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共8篇)
1.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一
第一单元 第四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策划了四大案件,其中之一是诛杀宰相胡惟庸,此后明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B)A.设置三省六部
C.设置军机处
B.废除宰相制度 D.废除科举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明太祖朱元璋废掉宰相的基本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B项。2.(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C)A.提高办事效率
C.加强专制统治
B.扩大统治基础 D.增强六部权力
[解析]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直属皇帝,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3.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帝设置了大学士之职,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大学士们被安排在紫禁城内各宫殿中随时应召,由于大学士分散在各宫各殿,不聚集在一处,因此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下列对“大学士”的说法错误的是(B)A.其职责具有临时性 C.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求
B.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D.属于皇帝的侍从、顾问
[解析] 依据“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分析可知,B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由“随时应召”可知A项说法正确;大学士的设置满足了君主专权的需要,C项说法正确。
4.(2018·遵义高一联考)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C)A.是皇权执行机构
C.有助于合理决策
B.其阁员位卑权重 D.是中枢决议机构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B项错误;内廷的秘书班子,有助于合理决策,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
5.(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D)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解析] 明朝时期设立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制度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6.(2018·莱芜高一联考)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C)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丞相职权
[解析] 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可知,内阁大臣可以通过皇帝的信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故C项正确。
7.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八旗固山额真合称八大臣,与诸王贝勒共议国政。诸王兼领六部事,议政纷纭难决。这不能说明(D)A.议政王大臣会议有较大的决策权 B.六部处于从属地位
C.王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D.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解析] 由“八大臣,与诸王贝勒共议国政”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诸王兼领六部事”可知,B项说法正确;由“诸王……议政纷纭难决”可知,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8.据《清史稿》记载,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D)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B.六部分掌行政权 D.军机处的设置
[解析]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
9.(2018·常州高一检测)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A)A.由来
C.特点
B.职能 D.性质
[解析] 材料中“军事机密办公室”与军机处最初是处理西北军务史实相符,故A项正确;军机处职能是上传下达,故B项错误;军机处特点是“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和决策封闭”,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军机处属于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办事机构,故D项错误。
10.(2018·岳阳高一期末)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这表明(D)①内阁已形同虚设 ②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④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公文和政令不再经由内阁处理,故内阁形同虚设,①正确;政令经由军机处发出,各方政务由皇帝处理,全国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由此可知②④正确;政务处理不再经由其他环节,行政效率有所提高,③正确。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项。
11.(2018·苏州高一检测)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①废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
C.①③②
B.②①③ D.③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清朝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
12.(2018·广东学业水平模拟)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
C.①③
B.①②③ D.②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特征是建立皇权绝对权威、皇权控制中央机构、削弱地方权力、注重思想控制。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南昌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答案]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避免君主独断等。(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答案] 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事务;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3)从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吗?
[答案] 趋势:不断调整中央行政机构,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14.(2018·洛阳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材料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解析] 秦汉时期我国从传统的贵族分封制走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代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制度标志着中国中枢权力体制的成熟与完善。
[答案] 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解析] 依据材料回答。
[答案] 缺乏人才;唐朝政治体制的影响。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解析]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联系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二
一、历史教学中的设疑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 特别要关注教材中给出的原始材料, 包括历史纵横、资料回放、插图等, 充分利用好这些原始材料的设疑价值, 不仅有利于很好地梳理教材, 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也使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之内解决教材中提出的一些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如例1: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 提高农产品价格, 罗斯福政府只得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1933年, 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 屠宰了20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
思考:罗斯福新政中为什么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教材第85页的历史纵横) 通过这样的设疑, 很好解决了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重点问题。
例2: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走的是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妄图用战争摆脱面临的困境, 建立起一种军事型经济。这为即将发生的大规模侵略战争, 打下了经济和军事基础。
思考:美国和德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从经济实力、政治、历史传统等方面思考)
(教材第86页的历史纵横) 通过这样的设疑, 让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影响是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这一教学重点。
例3:
(教材第85页的插图) 通过这样的设疑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然, 教师在设疑时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和锻炼的机会, 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二、历史教学中的对话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堂教学应呈现开放性、多样化, 学生应积极参与其中并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而历史教学模式中“对话”显然达到了这一要求。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阵地。生生对话, 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合作交流, 寻求答案;师生对话, 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如例4:
罗斯福初任总统时, 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早在担任纽约州州长时, 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 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 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 后经挑选、扩充, 日臻完善, 形成了他的“智囊团”。正是这个智囊团, 成为罗斯福作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 (金融委员会、工业委员会、农业委员会、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 成员, 请你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教师可以这样操作:第一阶段, 教师提出活动方案, 学生分组协作, 探究交流。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两桌为一个单位相互讨论, 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 生生对话, 形成答案。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中去, 师生互动, 巡回指导, 在指导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二阶段, 对话交流、展示成果、收获共享。教师请每个小组派出1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 本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教师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点评, 并结合教材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研讨交流, 最后形成共识, 从而得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作用。
在这样的民主氛围下,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变得活泼有趣, 学生也能有条不紊地得出学习的答案。在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 学生发言大胆, 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其潜能得到激发, 学生在“思”“动”“答”“评”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 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
三、历史教学中的延伸
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延伸, 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记忆的效果, 也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习惯的养成。历史教学中的延伸可以有这样的几种类型。一是介绍型, 如例5: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教材第86页原文)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呢?教师可作介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体制, 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参与到经济的运行和管理中, 并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干预。第二次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处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罗斯福新政后资本主义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二是比较型, 如例6:
有人说, 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 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 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 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共同之处:敢于直面困难, 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创新, 大胆尝试;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
三是分析型, 如例7:为什么说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是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呢?教师可作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 就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也就必然会引发经济危机, 所以要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就必须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这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不可能做到的。这里只谈到三种类型的延伸, 延伸的类型还有很多:如纵向延伸, 就是对教材本身知识点的深入挖掘;又如横向延伸, 就是联系到与课文相似或相对的内容, 呈发散状拓展。历史教学中的延伸方向广、途径多, 其深度、广度的把握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仔细斟酌, 一定要掌握合适的度, 过犹不及。
3.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被英国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A.政变主要是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 B.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而取得政权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政变结束了查理二世的统治
解析:1688年的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是因为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A、C、D三项没有说明“光荣革命”的本质含义。
答案:B 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它使英国上下达成共识即抛弃革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行制度创新来促进国家的近代化,成为英国模式的鲜明特点。
答案:C 3.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
解析:“克服专制王权”即限制国王的权力,为此提供法律性保障的是《权利法案》。A、B两项只能说明推翻了前任国王的专制统治,但无法为实现永久性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提供保障,克伦威尔的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便是例证;两党制是议会政治发展的产物,与是否“克服专制王权”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C 4.《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解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A项错;B、D两项是现实意义,只有C项是最深远的历史影响。
答案:C 5.1689年《权利法案》第11条规定:“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这一规定体现了()A.对君主司法权的限制 B.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 C.《权利法案》的保守性 D.维护司法公正的要求 答案:C 6.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英国曾经建立过共和政体,但最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这没有体现()A.革命带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 C.不同阶级、阶层利益与矛盾的妥协 D.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 答案:D 7.观察下面的图片(瓦特和改良蒸汽机),其对英国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英国内阁制得以形成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取得更多席位 D.英国两党制形成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答案:C
8.“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此英国出现了()A.“光荣革命” B.内阁制
C.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D.1832年议会改革
解析:从题干的“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新的经济利益”等关键信息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并未获得较多的政治权利,而改变此现状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D 9.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内容来看,王位的传承是由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的。因此反映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D 10.前不久,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解析:在英国责任制内阁中,内阁由议会的多数派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故选C项。
答案:C 11.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这种政体下,英王不能左右政府的行为,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英王是国家的象征,故B项正确。
答案:B 12.在英国,首相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首相组建内阁的先河 B.19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得以完善 C.英国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领袖 D.首相上台组阁需要英王任命
解析:本题考查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责任制内阁下英国首相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责任制内阁下的首相必须是议会中多数党领袖,名义上对国王负责,排除C、D两项;责任制内阁是逐渐形成的,19世纪中期得以完善,排除B项;实际上第一任英国首相沃波尔当时并没有组阁的权力,而只是主持内阁会议,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政治制度,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中“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等信息,结合所学答出郡县制的历史作用;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分析根本原因。第(2)问,关键是理解“旧制度”的含义,然后结合英国政体特点和1832年议会改革的史实回答。第(3)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根据题目具体要求,结合材料回答,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1)历史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关系为依据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它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
根本原因:它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基本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
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是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汉代中外朝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始终围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本原精神,不断加以完善创新,如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进行议会选举制改革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 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 000~4 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答案:(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2)创新:责任制内阁形成与发展。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采薇》的思想内容及重章叠唱等艺术特色。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诵读,感知课文。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诗文本进行鉴赏
(3)了解诗歌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经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把握戍卒的形象,领会其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2)体会本诗中融情于景、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及其作用。【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这首歌表现的是和平年代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在古典诗词中,表现战士思乡主题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在古代,战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有慷慨的豪情壮志与征战建功的理想,有战争带给人民的心灵痛苦,有长期征战在外对家与亲人的思念和有家不能回的凄楚,无不涌动着感人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经·小雅·采薇》,走进那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感受征人的情感和泪水。
二、进入新课
1、结合注释,自读课文,标注生词。(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读书阅读的习惯)
2、词语积累:(加强文言文诗词积累学习)⑴ 通假字
莫──暮 棘──急 华──花 ⑵ 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 岂不日戒 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
⑶ 古今异义: 小人所腓
小人: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今义:道德卑劣的人。君子所依
君子:古义:将帅。今义:道德高尚的人 ⑷ 重点词语:
作(刚刚生长出)
柔(嫩芽)刚(硬的芽)斯(助词和语气词)
孔(很)载(助词)
3、师生共同鉴赏课文,疏通大意。
三、整体感知
1、本诗内容:
明确:本文写一位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诗中抒情主人公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与家人音信不通,思念之情日益加深,内心痛苦悲伤。不过,在总感情基调上,主人公不消沉,不沉沦,在战斗中保持了一个战士的本质,毫不懈怠,保家卫国的斗志昂扬。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和对战争的不满以及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一起。
止、2、理清思路:
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
四、研读探讨:
1、研读第一部分:
⑴ 作者怎样写征夫渴望回家的?
明确:通过时间推移来表现他内心对家的渴望。⑵ 诗歌为何要写士兵采薇的画面?
提示:诗歌一开始展示了一幅戍边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士兵生活的艰苦,我们仿佛看到一群面带饥色的士兵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摘野菜,一边想着返家的日期。他们情感是焦急忧伤和痛苦的的。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他们也在一天天变老。诗歌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时光的流逝,戍卒思归。
(3)体会重章叠句的手法及作用:
明确:手法:诗歌前三节的语句有一些相同或相似,句型重复,只在句子的个别出换几个字,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
作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写出了士兵思家不得归的内心焦急。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的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和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出了诗歌的音乐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2、研读第二部分:
⑴ 提问:诗歌描写边境生活的内容有哪些?营造出怎样的情景?体现什么感情?
明确: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等细节,又用了“四牧业业”、“四牧骙骙”、“四牧翼翼”等叠音词,用赋的手法,极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盛开的棠棣花,给血与火交织的战场平添了一份优美,一缕柔情,折射出士兵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情怀。
⑵为何这首诗总基调低沉,但读后却不感压抑 ?
明确:诗中的士兵虽有怨愤之情,当面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时,他们能够以民族利益为重。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热爱祖国、厌恶战争等积极的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当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挣扎在车马后面奔跑的时候,当他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乱箭的时候,当他们日夜不得安歇的时候,他们虽向往安宁和平的生活,但为了保家卫国,一切的痛苦在守卫国土的豪情面前又变的渺小了,诗歌用士兵激昂的豪情表现了和平的渴望和对家的爱。
3、品味重点语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历来为人称颂,几千年来激荡着读者的心,清人王夫之这样评价“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四句包含了两个情景交融的画面,以景显情,韵味无穷。当年士兵离开家乡,戍守边关时,正是风光旖旎的春天,春风中丝丝垂柳,现在,经过岁月,磨难,九死一生回到家乡,却看到的是雨雪霏霏,人的一生是这样的短暂,大多在战争中度过,陪伴士兵的只有风,只有雪,人生的凄凉和内心的感触,是士兵百感交集,凄怆难言。回家的路又是那么漫长,谁理解士兵内心的伤痛和在外奔波的痛苦、返家路上的艰辛和内心的悲伤一起涌上心头,所以回家的心是凄凉的。
分析:
1、衬托: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眼前之乐衬内心的悲苦。
2、以景写情: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景实悲,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3、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忧伤焦急──慷慨雄壮──痛苦悲伤 【板书设计】
主旨 采薇 思归
疆场 归途之哀
情感基调
爱国慷慨
悲伤
痛苦 勇敢
思乡、厌战 怨 凄凉 写法
重章叠唱
5.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五
1.明代中书省制度始末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臵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臵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以统领众职。臵属官,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都事、检校,正七品,照磨、管勾,从七品。……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
【解读】《明史》是清代官修的纪传体明代史书,文字洗练,叙事严谨,是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条资料主要介绍了明代中书省的设立与撤销,中书省丞相及以下官职的具体设置。
在建立明朝之前,朱元璋就参照元朝政权结构设立了中书省。左、右丞相为中书省最高长官,下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高级官僚,左右司、郎中等中下级属员。中书省统领各部,丞相位尊权重。洪武九年(1376),取消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之职。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丞相及各级僚属也相应取消,仅存中书舍人。
从这条资料中,可以看出:①明初设中书省,立丞相,是对元朝制度的沿袭。沿袭前朝制度往往出于权宜之计,一旦局势稳定,便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②中书省纲领百司,权力太大,被废是必然的结果。
【注释】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②正一品:明代官员分成十九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共十八级,最后还有一个“未入流”,正一品为最高品级。③甲辰:1364年。④吴元年:1367年。1364年正月元旦,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吴王位,以1367年为吴元年。⑤命百官礼仪俱尚左:尚左,即以左为尊,左官居上。唐宋尚左,元代尚右,因此,朱元璋先是按照元的习惯,以右为尊,李善长为右相国,后来又回到唐宋传统,以左为尊,李善长遂为左相国,始终居于徐达之上。⑥平章政事:平章,平理之,章显之;平章政事就是商议国家大事的意思,在唐代演变为官名,宋代的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元代的平章政事仅次于丞相。⑦中书舍人:唐宋时期,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僚属,负责起草诏书。明太祖废中书省后,仍保留负责起草诏敕的中书舍人。
2.胡惟庸其人 ⑦
⑥
④
⑤①
②
③
胡惟庸,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擢湖广佥事。吴元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已,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1373)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臵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进左丞相,复以广洋为右丞相。
②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
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乃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
──[清]张廷玉《明史》卷三〇八《胡惟庸传》
【解读】胡惟庸因“擅权枉法”被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明代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的导火索。这则史料选自《明史·胡惟庸传》,对了解胡惟庸及胡惟庸一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胡惟庸从地方小官步步晋升,直至官拜中书省左丞相,深得朱元璋信任。但是,胡惟庸在朝中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对朝政大事常常擅自决断,势力日渐膨胀,最后竟有了造反的逆谋。1380年,朱元璋处死胡惟庸,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延续数年,株连三万多人,连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也被牵入党狱。
胡惟庸被杀及中书省被废、丞相被罢,说明了以下几点:①中书省、丞相的设置,不符合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中书省作为皇帝与国家机关中间的一级权力部门,综理机务,以皇帝名义发出诏令谕旨,丞相高踞百官之上,权力很大,对皇权的行使造成严重掣肘,对皇帝的权威构成潜在威胁。②胡惟庸跋扈揽权,致使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③废中书省、罢丞相,方便皇帝独揽大权。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实际上是由皇权完全兼并了相权,从根本上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保证一切最高的军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皇权空前加强。④胡惟庸集团的获罪,也与明太祖抑制功臣有关。明初开国功臣多恃功骄恣,欺压百姓,侵田占产,加深社会矛盾,危及王朝利益,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关注。
⑦
⑥⑤③
④
①【注释】①左迁:此语出于尚右之时,以右为尊,以左为低,因此左迁即降职。②曲谨:故意装出来的谨慎。③黜陟(chù zhì):黜,贬官免职;陟,升官提拔。④封事:原是奏疏体之一,百官上奏机密事,为防泄露,便要密封呈进,故称封事,亦称“封奏”“封章”。后来泛指奏疏。⑤躁进之徒:急切求取功名利禄的人。⑥阍(hūn)者:看门的人。⑦符瑞:符,符命,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所谓的祥瑞征兆;瑞,吉祥的预兆。井中出石笋、冢上火光烛天,都被认为是胡惟庸可能篡位称帝的好兆头。
3.严禁复立丞相
①②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臵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解读】《皇明祖训》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之家法,对嗣君个人品格、政务处理办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告诫,为后代嗣君统治天下提供道德和政务规范。
朱元璋在此强调自古以来丞相制度的弊端、本朝废除丞相的优点,并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这则资料还说明了:①不立丞相,更加符合皇帝集权需要。各个部门分别管理事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部门、部门主官都无法直接操纵朝廷大政,权力只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②严禁议立丞相。是否置丞相,本来不关国家兴亡或王朝兴亡,朱元璋竟规定:今后臣下敢有奏请设立丞相者,凌迟处死,全家抄斩。可见朱元璋废丞相制度态度之坚决。经朱元璋的严令禁止,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便从此废除。
【注释】①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语出《尚书》,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所谓“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他们辅佐天子调理阴阳,安邦定国,没有专门的职任,是一种只有道德崇重的重臣功臣才能得到的荣誉头衔。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冠、司空为六卿,所谓“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他们各有专门的职守,领导下属,管理国家具体事务。②不旋踵:很快的意思。③颉颃(xié háng):鸟往上往下飞,引申为不相上下,相抗衡。④凌迟: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先分割犯人的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以最大程度地增加犯人的痛苦。
4.升六部之权
④
③高皇帝下江南,即臵行中书省,自领之。即吴王位,改臵中书省,而于六尚书势不遑
②
①设。洪武元年(1368)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独户部事烦,设三四科尚书,寻亦罢。十三年(1380),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而摄其枢要于兵部,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天子之威福无下移,盖隐然周世六官之征,而独冢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以此小异耳。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职官考·尚书总叙》
【解读】《续文献通考》记事与《文献通考》相接,上起宋宁宗嘉定年间,下至明神宗万历初年,于明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沿革尤为详尽。这段史料介绍了明代六部地位的变化以及六部职权的定位。
①升六部与罢中书、广都府并列为朱元璋实行集权统治的三项重大改革。罢中书就是废除中书省;升六部就是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地位;广都府就是改大都督府为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分统京师及各地卫所,各设左右都督为长官,他们只管理军籍、军队,而无调兵之权,对军队的调遣权由皇帝控制。②升六部与皇帝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相适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原属中书省管辖,归丞相领导。胡惟庸被杀后,罢中书,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从正三品晋升为正二品,地位提高,职权加重。但六部各司一职,分治其事,在中央政府内部再也出现不了可能与皇权相抗衡的势力了。六部尚书直接奉行皇帝的命令,只对皇帝负责,确保整个国家机器都在皇帝的直接指挥下运转。
【注释】①不遑(huǎnɡ):没有闲暇。②品秩:品,官级;秩,官吏的俸禄;品秩,表示官吏的品级等第。③枢要:枢,门上的转轴,引申为事物的关键或中心部分;要,要领,关键。枢要,关键的意思。④名位不极:名位并不是最高的。⑤威福:威,威严,引申为处罚;福,幸福,引申为给好处。威福,作动词解,进行赏罚的意思。⑥隐然:隐隐约约的样子。⑦周世六官:根据《周礼》,周代设立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后世将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冠、司空分别作为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的别称,冢宰也作为宰相的别称。⑧征:迹象,样子。⑨冢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根据《周礼》,冢宰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有属官六十三;司徒称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有属官七十八。
5.废行省,设三司
材料一
明初,略定地方,臵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其官,自平章政事以下,大略与中书省同。六部尚书往往出为参知政事,参政入为尚书。洪武九年(1376)六月甲子,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正二品。十三年(1380),改正三品,增设⑦⑧
⑨
④
⑤
⑥
③左、右布政使各一员。二十二年(1389),定秩从二品。建文中,升正二品,裁一员。成祖复旧制。
……
①明太祖甲辰十一月辛酉,臵湖广各道提刑按察司。丙午正月,命佥事周浈定按察司事宜条宪纲以进。吴元年十月,臵各道按察司。十三年五月,罢。十四年二月,复臵。二十二年,定按察使为正三品。建文(1399~1402)时,改为十三道肃政按察司。成祖初,复旧。
──[清]龙文彬《明会要》卷四十《职官十二》
材料二
洪武三年(1370),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卫为都指挥使司,以徐司马、濮英为都指挥使。复臵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指挥使司。都司之名自此始。
③初,太祖臵各都卫指挥使司,节制方面。八年(1375),诏改为都指挥使司。凡都司十有三: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广东、广西、辽东、河南。行都司三:西安、大同、建宁。
……
(永乐)计天下都司凡十有六:十三省都司外,有辽东、大宁、万全三都司。行都司凡五:陕西、山西、福建、四川、湖广。
──[清]龙文彬《明会要》卷四十二《职官十四》
【解读】龙文彬参照汉唐会要体例,采录明代有关资料,编成《明会要》,是查阅明代典章制度的一部简明工具书。这两则资料合在一起,说明了废行省、设三司的制度变迁过程。
行中书省与三司的更替说明了:①明初的行中书省职权很高。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上的分出机构,设有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总揽一省军政、刑名等大权。②三司各有职掌,互不统属。布政使作为朝廷派驻地方的主要官员,掌管一省行政事务;提刑按察使掌管一省刑名、按察事务;都指挥使掌管一省军政。③废除行省,是为了改变行中书省职权过重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三司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原来行中书省的职权被一分为三,地方长官的权力大为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注释】①丙午:1366年。②条宪纲:条,作动词解,分列项目、条目;宪,法令;纲,比喻事物最重要的部分,纲要。条宪纲,整理法令大纲的意思。③节制:指挥管辖。
②
内阁的出现
6.内阁制度综述
①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臵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唐宰辅,特⑩⑨⑥
⑦
⑧
④
⑤
②
③
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宰臣是系。其贤邪忠佞,清正贪鄙,判若白黑,百世不可掩也。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宰辅年表一》
【解读】这段史料概述了明代内阁制度的变迁过程。反映出:①明太祖罢中书省后,设四辅官,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他们于国家大事不能发挥作用。废丞相后,即便勤奋、精明如明太祖,要以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来驾驭一个庞大的帝国,也觉得十分困难。于是,先有四辅官之设,但所选儒生忠诚有余,能力不足,发挥不了佐理赞助的作用,不久就取消了。继而又挑选几名文人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批阅奏章,充当顾问。殿阁大学士品级低微,职权很小,很少参决政事,所起作用相当有限。②明成祖虽让殿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还提升了他们的职位,但国家大事往往由皇帝自己裁决,阁臣只是顾问而已。明成祖以杨士奇、解缙、黄淮、胡广、杨荣、金幼孜、胡俨等人入阁,倍加倚重。永乐中开始有内阁之名,并为阁臣参预机务之始。但他们品秩尚低,事权尚微,尚不能与六部尚书相抗衡。③仁宗以后,阁臣地位迅速提高,随着票拟权的取得,阁臣变成不居丞相之名的丞相,他们的作为直接关系国家兴衰治乱。仁宣之后,内阁制度日益健全,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并逐渐制度化。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大学士晋位三孤,兼任尚书。内阁地位逐渐提高,内阁大学士位尊权重。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注释】①机务:机要事务。②曹官:曹,分科办事的官署,曹官,意思是六部尚书成为中书省下属的办事官员。③一纪:纪,记年单位,十二年为一纪。④表见(xiàn):表现。⑤燮(xiè)理:调和治理的意思。⑥宰执:宰,主宰;执,主持;宰执,引申为主持政事者,即指宰相。⑦迥乎异矣:迥、异,都是差别很大的意思;乎,形容词词尾;矣,语气词,表示感叹。⑧历:表示时间上的过程。⑨宸(chén):帝王住的地方,引申为帝王的代称。⑩保、傅: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称三孤,都是荣誉头衔。纶言:典出《礼记》,表示皇帝的诏书、制令等。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特:只不过。
偃然:偃,仰卧;偃然,表现出一
繄(yī)宰臣
首揆:揆,管理,引申为宰相。是系:繄,句首语气词;是,文言助词,只起提前宾语“宰臣”的作用;系,联系,联结。
7.阁臣因何渐崇
①太祖自诛胡汪之后,遂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故解缙与胡广诸人,皆以讲读入阁办事,杨文定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无散官④
②
③。故其权甚轻。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后三杨在阁既
……
⑦⑧⑨……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下看过。
⑤⑥久,渐兼尚书,其后散官加至保傅,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矣。
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故自世宗(1522~1566)以来,宰相未有能保全身名而去者,岂亦其威权太甚致然耶。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史三》
【解读】《四友斋丛说》为何良俊所作笔记。何良俊生于嘉靖万历之间,以博学多闻著称。此书广博而不专精,经史子集,无所不备,其于人物行实、史实的考证,可供参考。
这段话是何良俊对明代内阁制度的观察。反映了:①内阁权力上升,与票拟权的取得密切相关。票旨专出内阁,六部要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就不得不仰内阁鼻息。②到了嘉靖隆庆之际,内阁权力已经很大,六部俯首听命。③恰恰因为权势太大,给阁臣带来了祸患。
【注释】①胡汪:指胡惟庸、汪广洋。②讲读:翰林院设官有学士、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讲读泛指翰林院文臣。明代阁臣基本上都由翰林出身。洪武十五年(1382)初臵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皆出翰林。明成祖首选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等七人入阁,亦皆翰林院官员:解缙翰林学士,黄淮编修,胡广修撰,杨荣侍讲,杨士奇侍读,金幼孜检讨,胡俨检讨。③杨文定:即明前期“三杨”之一的杨溥,谥文定,又因郡望在南,被称为“南杨”。④散官:散官与实职是两种不同系列的官职。实职如布政使,这是承担实际行政职能的官职;散官如特进荣禄大夫,只是一个标志品位高下的阶号,是一种附加性官衔,与实职、俸禄没有必然的联系。明代散官与官品相配,也分为九品十八级,据官授阶,并依职事变动相应调整,如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⑤票旨:即票拟。⑥三杨:指明前期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⑦今:指嘉靖隆庆之际。何良俊生活在嘉靖万历时期,⑩《四友斋丛说》初刻于隆庆三年(1569)。⑧选曹:指代吏部。吏部负责铨选之事。⑨揭帖:便条。⑩注选:铨选。注,做记号,铨选的时候需要随时做上标记,以便根据情况分派官职。
8.阁臣的实质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卷五〇一万历四十年(1609)十一月乙未条
【解读】《明实录》包括太祖至熹宗朝十三部实录,是关于明代历史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叶向高在万历天启中入内阁多年,并有数年时间身任首辅,这段话既有他对以往教训的总结,也有自己的切身体验。
叶向高认为:①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②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③因此,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
【注释】①威灵:威福。②六曹:指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③职掌:即职权。④备员:谦虚的说法,凑数的意思,叶向高自称不过在内阁凑数了六年。⑤百凡:全部的意思。
9.张居正生前身后
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
①②当是时,太后以帝冲年,尊礼居正甚至,同列吕调阳莫敢异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时帝顾居正益重,常赐居正札,称“元辅张少师先生”,待以师礼。……
③④及卒……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召还中行、用贤等,迁官有差。刘台赠官,还其产。御史羊可立复追论居正罪,指居正搆辽庶人宪狱。庶人妃因上疏辩冤,且曰庶人金宝万计,悉入居正。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邱偕锦衣指挥、给事中籍居正家。诚等将至,荆州守令先期录人口,锢其门,子女多遁避空室中,比门启,饿死者十余辈。诚等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刑,自诬服寄三十万金于省吾、篆及傅作舟等,寻自缢死。……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⑥
⑤①
②
③
④
⑤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尸而姑免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发戍烟瘴地。
……
⑧赞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
【解读】这段《明史·张居正传》的节选,主要描述了张居正备受倚重,恩宠等到最后身死家破的过程,“赞曰”则是后人对张居正的评价。
张居正(1525—1582),湖广江陵人。1567年以吏部左侍郎入内阁,1572年任首辅。他利用当权机会,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政治上,张居正主张“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借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在其任内,内阁权力大增,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尽反其所为,张居正被削秩夺诰,家产被抄,子弟充军。
张居正的前后遭遇,恰恰为叶向高所言增添了注脚。尽管内阁权力很大,首辅近似于宰相,但其权力的取得是不稳固的,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注释】①冲年:年幼。②甚至:即非常。③上柱国:起于战国时期,封予战功显赫者,后世遂为勋官的最高级。④谥(shì):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往往对其加封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张居正谥“文忠”,因为他出身翰林,所以谥号中有一“文”字,“忠”则是对他的整体评价。⑤搆(gòu):同“构”,把某些事情牵合在一起作为罪状陷害人。⑥籍:登记,引申为抄家。⑦烟瘴地:有烟霭瘴气的地方,即指偏远荒凉的地方。⑧干济才:有办事才能的人。济,成。
10.查继佐论内阁之制
①殿阁学士,明创制,以五品备顾问,而特简升六部。惩于丞相胡惟庸之失,秩卑,法不得专制九卿,九卿亦不得关白。盖洪武中,未尝预平章也。永乐时,开东阁于东角门,乃始任心腹,专典机务,后遂以尚书、都察院兼殿阁,位望犹之丞相。顾以初制,不令督率群僚。是后谏官得恣意抨驳,敢言以为名,互射以为的,大率中无画一,模棱图苟安,为权臣者不得擅其权,为重臣者亦遂失其重。而天子亦遂彼此与波,太平无事,唯诺养优。三杨以往,易见成绩,然能身劳怨,独立不惧,而卒不负其所学者,亦未一二也。间有借喜怒独往,而秉成不归焉,或亦及祸。明末多故,尚有才臣,颇或克任,乃使不职谏议者亦增多口。夫处交啧之中,而欲善乃公事,即周召难之。天下事无全得,一人执其咎,或
⑨⑦
⑧
⑥
④
⑤
③
②⑦奋自盖,以收桑榆⑩,而一经瑕摘,百世不赎。是故明党作,而相臣愈难为工矣。宣
!尼政逮大夫之论,痛心国是,而司寇之日,未见廷诤,必裁三家,抑犹以权臣为国倚命哉嗟张江陵得生崇祯之世,犹幸也。
──[清]查继佐《罪惟录》卷十九《直阁志总论》
【解读】《罪惟录》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明代纪传体史书,作者在书中表现出自己鲜明的历史观和对明代历史的见解,此书的体例也有可观之处。
这段资料是查继佐对明代内阁制度的检讨。他认为:①明代殿阁制度的设计,使殿阁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明太祖初置殿阁之时,因为胡惟庸的教训,对殿阁权力明确加以严格限制。明成祖的时候,虽然阁臣地位提高,职权扩大,但也不能领导文武百官。②阁臣往往成为谏官的靶子,造成无作为的恶劣后果。言官对阁臣指责太多,多数阁臣因此唯唯诺诺,无所作为;即便偶尔有勇于任事的,常以身败名裂告终。③阁臣不能为权臣、重臣,直接影响了明代行政体制的运转。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一个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阁臣的权力不是那么固定,与以往的宰相存在很大差异,没有办法在关键时候发挥驾驭全局的作用。
【注释】①惩:因受打击而引起警戒。②关白:报告,陈述。关,古代公文的一种,平行机关互相质询时使用;白,下对上告诉。③犹:如同,好像。④波:鼓动。⑤养优:养,保养;优,优游,悠闲自得。⑥身:作动词解,身任。⑦秉成:与现代汉语的“秉承”不是一个词,秉承是接受(旨意或指示)的意思,秉成是成功的意思。⑧克任:胜任。⑨周召:即西周名臣周公旦、召公爽,他们辅佐周天子,修明政事,提高周王室的威望。⑩盖:遮掩。以收桑榆:典出《后汉书〃冯异传》,现在有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东隅,东方日出处,早晨;桑榆,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
明党作:指明末党争严重。
宣尼政逮大夫之论……为国倚命哉:宣尼指孔子,孔子谥文宣,字仲尼,曾任鲁国司寇。《论语〃季氏》云“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三家指三恒,即鲁国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长期操纵着鲁国政事。孔子对三恒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但也认为权臣对国家很重要。
军机处的设立
11.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
①②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以若人为君,惧其尚力自恣,获罪于天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择立之时,若不乐从众议,艴然变色,岂遂使不贤之人任其所为耶?至于八和硕贝勒共理国③
④
⑤政,或一人心有所得,言之有益于国,七人宜共赞成之。如己既无才,又不能赞成人善,而缄默坐视者,即当易此贝勒,更于子弟中择贤者为之。易臵之时,若不乐从众议,艴然变色,岂遂使不贤之人任其所为耶?若八和硕贝勒中或以事他出,告于众,勿私往。若入而见君,勿一二人见,其众人必集,同议谋以治国政,务期斥奸佞举忠直可也。
──《清太祖实录》卷八天命七年三月己亥条
【解读】《清实录》包括从太祖努尔哈赤到德宗载湉十一朝实录(宣统逊位而实录阙如),是关于清代历史的资料长编,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这段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天命七年(1622)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的安排,是后金政治体制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努尔哈赤决定实行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的制度,并对该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①努尔哈赤遵从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②这项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满洲贵族的集体智慧,强化统治力量。③这项制度对君权构成极大束缚。国君由八旗旗主共同推举,如所行非善,八旗旗主可以随时将其撤换,另立新君。八旗旗主为首的满洲贵族联合执政,国君没有绝对权力,个人权势受到严重挤压。
【注释】①强梁:强横,强暴。②尚力自恣:尚,崇尚;恣,放纵。③知识:是两个词,知,同智;识,见识。④和硕贝勒:旗主。⑤庶几:表示可能或期望。
12.议政大臣权力的盛衰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解读】昭梿,出身满族亲贵,袭爵礼亲王,交游颇广,经历丰富,所作《啸亭杂录》是了解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典章制度部分价值尤高。
这则资料简要说明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从顶尖级的权力机构到最后被撤销的过程。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概由满族贵族组成,他们对军国大政有直接处置权。②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形式,与皇帝独揽大权的要求相抵触,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入关以后对广大汉族地区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③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便明显削弱。④到乾隆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取消,权力更加转移到皇帝手中。
②
③①【注释】①如坐朝仪:像天子坐朝听政的样子,这是批评议政王大臣僭越。②乾隆壬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③纯皇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去世以后上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13.内阁变迁
初,天聪二年(1628),建文馆,命儒臣分直。十年(1636),更名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始亦沿承政名,后各臵大学士一人。顺治元年(1644),臵满、汉大学士,不备官,兼各部尚书衔。……二年(1645),定为正二品衙门,以翰林官分隶之。三院上并系“内翰林”字。……十五年(1658),更名内阁,别臵翰林院官,以大学士分兼。殿阁曰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仍兼尚书,学士亦如之。十八年(1661),复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仍别臵翰林院,改三院为内阁,臵满、汉大学士四人。雍正九年(1731),礼部尚书陈元龙、左都御史尹泰特授额外大学士。臵协办自此始。厥后多至六人,少或一二人。乾隆十三年(1748),始定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员额,省中和殿,增体仁阁,以三殿、三阁为定制,唯保和殿不常臵。嗣后授保和者止傅恒一人。凡遇岁时庆节朝会,汉员列满员下。自光绪间李鸿章系文华殿衔,而宝时系武英殿,班转居其右。五十八年(1793),停兼尚书衔。宣统三年(1911),改组内阁,别令大学士序次翰林院。
①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顾南书房翰林虽典内廷书诏,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
【解读】《清史稿》纂修于民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这并不是一部成功的纪传体通史,但对于了解清代史事仍有一定价值。这则选自《职官志》的史料说明了两个问题:①清代内阁制度的建立;②清代内阁职权的变化。
1628年,皇太极设立文馆。1636年,皇太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1658年,顺治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后几经变化,到乾隆时期,以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殿与文渊阁、东阁、体仁阁三阁为基础的内阁正式形成。
顺治时期,内阁大学士负责票拟,职权最高。康熙时期,内阁的一部分职权分给翰林院。雍正时期,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内阁职权再次削弱。发展到最后,内阁虽存草拟诏旨之责,但军国大政主要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的旨意办理,内阁权力更小。
【注释】①世祖:即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庙号世祖。习惯上也称做顺治皇帝。②本章:指奏章。
②
14.设立六部
①②太宗天聪五年(1631),设六部,以贝勒掌各部事,设满、蒙、汉承政三员,参政八员,启心郎一员。惟工部省蒙古、汉军参政六员。崇德三年(1638),六部各留承政一员,余皆改参政,有左参政、右参政。理藩院、都察院,亦称承政、参政。顺治元年(1644),改汉官衔,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额者库为主事。又初设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改为六品、七品、八品及无顶带笔帖式。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一
【解读】吴振棫在清中后期供职翰林院多年,又长期任封疆大吏,见闻广博,熟谙典章制度,《养吉斋丛录》便以记载清代典章制度为主,兼及宫廷琐事和政务措施。
这段话概括介绍了清初六部的设立。①1631年,皇太极设立六部,作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关。②1644年,六部长官改成尚书、侍郎等头衔。
【注释】①太宗:即爱新觉罗〃皇太极,庙号太宗。②贝勒:贝勒是清代皇室的封爵称号。清代的爵位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将军六级。
15.康熙设南书房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
──《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
【解读】康熙十六年(1677),在宫内设立南书房,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南书房设立之初,侍从者的主要任务只是陪皇帝作诗写字,但后来也秉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发布政令。
南书房的设立对于君主专制集权体制有两个意义:①南书房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秘书班子,便于皇帝发号施令。②南书房设立后,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16.军机处
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阁中书舍人。舍人改庶吉士则不复入,改六曹、御史、给事中,递迁卿寺,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入直如故,惟擢侍郎亦不复入。间有以赀以荫为郎得预者,率大臣子弟为然。而张公若霭、鄂公容安又以庶子、侍讲入直,蒋公炳、程公焘又以巡抚罢还京入直,皆奉特旨行,非故事也。
先是,雍正七年(1729),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后六年,上即位,改名总理处。乾隆三年(1738),王大臣请罢之,诏复名军机处。时大学士为鄂公尔泰、张公廷玉、徐公本、蒋公廷锡,尚书为海公望。每被旨,各归舍缮拟,明日授所属进之。后大臣避专擅名,乃令所属具草,视定进呈。自是择所属益精慎,至大位者益众。而上赏赐亦异于庶僚,纱缎、饼饵、果时赐,岁暮赐鹿肉诸物率以为常,以至上所游幸无不从。其职掌在恭拟上谕及内外臣工所奏有旨敕议者,各审其可否以闻。又外臣章奏,各书为副以藏之。
盖本朝谕旨、诰命,其别有四:凡批内外臣工题本常事谓之旨,颁将军、总督、巡抚、学政、提督、总兵官、榷税使谓之敕,皆由内阁拟撰以进;凡南、北郊时享、祝版及祭告山川与大臣死事者祭葬之文,与夫后妃、宗室、王公封册,皆由翰林院撰拟以进。然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巡幸、上陵、经筵、蠲赈,及内臣自侍郎以上,外臣自总兵知府以上黜陟、调补暨晓谕中外,谓之明发;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至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且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故所任最为严密繁巨。
──[清]梁章钜《枢垣记略》卷二十二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解读】《枢垣记略》是一部关于清代军机处的专书,梁章钜在嘉庆道光之际曾任职军机章京,有机会接触到军机处的档案资料,遂以此为基础撰写成书。书名《枢垣记略》,是因为有人将军机处比作宋代的枢密院或汉代的尚书省。
王昶,乾隆进士,历官至刑部右侍郎,曾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中书舍人入值军机处,此文作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王昶身处其中,加以咨询前辈,参阅资料,对军机处的渊源、职掌、制度、地位等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这则资料说明了:①军机处由皇帝的亲信组成。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中挑选自己宠信的大臣进入军机处。②军机处的设立,侵夺了原来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直接剥夺了诸王议政的权力,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⑥
④
⑤
③
②①③军机处机构精简,行政效率高,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④皇帝通过军机处,集大权于一身。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有的先下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发;皇帝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称为廷寄,廷寄主要是重要机密事件。皇帝经由军机处牢固地控制着中央与地方。⑤军机处本身没有独立性,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实权。军机处只有直庐,没有官署;成员又都是兼职,没有专官,具有很大的临时性,难以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军机处的印信,也收藏在大内,用时必须例行严格手续,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军机处自身权力的独立行使。军机处这一机构,既便于君主集权,又难以产生与君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是皇帝推行专制政治的理想工具。
6.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六
关键词:人教版,必修生物3,教材,问题
一、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 还是双向的?
下列两幅图中, 图1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生物》 (全一册) P6的“图1—1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图2是人教版必修生物3 P5的“图1—1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仔细比较这两幅图 (见图圆圈中的箭头) 不难发现, 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示有所差异:图1中呈现的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即组织液可以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图2呈现的组织液与淋巴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 即两者的物质可以相互渗入。那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首先, 在周衍椒、张镜如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第三版P159认为:“毛细淋巴管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但管壁外无基膜。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是相邻的内皮细胞的边缘像瓦片般互相覆盖, 可以向管腔内飘动, 形成向管腔内开放的单向活瓣。。组织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微粒, 包括红细胞、细菌等, 都可以通过这种活瓣而进入毛细淋巴管, 而不能倒流。见下图3”在该书的P160认为:“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集合淋巴管。后者的管壁中已有平滑肌, 故可以收缩。另外, 在大的淋巴管每隔数毫米就有一个瓣膜。在小的淋巴管中瓣膜更多。和静脉中的瓣膜一样, 淋巴管中的瓣膜使淋巴液只能从外周向心脏方向流动。”在龚茜玲、钱梓文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第二版P72也类似的阐述。
其次, 再看下图4, 这是苏教版必修生物3《稳态与环境》的P12中:“图2—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中的信息表明组织液进入淋巴, 而淋巴不可以进入组织液。
第三, 从与教材相对应的各种教辅用书以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信息来看, 都没有一本资料上讲淋巴可以进入组织液。例如, 人教版必修生物3《教师教学用书》的P12中有关于教材P3思考与讨论问题3的答案, 也明确指出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 而淋巴不可以再通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组织液。
综上所述, 组织液可以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 而淋巴不可以回渗进入组织液, 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因此, 建议教材再版时将上图2中由淋巴指向组织液的箭头删去。
二、是“Na2HPO4、KH2PO4”?还是“Na2HPO4/Na H2PO4”?
在教材的P10中, 关于缓冲液的示例和性质的表述为:“缓冲液 (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 在加入酸或碱时, 能够使PH的变化减弱) ……”这个示例的科学性、规范性值得商榷。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生物》 (全一册) P6—7关于缓冲物质的表述为:“原来,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 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如H2CO3/Na HCO3、Na H2PO4/Na2HPO4等”。从该教材中对缓冲物质的解释以及示例来看, 缓冲物质是由一对物质组成的, 其特点为一种是弱酸, 另一种是其相应的强碱盐。显然, 前一种表述与之不符。
在周衍椒、张镜如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第三版P76中关于血浆的p H值的表述:“血浆p 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缓冲对, 即Na HCO3/H2CO3的比值。通常Na HCO3/H2CO3的比值为20。血浆中除Na HCO3/H2CO3外, 尚有其它缓冲对。在血浆中有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 H2PO4, 在红细胞内尚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HCO3/H2CO3、K2HPO4/KH2PO4等缓冲对, 都是很有效的缓冲系统。”
在与教材相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P20中有关于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3) p H=7的磷酸缓冲溶液先配置0.1mol/L Na2HPO4和0.1mol/L Na H2PO4两种溶液。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将26.8g Na2HPO4·7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将13.8g Na H2PO4·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 可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将混合液调至所需的p H。”从这里可以看出p H=7的磷酸缓冲溶液的成分是由Na2HPO4和Na H2PO4组成的。同样, 在该书的P22有关于该实验的讨论问题2、3的答案, 分别是:“缓冲液中加入少量酸碱后, p 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 H2PO4/Na2HPO4, 其中Na H2PO4溶液呈酸性, 当加入少量Na OH时, 可以中和OH-;Na2HPO4呈碱性, 当加入少量HCl时, 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 因而加入酸碱后, p H变化明显。”“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2HPO4/Na H2PO4、H2CO3/Na HCO3等, 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总之, 教材中这个示例不够准确、规范。虽然从缓冲液中发挥作用的离子本质而言都是阴离子 (HPO42-、H2PO4-) , 与阳离子无关, 但是从缓冲液的构成特点以及书写的科学性、规范性角度来看, 应该将教材中的“Na2HPO4、KH2PO4”改成“Na2HPO4/Na H2PO4”。
三、题目设置重复
在该教材的P104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 而在该教材的P115也有一道类似的题目:“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这两道题目的表述虽然不完全相同, 后一题多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这几个字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题目中的顺序发生了颠倒, 但是从试题立意的角度和所考查的知识点来看, 都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这两道试题的设置是重复的, 建议教材在再版时将其中的一题改换。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3稳态与环境》,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5。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生物3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2—22。
[3]中外生物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12。
[4]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选修) 生物 (全一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7。
[5]周衍椒、张镜如:《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59-160。
7.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佛山高一检测)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C)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 B.一开始就决意要夺取国家政权 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 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解析] 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质是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及夺取政权。长期议会成为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王党的领导中心,故C项与题意相符。
2.(2018·兰州高一联考)在威廉登上英国王位后,因为他是荷兰执政,利益在欧洲大陆,只要议会为他提供遏制法国所需的财务,他就无意干预议会的权力。直到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没有哪位英国君主企图控制议会领袖,议会领袖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为(D)A.《大宪章》的签署
C.两党政治的出现
B.《权利法案》的实行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解析]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威廉三世逐步退出内阁。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由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继承王位,即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逐渐对参加内阁会议失去兴趣,于是很少出席会议,甚至不出席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商定对策,然后提交给国王审定。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制正式形成。故选D项。
3.(2018·南京高一检测)“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B)A.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
C.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
B.国王是国家象征 D.议会只限制首相
[解析] 从题干材料“权力在议会”可以看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故选B项。A、C、D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4.(2018·聊城高一联考)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出现了
(D)A.光荣革命
C.责任制内阁
B.《权利法案》
D.1832年议会改革 [解析] 由材料“一位英国工业家”可知这个人代表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材料“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增加在议会中的席位;由材料“我们为全世界生产”表明说这段话的背景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综上所述,1832年的议会改革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故选D项;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在时间上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A、B、C三项。
5.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A.内阁是立法机构
C.内阁掌握行政权
B.内阁由普选产生 D.议会对内阁负责
[解析] 材料强调英国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故C项正确。内阁是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故A、D两项错误;内阁由议会产生,故B项错误。
6.(2018·山东学业水平模拟)2012年12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打破了231年的惯例,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参加内阁会议但并没有发言。女王没有发言的主要原因是(B)
A.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 C.女王对政治不感兴趣
B.宪法规定国家元首不能干政 D.英国女王不懂政治事务
[解析] 根据英国《权利法案》等相关法律规定,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内阁会议由首相主持。所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参加内阁会议,但是并没有资格发言。
7.(2018·宣城高一调研)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C)A.国王
C.内阁
B.议会 D.最高法院
[解析] 在英国的政治体制中,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而内阁由立法机构议会下院中的多数党组成,因此内阁成为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连接点。
8.(2018·珠海高一联考)1746年2月10日,英国首相配兰因与英王乔治二世政见不和,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遂让普特尼重新组阁,但普特尼不是下院议员,得不到下院的支持。当他邀请上届内阁的阁员入阁时,被冷言回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在2月12日辞职。这一事件后,英国
(B)①责任制内阁开始出现 ②议会掌握了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④首相必须得到下院支持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 根据“英国首相配兰因与英王乔治二世政见不和,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但普特尼不是下院议员,得不到下院的支持”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必须得到下院支持,③④正确;1721年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1689年《权利法案》后议会掌握了最高立法权,①②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9.(2018·长春高一统考)质询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该制度说明首相(C)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首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解析] 依据所学,英国的首相掌握行政大权,故A、D两项错误,排除;立法权由议会掌握,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了议会对内阁的监督权,所以应选C项。
10.(2018·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英国下议院的会场,开会时,执政党与在野党各自分开就座。这反映了英国政治的特点是(D)
A.首相握有实权
C.议会对君主负责
B.君主“统而不治” 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解析] 内阁形成后,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题干中执政党与在野党各自分开就座体现了这一点,故选D项。A、B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说法本身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故排除。
11.(2018·南京高一检测)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 ④掌握司法权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掌握,与责任制内阁无关,排除含有④的选项,答案选A项。12.(2018·广州高一调研)英国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下列能体现英国这一过程的历史事件是(D)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确立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题干强调英国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刚刚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1688年光荣革命才结束,因此,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刚开始时还不可能废除专制制度,排除①。光荣革命为后来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确立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②③④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天津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结合“1688年”“威廉”这些关键词可推断出此历史事件是光荣革命。
[答案] 光荣革命。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的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解析] 可从材料中获得答案,也可进行知识迁移,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答案] 文献:《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财政权)。(3)依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解析] 要注意从议会、内阁、君主等方面总结特点。
[答案] 特点:①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④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14.英国代议制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先河,但其民主政治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枫、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尔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英国政治史》
材料三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解析] 本问关键把握两点:国王拥有大权;但受宪政限制。结合材料“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可知,中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是国王专制但是受到限制,并且已经有了议会。
[答案] 特点: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限制;拥有议会。(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新变化。
[解析] 本问结合材料归纳即可。从材料“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可以看出,英国虽然已经确立代议制,但在乔治三世统治时期,君主权力大大增强;材料“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表明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
[答案] 变化:君主权力增强(君主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解析] “主要趋势”结合材料归纳概括即可,从“渐变1”可以概括出逐渐取消财产限制;“渐变2”“渐变4”“渐变5”可以看出逐渐取消性别限制和年龄限制;“渐变3”可得出逐渐取消身份限制。从以上还可以看出民主权利逐渐下移,民主范围逐渐扩大。“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归纳即可,可以从民主完善的方式和民主的必然性及曲折性角度考虑。
8.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 篇八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苏州学业水平检测)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图中的数字可以得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实际上执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C)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③,答案选C项。
3.(2018·莱芜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D)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③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④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人民政协在1949~1954年代行人大的职能,之后变成统一战线组织,因此②不正确,③与史实不符,故D项为正确答案。
4.(2018·湘潭高一联考)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B)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解析] “人民大宪章”指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2018·东莞高一联考)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
(B)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项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项错误。
6.(2018·信阳高一期末)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C)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由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意见共138万条”等信息,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7.(2018·无锡高一联考)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B)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解析] 1949年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已经建立,全国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故B项正确;政协成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故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项。
8.(2018·新疆学业水平测试)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B)A.民主集中制
C.依法治国
B.人民民主 D.政治协商
[解析] 由题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B项与题意相符。
9.(2018·银川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B)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C.是巩固新中国统一的主要手段 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对地名等进行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平等,故选B项。
10.(2018·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A.民族平等
C.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D.团结互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A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目的,C、D两项是发展民族关系的政策。
11.(2018·江苏学业水平模拟)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个苗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由“黎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等信息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A)
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C.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要侧重的是“民主”意义。B项错在“先例”;C项是经济意义;D项是政治意义。A项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看体现的是民主意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四平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叔通委员讲,做了这个工作,可以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确实如此,北京郊区乡政府民主选举的结果,百分之五十的乡长被选掉了,因为这百分之五十的人做了坏事,人民不高兴他们。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傅作义委员说可以加强抗美援朝。……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经济建设搞得更好,抗美援朝的力量更加增强,那是可以使它放弃侵略的。
——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几点说明》(1953年1月13日)材料二 全国人民在讨论中热烈地称赞我们的宪法草案,因为这个宪法草案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
人民称赞这个宪法草案,还因为它正确地吸收了国际的经验。……显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中国的经验和国际的经验。我们的宪法草案不只是我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而且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
材料三 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材料二、三摘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看法。
[解析] 根据“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加强抗美援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需要制定宪法,举行选举;开展全国普选,有利于基层政权建设的加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能提高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便于加强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宪法草案受到人民称赞的原因。
[解析] 根据“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吸收了国际的经验”“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等组织答案。
[答案] 原因:正确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符合人民的利益与意志;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既是中国革命的产物,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部宪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解析] 首先联系有关1954年宪法的意义,然后结合材料“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等信息进行分析总结。
[答案] 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们国家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这就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14.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我党为此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3月4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西北局民族事务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条例》(草案)征询意见的调查提纲。这是建国后我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之一……同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8月22日,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正式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包尔汉·沙赫德拉,副主任是高锦纯、我、安尼瓦尔·加库林……党中央关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指示,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程中的重要步骤。
——《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请回答:
(1)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答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不可能规定具体实施的详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详细办法,使制度的实施有章可循,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的细则。
(2)从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成员上看,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答案]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起着关键的领导作用,他们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障少数民族实现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发挥了怎样的重大历史作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推荐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08-11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教学简案10-18
[初中历史]中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教学案——专题十一 人教版07-23
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9-20课人教版)11-07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跟踪训练:12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含解析08-31
高一历史教案 8.2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人教版必修2)12-05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06-20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教学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