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共15篇)
1.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
——强化职责是提高公文处理质量的关键
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及时、准确、有效地创制、加工、传递、保管、处置公文,为公务活动提供适用的信息,其具体内容主要有:(1)创制公文。即收集材料,拟写文稿,经修改、审核、签发、印制等一系列环节,形成正式公文。其中信息的搜集与加工创造对公文创制至关重要。(2)传递公文。即根据一定的规则,将制成的公文递送给收文单位。(3)办理公文。即根据法定的职责权利,收受来自各有关方面的公文,经过分办、批办、拟办、承办、传阅等工作环节,对文件进行阅读、加工,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了解有关事物面貌,解决公文所针对的工作问题。(4)处置办毕公文。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办毕公文进行鉴别,分别进行清退、销毁、暂存、立卷归档处置。(5)管理公文。即对公文进行科学、系统的保管;建立检索体系,提供查阅;对公文运转过程进行组织与监控,以及对公文机密与安全的维护等。
公文处理是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各类公务活动对公文的普遍依赖性,使公文处理成为这些公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这些活动的方式、程序以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公文处理在公务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公文处理是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机关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性主要和直接地表现为对公文的广泛依赖。公文处理使机关实现管理职能所需要的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效,为此,它构成了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
(2)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档案事业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档案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由公文处理活动创造、积累并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档案事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公文处理的水平。
因此,公文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明确责任、强化工作职责是提高公文处理质量的关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同志对公文处理负有领导和检查的职责;二是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对公文处理负有管理和指导的职责;三是政府的各部门对公文处理负有协调和会办的职责。各级、各部门都应切实遵守执行《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担负起应承担的职责,确保公文处理工作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位。领导同志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应发挥表率作用。国家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应承担领导和检查职责。《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负责人提出了要求: 一要 “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二要 “模范遵守本办法”;三要 “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要求是很高的,是高度重视,不是一般重视;是模范遵守,不是一般遵守;不仅要加强领导,而且要进行检查。只有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认真执行这一规定,充分发挥表率、引导和示范作用,为木机关规范公文处理工作作出榜样,才能推动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公文处理是一项具有特定功能、特定方法与程序、特定内容与形式的活动,为保证这项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必须顺应其内在特殊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法制原则。即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对公文处理活动加以调整和规范。(2)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判断合乎实际,方法措施切实可行。(3)全面质量原则。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必须追求其全部质量指标的优化,创造全面的优质。(4)时效原则。在公文处理中必须有高度的时间观念,应及时而适时地处置各种事务,维护公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有效性,使其对公务活动产生更加充分的有利影响。(5)集中统一原则。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要接受集中统一的领导,要遵行统一的公文处理制度,一部分公文处理活动必须由公文处理的专门机构或人员统一进行。(6)党政分工原则。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应明确执政党的组织与行政机构的不同责任范围,使其在各自的职责权利范围内专司其职、专负其责,以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从实质上强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7)保密原则。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应确立保密观念,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格保守党和国家及团体的秘密。(8)简化原则。在公文处理活动中,为使工作更有效率,更加优质,应在保证其具有相同功能的前提下,以各种方式对有关事物化繁为简。
公文处理工作要达到优质、及时、高效、安全、可靠,就需认真研究探索公文处理行为和过程的规律,使之有统一的标准和行为规范,还需建立并完善必要的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公文处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提高其效率。
(1)公文处理的规范化。公文处理各个工作环节都有规范的内容和处理程序,公文撰拟的每个数据项目及其所在的位置都不能差之分毫,收文发文处理的整个程序的基本环节不能任意削减或削弱;各个环节的排列次序不能任意地颠倒和打乱;整个公文处理系统目标的实现可根据具体的组织需求或文件效用而合并、删繁就简、随机制宜。公文处理关键要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公文的撰制。办理和管理也像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一样,工作程序的规范标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每个程序都应有了一定的标准,这样工作才能井井有条,才能便于操作便于检查,才能发挥整体系统的功能作用。
(2)公文处理的制度化。公文处理的制度化是这项活动内在客观规律的反映。公文处理制度是指与公文处理活动有关的,各类工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准则、法规、规章、标准等规定性的文件。公文处理无论是公文的撰制、办理还是管理,都对制度具有广泛的依赖性。各种组织各类人员共同参与此项活动,既分工又协作就需建立高度稳定的秩序,依靠制度为管理工具,使责任权利分明。
(3)公文处理的科学化。公文处理是一个动态的、环节众多的、相互影响的工作过程,最终公文的效用和质量是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没有科学的理念指引、没有科学的管理和培训,没有科学化的安排和协作分工,没有科学的制度建立和实施,要做到公文处理的高效率、高质量是不可能的,公文处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是很难真正实现的。
因此,根据公文处理的内容和任务,依据公文处理的原则,明确责任、强化工作职责,科学、规范进行公文处理,是提高公文处理质量的关键
2.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 篇二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 直接获得学科的概念、规律变为通过各种事实发现概念和规律。这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面临问题, 通过推理、分析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轻松获得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而且掌握了有效学习的方法, 发展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指导者”。如此便能有效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
笔者在“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一课中尝试使用探究性教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撰文记录, 以期探讨。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平日熟悉的“找不同”游戏贯穿课堂始终, 以四组图片为切入口引出四组知识点, 以每组图片中的表面不同和本质不同为观察点, 通过一系列小任务, 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知识点, 在分析中得出结论, 在游戏中掌握概念, 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图像处理, 教材内容主要涉及分辨率、位图和矢量图、颜色、几种常见的文件格式、图形和图像等知识点。
本堂课中有一小部分内容与第一章第二节编码有关联,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要继续学习的, 因此这堂课既是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作为图像处理的第一堂课, 在落实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学习兴趣, 在实例中通过图像对比、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掌握图像处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了解这些知识点与图 片质量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二)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到新知识点, 在分析中得出相关结论, 在一个个小任务中逐步深入了解知识点,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落实知识点。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图像处理的兴趣, 培养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位图和矢量图及RGB颜色。
难点:位图和矢量图。
五、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这节课, 我们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
游戏要求: 每一次找不同除了观察两幅图片表面上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还要找出这两幅图片不一样的原因, 即找到本质上的不同, 并记录相关数据。
(二) 课堂展开
1.找不同一:分辨率
图片展示:
学生任务1:观察这两幅图片, 找一找它们表面上和本质上的不同处, 并记录数据。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游戏中找出本质不同———分辨率不同, 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分辨率这个知识点。 )
学生任务2分析不同点, 思考两者的关联,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分析 , 让学生自主思考分辨率和图片质量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分辨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 )
学生任务3结合书本上分辨率的概念验证大家结论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 :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辨率的概念分析结论, 进行自我评价,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学生任务4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分辨率的认识。例如:选购数码相机时如何看待相机的像素。
(设计意图: 列举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分辨率的认识, 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以致用。 )
2.找不同二:位深度
图片展示:
(说明 :这两幅图片经过缩小 , 因此效果看起来没有放大时候明显)
学生任务1:观察图片找不同, 思考不同点之间的关联性,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结合第一章中的图像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不同引出颜色中的位深度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位深度与图片质量的关系; 提示起到回顾知识的作用。 )
学生任务2:利用photoshop打开鱼2.bmp, 在拾色器中尝试输入各种RGB值, 观察颜色变化, 谈谈你对RGB的直观认识。
说明: 这个任务需要教师先演示如何打开photoshop中的拾色器。
(设计意图: 借助photoshop的拾色器让学生对RGB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先体验、后阐述”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RGB模式的图像颜色组成原理, 从而加深对该知识的认识。 )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RGB的认识, 设问:RGB设值原理像不像我们小时候用的调色板? (像) 请问RGB (255, 255, 255) 是什么颜色?
(设计意图:在这个任务中很多学生能很快理解RGB是三个基色, 但是由于小时候调色板调色这个记忆他们印象深刻, 再加上RGB设值原理与其相像, 因此容易误认为RGB (255, 255, 255) 是黑色 , 这也是学生平时考试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故设问。 )
3.找不同三:位图和矢量图
图片展示:
学生任务1: 结合书本P60页中位图和矢量图的内容, 在word中观察两个圆, 判断哪个是位图哪个是矢量图 , 谈谈这两者的区别 (或各自的特点) 。
(设计意图 :在找不同中体验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查阅书本资料从而得出结论。 )
学生任务2:质疑:为什么位图、矢量图会有这些特点, 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谈谈两种图的组成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了解位图、矢量图的概念。 )
学生任务3:尝试绘制两个看起来完全一样的位图和矢量图。 (位图圆的出处大多数学生可能想不到, 这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践的情况适当进行提示:利用键盘中的printscreen键复制屏幕上的矢量图, 并粘贴到画图软件中。 )
(设计意图 :在实践中体验、了解位图矢量图分别可以用哪几种软件绘制。 )
学生任务4:列举身边的位图和矢量图。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身边的位图和矢量图对这两种图片有更直观的认识。 )
4.找不同四:文件格式
图片展示:
学生任务1:观察图片找不同, 谈谈这些不同点之间有何关联, 并得出相关结论。
说明:发给学生的文件夹中只有一个bmp文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格式转换操作。 )
学生任务2:结合刚刚得出的结论, 思考网页上最常用的图像格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结论解释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明白图片格式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跟平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
(三) 课堂总结
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让同学们一起回顾。
六、课堂实践效果反馈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一次“找不同”活动, 学生都兴趣浓厚。
让我惊喜的是, 在这次探究性学习尝试中, 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惊喜地发现在word中右键单击两个圆出来的菜单是不同的, 两个圆选中的时候状态是不一样的, 把这两幅图片复制粘贴到黑色背景的word页面中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看着他们因发现、探究而熠熠生光的眼睛, 因自我能力得以展现、自我价值得以认同而雀跃的神情, 我知道, 在以后的理论教学中, 我可以把舞台交给学生, 他们完全有能力也有兴趣进行探究性学习。
摘要:文章以“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一课为例, 通过“找不同”游戏贯穿其中, 让学生在一次次找不同中探索、发现课堂内的新知识, 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概念, 学以致用。这既体现出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学科思想与方法, 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 篇三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1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
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学习了半个月对于成人学习来说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有很多的困难。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我们应该努力、尽心的去做事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下周继续学习电算化,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会继续坚持我的学习态度,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把握好这个机会,来武装我的头脑吧!现写到这,我一点点的体会。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2为了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我于20xx年12月~20xx年2月,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发展在线接受网络培训,学习了沃健、赵敏和梁飞媛老师讲授的《基础会计》。
一、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以沃健教授为首的基础会计教学团队所介绍的本门课程的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沿等。其中重点讲授了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理念、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法及其实现路径等。选修内容,我选择了税法、财务管理和精神病学-自杀三门内容进行学习,通过主讲教师课程教学经验分享,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二、心得体会
会计基础是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岗前训练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和从事财务会计业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具备会计业务基本操作技能、经济业务全盘账务处理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综合素质。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基础会计》一般开设于第一学期,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在初学者眼里,纯粹的会计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去推理实际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方式,他们更想去感受实际会计工作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打破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思路,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地位。采用以会计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及“岗证课”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遵循“确定职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一逻辑主线。具体设计思路是,在相关行业企业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下,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工作项目,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通过过程性考核保障项目训练的质量,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实施
(1)重构课程内容,确定工作任务。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一般都按账务处理程序构建内容体系,以理论概述为起点,由概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八个部分组成,是典型的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和抽象思维的逻辑结构,既没有反映工作过程,也没有突出工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掌握各岗位会计的业务范围及业务流程。为了贯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会计》课程摈弃了传统学课体系的理论构架,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进行市场、行业需求调研,对会计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立了出纳、制单、记账、稽核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在此基础上,围绕会计工作过程,按照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从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确定了9个“工作任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按照分解的任务模块,分析所需的特定知识、技能,进一步设定学习情境,从而对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构建以工作岗位为逻辑起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
(2)运用项目教学法,实施工作任务。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单在课堂上,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都是用语言文字描述的,而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经济业务是用各种单证、票据、账簿记载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书本知识严重脱离了实际,学生缺少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技能。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思想落实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知识为本位的“灌输式”单向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工作任务的实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情境导入,提出工作任务;第二阶段是学生探究尝试,发现问题;第三阶段是交流讨论;第四个阶段是学生操作实践、巩固提高。教师可以以一套模拟企业的`账务资料为背景,采用真实的账证材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从建账到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凭证汇总并据此登记总账到期末调账、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及证表装订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任务。教师确定工作任务以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工作任务,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相应的知识或技能,看看其它同学是如何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开阔思维,在思路上得到一些启发。
(3)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注重的是隐性能力,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改变期末突击并一次考试定终身带来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不扎实的弊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实现以知识考核为主转向以能力考核为主,以理论考核为主转向以实践考核为主,以结果考核为主转向以过程考核为主。建立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体系。企业实践考核主要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定。最终将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形成学生学习成果鉴定。在考核中增加实务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很高兴终于念完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关于会计之类的课程,这个学期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还是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是我对会计学的一些感触与想法。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指教。谢谢。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会计学基础的知识。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使我对会计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深知会计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业运作中。
在学习当中我了解到会计要素,如果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的话,就产生了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制度也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我们必须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进行太多太深的扩展,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说实话,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觉得很枯燥,不过在后面的学习中让我越来越有兴趣,主要是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记硬背,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
4.学习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 篇四
每节课老师都给我们留了一定的时间来课堂发言,交流一下最新的经济学新闻以及一些经济学知识,单单从内容上讲,这些信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一些课本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一位同学就用一个孤岛上的事例简单明了地向我们阐述了。另一方面,课堂发言是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因为平常我们这样上去讲的机会是不多的。理学院的一位同学就用英语完成了他的课堂发言,既把内容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又不乏新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上课的另一部分是讲他的留洋经历,把外国的一些情况都介绍给了我们。每次讲到一个话题,老师就可以从此引出去,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地将一大堆与此有关的东西。我觉得这样非常好,作为一门通识课,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老师在这方面教给我们的都是十分好的材料,很好地促进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比如说留洋,其实我自从高考以来一直觉得出国不怎么样的,所以我没去中科大,觉得读大学就是为了出国是一种悲哀。现在逐渐地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我是学机械的,如果想在这方面有一定造诣的话,那么至少应该去看看世界的一流水平是怎么样的。
关于经济学,以前觉得是一门不太精确的学问,比如某个地方发生金融危机,然后有几个专家跳出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事实证明他们分析错了。于是我就想怎么连专家都会分析错呢,那我们这些学经济不是都在扯淡吗?以前一直认为经济学是很文科的一门学问,只要背一背记一记什么的。然而翻开这本书,我的认识又发生变化了,经济学是很精确的,至少应用微积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死记硬背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要靠理解。
这本书的上篇讲的是微观经济学,上课讲的是比较详细的,但是课程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每节课的课堂发言,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留给我们自己看了。不过作为一门通识课,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也是很不错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微观经济学的很多部分都涉及到了相当繁琐的数学运算,学完这部分的内容,我了解了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等等,让我对微观这两个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宏观经济学是这本书的下篇,相比与微观经济学,这部分的内容把重点放在了经济的总体上面,像通货膨胀这样的名词,以前虽然也接触过,但是学完了这部分内容后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了。
这本书只上了短短的八周,虽然作业论文考试的任务还是很艰巨,很多同学包括我很害怕闭卷考(现在已经改成开卷了),但是我还是很庆幸能够选上这门课,老师的讲课以及带来的课外信息都让我们受益良多。
5.法律基础学习体会 篇五
题目: 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 内容:
1、论文字数1000字左右;
2、文章内容真实,能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学号: *** 姓名: 许卫华 身份证号: 14240102161419 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
这学期北航远程教育学院为我们开设了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虽然以前在中学生时代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让我对法律有所了解,工作后对法律接触不少,但还只是很表面的,很感性的认识,这学期虽然没有坐在教室里听讲,但通过网络上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所学,领悟到法律的深层次内涵,有了理性的认识,通过学习使我的法律意识产生了一定的质变。联系到自己生活的当前的这个社会,我感觉在法制建设方面,我们当代青年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经历的和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使我们理解了法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民主法治思想,掌握了基本的法学知识,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规范,提高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做为新一代的青年,作为21世纪的中国的建设者,我们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加强自我修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在现在社会有许多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把法律当回事,说只要我不触犯法律就行了,因此
我认为我国应该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性。如何树立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完善现有法律,使法律成为值得崇尚的法律。
完善现有法律也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基础要件。良好的法律必须能够充分表达民意。只有当法律充分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意志,社会成员才会对法律产生高度的认同,认识到法律并不是约束自己行为的羁绊,而是保护公民各种权利的手段,是自己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必需物。正因为法律是自己的,社会公众才会从内心尊重法律,法律也才真正具有权威性。
2)全民学法,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
良法为树立法律权威奠定了基础,而公众的法律观念则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力。因为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人们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当公众将法律规则和制度内化为一种内心的观念时,公众对法的认识就注入了理性的角色和力量,积极肯定法的意义,自觉认同和尊重法律的权威。
3)建立完善的执法制度及执法队伍,公正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公正执法是树立法律权威观念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这个社会不排除还存在官官相护的现象,这也是存在腐败的原因,国家严厉打击,抓出腐败分子。特别是今年中纪委的行动大大打击了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反腐深入人心,反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真真正正得以实现。
法律和每个公民都是息息相关的.学习法律基础对每个人有重大意义和实际用途: 第一,学法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有的青年人因为不懂法,不知道哪些行为可以自由选择做与不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哪些行为必需做,遇上事情不能正确处理,稀里糊涂就违了法,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学法有利于公民维护合法权益。学生、农民、干部、工人亦是公民,拥有公民的合法权益,一旦遇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学法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大学生毕业时找工作要用上劳动法、申领办企业的证照要用上行政法,和他人做生意要用上合同法,将来成家立业也要用上婚姻法等等。通过学习经济法规,学习合同法,学习婚姻法,学习教育法。是我们深刻的理解到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使我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正确的行使我们的权利,正确的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更能正确地遵守法律规定,使我们更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扰,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法律知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素质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公平交易,平等……,在生活过程中,遵守法律,享受个人权利,履行义务。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国与国之间 的法律,这些法律所规范的范围不仅仅在国内,而是规范国际关系。了解了如何处理国际关系。
作为新世纪青年一代,我们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也是先进文化技术水平的先进代表,我们要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人民公仆的义务感。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加强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树立人民公仆的法律义务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工人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个良好公民。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法律基础我们能更好的去理解相关法律的条款,从这一点我认为学习法律基础确实受益菲浅。虽然这门课结束了,但是我还是会好好的学习其他的相关法律,这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所必须学的。学习法律基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学习法律基础普及法律知识可以培养当代公民遵纪守法的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我们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在我们的权益受的侵害时,能更好的运用法律武器来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2)学习法律基础课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支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好准备。
3)学习法律基础可以完善和优化青年一代的知识结构以及文化素质,让我们在社会上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能更好的立足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
6.《基础汉语》教学处理思考 篇六
孟艳丽主编的《基础汉语》是面向全军外训单位预备教学的通用教材, 适用对象为汉语零起点或者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军学员, 是外军学员最直接接触的汉语教材之一, 目前全军各大教学单位基本采用了该教材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此套教材, 既有语言技能类的基础训练, 又有文化知识的专门培训, 涵盖了对外汉语基本学习内容, 体系非常完备。它分为入门篇和初级篇两册, 每册20 课, 由于该课本是对外军学员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 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 是最有利于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 以及军队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主要选取《基础汉语》入门篇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这部教材, 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 具有特别重要的开启意义。
二、《基础汉语》入门篇涉及的文化内容类别
到目前为止, 由于正式的文化大纲尚未出台,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不像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那样明确而完整。正是因为如此, 在文化的分类问题上学界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我们目前采用 《中国文化教学大纲》是由卢伟为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而制定的。他将中国文化中的三种文化项目 (言语行为模式、非言语行为模式和当代国情与古代背景知识) 分为10 个总类, 31 个子类, 总共涉及190 个文化素 (下文简称“190 文化素”) 。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是目前中美两国教育部之间最大的教育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通过网络为美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和中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提供服务。“190 文化素”是最新的文化体系研究成果, 受到美国文化教学理念的直接影响, 建立在中美合作以及充分的中美文化对比基础之上。“190 文化素”也存在不足之处, 它仅是对一部教材中具体使用的文化点的归纳、梳理和整合, 而且也没有对其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分级。另外这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可以根据需要补充新的总类和内容。不过, “190 文化素”包括总类、子类和具体的文化因素, 分类较为全面。本文将以“190 文化素”的分类为依据, 具体分析《基础汉语》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化的层级问题。
在进行考查时, 我们运用了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提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桂诗春、宁春岩认为, 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事物适合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而那些较稳定一致的、能辨认出来的处理方法和能量化的结果则适合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 以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因此, 本文的研究将主要从《基础汉语》课文入手, 以词汇为主要依据, 从教材中提取相应的中国文化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统计。由于词汇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类时必须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另外, 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 词汇的语义也有一定的客观性, 而且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词汇、功能、语法大纲, 这些则是我们对文化内容进行定量处理的基础。总而言之, 定性、定量分析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 才能更有说服力。
根据卢伟“190 文化素”中的十大文化类别的划分, 我们提取了《基础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并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在统计过程中, 对于重复出现的文化内容, 比如社会交际类的打招呼、致谢等, 只算作一个。对于看似不同但实际相同的文化内容, 如王老师、赵队长等, 也只算作一个, 记为“姓+ 职业”。对于同一篇课文中出现的一系列相关文化内容, 如馒头、饺子、包子等, 也只算作一个。
此外, 任何的分类都可能是交叉和兼容的, 同一文化内容从不同角度看可能属于不同类别。因此笔者从课文入手, 结合具体语境对文化内容进行定性分析, 从而最终确定其类别, 以尽力确保文化分类及统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基础汉语》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类别的具体划分, 详表1 (见文后) 。
通过表1, 我们发现《基础汉语》入门篇共涉及36 个文化点, 总量偏少, 以当代文化内容为主。文化内容分布比较平均, 几乎每一课都会涉及一处文化内容。文化点主要出现在课文部分, 语法、注释部分也有对课文中相应文化内容的解释说明, 但数量较少。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基础汉语》入门篇中涉及的文化内容的类别分布情况, 笔者根据表1 的统计结果, 制作了表2 (见文后) 。
总而言之, 《基础汉语》入门篇中涉及的文化内容总量较少, 类别也不够全面。考虑到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有限, 这样的编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将我军的一些基本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 其中包括军兵种的介绍, 军队军衔和职务, 这在以往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中都没有涉及到的, 这主要是由该本教材的使用用途和范围所决定。从另一个角度也补充了我军文化形象地一个窗口。总体来讲, 由于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偏少, 又缺乏相应的文化解释,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适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补充, 才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建构起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 不至于以偏概全。
三、《基础汉语》入门篇中国文化构建策略
首先, 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具备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包括教师对待中国文化和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的态度, 以及对汉语学习者理解乃至依附中国文化的引导。针对这一问题, 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见解。王志军认为, 教师应当具备“多元共生意识、平等对话意识、求同存异意识、文化对比意识和文化诱导意识”。在这五种文化意识中, 前三者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文化动机诱导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 才能够很好的确保对外汉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其次, 对外汉语教师应增加中外文化知识储备, 掌握系统的汉语语言学知识, 具备优秀的汉语交际能力, 这是对汉语教师的首要要求。此外, 汉语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对比语言学知识, 例如, 了解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异同, 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其母语的负迁移等干扰。以上都是针对汉语教师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 关于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刘晓梅认为, 汉语教师除了应当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 同时还应该具备解释制约交际行为的深层次文化因素的能力, 在文化对比中挖掘文化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 从而帮助学习者尽快消除文化冲突。
中国文化是历史的, 也是现代的, 是曾经的, 也是当下的。历史上形成的行为方式发展到现在必定具有时代的影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也会形成一种文化特色。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 渐渐传播开来, 更重的是要让外国学生理解这种文化, 接受这种文化, 这对良好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才是最重要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介绍中国文化, 目的是为了能够建立起中国文化形象这一重要的世界形象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过程中, 教材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具备分析教材中的编写思想的能力, 并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是对入门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分析, 通过课文直接介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这样的方式,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 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合情合理的分析, 向学习者展现全景式的中国文化, 帮助他们全面、深刻的认识中国文化, 从而建构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
7.学习会计基础学心得 篇七
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这门课时,必须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识记是指能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识记这个最低层次上。较高层次是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但识记和领会还不够,还要会应用,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其中,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事实上,每门课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再说,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此之多,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8.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 篇八
ZD8898 一.电子技术基础是通信、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上述专业最底层,最基础的课程。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两门基础课的学习,你才能学好这两门课。如果这两门基础课程学不好,可以肯定,其它的专业课程也学不好。因为没有扎实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就无法理解和掌握其它的专业课程的知识。例如高频电路、自动控制、计算机接口电路、微型计算机技术等等。假如你对放大、反馈、振荡、滤波电路都读不懂,你怎么能读懂彩色电视机电路图、DVD电路图?如果你对数字电路一窍不通,你怎么去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你怎么能成为出色的电气工程师?
二.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使你学好电子技术有充足的学习动力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想要学习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对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
例如歌手,除了其本身有好的嗓子外,他(她)们肯定对唱歌有浓厚的兴趣,他(她)们才能如此刻苦去学习,才能成为百姓们喜爱的歌唱演员。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出来的歌手,如李玉刚、阿宝、朱之文、石头、玖月奇迹、凤凰传奇、王二妮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样,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也如此。只有对这门课程有兴趣,不是老师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学好电子技术基础。
本人能从事电子技术工作数十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好电子技术,对电子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我在大学学的专业是物理专业,而不是电子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三线的工厂,当时正是文化革命时期,到了工厂就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六、七年的时间,和其它工人师傅一样,一直在车间生产第一线。三班倒,干的是高温作业,又热又累的工作。尽管干的别的工种的活,但我热爱电子技术。到工厂之后,对电器、电子特别有兴趣。就自学电工、半导体以及电子方面的知识。自己组装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技术的水平得到提高。在车间实现了多项技术革新。如程序控制的熔结炉、涡流棒材探伤仪等。后来成为电气工程师。80年代,本人又从研究所调回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同时负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电器维修工作。所以说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本人深有体会。
三.电子技术基础是比较难学的课程。
无论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都是难度较大的课程。与文科课程不一样,对于电子技术课程,不但要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基础知识,而且要真正弄懂其原理,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课程中,有些内容不容易掌握。例如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数字电路中的逻辑函数表示方法、各种门电路的结构、原理、功能,时序电路的分析、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等内容都比较难学。只有多花精力、认真刻苦学习,才能真正学好。
四.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程性的科学,实践性非常强。
离开电子技术的实验,电子技术基础是学不好的。本人体会到,只有认真做好电子实验,多多进行实践,才能真正学好电子技术。例如,最简单的焊接元器件的技能,不经过实践就无法掌握。
例如,如果你自己组装过一部超外差式收音机又亲自动手调试,你就对震荡电路、高频放大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和音频放大电路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因为你已经进行了焊接、组装、调试。即进行了实践,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例如,在放大电路中,各元件有什么作用?元件参数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OTL和OCL功放电路如何进行调整才能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达到最大效率?在数字电路中,如何才能设计出符合需要的最简单、元器件用的最少、性价比最高的逻辑电路?如何用现有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出所需要逻辑功能的电路?如此等等,没有实验和实践,是完全无法做到的。
因此,对希望自己以后要成为有所作为的电子电气工程师的朋友,在学习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多做实验,多多实践,这样才能学好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五.终生学习,永无止境
与其他的科学技术一样,电子技术科学也不断向前发展,永无止境,所以即使已经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的人,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地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9.水闸基础处理及防渗施工浅析 篇九
某枢纽工程10孔水闸、一孔100t级船闸和十四联连接刺墙等, 总长度226m。水闸现主要功能是汛期排泄富水流域洪水, 阻止江水倒灌以及内河航运、交通等, 加固后增加了反向挡水功能, 内河枯水期水位长期恒定在17.12m, 最大水头差达11m, 相应带来灌溉和水淹灭螺功能。水闸下游设消力池, 池长38.1m, 深2m, 厚1m。消力池末端接45m长的海漫和13.2m长的防冲槽。水闸上游设混凝土防冲铺盖, 长15m。消力池及水闸上游防冲铺盖部位两侧增设翼墙, 翼墙呈扩散布置, 墙顶高程10.13m, 为钢筋砼扶壁式结构和重力式砼结构。本工程的基础处理防渗工程主要为水闸段的岩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以及建基面的地质缺陷处理。固结灌浆的工程量为2500m, 帷幕灌浆为1000m。
2 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的目的是增强基岩的整体性, 提高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 安排在盖层砼浇筑完且达到50%设计强度以后进行。施工时应遵循逐渐加密的原则, 一般分两个次序进行, 当基岩破碎、串浆严重时分三个次序施工, 第一序用较低的灌浆压力进行封闭灌浆, 第二序用较高的压力进行灌浆, 其施工程序为:固结灌浆施工内容包括钻孔、灌浆浆液的配制及灌浆压力的确定、钻孔冲洗与压水试验、灌浆、封孔及质量检查等。
2.1 钻孔
盖层砼内埋设φ80mm的钢管, 以减少钻孔工程量, 加快施工进度, 基岩内灌浆孔采用28型手风钻钻孔。其余钻孔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按规范要求, 钻孔从较低一端开始向较高一端推进。所有钻孔按设计图纸及要求统一编号。钻孔施工顺序为:物探测试孔抬动观测孔先导孔灌浆Ⅰ序孔灌浆Ⅱ孔灌浆Ⅲ序孔检查孔。各种钻孔孔径分别为:抬动观测孔、物探测试孔、检查孔为φ76mm, 固结灌浆孔为φ42mm, 钻孔深度与灌浆深度相对应, 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2.2 灌浆浆液的配制及灌浆压力的确定
固结灌浆浆液以纯水泥浆为主, 当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吃浆量很大时, 采用水泥砂浆。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子采用粒径不大于2.5mm, 细度模数不大于2.0的天然砂。在施工现场建立拌浆站, 采用低速浆液搅拌机拌和浆液。灌浆压力根据岩层情况和盖重情况确定。该工程盖重一般小于4m, 故灌浆压力采用0.3~0.5MPa。对有水平节理和夹层或有张开裂隙及软弱夹层的部位, 应适当降低灌浆压力, 以防岩面发生松动和错动。
2.3 钻孔冲洗与压水试验
灌浆孔及孔内各灌浆段的裂隙均应进行冲洗, 采用灌浆机压力水脉动方式进行, 冲洗串孔裂隙采用风、水轮换方式进行。冲洗压力以不宜大于灌浆压力的80%, 且不大于0.5MPa。在钻孔及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的孔数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10%, 试验水压力采用80%的灌浆压力。
2.4 灌浆作业
固结灌浆采用TBW200/40型灌浆机, 采取孔内循环灌浆, 其射泵管距孔底小于0.5m。对孔深小于8m者, 除基岩特别破碎或吸浆量特别大的情况外, 采取全孔一段灌注, 孔深大于8m者, 分段灌浆。
灌浆的浆液变换原则是:由稀变浓, 水灰比采用3∶1、2∶1、1∶1、0.8∶1、0.6∶1、0.5∶1 (重量比) 等6个级别, 初始水灰比采用3∶1。浆液的变换标准为: (1) 当灌浆压力保护不变, 注入率持续减少时, 或者注入率保持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 不得改变水灰比。 (2) 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到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 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 应改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 (3)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 根据具体情况, 可越级变浓。固结灌浆的结束标准为:在设计灌浆压力下, 吸浆量大于0.4L/min持续30min即可结束灌浆。
2.5 封孔及质量检查
灌浆全孔结束灌浆后, 及时验收, 合格后进行封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进行封孔。固结灌浆全部完成后, 进行灌浆质量检查。检查方法为用手风钻打检查孔 (检查孔数为灌浆总数的5%) , 对检查孔内进行压水试验, 其结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时即为合格。
3 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是常用且有效的基础防渗处理方法, 但在灌浆施工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往往导致部分区域的灌浆效果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严重影响灌浆基础的整体强度。帷幕灌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效益。为减少水闸地基的渗流量, 降低渗透压力, 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 根据设计要求, 需对水闸下游基岩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的施工程序为:帷幕灌浆的施工, 按先下游排、后上游排的顺序进行, 同一排中的灌浆孔, 应按逐渐加密的原则进行。孔序多少, 视地层情况和设计要求而定, 以尽量避免串浆为原则。
3.1 钻孔
对帷幕灌浆孔进行统一编号, 经测量定位后采用回转式地质钻机及金刚石钻头机钻孔。孔口段孔径为φ76mm, 以下为φ56mm。钻孔顺序为:物探测试孔抬动观测孔先导孔灌浆Ⅰ序孔灌浆Ⅱ序孔检查孔。
3.2 灌浆浆液配制灌浆压力的确定及灌浆段长的划分
帷幕灌浆的灌液配制与固结灌浆的方法相同, 可参照进行。帷幕灌浆的最大灌浆压力为1MPa。帷幕灌浆的孔深应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先导孔应伸入帷幕设计底线以下5.0 m;帷幕灌浆孔段透水率应小于3Lu, 如大于此值, 应自动加涂钻孔, 当加深两段后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及时上报, 并按指示进行处理。
3.3 灌浆过程中注意事项
(1) 孔口封闭器安装前检查密封圈、胶球等是否完好。 (2) 利用钻杆作射浆管时, 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3) 灌浆过程中, 各级水灰比浆液必须准确, 浆液变换必须按照规范或设计执行。 (4) 灌浆过程中随时保证射浆管转动及上下移动, 并且孔口封闭器部位不漏浆。 (5) 冒浆、漏浆、回浆返浓、串浆等特殊情况时必须按照规范或技术要求处理。 (6) 每孔段进行灌浆时, 结束压力必须达到设计压力。 (7) 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 灌浆中事故处理
灌浆发生冒浆时, 视具体情况采用封堵或降低压力的方法处理;机械故障致使灌浆中断时间超过30min, 应重新扫孔、冲孔后灌浆;对于灌浆由于事故原因孔深不够者, 可视具体情况在原孔位附近补打或用检查孔方式加以解决。
5 帷幕灌浆质量与效果评价
检查帷幕灌浆质量与效果的标准, 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SL62-94) 规定, 经帷幕灌浆后, 坝基帷幕检查孔岩石在压力为0.4MPa作用下, 当压力试验透水率≤10Lu, 即视为合格;另外可以从序次单位耗灰量随序次增加而递减的规律来衡量。
6 结语
大坝基础灌浆在冬季施工, 因受水温、气温、施工条件各方面的影响, 施工质量虽然得到了保证, 但是经济上费用较大, 为此应尽量避免在冬季进行施工。
摘要:文章阐述了水闸段的岩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以及建基面的地质缺陷处理, 较好地解决了水闸基础渗漏现象, 确保了水库大坝的安全。
10.管理学基础学习心得 篇十
12春管理(专)***
“管理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学问,对这门学问的掌握,将使人受益无穷。”这是教材前言里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我既是一个被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既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工作,又要有艺术能力去协调。尽管在平时工作中,自认为对管理工作也实践得小有成绩,但是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还是发现了不少现实管理中存在的偏颇和不足,可以说,《管理学基础》的学习是一次对实际工作的良好梳理。以下是我理出来的几点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管理最重要的是明确目标——计划。
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中国人有句俗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是一半。可见“计划”在整个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多重要,它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吕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到过中国文字的精妙之处,用在理解“计划”二字也行得通,“统计”加上“策划”既定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安排好适当的人员,也就是分工,每个环节都事先理清思路,理论上就能达到最终结果。
无论是大到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有工作总结、部署、任务,以及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规划;小到泡壶茶喝,洗水壶、放凉水、烧水、拿茶叶等一系列的统筹方法。这都说明一个管理的顺序原则:先动脑再动手。我得到的最大启示也就是:管理中事先考虑得越周全仔细,后面完成各种任务过程中就能少遇挫折,还有助于提高效率。
二、管理最关键的是把握过程——控制。
控制是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纠偏。
孙悟空神通广大,但是对于佛祖来说,一切尽在掌握中。所以说这门《管理学》相当有用的地方就在于解析“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人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预算控制等等,这些人力资源、产品质量、成本预算等都是有着相互影响作用的,“控
制”也可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
控制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去运作,比如说管理一个广告部门,现在要迅速完成一本公司的宣传画册,目标和计划已经指定完成,下发到相关的每个部门成员,包括摄影师负责画册的图片、文案负责宣传文字的撰写、平面设计负责图文排版,他们每个人只知道自己会做的部分,但是工作又是需要同时展开的。任务下达之后,密切关注他们的进度。如果不闻不问,平面设计师可以推托等文案写好稿子、摄影师拍好图片提供给他,他再动手排版;摄影师也可以推托让设计师先提供图片拍摄脚本或者要求再动手去拍;文案也可以推托要求设计师提供版面数量再根据它填文案;这样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进度。这种时候单独的去做某个人的思想工作就没有效果了,得激发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发挥群策群力的功能,化控制与无形之中,设计师可以按照共同创意好的画册提纲安排布局,摄影师和文案也可以分头创作主题一致的稿子出来,这样共同完成任务的时候,再加上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大家都会很有成就感。
当然,控制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针对有效的管理,不用局限在固定的模式,面对不同情况不同目的,可以有灵活的管理选择。
三、管理最基础的是自我管理。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管理者恰恰就经常在做这种“世界上最难的事”。还有人说“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我们知道高层管理需要全才;中层管理需要专才;基层管理也需要专才。还有《管理学》第一章里就有写到的管理者角色“精神领袖”。
11.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篇十一
单县中医院 陈新华
数年来的学习和临床,使我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两种医学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说中西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中医和西医在认识疾病的视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什幺?就是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学说等,这些是先哲认识、解释世间万物存在、演变、消亡的理论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方法论。古人读书必读四书五经,这五经里面就有《易》(《诗》、《书》、《礼》、《易》、《春秋》)。在古代这些理论认识是毋庸臵疑的真理,就像今天的数理化。
时过境迁,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现代医学建立的基础)已经成为我们自幼在学校学习的认识事物的准则。中国古代哲学(科学)如易学之属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一种“玄学”,甚至干脆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了,中医随之自然地让人们觉得很“玄”了。时下就连中医学院的一些老师、学生都不信任中医了,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产生的原因,这里暂不讨论。问题是中医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学呢?我想,关键是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地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哲学),进而用这种思维来理解中医。时刻用中医的理法观念来认识和治疗疾病、不受现代医学观念的影响,是能否成为真正的中医生的基础。中医工作者必需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为师者必不能授人以医道之真谛而贻害无穷;为学者必误入歧途而流于半解,甚者对中医失却信心;若以为医必不能正确把握辨证施治之灵魂,其方药亦不能合于理法矣!
我们必需清楚地认识到,用现代医学的观念来看中医或许中医很不“科学”;然而当我们用中医的理法认识来审视西医,其也并不完全“科学”。为什幺呢?因为中、西医各脱胎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理法
体系,各有各的认识角度和评价标准,用各自的标准去评价对方都是不恰当的,就像不能用篮球的规则来评判足球一样。
长期的学习加上几年完全独立的临床工作,我对医学的看法自然深入了很多。再次入学,对中医的教育状况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初次入学时我很想学好西医,觉得西医学的很多东西是“很先进”的,所以花了很长时间阅读西医方面的书籍。西医学知识的积累在临床上确实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但是我经常感到西医的东西在影响着我的中医思维。我想很多在临床上工作的、能冷静下来思考的中医生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中医生的悲哀,然而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幺呢?我想,也许是现行的体制特点。
虽然以后我亦将是一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但我一直有一个很极端的看法就是中医生和西医生的身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就是现行的中西医结合的体制特点(方式)要改变:一个人搞中医就得单纯搞中医,不能同时搞西医。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完全以西医有关糖尿病的发病基理和治疗手段为标准,还有谁会认真的按中医的理法辩证治疗消渴病呢?那怎幺办?很自然的,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大家都会尽量充实治疗糖尿病的西医知识。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观念完全改变了,精力也分散了,还谈什幺继承、发扬、创新?然而,目前中医发展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真正的中医生很少了,而真正搞中医、钻研经文的人就更少了,中医的精华与真谛将有慢慢消亡的危险!现在连民众都知道很多中医院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挂中医之名行西医之实!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看待的问题。
中、西医生的角色集中于一人,带来的一大弊病就是西医思维的影响。这种干扰往往自己不易觉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而这种影响往往是致命的,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中西医分属于两个完全独立的理法系统,任何以西医的观念来处方用药都会影响到作为一个中医生的辩证施治思维。
我在这里不是在鼓吹纯而又纯的中医,而是指出,中医的理法系统是完全有别于西医的理论、治疗观念的,作为中医生决不可受到西医观念的误导。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受到西医知识的影响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加深对中医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排除西医知识产生的消极影响。
西医的知识我们还是一样要学的,这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中西医在很多方面确实可以互补的,就像前面谈到的糖尿病的治疗,在控制血糖方面西医有它很多优势,胰岛素的应用和制剂、给药方式的改进(人工胰岛不久必将面市)更是给不少糖尿病患者带来莫大的福音,然而,目前不管是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都不是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按中医的话说就是非治本的。然而中医治疗的出发点就是强调治本的(当然中医“本”的概念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病因),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药的辩证配合治疗,不少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更好地控制,减少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我想这都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时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体现。
综上所述,我是不反对中西医结合的,只是希望这种结合不要变成“错合”,不要“中不成西不就”。
12.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探索 篇十二
关键词:地基处理,基础设计,施工设计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全面加强对地基基础的设计和处理水平可以切实保障建筑的有效施工建设。但是在进行地基基础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切实考虑建筑的结构类型和使用功能, 并实地考察建筑建设区域的地理环境, 全面了解建筑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情况, 并对考察得到的数据加以有效利用,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地基处理和建筑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 为满足建筑的需求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对地基基础的合理设计, 全面加强对地基的建设, 提高地基处理水平, 进而保障建筑建设施工的质量, 促进建筑行业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一、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 承载力。
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估量地基的承载情况, 保证建筑物给地基带来的附加压力能够保持在地基的承受能力和桩基承载力范围以内, 不会出现建筑倒塌等事故, 保证建筑的质量。
(二) 沉降量。
沉降量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是保障地基基础设计切实可行有效的重要因素, 是合理科学的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 尤其是对于一些建筑在深厚软粘土地基上的建筑物, 大大降低因不均匀的沉降而引起的危害。合理控制沉降量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还可以节省工程建设的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桩基的运用。
桩基运用的作用是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 它也是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尤其是在土质不良的地区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重视桩基的运用, 才能真正意义上保障建筑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地基处理的主要方式
(一) 强夯。
强夯法在我国主要适用于房屋、仓库、油罐、工业设备、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大型工程的地基加固, 为了切实考虑到对建筑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将建筑物建设后可能带来的改变加以考虑, 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预防对周边的建筑环境所产生影响, 所以对土质的要求主要是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相比其他填土工艺, 其优势主要有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比较简单, 适用范围比较广, 在节省材料方面的优势较大, 经济效益显著。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运行时振动所发出的的声音较大, 对周边环境和建筑产生严重影响,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并且从根本上加强对建筑工程整体的考量, 保证在不会破坏或影响毗邻建筑的前提下, 切实保证自身的质量。
(二) 振动沉管灌注桩。
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振动力将桩管沉入到地基预定的深度, 然后向桩管内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 再将桩管拔出, 混凝土和钢筋留在地下。目前振动沉管灌注桩法已经广泛使用于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 考虑到沉降量对建设施工的影响, 在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振动沉管灌注桩相对重视沉降量的范围和具体要求, 并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控制工作。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相比, 在同一条件下可以节约一半的钢筋, 节省成本, 速度快且无污染。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软土地基, 且单桩承载力较低。
(三) 螺旋钻孔压浆成桩法。
螺旋钻孔压浆桩是用长螺旋钻孔机一次性钻孔到达设计要求的深度, 在提钻的同时向孔内注入按设计要求制备的水泥浆, 注浆提钻后, 向孔内安放钢筋笼并加入碎石, 再经多次补浆面形成的无砂混凝土桩体。主要适用于填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碎石类等地层的桩基工程, 其优点主要有承载力比同尺寸的钻高, 施工速度快且无污染无噪音, 但是施工不当会引起浆液外溢, 影响施工质量。
(四) 桩端压力注浆法。
桩端压力注浆法是一种在施工前预先在灌注桩桩端部埋设注浆管和排废管,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高压泵在一定的压力下将一定量的水泥浆注入桩端, 让水泥浆慢慢向桩端土层和桩周渗透, 起到加固桩端持力层的作用, 进而提高桩端土及部分桩周土阻力。桩端压力注浆法相比普通灌注桩, 它的承载力较之提高了两到三倍, 在总体造价方面可以减少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预算。
三、加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有效措施
(一) 加强人员管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地基处理施工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工程的实现主要是靠劳动力, 机器都还只是辅助设备, 人才是决定地基处理施工成败的关键,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管理好施工人员, 建立健全的施工人员管理体制。在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找准自己的定位,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同时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当遇到困难时, 能够准确快熟作出最好的判断, 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协调能力。
(二) 做好技术准备。
地基处理施工需要许多技术上的支持, 不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一是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测量标准, 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测量效率, 加快工作进度;二是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 对施工的每一部都能有良好的规划, 对不同程度的状况提供合理科学有用的方案;三是要针对工程的特点, 在全面考察建筑施工地段的具体情况后, 结合当时当地的材料设备、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选择最佳方案。
(三) 合理组织施工。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 按照地基基础设计方案逐一进行。在遇到问题时需要施工团队可以临危不变, 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不耽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同时安全问题是一项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要加大对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力度, 重视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定期对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的相关人员做好技术培训, 在合适的时间、适当的阶段要做好人才的定期培训, 促进人们对地基处理施工的认识和了解。
四、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 在这个情况下, 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要求相关企业能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基基础的设计和地基处理作为建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地基基础的设计, 提高地基处理水平, 创新地基处理方式, 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心军.北京奥运物流仓库地基处理方案比选与实施[J].建筑结构, 2011, 10
[2]黄勇进.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3]马人乐, 孙永良, 黄冬平.风力发电塔基础设计改进研究[J].结构工程师, 2009, 5
[4]李红伟.浅议多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6
1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篇十三
正安,优秀的老师,带领着一群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进入神秘、无涯的美丽中医世界,怎一个cool字了得!两天的课程,似乎给我开启了另外一条路来体悟中医:学中医不必太过教条、死板地遵循教科书,而是在生活中感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那么感悟是什么?答案是:用心。我的导师说过:“每一个专业,学到精深,都是对人生的修炼,每一个人是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自己的。”我想,我该是中医药这条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认识中医?学习中医?怎么走好这条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种担心,在正安这个高平台上,我的“非零基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10多年的学习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规”学习中医,是一种幸运。但也因为受过那么多年“学院派”理论体系的影响,思路不免局限、偏激,兼容并包的空间领域越来越小,突然扭转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课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怎么走好这条中医的路?”也是这个问题让我有切入点的去“享受”两天的课程。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就是要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现象,生命本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和将来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寻“答案”,大自然告诉了我们所有的解决办法,没有发现、开启的,只是我们不知晓、无法感知到罢了。但并不代表答案没在那里。
三:尽量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意识”,建立起来很困难,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体会。
四:中医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中医的理念影响生活,同样:生活中的经历更能深刻地体验中医。活里顺境时,学会告诉自己,这是人生曲折的缓冲。在逆境时候,也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正好磨练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时。
似乎觉得中医之路刚刚开启,不徐不疾,稳步的前进吧!
14.基础会计、实习学习心得 篇十四
作为一名即将离开聊大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了四年的会计了,当然我学的也不是特别好,今天特别感谢老师给我这次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08年来到聊大,进入大学的第一歌学期,没有开设专业课,我们都十分期待,到了第二学期,开了一门专业课,那就是基础会计,到现在我对基础会计印象还特别深刻,因为《基础会计》是我们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是我们盼望了整整一学期的课程。纵观大学四年,我深深的感受到,学会计基础必须得打牢,因为这就像地基,地基不牢固,上层建筑就不牢固啊,这个基础就要从大一开始打,就要从基础会计开始打,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总的来说,基础会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样,后面的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等课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对于基础会计的学习,我觉得要以教材为主,紧跟老师的步伐。首先,我认为要对课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其总体结构,也许这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的,你要说对这门课学的有多好,比如人家问你,复式记账在哪一个章节啊,如果答不上来,说明你学习的还很不到位;其次,基础会计与其他课程(如高级会计学)还有点不一样,这是会计的基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对于这些概念、原理就一定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只有把基本的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内容。
对于基本概念、原理,我认为不仅要准确掌握其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灵活运用。对于基本概念,比如说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责等,对概念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得深刻理解;对于基本原理,比如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都必须掌握起规则。同时也要深层理解其含义,比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学习是不仅要掌握其规则,同时还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此规则,此规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应用等。总之,我认为,要学好会计,要从学基础会计开始,态度特别重要,态度决定高度。因为我们刚进入大学不久,觉得大学可以好好玩了,其实不然,大一必须要培养对会计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要注重学习的方法,基础会计中对知识的介绍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要按先后顺序进行学习;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学习会计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温故而知新,会计知识的联系
是比较紧密的,同时基础会计又是学习其他会计学科的基础,所以学完之后经常复习一下,经常练练分录题,不仅有利于基础会计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后面专业知识的理解。
对于基础会计的学习,我想在座的许多同学可能都比我学的好,因为即将毕业了,前段时间去实习了,跟大家分享一些实习经历吧。会计学作为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学科,实习是检验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成果的最好的试金石。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实习,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从知识上讲,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道德素质讲,就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而言,我们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始终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特别需要细心和专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我认为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而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银行实习了一段时间,对这点感触颇深。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我们要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多学习。
15.建筑地基的基础危害及处理方法 篇十五
由于土的压缩性大、强度小, 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上部结构荷载不能直接通过墙、柱等传给下部土层 (地基) , 而必须在墙、柱、底梁等和地基接触处适当扩大尺寸, 把荷载扩散以后安全地传递给地基, 这种位于建筑物墙、柱、底梁以下, 经过适当扩大尺寸的建筑物最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建筑物的修建使地基中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改变,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力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建筑物荷载作用后 (地基应力状态改变后) 的地基土变形的强度和稳定性, 保证地基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能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控制地基的沉降使之不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 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的变形而损害或者影响其正常的使用。
一、地基基础危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1. 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
1955年始建的巴西某11层大厦长25m, 宽12m, 支承在99根长21m的钢筋混凝土桩上。1958年大厦建成后, 发现其背后明显下沉。同年1月30日, 该建筑物的沉降速度高达每小时4mm, 当日晚8时许, 大厦在20s内倒塌。后查明该大厦下有25m厚的沼泽土, 而其下的桩长仅有21m, 为深入其下的坚固土层, 倒塌是由于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所致。
2. 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我国名胜苏州虎丘塔建于959~961年, 为七级八角形砖塔, 塔底直径13.66m, 高47.5m, 重63 000k N。塔建成后由于历经战火破坏、风雨侵蚀而严重损坏, 我国于1956~1957年对其进行了上部结构修缮, 但修缮的结果使塔体重量增加了约2 000k N, 同时加速了塔体的不均匀沉降, 塔顶偏离中心线的距离由1957年的1.7m发展到1978年的2.31m, 并导致地层砌体产生局部破坏。后于1983年对该塔进行了基础托换, 使不均匀沉降得以控制。
3. 地基产生过量沉降。
我国广深铁路k2+150段线路地处山涧流水地带, 淤泥覆盖层较厚, 通车后路基不断下沉, 1975年后, 严重地段每旬下沉量高达12~16mm, 其他地段每旬下沉量为8~12mm不等, 路基的下沉不仅增加了该段铁路的维修保养作业量, 更严重威胁着铁路列车的安全营运。该路段后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进行了路基土加固处理。
4. 地基液化失效。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我国唐山市的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震级为7.8级, 大量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损毁, 地基土的液化失效是主要原因之一, 唐山矿冶学院图书馆书库因地基液化失效致使其第一层全部陷入地面以下。
二、建筑物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1. 换填垫层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 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 并夯压密实, 形成垫层。
2. 顶压法。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 使地基土固结。
3. 真空预压法。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 而使地基固结。
4. 强夯法。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 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 将地基土夯实。
5. 强夯置换法。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 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 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
6. 振冲法。
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 使松砂土层振密, 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 然后回填碎石等粗粒料形成桩柱, 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
7. 砂石桩法。
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 再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 形成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并和原桩周围土组成复合地基。
8.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高黏结强度桩, 并由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
9. 夯实水泥土桩法。
将水泥和土按设计的比例拌和均匀, 在孔内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而形成的加固体, 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
1 0. 水泥土搅拌法。
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 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 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 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
1 1. 深层搅拌法。使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简称湿法。
1 2. 粉体喷搅法。使用水泥粉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简称干法。
1 3. 高压喷射注浆法。
用高压水泥浆通过钻杆由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 形成喷射流, 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和形成水泥土加固体。
1 4. 石灰桩法。
由生石灰与粉煤灰等掺合料拌和均匀, 在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竖向增强体, 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 5. 灰土挤密桩法。
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 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 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
16.土挤密桩法。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 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素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土桩, 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
17.柱锤冲扩桩法。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冲击成孔, 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 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
18.单液硅化法。采用硅酸钠溶液注入地基土层中, 使土粒之间及其表面形成硅酸凝胶薄膜, 增强了土颗粒间的联结, 赋予土耐水性、稳固性和不湿陷性, 并提高土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19.碱液法。将加热后的碱液 (即氢氧化钠溶液) , 以无压自流方式注入士中, 使土粒表面融合胶结形成难溶于水且具有高强度钙、铝硅酸盐的络合物, 从而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 提高地基承载力。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公文行文规定基础考试07-02
公文基础知识培训09-23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06-15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试题(不带答案)09-18
5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请示和报告的区别11-07
法律基础学习心得10-02
管理学基础学习心得07-04
商品学基础学习心得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