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

2024-10-26

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12篇)

1.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 篇一

6.3班管理思考与实践

一、班级情况

本班54人,男生30人,女生24人。班委不健全,男孩较多,学生混乱,成绩较差,难于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压力较大。

二、管理理念

1.入室即静、入座即学。

学生课下时间不能有效的安排,学习习惯不规范,安全不能得到保证;要求学生进入教室就要立即安静下来,坐在座位上就知道要学习了。

2.你来是干什么的?今天你干了什么?

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为了自己、父母、老师要刻苦学习。

3.毕业在即,认清形势。

经过严格要求,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成绩有所进步,为了鞭策学生刻苦学习,胜利毕业,向学生分析了当前的形式和面临的问题,一是竞争比较激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二是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全面提升,迎接毕业,胜利毕业。

4.两个效率:向课堂要效率,向作业要效率。

课堂是第一阵地,作业是第二阵地;课堂和作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向课堂要效率,向作业要效率。

2.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 篇二

一、继承发展

戏剧同别的艺术门类一样, 有着鲜明的特点。代代晋剧艺术家们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都倾注在晋剧艺术事业上, 才使得晋剧得以传承和发扬。从这一点上说, 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晋剧, 没有很好的继承就谈不上很好的发展。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建于1955年, 有着良好的戏曲优质资源, 珍惜和运用这些资源, 是弘扬戏剧事业和发展剧团的基础。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 这里人才辈出, 群星闪耀, 艺术实力非常雄厚。2002年底我任实验团团长, 管理剧团。时逢老新交替, 舞台各角色面临断档。我逐一登门拜访武忠, 李月仙, 闫慧忠, 高翠英, 张翠英, 白桂英等老艺术家们, 把他们重新请回团里, 手把手、一对一对年轻同志进行传帮带。为此, 排练、加工, 恢复他们久演不衰的名剧、名段, 为晋剧艺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老艺术家们宝刀不老, 发挥余热, 十分愿意做此项工作;年轻同志们也非常高兴和老师们能学到精湛艺术;剧团充分利用宝贵的戏曲资源成效显现。一年多后, 年轻演员在学习前辈们晋剧艺术正脉的风范、味劲、流派的同时, 也学到了他们良好的艺术品德和职业操守。许多青年演员、演奏员有了飞速提高, 成为骨干, 演出、演奏技艺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同时, 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传承育人

发展现代科技需要有优秀的团队, 发展戏剧艺术同样需要后继有人。在演出层次上, 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培养第二、第三梯队, 以艺术质量优势占领演出市场。2004年初, 与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商定签约, 代培一批艺校学生, 采用“随团教学”的办法, 将艺术学习融入到实践当中, 为剧团发展储备新鲜血液。为此, 剧团筹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从艺校选进30多名实习生。从宿舍、食堂, 到教学、吃住等物品购置, 统一规划, 亲自去做。想方设法创造好的条件, 找最好的专职老师, 并责成分管业务的团领导, 为学员学习和生活开方便之门。基本功培训一段时间后, 还请艺术家、本团骨干演员, 亲自给他们排戏。针对孩子们大多来自农村, 又是生长期, 团里商定, 食堂免费, 并配一定的伙食标准。为解决农村家长的后顾之忧, 团里给每个学员都配发了下乡行李, 手把手教会他们捆行李, 以及外驻所需生活用品, 进行外出演出防范措施培训。出于安全起见, 学员下乡演出、住宿都有老师陪同。剧团还不定期请家长看他们的汇报演出, 进行沟通。7年中, 这些学生先后在省、市调演中拿奖, 成为舞台上的青年顶梁柱、小有名气的佼佼者。好多学生也相继成为谢涛、史佳花、武忠、高翠英等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徒弟。

三、演出质量

继承发展, 传承育人, 学习排练, 终究都要归到一个基点上, 那就是提高演出质量, 提高剧团在市场的信誉度。以质量和信誉度, 赢得效益。演出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一、硬件设施管理。剧团常年在外演出, 流动性大, 演出场所不同, 有时是简陋的土台子, 有时连土台都没有, 还得临时搭建, 但演出质量不能因为条件简陋就降底。为此, 剧团想方设法, 适应条件, 更换设备。国家虽然扶持地方文化, 但剧团不可能事事都依靠政府, 把自己躺在国家的腰包上。资金缺乏就自筹资金, 领导带头垫资, 鼓动和发动群众筹措资金, 并制定激励措施, 全体演职人员群策群力, 更新设备, 购置流动舞台。这样, 无论到哪里演出, 演出质量受到了保障。二、演出前工作管理。从到达演出地装台开始, 剧团领导就分别把关, 按照专业水准, 严格要求。根据不同情况, 具体分析, 具体对待。长时间的抓、管工作, 行成了一套熟练、规范、专业的科学管理模式, 使人一看就能感受到专业团体的实力和风范。三、演出质量管理。演职员无论是主角、配角都要求认真化妆, 上台必须精神饱满, 按剧中所饰角色认真出演。乐队是“场面”, 要求统一着装, 伴奏时不得嬉笑言谈, 衣容不整。领导层层抓, 团长亲自坐镇。从演员到乐队, 从戏前到戏后都监督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下, 演出质量始终如一。

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演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作为剧团的管理者, 除了行政工作, 还得做好思想工作。剧团是个特殊群体, 大家工作的时间比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所以团结友爱, 相互理解, 彼此关照, 尤为重要。作为管理层, 要注重关心群众生活, 思想动态, 真诚服务, 争取最大限度地为员工谋利益, 提高大家的幸福指数。

四、依靠优质产品占领市场

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遵循剧团自身特点, 以适应市场, 占领市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首先要协调调整剧团各层次的思想动态, 确立大家的利益为重中之中的理念, 让人人都来关心艺术, 关心市场, 以此提高凝聚力。每年上山下乡演出300余场, 作为戏剧管理者, 每一场都在演出第一线, 坐镇指挥, 严把艺术质量关。几年来, 利用演出收益, 几次购置灯光、音响、服装等, 使剧团装备焕然一新, 员工的福利待遇也逐年提高, 还购置9辆汽车, 为剧团适应市场运行提供便利, 也提高了演职员工外地演出时的生活质量。通过努力, 艺术发展和经济效益进入良性互动轨道, 剧团新创了《玉带传奇》、《青纱红灯笼》、《宰相范雎》、《走进绿林》等优秀剧目, 移植了《风雨行宫》、《初定中原》、《刘胡兰》、《下河东》、《杨三姐告状》、《花打朝》、《玉堂春》、《屠夫状元》等外剧种剧目。增加演出剧目的同时, 也为发展日后演出市场, 储备了优质产品。

管理是一门学问, 艺术管理更是一门学问。它不仅需要高深的艺术素养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还需要热爱管理行业, 懂得管理的科学性, 遵重管理的自身特点和特殊规律。在这方面, 作为戏剧管理者, 就应该不断学习, 多思考、多实践。在思考中实践, 在实践中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党和政府为活跃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相继出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关政策, 从而为戏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与文化环境。本文从练内功强化管理、增强市场意识, 拓宽营销方式等方面, 以实例阐述了戏剧艺术管理者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区域性地方剧种, 搞好戏剧艺术管理,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3.园所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篇三

一、如何能真正凝聚团队成员的内心力量,如何从思想到行为上落实工作的合力

勤幼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勤幼文化内涵和校园管理的融合性,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努力为教工创设学习、发展及展现自己的舞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善于学习、自主发展、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1.弘扬道德力量,促进师德建设。师德教育我们的理解是:带着爱去工作,带着爱去提升专业。如组织老师学习身边的模范,通过组织“学习许巧珍”小巷总理事迹,结合教师班级工作畅谈每个人对爱的理解,组织教师通过对话、讨论,营造一种相互学习与合作反思的氛围。

2.制度与文化双向并举。首先,简化繁琐的规章制度。我园依据《勤幼教工手册》,通过教工形象、考勤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工作及事故报告和保教管理五大板块内容起到了要求明确、便于执行、淡化矛盾、深入人心的效果;其次,强调制度的执行力。我们在开展各级各类评比与考核中,坚持透明、公正,发现问题严查到底。最后,营造校园文化净化心灵。

二、如何进一步深化教研管理机制,促进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促进组长的管理能力

1.理论学习不懈怠。我园本着“抓问题、抓基础”的培训宗旨,结合学期重点工作及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游戏的推进,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精读“3-6岁幼儿发展指南”精神。同时结合各年龄段教师工作困惑与问题开展“问题式”培训和研讨。帮助教师们梳理思想,提升理念。

2.他山之石来借力。在立足自培的基础上,我们也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结对互助,拓宽培训渠道。除了每个班级教师之间的自然结对外,我们还鼓励教师自主寻找“师傅”或“徒弟”,在工作中形成需求互动的配对,在配对工作中更有效刺激自身的发展需求,获得需求式的自主提升。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片、区、市、省等不同级别的外出培训,观摩特级教师的活动和报告,并即时将报告内容与全体教师进行反馈,为教师的开展教学活动中提供借鉴。

3.齐心协力共成长。我们推出以自报特色领域加盟各个研课组,鼓励每位教师定位在小组研课中的地位,为了同一个课题大家齐心合力,共商共量,真正体现以幼儿为本,关注每一个小标签、小提示,新老教师们在学习和互动中都获得了提高。在的团队氛围中,真正让每个参与其中的老师都获得了1+1大于级部的收获。

三、课程如何更好的追随于幼儿的发展所需,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1.特色探索性课程,“玩”出来的快乐

探索性课程定位为“自由自主、开放探索”。在贯穿《指南》精神的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小中大班同步进行,每周1-2次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自主自选时间在15-25分钟,同样的主题活动,我们在方法上降低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强调以“互动”“自我答疑”的表达;强调教师是幼儿的合作伙伴;强调内在动机互动,幼儿选择多样化。帮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开放性地、自由地运用各种材料去表达他们的愿望和幻想。让快乐在孩子们 “手脑解放”的活动中得以迸发。

2.平台游戏化课程,“点击”获得的快乐

在实施生活和游戏课程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媒体创设了基于幼儿能力发展的“E-play幼儿乐园平台”。今年9月在中大班进行平台的试运行。运用平台后孩子们的变化很大,活动中表现更加积极了。此外,平台会对每个孩子的游戏轨迹和游戏完成情况进行8大智能的数据分析,以雷达图的形式呈现,有参考平均值和幼儿所达到的能力值,各类大数据实时的汇总和整合,不仅使班级老师能根据数据调整教育教学重难点及个别幼儿的策略调整;而且通过幼儿园管理平台还可以查询到每个班级的智能数据,各年龄幼儿的智能发展一目了然。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清晰条理地开展课程游戏方案,另一方面从课程管理、实施、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继续关注点集中在教师现场活动和幼儿发展方面,坚持课程数据的记录与反思,为下一步课程完善积累信息。

四、如何运用好家长资源,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家园合作教育

1.在有效沟通中营造家园合作氛围。我们采用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为主体,年级内互动,园区内辐射,并积极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开展互动式指导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关注互动中展现每个家庭的特色风采。勤幼嘉年华舞会是每学期的重点,也是家园活动的特色项目。基于让每个孩子展现最美自己,让每个家庭见证孩子成长的理念,整个活动从节目编排、音乐筛选、服装设计等都发挥家园的合作力量。在集体编排、共同参与中感受勤幼教育理念,享受亲子同乐时光。

4.班级自主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篇四

根据新的“五严”精神,并充分结合本班班情,简要谈谈本班自主管理的一些拙见。

一、学生个人角色自主化

一个班级的学生总存在着一些差异。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角色。班级中现有的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角色可供学生竞选。而对于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学生可以自主增添角色,创设岗位。几年来,我们增设的岗位有:安全保卫科;环境监察保护科;仲裁委员会等。学生宋海鹏的时间观念并不强,但是他在电器的开关,教室大门的开关总是非常及时,从不出错。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被学生们一致推选为最优秀的负责人,他也因此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人也开朗了很多,学习上更是有了可喜的进步。在班网级里,人人都有岗位。我们还每月评选一次最优秀负责人,半学期轮换一次岗位负责人,力图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体验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欢乐与责任。

二、学生个人目标自定化

每个学期的开始,我都要求学生为自己设定阶段目标,即近期、远期奋斗目标。在学生选择了班级中的角色以后,我就引导学生分析班级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出自己的近期奋斗目标,并确立完成目标的思路和策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再让学生对自己的近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反思、修改,这也是学生自我评判、自我提高的过程。比如学生成勇平时非常好动,经常和同学有吵闹的行为,有时甚至连老师的话也不听。从他以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后,我决定从自定目标入手,改变成勇。当他提出要当纪律委员时,学生们极力反对。成勇非常网沮丧。我认为这是一个改变他的很好的契机。我破例宣布成勇为副的纪律委员,当时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反对。我请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给成勇一个机会。课后,我找成勇谈心,和他一起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奋斗目标:做个受人欢迎的中学生!并且把这句话贴在课桌上,时刻提醒自己。他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我勉励:“我能改掉缺点!我能行!”有时控制不住自己又犯错时,他马上进行自我批评:“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我要改掉身上的缺点!”现在,老师、同学都向我反映成勇的行为习惯比上学期进步了很多。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的面貌日新月异。

三、班级管理自主化

我从上学期开始实行班长轮值制度,为每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尝试去管理班级创造条件。一开始由班级里能力较强的七位学生轮流,进行班级日常工作和管理,如早晨到校督促早读课的情况,维持中午到班后的班级秩序,提醒和管理课间文明休息,放学后的值日管理等。一段时间后,每位学生都有任班长的机会,并负责记录当天的值日情况,写好班级日记。每一位班长都要在放学之前认真总结自(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己的工作情况,谈体会,并向下一位交接工作,也要接受同学的评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又使他们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这一形式,也使学生们增强了责任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有助于团结、和谐班集体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个人问题自解化

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会把它抛出来,大家摊开来一齐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已见。如:值日班长遇到不服管的怎么做?劳动很认真和不认真的人该如何区别对待?偶尔犯错和经常犯错应怎样区别对待?……许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我讨论中找到了方法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某学生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若违反纪律,就“奖励他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于是,有的到扫教室一次,维持宿舍纪律一次;有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有的帮助老师做做事……总之,能想到的好事都会尽力去做好。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机会改正错误,赢得大家的谅解。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级自主化管理”旨在通过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将外压式的强制教育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自主管理就是管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它能突破传统教育中“保姆式、警察式管理”的局限性,实践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作为班主任应为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树立“班级无小事,事事都关己”的观念,积极参与和主持班级工

5.印刷企业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篇五

——《印刷企业管理与法规》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

班级

年月

-日

通过在小xxx印刷有限公司的实习以及对一些印刷企业的调查分析。我收获了很多,总结了很多。下面浅谈自己对印刷企业管理方面如何采取行动冲出微利之城的见解:

一、组织与制度方面

㈠、印刷业经营者从事印刷经营活动,应当建立、健全承印验证制度、承印登记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制度等管理制度。

㈡、印刷业经营者执行承印验证、承印登记、印刷品保管、印刷品交付、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等各项管理制度,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把关,建档立卷,以备查验。

㈢、印刷业经营者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本企业、本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

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印刷业经营者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印刷业经营者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㈤、印刷业经营者在印刷经营活动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公安部门、出版行政部门报告

二:经营管理方面

对于如何把握市场,抓住机遇,转变经营管理的思考,这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㈠、要转变经营观念,舍得信息方面的投资

所谓新技术,实际上就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纵观我国印刷设备、耗材生产行业,有的新技术面世后,并没有既快且好地进入市场,为众多的用户所认识和接受;有的印刷工厂由于没及时了解新技术,失去了发展的机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经营管理者的观念陈旧,不舍得信息方面的投资。其实,一个企业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有时候会决定这个企业的的前途和命运。信息是无形、无价的资产。通过展会发现一种好的产品或项目,可以使一家工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可能早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㈡、要适当利用外协加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

印刷生产涉及到制版、印刷、压纹、磨砂、覆膜、电化铝、上光、磨光、UV、凹凸、瓦楞纸板成型、模切等多种生产工艺。规模大的工厂,业务结构和来源广,生产量大,一般拥有比较齐全的生产设备,甚至有的设备还有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多台数量,以适应各种订单的生产要求。对于小规模的企业,如果生产订单不是很充裕,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话,就没有必要配置一应俱全的生产设备,可以采用外协加工形式来补充工厂生产工艺的不足。因为可能有的工艺平时实际应用不多,若配置齐全的话,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

员,而且生产成本也会高于发外加工的成本,产品就会失去竞争的优势。

㈢、要注重强化管理手段,实现节能降耗

工厂的节能降耗主要应是通过生产管理和工艺控制思想的,其中管理措施和手段最为重要。事在人为,工厂生产的一切行为无一不是通过人去完成的,机器的科学操作、原材料的合理利用、生产工艺的安排等都离不开人。现实中,同样的机器,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操作工会产生不同的生产效果的情形不乏其例。以单面机生产瓦楞纸板为例,当原纸水分含量较高时,若操作者为了片面追求产量而盲目开快车,生产出来的瓦楞纸板不仅硬度、挺度差,而且容易出现脱胶、卷曲等不良现象,生产消耗也就大。再如更换一名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可能使管理局面发生较大的改观。

㈣、印刷工厂引进新技术的方向

现在印刷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产品交货期等方面。使用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和原材料,就意味着有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生产周期得到缩短,生产成本有一定的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也能随之增强。一定要看准市场。在酝酿引进新技术项目时,要先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看看本地区本行业相同的新技术项目是否饱和,市场的业务体量是否适合引进新技术,新技术引进后工厂生产结构如何调整,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深思熟虑,才能避免走弯路。引进新技术就意味着要投资,而投资之后能否得到好的回报,这主要取决于新技术项目的市场前景是否看好。如果发展的新技术不对路,就会面临开工不足的被动局面。因此,引进新技术不仅要把握好经营方向,还要注三:意掌握合适的度,这是很重要的。

三、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就是从让消费者完全满意着想, 企业各部门综合进行开发、保持、改进质量的努力, 以便最经济地进行生产和服务的㈠、团队合作。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完善产品质量。它贯穿于公司的每个环节之中, 所以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而为了改善产品质量我们必需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以及怎么样才一是正确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当然还包括如何才能达到正确的地方。虽然高层管理层控制着整体资源以及做出决策, 但是有时候可能处于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位置。因为以前通常都是他们雇佣员工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而知道该做什么或是如何做的人反而是客户和员工。这样, 在信息和知道如何去应用这些信急之间必须存在着某些联系。所以说需有一个自由和开放的交流空间, 而决不允许在提出建议和报告错误时存在着训斥和嘲笑。认识到管理者能多与员工交流是认为团队合作有价值的方式, 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更有活力的工作团体和一个能改善产品质量的自由的交流空间。

㈡、科学技术

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技术革命的社会。我们在技术上的革新就如逆水行舟, 处于不进则退的境地。而质量完善必须包含技术。不论是单个产品的质量提高还是整体质量一致的完善, 从含有高科技含量技术的应用到会使用技术的人员, 都需要技术支持。在质量管理的团队合作元素和技术元素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联系, 那就是有关产品质量的单个统计技术是由员工记录分析和总结的, 然后报告于管理阶层。所以说提高整体员工的合作性和技术性是必需的。

可以肯定的是, 越来越多的厂家己经看到了质量对于生存来说的重要性, 不断寻找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 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

四,信息管理

所谓信息资源是指产生于企业内外部、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与企业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企业的信息资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㈠、时效性

企业中的信息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无效。企业无用的信息会妨碍人们获得日常的信息。一个只增加信息的公司会发现它将越来越困难以找到它所需要的信息。检索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的费用与公司管理的信息量一起在增加,因此,印刷品、文件和实物信息的指数增长,要求企业加快剔除不需要的信息的速度。

㈡、共享性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一种本质属性,只要是信息就可以共享。在企业信息资源中,这种共享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许多信息可以被各个部门使用,从而保证了决策的一致性和行为的可协调性;二是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信息能够互相交换、共同利用。同时,信息共享常常是双向的,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获取者。信息的可共享性使信息在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升值,最终使所有信息共享的参与者都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所以说,信息共享是一种典型的“双赢”。

㈢、可存储性

可存储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企业的信息资源可以以文字的、数字的、图形的、声音的、符号的等形式存在,因此信息资源必须借助于各种媒体才能存在和传输,并由此产生各种储存方式;其次,信息资源存储性要求存储信息内容的真实与安全。计算机技术为信息资源的存储提供了条件。

㈣、可复制性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信息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进行无差别的复制,只要极小的代价就可以复制出完全与信息源具有同样功能的信息。同样,企业信息资源在客观上也是可复制的,但是需要考虑有关企业机密或者是产权的限制。

6.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六

实行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后,对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变化,确保安全稳定、设备质量优良,必须破除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强力推行精细化管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系统思考,准确定位,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正确的管理理念是推行精细管理的基础,决定着管理走向和管理行为。

1、透析现状,充分认清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全面分析管理现状,我们发现,虽然几年来一直在强调管理,规范管理,但一些久抓不治、久治不绝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表现在安全上。一些环节失控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在工区日常管理上、现场作业环节上尤为突出,作业防护不标准、岔区轨距杆串动等细节都引发了事故,折射出小错酿成大祸的深刻哲理。表现在设备质量上。一些作业跑粗、干大项扔小项的不良习惯大量存在,这些细小的问题成为质量高标准难以逾越的一步。表现在管理上。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和工作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现象,程序不清,台账不准,工作无定量管理无数据,严重影响着安全、质量和效益。从管理体制变化看。路局直管后,站段独立作战;生产力布局调整,管辖范围增大;设备基础薄弱,类型复杂不一。只有每一点、每一处、每个岗位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才能收到个体保整体、整体保大局的效果,才能解决管得过来、控制得住的问题。从运输组织调整看。客车提速、货车重载对现实安全、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粗放的作业组织,实行精益求精的管理、精雕细刻的作业,才能做到“局部补强保重载、质量均衡保畅通”。实施精细管理是堵塞细节漏洞、完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行为、扩大管理成效的现实所需、必然选择。

2、学习思考,破除制约精细化管理的思想障碍。我们通过学习《创新思维》、《变》、《卓越领导人的思维方式》,系统思考管理症结所在,寻求管理创新的最佳突破点;通过学习《细节决定成败》、《中国企业为何远离基业长青》,充分认识关注细节的重要意义,走精细化道路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学习《精细化管理》、《赢在执行》、《执行力—态度并不决定一切》,掌握精细管理的基本理论、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同时,我们通过专题培训、层层讲解的方法,在段报《基石魂》上开展细节大家谈、精细管理大讨论的方式,把精细管理理念灌输给干部职工,并把职工有感而发的“佳语心语”,诸如“细节无小事”、“细节就是利益”、“100-1=0”、“落实责任要用心,用心就能出细活”等,通过标语、粘贴画、宣传栏等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实施精细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观、毫米不差的标准观、一丝不苟的作业观、追求卓越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虚变引实变的效果。

3、制定方案,规范精细化管理的程序标准。为确保精细化管理规范运作,我们在深入车间、班组进行全面调研,摸清管理现状,找准症结问题,理清管理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了《精细管理实施要点》。此后,又分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行精细管理的关键性、细节性问题。几经充实、完善,最终确定了“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作保证,以文化为灵魂,职责划分精确,落实程序精密,考核评价精准,结果达标精品”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使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程序、标准、权责、重点得以规范。

二、创新体系,探索方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确保管理网络无漏洞、管理链条不脱节,必须突出过程管理,及时纠偏追责,才能使管理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1、构建体系,“六化”规范。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管理精细化的必要保证。

一是标准数据化。将段总体目标分解为安全、质量、成本、物资等4方面17项的量化指标,细化、量化到具体车间、班组、岗位、个人,并转化为数据化的可控标准。确定管理规范标准数据。针对路料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我们规划在路料集散地设大料场3处,在站区设小料场56处,根据每个料场的辐射范围,逐一确定存放路料的种类、规格及数量标准,多清少补,动态管理。设立过程控制标准数据。安全“两违”A类信息每季每百人控制在3件以内;线路质量实行“43225”控制法,即线路检查直线每4个枕木,曲线每3个枕木,道岔及轨距变化率每2个枕木一量,曲线按5米点检测,圆曲线任意量不超限;在材料管理上,垫板、胶垫差错率控制在20‰,零配件差错率控制在10‰,大项料、工具备品差错率为0。高定质量结果标准数据。动态消灭Ⅲ级超限和失格公里,优良率98%,每公里平均扣分3分,每公里Ⅱ级超限0.05处;静态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按《维规》标准减半,轨道状态达到“十二无”,用具体数字把标准定格。

二是职责定量化。定性化的职责要靠定量化的工作来履行。我们明确界定了3个层次、41个专业、129个岗位的权责,细分具体职责,逐一确定履行职责的方式方法、工作定量和完成时限。确定深入现场工作定量。从领导干部到科室干部、从车间干部到工班长,都有明确的检查项目、检查地点、检查时间、检查次数的定量规范。确定检查指导覆盖面定量。科室干部每月检查工作覆盖面不少于二分之一车间、六分之一班组,保证管理覆盖均衡,消除管理盲区。确定发现、分析、整改问题定量。每名管理人员每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分析报告,主管领导审核;每月在安全、生产、成本例会上,相关科室深度剖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时实施。

三是管理流程化。按照流程再造的原则,将管理过程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序单元,用信息作纽带,衔接管理层和执行层。制定了覆盖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等4类59种177个管理流程,对每个环节、每个项点都确定了相应的责任人和工作标准,通过加大关键环节控制力度,确保卡控到人、卡控到岗位、卡控到细节。

四是修制专业化。专业化是精细化的必要途径,做专才能做精。要通过整合资源、机构和劳动组织,集中管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变原有领工区养修合一的“小而全”为线路综合维修、重点项目整治的专业修;实现专业化、集中化、精细化管理。

五是评价制度化。为保证目标实现,我们紧紧抓住考核评价这个环节,制定了《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评价制度。每月测量统计,每季评价分析,汇总考核,对不合格项点打分,结果与奖罚联挂。及时找出精细化管理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制度办法。以目标的导向作用,促进管理精细化。六是手段信息化。为建立高效的运行系统,我们将局域网络连接到各车间,自主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段与车间的安全分析、绩效考核、材料请领核算、设备状态等管理信息,全部通过网络编制、下达和反馈,对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2、细节创造,“五法”推进。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模式,每个细节的强化都是一个创造过程。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些做细做精的方法。

一是工作“目录”管理法。对月份工作实行“目录”管理,每日工作实行“清单”管理。车间、科室每月列出工作项目,划档分类,分清主次,按轻重缓急逐项落实。管理人员每日列出工作清单,标明内容、地点、完成时间、完成效果,科长(主任)每日审核,打分评价。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和疏漏、拖延、懈怠等问题,达到工作过程时时控制、事事控制。

二是典型案例教育法。案例学习是将管理导入精细,最实用、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影射功能。我们将因细节控制消除隐患、因细节疏漏引发事故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在全段会议上剖析,集中讨论学习;重点管理问题书面通报,人手一份学习;对班组一日工作流程、一次作业标准、车间、班组管理规范等组织现场拍摄,制成光盘,全员观摩学习。

三是信息模板规范法。为了便于信息的传递、汇总、分析、处理,我们将信息分门别类,细化成安全、质量、技术、经营等4大类256项,对信息的填报形式、反馈时限、传递途径、处理方式进行统一规范,做到报表类微机自动生成、分析类模式一致、通知类样式固定。确保信息填记简便、传递快速、处理高效。

四是模拟演练求证法。模拟演练是对管理制度办法的反思、实证过程。我们本着稳妥推进的原则,每项新制度、新办法正式颁发前,都进行模拟试行,及时发现问题,修订完善后全面推开。如在制定防洪、防“三折”、道口交通肇事等应急预案时,连续组织应急演练,以实战找差距,以演练堵漏洞,进一步明确标准,严密程序,确保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实效性。

五是逐级复审复查法。为避免“部署了就等于落实了,安排了就等于完成了”,造成管理流程的“短路”现象,我们把管理过程复审、质量结果复查作为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严格规范。管理工作每日自上而下逐级复审,质量结果三日内自下而上逐级复查,保证达到标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建立问题台账,做到“四不放过”,跟踪整改,复查销号。

3、强力纠偏,“四式”问责。精细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纠偏的过程,只有过程精细,考核到位,才能保证结果精细。

一是“清单”式督办。建立了《管理督办控制制度》,专门成立了督办组,对科室职能部门每周需落实事项,拉出清单,专人督办,逐一复核。对车间管理办法执行情况抽查督办,每月至少抽查5个车间、20个工区的管理程序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严追究失管失控的责任。

二是“诊断”式纠偏。为促进各级管理者养成精细、精准、精确的习惯,我们从规范行为入手,经常性的分析诊断,查找精细管理的盲区,对症下药。针对部分干部在检查、推进工作时只顾重点,不兼顾其它,检查现场不看内业,只抓问题不分析整改,情况失真,数据失准等问题,我们规定干部下现场必须做到“四有四结合”,硬性规范了干部管理行为。针对职工作业不达标、修后失格问题,提级列入“两违”信息,分析原因,严格纠正,举一反三,通报全段,共同吸取教训。

三是“跟进”式考核。对管理过程每日考核。工区对职工实行日评分,月累积兑现;干部管理工作实行每日逐级打分评价,月末奖惩。对设备质量每周考核。静态评定组每周评定7个区间,每季纳入目标评价;动态小仪器每周一次全线检查,每月纳入绩效考核。对干部作用每月考核。对科室、车间干部强行划档,排队抓尾,每月三类干部不少于20%。我们还制订了《干部失职失责、职工“两违”记分考核办法》,对管理不规范、程序有疏漏、执行不彻底、控制不到位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架起“高压线”,累积减分达到限定分数者,自动“下课”。以刚性的考核追责,促使“求精”、“从细”成为习惯。四是“记名”式追责。针对作业责任不清、管理工作粗放的问题,我们实行了“五记”制度,即现场职工记名整修、工(班)长记名回检、车间干部记名复查、专业干部记名验收、领导干部记名评价,为有效追责提供了依据。

三、文化引领,能力支撑,促进管理精细化

管到深处是文化。推进精细化管理,需要奉献精神、优良文化和过硬素质的强大支撑。

1、促进管理精细化,必须大力弘扬基石精神。切实发扬“铸就基石、永争一流”的牡工精神,坚持“细节保达标,细节创优质”,超常规组织,超强度付出,开展创优大会战。每项维修出精品。我段管内桥涵设备老化陈旧,质量状态低劣。为了提高桥涵质量,我们制定计划,逐座推进。在图佳线263km桥维修中,牡桥领工区出动40人,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在现场搭起了简易帐篷,连续50天吃住在现场,每天作业时间达十五六个小时。疏通排水孔、整修支座、翻修护锥、更换人行道,安设挡砟板(块),修成路局公认的样板桥。每项工程出精品。在“两项”工程推进中,我们动员各方力量,干部分工包保,职工全员参战,加班加点,抢进度,保质量。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两项”工程91项,砌筑各类防护墙14400延长米,新设截排水设施7530延长米,木枕更换砼枕25300根,抢卸路料2700车。滨绥线牡丹江-杜草间建成了精品区段。科技投入出精品。积极争取路局帮助,研究和采用先进技术,对山砬危石进行彻底整治,投入65万元,安设柔性防护网3000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隐患。

2、促进管理精细化,必须着力培育优秀文化。精细来源于习惯,习惯养成靠强力规范。我们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功能,影响和促进干部职工养成精细的习惯。靠精神凝聚。提出了“创建全路一流工务段”的牡工愿景;提炼了“铸就基石,永争一流”的牡工精神,凝聚职工、激发干劲。靠理念创新。大力培树“严一格,紧一扣,零偏差是最高标准”的质量理念;“勤学善思,求新促变”的学习理念,“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发展理念,引导职工思变、创新。靠规范养成习惯。强力规范行为,达到习惯养成。推行职工“1435”行为准则(我段员工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符合我段价值观,符合精细化管理需要。

7.机房节能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篇七

一、机房节能管理重点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综合体现在节能环保、高可靠性和合理性3个方面。在已完成机房基础建设环节且基础设施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机房的硬件设备环节和软环境建设环节的节能规划是机房日常运维时期的重点关注对象, 旨在实现各系统的最大化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

机房节能管理首要之举是深入了解机房耗能布局, 对机房耗能进行详尽分析, 并采用中心机房电能利用率PUE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进行机房节能降耗效果评估。其计算公式为:PUE=机房总用电量/IT设备的总用电量。

中心机房的PUE值越大, 则表示由UPS供电系统、空调系统、输入/输出供配电以及照明系统等所组成的动力和环境保障基础设施所消耗的功耗越大;PUE值越小, 越能体现机房的节能性。PUE值的精确计算, 有助于更好地找出机房突出的耗能环节。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节能硬件设备, 包括制冷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

其次, 要综合考虑机房软环境建设。设备的排放、通风口的设置、机房的布线设计等都对节能有重大影响, 需要专业考察和设计。同时根据现有状况来整合和利用现有设备资源, 关注制冷过量的问题, 并可以适当采用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智能人性化管理, 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二、机房节能管理原则

地市央行中心机房是网络系统、业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集中运行的场所, 具有恒温、恒湿及无尘环境等特点, 实行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实施机房节能技术,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保证机房安全运行

机房节能工作应以确保运行环境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长为前提, 保证IT设备安全供电和通信网络畅通。由于IT设备使用了较多的集成电路元件, 而所有元件对运行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 在应用节能技术时, 必须满足IT设备对温度、洁净度、湿度的要求, 不能影响机房生产的安全运行。

(二) 确保节能技术可行、高效

节能技术方法很多,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应结合实际, 选择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设备以及可行的节能技术, 确保节能技术可行、高效。同时, 应树立超前意识, 兼顾机房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实现机房节能效率的最大化为目标, 避免软硬件投资过度和节能周期太过短暂。

(三) 健全科学合理的运维管理制度及评测机制

一方面, 强化机房空调维护和空调耗能管理, 合理调整机房设备布局及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改善机房的气流组织。另一方面, 为正确掌握机房节能效果, 应建立可行有效的评测机制。在节能措施实施前后, 规范开展事前预测与事后评估, 根据测试评估结果, 不断推进和完善机房节能工作。

三、机房节能管理工作实践

(一) 中心机房能耗组成与分析

地市央行中心机房能耗设备一般情况下由两类设备组成:IT设备和机房设备。IT设备包括网络通信设备、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等。机房设备包括配电设备、UPS、线缆、空调机、新风机、照明、加湿机、机柜、监控设备等。2010年, 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结合自身机房设备实际情况, 对中心机房耗电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见表1所列。

从表1可以看出, 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占比28%, 空调加湿及通风能耗占比11%, IT通信设备及服务器能耗占比46%, 变压器/UPS供电系统能耗占比11%, 照明能耗占比4%。由此可知, 机房空调系统和IT设备在机房能耗上占据主要位置, 解决好二者的节能降耗问题是机房节能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 关注IT设备节能

1. 衡量能耗指标, 做好设备购置选型

目前, 地市央行中心机房所用的服务器多为机架式服务器, 其双电源额定功率多为1.5 kW, 能耗较大。因此在购置服务器时, 不仅要注意处理器、硬盘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更应注重电源供应器的转换率。因为在对服务器进行供电时, 首先通过服务器电源供应器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直流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会出现电能损耗, 伴随热量的产生, 此热量进一步消耗空调制冷量, 形成恶性耗能循环。因此, 电源供应器的转换效率越高, 越省电。为减少大量人力、能耗的支出, 在设备选型时要尽量选用具有较宽工作温度和湿度范围的IT设备。实践表明, 如果将空调的运行温度 (回风口温度) 提高1℃, 就能将其运行效率提高3%左右。因此, 对IT设备购置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型, 是实现机房有效节能的基础。

2. 采用虚拟化技术, 整合服务器数量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一个服务器虚拟成若干个服务器使用。以下根据地市央行应用系统部署情况, 结合所用服务器性能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 服务器的使用率很底,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为有效降低能耗, 整合资源, 地市央行应根据应用系统使用情况, 对其进行分类, 如分为重要业务类、办公类、台账类等, 然后再分步进行虚拟整合。在应用了虚拟资源后, 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可提高至65%左右。通过虚拟化技术能够大幅减少服务器数量, 实现机房物理空间的缩小,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能源消耗。

(三) 关注机房空调设备节能

1. 选择适合机房运行的高能效比空调机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 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 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变频压缩机、变频风机空调以及直流变频空调等都是高效能空调。2010年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针对原精密空调严重老化、耗电量高的情况, 经过前期分析论证, 更换了高效能中心机房精密空调, 对空调更换前后的能耗指标进行对照, 见表2所列。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同等显冷量时, 普通空调是高能效比空调耗电量的1.35倍。以阜阳市中心支行中心机房精密空调更换前一年所需总电量1台约为162 060 kWh为例, 按电费为0.8元/kWh计算, 空调一年电费为129 648元, 更换后一年电费约为96 035元, 可以节省33 613元。由此高能效比空调比普通空调节能大约25%左右。

2. 科学合理设计送、回风气流组织系统

选用高效比空调是机房节能的一个措施, 但是降低机房空气制冷系统能耗的关键并不在于空调机的效率, 而在于机房设计的气流组织系统是否科学合理。因此, 送、回风气流组织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 关系到空调制冷系统降耗的成败和操作方式是否简便可行。

(1) 合理布局机柜冷热通道

据统计, 地市央行传统中心机房机柜一般采用正面同向摆放, 不区分冷热通道, 前面机柜设备排出的热风被后机柜设备吸收, 导致冷热气流混合, 只有少量冷风送至IT设备, 大部分冷风同热风混合回流至空调。尽管机房环境温度保持在22℃左右, 但机柜内IT设备微环境常出现局部热点。按照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机柜应面对面、背对背地排列, 形成冷、热通道, 遵循“冷道在柜前、热道在柜后”的原则, 有效提高冷风利用率, 从而降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

(2) 增大机柜前后门散热面积

由于地市央行中心机房建设较早, 机房基础设施建设较不规范, 目前部分中心机房还一直使用前门为玻璃门, 后门为铁皮门的机柜, 这样会严重影响冷气流的输送及热气流的排出。由于冷风通过送风口送至柜前, 冷气无法通过玻璃门进入机柜内, 而机柜内IT设备风扇排热无法排出, 此时机柜温度较高, 严重时会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 地市央行中心机房应使用具有通风率较高网孔门的机柜。一般孔径在6毫米至10毫米之间和开孔率在65%以上即可满足要求。通过采用网孔门设计, 能够形成通畅的气流, 快速带走IT设备排出的热量, 提高机柜散热效率。

(3) 充分利用室外新风进行机房温湿度调节

若室外温湿度适宜时, 可通过机房新风系统加大新风量从而引进室外冷空气, 利用室外冷空气为冷源降低机房温度。机房环境温度下降, 空调的耗能也将呈现指数级下降, 从而实现节能, 同时也保证了机房良好的空气质量。

四、结束语

除上述节能技术与措施外, 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刀片服务器节能成效也极为突出。它从电源供应器、处理器、内存和其他模块上降低功耗这一目标出发, 采用电源转换率高达90%以上的低功率电源模块, 使用低电压处理器与内存, 共享电源供电模块、散热风扇和其他模块等技术, 从而在其系统整体上极大地降低了功耗。据实践表明, 刀片服务器取代传统的台式或机架式服务器后, 可以节能20%~40%。但限于刀片服务器总成本较大、供应商售后服务要求高和目前系统应用发展需求不强的总体状况, 地市中支使用刀片服务器尚待时日。另外, 在UPS电源管理、照明系统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和多种节能措施。

8.税收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税收管理创新的实践

创新建立各项工作机制。一是构建分税种、分行业税源预测、预警管理机制。二是完善基础制度建设、分税种管理措施、诚信征税、纳税服务及服务质量考核评价、税务稽查、税收执法监督等机制,以及执法程序、执法过错及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三是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并以地税廉政文化建设为主线,构筑违法惩治机制。四是强化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管理,构建以生产经营、发票管理、财务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税源监管机制,推进房地产、建筑业一体化管理。如对土地一级开发和二手房交易环节实施重点监控;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在全市范围内搭建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协税护税网络组织,目前已设立76个委托代征工作站,实现个体及零散税收委托代征的全覆盖。

深度推进数据管理工作。以江苏省级大集中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强化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和增值利用,初步形成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开发税收风险管理平台,以创新业务流程为重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通过采集、分析和利用各类涉税数据资源,实现风险按户归集和分级排序,从中识别、推送解决和预防纳税风险的问题,对于推进税收征管由普管制向专业化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并完善以异常涉税信息流为导向、专业化团队集中管理与基层应对相结合的涉税数据管理方式。创新开发税务稽查查账软件,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专案检查、分级分类稽查和税收专项整治,“十一五”期间累计查补收入达到22亿元,有力规范了经济税收秩序。

创新完善纳服体系建设。一是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整合办税服务资源,全系统办税服务厅全面建成全功能窗口,在政府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全功能办税厅,实行一窗多能、通办,并推行部分涉税业务同城通办和免填单服务。二是实施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发税务行政审批管理软件,235件审批事项实现即时出件、当场办结。三是研发应用办税厅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提升了办税服务效能,并在全省地税系统推广运行。四是构建咨询服务体系、强化地税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税收宣传辅导格局。如在全省率先开通12366远程人工座席,推出12366专家座席组团服务机制,开通网上在线咨询。五是拓展电子办税载体。如实施以省级大集中系统为基础、总局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为依托的电子化征缴体系,电子缴款率达到100%。缴纳税款方式多样化,包括实时扣税、自缴核销、银行端查询缴款、POS机缴款等。同时,网上申报纳税人全面推行CA认证,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快捷、高效、安全进行网上电子申报。六是构建纳税人权益保护体系,如在全国率先成立纳税人之家、纳税人维权服务中心,开展政策沟通、信息对接、民主评议、权益保障等服务。

构建税收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按照覆盖全部税种、锁定重大风险、突出行业(类型)管理的原则,结合风险监控机构的专业优势、机关实体化部门的税种管理优势、风险应对部门的评定经验优势,建立起能满足征收、评定、管理、稽查各环节的指标体系。同时,从各税种申报合规性上,设计覆盖各税种的风险指标;从重大风险特征上,整合风险指标,构建分行业、企业类型的分级分类风险模型;自征管数据、纳税人财务数据,到第三方数据,由易到难梳理,不断深化指标(模型)创建工作。另外,建立风险识别调研制度,规范指标(模型)建设的分析调研、典型性调查、论证维护等阶段要求,对主要行业(类型)、重大风险领域系统性地开展风险识别调研。目前,已创建风险指标251个,构建了外籍个人所得税、房地产行业、餐饮行业、房产类税收、交通运输业、物业管理、小额贷款、大企业管理等12个行业(类型)风险模型。

重视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干部职位绩效管理。按照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税务稽查、业务综合、行政管理五类岗位,制定各类岗位绩效考核核心指标,明确绩效考评层级、简约考评方法、优化考评指标,职位绩效管理有序推进;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设立无锡地税网络学校,初步形成以网络学校为主体、在岗学习和院校培训相配套的培训格局。二是建立专业团队和人才库。制定团队管理办法和专业人才库建设意见,组建了行政执法类、综合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三个大类共21个专业人才库,共计245人次。同时,建立了17个专业团队,有效发挥团队人才的领先优势,推进重点难点工作开展。三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如创新实施廉政风险管理办法,研发税收执法预警监察系统;探索税务内控机制建设,建成具有无锡地税特色的惩防体系。四是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反公开承诺的行为,以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地税局在全市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社会评议中保持名列前茅的位置,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推进税务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税务部门应主动分析纳税人特点,重视援助监管,突出权益性服务,引入纳税人参事机制,依法开展纳税人合法权益救济工作,增进征纳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同时,要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在依法诚信征税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将税务管理的重点放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征纳矛盾、保障纳税人权益上,使纳税人得到高效、有序的税务管理与服务。

完善依法诚信执法机制。应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创新驱动机制;通过信息资源系统有序地应用,挖掘有价值的税收分析数据,分析比对第三方数据,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服务;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实施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将坚持创新作为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高平台跨越的重要战略举措,营造开拓进取、永争第一的创新氛围;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保全和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行为;完善税收执法中的回避、告知、听证、说明理由等各项程序制度。

深化涉税数据管理应运。依据不同数据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特点,将数据分为日常征管数据、财务数据、第三方数据三种类型,采用先易后难、依次推进的方式,夯实日常征管数据基础分析,提高财务数据利用质量,稳步扩大第三方数据采集,打开风险特征信息源的空间,有效支撑风险管理各阶段不同的要求。严格落实与工商、国税、国土、统计、电力等部门建立的信息交换制度,明确规定内外部接口数据项标准,实现第三方数据与税务机关内部数据的有效匹配。

创新税务文化建设。一是要树立创新理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保守观念,积极树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工作理念,将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否具备突破胆略作为评价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标准。二是尊重首创精神。针对当前税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大力倡导和尊重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首创精神,转变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工作制度,充分调动上下级、组织与个人的积极性,增强创新工作的合力。并将创新作为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方面,以创新项目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完善考评指标,明确考评标准,对创新工作的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

9.管理学教学方法思考与实践 篇九

[ 录入者:zhaotou | 时间:2008-12-16 13:39:01 | 作者: | 来源: | 浏览:9

次 ] 摘 要:管理学是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管理类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教学大纲;学生特点;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及其准备的主要依据 

(1)教学大纲,是教师授课的方向性依据。它规定了学习对象的培养目标,人才业务规格要求,规定了素质及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基本途径和基本资源。教学大纲有助于教师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还规定了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使我们能够理解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2)学生特点,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性依据,也可以说是主客体方面的依据。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但同时也是主体,具有主客体两重性。从初步的教学接触了解来看,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科学文化基础比较好;

②对人文类课程有兴趣,与管理类课程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更多一些;

③自学能力比较强,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

④学习习惯比较好,进取心强一些,相当部分同学都有考研究生的意向或打算。

(3)教学资料,是教师授课的信息性依据。主要指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管理学》的教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更加突出实用性,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落俗套,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收集和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这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提高。

(4)教学手段,是教师授课的物质性依据。教师教学手段的实现依靠学校教学条件的支持,我们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但能够展现视觉效果好的文字,而且配以插图、照片和相关影视资料,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特点

(1)管理类教材学生一般自己看得懂,有比较强的可自学性,这给学生在课堂的听课价值与听课兴趣带来了问题,而本科生有更高的自学能力,这问题就更加突出。在种情况下,学生会觉得听这样的课必要性不太大,或觉得没有必要整节课都认真听。即觉得“听不如看”——即使课堂上没有听,课后花更少的时间就可以补回来。

(2)学生在日常的学生与生活中,已或多或少接触了管理事例,有一定的初级经验。对管理课或有一定的兴趣,当然也存在着某些误解与偏见。

(3)抽象性特点。管理学中的许多道理和结果都难以直观地看出来,这增加了学习的枯燥性,会增加理解的难度,降低学习者的兴趣。管理学课程的抽象性来源于管理现象本身的特点。管理实践的对象主要是人,管理就是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人的心理表现是很难直接看出来的。所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行为以及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是不直观的,许多时候要靠思维去把握、去概括,需要用心去体会。因此,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等听起来会感觉抽象枯燥,掌握起来觉得难以琢磨,结果检验也不那么直接和好计量。

总之,管理类课程看起来是好教的,实际上要教好是更不容易的。所以,也需要理解管理类教师的难处。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其一,在教师同样具备该专业课程知识深度的前提下,学生看得懂的课程,比学生自己看不懂的课程难教,因为后者一般只要依教材按部就班讲就行了,而前者如果也这样做,则意味着教学失败。

其二,抽象的东西比直观的东西难教,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难教。因为用人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观察和检验的东西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用抽象的思维去感觉、去体会就要困难许多。

(4)基于第三点,管理学课堂上的学生群体就是其理论与方法的实验对象,课堂就是实验室。这是它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关键是善于运用。教学法考虑与实践

10.班级管理中正面管教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

摘 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的高级需要包括: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渴望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如果这些需求在班级中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将有助于减少班级中的不良行为,有助于班级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正面管教;归属感;自我价值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的高级需要包括: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认为:“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这是决定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同学关系――的首要因素。”这都表明,归属感和价值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在班级中,学生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他就不必通过不良行为来引起关注。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正面管教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

一、在家长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交流的绿色通道,增强孩子的归属感

我所在的是一个有着十个来自离异甚至再婚家庭的孩子的班级,冷漠的眼神,孤僻的性格,伤人的话语是他们的倔强的外在。他们跟老师顶牛,跟同学吵架,经常破坏公物等。班风一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家长交流,我也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没办法跟孩子沟通,更没办法进行教育。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从不健全的家庭平时感受到的都是伤害,因而没有归属感,其实内心深处他们比谁都渴望得到爱。他们缺少归属感、安全感,因此比其他孩子更为叛逆,伪装得“刀枪不入”,借以保护自己;为了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关注,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喜欢标新立异。

“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明白了他们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我想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平时不轻易表达的、深藏于内心的、对孩子深沉而含蓄的爱。圣诞节快到了,我便策划送孩子们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

我请家长打上几行字用邮件发给我,讲讲孩子童年的趣事;讲讲心底里一直最想跟孩子说的话;说说心底里对孩子的那份感激,孩子纯真的心教会我们很多;讲讲心里对孩子最真的期待;说说心底里对孩子的那份歉意,或许因为工作忙不能陪他,或许……我要求家长们的信的称呼以“亲爱的孩子”开始。

我请朗诵好的同学为我们传递这份特殊的圣诞礼物,不读同学的名字,也不指明这封信是哪个家长写的,只是把内容读出来。我相信,无论哪个孩子听了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座位上的孩子们一个个泪水决堤一般,读着信的孩子声音也逐渐哽咽,纸巾从一个人手中传到另一个人手中,那是圣诞节当天的班会课,他们整整哭了一节课。哭的最厉害的就是班级里的“混世魔王”。

我知道我成功了,他们用倔强铸造的感情堤坝一点点崩溃了。

元旦时,我送出了我自己的“元旦礼物”,向孩子们表达了我对他们的爱和期望。

家长会时,我组织学生采用同样方式向家长献上了学生自己的“新年礼物”,表达他们许久都没吐露的真情实意:“我们无数次封闭自我,不想让你们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就在那一天你们表达了你们无条件的爱和希望。只是爱和希望罢了,我们却崩溃了,我们屈服了,我们也懂得了:懂得了你们的感受,懂得了那一次次的批评与气愤得扭曲的脸上是爱……”

那一天我在家长们的眼中看到了欣喜和感动的泪。

慢慢的,学生开始改变了,不再与家长对着干,开始渐渐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采纳家长老师的建议。因为他们意识到无论怎样,每个家长都是充满着对孩子的爱的,只是有的时候方式可能不甚妥当,有的时候可能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与用心,感受到了所有家长的关怀,有了归属感。他们甚至将用书信表达情感的方式保持了下来,平时我会经常收到他们充满爱的讯息的纸条。

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从班主任和家长那里获得归属感,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和家长尊敬、信任和亲近,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孩子内心的情感障碍才会缩减到最少,孩子内心才不会因为积攒了太多的情绪垃圾而采取消极甚至抵抗的态度。

二、通过良好的互助与竞争机制,实现自我管理,增强自我价值感

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如果班主任管得太多,事必躬亲,那就剥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提升生活技能、感受自我价值的机会。如果大多事情都交给几个班干做,那就剥夺了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提升生活技能、感受自我价值的机会。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吸收全体学生参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初二下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宣布了一项决定:这个学期小组由他们自己组织,座位由他们自己安排。只有一个总的原则: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小组安排好后将在各小组之间展开学习、卫生、纪律、好人好事等各方面的竞争,每周评出两个优胜小组。每组由一名团员带领,愿意一起共同进步的同学组成一组,按男女比例搭配,按学习水平高中低搭配。令我吃惊的是:他们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这两个人在一起总是闹别扭,那两个人坐在一起总是会说话……这些远远比我一个班主任考虑得全面。

很快小组安排好了,我又组织他们拟定本小组的规划,如制订小组目标、制订小组内的奖惩措施,安排值日、安排收作业人员,每个人在小组内都有着自己的一项任务。安排任务时,他们考虑了综合个人特长、工作需要、小组运转的统筹安排等几个因素。

纪律、卫生、学习、文艺、体育、眼保健操各负责人,各科课代表,负责制定负责领域相应的加分、扣分制度,班委会议先讨论修改,利用班会进行公布,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如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增加进去。

这样规章制度是学生们自己制订的,他们就比较愿意遵守。每个人在班级中都有一项任务,又增强了他们在班级中的归属感,并能让他们体会到自我价值感――我可以为班级服务。

班级还制订了一项“小组提请表扬”的制度,每周五班会的时间是进行一周总结的时间,每个小组在班会上可以提请表扬小组成员,谁做了一件什么好事,谁在哪科取得了进步,优点一个个被提出,安全员定时锁门、关窗、关饮水机、定时开门会受到表扬;主动地帮值日生打扫卫生会受到表扬;捡起地上的垃圾会受到表扬;将“跌倒”的工具“扶正”会受到表扬……表扬时大家都会鼓掌表示赞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断地感受到哪种行为是好的,哪种行为是大家赞赏的,哪种行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就这样,班级一点点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基本上不用每节下课就往班级里跑了,出去开会也不用担心卫生问题、纪律问题,各班干每周四会把评分表交给班长,班干星期五一早肯定会把评分表交到我手上。他们期待着周五拿到奖品,他们期待着周五得到表扬,哪怕是学习最差的学生眼里都有了亮光,因为他知道他虽然离大部队差得远,但他的进步,他为班级所做的某件小小的事情,会在小组、会在全班得到肯定。通过这一制度,被表扬的学生又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价值感。

归属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爱的”,自我价值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对集体有用的”。通过搭建情感交流的桥梁与提供自我管理的平台,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各项生活技能,有助于减少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有助于班级朝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

11.友联灌区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灌区管理;实践与思考

1.灌区的基础设施及运行情况

1.1灌区的基础设施

甘肃省高台县友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高台县境内,是全国402个大型灌区之一.以高台县城为中心,东延伸至临泽县境内,西至高台县罗城乡,南与肃南县毗邻,北靠黑河。东西长41.5公里,南北宽20公里,面积约830平方公里。从黑河自流引水,属河井混灌的大型灌区。灌区辖6个乡(镇),89个行政村(含7个社区),548个合作社,57个国营、集体和个体农场。总人口116526人。其中农业人口88494人,城镇人口28032人,有效灌溉面积33.54万亩,其中农田24.36万亩,果园2.71万亩,林草地6.47万亩。全灌区注册用水协会87个。至2014年底,灌区已建成洼地水库8座,总库容2296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1座,库容1048.5立方米,小(1)型水库6座,小(2)水库1座。建成干、支、斗、农各级渠道831条828.796公里,各级渠道建筑物4986座。其中:干渠12条223.024公里,建筑物825座;支渠40条154.86公里,建筑物1086座;斗渠482条478.588公里,建筑物6098座;农渠968条769.85公里,建筑物1874座。灌区经过多年的节水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高标准衬砌渠道,干支渠衬砌率83.1%;斗渠衬砌率71%;农渠衬砌率40%。灌区共有各类灌溉井2261眼,已配套2022眼,占89.4%,管灌9.54万亩,滴管2.36万亩,喷灌0.1万亩。有效地缩短了灌溉时间和轮期,发挥了工程节水效益,改善了灌区生态环境,为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工程保障。

1.2灌区现行运行情况

灌区经过多年的运行已初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亩定量,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转,城乡一体”的一整套运行机制。

2.灌区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严重短缺,水供需矛盾突出

实行按方收费会直接影响管理费用短缺,而通过加大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管理来弥补农业用水缺额的方案还未能有效实施。

2.2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未能落到实处

由于缺乏有效的计量设施,致使用水单位的定额管理无法实现量水科学、公平、合理,导致总量控制指标未能全面落实。部分用水协会用水总量超过了水资源配置方案控制的指标。

2.3 地下水资源开采不能有效得到控制

有地表水不用而采用地下水,灌区采用了智能化水表对地下水进行了管理,但因资金问题未能全面履盖。只有严格控制地下水提取量,实现水量科学、公平、合理的配置,才能更好的,快速的全面实现灌区水票制供水管理模式。

2.4收费管理方式落后

灌区现行的收费管理方式是传统的按亩收费和水票制按方收费两种方式并存,由于两种收费方式的存在,造成了灌区以每个渠系为单位管理,渠系与渠系各自为营,以至于管理人员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管理成本不能有效降低。

2.5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和用水户代表文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受资金的困扰,协会经费和管理人员的报酬无法解决,使协会的职能作用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

2.6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不能合理调配

主要是地下水需水时段集中,对地下水的计量控制管理有限,更突出的矛盾在于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价成本不均衡,比如以友联灌区为例,地表水0.1元/方,而地下水仅收取水资源费0.01/-0.04元/方的阶梯水价,平均水价在0.02元/方以下。产生的电费由电力部门收取。两者相比地下水收取的水电费小于地表水,因此部分区域或部分用水户即便有地表水可用但却选择用地下水灌溉,发生了地下水超采或地表水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

3.灌区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通过灌区按方供水管理模式的运行,证明水权理论为灌区节水发展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制度框架。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是建设节水发展的具体途径。灌区的运行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落实和强化总量控制

对一个流域或区域的可利用水资源,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首先分配和确保生活、生态用水,其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不能以牺牲地下水超采的代价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3.2水量指标逐级向下分配,明确各用水单元的权利和义务

将区域内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总量指标,根据区域内人口、耕地、牲畜以及其它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建立定额管理指标体系,水权管理是在编制水资源配置方案分配水量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分配水量的稳定性,使过去短期化和保障程度不高的水量指标逐渐成为各用水单位稳定和可预期的权利。

3.3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计量和监测系统

为实现水票制供水提供保障,水权的分配、实施和流转需要依托一套基础设施体系,最重要的是计量设施、监测设施和实时调度系统,从灌区运行情况来看,计量设施的匮乏已经成为灌区推行水权制度的“瓶颈”。各地区在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体系的同时,必须重视计量、监测和调度设施的建设。通过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应用,减少用水调度管理的随意性,减少水事纠纷,增加水量使用的公正性,控制的有效性,配水的均匀性,收费的透明性,使灌区整体效益得到提高,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12.机关车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十二

车辆管理是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为干部日常工作提供安全、及时、高效的用车服务保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 不仅关系到机关工作正常运行, 而且还影响着机关形象。所以, 机关车辆管理上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实现车辆调度的科学化与经济化, 从而为机关单位赢得利益、为社会创造效益。试想, 如果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的话, 机关车辆就会给城市交通、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 新新形势下的机关车辆管理必须要改革、必须要创新,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带动所有机动车辆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机关车辆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统计工作任务的不断攀升, 我省统计系统单位的车辆服务保障任务也日益繁重, 使得管好车的难度增大, 保证用好车的难度更大。

突出的问题如: (1) 车辆使用量陡增; (2) 车辆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3) 用车季节性强导致调度不畅; (4) 司机身份不同, 待遇不一, 增加管理难度。因此也出现了“管车”和“用车”的矛盾突出, “服务”和“管理”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 突出表现在:

1、管理手段和水平不高

在车辆使用方面, 对车辆及驾驶人的管理还沿用各种手写登记表格、台账, 以及简单使用微机录入、处理、查询等静态管理, 手续繁琐、透明性不强、知情率偏低而导致群众满意率低下。

2、维修保养流程控制难

在车辆维修方面, 过去驾驶员到修理厂修车缺乏严格的审批和查验程序, 造成车辆维修成本偏高, 而传统模式下的车辆管理又很难实现有效的程序和成本控制。

3、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在管理监督方面, 过去存在对驾驶员、车辆管理偏松的情况, 不仅增加了油耗, 还增加了车辆出事故和故障的几率, 对正常的车辆使用造成影响。

此外, 还有诸如:公车私用、车损和能耗高、维修费高、事故发生多、人车矛盾多、车辆资产流失问题突出等。

三、搞好机关车辆管理工作的建议

车辆管理, 是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为统计系统干部提供安全、及时、高效的用车服务保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 不仅关系到机关工作正常运行而且还影响着机关形象。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工作体会, 认为搞好机关车辆管理工作, 要做好:

1、不断健全规范制度, 实现科学调度

要按照法律、文件等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章立制, 对车辆采购、车辆使用、车辆维修、车辆更新等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这样才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各环节的控制, 才能对全系统的车辆依据统一标准和规范进行运作, 从而实现机关车辆有序的管理。要实现调度的科学性, 一是要本着公平合理、综合利用的原则调度车辆, 确保工作用车;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 充分考虑车少、人多、工作量大、供求矛盾突出的实际, 最大限度提高车辆利用效率。

2、科学合理派车, 提高集约管理水平

一是明确后勤中心车辆管理的权威。部门用车应根据统一调度, 服从派车安排, 严禁“吃点菜”, 部门租车应有后勤中心签署意见, 否则租车费用自理。二是科学统筹各部门用车需求, 按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保证业务部门工作用车需要。三是增强节约意识, 做到能用一辆车决不多用一辆, 能拼车使用, 尽量服从安排节约使用, 对不服从安排的相应扣减用车里程。

3、以方便实用为原则, 并争取领导重视

机关单位在作车辆管理方案时, 要广泛征求意见,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再进行提炼整合, 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车辆系统管理流程。从而全面实现了所需功能, 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进而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支持。同时, 在推进车辆管理改革的过程中, 领导要不断强调改革的必要性, 要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保证, 对于各项建议和方案积极地予以论证, 推动各级管理者负责落实。

4、根据人员编制特点, 实行分层次考核管理

根据人员身份的差异, 试行分正式驾驶员和聘用驾驶员两个层面分别考核, 对优秀驾驶员实行精神奖励结合一定的物质奖励进行激励, 对考核排名靠后同志实行诫免谈话, 进行鞭策, 调动驾驶员工作积极性。

5、严格督促检查, 规范驾驶员行为

一是抓好制度落实。坚持车辆安全周检查制度, 对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形象不佳等问题实行重罚;坚持驾驶员考核月通报制, 对驾驶员违规操作的问题及时批评指正。二是抓好经常性管理。规范车辆管理, 贵在落实, 重在经常, 克服短期行为和突击应付思想, 始终坚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培养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三是加强教育, 提升驾驶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四是司机奖惩要严格。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机关车辆管理必须要创新;必须要发展;必须要落到实处, 从实际出发, 调整机关车辆的数量与使用次数, 并用严格、科学的制度来指导机关车辆的使用效果, 合理、科学的增加机关车辆的数量与配置标准。使机关车辆可以健康、合理、可持续化地发展, 并能够通过这种管理措施来带动所有机动车辆的管理, 使我国的机动车车辆管理走上科学、系统、正规的发展方向上, 为我国经济、交通、环境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摘要:实践证明, 要合理地解决好“管车”和“用车”的矛盾, 只有摒弃旧的管理模式, 依托创新管理手段, 和用先进的机制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车辆的系统管理, 才能使得机关车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产生实效。

关键词:机关车辆,管理,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珑.新形势下的机关车辆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9期[1]王珑.新形势下的机关车辆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9期

上一篇:高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下一篇:校本舞台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