试。涡流测试主要通过金属材质旋转产生涡流, 这个涡流则会产生磁场。我们的测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让被测试的电机设备产生这样的磁场, 测试仪器把磁场产生的力转化可以测试电机性能的数据。这种测试方法比较适合通过程序进行自动化操作,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测试原理相对复杂, 维护起来也比较麻烦。
2.3 磁滞测试技术
磁滞测试机器是由转矩, 光电传感器和磁滞制动器组成的。磁滞制动器则是由内外定子和空心杯转子组成。被测试的电机通过设备带动转子杯转动, 转子杯的转动就会形成磁场, 通过输出直流电就可以测试出电机的数据了, 这种测试方法精准度很高。并且测试性能稳定, 是被广泛推广的一种技术。
2.4 磁粉测试技术
磁粉测试技术是根据电磁原理, 通过磁粉传递力矩。再根据力转化为电流。通过仪器就可以查看电机性能的一种测试技术。这种技术工作方便, 适合自动化管理, 但是不能长时间工作, 容易使制动装置产生高温, 磁粉烧尽, 减少测试仪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在今后的研发过程当中, 我们要提高仪器的测试性能, 还需要注意通过降温等技术让测试仪器等到充分的发挥。
3 自动化测试技术
虚拟测试电机的造价昂贵, 不利于推广。电机自动化测试技术则是我们大力研发的对象。通过多机结合形成测试技术更加全面, 功能更加强大的测试仪器。让测试机的用户界面更加的友好, 将测试的核心控制技术操作在人性化的界面上完成。测试人员也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对测试仪器的设计和开发上。合理的将软件和硬件相互结合。这种自动化测试技术势必要得到广泛的应用。
4 结论
在对电机测试技术的研发过程中, 进一步的去研究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不断的提高电机的性能, 节能减排, 无疑是在为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 环保事业做出了合理的贡献。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 对电机的制造, 运维以及其对资源的使用技术, 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工厂更健康的发展。电机测试技术的研究是小的课题却有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芦峰, 宋晓明, 沈韩, 何玉兰, 李广良.某光电装备电机驱动电路失效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8) .
[2]朱雨华.高效电机效率提高及效率检测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 2013 (7) .
[3]刘军志, 刘光辉.交流电动机试验技术 (2) .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阻测试与分析[J].大众用电, 2013 (6) .
[4]王世平, 黄志国, 李党盈, 杨鸣远, 梁文超.电机与LC自激现象的分析及抑制[J].机车电传动, 2013 (3) .
[5]刘晓明, 武业敏, 高飞.基于VC的电机测试系统界面设计[J].湖南农机, 2012 (9) .
[6]张建.PLC控制在电机测试平台中的应用设计[J].机电信息, 2013 (12) .
2.雅图仕:插上技术研发的翅膀 篇二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企业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竞争优势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发展。科技创新是品牌大厦的坚固基石,强大的品牌植根于先进的技术,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成就有影响力的品牌。所以要保持这种领先的优势,就必须在科研结构上坚持不懈地创新。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仕)作为全球最大的提供一条龙服务解决方案的印刷厂商之一,亦深知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引进前沿技术和印刷设备,在实践中自主研发具创意的特色工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雅图仕一贯秉承“持续改善、臻善至美”的经营理念。在科学技术研发上不遗余力,为此,其产品多次因印刷工艺和设计等方面创意独特而荣膺殊荣,并在国际印刷出版业界上享负盛名。为进一步推进集团在科技创意方面的发展,现已在雅图仕成功建立“全国包装印刷标准化科研与技术推广基地”和“广东省印刷新材料及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创建专责创新研发的科研部门,专门从事技术、材料、工艺开发与研究。
雅图仕在逐步完善创新科研的策略与机制,由响应客户要求转变为主动创新,主动向客户需要的创新技术方向进行研发,借助自身研发的技术引导客户创新产品设计。
铸造坚实的科研基础
雅图仕对实验室、研究室和实验设备的建设十分重视,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先进的实验、检测系统,以适应全球不同地区的产品安全性要求。
考虑到应对全球对产品、玩具等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法规,并为增强技术实验室的测试能力,雅图仕的技术中心先后购入大量研究检测设备,通过技术提升,在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简称CNAS)现场评审,通过了ISO/IEC 17025:2005实验室认可。
通过认可后,雅图仕具有向社会独立出具公证数据的资格,可为各工业供应链提供质量信息认证服务,在国际贸易中,有效降低风险、便捷流程;可透过专业的服务,协助企业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为众多企业带来专业化的个性服务。
同时,为了配合企业持续发展与自主创新的目标,雅图仕于2006年开始筹建利奥创新科技研发中心,并于2009年9月落成使用。中心共6层,拥有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科研检测实验室、研究室、办公室等,主要用于公司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办公、项目研究开发和物料检测。
在技术创新领域上,雅图仕走的是多元化创新道路,在充分吸收、引进印刷行业的先进技术之余,将纺织、化妆品、玩具、装饰等多个跨行业领域的材料、技术运用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围绕“学、研、产、销”策略,研发中心建立并逐步完善技术专家库,创建自己的科研队伍,引进先进科技,长足驱动创新科技发展。
先进的研发策略和机制
创新科技与研究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命脉。雅图仕为落实构建研发中心的科研团队,已逐步形成了具备各工序、各环节的专业技能人才网络,新项目从筹备立项开始,即可马上组织专项小组跟进,并由专责部门组织统筹针对与集团所有第一核心业务有关的新物料、新技术研发。
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中心制定了研发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计划书、测试总结报告等数据报表,透过报表可以初步了解背景内容,并做出最初期的项目成效及计划预算,及后期计划正式被确定立项后的完整跟进实施结果记录表,全程监控科研项目的整体运作。
在市场最新信息及发展趋势把握方面,科研部门通过市场搜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根据市场信息调整技术开发方向。
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形式
近年来,雅图仕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技术、设备和合作研发为辅,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及材料开发,提升科技人员专业素质,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联合具有实力的大专院校及相关技术研究所,以及社会上优秀印刷专业技术人才,在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科研协作、“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成果研究与开发,为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材料及设备,不断地推出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雅图仕也在出入库的天线系统及射频识别卷标的开发上,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合作。另外又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设计射频识别卷标及读写器的天线。这些项目都为集团研发射频识别应用方案提供了基础。
雅图仕将继续强化自身发展,践行社会责任,在科研发展业务上,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1. 继续加大对新科技、新技术的引进使用,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持续开展同高校合作,配合“学、研、产、销”开拓快速创新平台,创造可持续发展机遇。
2. 迎合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向客户提供纸品一条龙完全解决方案。
3. 提升校准和检测的能力,用良好的信誉、精湛的技术、诚挚的服务、科学高效的工作,为广大客户提供满意的测量、校准、检测服务,向全社会提供公正、可靠、信得过的公证性数据。
4. 与有潜力的企业组合,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公司竞争力。开发数码印刷、智能包装、智能标记、电子印刷、AR相关技术产业,扩宽公司未来发展新局面。
5. 带领印刷行业建立标准,将雅图仕的经验进行推广,带动整个印刷行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雅图仕将继续加强创新攻关,提升科研水平,为企业发展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寻找新的切入点;继续推进“保一增二”战略部署,致力建设成为和谐发展、管理卓越、科技领先的现代化印刷城。
(本文由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供稿)
3.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 篇三
2.按产品研发计划开展研发活动;
3.研发过程中,及时记录各种工作要素,编制齐全的产品文件;
4.指导并解决新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工艺问题;
5.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6.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对已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7.对研发的新产品以及技术改进产品的使用以及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4.研发技术员岗位职责精选 篇四
2、车间岗位soc制定及修订,并整理归类存档,给生产部门予以指导;
3、依据最新版岗位soc,协助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参加设备、工艺、产品技术改造及革新,以达到降低消耗,提高收益,改善工作环境的用作;
5、执行公司技术、设备、工艺、产品资料的整理及保管,确保资料完整、规范、安全;
6、协助公司各部门解决客户技术问题和协助销售部搞好客户服务,协调与技术监督局、科技局的服务;
5.PU革烫钻技术的研发 篇五
制鞋业在温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温州鞋企近年发展缓慢,中小企业不断蒸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才队伍水平不高,科技创新不够是主要的原因。科技创新是企业生产第一生命力,技术研发、难点攻关,是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烫钻技术指的是将钻石镶到皮革、布料等一些材料上,使其成品更加美观、漂亮的一种技术。
闪亮亮的钻石,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代表的是一种潮流,往往能在街头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市场上鞋面装饰用烫钻类产品,从造型上分为平底钻和尖底钻,从台面形状上可分为普通钻和异形钻,从材质上可分为水晶烫钻、玻璃烫钻和铝制八角烫钻。
企业烫钻使用的是烫图,烫图是由烫钻拼成的特定图案,粘在背胶纸上制作而成,然后用烫钻机将烫图烫压在皮革、布料上。成品鞋和烫图,见图1 和图2。
PU革的烫钻技术,即防止表面光滑的PU革上的烫钻脱落的技术,不仅包括大钻,也包括更易脱落的小钻,同时提高烫钻技术的生产效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鞋类产品外观更加美观,同时更加耐用。
1 烫钻技术现状
1. 1 钻类的发展及现状
钻类是鞋服饰品等产品的重要基础性配套材料,全球需求量很大,源自奥地利莱茵河畔南岸的施华洛世奇SWAROVSKI仿水晶钻,是世界上最优质的钻,因为产自奥地利,也称之为奥钻,其切割面可多达30 多面,所以折射率极高,见图3。
2005 年起,浙江浦江的众多企业纷纷转向仿水晶钻生产,导致国产仿水晶钻价格越来越低,品质下降严重,见图4。
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是造成目前烫钻技术应用效果不够理想,脱落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市场上钻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为了保证烫钻后的质量,要选择优质钻类。钻类的品质主要从4 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是亮度,亮度好的,质量较好; 二是色差,色泽纯正、色差小的,质量较好; 三是规格,厚薄、直径一致的,质量较好; 四是底胶,底胶薄而圆、颜色一致的,质量好。
1. 2 烫钻设备及技术现状
目前企业烫钻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采用烫钻设备将烫图和钻类转移到衣物、布料、皮包、皮鞋等最终产品上。
烫钻设备类型主要有加热式热转移设备( 通称烫画机) 和超声波转移设备( 通称超声波烫钻机) ,这2 种类型的设备各有优缺点。
1. 2. 1 烫画机
烫画机分为手动、液压和气压3种,见图5 - 图7。
从图5 - 图7 可以看出,烫画机的动力方式不同,但是烫钻原理一致,都是发热丝与加热板铸为一体,通过加热融化钻类背面的热熔胶,从而将烫图转印到棉、麻、化纤等织物上。
烫画机是目前制鞋企业采用比较多的设备,价格相对比较低,操作简单,但操作时,为了保证烫钻牢度,要求温度高达160℃ 左右,容易使皮革发黄、变形,失去光泽,钻类容易脱落。因此需要进一步研发针对性的烫钻技术,解决目前光滑的PU革烫钻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
1. 2. 2 超声波烫钻机
超声波烫钻机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率的声波发生器,产生20k Hz ( 或15k Hz) 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施加于钻类上,见图8。
该设备利用了高科技技术超声波进行瞬间加热粘贴的方式,原理是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遇到声阻会产生热。它产生的热是局部而且迅速的,就在钻类与皮革接触位置,使胶熔化,达到将钻类与皮革粘合的目的。
虽然超声波烫钻机烫钻牢度高,温度只集中在钻与皮革接触位置,不会使其它位置皮革发黄变形,但它的使用具有局限性,而且价格高、噪音大而刺耳,调试繁琐,同时不适合密集型大、小钻的烫钻。
目前,超声波烫钻设备的热度已经消退,大部分企业都是使用烫画机对钻类进行整体加热,以达到烫钻目的。因此,超声波烫钻设备需要改进技术工艺、突破局限性,并且要简化调试步骤,可考虑智能化调节时间和压力。
2 PU革烫钻技术研发
为了解决目前PU革烫钻技术中的难题,从材质、造型、技术及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技术研发,使用设备为烫画机。
2. 1 烫钻流程
传统烫钻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揭开白色的烫纸,保留烫图钻类图案,钻类底部自带热熔胶; ( 2) 将钻类图案定位在所需要的位置上; ( 3)被烫物平铺在烫机上,注意烫机的温度与时间等参数; ( 4) 拿出烫品,冷却后将透明膜撕开,热熔胶在加热条件下发挥粘性,钻类与被烫物粘合,见图9。
按照图9 流程,在绒面等易加工材料上烫钻,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在PU革上烫钻,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冷却后钻类容易脱落,皮革容易发黄、变形,遇水脱落更为严重。
2. 2 烫钻技术研发方案
PU革上的烫钻技术之所以存在难点,主要是因为PU革本身的材料具有难容合性。
PU革是在无纺布的基础上涂覆聚氨酯材料,而聚氨酯革表面光滑,防水性好,与热熔胶的粘性差,在传统的烫钻技术中,就是靠热熔胶在烫画机夹板中被加温加热,而将烫图与被烫物粘合完成烫钻,因此PU革冷却后,烫上去的钻类容易脱落。要想提高烫钻后的牢度,只能改善被烫物的性能,经过反复试验,得到以下3 种技术方案。
方案1: 采用激光雕刻机在PU革上预先雕刻出图案
将设计好的模版导入到激光雕刻机( 见图10 ) 电脑控制系统( 见图11) ,利用激光原理,用激光头在革料上固定位置雕刻出和样板一致的图案( 见图12) 。目的是将PU革表面的聚氨酯材料破坏掉,但是不能穿透PU革。
在雕刻之前,要根据材料的厚度和所需要烫钻的大小,对激光雕刻机进行调试。
最后,将事先按照样板制作好的烫图( 见图13) ,按照如图9 所示方法,烫在PU革雕刻过的位置,注意钻和孔位置要完全对应。PU革烫钻成品,见图14。
还要注意,采用烫画机烫钻时,适当降低温度,同时延长烫压时间,以免烫坏PU革。
方案2: 在烫图反面或PU革上缝贴绒面材料
激光雕刻的方法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中低档鞋的烫钻。
为了降低烫钻成本,中小企业适合采用以下2 种方法: ( 1) 对于烫图边缘容易缝线的,可在烫图反面加贴绒面易烫钻材料,然后采用机器缝线法或胶粘法,固定于鞋类物品相应位置,见图15; ( 2) 对于烫图边缘不适合缝线的,可以事先在PU革上,缝好一块与烫图相似,但是稍微小一圈的绒面皮料,再用传统烫钻方法,将烫图固定在上面,见图16。
烫图反面或PU革上加贴绒面易烫钻材料,可以解决钻类易脱落现象,但只适合比较厚重的棉鞋,不适合比较轻薄的单鞋和凉鞋。
方案3: 款式设计采用分割造型
考虑到鞋的造型美观,通过与设计师的反复沟通和产品试制。对于鞋整体采用PU革,但需要烫钻的位置单独分隔出另外一小部件,同时该部件采用易烫钻绒面材质,见图17。
另外针对大钻和小钻同时排列,而且钻类之间差别比较大的产品,由于烫画机压板压住大钻的同时,小钻没有受到压力,势必会出现只有大钻烫实,小钻易脱落的现象。
经过反复试验发现,要解决此难题,需从烫图的制作上进行改进,即针对大钻和小钻,分别制作烫图,烫压时,先将小钻烫图烫压到相应位置,然后再将大钻烫图烫压到相应位置。
注意制作大钻烫图和小钻烫图时要打好定位点,烫钻过程中要按照定位点对齐,以免烫钻后位置不对,见图18。
3 结束语
本项目是与温州美乔鞋业有限公司合作,对于本项目研发的烫钻技术,企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实用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U革烫钻技术更加成熟,不仅PU革不会变形发黄,而且更重要的是烫钻耐水洗、不易脱落,且达到以下技术目标:
( 1) 大面积的钻类可以一次性的熔接在PU革面料上,保证鞋面美观;
( 2) PU革烫钻后,无法用指甲轻易揭掉,且穿用几周后,也没有出现钻类脱落现象;
( 3) PU革镶钻后,其牢固度不受影响,且效率是传统作业方法的数倍。
摘要:在走访大量企业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一套新技术,可使钻类完美固定于光滑PU革上,包括激光雕刻机预先雕刻皮料烫钻位置、烫图反面加贴绒面易烫钻材料和款式设计采用分割造型这3种方案,主要解决目前烫钻技术中钻类容易脱落和皮革容易发黄的难题。另外采用2套烫图,先烫小钻再烫大钻的方法,解决了大钻和小钻同时排列,小钻比较容易脱落的问题。所研发的技术方案,不仅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还提升了温州鞋类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PU革,烫钻,脱落,激光雕刻,烫图
参考文献
[1]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Cheng F T,Perng D B.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a foot siz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hoe last desig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1999(25):171-185.
[4]顾任飞,祝忠良.从人机工程学谈鞋楦设计的舒适性设计[J].中国皮革,2006,35(14):119-121.
[5]冯志鹏,崔卫国.玻璃烫钻多头抛光机的设计与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6]许丽丽.超声波技术在内衣生产中的应用[J].针织工业,2014(11):11-13.
[7]陈莹.烫钻与服装装饰[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2-35.
[8]沈雷,陈国强.基于烫钻的毛衫装饰设计应用探讨[C].南京:“五洋杯”2010年江苏纺织学术论文集,2011.
6.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 篇六
关键词:永磁机构;线圈;指令;存储器
中图分类号:TM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071-02
1 新品研发的提出
35 kV真空断路器需求量很大,并且要求断路器开断次数频繁,可靠性高,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尚无成熟产品使用,多采用进口产品,而进口产品价格很高,国内用户对此都望而却步,我公司研究认为开发35 kV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有以下几个优点:此产品用户需求量大,产品利润高;此产品二次控制在国内数领先技术,此断路器具有长寿命和智能化控制等特点,在今后中压开关设备领域将有很大前景。
经研究决定我公司将35 kV永磁机构高压真空断路器列为新品研发项目。而永磁机构研制的重要部分就是二次控制的开发。
2 永磁机构二次控制的研制
2.1 永磁机构的总体结构
外型尺寸小,一次、二次合理布局,并满足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并且满足节约成本,满足机械强度是确定永磁机构的总体结构的前提。
2.2 永磁机构二次控制的设计
工作原理:控制器的核心部件采用了高性能的单片机芯片,精确控制高压开关的永磁机构,同时通过位置信号检测和储能电容的电压检测控制开关的二次电路
2.2.1 电压检测功能
控制器电源在上电的过程中,自动检测电容电压,如出现电压异常状态,内部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当电容电压下降到100 V以下后,蜂鸣器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对合闸状态的机构进行自动分闸。
2.2.2 储能电压控制功能
控制器的电源电压输入在AC或DC220 V±10%范围内时,电容电压始终控制控制在DC213.5 V,稳定了机构的动作性能。
2.2.3 大电流驱动功能
控制器采用了性能可靠的IGBT模块进行驱动输出,最大可承受80 A的峰值电流。
3 端口说明
中间的三个发光二极管中+12 V和+5 V指示灯亮时表示内部电源工作正常。
状态指示灯的k0亮时表示储能电压工作正常。k1、k2为分合闸控制信号输入指示,当有分闸信号输入时,k1灯闪烁;有合闸信号输入时,k2灯闪烁。k3、k4、k5用于开关的状态指示,合闸时灯亮。
JQ和JC如图1、图2所示。JQ接永磁机构线圈,JC接储能电容,其中红色导线为正,黑色导线为负。
4 控制原理
4.1 机构
弹簧操作机构由繁多的机械元件组成,一般可以达到160种左右,而且没有标准件,比如螺钉。相比之下,永磁机构的结构就简单得多。除了灭弧室的本身的动触头外,它仅仅由一个带有触头压力弹簧的连接杆、一个焊接的主轴、永磁驱动元件组成,部件的数量减少了60%。一个固定的圆棒状的铁芯、永久磁铁、钢活塞以及分合闸线圈。当活塞与铁芯一起处于顶部位置(分闸位置)时永久磁铁形成的磁力线路径磁抗较低,而活塞底部由于存在较大的间隙,表示此处的磁抗较大。因此,磁力线几乎都无以例外的通过与磁芯接触的活塞的端部。在此处,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力线非常聚集,因此而产生一个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通过主轴直接传递到真空灭弧室的触头上。
当合闸时,位于下面的线圈产生额外的磁场以补偿间隙处的磁抗。越来越多的磁力线开始通过下面的路径。上面线圈产生的维持力越来越小,而下面线圈产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当线圈电流超过某一值时,活塞开始移动。当确保到达最终位置后。线圈剩余的电流就可以使该位置处于锁定状态。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力和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合起来的力会很大,该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机械振荡的产生。几微秒后,线圈电流切断,只不过这一次活塞处于另外一端极限位置。此时,真空灭弧室触头的合闸状态以及已经储能的触头弹簧是由一个固定的维持力维持,该维持力只是由永久磁铁产生。借助这样的操动机构,不需多少维护,操作寿命就可以很容易地达到100 000次。因此,这种新型的断路器在那些需要频繁开断的场所,如造纸厂以及电弧炉上,十分有用。
4.2 控制器
断路器的电气供给和控制单元必须满足所有与传统机械操动机构相似的功能。另外,它还需提供并监控开断驱动元件所需的能量。电源供给输入的电压范围从直流20~60 V(交流20~48 V),或者从直流93~375 V(交流93~265 V),它可以不受供给的辅助电压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影响,提供一个稳定的80 V的操作电压。因此,没有必要为了适应用户提供的电压,而调节断路器中机构操作消耗的时间, 低电压和过电压对开断时间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4.3 电气控制单元的应用
为了进行合分操作,就要对机构的线圈提供能量,这就需要将线圈与一个辅助的电压供给一直连接在一起。原则上讲,传统的机械机构也是如此。因为它的跳闸和合闸线圈需要电能。但这种电能只是机构所需的必要的电能的1/10,因此,机构的线圈就不能和控制电压直接相连,而只能和一个储备的电压相连。电池和电容就是最常见的储备电压源。与电池相比,电容的优点是寿命长,而且不需要维护。即使在环境温度高达55度时,现代的电解电容寿命也超过了30年。
电气控制单元的电源与控制电压直接相连。与其他保护器件一样,断路器也应具备同样的有效性和优先权。在待命状态,整个控制单元耗能2 W。只有在开断后电容充电期间(2~10 s),或者第一次给空电容充电期间(8~50 s),电流才可能增大达到最大值2 A,这一电流受到电子线路的限制。除过这些,这种断路器再不需要其他电源,而传统的机械机构还需要给储能弹簧储能。因此,新型断路器的有效性提高了。
辅助电压出现故障时,储能电容保证了在故障出现后的2 s内,还可以进行一次开断操作。因此,短时间的断电不会产生问题,可以忽略。而传统的断路器在短时断电时不会跳闸,除非还有另外一个保护单元。在这种接线中,可以理解手动合闸时不会产生这种保护性操作,因为没有了辅助电压,任何保护功能都就没有了。
4.3.1 低电压脱扣
利用输入3,电气控制部分还具有了低电压脱扣功能。如果不用输入3,那就应该连到内部80 V的供给电压上,这样,控制部分就成了外部联锁线路的一部分。如果把CCS脱扣输入3连到一个商用的低电压继电器上,就可以实现低电压脱扣功能。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初级电压的开断水平(例如根据IEC标准是70%)
为了保护电机,不仅需要用用低电压继电器控制电机的电压,而且需要给磁驱动器提供和电机电压相同的电压。否则,当低电压脱扣时,断路器的有效性就会产生变化。这一电压是由一个功率大约为200 VA的小变压器提供的,它只消耗了断路器功率很小的一部分。
4.3.2 过流跳闸
如果有一个为保护单元提供的辅助电压源,那么电气控制单元非常适用于过流或短路电流跳闸。如果没有外部的电压源,那么如上面所讲的,一个变压器可以用来给断路器提供能量。
5 结 语
永磁机构的控制是一项新的学科,永磁机构由于独特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再配以合适的控制程序,会使断路器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莘.永磁机构与真空断路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海峰,徐建源.永磁操动机构磁场数值计算和结构分析[J].高压电器,2002,(1).
[3] 吴翊,林莘.永磁机构的微机控制系统[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7.产品研发向产品技术延伸 篇七
实施产品技术,首先是参与者要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要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有较高的业务技术素质,有积极向上、主动进取的内因要素和外因促进的哲学思想,有内生动力,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人为的基本要素是实施产品技术的前提。
实施产品技术,就是要在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对正在研发生产和将要研发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产品研发生产中的感情冲动和执行中的盲目性。纺织机械产品有的是为市场服务的,但也有的产品可以引领市场。这些就需要进行科学预测。
实施产品技术,要对研发生产产品的技术先进性进行科学分析。研发生产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它的科学技术标准,在技术标准的对比判断下,确定产品的先进、一般或落后的属性。产品研发开始就要有明确的各项标准,标准要与国际接轨。
此外,还有一些必须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要求,包括产品的安全、适用,产品的性能、功能、效能、节能、节耗、低碳和环保等方面都要体现其先进性。当然,结合纺织机械工业的特点从产品研制开始,不仅要保证主机成台,还要考虑使用的工艺成线和工程成套的需要。
实施产品技术,要对产品研发的可能性进行科学分析。产品既然有其先进性,必然有其实现的难度。要实行政、产、学、研、用的力量合成与综合利用,依靠社会化协作以及实施国际配套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
实施产品技术要对研发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分析。必须细算产品的计划成本、生产成本,预计企业生产中可能获取的利润,给用户带来的不同价值的经济利益。“不能只养不生蛋的鸡,不能只养不抓耗子的猫”。
实施产品技术,实际上是加重了产品研发生产者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促使研发者多动脑筋、多加分析,实际上也是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大好时机。既能提高自身水平,又能提高产品水平,同时,又能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产品研发生产者还要具备哲学家的思想,面对现实和未来,都要唯物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事物永远处于矛盾之中,要通过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不断改进提高。矛盾是无穷的,前进也是无量的。
8.试论智能电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篇八
智能电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完成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按照智能化导则的描述, 一次设备智能化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一次设备本体的智能控制与状态监测, 另外还可以集成测量、计量、保护等二次功能。导则还描绘了一次设备智能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所有的智能组件以及传感器均与一次设备本体分离, 属于松散型布置, 现在基本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则是所有的二次部分整合为一个智能组件, 相应的传感器与一次设备一体化设计集成, 这个阶段目前看来还没有能够实现的;第三个阶段则是没有一、二次设备的界线, 一次设备本身高度集成各种二次功能, 提供标准的接口和数据通信模型, 只需插一根网线就可以通过IEC 61850的相关服务接口获取各种数据以及实现控制调节等功能[1,2]。
2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 重点发展内蒙古、甘肃、新疆及东北地区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也将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太阳能也将成新兴能源支柱产业, 太阳能资源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近几年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0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0万k W。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市场前景, 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
在光伏发电方面, 已经具备提供涵盖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到最终电力接入电网的全部一、二次设备的能力。
新能源发展的初衷是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更多地上网, 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融合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是因为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可调度性低、接入电网技术性能差和对电网谐波管理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国电南自的研发团队对此也是非常关注, 认为风电、光电等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技术方向应该是建立既独立又可以控制的徽网并与智能电网相融合。
3 西泾智能变电站介绍
无锡西泾智能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首座完整意义上的220k V智链交电站, 采用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 可自动完成顺序控制、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辅助系统智能联动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等先迸功能, 从主系统到辅助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 是建设绿色节能坚强电网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西泾变220k V所有间隔、110k V所有间隔和主交高、中、低压侧配置了全光纤型电流互感器。10k V各间隔和主变公共绕组配置了传统电流互感器。220k V线路、220k V母线、主变220k V侧和l 10k V母线配置了三相电容分压型电压互感器, 110k V有源线路配置了单相电容分压型电压互感器, 10k V母线配置了传统电压互感器。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座220k V智能变电站, 西泾变工程技术方面具有以下10个特点。
(1) 国内首次全站范围大规模采用全光纤型电流互感器, 提供双A/D采样数据, 保证数据可靠性。
(2) 全站各电压等级均采用保护测控合一装置。
(3) 工程调试中采用了智能变电站集中集成测试模式。在变电站土建施工的同对, 并行开展智能变电站集中集威测试, 大大节约了现场调试的时间, 同时也保证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
(4) 全站采用IEC 61850标准实现二次装置信息交互数字化、标准化, 利用光纤实现二次装置互联互通, 极大简化二次接线, 提高装置互操作性。
(5) 变电站各间隔保护测控装置、台并单元、智能终端、在线监测IED等设备均下放布景于配电装置现场, 节省了屏位和大量缆材。
(6) 站控层采用MMS、GOOSE、SNTP共网传输, 220k V线路和母联保护过程层采用直采直跳方式, 220k V母线保护和主变保护过程层采用直采网跳方式, 110k V过程层采用SV、Goo SE、IEEE 1588“三网含一”方式。
(7) 首次建立数字式计量系统与常规计量系统的对比分析系统, 用于验证两种计量系统长期运行中各种外部条件下的精度偏差, 为电子式互感器的计量应用提供指导数据。
(8) 定制自动化系统高级功能, 实现顺序控制、智能告警与故障诊断、取代功能等高级应用。
(9) 首次利用“物联厢”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 建立智能监澜与辅助控制系统, 实现图像监视、安全警卫、火灾报警、主变消防、采暖通风、给排水、SF6泄漏监测、运行温度监测等辅助系统的集成应用和联动控制。
(10) 全站建立统一的在线监测后台系统, 为站内重要一次设备实行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撑。
220k V西泾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对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国电南自作为该变电站的系统集成商, 投入大量技术人员, 保障了西泾变的顺利投运。西泾变的站控层采用国电南自新一代PS6000+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 间隔层采用PS600U系列数字化保护测控装要, 过程层采用PSIU600系列智能终端。所有产品完全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的各项指标和要求。
4 智能电网技术展望
智能电网建设不单是电力系统本身的事情, 而且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方的战略性的项目。包括清洁能源的发展、新型技术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发展, 都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效益。
从技术层面来讲, 智能电网的发展在建设坚强、稳定的大窀网基础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推进, 以实现从发电到输电、配电和用电整个过程的智能化。 (1) 微电网技术; (2) 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技术研发; (3) 能容纳各类新能源的, 具有灵活的调度管理系统、先进的用户衡管理系统的智能配电两技术; (4)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余贻鑫, 栾文鹏.能电网的基本理念[J].天津大学学报, 2011, 5.
9.研发部工作职责 篇九
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新产品(保护品种、专利技术)的开发与引进、推广工作。
2、负责组织编制公司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与引进工作计划,并报审通过,组织实施。
3、负责种子行业新品种、新技术领域的信息收集与研究工作,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及市场需求变化,定期(季度)组织市场动态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4、建立并完善研发中心的业务运行制度体系,并严格贯彻执行;
5、严格控制和使用企业核定的研发成本费用,降低研发生产成本;
6、组织研发部门内部人员有序协作,保障研发工作的高效进行;
7、根据企业生产运营发展需要,适时提出有关种子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革新改善建议和可行性方案;
8、做好公司田间检验工作;
10.产品研发部岗位职责 篇十
研发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肩负着研制、开发新产品,完善产品功能的任务。通过明确研发部各级员工的工作职责,能够以快速经济有效的方法,开发市场需求、客户满意的新产品,以搞销售、低成本改善现有的产品品质,同时提高研发部的工作效率,提高研发部人员的技术。
研发部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
2、围绕商品部制订的产品计划,制订公司各产品的产品开发计划;
3、对公司现有产品与市场部沟通,进行销售跟踪;
4、根据市场反馈情报资料,及时在设计上进行改良,调整不理想因素,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竞争力;
5、负责组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审,技术验证和技术确认;
6、负责相关技术、工艺文件、标准样品件的制定、审批、归档和保管;
7、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1.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 篇十一
飞机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 研制现代军用、民用飞机对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防实力, 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促进经济转型与发展,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航空工业被誉为“工业的皇冠”, 航空发动机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可见航空产品之宝贵、精致, 研制航空产品之艰难、高超[1,2,3,4,5]。
世界各工业强国在研制现代军机、民机时, 都是从本国的实情和需求出发, 在下述6 方面均衡利弊、反复研讨, 以具体的数据指标为研制的目标作出优选决策的。
1) 先进性。即飞机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有 ( 军机、民机有所不同) : 飞机整体尺寸, 最大 ( 巡航) 航速、最大 ( 满载) 航程、起飞质量、最大载重、载客数、升限、爬升率、机动性等。
2) 安全性。以飞机的故障率为指标。发达国家的适航条例规定, 现代军机零部件在单位工作时间内 ( 1 000h) 发生故障的概率为1 / 10[5,6], 民机的这一概率也为1/10[6,7]。可见故障概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3) 经济性。以研制成本、单位航行公里的油耗及启用至首修间的有效工作时间为指标。
4) 环保性。以飞机噪声和有害排放为指标。
5) 舒适性。以人机工效学为依据, 目前还无统一指标。
6) 工艺性。即可制造性, 目前还无统一指标。
必须指出的是, 研制军机和民机的指导思想是不同的。军机要满足实战的需求, 总是首先考虑先进性, 而民机则首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 在概念设计阶段, 目前还无可靠的计算方法用来科学地决定优选指标 ( 有这方面的研究, 但还不适用) 。飞机设计师主要还是依据长期的可靠经验积累和对在役飞机进行各项指标对比, 从而确定优选指标。对于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 而言, 我国飞机设计师采用了在性能方面与A320- 200 和B737-800 相近, 安全性、经济性略高于A320- 200 和B737-800 的研发方案。这无疑是一个有所创新又切实可行的方案[8]。即便如此, C919 的研制还是非常艰难的。C919于2006 年1 月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6 个重大专项之一, 直到2015 年11 月2 日才宣布下线 ( 图1) , 历时9年多。该机原定2014 年首飞, 2016 年入市, 现在看来至少要推迟2-4 年。
2 研发我国航空制造技术的重要思想理念
与飞机设计相比, 飞机制造要困难得多 ( 图2) 。俗话说: “飞机是制造出来的, 不是设计出来的”。对于飞行原理、飞机特性、飞机结构等设计要素, 国外并不保密, 在用户订购飞机时, 外国企业会详尽地向用户解释。但对于飞机和发动机制造的核心技术, 国外是绝对保密的。我们研制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的经历和经验也表明, 航空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唯有自力更生、勇于创新才能走出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康庄大道。
2.1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制定我国航空制造技术具体的研究发展规划
目前提出的与航空制造有关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一带一路”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互联网+”战略等。要依据这些战略, 制定我国航空制造的具体研究发展规划[8,9]。
2.2 积极应对世界工业强国近年提出的制造领域重大发展战略规划 (计划)
目前世界工业强国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规划 ( 计划) 有: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 包括“振兴美国制造业及创新法案”、“国家制造创新网络 ( NNMI) 计划”, “先进运载器制造 ( AVM) 计划”等) , 德国的“工业4.0 计划” ( 包括智能制造、赛博物理系统 ( CPS) 、数字偶模型 ( Digital Twins) 、工业互联网等计划) , 欧盟的“IMC - AESOP ( 智能监测与控制—面向服务的过程监测与控制架构) 计划”等。我们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航空制造国际竞争与合作, 以我国特有的创新技术来应对世界工业强国的发展战略。
2.3 保证实现我国军民用飞机研制的技术指导思想[10,11,12,13,14,15]
制造技术要保证飞机和发动机设计思想的实现。例如所制造的航空零件的精度与表面质量要保证零件的工作性能、效率与寿命。所编制的工艺规范和应用的加工方法要保证满足飞机降噪和减排的环保性要求。
2.4 极端重视并及早准备通过国内外严格的适航审定
飞机适航审定有非常周密、繁杂、严格的规定, 飞机试飞成功后, 往往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来通过适航审定。制造环节是适航审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是航空制造不同于其他制造的特点。我们要加强学习有关的适航审定条例, 及早准备通过适航审定的各种检查、试验和取证[16]。
2.5 首先要创新地研发航空制造的工艺装备和工具[16]
俗话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大多有特殊的技术要求, 只有依靠现代化的装备和工具才能加工出高质量的合格航空产品。我国的几个发展战略计划,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创新地研发自己的航空产品, 首先就必须创新地研发航空制造的工艺装备和工具。例如巨型模锻液压机是制造战斗机的钛/铝合金机身框架、起落架、发动机涡轮盘的关键设备。凡是拥有巨型模锻液压机的国家, 无一不是航空工业强国。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的设备, 航空制造往往受制于人, 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四川德阳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于2013 年4 月研制并投产了8 万吨模锻液压机, 一举打破了前苏联保持了52 年的7.5 万吨级巨型模锻液压机的世界纪录, 为我国工业 ( 特别是航空工业) 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图3) 。
3 研发我国航空制造的创新技术
我国航空制造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很大。在飞机制造方面, 主要是飞机大型金属结构件制造技术、飞机大型复合材结构件成型技术和飞机铆接装配技术还很落后;在航空发动机制造方面, 主要是先进航空精密毛坯制造技术、整体叶盘制造技术、叶片制造技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和特种加工技术还很落后。近年来, 我国航空工业已有飞速发展, 在航空制造技术方面已取得许多突破, 但从研发现代高端航空产品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的航空制造技术尚难以适应, 有待继续大力加强航空制造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下简要介绍目前热点研究的关键航空制造技术。
a) 飞机制造方面
1) 飞机大型金属结构件制造技术 ( 图4)
主要有: 大型轻合金结构件铸造技术, 大型整体框架锻造技术, 大型机翼整体壁板成形技术, 起落架“冷、热”加工装备与技术, 多坐标、高速、高刚性、大功率的数控龙门铣床及加工技术, 专用高速蜂窝铣床及加工技术, 数控长桁缘条铣床及加工技术, 高速及超高速切削技术, 先进CNC蒙皮拉伸成形机及加工技术, 整体壁板数控喷丸成形/强化技术, 蠕变时效成形技术, 高压橡皮囊液压成形技术, 激光热应力塑性成形技术等。
2) 大型复合材结构件成型技术[17,18]
成型前的准备技术主要有: 预浸料数控下料及自动剪裁技术, 先进的自动化铺带机 ( ATL) 和纤维铺放技术, 激光定位技术。主要成型工艺有: 真空袋压、真空成型工艺, 热压罐成型工艺, 模压成型工艺, 热压/冷压模塑成型工艺, 注射模塑成型工艺, 多轴联动数控缠绕机及成型工艺, 拉挤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等。近年来发展的GLARE结构 ( 基于玻璃纤维的复合层板) 的制造技术尤其值得关注 ( 图5) 。
3) 飞机铆接装配技术
主要有: 装配信息三维紧固件系统 ( CAF) 技术, 数控钻铆机及干涉铆接技术, 高压水制孔及激光辅助定位钻孔系统, 计算机辅助电子经纬仪 ( CAT) 精准对接系统, 计算机辅助大型壁板自动钻铆系统 ( 图6) , 电磁铆接新型连接工艺, 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 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线等。
b) 航空发动机制造方面
1) 先进航空精密毛坯制造技术
主要有: 钛合金件等温模锻技术[19], 超塑成形与扩散连接技术, 3D打印喷射成型技术, 压气机叶片精锻, 定向凝固空心无余量精铸叶片, 单晶合金精铸涡轮叶片 ( 图7) , 多联空心叶片整体铸造, 双层壁冷单晶叶片 ( 高效发散气冷单晶叶片) 精密铸造, 高温合金薄壁大型复杂机匣精铸 ( 外形尺寸可大于1 000 mm, 壁厚减薄至0. 8 ~1.25 mm) , 整体铸造钛合金机匣、涡轮盘、环形件, 精密轧制高温合金、钛合金环形件等。
2) 整体叶盘制造技术
主要有: 失蜡精密铸造整体叶盘, 五坐标数控铣削加工技术, 电子束焊接技术, 超塑成形与扩散连接技术, 线性摩擦焊接技术, 数控电解加工技术 ( 图8) , 采用热等静压技术将粉末高温合金盘和精铸叶片扩散连接为整体叶盘, 采用不同部位施加不同变形量的形变热处理方法获得双重组织和性能的盘件, 锻接法制造整体涡轮盘后将单晶精铸叶片直接连接到锻造涡轮盘轮缘上的技术, 钛合金薄壁大型复杂机匣精铸及热等静压处理技术; 高温合金整体叶盘的无损检测技术等。
3) 叶片制造技术[20]
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件, 也是制造技术最高超、制造工作量最大的零件。叶片制造除了应用上述各种热加工制造技术外, 还采用各种先进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方法, 主要有: 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加工技术, 高速、超高速切削机床及加工技术, 高效精密砂带磨削加工技术 ( 图9) , 超精磨削加工技术, 超精抛光、研磨技术, 精密电火花加工技术, 电解加工技术, 精密机-电复合加工技术, 激光打细微孔技术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 目前常采用各种“冷、热”组合加工技术来制造宽弦风扇叶片。例如美国企业制造F119 发动机的钛合金风扇叶片时, 是先用切削加工方法把钛合金毛坯加工成两个半叶片, 再用真空扩散焊连接成一个整体空心平板叶身, 最后用超塑成形法加工成最终叶型。
4) 复合材料制造技术[17,18]
减轻飞机和发动机的质量对于提高飞机性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第四代战斗机和大型客机的航空动力装置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复合材料。例如在推重比15~ 20 高性能发动机上的压气机采用整体叶环, 由于采用复合材料, 叶片减轻, 可以直接固定在承力环上, 从而取消了轮盘, 使结构质量减轻70%。
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技术有自动铺带技术 ( ATL) 、自动纤维铺放技术 ( AFP) 、激光定位、自动剪裁技术、模压成形、树脂传递模塑成形 ( RTM) 、树脂膜浸渍成形 ( RFI) 、热压罐固化成形等技术 ( 图10) 。
制造复合材料零件与制造金属材料零件相似, 也常采用各种“冷、”组合加工技术。例如制造GE90发动机的复合材料风扇叶片, 采用石墨纤维/增韧环氧树脂预浸带, 用七轴CNC自动缠绕机缠绕成叶片。又如对于推重比15~20高性能发动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 美国的企业拟用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 (Ti MMC) 来制造, 将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制出空心风扇叶片。
5) 特种加工技术[21]
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大量应用各种特种加工技术。以高能束流加工为代表的特种加工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制造常应用的主要特种加工技术, 主要方法有: 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 电铸成型, 电解磨, 电化学抛光, 电子束加工, 离子束加工, 等离子加工, 超声波加工, 磨料流加工, 高压水射流切割, 超高速切削 ( 磨削) , 金刚石超精密车削 ( 磨削) , 喷丸加工, 爆炸成型, 激光打孔, 激光加工, 激光表面强化等。
特种焊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焊接结构件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种焊接技术主要包括: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弧焊 ( GTAW) , 活性焊剂焊接技术, 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法, 等离子弧焊 ( PAW) , 电子束焊 ( EBW) , 激光焊 ( LBW) , 真空钎焊 ( VB) , 扩散焊 ( DB) , 惯性摩擦焊, 线性摩擦焊等。
涂层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耐磨、高温防护、隔热、封严以及钛合金零件的防微动磨损、阻燃等方面起了显著的作用, 应用越来越广泛。先进的涂层方法主要包括: 真空等离子喷涂, 层流等离子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真空离子溅射涂层等。
12.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 篇十二
关键词: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技术创新
一、 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使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利润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孙刚、宋夏云,2016)。各国为激励企业创新,都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我国也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降低税率、税收抵免和加计扣除。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支持力度,甚至超过地方政府掌握的科技项目经费总额。以上海、天津、四川为例,仅2008年,三地企业因享受加计扣除政策而少交的税额分别为30亿、12亿和6.6亿。其中四川省少交的税额约为省科技厅的科技项目经费的2倍(王再进、方衍,2013)。
这些税收优惠是否能够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呢?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数理分析较少。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Stackelberg竞争模型,研究降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抵免政策对企业纵向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为检验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模型拓展。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二、 文献回顾
税收对技术创新重要影响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然而,理论界对于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的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持正面观点的文献众多,例如,实证文献Cropper & Oates,1992;Mamuneas & Nadiri,1996;Klassen等,2004;Hall和Ban Reenen,2000;Parsons和Phillips,2007;Mohnen和lokshen,2009等。Hiroyuki等(2014)采用日本企业的数据,具体测量了税收抵免政策对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我国学者在进行定性分析后,也得出正面结论。例如,赵书博(2013)通过研究各国的税收政策发现,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韩国、英国等国都对研发给予抵免,进而得出我国也需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结论。杨路明,李智敏(2010)、孙隆英(2014)、薛薇等(2015)也都得出相似结论。
与正面观点相反,也有文献对税收激励政策持负面效应的观点。Wallsten(2000)证明政府过高的扶持政策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我国学者安同良(2009)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证明创新补贴会"逆向"激励企业,使企业释放虚假信号,以获取政府的研发补贴。
与前两种观点都不同,也有学者认为上述文献都忽略了企业的行业性质,没有分析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行业的研发影响是否相同。Malerba(2005)对此问题做了开拓性研究,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影响不同。Castellacci和Lie(2015)进一步细分了企业的部门,对比分析了税收抵免政策对低技术含量行业和高技术含量行业的创新影响。我国学者林洲钰等(2013)研究发现,减税政策对于大型企业、装备制造业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法律约束水平较高地区企业和税费负担较重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更大,而研发费用抵扣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更大。
上述文献充满启发性,却并未回答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源于经济增长的需要,还是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因此,本文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纵向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 模型设定
假设市场上企业i与企业j具备某种技术,可以生产质量为?姿的产品,并进行Stackelberg竞争,企业i先行动,企业j后行动。与寇宗来(2009)等文献的假设相同,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两个企业分别投入研发成本ci和cj后可以将产品质量提升到si和sj。参照Tirole(1988)和Li 和Song(2009)的纵向框架,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3. 模型拓展。为检验结论的稳定性,首先,考虑只有跟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情况,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与只有先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情况相比,差别在于没有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利润降低。这是由于跟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也会对先行企业的利润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正面作用:跟随企业生产并销售高质量产品,可以让渡低质量产品的市场销售空间,有助于提高先行企业的利润;负面作用:先行企业生产并销售的高质量产品又会挤占低质量产品的市场空间,这又将降低先行企业的利润。但是由于在基准状态下,跟随企业在低质量产品市场上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只有四分之一,所能让渡的市场空间比较少,正面作用较少;而高质量产品被创造出来后可以挤占低质量产品的三分之二的市场空间,这对先行企业的负面影响较大,最终,没有进行技术创新的先行企业利润降低。
其次,考虑两个企业同时进行创新的情况;最后,用税收减免政策替换加计扣除政策。在后两种情况下,本文结论也仍然成立。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为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我国也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为企业节省的税金甚至超过部分地方政府掌握的科技项目经费总额。借助于Stackelberg竞争模型,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纵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第一,提高加计扣除比例(或税收减免比例)是行之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办法。第二,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第三,在降低税率方面,则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降低税率不一定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对于已经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降低税率或提高加计扣除比例都会激励企业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第四,从政府税收收入的角度来看,降低税率未必能减少税收收入,但提高税收加计扣除比例却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
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协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其次,降低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利润比例较低的企业)的税率;最后,提高加计扣除比例,这虽然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但可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增加研发费用投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未考虑技术溢出的因素。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技术溢出程度较高的情况下,率先创新的企业无法垄断其在高质量产品市场上的利润,有可能使技术创新的利润增值低于创新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税务部门降低税率、提高加计扣除比例,企业仍不会创新。对于诸如技术溢出、专利池合作研发等未尽之处,将成为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Castellacci F., Lie C.M.Do the effects of R&D tax credits vary across industries? A meta-regression analysis[J].Research Policy,2015,(44):819-832.
[2] Hiroyuki K., Katsumi S.and Michio S., Does an R&D tax credit affect R&D expenditure? The Japanese R&D tax credit reform in2003[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14,(31):72-97.
[3] 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经济研究,2009,(10):87-98.
[4] 林洲钰,林汉川,邓兴华.所得税改革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3):111-123.
[5] 王再进,方衍.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1):94-9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企业原始创新的决定因素与影响效应研究”(项目号:14AJL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时代定向广告与企业竞争行为分析——基于双边市场的视角”(项目号:71502092);云南省教育厅项目“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影响分析”(项目号:2016ZZX055);省级人培项目“云南民间秘方的转化问题研究”(项目号:KKSY201408031)。
作者简介:田晓丽(1982-),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
13.研发会计的职责内容 篇十三
2、从财务角度跟进研发项目支出的立项、费用归集、研发支出资本化等相关工作;
3、复核研发人员工时分配表,归集研发部门领料及其他各类费用支出,并进行账务处理;
4、编制研发支出台账,与研发管理部门进行研发预算按月对账,编制研发预算与投入
对比表;
5、按月与研发部门核对各个研发项目,了解项目进度,对已经结束的项目根据研发部门提
供的资料进行账务处理;
14.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 篇十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然而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更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 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 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节能减排, 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 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有效的突破口。
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企业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要依靠政策。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监管标准和向企业征税等手段推进节能减排, 比如对石油、钢铁、化工等行业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标准, 并征收能源税、碳税、污水税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采取各种公共干预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 比如采取给予补贴、鼓励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技术进步。二要依靠投入。节能减排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三要依靠科技。核心技术的掌握必须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才能获得。由于投入和科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的安排, 再加上环境和技术具有外部性的特征, 因此必须加大政策的激励作用。实施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政策, 比如征收排放税, 针对的是环境的外部性;另一类是技术激励政策, 比如补贴和合作, 针对的是技术知识的外部性。具体而言, 补贴政策解决的是技术研发的市场失灵问题, 通过政府向企业提供补贴, 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或提高企业的研发收益) , 以此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政策解决的是信息共享的市场失灵问题, 通过政府鼓励在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间、企业与研究机构间展开技术创新合作, 可以有效避免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出现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由于一国的环境政策在制定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因此各地区通过制定合理的技术激励政策对实现节能减排将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自主性[1]。
2 相关研究回顾
早期关于技术研发的文献主要以生产工艺研发为主。通过生产工艺不断改进, 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D’Aspremont和Jacquemin通过设计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 分析双寡头市场中厂商在两阶段竞争、两阶段合作或仅在研发阶段合作这三种不同的合作政策下取得的研发水平、产出及社会福利问题, 发现在溢出效果显著时, 厂商选择两阶段都合作将获得最高的研发水平、产量及社会福利[2]。Kamien等利用两阶段博弈分析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竞争研发联盟、卡特尔研发联盟四种不同研发竞合模式下技术进步与社会福利的多寡[3]。Martin研究得出由于研发受吸收能力的影响, 企业间技术溢出的比例是完全内生的, 并且企业研发投资行为在考虑吸收能力和不考虑吸收能力的模型中是完全不同的[4]。郭焱、郭彬通过分析企业间不联盟合作、全联盟合作和半联盟合作三种不同竞争战略的博弈模型, 探讨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的联盟形式的选择问题[5]。霍沛军、陈继祥、陈剑考虑一个带有研发溢出的双寡头模型, 分别就双寡头生产研发不合作与合作两种情况给出了政府为取得最大社会福利而对研发进行补贴的效应。随着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关注日益加深, 学者们开始做一些有关污染减排研发的研究[6]。Ulph考察了环境政策对研发的激励作用, 并比较了排放税和减排标准两种政策的效果[7]。Petrakis的研究侧重在对因降低成本从而生产更多产品引致更多污染的问题上, 对分别应用补贴和合作两种技术政策的效果进行比较[8]。Poyago-Theotoky研究了在研发竞争和合作条件下对内生的排放税的影响, 比较了内生排放税下不同研发组织形式企业的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9]。Slim考虑了政府和厂商间非合作的对称的三阶段博弈, 研究表明企业在共同市场竞争, 同时允许研发溢出, 可以更好地帮助不合作的地区内部化跨界污染[10]。国内学者研究减排研发较少, 以孟卫军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外生的排放税的条件下, 对企业减排研发分别实施补贴和合作的技术政策, 并对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比较[11];在征收排放税的条件下, 分别对合作和不合作减排研发的政府研发补贴进行研究[12]。但学者们在研究污染减排研发时都没有考虑生产工艺研发, 而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通过污染减排研发减少税负, 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生产工艺研发降低能源消耗;而且随着生产的进一步扩大, 即使单位产品产生的污染量降低了, 但总的污染量会因为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可见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活动联系紧密, 不能分离。
本文在外生的排放税的条件下, 将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研究了补贴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合作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 通过全面比较两种技术激励政策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运用情况, 为找到有效的技术激励政策提供有力参考。
3 基本模型及假设
考虑分别来自相邻两地区且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个寡头企业组成的行业。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研发改进生产工艺, 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称为生产工艺研发;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政府会根据污染物排放多少征收排放税, 企业为了减轻税负, 必须通过研发提高污染减排水平, 称为污染减排研发。两企业的研发活动相互间均有技术溢出发生。
假设1:两企业的线性反需求函数为:P=a-qi-qj, i≠j, i, j=1, 2, 其中a为市场容量。
假设2:两企业的成本函数是由相互独立的生产成本减去通过生产工艺研发减少的生产成本, 再加上生产工艺研发成本和污染减排研发成本得到。
上式右边第一项中的c为单位生产成本, a>c;第二项为企业依靠自身的生产工艺研发和竞争对手的生产工艺研发溢出减少的生产成本, xi代表通过生产工艺研发减少的单位生产成本, k为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 (0≤k≤1) , c>xi+kxj;第三项为生产工艺研发成本, 这里设为二次式以反映研发支出的报酬递减特性;第四项为污染减排研发成本, yi代表通过污染减排研发减少的污染物排放量。
假设3:借鉴Ulph对污染排放量和产量关系的处理方法, 假定单位产量产生单位污染排放量, 可得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产量的关系:
其中, σ为污染减排研发溢出率。
假设4: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将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造成破坏, 因此各地区遭受污染的破坏程度是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对本地区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地区的污染破坏成本可以表示为:
其中, α为本地区造成的污染的边际破坏成本, β为相邻地区对本地区造成的污染的边际破坏成本。
4 补贴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
政府采取对企业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分别进行补贴的技术激励政策, 其博弈过程可以描述为:第一阶段政府预先设定给予企业的研发补贴率, 第二阶段企业确定分别用于生产工艺和污染减排的研发投入水平, 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博弈的均衡解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得。补贴政策下企业的成本函数变成如下形式:
其中, d为生产工艺研发补贴率, s为污染减排研发补贴率。
在第三阶段, 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 选择产量最大化利润:
由上式的一阶条件, 可以得到最优的产量和利润:
其中i≠j, i=1, 2;A=a-c。将式 (6) 代入式 (5) , 可得:
由上式可以看出, 最优产量和生产工艺研发水平有关, 和污染减排技术研发水平无关, 随着排放税的增加, 产量会下降, 利润会增加。
在第二阶段, 企业选择研发水平最大化利润。对式 (7) 求关于生产工艺研发水平的一阶偏导, 由可解得:
在对称均衡条件下有x*ssi=x*ssj=x*ss, 代入上式可解得最优生产工艺研发水平为:
将式 (8) 代入式 (6) , 可得:
容易证明, 说明排放税越高, 生产工艺研发水平和产量都会越低。
对式 (7) 求关于污染减排研发水平的一阶偏导, 令可得:
由上式看出, 当t=0, yssi=0, 表示在不征收排放税的情况下企业不会采取任何治理污染的措施;随着排放税的提高, 企业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污染治理。
由于企业获得的利润来自生产和污染治理两部分, 在对称均衡条件下利润可以表示成:
其中, V*ssp表示通过生产获得的利润, V*ssa表示通过治污获得的利润。易得:
经过整理, 企业获得的利润可以表示为:
在第一阶段, 政府选择补贴率最大化社会福利, 福利函数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以及产生的环境破坏。为了便于讨论, 假定边际破坏成本α=β=A/2, 福利函数如下式:
上式等价于:
将式 (8) 、 (9) 、 (10) 代入式 (14) , 可得:
将式 (15) 最大化, 通过一阶条件, 可解得生产工艺研发的最优补贴率为:
易证, 表示生产工艺研发补贴率会随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的增加而增加。
对式 (15) 求一阶条件, 可解得污染减排研发的最优补贴率:
当t=0, s*=1, 表示在没有征收排放税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意承担污染减排研发的成本, 政府承担所有的研发成本。由于, 表示补贴率会随征收税率的提高而减少。令s*=0, 可得临界税率t*=A (1+σ) 。当t≥t*时, s*≤0, 政府不提供补贴;当t
综上, 补贴政策下企业的均衡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分别为:
5 合作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
政府采取鼓励企业之间在生产工艺和污染减排上进行合作研发的技术激励政策, 其博弈过程为:第一阶段两企业展开合作最大化共同利润, 第二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展开竞争。在此政策下, 两地区的企业可以完全共享研发信息, 即研发溢出率达到最大值1, 企业的成本函数变成如下形式:
在第二阶段, 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竞争决定最优产量:
由上式的一阶条件, 可以得到最优的产量和利润为:
其中i≠j, i=1, 2;A=a-c
由上式可以看出, 与补贴政策相同, 最优产量和生产工艺研发水平有关, 和污染减排技术研发水平无关, 随着排放税的增加, 产量会下降, 利润会增加。
在第一阶段, 企业选择研发水平最大化利润。由一阶偏导数可解得:
在对称均衡条件下有x*ssi=x*ssj=x*ss, 代入上式可解得最优生产工艺研发水平为:
由上式可以得到:
从式 (26) 和式 (27) 可以看出, 生产工艺研发水平和产量都和排放税成反比。
对式 (25) 求关于污染减排研发水平的偏导, 令可得:
由上式看出, 当t=0, y*cc=0, 表示在不征收排放税的情况下企业不会采取任何治理污染的措施;随着排放税的提高, 企业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污染治理。
企业获得的利润可以表示为:
其中, V*ccp表示生产产生的利润, V*cca表示治污产生的利润。
易得:
整理后企业获得的利润可以表示为:
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下式:
上式等价于:
综上, 合作政策下企业的均衡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分别为:
6 比较和讨论
本节将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对补贴和合作两种技术激励政策下的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进行分析比较。
6.1 研发水平的比较
6.1.1 生产工艺研发水平的比较
将式 (33) 和式 (18) 相减, 得到:
从上式可以看出, 两种政策下的研发水平都与税率成递减关系, 其大小取决于研发溢出率。令上式左边等于零, 可以解出关于研发溢出率的二次方程, 并得到以下结果:
由于溢出率不可能为负, 去掉负数根,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当时, ;当时, x*cc-x*ss>0。说明在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低时, 补贴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高于合作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随着研发溢出率的提高, 合作政策下的研发水平要高于补贴政策下的研发水平。
6.1.2 污染减排研发水平的比较
将式 (34) 和式 (19) 相减, 得到:
从上式可以看出, 合作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与税率成递增关系, 补贴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与税率无关。随着排放税的增加, 两种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差距在增大。当t=0, y*cc-y*ss<0, 当t→∞, y*cc-y*ss>0, 存在临界税率tw*, 使y*cc-y*ss=0, 此时tw*=2 (1+σ) 。当t>tw*, y*cc-y*ss>0;当0
6.2 利润的比较
将式 (35) 和式 (20) 相减, 可以得到:
由于企业获得的利润都是通过生产和治污两方面产生, 为了更好地比较两种政策带来的利润差异, 首先分别比较两种政策下通过生产产生的利润差异和通过治污产生的利润差异, 然后再对两种政策下企业获得的总利润进行比较。
6.2.1 V*ccp和V*ssp的比较
两种政策下企业通过生产产生的利润差异可以用下式表示:
从上式可以看出, 企业通过生产获得的利润都与排放税率成递减关系, 相互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令式 (41) 左边等于零, 解得关于溢出率的方程为:
求解后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当0≤k≤0.4255或0.5≤k≤1时, V*ccp≥V*ssp;当0.4255
6.2.2 V*cca和V*ssa的比较
两种政策下企业通过治污产生的利润差异可以用下式表示:
两种政策下污染治理产生的利润都与排放税率成递增关系。令式 (42) 左边等于零, 可以得到两个根:t*w1=0和。
容易证明以下结论:
6.2.3 综合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 可得:当0≤k≤0.4255或0.5≤k≤1, 且时, V*cc≥V*ss;当0.4255
6.3 社会福利的比较
将式 (36) 和式 (21) 相减, 得到:
首先分别比较两种政策下通过企业生产产生的福利差异和通过企业治污产生的福利差异, 然后再对两种政策下产生的总的社会福利进行比较。
6.3.1 W*ccp和W*ssp的比较
两种政策下通过企业生产产生的社会福利差异可以用下式表示:
从上式可以看出, 两种政策下通过企业生产产生的社会福利差异都与排放税率成反比, 大小取决于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令式 (44) 左边等于零, 解得关于溢出率的方程:
求解后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当0≤k≤0.4355或0.5≤k≤1时, W*ccp≥W*ssp;当0.4355
6.3.2 W*cca和W*ssa的比较
两种政策下通过企业治污产生的社会福利差异可以用下式表示:
可以看出, 合作政策下当0≤t≤2A, 福利与排放税率呈递增关系, 当t>2A, 福利与排放税率呈递减关系;当0≤t≤4A, W*cca≥0, 当t>4A, W*cca<0。补贴政策下福利与排放税率无关,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当t>4A, W*cca
6.3.3 综合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 可得:
当0≤k≤0.4355或0.5≤k≤1, 时, W*cc≥W*ss;当0.4355
7 结论
本文在外生的排放税的条件下对政府实行补贴和合作两种技术激励政策下企业的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研究表明: (1) 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低时, 补贴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高于合作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高时, 合作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高于补贴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 (2) 当排放税率小于临界税率, 补贴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高于合作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当排放税率大于临界税率, 合作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高于补贴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 (3) 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适中且排放税小于临界税率, 补贴政策下的利润高于合作政策下的利润;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高或较低且排放税不低于临界税率或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适中且排放税大于2.0807A, 合作政策下的利润高于补贴政策下的利润。 (4) 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适中且排放税小于较小的临界税率或居于较大的临界税率和4A之间或大于4A, 或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低且排放税小于0.2194A或居于4.5584A和4A之间, 或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高且排放税小于0.202A或居于4.9516A和4A之间, 补贴政策下的社会福利高于合作政策下的社会福利;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高或较低、排放税介于两个临界税率之间, 合作政策下的社会福利高于补贴政策下的社会福利。政府选择技术激励政策的依据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企业选择研发行为的依据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本文的研究将为现实中政府选择激励政策、企业选择研发行为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孟卫军.减排研发激励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0
[2]C D’ASPREMONT, A JACQUEMIN.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78 (5) :1133-1137
[3]MI KAMIEN, E MULLER, I ZANG.Research joint venture and R&D cartel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5) :1293-1306
[4]S MARTIN.Spillovers, appropriability, and R&D[J].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 75 (1) :1-32
[5]郭焱, 郭彬.不同竞合模式的战略联盟形式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 2007, 10 (1) :39-45
[6]霍沛军, 陈继祥, 陈剑.R&D补贴与社会次佳R&D[J].管理工程学报, 2004, 18 (2) :1-3
[7]A ULPH.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hen governments and producers act strategicall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6, 30 (3) :265-281
[8]E PETRAKIS, J POYAGO-THEOTOKY.R&D subsidies versus R&D cooperation in a duopoly with spillovers and pollution[J].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 2002, 41 (1) :37-52
[9]J A POYAGO-THEOTOKY.The organization of R&D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 2007, 62 (1) :63-75
[10]SLIM BEN YOUSSEF.Transboundary pollution, R&D spillove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9, 43 (1) :235-250
[11]孟卫军.基于减排研发的补贴和合作政策比较[J].系统工程, 2010, 28 (11) :123-126
【技术研发部的职责范围】推荐阅读:
技术研发部发展规划10-29
技术研发委托合同09-23
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的必要性06-17
技术研发人员技术职称核定管理08-31
技术开发合同研发费08-28
技术开发部主任竞聘演讲稿10-22
研发测试岗位职责07-15
研发中心部门职责09-05
软件研发经理岗位职责07-30
香精、香料研发员岗位职责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