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精选8篇)
1.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篇一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我见
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西部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安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总人口2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3万人、占总人口的39%;在全市8个县(区)中,有三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主要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瑶族、彝族、黎族、水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44个民族。安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内质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各民族的歌舞、服饰、节日、工艺、饮食、婚俗、神话传说、山歌对唱等对中国历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近年,安顺市逐渐加大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政府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相应采取一些措施,使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首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多彩贵州”选拔赛等契机,使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如“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次,积极支持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仡佬族的“吃新节”、回族的“开斋节”等各种节日活动,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最后,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达到有效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加之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某些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正逐渐衰退。现在民间老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传承意识淡漠,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究其原因: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个人存在重经济发展速度、轻民族文化保护的思想倾向,这是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重大障碍。部分年轻人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他们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会写本民族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时代的共性文化,一些独门绝技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濒临灭绝,很多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逐渐消失殆尽。
(二)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安顺很多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通信设施较差,政府对少数民族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落后、生产不发展无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管理不到位,缺乏宣传教育。对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良好的管理办法,更缺乏宣传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开发途径,这影响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无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难以走进学校,导致民族民间人才培养出现困难,教学设施也不完善,使很多传统乐器乐曲和吹奏技艺出现断层,缺乏技艺专业人才。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没有真正形成新的产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及人才,民族工艺品未形成规模,不能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如雕刻、蜡画,大部分作品只能在家通过家庭作坊销售,生产能力弱小,大批订货成品无力承接。
(五)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投入经费不够,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另外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传承人工作缺乏补助经费。各级工作机构薄弱,缺乏保护的长效管理措施,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大多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均属于临时性,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对传承与保护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宣传,多措并举采取建立具有安顺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安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安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把保护、抢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为民族文化建设服务
政府要转变服务职能,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上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应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政府财政要增加对濒危文化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为相关部门抓好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制定吸纳社会资金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永久性。认真开展民族文化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县(区)内民族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和真实的记录,加强对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档案数据库和民族文化博物馆。
(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民族地区加快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把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四)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立法保护
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民宗部门在民族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设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民族文化产业的工作,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
(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利用良好的旅游文化资源科学制定、组织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加大对民族旅游精品景点和旅游产品精品的深度开发,让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产品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依托旅游市场,可以黄果树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打造好黄果树、龙宫等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开发以旅游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逐步壮大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努力增加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收入,使民族文化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
2.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篇二
一、问题提出
少数民族语言有其多样且独特的结构形式, 以及在系属归类上的孤立性展现了其高度的研究价值, 其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语言学上, 也体现在文学、人类学、历史学乃至自然科学上。抢救、记录和保护濒危语言、维护语言生态多样性对学术研究、维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格局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这一工作的迫切性更加突出。
从前人研究发现可知, 目前我国有极大部分的少数民族语言面临濒危的状态, 所以找出一种既对国家发展有利于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发展有利的方法是当务之急。目前学术界对于个人成就动机对民族语言冲击的研究还非常不足, 本文从个人成就动机的视角出发, 探讨个人成就动机与少数民族语言消失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个人成就动机分为学历、居住区域、社会地位和收入四个维度, 将这些因素对少数民族语言现状的影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 了解其差异的显著性, 提出基于个人成就动机提升下如何加强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措施, 有助于相关部门以及少数民族人民对语言保护作出相应决策。
二、个人成就动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程度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自治乡、西山瑶族自治乡人民以及中南民族大学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 通过对不同学历、不同居住区域、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收入的人群进行了重点抽样和随机抽样, 以走访到户问卷调查访问的方式, 共发放140份问卷, 实际有效问卷114份。
1. 多因素方差分析数学模型
方差分析是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利用数学模型的可分解性, 从总变异中分解出条件误差 (组间) 和随机误差 (组内) , 并进行对比, 从中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分析多个因素同时影响一个因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即研究多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相互作用对实验的影响。由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多种多样, 如随机设计的多因素实验、有交互作用的多因素实验、无交互作用的多因素实验等, 因此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具体过程也不尽相同。
2. 个人成就动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程度的统计模型
少数民族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参照物, 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因素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选择的自变量。从理论上讲,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以个人成就动机为基准点, 从学历、居住区域、社会地位、收入共4个不同维度的变量来考察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的显著性影响。
选取瑶语掌握程度 (Y) 为因变量, 学历 (A) 、居住区域 (B) 、社会地位 (C) 、收入 (D) 四个变量为固定因子。因变量 (Y) 有三个水平:Y1 (会) 、Y2 (会一点) 、Y3 (不会) ;因素A有三个水平:A1 (高) 、A2 (中) 、A3 (低) , 分别记为1, 2, 3;因素B有三个水平:B1 (城市) 、B2 (乡镇) 、B3 (农村) , 分别记为1, 2, 3;因素C有三个水平:C1 (高) 、C2 (中) 、C3 (低) , 分别记为1, 2, 3;因素D有三个水平:D1 (高) 、D2 (中) 、D3 (低) , 分别记为1, 2, 3;从抽样调查的数据中, 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计算, 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如表所示结果。
表为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检验的原假设是各因素对瑶语掌握程度没有显著性影响, 取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由表可知, 居住区域、社会地位、收入的检验P值都小于0.05, 表明居住区域、社会地位、收入对瑶语掌握程度有显著影响。从贡献的离差平方和来看, 收入因素贡献的离差平方和为6.435, 大于其他因素贡献的离差平方和, 因此收入对因变量瑶语掌握程度影响最大。
三、结论
首先关注的是学历这个变量, 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不显著 (显著度为0.853) , 笔者虽然发现随着学历由低到高, 会说瑶语的人数逐渐下降, 但是这个不是影响少数民族语言最显著的原因。
其次关注的是居住区域这个变量, 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显著 (显著度近似为0, 离差平方和为4.872) , 说明居住区域越差, 瑶族人民对于瑶语的掌握情况越好;居住环境越好, 瑶族语言的消失更加严重。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远离家乡, 离开了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环境, 使得少数民族语言无法继续传承。
从社会地位这个变量可以看出, 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比较显著 (显著度近似为0, 离差平方和为6136) 。笔者发现, 随着人们社会地位的提高, 会说瑶语的人的人数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更高的社会地位的追求, 与外界交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渐渐离弃了本民族的语言。
最后关注的是收入这个变量, 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非常显著 (显著度近似为0, 离差平方和为6.435)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 会说瑶语的人数逐渐下降。因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 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人员外出打工或者外出求学, 由于本民族语言不能作为沟通的桥梁, 大多数人渐渐融入其他的环境, 导致了这些人对普通话、英语等其他外国语言的掌握越来越好, 然而本民族语言渐渐走向衰落或者消亡。
因此, 居住区域、社会地位、收入对少数民族语言掌握程度有显著影响, 其中收入的影响更显著, 学历对少数民族语言没有显著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民族语言是本民族文化的象征, 是本民族活力的体现,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多语言才能多视角, 多语言才能多发展, 因此我们不仅要对民族语言进行保护, 更要对其进行传承。基于个人成就动机的角度, 本文从不同角度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国家通过修改教育优惠政策来实现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如会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学生在高考中按掌握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设立少数民族语言考试, 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
第二, 国家设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部门。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采集, 把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纳入正常轨道。
第三, 在各个大城市中设立少数民族聚居区, 使居住在大城市的各少数民族人民聚集在一起, 在聚居区的依托下进行交流, 从而达到对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自救的目的。
第四, 大量记录或保存濒危语言资料, 尤其是以现代化的、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如号召少数民族企业家捐献善款成立少数民族语言音像资料库等。
第五, 成立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基金会。聘请民族语言使用者, 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才, 编写课本等。
3.浅谈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 篇三
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迫切需要
实践表明,群众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以鲜明的民族民間文化艺术特点扎根于群众之中。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迫切需要。
首先,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人类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每个民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忽略自然生保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植被退化。已经给予了我们严酷的惩罚。同样,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也必须注重文化生态的保护。各地、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少代艺人的完善才流传到今天,这是何等不易。它犹如人类的精神象征,即属于本民族,也为全人类所有,传承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对人类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腊神话反映了“人类童年的天真”(马克思语),荷马史诗千古不朽流传至今。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数不胜数的民间文化艺术,至今生生不息。一个孩子刚会呀呀学语,父母就会教他学儿歌、哼民谣、背唐诗,所有这些无不标识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其次,必须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民间艺术,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其形式的多样,内容之丰富、体裁之广泛,有许多堪称“绝活儿”,足可令我们引以自豪。但遗憾的是这些“绝活儿”有的已面临失传的危险。因为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教学方式单一,大都是师教徒学的方式,全靠师傅口传心授,并无系统的文字记载,更谈不上教案大纲。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目前许多老艺人已是垂暮之年,加之后继无人,一旦他们离开人世,这些传承几十代甚至上百年的民间“绝活儿”结局令人担忧。我们非常害怕黄河断流,非常害怕生态环境恶化,但人们在不经意间就把很多文化植被破坏了。不管是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造成了。特别是民间文化艺术由于它特有的脆弱性,就更加经不起断层隔代的“考验”。如果不赶快予以抢救保护,任其自生自灭,那么不仅直接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会永远失去国之魁宝而愧对前人,这种人亡艺绝、曲终人散的结局是我们谁也不愿看到的。
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国粹国宝充实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所认识、所接受、所热爱,并使之成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力军,从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文化的目的。为此,应从以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正确看待民族民间艺术,认真做好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民族文艺。热心扶持民间艺人和他们的艺术活力。
其次,正确处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系,把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当成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看成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创新的广阔舞台。从而激发人民群众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积极性。
再者,要大力研究和实践民族民间文艺的改革与创新,使民族民间文艺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而实现与时俱进,在发展中继承,既保护原汁原味,又适合现代生活节奏,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所易于接受推广、普及,让充满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显示出勃勃生机。
进入八十年代。西宁市、黄南、玉树、果洛及东部农业地区等,以继承弘扬青海的传统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在热贡艺术、酥油花、堆绣、藏戏、平弦戏、皮影、社火等方面打造了一批文化艺术的知名品牌,给群众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有很大的创新。2006年元月20日平安县三合镇新庄皮影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及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和林茨、巴顿等城市进行了演出。精彩的演出,征服了当地的市民,对宣传中国、宣传青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力地推动了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之,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普通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因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保护工作,要全民参与进来,特别是文化部门、文化工作者要首当其冲深入下去,真抓实干,才能够见实效。
4.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 篇四
结合笔者参与绿色文化营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的资料,以黔东南州为例,分析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有关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提倡传承与开发过程中应重视以人为本.
作 者:阮洛瑶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000 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 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年,卷(期): 2(6) 分类号:G03 关键词: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传承 以人为本
5.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篇五
信息来源:桓仁满族自治县政府网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6日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不断加大经济与文化互动,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桓仁满族自治县有满、汉、朝、蒙、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9%,其中满族人口占54.7%,满族文化底蕴深厚,满族文化影响深远。多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在挖掘、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编撰出版了《清王朝肇兴之地》、《建州女真志》两部文史书籍,并积极邀请国家清史专家来桓考察,得出“大清源自建州,建州兴于桓仁”的结论。桓仁满族自治县还先后整理了萨满舞、太平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萨满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桓仁满族自治县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使70多处满族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有效保护。桓仁满族自治县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满语培训,在乡镇中小学开展满语课程试点,确保满族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桓仁满族自治县在加强满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大力发展满族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今年,桓仁满族自治县计划以建州女真村落遗址为基础,建设建州女真遗址公园,全方位展示满族先人李满住部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帮助人们了解满族历史文化。同时,桓仁满族自治县还积极谋划建设集文物收藏、文化推广、历史研究、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满族民俗博物馆,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满族历史文化的窗口。为丰富旅游业文化内涵,桓仁满族自治县还编排了一系列体现满族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歌舞节目,在五女山文化广场和县民族广场开展以“五女山下篝火红”为主题的广场演出活动。新颖的演出形式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
6.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篇六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今年4月,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共同向社会公布。一个月后,三部委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做出部署。8月2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邀请部分职业院校校长和教师齐聚云南昆明,畅谈如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精湛民间手工技艺。
职业院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项技艺将来可能后继无人,我不得不寻找更多的机会,向更多人介绍唐三彩这门手艺。”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每年都会到各地参加各种展会,“我开的工资一涨再涨,但是也留不住人,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高水旺曾有几个年轻徒弟,也都做得很不错,可是其中几个人已经改行了。
在松花江东岸的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上,皮具曾经颇为盛行,但如今做马具、皮鞭的皮匠在镇上只有80岁高龄的刘启波一人了。“如果我不做,这门手艺就可能失传了。”刘启波的言语中透露着无奈。“6个子女,谁也不愿意接过自己的手艺,就连自己原先的两个入门弟子也在十几年前改了行,失去了联系。”
像高水旺和刘启波一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活儿怎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呢?”
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强调,通过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而通过三部委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我们发现,这100个专业点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8所职业院校,涵盖范围比较广泛。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院校一直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桑植民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桑植县挂牌成立了桑植民歌实践教学采风基地。学校组织师资、相关艺术家深入桑植民歌基地采风,与当地的民歌传承人零距离交流,吸收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把桑植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加强对桑植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加强培养桑植民歌演艺人才和高层次音乐人才,为桑植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保护、传承储备人才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衣食住行,即物质文化方式。如满族剪纸,满族萨满神鼓神偶制作,满族刺绣,满族河灯制作,满族弓箭,刀具铠甲制作等。但这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工艺品、服饰、食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这种接近产地的生产销售模式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但缺乏文化产品展示平台,难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这些文化产品,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为此,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与全省民间民俗工艺品创意中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商合作,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校园内,结合民族图书馆、民族博物馆、民族体育馆、民族风情园等“三馆一园”建设,同时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对民族手工艺品进行传承与创新。通过全省范围内招商,将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产品进行整合,将10个世居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聘请到园区,建立10个世居少数民族手工艺者工作室、民间艺人创造室等,同时鼓励他们在校园内开办手工艺坊,前开店后建厂,一边传承技艺一边销售,同时,店和厂还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涉及民族文化的专业一定要加强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很多职业院校尤其是民族职业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既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也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意见》的出台,让全国职业院校特别是被列入示范专业点的院校感到十分振奋,院校长们摩拳擦掌,希望借此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推进职业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表示,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上,职业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来完成。
但是,与会人员也反映,目前问题也很多,主要集中在缺少顶层设计、缺少资金投入、缺少专业标准、缺少师资等方面。
海南民族技工学校校长罗雅指出,海南民族技工学校的民族织绣、民族美术两个专业进入了首批示范点,但省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以前学校归民委管,现在归教育厅管,两个部门都没有因为这个《意见》的出台而对学校有什么新的说法。
“三部委要在更深层次携手,搞好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和富有成效。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宣传,不断强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对此,云南省民族中专学校校长郭子孟呼吁。
与会人员认为,《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非常到位,但缺少宣传,这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推进乏力。另外,《意见》也缺少配套的设计与规划。
经费投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经费投入方面,三部门发文要求,职业教育经费要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倾斜,鼓励支持民族、农村地区学生就读民族文化相关专业。
目前,有不少职业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学校多渠道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办学经费依然捉襟见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制约着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工作的推广。安徽行知学校校长于日锦认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民族传统工艺,有些能够进入产业,有些则很难进入产业,“国家必须要拿钱来保护,否则将形成历史遗憾。”与会人员呼吁,国家能切实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应该尽快设立民族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从示范点建设入手,推动民族文化特色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办学条件。
专业标准空白、师资人才缺乏,也是与会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2009年,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民族类的8个相关专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吃、穿、用、住都包括在内。但与会人员反映,目前这8个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还没出台,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学校对于应该开设哪些专业、怎样进行课程设置、安排哪些教学内容等随意性较强,考核体系更无从谈起。
广西南宁职业学校教师梁莹指出,为传承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学校成立了八音社团,在学生中传授这项技艺。学校也曾试想开设相关专业,但却很难招到学生。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习这些民族技艺吹吹打打没有前途。
7.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篇七
一、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现状
(一)政府积极推进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小城镇建设与疏解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打造集约城镇、绿色城镇、智慧城镇、人文城镇和特色城镇。《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遵循自然地理特征,转变建设用地方式,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引导城镇、村庄、工业向适建山地发展,创造富有云南特色的山水城镇、田园城镇、山地城镇发展新模式;创新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保护生态拓展城镇空间;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城镇组团发展;以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展现云南多民族文化历史积淀。而《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则指出,强化山地特色城镇建设,提升山地特色城镇建设水平,注重人文城镇建设,保护和传承城镇文脉。这些充分表明,城镇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规范化发展则是城市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方面,通过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公共文化民生工程、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等举措,不断加强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例如,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积极推行“县文体局-乡镇文化站”弹性管理模式,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设施,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云南牟定县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实施文化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贵州思南县通过实施文化旅游工程、文化家园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桂滇黔地区紧抓西部大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机遇,制定并出台系列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开展实施系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制定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等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方面,桂滇黔地区通过培育公共文化消费增长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公共文化领域投融资机制改革、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广西蒙山县深入实施以城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打造桂北民居特色主题,坚持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传承历史文化与现代城镇建设相结合。云南永胜县围绕耕读文化、毛氏文化、他留文化及城邑建筑文化等边屯文化元素,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贵州盘县坚持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民族文化元素与城镇建筑、街景塑造、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各具民族特色的小城镇和美丽乡村。
二、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与引导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适应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禀赋条件,但在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建设中,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破坏了文化的生存空间;部分地区规划建设注重经济利益,阻碍了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例如,2014年,已建成的云南省河口县“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前瞻性,不适应小城镇发展建设,被拆除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给当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小城镇文化底蕴和特质不够凸显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桂滇黔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流失问题令人担忧。小城镇发展的灵魂是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而今在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发展中,乱拆乱建问题突出,忽略文化的延续和遗产的保护;在资源利用上呈现较高趋同性,小城镇建设缺乏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未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当地语言濒临消亡、文物濒遭破坏、文化传承困惑、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缺乏整体的文化氛围。
(三)文化品牌形象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桂滇黔地区的民族特色小城镇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品牌形象的内涵建设仍不够。塑造独特的文化形象个性十分重要,城镇文化形象塑造的核心在于结合其自身实际,找准形象差异并建立独特个性。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在其文化品牌形象的内涵建设方面,依然存在投入力度不够、方式单一、覆盖面较窄、效率不高等问题;对于形象宣传媒体的选择,未能深入细分受众类型,仍延用传统单一而零散的媒体传播方式。
三、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策略
(一)完善文化发展政策,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由于桂滇黔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政府应积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改革发展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从文化保护建设全局出发,制定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建设的战略规划,全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工作,保持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协同合作,建设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专业人才培育基地,为民族特色小城镇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挖掘整合民族文化,凸显特色文化内涵
桂滇黔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民族特色小城镇拥有不同的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其文化内容涵盖地域、民俗、历史、建筑等方面。通过发掘、普查当地民族文化,将其文化底蕴渗透到保护与传承发展中。实现文化空间保护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有机结合,凭借“物化”的空间载体设计重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宜的文化氛围和空间环境,使非物质文化与其载体空间建立互动交融及良性传递,在促进非物质文化自身保护的同时,创建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魅力城镇。例如,广西可依托桂林的秦汉文化和民国文化、柳州的商埠文化和工业文化、玉林的宗教文化和岭南文化、崇左的边关文化、百色的骆越文化,以及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海洋文化等,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6]。
(三)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品牌形象
8.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篇八
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传播学界在探讨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文化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理论问题时,提出了一个“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并兴起了一场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范式的讨论,因这场讨论持续的时间之久,涉及的理论领域之广,引起了中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且不论“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及理论范式对于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传播现象的概括与阐释是否准确和科学,但这场讨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问题,却是颇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醒的。
众所周知,随着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反殖民主义独立运动的开展,原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于是,原来的对殖民国家以军事占领、强制奴役和肉体消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殖民形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实现对世界范围的原材料、市场和资本的控制而实现对其他国家控制的经济霸权的帝国主义形式,尤为可怕的是20世纪40、50年代以来诞生的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导致的文化帝国主义。何为文化帝国主义?即强势的欧美文化通过现代大众传媒和新媒体对非欧美文化,尤其是欠发达的第三世界文化实施影响、渗透、改变和支配的帝国主义形式。众所周知,互联网上90%的信息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长此以往,文化上的“马太效应”就会产生,强势文化越来越强,弱势文化越来越弱,最后,就很有可能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强势文化大行其道,弱势文化逐渐衰亡,从而出现世界文化走向单一性、同质化,从多元走向一元的后果,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要我们看看麦当劳、肯德基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圣诞节已成为众多年轻人最为看重的节日,摇滚乐、好莱坞大片风靡全球,就会感到文化帝国主义没有硝烟但势头强劲的渗透多么令人担忧,感到一种深深的压迫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把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如果说,20世纪世界各国最为看重的是自己的经济在世界经济范畴中所处的位置,那么,21世纪世界各国将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呈现,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就是保护和创造民族的发展与未来。
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因此,除了政府出台保障性的政策、法规、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之外,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无疑是必要和明智的选择。作为民族文化中历史悠久、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载体之一的地方戏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这项系统工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与历史遗存和历史文物不一样的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既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客体,又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主体和动力,因此,活态保护与动态发展是地方戏曲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
地方戏曲对于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的意识形态特性和审美特性的完美统一上,体现在它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上,还体现在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贴近和亲密的关系上。尤其是当我们把地方戏曲放在全球化语境下来考察,就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于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遏制文化的单一性和趋同性趋势,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多么的重要和紧迫!
首先,地方戏曲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但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宣传和思想观念的单向灌输的是,它的教育功能是在非强制性的、受众完全自愿的审美愉悦中实现的,是真正意义的寓教于乐。地方戏曲不仅涵盖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寄寓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而且通过塑造的一系列生动、鲜活、形象的戏曲人物,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艺术欣赏中进行养成教育,在审美认同中实现教育功能。因此,可以说,地方戏曲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非正统的国民教育的独特教材和方式。三代血战、精忠报国的杨家将,舍己救人、慷慨赴义、矢志不渝救孤抚孤的程婴、公孙杵臼,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包拯,替父从军、忠孝两全的花木兰,追求美好爱情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等等,正是这样一些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妇孺皆知的戏曲人物形象,在民间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不仅给了人们以恒久不衰的美的艺术享受,而且,他(她)们身上所焕发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和人性的光彩,会深深地影响人的一生。这种入脑入心的教育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久而久之会沉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形成民族文化性格。试想,哪一种其他的意识形态的形式具有这样的功能呢?这是宣传、说教、灌输都很难做到的。我们不能不感叹戏曲的伟大!
其次,地方戏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巨大的吸引力,地方戏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它独特的形式和声腔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并且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听曲看戏,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方式中的一个内容,上自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有文化的也好,目不识丁也罢,都与地方戏曲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的亲切感。豪华戏院里,街巷茶肆里,甚至田间地头,听上一曲,喊上一嗓子,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畅快无比。因此,除了听曲看戏,唱曲演戏也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一大乐事,戏迷票友的文化现象也就成为诸多舞台艺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地方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地方戏曲所蕴含的丰富的地缘政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言、声腔等因素息息相关,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无论你走得有多远,乡土、乡音、乡情永远都是你文化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暖、最柔软的部分。
nlc202309041137
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和需求给了地方戏曲的存在以充足的理由,同时也给了地方戏曲传承和发展巨大的动力。尽管当下戏曲整体上的萎缩态势很不乐观,但是戏曲不死,戏曲仍然有希望,这是一定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人民群众喜欢。只要人民群众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有生命力,因为这种喜欢和需求渗入骨髓,融入血脉,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湖北有个福星楚剧团,是个民营剧团,扎根基层,服务农民,一年演出300多场。仅2013年5月—9月,就演出100多场,日日戏不同,场场都爆满。这种现象暴露出当下地方戏曲演艺市场存在的一个怪异的现象:一方面,城市里的剧院经营惨淡,门可罗雀;另一方面,广大的基层和农村的戏曲演出却火爆异常。每当我们看到剧团到基层演出,尤其是到农村,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燃放鞭炮、扶老携幼,敲锣鼓、“送腰台”,象过节一样来看戏,我们都会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这个矛盾现象不仅令戏曲界的文艺工作者感到忧心和迷惘,也是摆在各级文化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其中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恐怕也是我们文化体制改革中所必须要破解的一个难题。
再次,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印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相互激荡的过程中,既能够兼收并蓄又能够不失自我的综合性艺术。地方戏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仅蕴含着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而且因独特的方言俚语、声腔韵味、民情风俗,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文化的个性。我们知道,自16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范畴一直占据强势地位,这种状况至今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高科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向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输出他们的文化,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范畴出现了单一性和同质化的端倪,有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甚至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基于“国粹”的立场,反对外来文化,相反,我们的对外开放,包括文化上的对外开放,就是要放眼看世界,学习和借鉴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丰富我们自己。但是,倘若我们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相互激荡中,完全失却了自己,淹没了自己,导致民族文化受到侵蚀甚至灭亡,那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文化的活力在于它的个性,单一性和同质化本身就是对文化本质的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我认为,地方戏曲这个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印记的综合性艺术,在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这个系统工程中,有很大的空间,有很好的基础,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寄希望于戏曲演艺事业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寄希望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对戏曲艺术管理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中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联)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推荐阅读: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08-21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论文10-09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12-05
民族与宗教论文09-01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09-08
民族文化传承10-02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6-20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07-12
妈祖文化与民族凝聚07-2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