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共19篇)
1.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一
关于安全驾驶的个人体会
现如今,汽车已经成为日益普及的交通工具,每年新增的驾驶员也是成千上万。同时各种交通事故也是层出不穷,但如果掌握了基本的安全行车常识,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减少很多麻烦。
1.基本操作一定要熟练。起步和停车及换挡(手动)这些基本操作一定要非常熟练。对新手而言,一定要练到和走路吃饭一样熟练才行。否则,哪有精力应付瞬息万变的路况。除了开车之外,没事的时候也可以模拟操作,就是脑袋想,手脚配合练习这些动作,就像练习武术一样,时间长了,就会非常熟练了。2.在路上开车,只要在自己的车道内直线行驶,是最安全的,但要和前车保持车距。这时你可以不必理会其它的车辆。但要是变道或拐弯,就要小心了。要先打转向灯,再观察左右的车辆,然后缓慢变线,给其它车辆反应的时间,切忌突然变道或拐弯。拐弯时特别要注意A柱两侧有盲区,这时可以通过上身的前后左右的移动改变观察角度,可以发现盲区外的行人。
3.无特别情况,不要在行车道上突然停车。有些司机错过了路口或接听电话,就在路中间急停,使得后面的车辆纷纷刹车或避让,极易发生事故。要是遇到后面是超载的大货车,后果不堪设想!其实,错过路口根本不必惊慌,到前方掉头或重新换一条路线,也就多走几里路。现在导航都有重新规划路线的功能。那些在高速上急停或倒车的,完全是不要命了,还害了别人!
4.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车距。车速越快,距离应该越大。最坏的情况是前方紧急刹车,你就可以从容停车,不必急刹车,不但不会追人家的尾,也能让后车有时间反应而不至于撞到你!
5.开车精神要集中不能做其他事情,特别是视线不能离开车的前方,视线离开再回来,人有个反应过程,但路况瞬息万变的。前方可能刹车,旁边可能有车并线,自己的车也可能跑偏方向了。有很多在车内捡掉落的物品(如手机)出事故的,一定要再停车后再做这些事情(网上还有一个事例,高速上因为孩子喊了一声妈妈,女司机回头导致汽车撞护栏)。
6.过十字路口、红绿灯路口和巷子口这些地方一定要减速慢行,这些地方人多车多,路况复杂,就算是绿灯也要缓慢通过,因为行人和自行车电动车闯红灯的很多,很多人眼里就没有交通规则的,或认为警察管不了他。在新修的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更要小心,缓慢通过或停车观察后通过。很多车辆在这些路口都是呼啸而过,这些地方都是事故高发地。
7.还有一种叫做鬼探头情况也要特别注意。就是路边停靠的车辆或其它障碍物后面会突然冲出一个人或自行车,让你防不胜防。所以,为防范于未然,我们开车经过这些路边障碍物时,应减慢车速,并按喇叭,可能的话,尽量离这些东西远些。
8.夜晚开车因为光线不好,只能看到前方一、二十米,所以在路况不熟的道路上,速度不能快。否则,突然出现的路障或坑洼会让你措手不及。或者突然横过马路的行人和自行车也会让你手忙脚乱,发生危险。路上车灯光照射到马路上,呈灰白色。如果路面是黑色的,千万不要走,因为要么前面是大坑(或没有路了),要么前面路上都是水。这时,千万要停车查看,不能贸然前行!下雨天是最难开车的,因为路面上雨水对灯光的反射作用,路面全是黑的,很难看清,而且玻璃上都是雨水和雾气,视线极差。下雨的夜晚事故特别多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下雨的夜晚尽量不要开车外出,不得已开车也要很小心。
9.对车辆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开车前,需要检查的有轮胎的气压,简单点可以目测或用手进行按压,和平时的差别不大一般不要紧,如果减震不是很好的车,胎压可以适当低些,这样走不平的路会舒服很多。还有机油也要不定期检查,因为机油是有损耗的,油面在油尺上下刻度间偏上较好,低于中间位置就要添加(检查时车辆要停在平地),平时保养时注意修理厂是如何加机油的。还有防冻液也是会有损耗的,发现接近最低刻度就要添加(夏天可以用冷开水代替,冬天要买同型号的防冻液添加)。
10.停车时要注意拉好手刹,手动档的车最好挂上档(一档二档或倒档)。溜车的事故也很多。点火发动的时候最好养成踩离合和刹车的习惯,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还要记得检查灯光是否关掉,否则会把电瓶的电放光,电瓶也会寿命大减。最后检查玻璃是否关严实了,离开前要记得锁车。
11.现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车有价,人无价。车撞了不要紧,有保险公司,可以修理。但是人千万不能碰,因为无论是不是你的责任,你都是肇事车,而且会相当麻烦。所以,在路上不能和行人抢道,人多的地方,车速要慢,随时准备刹车避让。
以上是本人多年开车的一点心得,有些虽说是老生常谈,但也是本人的亲身体会,无论老手还是新手,在路上都丝毫不能大意。这些希望对新司机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2.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二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 网上办公、娱乐、购物等各种网络应用已充斥着我们每天的生活, 与此同时, 人们所拥有的个人信息被他人或非政府组织不正当利用甚至非法窃取的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垃圾短信、人肉搜索、电信诈骗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个人信息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 而且需要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进行行业自律, 更需要个人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进行自我保护。
1 网络个人信息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保护内容
1.1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个人信息遭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 给许多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困扰。个人信息遭泄露后的危害极大, 可概括为以下方面:垃圾短信源源不断、骚扰电话接二连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公司前来诈骗、冒充公安要求转帐、坑蒙拐骗乘虚而入、帐户钱款不翼而飞、个人名誉无端受毁和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
1.2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内容
网络个人信息主要是指存储于个人计算机、和网络上一切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数字信息, 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生日、身份证号码等个人基本资料, 手机号码、固定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QQ、微信和MSN号码等个人联系方式, 网银账号、游戏账号、网上股票交易账号、支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账户, 网页浏览记录、网上交易记录、论坛和聊天室发言记录等个人网络习惯, 记录、存储在网站数据库中的个人网络行为, 及其在虚拟空间中所有活动轨迹的描述等数据资料, 个人不愿被公开浏览、复制、传递的照片、录像、各类文档等个人文件数据。
2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
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途径:
2.1网站泄密
现在许多网站、论坛都需要用户注册账号后才能正常使用。因此, 每个网民拥有多个账号是很平常的事情。网站上的用户数据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泄露:黑客利用网站存在的安全漏洞入侵网站盗取用户数据库、网站内部工作人员倒卖用户信息和通过撞库攻击窃取用户数据。
2.2社交、聊天工具泄密
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使用社交网站和网络聊天工具, 并且在上面公布了自己的详细信息。如果权限设置不当, 个人信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窃取。
2.3利用钓鱼攻击窃取用户信息
钓鱼攻击是指网络不法分子通过钓鱼网站实施的一种网络欺诈行为, 它其实属于社会工程学的一种。这里把它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近年来钓鱼攻击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其危害已经超过此前肆虐的挂马网站, 很多用户都受到过钓鱼攻击的危害。
2.4通过木马、病毒窃取用户隐私信息
黑客利用木马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 远程控制用户电脑窃取隐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如多年前的“灰鸽子”就是一款非常著名的远程控制木马, 利用它, 黑客可以完全控制对方的电脑, 这时用户在攻击者面前已经毫无隐私可言了。还有会偷个人信息资料的数据盗窃恶意程序, 包括:键盘记录程序、画面截取程序、间谍程序、广告程序、后门程序、Bot等等, 都属于这一类。
3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手段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 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用户的能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站在为普通计算机用户服务的角度, 选取的技术手段适合普通计算机用户, 易于实现。
3.1 文件隐身加密
为文件赋予隐身功能几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大家只需在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页面中勾选“隐藏”可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后, 再进入系统“文件夹选项”项目中, 将“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和“不显示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的选项选中, 就能够隐藏。
3.2 抹除电脑使用痕迹
个人计算机上的上网或使用某些文档记录有可能会被一些人或黑客有意或无意查看, 这就有可能泄露一些个人信息。为此, 我们不妨将这些记录逐一抹除, 以防范重要数据被窃取, 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3.2.1 让上网记录不再显现
依次打开IE主菜单“工具→Internet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常规”选项卡, 单击“历史记录”区域中的“清除历史记录”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 即可将网址记录删除。
然后单击“内容”选项卡, 在“个人信息”区域中按下“自动完成”按钮, 分别在开启的“自动完成设置”对话框中按下“清除表单”和“清除密码”按钮, 即可删除诸如登录论坛时自动保存的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3.2.2 清理文档使用记录
开启操作系统中的“开始”菜单, 在“我最近的文档”中即可显现曾经打开过的文档历史记录。纵使存放文档记录的目录再深, 他人只需单击这些文档记录, 就能够直接浏览相关文件, 令泄密机会大增。为让使用记录消失, 现在可在“开始”菜单列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快捷菜单上的“属性”命令。
单击对话框中的“‘开始’菜单”选项卡, 按下“自定义”按钮, 然后切换到“高级”页面, 单击“清除列表”按钮, 即可将所显示的最近打开的文档名称列表删除。
3.2.3为QQ消息记录加密
现今QQ聊天工具已成为网友的必备工具, 因此保护自己与好友在聊天时的悄悄话也成为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我们以QQ2013为例, 利用其内置的功能, 确保QQ本地聊天记录的安全。以鼠标左键单击QQ界面左下角的“打开系统设置”图标, 依次选择“安全设置→消息记录”选项, 勾选右侧“启用消息记录加密”, 为加密本地聊天记录输入密码。另外, 勾选“退出QQ时自动删除所有消息记录”, 在退出QQ时便会自动删除消息记录。
3.3需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3.3.1设置各种密码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安全性
尽量设置不易识辨、较为复杂的密码, 如混合使用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等字符设置, 密码不宜设置过短, 应定期更新密码。如果有多个账号, 请为这些账号设置不同的复杂密码。
3.3.2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或他人电脑上登录网站
尤其是像网银、电子商务类网站这样非常重要的账号。
3.3.3使用聊天工具时应谨慎
尽量不要接收和访问陌生人发来的信息与文件, 聊天过程中不随意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
3.3.4慎用共享软件
不随意从网上下载软件, 下载任何软件时都应仔细查看下载地址及路径等。
3.3.5定期做数据备份工作
坚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一定要把重要的数据存储在两个以上独立的设备或介质上。
3.3.6尽量不要把重要数据存在电脑硬盘的安装操作系统的分区
防止系统崩溃后重新安装时由于疏忽而误删了数据。
4结束语
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和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个人信息网上流通日益频繁, 加上产业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是病毒制造者从单纯的炫耀技术, 转变为以获利为目的。因此, 网络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会日益凸显。同时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也促使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日新月异, 发展很快,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总结, 继续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
摘要: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网络环境下个人的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紧跟技术的发展, 普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知识, 从中甄选出适合普通用户使用的、系统的和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技术, 方便普通用户构筑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喻琳.网购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杨家兴.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策略探讨[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2 (7) .
[3]赵子剑, 王淼.从网易cookies浅析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发展[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3 (3) :34-37.
3.个人与国家的较量 篇三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升值与否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很显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不利,但是面对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央行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自身利益对人民币施以强压,另一方面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则会有数以万计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关门倒闭,届时大量失业人口将无法妥善安置。
汇率问题十分复杂,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通常情况下是以国家为单位处理汇率问题,然而有一个人,他曾经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他就是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乔治·索罗斯。
金融天才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本名是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匈牙利出生的美国籍犹太裔商人。现在他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他以在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中扮演的角色而闻名世界,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名。然而他最为著名的是其对资本市场和金钱敏锐的嗅觉,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乔治·索罗斯号称“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种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他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某种商品或货币的交易行情突变,市场的价格随着他的言论上升或下跌。一名电视台的记者曾对此作了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正因为他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
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反射理论”,简单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这就是“羊群效应”。索罗斯认为:“炒股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任何人都有弱点,同样,任何经济体系也都有弱点,那常常是最坚不可催的一点。‘羊群效应’是我们每一次投机能够成功的关键,如果这种效应不存在或相当微弱,几乎可能肯定我们难以成功。”
狙击英镑
几百年来,英镑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20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衰退,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开始下降。但作为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机构——英格兰银行,一直是英国金融体制的强大支柱,具有极为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强大的实力。从未有人胆敢对抗这一国家的金融体制,但索罗斯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准英镑和英格兰银行发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攻击。
索罗斯很早就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的差异,它们的货币政策很难保持协调一致,各国都不愿意以牺牲本国经济为代价来维护汇率机制的稳定。
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像他这样的投机者便会乘虚而入,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随者也会闻风而动,使汇率更加摇摆不定,直到整个机制被摧毁。而对欧洲统一货币始终保持一种警惕心理的英国,无疑是这个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结果证明了索罗斯的远见卓识:德国联邦银行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换而言之,就是德国不惜以汇率机制受到破坏为代价维护本国经济稳定。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汇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汇率。在1992年夏季,英国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4。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他的操作手法非常复杂,但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从银行借贷大量英镑,到外汇市场上去全部卖掉,换成德国马克,巨大的卖出压力将迫使英镑贬值。如果计划成功,索罗斯就可以用比卖出的时候便宜得多的价格再“买回”英镑,还给银行,这个“高价卖出,然后低价买进”之间的差额就是索罗斯的利润。
如果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索罗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抛售英镑的行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跟风卖盘——全世界的外汇投机者都开始一拥而上疯狂卖出英镑。英镑开始迅速贬值。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这完全是杯水车薪,光索罗斯一个人抛售的英镑总额就达到了70亿英镑,更不用说跟风而来的天量国际游资。终于,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为时已晚,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
1992年9月16日,星期三,下午4:00,天色越来越阴暗。英国陷入英镑危机,被迫退出货币汇率机制。
赢家,如索罗斯,正在发笑;输者,如梅杰和莱蒙,沮丧地承认了失败。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下降了2.7% ,之后在纽约交易市场以1英镑兑换2.703马克比价进行交易,大大低于汇率机制的最低限额。
曾经充当过“全球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终于向国际投机者投降,宣布无力维持英镑的汇率,英镑只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英国人把1992年的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作“黑色星期三”。
这一事件,可以说是欧洲统一货币进程中遭遇到的最大挫折,英国受到的打击最大。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意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塞塔开始大幅度贬值。至今,英国人和欧洲人对索罗斯还恨之入骨,提起索罗斯来就骂他是“夏洛克”(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一位冷酷的犹太商人)。
但不论怎样,索罗斯无疑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在这次英镑狙击战中,索罗斯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他个人也因为净赚6.5亿美元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
此外,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由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发动的。1997年7月,泰铢大幅贬值,他用几十亿美元赌注对付泰铢,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从而进一步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后引发的一系列亚洲金融危机祸及东南亚各地,以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都无一幸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欧美发达国家也一度遭到牵连,“灾情”之巨大实在令人始料未及。
汇率的魅力就在于此,其强大的杠杆效应甚至可以撬动一国乃至世界经济,索罗斯也因此堪称是个人对抗国家力量的典型代表,至今仍无人出其右。
金钱与政治
1992年对索罗斯来说是光辉的一年。不仅仅是巨额令人眩晕的财富归他控制,现在他已被看成了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大年除夕,在布拉格的一个知识分子聚餐会上,谈话回到了索罗斯所赚的钱上。索罗斯同他最喜欢的人坐在一起,他说,如果他的高大形象能在东欧对他的事业有益,他将十分高兴。现在他成了名人,正忙于散发他的自传,在英国的笔记本上签名。
但索罗斯所寻找的东西仍没有:尊敬。索罗斯已经成为了公众注目的对象,人们纷纷要他的自传,媒体想挖掘他的经历和生活,描写使他成为名人的事情,这对于他们来说极为重要,但对索罗斯来说,这还不够。甚至赠钱给别人也很难使他得到充分满足。
他需要的更多,他想让人们尊重他的思想,他现在比过去更需要。
他的目标,在公众场合从未提及,私下里也只是偶尔谈到,那就是在华盛顿能行使权力,但不是通过赢得选举,也不是被任命为一名内阁重要成员,而是对总统和首都其他重要官员发挥重要作用。
4.个人安全心得体会 篇四
要想杜绝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然而在安全工作面前这些提醒类的语句却显得苍白无力。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安全”代表“慢”,“险”则意味着“快”,其实不然。平时的培训有计划的进行,案例宣讲人人参与,交接班检查和岗位巡检做到实处,每天坚持用半小时的时间这些都可以做到。自查自改严谨些,不要老生常谈的找一些小问题、好整改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积压出隐患,这就是制度落实。危险作业前的安全分析做到分工明确,提前十分钟准备作业时所用工具,不至于开工后手忙脚乱,这也是安全工作的先决条件。一句话:勿以“慢”小而不为,勿以“险”小而为之。
勿以“险”小而为之,首先要提高安全思想,只有思想到位了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身边一件件血淋淋的案例,充分说明坏习惯是一切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如检查不到位,未能充分了解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设备卫生不彻底,影响对设备运转情况的判断;如保养不到位或漏保,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损坏。因坏习惯、老观念、老思维未能得到彻底改观而引起的设备修理或更换,因检查不到位造成的等停占绝大多数,而为弥补在维修过程中失去的时间,抢进度忽视安全细节而引发一桩桩人生悲剧,充分证明岗位巡检的重要性。追根溯源好习惯的养成是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先决要素。所以说每位员工要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摈弃过得去的侥幸心理,提高安全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执行力,由安全是工作的“紧箍咒”的观念向自我保护“铁布衫”的转变,才能真正把安全理念引入正轨。
勿以“险”小而为之,重点是扫除安全技能盲区。做到“缺啥补啥”才能有助于避免硬伤的存在;多学、多看、多想、多做是每一位员工的必修课。提升操作技能,减少因不熟悉设备而使操作出现偏差的问题。强化事故事件管理,总结同类事故的规律性。在安全培训方式上,必须克服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坐而论道的呆板形式,力求内容和形式的鲜活性,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的热情,增强培训效果。定期进行考核,巩固培训的成果,提升基层员工的履职能力。
5.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五
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要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性。在内容上,要把传统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后来发展起来的环保教育、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等,以及安全生产教育、人身安全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都加以科学有机整合,建构起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既要进行国家安全通识教育,也要进行国家安全专业教育;在研究与人才上,要进行深入的国家安全研究,编好各种国家安全教育教材,建设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培养国家安全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和实务人才,从而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优良的知识服务和人才服务;在对象上,既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突出大中小学的国家安全教育,也要强化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国家安全教育;在形式上,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要在传统书本与课堂教育教育之外,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家安全广播教育、国家安全电视教育、国家安络教育。
6.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六
2020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心得体会1
很快,四月十五日,也就是我们的国家安全教育日就要到来了。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居安思危是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从“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的古训,到今天一些国家和地区深陷战火和苦难,再到恐怖主义带来的巨大危害,都在告诉我们,没有安全的基础、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从这样的意义来理解,总书记“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的论断振聋发聩、意义深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抓实抓好“头等大事”关系发展全局、国家命运、人民幸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国家安全工作永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民为坚强后盾、力量之源。通过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就能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就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为国家安全厚植社会土壤。
久久为功,不懈努力,相信有一天,国家安全,长治久安。
2020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心得体会2
一、“国家安全教育日”从何而来?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何在?
首先,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其次,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
最后,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法普法宣传的效果。国家安全法确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要动员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来。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础,也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国家安全呢?
我们需要明确那些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对应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罪名熟稔于心,对于其概念及其法律条文也应熟练运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认真履行公民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义务。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们也要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2020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心得体会3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安全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谋划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确立了重要遵循。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不懈努力。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到来,是一个新的开始。让国家安全意识在全体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13亿人民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维护者,我们必将推动中华号巨轮在时代风云中破浪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筑牢安全保障。
2020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心得体会4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安全法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进而更好的保护自己同时维护好国家安全。现如今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举行,让这种教育更好的渗透到人民的生活!
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按章办事、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不能让国家财产受到损失。
2020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个人心得体会5
7.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角度分析 篇七
一、个人信息的相关概念界定
纵观国际环境, “个人信息”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有着不同的称谓, 通常也会以个人隐私、个人数据等形式出现, 相关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最具有标志性的概念是1995年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中将个人信息定义为是有关一个被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这个概念本身相对注重人作为数据主体的相关特征以及相关信息的可识别性, 即通过数据主体生理、经济以及文化等身份特征展开识别, 甚至加以预测。就我国而言, 也存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其中明确将个人信息圈定为个人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医疗记录、人事记录、照片等单独或与其他信息对照可以识别特定的个人的信息。
就我国当前的个人信息安全状况看, 较大的信息泄露事件包括:程序员网站CSDN数据库被黑客攻击, 约600万用户信息被泄露;深圳15万名新生儿资料被泄露;天涯社区用户信息遭窃, 涉及4000万用户等。这些被泄露的信息会参与到社会的经济活动中, 通常是被用来推进销售以及非理性购买, 但是更为严重的是, 相关的个人信息泄露还有可能会造成隐性犯罪并且进一步激发犯罪行为。
基于个人信息泄露存在如此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必须就此类问题在法律层面上进行考虑。
二、管理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发展及实践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是与信息化共同发展的, 因此就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法律方面的建设状况而言, 国外的发展步伐也相对领先国内。
迄今为止, 世界上已经有超过五十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出相应的针对个人信息实施保护的法律法规, 1970年德国黑森州颁布的《资料保护法》是最早诞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随后英国出台了《个人资料保护法》, 而日本也制定了《个人情报保护法》, 众多国家都纷纷出台相应的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获取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
我国法律在个人信息的保护方面起步较晚, 但是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法律本身的严密态度。从本质上看, 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主要是采用了相对间接的方式, 通过保护人格尊严等主体来进一步限制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宪法》是规定了最为根本的总则, 其中明确指出公民的人格尊严、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并且确认公民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在刑事法律体系中, 我国刑法第177条对窃取、收买以及非法提供信息卡信息, 第253条对私自开启、隐匿以及毁弃邮件、电报和随后增加的出售、非法提供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 都做出了相应的罪责规定。在民事法律体系中, 《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并且以人格尊严作为起步点进一步对人格损伤以及精神损害等相关一干行为做出了规定, 并被明确列为禁止。除此以外,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对于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主体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以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等方面作为基本考量, 慎重对待个人信息。从商业环境看, 《反不正当竞争法》《邮政法》《医疗机构病例管理规定》《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档案法》等多部法律, 也都针对于不同专业领域规定了相关信息的使用。
就目前的状况看, 我国对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在法律层面上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 关于此类问题必然还会涌现出更多的相关行为, 除了加强法律建设以外, 还应当注意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 引导合理的经济行为, 从个人信息的来源和中间市场等多个方面加以管理, 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正群, 王进.盗用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及其法律责任论析——对“罗彩霞案”的信息法解读[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8.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保护 篇八
确系统的安全隐患
通常,这类系统是由内网和外网构成的,内网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业务处理环境,运行和处理个人信息核心业务;外网则为利用互联网登录的用户提供了联接、使用本系统的服务窗口。由于互联网使用的自由性、广泛性以及黑客攻击的频繁性,组织内部注③保管的个人信息随时面临着非正常用户的非授权访问。信息被篡改、泄漏甚至丢失等安全威胁,要达到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目标,首先应通过风险分析明确系统的安全隐患,为最终规划系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由于这类系统构造的庞大性和复杂性,为便于分析,我们一般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系统划分为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和管理五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各部分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是:
物理层安全隐患:物理层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网络周边环境和物理特性导致的网络、线路和设备的不可用(如设备被盗、被毁坏、意外故障等),进而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它是网络安全的前提。
网络层安全隐患:网络层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数据传输中的风险(如:信息的泄漏、丢失、伪造、篡改等攻击)、网络边界风险、服务器安全风险、用户安全风险等。
系统层安全隐患:系统层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来自于信息系统采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相关商用产品的安全漏洞和病毒威胁。
应用层安全隐患:应用层的安全隐患主要是身份认证漏洞和非授权访问,提供信息数据服务的服务器因缺乏安全保护,可能会被非法用户直接访问网络资源,造成信息外泄。
管理的安全隐患:管理是网络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乏可操作性、各岗位责权不明或管理混乱等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这些缺陷使得系统在受到安全威胁的情况下不能实时地检测、监控、报告、预警,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后,缺乏对系统运行的可控性和可审计性。
建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从个人信息安全隐患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系统面临着多层次、多形态的安全隐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只依靠某个单一的或孤立的安全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不仅需要有完善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做支撑,同样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保障。因此,组织内部应对系统的过程、策略、标准、监督、法规、技术进行综合后,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如下图所示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基础安全服务设施”、“内部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安全技术支撑平台”、“紧急事件处理与恢复机制”等组成了《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各组成部分是相互制约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表明:完善的“内部安全管理保障机制”是实现系统安全之根本;而“基础安全服务设施”、“安全技术支撑平台”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实现了下层的安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上层的安全;“紧急事件处理与恢复机制”是当系统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时,为保障系统尽快恢复运行并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保障预案。
划系统的安全保护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控制、管理网络系统和应用操作过程是实现系统安全的重要途径,任何组织内部的系统安全都是制度和技术的结合,要保证系统的个人信息安全,必须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结果,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两大方面规划系统的安全保护策略,以实现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
(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是各类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也是其它安全保障措施实施的基础。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是以文档化的方式管理系统中各种角色的活动,以组织内部的政策和制度为准则,规范操作流程,以工作日志等手段记录和审计操作过程。它主要包括:
1组织管理
应识别组织内部的安全风险,制定对应的安全制度,明确信息安全事故报告流程,确保使用持续有效的方法管理信息安全事故,建立信息安全监查工作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员工管理
员工是系统安全的操作者,因而是系统安全的管理对象,要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责任分离以减少潜在的损失,定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培训。
(二)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是通过在系统中正确地部署软、硬件,利用各类安全产品和技术手段达到无偏差地实现既定的安全策略和安全目标,为整个网络构筑起一个真实的安全环境。这里重点介绍:
1物理安全要点
物理安全是保证系统所涉及场所的环境、设备、线路的实体安全,防止基础设施的非法使用或遭受破坏。应建立完善的电力保障系统及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物理运行环境;具有良好的防雷击、抗电磁干扰等基本保障设施;具备抵御地震、洪涝灾害等抗自然灾害能力;等等。
重要工作区域应设置物理安全控制区,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盗设施,鉴别进入人员的身份并登记在案,将准入重要工作区域的人员限制在可监控的范围内。
2主要技术手段
由于网络安全存在很多问题,抵御网络攻击,防止信息泄密,预防信息破坏,控制用户访问范围和权限是规划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通常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1)身份认证,识别技术
身份认证,识别技术是通过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等多种手段,对网络中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是判断和确认用户真实身份的重要环节。它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份决定是否执行其提出的访问要求,可信的身份服务为验证提供准确的用户身份确认信息,没有可信的身份验证服务,防火墙就可能根据伪造的合法用户身份做出错误的判断。
(2)网络反病毒及安全漏洞扫描技术
反病毒及安全漏洞扫描技术是防御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侵害的主要手段,反病毒技术可通过预防、查杀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侵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病毒实施安全地防御;而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则是通过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扫描并加以分析,找出可能威胁系统的异常系统配置,并及时做出反应。
(3)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可用于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并控制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行为,阻断攻击者从任何一个终端利用现有的大量攻击工具发起对主机的攻击、控制并进行非法操作或修改数据。
(4)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保护网络系统不受另一个网络攻击的网络设备,它能够隔离安全区域,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提供使用和流量的日志和审计,隐藏内部IP地址及网络结构的细节,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5)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能够监视网络或网络设备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的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即时的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是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完成对网络攻击的决策分析,可分为实时入侵检测和事后入侵检测。
(6)设备/数据备份技术
设备/数据备份技术是保证系统持续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设备备份是在网络构建时,对重要的连接点考虑链路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数据备份是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并提供恢复重要信息的功能。
(7)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技术安全的基础,是用加密密约和加密函数的方式伪装需要保护的数据,使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鉴别信息、敏感的系统管理数据和敏感的用户数据采用加密的方式实现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8)日志、审计技术
日志、审计技术可用于检测系统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包括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系统功能的执行等操作,经对检测数据分析后,尽早地发现可疑事件或行为,给出报警或对抗措施。(注意: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处理个人信息的公共服务系统,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选择最优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保证个人信息安全、防止公民隐私泄漏的关键环节。因此,个人信息管理者在系统的建设初期,应根据所建设系统的应用环境、网络结构和业务需求等特点,从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安全的风险隐患分析人手,面向需求,构建一个能够规避系统风险的、符合本部门业务需要的个人信息安全之网络解决方案。
注①系统:本文泛指公共事业部门拥有的利用互联网提供用户服务(含用户个人信息)的信息服务系统。
注②个人信息管理者:本文指“获个人信息主体授权,基于特定、明确、合法目的,管理个人信息的机关、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等组织及个人”。参见《个人信息保护规范》(DB21/T1628.1-2012)
9.个人安全反思心得体会 篇九
要唤起我们每名职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行,谨慎一行。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职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
二、要提高我们每名职工的安全认识能力。
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文。
三、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
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对待工程项目要慎之又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在项目管理上,严格按程序办理有记录、有落实,重大决策都要有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不可有漏洞。对项目前期资料,要及时整理、分类、存档,做好工作每一环节文档管理工作。
在工程管理上一定要抓好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本质安全讲究内在的本质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这就是要求对员工要一手抓教育,实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一手抓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目的是解决保护自我的问题;本质质量就是要干标准活,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文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凡是有标准,凡事按标准去做,就是一个长期努力纠正错误习惯的过程。
10.个人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无论是用电、用火、用电等安全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如若发生了事故,对企业、个人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电力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电力生产事故处理条例》和《生产事故处理办法》,使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得最为严重。
我觉得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安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注意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11.个人挂像越多的国家政权越危险 篇十一
比如苏联,斯大林的画像遍布街头巷尾、村落地头,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城市村庄难以数计。后任党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任伊始,就把自己的巨幅画像竖立在红场上,与列宁的画像并列起来。还有罗马尼亚前总书记齐奥塞斯库也喜欢到处悬挂个人画像,全国各地挂了多少画像没有人说得清。群众集会时,共和国广场上汇聚成的一望无际的人海上,他的画像多得只能用“飘浮”这个词来形容……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国家的政权没有一个不被颠覆。
不是说一个国家不能有领导人的挂像,如美国,至今仍有华盛顿、林肯的挂像和雕像,法国有戴高乐的像,英国也有丘吉尔的像,但怎么挂有讲究。一者在于挂多少,出于对一个伟大人物的崇敬和纪念,在重要的纪念地或标志物上塑一尊雕像或挂一幅巨像也就够了。二者在于生前挂还是身后挂,一个生前就急于在全国各地挂像的人,脑子里肯定没有摆脱帝王思想和封建專制意识;反之,生前未挂而身后有人为他挂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一世英雄。历史证明,大凡生前以极其铺张的手法为自己挂像,大都不会挂得太久,而盖棺论定之后,人们自觉为之挂像要相对持久得多。
毫无疑问,任何个人强权政治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无法持久;个人强权的坍塌,自然也就意味着其所建立政权的坍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国家的危险系数就越高,这是历史的逻辑和规律。
12.关于互联网络个人隐私的安全维护 篇十二
从本质上讲, 网络隐私的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隐私并没有很大的差距, 可以说, 网络隐私只是当前网络社会下传统隐私在互联网络中的发展与延伸。因此, 我们也可以将网络隐私引申为当前网络社会下被非法共享的个人信息。而其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个人网络资料
通常情况下, 个人网络资料主要是指当前网络环境下准确反映用户个人资料及特征的各种文字、图像等符号, 以及其他相关的个人资料。其中主要包括网络用户在申请网络服务时所必需要提交的个人基本信息, 服务商在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取这些个人信息的同时, 也必须要履行对这些个人资料保密的责任与义务。而由于互联网络自身的一些特点, 使得许多如姓名、职业等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信息也成为了网络隐私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 个人财产状况, 以及网络用户的账户信息、邮箱地址等也都属于用户个人隐私。任何搜集用户邮箱地址并将之公开或向他人提供的行为, 都可以被列为侵犯用户隐私权的行为。
1.2 网络用户在线行踪
所谓网络用户的在线行踪主要是指用户的IP地址、上网浏览历史记录、对互联网功能活动的应用内容等。通过对用户在线行踪的搜集能够准确的反应用户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其部分思想精神。而通过非法手段对用户在线行踪进行追踪、搜索并公布的的行为, 则同样属于对用户个人隐私权造成侵犯的行为。
1.3 通信秘密
由于互联网络中的信件与一般信件的区别较大, 均以无纸化数字作为载体, 因此互联网络中的通信安全系数比一般信件更低, 及时在加密状态下, 还是有遭到黑客入侵甚至被截获的可能性。
2 互联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2.1 个人隐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公布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在未经他人许可或授权的情况下, 利用互联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发布平台, 擅自公布或传播他人隐私, 这种行为不但相当恶劣, 且往往会产生许多较为严重的后果。
2.2 由于网络安全隐患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的情况
在当前互联网络中, 个人信息多是以数据进行体现的, 因此, 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也就是对用户跟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要对网络安全进行保障, 则主要是保障当前互联网络中不会出现非法篡改、复制、泄露数据等情况发生。然而, 由于技术限制, 当前互联网络的安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较大的威胁。这是由于互联网络的设备、系统繁杂, 用户繁多, 网络信息共享性强等原因造成的。黑客通过木马、病毒等方式入侵用户电脑, 从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影响用户个人资料的安全等。
3 当前互联网络个人隐私安全维护的建议
3.1 强化网络安全技术
互联网络安全技术控制的重点在于互联网络运行技术的强弱, 当前互联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维护问题主要还是由于网络防护技术不足导致的, 由于网络信息系统自身的漏洞导致个人隐私遭到侵犯, 这就需要对互联网络防范技术不断的进行提高, 并对由于互联网络本身的技术漏洞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及时的进行预防。当前, 我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以及犯罪控制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维护的强化, 是当前提高互联网络个人隐私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
3.2 明确相关的法律规定
由于我国现代法制建设起步较晚, 且受到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隐私权的保护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长期以来对维护网络隐私方面的法制建设存在较大的漏洞。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及时的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保护制度, 并通过对个人隐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维护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在进行立法时, 必须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以维护全体网民的权利与义务为核心, 重视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工作, 加大对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行为的惩处力度, 同时不得对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
3.3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工作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生活的需求, 相对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许多用户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认识程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从而为用户个人隐私安全问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而对网络隐私安全的维护工作不止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 更需要用户进行严格的自我约束。
3.4 强化政府管理模式
在当前网络隐私保护工作中, 政府的管理模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对互联网络进行管理以及对用户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等问题方面, 通过国家机器的运作, 政府能够提供更具权威性的管理, 并起到更为公平、公正的监督指导作用。
在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与强化的同时, 可以适当的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 例如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设置网络警察等。此外, 政府还应对互联网络中各服务主体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 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也使得人们的个人隐私与日常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由于互联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 极大的影响了个人隐私的安全性。而由于现代互联网络的种种特殊性, 针对产生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不同原因, 就必须团结整个社会的力量, 从社会道德、文化氛围到政府管理与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 从最大程度上对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防范并尽可能的加以杜绝。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化、严格互联网络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法律调整、并从伦理道德上进行严格的约束, 才能有效地加强当前互联网或个人隐私的安全维护, 切实的确保网络用户的隐私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治国, 仁宝明.网络服务提供商 (ISP) 版权责任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4) .
[2]马晶晶, 秦敏.简析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 .
[3]朱国斌.法国关于私生活受尊重权利的法律与司法实践[J].法学评论, 2005 (3) .
[4]赵美玲.网络服务商对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之保护[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0 (11) .
13.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三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国家安全始于足下。它不仅是国家的事,更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义务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我们更要注意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教育引导好学生安全用网,做文明守法的合格大学生,为维护好国家安全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14.安全大讨论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的各种关系
(一)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视为一对矛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生产相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在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上学,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观点,杜绝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丌来的片面孤立的思想,特别是在当前煤炭市场严峻的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过程。
(二)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我矿整体工作而言,为减亏实现今年各项奋斗目标,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如何,必须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生产对煤矿至关重要。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完全等于经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煤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三)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认为出来事故了,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认真分析我矿发生的每一起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藏着的必须规律。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有各种偶然因素,但终究都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结果。无论分析追查哪起死亡事故,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必须根源。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都是必然。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狠抓管理,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杜绝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四)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管理两个方面。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是安全生产中的硬件。随着采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采煤机械化已经在安全生产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硬件水平的提高,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狠抓软件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狠抓职工培训,促进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提高,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也必须看到,同样的装备,同样的条件上,同在一个矿生产,有些班组平安无事,有些班组则频频发生事故,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实践证明,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
(五)爱护与袒护的关系。
爱护与袒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原则上的区别。然而,在安全生产中由于有些领导对爱护的认识有偏差,往往错把袒护当爱护,这样,必须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效应。在安全产中,各级领导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领导干部爱护下属既是领导工作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如何才是爱护下属呢?各级领导要把对下属的爱护全部体现到安全管理中。寓爱于严,严要求、严检查、严监督、严管理、严追查、严处理才是真爱护。对于下属发生的违章行为和责任事故不姑息、不迁就,该教育就教育,该追查就追查,该处罚就处罚,该撤职就撤职。这样才是真正的关心下属,爱护下属。而在安全生产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错把袒护当爱护,他们把严格要求同爱护下属对立起来,一味地讨好、迁就下属,结果帮了倒忙。对下属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如果袒护,表面看来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害了下属,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
(六)情治与严治的关系。
情和严只是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恰恰在情和严的问题上处理不好,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处境。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他们处理情和严的关系上。情和严,也可视作一个对立的统一体,情应该出于严治之中,严应该立足于情治之上,两者是不应分离的。而在安全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处理不好两者关系,以致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有的一味强调情治,使管理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放任自流,弄得松松垮垮,无章可循,不可收拾。有的一味强调严治,使管理变成一堆冷冰冰的条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沟通,管理自然达不到目的。在如何处理情治与严治的问题上,要做到适而有度,恰到好处,情中有严,严中有情,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七)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工作中的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是量变与质变的具体体现,搞好安全工作重点要抓好预防工作,而要搞好预防工作就要化解量变,防止质变。各类事故,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促使我们认真研究大与小的关系。以小为大,就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知道,不排除小隐患就可能变成大隐患;不解决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而以大为小,往往由小变大,积小成灾,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谁忽视小事、放松小事,谁就受处惩罚、吃苦头。一定要妥善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把事故预防和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然,放小变大,最易诱发大事故的发生,很难实现长治久安。
二、突出四个“严抓”,确保年底实现安全生产
我们要树立“由事后追查变为事前预防,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安全工作理念。坚持以“防”为主、以“严”治矿、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安全考核力度。重点在“防”:防干部的违章指挥;防工人的违章操作;防现场的事故隐患;防系统的安全死角;防设备的质量缺陷;防“三违”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真正实现“防”的效果必须在“严”字上狠下功夫,突出四个严抓:
一是严抓干部作风。
要想建立一支敢抓善管、勇于负责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转变作风,以身作则,恪尽职守,该说的说到、该做的做到、该管的管到。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对违章、违规、违纪的干部,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手软。
二是严抓过程控制。
从源头到工作的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现场控制。对有问题的环节进行追查分析,严把施工、验收毫米关,确保当班施工的工程质量当班验收、当班达标,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三是严抓细节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始终把安全管理贯穿到生产的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生产的细节中去。要以中夜班、节假日为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强化危险时段、危险区域、危险人群的安全管理与检查工作。抓住不放心的事,管好不放心的人,防止管理上疏忽的每一个细节出现“真空”和漏洞,一级级、一层层堵牢安全管理漏洞。
四是严抓制度考核。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要坚持把安全考核和单位、个人收入挂钩;与中层领导干部评先、任免、晋级考核挂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推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度。调动基层单位自主管理、主动抓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考核,用“八个不准”来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即:现场没有跟班干部不准生产;没有安全措施或措施没落实不准生产;事故隐患没排除不准生产;停风或瓦斯超限不准生产;安全设施不齐全可靠不准生产;设备缺陷没处理不准使用;职工没经安全培训取证不准上岗;班前没有接受安全教育不准入井。只有行为规范了,才不会出现违章现象,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
15.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五
关键词:大数据,个人信息,犯罪主体,刑法体系
0引言
随着云计算技术等新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大数据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也意味着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因其数据量极大、速度较快、种类多样、价值密度低等特点, 所含信息量较高, 就个人信息保护而言, 传统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护的需要。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 2015) 》, 网民个人身份信息及个人网上活动信息受侵害极为严重, 高达78. 2% 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遭泄露, 导致垃圾信息泛滥、非法诈骗猖獗等严重问题。大数据时代下, 仅仅依靠民法、行政法对个人信息安全施以法律保护, 已不足以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如何有效预防及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犯罪, 逐渐成为我国目前刑事立法的重要任务。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1. 1受侵害风险增大
当今社会网络极为发达, 日常生活中看似非常普遍的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 每一次浏览网页, 查询相关信息等都会在网络上留下“印记”, 极易被其他个人或组织、机构获取。其他个人或相关机构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分析、提炼, 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为自己所用, 甚至会获知涉及他人隐私的信息, 如真实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 并将这些以数据化的形式予以留存。无论这些信息是否在网络上公开, 是否以非法方式加以使用, 都已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始终存在潜在的风险。
1. 2受侵害途径增多
《2015年第一季度网络诈骗犯罪数据研究报告》显示, 社交工具、电商网站、搜索引擎、分类信息及游戏网站是实施网络诈骗犯罪所使用的主要途径。恶意程序、钓鱼网站、诈骗短信、 诈骗电话等网络违法犯罪手段屡禁不止,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非常严重,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个人非法获取他人信息。黑客会使用一些新型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息, 最为常见的即为利用伪基站给手机用户发送诈骗短信, 诱使其登录钓鱼网站, 盗取他人相关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有些犯罪人在实施诈骗犯罪时, 在对受害者个人信息十分了解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行为, 令人难以防范。
2) 商业机构泄露他人信息。较多公司及相关机构如快递公司、大型商场、教育培训机构、保险公司等, 需要登记详细个人信息, 以便于为用户提供服务。部分公司将用户信息予以出卖获取利润, 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 侵害客户的隐私权。
1. 3受侵害后果加重
首先, 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导致即使公民并未与这些商家有过接触, 也会接收到大量推广、营销类的垃圾短信及邮件, 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其次, 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导致公民的有些信息被用于实现电信诈骗、虚假交易、信用卡套现等, 使公民财物遭到损失, 甚至会诱发敲诈勒索、绑架等侵害公民人身安全的刑事案件。犯罪分子在获知大量他人信息后, 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以此确定犯罪目标, 并实施具体犯罪。 公民个人信息一旦泄露, 会被反复倒卖、反复使用, 公民会受到多次骚扰, 公民的个人权利不断被侵害, 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只会不断加重, 难以挽回。
2现行刑法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制
刑法是我国保障人权、打击犯罪的基础性法律。由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刑事案件频频发生, 如何控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犯罪成为刑法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2009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 七) 》首次构建起防范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基本框架, 填补法律空白; 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 九) 》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调整, 进一步完善了其基本体系。本文将以《刑法修正案 ( 九) 》为重点, 探讨我国现行刑法对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规制。
2. 1 《刑法修正案 ( 九) 》中针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具体规定
1) 扩大犯罪主体范围, 加重处罚力度。《刑法修正案 ( 九) 》实施之前, 我国刑法第253条规定,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两种罪名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金融、医疗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即将其限定为特殊主体。这种限定虽然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但是司法实践中, 法律上的漏洞仍然存在。事实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主体不应限于特殊主体, 日常生活中的网络账号注册、网上购物、办理会员卡等行为均有可能导致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限定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使得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刑法修正案 ( 九) 》第十七条将其犯罪主体的范围进行了扩大, 规定一般主体及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进一步扩大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范围。 此外, 特殊主体较一般主体而言拥有更多的资源及资金, 渠道多样, 更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刑法修正案 ( 九) 》对特殊主体犯罪规定了从重处罚情节, 加重处罚力度, 有利于对其产生威慑力, 全面遏制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预防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发生。
2) 扩大犯罪对象范围, 完善法律体系。我国原刑法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限定在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 而现实生活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害不仅限于这些领域, 其他领域也存在大量此类行为, 也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刑法修正案 ( 九) 》使用“公民个人信息”一词, 不再将其限定于特定领域。《刑法修正案 ( 九) 》在扩大犯罪主体及犯罪对象的同时, 相应增加了对非法出售和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法律规定, 弥补了法律空白, 完善了规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法律体系。
2. 2现行刑法规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存在的瓶颈
1) 相关条文设计有待修正。首先, 《刑法修正案 ( 九) 》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犯罪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 分别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对附加刑予以规定。虽然这种刑罚设计正视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但存在过于重视之嫌疑。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罚设计有些甚至高于一些危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比如侮辱罪、诽谤罪、非法拘禁罪等, 刑罚配置过高, 存在权利失衡的隐患。其次, 《刑法修正案 ( 九) 》中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罪名设置较少, 现如今新型犯罪频发, 犯罪种类不断增多, 已有的罪名不仅规定较为松散, 而且不能涵盖需要被刑法所规制的犯罪行为, 即使设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但是对何为“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比较模糊,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次, 虽然《刑法修正案 ( 九) 》的条文使用了“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一词, 但是并未对何为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作出解释, 法律适用时存在障碍。
2) 刑事立法模式较为单一。国外个人信息犯罪立法模式主要有五种类型: 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 特别刑法与附属刑法相结合。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刑法典的模式, 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刑法规定均存在于刑法典之中, 方式较为单一, 这种方式为司法适用提供了便利。 此外, 通过定期颁布刑法修正案对即存的刑法进行修改, 可以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 过于频繁地修改刑法典会损害刑法权威, 降低刑法的公信力。虽说立法机关已经逐步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置于重要地位, 但是新型犯罪层出不穷, 频繁修改刑法典, 颁布刑法修正案只能解一时之渴, 难以适应时代变化, 我国目前的刑法体系仍需完善。
3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刑法保护的对策建议
3. 1明确相关概念, 细化量刑标准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我国刑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要求实现犯罪和刑罚的法定化和明确化, 不论是定罪量刑, 都应当在法律中作出详备的明文规定, 以此为司法机关的定罪量刑构建一个合理合法的标准。在设立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时, 首先应对相关概念予以界定, “公民”“个人信息”等概念, 均应当进行明确的界定。例如, 对“公民”概念在进行界定时, 应当区分其法律含义和社会含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公民”, 不仅包括中国国民, 还需要根据属地原则、属人原则等相关刑法的效力原则, 具体界定此处“公民”的适用范围。“公民个人信息”等概念也同样如此, 需要通过有关司法解释对其明确界定。 其次, 应当细化量刑标准, 对“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应当进行明确规定, 便于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否则将会导致司法实践中问题频发。
3. 2改革立法模式, 完善刑法体系
我国目前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仍是以刑法典相关条文的方式来规定, 条文设置较为松散, 条文规定较为单一。 因此, 应当完善我国目前的刑法体系, 采用附属刑法与刑法典相结合的方式, 重视附属刑法的作用。如果不法分子实施了严重违反民商事法律、行政法的犯罪行为, 立法机关可以在民商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规定相应的罪状及应当施行的刑罚。现如今犯罪日益复杂化, 仅仅靠刑法典很难达到预防及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目的。通过设立附属刑法, 可以根据大数据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现状对个人信息犯罪进行及时地规制, 对相关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进行详细的规定, 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保证了刑法典的权威与公信力不会丧失。
参考文献
[1]陶雪娇, 胡晓峰, 刘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 2013 (S1) :142-146.
[2]胡爱军, 樊航.银行网络支付的潜在风险及防范[J].决策与信息 (中旬刊) , 2013 (4) :138-139.
16.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六
无破坏不创新
中国经济报告:“破坏式创新”这一颇具颠覆性的概念于1908年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时,就给传统经济学界、企业界带来了巨大震撼。如今,全球经济创造以及破坏的巨大价值完美地印证了这一前瞻性论断。随着创造性破坏力量的不断增强,这一概念也已成为主流经济论述中的重要概念。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一概念及其理论?
理查德·福斯特:所有的社会都在改变,因为有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也在不断淘汰。要想将新事物引入社会,旧事物就必须去除。社会积累的事物越多,去除旧事物也就变得越困难。“破坏式创新”这个概念是由奥地利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之初提出并发展的。熊彼特认为,所有社会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新企业创新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我认为,企业的关闭也很重要,因为淘汰旧事物很难。
在熊彼特的启发下,我创造出了“创造性破坏”这个概念。我认为,从企业到一个国家,从一个人到整个社会,创造性破坏包括运营、控制、创新、淘汰四个元素。首先,企业或个人无时无刻都要考虑进行运营;运营优异后,就要考虑控制。运营和控制这两个功能,是所有企业都拥有的共性,但是从市场视角来看,还要创造出一些新的业务,创造出新的企业。然后,经常被忽视但很重要的,是要淘汰一些不属于我们产品组合的业务。企业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其领导者必须掌握最高控制权。这就是我们对于中央集权管理挑战的理论。无论在市场层面或者其之上的运作,企业创造和淘汰都必须在当前市场的速度和规模下避免失控。运营、控制、创新、淘汰就是创造性破坏的四个因素。与我们普遍的认知不同,这里的难点就在于要进行淘汰。某种程度的淘汰,是一个非常令人悲痛但又不得不从事的过程。正如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提到:我喜欢过程,但痛恨改变。对国家、企业、个人来说,做出改变都很困难,但又不得不做。
因为我们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果不去改变,就会落后。这就是“破坏式创新”的概念,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除旧事物。其中,淘汰旧事物比创新更难。
中国经济报告:为什么淘汰比创新更难呢?
理查德·福斯特:虽然没有人讨论如何去除旧事物,但它却是非常困难的。我可以举几个简单的理论以便大家理解。20世纪20年代,哈佛的一位教授提出了一个理论:斗争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当你受到某些事物威胁时,你会选择斗争或者逃跑。企业碰到这种情况时,要么选择斗争,去除掉威胁;要么选择逃跑。但这两种反应都不是最佳选择,他们应该思考如何接受这种变化。第二个理论来自一位心理学家,他研究人们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的心理变化。他研究的内容是,当你得到一个很糟糕的消息,你会怎么反应。他认为人要经历5个心理阶段,但这5个阶段不一定按顺序来。第一,否认(自己有这个毛病);第二,愤怒(自己得了病);第三,试着适应(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第四,感到沮丧;第五,最后接受事实。这是人们普遍的反应。事实如此,你无力改变,你需要时间。但是,当你在经历这个漫长的心理过程时,外面的世界正在不断变化。这样,你自然落后于社会的变化。这是第二个理论。第三个理论是,当新事物出现时,我们会害怕风险、感到恐慌。这三个原因,斗争或逃跑、沮丧、惧怕风险,阻止和减缓了我们去除旧事物的进程。
中国经济报告:是否可以说破坏是创新非常重要的一面?
理查德·福斯特:破坏是市场里相当真实的一面,它暗示着某个部门、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产业的经济效用已经结束。破坏所出现的时间或许可以延后,但绝不可能成功躲避,因为它是市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因此,最危险的是,如果不能将破坏视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正常部分,进步及绩效就会大打折扣;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企业遭受变革的重重一击。忽略破坏,就是投资于未来的不幸。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在创新与破坏之间求取平衡?
理查德·福斯特:在创新与破坏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的关系非常不易,因为赢家永远都是市场。即使对声名显赫的企业来说,也是一样。首先,如果想要以市场的规模与速度来进行创造,企业就必须要能以市场的规模与速度来进行破坏。正确的破坏,不仅是在资本市场中保持新鲜活力的关键,同时对于想要扩张的企业而言更是不可或缺。但是想要掌控破坏,就和创新一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为了进行破坏,企业在面对内部已自然发展而成的拒绝心态时,必须要能克服因拒绝所带来的情绪障碍。但我还不得不重申,要想引入新事物,就必须去除旧事物。
中国的“破坏式创新”
中国经济报告:在你看来,中国有没有在“破坏式创新”方面做得很好的创业企业?
理查德·福斯特: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新公司,它们不是从旧式公司改革而来的公司。相比从旧公司里孕育出新公司,白手起家建立新公司更容易。最终,所有这些新公司,比如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等,都会变成大公司。
中国经济报告:阿里巴巴如何能运用你的理论变成世界级大企业?
理查德·福斯特:所有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必须要完成四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第一,企业必须迅速且节省成本地提高现有性能。为了建立出色的运营,需要规范化,日复一日地坚持执行。
第二,企业要学会控制自身的运营。
第三,企业需要不断创造新事物。
第四,创造的同时,必须淘汰旧事物。
提高、控制、创新和淘汰,是企业必须同时进行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又极其不同,如何同时进行这四件事情,是管理层面临的巨大挑战。我认为,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可以很好地应对。当然,随着阿里巴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成功,创新会变得越来越难。阿里巴巴必须去除5年前刚刚创建的业务,尽管这非常困难。一个10亿估值的企业,让企业估值翻一倍是一回事;而一个估值500亿的企业,要想让企业估值翻一倍又是另一回事。所有这些都会让创新变得极其困难。而且,如果资本市场认为企业增速会降低,它们会让企业股价下跌;然后投资者会抛售你的股票,企业就需要从银行直接借贷。
这些事情不只是会在一家企业发生,还有可能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发生,中国也不例外。这是增长的必经过程,是资本市场评估未来的方式。这样的反馈令迎接挑战更加困难,并将进入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每个人必须要学会应对这个循环过程。因为,随着企业的成功,管理性质会发生变化;企业越成功,所面临的挑战就会越多,而且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成功应对。这些就是如马云这样的企业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充满颠覆性创新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的企业应该怎样做到颠覆性创新?
理查德·福斯特: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与整个国家相比,还相对较小。现在的中国有些像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且还会经历很多变化。随之,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必须拥有自己的创新品牌。与前期所进行的事情不同,中国不能一直靠复制来发展,必须靠创新实力来获得领先地位。因此,下一阶段,中国要做出全新的事情。
问题是,中国不可能再复制美国。如何创新,在我看来是中国下一步必须做的事情。当挑战者还很年轻时,他在创新时会有优势;随着挑战者自身变得越来越年长,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他就必须学会如何除旧。回想120年前,标准石油在俄亥俄州成立。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也刚刚在俄亥俄州兴起,标准石油一直是挑战者,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然后很多其他石油公司开始兴起,标准石油面临很多竞争,它就必须找到竞争取胜的办法。后来,标准石油在竞争中发展成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很长时间内,埃克森美孚公司一直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公司;而现在,它不再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作为曾经的能源公司,辉煌一时的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谁曾想到会被一家手机公司取代?这就是巨大的市场变化导致的结果。所以,社会在不断变化,中国亦如此。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你看来是什么?
理查德·福斯特:世界在不停地变化,这将是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当你变得越来越强大,你会有越来越大的责任去改进和控制,去除一些旧事物;你需要像美国那样关闭某些行业,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些新事物。这是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家无论大小,都将面临同样的新挑战。
中国必须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大胆去除旧有事物。当然,去除旧事物所面临的心理挑战要比创造新事物难太多。创造新事物很有意思、很有激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会得到积极的反馈;而去除旧事物则不是一个好消息,要难很多。但是当企业变得越来越强大,又必须学会如何去除旧事物。
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
理查德·福斯特:一个创新型国家有四个重要的支柱:一、要有一个大的数据库,使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和评价体系。无论是统计局还是私人统计机构,数据是重要的,否则无法做出理性的决策。二、要建设法治社会,对知识产权要有足够的尊重。如果对知识产权不尊重,山寨横行,无法鼓励企业家们创新。三、要与国际社会多交流沟通,包容地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思想、技术、人才、商业制度和资本。四、要建设一个鼓励创新的教育系统。要容忍失败,鼓励利于独立思考、勇于提问的教育方式。要让学生们保持好奇心,同时对教师也要进行良好的培训。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待中国政府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
理查德·福斯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经济体,这是必须做的,尽管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媒体很少提及失败的创业公司,但事实上大量的创业公司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大家都认为风险投资是一项热门的行业。的确如此,现在风险投资行业的市场份额比25年前大很多。但其实在资本市场上,每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表现都不如天使投资者。所以,风险投资还是个风险极高的行业,里面充满着大量失败和不确定性。这不仅取决于创意的质量,也要看创业人的素质。
创业企业家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他们都可能待在公司里。这对家庭以及恋爱关系都是一个大挑战,而我们却几乎从来不谈论这些不浪漫的部分。很多人以为创业很好玩,看上去很高大上,但真正的创业人非常艰苦,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情况都一样。
中国经济报告: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理查德·福斯特:对创新型人才而言,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感兴趣的。他们都是精力充沛的人。以画画为例,我们总是想到一位画家和他的五六幅传世画作,但是他可能还画了几千幅其他作品。所以,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往往是精力充沛的。除此之外,创新型人才还必须有丰富的联想力、充满好奇心。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创新体系?在你看来,哪些地方还需要去改善?
理查德·福斯特:观察中国,并将之与德国相对比,我认为,中国比德国更富有创新力。在科技方面,德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企业家精神方面,中国则有自己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当然,尽管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行业管理的培训系统、技术架构、考试模式和严格的教育,但这与培训人们去创新还完全是两回事。我认为,中国要思考如何鼓励创新行业的发展。这是项挑战,因为现有教育系统并不适合鼓励创新。但如果想要训练人们去创新,那么谁又有能力去实施这些培训呢?而且一旦他们变成具有创新思想的人,又需要水平更高的技术培训。这将是中国在创新教育体系上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经济报告:什么样的人才更适合创业?
理查德·福斯特: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聚合者”(lumper)和“分裂者”(spliter)。“分裂者”将观念分成一个个小部分,再把每一小部分分成更小的部分,如此循环,层层深入,科学家就是这样的人;“聚合者”会把5个观点汇总成一个大观点,再把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相结合,以此类推,把这些观点层层叠加,历史学家或政治学家更像“聚合者”。世界就是由“聚合者”和“分裂者”构成的。
17.暑假安全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篇十七
要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需要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努力,让孩子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命是最宝贵的,进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要注意避免以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孩子,不要让“见死不救”的道德枷锁绑架孩子的行动,让尚且没有自保能力的孩子,冲动地作出“见义勇为”的选择,不但没能救人,还反而搭上自己的性命,酿成更大的悲剧。作为孩子,在碰到他人遇险时要在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作出正确选择,既不能不自量力草率行动,也不能不问不管,正确的方法是报警或喊大人来施救。
要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这种教育不能局限在学校课堂里,不能仅仅教孩子书本上的安全知识,在帮他们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实践传授生存自救的技能,比如教他们学会游泳和救生。学校应该与社会专业的户外机构合作,为学生开展生存技能培训,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
要减少这种悲剧发生,不仅家庭、学校要重视孩子的安全,严密管护教育好孩子,让他们不到危险场所、地域活动;还需要政府部门协力共管,一方面完善防护设施、加强隐患治理、做好应急处置,另一方面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活动场所。未成年人的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担职责,共同守护。
★ 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 暑假社会实践的个人感悟
★ 安全教育的感悟
★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个人心得感悟
★ 暑假培训感悟
18.安全管理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篇十八
关键词:安全管理,个人因素,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个行业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各种类型的火灾、爆炸、中毒等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 这些都使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遭受到巨大的威胁。当前, 绝大部分企业都能够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在实践中却始终得不到工作要领,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漏洞, 很容易出现事故。个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因素, 所以, 必须要让企业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 对个人因素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加以重视。本文对个人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希望能够使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 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和漏洞。
1.1 安全理念得不到落实。
当前,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普遍将“安全第一”当作企业对安全文化进行宣传的口号, 也处处宣扬“人人讲安全”的观念, 但是在口号的具体落实上, 却始终没有进行任何实际行动, 只是采取例行公事的方式来对安全进行检查和评比。
1.2 员工个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员工是当前企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大部分企业为了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安全教育, 使操作安全得到提升,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但是却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所能起到的作用有所忽视。
1.3 忽视安全管理, 资源分配不均。
当前, 尽管企业的口号喊的非常响亮, 如“安全重于生产”和“安全第一”等, 但是大部分企业被生产利益所驱使, 仍存在侥幸心理, 在思想上还认定事故不一定会发生, 轻视怠慢安全问题, 同时, 对安全设施的配备明显不足, 该进行配备的不进行配备, 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2 个人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2.1 人本主义
2.1.1 人本主义理念的管理。
道格拉斯·青格雷戈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系统性的学说。第一理论是与人性中的消极观点有关的, 是建立在四种假设的条件上进行的, 分别是:第一, 员工天生就对工作不太喜欢, 一有机会员工就会对工作进行逃避;第二, 由于员工对工作的厌恶, 所以, 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是惩罚的办法来使员工完成组织的目标;第三, 员工只要有机会就会选择逃避责任, 员工满足于现状;第四, 大部分的员工都喜欢安逸的生活, 没有远大的目标。第二理论则是与人性的积极观点有关, 也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第一, 员工对待工作就像对待休息和娱乐一样;第二, 员工一旦对某项工作进行了承诺, 员工就会进行自我控制与指导来对任务进行完成;第三, 一般情况下, 每个员工能够对责任进行承担, 并主动的承担责任;第四, 大部分员工都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 而不是只有管理人员才具备该能力。麦格雷戈认为第二理论的假设条件要比第一理论更加的实际、有效, 所以, 认为让员工参与到决策中, 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 并建立群体之间的良好关系, 这些都能够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激发。
2.1.2 个人因素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本主义理念的具体描述, 我们可以得知, 企业的员工在进行被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的时候, 大部分员工就会产生第一理论的表现, 这样员工就不会对问题进行主动的寻找, 存在明显的侥幸心理, 即使看见了风险也会装作没看到。员工一旦出现了第二理论意识的时候, 员工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安全隐患, 主动的避免进行高风险作业, 还会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隐患, 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2.2 提高个人因素表现的对策
2.2.1 进行安全教育的具体方法
2.2.1. 1 讲授法。
这是一种经常会用到的教育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科学性、计划性、逻辑性、思想性、系统性。
2.2.1. 2 读书指导法。
运用制定的教材或是相应的资料来进行学习, 并获取所需知识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一种自学方法, 想要使用读书指导法, 学习者必须要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
2.2.1. 3 访问法。
对当事人进行访问, 以自身为例子进行现身说法, 让学习者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见闻。
2.2.1. 4 练习与复习法。
对操作技能有所涉及的知识, 必须要进行练习才能够对知识有所掌握。复习是为了防止学习者将知识遗忘的必要方式。
2.2.1. 5 研讨法。
利用研讨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者之间互相启发, 学习他人的长处, 对知识进行深层的吸收、理解, 并在新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2.2.1. 6 宣传娱乐法。
可以对宣传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 寓教于乐, 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使安全知识和信息深入到职工中。
2.2.1. 7 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指运用对话的方式来让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学习, 其特点就是语言优美、通俗易懂。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启发式谈话, 二是问答式谈话。
2.2.2 激励制度, 适当的进行奖励。
当前, 大部分企业的员工的工作目的非常单纯, 也非常简单, 就是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和收入。而使员工能够尽到主人翁责任的方式非常的简单, 就是企业必须要对具备良好的安全行为的员工适当的进行奖励, 最好是物质上的奖励, 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这样, 大部分的员工都会非常高兴地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结束语
对企业来说, 安全生产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组织, 也是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的员工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发展, 这也是企业管理中必须要树立的观念。必须要发挥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对人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 让企业在安全管理领域中找到一套符合企业需求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的体系。安全问题是当前企业面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希望在日后的发展和工作中, 企业能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平.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因素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 2010 (21) .
[2]陈明利.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2.
[3]钱家庆.试论推行职工个人安全记录管理的利弊[J].中国城市供电学术年会, 2004 (9) .
[4]罗贤运, 吕保和, 董菲菲.安全管理相关组织属性的比较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 (1) .
19.个人小节与国家形象 篇十九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不拘小节”指那些生活办事大大咧咧,不注意细节的人。由于不是什么重大“缺陷”,“不拘小节”几乎成为一个可以原谅和容忍的缺点,因而从来没有得到严肃的对待。但是如果国人在国际舞台上依然摆脱不了这种“不拘小节”的缺点,那就不是个人“瑕疵”,而会成为国家形象的败笔。
当中国越来越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当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的现代形象,就不仅仅是外交精英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所能传达和代表的,普通大众也因对外开放的深化而成为中国重要的开放窗口。
过去,但凡一张东方面孔在国外,首先会被当作日本人,后来被认为是韩国人,再后来,老外不用问就知道是中国人,而且是大陆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很容易在东亚面孔中辨认出咱们自己。国际航班上,那些争先恐后登机、飞行途中在机舱内来回走动、为多要一份免费午餐争执、降落前不顾空姐的劝告若无其事地打手机向家人报平安、降落后不等安全指示灯熄灭就急着收拾行李……这些多半是自己人。
到了一个开放式空间,则更是花样百出。在国外,随地吐痰、乱丢杂物、大声喧哗的这些老毛病依旧。在西餐馆,除了刀叉发出矜持的碰撞之声,就是国人的高谈阔论。在宾馆,总想着搜罗一些一次性洗漱用具作为意外的收获,更别提因抽烟损坏旅馆的床单被褥,以致国外一些中档饭店不再接待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画像前,一些中国游客对“禁止拍照”的告示视而不见,对博物馆的保安也置若罔闻。但是如果和下面这件事情比起来,这些不算什么。在美国,一名来自大陆的中年男子,经过多年奋斗和苦熬,终于盼到国内妻儿即将来美团聚,兴奋不已的他在超市看见与自己儿子一般大小的美国娃娃,便情不自禁上前抱起小孩逗乐亲吻,令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男童母亲起诉他绑架儿童和性骚扰。绑架嫌疑容易洗脱,但是性骚扰实在有口难辩。
损害形象的根源不仅来自平时积习难改的“不拘小节”,文化背影甚至习俗禁忌,也是一道隐形的鸿沟。摒弃陋习需要独善其身,文化差异需要相互了解,而习俗禁忌则需要彼此尊重。
中国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的国家,国人的日常家居,国内的社会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展示着国家形象。旅居上海的老外,在享受新老上海的别致风情时,心中总是充满困惑。住在巨鹿路的老太太为什么大清早要到大街上倒马桶呢?要是个人生活条件的窘迫还不至损伤国家形象,但市民穿着花花绿绿的睡衣头上戴满卷发器逍遥自在地当街遛狗就实在让老外“看不懂”了!可见,个人小节不仅需要走出国门后严加防范,更要事先在自己家里做好功课。
再拿文明乘车这条来说吧,笔者在上海某地铁站见证过这样一幕:一辆空车缓缓驶进站台,站台上原本排列还算规则的长队顿时骚动。最前列乘客中有一老外,笔者好奇在这样逼仄的情势下,老外会如何行事。只见他在车门徐徐打开之际,摆脱众人,拔腿跳进车厢,转身入座,似乎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人”。这位外国朋友的“本土化”行为至今都令我感慨难忘。这位老外在自己的国家也会这样吗?也许不能将个别外国人对我们的效仿,归结为是本土环境“污染”了人家,就像不能根据个别国人在国外举止不得体而给整个国家贴上不文明的标签一样。可是,即使人家老外规规矩矩不冲不抢,他周围的乘客为了寥寥无几的一席之地而争先恐后的场景又会给他造成怎样的印象呢?
【国家安全的个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国家安全日学习心得06-16
国家安全日宣传心得11-17
2022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08-09
2022观看国家安全教育课直播心得体会10-01
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心得感悟09-03
2022国家安全教育日观后感心得10-20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观看心得2011-16
2022《同上一堂课国家安全教育课》心得12-14
安全事故个人的心得体会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