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2024-10-23

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共12篇)

1.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一

“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XX.1 课题从确立实验方案至今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们针对课题的方案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就课题作一下小结。

此课题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也就是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边学习理论,边指导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具体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们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文献的阅读,我确立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依据。新征订了《大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为课题的实施推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依据实验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和实验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目标由简到难,内容由容易到复杂。现在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有如下几个方面:(1)体验作文目标的开放。

传统作文教学的目标,一贯是教师制定的,或者是“教参”早已定好的,教师照搬来而已。现在,我们大胆开放作文教学的目标,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定目标。如小学教材第十册习作训练《农贸市场》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课前去农贸市场参观实践,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实践活动,自定目标,自拟题目,选择感觉兴趣的场面或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

课后翻阅学生的作文,发现内容,题目五花八门:有反映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今非昔日的农贸市场》、《热闹的农贸市场》;有赞颂买卖公平、讲诚信、服务热情周到的市场新风尚的《讲诚信的卖菜老伯》,还反映自己买菜、卖菜经历的《第一次买菜》;也有批评市场环境差的《请保护环境》……(2)体验作文内容的丰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言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①在阅读体验中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如补写(补写背景、补写结尾、补写文中的空白点等)、改写(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改变时空写等)、仿写、扩写、缩写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习作资源,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如:上《数星星的孩子》让学生写《我和星星一起玩》,这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习作内容。

②在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体验中提高写作能力。艺术是相通的,其他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作资源,将写作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能起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美术学科,如低年级记绘面日记,中年级可以创作连环画,高年级编辑作文小报;结合音乐学科,可以上一堂音乐作文课,如《月光曲》中的盲姑娘和皮鞋匠能听着贝多芬的《月光曲》产生美妙的幻想,我让学生也听着《月光曲》幻想,并把幻想的内容写下来,而习作中的写一项体育活动就非结合体育活动学科不可了:还有常识学科中的研究实验为学生的科学小论文提供了素材;信息学科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天地…… 3.研究的结论与取得的经验

(1)作文与阅读只有打动孩子的内心深处,孩子们才会有自己的“语言”。

许多孩子厌烦习作、畏惧习作,也有孩子“硬着头皮”写了几行语病叠出的作文,更多的孩子从作文选中借鉴改写了一部分“优秀”的作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的学生只能占到班级中的1/7—1/5。这样的现状让人忧心,但当阅读和习作触动了孩子心底的那样“神经”,触动心底里那最柔软的地方,孩子因“学习”而被“禁锢”的思维打开了,语言因思维而活跃了。许多孩子写出了平常不能想到不能写出的话语。(2)感受:感动不是一件精美的印刷品。

总以为孩子的心很容易被感动,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的心灵并还缺乏敏锐,但当你用成人的方式去熏陶感染时,就会遭遇《感动中国》的尴尬。《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很优秀的节目,特别是每年岁初的颁奖晚会,获奖人物的“丰功伟绩”总会让人热泪盈眶,但孩子拒绝这种“高雅的感动”他们容易接受感性和直观,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如果你把一件精美的印刷品带进课堂,别指望什么“出彩”,教师必须让孩子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否则“艺术品”也罢,只能高高在上。

(3)体验:主题,一道丰盛的阅读和习作大餐。课题开展的主题教学给全校语文教师形成了一种视听的、超常规的冲击,特别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阅读主题,以一篇的阅读为主干,附以2—3篇精美短小的,让孩子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体悟。如《奇迹》一课,以《奔跑的母亲》为主干,附以《母亲的速度》、《“拔河”》两篇课文,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表现了母亲在对子女爱的作用下作出的“奇迹”,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了,在母亲的心中,孩子是最主要的力量,作为孩子要珍惜母爱,理解母爱,体谅母亲,报答母亲。丰富的主题阅读积累了孩子们的语言,开阔他们的视野,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批注的感悟,思想就有了“语言的载体”。许多善于联想的孩子写出了很多优美作文。4.存在的问题与希望

(1)问题:课题有研究因学校过于繁忙的工作,受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虽能按计划有序开展,但各位课题组成员深入的程度还不够。本课题相关书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研究需要。课间活动内容与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学生参与体验活动时对活动本身的关注过多,而到写作文时仍有“有话倒不出”的现象。

(2)希望:课题组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构建优秀团队,确保课题研究时间,课题研究有序稳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在彼此感恩的情感激荡中,课题研究将更多些理性,更多些稳健,更多出成果。

“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

2.生动有效地作文讲评 篇二

先从作文的最基本元素抓起,放大细节,典型展示,精彩共享,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进步。

关键词:作文讲评 生动有效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逐渐而缓慢地过程,学生丰富的阅读积累,生动富有创意的个性表达以及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贯穿在每一个作文教学环节中,所以作文讲评尤为重要,可是,作文讲评从何谈起,这还得先从教师作文讲评课的现象谈起。

忽视写作规律

文章写得好,有的人得力于丰富的阅读,有的人得力于敏锐的洞察和思考,有的人得力于与众不同的思想和想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对社会、生活、生命、价值观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所以说写作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不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大量灌输写作中所谓的方法、技巧,从他人的经验出发,从条条框框出发,势必会揠苗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阻断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面对作文无所适从,无从下手,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难以在以后的作文中得以创新。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勤于苦练的最佳动力,而写作又是一种精神的活动,对写作感兴趣的人往往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学生的习作完成之后,往往认为作文任务已经结束,所以在作文讲评中,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教师费尽心思认真批改,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主导作用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关键问题太过于拘泥所谓写作的知识,写作的原理,而没有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以鲜活的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龚自珍有这样一句话: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在作为讲评中,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发现这“一发”,让学生非常投入有效地进入作文教学中。

在作文讲评中,我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放大细节

字、句、段、标点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规范的汉字书写,生动而不失文采的句子表达,合理的段落布局,正确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如果忽视它们,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对这些作文中的细节进行放大,使学生在讲评中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和明确的目标,然后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矫正,这样教学效果往往更加显著。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将学生的作文收上来,然后将作文打乱顺序发回去,读作文,让学生分别从字、句、段、标点四个方面入手,并给出相应的等级,每一个学生再来讲评手中的习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果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学生所表达内容恰恰是我们教师所强调的关键,评者与被评者都是一次次心灵与智慧火花的有力碰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发表意见的主人,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老师轻松,学生愉快,又能做到点面结合,何乐而不为呢?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设置个别奖项:最佳文字表达奖、最佳文字书写奖、最炫评论奖,并对得奖的同学予以奖励。

典型展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或是朴实却又饱含深情语言,如《背影》,或是语义双关却又让人回味的题目,如《绝品》,或是生动而又充满对生命热爱的文字,如《紫藤萝瀑布》……老师要善于发现美文,这些经典的作品一方面是内容好,深刻,有见地,语言准确,生动,并能将这些习作与学生的习作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从而让学生对于写作有一个更深刻的思考。德国哲学家有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具体做法如下:老师将学生的作文收上,然后再立意、选材、构思三个方面进行归类,选择三篇或四篇较为典型的优秀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老师自己也准备两篇相同题材美文,然后与同学的习作进行类比比较,对比分析,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找出共性,提出不足,经过这样的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三、精彩共享

3.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三

工 作 报 告

芍药山小学数学课题组 ××× ×× ×× ×× 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的预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才会有实效;而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素进行的调整,形成一定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模式,从而改进和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更新数学老师的教学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们数学课题组积极投入到“农村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方法的研究”的探索研究中。下面就将我们在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总结。

1、根据学生情况和不同的课型,合理设计有效的前置作业,并初步形成作业的布置方式。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三年级小学生,对于他们而言,自主预习的能力较差,而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内容涵盖多,有数学概念的掌握、计算能力的训练、空间观念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等不同内容均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主要采用设计前置作业让学生做,阅读课本例题与做前置作业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预习。

前置作业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家庭作业的形式,另一种是课堂上布置,即课上先布置5-10分钟的自学,随后交流反馈自学情况。我们主要采用第二种布置方式。

2、更新数学老师的教学习惯,提高数学老师的课前预习意识。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大都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进行教学,很少安排学生预习。所以我们经常举行课题会议,不断向老师们灌输预习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同时也提供各种预习方法以及前置作业的设计方法等等,让老师在提高预习意识的同时,又能很快很便捷的掌握预习的教法。从而加快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习惯的改变。

3、改变家长的教育观,提高家长对孩子预习习惯的关注意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会学习的习惯。而这各种好习惯的养成只靠老师在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有效的监督。所以我们举行了几次家长会,让家长明确预习对孩子学习的帮助,让家长明确对孩子预习习惯的监督必须持之以恒。

4、提高学生的数学预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预习感兴趣了,才会积极的进行预习,才能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将预习的前置作业进行合理设置,既能连贯前面的基础知识,又能体现新知的重点,让学生不会知难而退。另外,我们合理安排复习的方式,在家自主预习、课前3分钟预习、课上教师带领预习等相结合,不让学生有预习的负担。

二、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预习习惯初步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在实验班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实验班57人,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只有6人,是总人数的10.5%。通过我们课题组的努力和坚持,现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预习的学生有25人,是总人数的43.8%。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讨论交流、质疑,教师再补讲,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学生慢慢学会学习。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2、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当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疑难问题也已经明确,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质疑、教师的讲解等,学生能够很轻松的掌握当节课的重点知识。而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都是主动的参与,知识是学生主动获取的,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应得到提高。

3、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的这两年,我们课题组的每位教师养成了精心布置预习,课前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再次调整教学预设,找准学生思维的困惑;课上尽量做到抓住预习中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质疑,教师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补讲的预习操作模式。通过预习的有效性探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教学能力。

4、家长的教育意识得到改观,开始重视孩子预习习惯的培养。实验班的考试成绩在实验前的平均分为81.4分,及格率为90%,优秀率为44.1%。实验一学期之后的平均分达到了89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3.5%。成绩的明显提高是说服家长的有力证据,我们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们展示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前后对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家长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前置作业要发挥充分的作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重心放在了前置作业的设计上,预习的教学也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的,可是预习的效果却没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后来我们课题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发现要想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必须有合理的评价跟进,与前置作业相呼应,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会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预习问题。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数学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为更好的深入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会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标、教材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完善预习的评价方法。

有效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前置作业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保障。完善评价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3、预习后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与应对。

如何把有效预习与有效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把学生预习的结果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并把学生的预习情况生成与课堂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将作为下一步教改方向。

4.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四

本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市教研室和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以提高我校师生的全面素质,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走“实在、求精、创新”的教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有成效;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有所为。进一进调动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科研中提高教师,学校的知名度,努力提高教师们的教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校科研的氛围,开创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一、工作目标

1.创设教科研氛围,通过教师多渠道全方位的收集科研信息,完善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考核制度,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教研气息更加强烈。

2.扎实搞好课题研究,做好已有的市级课题研究和结题工作,启动校级课题研究。

3.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鼓励教师在博客间交流,鼓励教师勤写多投稿,充分展示学校的教科研成果。

4.抓好教科研的常规工作,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构造学校科研网络,逐步完善教师教科研信息化管理。

二、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确立课题进行研究

1.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确立课题,及时拟定好课题研究计划,要对本学期的教学方法,所采取的措施以书面形式上交教科室,教科室将依据教师期初制定的计划分阶段进行进行考评。

2.教科室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指导培训,使每位教师人人懂得科研,人人能科研,人人在科研。

3.期末教科室将根据教师期初拟定的计划,结合实施过程进行考核,对科研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积极组织教学比武,教学优质课评比。1.学校要组织好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通过教师的观摩激励教师上好优质课,推动我校教学研究的新高潮。

2.早准备、早选拔、早培养,为我校在市级教学比武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发挥团队精神,为提高我校教学知名度而努力。

3.对积极参与教学比武的教师予以鼓励,在各级参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

(三)做好各级论文撰稿,评比工作

1.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发表规格,各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2.本学期教科室将重视各学科论文,案例的投稿和发表工作,使学校的教科网,教师论坛成为校内各课题组教科研工作的交流平台。

3.每位教师至少要撰写一篇文章,及时生动的充实我校教科网,该项工作也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考评的重要依据。

(四)狠抓常规管理,加强教科室常规建设

1.各年级组必须进行两次务实的教学常规检查,每次常规检查必须有较详细的记载和小结。

2.督促教研组搞好活动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督促教研组拟好教研计划和教研工作的总结。

(五)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校本培训

1.加强备课管理,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备课时,重视思路,备教法,备学生的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进行教学反思,高质量地写好教学后记。

2.加强研究课管理,要认真组织每人一堂优质课的研讨,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认真听课,分教研组进行有实效的教学反思,教研组要及时确立教师上课时间,上报教科室以便教科室统一安排并参与活动,协助教师精心备好课,要有说课记录,听课教师要有听后感,装订成册。

3.加强校本研究,学校将加强将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指导,抓好校本课题立项及研究,要求课题组教师认真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进行过程评价实践,多学习,多研究,互相总结,研讨,提高课题的实施效益。4.制定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通过写后记,教学随笔,作业情况分析,质量分析等形式,实现自己的反思。

(六)进一步加强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1.教师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不但要重视考试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

2.每位教师必须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研究自己的每一个环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要努力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获得实效。

三、工作安排及过程 九月份:

1.制定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课题组会议,安排教科研任务; 3.教师制定本期的课题计划; 4.组织有效性教学论文收集整理工作;

5.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新课程实验及“校本研究”的讲座培训,布置本期的教研工作;

6.组织新课程实验示范课及培训。十月份:

1.各科任教师每人一堂优质课评比活动;

2.组织“一课一例、三次教研,两轮反思”的研讨活动; 3.送教下村小,对各村小新课实验工作进行调查; 4.教师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调查。十一月份:

1.青年教师教学比武;

2.电脑操作第二轮培训,组织教师撰写论文; 3.一年级、五年级教学课题实施情况分析; 4.教研组工作检查;

5.对各实验教师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 十二月份:

1.优秀教学反思汇编成册;

2.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活动实施情况; 3.做好校级教师课题的结题工作; 4.课题研究教材收集整理。元月份:

1.教研组工作检查; 2.教研工作总结和表彰;

5.有效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篇五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9-24 8:32:47 阅读次数:465 字体:大 中 小

有效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常言说:“学而不思则罔”。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每节课后每位教师都应该对本节课传授知识的过程及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有个特定的反思,从而使下一节课的课堂有进步、有发展。日积月累,教师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每节课反思的推进而得到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自己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而可以使教师摆脱厌倦无奈的教育教学。所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地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效教学反思”即专业反思,是指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自觉地、探究地、循环地深刻反思,从而使自己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之后,自身专业化水平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 “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有的面面俱到长篇大论,却是流水帐一本,没有反思的实质内容;有的却是三言两语很少揭示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更有的为了交差,敷衍了事。由于教师没有理解反思的真正意义,不是发自内在的动机,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要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幸福的体验的职业,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重视教师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倡导成功体验,采用人文关怀等方式,调动教师的内驱力。要帮助教师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最高境界,开发个案,倡导写反思随笔。反思随笔是教师将自己的行为想法记录下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应该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案例。

本课题力求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进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帮助教师进行和形成有效教学反思,明确什么样的反思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实践,逐渐形成教师的有效反思意识、有效反思习惯、提高有效反思能力,不断优化教育行为。

二、理论依据:

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逐步推进的。

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3、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优秀教师成长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于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此外,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在一个群体中,必定存在不同层次的教师,为此,我们在研究中把教师进行分层要求,让大家都明确具体的反思目标。

(1)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研究的目标是让他们把问题进行讲述、归纳、评价,让他们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

(2)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让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剖析,能独立尝试反思,力求尽早成熟。

(3)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研究的目标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他们着重于观念的更新及教学艺术的探讨,以增强他们从事研究的自信心,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对有效反思的研究,使每位教师明确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力争将每一位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从而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有效生成,增强教师反思意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并且探究出课堂教学最优秀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调查讨论,分析我校教师现有教学反思意识水平,找出弊端与缺陷,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水平,建构有效教学反思模式,进而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成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准备开题工作。

2、调查了解教师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依照方案进行实验研究,以实验教师个人和教研组为主要研究群体实施实验研究策略,以研讨为主,请专家指导,及时总结积累研究中的成果,反思完善实验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奠定基础。

3、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根据研究目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将实验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学随笔在校内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构筑交流的平台。

4、指导实验教师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教学案例和中期研究报告。

5、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接受结题验收。完成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具体实验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9.8——2009.10)理论研究阶段。

1、确定实验课题,选择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选取实验对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调查了解教师在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3、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使实验教师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明确方案目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9.11——2010.6)调查研究阶段。

1、实施前测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现状及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反思在课堂中运用的实效性。

2、根据研究目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将实验教师的课后反思,教学随笔在校内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构筑交流的平台。

3、根据研究情况修改有效教学反思计划。

4、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20107.8——2010.11)实践研究阶段。

1、根椐前测调查结果,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2、设计课堂教学系列反思表,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逐步培养反思能力。

3、中期检测,调整设计实施方案。

4、进行反思案例分析,指导实验教师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故事和教学案例,作出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2010.12——2010.1)总结成果阶段。

1、进行研究后测。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整理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并整理,录制优质课。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方法与措施:

1、文献资料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有效反思”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前后测调查中,观察,调查教师课堂教学中运用反思的状况。为有效反思研究提供实例依据,形成新思想,取得新经验。

3、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4、个案研究法:通过教龄把教师分成三个组,对不同教师的自我成长进行分析,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提高她们的教学探究能力,从而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

5、经验总结法: 选定教师,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控制,确认有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联系。归纳出有效反思的实施方法,并总结课题成果逐步推广。

七、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

我校虽然在本项课题实验尚未开始时就已经让教师在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但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该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分层要求的办法,终于使教师们的该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首先,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国内外教学反思的理论,结合专题业务学习、讲座,为教师们设计了教学反思的表格,内容主要分为“闪光之处,遗憾之处、学生情况、改进设想”等几个方面,这样分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从不同方面去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现在,我们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业务水平的教师,采取的是分层要求的办法: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只要求在教案后面写教学体会;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则要求表格式与文字论述式相结合;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基础的教师则要求以案例剖析为主。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发现:教学反思,实际上可伴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可以是教学进行中的瞬间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学方案以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情况;也可以是教学之后的回顾反思。相对来讲,教学后的回顾反思因为教师时间上更充裕,所以更为全面、深刻,而且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也往往是教学后的回顾反思,因此,这种反思形式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对于怎样有效进行教学回顾反思,我们已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反思实施方式,并且正以此来指导我校教学反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运用反思改进教学。

我们鼓励教师坚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要改进教学,让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都能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为更好地帮助教师们完善自我,我们首先从教学反思运用方式方面对教师进行引导,对于一些个性化问题或教学进行中的即时性反思,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探索解决办法或是当场进行教学调整以适应学生需求。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我们则通过教学问题及教学反思的收集,由教研组组织教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对于一些成功之处,则同样在全校推广,带动全体,共同提高。其次,我校还对教师反思运用效果方面采取了一些检测措施。在问题得到发现、解决或是成功经验得到推广之后,我们再由教研组组织人员深入课堂去看现场效果,看看同样的错误是否会重新出现,看看好的做法是否会得到运用。

3、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通过对“有效教学反思模式” 的研究与实验,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首先,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教研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实践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新教材、新问题,即使是原来经验相当丰富的的教师有时也会显得无所适从,但是,在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老师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为促使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工作,我们还结合课题需要对教学反思工作进行制度化,帮助老师们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其次,教师们业务水平提高还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上面。2007年我校众多教师在全县“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奖,还有几位教师在市“教坛新星”比赛中获奖。

再次,教师的业务水平发展还表现在教研理论水平提高上,在课题工作的带动下,我校教师一面积极开展各项实践工作,一面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理念,并时时注意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的内涵,两年来,我校教师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多次荣获省市县奖。

4、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该项实验工作在我校的有效开展以及教师们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两年间,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稳中有升,在全县全镇的抽考中都名列前茅,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县各级奖项。在全县艺术节和运动会上,我校学生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各类征文、书画大赛中我校学生也多次获奖。

八、课题的思考: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研究”虽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有力推动了我校校本教研及新课程改革的行进步伐,但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它们的解决办法,它们主要表现为:

1、利用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的力度不够。

虽然在反思中,一部分年青骨干教师的成长日见显著,但我们发现还存在一种这样的现象:能认真上课,也能认真反思,但随着后期工作的接踵而至,前面的反思也就有所淡忘,以致起不到改进后期工作的实效。

2、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不够。

在实验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的反思能力,那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但在实践中,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6.论高中作文讲评课的有效策略 篇六

一、作文题目

以“正气”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二、学生习作展示

立意大致如下:

小姑家开了一家小吃店,面临日益严峻的商业竞争和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小姑面临两难选择:是坚守住心中正气继续使用价格较贵的好油,还是抛弃正气,利益至上随波逐流使用价格低廉的地沟油?为此,全家人展开了讨论。

人物语言1:

小姑说:“哎,现在的油价涨得太厉害,店里的生意入不敷出,坚持下去,我真怕支撑不了多久。就算我们一家使用好油,也扭转不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与其固执的坚守所谓的正义,还不如唯利是图,挣钱才是正道。”

人物语言2:

妈妈说:“不行啊,妹子,人家都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咱人穷不能志短,不能见利忘义,丢了正气,咱百姓追求什么?不就是追求心里踏实的过日子吗?你说要用了这地沟油,咱不是玷污了这社会上的正气了吗?”

人物语言3:

爷爷发话了,“坚决不能用,闺女,人家在咱这吃饭,咱就得对人家负责。穷又怎样,日子过得清苦,但心里踏实。人要争口气,这气,就是正气啊!你们看看现在,那些眼里只盯着利益的小商贩,整日里只想着些害人的伎俩,利挣到了,但是他们的正义道德早就荡然无存了。咱不能学他们啊!闺女,记住爹的话,这不是吃亏,是积德啊,干不下去了,别怕爹养你!”(163个字)

三、典型问题点评

(一)人物语言太过书面化

表面看来,人物语言满富文采,成语熟语较多,本想起到润饰语言的作用,但却不符合口语的语言风格,也不符合市井百姓的人物身份,从而显得矫揉造作,弄巧成拙。

(二)人物语言对主题“正气”的凸显太过直接

“正气”一词,本不属于口语化表达,而是一种书面化表达。但是人物语言设计中却多处提到“正气”,显得过于迫切又生硬,有迎合主题之嫌。尤其是文中爷爷的话最为严重地反映了这一问题。

(三)人物语言设置没有梯度

文中三个人物在每一次谈话中均提到了“正气”,这样,“正气”的提出便不能做到“水到渠成”。而文章在结构上也不能较好地体现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不符合认知规律。

(四)人物语言不符人情世故

爷爷说“闺女,记住爹的话,这不是吃亏,是积德啊,干不下去了,别怕爹养你!”读罢,读者不禁感叹为保住“正气”老年人预备付出供养年轻子女的代价,是多么可笑可悲。

(五)人物语言啰嗦冗杂

人物语言能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可,一篇八百字多字的考场作文,每个人物的语言最多不超过一百字为适中。人物语言的啰嗦冗杂一方面会影响行文的阅读效果;另一方面亦会占用更有价值的文字空间,从而造成文章详略不当。

四、合理运用语言策略探讨

(一)语言描写要体现“我是谁”。

作文中的人物总有一定的身份。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每种人的语言,自有自己的风采。因此行文前定要明确“我是谁”。

如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

“……金先生想了一想,说:‘林国达同学,我想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perpend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点评:金岳霖先生这一看似荒唐可笑却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错误的话语充分体现了金先生作为一名逻辑学教师的睿智和风趣。不禁让读者暗自钦佩这样一位老师对自己专业近乎固执的钻研,其专注可爱可想而知。

(二)语言描写要坚持“我是我”。

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有针对性,要能体现“这一个”而非“那一个”,要精准地表现出人物的独特个性,始终坚持“我是我”。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这样描述: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点评:这段语言描写塑造了一群庸俗无聊、麻木不仁的“看客”。同时更写出了想清白又清白不了,想辩解但又百口莫辩,生活在矛盾中可笑又可悲的底层读书人形象。在众人的冷嘲热讽中,在孔乙己的期期艾艾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背后涌动着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凉。

(三)语言描写要符合“人情世故”。

人物总是有其生存的特定环境和背景。只有将人物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大环境中才能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既有空间上的宽度,亦有时间上的厚度,从而打造人物形象丰富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时代内蕴。因此,文本中除了需要环境描写以外,还应注意人物语言符合“人情世故”。

如杨绛先生的《老王》: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点评:“你还有钱吗?”这满怀担忧的问话,充满着浓浓的人间关怀。“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陷入人生“沼泽”。“你还有钱吗?”暗示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环境之下的落魄和艰辛。读来让人不禁心生恻隐。而说出此话的老王只是一名身有残疾的底层劳动者,他生活之窘境可想而知。他却在冷漠时代用这样的话语温暖着另一位不幸者。这让我们看到了“文革时期”特殊的人情世故中流淌着的善良、朴实、温暖和希望。

(四)语言描写要谨记“言多有失”。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而话说多了必然有失分寸。人物语言可以反映文章主题或情感指向,但是要坚持适度原则,不可说得太多,说得太满,说得太深。说得太多,详略不当,影响更有价值的内容书写;说得太深太满,人物语言对文章主题予以直接表达,便越俎代庖,抢了作者于文末的点题升华。

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若能做到这一点,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还需师生共同努力,用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反思生活,写出得体鲜明生动的文章。

7.有效教学研究阶段性总结2 篇七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总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性作业,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那么在这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应该是为了学习而设计教学,而不是为了教学而设计教学。学生需要的是给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活” 起来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创造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的“表演”有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是否真正的参与了教学,教师要突破“自我中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教师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

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把自己“藏”起来

教学中,设计一些巧妙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合作,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的做教学活动的主宰,要把自己“藏”起来,利用巧妙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主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逐渐掌握解题思路,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学科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或对解决数学的问题,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正是充分展示这种个性的大好时机。

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宽” 起来

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经历有疑和无疑,做到有疑者无疑,无疑者有疑,促进有疑和无疑的矛盾对立面不断转化,开启学生的智慧,给学生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老师设计的例题,根据这一理念,我注重了解题过程的思考与展示,鼓励学生对常规解法质疑,评价、拓宽思路,寻找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通过智力挑战题,放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看谁的解法多,谁的方法独特,谁的方法新颖,谁的方法简便、科学、合理。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价、判断、展示思维过程,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评价判断能力,而且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暴露学生失败的过程——把错误“抖”出来

初中数学中容易混淆的地方多,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解题错误,并把错误“抖”出来,开辟专题,让他们展开讨论,“错在哪”,“为什么会错”,“怎样才可避免这些错误”,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出现2³=6,-2²=4等等这些错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先让学生计算2³ 与2×3,-2²与(-2)²得结果,再比较讨论它们的区别,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加强实际生活的联系——让课堂“大”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更敏捷灵活,思维活跃了,他们就渴望展示。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例如在方程的内容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开始,展开方程的学习。在统计这一章吸烟的危害这个课题学习中,可以让课堂“大”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各种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他们从自己的生活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产生问题意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价值,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六、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让自己“富”起来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因此我们要把握每一次学习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自己,让自己“富”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从容应对,才不会辜负老师这一个称呼。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8.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八

呼玛县第一小学

2007.11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毫无童真、童趣。从2005年课题立项后,我校师生积极实践,努力提高实验效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

课题组成员都是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指导作文的功底的教师,为提高研究水平,大家订阅了大量的作文指导书籍,积淀文学功底,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全组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新课标,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学习了《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等一些书籍和杂志,并作了适量的摘抄记录和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作文教学,讨论课题的进行,大家交流经验,群策群力,使课题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对学校的读书、征文等活动,大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争取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由于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加上选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大都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大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热情较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较强,日常的课题研究资料得到了及时的收集和整理。注重课题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反思,不断把感性的认识、平时的做法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教师之间还相互听作文教学的研究课,课下进行讨论,不断提高。

二、加强过程管理,丰富研究活动

严格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是课题研究能否得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本课题得以顺利实施,我们首先是严格落实课题实施计划。为了使课题计划落到实处,我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认真上好专题研究课,作好课题研究记录,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相关的故事和论文。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 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我们既注重课堂教学,又仅仅抓住课外的阅读和写作。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限的时空去训练学生的的作文能力。在个性表达中展现自我。文章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简单照抄,我们注意重视儿童的主观感受,尊重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儿童化的语言,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表达生活,并且大胆表达有自己的有特点、有个性、有创意、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不盲目从众,不人云亦云,用个性化的话语,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去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抒发真情、真体验、真感受。比如马潇潇就喜欢很细腻,很哲理的描写;张皓喜欢玩点小幽默;梅若晨总是写得情感交融;宋雨晴的文字则是优美的散文。事实证明,有不少学生的文笔很有特色,看事物的视角也很独特,具有了很好的作文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说真话,追求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艺术地引导学生从敢于参与到乐于参与,再到善于参与,把作文写好。

四、写作、讲评、修改有机结合。

要想写出好文章,唯有多读、多写。当然习作练习要注意方法,要以课文为依托,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走从仿到创的路子,让学生少走弯路。同时把写作与修改、讲评有机结合。在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后,总有一些佳作,所以在每一篇作文收上来后,我们就选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读给大家听,然后分成小组评、改。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改文章。同时,我们挑选一些好的作品,打印出来,编在校刊里,让大家传看学习。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优秀的作品变成铅字、漂亮工整地打印出来,再配上美丽的插图,心里非常高兴。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五、注重行之有效的阅读。

在每个班上,都比较注重读书、积累,各班成立图书角,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想象的资料,还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阅读,缺乏开阔的思路,是很难把自己的心意在作文和日记中表达出来的。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去选择阅读的书籍,鼓励学生相互借阅、推荐好的书。在作文课,中午休息时,让学生相互推荐一些美文读给大家听,既增加了大家阅读的兴趣,还积累了更多的文章。结合着语文课本的教学,我们还常推荐、组织学生读书通过阅读,给写作带来很多的好处。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累沉淀语言。并且我们还努力让学生学会做读书摘录,把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并在课余多加吟诵,是积累语言的一种好方法。

六、在活动中张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易于表达。从组织活动入手引导写作,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出了自己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幕,并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避免了人云亦云,更不会无病呻吟。

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作文与语文课外活动的结合,开辟作文活动的第二渠道,给学生创造自由作文的条件,创设发表作文的园地。在这一年里,我们坚持每天的经典阅读,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午间、早会课开展了很多学生喜爱的活动,从简单的体育游戏到有趣的语文智力活动,以及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了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材料,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大多有很深刻的印象,叙述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剪纸、书法表演、包水饺、用废品做手工制作„„学生有亲自的操作,就有对操作的细致描述。老鹰捉小鸡游戏、猫捉老鼠、贴饼、瞎子摸人、揪尾巴、吹泡泡„„游戏充满欢笑,文字也充满情趣。学当小记者、辩论会、创编校园童谣、书信集锦、成语接龙、古诗诵读比赛„„既有活动的乐趣,又让活动充满了语文的味道。

七、及时总结,积累成果

1、编辑学校“个性化”作文集锦。读书与作文是学语文的一剑两刃。我们将平时的精彩习作打印整理成集,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文集,并配好插图,文集是各班级思想精华的结晶。它的诞生是全体同学努力的结果,同时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

2、撰写个人“个性化”作文集。集子中收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配好插图,所画的插图与所抄文字互相呼应,互为说明,体现了学生对文字的个人理解,并彰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手写稿到打印稿,从版面设计到装订成集,每一本作文集就是每一个学生似燕子衔巢般构筑的心灵空间。

3、读书会进行推荐交流。每个学生轮流走到台前,向大家介绍自己新近又读了什么书,又什么收获,并说明推荐给大家的原因。这样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多个维度的交流。

4、成立小荷尖角文学社,创办校刊。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让一批批才思敏捷的小作者脱颖而出,繁荣校园文化,创建良好校风,我校成立了小荷尖角文学社文学社并创办校刊。每学期出一期报刊,校刊中所选文章,都是在辅导老师指导下由同学们自己投稿,学校设计编排的,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八、研究中的保障措施:

1、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实验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沟通,不断强化在学生心目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及知心好友的形象,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继而使学生逐步喜欢上作文课。

2、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乐于表达。对习作的要求注意序列性,要让学生能像爬楼梯一样逐步上升,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过高要求,吓怕了学生。也不要让练习停留在原来的起点。要注意周密进行计划。

3、充分运用榜样,让学生激起斗志。学生同学中的优秀作文,既可以在内容上引起大家的共鸣,又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学习,减少陌生感。常常阅读同伴的文章,或通过板报、小报、学习园地张贴、展版等形式展示优秀作文,可以带动大家认真写好文章。

4、强化过程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因为很多学生的写作处在自由状态,他们对谋局布篇、选择材料、语言表达都需要教师适时的指点,才能更快地成长。所以,教师要经常利用时间进行作文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作文。

5、坚持激励为主,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对于学生观察、积累、表达等环节的点滴进步给予即时、充分肯定。习作批语以激励为主,在确立学生习作自信的基础上,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议。对于进步较大或写作水平突出的学生,充分利用颁发奖状、奖品,在校、班、队刊及红领巾广播站上刊登、播发其习作等方式给予公开肯定。

九、研究的初步成效:

本课题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作为课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活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实验后,学生写的日记有明显进步,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得有血有肉,而且文笔也十分流畅,情节也生动。不少学生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实验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其次,作文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学生常常有立意新颖,文笔优美的文章写出,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也都能写结构正确,语句通顺,有内容的文章。

通过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研究过程中,教师随时注意观察作文中的情况,记录下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成败,更好地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改进。教师的日常反思有几十篇。同时,教师把日常反思进行提升,撰写了教学论文,在评比中多次获奖。

从学生来说,写个性化作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另类作文、创新作文多了,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上学期学校组织的《心系奥运,放飞梦想》体育征文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共有20多名同学获奖。在学校组织的《让文明之花为和谐绽放》演讲活动中赵珊、马晓菲获一等奖,赵珊同学代表一小参加全区比赛,荣获二等奖。在学校组织的读书小报比赛中,有十多名学生获奖。刘伟强、魏来、杨铭等同学荣获全国“新人杯”作文大赛希望之星奖。纪瑶琦等9名同学荣获小灵通杯”第二届大兴安岭“母亲节”书信大赛地三等、优秀奖。张吉等3名同学荣获全国侨联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董云飞、高睿同学作文荣获特等奖在作文评点报上出版。

八、问题与展望

实验工作中,我们苦乐参半。我们苦苦追寻个性作文途径,我们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思想,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评价上更民主、更自由,个性化阅读应紧紧跟上,在教学的成效上要下工夫,要能让学生把习得的语言内化,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一些写起文章来总是淡如水的学生,还需要做好及时的辅导。同时,作文教学的计划性也不够,这给取得良好的成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后,诸多的方面,都还需要努力。

成果形式: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教学设计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课堂实录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论文集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专题讲座 《校刊》

9.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九

 

蓝天中学化学组毛红卫 2010年12月

有效教学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全体课题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摸索中前进,在借鉴中提高,在不断的修正中逐步完善。虽然失败在所难免,但我们坚信成功就在前方。经过前一阶段的艰苦探索,我们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现在我将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简单汇总如下:

一、课题进展

根据课题计划,我们采取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了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论,开展各项课题培训工作;调查探索阶段:开题、启动课题实验,设定试验班或实验个体,操作变量、跟踪观察、调查、收集阶段实验报告,撰写相关论文。做好个案分析,进行阶段论证,撰写阶段实验报告,形成化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雏形。

通过活动,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获奖的论文: 毛红卫、宋伟强《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

省三等奖

获奖的案例:

毛红卫、宋伟强《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一等奖

正在评审的论文:

宋伟强毛红卫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骆训阔、陈名汉的《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有效教学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真正走进高中课堂却是在新课改、特别是省素质教育会议胜利召开以后。鉴于此,我们对“有效”充满着一种陌生,对如何做到“有效教学”的实践知之甚少。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1、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课堂,使得“理想”如海市蜃楼。由于高考还是依照分数来录取,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所以家长、学生都分数的看重程度不得不让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尝试上充满顾虑。因为因循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但是它的“实用性”,对很多教师依然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2、被“灌”出来的学生自主性差,给“高效”带来阻挠。经过小学、初中近十年的教条式、驯化式教育,学生滋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强制措施,他们往往无所适从。自主探究变味成自由涣散,合作探究歪曲成乌合嬉闹。监督与惩罚往往成为对某些学生必须时时采取的措施。

3、眉毛胡子一把抓,研究内容杂乱无章。有效教学看似简单,但它是一个系统的、庞杂的工程,需要有有效导学、有效学案、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评价等方面组成。因此在研究之初,课题小组成员如蛤蟆啃天般,问题太多,导致无处下手,主次不明、重难点不清。

4、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化、前卫化倾向脱离学生实际。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教学设施、生源质量等与重点中学难以企及。而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脱离了学校教育实际,有效教学注定是镜中花、水中月,空得绣花枕头的虚名。

三、采取的措施

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科研信心

思想通则百事通。课题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实施,首先要看课题研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 学案导学”模式探索

学案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有效课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学案导学、促学、领学的作用,我们课题组精心编制学案,反复尝试各种“有效学案”编写模式,最终达到促进课堂高效的目的。

课题组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研究上个模块所编写的学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改进建议。在安排下一模块的编写时,教师就要注意相关问题,并将自己的设想供组员讨论决定,以此编写新的学案。学案导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合力。

专题训练部分的学案,由课代表公布答案,统计并填写“问题反馈卡”显示重难点问题,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备课,准备下节课或自习时间讲评,必要时加一节课完成。这样做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法指导”部分的学案,由教师讲述清楚,再由学生根据学案,自行理解,必要时教师点拨。习题训练部分的学案,我们按照限时限量的原则进行有效设计,学案上的习题均当堂训练,学生自我批改,教师当堂讲评。

3、定期开展讲评课活动。

按照课题组的安排,我们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相关学科的课,对每一位参加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的教师所讲的课都要进行反思、总结,然后共同研究和策划,就授课教师教材处理策略、教学方法选用、相应的学案及教案设计等提出改进性意见。在评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人人发言,做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度评价,以此来加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本学期我们先后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集中听课活动,一方面督促授课教师、备课组精心研究“高效课堂”的有益做法,另一方面激励听课教师学习有效教学的成功做法并为我所用。

4、进行理论学习与论文交流

根据安排,课题小组成员每人都要在一个学期内要发表一篇论文或一个案例。在写作的过程我们可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让这些论文或案例成为课题延伸的足迹,并供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理论为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会误入歧途。因此我们鼓励小组成员必须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有效教学的信息,并将之融会贯通,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此提高我们的执教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研活动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听讲,全身心投入教研过程,做好教研记录和理论学习笔记。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我们都要求课题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找差距、在反思中找问题、在反思中找出路,教师的灵感往往存在于反思的过程当中。一个个好的做法在教师的反思中涌现并成功进入操作层面。

5、问卷调查,及时改进并完善有效教学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和感受最深,为掌握有效教学的进展情况,我们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表,让学生谈问题、进建议。同时学校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课题小组,敦促小组成员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关注,激发做好本课题的信心和决心。课题小组成员可以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梳理整合,使教学效果优质化、高效化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

10.“有效课堂教学”第一阶段总结 篇十

——**县‚有效课堂教学‛主题研究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3月14日,在全县教科系统工作会上,县委书记向永东响亮提出:‚要全面推进教学重建,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主题活动,通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实践活动,把教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的精力、注意力和聪明才智吸引到工作中去,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以此为契机,全县‚有效课堂教学‛主题研究活动正式在启动。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高屋建瓴,引领课程改革新方向

(一)县委书记***多次亲临学校一线视察,十分关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工作。*书记每到一处乡镇,都要到学校检查工作,特别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曾多次听、看教师的授课。4月,*书记在看到赴利州区考察学习的汇报材料后批示:‚看到同志们这么认真,态度虔诚地考察、学习、研究有效教学问题,很是欣慰。**作为教育大县应当在推进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方面有更大作为和贡献。望大家都能进一步静下心来,按照今年全县教科工作会议的总部署,切实开展全域有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连续抓几年,一定会有巨大收获,甚至改变一代及几代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模式和管理体系。盼早日看到大家的新实践、新成果、新面貌。‛6月上旬,在

决于敬业奉献的精神,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法。各学校的校长、老师们要怀一颗赤诚的心、仁爱之心、敬业之心,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学生身上,加强教学的研究,力争使每一堂课都成为优质课、精品课。‛何副县长经常带领局行政班子亲临教学一线,要求校长加强‚有效课堂教学‛管理,强力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四)教科局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多方联动、上下合力,推动‚有效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县教科局局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等领导亲自抓‚有效课堂教学‛,多次组织教师赴外地考察学习,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在目标导向、政策规范、经费保障、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强支持的力度。*局长要求:以‚有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有效教学。全面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人人上公开课,在教研组、学校、教育督导办、教科局层层举行大比武活动,层层推评优胜者,将有特色、效果显著的教研成果抓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推进有效教学新局面

(一)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1.县教科局制定了《关于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打造和谐教育‛主题研究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剑教科发“2012”10号),方案中确定了**中学等十一所学校为全县有效课堂教学示范基地。其它教育督导办辖区选择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为推进有效课堂教学年活动样本校,并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区域性备课(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监控、质量监测等办法。各中小学选择一个年级、一门学科为示范,要充分利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名师资源,通过教材培训、集体备课、课堂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展示课改新理念,提供课改示范案例,带领全体教师参与课改。

展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启动会,成立组织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科工作会议精神,商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策略;结合全县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在督导办确定的示范学校召开教学研讨会,上示范课,大家听课、评课,共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3.5月25日,全县‚有效教学研究‛推进会在**中学、***小学召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专题调研,县教科局副局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镇党委负责人及教科局教育股、教研室负责人陪同调研。全县教育督导办业务干部、中小学教师200余人参加了听课、经验交流、课例点评。

(四)科研推进,课题引领。

在有效教学主题研究活动中,县教科室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论坛‛、‚课例研讨‛、‚诊断反思‛等专题活动,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和成果。为了将这一活动长期有序的开展下去,部分学校围绕有效教学申报了教育科研课题,如省级课题《农村单设初中基于单元导学的学科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市级课题《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农村普通高中学校课堂有效性研究》,县级课题《农村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这些课题的研究,为有效教学助推了强大的理论动力,加速了有效教学研究的理性认识与规律总结。

三、聚焦课堂,大胆实践,催生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一)抓住关键,紧扣环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以后,实现了有效备课、有效施教和有效激励。课堂变了,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谈‛,而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二)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敬业‛,更要求教师要‚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学科知识,对课标、教材的把握,课堂中的组织与调控,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从当前的情况看,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及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有效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还将是一个长期要抓的工作。

(三)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近半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主体是我们教师,可称为‚草根研究‛,因理论储备的不足,视野的狭窄,探索的有限,使得研究与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难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解决;甚至个别领导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做出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我们需要真正有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有效教学方面有建树的专业引领者与我们的教师平等对话,帮助学科归纳教学模式,诊断课堂中的问题,与教师一道协商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改革朝着正确、有效方向快速迈进。

(四)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师资的培训,召开研讨活动,导学案等资料的编制,都需要经费支持。县财政对这项影响深远的工作(包括整个课程改革)尚无明确的经费安排。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一)分学段开展学校校长、业务副校长和教务主任说课、讲课、观课、议课培训和比赛,同时提高学校领导的教学指导能力。

(二)开展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课例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邀请全国先进学校专家、名师来我县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11.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十一

四年级数学组 韩小建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成历程。如何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愉快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指导教师不滥用情境,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本课题于2014年9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15年6月结题,历时一年时间,现将中期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本课题重在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行之有效的情境,怎样合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是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

程中,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效的情境,使我们的课堂有新的起色,并引导老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适合小学阶段孩子的一整套的情境创设教学法。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各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主要研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障碍,进行对策研究。

三、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开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问题”及“情境”等概念的界定,明确了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一些基础理论。用我们所学理论努力向40分钟要效益,改变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2.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由于我们进行的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的研究,故我们的研究的立脚点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组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与反思,以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外辐射和扩展。观摩与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同事之间的探讨、切磋和批判性对话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逐步提高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能力。

既然恰当的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具备数学的本质,要为本节课的内容服务,更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其中所含的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当没有现成的情境或现有的情境不符合我校学生的情况时,我们教师就必须自己去从课本和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情境,这必须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上课前预设好恰当的情境。

4.开展反思体验与撰写教学案例。

为了让教师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环境,我们也强调教师的思考与体验。注重材料的积累和经验总结交流。

四、中期阶段研究成果

(1)学生方面

①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数学学习的方式不断地多元化。

③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教师方面

①通过本阶段的研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自觉性逐步提高,目的性愈益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愈来愈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意识、课改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②理论与实践的互为补充,加强了教师创设课堂有效情境的意识,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③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问题的设计逐步科学,教学板块清晰,情境设计能力逐步明显提高。五、五点认识

1.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因为教学的需要而随意捏造情境。创设情境要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因为“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而有所区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现实”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和物。颜色、声音、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教师要多创设美丽生动的童话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情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现实”更多的是与他们有关的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也可以是一些与他们自己或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对于这一学段,教师既要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直观性活动,更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我持续性发展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尽量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数学情境与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归纳和抽象等数学活动的开展,经历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解决问题到进一步应用和拓展数学化的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在数学教学中,材料和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情境。对小学生来说,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都是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背景,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进而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了既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学好数学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境创设的材料与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4.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有思考性,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能激活认知,引起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

5.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

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力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

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教师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的科学性判断与评析、情境创设的原则掌握不准确方面的问题。

12.小学生作文有效讲评阶段性总结 篇十二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努力,《小学作文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在不断取得经验,为更好地服作文教学,为作文教学寻找更佳途径,特对这一段的研究工作做一小结。

一、日常教学中继续深化教学常规。

首先,我正确定位研究的目标和结果。当前教育形势: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要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常规教学是必须的。另外,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都要和学生沟通,随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备、讲、批、辅、考,仍然是必须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在常规教学基础上才能进行一定的教学改进。正因为如此,进行教育课题研究,首先要加强常规教学,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二、语文习作教学中具体研究措施:

1、换位体验、换位思考、换位反思,多元化实施课题研究。

在习作教学中,“激发兴趣,力求在习作教学中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奋斗目标。在日常生活和习作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更多地、更有效地通过观察、学习和阅读,不断地发现、增加和积累语言文字矿藏和习作素材,并且在习作过程中产生习作的冲动与灵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要让学生能对习作产生素材“信手拈来”、习作“得心应手”、情感“不吐不快”之感,只有通过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生活语言(素材)”和习作语言(文字),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发现兴趣、阅读兴趣、思维兴趣和习作情趣,使他们的习作思维活动与积累实践活动处于一种活跃的、持久的运动状态,才能够实现我们的研究目标。

2、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三位一体”,多途径打开有效习作之路。

首先,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被同时激活的时候,教师才能够抓住学生“不吐不快”的习作灵感与动机,让学生进行及时地有效地调动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生活场景”“生动回忆”和“生成情感”等多方面的提取与建构,投入有效地、甚至是创造性的“说话”和“习作”。此时,由于有效调动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语言矿藏开发”和“习作素材激活”,学生的习作才会做到“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话会写、有话善写”,才能最终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令人赏心悦目的个性化文章来,习作教学才会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其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兴趣是评出来的”。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挑刺,引导他们掌握修改、完善习作文稿的基本方法,让孩子们在习作中得心应手、充满自信、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这就是我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后获得的成功体验。

3、作文教学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相辅相成”,多层次拓宽学生发展之路

让习作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这是我们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又一条有效途径。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电脑室等现有资源,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书籍和上网查询、收集相关信息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课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班级借书由老师去指导筛选,把好质量关,开展每周“一句话新闻”口语交际活动,把每周发生的国内外、校内外的大事、好事、新鲜事进行交流,拓展阅读面、积累生活素材;每个星期三、五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在一节课中,大家有序地读书、交换书,然后在下一节课中,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最后继续互相交换书。就这样,为学生提供读书,借书、交流感受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实践脚踏实地搞研究

教师、学生同成长。

上一篇:二年级书信感恩的心下一篇:渔政队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