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2024-06-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精选14篇)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一

区域经济学论文

班级:xx

学号:xx

姓名:xx

论河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际上21世纪初我国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目标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然是一个战略重点。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经济结构不同,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区域之间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并且这种特征有加速发展的趋势。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大局。

一、各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全区由9个省辖市组成,土地面积为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2004年末总人口为39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2%。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

豫北地区包括安阳、鹤壁、濮阳3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3%,2004年末总人口为103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6%。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相邻,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豫西豫西南地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3%,2004年末总人口为12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3%。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与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

黄淮地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5.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1%,2004年末总人口为34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5.9%。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湖北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相邻,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但矿产资源比较匮乏。

二、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

经过对比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经济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居中游水平,黄淮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提高,主要人均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扩大。

三、实现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河南四个经济区经济总量及结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中原城市群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有率先崛起并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势头,黄淮地区发展滞后,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未来15年里甚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订促强扶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1.坚持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注重协调发展。针对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将会加剧的状况,必须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二是努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跳跃式发展。

2.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

一是合理规划主导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理论及产业区位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各经济区按自身情况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发展在区位上的选择。在理论方法上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核心区。

3.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从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的角度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用引进来的资源提升河南的经济实力,增强河南

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河南要四面出击,提高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从河南省内部的四个经济区域发展角度看,这四个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合作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一是产业政策协调。区域不同,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应有所不同,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对各区域及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区域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规模效应。二是消除市场壁垒。不仅区域内实现交通便捷,交易顺畅,而且区域之间也要打破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公平交易,保证机会均等。三是改进区域联席协商交流机制,促进区域间加强沟通,平等协商。四是调整区划,整合要素资源。

4.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河南应尽快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形成区域间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各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包括发展目标、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区域合作、工业产业带和农业产业带规划等。二是区域内外交通、通信协调政策。如促进建立中原城市群快捷交通网、城际铁路、交通枢纽的政策。三是促进增长极、经济核心区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政策。四是促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的政策。五是促进技术进步、体制创新的政策。六是努力向中央争取支持河南及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争取国家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政策给予中部,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河南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二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难以匹配。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往往重视本科高等院校等学府的打造,却轻视了职业院校技术型人才的全面培养工作,致使职业院校学生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较为薄弱,使技术型人才培养受到了客观条件的严重制约。

第二,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通常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具备过硬的水准,然而在实践技能的操作方面仍欠缺足够的实践经验,且对市场的变化需求缺乏敏感度,这就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导致毕业学生与区域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第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程度有待加强。由于企业对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以此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准。尤其是针对实践教学模块,在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欠缺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致使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较为薄弱。

2 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二者之间的耦合度也随之提升,因此,促进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成为了必然的时代发展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区域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作为二者进行经济协调的主要载体,必须加快观念转变,对各自的责权加以明确,并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立有效的协调发展路径。

2.1 转变观念,全面深化合作

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三者间的高效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前提。这是因为三者作为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具备相互依存与相互推动的紧密关系,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发展理念,同时,全面深化合作观念。通过三者之间的联立协调,使区域经济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以此促进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来讲,区域政府需要确保院校数量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相一致。随着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此时,政府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相应数量的职业院校,以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这是因为单独的院校难以承载数量持续上涨的生源,而区域经济的规模扩大必须有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对其予以支持,一旦职业院校的建设数量无法跟上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在企业人才供给方面出现漏洞,无益于区域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才供给需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的应用人才为主,一旦职业技术人才出现供给不足的状况,就会导致“技工荒”的现象发生,造成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出现停滞。针对这一状况,区域政府必须会同职业院校和企业,合理制定人才供给的规划与设计,因此,必须加强三者间的协调合作,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职业院校现有的硬件水平等客观条件,制定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人才培养规划。

2.2 紧抓关键,明确主体责权

第一,以政府为核心,促进校企合作。目前,地方政府对于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关键性指导作用,确保当地的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在高效协调中获得稳步发展。这就要求政府联合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政府统筹、全员参与以及全面规划的高效协调机制。同时,积极创建职业教育和企业专业技术高效联立的协调环境,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结构契合度,并对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加以优势资源的高度整合。此外,还需对当地与校企合作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建立及完善,以此为校企合作提供充分的法规保障。

第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影响不断加强,因此,在进行高校人才的培养时,职业院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技能、实践训练等教学环节进行及时地调整与优化,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通过联合构建实训基地、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学习等方式,实现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第三,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制定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在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时,职业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制定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在对政府和企业因素进行考量的同时,还需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如教学硬件设施、教师教学水平等客观因素予以切实可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完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因此,必须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技术实际操作等方式,以此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扎根实际,建立协调机制

第一,双赢机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职业院校,三者在进行合作协调的过程中,都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即推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以此为前提,政府在进行具体的政策规划时,必须对职业院校与企业二者的礼仪加以充分考量。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需要充分理解企业的真实相符及需求,并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对于企业而言,在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职业院校的现有教学条件,并为院校提供适宜的实训基地及专业型教师培训的硬性条件。只有通过换位思考的模式,建立健全双赢协调机制,才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良性协调,以此推动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约束机制,能够在保障企业和职业院校合法权益的同时,对二者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合理的约束,以此形成校企协调的规范化合作,为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提供可靠的法理依据,免除二者的后顾之忧。

第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高效协调。比如说,政府在进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时,需指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此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时,政府还需在院校拨款、项目立项等方面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针对校方激励机制的制定而言,还可通过先进评优、职称评定等方式,充分调动院校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以此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从转变观念深化合作、明确主体责权、建立完善协调机制这三方面内容,对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此确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新贵.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6(3):53-56.

[2]伍琴.批判与求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象学分析[J].职教通讯,2015(1):5-9.

[3]李平,张艳艳.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J].知识经济,2015(8):7-8.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三

【关键词】产业;协调;资源配置;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概念

通常来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地理原因,它自己受制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投入资金、劳动密集度、技术程度等相关因素。如今绿色生活、绿色GDP的观念深入人心,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能单纯的考察经济指标的高低,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如此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一个较完整的主体。

物流也称为物流服务业,按产业划分,属于第三产业;同时也是一种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有包装业、仓储业、配送服务、运输业等各个行业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在各个产品市场的领域都有运用,包括制造业、农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特别是在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都有许多的物流活动或业务。但是真正的物流产业并非如此,而是要将这些物流活动和业务独立化成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是物流产业。

当前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物流产业需要各个产业之间集聚,从而降低成本,所以它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的产业。不过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发展中的物流产业水平都不是很高,通常只是简单的建立运输对接、共同包装、协助配送等基础上,无法形成有机、有效的统一。所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物流活动都是要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实施执行,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更谈不上高度的专业化操作。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小物流企业是当前物流业的主体,如此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

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改善竞争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著名的三力体系已经说明,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所以如果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就可能会差生巨大的资源聚集效益,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到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产业,还可以带动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也要求区域内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改善物流业的环境,提升客观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完善,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愈加完善的区域经济也就会有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效果,让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是市场机制。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物流产业的目标和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以第一产业为主,那么该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也依靠农业和原材料为主。目标产品也是农产品、工业原料。就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是如此。那么如果该区域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是主要产业。该区域物流产业的产品和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就是更多的为小批量、多批次,对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是这样的情况。在竞争激烈并且要求高的环境下,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物流的服务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我国东西部物流水平的差距。

4.规模扩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与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着相同特点的物流产业,它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水平。地区的市场繁荣也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直接关系,市场的活跃程度依靠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快可以让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将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相辅相成,活跃市场后也会增加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大市场规模;为物流产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效应。

三、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流通加工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区域竞争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基础、资源和特色

各区域在发展物流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基础条件,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本区域的发展规划来确定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同时,各区域在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与国家的政策及当地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实施,以非均衡发展为途径实现均衡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区域资源和特色,如东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应着重发展制造业物流,同时协同发展港航物流和商贸物流等;珠三角的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有港口、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等构成的发达、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具有家电、纺织、服装、汽车、高新技术等雄厚的产业基础,可大力发展汽车物流、家电物流以及港口物流等;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经济腹心,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桥梁以及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煤炭和水电资源也较为丰富,要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物流及煤炭物流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建设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复合性产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因此,要加强政府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环境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各区域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克服物流产业条块分割、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在原有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酝酿成立省级权威性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设立一个山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弱化部门利益,改变行业管理政策理念,从全局出发,统一领导和协调物流发展工作。

3.完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

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物流交易活动的可控性、便利性,降低物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物流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和专用工具等技术标准的建设,装卸、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作业标准的建设,以及物流信息标准的建设等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标准体系,要鼓励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和成本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同时,物流服务的便利性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对物流评价的重要标准,提升便利性和可控性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研究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研究,比如:标准术语、集装箱标准化、服务流程和统计标准。对于物流本身也要有标准话要求,像物流企业分类、物理管理绩效、技术标准体系。部地区应以物流标准化建设为信托,在中西部地区则是要完善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生龙,胡鞍钢.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 经济研究. 2011(03)

[2]蓝必华.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 南方论刊. 2009(09)

[3]张红波,彭焱.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01)

[4]谭卡.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1)

[5]黄磊.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性——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作者简介:

4.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篇四

2012年02月22日 16:50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张东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经济低迷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减少会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减少当期消费;消费萎缩会进一步降低有效需求,最终拖累经济增长。这个循环充分说明,经济增长与就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经济增长,就业的扩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以往总量性、结构性就业矛盾累积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周期性失业成为就业的突出矛盾。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充分条件。前些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有所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就业人数年均增加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达到9.5%,就业人数年均增加却只有748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由“九五”期间的0.13下降到“十五”期间的0.11,其中,2005年的就业弹性仅为0.08.从统计数据上,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奥肯定律”。各国的实践也表明,即使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下,由于经济结构的资本有机构成及带动就业的弹性系数不同,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也不相同。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资本要素的密集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实现的,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对于扩大就业是有挤出效应的。由此可见,不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同等的就业促进效果,也不是仅仅依靠经济增长就可以扩大就业。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并不对立,相反,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而保证就业又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目前,危机尚未见底,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国际看,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有可能比2007年增加5000万。美国1月的失业率达到7.6%,为1982年以来最高。法国1月29日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其主要原因正是对失业率上升的恐慌和不满。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个经济周期。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近8年的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向下的调整周期,尽管对这一调整时期将持续多长时间存在着争议,但至少在未来半年或1年内,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共识。因此,周期性失业就不可避免并会有所增加。周期性失业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两大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今年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加之历年没有就业的,共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需求都大幅度减少,招聘单位和岗位数都出现明显“缩水”现象。

2.失业农民工返城、返岗困难增加。据调查,约2000万返乡农民工中有近70%表示出返城意愿。这就意味着可能有1400万左右的农民工还会回到城市。然而,计划招工的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 20%,并且企业招聘时间普遍有所延后,对新招员工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企业招收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技能工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和2.6%,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门槛大大提高。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一个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下更大的气力努力解决好。

3.境外就业渠道变窄。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务输入国对外籍务工人员的需求减少,部分在建项目停工,雇主支付能力下降。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为保护本国公民就业,一些国家均准备减少外国劳工配额的计划,收紧移民政策。

多种措施并举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长期压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成功地渡过了几次就业高峰期。改革初期,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通过实施政府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解决了1700万返城知青就业问题;企业改制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强化职业培训等手段,共帮助2500多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 2000年-2007年,通过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观念教育等措施,帮助近2000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促进2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2002年以来,由于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推动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就业促进法》出台,从法律上确立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完整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当前应对就业困难提供了较好的政策基础。回顾30年来我国就业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每个时期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国家都采取了必要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对就业形势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所谓失业,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相分离。在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存在失业问题。过去,我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虽然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劳动者无法发挥全部劳动能力,存在就业不充分的因素,但就业问题并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面积减少,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并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将企业内的隐性失业转变为社会上的显性失业(大量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面临着工业化与体制转轨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市场,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国际化。因此,历史、辩证地分析我国的就业问题,有助于更加清醒地认识形势,把握方向。

从近期看,首先,正确处理保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只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扩大消费。这些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

其次,投资要充分考虑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经济上升周期,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扩大;在经济下降周期,刺激经济增长,要特别关注保证就业岗位。因为有了工作保障,民众的消费和投资信心才会复苏,企业也因消费复苏而开始重新投资,并雇佣更多工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公共投资规划和大中型投资项目时,应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新兴和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延续并扩展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

再次,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是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对于农民工,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设施。要加大投人,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和较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有条件的城市要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包括就业指导培训、维权绿色通道等政府公共服务。对于高校毕业生,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完善登记求职、职业培训、创业等服务,加大“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对未能及时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采取见习培训等各种措施,提高其就业能力。

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五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从循环经济概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特征,并重点提出了在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中,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战略对策.

作 者:王玉芳 杨剑 WANG Yu-Fang YANG Jian  作者单位:王玉芳,WANG Yu-Fang(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杨剑,YANG Jian(哈尔滨市第二重点业余体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20)

刊 名:中国林业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FORESTRY BUSINESS 年,卷(期): “”(4) 分类号:F124.5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六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

Abstract: Tourism is an integrated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which involves many benefit entities;The fact that every benefit entity wants the profit as most as possible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uncoordinatedly.However,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today, synergic development has been too necessary to be ignored.As a resul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s and relative reasons that impede the synerg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terest synergic mechanism is the essence in tourism synergic development, and carries it through regional government, tourism corporation, market mechanism and synergic mechanism.Key words: regional tourism;synergic development;interest synergic mechanism

引言

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

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

1.各自为政

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2.管理无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

3.开发无序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

利用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

4.竞争无序

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

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

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

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

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

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

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

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

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

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的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看重空间、产业、生态环境和设施的协调,而忽视了利益的协调。区域内部各个市实际上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利益的行为主体,都具有谋求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现实中个体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创造的效益却往往难以达成区域整体的效益。因此,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找到解决区域旅游协调问题的突破口。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规范区域旅游业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企业与企业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利益在各个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解决各地方政府在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此外,区域旅游利益分享应该以让渡原则为前提,即成员地区应该本着劳动分工的原则拆除市场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一种充分、有效、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利益让渡。同时,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相应的,政府行为方式就会发生变化:首先,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应集中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其次,地方政府应该把培养旅游市场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市场发展的障碍,冲破市场封锁。最后,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不应是建企业,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旅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利益补偿机制应包括的含义是:中央政府以公平行为原则,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调整包括区域旅游协调政策、旅游产业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并特别强调旅游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与平衡。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手段有:

(1)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转移支付的实质是中央对地方的各种补助。目前,中央政府为保证地方政府的既得财力而采取的“税收返还”做法,尽管也属于转移支付的一种方式,但对这部分返还的收入中央不指定用途,完全由地方统筹安排,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在具体实施上也不规范,如返还比例仍采用传统的基数法核定,不利于财力的公平合理分配。因此,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建立起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作为核定技术的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2)在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为了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对矿产、油、气等资源的使用者均征收了资源税;同样,为了建立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国家也应对旅游资源的受益者征收资源税。对于区域旅游而言,应按照“谁合作、谁受益”的原则,将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区域旅游业建设的投入和补偿,以提高区域的整体性意识,并能减少中央财政的支出负担。

(二)企业层面

1.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旅游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旅游企业要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利益,因此就需要在区域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旅游企业要寻找利益共同点,各自提出在利益点想要达到的企业目标并相互磨合各自的目标,同时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各企业应达成合作协议。这个协议通常应该是书面的,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控制,而是努力协调不一致的地方,更好的大到整体目标。此外,各旅游企业间还要相互沟通和包容,以正确地对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分歧。

2.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各个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应该着力挖掘各自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确定各自的目标市场。在规模经济能力、产品差异能力和文化战略能力方面加以提高和深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进入门槛。另外,旅游企业还要加强权威机构对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分析,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熟悉行业和旅游目的地状况、专门研究旅游业生产与经营、了解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旅游企业投资和开发的前瞻性和学性。

(三)市场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的突围应重视市场的作用,而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能有效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旅游资源流向的合理选择。旅游价格调节机制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节。从旅游经济总量上对旅游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二是直接调控价格。即对不能形成市场竞争,或市场竞争不充分及特殊时期对整个旅游经济影响比较大的旅游产业价格采取政府直接的价格调控措施。三是价格管理。由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要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条件,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价格的管理。

(四)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可以以高层联系会议、轮值主席制度等形式加强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制定共同行动准则,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研究地区间统一的财政税收政策、市场政策,尽可能统一标准,为旅游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整合功能的形成,可以在区域内成立旅游协调发展委员会。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必须有法人地位及相应的权利,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

四、结语

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忽视或回避利益的协调举措均会失败。要整整有效地推动区域旅游走向协调发展之路,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确保合作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七

工程地质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活动为中心的周围一定范围内并由其活动影响变异的客观地质实体。工程地质环境是人类从事经济一工程活动的空间条件。刘国昌教授曾区分为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前者为经济一工程活动的天然地质环境或称地质环境;后者为经济一工程活动中利用、改造天然地质环境而使其产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 由此所形成的新的地质环境, 即为工程地质环境。它具有以下内在的基本特征。

1.1 工程地质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 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异, 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对环境而言, 中心事物是人, 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它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观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

1.2 工程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是在人地界面上进行的, 它对地壳表层产生扰动及自然动态平衡的调整, 造成地壳物质的运转、扰动、扩敞和重新调整。

2 工程地质环境

人类工程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即互馈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并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动态的演化, 逐次扰动和协调的过程。

2.1 工程建设受工程地质环境制约

人类的各项工程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地质体上的, 不同的地区工程地质类型各异, 面对着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工业与民用建筑要考虑到地基的变形、强度和稳定问题;铁道、道路会遇到路基边坡、隧洞围岩和桥墩桥台的稳定及道路的冻胀问题;地下工程要注意围岩稳定、涌水及影响建筑施工的高地应力、高地热和有害气体、岩爆等问题。

2.2 人类工程活动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 人类的工程活动受工程地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 工程地质环境又会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威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诱发地震问题。由于修建水库、深井注水、矿山开采, 改变了地壳原有的应力状态和地壳岩石的结构与性质, 破坏了地壳已有的应力平衡状态, 导致应力释放而诱发地震。

地面变形及塌陷问题。由于地下采掘, 破坏了岩土体的平衡, 引起地面变形或塌陷。常见的在松散层中大量抽取地下水或开采石油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发地面变形或陷落等。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沙漠化问题。人们在工矿、交通、水利、住宅和基本农田建设中由于不注意保护环境, 一方面造成地表植被破坏, 另一方面废弃大量的土石, 这些废弃的土石直接倒人河床中或堆积在斜坡上, 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工程活动诱发水体效应。这几乎在多数工程建设中存在, 由于工程的施工和运转,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泻状态被改变, 诱发水文地质环境效应。由于施工积水、人工水体以及人工改变地表水迳流状态, 改变了地段或地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因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和废液随意排放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诱发水体效应的体现,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3 工程地质环境的形成

人类工程活动成为除天然内外地质作用外, 使地壳表层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又一动力作用。此外, 人类工程活动还改变了地壳表层的地球化学场、应力场、水动力场、热力场等, 产生了新的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这些人为地质作用必然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形成新的平衡体系.产生新的工程地质环境。因此, 人类工程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遵循一种互馈机制。

3 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无数的灾害表明,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质环境, 人类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与地质环境的协同发展.其核一L, N题是谋求任何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 不仅必须注意论证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而且必须考虑保护和利用环境的问题。

3.1 客观性原则

工程建设应充分应用工程地质环境的规律和特点, 做好经济建设、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协调, 努力做到既要把地质环境潜能用足, 又不超越地质环境容量的负荷能力, 留有适当余度。

3.2 开发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对现实地质环境中存在的负面效应, 应充分考虑通过人工技术的地质改造作用在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对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

3.3 预测性原则

在城市规划中不仅重视地质环境的现状, 而且必须认真考虑到未来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求做到使工程建设即能满足现实的建设要求, 又要适应未来发展变化。所以, 工程建设应该体现对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性要求。

3.4 保护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对那些目前技术水平尚无法通过人工控制和改造的不良地质环境问题, 宜通过规划进行保护。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敏感性极强的环境问题, 则应遵循保护的原则进行协调。

4 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4.1 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加大.工程建设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增强。为此应采取一些新的措施, 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技术经济政策, 通过技术结构调整, 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限利用的原则,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正确布局工程建设, 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4.2 做好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客观评价及其演化的准确预测现代工程地质环境研究, 即要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更应做到对不同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过程、强度和空间范围作定量预测, 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客观评价, 使因工程建设恶化的工程地质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新的平衡状态发展。如我国现在的工程地质环境灾情评估系统根据评估时间分为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灾后总结评估;根据评估的范围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区域评估;各种类型灾情评估的基本内容为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防治工程评价。规划以及资源开发都提供了依据。

4.3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工程地质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成因机制、活动规律、演化趋势等方面研究,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和预报,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充分考虑到工程地质环境自身的演化过程和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强烈扰动问题。实施包括避让、预报、治理、设防及化害为利等措施的防治对策.防止工程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

4.4 工程建设中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准则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涵义。“生态可持续性”维护人类健康的自然过程, 能够保护生态系统永续的自我生产功能以及维护自然资源。“经济可持续性”指长期保证经济发展赖以进行的物质能量供给, 维护资源开发利用者的长期利益, 包括长期保持高产并获得足够的利润。“社会可持续性”指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更高层次的社会与文化需要, 同时保证资源和产品的公平分配, 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5 结束语

工程建设活动中, 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应从本地的工程地质特性出发, 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干扰能力的加强, 更要注意从资源环境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系统的高层次结构人手, 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 为区域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 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 把握开发利用程度, 寻求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发展途径, 强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实现人——地——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建设协调发展,措施探讨

参考文献

8.企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 篇八

经济增长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则是中国区域经济最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用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要素在区域间的流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世纪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硬件条件逐渐形成,资金、劳动力、人才、信息市场也逐渐完善。同时。在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引导下,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使得企业越来越多地到西部地区投资发展。

现在,世界500强中已经有490家进入中国,其中到西部地区的已有三分之二强,特别是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汇聚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当地发展。

过去,西部地区主要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了50%,而现在,随着外地和新生企业不断加入到区域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在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超过50%,特别是重庆、四川等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国有企业多数是国有控股或者国有参股,真正国有独资的企业越来越少。

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区域间经济增长要素的快速流动,加速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市场效率的提高。

在商品流动方面,现在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格局,知名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就是很好例证——可口可乐物流已经覆盖了中国所有区域,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将有更多产品实现全国覆盖。

除了商品,资金在中国不能说是完全的市场流通,至少利率没有完全放开,但是在目前金融机构框架下,资金还是朝着市场方向流动。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资金还是往沿海地区走,因为沿海地区条件更好。同时,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资金、到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资金在向中部流动。

过去,资金的垂直流动较多,现在是横向流动较多,区域之间的流动较多。虽然大量资金仍持续走向沿海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也正在吸引企业资金不断流入中部、西部地区。

在劳动力流动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劳动力便开始向沿海地区流动。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之内,有2亿多人常年处于流动状态。随着大量企业的内迁,劳动力开始由向沿海地区的单向流动,变成了区域间的多向流动。

9.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 篇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难点: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 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线路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2.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3.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4.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2.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昼夜不停运输等。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达到上海。全长4200千米。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郑州、南京、上海。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江苏、上海两个。

4.该工程的西段大致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经过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22%,但为什么却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呢?

(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生略。(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1.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读图后回答。

课件展示:

课本P89图5.2,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地理与生活的素材来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提供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样的信息中,寻找证据,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引导读图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具体情况)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我国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西气东输势在必行。

板书: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课件展示: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图。

10.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是关键 篇十

12月1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上表示,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周生贤说,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努力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他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只有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美丽中国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十一

摘要: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源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中国,这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诱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意识的差别、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行政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正是这些诱因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宏观经济顺畅运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原因;危害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3—0016—05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地区的划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一)区域间人均GDP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

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宏观指标。人均GDP高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反之,则说明经济发展缓慢。从表1中可看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值由1994年的3308.45元扩大到2006年的16002.7元,是1994年绝对差值的4.8倍;相对差值由1994年的2.34倍扩大到2006年的2.46倍。从总体上看,区域人均GDP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逐年增大。

(二)区域间人均GDP的增长速度

1995~1999年三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均减少。1999-2004年三大区域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再次逐年提高,且地区间增长速度差距进一步缩小,2004-2006年三大区域人均GDP增长速度又有缓慢的降低。总体上,1994-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呈波动起伏,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差距在逐年减小(见表2)。

(三)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综合分析

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基本指数。标准差测量绝对差距,变异系数测量相对差距;变异系数越大,则说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差异程度越大,区域间的非均衡性就越大。

图1显示的是1994-2006年人均GDP标准差的时间序列图,其中x轴表示年份,Y轴表示人均GDP标准差。从绝对差距看,中国的区域经济绝对差距总体呈逐年扩大趋势,历年三大区域间的人均GDP标准差小于全国31个省区间的人均GDP标准差。三大区域的人均GDP标准差从1994年的1829.55元增大到2006年的8739.8元,而全国31个省区间的人均GDP标准差则从1994年的3953.6元增大到2006年的12276.22元。从人均GDP标准差S的变动速度看,区域差距增大的速度呈波动起伏趋向。1994—1996年三大区域间标准差的增长幅度较大,1996年后增长速度减小,2000年后增长速度又开始波动。31个省区间的标准差的增长速度也显示了类似的规律。

图2显示1994-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异系数时间序列图,其中x轴表示年份,Y轴表示人均GDP变异系数。从相对差距看,区域间的变异系数V相对平缓,且省际间的变异系数大于区域间的变异系数,说明省际问的经济发展非均衡大于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非均衡。三大区域间变异系数于2003年达最大,为0.56。全国31个省市区间的人均GDP变异系数在1994年最大,达到0.82,1994—1997年间下降,1997-2004逐步上升,2004年后有所下降。如果变异系数临界值设定为0.45,超过临界值则说明区域非均衡差距严重(徐晓虹,2006),1994-2006年三大区域间最小变异系数为1995年的0.4985,全国31个省市间最小变异系数为2006年的0.6578,均已超过临界值,说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各区域间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具有客观性(李霞,2007)。但是,从发展历史看,政策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一)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物产丰富。但是,各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却十分明显。这些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构成了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但是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起绝对决定作用的,在经济实践过程中,自然禀赋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可能成为落后区域。我国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与资源相对稀少的沿海地区就说明了这点。从世界经济的实践来看,也有类似趋势(李颖,陈银生,2004)。

况且,从地势地形上来看,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西高东低”的地势十分明显,西部地区地形多为山地,盆地,交通阻塞;从气候环境上来看,西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影响,以山地气候、温带草原、荒漠气候为主,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环境比较脆弱(见表3),这些都阻碍了自然资源优势的发挥。

相对应地,由于近代海洋运输贸易的发展,沿海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所以海、陆位置关系成为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区位因素。从海、陆位置关系来看,我国东部各省多为沿海省市,而中、西部地区多为内陆省、市、自治区。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之其它区域优越的经济发展基础,尤其是沿海地区,自近代以来,长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这是由水运低廉的运输成本所决定的。

(二)经济意识的差别

对于东部地区,在旧中国时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影响,部分城市被迫对外开放,虽然这种由于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的对外开放是对我国进行的殖民主义掠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东部地区成为了我国最早进人近代化的地区。而此时,中、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自我封闭的封建社会小农自然经济状态,人们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很深远,大多轻视商业经济。因此,东部地区最早接触到西方的商品经济,人们有着强烈的自主创业意识和敢于冒险逐利的思想。改革开放后,这种思想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改革,为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奠定了基础。而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重农轻商”,这种思想意识上的特征与市场经济是相抵触的,导致改革后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考虑到国家经济恢复及国内外形势,在内地与边疆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以“三线建设”为代表,国家将大量重工业、军工企业部署到中、西部区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如“一五”期间,内地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4%,比沿海地区高3.6个百分点(高路,葛方新,2000);到1965年,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比1957年又提高了3.7个百分点,已经上升到34.16%(吴浙,等,1995)。到了七十年代,国家对于沿海建设的关注加大,在“五五”期间,沿海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42.9%),工业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4%,比内地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出0.5个百分点(高路,葛方新,2000)。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均衡发展和重工业优先战略,在“公平”原则指导下,通过计划手段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所在的国有企业中,使得当时国内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分布在中西部。但是,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国有企业比重高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其国企自身的效率低下,又占据了地区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进而限制了其他类型企业的发展,最终使得这些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并逐步试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举措促使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且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改革开放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并带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沿海地区设置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区,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提供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优惠的政策支持,促使国内外大量资本要素在短时间内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极大地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区位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与国外的经济社会联系等方面都优于内地,成为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而中、西部地区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受体制制约,在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李颖,陈银生,2004)。然而,从国际经验可以看出,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最容易导致区域差距的迅速扩大,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剧了区域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家采取了一定的缓和区域差距的措施,如“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中部崛起”等,对于区域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协调,但这些措施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才能发挥实际的效用。

(四)“行政区经济”的导向

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行政区经济”的格局。1980—1993年,我国进行了三次重大的财政体制改革,使中央财政集权削弱,地方财权壮大。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地方的积极性,但也强化了地方政府经济利益主体地位的确立。分灶吃饭的财政分权思路使得各个地方政府越来越具有其独特的利益主体的特点。在中国社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转型特征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的趋势越来越突出(王志凌,谢宝剑,2007)。在强烈的利益动机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必然运用其权能追求本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对地方政绩的考察在长时间内以单纯的GDP为指标,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经济主体的角色及对本地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在这样的角色下,各地方政府盲目的关注本地区的发展,忽视与外界的联系,人为地限制资金、资源的外流,导致中央政府在采取区域协调措施的时候无法得到地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使整体协调进度受阻。

(五)市场体制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实践证明了市场经济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建设。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即由于市场的追逐利益性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产生负面效应。

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经济活动及人口在地域空间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会形成聚集。与人口的均匀分布相比较,聚集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两者都有利——人口的聚集给厂商一个更大的劳务市场以找到合适的雇员,同时,也为产品提供了一个市场;厂商的聚集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确定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沿海地区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聚集效应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经济学家已经研究证明了工业设施的地域集中对企业之间的知识流的传播有利,进而有利于创新的扩大(李颖,陈银生,2004)。

同时,聚集有自我增强的趋势。厂商将企业设在市场容量大的地区,而这些企业的来到,又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显然,聚集的自我增强先发地区才有优势,后发地区绝对是—个劣势。如果某个地区面临着工业衰退、失业增加和人口外流的局面,这一趋势也是自我增强的,因为失业和人口外流将降低该区域的购买力,而购买力的降低会促进企业外迁,从而致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人口外流更加严重。

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决定了资本总是在追求更高的回报率,所以落后地区的资本总是自发地流动到回报率更高的发达地区;同样,与资本相关的人才,劳动力要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很好的宏观调控进行约束的话,这将导致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区域不协调陷入恶性循环。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不利影响

当区域不协调能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时,人们将会更加注重纵向比较的差异性,即更加注重本地区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进行自我的反思;而横向比较则成为一种参照动力,不断激发发展热情,鼓励不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奋起直追。但是,当区域差距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人们对于纵向比较的关注力度将被转移至横向比较,此时,这种横向比较,将使落后地区的人们形成挫折、不平、嫉妒甚至愤怒等消极情绪,最终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全局的顺利运行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顺畅运行

区域过度不协调发展的持续将促使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使资源无法合理配置,阻碍经济要素的自由流通,造成全局性经济结构不合理,降低增长效率。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由于区域过度不协调,将导致东部发达地区无法顺利地从中、西部地区获得资源供给,这将不利于我国内部需求的拉动,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增大了我国在应对国际经济风险上的压力。

(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经济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大的市场作为支撑,有效需求不足,很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市场的扩大,能带动宏观经济增长,199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增大,使东西部消费差距还在扩大,制约了我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限制了我国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的增长。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持续下降(李颖,陈银生,2004)。区域过度不协调发展将导致中、西部贫困地区陷入越来越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东、中、西部地区的联系与协作受阻,东部发达地区由于无法更好地得到中、西部地区资源的支持,也将降低发展速度。

(三)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排名靠后。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原本较差,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然而,如果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协调,这必将导致我国整体市场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使各区域环境资源利用无法得到合理统筹。特别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但是农业生产依靠简单的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相结合,资本和技术都很缺乏,人们只能以传统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这样,过度放牧、毁林、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现象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在国家区域分工体系中,由于区际差距过大,区际竞争能力差距也进一步拉大,西部等落后地区处于提供原材料、矿产等的地位。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恶化相当严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将使得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阻,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

(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12.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篇十二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继实现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 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四大区域经济格局, 有力地促进了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协作, 加快了经济的增长, 实现了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是, 自2003年以来,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已呈现出逐步缩小的态势。例如, 2000年上海的人均GDP是27187元, 西部贵州的人均GDP是2818元, 相差24369元, 约8.64倍;2008年上海的人均GDP是72538元, 贵州的人均GDP是8788元, 相差63750元, 约8.23倍, 相对差距缩小了0.41倍;2008年之后, 东西部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也开始趋于缩小。然而, 不难发现, 虽然区域之间的相对差距在缩小, 但是绝对差距却在扩大, 并且区域间的市场空间二元结构以及区域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 缩小区域间的绝对差距, 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仍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2008年深圳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3万美元, 广州超过1.2万美元, 上海、宁波、青岛等超过1万美元;而从区域整体来看, 珠三角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 整个东部地区超过5300美元, 而西部地区却不到2300美元。截止2009年, 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没有缩小, 例如, 东部珠海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 而贵州却只有1522美元。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加大的趋势很明显, 同时经过具体分析又不难发现区域内部发展差距也在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的1 1个省市, 最发达的上海, 人均G D P为27187元, 同属沿海地区的海南人均GDP为6588元, 相差20599元;2008年上海人均G D P为7 2 5 3 8元, 海南人均G D P为17083元, 相差55455元, 绝对差扩大了34856元。东北地区3个省人均GDP变化最大的是吉林, 8年中增长了3.52倍, 黑龙江只增长2.46倍。2008年, 人均GDP最高的辽宁与最低的黑龙江相比相差1.43倍, 绝对差9472元。

(二) 东西部地区市场空间二元结构明显

东部地区市场发达, 资源配置效率高, 经济发展靠内在的动力来拉动;西部地区市场发展欠发达, 资源配置效率低, 经济的发展靠外在的力量推动, 因此一旦外力削弱, 则必然会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 东部地区的高效率, 高技术吸引着西部地区的资源和人才即所谓的生产要素的流入, 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 而西部却越来越低迷。因此, 西部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国家加大力度去扶持, 从而控制西部生产要素的流出, 实现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三) 其它区域问题依然存在

发展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面临转型的12个省份的资源枯竭城市、处于相对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等, 这些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需要中央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三、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针对特殊地区给予特殊政策

例如西部地区资源稀少, 生产要素匮乏, 国家应该给予这样的地区一定的优惠政策,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重点培养西部地区主要城市产业区, 使之形成一系列有竞争的高新技术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有竞争力的国际制造业, 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镇化步伐,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特别是城市群地区协同集聚, 推进实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工程, 使西部地区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对于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 应重点培养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注重生态和资源的节约和使用, 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对于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城市, 应解决好该城市农村的“三农”问题, 实施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尤其对于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县, 减免其在农业经营业务上的营业税和所得税, 特别是粮农贷款, 同时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支持粮食主产区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四) 发展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在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 必须首先发展西部的中心城市, 使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 加速西部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经济中心培育出来后, 向四周辐射, 带动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形成有更大辐射能量的经济中心。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带动通讯事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总而言之, 中国区域结构的布局并非要遵循一定的经济模式, 而是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更改, 从而使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区域协作更加有效,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09)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2009年

[2]、李昌明《中国区域发展态势、差距、原因及对策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

1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十三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 成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考题选讲: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认真读图,联系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是能源生产集中分布地区,如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黑龙江的石油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产量远大于消费量,因而自给率高,但近些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加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因此能源的自给率超过中部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出曲线Ⅰ代表中部地带,曲线Ⅲ代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不能自给,其自给率低,故曲线Ⅳ代表东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曲线Ⅱ代表全国。第2题,结合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和水电可以大量输往东部地带。答案1.C 2.D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解析】

(1)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布局属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这可从上海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来分析,包括交通、科技、人才、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

(3)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课堂练习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1~3题。1.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地区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工农业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① D.①⑤⑥ 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⑧⑤ D.②④ 3.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4.关于天然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干净、清洁

②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

④ 比较价格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全部有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现象

B.产业转移有时 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C.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D.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区域之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7.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8.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 9.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8.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这种产业转移属于

。(3)分析该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因素。

(4)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到转移对象国。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

14.十一五规划纲要.区域协调发展 篇十四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第二节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三节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第四节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节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教育..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和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

第六节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第一节 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第二节 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第三节 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 禁止非保护性采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 禁止林木采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 在已明确的保护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多种珍稀动物基因库。

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 适度开发水能,减少林木采伐,保护野生物种。

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封育草地,减少载畜量,扩大湿地,涵养水源,防治草原退化,实行生态移民。

……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扩大保护范围,降低农业开发和城市建设强度,改善湿地环境。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 控制开发强度,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淤地坝。

….桂黔滇等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 封山育林育草,种草养畜,实行生态移民,改变耕作方式,发展生态产业和优势非农产业。

第四节 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部分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共243个,面积8944万公顷。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共3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共187个,面积927万公顷。

国家森林公园 共565个,面积1100万公顷。

国家地质公园 共138个,面积48万公顷

第五节 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财政政策,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政策,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土地政策,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

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人口管理政策,要鼓励在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第一节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第二节 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

第三节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建设。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的建设,要破除部门和地方分割,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协同建设,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四节 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上一篇:中学禁毒室建设方案下一篇:个人外汇业务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