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2024-12-06

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共15篇)

1.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一

河海校科教〔2010〕104号

────────────────────

关于印发《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 基地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河海大学各学院(系)、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依托单位、各合作单位:

为加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特制定《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试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基地

方案

通知

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0年11月29日印发 录入:于洪军

校对:杨

附件:

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其结合实际工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工程建设与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主要指水利、交通、电力等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水利部下属各大流域机构。

第三条 进入基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以下简称基地研究生)主要指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或导师推荐、学校同意、基地单位接受,也可进入基地进行培养,其管理也适用本方案。

第四条 学校与基地依托单位签定关于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规定合作的具体内容、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根据协议进行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二、组织体系及各方职责

第五条 基地成立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基地依托单位和学校的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和学院的负责人共同组成。管委会下设基地办公室,由研究生院、相关学院、基地依托单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基地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基地管委会职责是研究解决基地建设、发展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基地办开展工作。

第七条 基地办是基地开展日常工作的组织机构,其职责是:执行管委会的各项决定,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与指导相关单位的工作。

第八条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规划与组织实施;

2、负责基地研究生的经费安排,制订有关管理办法;

3、负责与基地依托单位和学校有关学院(系)的协调工作;

4、负责基地导师遴选、培训、聘任、考核与管理工作;

5、负责组织学生选送基地培养;

6、负责基地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工作;

7、负责基地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

8、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络,及时总结汇报;

9、负责发放基地导师工作津贴和基地管理人员工作津贴。

河海大学各有关学院基地工作职责:

1、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基地培养有关工作;

2、组织研究生进入基地培养;

3、加强与基地办、基地导师、学校导师的联系,掌握研究生培养情况,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

4、负责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5、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6、负责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初评工作;

7、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

在基地研究生达到一定规模时,实行责任学院制度,各培养基地明确相应的责任学院。责任学院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协调相关学院,会同基地依托单位相关部门做好相应基地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 基地依托单位工作职责:

1、组织实施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订有关管理办法;

2、落实基地管理的具体部门和工作人员;

3、负责基地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学校共同进行导师队伍的考核与管理;

4、负责基地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日常管理;

5、负责本单位的基地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安排;

6、负责基地研— 4 —

究生在基地期间的学习、工作、住宿等安排和党团员组织生活安排,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条件和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或生活补贴;

7、负责报销一次基地研究生从学校到基地的往返旅费以及论文印刷和答辩费用。

第十条 每年召开一次基地工作会议,交流基地建设管理经验和基地研究生培养经验。

三、导 师

第十一条 基地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分别为其配备基地导师与学校导师。双方导师应互相配合与合作,每月沟通一次,交流研究生培养、科研活动等事项,共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在基地期间,基地导师为责任导师,其职责:

1、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等工作;

2、组织研究生参与有关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3、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4、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

5、负责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协助做好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住宿以及日常生活安排;

7、保持与学校导师紧密、有效的联系与合作;

8、协助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9、基地培养结束后对研究生给出鉴定意见。

学校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工作,其职责:

1、负责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指导;

2、保持与基地导师紧密、有效的联系与合作;

3、协助基地导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

4、与基地导师共同做好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工作;

5、与基地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6、负责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

第十二条 基地导师的遴选与聘任工作:河海大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导师聘任条件,每年通过基地办组织推荐新上岗导师人选。基地相关人员在承诺承担相应的指导研究生任务的前提下,方可申报学校研究生导师。基地硕士生导师申报博士生导师,原则上需连续指导三届及以上硕士生,且培养质量较高。学校为新上岗导师发放聘书,并组织上岗前培训。

第十三条 基地导师每3年至少指导1名研究生。连续3年未指导研究生,需重新申请导师资格。

第十四条 基地导师指导研究生,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

四、学 生

第十五条 研究生在学校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进入基地进行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工作。进入基地后学籍仍然是河海大学在册研究生,并且继续享受规定学制范围内相应类别在校生的相关待遇。

第十六条 基地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按照导师要求认真开展实习实践、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等工作,并承担基地依托单位一定的工作任务;

2、在基地期间,参加基地组织生活;

3、经常向学校及导师汇报工作、生活情况;

4、自觉遵守基地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七条 基地研究生在完成导师与基地依托单位安排的相关工作前提下,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或生活补助。

第十八条 在基地培养结束后,须提交个人工作总结、学位论文,各一式三份。

五、培 养

第十九条 根据学生及科研工作实际情况,研究生在基地的培养期限一般为1年。

第二十条 基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在本领域中的发展方向,重点突出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重视和加强学生在科研动手能力方面的训练,以及在实际生产与科研实践中不断积累应用研究的经验。

第二十一条 每年年初,基地办组织基地导师编制本上岗导师及培养方向指南。内容包括:在岗导师名单、导师简介、培养专业、研究方向与在研课题、拟招生计划等。根据指南,学校编制基地招生与培养计划。

第二十二条 基地导师应具有高级职称,且在技术岗位上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负责在实践、研究、论文选题等方面给予研究生指导,在学术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给予教育,并与研究生学校导师保持紧密有效的联系。

第二十三条 在基地培养期间,基地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要求:

1、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结合基地科研实践和工程实践情况制定个人在基地期间培养计划,并报基地办和所在学院备案;

2、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科研实践或工程实践,可以在相关部门的技术岗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也可以和基地导师一起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研实践;

3、参加一定的学术活动,每两个月撰写一份报告,对阶段性学习、科研情况进行总结,报告须基地导师审阅并签字;

4、每周至少向基地导师汇报一次学习、科研、工作等情况;每两周至少与学校导师联系一次,汇报学习、科研情况。

第二十四条 基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基地依托单位的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3、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或工程项目策划或产品研制报告,或技术改造项目专题报告,也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

4、学位论文必须经过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有关评审与答辩的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基地研究生提交答辩申请时基地导师要签署意见。

第二十五条 基地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前四周内完成。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以及课题条件等作出论证,并由基地组织3~5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加以审核,开题报告的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20篇。开题报告需基地导师和学校导师认可。

第二十六条 基地研究生应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内完成,检查其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进展情况。

第二十七条 论文答辩由双方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导师应参加答辩委员会,其中基地专家一般应达半数。

六、知识产权

第二十八条 学校与基地依托单位以书面合同的形式明确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期间产生的研发成果、知识产权等的归属,规范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七、经 费

第二十九条 设立基地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经费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基地研究生的学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基地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另一方面从有条件的基地依托单位筹措资金为基地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基地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相应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导师、基地管理人员的工作津贴,研究生的交通补贴、保险等。

八、学校为基地依托单位提供的支持

第三十条 学校为基地依托单位的学习进修和业务培训提供支持,或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

第三十一条 学校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力量,与基地依托单位在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强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十二条 学校为基地依托单位提供科研成果整理、申报奖项等方面的支持。

第三十三条 学校为基地依托单位科技攻关提供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服务。

第三十四条 学校为基地依托单位优先输送各类优秀毕业生。

2.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二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具备了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研究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我国高学历人才的数量和增长速度是令世人瞩目的,这势必给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大规模高产出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给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和社会智力资源分配带来一定的问题。本文藉此作一分析。

1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现状及特点

从我国目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培养机构层次较单一

目前我国培养研究生的机构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成,其中高等院校的培养比例较高。高等院校一般通过建立研究生部或研究生院等机构作为学校研究生的统一培养管理机构,具体的培养工作由各学科专业的所在学院和相关导师承担;科研院所一般是根据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专设各种具体的科研院所,以具体项目或科研课题(组)来承担研究生的培养任务。

1.2 培养体系建设相对固化

各个培养机构基本都是采用相对合理并固定的培养体系来进行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都由管理层面构建符合学校(院所)基本发展方针和与人才定位战略相配套的培养方案,这些方案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质量评价体系、监管制度等方面,主要涉及3个层面的内容:

(1)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订——这属于方向性的要求。由具体研究生培养的职能部门牵头制订符合各个专业特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一经制订出后,在同一届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般是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改的,以便作为研究生考核达标的参考标准。

(2)具体课程的设置———这属于培养细节的要求。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一般是院系或研究所)列出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要开设的课程,包括必修、选修、实践、论文撰写、答辩等环节。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达到相关的学分要求和学术成果数量,也是作为研究生考核达标的具体参考标准。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培养课程多为理论课程,而实践环节的安排不是很具体,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能够将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就更少了。

(3)课程评价及监督体系的建立——研究生培养单位还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计划、控制、考核、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的监督活动来控制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进行,包括研究生自身、研究生导师及培养单位等几个方面,来保证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中,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相对较小,而且监督和反馈也不能很好地执行。

1.3 培养层次逐渐多样化

在我国研究生的现行培养模式中,研究生的培养层次主要有如下类型:(1)按照级别高低的不同,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按照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脱产学习研究生和在职学习研究生;(3)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等等。

虽然有这些不同标准分类下的研究生,但最终鉴定其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的过程决定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最终能追踪成为科技成果的还是少之又少,这和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有很大关系的。

1.4 培养资源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均衡性

随着研究生培养的不断扩招,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而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高端应用型人才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上。而目前的现状是高层次人才主要的就业趋向是公共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具有自主创新特点的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去的较少;民营或高科技企业更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注入和带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目前这样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限制了高层次人才作用的发挥,使得高层次人才资源在社会分工中出现比较严重的不平衡性。

2 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作用

鉴于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上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模式在国外实施已久,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经济社会创造了可观的价值,推动了国力的增强。目前在我国,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并不广泛,且推行和实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进一步推进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中,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式有所侧重地进行联合培养:

(1)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开发成果为目的与企业进行联合;

(2)在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设立人才培养基地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

(3)聘任企业的高端人才作为联合导师进行联合培养。

2.2 建立合理的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进行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对于某些专业性特别强的研究生培养来讲,具有很大的适用价值,因此要推开这种培养模式,要建立良好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评估和监督。

2.2.1 要制订符合培养目标的培养计划

根据高校(科研院所)的培养目标,结合联合培养的企业(单位),制订合理而实际的培养计划,既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又要保证培养方式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学研的联合培养模式。

2.2.2 理顺产、学、研的关系,保证产学研联合培养达到最优效果

在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中,首先要保证学的主导地位,在学好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或科技的创新,最后将相关的科研成果推进到实际应用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产学研的联合培养模式中,使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发挥各个领域的作用,使得所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够真正成为综合实力强、专业技术精的高层次人才。

2.2.3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广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

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推进,社会也会逐渐认可和接受更多的联合培养研究生,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大有裨益的。同时,更多的优秀企业也会加入到联合培养模式中来,增加了学校(科研院所)的培养实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提高师资力量的学术素养与专业水平

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对于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经验,对于教师来讲都是一个持续的考验,需要不断地将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研究问题,所以,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起到一个良性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是基于对学校资源、企业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在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研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转化知识成果的能力。因此,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是学校、科研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的一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够培养出创新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高端科技人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摘要: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学校培养为主,随着社会对高端科研人才和应用人才需求的日渐旺盛,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受到了挑战。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推行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这种培养模式必将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高端人才在社会资源中的分配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产学研,联合培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大廷.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

[2]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

[3]姚晓咸.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质量反思[J].黑龙江教育,2010(12).

[4]宋彦坡,彭小奇,周萍.中美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5]胡燕平,郭源君,李会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6]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7]李鸿江,尹军,郝晓岑,等.中、美、日、英、俄、德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与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5).

3.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三

关键词:地方院校 研究生联合培养 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18-01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各高等院校相继扩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资源的饱和及教育质量的下降。攻克这一难题成为各高校在教育改革中探索的一个课题。

联合培养基地作为比较新颖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在实践是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索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践情况,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提供参考。

1 联合培养概况

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按参与主体是否为单位分为两类:一是单位参与,两单位间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成立正式的联合培养基地;二是单位间没有正式签约,外单位的参与以个人为主,以外聘导师或第二导师的身份指导本院研究生。下面就这两类合作方式分别概述。

1.1 联合培养基地

(1)合作机制。

合作双方按所签订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规范责任和义务,并据此开展工作。

联合培养单位的导师由单位推荐和本学院遴选相结合产生,目前联合培养单位已经形成能稳定接收、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导师队伍。该导师队伍基本参与了从招生复试到毕业答辩等培养研究生的各个环节,双方共同为为联合培养的质量把关。

(2)指导方式。

在联合培养基地的研究生实行“1+2”模式,第一年在学校系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后两年在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完成論文。联合培养的学生实行特殊的“双导师”制,学院为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指派一名导师,实行集体指导制,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学习的选课辅导和日常管理;培养基地为每位研究生指派科研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培养基地在指导方面具有某些共性,以其中一个培养基地(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生物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例来说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要做法。

入学第一年,研究生在学院导师指导下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与培养基地科研导师保持密切联系。这期间学生系统了解科研导师的研究领域,并动手撰写科技论文或综述;同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到研究所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在科研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并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奠定基础。

第二年开始,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所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和实验工作。通过大约三个月的专业训练,研究生加深对各自导师科研领域的了解,并且大体掌握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逐渐形成一些科学问题和毕业论文的思路。之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计,进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最后一年,研究生的精力主要放在数据整理分析、学术总结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当中。

1.2 非联合单位的指导培养

一些外单位人员具有我院的外聘导师资格,通过双向选择后以第一导师身份指导本院研究生,一般是没有硕士点院校的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目前,较多的方式是学院的导师在与外地或外单位的相识导师出于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目的,派研究生到外地去跟随第二导师做研究,有的是借助科研平台完成某些实验,有的则是长期跟随并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生的指导由双方共同承担,通常以第二导师为主。其指导方式与培养基地基本相同,合作机制依项目合作情况而有所差别。

2 联合培养取得的成果

2.1 解决了我院导师数量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我院在具备科研经验和优秀生源的优势下,也伴随着项目短缺、师资不足、科研设备饱和等问题。一名导师要负责多名甚至十多名研究生的科研指导,这样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1]。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分散部分研究生到其他单位去科研学习,解决了本单位导师不足和经费不足的困境。

2.2 增强了联合培养单位的科研力量

联合培养单位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平台,尤其是专业的科研院所,但往往存在着科研项目多而人手不足的情形,研究生可以成为导师们的得力助手,扩大了科研队伍,增强了科研力量,在完成科研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参与联合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其师资应有价值,合理利用其单位硬件设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术氛围,积累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经验[2],为其以后申请硕士点打下基础。

2.3 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就业途径拓展

科研资源的有限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形成的矛盾,决定了很多研究生难得参与到重大项目课题当中[3]。但专业的科研院所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上有很大优势,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项目中,在难题攻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4]。

在科研过程中,对于表现优秀的研究生都有留在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科研的机会;被导师派到区内外非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培养的研究生,也利用地利之便在当地寻求就业。

2.4 加强了院所科研合作

我院与几个联合培养单位在确定为联合培养单位后,科研合作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加强,如科研院所有较好的实践场地(对生物学研究很重要),应用性研究较多,有成果转化基地;高校有人才优势,研究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多,科研仪器先进齐全。而双方通过合作,恰好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形成最佳科研团队,承担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做出高水平或标志性成果。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是对培养方式的一种创新,总体看可以获得一种多赢的局面。这样的培养还涉及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方法,这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继蓉,黄文韬.研究生导师模式的一些探讨[J].高教论坛,2009(2):113-114.

[2]刘云,李阿利.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1):101-104.

[3] 裴旭,张少华,张淑林,等.基于“校所结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20-24.

4.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四

在日前的第二届“中山人才节”上,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框架协议》,广东省教育厅将在中山建立“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双方正式展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基地设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据悉,本次合作也是广东省教育厅首次尝试与地级市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十企六校共建工作站

根据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和中山市将按照“一个基地多个工作站”的模式,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共同建设“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山)”运行平台,依托中山市新型研发机构、大型企业、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技术研发平台等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对口省内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使其成为研究生培养、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目前,中山市已遴选出达华智能、长青集团、明阳风电、大洋电机等10 家企业,和省内的`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和深圳大学6所高校进行对接,共同建立10个研究生工作站,即将展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据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黎国喜介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采取“项目导向”模式开展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由中山市提出研发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省教育厅根据中山市需求组织有关高校招收培养基地研究生,输送研究生的高校将在学校招生目录中单列“中山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招生计划,遴选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培养,首年共30个名额,将分别划至6所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招生和普通高校研究生考、录条件一致。

教学实行“双导师制”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行学校和培养基地“双导师”制,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制定基地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采取“1+2”、“1.5+1.5”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由研究生工作站资助的科研项目,其成果和知识产权归研究生工作站所有,如成果进行转化,参与技术攻关的基地研究生及高校相关科研人员,可采用入股、期权、分红或课题经费资助等形式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5.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五

东方电子联合西安交大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10月23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电子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烟台落成,东方电子集团董事长杨恒坤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天宁共同为培养基地揭牌。据了解,东方电子在50多年的`创新与发展历程中,始终重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东方电子就在高压线路保护等方面与西安交通大学展开合作。此次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目的就在于通过校企双方的合作,加快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打造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

6.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六

上海交大与联影等本土企业联合培养研

究生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在未来共同培养研究生,联影将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双方将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根据协议,培养基地涉及专业覆盖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工业设计、材料、物理、数学等各领域。未来1-2年时间里,上海交大将逐步建立5到10个类似的联合硕士培养中心,以应对国际化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培养“会制造”的大学生为“会创造”的学生,打造科技创新生力军。

众所周知,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九成以上市场份额被西门子、GE等国际大公司占领,国内的医疗器械公司虽然有一定数量,但在核心技术上缺乏科技竞争力。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高端医学器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而且高层次核心人才资源稀缺。

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的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医疗、电子、机械、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交叉关联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作为新兴产业,业内高端人才集中在跨国公司或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知名企业。而且由于我国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鲜有能解决关键问题的科研带头人和精通复杂高端科技产品项目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据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教授介绍,此次双方合作,将共同探索如何自主培养高层次核心人才。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即上海交大将聘请上海联影的资深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与该校相关学科的教授组成导师组,对接产业需求与培养医学影像高端人才为目标,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开设前沿课程、开展问题驱动的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

事实上,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选择的合作伙伴大都是国内行业领先的本土企业,比如商飞、宝钢、上汽等企业。这些企业既是本土的龙头企业,本身又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储备的需求。“联影本身就聚集了大量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和上海千人计划。”徐学敏教授说,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上海联影将针对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的医疗器械重大专项等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研究,其中PET/MRI、静态能谱CT系统等研究项目将填补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伴随科研课题的开展,将有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学校预计在未来1-2年时间里,逐步与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网络通讯等领域的公司合作,建立5-10个培养研究生联合基地。预计覆盖300-500名硕士研究生。

选择合作的企业,上海交大尤为慎重。徐学敏称,“研究生是创新的主力军,我们培养的学生重点应该输送到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中。因此,上海交大合作的目标锁定在具有相当规模、有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的大型国企及民营企业。这与学校一贯秉持的校训精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神相关,也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谋而合。”

7.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七

关键词:导师团队,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 学科分支日趋细化, 学科界限日益模糊, 学科间彼此交错互融, 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硕士研究生培养中, 虽然每位导师都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 但其知识面、思维方式往往受单一学科限制, 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只有组建导师团队, 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导师合作、交流、互补, 才能使知识更新、研究创新, 从而培养出思维活跃, 敢于求新、求异的创新型研究生。

一、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现存问题

(一) 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化

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模式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审视我国目前对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可以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学术型而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倾向, 培养模式趋于单一, 几乎所有类别的硕士研究生均采用“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方式”, 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不利于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工程实际脱节的问题, 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学生思维闭塞, 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差。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这种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 教学模式本科化, 考核标准制度化

受到精英教育和以学科定位划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以“知识输入”导向设置课程, 其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 即在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基础上, 致力于探索新规律, 发现新知识, 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领域。学科至上理念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考虑企业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现实需求, 更不考虑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其师资建设自然也是只注重和强调学术研究能力, 不考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强调科教结合、科研至上, 不考虑与企业合作, 走产教研融合的建设发展之路, 等等。“知识输入”导向的课程设置弊端日益显现:内容重复, 脱离实际, 方法呆板, 远离应用。考核标准也只是关注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档次与数量, 不顾以实践需求为衡量的社会标准3。由于精英教育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现行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标准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适合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 工科硕士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精英教育的视角看, 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生力军,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工科硕士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很不乐观, 甚至与本科生竞争就业岗位。主要表现为:硕士研究生就业面临难以寻求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 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反而参与竞争公务员职务;同时, 社会上实际需求的硕士研究生与高校实际输出的研究生之间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45.8%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着去企业部门工作的愿望, 而企业却更加偏向于实务型人才, 二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差而导致工科硕士就业难。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研究生读研动机与就业去向的多样化以及社会对研究生能力需求的变化, 迫切需要高等学校思考与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培养制度, 在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与解决研究生就业两方面取得平衡。以上这些问题亟需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基于此, 本文提出导师团队联合培养研究生新模式。

二、构建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导师团队

建立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是“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基础, 在团队结构中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层次、专业特长教师的有机结合。在专业上, 强调相近、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但要把握以冶金类专业教师指导为主, 以化学工程及材料科学工程专业教师为辅的原则;在学历层次上, 强调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相结合;在职称层次应以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在年龄层次上, 考虑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及青年教师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 实行老中青相结合, 以保证导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还要充分考虑导师团队研究方向的延伸与拓展, 导师团队成员应来自尽可能多的学校, 以将其他高等学校的先进思维方法和应用型的研究理念灌输到团队中。团队现有教师9名, 教授2人, 副教授3人, 讲师4人, 团队共有硕士研究生10名。近几年来, 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及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15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其中SCI收录十多篇, 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

三、健全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导师团队管理制度

健全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管理制度是其有效运行的保证。首先要明确成员职责, 对团队成员实行目标管理, 自上而下确定工作目标。中心负责人负责协调本团队的资源配置与使用, 指导并监督研究生培养中的具体工作落实, 把握团队大方向;利用自己的学术威望和人格魅力, 协调本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师团队成员应按照本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团队内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明确规定每个成员对研究生指导的最低时间要求, 坚决杜绝团队成员因教学、科研、行政或社交事务繁重而疏于对研究生的指导, 避免导师团队虚化和流于形式。

团队每周定期组织一次小组会议, 由小组成员轮流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及文献阅读情况, 并对遇到的问题或捕获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每月组织一次团队全体会议, 由每个研究生小组汇报本月本小组的科研进展情况,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寻找解决途径;团队负责人在每学期初对上一个学期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并提出下一阶段整个团队的工作目标。团队及其成员 (包括导师及研究生) 走出校门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不定期邀请校外及国外相关及相近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

四、制定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导师团队培养制度

每周定期组织导师及名下相关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在导师组的指导下, 统一开题、安排值日和调配本导师组内的资源, 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 最终使所有的研究生在毕业时都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指导小组的每位教师都要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工作, 由于每位教师的学术背景有所不同, 这就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学术风格的教授, 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每月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研究生之间针对自己的课题进行研讨, 在没有导师在场的情况下, 通过自由的学术讨论, 摆脱研究生的专业束缚, 拓宽研究生的科研思路。

导师团队及研究生定期参加团队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如高教举办的学术论坛及相关学术会议, 鼓励研究生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并在相关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的学术成果;聘请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进行讲学, 将其他高校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及知名学者前沿的学术思想灌输到团队中, 拓展导师的研究思路, 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定期派遣研究生到相关科研院所访学, 利用其他科研院所的优势平台资源, 开展短期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导师团队中各导师的研究生共同学习, 打破学科壁垒, 消除门第偏见, 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在科研实践和相互交流中拓宽视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技术指导、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答辩由导师团队全面负责, 学生可以从不同导师身上学到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科研论文写作、科学技术操作等知识, 保证其所获知识的前沿性,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催生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4.

[2]刘鸿.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4) :62-66.

[3]成建平, 朱俊海.变革培养模式是化解工科硕士就业难的重要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1) :60-62.

8.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八

关键字: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分类号】G712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技工荒“短板”加剧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给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健全企业参与制度、提升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夯实产教融合的发展基础、优化、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的法制环境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企业工作本位职业培训与学校本位学历教育的紧密结合,是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其核心要素与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学徒具有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把此前单独在院校里展开的职业教育,升级为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一系列成熟的法律法规支持下的共同合作,高效地把在企业的实践生产学习和在学校的知识素养学习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合现代产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产业人才。

二、国內外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一)国外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并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现代学徒制一直处于不断增长与创新之中,在不同的国家体制与背景下,其实现形式也不同,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德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是“双元制”, 即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两个主体分别按照框架教学计划和培训条例开展教学,由职业学校和企业(或企业认可的培训中心)共同承担。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准市场机制上,参与方主要有政府、雇主、培训机构和学习者。英国学徒制的培训与考试强调职业能力的标准。

(二)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及实践现状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实现形式。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的调整与升级,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实现产教融合。21世纪初,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我国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2006年江苏大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企业合作,形成了本土化的“定岗双元制”高职学历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10月教育部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2015年8月,教育部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综上所述,我国推行现代学徒制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考虑到我国的教育制度、劳动制度及学徒制发展的历史,在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建立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建设统一的从中央到省里到地方的管理、监督制度。在学徒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从制度和法律层面规范、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的责权利,各级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统筹管理,寻找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重点完善法律政策、合同签署、职业培训体系、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及监督评估的操作策略。

2、发挥行业主导,制定统一标准

为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按照“政府协调、行业主导、企业学校参与”的原则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统一、灵活的课程框架体系,完善系列化的配套政策和标准,比如职业能力标准、职业培训标准、考核评估标准等。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在国家层面,由行业协会制订相应的职业标准,各区域职业院校和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制订课程标准与内容。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做到职业资格证书与传统学历证书上“双证融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轨、互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帮助学生打通一条学历上升的空间。

3、创新教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现代学徒制“双重身份、双主体育人、双元管理”,学生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刚柔相济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性。可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整合关键技能课程、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课程、技术证书课程等。校企共同制定教学文件,完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实施、安排、教学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价等,保证教学文件符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

4、优化师资队伍,共建教学团队

我国现代学徒制师傅的岗位资格认定、岗位标准及薪酬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对企业师傅带徒弟的管理运行、质量监控与评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学校教师缺乏企业一线的实战经验,在实训指导上难免会有所缺失;而来自企业的一线师傅实践工作能力强,但课堂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师资任职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高水平技能教师的培养入手,建立和完善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和教师社会实践制度等,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成立讲师团,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要求教师取得企业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让企业专家参加师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

我国已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性,但各地、各职业院校的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立足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小处、细节做起,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借鉴西方职业教育管理方式和教学模式,总结、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14.7(62).

9.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九

6月18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石磊、书记余庆在市、区美术教研员的陪同下,与到会领导一起为基地挂牌。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全毅出席了挂牌仪式。

“这是一件有生命力的好事!”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全毅如是说。他表示,沙井中学的办学理念从提升人的文明修养出发,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抓住了机会,通过美术教育这一媒介去实现,是符合学校实际的。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石磊指出,美术教育更看重实践,华南师大美术学院近年来积极关注省内基础教育的情况,一直在寻找有特色的学校作为基地,沙井中学的美术高考特色鲜明,成绩显著,这次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美术学院书记余庆则认为,这是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交流的初步尝试,在中学寻找视点,让人才培养模式从高中到大学成为一种完整连贯的体系,选沙井中学作为基地,是因为学校一直坚持走特长之路,并在美术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沙井中学校长金如湘表示,美术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落户沙井中学,有一定的压力,但动力更足,相信这次合作能让学校的美术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基础都有较大的提升和飞跃。

据了解,沙井中学美术特色班成立于。美术班从成立之初的一个班,二三十人规模,到现在仅高一人数就达到了160多人,分三个班。近三年来,沙井中学参与美术联考不论是参考人数还是本科合格率均呈递增趋势,本科上线率达到90%,20本科上线学生高达57人。,胡丹丹、邓欢两名同学专业成绩分别入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有望进入中国美术最高学府。

10.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十

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

5月24日,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来自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的15名考生参加招生考试。今年额定招收6名博士研究生。

青海民大从1979年起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迄今共毕业研究生2841人,是青海省培养研究生最多、研究生规模最大的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不仅使该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树立了新标杆、找到了新方向、开启了新篇章,也必将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建设青藏高原一流大学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1.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十一

关键词:双导师制 联合培养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等学校进入了全面扩招的时代。研究生教育已经不再是培养精英或研究型人才,而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倾斜。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很大的一部分精力要投入到专业技术实践以及社会实习上,特别是工科、农科、医学等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鉴于此原因,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技术经验,以便完成对研究生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实践等多方面的指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专业技术都要求导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去钻研,导师除去专业领域的钻研,还要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少导师还是学科带头人,并且有许多社会兼职,因此要求导师面面俱到,有些勉为其难。为解决类似问题,有许多院校提出了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模式。所谓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在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各选定一名导师,校内导师偏重于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指导,联合培养单位导师负责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指导,两位导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

一、双导师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一)为研究生“学”与“研”找到理想结合点

研究生不仅担负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更担负着科学研究任务。研究生培养仅仅靠死学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工科、农科、医学类等与技术实践结合相对紧密的应用学科研究生,如果只封闭在学校内死啃书本,远离实践,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研究型人才。研究生需要“学”与“研”的结合,这就为导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学校的教师精通理论知识的钻研,校外的专家精通专业技术实践。双导师制使研究生同时受教于学校的理论教师与校外技术专家两名研究生导师。对于理论知识上的问题,他们可以求教于校内导师,而对于专业技术的问题,他们则可以求教校外导师,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学”与“研”之间找到最理想的结合点。

(二)为学校创造开放的学术氛围

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道桥梁,双导师制是两个强有力的基座,它将学校与联合培养单位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学校是基础理论知识的阵地,多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然而这样的现状也容易造成学校缺乏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只顾闭门造车,不利于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双导师制,为这个问题找到了很好的突破点。研究生联合培养任务将两个导师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频繁的学术交流会、研讨会、公开课也为学校敞开知识的大门,注入了新鲜的学术血液。

(三)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联合培养单位的专家大多从学校毕业多年,一直埋头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这对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专家繁忙的社会活动不利于他们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带教研究生给校外导师提供了得力的科研助手,同时校外导师也可以享受学校的学术资源。这也是联合培养单位与学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关系的主要原因。联合培养单位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目标,研究生进入联合培养单位相当于提前进行专业技术实践,从而增强了研究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说,联合培养机制给研究生提供了潜在的就业机会。

二、联合培养机制潜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的联合培养标准

双导师制下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同时师从校内与联合培养单位两名导师。两名导师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单位,这会给联合培养研究生标准的统一带来许多障碍。学校导师重视研究生理论的学习,校外导师更注重专业技术实践,这两点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在毕业资格审查方面,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合格标准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专家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统一,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侧重点不同,所以难免产生分歧,最终导致在评断一篇学位论文是否合格上得不到统一的观点,这又是一个矛盾。这些问题解决必须经过学校与联合培养单位长时间的合作,校内导师与联合培养单位导师反复的协商方可达到统一。

(二)科研成果归属权问题

双导师制下研究生有两个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都对研究生的学业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也给研究生联合培养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分配研究生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归属权。不考虑客观事实的平均分配极容易伤害到两个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严格按照客观事实进行科研成果归属权分配,就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否则势必会使研究生的两名导师之间出现矛盾,从而给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发展制造巨大的障碍。双导师制研究生科研成果归属问题要想得到很好的解决,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完备、合理的规章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既要公平、合理,又要保护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这样才可以使科研成果归属权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结论

双导师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阶段,有效地解决了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问题,为学校创造出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并且实现了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的多赢。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双导师制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研究生培养标准统一的问题和科研成果归属权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将双导师制作用发挥到最大,使双导师制成为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发展的强劲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指导项目SZ2010227。

参考文献:

[1] 肖敏,薛意茹.关于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4-29.

[2] 谭志敏,刘社欣.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4):44-48.

[3] 原志庆,徐丽,刘国伟,姬广军.建立联合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6):45-49.

[4] 李静.浅谈中德双元制大学联合培养项目中的德语教学工作[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2):61-61.

作者简介:

袁博,男,(1978- ),河北省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硕士,河北北方学院学位与培养办公室科员。

黄尚峰,男,(1970- ),河北省蔚县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助理兼培养与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

(责编 张晶晶)

12.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十二

一、关于协同创新理念

1971年, 德国科学家Haken最早提出了系统协同学思想, 协同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 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后来研究者把这一思想应用于各领域,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 协同的思想在创新体系中逐步得到重视。

(一) 协同创新理念提出的背景

目前, 科学技术成为新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各种竞争最终表现为高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竞争和争夺。这涉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消费者乃至政府部门等各类主体。中国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科技与经济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 如何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科技成果进一步服务于经济社会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这一新型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了国家创新战略的高度。2011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促进资源共享, 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这是首次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协同创新”概念, 因此, 需要各创新主体自觉围绕目标、统筹配合, 实现协同创新。

(二) 协同创新的基本概念

协同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 是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基于共同的创新目标, 通过国家引导和机制安排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能充分发挥各要素优势的共享平台和机制, 加速实现技术的产业化, 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有两点: (1) 整体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 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 (2) 动态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3]

协同创新有多种模式, 其中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联合即产学研联合作为其重要模式之一, 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 整体提升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实现高校服务社会, 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

协同创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这对中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关于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对培养高技术和创新式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但调查显示, 当前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一) 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必要性

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仍以单一学术型、科研型培养模式为主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彼此之间的联合进展尚不够明显, 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和解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 所培养的研究生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多样化专业人才的需求。

当前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研究生管理体制与机制计划化模式依然严重, 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依然受政府束缚, 还是按统一考试和计划进行”[4];“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实践基地缺乏, 有的专家指出, 对理工科而言, 校企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但由于种种原因, 学校不得不主要依靠自己的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实习基地等完成培养。在研究生课程中, 实验或实践训练课程开设不够, 产学研结合紧密程度有待提高。”[4]

以上所述都对协同创新环境下进行更高水平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在中国, 各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 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等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现高校与这些机构的深度融合, 符合中国目前的教育方针要求,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二)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概念与意义

产学研联合起源于美国,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体现了系统的思想, 与技术创新模式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紧密相关, 是对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深化, 反映了当前科技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5]在政府指引下, 形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 本文中所提到的产学研联合是指科研院所、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 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 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相互配合, 努力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高校的发展以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推广产学研联合培养教育,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趋势。

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以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出发点, 把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种行为相结合, 能够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 有利于实现课堂与社会的紧密相联,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达到辩证统一, 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虽然总体上进展比较顺利,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 高校教育资源相对紧张,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存在突出的矛盾。这些问题既有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 又有社会发展阶段性和机制建设不完善的原因, 亟待进一步的探讨。

(一) 对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战略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 中国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处在起步阶段, 联合培养主体对这种模式的战略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还是低层次的。部分导师在培养过程认为单位的科研目标是参与联合培养的根本原因, 对学生的培养关注不足。中国产学研联合一般发生在资金雄厚的大企业, 而中小企业因缺乏开展技术研发的资金, 高校和科研单位在选择联合对象时往往将中小企业排除在外。

(二) 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多数产学研联合培养仍处在探索阶段, 导师互聘、双方间技术合作、人员有序流动和交流制度尚不完备。高校在具体实行过程中, 缺少产学研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 缺乏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沟通与联系, 双方的合作也仅仅处于表面, 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企业往往对研究生的期望值过高, 缺乏相关投入, 积极性不高, 对知识产权的归属存在分歧, 最终导致企业单位不会过多投入, 并且不会对其进行有效的实际性指导, 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提高。

在联合初期研究生希望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一旦接触真正的项目, 由于公司以利益为出发点, 而研究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差, 缺乏对企业和事业的了解, 与公司的沟通比较少, 往往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 阻碍自己的创新意识。”[6]为此, 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实行阶段, 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单位, 都必须对研究生有足够的关注, 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及创新思维。

(三) 研究生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科研需要

整体上讲, 中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平稳上升的, 但因急剧扩招调整带来的生源质量, 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问题, 造成部分生源质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 平均水平有所下降, 两极分化比较。“目前研究生主要通过统一的笔试和面试来选拔人才。但是对于这种方式, 受访者普遍提出异议。认为这种选拔方式缺乏对研究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考查, 且有与外语和政治成绩一票否决的现象, 无法选拔出潜在优秀生源。”[4]

四、完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议与途径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具体运行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暴露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积极探索和寻求解决策略, 逐步优化和完善这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 构建典型模式以起到示范作用, 从而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因此, 各参与主体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合作、统筹协调, 注重研究生联合培养具体工作的开展, 根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目标, 调整培养的思路和策略。可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地采取以下等方面的建议和途径,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一) 领悟协同创新思想, 全面提高对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战略性认识

当代创新模式逐步演变为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 受到普遍的高度重视。因此, 要不断加强思想宣传, 使参与主体深刻全面地领悟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思想, 从而树立正确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观。从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所需的各要素出发, 大胆拓展联合教育思路, 积极寻求实现产学研的新方法, 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教育, 培养高层次、专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 提高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尽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具有特殊性, 但招生标准绝不能因此而降低。在保证必要招生名额的基础上, 可向重点学科、社会亟需及需求量大的学科适当倾斜。在选拔时要改变单一的选拔模式, 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扩大复试比例, 同时注重不同学科选拔方式的多样性, 确保能将那些学习能力强、实践基础好、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选拔进联合培养项目。

(三) 高度注重导师队伍建设, 保障和提高研究生质量

导师是影响着研究生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生质量的提高既有赖于导师的学术水平, 又有赖于导师的指导力度。完善导师制度, 实行导师责任制, 切忌把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导师要尽量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情况制订培养计划, 注重培养过程的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 从而有效地保障和提高研究生的质量。

(四) 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制定相关制度政策,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到产学研模式中去。同时要完善法律体系保护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和科研院所要自觉遵守联合培养合同, 配合高校相关的培养工作。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要明确产权关系, 产权关系主要是指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为避免产权纠纷, 研究生在读期间所形成的专利、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要有明确的协商规定。

(五) 共同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有利于推进科计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综合性平台。科研院所可以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企业可为研究生接触生产实践第一线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机会;高校可为科研院所提供教学、科研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各参与主体间加强沟通协调, 深化合作项目, 要尽最大程度地开放各自科研资源等。

高校可以邀请那些潜心研究、学有建树的科研人员展现和交流自己的学术成果, 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可以到高校兼职研究生指导老师, 也可以将研究生送到高校进行课程学习, 并聘请高校的教师作为兼职指导老师, 对研究生进行理论指导, 从而充分利用高校在教学上的优势。

五、结语

加强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 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新思路, 也是新时期提高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建设共享平台, 实现资源互补, 通过加强协同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 能够把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 长期深入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对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是对科技进步与产业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新探索, 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实施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求是, 2006, (4) .

[2]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 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11-04/25/content_22604972.htm, 2011-04-25.

[3]陈劲, 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 (2) .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2011[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26-212.

[5]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

13.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篇十三

遥想人师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既兴奋又担心,兴奋地是自己马上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了;担心的是,我能胜任这神圣的职业么?不久,事实证明这担心是多余的,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我遇到了陈友鲜老师。他工作期间,陈老师不但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而且还关心其他同事,帮助和关心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我们能够尽快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我参加工作以来,在我眼中看到了陈老师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初为人师的新同志,我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初到乌江中学时任七年级语文教师,那时,我虽熟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但工作实践经验却还是一片空白,面对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却感到自己是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为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打上一个重重的问号。我知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这意味着什么。这时,我感到烦躁和苦闷。这一切,陈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主动来找我谈话,和我共同钻研教材,教我如何备课、上课,并深入课堂听我讲课,下课后立即找我座谈,指出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激励我,并交给我如何去发扬优点,如何克服缺点,和我一起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从那以后,在陈老师的精心关怀下,我对工作所谓是信心百倍,积极进取,成为了学校的教师骨干,并连续连年兼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近几年来,我多次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镇优秀班主任”,多篇论文在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我曾在校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我的成长过程,感慨的说:“我到乌江中学任教以来,得到了许多老师尤其是陈老师的帮助,使我得以全面发展,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胡怀峰

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乌江中心学校

胡怀峰

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乌江中心学校

屈俊标

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乌江中心学校

屈俊标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掌握各项教育技能,从而是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自从教以来,我因能得到陈友鲜老师的关怀和亲身指导,倍感荣幸。他在职业道教学方法、管理学生等方面都给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我工作中,我首先积极主动听陈老师的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在多次听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了他教法的灵活,思维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课后共同探讨课堂得失,即及时做好总结与反思,并在课堂中学习并模仿陈老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在这“听--研--听--学”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结构紧了,弯路少了。

陈老师还经常教育我们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学生,吃透教材,善于向老教师学习,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此,他在百忙之中还抽取时间对我进行课前辅导,共同确定教学目标,探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共同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听课活动,课后及时地与我交流讨论教学环节中需要斟酌的地方。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水平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14.培养青年教师证明材料.1 篇十四

孙老师工作认真、教学严谨、业务能力很强,所任学科一直在年级和镇抽测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来,先后被镇、县的评为“语文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县、市获奖,多次参加县、市基本功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平时的工作中,孙老师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作为她的培养对象,感到非常幸运,近几年来,孙老师帮助我备课,设计教案,优化课堂教学,指导上课,鼓励我多写论文,与我一起读书,探讨教学理论,我的多篇论文在县、市获奖。平时严格做到“教学六认真”,曾多次获得“教学六认真”先进个人。

15.联合培养研究生证明 篇十五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联合培养的意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在社会发展及经济生产方面能够解决职业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人才。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科研和实践必修环节, 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是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 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高科技企业来说, 他们在专业、知识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作为教育者的能力。充分开展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夯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 再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可以形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并存的立体全方位培养。

二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可行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对实践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而且高校难以模拟出企业真实的生产、研发环境。因此,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 高校希望与行业相关的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企业通过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不仅为高校研究生培养提供实习和研发的实践机会, 还可以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问题, 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 企业有意愿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于被培养的研究生来说,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是要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企业接受合作培养, 能有效培养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过程中, 学校、企业与研究生本人三方都是有合作需求的。

三我校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国家于2011年首次招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校也是首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为保证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校加大力度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效果显著。

1 学校、企业及研究生三方共同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首先从合作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开始。

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校内导师意见为主, 参照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校外导师的意见, 并听取研究生本人意愿, 根据其研究方向共同制定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计划。选修课程要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的差异, 有针对性选择, 适当增加与合作企业专业技术相关的选修课程。

2 严格实行双导师制

目前高校导师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大部分导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与实践创新的经验。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严格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 校外导师由于在企业参加多年的实际研发和工作经历, 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尽快找到技术研发和探索的方向, 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可以兼顾学生的硕士课题并且具有探索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和问题去进一步开发, 使学生的工作不会陷入工程化。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 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先进、专业、高质量的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实践环节, 要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安排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中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实践教学。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 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进入相关科技合作企业, 在企业完成可以完成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改造方案, 或者参与软件的开发、管理决策等实际工作。通过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 发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将问题与不足反馈到理论研究中,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又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实践,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从而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实践学习中得以升华。

4 以横向科研项目为依托完成论文工作

根据《广东药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要求专业学位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本专业生产或实践应用的实际需要, 运用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 对生产或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 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要以解决本专业在生产或实践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 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能充分体现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成果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根据此要求, 我们要求所有导师必须有横向科研项目为支撑和引导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有具体经费支持、科研要求与目标等。

5 与企业创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以高等学校为主体, 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集团、高薪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促使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2011年以来, 我校先后与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海南康芝药业有限公司、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挂牌成立了“广东药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这些企业多数是民营药厂, 企业有一定的研发能力, 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同时技术需求也比较大。通过企业真正和深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中高级人才, 从而加快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步伐, 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2013年5月, 我院中药学院依靠与康美公司长期的合作基础, 共同申报了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并成功获批。建立广东药学院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以此为契机, 可以充分利用广东药学院与企业的优质资源, 共同打造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中药学”科研创新人才的示范平台和开展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新科技研发平台, 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 为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从而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7 注重加强校企沟通

我校大力开展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申报。通过积极合作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加强产、学、研结合研究,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合作研究和技术转让或成果转化, 以项目为依托, 让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深入企业课题研究, 带动校企双方共同发展。我校平均每年和每个联合培养单位都有1-2个横向科技合作项目。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校企联合培养是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充分整合、合理利用学校、企业双方教育资源, 将学校和企业共同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 较好地提高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应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罗兵, 高月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案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13 (5) .

[2]李勇, 陈艳慧, 李博, 张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 2013 (9) .

[3]罗兵, 高月华.项目引导的应用型研究生协作培养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10) .

上一篇:麻醉药品管理流程下一篇: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