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说课稿

2024-10-04

电和磁.说课稿(精选4篇)

1.电和磁.说课稿 篇一

《电和磁》评课

金老师执教的《电和磁》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起始课,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本课安排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

我觉得金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三个突出亮点:

1、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在教学活动中,金老师先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并回忆电流的路径。这让在接下去的活动中,通过观察灯泡发光来证明电路通畅从而保证有电流经过指南针上方,又能认识到电流的路径方向对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影响。再让回忆 “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接着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灯泡发亮的电路导线下面发生偏转的情况,再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短路导线下面发生偏转的情况,最后让学生操作观察指南针在通电线圈里面发生偏转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指南针偏转一次比一次明显。

2、课堂上对细节的处理比较到位。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金老师强调“要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并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金老师还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因为有了前提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能分析得出:通电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了磁性,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

3、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一个学生极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有很多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从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课上,金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获得真理,得到结果。

总之,这节课总体来看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也非常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问题的设计上,有一定的难易阶梯性,在教学中也能把握课堂中的细节问题。

2.电和磁复习课 篇二

主备曲英杰辅备张海丽审核闫成林

授课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点梳理

简述下列问题

1磁化

2磁场的作用,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的画法

4地磁场的的N、S极

5电流的磁效应及发现者

6安培定则及其运用方法

7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大头针的作用

实验的过程及最后的结论

8电磁继电器的知识

相当于一个什么原件

主要作用

具体的应用图片解释

9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10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电动机的能量转化?

11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12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及内容?

13发电机的原理及原理图?及能量转化?麦克风的原理?

15录音机的原理?

二 完成知识点梳理的练习题

试题研究153页的内容

三 重难点突破

见试题研究中的154页的内容

四 实验突破

3.电和磁知识点总结 篇三

电和磁知识点总结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任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

(1)两个磁极:南极(S)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极(N)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1.磁场

(1)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

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即所指的方向就是那点的磁场方向。

注意——在磁场中的任意一个位置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2.磁感线

(1)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物理学中,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把磁场的分布情况描述下来,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

(2)方向:为了让磁感线能反映磁场的方向,我们把磁感线上都标有方向,并且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3)特点:

①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北出南入)

②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③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磁性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

④磁感线是空间立体分布,是一些闭合曲线,在空间不能断裂,任意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

3.地磁场

(1)概念: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2)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磁场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的。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2)由甲、乙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3)由甲、丙可知:通电导体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

(1)磁场跟条形的磁场是相似的。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3.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四、电磁铁

1.电磁铁

定义:电磁铁是一个内部插有铁芯的螺线管。

2.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转换法):根据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控制变量法):

①电流大小;

②有无铁芯;

③线圈匝数的多少

结论(1):在电磁铁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结论(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有无铁芯有关,有铁芯的磁性越强。

结论(3):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4.电磁铁的优点

(1)电磁铁磁性有无,可由电流的有无来控制。(2)电磁铁磁性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来控制。

(3)电磁铁的磁性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4.电和磁.说课稿 篇四

本课 “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两个实验的安排是为了让实验更具探究性、趣味性,同时孕伏了电流大小、圈数多少对磁力的影响的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我很荣幸在新教师汇报课交流教研活动上上了这节课,收获颇多,下面我将本次上课的体会谈一谈。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学语言的组织,提问的技巧等教学经验上都还有所欠缺,所以备课时我尽量把教案备的详细一点,让教学流程流畅一些,经过试教,在上课时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

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很多,例如有电池盒、电池、开关、导线等,如果哪一个小组电路出现了故障灯泡不亮,那么这个小组的实验将无法进行。本人在试教中就碰到了电池盒接触不好,小组实验无法进行的情况。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将每一小组的实验材料都自己试过,确定是否正常,另外还多准备了3组材料,以防课堂上出现意外影响实验。事实在课堂上的确有一小组因为操作不当,烧坏了电珠,教师及时给予了替换。所以材料的准备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可靠基础。课堂上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时,教师能深入每一小组,关注小组学习情况的指导。

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材料的收发做的不够好,一个实验完成后,有的同学意犹未尽,结果在汇报时出现了有的小组同学还在实验。在进行下一个实验之前,有的同学又经不起材料的诱惑,摩拳擦掌,导致实验目标都不是很明确,对课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过多的环节设计。活动的整合不够,虽然已经将短路和线圈的实验整合在一起,但总体看上去整节课还是感觉有点繁琐。

3、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过快的给予评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没有很好的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而给予引导。

【电和磁.说课稿】推荐阅读:

上一篇:牛年情人节撩人浪漫简短文案句子下一篇:2023学年高中政治 2.3.1《政府的职能 管理与服务》精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