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精选14篇)
1.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一
工程 项目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工程 项目 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1、职业中毒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下水道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
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
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
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
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
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
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
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有害因素分类 主要危害 次要危害 危害的主要工作 粉尘 水泥尘 振动﹑噪声 混凝土搅拌司机﹑砂浆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搬运工﹑料库工 苯﹑甲苯﹑二甲苯﹑环氧树脂 建材﹑建筑科研所试验工﹑公司材料试验工 金属尘 噪声﹑金钢砂尘 砂轮磨锯工﹑金属打磨工﹑金属除锈工﹑钢窗校直工﹑钢模板校平工 木屑尘 噪声及其他粉尘 制材工﹑平刨机工﹑压刨机工﹑平光机工﹑开榫机工﹑凿眼机工 其他粉尘 噪声 生石灰过筛工﹑河沙运料﹑上料工 四乙铅 四乙铅 汽油 驾驶员﹑汽车修理工 苯﹑甲苯﹑ 二甲苯
环氧树脂﹑ 乙二胺﹑铅 油漆工﹑喷漆工﹑环氧树脂﹑涂刷工﹑浸漆工和焊接工 高分子化合物 聚氯乙烯 铅及化合物﹑环氧树脂﹑乙二胺 粘接﹑焊接﹑防水材料 锰 锰 尘﹑ 锰 烟 紫外线﹑红外线 电焊工﹑气焊工﹑对焊工﹑点焊工﹑自动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 二氧化硫
其化合物气体 钢筋等除锈 辐
射 非电离 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电焊工﹑气焊工﹑不锈钢焊接工﹑电焊配合工﹑木材烘干工 噪
声
振动﹑粉尘 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电锤﹑汽锤﹑铆枪﹑打桩机﹑打夯机﹑风钻﹑发电机﹑空压机﹑碎石机﹑砂轮机﹑推土机﹑剪板机﹑带锯﹑圆锯﹑平刨﹑压刨﹑模板校平机﹑钢窗校平机 振
动 全身振动 噪
声 镦﹑气锻工﹑桩工﹑打桩机司机﹑推土机司机﹑汽车司机﹑小翻斗车司机﹑吊车司机﹑打夯机司机﹑挖掘机司机﹑铲运机司机 局部振动 噪
声 风钻工﹑风铲工﹑电钻工﹑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手提式砂轮机﹑钢模校平﹑钢窗校平工﹑铆枪
三、防治措施
(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 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 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
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合理安排操作时间
根据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电焊工在实施焊接时,每工作两小时,必须休息 15-30分钟,以减少其劳动强度及连续操作带来的职业然害。
(二))、油漆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油漆作业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油漆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油漆施工技术,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
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使油漆作业实现半机械化。改进油漆工艺,如大量使用喷涂技术,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地改善了油漆工的作业条件。由于油漆产生的危害大多与化学成份有关,所以通过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少,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材料,是降低油漆作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
内,封闭的环境内进行油漆作业时,必须有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连续作业时间,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每作业 2 小时必须休息 30 分钟。可以防止油漆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穿工作服,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环境下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或面罩,以此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带来的职业危害。
4.加强对油漆材料的管理
由于油漆材料属化学危险品,所以对油漆材料不能和其他施工材料混放在一起,必须单独隔离保管,并设有防火、防爆标识牌,防止各类油漆材料破损泄漏燃烧、爆炸,以免引起对施工人员的化学污染和人身伤害。
5.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油漆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油漆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油漆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保障油漆工人的人身安全。)
(三)、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
a、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折
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 2 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既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走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b、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多用混凝土搅拌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混凝土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除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c、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中的尘粒,通过管道输送到绝缘金属筒仓内,仓内装有高压电晕电极,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尘粒电荷后贴附在尘源上,尘粒在电场力(包括风力)和自重力作用下,迅速返回尘源,从而达到抑制、回收的目的。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 2mg/m3 以下。
3、金属除尘措施
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较多是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管道、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
(四)、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a、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b、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
d、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
①改革工艺;
②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③加强设备的密闭化;
④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a、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b、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0.03mg/m3 ,铅尘浓度在0.05mg/m3 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a、消除或减少铅毒生源。
b、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c、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 0.2mg/m3 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
a、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
b、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c、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吸收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 100mg/m3)。只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a、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b、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
c、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d、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e、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
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f、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g、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五)、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只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锻造的加热炉、气焊和气割等。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防止弧光勺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六)、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噪声控制,就是把那些对人有害的噪声予以消除或降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允许噪声 85dB(A);凡原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者,对>90dB(A)的噪声污染,都要采取改进措施。
本企业非常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2、控制噪声的传播:
a、合理布局。
b、应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
①消声;
②吸声;
③隔声;
④隔振;
⑤阻尼。
c、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d、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七)、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振动危害,必须针对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的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的技术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的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效果均较好。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八)、防暑降温措施
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
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到现场巡回工期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
(九)
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上述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仅是我们建筑行业已经推行的较好措施,但是,仍有大量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无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各中职业危害具体条件、环境,研究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项目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职工的慢性伤害,后患严重。
2、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监督实施。其所需费用,应列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费中予以解决。项目工会负责职业病预防,职工健康体检、尘毒作业环境、食堂卫生安全的监测。
3、项目今后要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监测,为改善劳动条件、治理作业环境提出数字依据。从事有职业危害的职工,要定期进行职业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早期治疗,减少职工的痛苦,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蓄集职业卫生的各种数据。为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信息资料。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如:职业体检制度,职业危害点测定制度,有关危害物质的领取、保管、贮藏和
运输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消除职业危害的防护设备、装置检查维修制度,有害工种个人卫生保健制度等。
5、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迫切性。既要实事求是向职工讲清各种危害的严重性。又要说明职业危害是可以防止的,发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急性中毒急救知识的教育。
6、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采取科学技术措施,是防止职业危害的治本措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或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一些超过国家标准界限值,直接或间接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因此,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戴纱布口罩,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汽,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车间)设置淋浴设施,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3)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凡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的疾病患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二
一、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三步走”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建立了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企业作为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 必须依法依规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一) 必须坚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最大限度降低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三同时”, 指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在项目筹建初期, 企业就要根据可研报告的规划设计, 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根据评价出的风险程度 (一般、较重、严重) , 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报告的备案或者审核申请。经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 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危害程度一般或较重的, 设计专篇评审后即可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危害程度严重的, 必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 经审查同意后, 方可组织施工。
项目建成试运行期间, 企业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危害程度一般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经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危害程度较重及严重的, 必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未经备案同意或者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二) 必须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最大限度降低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首先, 企业应当完善机构,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按照国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其次, 企业应当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护投入, 主要包括工程防护、个人防护、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员工职业病体检与急救设施配备四方面。
一是工程防护和急救设施配备, 主要是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做到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有相应的有效防护设施等。必须有完善的标识或警示, 对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 要按相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 要按相关规定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要设置报警装置,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二是个人防护, 要依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 B/T11651-2008) 等标准, 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指导、督促员工正确使用, 最大限度隔离职业病危害。三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企业应当及时、如实向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向员工公布;使用有毒物品的, 还要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四是接害员工职业病体检, 企业设立专项经费, 根据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不同, 确定接害员工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定期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三) 必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保证职业禁忌症人员及罹患职业病人员的最大权益
首先是完善接害员工职业健康档案。企业要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档案包括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其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以及职业病诊疗资料等。
其次, 要维护接害员工的知情权。企业要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检查建议如实告知员工;需要复查的, 根据复查要求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 安排时间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其三, 要保证接害员工的生存权益。经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企业应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对健康损害可能与原岗位相关的, 必须妥善安置;对疑似职业病病人, 及时安排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如果本企业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时, 要对接害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移交保管。
二、努力提高员工职业健康水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护技能。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及有毒有害物品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必须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工作中的定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教育和督促员工遵守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要利用“安全生产月”广泛宣传普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职业病预防知识, 要利用基层班前班后会、安全日活动、板报等形式开展日常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不断增强各级人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摘要:本文从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谈起, 具体阐述了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三个步骤, 提出从强化管理、加强培训和舆论宣传三方面努力员工职业健康水平。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健康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47~51号) .
[2]何永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
3.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三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34-02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感染性物质和污染性物质,如果保护不当很可能会造成职业危害。因此,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职业防护,有效的预防职业危害,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1造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是对医院内各科室所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部门,同时也是供应无菌物品的部门。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工作中很容易造成职业危害。并且造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主观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等。所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要重视自我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1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主观因素
造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在很多方面是离不开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主观因素,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造成职业性危害。例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态度不强;不按照工作程序对医疗器具和医用物品进行消毒、清洗和灭菌;没有有效的运用防护工具;没有养成自我保护意识等都会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造成职业危害。因此,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养成自我保护意识,严格的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工作,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1.2生物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生物性因素的侵袭,造成职业危害。例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清洗和包装穿刺针和剪刀等医用工具过程中被扎伤,由于清洗过的穿刺针和剪刀上面残留的病源微生物就会通过伤口进入到人体中,导致伤口感染;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清洗管腔狭窄的医疗器具过程中,在各种穿刺针和吸引器管中的病源微生物的血液或者体液很可能会溅到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皮肤上,导致皮肤感染;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没有将医疗废物丢弃在规定的容器中,很可能会造成职业危害。这些生物性因素都会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该重视预防生物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1.3化学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清洗或者消毒医疗器具和医用物品的过程中,会应用很多具有化学物质的消毒剂。例如含氯消毒剂、醛类消毒剂以及多酶清洗剂等消毒剂和清洗剂。但是,长期接触这些消毒剂和清洗剂很可能会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受到侵害,造成严重的职业危害。例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应用含氯消毒剂对医疗器具进行消毒时,由于消毒剂有很大的刺激性就会造成消毒人员出现流泪和咳嗽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最为严重的是当消毒液溅到皮肤上,会导致皮肤烧伤;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用含有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的消毒剂对医用器具进行消毒,长期接触过氧乙酸会出现皮肤脱皮和干裂,长期接触环氧乙烷消毒人员会出现头痛和眩晕等症状的发生,严重者会引发肺水肿,甚至会患上白血病和皮炎的病症;当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运用臭氧和紫外线进行消毒,臭氧会使消毒人员出现恶心、胸闷和疲倦等症状的发生,紫外线会导致消毒人员皮肤过敏,患上电光性眼炎等症状。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该重视化学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1.4物理性因素造成的職业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受到物理性因素的侵害,进而造成职业危害。例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清洗物理压力灭菌器和远红外线干热灭菌设备时很容易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尤其是在高温、寒冷和潮湿等工作环境中,医用器具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出现爆炸和破裂的现象,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造成的危害更大;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清洗压力灭菌器等器具时,压力灭菌器与超声清洗机器会发生碰撞,产生很大的噪音,会使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变化和心电图异常等症状。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该重视预防物理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2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通过对引发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造成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我防护。
2.1物理性因素造成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通过了解物理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例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进行消毒和清洗医疗器具和医用物品时,带上专用手套可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医疗器具和医用物品,避免发生职业危害;在对压力灭菌器进行清洗时可以采用隔音设备,避免因为噪音污染引发的职业危害;在高温环境中,消毒供应人员应该穿上隔热服,带上棉纱手套,按照具体的操作程序对医疗器具进行消毒和清洗,可以有效的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因此,消毒供应工作人员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能够成功的防护物理性职业危害。
2.2化学性因素造成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针对化学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消毒供应人员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及时防护。例如,消毒供应人员在使用带有化学性物质的消毒剂或者清洗剂进行消毒和清洗工作之前就应该穿好工作服,带好口罩、帽子,手套和防护眼罩等防护用具,可以避免受到化学性因素引发的职业危害。
2.3生物性因素造成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对于生物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只要在消毒和清洗工作中按照医院的规定穿好防护服,带好防护手套,根据医院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医疗器具和医用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就可以有效的防护生物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
2.4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为了更好的防护职业危害,应该注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通过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与技术规范》等知识,增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才能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分析和研究,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防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和职业危害。因此,本文对引发职业危害的因素的分析,进而研究出防护职业危害的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防护职业危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珊.潘更.罗惠.供应室护士身心健康的潜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1.(6).
[2]吴丽萍.赵迎凤.刘祖芳.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1).
[3]欧琼.医院消毒供应室常见医疗损伤的处理及防护.[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6.(4).
4.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四
一、预防职业病的管理措施
1、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
2、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3、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
6、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7、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8、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加强施工现场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机率。
10、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员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频率,如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里工作的员工,可以限定工作时间;较长时间接触危害因素的员工,可以变换工种,以减少危害。
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
1、振动的危害与控制 A、振动的危害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份(足部和臀部),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为主;局部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
施工现场的振动主要是局部振动。主要是使用振动工具的各工种,如振捣工、电锯、电刨的使用者、手持电动工具等作业。
局部接触强烈振动主要是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为主的,由于工作状态的不同,振动可传给一侧或双侧手臂,有时可传到肩部。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能引起末梢循环、末神经和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的障碍,严重时可患局部振动病。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骨组织、听觉器官等造成影响。可以产生振动性血管神经病、气锤病和振动性白指病等。振动病主要是由于局部肢 1
体(主要是手)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要手部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疼多在夜间发生;其次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后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
B、振动的控制措施
1)改革工艺设备和方法,以达到减振的目的,从生产工艺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是振动控制的最根本措施;
2)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臵,减少振动;
3)改进振动设备与工具,降低振动强度,或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以减轻肌肉负荷和静力紧张等;
4)改革风动工具,改变排风口方向,工具固定; 5)改革工作制度,专人专机,及时保养和维修; 6)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
7)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于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
8)加强技术训练,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业成分;
9)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
2、高温的危害和控制 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施工现场的高温作业主要是夏季露天作业,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体内蓄热,体温升高;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心律脉搏加快;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
高温作业的防治措施:
1)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温度最高的时段;
2)现场饮水处备好盐水或绿豆汤,施工人员及时补充水分;
3)现场备好防暑药品;
3、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采用工程控制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将人们实际接受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按接触噪声时间每工作日8小时计),噪声对听力所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与此同时,噪声对健康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将大大减弱。
对嗓声超过85dB的生产场所都要求对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发给工人护耳器,告诉工人所在工作场所的噪声级和工人听力检查结果,对工人定期进行教育培训等,以予防职业噪声造成的危害。
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三条: 一是控制噪声源;
二是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
一般来说,在经济条件和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应鼓励优先考虑采取工程措施,从声源或传播路径上来降低生产场所的噪声。在施工现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还不可能采用声源降噪或声传播路径降噪的措施,这些场所应及时采用个人防护措施来控制噪声的危害,如采用护耳器。
4、电焊作业造成的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A、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包括: 1)金属烟尘的危害
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接时,产生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有毒气体的危害
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长期吸入毒气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肺水肿等。
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长期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B、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综上所述,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
2)作业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作业人员处于上风向;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有机溶剂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有机溶剂的危害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2、防治措施
1)油漆配料应有较好的自然风条件并减少连续工作时间。
2)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在通风不良的地下室、管道内进行油漆涂料作业时,应根据场地大小设臵抽风机排除有害气体,防止急性中毒。
5.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篇五
目
录
1.编制目的..................................................................1 2.适用范围..................................................................1 3.防治方针..................................................................1 4.职业病危害种类............................................................1 5.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2 6.安全检查..................................................................4
I 西南城一期工程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2011年3月
1.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维护职工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及项目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2.适用范围
本项目施工场地内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3.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4.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项目生产实际情况,本工程中职业病危害主要分为六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等,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较封闭环境中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机溶剂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
第1页/共4页 西南城一期工程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2011年3月
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5.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 5.1 施工现场一般规定
1)施工区域与办公生活区要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2)临时用房要选址合理,并要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和国家规定;
3)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
4)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煤中毒、防病等工作;
5)建立环境保护、环卫管理和检查制度;
6)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保护、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5.2 施工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
项目根据施工现场生产具体状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5.2.1 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2)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3)在相对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焊接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4)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5.2.2 施工现场环境防护措施
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和绿化措施;
2)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3)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取密封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施工车辆出入应采取车辆清洁的措施;
4)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第2页/共4页 西南城一期工程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2011年3月
5)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6)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及时清理;
7)采取降低噪声措施,确实需要夜间施工的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5.2.3 施工防护管理措施
1)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项目各部门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3)施工现场做封闭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围挡将现场四周围起来。4)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散材成堆,型材成垛)。
5)现场临时仓库内各种袋(桶、箱)装材料码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6)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7)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密闭空间内进行防水、喷漆作业等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护用具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至通风处,并通知施工现场其他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该场所进行通风;若已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报告项目部进行处理;慢性中毒症状比较不易被发现,项目对从事此类作业的施工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体检,发现职业病症状将立即通知本人并调离岗位,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8)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9)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如因进行强噪音作业导致头晕、耳鸣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其他人员进行治疗,症状严重者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送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
10)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设备要设置除尘装置,清运垃圾必须使用喷洒后方可用提升机或封闭专用垃圾道运输,严禁从窗口倾倒垃圾。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必须要遮盖,第3页/共4页 西南城一期工程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2011年3月
现场专用道路要经常喷洒水,把粉尘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长期在高密度粉尘环境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发帽及其他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吸入有毒灰尘。
11)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12)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公司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6.安全检查
1)项目安全部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还需定期组织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
6.刘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六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
二○○七年元月
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河煤矿
矿 长:
总工程师:
二○○七年元月
刘河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一)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诸因素。
煤矿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1)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
(2)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震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
(3)生物性致病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长期不良劳动体位、能量代谢率的增高、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强度指数>25以上、精神或视力的长时间过度紧张、甚至超出了生理机能临界值。
3、作业环境不良或防护设施不到位,如厂房低矮、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换气量不够,采光照明、采暖防寒、露天作业及生产作业局部不合理或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
在煤矿生产中,这三类职业危害同时存在,但主要是粉尘、毒物、噪声、震动、高温、高压、高气湿、体力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空间狭小、气流中含氧量低及暗视应等。
4、职业病,本企业职业病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接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湿、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 2 病。
二、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体系和责任制。
矿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组: 组 长:张凤旺
副组长:孙其胜 任德良 郭国化 陈新永 曹保全 成 员:王文森 张学仁 周 明 任建华 夏 宇
曹 峰 张建民
生产技术科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编制,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防尘措施的落实及防尘设施的日常管理,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负责组织生产的同时,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企管科负责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各种人员物资的配备,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完善职业病防治监控体系。建立和健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安检科负责对各工作面防尘、防噪声等设施完善情况进行落实,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进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机电科负责防治职业病方面的仪器仪表的配备,以及监测监控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各区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三、防治措施
1、粉尘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的矿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其危害极大,不仅污染工作场 3 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尘肺病和皮肤病,而且能加速机器磨损,缩短精密仪表的使用时间,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使工伤增多;煤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生爆炸,酿成严重的灾害。长时间的吸入煤尘和岩尘易引起尘肺病,尘肺病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二是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而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肺病;三是长期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由于大量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为煤肺病。
在防治粉尘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1)建立完善的综合防尘系统,做到有尘必冲制度。矿井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要设臵防尘管路。
(2)设臵洒水截门,胶带运输巷内的管路截门每50m设一个,其它巷道内的管路每100m设一个。
(3)建立定期冲尘制度,配备冲尘软管。采煤队必须对所辖采煤工作面及其外50m内的进回风巷每班进行冲洗一次;距工作面50~l00m内的进回风巷每天冲洗一次;l00m之外的进回风巷每10天冲洗一次,如果积尘超过规定随时冲洗或清扫,要有记录。开拓掘进队必须对所辖掘进工作面5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冲洗一次;距掘进工作面50~l00m的巷道每天冲洗一次;距掘进头100m之外的掘进巷道每10天冲洗一次,要有记录。对于炮采掘面,放炮前后必须对距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及煤(岩)各冲洗一次,要有记录。运煤系统的转载卸载点前后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随时进行冲洗。
(4)设臵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矿井的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巷道及其它需要风流净化的巷道必须至少安设两道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采掘工作面的净化水幕要随采 4 掘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动。其中,采面的安全出口以外30m内,掘进迎头30m内必须安设一道,各个转载点、卸载点等附近1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炮掘、炮采面实行放炮喷雾;运煤系统的各转载点、卸载点等必须安设洒水降尘装臵。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和洒水降尘装臵保证有良好的雾化效果,其开关必须放臵在人员易开关的地方,自动洒水装臵必须灵敏、可靠。喷浆机下风侧10~20米处必须设臵一道全断面风流净化
(5)炮掘面打眼时必须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6)加强个体防护,对于采掘面等主要产尘源处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7)主要运输巷道建立定期刷白制度,矿井主要进风大巷、运输石门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刷白,防止粉尘积聚。
(8)矿井粉尘测定、化验制度,井下所有测尘点每半月测定一次,地面扬尘点每月测定一次,井下重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每旬测定一次,测尘时要同时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尘工作由通修队负责。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进行矿井粉尘浓度的测定工作,对粉尘危害严重的高产尘点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按照规程要求定期对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进行测定,控制达到作业场所规定的标准要求。
2、噪声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bB(A)。大于85b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90b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在煤矿生产中,一种是因撞击、摩擦和在交变的机械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机械振动性噪声,如:输送机、钻孔机。另一种是因气体压力突变引起气体分子的剧烈振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如:水泵、5 风泵、凿岩机等。噪声会造成听觉位移、噪声性耳聋;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改变心率和血压;引起 食欲不振、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对视力、血糖也有影响。在防治噪声方面主要措施有:
(1)在设备管理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风钻、局部通风机上安装消音装臵,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排放。
(2)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耳罩等。
(3)地面抽压风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安装消音器,使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4)尽可能的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严禁连班作业,加强罐笼管理,防止落点现象的发生,确保职工能够及时升井。
(5)提高操作工人班中餐,增加营养,增强身体抵抗能力。(6)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7)推行噪声作业与非噪声作业轮换制度。
(8)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按照《职工安 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接触90分贝~100分贝噪声的工人每2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大于100分贝噪声的工人1年检查一次。
(9)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主动的参与到预防中来。
3、有毒有害气体防治预防措施
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氨气(NH3)等,这些气体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井下空气中的氧含量,而且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 6 威胁,预防有毒有害气体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完整、稳定、可靠。
(2)巷道贯通之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通风部门及时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防止发生风流短路,贯通后,必须停止工作面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风流稳定后方可工作。
(3)地面通风机司机及井下局部通风机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4)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要有足够的全风压供风量,且保证风机以里巷道的风速不低于《规程》规定值,严禁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机要吊挂(放臵)平稳、设备齐全,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风机自动倒台,实现风电闭锁,安装设备开停传感器,一路电源接风机专用线,另一路可接动力电源,风筒吊挂平直,无破口漏风。
(5)加强通风设施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6)严禁微风作业、无风作业,严禁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循环通风。
(7)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并形成通风报表。
(8)建立监测监控制度,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4、高温高湿防治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7(1)加强矿井通风,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通风,确保工作面温度符合操作规程要求。
(2)建立测风测温制度,及时掌握矿井工作面空气温度,超温地点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井口安装空气加温设备,及时加热入井空气温度。(4)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5)地面办公室及宿舍楼设臵空调和暖气,改善工作环境。(6)合理安排生产,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尽量避免过度疲劳,严禁加班加点,确保职工及时升井。
(7)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等。(8)加强防治水管理,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方针。
(9)加强顶底板水治理,确保水沟畅通,配备雨衣、胶鞋等个体防护用品。
5、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2)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3)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实行循环作业制度,保证休息时间,避免超点、延时造成职工过度疲劳。
6、振动的预防措施
(1)振动的预防措施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即消除或减弱振动工具的震动,限制接触振动的时间,改善寒冷等不良作业条件,有计划 8 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采取个体防护等项措施。
(2)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是控制噪声危害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尽量消除或减少产生振动的工艺过程,如对风钻增加缓冲垫等措施。
(3)限制作业时间,在限制接触振动强度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限制作业时间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工间休息。
(4)改善作业环境是指控制工作场所的寒冷、噪声、毒物、高气湿,特别是注意防寒保暖。
(5)加强个人防护,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如戴减振保暖的手套。(6)医疗保健措施,就业前查体,检出职业禁忌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手振动危害的个体,及时治疗和处理。
(7)职业卫生教育,对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尽量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用成分。
7、其他措施:
(1)更新设备,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
(2)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4)对新进职工进行身体体检,严格把关,对于不适合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坚决不要。
(5)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并建立 9 档案。
(6)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减少职业危害现象的发生。
7.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七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1.1.1给患者诊疗时, 为了方便操作, 护士与患者要相对近距离地接触, 当镜管插至患者咽部, 多数患者将出现恶心、呕吐反应, 导致患者的唾液、胃内容物及血性分泌物从口中喷溅出, 含有一定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的气体从呼吸道、消化道随之排出, 极易使护士感染呼吸、消化系统的疾病, 如:感冒、胃炎。
1.1.2镜下取活检做治疗是胃镜室护士常做的工作, 工作中不慎被患者血液污染的活检钳或镊子刺破皮肤, 将会导致感染机会增多。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高发区, 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0.004 m 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 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1.8%[1].
1.2 化学因素
戊二醛、含氯消毒剂、乙醇是胃镜室常用的且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 不加防护地长期接触, 对人的皮肤、黏膜、眼睛、胃肠道、上消化道都有刺激作用, 易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过敏、气喘、头痛等。
1.3 物理因素
1.3.1寒冷刺激, 清洗消毒是胃镜室护士工作的重点, 护士的手长期反复浸泡在冷的自来水和消毒液中, 极易引起手指关节的酸困、疼痛、僵硬, 严重的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1.3.2紫外线照射消毒是胃镜室内空气和镜柜内空气消毒的首选方法, 1次/d, 1 h/次。长期与此接触, 眼睛、皮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 紫外线在空气中形成的臭氧浓度过高时, 可引起恶心、呕吐。
2 防护措施
2.1强化屏障保护
2.1.1掌握戴手套指征, 规范洗手。标准预防程序明确规定,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根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2002年卫生部颁布《消毒技术规范》, 指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采用六步法洗手[2], 我们应认真执行。
2.1.2戴口罩、面罩、护目镜。具有过滤作用的合成材料制成的口罩可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及各种不良刺激性气体直接侵入上呼吸道、消化道。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肝等传染性强的患者做检查时, 为防止唾液、胃内容物、血性分泌物溅入眼中, 还应戴面罩及护目镜。清洗消毒需使用和更换消毒剂时要戴长袖橡胶手套, 穿防水围裙。
2.2规范工作行为, 预防锐器伤护士应熟练掌握活检钳操作技术, 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 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活检钳和镊子。
2.3环境处理
2.3.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诊疗室、消毒间每日要适时开窗通风, 必要时配以排气设备, 以减少紫外线、化学消毒剂及经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气体在室内蓄积。
2.3.2胃镜室要专设清洗消毒间, 对刺激性强且有一定挥发性的消毒剂如戊二醛、乙醇、含氯消毒剂使用时要放在密封好的容器中, 每次消毒后要及时将盖盖好, 室内温度尽量保持最低以减少挥发。
2.3.3取活检的标本应放在密封好的专用容器内送病理科, 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 包括一次性材料、纱布、治疗时取下的组织应放在双层黄色塑料袋中, 密封后送规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理。吸引器瓶中的体液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倒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2.4基础设施有保障消毒间的自来水水量要充足, 水流速要适宜, 酶洗剂质量、浓度要保证, 清洗过程中时间观念要强, 最好安装定时器, 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冲洗, 尽量减少手在水中浸泡的时间。
2.5认真对待监督检查要配合院感科对胃镜室的监督检查, 如:每月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液、细菌培养, 半年一次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等。
参考文献
[1]李可萍, 庄英杰, 文翠容, 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6) :571-573.
8.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篇八
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CS是指在室温下会变成可吸入气体的有机化学物质。如溶剂、粘合剂、清洁剂等。建筑材料中通常使用甲醛、苯、乙二醇、氯乙烯等VOCS。对VOCS进行控制仍然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并减少对装修工人的健康影响最重要的考虑事项。 许多年来,油漆中加入大量的VOCS溶剂,以增强颜色和流散性,并可防霉和虫蛀。但VOCS在油漆过程和油漆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气体,甚至在油漆干燥后也会释放出气体。所释放出的这些气体会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以及过敏反应。
油漆中的VOCS不但在空气中发生反应,还和其它化学涂料发生反应,产生人体对健康影响尚不完全明确的新的化合物。另外通过自然源或人造源,也可摄入VOCS。因此摄入源不同,对健康影响差别也很大。
甲醛一直是建筑材料中普遍使用的。人受甲醛暴露后会引起脑部损伤,其症状包括反应时间延长、平衡异常、动作笨拙、短期记忆力障碍、易怒以及思想混乱。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表明,甲醛暴露与肺癌和鼻咽癌之间存在联系。温度和湿度升高会加快甲醛向外释放速度。
预防:控制VOCS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环保型油漆。现在大多数品牌油漆生产厂家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其产品中的VOCS含量。这些“低释放出”油漆减少了对装修工人的刺激和室内空气的污染。
二、沥青烟雾:沥青是由蒸馏后的原油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材料,主要用于路面和屋顶铺盖以及用在沥青基屋顶油漆中。据调查表明,沥青烟雾会造成一系列健康危害,接触沥青烟雾后会出现呕吐、胃痛、食欲下降、头疼、疲劳、刺激皮肤和眼鼻喉。足够的证据证明许多急性下呼吸道症状与沥青烟雾暴露有关。
预防:医学科学家建议采取安全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用具防止皮肤暴露,沥青温度应尽量降低,并对呼吸道采取适当的保护。
三、石英:石英是一种来自地壳地矿物质,常见于砂、玛瑙、水晶等物质。即使低浓度的石英吸入和不注意保护的暴露吸入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对建筑物进行喷砂及进行作业过程中,石英会破碎成非常微小的颗粒。如果不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具,操作人员可将直径在5微米以下的硅颗粒吸入肺中。更大的颗粒物质可被吸入鼻腔或咽喉并被吞咽。矽肺病
通常是长期暴露而吸入的结果,但是病症要在暴露后5~10年才会出现,也有的暴露1~2年发病。
预防:职业卫生专家建议作业人员使用含石英量不超过1%的砂或磨料,操作人员使用经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认可的防尘口罩。
四、金属烟雾:当工人进行高温焊接作业时,汽化金属会迅速冷却并形成直径小于1微米固体颗粒烟雾。由于颗粒极小,金属烟雾可吸入呼吸道进入肺泡。职业卫生专家对烟雾中存在的某些有毒金属极为担忧,如铬、镍、镉和铜。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一种叫做六价铬的铬化合物。六价铬一般用作油漆、墨水和塑料中的色素,保护性涂层中的抗腐蚀剂,以及用于电镀。作业人员在焊接或切割不锈钢等含铬金属时,可能会受到六价铬的暴露环境。据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专家研究提供的资料,六价铬是一种公认的潜在人类致癌物质。
吸入此类烟雾还会引起金属烟雾病,其症状表现与重流感相似。进行不锈钢和锌热加工的工人有患上金属烟雾的风险。吸入银焊时产生的烟雾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预防:根据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在狭小空间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或者焊接区域内有结构性障碍影响前后通风,必须采取机械通风措施。在室内进行不锈钢焊接或切割作业时,必须戴规定的呼吸器,作业点必须具备局部排气通风措施。
五、铬化铜砷合剂(CCA):人一旦接触CCA处理过的木材后,透过皮肤吸收少量的砷。儿童若在用CCA处理过的设备上玩耍后,再将手放入嘴巴中吮吸,摄入砷的水平还会更高。工人在切割用CCA处理过的木材时可能会吸入尘埃中的砷,这会对语言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预防:在切割前戴好防尘口罩和橡胶手套以及防护服。
六、铅:含铅油漆用于内外装饰漆已超过一个世纪。油漆工人和其它接触含油漆的工人可能会受到铅的影响,临床表现包括食欲减退、呕吐、恶心、疲劳、忧郁以及关节或肌肉疼痛。受其影响造成的严重健康问题包括因中枢神经受损引起颤抖、惊厥、痉挛以及因肌肉神经受损造成的腕下垂。急性铅中毒可致命。由于旧材料中含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旧建筑物
的翻修和拆除对作业人员来说就更加危险。含铅油漆也常用于钢梁,以防止钢梁受风化侵蚀。维护修理过程中使铅升华。
预防:采取通风措施或使用帷罩可以抽滤或隔离有毒气体,从而对维修作业人员起到保护作用。职业卫生专家建议:戴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具,离开工作场所前应淋浴并更换衣服,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浓度和血液或尿中的铅浓度。
七、石棉:石棉曾被用作隔热和防火材料。美国1980年以后的建筑物不再使用石棉。但是直到现在,石棉的存在和清除仍造成很大健康问题。
吸入石棉纤维会引起石棉肺和肺部损伤,造成呼吸困难。石棉暴露与一种胸膜和肺癌有关,并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几十年前装设的石棉仍然会威胁建筑工人们的健康。据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提供的数字,截止1999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已经禁止使用石棉,但这已经是在石棉达到高峰暴露水平30年以后,西欧、北美、日本以及澳大利亚每年有4~10万人被确诊患上与石棉相关的癌症。
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石棉,这必然会导致往后几十年内某些癌症和疾病的上升。在2003年9月份举行的第12届欧洲呼吸道疾病学会年会上,医学科学家指出:2002年全球石棉产量超过200万吨,生产较多的国家:俄罗斯生产了70万吨,中国生产了45万吨,加拿大生产了33万吨,几乎全部出口。
预防:职业卫生专家,要求对清除石棉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穿戴全身保护装备,禁止在有石棉存在的场所进食、吸烟等。
八、霉菌:建筑物中存在的毒霉菌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高水平霉菌暴露会引起各种症状,包括过敏反应。有的霉菌还会加剧呼吸道疾病。建筑物中引起最大关注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青霉菌。
造成建筑物内霉菌与潮湿的原因有关,包括未对湿度进行控制,通风不足,屋顶漏水,以及建筑物底下的排水沟。造成霉菌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石膏墙板的大量使用。这种墙板给霉菌提供了理想的纤维寄生源。如果表面涂饰了有机材料,霉菌也可以潮湿的玻璃、金属和混凝土表面生长。
烟曲霉菌可引起曲霉病,导致肺部感染、过敏性支气管肺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人死亡。真菌S毒素可造成婴儿肺部出血而导致死亡。医学科研人员在肺出血死亡的婴儿家中发现了大量的真菌S毒素,尽管烟草烟雾暴露等其它因素对造成肺部出血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医学专家认为这种真菌也可严重影响成年人的健康。
9.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篇九
1.职业危害 1.1粉尘危害
粉尘是翻新胎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之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清洗、打磨等岗位中都有大量的粉尘飞扬。从粉尘组分来看,翻新胎行业的粉尘成分较简单,主要为打磨形成的橡胶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不仅对上呼吸道有影响,且能引起矽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等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还能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危害人体,例如由于粉尘粒径小,在空气中能长期滞留,吸附空气中水蒸汽和各种有害气体而形成烟尘、飘尘,它们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氧 化物,在其氧化作用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转化为相应的酸。这些飘尘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再例如,粉尘联合吸烟这一危害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1.2有机化合物
翻新胎行业接触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溶剂和原材料橡胶。溶剂主要是汽油,在半成品或成品干燥过程中产生溶剂挥发气而使工人受到伤害。按照国标,生产车间空气中溶剂的控制标准(m s/ m):苯和甲苯 < 4 0、二 甲苯 <1 0 0、汽油 <3 5 0。另外,硫化过程中产生的微量硫化氢也会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毒害。1.3 噪声
翻新胎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振动、撞击所 产生的噪声,使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例如导致耳聋、高血压、中枢神经受损等。按照国家标准G B J 8 7— 8 5 《 工业企业厂区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规定,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 8 h)噪声限制值 <9 0 d B。经过实测,橡胶厂多数工段在 8 0 d B上下,少数工段则超过9 0 d B[ 7]。另外,翻新胎加工生产过程中诸如高温、振动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危害因素。
2.常见职业病情况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发现,该行业尘肺病以尘肺为主。2.1 尘肺
在翻新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橡胶粉尘比重小、颗粒小,很容易悬浮于车间空气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网织阴影和肺纹理增 多、增粗并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自觉症状有咳嗽、咳痰、鼻腔干燥等;有尘肺发病的潜在危险。
尘肺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胸痛、气短。X线特征以不规则形小阴影改变为主,类圆形阴影致密度较低,边缘欠清晰锐利;炭黑尘肺的大结节多见于肺上叶,可能是这些部位的活动度比下叶要小,使已到达肺泡的粉尘不易咳出之故。2.2其他疾病
橡胶制品生产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除橡胶粉尘影响外,还存在潜在的有机溶剂慢性危害。
尘肺病目前主要提倡早期预防和对因治疗为主,晚期则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即在营养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肺灌洗,使用抗纤维化、减轻或控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抗脂质过氧化等药物。结合肺部理疗、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加强预防和治疗肺气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及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目前对尘肺病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故尘肺病防治的根本措施在于预防。
3.橡胶行业职业病预防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较薄弱。但我厂高度关注工业卫生问题。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 3.1阻断接触途径
橡胶制品加工厂要与时俱进,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如密闭硫化、自动称量、粉料造粒等,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接触机会。如对粉尘的控制方面,在打磨岗位加设吸风罩,确保能将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吸入罩内,以保证有效的除尘效果; 给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及时、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工人及时、正确佩戴,做好个人防护;对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生产车间吸风排毒装置、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转,并达到良好的吸风排毒、通风效果,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控制到最低限度。消除尘肺的最好途径是控制病因,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采取除尘措施,消除污染源,阻断接触途径,是防止尘肺发生的关键。3.2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一方面是教育职工,只有广大职工真正理解了工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尤其是慢性危害的可怕后果,掌握了个体预防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和执行各项预防规定,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业卫生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亟需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和整改建议,能识别和治疗职业有关疾病,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经过对该企业工人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知识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干预,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职工综合素质等。3.3开展健康监护工作
健康监护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少暴露人数,早期识别和检出职业危害的亚临床改变及患有就业和上岗禁忌证者;早期检出职业病患者。健康监护主要运用在作业场所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性健康检查两方面。在卫生监测方面,要根据监测和检查结果,经常开展劳动卫生监督检查,尽早发现和杜绝严重职业危害,防止和减少橡胶加工工作对工人的危害,保护橡胶制品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和防护建议或方案,采取不同防护措施。如对危害较重的岗位工人或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人,除加强个体防护外,考虑实行定期脱岗休养或采取轮岗制,对生育期职工尤其要防止生殖功能和子代危害,加强女工保护和毒物登记工作。在职业性体检方面,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为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建立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详细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在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作业时,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随后定期进行检查,工作结束后还应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对流动和临时作业工人要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健康跟踪管理,医学检查时,在查体中发现的患者均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疾病,定期复查、迫访,详细记录存档。橡胶行业是职业危害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危害因素较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也较大,是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采取以上综合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可能性。4.结语
10.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篇十
一、基本要求
山东格致热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为本单位职业防治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管理内容
(一)主要责任人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1、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自觉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等制度。
3、负责设立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4、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定期召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7、督促、检查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8、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投入的有效实施。
9、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分管责任人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1、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抓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对职业病危害防治负具体领导责任。
2、直接领导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组织制定本单位中长期、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计划和技术措施。
3、组织编制和审查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制定员工职业病危害防治教育培训计划及奖惩方案,并督促实施。
4、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投入的有效实施。
6、及时召开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7、如实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
(三)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责任制
1、认真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和要求,完成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2、健全和完善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监督执行。
3、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纳入本单位考核内容,认真进行考核。
4、负责组织员工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员工进行“岗前、岗中、离岗”健康检查,并做好员工健康档案的建档管理工作。
5、组织制订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及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汇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状况,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6、协助主管领导,组织开展好职业病危害各项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登记,并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7、组织、参与本单位职业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配合上级部门完成调查工作。
8、负责制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办法,并督促、教育、指导员工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确保防护用品有效。
9、监督各单位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修、检修和保管,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职业病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教育活动、学习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和佩戴各种劳保用品、器具。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及时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三、监督、检查与考核
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组织对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山东格致热工股份有限公司
11.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基层供应室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49-01
随着新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出台后,我院于2010年重新选址新建了消毒供应室,于201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并开始对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集中管理?由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接触高危污染器械最多,工作繁忙?琐碎?手工劳动强度大,从而使护士面临多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因此如何避免?减少职业危害是供应室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①工作环境中空气污染:由于没有通风换气和空气净化设施,去污间的空气中存在清洗剂?除锈剂?消毒剂挥发的微粒,和包装间制作敷料时形成的纱絮?粉尘不能得到及时清除,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咽干?咽痒?咳嗽等?②噪声:供应室属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如电蒸汽发生器?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压缩机?超声清洗机等的机器噪声等,据有关劳动保护部门检测,灭菌器抽真空时,噪音强度在90-98db,超过了国家对工业区噪声标准的限值55~60db,长时间在该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听力减退等症状[1]?③烫伤:供应室的设备大多是高温设备,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皮肤烫伤?④锐器损伤: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各种穿刺针?刀片?剪刀等锐器刺伤,据报道,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由针刺或接触污染的血液或体液而造成HI V的感染,其感染几率大约为0. 3%;而暴露于含乙型肝炎病毒( HBV) 等的血液或体液环境中,其该病的感染率则达到6%~30%[2]?
1.2化學因素: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致癌[3],接触润滑剂?除锈剂等,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3生物因素: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每天回收的各种器械,带有多种传染的病菌微生物,其中包括血源性的传播疾病以及呼吸?消化道的传播疾病等?
1.4个人因素 ①心理压力:基层医院条件差,基础设施设备落后,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劳动强度大,因过度紧张? 疲劳而造成的心理压力?②对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由于供应室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岗位,年老体弱组成了特殊的团队,制度执行力差,操作不规范,防护用品使用不当,不按照科学的方法洗手,则双手就会成为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媒介,部分工作人员不重视自我防护,从而诱发自身感染和院内感染?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在上岗前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严格的岗前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卫生行业标准管理规范》等,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本专业技术操作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使护理人员从思想上对该职业暴露有着高度的重视,对年老接受能力差的,护士长反复耐心地讲解营造职工防护的氛围,进而自觉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2.2制定并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制定消毒供应室职业防护制度?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要求供应室护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其进行检查和考核,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该职业暴露发生可能性?
2.3工作期间严格规范着装?规范工作行为 进行污染物处理时,应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规范洗手;在卸载无菌物品时,戴无菌且能隔热的棉纱手套;各种机器设备应及时维修保养,降低噪音,避免噪音污染;重复使用的各种针及锐器应分类放在专盛锐器的容器内,把有弯度器械的尖端朝下,并按一定的顺序摆放,清洗针类时需用止血钳等辅助工具,以防针刺伤,若刺伤后应及时按流程予以处理;洗涤剂?消毒剂使用时,注意对皮肤黏膜的损伤,定时开窗换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避免粉尘的吸入;紫外线?臭氧机空气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等等?
2.4心理因素的防护 组织全科室人员通过录像?幻灯等多种形式反复学习规范和标准,改变旧的理念,增强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护士长要合理排班,岗位合理轮换,减轻或避免因持续一个姿势给工作人员造成的机体损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心理疏导,采取适宜的自我调节方法,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从而减少生理和心理疲劳;同时管理者要关心体贴供应室护士,使护士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被需要?被尊重,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兰芳,朱秀兰,叶世清等.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1059-1061.
[2] 谭庆兰.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0):12-14.
12.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篇十二
关键词: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已经实施有8年了,职业卫生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障条件有很大改善,但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解掌握邢台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为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由市卫生局牵头,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邢台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1]。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邢台市辖区范围内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业企业。
1.2方法
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河北省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方案》。分级分批培训区、县(市)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统一要求、方法和标准,逐个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填写统一的调查表格,由市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督科专业人员审核汇总后,统一录入调查结果。
2结果
2.1邢台市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2010年底,全市共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326家;职工人数175 648人,接害人数59 89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34.1%。其中在市卫生监督所管辖的用人单位96家,接害人数为23 478人;内邱县有26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接害人数4 160余人;沙河市有48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接害人数7 680余人;隆尧县有40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接害人数6 400余人;南和县有19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接害人数2 432人;清河县有41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接害人数6 560余人;新河县有20家接害职业病危害企业,人数2 800余人;邢台县有36家职业病危害企业,接害人数6 386人。其中有粉尘危害企业122家,有毒物危害企业65家,有物理因素危害企业102家,有其他危害因素企业37家。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砂尘、煤尘、电焊尘、水泥尘),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铅及其化合物和噪声。到2010年底,全市共诊断尘肺病例237例,职业中毒17例;其中硫化氢中毒死亡6例;物理因素损伤病例21人,
2.2工业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们对326家用人单位对以下11项法定职责进行了调查统计,其结果为:设立了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负责制的有107家,占32.82%;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的有114家,占34.96%;配备专职或兼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有121家,占37.1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有203家,占62.26%;建立符合要求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有128家,占39.26%;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的有84家,占25.76%;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的有31家,占9.5%;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的有36家,占11.04%;设置警示标识的有107家,占32.82%;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的用人单位有26家,占7.9%;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122家,占37.42%[2]。
2.3邢台市工业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
此次调查显示,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共有30多种,其中粉尘有石英砂粉尘、煤尘、电焊尘、炭黑尘、滑石粉尘、棉尘等;化学物质有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氨、汽油、氯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酚、硫酸、烧碱、氧化乐果、碳酸氢铵、铅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物理因素有噪声、高温、振动、电离辐射。职业病危害较大的是矽尘、煤尘、苯、甲苯、噪声、高温、铅等,近几年曾发生过苯、氮气、苯酚等急性中毒事故,硫化氢中毒死亡6个病例等。
邢台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326家中,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有142家,监测率为43.55%。有害作业应监测点数为4 710个,实监测点1 006个,作业点监测率21.35%。监测合格率为65.70%。职业病因素按粉尘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分类,各类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见表1。存在化学毒物危害的企业监测率最高,但也只有23.12%,监测合格率70.43%;有物理因素危害的企业检测率为21.11%,监测合格率61.51%。
2.3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调查的326家用人单位中,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有59 896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7 032人,体检率只有61.82%。其中接触粉尘的23 876人,体检率只有60.13%;接触化学物质的9 743人,体检率为62.99%;接触物理因素的26 247人,体检率63.00%。见表2。
2.5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国有大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资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得较好,并且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工作也很重视。见表3。
3讨论
邢台市职业卫生监管存在行业多、职业危害因素多、监管人员少的特点,各地尽管十分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但分配到职业生监管部门的人手依然显著不足,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等共性原因[3],职业卫生监管存在明显不足。
3.1职业卫生处罚力度不够
2010年全年仅对3家未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大量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行为没有采取法律措施,如对242家未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的明显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至少应该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但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由此可见大量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
3.2职业病防治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尚未形成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多个部门,《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各部门未进行有效的配合,职业病联动监管机制尚未形成。随着近几年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发展,大量有职业危害的工业企业进入我市,而我市招商政策又允许“先上车,后买票”[4],决大部分工业企业未进行“三建”项目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当然更没有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验收。这些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缺乏或者不完善,存在职业卫生安全隐患,但有关部门照样予以立项、许可、发证和允许投产。
3.3部分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我市大部分劳动者来自周围农村,个人素质低下,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知之甚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员工没有自觉穿戴防护用品;再者是部分劳动者缺乏法制意识,在自身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重视经济效益轻视职业卫生,这可给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带来隐患。
4对策和建议
4.1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处罚力度
监督不力和处罚力度小是职业卫生监管诸多问题之一,政府部门应配备与卫生监督工作相适应的卫生监督人力资源,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重拳,以维护法律的尊严,惩治违法违规现象。
4.2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协调机制
国务院四部委联合发文《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为卫生部门提供了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平台,卫生部门要借助此“东风”,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牵头作用,在政府的协调下,抓住机遇与有关3个部门紧密配合,积极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把“三建”项目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开展起来。
4.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
职业卫生工作是一项知识面广、专业技术强的工作,职业卫生监督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奉献和钻研的精神,我们应加强对职业卫生监督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专业进修和定期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热爱职业卫生监督事业的队伍。
4.4加强职业病宣传工作
积极与各新闻媒体联系,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及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意识,为职业病防护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提高用人单位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应负的法律责任;创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使用人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孙东晓.昆山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6):527-528.
[2]徐珂.2009年度常熟市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及防治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81-2583.
[3]陈渊.湛江市职业病危害防治对策[J].现代职业安全,2010,(9):69-71.
13.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篇十三
2013年9月29日,营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营口复兴桶业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等情况进行了现场审查,同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增设生产车间机械通风装置;
2、增设调漆间及涂印间,并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3、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整改措施:
1、曾设了布袋除尘器、排风扇,并进行了除尘器、排风扇的使用、保养的专业培训,保证了除尘器、排风扇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确保除尘器、排风扇的正常运行。同时,生产车间安排专人及时清扫地面积尘,避免了二次扬尘。
2、生产车间进行了工艺改革,尽可能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的要求。从而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大量减少,控制在了国家容许的范围之内。
3、车间员工配发料防护服、防护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检查,确保工人在工作期间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14.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总结2012 篇十四
作
工作总结
2012年6月16日
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工作总结 在县安监局的正确引导,同时按照自身条件成立了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加了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培训,具体完成工作如下:
一、宣传发动
我公司与2012年5月31日下午16:00时组织召开了职业卫生健康专题工作会议,学习贯彻落实职业卫生相关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动员安排布置好本公司各部门、各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的相关工作。
二、抓好人员培训
凡进公司员工都必须在新员工培训之后进行职业卫生的培训,对职业卫生管理者定期做相关培训。对已上岗的员工定期在做一次培训。
三、成立了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危害防治领导组织机构
(一)大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 刘剑
副组长:罗招根、欧阳红珍
成员:陈斌红、梁恩好、黄辉、谭亮、肖前辉、王伟、冯小娣、古拉娜
四、制订了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机构和管理机构职责
(一)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职责
1、负责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计划。
2、组织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制度。
3、负责职业危害防治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防治经费落实。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4、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部署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召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组织研究和制订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制定和及时修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时上报煤矿职业危害事故。参加矿内发生重大职业危害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对本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6、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7、根据“三同时”原则,大顺煤矿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切实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职责
1、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具体工作,协助领导小组推动大顺煤矿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
2、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
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3、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落实情况;
4、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5、组织落实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按规定开展监测和评价工作;
6、组织落实职业危害告知制度和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7、指导、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保管。
8、落实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适时组织演练。负责职业危害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9、按规定对职业危害进行申报。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推荐阅读: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及预防措施12-20
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表11-18
建筑安全施工措施09-08
建筑职业病防治12-17
建筑业职业病防治措施07-19
改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论文12-24
沈阳市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09-04
青海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中十项安全技术措施考试题11-2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危害因素清单11-29
建筑施工心得_建筑实习总结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