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2024-08-09

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1.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一

关于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

思考  2010-10-09 14:32:12

 作者:李学春 来源:人民网 【新闻论坛】 我要评论

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初步从理念变为方向、变为行动,在各行各业得到迅速发展。结合不同地域特点,着力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广先进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初步从理念变为方向、变为行动,在各行各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与东南部发达地区相比,与当前经济发展中不断扩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相比,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部贫困地区要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循环经济示范区、专业基地、开发区、产业链条、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立健全以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服务业为补充的覆盖全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以改造提升矿产业为关键,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矿产业是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柱和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矿产业,既是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要积极依托丰富的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矿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建材为主的矿产业真正培育成为辐射和带动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是加速推进矿权整合。着眼于推进矿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支持当地龙头企业以协议转让及控股

方式牵头整合、开发矿产资源,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在资源勘探、矿产品精深加工、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着眼于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资源利用水平,依托当地重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矿产业中下游加工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突出抓好浮选、冶炼、深加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不断拉长主导产业链条。三是加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着眼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组合,全力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开发区建设,优化项目布局和产业衔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努力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建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四是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着眼于节能减排,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积极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途径,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但特殊的立地条件和资源禀赋,具备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构建循环农业体系最重要的途径和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构建主导产业优势鲜明、独一性产业形成强势、区域性产业互为补充、地方性特色产品尽显特色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是科学编制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邀请有资质的规划机构,精心编制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分产业专项规划,对本区域内特色农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科学界定各类特色农业适生区,优化发展布局,做到产业适生区的合理覆盖,科学合理有序地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二是集中突破优势主导产业。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严重不足,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乏力,特色农业投入较少而且非常有限的实际,要收拢五指,握紧拳头,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培育和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优势主导产业,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使这些产业获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三是着力提升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在切实扩大特色产业种植、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产销联结机制和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一批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四是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以科技为先导,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通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进品种改良,普及科学的种植养殖模式,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五是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相关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重点生产基地,抓好特色农产品的认

定认证、商标注册、产品包装和宣传推介、节会参展等工作,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档次和品味。

以发展水电能源为重点,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水电能源、农业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可反复使用的能源,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说,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就是对能源资源最大的节约。一是科学发展水电能源。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南部是我国贫困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力资源最集中的地区。要依托水力资源优势,科学编制发展规划,优化电站布局,合理配置水力资源和输配电设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主体,论证开发水电能源项目,全面加快流域梯级电站综合开发,把丰富的水力资源转化为显示的经济效益。注重开发利用电站库区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面养殖产业,注重实现水电能源开发与当地高耗能产业开发的有效对接,实现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注重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加强库区防洪减灾、泥石流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使水电能源开发成为利用水能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二是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要围绕保护农业生态和改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在适应发展沼气的地区积极建设一批“一池三改”户用沼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联户沼气、校园沼气和秸杆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推广“猪―沼―粮(果、菜、药)”等综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推进农业剩余物的资源化。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西部贫困乡村绝大多数分布在土石山区、林缘区和半山干旱地区,这里日照时间长、风力大、地域宽广,具备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的有利条件。要积极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项目,大力推广应用太阳灶等太阳能利用技术,提高多种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着力改善原有的以煤、木材为主的农村能源结构,努力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压力。

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各类循环型服务业。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的特点,是“无烟”工业和绿色产业。西部贫困地区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要兴旅游、带百业,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变。一是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突出打生态牌、文化牌,加快景区(点)建设和 A级景区创建步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特色旅游产品,提高西部旅游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构建行、游、住、食、购、娱等一体化的旅游接待体系,进一步加强以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宾馆、饭店建设和景区(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落户,推动旅游接待上档次、上水平。三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推进区域旅游联动和精品旅游线路合作,依托本区域内国际国内知名景区景点,建立资源共

享、游客互送、联合开拓市场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四是推进旅游与生态的融合。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立足保护抓开发,搞好开发促保护,以生态旅游业为载体,推动旅游与生态的融合,把青山绿水、碧水蓝天转变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五是加快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充分发挥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功能强的特点,以旅游业为龙头,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各类现代服务业,特别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加快建设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现代物流体系。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着力构建循环型社会体系。顺应循环经济由企业“小循环”向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发展的规律,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循环型社会体系建设。在企业层面,我们将以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生态设计,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努力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企业,为本区域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先行探路,创造经验。在园区层面,在先行抓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方式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着力将各类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产业聚落的生态型园区。同时,结合不同地域特点,着力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广先进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社会层面,我们将大力发扬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消费方式,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学校、医院,循环型城镇、社区、农村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全社会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作者系中共甘肃省陇南市委副书记)

2.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二

1 合理规划城市的内部布局

城市的内部布局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运行成本, 包括城市的通勤成本和物流成本, 对整个城市的物流系统的成本和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城市的工业、商业、居住布局过于分散, 则会延长通勤距离, 增加物流的现实货币成本和机会成本, 如果城市的布局过于集中, 则会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造成交通拥挤和堵塞, 也会降低物流和通勤的效率, 从而使物流的成本上升。我国传统的整体城市内部布局的主导思想是功能分区, 使工业、商业、居住相对隔离, 其最大的好处是可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 减少外部成本, 但另一方面功能分区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通勤和物流成本的上升。蔡孝箴 (1997) 介绍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绩效分区” (Performance Zoning) 的规划思想, 该规划思想则不像传统的功能分区那样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定不同的用地区域, 而是允许在功能混杂的同时, 要求不同功能的用地单元之间留有起隔离作用的缓冲地带, 从而减少工业、商业和居住区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成本。绩效分区由于允许不同功能的用地混杂, 一方面有助于缩短人们上班和购物的距离, 另一方面可以使人口分布更为均匀, 从而可以从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两方面降低通勤成本, 相应地也会大大降低城市的物流成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土地稀少、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 由于用地的制约, 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发展适度分散的城市布局, 而发展多核心的和多功能组团式布局, 尽量减少交叉交通流量, 可以降低城市的物流距离和成本。

2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我国城市路网首要的问题是道路容量严重不足。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首先是因为我国城市的城市化过程的超常规发展使得对路网使用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 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维护中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和利益关系, 使得道路的建设和管理缺乏统筹的协调, 道路利用效率低。虽然我国近几年的道路建设的增长幅度较快, 但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道路面积不足原本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使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 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我国城市不仅路网总体容量不足, 在路网的结构上也非常不合理。据全永桑 (2002) 的研究, 城市中从快速路到支路, 路网合理的结构应为“金字塔”型, 即从快速路到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所占的比例应该越来越大, 而我国大中城市路网结构却为“倒三角”、“纺锤”型, 普遍缺少支路或次干路, 其中支路网密度指标同国际差异很大, 路网的结构极不合理, 造成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紊乱, 使得快速交通流与普通交通流重叠, 大量过境交通穿越城市中心区, 路网的功能低下, 提高了物流成本和生态压力。如丁成日认为 (2004) 北京交通规划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脱节。环线交通网络不仅阻断了城市中环与环之间、环内与城市外围的联系, 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活力, 而且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国际经验表明, 环状交通加放射线状的交通网络产生最大的人均车公里数, 因而有最大的交通需求。

在城市化进程中, 新建道路仅能暂时缓解交通, 但是由于存在大量的对于交通的潜在需求, 不久以后由于会诱导其他交通方式的转移和伴随沿途开发产生诱增交通, 交通的改善程度并不理想, 即所谓的道恩定律, 经验数据也表明, 新修城市道路容量可能引发很大新的交通量。所以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不能仅以增加总体路网容量为目标, 更要优化路网的结构。快速路和主干路在城市交通中主要起“通”的作用, 要求通过车辆快而多, 次干路则兼有“通”和“达”的作用, 其上有大量沿街商店, 文化服务设施, 靠公交对居民服务, 支路主要起“达”的作用, 其上有较多的公交线路行驶, 方便居民集散。配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交通战略规划阶段, 做好干路网的基本骨架规划;在配合城市分区规划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阶段, 做好支路网的规划。

为实现现有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 需要把所有的交通资源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和交通信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调配, 重视货运场站与管理措施的作用, 以达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化, 以便充分利用交通资源和充分满足运输需求。在管理措施上, 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定位与跟踪, 完善车辆运行高度及交通信息收集与发布,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特别是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优化城市物流网络, 广泛采用条形码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车辆运行管理技术、道路交通关联智能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加强物流管理, 使物流活动参与各方的信息快速、有效流动, 从而指导相应的物流配送管理, 使配送货物的品种、数量、频率、时间等都能有效掌控, 减少物流网络的无序运行, 优化物流配送线路, 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和有毒气体的排放, 提高城市生态水平,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活动的负外部效应。

3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就是要在区域的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厂内循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它会形成厂内无法消解的一部分废料和副产品, 即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 与此不同的是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 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 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 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过扩大范围到厂外去组织物料循环, 通过回用、再生和循环对材料进行可持续利用, 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相互结合实现园区的物质利用循环化、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 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物流和能流特征。城市经济的本质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 也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所在, 范围经济则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设物流园区实现了单个园区无法实现的物流循环,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工业生产物流合理化问题, 而且可以避免企业分散自营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交通堵塞、运输效率低、物流环节繁琐、城市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是实现企业间范围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 城市所面临的生态压力逐步增大, 以循环经济的方式发展城市物流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本方结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中国城市物流的现实状况, 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城市内部布局,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统筹管理城市货运体系,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城市物流的循环经济水平的措施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市物流,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周伟林, 严冀.城市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杜彩军, 董宝田.关于城市货运交通一体化的思考[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4) .

[3]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

3.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循环经济;七台河市;措施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南临牡丹江市、鸡西市,北与佳木斯市相连,西接哈尔滨市,全市土地总面积6221km2,现辖三区一县,总人口88.4万人,全市自然资源条件比较优越,拥有黄金、石墨及建材资源,尤其是优质的煤炭资源,煤田总面积8000km2,现有探明储量2.05亿吨,同时煤田以炼焦煤为主,煤种齐全,具有低磷、特低硫、高热值、高灰熔点,高化学活性等“三高两低”而闻名,是全国保护性开采的三大稀有煤田之一。近年来,全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来社会生产总值实现114.2亿元,年均增长11.5%,并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2870元,由全省第五位升到第三位。从产业发展看,七台河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增长建设高于第一产业。

建设节约型社会,强烈要求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也是节约型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流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七台河市作为黑龙江省煤炭生产基地,是一个以煤立市、以煤兴市的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七台河市正面临资源萎缩、经济结构失衡、职工生活困难、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等严峻考验,以上问题也阻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城市经济的内涵式增长,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局面,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失为一种战略选择。

本文运用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七台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措施。

一、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优势

七台河市是一个因煤而生,缘煤而兴、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工业基础相对较好,这是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基础优势。当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基础条件。

(一)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东部城市群的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勃七铁路和牡佳铁路形成“T”字型相通;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到达周边各市、县的最长公路运输时间为两小时。七台河周边还有密山、虎林、绥芬河三个通商口岸,到达口岸所需时间短则1小时,长不过两小时,通过铁路从绥芬河可以东达俄罗斯海参崴港。相邻的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两大航空港,可以直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它们为七台河市所共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快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七台河市的区位优势,为七台河市打造成黑龙江省东部强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七台河市煤炭工业生产每年产生约200万吨的煤矸石,相关产业产生近60万吨的粉煤灰等废弃物。目前有13座超过50万立方米的大型矸石山,中小型矸石山超过1000座,污染环境,占用大量耕地。全市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已建成了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煤建材企业,生产粉煤灰砌块,煤矸石空心砖、粉煤灰水泥、墙壁板、棚板等产品。另外积极利用煤泥、矸石、荒煤气进行发电,多数焦化企业已配套了粗苯回收装置,企业还建设了城市供热、民用煤气、煤气发电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

农业生产领域也开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作,如发展秸秆青贮饲料,建设农村沼气项目等。昔日的工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正在成为七台河新的经济亮点和增长点。

(三)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初见成效

把环境保护和生态理念融入到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开展“三废”治理工作,大力推行选煤、动力配煤、炉前成型、生产内因硫组合技术改造,利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也减轻了对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四)煤炭加工产业区域领先

七台河市煤炭资源具有“三高两低”的特点,煤质优良,以东北地区独有的焦煤为代表,但煤层薄,开采成本高。七台河市政府和七煤矿业集团公司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业的战略构想和“非煤”战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煤炭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和发展,大力推进煤转焦、煤转电,发展煤化工和煤造材等产业,初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雏形。

(五)生态社区初步形成

在生活领域积极提倡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结合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全年建设了23个生态社区,在社区内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光化工程,开辟公园、绿地和广场,努力改善人民环境质量。城市居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73%,集中供热率提高到70%,中心区排水管网普及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市绿化、美化、净化水平也全面得到提高,步入了省级园林城市行列。

(六)政府扶持引导作用日趋显现

市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重视循环经济项目的引进,鼓励企业拉长煤炭产业链,对企业新上的循环经济项目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在建设期间免除全部政府类收费和各类基金,对竣工投产的项目,按照企业实缴税费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一定合理的等额资金挟持,对技术改造项目,政府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补助,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贷款融资。

二、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

七台河市工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煤、焦、电三大产业占全部工业加值比率的70%,占全部税收比重为77%,60%的就业岗位来自于煤炭及相关行业,在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比重大,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科技产业发展滞缓,第三产业不发达,七台河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紧紧围绕煤炭资源的集中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形成了城市整体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煤炭经济比重过大,非煤炭经济和高科技技术产业比重较小,即“一大一小”的畸形经济结构,影响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比较单一的经济产业结构。

(二)资源日渐紧缺

到2004年末,七煤集团和地方煤矿两大体系的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共17.19亿吨,剩余服务年限分别是19年和8年;2005年,地方规划焦炭产量300-500万吨/年,年需要原煤近1700万吨左右,炼焦用煤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地方煤矿从2006年开始,除几处规模较大矿井外,其余矿井能力将以每年30万吨的能力递减。火力发电还需要原煤近800万吨。这些情况反映除七台河市煤炭资源接续严重匮乏,难以长久支撑发展起来的煤、焦、电、化等产业。

(三)资源利用率不高,保护不够

七台河市自城市开发建设以来,一直以出售原煤为主,煤炭加工产业有一定发展,仍属于粗放式加工和经营,同时生产过程中积有大量的煤矸石和粉煤灰;焦化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焦化煤气,小部分用于民用和城市供热外,大部分通过燃烧排放,每年浪费价值1.5亿元的能源。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焦油,基本上以出售原油为主,没有实现深加工,附加值也得不到提高,资源利用率较低。在全省四大煤炭资源型城市中,七台河市的煤炭储量最少,煤层薄,开采条件最差,地方煤矿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方式也相对落后,开采速度不均衡,造成煤炭资源浪费严重,作为国家三大保护型开采的稀有煤田之一,要发挥煤炭优质的优势,不能只依赖于产量的扩张,还要通过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才能发挥其优势。

(四)煤炭产业废弃物利用率不高

据统计,目前七台河市粉煤灰堆有量近130万立方米,占用土地60多公顷,每年增加粉煤灰近58万平方米。据有关资料分析,七台河市及周边7个地市每年需要建筑用砖约24亿块,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建筑用材是一个良好的、充分利用资源发发展完善煤炭产业链的出路。

三、推进七台河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七台河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后要通过争取和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真正把循环经济之路走得更宽阔。因此,需要明确政府、企业、民众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责任和义务,从不同层面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

政府要提供发展循环经济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利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四种手段,规范、优惠、引导等三项政策,价格、激励、考核等三种机制;积极努力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与技术条件,规范引导循环经济健康的发展。结合实际,抓紧着手研究七台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和体现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中去,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尽快研究出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条件,要在水、能源、土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废弃物回收方面,摸清现状,定好规划,建立相关法规、制定政策、完善建设,为循环经济得以顺利发展提供稳定扎实的条件。

(二)企业要推行清洁生产和不断开展技术创新

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原材料选购、产品设计和生产、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环节,大幅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原材料和能源减量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按照ISO14000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态学原理,对企业实行生态管理,做好节能排放工作,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要依靠技术创新,七台河市要不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注意研发煤及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和“废弃物变原料”产业链延伸的技术和工艺。以企业为主体,将政府调控、市场推动和公众参与三结合,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快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方向发展。

(三)区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现有的资源、产业和市场优势,逐渐减少资源的粗加工,使产业纵向延伸,建立完善煤转焦、煤转电、煤化工和煤建材等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工农业循环体系中的产业链,形成多产业耦合的横向扩展,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建设生态高能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七台河市在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工基地建设中的作用,以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建设优质焦煤、优质焦炭、电力工业、煤化工四大基地,大力发展木制品、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医药等五大接续产业集群,不断完善煤焦化一体,煤电化一体,木制品、农副产品深度开发,农用机械及零部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七台河市工业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大幅度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率。按照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做好园区的生态规划,构造符合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链,实现园区物流、能流、技术与信息的管理建设。

4.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四

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也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入手。当前,除了要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外,还需要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在这方面,需要善于做到四点。

一是发掘资源。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同志抱怨本地基础薄弱、条件落后、资源匮乏。诚然,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自然资源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其他资源的缺乏;某种资源一时的缺乏也不意味着将永远缺乏。是不是真的缺乏资源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资源和有效地开发资源。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没能正确地认识和开发资源。事实上,一些所谓的“劣势”资源,换个角度看可能就是优势资源,关键是发掘和利用。

二是利用资源。善于利用资源,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善于寻找市场。资源只有投入市场转化为产品才能带来经济效益。现实中,那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内陆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就是因为与市场联系不紧密、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最后,要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浪费。

三是整合资源。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和潜在的各种资源能够相互配合与协调运用,使之达到整体最优和效用最大化。实践证明,整合不仅能出生产力,而且能够出效益。就一个县域来看,其内部总是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这些资源的整体优势,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资源整合意识和能力。

四是保护资源。从长远利益出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保护好自然和生态环境。从表面上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似乎是矛盾的,但这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只要统筹兼顾,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做到“双赢”:既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又可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质量。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二、要加强县域软实力的培育和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是比硬实力更为重要的一种竞争力。提升县域软实力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利用好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乎每个县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这种县域所独有的特色资源富含浓厚的文化底蕴,是祖先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其垄断性、独特性及可持续性是其他类型的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只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就会带动一个地区的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要打造好特色品牌。县域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拼特色。特色出精品、特色出效益。有了特色也就有了比较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之路。纵观那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几乎没有一个地区不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我们要竭力提倡“一县一色、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不仅如此,为了做大、做强、做精、做美特色产业,我们还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和创新产品,力争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经济的代名词。

三是要做好宣传和推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县域影响力、提高县域知名度,必须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认真在各种产品的包装、推介和造势上下工夫,采取与众不同、创意新奇的方式吸引外界眼球。任何一种新产品和新项目,在初级阶段都需要通过造势为其鸣锣开道,以势提高知名度。善不善于造势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势外界可能视而不见,有了势就会因先声夺人而产生强大轰动效应。

四是要优化各种环境。环境既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有了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可以产生三方面的效应。一是“洼地效应”。这种效应可以使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汇流和聚集,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爆发力,促使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二是“亲和效应”。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能够使人们心情愉悦、安居乐业,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连锁效应”。好的环境还能使受益者成为宣传者,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生活和创业,收到“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

三、要加强经济发展中各种关系的处理和协调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商贸经济、财政税收、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一是“质”与“量”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既注重量的扩张,更要追求质的提高。诚然,没有一定的速度就不可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如果不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增长的背后常常伴随着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要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大”与“小”的关系。大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两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大小并重、多业并举的原则,努力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那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要通过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将它们培育成规模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财政支撑作用大的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火车头”,财政收入的“台柱子”。但与此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细化分工协作,着力培育中小企业梯队,促使它们由“小”向“大”进行转变。

三是“内”与“外”的关系。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一方面,我们要跳出县域、放眼全球,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当前,尤其要紧紧抓住目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好时机,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本地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调动县域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

四是 “远”与“近”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当前,也要着眼于长远。立足当前,就是要认真解决目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着眼长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GDP的多少、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上,而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伴随着国内外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关注,低碳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我国于2010下半年启动了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突出强调了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但由于我国低碳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推进我国低碳发展,须重视并借鉴国际有效经验,建立健全低碳法律法规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加强低碳科研的支持力度,强化低碳政策的执行效力,创新低碳理念、制度和标准。

国际经验助推我国低碳发展

立法先行

部分发达国家在低碳领域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如英国先后出台了《气候变化法》、《2008能源法案》和《2010能源法》,美国通过了《清洁空气法》和《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德国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法》和《德国能源法案》等。低碳立法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尽管已制定颁布了一些旨在促进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但尚未出台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具有能源领域母法作用的《中国能源法》也仍在制定中,低碳领域的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应加快能源法和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编写制定工作,将低碳发展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以保障低碳政策的顺利执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低碳领域的辅助性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构建一套完整且有利于持续、稳定、健康推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以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已经颁布的低碳领域法律法规,应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调研,对社会反馈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和影响评估,并结合我国低碳发展的现实状况及时对其修订和更新。

市场机制主导

发达国家始终坚持市场机制在低碳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放眼全球,欧盟实施了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英国开启了碳标签和碳认证的大门,德国率先针对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征收航空税,芬兰、瑞典、丹麦、荷兰开征了碳税,日本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以期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金融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仍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推手。尽管行政命令在短期内效果较好,但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采取有背于市场基本原则的非常规手段,这显然会增加节能减排的社会成本。

我国应完善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降低地方政府对行政手段的依赖。在国家层面,应认真研究国外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及气候变化税、碳税的施行经验,筹建全国性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适时引入碳税等政策工具,建立健全适应我国低碳发展需要的碳金融制度,并积极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实现对接。地区或行业层面,建立区域性或行业性的节能减排目标交易机制,以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的有效结合来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减碳目标。企业层面,通过财税优惠政策鼓励能源服务公司的发展,在企业中推广节能管理系统,培养能源服务人才和节能减排管理人才。科研支持

发达国家的低碳科技研发起步早、投入大,有效地推动了其低碳领域的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例如,德国2009年可再生能源产业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4万人;2009年德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营业额为161亿欧元,比2007年增加约43亿欧元。我国对低碳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仍显不足。此外,尽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例如,目前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产主要被美、德、日等国少数企业垄断,它们掌握晶硅制造技术,其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我国应拓宽低碳科技研发资助渠道并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促进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低碳科研支持体系,同时注重培养低碳科技人才,以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设立专职行政部门

发达国家大多设置了专门负责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职能部门,有效地加强了低碳政策措施的执行效力。英国2008年成立了气候变化委员会和能源与气候变化部,随后颁布了《2008气候变化法》和《2008能源法》,并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国家战略、行政条例的低碳政策框架;美国2002年成立了“气候变化科技整合内阁委员会”,随后与美国能源部和环保署合作制定了“气候变化技术方案”等10多项低碳计划;欧盟2007年成立“应对气候变化临时委员会”,2008年即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政策措施。我国尽管已于2008年成立了国家能源局,但其行政职能与已有部门存在交叉及冲突,难以独立开展能源全面管理工作。2010年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虽然有利于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政策统筹规划,但具体管理职能的履行仍要依靠近20个部级单位的合作支持,容易因行政程序过多、相互配合不力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国家审计署在2010年节能减排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地方政府、企业及财政主管部门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节能减排管理职能的合理集中有利于强化低碳政策的执行效力。要明确划分相关行政机构的职能范围,使得不同部门在管理节能减排工作上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全面提高政府部门在低碳领域的行政管理效率,确保有关政策和数据信息上传下达的畅通无阻。政府部门须构建科学合理、硬件齐全、反应迅速的低碳政策落实机制,包括对低碳政策执行情况的审查审计、对高效节能设备方案的推广及对先进低碳生活消费方式的表彰宣传等。

低碳理念与制度创新

发达国家一贯很重视低碳理念与制度创新。英国2003年率先提出“低碳经济”,2007年又推出“碳标签”、“碳认证”等新概念;美国是最早制定实施严格能效标准的国家,其“能源之星”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我国在能效管理方面已颁布实施了系列能效标准,但大多是针对家用电器而推行的;在低碳认证制度方面,我国政府2010年下半年才正式启动其框架体系的研究;在碳金融方面,我国政府于2010年10月才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低碳发展理念与制度的创新有助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及抢占低碳发展的国际制高点。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碳理念、制定碳标准的经验,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低碳发展新理念、新制度、新标准,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发挥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现代大学与现实联系日益紧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高校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不但培养了人才,还构建了科技创新平台,这是企业提高创新研发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高校如何与自治区经济建设相结合,直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高校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有哪些途径与方式?笔者在自治区高等院校巡视工作中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推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基地是高校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平台,它不仅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也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在解决重大科技难题时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在培养人才和传承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高校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强化学科专业特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直接为自治区经济建设服务

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服务自治区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一是联合科研。结合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依托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优势,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合作者和智囊团。

二是转化科研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转让给地方企业进入生产,也可以以科技股份的形式联合开拓市场,既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为高校赢得了资金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三是创办科技公司。高校以创办科技企业的形式构建技术吸纳平台,可直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典型实例。当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大力支持。

三、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构建地区经济发展的智力源和人才库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同时,高校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聚集地。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高素质人才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科技型实用人才,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所在地区的智力源和人才库。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高校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核心,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恰恰是高校学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

5.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五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抚顺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哪里环境好,那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充满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要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对比沈阳看抚顺、抢抓机遇促振兴”新一轮大讨论活动的有力契机,把优化环境作为市委、市政府最紧迫的一项工作,下大决心,动真功夫,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环境优化、支持环境优化、参与环境优化的社会氛围,只有这样抚顺的发展才有希望。当前,优化我市经济环境,我认为应重点围绕5个方面来进行。

一、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政务环境是打造区域经济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抚顺经济的舞台上,政府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为演员服务的人员。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政务公开的程度,深入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坚决治理“三乱”,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力度,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严厉查处各种违章摊派行为。其次,要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凡是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通过市场机制运作进一步规范,尤其对国家明文规定不再审批的事项、部门自己设立的事项、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形势发展的事项,以及机构改革中明确不再保留的事项,要坚决予以取消;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操作、简化程序、公开透明、明确责任,尽量避免随意性。第三、要以严格控制会议、文件、检查评比为重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效地精简会议和文件,继续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升级活动,对企业的执法检查,按照属地原则和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原则进行,杜绝多头检查、交叉检查、重复检查。

二、以公正执法为重点,努力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法治是发展环境的基础,能否公正执法,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优化发展环境,就必须营造一个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首先要规范执法。要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改善法制环境,清理不符合本地经济要求的政策法规,按照立法程序,适时制定修订有关地方法规,努力做到政府依法行政,政法部门依法办事,社会依法管理,为投资者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创造条件。全面清退执法部门聘请的临时人员,避免因其素质低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要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禁止向执法部门下达收费、罚款和创收的任务。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现象。坚决纠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出现执法不公、导致破坏 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要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其次,要加强执法监督。所有执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便于接受投资者和群众的监督。可以采取定期向企业、个体私营者和各界群众代表发放征求意见函,派员进行各种明查暗访方式,多途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同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企业代表,对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不定期巡视,适时召开有关部门的整改督查会,听取汇报。第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严把执法人员进口关,按照“逢进必考”的原则,保证执法人员的素质,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对利用职权,徇私枉法,侵害投资者正当权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应予以严肃处理。

三、以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信用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变化。通过信用文化可以恢复与确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达到社会和谐,从而使我们的经济能够实现更快、更优、更好的发展和增长。因此,优化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是第一位的因素。我们要通过加快“信用抚顺”建设,树立“开明、诚信、高效”的形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营造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要进一步加大集中整治与制度规范、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工作力度,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市场环境。要深入开展无假冒伪劣商品示范店、示范街活动,实施“放心工程”,确保居民买到“放心商品”。以整 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突破口,定期集中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领域的专项打假行动;深入整顿规范建筑、土地、文化、旅游和交通运输市场;坚持不懈地打击商业欺诈、欺行霸市、偷税漏税等扰乱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以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为重点,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

要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作为改善经济环境的先导,围绕“对比沈阳看抚顺、抢抓机遇促振兴”大讨论活动,充分利用各类舆论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宣传我市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努力营造全民“亲商、爱商、富商”的浓烈氛围。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抚顺建设一流经济建设软环境的重大措施、逐渐形成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文明诚信经商的好典型及时宣传出去,为抚顺经济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也要突出搞好舆论监督,对干扰和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一经发现,要及时公开曝光,有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关部门也要把公开曝光与从严从快查处结合起来,以推动经济环境建设。

五、以企业和投资者满意为重点,积极营造全方位优质服务环境。

6.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六

摘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县域的各种经济活动正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辽阳来说,更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境;县域经济;软环境

软环境相对硬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而言,是指可以随人为干预而改变的非物质产品形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集合,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软环境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接作用。其表现形式是政府部门利用掌握的资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很多情况下,政府部门发挥主体作用是通过基层的官员和执法人员的个人行为来实现的。间接作用。软环境的间接作用是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利率、税率、汇率、工资率、价格和其他参数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由于这些参数直接受市场影响,所以,间接作用主要是经济手段。

软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正如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一样,“软”环境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整个环境的运营水平。“软”环境状况如何,既是县域经济落后的原因所在,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的突破口所在。

1.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县域经济发展中,利益驱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也是软环境作用的实质。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经济,最终都要依靠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这是软环境作用的一个显著特征。无论软环境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实质都是指向经济利益。软环境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都是要通过提供更大的获利机会,鼓励经济主体按着决策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讲,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具有一致性,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改善环境———经济运行———社会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的良性循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圈当中,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环境的改善,确切地说是软环境的改善。不良软环境或者软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显然起负面影响,其实质仍然是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软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软环境约束规范功能的体现,即主动对经济主体的利益加以限制;另一方面,软环境不够完善,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环境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个不良影响实质上是对全社会而言的。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果把资源从民营经济大量转移到公共建设部门,从而形成公共部门过热,民营经济过冷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用利润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值利润增长率,看有多少企业的利润增长是正值?还有就是薪水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有多少人的薪水增长还是正的?如果实值薪水增长率、实值利润增长率是负的,而GDP增长率是正的,就意味着大量资源从民营经济转移到公共建设领域的结果。政府通过对公共建设领域的投入,通过造桥铺路可以增加建筑工人的就业量,但是真正雇佣了90%从业的是占我们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如果民营经济因此失去资金来源,造成衰退的结果,会使得大量的人员失业。政府应当让民营企业赚更多的钱,它会产生滚雪球的现象。政府需要协助企业进行一种特殊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的“一”制造环节转到“六加一”(六是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的高效整合。只有做成“六加一”的整合,才能替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的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才会多消费。企业扩大生产赚更多的钱,才会去做转投资,才会有乘数效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简单的要求企业增加产能。

2.营造一个环境支持体系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政府部门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就从直接管理转变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软环境营造的最终目标主要是营造一个环境支持体系,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有健全的机制。县域政府在机制运作上要下决心革除一些职能部门的旧的有碍于优化环境、发展环境的职能和运作方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把发展县域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位置,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正确轨道。努力使县域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在注册登记、土地批租、金融贷款、人才引进、税收管理、生产经营范围、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享有平等待遇,为他们创造与其他类型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同时还要出台多重激励措施,促其健康发展。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政策要有效。县域一级地方政府的政策,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又是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反映,它本身就是政府实行管理的表征,所以一定要有效,无效的管理等于不管。要建设良好的“软”环境,首先就要研究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帮助县域内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方略,对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为要坚决取缔,对一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内部文件”应坚决废止。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服务要到位。这里所说的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为县域内的民营企业搜集、筛选、发布有关信息,减少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科技服务:在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中,推动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间成立共同研究的技术开发机构,并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率和市场成功率。中介服务:要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包括融资中介,人才流动中介,新技术推广中介,进出口贸易中介等,要促使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地运行、运转,并真正成为连接民营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桥梁,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各方支持要有力。对于县域范围内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应该是全方位的。但是最重要的支持是创造稳定的区域环境。政府及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要落实政策,简化手续。各种检查应规范,由有关部门统筹安排,非经批准,不得随意干扰企业。当然政府也应该引导民营经济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公务员的执法素质,从尊重纳税人、保护纳税人、支持纳税人的立场出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坚持“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道德建设,排除一切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因素,使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都得到有效保

护,从而支持和推动县域范围内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软”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一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可以吸引四方资金,八方来客,正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2012年第33期总第470期)

参考文献

[1] 辛晏,王金磊,蒋忠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下支持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

[2]鹿丽,孙建富.关于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

4[3] 赵景芬.辽宁民营经济竞争力提升对策[J] 集体经济,2011.06

[4] 王世红,李 轲.软环境理论研究:梳理、整合与反思

7.关于太原发展体验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七

1 体验经济概念解析

目前公认的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态[1]。

1.1 从体验经济的内容看

1)体验古代文明,追求返璞归真。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古式咖啡屋、马车、碎石路、有轨电车、帆船以及近些年流行于国内的仿古茶楼、园林、楼盘等,均是回归、返祖心理的外部写照。

2)体验域外文明,拓展空间感受。各国兴建的仿外建筑、微缩景观正适应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

3)职业体验。近年来,以消费者自身为模特的挂历、雕塑,流行于北京、上海等地的电视秀等现象都是职业体验的一种形式。

4)展示能力,追求刺激。最早流行于欧美国家,近些年在我国出现的攀崖、蹦极、探险、徒步旅行、驾车环游、横渡海峡和飞车跨越等活动,既可展示能力,又满足了参与者追求新鲜刺激的需求。

5)体验休闲、娱乐。高山滑雪、自驾车旅游、骑马、吃烧烤、住帐篷等无不体现休闲娱乐的生活情趣。

6)体验高科技文明。空间科技的发展为体验太空生活提供了基础,像南非商人沙特尔沃思就于2002年4月乘坐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为期8天的太空旅行[2]。

1.2 从体验经济的特征看

1)终端性。体验经济明确指向最终消费者,强调竞争的方向是争夺消费者,把消费者的感受作为焦点。

2)商品的个性化。传统经济的大规模生产决定了商品的标准化、同质化、无差异化。而在体验经济时代,商品的生产更重视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

3)心经济。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不仅可以用身体的各个器官来体验,更重要的是用心来体会。

4)服务范围广。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可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包括相关服务、附加服务,以及对顾客和客户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精神体验。

5)消费的自助性。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可以参与到供给的各个环节之中。消费行为具有自助性特点,如自助导游、自制饮料、观光游园等[2]。

2 太原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

2.1 太原具备发展体验经济的物质条件

第一,太原人均GDP达3 782美元,这已经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是说,太原居民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来进行体验消费。

第二,从太原居民消费状况说明,太原经济已向体验经济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原市民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性、均衡性和多样性。2006年,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 639.2元,同比增长9.4%,其中,人均在外用餐支出645.6元,增长14.0%。

2)衣着消费追求品牌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收入的提高使太原市民对衣着消费的品牌意识增强,注重时装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尤为突出。2006年,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支出1 116.3元,同比增长6.4%,其中,人均服装支出818.3元,增长4.6%;鞋类支出236.4元,增长9.1%。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较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太原市民在消费结构中用于更新换代的耐用消费品支出和文化娱乐用品消费越来越大。2006年,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为679.2元,同比增长60.5%,其中,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365.6元,增长65.3%;人均家具材料支出28.7元,增长3倍。截至2006年末,太原市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空调拥有量为22.0台,增长10.0%;成套家具91.7套,增长2.7%;电冰箱99.0台,增长2.8%;淋浴热水器64.0台,增长4.9%。

4)交通和通信支出增幅居八大类消费支出之首。随着太原市民家庭收入的增长,最终带来百姓生活方式的空前变革,越来越多的人把轿车开回家。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为1 247.9元,同比增长65.6%,其中,人均交通支出660.4元,增长2倍;人均通信支出为587.5元,增长10.7%。截至2006年末,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5.7部,同比增长72.7%;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22.7部,增长9.3%。另外,从2006年春节长假至今以来,居民外出旅游人数增加,由此带动与旅游相关的居民交通费支出(乘坐交通工具)上升。

5)居住支出增长13.0%。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再加上党和政府对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一座座住宅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生活小区环境幽雅,人们高高兴兴地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从而使得人们用于房屋的装潢支出持续升温。2006年,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支出967.6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人均住房装潢支出313.2元,增长15.9%;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524.6元,增长13.2%。

2.2 太原具备发展体验经济的精神条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也就是说,发展体验经济的精神条件是在物质条件满足之后,人类“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那么,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在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是否出现了“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

从表1可看出,太原人把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体育健身、旅游、购物、学习充电中,这说明太原城市居民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人们从思想上已经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付账,也就是说太原发展体验经济的精神条件已经具备[3]。

3 太原发展体验经济的行业选择策略

不是任何行业都可以采用体验经济的思想和管理营销模式来发展。根据山西太原的具体特点,以下行业已经具备发展体验经济的要素。

3.1 旅游业

太原位于山西高原,北抵太原盆地北端,东依太行山西侧,西达黄河岸边,南与临汾地区接壤,是以汾河谷地众多的旅游点为主体的人文景观旅游区。我们试将体验经济的思想和营销模式注入其中,如开展石窟体验游,或依托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开展现代企业体验游。总之,从体验经济的本质出发,脱离原来那种简单的服务经济,既可以大幅度提高利润率,减少成本,又可吸引大量的客源[4]。

3.2 娱乐业

目前,太原市有1 000余家娱乐场所,此外,音像制品经销、出租、录像放映共400家,网吧600家,太原的娱乐业相对发达,但大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为此,我们要引入体验经济的思维方式,把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一些具有独特文化的娱乐活动引入,比如欧式酒吧为主题公园和野生森林公园等等。也只有如此,太原的体验经济才能走向成熟。

3.3 城市建设

1)建筑风格主题的体验。比如我们可以沿汾河,从长风桥以东五六百米处开始到长风桥以南2.5 km建成太原的“外滩”,贴近河岸的建筑要由低到高,形成阶梯形,或建造仿欧风格的建筑,并结合汾河改造,在这一区域把汾河挖深一些,达到1.5 m左右,设一些可以载几十人的游艇,供市民坐船游览。

2)城市中心体验。如太原的五一广场,四周环耸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宾馆商店,辐射着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这里是太原市最重要的人流、商业流的汇聚处,要充分发挥五一广场的城市中心作用,增强城市中心体验,就要对五一广场进行改造,恢复海子边商务文化区。

总之,随着太原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的需求将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驱动。为此,我们要顺应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占据体验经济大潮中的有利位置,为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朱相远.体验文化与体验经济[J].北京观察,2006(3):22-23.

[3]何建民.发展我国体验经济的策略[J].上海商业,2002(10):6-9.

8.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村经济;城乡;差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务之急。

一、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形成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体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在当时环境下优先发展工业经济,实行城乡分治的经济体制无疑是正确的。但随着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而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却一层未变,原来积极的因素就会逐渐变成消极因素,甚至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组织不力

集体(合作)经济的发展壮大依赖于集体这一组织本身的坚强有力,而组织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也是提供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凡是村级组织开拓创新能力不足、战斗力不强、管理功能弱化的村,没有一个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的。

当前,部分农村党组织不健全、自治组织不正常、合作组织不规范、市场组织不成网,这是关键性问题。有的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两手抓的自觉性,造成村级建设发展迟缓。

(三)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的道路、电力、水利和人畜饮用水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虽然到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阶段,但基础还很薄弱。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当前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配套不全,功能老化,一部分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资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四)农村的金融体制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撤并和职能的调整,部分农村资金直接被抽走倒流入城市,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其次,农村信用社为了摆脱贫困,也开始了走撤并集中,规模经营之路,基层业务代办点大量撤并、人员清退,决策权限上收。而且农村信用社业务非农化严重,农村信用社存款远远大于贷款,其差额大部分投向了非农产业和城市。农村金融服务的城市化倾向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导致农村非正式借贷现象

普遍。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组织建设

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说到底是要依靠基层干部更好地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如果农村基层组织不巩固,在农民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缺乏战斗力,那就难以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设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卓有成效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又快又好地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加大扶贫力度,抓好农业基础建设

目前,农村的农业基础建设极为匮乏,很多农民还在温饱线徘徊,并且存在因病返贫、因教返贫现象。要想农民自筹资金抓基础建设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应加大扶贫力度,帮其搞好农田水利及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还能更好的吸引外来社会资本的进入,最终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情况迥异。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是村庄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根据本村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交通和地理环境,以及原有经济基础等,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计划和措施,做到扬长避短,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四)加大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水平极为落后的条件下,无论你有多么有优势的各种资源,那也是徒劳。在高调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科技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政府应加强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大农民种养技术的培训,提高种养水平,让农民能更好的搞好自我产业的发展,通过自我发展,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三、结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只有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逐步缩城乡之间差距,让广大的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继勇.肖德.程玉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对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张锡嘏.农村经济问题[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

上一篇:2016-2017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友情让我感到幸福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