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精选11篇)
1.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一
一、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
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如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开课时间一般是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或者大二的第一学期。为非会计专业的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会计学课程, 目的是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 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使用这门语言, 如同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一样, 都是为了用于今后的管理工作。因此, 他们学习会计学的目的与专业会计学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是通过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利用者, 后者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的生产者。
由于非专业与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目的不同, 又受到课时少的限制, 那么为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不同于为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般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安排一门会计学课程, 其学习目标是什么呢?是财、会、审的哪一部分呢?从理论上来说, 会计学是指大会计, 应当包括财、会、审, 而且从培养目标来说, 经管类的学生不准备将来去从事具体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 但是他们将来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又必然会与财务管理相联系, 并受到会计和审计的监督。因此, 为达到完善经管类学生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他们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既不应当专指财务会计, 也不应当专指财务管理或审计, 而应当是一门综合性的会计知识的普及课程。
由于上述原因, 本文认为会计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会计学知识框架及会计工作的内容构成; (2) 使学生对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3) 使学生能熟练利用会计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工作服务。
可以认为, 上述教学目标完全是站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角度来定义的。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 决定了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是:面宽、点多, 强调理解和运用, 减少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基本教学内容
要达到会计学课程教学的上述目标, 就使得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内容很不相同, 不能按照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编排会计学的内容, 而是应该围绕着如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
本文认为会计学课程的内容要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核心来组织, 说明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原因、方法、过程、后果及评价, 以及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如何利用会计报表。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 财务报告是最常见的企业分析工具, 而且是对外报告, 较容易被使用者获取;第二, 财务报告是现行会计体系的数据和信息中心, 在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方面具有全面综合性;第三,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准则来规范, 对使用者而言具有可比性、一贯性及决策相关性。
围绕财务会计报告来组织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具体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 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原因:环境因素
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没有工作经验的青年学生, 他们对于社会经济关系体会较肤浅, 对会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缺乏认识。因此, 在会计学的教学中, 一定要讲清楚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原因, 即环境因素导致了财务会计报告的产生。教学中可以从会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强调会计所面临的经济、技术、政治和法律等环境因素, 便于学生理解会计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产生学习会计学的兴趣。
(二) 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与核算原则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包括4项假设和会计核算原则。会计学课程教学依然强调一定的会计理论学习, 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实务。
(三) 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方法:会计方法与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方法是学习会计之关键。会计方法很复杂, 有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预测和决策方法等。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核算方法, 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成本计算、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其中成本计算部分可简单介绍。在讲到会计的账务处理时, 可将手工账务处理的情况与会计软件账务处理的情况相结合, 讲清楚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 以及三者如何构成一个会计循环。
(四) 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检查:审计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审计的基本知识, 比如说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 说明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的区别等, 再介绍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重点是说明审计报告的种类和作用。
(五) 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利用:财务分析及管理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比如财务比率的计算及分析、本量利的计算及应用等。这一部分可与各教学对象的专业相联系, 针对具体专业, 有重点地讲授相关内容。比如, 对金融专业学生要重点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要重点分析盈利能力及回款能力指标。
(六) 财务会计报告产生的后果:会计舞弊及其后果
这一部分主要是联系实际, 针对社会中已经发生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 讨论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动因、手段以及经济及法律后果。
上述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图1表示。
本文是将会计报告作为一个对象,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对会计报告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实际上, 对于经管类的学生而言, 他们今后所面对的会计数据主要就是以会计报告的形式来表现。因此, 以会计报告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符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便于将会计学快速地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相结合, 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会计学的茫然和焦虑情绪, 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总之, 会计学课程应当在大会计范围内选取与经管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内容来组织教材。与以财务会计为主来组织教材内容相比较, 本文认为可以将会计要素的核算等内容压缩, 补充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审计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文设计的会计学课程内容强调广泛而全面地学习会计学知识, 使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懂得如何理解和利用会计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 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工作, 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课程会计模拟实践来训练实际操作能力, 比如学生要分辨出各种原始凭证, 根据实际的原始凭证来完成会计循环。对于会计学课程来说, 由于受到学时的限制, 不能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然而, 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初学者而言,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实在是过于抽象。教材一般是由编制分录、登记“T”形账户来指代实际工作中的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实际账本的。为了避免学生感到会计循环很抽象, 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一是利用书上的例题, 用十几笔简单业务, 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完成一个会计循环;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强化学生对会计循环的感性认识。比如, 在讲到账务处理的起点原始凭证时, 可将实际的凭证、账簿扫描进电子教案中给学生看, 也可以放映会计工作的教学片, 演示整个的会计循环。
然而, 在会计学的某些教学环节, 板书的教学效果比多媒体演示更好。比如, 在讲到利润的计算时, 在黑板上演示可以将计算过程和思路传递给学生, 数据的书写也较为集中, 而用PPT演示, 由于受到演示屏空间的限制, 难以将分散的会计分录数据集中表示, 也难以说清计算过程和思路。会计学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在讲授某些细节的时候, 用PPT的效果比不上传统的板书。板书的节奏相对较慢, 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思考过程中来, 甚至先于教师思考。只有在讲到大的框架性的问题时, 用电子课件才是适宜的。
(二) 进行合适的案例教学
好的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以全面、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由于会计学是关注细节的课程, 在案例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是与授课内容相吻合。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往往具有综合性, 并不适合会计初学者学习基本的会计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讲课内容从综合性的案例中抽取相关内容来构造案例。比如, 在讲会计恒等式时, 可以以个人独资企业为例, 这样就会以简单的经济事项来说清楚4项基本会计假设, 以及静态和动态会计恒等式。在讲到会计舞弊时, 则可以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以大而复杂的企业为例更便于说清楚什么是内部控制和审计。
(三) 结合各专业学习会计学
大多数会计学教材以制造型企业的业务为例来讲解会计核算, 这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本文认为, 在会计学的教学中, 应当以上述基本内容为基础, 再加入适当的专题讲解, 将各专业的业务特点在会计上的反映做一个专门的介绍, 这样就将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起到一个直接的指导作用。
比如, 在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时, 可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虽然人力资源会计在目前的会计准则中并不存在, 但无疑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为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时, 加强收入准则的讲解;在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学课程时, 加强对旅游服务业务会计的讲解;在为房地产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学课程时, 加强对房地产业务会计的讲解。
四、结束语
本文关于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完全基于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会计学课程不同于会计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课, 如果将其等同于会计专业课程, 则达不到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本文关于会计学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对教师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既要注重会计基础知识的传授, 又要提高自己全方位综合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红, 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3) .
[2]王会兰.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2) .
2.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二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在国外高校及国内中小学教学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创新性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中,以优化学生知识内化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中级财务会计
翻转课堂(Flipped/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上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翻转“知识传递——知识内化”这一流程,将课堂教学重心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内化,强调对知识内化过程的优化。正如Bergmann et al. 所指出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翻转了形式,而是强调优化课堂学习效果[1];它是通过建构特定的情境而非通过教师的传授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 [2]。翻转课堂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系统的自主学习;二是教师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深化学生认知[3]。Enfield通过研究也发现,翻转课堂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和自主性[4]。可见,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惯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国内最早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是中小学校,但比较而言,高校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方面更具优势,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5]。换言之,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学科多样性特点,更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特性构建相适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级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基础”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要课程,也是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主线,对一般制造企业的常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门应用学科。从课程特点看,“中级财务会计”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且让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是该课程教学的一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是围绕理论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后辅以练习。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职业判断力,难以应对复杂商业环境中的会计实务问题。本文试图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存货期末计价”为例,重新设计“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务应用能力。
一、加强课前教学材料设计,做好翻转课堂教学基础工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预习课本,而我国会计专业教材种类较少,且内容陈旧,学生预习难度较大,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根据Chandler et al.的观点,冗余的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效果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对教学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制作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剔除无关信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提前制作电子教学材料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教学资源开发者的角色。虽然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没有发生,但是教师制作的课前自主学习材料已经基本决定了学生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在考虑整个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制作教学材料。在课前教学材料设计这个阶段,教师既要考虑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对商业环境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了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从技术层面来看,翻转课堂常用的教学材料是微视频。微视频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录制的短小精悍的视频,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视频容量小,便于学生从网上下载。由于当前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尚未普及,网络来源的会计教学视频数量不多,且往往时间较长,缺乏针对性,因此只能由教师本人制作。微视频的制作可以采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PT讲解过程,并辅以声音解说的方式。
从教学材料的内容来看,该环节主要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学习为主,帮助学生逐步向更高层级的认知目标进行探究性学习[6]。以“存货期末计价”为例,其基本知识点如表1所示。
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材料应当力求简洁,保证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存货期末计价的内容与方法。以知识点1中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个原则有直观的感受,如图所示。
在完成基本知识解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表2所示。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关注商业环境中的真实案例,将理论与现实情况紧密结合。
1. 存货期末计价对于哪些企业尤其重要?试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关注存货占总资产比重高的企业
2. 确定存货期末价值对于哪些企业来说难度较大?试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关注存货期末计价在确定数量和价格上有难度的企业
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反馈机制,科学制作课堂教学案例
良好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够充分体现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念 [7]。传统教学以既定的传授知识为目标,而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理念将“既定的”目标变成“将成的”目标,强调在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中,动态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学生可以采取邮件、微信等方式及时向教师反馈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以“存货期末计价”为例,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存货期末计价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教师提出的拓展性问题,学生在网上进行了资料搜寻。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更为关注的情景和事件做进一步教学案例设计与讨论。比如,针对教师提出的 “确定存货期末价值对于哪些企业来说困难较大?试举例说明。”这一问题,可能很多学生会关注近期发生的獐子岛存货减值事件,那么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一事件制作“獐子岛存货减值案例”用于课堂案例讨论,如表3所示。这个案例是最新发生事件,具有时效性,且网络上相关的新闻报道很多,学生很容易获取资料。endprint
三、建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互动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与传统课堂相比,由于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板块已经对基本知识进行了掌握,课堂时间则是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再度强化知识内化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个人经验与外界相互作用,通过主动建构而获得的[8]。鉴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实务导向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现实商业环境中的案例来构建真实商业环境的课堂情境。比如,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企业某一业务涉及的角色,模拟实际的业务处理流程,完成实物流转和单据流转,让学生对实际工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再如,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或者改编过的案例为学习材料,让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学习。以“獐子岛存货减值案例”为例,案例教学方法如表4所示。
四、综合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提升教学
内容
翻转课堂不是一次性的教学实践,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传统的评估模式下,学生在期末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期末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中,教师在每一次翻转课堂结束之后可对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并针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同时对学生评价则以过程为导向,评价内容更加细致和全面化。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可设计教师表现和学生表现两个维度实施评价过程,如表5所示。
在以过程为导向的考核中,课前自主学习的反馈环节、小组内部讨论的课堂记录、小组推选成员展示的课堂记录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向学生说明课程的考核形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走,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总之,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掌握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于不少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课程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也要求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因此,教师应当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同时还需要掌握翻转课堂所需的技术手段,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来提升教学效果。
表5 教师表现维度与学生表现维度的具体评价指标
教师表现维度学生表现维度
1.教师能否根据具体情况制作出与课程整体设计相符合的课前学习材料;1.学生能否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并且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
2.教师能否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2.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与他人进行良好协同合作,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3.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3.学生能否在课上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Bergmann J, Overmyer J, Wilie B. The Flipped Class: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EB/OL]. http://www. thedailyriff.com/articles/the-flipped-class-conversation-689.php. 2012-04-14.
[2] 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 张新民, 何文涛. 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4] Enfield J. Looking at the Impa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of Instruction on Undergraduate Multimedia Students at CSUN[J]. Techtrends,2013(6).
[5] 陈子超,蒋家傅.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117.
[6] 郑旭东,郑伦楚,曹阳. 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学习心理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4(9):27-32.
[7] 朱志平. 选择性注意的因素: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形成机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7):20-22.
[8] Peggy A. Ertmer,Timothy J. Newby,盛群力.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 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会计专业大学论文 篇三
一、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现状
会计模拟实习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都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程,促进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适应会计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会计模拟实习课程是通过模拟某个企业的某个会计期间,选用整个月份的全部经济业务,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从最开始的建账到最后的出具会计报表的一整套账务处理,中间包括对经济业务的判断、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对记账凭证的填制、对账簿的登记,以及月末的对账、结账、编制月度会计报表、全年的会计报表等。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会计实训中无法体会会计实际工作的真实感受,学生把模拟实训当成完成一项大型综合性的作业,学生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够到位,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模拟实习的课程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1)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整个会计模拟实习过程涉及庞大的会计数据、繁杂的会计处理过程。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会计处理上交的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作业来体现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在考核上,没有过程考核,仅仅是采用以往的期末终结性考核,或者是依靠教师把相关的凭证和账簿等收集上来检查。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思考、操作过程都得不到评价,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更无法获得在实训过程中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岗位工作体验,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在实训结束前匆忙借同学的凭证和账簿抄完就了事。最后的成绩得分不能准确无误地体现出学生在其中所耗费的心神,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对待模拟实训学习上存在马虎应付的现象,缺乏应有的会计严谨性
4.大学会计专业论文 篇四
摘 要:为了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减少损耗,加强成本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成本及成本控制的含义、企业中成本控制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成本控制。
关键词:企业、成本、成本控制
一、成本的含义
我们先了解一下成本的含义:传统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无关。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严格意义上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企业引入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包括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另一方面,顾客使用该产品的整个消费也应包括在内,因为消费过程的各种情况也是产品竞争力的部分。因此,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相应地,对于成本控制,就要控制这三个环节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当我们了解了传统的产品成本和广义的成本概念后,我们就清楚的认识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 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着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二、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木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抵抗内外压力,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企业应重视成本控制,并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部分,它要求企业要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满足成本也就是说要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聚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如VE价值工程、IE工业工程、ABC作业成本法、ABM作业成本管理、SC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存货管理、成本预警、动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三、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总的来看,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
(一)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成本控制使企业的生产目标明确、便于管理、核算方便。另外由于产品成本的降低必然使得产品销量的增加,销售扩大以后使得企业的经营基础日渐稳定,这样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从而保证了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
(二)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就是利润的最大化,要使利润最大化势必须使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实施成本控制可以将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材料费都控制在目标成本管理之内,避免大部分材料、杂项费不易定单耗而造成的浪费,保证了增收节支,有利于挖掘企业潜力。
(三)成本控制可以如实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效益
因为成本控制将企业生产中的产量、质量、消耗、安全、劳动工资、企业管理费、大修折旧等各项指标基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连于一体,作为经济责任包干的目标,并同职工收入挂勾,所以能够如实的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效益的好坏。
四、企业成本控制的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普遍意识到了应该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而且也采取了措施加以控制, 然而控制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取得了显着效果,有的却形同虚设。总体而言, 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观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一些企业(特别是某些历史比较久的国有企业)普遍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观念, 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手段。在这些企业中,注重生产和销售,而没有对控制成本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当一部分企业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仅仅局限于遵守、执行财经法规中的相关条例,简单地核算并汇总生产成本,片面地追求成本的下降, 而较少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来看待成本。除此之外, 人们普遍对成本控制有一个认识误区, 认为控制成本只是企业高层领导以及财务人员的职责, 因而其他人员就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来对待, 这影响了广大员工控制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导致生产材料和人工不必要的浪费。
(2)成本控制措施不完善,没有得到完全执行。有些企业固然意识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控制措施不完善,就是政策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因而也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首先,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成本预测机制, 也缺乏内部成本控制措施(例如原始凭证和记录、资产盘点和管理、定额验收等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其次,有些企业制定的控制措施只是“走过场”,而没有切实加以贯彻和执行,有些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加强监督和核查,工作没有落实到个人, 这就起不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作用;最后,有些企业从表面上看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审查以及成本分析等体系比较完整,但仅仅进行成本核算以及初级的成本分析,缺乏深入分析,没有充分应用其他方法。总的来说,这些做法都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执行效果,导致预算的约束作用弱化,从而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和浪费。
成本控制的力度不够。从成本控制的`过程来看,它应该贯穿于产品设计一直到产品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然而很多企业并没有切实地加以实行,这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忽视了前期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后期的销售、服务等过程的成本控制,仅仅局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二是忽视了横向比较,没有意识到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和领域对本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三是忽视了时效性,只侧重事后的反馈控制,而没有对事前和事中控制引起足够重视,这样的成本控制只能是粗线条的,根本做不到精细化控制和管理,因此这样的控制体系是片面、不完整的。
(4)成本信息缺乏真实性。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隐瞒或者篡改成本信息,这就导致成本信息缺乏真实性,难以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保证。之所以会有成本信息失真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基于偷税漏税、粉饰报表、牟取私利的考虑,人为调节相关数据信息,随意调整或者编造企业成本资料, 从而造成成本信息不准确;另一方面,成本控制制度及流程不健全、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不当也会引起信息失真。
(5)现有的会计系统需要创新。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全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外,传统的成本控制对象局限于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难以起到为战略管理提供充分信息的目的。
五、企业成本控制的策略
(一)从投产到销售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建立科学决策事前成本管理体系
目前,许多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不经济,生产建设投资高,产品能耗物耗高。这些因素基本都是由于产品设计和工厂建设过程中忽视策略性成本管理体制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对现有生产装置及制造程序进行分析,对确实没有效益的应坚决淘汰,对进行优化后有利用价值的应尽快进行改造和优化。在今后的决策中,应高度重视策略性成本管理,对无成本分析的方案不予批准立项。
完善企业内部事中成本控制体系,规范明确责任
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是以成本控制为枢纽,对质量、生产、资金、物资及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要以企业总的目标成本为起点,对设计、生产、流通的全过程进行分解,制定各单位的目标成本,并将成本控制的任务量化到每个员工身上,与经济挂钩,激励全体员工不断为降低成本做出贡献。职责和权限由总部通过书面授权来确认,上不揽权,下不越权。从而使管理层次清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各部门责任中的积极性。
(3)建立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事后责任考核体系
建立一套高效、切实可行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责任考核体系,是真正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的最佳途径。一是设立信息反馈系统,完善成本监控措施。企业以成本分析为核心,建立有效的成本监控系统,及时向企业领导层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部门、全体员工提供实际成本状况及其偏离责任目标成本的信息。二是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使成管理责任的好坏与经营者、各级管理者、职工的个人利益挂起钩来,使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务升迁,劳动报酬与其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努力成果相联。
(二)把握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要想有效的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遵循成本控制的几项基本原则。
(1)节约性原则。成本控制的节约性原则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它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
(2)经济性原则。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为建立某项控制要花费一定的人力或物力,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代价不能太大,不应超过建立这项控制所能节约的成本。
(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控制责任成本是每个成本中心应尽的职责,为了保证成本中心履行该项职责,必须赋予相应的权力。同时还要将取得的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奖罚分明。
(4)目标管理的原则。成本控制必须以目标成本为根据,将企业的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车间、小组或个人,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系统,使每个部门和个人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便于明确各部门及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5)全面性原则。在成本控制中全面性原则通常包括三方面:第一全过程成本控制。从产品投产的设计阶段开始,包括试制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直到产品售后阶段的所有阶应当进行论坛成本控制。第二全部耗费的成本控制。要对生产耗用的全部费用加以控制,确地处理好降低产品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关系。第三全员成本控制。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就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每位员工关心成本、控制成本的主动性。
(三)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人为影响。
(1)定额制定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力求达到计量标准化、价格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和数据标准化。
(3)制度建设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在实际中,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在制度内容上,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二是制度执行不力,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就收缩起来,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四)注重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1)目标成本控制
目标成本的具体制定方法和步骤是由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三部分构成。
目标成本控制就是根据目标成本来控制成本的活动,使实际成本符合目标成本的要求,并不断降低成本。其优势体现在:目标成本是按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制订的,考虑了产品在市场上的赢利能力和竞争价格。企业只有面对压力大胆的对现有生产技术及生产步骤进行必要改进,不断改革生产方式,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才能赢得市场,实现目标利润。
(2)提高资金利用率
一般而言,资金周转率越快越好,这说明资金的使用率高,收回现金没有被长期闲置,而又被尽快投入到企业经营之中。过多的资金如果只放在银行赚取低回报的存款利息,这是一个严重的浪费,可以在财务部设立专人研究资金的投资方向分析对策,在可控风险范围内适当操作,根据财务稳健性原则,确定资金的最佳持有额度,分析出的闲置资金用来投资,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又可提高资金成本的利用率。
(五)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
(1)增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
要控制企业经营成本、挖掘自身利润空间强化企业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显然是企业成本管理之基础。企业应当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相关责任人,根据责、权、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在建立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赋予责任单位成本的相对的自主权。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员工接受市场竞争的信息,将个人工作绩效、切身利益、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转变企业内部是市场竞争“避风港”的旧观念。
(2)改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使预算真正发挥作用如何使企业沿着规划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预算管理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管理者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产品设计等,而这些内容并非是财务部门所能确定的。财务部门只是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而非代替具体的部门去编制预算。故成本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参与,只有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下,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的适应市场变化,才能编制出实现企业资源最优配置的预算方案,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六)严格控制材料、人力资源等相关成本
(1)建立和完善采购制度,实现采购成本控制完善采购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严格和完善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各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应规定物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物料采购的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审批等。第二、建立材料的标准采购价格。财务部对重点监督的材料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品标准成本定期定出采购价格,促使采购人员积极寻找货源,货比三家,不断地降低采购价格。第三、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
(2)有效的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第一、人才要合理使用。许多企业抱怨缺乏人才,总是不得已到社会上高薪聘请人才,但实际上人才就在企业内部。
第二、调整组织结构。目前大多数企业应要改变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推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避免机构的重叠性和无效性。
第三、稳定员工队伍。为了要稳住员工队伍,我们企业必须做到:其一、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其二、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采取措施使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人员结构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
第四、提升员工素质。其一、企业要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最重要的是提升员工的素质,增大知识型和技能型员工的比例,使员工的素质与其岗位相匹配,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是实施有效的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我国企业必将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中,对于国内企业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如何取得全球竞争的胜利,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大化,获得长远利益,是每家企业必然面对的严峻课题。然而出于种种原因,传统的成本概念限制了成本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应用,迫切需要做出突破。
参考文献:
[1] 杨映东,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纵横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现代商业MODERNBUSINESS,
[2] 邓长才,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工业审计与会计 ,论坛 / 5
[3] 景桢飞 ,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商界 ,2008/8
[4] 黄建荣,论成本控制与企业增效。现代会计。/1.
[5] 石本仁,杨荣彦,高级财务会计(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6] 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 吴俊峰,温涛,浅议合并会计处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J),会计研究, (03)
[8] 陈平,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24)
[9]童丹 丁学超,我国企业合并实行权益结合法的利与弊(J),当代经济, (11)
5.会计学专业大学生求职信(精选) 篇五
我是一名刚从xx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所学习的内容包括了从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到运用等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此专业是一种工具,而利用此工具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时践和实习中, 具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在学校工作中,加强锻炼处世能力,学习管理知识,吸 收管理经验.我知道计算机和网络是将来的工具,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我对计算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并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用友财务等系统应用软件。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我不满足与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你们的单位.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刚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与我的关注,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 白尺竿头,更进一步!
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谢谢!
阅读本文的人同时还阅读了如下相关范文 供参考:
6.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六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学习“基础会计”可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扩大知识面,为以后参与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纵观各大高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规范、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差等现象。西藏民族大学自2003年将“基础会计”列入重点课程加以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精品课程。
(一)重视度不高
非会计专业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一门会计类课程,该课程课时短、任务重、理论概念多,这就导致了在计划内学时中忽视实践教学;另外教师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授课时,过分注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是非自身专业课程,对实践缺乏兴趣。这种长期以来“教”与“学”双方的不重视,导致了课程的开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一些学生学完一学期,对会计工作仍然概念模糊。
(二)目标定位不明确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实际教学中,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往往没有实质差别,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依照同一教学大纲、适用同一本教材,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会计专业实践多、实践目标明确,非会计专业实践少或者不实践。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定位,和专业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应用”而非“研究”, 教学重点不在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应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即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预测企业经营状况的能力[1]。
(三)内容选择不科学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多以校内实践为主,实践内容为案例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许多高校对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未进行严格区分,与会计专业采用相同的内容,只是从中筛选一些简单的经济业务实践,笼统、敷衍地完成任务。非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不应过分强调对会计各大理论的应用,而应在了解会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多锻炼学生对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报表运用管理、会计指标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单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对会计核算原理的理解,多采用做实训题或手工填制凭证、账簿、报表等形式。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毕业后大多不从事会计工作,实践教学中多被安排成案例分析和做实训题,许多学生直至毕业都未见过实际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更谈不上看懂、分析和预测。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基础会计”实践不应局限于做核算题,应尝试引入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对更多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体验。
2003年以前,西藏民族大学非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是以做会计实训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但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敷衍了事,甚至许多非会计专业学生产生“会计学习无用论”的想法。因此自2007年开始,我们调整了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时比例,区别于会计专业编写实验大纲,并设计了实践课的具体实施操作步骤,更新后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紧贴专业实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发现实践教学改革后, “基础会计”课程极大激发了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印证和使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要解决的不是经济业务如何具体核算的问题,而是通过核算了解会计工作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不同的业务处理差异,分析每种会计结果及其含义。因此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本着专业针对性、内容完整性、重点突出性和操作实用性的原则区别于会计专业来进行。
(一)会计案例
长久以来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独立去思考。采用会计案例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对实际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式和结果形成直观的认识。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教师会选择与其专业贴近的经济业务案例来进行分析讨论,如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案例分析时,教师会选择和企业管理知识相结合的案例,尽量让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报表、存货管理等会计业务,思考会计处理所带来的影响;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案例一般涉及外贸业务核算;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会考虑加大采购需求、成本核算、利润计算等会计案例比例。只有不脱离专业实际的真实感受,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会计不仅是记账、算账和报账那么简单,而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基础会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多选择出纳、会计角色,尝试对业务进行专业核算处理。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会计核算要求应低于专业学生,实践重点应放在对会计流程认知和会计管理上,因此实践不应局限于以上两种角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角色来体验会计工作操作方法,如分为会计、出纳、会计主管、企业领导、采购员、投资者和供应商等角色,将现实业务转变成课堂游戏,从而加强学生对会计理论和经济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三)参观教学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一般同会计专业一致,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进行业务处理讲解,无法突出不同的企业形式核算差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考虑组织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参观和专业相近的企业,亲身感受业务核算过程,了解会计数据在经营中的重要性。如组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参观外贸企业,了解外贸会计处理流程;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去生产型企业,了解营销活动和企业会计业务的关联;组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走进大型的集团企业,使其认识到集团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如果“走出去”参观教学实在有困难的话,还可选择“引进来”的形式,如聘请校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内的会计工作。
(四)上机操作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今会计工作的主流,如果 “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仅锻炼学生的手工操作,显然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即使学习 “基础会计”的目标不是成为会计,但也要理解会计的本质,因此参与会计电算化实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时有限,我们会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来普及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兴趣小组成立后,教师会将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和操作步骤先行讲解,并建议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教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学校机房操作练习,上机练习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三、“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加入更相关的实践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实践方式,启发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前,西藏民族大学“基础会计”教师普遍反映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不重视,实践敷衍了事。为了搞清楚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对2005和2006届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他们的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发现,86%的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不缺乏兴趣,不重视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学习会计在以后工作中有什么用,对会计和自身专业的联系产生质疑。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制定了非会计专业教学目标、 计划、大纲,加大实践教学份额的基础上,强调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实践和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并制定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案例集,以供教学实践所需。经过努力,我们发现近五年来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学习更加认真,课程补考人数大幅减少,学生乐于去探索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更深层次的会计知识,选择会计学作为自己第二学位的人数增加,选择报考会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加。
(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加强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使非会计专业学生逐渐接受、认可了课程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时也更加认真和严谨。改革后的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整体性强,案例、实践和所学专业结合比较紧密,因此实践时学生会遇到一些还没有学过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学生认真、细致、全面地处理和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其严谨的会计思维。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找准课程定位,树立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主动探索和应用新知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当然实践教学改革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实践教学资料的侧重、实践重点的选择和实践实训结果的考核等,这就需要教育学者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进一步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7.论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 篇七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旨在培养熟练掌握会计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会计学专业课程一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等课程)、主干课程(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实践课程(如会计模拟实习等课程)。不同类型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有其不同的特点。针对各类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程教学重兴趣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在学生刚迈入大学后首次接触的专业类课程,对于刚接触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这类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入门有一定难度。如何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教学任务。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教学。例如讲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一个开厂的情境,启发学生开厂时,资金如何筹集(借入资金,形成负债;投入资金,形成所有者权益),筹集资金以后,可购建厂房、添置设备、购买材料等,形成资产。等式右侧表示资金来源,等式左侧表示资金运用,左右必然相等。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轻松、易于理解的小故事中,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顺利掌握。
在财经法规课程中,可以采用口诀法进行教学。将知识点归纳总结成口诀,朗朗上口,记忆方便快捷。讲到哪些货物实行增值税低税率时,可以编制如下口诀:“基本温饱、精神文明、农业生产、生活能源”。把采用低税率的货物归为四大类别,这样将零散的、容易混淆遗漏的知识点,以口诀的方式归纳到一起,便于学生掌握。
二、主干课程教学重实效
会计学主干课程,是对中、高年级的大学生开设的,这类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在讲授这类课程时,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可以采用辩论赛形式教学。在讲到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章时,引用辩论的方式授课。课前,将“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适宜的会计核算形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最适宜的会计核算形式”作为正反两方观点,布置给学生,让他们组成辩论队,广泛收集材料,做好辩论准备。课堂上,学生将专业知识、应变能力、语言表达交汇在一起,获得掌声无数,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法进行教学。例如讲到资本结构优化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一个资本结构优化的项目,要求学生以三种不同的优化方法,每股收益分析法、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公司价值分析法,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课前,教师按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个项目组采用一种优化方法,选出一个学生担任“项目经理”。课中,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各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完成项目。教师可以从旁协助,辅导答疑。等各组都完成项目后,由学生互相评价,比较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接着由教师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课后,学生及时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本次项目教学的成功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总结。通过项目法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三、实践课程教学重能力
会计学实践课程,是对高年级的大学生开设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实务操作,操作的内容涉及会计基础知识点和会计操作规程的运用。这类课程具有综合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讲授这类课程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会计模拟实习课程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分为四个实施步骤: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自主探索、总结评价。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将某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作为操作的范围,介绍模拟企业的概况,提出操作程序和规范要求。其次,教师设计任务。将会计业务流程具体划分为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账、成本核算、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若干任务。再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巩固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实现知识和操作同步提高。最后,由教师总结和评价,对每项任务的规范性操作注意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使学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为尽快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8.大学会计专业毕业自我评价 篇八
在学习会计专业期间,我专业基础扎实、虚心、好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学习新兴技术和新的方法;心理方面,自我调节能力较好,有耐心,个人亲和力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熟悉会计税务业务,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税法考试,英语也通过了六级,熟悉各种财务办公软件。
对自己的总体评价是为人真诚,工作踏实、易上手,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不轻易放弃。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充分挖掘团队凝聚力,起好带头表率作用,很强的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局观以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当然,本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与同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同学交流较少,主要原因是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时间;而且在工作中有时处理问题还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工作中魄力不够,做事情不够果断,主要原因是在处理工作方面缺乏经验,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注意学习其他同学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所运用的好的方式、方法,同时自己的办事方式、方法又存在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9.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九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全国著名的会计院系之一,被誉为我国会计学的“摇篮”。会计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注册会计师专业为财政部最早特设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注会教师队伍。无论你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跨校跨地区考研,尤其是考上海财经的会计学专业,你的英语水平需要高一些。这也是上海高校的普遍要求,更是上海财经会计这个王牌专业的要求。其次,如果你是跨专业考该校,或者跨校考,专业课分数优势不大的情况下,数学成绩需要优秀。这样,胜券的可能性才会大些!(资料来源 精学上财考研网)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复试科目:
《中级财务会计》钱逢胜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管理会计》潘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资料来源 精学上财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院在全国同专业高等院校排名中位居第三。悠久的专业历史和优良的师资团队,使人大会计学专业发展至今,培养出了不但掌握会计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而且,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及研发型人才。
目前,该专业考研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
三、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有实力的考生可以尝试报考。北京大学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是当今流行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培养高级复合型会计、审计、财务专门人才的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之一。
培养拥有较高的经济管理综合素质和会计财务专业素质的理财专家和开拓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资料来源 精学上财考研网)
如果能够在北京大学会计硕士专业深造。将有机会获得丰富的交流机会。例如光华管理学院MPAcc项目的主力课程均为学员专门设计,力求通过理论和实务之间、沟通性训练和分析性训练、个人创意与团队合作之间的平衡使学员得到多方位的提高。采用教师授课、案例研讨、多媒体教学以及电脑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效果。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跨国公司总裁及财务金融业内精英为学员开设讲座,你可以学到很多他校学生不易得到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清华大学(资料来源 精学上财考研网)
10.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十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 教学特色
本文结合高校教学实践,对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不同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在于不是培养懂得“如何做会计”的会计人员,而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去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投资价值,教学的指导思想应立足于通过帮助学生“懂会计”从而达到为其相关专业服务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应结合不同专业灵活安排
非会计专业学生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面理解会计的全部内容和本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框架结构,掌握会计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方法,培养综合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强调教学内容与授课对象的相关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体现与开课专业的联系,强调对会计信息的使用。笔者建议教学内容主要应围绕会计报表的理解和使用展开,可以采用按会计报表内容来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管理的方法,并着重讲述如何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在难易程度和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应加强灵活性,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确定教学重点。
三、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课时有限,有些高校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不安排会计实验,然而,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讲授书本知识,会让学生感觉空洞。因此,学生需要通过会计实验来进行实践,通过对记账规则和实例的分析,理解并掌握经济业务活动的规律,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验课中的会计角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会计是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商业语言,树立会计信息观念。
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非会计专业学生专业差异较大,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基础知识口径不符,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学生普遍感到知识跨度大、入门难。另外,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时较少,内容又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对有些具体章节的内容讲得较细,会计报表部分因学时太紧而难以仔细讲述,未能抓住课程教学的重点。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教师把握好课程内容的深浅程度,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取舍,不可过深、过专,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其次,教师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比如,为物业管理专业讲授会计课程时,教师必须对《物业管理学》《房地产市场学》等课程有所了解,教学中突出其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核算特点,详细讲述与其他行业的区别,才能将课程讲得生动详实。另外,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努力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多提供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事例,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五、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也应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①推行案例教学法。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比如为工商管理专业选择会计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案例,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利用会计管理的职能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②推行参与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教学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授课中,采用提问、启发、讨论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相关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学为吸收式学习。③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把抽象的会计理论、业务的处理过程、经济热点、案例等大量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易懂、生动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改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亚明, 王天东.从MBA教学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 ,会计研究, 2003,(5).
2.陶水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 ,财会研究, 2005,(6).
3.王新红, 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课程教学探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3).
11.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 篇十一
一、会计专业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指导下,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等教学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专业人才进行系统培育的特定方式。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
盛明泉、王烨(2010)针对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变革因素对会计职业的基本要求,提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改革路径。一是国际化改革路径,要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会计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新模式,树立“塑造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将会计与财务、金融等相近学科进行知识整合,建构新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能胜任会计专业国际化教学的双语教师队伍。二是特色化办学路径,要明确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围绕特色专业建设,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会计教学、会计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融合。三是创新化办学路径,应创新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增设实用性课程;增加“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设计”、“集团公司网络会计应用”实验项目;建构研究型课程与表达能力课程相互渗透,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与交流能力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高校为主体,面向社会和面向海外办学的“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何玉润、李晓慧(2013)建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形成递进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递进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动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刘永泽、孙光国(2014)要求会计专业在教育理念上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树立平等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观念;在教学方式上,变“传授知识”为“传授学习的方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调整课程设置,实现教材内容国际化;在考试评价制度上,实现考试方式多样化、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改进考试题型。孙铮、李增泉(2014)提出“五要”培养模式改革措施:一要建立一支在教学、研究和实务方面有较高水准的、互补性较强的、有助于培养学识精通的专业人才的会计教育队伍;二要整合会计课程、会计研究、会计实践,建立包含求知(Knowing)、行动(Doing)、养成(Being)在内的学习体验;三要从成绩、能力、就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来观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四要通过会计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整合,改革会计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五要制定相应标准,开展会计专业教育评估,着手进行会计学项目的高质量或高水平认证。
二、会计专业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师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单元时间内,给班级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不少会计专业教师受“以师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影响,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造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存储、消化课程理论知识。作为对灌输式、填鸭式课堂教学后果的批判,许多学者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主张。
李焯章(2000)提出用演示教学、交互探讨式教学、模拟现实教学等方式替换灌输式教学方法。丁玉芳(2008)主张用“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韩东,孟祥革(2013)建议会计专业用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实施课程教学。并指出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技巧是围绕设计的教学项目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在模拟实验环境中用用友U872软件系统生成的财务数据自主学习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管理方面的知识;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是用体验方式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
赵改玲、顾蕾(2009)要求会计专业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此种教学法的原则是:围绕会计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会计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然后应用于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供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决策。实施案例教学法就要编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引人深思的案例教材;要安排会计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查,收集和撰写案例。为了使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产生实效,熊翮菲(2015)研究了此法的使用技巧:(1)选好具有实践性、趣味性、代表性的案例材料;(2)把相关专业的知识点包含在案例中、设定的题目里、问题里以及答案里;(3)用角色互换实施案例教学,通过师生角色互换和师生相互协助,提升学习效率。
胡桂兰(2013)主张用能力导向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并提出围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专业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审计鉴证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将课程学习内容加工、处理、转化成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资源,并根据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
梁海霞(2015)主张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开展实务类会计课程教学,因为此法可产生自主学习之效,其技巧是:第一步,设计课堂教学项目;第二步,给学生分配适当的业务活动角色;第三步,学生自己准备业务活动角色扮演所需的材料;第四步,在课堂内完成会计业务操作流程。
三、会计专业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据专业教学任务,安排学生以参与方式深入社会、职场、劳动第一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过渡性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并用其解决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业能力、发展能力的教学平台。故会计专业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教学。近些年,在消解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业能力、发展能力方面,形成了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两个派别。
前者以吴虹雁、顾义军(2010)等人为代表,一是主张整合会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将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以及税收、金融等知识融合起来,形成综合性实验课程。二是主张创新会计实验教学方法,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专业学生实施实践教学。(3)提高会计教师的的实践操作水平,安排会计实验课程教师定期到会计实务部门进行锻炼和调研;选择既有会计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的会计人员,担任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后者以丁玉芳(2008)、刘永珍(2015)、谌英(2015)、韩雪丽(2015)等为代表。丁玉芳提出,在思想上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务;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用实践教学弥补会计理论教学环节的不足。其改革主张包括:首先,建立模拟教学资料库、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实训基地,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强化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使学生明确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会计系统的功能、结构,熟悉会计处理方法和各种会计处理流程,了解各个核算子系统间的数据流通关系和实验系统的数据文件结构,并学会各种会计业务的处理,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刘永珍的主张则是改革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用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一是用“慕课”模式组织会计实验课程教学,第一步,师生据教学需要或社会需要确定会计实践主题;第二步,共同制定实验活动的计划、内容、形式以及实施进程和方法;第三步,老师设置会计问题情境,并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活动,驱动学生围绕实验解决会计问题;二是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第一步,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短小精悍的、通过网络发布的、具有暂停和回放功能的、利于自学的教学视频;第二步,课前,老师给学生提供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并提供在线辅导;第三步,课堂上,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吸收内化教学内容;第四步,课后,要求学生在网上在线回答教学视频中提出的相关思考题,老师通过云平台汇总的学生回答思考题的情况、提出的质疑与困惑,了解学生的自学的效果,并针对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开展课后辅导教学;三是用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先将会计实践分成基础实践、专项实践、岗位实践、综合实践等四个层次,然后,将这四个实践层次由基础向综合进行递进式展开,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企业实践各环节中,多层次多环节开展实践教学。谌英提出的改革措施是改进实践课程考核办法:一是以平时实训过程的“各步骤与环节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学生;二是用高度仿真的、能模拟现实场景的网中网公司财会系列教学软件、福斯特财务教学软件自带的测试模块来考核学生;三是用获得的实践结果或实验数据来考核学生;四是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校外考核与校内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评与综合性考评相结合、项目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韩雪丽提出的改革措施是用趣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熟练的教学技巧、幽默风趣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和启发性故事等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多维度质疑,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习效果,以此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不积极质疑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辨别业务信息的真与假、敢于纠正错误数据信息的科学精神和工作能力。
四、对国内文献研究的反思
1. 培养会计实际工作和会计教研工作人才的目标定位造成中国会计专业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培养模式。此种培养模式引发的会计专业教育问题存在时段差异。1978年至1999年之间的会计专业教育问题表现为招生规模过大、师资质量达不到要求、能力培养有偏差;21世纪初至今的会计专业教育问题表现为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模式、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等社会变革因素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由于重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日常运行中,没有积极回应市场、经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导致学生对会计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解的能力不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人力素质并不高。
2. 虽然中国会计专业的重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弊端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引发的,但是多数学者还是建议将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集中在办学理念、办学路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考试评价制度、专业评估等领域,尤其要重新建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因为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施教依据和师资队伍建设依据;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决定因素,甚至可以说,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转变专业办学理念和办学路径的倒逼机制。具体而言,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选择国际化、特色化和创新化的办学路径;建立一支善教学、会科研、懂实务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实施多方面的、多样化的、全程化的学习考评制度;开展动态的专业教育评估活动,尤其要建构一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根本、与国际接轨的、动态化的实用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3. 课程教学内容的专属性和教学方法的通用性引致学者热衷于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造成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领域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成果远比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成果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都批判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然后探究并提出用演示教学法、交互探讨式教学法、模拟现实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力导向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开展课堂教学。这些新式课堂教学法的共同主旨是改变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接受者的被动地位。其操作秘笈是教师选择供学生思考和发现理论知识的课堂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建构师生互动情景,用知晓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和课堂交流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倒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理论知识。
【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推荐阅读:
厦门大学管理会计习题10-10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专业10-09
厦门大学334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真题09-07
大学会计专业的自我评价10-09
会计学专业高校大学生自荐信10-11
大学生会计专业实习周记06-14
会计专业大学生实习总结参考10-19
会计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