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2024-10-16

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共9篇)

1.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篇一

XX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于2003年至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县委办、县政府办: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我办2003年至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意见汇报如下:

一、2003年至2006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我办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机关效率建设,积极开展“工业大发展思想大解放”活动,扎实落实“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各项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对照检查学习,提出整改方案,拟写学习心得体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规定动作,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抓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经济成效显著

四年来,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调整农业结构,加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民收入得到持续增加。一是粮食生产稳步增加。2003年至2005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34.8、37、37.7万吨,2005年比2003年增长2.9万吨,增幅为8.3%,2003年至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7.34、7.76、8.05万公顷,2005年比2003年增长0.71万公顷,增幅为9.7%。二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由2003年的24.7:42.0:33.3调整为2005年的23.7:46.8:29.5。农林牧渔结构由2003年66.3:0.7:29:4调整为2005年的63.1:2.2:32.5:2.2。三是牧业生产不断增长。2003年至2006年生猪出槽分别为59.48、63.97、66.1和67.3万头,2006年比2003年增长7.82万头,增长幅度为13.1%,2003年至2006年羊出栏分别为5.5、5.7、5.8和6.0万只,2006年比2003年增长0.5万只。增长幅度为9.1%,2003年至2006年出栏家禽分别为755.1、811.8、878.8、913万只,2006年比2003年同比增加157.9万只,增长幅度为20.9%。四是劳务输出发展良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2003年至2006年分别达到18万人、21万人、22万人和22.6万人,2006年比2003年增加4.6万人,增幅为25.6%。五是农民现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至2005年分别为2135、2540、2813,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3052元,2006年比2003年增加917元,增长幅度为43%。

(二)抓基地企业建设,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1.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2003至2006年建成水稻制种基地2.15万亩,优质稻基地25万亩;建成渝黄一号优质黄籽油菜基地10万亩;发展优质大豆基地10万亩;高换嫁接XX蜜柚200万株,实现XX柚标准化生产1万余亩。

2.龙头企业实力逐渐增强。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增加。2003年至2006年共新增XX三桂食品公司、XX市雪莱纺织有限公司等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昌升茧丝绸有限公司等3家农业综合开发市级龙头企业;新增XX县聚奎聚星养殖基地、张鸭子有限责任公司等18家县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龙头企业26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17家。二是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龙头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18973万元,实现利税618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00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12%,132%,100%。

(三)抓项目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效果明显

2003年至2006年改造中低产田8.41万亩,建排灌沟180条87.32公里,其中排水沟83条31.7公里,路带沟95条53.5公里,修灌水渠2条2.12公里;建机耕道18条24.5公里,耕作道20条15.7公里,建人行便道2条1.44公里;项目区群众完成投工35.8万个,安砌条石12.6万方,开挖回填土方17.9万方,铺筑块石2.4万方,浇筑混凝土1.3万方,均超额完成计划。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0万亩;新增机耕面积2.2万亩。完成土地治理项目投资4839.8万元,其中用于排灌渠系建筑物建设3145.9万元;用于机耕路、耕作道、人行便道等道路建设1593.9万元;用于新技术示范推广100万元。

(四)抓措施落实到位,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1.顺利完成了三期移民的对接工作。2005年至2006年在合兴镇等8个镇58个村142个组190个移民安置点成功安置了云阳县渠马镇等15个镇乡的移民595户2569人,超额完成移民安置任务369人,完成率116.8%。共调整土地2877.28亩,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12亩,其中:田0.92亩;建房户有255户1080人,建房总面积31728平方米;购旧房的340户1453人,购房面积达21912平方米。

2.完成了移民后扶项目工程。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个,共投入81万元。一是争取移民后扶基金补助40万元硬化荫平镇太宝水泥公路。解决了4个村、34户、173名移民,8500余当地村民行路难问题;二是争取41万元移民后扶基金在礼让建成豆筋培训基地。

(五)抓综合改革,蚕桑产业得到恢复发展

1.完成了丝绸公司和蚕种站的改革工作。县丝绸公司、蚕茧站改革工作组从2004年4月开始入驻两单位进行改革,5月底前完成了两单位的人员、资产、债权、债务的清理和资产的评估及处置,7月份完成了48名托管人员的安置工作。到目前为止,200多人的安置费领取率已超过95%,遗留问题绝大部分已经解决,改革工作基本结束。

2.蚕桑产业恢复发展。2003至2006年,共推广纸板方格蔟3208套,省力化蚕台1079台,建室外养蚕大棚250个,良桑嫁接2523亩,共发蚕种57217张,2006年发种18662张比2003年发种11009张增加了7653张,增幅69.5%;共产茧152.7万公斤,2006年产茧49万公斤比2003年产茧26.4万公斤增加22.6万公斤,增幅85.6%;2006年产值达784万元,比2003年增加533万元,增幅212.35%,是XX市增长幅度较快的养蚕区县之一。

(六)抓政策扶持,扶贫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1.扶贫工作。2003至2006年共投入资金4650万元,群众投劳120万余个,在51个特困村共新建、改建、扩建村级公路540公里,新修桥梁5座,改造农村低产田1000余亩,整治山平塘62口,改造窝棚户房屋117户8200余平方米,新修人畜饮水池120口14000立方米,卫生井660眼,新建5座村小面积6350平方米,资助贫困学生2512人,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12期,培训农民近10000人次,四年共减少贫困人口9000余人。

2.救灾工作。完善并严格了汛期值班制度,狠抓灾情统计制度等业务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期,严格救灾款分配程序,严格专帐管理,将建房补助款直接审批到户,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

二、2006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1.重宣传,做好舆论导向。一是成立了调研组,深入镇乡、村、组及农户家中宣传调研新农村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盼,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准备了原始资料。抽调业务骨干和部分镇乡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宣讲服务团,分片到镇乡场镇宣传新农村政策。组织了市县级有关专家和农办、农牧、文广新、卫生等10余个县属相关部门25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了新农村“三下乡”服务活动。在《今日XX》和XX有线电视台开设专栏,宣传领导讲话、中央文件和各镇乡、各部门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

2.强培训,提高干部群众素质。以理论学习培训为手段,以县委党校为依托,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新农村建设村干部培训班2期,共有120余名村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经费、有记载。培训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家畜家禽饲养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增强了农民发展经济的本领。

3.订制度,增强保障能力。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制度,全县33位县级领导分别定点联系、指导一个示范村、推进村或镇(乡)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了县级部门、企业帮扶制度,挑选了37个县级部门和33个实力较强的重点企业结对帮扶市级示范村、推进村和镇(乡)试点村;建立了责任分解制度,以县委办、政府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千百工程”建设县级部门责任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了30多个县级部门的相关职责;建立了信息月报季报制度,各镇乡于每月30日前将本镇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措施、经验、问题及打算等情况书面报送县新农村办公室,帮扶部门每季度将帮扶情况及帮扶成效报送县新农村办公室;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编印了《新农村工作动态》和《新农村工作参阅》两种新农村建设刊物,定期向县级领导、镇乡及相关部门、企业反馈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交流推广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目前共编制《新农村工作动态》27期,《新农村工作参阅》2期。

4.严规划,确保前瞻性和长远性。一是组建了规划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按照《XX市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评审基本要求》,对规划编制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在相关部门抽调了30名领导和专业人员组成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对推进各村规划编制进行指导和把关。二是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参与规划编制。涉及的每一个村均通过召开院坝会、党员座谈会、社员代表会等形式,让农民广泛参与、民主决策规划编制内容。三是注重节约和通俗。按照符合实际、节约开支、群众易懂的原则,除了两个示范村的规划、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以外,其余村的规划均由各村和涉及的镇乡组织人员编写。四是严格按要求开展评审。由县、镇、村有关人员组成规划评审小组,对每个村的规划进行评审。各村的规划已通过县级评审,并上报市里备案。

5.抓典型,强化示范带动。一是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梁山镇八角村已硬化7条总长为3.81公里的入院便民道,完成规划长度的64%,其余的便民道正在修建过程中;硬化4公里的组干道,投资7.6万元完成了村小学的改建工作;投资8.5万元改造村办公室,投资15万元改造村卫生室、小商品及农资超市;172口沼气池规划落实到组到户,现已建成沼气池40口;共拆除11户违规建房,对4户危房进行了排危,对6户旧房完成了立面改造,还有38户农民的房屋正在立面改造中;投资15万元,改造了1000米的景观沟,在景观沟旁分别投资近7万元和5万元,打造一条人行道绿化带和三个休闲凉亭;康居点场地已平整,晒谷广场正在修建中。屏锦镇万年村完成了该村部分村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400米的地沟、人行道建设工程,安装路灯79盏,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已有首批39户农户报名在万年村第7居民点修建新房,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945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一池三改)已完成56户,还有100余户正在积极的建设当中;万年村4组、8组次干道公路建设已完成资金筹集,并于9月初开始动工建设;建筑面积为250平方米的五保家园已竣工,阵地建设200平方米主体工程完工,完成占地185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的平场工作。二是推进村建设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推进村共硬化、新修农村公路51公里,推广农机135台,新建、整治水利设施84处,修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4个,修建村五保家园16个,新修人行便道100余公里,新修集中供水点14个,解决自来水4044户,旧房改造1396户,“一池三改”3120户,改建院坝面积166490平方米,整治排污沟渠18360米,垃圾堆放处理点27处,农民技能培训6613人次。

(二)打造移动信息平台,创新信息入户通道。为解决科技兴农和信息入户建设,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自7月1日启动以来,移动农网工程用户涉及县、镇(乡)、村、组干部、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和普通农户等共1.7万余名,发送涉农信息300余条;在“千百工程”示范村、推进村安装移动公用电话380余部;新农村网站上传资料1500余篇,浏览量达到1.5万人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根据我县创新的才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作为模本开通“12582”农业信息网在西部十余个省市推行,打造“农信通”品牌。10月27日,在“12582”农业信息网开通的当天,我县作为唯一的分会场接受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相关领导的视察,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浪网等10余家新闻及网络媒体集聚我县,专题报道、采访、宣传新农村移动信息化工程。

1.抓规划管理,目标任务科学合理。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服务形式。经过全面分析论证,精心谋划,制定出台了《XX县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明确了移动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内容、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移动农网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免费向纳入用户群的手机发送政策快讯、当前农事、市场动态、农业科技、天气预报和用工信息,并开设公共信息栏目,刊登大众信息和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等;二是农村公话工程。完善2个市级“千百工程”示范村和25个推进村移动通信网络,在全县农村免费建立400个移动公用电话;三是互联网信息发布工程。制作全县新农村建设对外宣传形象网站,对外发布我县新农村建设动态、具体措施及相关政策。

2.抓组织领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为确保移动信息化工程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办,由我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具体做好工程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并积极加强同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及时沟通,配合协作。

3.抓调研指导,提高工程可操作性。农民是移动信息化工程的受益者,“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需要不需要,农民赞成不赞成”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是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听取意见。年初,县农办、县移动公司和相关部门组成专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部分村组干部、农户家中,开展了详细的摸底调研,就实施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施步骤以及管理办法等具体问题广泛征求了村组干部和农户的意见。二是聘请市级专业调研工作组就移动信息化工程深入农民家中进行专门调研,共发放征求意见表、信息需求表等近千份,对实施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进一步明确其可行性,提高了可操作性。

4.抓舆论宣传,增强群众的认知度。我办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利用XX有线电视台、广播、《今日XX》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推进移动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通过下发文件、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和利用乡镇赶集向农民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提高了农民对移动信息化工程的认知度和参与的自觉性,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氛围。

5.抓机制创新,做到规范化实效化。在实施过程,我们十分注重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努力探索新农村移动信息化工程实施的新路子。一是建立领导小组成员例会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了XX县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程整体推进。三是建立一套信息采集、处理、报送、发布和信息服务效应反馈制度。制定了“移动农网”信息发布规则,对信息的种类、报送条数、发送范围、审批程序、字数控制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6.抓政策服务,确保群众得到实惠。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不增加农民的负担,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服务政策。一是确定服务对象,有序推进移动农网工程。根据掌握的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需求状况,分批分类确定服务对象,开通“移动农网”业务。第一批服务对象为相关县级领导、涉农部门干部职工,乡镇政府干部职工、村“三职”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共1300余人,于7月1日前开通;第二批服务对象为龙头企业、农村党团员、专业种养大户、运销大户等共6000多人,于9月1日前开通;第三批服务对象为其他使用移动通信平台的农村用户,于10月1日开通,目前已有万余人。对愿意接受移动农网服务的农户,免费赠送手机,目前共为农民赠送手机1000多部。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推广农村公话。在逐步完善移动农网工程的基础上,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出台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在服务内容和资费标准上做了适当调整,真正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电话。三是聘请专业人员,建立形象网站。为加大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及时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信息,聘请专业人员制作全县新农村建设对外宣传形象网站。新农村网站共分为农业动态、新农村、时事要闻、技术交流、专家解读、本地概况和龙头企业等板块,有效地宣传了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7.抓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一是开展操作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两期200余人的操作技术培训班,对成员单位、镇乡信息员和龙头企业操作员进行信息化服务平台操作、信息采集和报送等方面的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加强“移动农网”信息终端使用方法的指导。利用中国移动“一镇一厅”的农村营销服务网络,对用户进行培训指导,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三)落实各项政策,确保移民稳定致富

1.完成了移民生产技能培训任务。制定了《2006年移民培训计划方案》,下达了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经费控制额度。分镇对新接受的云阳移民进行了水稻栽培、生猪饲养、XX柚种植与管理等种养实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12期培训班,400余人参加了培训。

2.完成了移民档案整理工作任务。对三峡移民档案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对档案收集、整理、装订等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接受云阳移民的移民安置镇和接受巫山县移民的安置镇的档案工作分别在6月和10月通过了验收。

3.搞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文件精神,完成了对三峡移民2006年6月30日前的现状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编报了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拟对登记人口按600元/人.年进行直接补助到移民个人。编制了移民后期扶持2006年度项目计划3个,拟对回龙、明达、合兴镇移民安置村移民聚居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4.做好移民“双零目标”建设工作。根据渝委办发[2006]46号文件,以移民身份清理结果为依据,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统计,弄清了城镇移民“零就业”,农村移民“零转移就业”家庭的数量及其基本情况。制定了解决两个“零目标”问题工作方案,把任务、职责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乡镇,明确步骤;提出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与具体要求,制定了倒计时工作方案;落实了解决两个“零目标”问题的工作措施及优惠扶持政策。

5.移民稳定实现零信访目标。进一步加强了移民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移民来信来访,移民来信来访数量大幅度下降,没有发生移民群体性上访事件,巩固了三年来无进京到市上访的成绩,有力地维护了安置区的社会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得到了市局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把我县移民信访稳定工作作为全市经验推广。

(四)突出规模效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1.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质量效益显著。2005年度改造中低产田2.36万亩,建排灌沟53条38.89公里,其中排水沟17条12.74公里,路带沟34条24.03公里,灌水渠2条2.12公里;建机耕道6条9.98公里,耕作道11条8.12公里,建人行便道2条1.44公里;项目区群众完成投工11.61万个,安砌条石4.24万方,开挖回填土方7.63万方,铺筑块石1.21万方浇筑混凝土0.7万方,均超额完成计划。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4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7万亩,新增机耕面积1.5万亩。

2.综合效益发挥取得新成效。结合全市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狠抓优质粮食基地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XX农业名片;加大实施农业新技术培训和推广、新品种普及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项目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强化栽培、农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推广了福优802、Ⅱ优602等超级稻和稻草覆盖秋洋芋种植,增种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通过效益估算,项目区年可增产粮食360万公斤,油料22万公斤,可实现水稻亩产705公斤,项目区亩增产粮食160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1950万元,农民人均年增纯收入360元,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850万元。项目区人均年增纯收入360元。2005年度8月因洪涝灾害,冲毁部分排灌渠和机耕道,经请示立项,资金到位50万元,实际使用52.84万元,超计划使用5.9%,确保了水毁工程全面恢复,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3.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区机耕道、排灌沟渠的科学配套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项目区机耕面达到50%,水稻机收率达到90%。2005年实行机耕12000亩,减少农民耕田费用12万元。

4.项目资金使用合理规范。2005年,市里下达批复土地治理项目资金计划1343万元;水毁工程修复项目50万元;集中使用科技推广项20万元。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到位1397.38万元,占计划的104.05%,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9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30万元,县级配套80万元(足额落实),群众自筹397.38万元(其中筹款48.95万元,投劳折资348.43万元)。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394.44万元,占计划的103.84%:用于水利措施830.92万元,主要修建排灌渠系建筑物;农业措施478.52万元,重点是修机耕路、耕作道、改良土壤、购油菜良种等方面;科技推广40万元,侧重于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管理费25万元;市统一支付工程监理费20万元;集中使用科技推广20万元;水毁工程修复项目使用52.84万元,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指标。

(五)扶贫、救灾、蚕桑业、劳动力转移、百镇工程和农田水利基建工作综合发展

1.扶贫工作。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开展扶贫培训,认真实施扶贫项目,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产业开发,不断探索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积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全县农村共同富裕。今年,共下达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59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20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141.8万元,其他243.2万元。完成优质红薯基地建设2000亩,中药材基地建设500亩,良种高粱基地3000亩,新建村卫生室200平方米,新建、扩建、整治村道82.8公里。共投入资金11万元救助贫困高中生75名,贫困大学生10名。

2.救灾工作。做好了各类灾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为获得上级的救灾资金等支持创造了条件。在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做好了部门协调,救灾资金协调、资料汇总编录等各种救灾协调工作。全县争取救灾资金500万元,分配到受灾镇乡500万元。

3.蚕桑工作。一是编制了《XX县2007—2011年蚕业发展五年规划》草案,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六万担优质茧县”的工作目标以及相应的区域布局调整,专业化、规模化、主体生产、复合经营等工作措施。二是加强了技术指导。邀请了全国著名蚕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蚕丝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林元吉教授到我县指导茧丝绸的发展。召开了座谈会,举办了学习讲座,100多蚕农和技术员参加了听课,把林教授的讲课刻成光盘发放到各个乡镇,提高了蚕桑队伍的科技水平。

4.劳动力转移工作。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和主导产业来抓,定措施,抓宣传,强服务。健全了市、乡(镇)、村三级劳动力转移机构。整合现有资源,以职业高中、农广校为基地建立市级培训中心。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方式加快劳务输出,拓宽转移渠道。

5.百镇工作。加强了对屏锦、袁驿两个百强镇的工作指导力度,积极主动地做好了雪莱纺织有限公司和袁驿豆制品有限公司的贷款贴息项目申报工作,目前两个企业得到了50万元的贴息贷款,促进了苎麻和豆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两个镇按照突出重点、完善功能、培育特色、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产业建镇、产业兴镇和产业强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城镇功能,继续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全面发展,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了产业培育,加快了项目实施,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特色优势明显、支撑带动作用较强的骨干企业。两个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袁驿镇取得了三年内百镇排名升27位的好成绩。

6.农田水利基建工作。完成土石方量50万立方米,修复水毁工程10处,新增防渗渠道20公里,加高加固堤防0.3公里,清淤渠道45公里,建设村镇供水工程260处,新建小型水源工程9处,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0.58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0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0.5万人,县级及群众自筹投资105万元。林业方面的天保公益林、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并取得初步进展。

(六)强化政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1.启动了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工作,部门协同配合,工作稳妥推进,机构设置撤并有序开展。一是组建专门机构,建立了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二是狠抓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宣讲全市、全县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政策。三是各镇乡对农业服务体系单位进行了资产情况清理。四是抓好农业技术人员的信访和稳定工作,宣传好政策,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确保稳定。五是按照有关规定对镇乡兽防站人员进行了公示和招聘考试,目前正进入录取阶段。

2.蚕桑员解出劳动关系进展顺利。全县各镇乡有蚕桑员22名,到目前为止已领发经济补偿金并签定解出劳动关系协议的21人,还有1人未领取经济补偿金。

3.组建了蚕桑科技推广中心。通过公开考试的形式,在原丝绸公司、蚕种站职工中招取了8名蚕桑科技推广中心人员。目前,正在进行张榜公示和政审等后继工作。

(七)顺利其他工作

一是迎接国家级检查、调研3起。国务院三建委监察局、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相关领导的视察工作。二是迎接了市级部门检查、调研工作。4月18日,市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金烈率市人大农业综合开发视察组来XX视察;6月份农业综合开发又迎接了XX市农业综合开发第五组的检查;三是顺利完成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几次调研、视察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四是承办了全县农村工作会。

三、存在的问题及2007年工作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今年遇上百年不遇的旱灾,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

2.农业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占据主位,缺乏特色农业。农业科技水平低、标准化生产率低,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进展缓慢。农业产业链单一,大部农产品是作为原料或初级产品出售,农业加工和农产品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

3.龙头企业带动效果不理想。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在带动农户增收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建设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盲目性大,与市场的关联度低。

5.新农村建设资金匮乏,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社会各界关注少。

(二)2007年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部署,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龙头,统领农业、产业化、扶贫救灾、农业综合开发、移民、茧丝绸等各项工作。

工作目标:计划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均增收178元,农村二、三产业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500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初见成效,推进村建设逐步启动,建立优质粮生产基地25万亩,完成移民“两个零转移”目标。

工作重点: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1.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的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抓好新农村建设调研,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面上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千百工程”实施情况的考核制度;综合协调,进一步动员县级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

2.加大对产业的培育力度。深化结构调整,增加优质、高效、专用、特色农作物比重。每个镇逐步建立1-2个主导产业,初步打造成“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

3.加大基础设施力度。硬化村级公路,改造入户便道,抓好“一池三改”工作,新建村级服务中心。

4.抓好农民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壮大经纪人代理批发商队伍。

(二)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大力拓展中低产田改造,规模开发高标准农田。按照“两增六化一提高”的标准,以城西大坝为起点,沿318国道向仁贤、聚奎、屏锦、礼让、新盛等镇乡扩展;在“一带一片”内,从金带向和林、云龙拓展,继续实施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二是建优质粮油基地。投资1250万元打造2.05万亩。其中屏锦镇1.25万亩和仁贤镇0.8万亩。二是做大做强制种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水禽养殖基地,巩固提高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三是坚持科技开发,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引进优质高产水稻等新品种进行试点示范推广,进一步推广“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我县农业整体竞争能力。

(三)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

1.大力推进基地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抓好水稻制种、优质稻、蚕桑、优质大豆、渝黄一号油菜和无公害蔬菜、甜茶、瘦肉型猪、鹅鸭等基地建设和管理,着力培育优质柚、笋竹、水禽特色产业。

2.加强技术推广。继续狠抓种养殖业的良种推广,加快猪、羊、鸭、鹅、鸡、柚、稻等良种化进程,大力推广新荣Ⅰ系、“洋三元”、pIC优质瘦肉型猪及、南江黄羊和波尔山羊等新品种,积极发展特种养殖。

3.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和发展我县优势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加大对市县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现代化、集约化、龙头型的种养业。做好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和申报工作,争取上级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四)扎实做好移民工作

认真做好移民信访及稳定工作,扎实搞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加强对乡镇移民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确保在2007年6月30日前完成移民“两个零转移”目标,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民心工程

2007年启动13个村的扶贫工程,总投资45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95万元。建微型蓄水池15口,新建、改扩建村级公路11条55公里,修建桥梁1座60延米。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150人,转移15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50人次。救助贫困学生400人,其中大学生10人,高中生75人,中职学生315人。

(六)大力推进经济强镇工程

继续加大对市级中心镇、百强镇工程机遇,狠抓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市、县级中心镇和市级百强镇的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能源矿产、商贸服务和旅游业的发展,以产业兴镇、强镇,完善城镇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到集镇办企业经商,鼓励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XX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二00六年十一月 日

2.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篇二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健全、更落实。

福州市结合本市特点,在全市建立起安全指标控制体系。莆田市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发展、综治考核、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三明市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报告制度。南平市及时调整了安委会,由陈桦市长亲自担任安委会主任,各位副市长为副主任,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更深化、成效更明显。

在前两年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去年针对安生生产工作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各级各部门都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专项整治成果。

煤矿与非煤矿山整治方面,全省共关闭“死灰复燃”煤矿482个(次),关闭、取缔各类非煤小矿山696个。全省431个煤矿的安全程度评估工作全部结束,并对全省2137家非煤矿山进行安全现状评估,占总数的77%,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矿山安全评估任务。

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方面,对全省9505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换发了甲类经营许可证502分,乙类经营许可证597份,对225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评价,对456家生产、储存性企业进行了安全评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安全评估任务。

道路与水上交通整治方面,去年在机动车辆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都有明显下降。全省182处事故多发路段,已整治151处、整治率达82.96%。交通部门投入1200万元,解决渡口渡船安全隐患,并在重点县市开展了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福建海事局开展了水上交通安全10项整治,取得明显效果。省海洋渔业部门组织开展了四次全省性渔业生产安全督查,进一步落实渔船进出港证、编组队生产、值班了望等制度,强化渔业生产安全管理,使渔业生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遏制。

民爆器材与烟花爆竹整治方面,全省共取缔烟花爆竹储存、销售点741个,收缴各类爆竹28万多件、原材料4.4万多公斤和5000多公斤炸药等,查处涉爆案件1009起、违法人员705名,取得了较好成效。

公众集聚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方面,共查出违法投入使用建筑20855幢、发现火灾隐患14379处、有3257幢违法投入使用的建筑补办了消防验收手续,共取缔违法经营场所233家、吊销工商执照58本、责命停产停业109家、行政拘留18人,有效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

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方面,全省共查封、拆毁土锅炉1102台,土制压力容器429台,液化气钢瓶28187只,使在用设备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学校专项整治方面,全省共查处校园及周边非法经营文化场所600多家,清理网吧500多家、饮食摊点5000多家,查处了无证经营店524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

(三)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去年,省政府安委会先后组织了11次全省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察,李川副省长多次带领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开展明查暗访。各级、各部门也都加大了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安全问题,都建立了整改责任制,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资金和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四)安全生产基础更扎实、更牢固。

制度建设方面,省里正在制定《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等四项规范性文件。厦门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等五项制度。

队伍建设方面,去年福州、漳州等市都相应增加了安监局人员编制,厦门、漳州、莆田市安监局和泉州市、三明市等有关县(市、区)还成立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

基层建设方面,开展了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教育培训方面,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竟赛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去年,省总工会与安监部门密切配合,在全省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全省有13189家企业参赛,所有参赛企业连续三年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连续五年没有发生特大伤亡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

(五)重特大责任事故的查处更严格、更到位。

省安监会同监察厅等有关部门直接组织调查的重、特大安全事故12起,有117名相关责任人被追究行政责任(其中行政处分90人、通报批评27人),有33名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特别是一些基层和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仍有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一些领域还存在安全监管方面的空白、空档,造成事故多发。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隐患还大量存在。

3.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篇三

林资发〔2003〕223号

(2003年12月15日颁布实施)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和经营好天然林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障江河安澜、国土生态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多种需求具有广泛而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国家对天然林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生产了大量木材,为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和大面积的皆伐,天然林的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功能减弱。为了恢复天然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生产功能,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要求,对天然林的采伐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以《决定》为指导,大力保护、科学经营天然林资源,着力改善天然林的结构,提高天然林质量;按照分类经营,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完善天然林的采伐管理政策,努力发挥其在实现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中的主导作用。

二、摒弃单一的木材生产经营策略,以恢复和建设天然林生态系统,保持系统的正向演替,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为目标,认真总结国内天然林经营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国外天然林经营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天然林经营模式。杜绝大面积的皆伐,原则上禁止将天然林分改造为人工林分。积极推广采育兼顾伐、生态采伐等负面影响小的采伐更新方式,保持天然林面积不减少和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严格控制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农民自用材和烧材的天然林采伐。在认真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人工商品林,解决好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材。积极推广改灶节材和改燃节材,严格控制烧材等低价值森林资源消耗量。对农民自用材和烧材确需采伐天然林的,必须严格审批程序,在批准的采伐限额内凭证采伐。

四、切实加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的天然采伐管理。根据国家批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要在木材产量调减到位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规定和可持续经营的原则,合理安排伐区,进行伐区调查设计,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

五、对其他地区,要在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实措施。对天然公益林严格保护,对天然商品林科学经营,严格控制采伐量和采伐方式,确保天然林的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六、要分别编制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采伐限额并按照下达的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分别管理。严禁使用人工林采伐限额和人工林的木材生产计划采伐天然林。

七、严格控制天然林各树种或树种组的采伐年龄。天然用材林的主伐,必须严格执行《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的主伐年龄;天然公益林的更新采伐,必须执行其树种的采伐年龄比相同树种用材林的主伐年龄至少大1个龄级的规定。

八、严格控制天然林的采伐方式和强度,保证天然林正向演替。对天然公益林,只准进行抚育或更新性质的采伐;对天然商品林,要逐步推广低强度的择伐方式,也可以在不影 1

响天然林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伐区,实施小面积皆伐方式。

九、改造低产(效)天然林,提高天然林的质量。对低效天然公益林,要采取严格的封育或必要的辅助措施,提高其生态效益,促进林分质量的提高。对低产天然商品林,要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

十、加大对天然林抚育力度,促进天然林的演替进程。对天然更新后过密的幼龄林要及时间伐,对大面积成片遭受自然灾害的受损林木要及时清理,所需的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要优先安排。

十一、要加强对天然林采伐管理政策和技术的研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试点,为完善采伐管理政策和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

十二、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管理,认真贯彻《决定》的精神,对天然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4.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篇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我市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突出反腐倡廉教育,在筑牢拒腐防线上有新成效

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部门廉政教育的重点,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选择多种渠道,借用多种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教育活动的五个有效结合,重新修订《**市建设局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着重从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建设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氛围,切实增强教育成效。

(一)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的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章,着力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党员干部教育上,突出以“树三观、促勤廉、保发展”为重点的教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提高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在重点岗位廉政教育上,要结合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的工作特点,突出以“明勤政目标、订勤政措施、创勤政业绩,立廉政誓言、找廉政差距、做廉政表率”为主题内容的“三勤三廉”教育,促进重点岗位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树立良好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廉洁自律,努力建设勤政廉政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继续抓好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开展向勤廉典型学习活动,积极选取和树立本局系统的“勤廉标兵”,加强示范教育。利用典型腐败案例抓好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建设系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把好廉洁关。

(三)认真抓好廉政文化建设。整合本系统廉政文化成果,充分利用信息中心、莆田建设信息网等资源,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廉政从政,弘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营造积极向上、勤政廉政的文化氛围,建立廉政文化教育示范点,以廉政文化示范点为引领,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建设系统廉政文化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建设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上新水平。

二、突出廉洁自律,在增强廉政意识上有新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相关规定,坚持“三个管好”,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在规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遵循中央提出的“五个严禁”的要求。即: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为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违反规定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严禁用公款或接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邀请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认真落实党员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结合建设部门实际,出台《市建设系统党员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对象从领导干部扩展到党员干部,加大监督的范围,重点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加强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

三、突出制度建设,在建立监管制度上形成新机制

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监督管理的制度。要突出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改革和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惩治制度建设,建立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的机制、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的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

要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一是强化制度的针对性。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监督检查落实的重点、盲点和难点,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工作程序,不

断增强制度的约束范围,弥补管理和监督的缺失。在年初建立国有企业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选择局属重点国有企业作为试点,在建设系统内选出责任心强、思想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为派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员,协助企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强化制度的科学性。细化制度内容,增强制度的科学操作性。针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加强制度创新和细化,保障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顺畅、监督更加有力。避免因制度宽泛空洞、界限不明、界定困难导致制度约束和规范虚化、弱化。三是强化制度的严肃性。抓好制度的落实,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制度的执行。加大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工作力度,把公开原则和公示制度切实嵌入监督工作之中,适时通报、反馈监督检查结果和落实整改情况,实现监督检查的经常性,提高监督检查的有效性。要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着力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四、突出规范权力,在规范权力运行上有新举措

按照“公共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行使依法、运行公开、监督到位”的要求,保证权力在规范的健康轨道上运行。

(一)强化权力观教育,树牢正确用权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前提,也是预防腐败的思想基础。一要把权力观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要深化领导干部对权力本质的认识,破除“官本位”和“特权”意识,增强权力的责任意识,依法用权的意识。二要做好预警提醒教育。要把预警提醒贯穿到党员干部选拔任用、交流转岗、在任履职等各个环节。切实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开展领导干部谈心活动,对轻微违纪现象进行提醒,做到常“拉袖子”、常“吹廉风”。

(二)健全监控制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一要加强监控制度建设,力求有法可依。通过法规制度明确界定权力主体的权力和职责,规定每个干部在所分管工作范围内有什么样的权力,做到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有章可循。二要修改实施制度,堵塞漏洞。对那些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过于笼统抽象给执法人员留下过多自由裁量空间的,要及时予以废除或修订;三要抓好法规制度的落实。加大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执法监察、效能监察、专项督查、财务检查的力度。要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抓制度的落实上绝不能搞“情有可原”、“下不为例”,维护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三)实行阳光操作,公开权力运行。一要落实办事公开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贯彻落实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电子政务,加快政务公开进程,凡是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用权行为,都要公开,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二要扩大公开范围。公开的内容要翔实、具体,从产生到结果,每个程序和关键环节都要公开,防止“阳光运作”下的“暗箱操作”和正常程序下的“权力腐败”。三要创新公开形式。除以公开栏和信息网站为主要载体外,要创新听证会、数字厂务、数字政务等公开载体,完善政务公开信息网站。四要提升公开效果。通过点题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回音壁”等形式,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形成遏制权力腐败的公众力量。

(四)加强权力监督,形成监控机制。加强权力监督,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一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督。加强事前监督,重点对制度设计进行监督,把好制度的“出口”关。加强事中监督,及时纠正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防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问题的出现。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通过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督促有关单位纠偏查错、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二要强化对权力主体的监督。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力保障条例》,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既防范于未然,又及时发现、纠正和惩处违纪违法行为。三要强化监督的惩戒功能。对无视法纪,屡屡滥用权力的权力主体,加大惩处力度,提高不规范用权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使不规范用权成为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

五、突出作风建设,在为民服务上树立新形象

要在建设系统倡导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倡导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要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急民所急、忧民所忧,着力解决好建设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房产发证等突出问题;倡导求务实之风,要以改进作风、优化环境、增创优势为突破口,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倡导艰苦奋斗之风,要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有关规定,自觉抵制挥霍浪费、奢靡享乐等行为;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要把“勇于自我揭短”和“敢于直言批评”结合起来,把充分肯定同志的优点和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结合起来,光明磊落,坦诚相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要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服务发展在“实”字上下功夫,实事实办、好事办好,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实实在在为服务发展做贡献;服务基层在“快”字上下功夫,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限定办结时间;转变职能在“简”字上下功夫,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转变作风在“责”字上下功夫,廉政勤政,责任到人,违者必究;树立形象在“馨”字上下功夫,主动热情,礼貌服务,用我们的实际言行树立建设部门的新形象。

要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抓住本单位行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工作的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形成条块结合,纠、评、建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和偏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现有的建设信息网站、政风行风热线、公开举报电话等广泛监督的基础上,继续邀请新闻单位、行风监督员等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调查、明查暗访等活动,对措施不得力、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单位,将按规定追究领导责任,扎实抓好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

六、突出惩防并举,在健全惩防体系上有新突破

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惩治于已然,又防患于未然。一方面,要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现象。坚持有案必查的原则,按照市纪委监察局的要求,抓好规范办案,重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把查办案件与改进管理、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相结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征地拆迁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要继续围绕深化办事公开、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中介组织四个重点领域,不断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透明化;不断健全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健全完善公共资金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作用监督机制,加大重点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不断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通过有效预防,不断减少腐败问题发生的几率。

七、突出组织保障,在形成合力上注入新动力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前提在于理清思路,根本在于完善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责任。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的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促进工作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一是细化责任分工。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一把手”、班子成员都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认真承担各自的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本单位中心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落实、检查、考核。二是严格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要抓廉政,带队伍,尽职责,对不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在评先选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其责任。严格执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

5.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篇五

各村(社区)、各单位:

为深化法治泾河建设、巩固法治创建成果,进一步是高全镇法治建设水平,现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提出泾河镇2012年法治建设工作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以及扬州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三个载体”(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社区)、星级法治单位创建),“三项重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传),实施“七大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加强公正司法建设、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诚信市场建设、全面开展法治系列创建、扎实开展特色品牌建设、大力加强法治保障建设)。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不断提高我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泾河科学发展新局面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2012年我镇法治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争先创优目标:争创“法治建设先进镇”,确保全镇各村保持“民主法治村(社区)”称号,确保实现七个不发生,确保争创“星级法制单位”取得成效,部分事业单位能创建成功“星级法制单位”。

2、工作绩效目标: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检查考核在前五名。

3、社会评价目标:确保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执法队伍和其执法工作满意度在98%以上,对法治建设工作综合测评满意度在95%以上。

三、主要任务

2012年,我镇法治建设工作的任务主要有: ㈠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转变政府职能。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江苏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和《扬州市2009-2014年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和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及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健全重大项目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优化行政决策职能。按照国务院推行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镇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引导依法行政进程,准确评估镇法治政府建设的状况和水平。

2、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运

行、监督机制和行政服务模式,依托“三务公开网”平台,强化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镇村二级 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进一步做响行政服务品牌,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3、规范行政行为。加强集镇综合管理,配置好集镇管理队伍,进一步提升集镇管理水平。优化行政管理职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加强依法行政配套制度建设,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度,着力推广说理式执法文书、执法人员执法档案、案件主办人制度、数据信息化等创新做法。探索新形势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改进政府行政方式。

4、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拓宽渠道,完善立体监督网络,充分发挥人大、舆论、社会等立体监督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创新执法监督的方式和途径,构建立体化监督体系,优化监督工作。开展案件回访活动,向执法对象征询意见,了解办案人员宣传法律法规是否到位,是否依据法定程序调查取证,执法是否文明。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作用,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阳光执法,以公开公正,以公正促廉洁,以廉洁促公开。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继续开展依法行政考核,并向各村(社区)延伸,通过满意度测评等形式深化执法评议考核,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防范和有效化解行

政争议,消解社会矛盾。

㈡着力加强公正司法建设

1、加强执 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培训、业务培训、学法培训制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在培训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执法能力、服务大局的能力、认识把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政法部门要按照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加强监督、有利于相互配合的要求修订完善各自考评指标体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对本系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执行情况、执行效果以及政法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规范自由载量权的行使,细化法律适用的标准和条件,压缩弹性执法的空间,使自由载量权的行使依法有据。不断提高司法效率,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办案期限,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功能,拓展矛盾纠纷解决途径,努力提高司法绩效。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信访源头责任查究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问题的发生,着力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开展公正司法热点问题调查研究,积极创新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强化能动司法工作,提高能动司法水平。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相互对接的运行机制,建立法律服务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各类社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平等获得司法保护。

2、全面开展基层法治系列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参加“法治

扬州建设先进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法治乡镇(单位)”、“民主法治村(社区)”、星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星级“规范执法基层单位”、星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星级“依法治院示范医院”、星级“规范管理市场”等基层法治系列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更加完善的基层法治创建工作体系,全面促进区域法治建设不断进步。

3、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细化执法责任和责任查究制度,组织开展执法专项评查(议)活动和执法巡视检查,查找并整改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的执法问题,通报检查结果,推进司法民主,人民监督员制度,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活动的保障措施,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加快执法信息化建设,以公开、信息化为手段,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大力推行“阳光执法”,进一步落实警务公开,建立覆盖执法办案全过程的网上管理、监督、考核新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听庭评审活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切实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

4、注重典型引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公正司法示范点”和“执法为民优秀干警”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对政法干警的政治、业务培训和执法绩效、办案质量的考评考核,加强政法干警职业道德教育。认真总结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创建成功一批“公正司法示范单位”、“公正司法示范窗口”,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努力提

升全镇公正司法整体水平。

㈢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

1、强化述法考评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法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考核的通知》要求,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考核,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列入述职述廉内容,全面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述法考评工作,同时将述法考评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并纳入年终法治建设检查考核。举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访谈活动。

2、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精心部署“六五”普法。加大普法力度,进一步健全“法律六进”工作长效机制,组织网上法律知识考试,青少年“读法律书”活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主题宣传、农村法制宣传月、农民法律知识竞赛、农民工法制宣传周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全面完成普法规划的各项任务。强化重点法律法规宣传,突出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

3、强化活动载体建设。根据《大力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镇投资30万元建500米长法治文化长廊,推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设立法治画廊、法治宣传栏等法治宣传平台,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生

动活泼的法治文艺活动,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充分发挥现代大众传媒对法治文化的传播作用,开展公益法制宣传,强化面向大众的法治舆论宣传工作。

㈣积极开展诚信市场建设

1、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法治融入并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调节各类经济关系,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严格执行《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经济法律、法规,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确保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制定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规范,努力构建自主创新工作机制。

2、推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企业经营人员法制教育,提升企业内在素质,增强企业自我管理和保护能力。完善“法企合作”平台,以优化平台促进服务,以优化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推广企业长远发展;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3、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建立信用征信系统,构建信用等级、信用监管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公民、企业、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纳税意识。建立部

门与企业挂钩共建机制,基层执法单位必须挂钩1个以上企业,与之共同开展星级“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并召开星级“诚信守法企业”经验交流会,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

㈤大力加强法治保障建设

1、大力关注民生。继续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切实加强职工、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企业“六大维权中心”建设,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重点解决在涉法涉诉、司法救助资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为民办实事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法治、感受法治、参与法治、评判法治,不断增强法治建设的影响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法治泾河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实事,纳入本村(社区)、本单位工作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规划部署,研究制定切实自身实际的专项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各村(社区)、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本村(社区)、本单位的法治建设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抓的格局。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

题。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党政领导的参谋助手,认真做好调查研究、谋划部署、组织协调、责任分解、督查指导、业务培训、总结经验,考评验收等工作,确保本镇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要把法治建设实绩列入各村(社区)、单位综合考核与评先评优以及奖金福利挂钩,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带头抓好法治建设,带头学法用法,带头遵纪守法,用实际行动带出一个依法办事的好单位,带出一支依法办事的好队伍,带出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3、健全齐抓共建机制。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为重点的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将法治泾河建设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迅速对人员进行调整,工作职责任务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强化对全镇法治建设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评议考核、人员培训、先进典型的培塑、特色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推广等工作。进一步制定完善镇法治镇领导小组例会、办公室主任例会、成员单位述职制度,重大问题磋商制度,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制度,情况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成整体协调,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协力共建的工作格局。

4、完善综合保障措施。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根据法治泾河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切实

解决好依法治理办公室办公用房、技术装备、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问题。镇财政部门要确保专项工作经费的落实,为全镇法治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其他各部门、各单位也要从人、财、物上进一步加大对法治建设工作的投入,保证法治建设工作的正常、规范运转,并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确保法治建设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6.故事从2003年开始…… 篇六

适逢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这时候举行的上海车展本来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但同时,SARS的阴影正笼罩全国,车展上到处都是带着3M口罩的人,甚至连那些车模和散发宣传品的“美眉”也只露出两只眼睛,观众更足在顽强而战战兢兢地观看这场车秀。

很显然,一年前北京车展时的盛况不会再现,预期45万的观众连一小半都没达到;原准备车展亮相的许多跨国公司高层除雪铁龙总裁萨蒂内之外全都取消了行程;一连串的研讨会也都被迫“改期举办”,有些厂家甚至开幕一天后就撤展了。

最后上海车展不得不提前结束,这给车展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侠留下了深深遗憾。

不过,对王侠来说,重要的是2003年已成为上海车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这是由中国汽车贸促会主办的第一届车展,这意味着上海车展已经由一个地方性车展走向了全国。

这一届车展,国际汽车公司大多携自己的中国合作伙伴一同参展,沃尔沃公司第一次参展,宝马公司的展位面积是其历来参加国内车展中面积最大的一次,这些急剧增长的国际因素把上海车展提升到了世界舞台的位置。

除了上海车展外,2003年末,广州车展作为华南地区首次大型国际汽车展拉开序幕。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临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并且拥有完善的金融、物流、保险服务体系,适于搭建汽车销售平台。但这个车展界新生儿,车辆展示仍以介资车为主,无论从投放市场的新车数量还是从观众和媒体的国际化比例等标准来衡量,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车展外,国内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车展,于是车展过多过滥的质疑声不断传出。对此王侠提出,鉴于中国的经济现状,加之市场分布较广,与美国有点类似,因此,中国车展未来可能会朝美国模式发展,即规模普遍不大,每年仅举行少数几个大型综合性车展。他同时也预言,广州、北京和上海最有条件培育国际化的车展,几年之后中国车展有望进入世界七火车展的行列。

令王侠欣慰的是,2003年对于中国的车市水说是一个辉煌之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首次突破400万辆,家用轿车年度同比增长率高达80%,轿车销量净增接近百万并首度达到202万辆的历史高点,100万辆的纯市场增量将汽车行业带入到了全新的高度。媒体常用“井喷”一词来形容这一锦绣局面。

王侠知道,未来展现在他面前的车展必定会一届比一届精彩。

在2003年中国全力抗击SARS的初夏,一个足以震动整个卡车市场的新闻由北京传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沃尔沃卡车公司的合资生产重型汽车的签字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事实上2000年以来,重卡市场连续三年出现了超过60%的共喷式增长,至2002年底,重卡的年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中卡,其中载重15吨以上的重型卡车生产销量征3万辆左右。这种“井喷”也让两个人坐不住了。

当时还在北京吉普任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兼产品部经理的陆群和在北汽福田任汽车研究院院长的陈言平都从事汽车研发设计工作,之前他们俩在一次见面时聊到汽车设计的时候,约定今后机遇来了一起出去创办自己的设计公司。

当时的这个约定并不是一个笑谈,但何时出去创业他们心里还没变,只是没想到,机遇来得如此之快!

有着20年中国重汽技术中心工作经验和5年北汽福田工作经验的陈言平发现,商用车企业的规模的迅速扩大使专业设计公司有了难得的机遇。

2004年新年刚过,陈言平的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终于注册成立了,只有2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中大部分还是向朋友筹借来的。

成立公司后,对陈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如何获得主机厂的认可?如何在对手林立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在行业的波动面前,新创公司能否坚持住以及行业加热的速度?这也是大多是新创公司的忧虑所在。

回忆起来,陈言平将其成功之处归结为占据市场空白点,将鲜有人关注的商用车设计作为其创业的开始。事实证明,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就这样让他打开了,并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想来,我还是低估了市场的速度和能量。公司一开张,才发现市场实在太好了,项目一个跟着一个。”陈言平告诉记者。尽管因为设计公司过多而相互压价使得行业出现一度紊乱,但是长久的积累尤其是专业的能力很快让他们获得客户的良好口碑。

同样,全国卡车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席李仁雄也成为商用车发展的受益者。2003年,全国各大媒体都在热炒F1。作为中国最早关注并报道F1赛事的行业记者,李上雄也在密切关注着这项代表地球最高竞技水准的汽车项目在中国的进展,不过,行业媒体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想得更多的是,汽车赛事究竟能够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

很快,机会来了。

利用一次与中国重卡企业老总采访的机会,李上雄发现了将汽车赛事和企业营销紧密结合的路径。比起昂贵的Fl,起源于美国、成熟于欧洲的卡车大赛更适合于在中国开花结果。将其进行中国化改进后,既可以改变中国重卡企业同质化营销的状况,又能够相对容易地将这项运动在中国这个卡车大国全面推广,且可行性极高。

7.建设局2003年工会工作意见 篇七

来源:本站原创 添加时间:2009-3-18 9:06:18 浏览次数:276 字体:

2009年,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贯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得到加强,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坚定性

继续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在总结积累经验,巩固扩大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和区市党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好全县第二、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开展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用工作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要突出活动实践特色,研究确定好各批次活动的主题和载体,统筹安排好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注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整个活动见到实效。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紧密结合起来,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和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强大动力。通过开展活动,使广大党员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举措,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把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围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能力提升”工程,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让农民党员成为带头开展土地流转、带头实行集约经营、带头发展规模生产、带头建设和谐农村的先锋和模范。

一是提升乡镇党委政治鉴别、理性思维,依法行政、科学决策,驾驭市场、发展经济,组织领导、管理监督能力。要组织乡镇党委班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各项农业和农村政策,着力解决好农村集约化经营难、组织化程度提高难和农村社会保障难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切实改进乡镇党委班子的思想作风,使之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以良好的思想作风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

落实。要不断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规范的制度促进乡镇党委决策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以转变职能和群众满意为目标,在不断巩固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努力改进工作方式,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加强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和便民服务队伍建设,延伸政府服务触角,实现上下联动、功能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作用。

二是提升村党组织执行决策、依法办事、加快发展、促进和谐能力。要加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大后进村整顿提高工作力度,做好村级干部特别是新选任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在继续组织好村干部学历教育的同时,对全县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系统培训,提高能力素质。扩大村干部来源渠道,创新选任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挂职,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研究建立新的村干部工资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离职补偿等制度,从体制上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干有所得、老有所养的保障问题。深入推行“支部抓协会,党员带群众”模式,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中发挥作用。要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扎实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新建、修缮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强化阵地功能,发挥综合效益。

三是提升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力。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村党组织和专业党组织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继续实施好“能人入党”和“党员能人”培养计划,鼓励引导有能力的农民党员积极参与土地集约经营、发展产业项目,通过实行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党员示范岗、党群共富联合体等有效形式,发挥党员作用,实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进一步加大发展35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工作力度,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按规定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队伍纯洁性。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重点做好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和使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要加强党员信息库建设,对原有信息库进行完善升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党员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要在完善《党员证》制度的同时,抓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管理,严格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掌握流动党员停工待业、转企再就业、在城市带头创业等方面的情况,帮助解决当前经济形势下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对返乡创业的要在技术培训、政策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使每名党员随时随地都能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受到组织管理、得到组织关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格局。健全党员关怀和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多方筹集资金,为“三老”和生活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群众的局面。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

三、全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加快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要以基层民主建设为重点,把扩大党内民主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创新党内民主形式,丰富党内民主内容,努力营造平等融洽、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团结和

谐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各党组织创新活力,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要在乡镇党委全面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按照“县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规定,认真落实县党代表调研视察,党代表提案、提议收集、整理、受理,重大决策征求党代表意见,重要情况向党代表通报和县委委员、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等相关制度,组织好党代表学习培训、研讨交流、调研视察、走访慰问等活动,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畅通党代表参政议政的渠道,调动党代表和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关心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强化教育引导。以党章、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为主要内容,强化民主教育,不断增强党员自主表达意愿、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充分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党务公开的力度,做到全面公开、真正公开、主动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建立完善一把手末位发言、党代表议事、征求党员意见、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等机制,保障党员参与权;完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规范选举程序步骤,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直选范围,保障党员选举权;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健全党员有序参与机制和评议监督机制,确保每项工作从动员、酝酿、咨询、决策,到执行、反馈、监督各个环节,都有党员的充分参与和意愿的真实表达,都有党员的广泛监督和有效制约,保障党员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四、健全完善党内互帮机制,积极促进城乡党建一体化

着眼于改变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组织与组织、党员与党员之间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状况,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深化党内互帮互助工作,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原则,力求以内容上的改进、载体上的创新、方式上的突破、制度上的改革,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壁垒,积极构建适应新型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需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党建格局。

一是在互帮形式上搞深化。积极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企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之间开展广泛的互帮互助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与党组织、党员与党员之间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二是在互帮内容上搞深化。引导帮扶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党建工作、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信息技能、公益事业、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帮扶。特别是要针对部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带动社会各界力量,设立“党群助学基金”,专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局面。

三是在互帮载体上搞深化。针对各类互帮对象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特点,积极探索党内互帮互助的有效途径,要扎实深入地开展好“支农帮农强党建,扶村助户促发展”、“五个一”、“阵地共建”等活动,条件成熟的可探索跨行业、跨地域联建党组织等方式,不断把互帮互助引向深入,力求在载体上有所创新,真正使这项工作为基层党组织所欢迎、为党员所支持、为

群众所拥护。

四是在互帮制度上搞深化。建立完善联络员制度、联系点制度、跟踪督查制度、双向考评制度等配套制度,健全责任网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五、大力推行区域性特色党建,有效激发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要在继续深化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党组织全面覆盖农村各个产业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保证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党组织和产业党员作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区、各乡镇的区域特点、产业特色、经济规模、社会发展等不同情况,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创新点,研究确定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工作内容和形式。

一是继续深化黑里河林区护林防火“党群联动”机制,按照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具体要求规范运作,指导护林防火专业党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严格履行职责,加强队伍建设,抓好责任落实和作用发挥,全面提升护林防火党群联动能力。

二是在主导产业比较清晰,产业集中度较高、“一区一业”、“一乡一品”格局较为明显的大城子、三座店、大双庙、汐子等乡镇或地区,实施“产业党建”模式,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以行业为纽带,打破地域界限,把党组织建在产业板块上,把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基地、带动群众致富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在驻村企业较多,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五化、大明、必斯营子等乡镇或地区,开展“村企联建”工作,引导村企之间开展以“党建、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共建活动,做到共商基层党建、共谋经济发展、共创精神文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现村企和谐、民企和谐。

四是在城镇化程度较高,个体私营商贸服务业经济发展较快且相对集中的八里罕、天义等乡镇或地区,实施集群性民营小企业联建党组织,解决农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党员教育管理不规范、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五是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缓慢、贫困群众较多的地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选准致富项目,明确发展思路,通过积极抓宣传、抓引导、抓示范、抓服务、抓保障,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通过积极推进区域性特色党建,进一步活化管理方式,丰富工作内容,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农村政治组织资源与农村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贴得更紧密,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更直接,从而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六、主动适应土地流转新形势,大胆探索农村党建新机制

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要求,充分把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和重大机遇,超前谋划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为农村第二轮改革提供组织保障。要着眼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土地流转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形式。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社会动员力的优势,积极倡导和帮助组建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土地流转服务所等中介组织,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条件成熟的可在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上建立党的组织。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党组织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规定,合理设计土地流转规划,帮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相关信息,提供咨询服务,规范流转程序,帮助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法保障自己的权益。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加强技能培训,帮助农民重新就业。通过宣讲政策、参观考察等方式,让农民党员带头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土地流转,引导普通党员以土地入股、外租经营等形式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鼓励有能力的党员采取牵头出资、集资合作、股份经营等多种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通过土地集中使用,逐渐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让农民群众看到规模经营土地带来的良好效益和发展前景,从而使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到土地流转之中,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当地产业化水平,让农民群众从土地流转中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七、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体系

要切实抓好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要明确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责任人的职责。在工作摆布上,要坚持把基层党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精力投放上,要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党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分析研究党建工作,亲自谋划思路,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指导。要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经常性督查制度,综合运用汇报、调度、督查、检查、通报等措施,加强对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或专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探索实行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基层党建工作“问询问责”制度。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和基层党建工作报告制度,把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8.二00七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 篇八

中共翠屏区北城街道工委

二00七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

各党(总)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

今年,我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按照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突出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扎实推进我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为构建和谐翠屏保驾护航。

一、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的重要讲话,吴官正在中纪委七次全委会上的讲话和省纪委八次全委会、市纪委、区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群众,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二、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思路,把握方向,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规范权力运行,促进惩防体系的构建,切实把握政策,把惩处和保护统一于反腐倡廉工作之中。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推动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格局

(1)要进一步分解责任。将责任分工、责任考核、责任追究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各责任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责任主体意识,切实担负起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2)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纪检监察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同时各科室也要自觉地抓好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成一股整体合力。

(二)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

(1)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省纪委八次全会和市纪委、区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要始终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弘扬“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2)继续抓好《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纲要》的宣传学习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员意识、执政意识、道德修养、宗旨意识、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抓落实和抓执行的能力和水平。

(3)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继续学习贯彻党章,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对 — 3 —

领导干部的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接受监督的意识。

(三)加强检查监督,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今年为实现区委提出的“四个一”目标和“快步跑,使劲跳,挑大梁”要求,围绕“亲民惠民行动”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工作,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严肃批评教育,依纪作出处理,保证政令畅通。

(四)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结合我城实际,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一是对因失职渎职引发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二是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严肃查办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案件。三是认真解决基层干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五)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结合我城实际,开展廉政文化模范社区评选活动,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反腐败的决心、举措和效果,引导广大群 — 4 —

众正确认识反腐败形势,增强反腐败信心,减少和防止负面效应。

(六)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切实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认真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认真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访贫思廉,观展思廉,看片思廉,读书思廉”活动,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严格执行和完善领导干部不准收送现金和有价值证券的规定,领导干部及其子女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的规定;制止奢侈浪费的规定。

(七)突出查案重点,继续保持惩治腐败工作力度。

(1)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贿赂的案件。(2)严肃查办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3)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因失职渎职引发不稳定的案件。(4)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对群众投诉的有关违纪违法行为要进行查处。

(八)创新体制机构制度,继续加大治本抓源工作力度。

(1)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坚决制止无权许可和越权许可,规范行政许可行为。(2)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3)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4)健全 — 5 —

完善招投标监督制度,严肃招标投标工作纪律。(5)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纪律。(6)在继续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居务公开的同时,逐步推行党务公开,使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和运行过程尽可能公开透明。

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各社区、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统一思想,狠抓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构建和谐翠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翠屏区北城街道工委

2007年4月3日

抄送:区委办,区府办,区纪委。

北城街道党政办公室

9.2003年证券市场展望 篇九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一系列论述,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3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特别是要重点发展资本市场。让更多社会资金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巩固和发展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果。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提高证券市场的贡献度。在确保二级市场投资者及市场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国有股流通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谨慎稳妥地尝试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影响证券市场的主要因素

宏观经济形势

2003年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2002年以来,受加入世贸组织及有关促进出口措施的影响,使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保持了出人预料的快速增长。2003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积极效应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也会继续加快,我们将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贸易及吸引外资将保持并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业绩开始回升,国民经济新的景气周期出现苗头。但是,宏观经济发展仍有诸多不利因素,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通货紧缩压力仍存,高校扩招后的首届大学生面临毕业加大了就业压力,经过8次下调后利率几乎没有了下调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连续运用,其有效性在减弱,由内生性变量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

2002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纷纷伸出有形之手干预经济,竭力扭转经济颓势,在艰难中度过。虽然还存在有许多不定因素,但是从2002年下半年形势看,美国经济有复苏迹象,如不出现大的动荡,2003年美国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总体2002年将增长2.8%,2003年的增幅将为3.7%,其中,美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2.2%,2003年将为2.6%;欧元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1.1%,2003年将为2.5%,日本经济2002年的增长为-0.5%,2003年将增长1.1%。亚行发布的《2002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预测,2002年亚洲经济增长率将从2001年的3.7%上升到4.8%,而2003年将大于5.7%。我们认为,以上预测过于乐观,但是从总体上看,2003年世界经济及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将好于2002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有利于2003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总的来看,我们预计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不低于2002年的8%。

重大事件分析

关于国有股减持。由于我们在国有股减持政策选择上的屡屡失败,使我国的股票市场屡屡遭受磨难,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也屡屡受到伤害,一次次充满希望的企盼迎来的却是一次比一次更甚的失望。从暂时停止到完全停止,终于使国有股减持走入死胡同。国有股减持问题已经是阻碍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了,国有股不流通的弊病显而易见,并且越迟解决,解决的难度越大,积累的问题越多。但是应该看到,2002年,管理层更加注意把握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在政策出台的时候更加注意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大的震荡现象的发生。我们预计,在2003年对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探索将会继续,汲取以前失败的教训,把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排除国有股减持有突破的可能。这一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市场走向。

统一指数将推出,指数期货酝酿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2年10月14日透露,由其开发设计的全国统一指数已于2002年初开始内部试运行,显然是在为2003年正式推出提供经验总结。同时2002年7月1日开始发布的上证180指数及2003年1月1日开始发布的深证100指数,也为2003年统一指数的推出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统一指数的推出将为指数期货的出台创造条件。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客观要求有相应的避险机制。股指期货可以为大资金运作提供避险途径,推出股指期货大的方向是肯定的。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会为市场带来新的风险,推出股指期货尚需审慎研究,衡量利弊、充分酝酿之后,才能决定推出。预计2003年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创业板2003年是否推出存有变数。从2000年初证监会提出推出创业板(当时叫高新技术板)至今已有3年,为了全力以赴准备推出创业板的有关事宜,深交所也已有两年多没有新股发行上市了,可创业板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究其原因,关键不在技术问题,而在于,一是国际上二板市场表现甚差,惟恐我们重蹈覆辙;二是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相比投资风险要大,担心风险控制问题能否解决好;三是主板市场的监管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恐无暇顾及创业板市场。以上问题如能逐步解决,创业板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创业板何时推出主要看管理层决策时如何选择,从目前情况看2003年几乎不会推出。

上市公司业绩

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水平回升已成定局,2003年市场的整体环境将好于2002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有望继续提高。其中汽车、计算机设备、港口、建筑机械、银行等行业上市公司利润提升可能较快,而通信设备、制糖、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上市公司利润则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资金供求形势

2003年的证券市场将呈现双向扩容态势,一方面,市场机构投资者力量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股票一级市场将继续保持适度扩容,债券发行市场进一步发展。综合分析,2003年资金供应的增加将超过资金需求的增加,股票市场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资金供应

国内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仍将保持快速扩容;券商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发行上市与发行债券将成为融资新渠道;保险资金间接入市规模继续扩大,直接入市的可能性增大;社保基金入市进程加快;私募基金也将逐步走向规范。

外资的进入。2002年实现了合资基金、合资证券公司、QFII在制度上的确立,实现了外资进入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性突破,而实际大量的进入将从2003年开始,对市场的实际推动作用也会在2003年开始显现。

资金回流。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期逐渐退出市场的资金,将会随着市场底部的确立,逐步返回到股市,只要股市开始转暖,重现财富效应,就会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进入股市。这部分资金不可小视,有机构资金(包括企业、各种基金等)、民间游资(如私募基金等)以及居民储蓄资金,很可能是决定2003年二级市场涨升高度的主要力量。

其他政策性因素。2003年政策因素仍会继续向好,如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资金良性互动机制方面(包括股票质押贷款的范围扩大)等都有可能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

资金需求

股票市场将继续保持适度扩容

新股首发。多家金融类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正等待着在2003年发行上市,其他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等也将会发行上市,A股市场扩容压力依旧存在,随着二级市场的逐步向好,2003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发行家数及筹资规模将比2002年有所增加。决定股票扩容速度和节奏的主要因素,仍将视二级市场状况而定,管理层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扩容速度和节奏进行有形和无形的控制。

增发、配股。由于增发门槛的提高,股票增发将大幅减少,但是,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仍然会首选增发进行融资,其他上市公司则会转而采用配股、可转债等其他方式融资。2003年增发融资额会在100亿元左右,配股家数及融资额可能会有所增加,但由于有条件限制,融资额仅能在80亿元左右。

国债规模继续扩大,企业债券稳步发展

国债发行。鉴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偿还旧债的需要,2003年的国债发行规模不会低于2002年的6000亿元水平,但是,应该看到国债购买资金主要是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的资金,因为这些资金与股市资金关联度不高,而较少分流股票市场资金。

企业债券发行。可转债作为上市公司新的融资方式,已经逐渐为投资者及上市公司所接受,并将在2002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预计2003年通过这一方式融资的上市公司会接近20家,融资额在200亿元左右。由于股票市场融资渠道受到限制,2003年还会有大型企业选择发行普通企业债券融资,估计发行额在200多亿元。

监管及制度

放松管制

在2002年末前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曾表示,“证监会作为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定位,是当好‘裁判员’,在一般情况下,要坚持‘不偏向、不下场’。中国证监会在与时俱进,考虑逐步向负向清单转变,给市场机构和自律性组织更多的空间。如果市场在某些方面能比政府做得更好,就应交给市场去做。”这表明证监会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收缩部分职能,推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成长和成熟。《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证监会取消了32项行政审批。近期还将研究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事项,主要是集中有限的资源搞好监管,加强监管。

加强法制

修改《证券法》。《证券法》是199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经过3年多的实践检验,暴露出了一些制定时存在的缺陷以及新形势下时效性不够的问题,比如存在着限制性和禁止性条款比较多、某些条款不够明确等问题。有必要对其作出较为全面的修改,修改中应弥补某些内容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同时根据需要补充必要的内容。证券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要求加快对《证券法》修改的步伐。《证券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国证监会已就有关修改内容开始征求券商的意见。预计2003年,最迟于2004年将可能完成对《证券法》的修改。

适时出台《证券投资基金法》。从1999年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成立,至今已历经3年之久,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也历经3年的修改,已于2002年8月23日首次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初审。顺利的话,《证券投资基金法》将会在2003年出台。近几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不论是对国内基金管理公司还是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运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基金业发展的根本大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及时出台,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基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进程,进而促进整个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

股票质押贷款有可能扩大范围

为增加股市资金供应,活跃股票市场,分流储蓄存款,对股票质押贷款在加以规范的基础上,扩大贷款对象范围,为每位投资者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2003年管理层很可能会推出这一措施。

调整印花税

我国现行股票交易印花税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仅税率偏高,而且实行买卖双向征收,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更显得交易成本过高。年内存在调整的可能。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的信心是股票市场生命力之所在,一旦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就意味着市场生命力的衰竭,只有让投资者重树信心,才可能恢复市场活力。

以2001年6月12日公布的国有股存量发行为导火索,中国股票市场就一路下跌,尽管管理层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意在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股市却并没有如愿转好。进入2002年,市场人气愈加涣散,尽管停止国有股减持曾出现过短暂的“6.24行情”,但是,随即股市再度陷入漫漫跌途,一时间券商门前车马稀,伤痕累累的投资者,因对市场失去信心而麻木,以致于股票市场对管理层的利好消息无动于衷。股市的长期下跌,自营业务及委托理财业务的巨额亏损,相当部分券商面临生存威胁,资金链条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的市场已经并将继续因错误的决策付出深重的代价,正是由于错误的决策才使得国有股减持走入死胡同而前功尽弃,使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遭受到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重树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大难之后的投资者需要休养生息。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也必将继续证明,任何试图以牺牲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所谓改革都难以成功。现在是我们认真反思目前资本市场政策制定与决策机制缺陷的时候了。

市场展望

一级市场展望

2003年股票市场将继续保持适度扩容,随着市场的逐渐转暖,A股发行筹资额将超过2002年达到1000亿元,并继续有“航母”式公司发行上市,继续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类企业发行上市。除中信证券赶在2002年末发行外,2003年广发证券以及国泰君安、国通证券等证券公司有可能实现A股发行与上市。在沪、深两个股市的上市公司中,保险公司还是空白,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中国保险公司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带来严峻的挑战。让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以增强其综合实力,是迎接这一挑战的战略举措。2003年中国股市上将出现首家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华夏银行实现发行上市的愿望应在意料之中。

作业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标志之一,外商投资企业A股发行与上市问题,经过两年的制度准备,技术上已经没有障碍,2003年将会有外企公开发行A股并成为上市公司。2001年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对外商投资企业A股发行与上市给予国民待遇,2002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7号——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是外企A股发行可操作性很强的规则,至此,有关外企发行上市的政策制度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预计2003年将有外企登陆中国A股市场。

另外,其他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的发行上市也都会为证券市场增加新鲜血液。国债发行仍将维持在2002年的6000亿元规模以上,证券投资基金发行继续在艰难中前行,不过,二级市场行情一旦转好,基金净值将会有可观升幅,进而会推动新基金的发行。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虽然也会有所增长,但发行的绝对数额不会很大。

二级市场展望

大盘走势。考虑到政策、市场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2003年大盘整体走势将好于2002年,表现为市场价格重心上移,从幅度上表现为跌少涨多,个别时间大盘会因外界因素剧变而出现震荡,随着市场的转暖,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将会重新开始显现,上证指数极有可能超过2002年的高点1748点,3月份以后大盘很可能出现一次较大的上涨机会。

2003年初,承接2002年底大盘走势继续探底筑底,在这一阶段期间,应不会跌破1300点,这一点位如果被跌破,应视为空头陷井,是难得的底部买进机会。由于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公布,业绩会普遍好于预期,国民经济的良好表现会在股市上有所反映。加上2002年的诸多政策性利好对大盘的影响经过相应的时滞后,也将开始发挥推动作用,大盘在年初探明底部后,将转而开始向上,走出一波较大的上扬行情,形成当年的第一个高点,时间应该在6月份前后,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小幅向下整理,有可能会再次向上并形成年内高点,之后大盘则主要是以调整蓄势为主,大盘回荡幅度不会很大,全年收盘应在1600点左右。应该说明的是,国有股减持问题仍将左右大盘走势,不排除新的减持方案,会使大盘出现技术性除权缺口。

板块热点。2003年随着市场的转暖,市场会出现活跃的热点板块,这些热点将在不同时期对大盘的涨升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1.资产重组板块、外资购并板块

资产重组是股市永恒的主题。有实质性重组题材的股票将继续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其中的代表性公司如“湖北金环”、“白云山”,另外个别ST股,如:“ST甬富邦”、“ST永久”会由于重组所带来的公司基本面的根本改变,将在市场上有上佳表现。

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度的提高,《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为外资进入非流通市场和流通市场提供了途径。2003年外资的加入,将会使中国股市上的并购规模跃上新的台阶,外资并购的序幕将真正拉开,大规模的超级并购案例将会陆续出现,为市场带来耀眼的亮点,为我国股市注入丰富的题材。外资并购板块将由零星个股炒作逐步发展成为集团板块式轮动的主流市场热点。其中航空、旅游、港口、汽车、金融、商业、家电制造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机会较大,金融类和汽车类很可能会成为外资并购题材的领头板块。“深发展”、“浦发银行”、“江铃汽车”、“长安汽车”能否因为外资并购而出现业绩上的飞跃,我们将拭目以待。

2.QFII板块

QFII规则的正式实施,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成为现实。尽管由于进入条件的限制,外资短期还难以大规模进入,但是QFII能够带来成熟市场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QFII对市场的无形影响大于有形影响,国内投资者会更重视基本面分析,选择业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QFII会选择具有自然垄断优势行业(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资源性行业(油、气田、煤矿、旅游、电力以及金融、航空、汽车、高速公路)、以及金融、航空、汽车、纺织、制造业中的业绩优良稳定、流动性好的股票进行投资。

3.世博概念(上海本地板块)

上海申博的成功,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长达半年,离大会举行还有7年多的时间,随着准备工作的展开投资的启动,对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经济的推动作用将在今后逐步显现,将带动上海本地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上市公司也将产生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由此所形成的世博板块也会在较长时期影响沪市运行,这一板块将包括上海本地的房地产、城建、机场港口、交通运输、旅游业、商业类上市公司股票。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有“上海港机”、“陆家嘴”和“爱使股份”等。

4.大盘蓝筹股板块

由于公司质地优良以及市场投资者结构、理念的逐渐变化,大盘蓝筹股板块的市场定位在2003年将会得到明显提升。首先,大盘蓝筹股业债优良、经营稳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往往是本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宝钢股份。另外,因为流通盘大,市场投机价值小,加上以往市场主力更注重短期获利机会,大盘蓝筹股板块长期以来受到市场冷落较多,市场价格普遍偏低。随着市场机构投资者比重增加,外资的进入,市场理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大盘蓝筹股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将会获得市场的认同。银行类上市公司作为大盘蓝筹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格外关注。

5.超跌低价板块

股票市场大幅下调,使包括机构在内的大多数投资者大幅亏损。市场在经历长时间、大幅度的调整之后,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开始显现,同时在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好转的情况下,市场投资机会相应增加,而一旦大盘企稳,跌幅较深、价格较低的超跌低价股必将率先发起报复性反弹。我们预计在2003年的市场中,象“中关村”、“东方钽业”这样的具有高科技概念的超跌类股票会有较大市场机会。

6.次新股板块

2002年下半年由于新股上市定位普遍过高,加上大盘呈持续下跌,次新股板块整体呈现高开低走的弱势特征,很多个股上市之初即出现最高价,之后便一路走低,股价较上市之初股价有很大跌幅。该板块的投资价值开始显露,这些次新股普遍质地较好,其中不少股票流通盘较小、业绩优良。根据以上分析,这一板块很有可能形成热点板块。

重点行业

1.银行业。2003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仍会较快增长,低利率将进一步刺激贷款需求的增加。银行业资产业务中消费信贷、私人业务,中国业务发展较快,形成银行的利润增长点,目前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对银行业的实际冲击远小于预期,对内资商业银行前景仍可持乐观预期。

2.信托业将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继2001年10月《信托法》正式实施后,中国人民银行又于2002年6月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随着有关法律规章的出台,已经在制度上为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起始于1998年的信托业近3年的整顿基本结束,剩下的60家信托公司,在2002年纷纷展开业务,它预示着我国信托业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证券业重组在所难免。证券业在2002年遭遇了中国股票市场有始以来最为严重的打击,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一券商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受到市场持续低迷和佣金下调的双重打击,经纪业务大幅缩水;二承销业务风险也与日俱增,配股增发业务出现了巨额包销风险;三对券商打击最大的业务来自于自营和委托理财。随着行情的好转,券商难过的日子将会有所缓解,但券商格局的改变正在并将继续演绎,市场资源将向成本低、效率高的券商转移和集聚,市场优胜劣汰规律将发挥作用,券商大整合在所难免。

4.保险业。保险公司的上市将实现零的突破,一方面填补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上市会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活力。

5.港口行业。加入世贸组织惠及对外贸易的作用,使外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与此有关的港口行业盈利机会进一步增加。预计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港口业2003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6.汽车行业。在轿车以及重型货车需求激增的推动下,2003年将继续保持国内汽车行业产销两旺的增长态势。因此汽车行业相关上市公司2002年及2003年的业绩增长前景将值得看好,加之外资并购题材,这一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将有望成为热点。

7.基础建设行业。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继续为基础建设行业及相关产业提供市场空间。这类上市公司业绩会有不俗表现。

B股、债券、基金市场展望

B股市场。B股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下跌,股票的绝对价格已经较低,开始具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2003年B股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从过去的走势看B股市场基本是跟随A股市场涨跌,但其涨跌幅度要低于A股市场,在2003年里也将继续随A股市场波动。B股与A股市场的隔绝状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从长远看A、B股市场统一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涉及问题很多,从市场稳定的角度考虑,短期内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国债市场。我国的国债市场存在着市场不统一、规模小、流动性差的问题,尤其是在下跌行情中,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市场流动性将是国债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预计2003年国债发行量将不会低于2002年的6000亿元。

企业债券市场。长期以来我们一提及资本市场往往只想到股票市场,而作为企业主要融资渠道之一,不管是从规模还是品种看,企业债券市场在我国远未发育起来,尤其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股票市场而言,公司债券市场需要有大发展。如果修改后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件》出台,将会给企业债券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债券发行和市场交易规模都将成倍增长,市场活跃程度将大大提高。企业债券较好地解决了一些既有融资需要却又难以直接上市融资的企业的资金需求,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

上一篇:《见字如面》节目观后感下一篇:让人豁然开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