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童雅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共5篇)
1.南沙区童雅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一、树立危机意识, 强化幼儿园安全危机管理
幼儿园活动的主体是年幼的孩子, 他们主动避险意识较弱, 这就要求幼儿园安全管理处处有“主动防”意识, 即危机意识。
1. 增强幼儿园管理者的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实现安全管理的前提
时时绷紧“危机”这根弦, 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除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管理办法、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外, 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等工作, 使安全管理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增强教职工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核心
通过对教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做到警钟长鸣, 让教职工时时绷紧“安全弦”。让教职工明确日常安全管理的要求、教育内容、事故处理办法、避险自救逃生技能、承担的责任等;针对典型安全事故案例, 组织教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探讨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教职工对安全事故后果的预见能力,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及高度的责任感。
3. 强化家长“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关键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进行的, 生活中处处有安全隐患, 所以也要求家长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 树立危机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安全教育只有做到家园共育, 从增强家长的主动防范意识入手, 家园合力为幼儿生存自护教育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4. 培养幼儿的危机意识,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中心
随着校园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幼儿的生存需求也被高度重视。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幼儿宠爱有加, 尤其是隔代长辈会过分溺爱, 事事包办代替, 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小心”“危险”“不能”……孩子并不知道真正的危险所在, 真正面对危险时勇敢的精神少、依赖性强, 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变能力, 从而造成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如果幼儿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 什么是危险, 父母、教师再严密的监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他们身边, 也不能因为怕出事而束缚他们的手脚, 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因此, 培养幼儿的危机意识, 让孩子知道哪里有危险, 更应该教育他们如何面对危险, 以及在危险中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这是安全教育的根本,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二、强化危机预防策略,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
幼儿园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提高师幼避险、逃生、自护、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危机预防策略,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 对于幼儿园沉着应对突发事件、尽可能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1. 加强日常预防危机训练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 将处理危机的程序和要求化作教育的内容, 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培训, 掌握简单的应急技能, 避免在事故面前束手无策, 错失急救的最佳时机。使得危机意识成为大家的常奏之弦, 使应对危机的能力成为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 并持续有效地开展预防危机教育训练, 加强与所在社区和警方的联系,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为校园安全罩上防护网。可请主管法治的副校长及消防、卫生、医护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教职工进行危机应变操作方法培训、对幼儿进行安全演练,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加强接送卡使用制度的管理等, 通过一系列危机防范工作, 既可以提高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还可以提高师幼的自护和自救技能, 切实保障在园幼儿人身安全。
2. 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 做到幼儿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1) 各年龄班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幼儿安全教育计划, 明确安全教育主题内容。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地震、防溺水、预防传染病、防意外伤害、防走失等。
(2) 落实每月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这项工作具体体现在班级月计划和教师教案上。学期末组织同年龄班小朋友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现场提问, 幼儿抢答。从孩子积极踊跃的发言中, 能看出孩子掌握的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及技能, 也反映出教师重视安全教育工作, 教得认真, 安全教育工作真正到落了实处。
(3) 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皆渗透安全教育。从早上入园晨检—就餐—区角自由活动—如厕、洗手—教育教学—户外活动—午休睡眠等环节, 处处都有安全教育规范要求, 都有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每时每刻都不放过教育机会, 做到处处有防范, 加强了幼儿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
(4) 设计情景训练, 增强警示教育效果。各年龄班的教育形式要有所不同, 有计划地设计一些警示教育内容, 如幼儿轻信陌生人的话被坏人绑架、公共场所乱跑造成与家人失散、独自在家给陌生人开门、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出现交通事故等, 通过这些情景教育活动, 对幼儿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应急逃生自救演练, 如消防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教会幼儿正确的逃生方法, 提高幼儿避险、自救、防范危险的能力。
3. 注重宣传, 增强家长危机应对预防策略
幼儿园通过设置安全宣传栏、安全教育主题墙饰, 将安全知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以及预防措施、常见安全标记等,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向家长和幼儿渗透危机预防策略, 并通过家长会、幼儿园网站等平台, 引导家长参与班级安全主题活动, 进行安全知识答卷, 提高家长的危机应对技能。平时提醒家长多为幼儿提供动手机会, 鼓励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 并有意识的让幼儿独立处理一些问题, 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做到遇事不慌, 从容应付, 保证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三、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质量
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是幼儿园危机管理的关键与保障, 必须严格执行并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制度, 使幼儿园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1. 健全安全工作机制, 实行安全分层责任制
(1) 依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结合我园实际制定《安全分层管理职责》, 与各岗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园长与各部门主管分别签订;教学部门由前勤副园长与班主任签订, 后勤部门由后勤副园长与各岗责任人签订;教学班主任与家长、教师、保育员签订。这样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 确保单位内部没有无安全责任的在岗人员, 树立“安全人人有责”的大安全意识, 使安全工作的落实得到有力保障。
(2) 明确安全工作负责人, 步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从提高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入手, 加大监督与检查力度, 防患于未然。如定期召开安全小组例会、听取各部门安全组长的汇报, 针对依法执教、食品卫生安全、班级安全、消防安全、园所设施设备安全等问题, 排查安全隐患, 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2. 理清思路, 针对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 我园先后制定了《安全教育制度》《来离园高峰时段执勤制度》《来客登记制度》《班级安全自查制度》《中途离园审批制度》《门卫制度》《幼儿接送制度》《大型活动安全制度》《传染病预防制度》等几十种安全管理制度, 从而有效规范并促使安全责任人自觉站好安全责任岗, 有效规范安全管理人员, 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安全制度落实不放松
(1) 落实《安全教育制度》, 做到以“教”为先, 实现以“防”为主。坚持每学期对教职工、家长、幼儿三方进行教育培训, 做到雷打不散, 持之以恒。如对教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条文和安全知识及岗位职责培训, 然后进行知识答卷测试, 对培训内容加以巩固, 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 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对幼儿意外伤害的保护意识。开学初对家长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家长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提高家长保护幼儿的安全意识, 激发幼儿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工作的热情, 规范了家长的在园行为, 为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和谐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 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严格落实周班级安全自查制度, 落实安全领导小组每两周对班级设备设施排查一次, 每月对全园水电、大型玩具、房屋设施排查一次, 做到及时登记, 分轻重缓急, 有计划地维修整改。对无能力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园长, 同时建立安全隐患台账,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协助解决, 并及时销账。
(3) 落实大型活动安全预案报告审批制度, 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论是教学上组织幼儿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还是在园里开展大型集体活动, 我们都要严格执行安全预案报告审批制度, 做到部门负责人亲自制订活动方案, 做出具体安排, 成立临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安全责任分工, 拿出出行前安全教育计划, 明确教育内容, 并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呈报部门安全主管领导。经安全小组批准, 同时主管领导要做好协调工作, 安排好随行的保健医生及出行路线;直接责任人把安全预案上交园所主抓安全领导审批后方可出行, 确保活动平安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通过引入危机管理意识, 并与幼儿园安全管理有机整合, 坚持防微杜渐原则, 强化安全行为, 建立安全事故的预防策略, 从而为幼儿在平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2.浅谈幼儿园的安全管理 篇二
关键词:管理,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重要保障, 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让幼儿园顺利发展, 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就必须明确管理的内容与方向, 从幼儿园的日常安全管理方面入手, 进行认真的思考、审慎的研究。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一、明确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内容
(一)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生存的基石, 是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的基本保障, 是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园内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识与责任心, 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我们应将“安全、放心”作为对家长无形的承诺, 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二)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内容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的第四条, 明确规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内容, 主要包括:
1.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完善事故预防措施,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3.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 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5.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等。
二、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贵在细致的坚持
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 年龄小、意识差、可塑造性强, 在园活动、学习、休息期间, 幼儿的生命保护尤显重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教师[2012]1号) 在“教师专业能力”中要求教师“有效保护幼儿, 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 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 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为确保幼儿在园活动、学习、休息安全, 幼儿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其贵在坚持。
(一) 明确各项法律法规, 依法办园、以法强园
依法治园是幼儿园管理者必须树立的管理新理念。实行依法治园是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需要, 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 坚持依法治园, 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幼儿园事物, 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1.管理者要有法律意识, 要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 明确办园的方向, 以《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为办园依据, 明确幼儿园的责任与义务, 坚持依法办园、依法治园, 确保全园师生的安全。
2.教师要有法律意识, 要懂法、守法。这样, 才能维护自身利益, 维护幼儿的权利, 维护幼儿园的声誉。
(二) 创设安全的硬件环境, 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石
安全、儿童化的硬件环境是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一方面, 教师要利用假期进行环境装饰, 和幼儿一起装饰、美化活动室, 美化校园, 另一方面, 幼儿园要定期开展消防、地震等安全逃生演练, 联合公安、交警、保卫部门等进行安全检查与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严守幼儿园值班制度, 加强门卫防范, 把好幼儿入园关及离园关, 从而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三) 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施
保护幼儿安全是幼儿园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 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安全的守护者。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是幼儿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 园长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转变教师观念, 教育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幼儿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意识, 加大安全工作教育力度, 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 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精神环境, 从而使幼儿得到身体及心理上的安全。
幼儿园在园幼儿年龄均为3-6岁, 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给幼儿园工作带来了特殊性。根据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差的特点, 幼儿园可将园内安全工作建设性地分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暴力防范、疾病预防、自我防范和自救自护七项主要内容, 我们应该逐个逐项突破难点,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牢固树立校园安全防范屏障。此外, 还应该加强安全排查工作的管理强度, 隐患排查是校安工作的重要环节,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是排查隐患的根本目的。同时, 要成立幼儿园安全领导及监督小组, 以园长为组长, 每月定期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防范于未然。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粗浅理解与经验。我坚信:只要心系幼儿、心系幼儿教育, 理性地践行幼儿园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就一定能带领幼儿园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引领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熙瑞, 张康之.现代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张杏华.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学苑出版社出版, 2005.8.
[3]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南沙区童雅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目前, 我国对学前教育逐渐提高了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并在管理方面提出“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 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但是, 目前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法制不够健全, 对幼儿教师的权益和保障还不够深入。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和教师的权益, 对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 重视民办学前教育
1、完善学前教育相关制度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幼儿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急需制定具有专业向导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标准, 提高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研究者认为首先, 幼儿教师应普及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 还应具有学前教育学和生理卫生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幼儿保育与健康等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相对严格的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还可以促使幼儿教师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
2、重视民办学前教育
国际上, 学前教育的平均投入是财政支出的3.8%, 有的国家甚至高达7%、8%, 我国是1.3%, 远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而这仅有的1.3%都投入到公立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没有享受到一点来自于国家的经济上的扶持, 也就意味全国有42.67%的幼儿享受不到国家的社会福利。民办幼儿园同公立幼儿园一样具有公益性质, 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需要政府更加的关注, 要引导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 扶持民办幼儿园提升质量, 给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强环境、设施管理, 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一天生活的温馨家园, 幼儿在这里既可以学到知识, 又可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的环境影响着幼儿的整个童年, 这个环境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来精心的创设。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在园的基本保障, 因而需要幼儿园在环境的安全方面要全方位的从幼儿自身考虑。在安全设施的完善方面, 一是要在幼儿园的安全基础设施体系上加大资金的投入, 包括一些安全指示牌、消防设施、交通标识、道路减速带等。二是对已有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和户外大型游戏器械逐一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 确保达到最高的安全系数。
在心理方面,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 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善待每个幼儿, 时刻尊重幼儿, 一起分享情感和知识、体验;用亲切的语气和幼儿讲话, 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轻松、和谐的氛围。
三多方位进行安全教育
由于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 其思维仍以直觉性、非逻辑性为主要特征。这个时期的幼儿看待事物是心理表象和直接接触到的事物形象都是刻板的, 还不能联想到事情发展的后果。并且这阶段的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后, 一般会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 恰恰这个时期又是幼儿是非观、道德观、秩序感等形成的关键期。
1、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教育领导者和工作者应把幼儿安全教育重视起来, 真正的把安全放在首位。变被动为主动, 改变重智力轻安全的应试教育, 消除教师只重安全, 不重安全教育的一些错误的理解, 把安全意识深入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以生动、形象的内容展现在幼儿面前, 让我们的每个幼儿都学会怎么规避危险和逃生的能力。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认知领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使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御能力, 达到尽量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目的。
2、安全教育教材应统一、方式多样化
国家或政府教育局应针对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发行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的符合幼儿的直觉形象思维发展的各个年龄段的教材和光盘, 并定为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 这样增加了安全教育的科学性、普及性和重视程度。安全教育应以“安全”为中心, 采用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 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科学的安全教育知识。
3、做好家长思想工作
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场所, 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孩子是本能, 如果是溺爱, 就将爱变成了害。定期组织家长安全教育茶话会、家长安全教育监督小组、家长安全教育宣传等活动, 让家长了解任何年龄的健康个体都应当具有一定的对外部环境产生适应的能力, 幼儿玩耍中的磕磕碰碰是很难避免的, 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幼儿生活在温室中, 幼儿阶段的“淬砺教育”是对孩子的毅力的磨练, 增强幼儿身心的耐受力。
四提高意外事故处理能力
1、做好应急预案
有效的预防幼儿园各类突发的公共事件, 及时控制, 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防范和处理指挥体系, 从而确保师幼的在园安全, 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传染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地震、火灾、劫持幼儿等应急预案, 以及把各种预案的流程和处置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并设置领导小组和组员, 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 工作人员有条不紊, 冷静的处理。
2、提高幼儿教师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
在意外事故发生后, 幼儿教师一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的做简单的处理, 这就需要教师有事故处理知识和技能, 以免发生后手忙脚乱, 耽误了伤势。幼儿园或幼儿教师培养机构应给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 使教师学会消肿、止血、烫伤等基本的、简单的、常用到的临时处理方法, 要正确的对待, 妥善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邹文韬.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研究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4.
[2]赵华民.当代美日中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0.
[3]焦岩岩.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及其原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南沙区童雅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一、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问题
1. 制度缺失
目前还有很多幼儿园领导心存侥幸, 把注意力放在改善教学设施, 教育教学评级上, 忽视幼儿园安全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制度, 许多安全防范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流于形式不能够切实执行。防范意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检察监督的疏忽, 由于监督检查不到位, 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 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
2. 安全意识不足
一些幼教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 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对事物的认识不足, 一旦幼师也缺乏责任心, 忽视对幼儿的安全管理, 特别是对幼儿安全教育蛮横的采用禁止幼儿到户外活动的方式, 不肯教授幼儿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一旦孩子外出, 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环境安全度低
幼儿园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非常的多, 由于幼教工作者缺乏安全意识, 大型户外玩具年久失修, 活动场所地面凹凸不平, 建筑物或者设施棱角比较锋利, 设备电源老化, 插座孩子能摸到等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
4.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好奇好动, 但是身心发育又不健全, 缺乏对危险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
二、改善管理措施
1. 创设安全环境
调查统计表明: 幼儿园事故的多发场所是户外活动场所和游戏设施等, 对于幼儿事故的多发地, 我们应该采取稳妥的防范措施, 保障活动场所的足够宽敞和娱乐设施的质量稳定, 在幼儿进行室外活动时, 每隔一段时间之后给孩子们安全提醒,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在建设时应当为孩子们提供一种切合自然环境的场所, 让孩子们与自然亲近, 增加在自然中的活动经验, 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努力提高防御危险的能力。
2. 完善制度
幼儿园安全制度不完善, 幼师安全防范意识缺失是造成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 幼儿园所在地的政府机构应该组建幼儿园安全建设监督小组, 在幼儿园也要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完善幼儿园的相关安全设施, 加强对幼师的安全培训, 健全各项制度, 更要切实落实各项制度的实施。
3. 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游戏生活当中
在游戏当中创设专门的游戏场景, 让幼儿在实际游戏当中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问题, 在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邀请交警、消防官兵讲解安全知识, 开展火灾、地震等安全自救演练。利用多媒体, 以图片的形式,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幼儿了解安全措施, 了解水电等方面的常识性问题, 帮助孩子们获得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努力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能力。
4. 加强家园合作
保障幼儿安全是幼儿园与各个家庭共同的责任, 所以做好幼儿安全工作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平时应该注意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在每天的放学之前告知家长, 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 让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保持一致, 通过家长在家里的言传身教帮助幼儿加深对所学安全知识的印象, 通过短信, 信函的方式告知家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也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让孩子在家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幼教工作者才是幼儿园安全的守护者和具体实施者, 园长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 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努力提高幼教工作者的安全意识, 通过完善的奖惩制度, 将安全工作与各个员工的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 加强教师的安全技能知识培训, 并且让幼师充分学习幼儿心理学, 充分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根据幼儿阶段的特征以及较常出现的安全事故坚强对幼师的培训, 使幼师全面掌握有关幼儿的安全教育以及遇到安全事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增强幼师的工作责任心, 让幼师充分意识到幼儿园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幼师的荣誉使命感, 培养幼师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用心呵护每个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幼儿园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自身的问题, 更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共同努力, 有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全心全意服务, 把幼儿园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一定可以营造出适合幼儿生活, 成长的健康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民族的未来, 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幼儿园作为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 保证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 详细讨论了关于幼儿园保障幼儿健康安全的具体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槐青.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05) :175-177.
[2]徐晶晶.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科学大众, 2014, (08) :117.
5.南沙区童雅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编制村庄规划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大都市边缘地区的村庄, 由于既受到大都市的辐射影响, 又具有农村的基本属性, 因而往往呈现出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第三产业用地交错、人口混杂、非农经济发展迅速等特点, 其规划建设需要考虑到邻近大都市的强烈扩散效应, 因而往往有着更大的难度, 面临复杂的挑战。近年来, 新农村规划成为我国城乡规划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3], 但有关大都市边缘地区的村庄发展与规划研究还较少。本文以地处广州市边缘地区的黄阁镇为例展开研究。黄阁镇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北部, 处于珠江主入海口———狮子洋之要冲, 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又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 距番禺区市桥约18.5km, 距广州市中心约36km, 距东莞市虎门镇约15km, 西通中山、珠海等地, 是南沙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该镇现辖1个居民委员会、14村和1个东风农场, 151个村民小组。镇内总人口为51571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47292人。
2 黄阁镇村庄特点
2.1 空间特征
2.1.1 保持了传统的村落形态
黄阁镇各村大多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 迄今仍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布局与建筑形态。如大塘村、大井村等黄阁镇老镇区内的村庄, 村庄聚落的发展以村内的主要街道和主要建筑为核心 (如大井村以大井直街为核心) , 向四周扩展, 村落机理自然和谐, 体现了有机生长的演变历程。
2.1.2 伴随重大项目征地, 农业用地大幅减少
近年来, 伴随着南沙的大开发、国家级南沙新区的成立, 南沙区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南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国际汽车产业园B区、龙穴岛物流园区、三民岛石化园区、地铁四号线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本地, 由于项目建设的需要, 黄阁镇村庄大量土地被征用或者成为控制用地, 因此导致各村被征去大量土地,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传统的农村经济正在逐步向现代工业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2.1.3 镇域内空间形态差异大
由于本镇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区, 既有传统农村, 又有新型工业区、城镇区, 使得土地利用多元化、景观风貌混杂。其中, 旧村历史悠久, 且缺乏系统的规划改造, 出现建筑质量破旧、功能混杂、见缝插针建设等问题, 而新工业区、新镇区普遍都通过规划建设, 因而用地规整, 风貌良好。新区与旧居民居住区空间特征各有其鲜明特色, 镇域内空间形态差异较大。
2.1.4 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道路管线基本城市化
2005年以前, 南沙区所在各镇为广州的偏远地区、典型的农村地区, 市政基础设施较差, 2005年南沙建区以来, 南沙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前, 黄阁镇内部分村庄已具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配置。道路硬底化、给排水管线埋设等工作已部分完成。
2.2 经济特征
2.2.1 工业为主, 农业为辅
随着近年来南沙的大开发, 交通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黄阁镇各村工业发展迅速。设立工业区、筑巢引凤是各村发展工业的主要手段, 工业区以现代型工业为主, 吸引的产业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同时, 由于保留了部分农田和鱼塘, 农业生产经营也是这类村庄的经济类型之一。
2.2.2 物业经济发达, 非正式经济活动活跃
近年南沙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使得工业厂房需求日渐增多、外来人口日渐增多, 房屋出租遂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庄物业经济发达。同时, 服务业也发展迅速, 低层次的非正式经济业态动如流动商贩、发廊、废旧回收等, 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空缺, 也使得村庄经济的组织管理难度较大。
2.2.3 集体经济水平不高, 村民收入中等
各村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 虽然近年来在快速工业化的驱动下, 众多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落户本镇, 但村集体经济主要还是以出租厂房为主, 集体经济的收入有限, 村民出租房屋的数量不多, 因此, 村民收入不高, 经济快速发展的诉求强烈。
3 黄阁镇村庄发展的基本趋势
3.1 农业将转型为都市型、生态型农业
伴随着黄阁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黄阁镇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一次全面转型, 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都市型、生态型农业。
都市型农业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边缘地带, 或大都市区的郊区地带应运而生的一种农业形态。黄阁镇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过渡和转型有两个因素驱动: (1) 由于农业自身发展规律所致。按照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传统农业在满足农业发展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为使农业发展与城市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自身的竞争力, 会逐渐向现代农业过渡和转型。 (2) 由黄阁镇城市发展的特点所致。未来几年黄阁镇将是一个重化工业的集聚区和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考虑到黄阁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黄阁镇农业也必须适应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进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以粮食生产为主逐渐调整到以蔬菜、水果和花卉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型农业。
3.2 农村社区将转型为城市社区
按照目前黄阁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未来黄阁镇农业发展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尤其是随着“村改居”进程的日益推进, 黄阁镇的农村社区将会逐步转型为城市社区。
(1) 形式上的改变。随着黄阁镇整体“村改居”的启动及推进, 黄阁镇的农村社区将逐渐转型为城市社区, 农民变居民, 村委会变居委会, 农村变城市。就形式而言, 黄阁镇将不再有农村社区和农民存在, 不仅农民的身份改变了, 而且村委会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2) 内容上的改变。随着农村社区转型为城市社区, 黄阁镇农业发展也将面临着一系列内容上的改变。 (1) 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传统农业, 表现出农业经济的特点, 是依附土地之上, 以土地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而城市社区的经济发展形态虽然同样依附于土地, 但更多的是以土地之上承载的物业经济或实业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从而表现出城市经济形态的雏形。 (2) 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由于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以及城乡发展上存在的不平衡, 不仅公共产品在农村地区严重缺失, 而且农村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能也极其薄弱。随着“村改居”进程的推进, 转型后的农村社区虽然仍保留着经济发展的职能, 但社会管理职能将会大大加强。
3.3 农民将转型为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因而将农民塑造成新型农民, 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
(1) 农民思想观念和意识上的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鉴于由二元管理体制向一元管理体制的过渡, 由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 以及经济发展形态上的转变,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将朝着城市居民看齐, 具备城市居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也就是说, 转变了身份的农民将逐渐革除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 树立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
(2) 生产方式上的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身份的改变, 必然引发生产方式上某种程度的改变, 最明显的变化可能表现在: (1) 经营土地向经营物业的转变。单纯的土地经营只是农民和土地打交道, 这对世世代代勤于耕种的农民而言是驾轻就熟, 而经营物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知识, 需要熟络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从而对农民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为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 传统分散的农业发展模式会逐渐向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转变。上述生产方式上的转变, 客观上也要求将农民塑造成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3) 生活方式上的转变。随着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 这些新晋升为城市居民的新型农民将改变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 逐渐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 逐渐培育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 黄阁镇村庄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4.1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村庄建设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历史文化, 着力体现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 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4]。事实上村庄有着明显不同于城市的发展要求, 每个村庄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状特点, 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规划的编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相关法规政策、上位规划的指导下, 在科学细致的现状调研基础上, 充分发掘本村的资源特色与比较优势, 直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充分体察本村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功能分区、交通组织、产业发展、项目布局、风貌设计、资源保护、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等多层次、多维度, 针对性地进行方案编制, 避免规划脱离实际、缺乏前瞻性和动态性。
黄阁镇村庄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俗景观, 也有着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因此, 在编制黄阁镇村庄规划时, 既应努力体现黄阁镇各村的传统文化特色,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尽可能保持农村的田园风光, 做到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服务配套、房屋设计配套。规划方案凸显村庄特色, 体现乡土气息。另一方面, 由于黄阁镇邻近南沙中心城区, 为此, 村庄规划的编制, 要充分发挥各村的经济优势, 积极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节地型产业, 构建出特色产业集群, 成为南沙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统筹规划, 兼顾整体
一方面, 村庄规划应有区域意识, 应站在较高的高度、较大的空间尺度 (比如全镇乃至全区) 审视村庄的未来发展与规划, 正如城市规划编制不能“就城市而论城市”一样, 村庄规划编制不能“就村而论村”。编制村庄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村庄在较大区域内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潜力, 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与职能分工, 应统筹邻近各村、村与镇区 (中心城区) 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避免“各自为政”、“画地为牢”。要通过村庄规划, 使各村既能彰显出自身的产业、形象特色, 又能促进各村开展理性合作协调, 如共享学校、自来水、社区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
另一方面, 编制村庄规划, 要统筹考虑农业、工业用地、生活居住的比例, 使生活与生产相结合;要统筹考虑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 合理安排好道路系统、绿化体系、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 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3 优化土地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村庄规划的编制必须着眼于优化土地利用,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都市边缘的乡村地区为工业、服务业所青睐, 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往往变得日益复杂且缺乏管理, 其中, 突出表现为, 由于土地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土地价值的大幅度提升, 土地利用强度日益提高, 见缝插针的开发建设成为常态, 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土地开发建设的步伐, 低层次传统产业占用了大量土地。诸如此类的问题, 带来了严重的“负外部性”, 包括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环境污染、交通混乱、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人居环境堪忧, 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挑战。因此, 村庄规划的编制应以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的协调为立足点, 着眼于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做好功能分区, 加强空间管制, 推动工业进园, 服务业集聚发展, 居民点合理布局且逐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要通过规划的编制, 实现两规合一。坚持集约利用土地, 科学利用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合理安排村庄用地指标, 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下,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协调整合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 加强对村庄散乱、废弃、闲置、低效的土地综合整治, 通过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方式, 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确保村庄规划“落地”, 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持续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效益。通过闲置土地开发, 土地置换, 土地权属重拔等形式, 进行用地规整, 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5]。
黄阁镇大部分村庄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农田和耕地, 基于“珍惜土地, 保护生态”的原则, 在编制规划时, 要注重农田和耕地的保护和利用,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合理限定村庄建设的范围和规模。
4.4 以人为本, 尊重民意
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将以人为本, 充分了解和尊重村民的意愿,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规划编制单位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都要真正落实“公众参与”, 时刻保持与村民、村组干部及相关利益主体的频繁沟通互动, 通过各种途径 (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入户调查、方案展示和意见征询、社区论坛、工作坊等) , 全方位、深入听取各方面人士意见和建议, 妥善处理好规划编制中可能涉及的各种矛盾和焦点问题, 充分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规划编制和实施当中, 使规划真正“为人民规划、由人民规划”, 从而“得民心、顺民意、惠民利”, 得到村民地全力配合和支持, 切实可行地引导本村建设与发展。村庄规划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 防止刮风, 不搞强迫命令。
4.5 将村庄空间环境建设与村庄管理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坚持“硬软”结合方针, 推动村庄的规划建设。村庄规划的对象, 不仅仅是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美化、上下水、电力电讯等有形的物质空间、硬环境, 还要高度重视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的培育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管理创新等软环境的建设, 要通过规划, 引导居民对本村树立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保障居民公平发展;要通过规划编制的契机, 探索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规划管理制度, 为本地的持续发展奠定建设基础。村庄规划的目标, 是要在平衡好各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开展规划设计, 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
5 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5.1 产业发展策略
由于南沙区以及黄阁镇处于广州市“南拓”战略的重要地带, 其优越的海陆路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各种招商优惠政策的实施, 为镇内各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各村产业发展, 应调整和优化各村产业结构, 加大力度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合理利用本村的经济发展留用地, 凭借其区位和交通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商业、现代新型工业以及相关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孵化等项目, 从而实现村庄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提高村集体的收入水平;实施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齐发展、不同规模企业相协调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策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变外延式发展为主为内涵式发展为主、变数量扩张为主为质量提高为主, 走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2 村庄建设策略
黄阁镇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 大部分村庄已经城市化, 其发展特点和建设策略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村庄。部分村庄虽然现在还保留部分农田, 还从事少量的农业生产, 但随着黄阁镇高速城市化, 大塘村未来若干年内必将纳入到城市建成区内, 因而村庄的各项建设就不能按照目前村庄的标准执行, 而必须按照城市化地区的标准予以推进。
5.2.1 住房建设策略
鉴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发展实际, 南沙将加大力度控制独院式的住宅建设, 取而代之的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农民公寓或农民新村。有鉴于此, 黄阁镇各村在村民住房建设方面应积极推行公寓式住房形式, 建设高标准的村民新村, 并逐步推行小区化管理, 以提高村民的住房环境和生活质量。
5.2.2 公共设施建设策略
中小学、卫生站、文化站、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考虑到黄阁镇各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为此, 公共设施的建设应尽可能多地考虑未来几年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服务对象、服务手段、管理方式上也要更多地体现城市化的发展需求。
5.2.3 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黄阁镇各村现状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善, 因此要提前予以统一规划, 建设标准要适当提高, 并参照城市地区的标准予以建设。在道路建设、供排水、通讯管线、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模式予以推进。
5.3 历史文化保护策略
黄阁镇各村保存有不少文物古迹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 如麒麟舞、咸水歌等, 随着村庄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 这些传统的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因此, 在黄阁镇村庄规划研究中, 应根据国家、广东省以及广州市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对各村的古村落、文物古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料收集、调查, 并对相关对象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文化遗产类型制定不用的保护及再利用策略, 如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 从而在延续各村历史文化特色、增进村民地域文化认同的同时, 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提升村庄的知名度。
6 小结
大都市边缘地区的农村是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日趋激烈, 由中心城区结合周边农村所形成的大都市区成为城市-区域竞争的主要载体。因此, 大都市边缘村庄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关及到大都市区的竞争力, 其在大都市产业、人口的疏解、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大背景下, 大都市边缘的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因此尤其需要重视。此类地区的规划建设与发展, 既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自然社会特点, 也要充分考虑到大都市对其的辐射带动影响、在大都市区所扮演的角色职能, 还要前瞻性地考虑到其未来转型发展的需要。
摘要:大都市边缘地区由于受到大都市的强烈影响, 其人口结构、产业形态、土地利用既具有城市的特色, 又具有农村的属性。因此, 大都市边缘地区村庄的规划建设与一般农村地区的规划有着较大差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邻近大都市的影响与农村地区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本文以广州市南沙区的黄阁镇为例, 对大都市边缘地区的村庄发展特征与规划策略做了研究。
关键词:大都市边缘地区,村庄规划,广州市,黄阁镇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城市规划, 2010, 34 (2) :47~53.
[2]叶斌.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城市规划, 2010, 34 (2) :30~35.
[3]林华, 俞进.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思维方法差异辨析[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7) :101~104.
[4]李建平.村庄整治应因地制宜[J].小城镇建设, 2005 (1)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