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2024-07-13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精选8篇)

1.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篇一

城市道路绿地调查报告

常州工学院

专业:

环境艺术 班级:

10艺设一班 姓名:

程浩

学号:

10170405 调查时间: 2014年10月25号 调查地点: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路

一、调查目的

道路绿地是城市的骨架,它是城市的活力所在。道路绿化的好坏不仅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反映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对新北区主要道路

绿地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新北区道路的绿地结构、植物应用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道路绿地指标、绿地结构、绿地功能三者的相互关系,温江道路绿地的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提出建议。

二、调查内容

城市道路的类型按照道路断面布置形式分为五大类: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以及其他形式。每一种形式各有各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缺点。

我们这次城市绿地道路调查选择的是新北区泰山路。虽然泰山路不是新北区的主要干道,但它也有着它自己的优势。三板四带式的道路,即利用两条分车绿带吧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

道树有四条绿带。它具有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卫生防护及庇荫效果。泰山路的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还是挺宽的,有六个车道。由于泰山路所处的环境,所以它的车行量还是很大的,它采用这种三板四带式的道路类型也是合乎常理的。

泰山路的行道树的种植方式采用的是树池式的种植,采用的树种是香樟树。香樟树是一种四季常绿的树种,这样泰山路可以常年保持绿色的景观。但是这也有不足的地方。香樟树是一种可以长很大的树种,它的树冠开张也比较大。而泰山路的旁边有着大量的电线。为了不让树枝碰到电线,引发安全隐患,就需要经常性的对其进行修剪,待到树长到很大时就要更换树木,这就增加了工作量。所以这里不应采用香樟树,可以采用天竺桂或桂花等等。

泰山路的分车绿带中植物有小叶女贞、红花继木和紫薇。将小叶女贞和红花继木分区栽植,并进行整齐修剪,将紫薇点缀种植于其中。小叶女贞和红花继木都是常绿的灌木,而它们的叶子的颜色不一样,它们在四季都可以营造良好的景观,因此它们是道路绿化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紫薇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在春夏时期,它的花色很美丽,给道路的绿化增添了一份生机。虽然它是落叶树种,在秋冬季节要掉叶,但是它的干式很有型的也是很美的。泰山路的分车绿带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植物太单调,还有分车带的宽度有点窄。可以将分车带拓宽一点,在分车带的某些地方按照季节摆放一些盆花。这样也可以增添这条道路的美,是这条道路更有生机,更吸引人。

这条道路两侧设计了基础绿带。基础绿带将人行道和工厂分隔开,也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这里的基础绿带种植的是草坪。我觉得在这基础绿带中适当种植一些草本花卉和矮小并且修剪整齐的灌木效果会更好。

在泰山路的路口的转角处也有一处绿地,它主要是种植的草地,并在中间点缀一小丛小叶女贞的灌木丛。这丰富了美化效果,但是这显得有点单调。如果在这转角处的绿带中点缀少许有艺术性的石头,或是在这绿带中摆放一些矮小的盆栽草本花卉,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美化效果。

泰山路的车道采用水泥铺装而成,人行道的地面铺装用的是一般常用的地砖,但是这种地砖的透水性不是很好。在经过雨水的侵蚀后有些地方有些松动。应该采用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如一些生态地砖,或者是将普通的地砖和卵石相结合铺装,或用不规则的石板铺装,这样可以增加他的透水性。

三、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2.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篇二

(1) 组织空间, 构成园景。园林道路的作用是把园林绿地中的景观进行分割和整合, 根据地形、建筑和景观的形状, 恰当地把园林中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同时, 园路本身又是一种狭长空间, 利用它的穿插划分, 又把园林空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 通过大小、形状的对比, 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空间的形象, 增强了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另外, 园路优美的曲线, 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 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 不仅是“因景设路”, 而且是“因路得景”, 所以园路可行可游, 行游合一。

(2) 组织交通。园路承担游客的集散、疏导, 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任务, 以及安全、防火、职工生活、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 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 对于大型公园, 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 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 引导浏览。园林不仅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景观”, 而是创造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所谓“人随路走”、“步移景移”, 就是要做到随着游人位置的移动, 园景应该能够引导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上升到“意境”“境界”的升华。园路就是要承担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 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 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园路其实就是园林中游客的导游。

2 园路的分类

(1) 主园路:主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主要通道, 它联系全园, 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 从园林景区入口通向园林中各个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后勤管理区, 形成全园的骨架和环路, 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 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 宽度4~7米。

(2) 次园路:次园路是主园路的辅助道路, 呈支架状连接各景区内景点和景观建筑, 车辆可单向通行, 为园内生产管理和园务运输服务。路宽可为主园路的一半。自然曲度一般大于主园路, 以优美舒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线条构成有层次的风景画面。

(3) 游息小径:游息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最末梢, 是供游人休憩、散步、游览的通幽曲径, 设计中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 是通达广场、园景的捷径, 允许有手推童车通行, 宽度0.8~1.5米不等。多曲折布置, 并结合园林植物小品建设和起伏的地形, 形成亲切自然、静谧幽深的自然游览步道。

3 园路的设计方法

园路具有引导游赏的作用, 因此, 天然风景中人走出来的园路, 凡有可赏之处, 必有停留之处, 让人们徘徊品赏, 或驻足小憩, 细细玩味, 不会一掠而过。据此,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规划布置园路时, 也一定要注意园路与园景的配合与协调。

(1) 在有景的地段, 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 也就是要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可以采用摄影机拍下来, 多次反复推敲后, 选定园路的位置;

(2) 在少景的地段, 一般先定路后设景, 故完全可以将设计的景观用立面图或透视图表达出来;

(3) 在多景的地段, 一定要考虑赏景路线的减速与增留, 也即园路的降速设计和增加停留的时间。园路的设计应时刻注意“以人为本”, 将安全、方便放在首位。

4 园路铺装类型

(1) 整体路面:整体路面主要是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 平整度好, 耐压、耐磨, 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 多用于公园主次园路或一些附属专用道路;

(2) 块料路面:块料路面一般使用规则或不规则的石材、砖、预制混凝土做路面面层材料, 结合层要用水泥砂浆, 起路面找平和结合作用。这类铺地适用于园林中的游步道、次园路等, 也是现代园林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形式之一;

(3) 卵石路面:卵石是园林中最常用的一种路面面层材料, 一般用于公园游步道或小庭园中的道路。中国古典园林中很早就开始用卵石铺路, 并且还创造了许多带有传统文化的图案, 江南古典园林中目前仍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佳作;

(4) 嵌草、步石、汀步、蹬道:嵌草路面是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式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它花纹, 铺筑时在块料间留有关3~5厘米的空隙, 填入培养土, 然后种草;

(5) 木栈道:木栈道是使用木材作为面层材料的园路, 因天然木材具有独特的质感、我色调、纹理, 可令步行更为舒适, 但造价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所选的木材一般要经防腐处理, 因此从保护环境和方便养护出发, 应尽量选择耐久性强的木材, 或加压注入防腐剂对环境污染小的木材, 现在多选用杉木。

5 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现代园林中, 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的主管意见, 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铲成一马平川, 使园路失去了在立面上的变化, 或将平地堆成“坟堆”, 强行使园路“三步一弯, 五步一曲”, 出现不符合人们游览习惯的别扭感;

(2) 园路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三种, 但不管采用哪种园路形式, 最忌讳的就是断头路, 回头路。除非终点有一个明显的景观和建筑;

(3) 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 比例不适当, 造成交通不便, 人们行路过程中挤占绿地的现象;相反, 某些规划设计中, 又过多规划园路, 形如蜘蛛网, 不仅影响景观效果, 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 还于生态不利;如:佳木斯杏林湖公园是一个休闲公园, 要求生态良好, 但其设计中园路占有的面积太大, 园路穿插其中形如蜘蛛网, 游人在里面不知所向, 影响休闲效果;

(4) 某些园路交叉口不合理, 夹角太小, 示考虑半径。人们为了方便, 往往踩着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 (有的有四、五条) , 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5) 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 不是很适宜。如与圆形花坛相切, 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 相交路口偏重某一侧, 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6 结束语

园路在园林绿地的景观规划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园林绿地的整个规划过程中, 要时刻考虑园路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应该起到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园路的功用, 在规划设计园路的过程中, 就应避免某些不恰当的现象的出现, 结合地形和园林的自然条件, 适当运用园路的铺装类型, 使园路在园林绿地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像人体的脉络一样, 贯穿于园林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因此, 园路的规划, 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 人流交通是否通畅, 景观组织是否合理, 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篇三

[关键词]园林绿地;道路;规划

引言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园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據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踏级、磴道等。

二、功能与特点

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它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3.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此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三、园路规划原则

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10%~20%,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10%~15%。

2.园路的布局

(1)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

(2)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4.园路与建筑

(1)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

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段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2)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3)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路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4)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高。

四、结束语

1.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

2.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考试 篇四

考试时间:2011年6月20日至2010年6月27日

考试地点:海南师范大学教学区和白沙门公园

考试内容:

1、考试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3-5人,每个小组需完成综合性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图纸一套,具体要求:图纸包括现状分析图(A2)、功能分区图(A2)、视线分析图(A2)、轴线分析图(A2)、交通分析图(A2)、植物规划图(A1)、总平面图(A1),能表现规划设计意图的效果图(透视、鸟瞰均可)、剖立面图2—4幅,各图纸符合制图规范。

2、要求各分析图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字数视图纸内容而定,对总平面图有单独文字说明,内容包括对现状的分析、功能布局依据、视线轴线的分析及确定的依据、道路交通规划思路、植物规划构思等,字数1000—2000。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调研要求 篇五

一、内容要求:

(课程读书报告,或者城市景观园林小调研报告。二者选择其一)

1.读一篇关于城市生态或园林绿地规划的书籍或文章

所读文章应为近年出版的文章。(文章和读后感最好结合长沙当地)写—篇2000字读后感(4至5页稿纸,图片不计在内)。

2.或者写一篇关于长沙城市景观园林小调研报告,地点任选。

写—篇2000字调查报告(4至5页稿纸,图片不计在内)。

二、文稿要求:

1.课程读书报告:

开头单独列出文章出处、作者、刊物、出版社。

可以就整篇文章(著作)写心得,也可就某一观点发表看法。

引用原文必须加引号,并且注明引用该文所处的页码。

论点必须明确,有一定的论据,能结合南方特点则更好。

2.城市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对学校及附近某处园林、广场、街头景观等,任选一处对使用者的观察、访谈。所选地段必须绘平面图,表达清楚。

调查报告可写人的活动、车、植物、建筑、水面等,除调查文字,也可写自己的小发现、感受等,文字不一定多,但属于自己的论点要明确。

3.打印A4文稿,文章及图片,要构图精美。

6.玉溪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篇六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处于滇中经济区和滇南经济区的共同辐射地带,是云南省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在国度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占领主要位置。面对21世纪带来的新的机会和挑衅,玉溪市市委、市政府充足认识到环境维护工作在未来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症结作用,1999年玉溪市提出了创立国度环境维护榜样城市的目的。全部创立工作以改良环境、维护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主题。为此,玉溪市政府委托北京大学和玉溪市环境维护研讨所开展玉溪市环境计划研讨工作,城市绿地体系计划便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玉溪市城市绿地现状的基础评价

1.1 现 状

玉溪市1985年以前,仅有高地公园和部分街道有行道树,园林绿化面积为117万m2。自1988年公布了《玉溪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试行)》以来,随着玉溪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绿化有了较大提高。建设了各具特点的云溪公园、荷花公园、聂耳公园,兴建了苗圃、街道绿化工程,城区绿化面积敏捷扩展。至1996年栽种了樱花、垂丝海棠、缨络柏、雪松、藏柏、棕榈、刺柏、白玉兰、梧桐、朱槿等十几种木本植物。

1998年末全市城区园林绿地面积4600万m2,城市绿地率为4.6%。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600万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2m2。分辨比1985年增加255.56%,66%。绿地的组成构造见图1。

图1 玉溪市绿地组成构造

1.2 问题剖析

1.2.1 面积数量

(1)绿地面积小,数量少

玉溪市城市绿化建设虽然与1985年相比已有宏大的提高,但绿色“贫困”水平仍然十分

严重。突出表示在绿地面积不足,人均指标偏低。未到达国度对一般城市请求的尺度,而且相去甚远。与其他城市相比,玉溪市绿地生态建设也存在较大差距(详见表1)。

综合环境、社会、安全、卫生几方面因素的斟酌,一般以为城市绿地体系只有在到达必定范围的前提下,才干起到净化环境,美化景观和向居民供给充分的游憩休息场合的请求。因此若不能明显地进步公共绿地和人均绿地占领量,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势必得不到充足有效的施展。

(2)防护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防护林面积达不到绿地总面积的1%。全市各功效区之间,尤其是工业区与居民区,工业区之内的居民区都缺少足够宽度的防护林带。建成区外围缺少较大面积专门建设的防护绿地,历来均以石山作为城市外围的天然屏障。

(3)途径交通绿化欠缺

大部分城区途径两侧的绿地宽度都不足4m,范围较小。沿途径配置的绿化体系多是低矮的单行行道树,没有一条途径包含交通主干道、新建途径,配备有带状的林荫路。途径廊道与绿地廊道没有很好地联合,从而不能有效地减少交通噪声及净化有毒气体。

(4)绿化树种少

绿化树种极少、构造简略、情势单调。目前全市重要绿化树种仅有乔木10余种,乔、灌、草联合不佳,绿化生态体系懦弱。这与玉溪地域所处的中亚热带地理地位和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气象条件是不相适应的。现已采取的绿化树种滞尘才能不强,不利于缓解目前玉溪市重要大气污染物──尘,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未能很好地施展生态效益。

1.2.2 空间布局

(1)城市园林绿地的空间布局不够均匀,新区建设对园林绿化工作看重水平尤为不够。城市园林绿地重要集中在东、西部地域,除新建的国民广场外,南面高新技巧开发区和城北新区没有一块较大的公共绿地。

(2)城市园林绿地的总体布局比拟零碎,构不成点、线、面、体的绿地体系。各公园、水系和山体城市绿地之间缺少有机接洽。

(3)公共绿地空间范围小,服务半径不合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对市政建设滞后,玉溪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m2,公共绿地重要以城市公园为主,情势单调,设施简略。各区间公园散布不均,造成城市绿地服务半径不合理,存在许多绿化服务盲区,不能令居民便利地享受绿化。如东风小区、诸葛小区、园林小区等商住区周围只有简略宅间绿地、居住区途径绿地,居民没有一个较为适合的大型的绿色休闲空间。

1.2.3 建设管理方面

(1)多年来,全市园林绿地体系详细计划工作一直没有开展,造成部分城市总体计划中请求实现的园林绿地边界不清,土地产权关系不明白。已作过计划的,如龙潭公园、红塔山森林公园等计划计划一直未得到实行。

(2)城市绿化执法力度不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对市政建设滞后,各级各类绿地不完美,计划绿地被侵犯,现状绿地被蚕食。玉溪城市绿地体系发展计划要点

2.1 城市绿地计划原则

(1)把进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区绿化笼罩率作为绿化工作的重点,以实现协调精美的城市环境及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为总目的。

(2)按主城区周边环境林地、坝子区绿化、组团区城市绿化三个层次合理配置和设计各类绿地,使其散布均匀,构造合理,让有限的绿化面积施展最大的生态效益,让市民真正享有并享受绿色空间。

(3)玉溪地处高原坝子,北环玉溪大河,东借红塔秀峰,南向田园平川,融田园、溪水、秀峰、城池为一体,具备非常精美的环境空间条件。应充足应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合理组织,施展自然生态效应,建设回归自然,城乡景观融合的具有田园坝子风光的园林城市。

(4)注意弘扬历史文化,把园林绿化建设和人文景观联合起来,体现玉溪市作为“聂耳家乡”、“花灯之乡”、“云烟之乡”的鲜明处所特点,建设既具有现代化,又富有处所特点的城市景观风貌。

(5)斟酌城市总体计划计划断定的城市拓展模式,尽可能地应用可开发空间,衔接疏散绿地,开通绿色通道,全方位地营造开放型并留有持续发展余地的点、线、面、体相联合的网络状绿地体系。使中心团体、边沿组团的各组成单元成为一个绿色整体。

2.2 城市绿地计划近期和远期目的(1)2005年绿化目的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达8m2/人,绿化笼罩率到达20%。其中旧城区人均公共绿地到达3.0m2/人。工厂企业的绿化用地到达20%,宾馆、饭店和体育场合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城市商业区内的大中型商业、服务业设施不低于20%,其他建设工程地处城区的不低于25%,地处郊区的不低于30%。扩建和改良玉溪环城森林公园,建成8个主题公园和特点公园,同时使园内宜林荒山基础实现绿化。

(2)2015年绿化目的持续进步计划中心区绿地体系的质量,扩展新区绿化,使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达15m2/人,绿化笼罩率到达35%~40%,其中旧区人均公共绿地到达3.5m2/人。工厂企业的绿化用地到达30%。市区绿地率平均请求到达20%~25%;现状旧城区内的绿地率,应争夺到达15%以上;计划的“高绿地率”地域(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旅游度假区等)绿地率应到达50%以上。扩建新城区周围的山林水面,形成新的景区和景点,同时搞好上游水源维护林建设。

2.3 城市园林绿地体系计划

联合主城区自然条件,计划以“一圈、一区、一轴、二带、一环”来构架城市的绿色空间骨架。“一圈”,即建成坝子地域城市外围山林地、水源维护区、景致名胜维护区、景致旅游区和宜林荒山组成的外围山体绿化圈。“一区”即“主城区坝子田园绿化区”。通过迁村并点,调剂坝子自然村子,退宅还林,退宅还田维护农村耕地。对农村居民点、河渠水网、公路、铁路两侧进行绿化,农田实现林网绿化,形成坝子地域大环境绿化网架。“一轴”即沿昆玉高速公路两侧充足绿化,建设高速公路防护林,形成贯串主城区南北的一条中心绿轴。“二带”即“州大河园林景观绿化带”和“红塔山生态绿色景观带”。沿州大河两岸计划100~150m宽的绿化带,形成嵌入城市中心的“绿心”;充足开发城市近郊景致园林绿地,形成围绕中心组团东部山地的生态绿色景观风光带。“一环”即“中心途径绿环”。沿新建大营街玉带路、中心组团东部环山途径、李棋新区南环路构成主区环路,计划联合途径两侧自然环境,进行重点绿化,形成围绕城市区内生活性和防护性的绿环。

2.4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计划

(1)公共绿地

依据现状自然条件和各组团的服务半径及功效的不同请求,在适合地点新建中心公园、红塔公园、州大河公园等一系列主题公园和特点公园8处(见表2),完美现有市级和区级公园。相邻公园之间树立相互连通的绿色带状廊道。市区公园、游园可“拆墙增绿”,实现“管理封闭,视野开放”,使本来封闭的内部绿地与市区建筑环境和绿色大地融为一体。对现有公园绿地应进一步进步笼罩率,保证到达国度规定指标(公园内绿地占80%以上,途径占10%~12%,建筑占3%以下)。严禁绿地被蚕食。

重要街道体系性地新辟街头绿地,通过计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增强居住区及公共小区绿地建设,用各种情势将点状、团块状公共绿地连结成网。

(2)途径绿化

玉溪市重要途径的绿化请求是:进入市区的公路两旁要有绿化带一板两带。市区三板构造的主干道要有六条绿化带即三板六带,次干道只有一板路面,但要有四条绿化带即一板四带。新建城区和旧城区在拆迁改革进程中要按以上请求令途径建设与绿化建设同步进行。对现有重要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7.老城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更新 篇七

1 老城区道路绿地更新的必要性

老城区道路不仅仅是连接四周外扩新城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4]。虽然现今很多城市建设的主要精力仍旧是投入在建好新城上,而忽略了老城区的改造和更新,导致老城区道路绿地建设出现一系列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正逐渐认识到老城更新的重要性,并开始投入其中。

2 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

1)地域特色缺失;2)历史文脉隔断;3)更新缺乏整体性;4)植物配置不到位。

3 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更新要点

3.1 注重文脉的延续

每座城市,每块场地都具有各自的独特历史,都有诞生、发展、变迁,甚至退化、消亡的过程。文脉的传承就是其发展脉络的体现过程。在对老城区道路绿地进行改造设计时,应注重将新元素与原有元素进行有机的整合,而不能单纯的将其拼凑;要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但是又不能过于古板,不能总是停留在原阶段而没有进步;要善于发现和探求传统元素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与形式,发掘其文脉内涵,遵循文脉线索塑造新形象。现今有些城市道路都结合文脉设计出景观序列,用序列中不同的景观风格分别记述城市的昨天和今天,同时展望未来。老城区道路绿地的更新可以参照诸如此类的案例,有选择的借鉴,推陈出新。

昆明在利用废弃的米轨铁路营造城市绿色步行走廊的设计中,综合考虑滇越米轨铁路的历史、盘龙江与金汁江的历史景观特色以及昆明的地方风土民情、节日习俗等,沿林荫带设置了三个主题小游园:盘龙江映红小游园保留了一段米轨铁路,结合小火车、碑亭和滇越米轨纪念馆,供人们追忆米轨历史;优昙茶韵小游园以茶文化为主题,集休憩、品茶于一体;金陵古柏园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展示金汁河历史景观。三个小游园赋予了道路空间以崭新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主题意境,独具匠心,别有情趣,延续了浓郁的地方文脉。

3.2 加强新元素的融入,突出固有特色

在老城区道路绿地的更新中,突出特色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就是小品设施的融入。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中的环境小品设施主要包括铺地、花坛花钵、座椅、树穴盖板、废物箱、栏杆、时钟、雕塑、公用电话亭、指示牌、路灯、交通标志等。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息、观赏、标识等功能性服务,而且颇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成为景观营造的“画龙点睛”之笔。老城区内寸土寸金,在道路绿地景观的营造上更要少而精。小品设施在老城区环境中既创造出时代感,又反映了风土人情,是老城区道路景观营造的有效途径。在老城区范围内沿街道布置一些体现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小品,将有助于老城区整体古朴风格的统一,也将有助于历史元素和时代元素的融合。

3.3 与周围环境形成整体

道路绿化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和街景元素相适应,尤其是老城区的道路绿化不但要与周边老城区建筑、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风格,其与整个城市的风貌也要形成整体。老城区往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保留下来的建筑和构筑物也比较古朴,在道路绿地改造时应注重采用借景、框景、障景等设计手法,借景于沿途山地、森林、江海、河湖等自然风光以及有悠久历史的特色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弥补带状绿地的单调,增强与周边的城市构筑物、自然山体、水体等,形成和谐的整体景观效应,展现独特的城市风貌。青岛东海路临海一侧的五四广场主旨在于其浓郁的海滨气息,广场不但借景于烟波浩渺的大海和沿路布置的民国时遗留的建筑,还设置了以“五月的风”为主题的雕塑,使人联想到海风徐徐,实为典型之例。

3.4 重视植物配置

老城区是最能体现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的片区,老城区道路原有的古树名木渗透着城市沿革气息,在道路绿地建设中,应本着保护古树名木,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注重保留,谨慎对待,不能轻易铲除或者移栽古树或有纪念意义的植物。

完美的植物景观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合理搭配乔、灌、花、草,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针对季相景观缺失的问题,改造要注重合理搭配不同花期的植物,从而使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利用植物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另外某些植物的长期栽培和应用已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由此植物材料逐一演化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往,应有选择的强调此类植物的运用;巧妙地运用我国文化底蕴中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的人格化内容进行意境的创作,从而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美,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4 案例分析———南京中山东路和北安门大街至御道街道路绿地景观出新

4.1 案例背景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不仅山水林交融、环境宜人,而且古今文化荟萃、历史古韵悠长。现今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大都市。新城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老城区的现状则略显杂乱,作为老城区重要景观展示廊道的老城区道路景观则过于粗糙。御道街—北安门大街紧邻紫金山风景区,是南京市重要的交通主干道。道路的历史文化背景也非常丰富,明故宫、午朝门等历史文化遗迹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高校均坐落在此路上。中山东路是迎陵大道的一部分,是南京东西方向主轴线的一部分。沿线集中分布一批优秀民国建筑,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景观道路。

4.2 更新理念

“续”“扬”“合”“畅”四个主题相串联,既呼应周边环境,又突显南京独特的人文内涵。

1)“续”———古城历史的延续;2)“扬”———都市活力的激扬;3)“合”———多元空间的融合;4)“畅”———舒畅空间的构造。

4.3 改造手法

4.3.1 植物造景

在此以明故宫路为例阐述植物造景手法。明故宫路周边主要由明故宫、午朝门公园、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组成,环境较为幽静,文化底蕴浓厚,改造以“绿染城廊,花开城中”为起点,与环境相结合,体现六朝古都风采。

明故宫路绿化较好,树种丰富,搭配合理,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中央分隔带剖面形式为一板两带式,树木种植较多但管理较粗放,没有及时修整,改造时调整层次,定期修建成型,形成层次丰富而又不凌乱的植物景观(见图1);人行道外侧环境,树种丰富,但缺株死株现象严重,改造时注意及时将其补种,以求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见图2)。

新建绿地规划从大处着手,统一中求变化,与意境结合,现代技艺与传统手法结合,注重创新,运用乡土树种同时选用观赏性强的树种,创造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又有人情味的绿色景观。

4.3.2 环境小品设施

御道街现为科技一条街,在道路两旁安置了以科技为主题的雕塑,为御道街的特色,将其保留;针对环境设施杂乱无章、垃圾桶和电话亭的数量不足、样式陈旧、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等问题,改造并加以改善,统一中求变化,并注重与御道街的历史结合;改造要增设些座凳、雕塑等,以供居民休憩观赏;硬质铺装、道牙要及时修理,尽量保留原有完整铺装,与环境不协调的元素要及时更换,需修缮的则以古典式硬质铺装为主,与环境氛围结合,现代技艺与传统手法结合,创造形象生动而又有人情味的道路景观。

5 结语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老城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更应注重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综合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造,使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推陈出新,达到改善城市面貌的目的。

摘要:阐述了老城区道路绿地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的更新要点,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以使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推陈出新,达到改善城市面貌的目的。

关键词:老城区,道路绿地,景观,更新

参考文献

[1]李士青,李乐超.浅谈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10):275-276.

[2]周岚,童本勤.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编制办法探讨[J].规划设计,2005(1):41-43.

[3]张妲,王小凡,徐国兵.旧城区城市道路的有机更新[J].规划师,2006(1):45-47.

[4]郝育庭.临汾市老城区道路绿地改造[J].中国城市林业,2008,6(4):37-39.

8.论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篇八

关键词:城市景观绿化;设计原则;生态性

景观绿地对城市生态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迅猛发展,使得景观绿地建设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景观绿地规划建设放在考虑的首位,这不仅是为了提供市民良好的人居环境,更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国的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适于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环保型国家。

1城市绿地景观的概念

城市景观绿地主要是指以栽植树木花草和配置一定的设置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塑造城市形象,基本由绿色植物所覆盖的具有较强装饰性和观赏性的城市公共绿地。城市景观绿地主要包括:城市广场和公园、滨水景观绿地、街旁游园绿地和步行商业街绿地。

2城市景观绿地的作用

2.1城市景观绿地有助于提高居民城市生活的质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加了,开始厌倦了这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冷冰冰,开始进一步要求社会交往空间和户外休闲场所。而城市景观绿地正可以满足人们这一心理和需求,能够使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轻松愉快的交往与交流。

2.2城市景观绿地有助于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城市景观绿地也是城市景观系统中的一部分,分布性较广。城市景观绿地的增设增加了城市绿地空间,同时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城市景观形象。

2.3城市景观绿地有助于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城市景观绿地的建设带动了周围的城市土地的开发,增加了城市商业的机会。同时带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绿地设计还能带动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4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有助于城市防灾。城市景观绿地点小而多,有助于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缓解自然灾害。

3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反思

在城市景观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时间的差异、建设主体的意愿、建设材料和建设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城市景观绿地建设呈现了“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无论是新城区开发,还是老城区改造,景观绿地建设总是会暴露一些问题。

3.1城市景观绿地结构单一,层次性不够。很多的绿地建设只是通过单纯的种植花草树木来完成景观建设,造成景观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很差,往往是达不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而且景观绿地的层次性不高,绿地景观建设不仅要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同时也不能为了突出个别城市景观而忽视更加有益于人们生活的街头小块绿地等。

3.2城市绿地景观缺乏生态性、自然性的规划设计。自然美的事物才具有真实的感情色彩,也更能够使人的感情产生共鸣。但是在现代的城市景观绿化规划设计中,人造的景观往往占多数,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很难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使身在其中的人们有情感的触发。

3.3城市景观绿地缺乏生态经济效益。景观绿地规划设计要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但是往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破坏后,才认识到景观系统的重要性,这时人们就会希望通过绿化建设来弥补这种自然的缺陷。这种事后补救的办法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场地的生态活力,而且也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同时绿地景观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流行的“草坪热”,不仅造成事后管理的难度,而且草坪的持续时间短,可能要经常更换,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3.4城市景观绿地与历史文脉脱节。良好的城市绿地景观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但是在现代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为了盲目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具有历史特色的景观被摧毁,传统的文脉、自然的景观给野蛮的手法打乱。这些代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宝物在机器的轰鸣下被掩埋。

3.5城市景观绿地缺乏地方性色彩。“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特性对于事物的影响。每座城市都有适于其地域性的景观建设,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景观的观赏性,例如强行把只适合南方气候的植物移栽到北方,这样做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植物的观赏性和可实用性肯定也大大折扣。

所以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城市景观绿地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这些不顾自身文化和人们意愿的行为还在不断发生。城市的景观绿地建设面对着极其严峻的考验。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形式主义。现实社会中,形式主义设计随处可见,不顾人们的根本需求,缺乏对自身文化的重视;设计定位出错,经常是在自然绿地景观被人为破坏后,却希望用景观绿地规划设计来弥补景观绿地的不足;后期管理不足,良好的景观绿地规划设计还需要妥善的后期管理。

4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模式,这是在历史催化下的产物,与周围环境及自身的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1注重历史延续,开创特色未来

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应该体现城市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变化。城市建设大多是在城市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历史不能被否定。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要科学的有意识的发掘、利用和保护,使得历代所经营创造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得到延续,同时应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既符合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进步感的城市空间。所以在进行景观绿地规划设计时,注意保存城市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珍品,使其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在景观绿地规划中可以放置一些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和历史沉淀感的小景来营造场地的历史氛围,可以是一片斑驳的墙面,一块当地的老石或是一棵枯树。

4.2体现人文精神,注重视觉感受

城市是满足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任何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应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使城市建设与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体现人文精神。

人们都希望看到美好的事物,所以景观的视觉和谐也非常重要,所以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尽量使城市景观在各个方面的不同方向和不同视角下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4.3尊重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该尊重自然资源,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以自然景观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钢筋混凝土营造的硬体空间,使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为人居环境注入生命活力,创造特色环保城市。同时通过合理的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形成安全的距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4协调统一与变化,开创多元化发展

人类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就要求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应该让不同的社会团体收益,各得其所,真正实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但是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发掘城市个性和地方特色,突出城市与其他不同区域的城市的差异个性,而且与周围城市也有所区别。

5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城市景观绿地设计必须首先满足为人们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活动场所和精神家园,使心理景观概念与周围环境空间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共存。一个合理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到:哪些中心景观应该被体现?怎样使人在景观绿地中取得良好的视觉关系?重要的景观植物之间通过什么可以取得联系?对于这些问题,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中会做出回答。

5.1景观绿地植物配置

在植物的配置选择上,要根据用地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来进行选择,例如是观赏性绿地,可以选择一些尽观赏性强的植物,尽量采用自然式的布局,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姿态。同时也要考虑到景色的四季变化,可分区段配置之物。合理搭配植物,在平面上做到植物种植疏密合理,根据植物的树冠大小决定树的间距,在竖向上则做到高低层次、错落有致,也可以结合场地的地形和建筑组成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营造不同的场景氛围。在植物的配置上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当地的植物,符合植物生长的要求。

5.2景观绿地种植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例如在游园小路两边一般采用不对称种植,而在主要道路两边则采用规则式种植。在植物的种植设计上尽量使植物以自然方式生长,充分利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之间的搭配,丰富视觉效果和空间变化;在道路两边应充分考虑遮阴效果的制造,同时宜选用树形优美、疏密有致、高低合适的树种。在每一个区段应设置一个突出的季节植物景观,形成景观中心。除了种植成本之外,植物栽种以后的养护费用也应该充分考虑。

5.3景观绿地设施设计

城市景观绿地中的设施是为了提供人们休息、娱乐或者装饰照明使用的小型设施,应该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设施的设计和布置。可用自然石块做成凳、桌,又可以在绿地内设置一些地灯、雕塑等,既方便使用,又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但是在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场地的安全性的考慮,如亲水平台、桥、假山,这些地方都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应该设置栏杆、障碍等保护人们的安全。

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化过程中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一个城市要树立自己独特有魅力的形象,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足够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还需要有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做到城市景观绿地规划的自然生态性发展,实现城市绿色健康的发展。

上一篇:年度租赁合同下一篇:东华镇法制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