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经验(10篇)
1.建筑工程施工经验 篇一
一、改造线路前做好计算
例一、某10kV线路配合道路建设改道,需要用钢绞线悬挂的架空电缆把两条线路连接起来。一条线路的终端杆因为不能安装拉线而采用大梢径大配筋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电缆也悬挂在这根电杆上,转角约40度,跨度30余米。施工队在架设悬挂电缆的钢绞线时凭经验施工,以致电缆悬挂到一半时,电杆突然向内角方向弯曲。挂在电杆外角侧计划拆除而尚未拆除的原有线路在道路另一侧的瓷横担也被拉偏转了接近90度,导致工作中止。线路工程师到现场查看后,根据线路转角、档距和厂家提供的电杆弯矩计算确定了安装电缆前钢绞线的施工弧垂,因为钢绞线已经安装在线夹上,为了减少工作量,在悬挂钢绞线的金具串上再串连一个U型环和一个延长环以增加钢绞线的弧垂,挂上电缆后电杆也没有再偏移。如果施工前就请人通过现场测量并计算好钢绞线的施工弧垂,就不会浪费施工时间和材料。
例二、某地因为在35kV线路有地线双回路段下修公路桥,需要增加一基标志高24m的直线铁塔,以满足跨越要求。线路工程师根据加塔前后的断面图计算出各线及其耐张金具的长度变化都不超过200mm,提出在耐张塔处按计算长度串联U型环和延长环来调整弧垂,减少耐张塔处跳线的搭接长度的办法施工。在完成组塔工作后,用了不到一天就完成了提升导线、地线和ADSS光缆及调整弧垂工作,减少了停电时间。
二、配材料注意程序
例三、在某110kV线路上架设ADSS光缆。架线前一日下午,施工队全队人员到库房分光缆材料。他们把所有的材料包装都一齐打开,一人守一种,依次按杆号配材料。在叫到一种材料的名称时,守这种材料的人就把材料送到划定的杆号位置。因为一种材料可能有几种型号,材料也没有排序,成为无序对有序的局面。十多人做了半天,才分了30多号电杆的材料。
第二天,施工队出去安装光缆,由线路工程师带两个人帮分材料。到库房后,他鉴于施工队前一天配材料的缺点,根据一包材料有多件的特点,安排按以下步骤进行分拣:
1. 选择合适的地面,按顺序写好杆塔编号;
2. 按照杆塔明细表的规定,将杆用或塔用固定金具逐基放置到对应的杆塔编号上,并在固定金具上用记号笔写上编号;
3. 打开一种型号的金具,按照杆塔明细表的规定,依照杆塔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到相应的杆塔号上,至该型号的金具配完为止;
4. 打开另一种型号的金具,按照杆塔明细表的规定,依照杆塔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到相应的杆塔号上,至该型号的金具配完为止;
5. 依此方法至全部金具配完,并按照杆塔明细表的规定逐基复核,确认正确后结束分拣工作。 采用这种步骤,分完30多号电杆的材料,用了不到2小时。
2.建筑工程施工经验 篇二
通过近几年实践表明,下列因素直接影响到外保温的效果,并出现墙体表面裂缝、保温效果差等质量缺陷:1)设计原因。2)保温材料的选择不当。3)施工质量缺陷。
1 设计原因
合理设计外保温材料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保温性能良好。2)保温材料吸水率低。3)保温材料拥有良好的耐水性。4)保温材料与粘结砂浆、抗裂砂浆、网格布等的相容性。5)便于施工、经济合理。
2 保温材料的选择
2.1 保温材料的选择
我国现阶段外墙外保温材料多以挤塑板、聚苯板为主。挤塑板具有密度大、导热系数小等优点且挤塑板的抗裂能力弱于聚苯板,因此,密度大、难燃性挤塑板成为保温材料的首选。
2.2 增强网的选择
作为抗裂保护层的关键材料:玻纤网格布,一方面它能有效的增强保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能有效分散应力,使一些裂缝分散成许多细微裂纹,从而形成抗裂作用,再则由于它具有耐碱性等与抗裂砂浆相容,因此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纤网格布成为首选抗裂材料。
2.3 外保温保护层材料的选择
普通水泥砂浆由于其强度高、收缩大、抗变形能力弱,如用于外保温保护层易引起墙面开裂,甚至局部脱落,而专用抗裂砂浆能够克服这些缺陷,因此外保温保护层用专用抗裂砂浆并辅于玻纤网格布,再加入适量的纤维,效果良好。
3 施工要求
1)按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并严格执行。加强“三检”制,配合监理作好“三控”工作,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
2)外保温施工步骤主要有:外墙体基层修补、清理、找平→弹控制线→粘贴保温板→检查垂直度、平整度→处理板缝→锚钉固定→粘贴抗裂网格布→抹抗裂砂浆。
3)施工时在门、窗洞口角部、阳角部位及底层距离室外地面高度2 m范围内、可能遭受冲击等部位作附加网格布,先贴加强网格布,再贴标准网格布,加强网格布与标准网格布之间必须抹一层粘结砂浆。
4)保温板粘贴要点。将专用粘结砂浆均匀地抹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保温板四周,宽约10 cm,空白处涂抹粘结砂浆灰饼,灰饼直径不小于10 cm,厚约5 mm,且粘结面积不少于保温板面积的30%,然后将保温板按控制线错缝粘贴并均匀挤压,随时检查粘贴面的平整度、垂直度,保温板接缝部位用胶条密封严实,使保温板与墙体基层粘结牢固、平整,然后使用胀塞固定保温板,每平米不少于5处。
5)玻纤网格布的铺设要求。将抗裂砂浆均匀地涂抹在保温板表面上,将预先裁制好的网格布均匀地压入砂浆中,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网格布褶皱,网格布易横向铺设,自上而下逐行铺贴,沿外墙转角处依次铺贴,网格布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mm,网边须对接,不能连续施工的工作面要预留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mm的网格布在抹面砂浆外,并注意保持网格布的平整与清洁,以便后续施工。
6)保温板粘贴完毕后,做好隐检、验收工作,不符合要求之处做好整改工作,然后将拌好的专用抗裂砂浆均匀地抹在保温板表面上,作为保护层。每个分格单元必须一次性完成施工,在其边缘处施工时要加细处理。新抹砂浆不要污染临近板块。施工墙面要采取遮阳和防风措施。最后施工完成后24 h内避免雨水冲刷。
4 施工缺陷的处理
由于施工缺陷等原因易引起外保温外立面裂缝甚至开裂、局部脱落、渗水及外装饰面的龟裂,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保温效果。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已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墙面出现的裂缝要认真查找,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4.1 裂缝空鼓部位的修复
将原裂缝空鼓部位的保温板清理掉,在处理好的基层上涂抹界面剂,待干实后,将裁剪好的保温板贴在基层上,然后用具有良好韧性的抗裂砂浆(中夹玻纤网格布)将该部位修复平整,并加设锚固栓。
4.2 结构裂缝的处理
将裂缝处各向四周延伸20 cm~50 cm裁掉直至混凝土基层,按结构加固设计处理,合格后用相应的保温材料修复完好,修复保温层时应根据修复部位的尺寸裁剪好保温板,然后用粘结砂浆结合胀塞将保温板粘贴好,用抗裂砂浆中夹玻纤网格布将该部位修复平整。
4.3 面层裂缝的修复
对于面层裂缝宽度不小于0.3 mm缝深1 mm以上的裂缝将裂缝处清理干净并涂刮抗裂防水胶,中间压入抗裂网格布,然后抹抗裂砂浆,抗裂防水胶必须完全覆盖抗裂网格布且其表面层与墙面保持平整、光滑,然后按原墙面做上饰面层。
4.4 抗裂玻纤布搭接不到位引起裂缝的处理方法
铲除裂缝墙面直至完全暴露未搭接到位的网格布,然后用抗裂砂浆重新压入网格布,新、旧网格布每边搭接10 cm以上,抗裂砂浆要完全覆盖网格布。修改后的墙面要与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保持一致。
5 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为安全考虑,应在外保温层中设置防火安全隔离带(岩棉(A级保温材料))以降低可能发生的火灾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
6 结语
出于节能考虑,外保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对于易出现的质量缺陷,在施工时要按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把关,要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从材料的选择及施工工艺两方面严格把关,有效控制施工质量,达到保温、节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3.某核化工程FCD施工管理经验 篇三
摘 要:FCD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很好的施工经验。其中FCD施工专项协调会、制定FCD施工专项组织机构、参建各方制定专项的管理人员值班制度、应急保障措施、运输通行、保温养护措施、过程控制方法等都是很好的管理手段,应得到加强和应用。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劳务的技术交底及人员素质、施工组织的细化及作业开展的有序性,交接班的管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测温设备的标定、混凝土浇筑振捣控制、参建方的沟通协调等,需要在管理和过程控制上进行细化和加强。
关键词:FCD;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59-2
1 FCD施工概况
该工程基础筏板长约19.5m、宽约13m、板厚1.4m。钢筋绑扎耗时22天通过综合隐蔽验收, FC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耗时近18小时,混凝土浇筑量约444m3。保温养护从混凝土初凝后开始铺设保温膜和棉被,并搭设保温棚。整个施工过程进展顺利,混凝土供料及时,浇筑连贯,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施工安全、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 方案的选择与制定
基础筏板空间变换较多,斜坡高差4m,斜面底部宽1.4m ,顶部斜面宽近3m,该部位的施工是控制的难点。为了保障FCD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针对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先后组织了两次方案评审,重点解决了FCD工序安排(原方案考虑一次浇筑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但模板支设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难点。将方案再次进行优化。将负二层与负一层分开浇筑)、保温保湿养护方式(从铺设麻袋保温到改为两次塑料膜、一层棉被,且增加防雨棚,在保温和防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模板支撑(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评审意见,坚持要求施工方在砖胎膜背后加设支撑模板,保障支撑体系的稳定、可靠)、混凝土浇筑设备汽车泵的平面站位(现场进行路面硬化、修整浇筑设备站位平台两个)等。整个方案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模板支设稳定性问题,止水钢板的留设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设备的站位问题等成为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其过程经历了反复的讨论、修改、验证,问题的解决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反映了施工准备及技术力量的薄弱,管理及重视力度的不足。需进一步强化管理力度及问题落实的执行力度。对此,做好方案的选择与制定需要重视以下工作的开展。
①技术管理与施工管理的接口与配合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注重深化施工组织的管理及工序的安排,合理、有序地推进现场工作的开展。
②加强图纸的消化吸收,才能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策划和工序的组织,避免对图纸缺乏足够认识,对施工质量、进度造成影响。
③时间、效率、质量。方案编制的质量与投入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人员工作的安排,需要保障基本时间,做好方案的细化和深化工作。对于复杂、难度较大的施工方案,尽早开展方案评审工作,通过方案的完善来进一步保证方案编制的质量。
④方案编制及报审时间偏长,需要工程各方在方案形成过程中加强沟通与讨论。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后,要及时对方案进行升版。
⑤方案的严肃性,对已制定的方案要严格执行。真正做到方案指导施工,施工作业不背离方案,方案和现场施工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施工准备及先决条件的落实
该工程现场施工作业的开展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复、施工图纸、施工场地条件、天气等因素制约较明显。为解决这些不利影响因素,重在夯实施工准备工作,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保障顺利完成玻璃固化工程FC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3.1 施工组织与方案策划
现场工作的开展有明确的施工组织要求,重点开展工艺区地下结构的施工,为保证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合理性,重在方案的策划与编制。完成并编制了施工组织总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筏板基础施工方案、质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计划等,对重要方案组织专项评审或专家评审,组织施工方对方案进行完善。夯实技术施工方案,有力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的开展。
3.2 编制FCD专项施工计划
编制FCD专项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展以FCD专项进度计划为标尺。及时对现场材料准备、技术准备、机械设备的准备、人员的准备情况进行核查、纠偏和落实,有条不紊地推进现场工作的开展。
3.3 施工场地平面管理
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局促,施工作业空间受限,材料堆放及加工场地集中,道路通行坡度大,运输通行受限,场区硬化了两条通道,解决运输问题,为解决混凝土浇筑问题,在道路底部及中部,利用现有的地形,通过开凿休整,浇筑两个平台来停放混凝土泵车,使在狭小的坡道上具备浇筑混凝土的功能。浇筑前对泵车进行实际操练预演,做到有备无患。
3.4 混凝土的供应及保障
组织参建各方到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混凝土厂商的生产能力、规章管理制度、工艺流程、原材料的备料情况、运输保障等,并同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沟通,就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控制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等提出要求。通过评估,认为商混站能满足现场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4 组织实施及过程控制
4.1 组织管理
施工单位专门成立了FCD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现场值班表。总包、监理、业主都制定了FCD管理人员值班表,形成了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工程建设各方的职能,使各部门、各人员能有效的合作,便于问题的解决及施工作业的开展。
4.2 项目管理协调
管理协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月度高层会及周例会,协调解决施工问题,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推进现场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月度高层会,非常有利于对现场工作的促进。
4.3 过程控制
总包单位组织召开了FCD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题协调会,各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协调解决项目施工准备的相应问题,对人、机、料、法、环进行综合的统筹,合理布置、有序推进。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落实和解决。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实行了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在商混站、总包、监理、施工单位对开罐混凝土进行见证,并安排专职人员对商混站进行旁站。加强了商混站混凝土制作的管理。
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基本都控制在200mm以内。入模板温度的测量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的情况,需要对购置的测温设备进行标定,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基本上在宽度方向全部展开,在长度方向上逐步推进,浇筑到控制标高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不仅是浇筑部位的混凝土振捣,还要注意流到其它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监管过程中,也在不断督促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不仅要安排足够的人力,还应考虑一个振捣工工作范围,当混凝土工作面展开后,从实际操作来看,人员作业幅度应控制在1.5~2m的作业宽度内。
混凝土收面。夏季,温度较高,混凝土硬化较快。本次最先浇筑的混凝土存在收面时间迟后现象,不利于混凝土表面抗裂,需要在人员的配置上给予调配。
保温棚的搭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保温、防雨的作用。避免了6月28日的大雨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由于人员疲劳,防护棚的搭设没有连贯进行。需要考虑劳务人员的安排与调整,搭设工作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完成。
5 总结
本次FC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很好的施工经验。其中FCD施工专项协调会、制定FCD施工专项组织机构、参建各方制定专项的管理人员值班表、应急保障措施、运输通行、保温养护措施、过程控制方法等都是很好的管理手段,应得到加强和应用。通过本次FCD施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劳务单位的技术交底及人员素质、施工组织的细化及作业开展的有序性,交接班的管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测温设备的标定、混凝土浇筑振捣控制、参建方的沟通协调等,需要在管理和过程控制上进行细化和加强。以正确和严谨的态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吸收经验教训,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本社.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M].中国
计划出版社,2012.
4.解读综合布线工程施工经验 篇四
一、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由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施设计对布线的全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实施的设计机构应慎之又慎。从整体上来说,在实施设计时首先应注意符合规范化标准。结构化布线的实施设计不仅要做到设计严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还要使其造价合理,符合规范化标准。国际和国内对结构化布线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一系列规范化标准,这些标准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定义,规定了其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其次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首先要对工程实施的建筑物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和其他有关工程的图纸资料,并充分考虑用户的建设投资预算要求、应用需求及施工进度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如果建筑物尚在筹建之中就确定了结构化布线方案,则可以根据建筑的整体布局、走线的需求向建筑的设计机构提出有关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的特定要求,以便在建筑施工的同时将一些布线的前期工程完成。如果是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与室内装修工程同步实施的布线工程,则必须根据原有建筑物的情况、装修工程设计和实际勘查结果进行布线实施设计;
最后是要注意选材和布局。综合布线工程实施设计中的选材用料和布局安排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在设计中,应根据网络建设机构的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布线线缆和接插件,所选布线材料等级的不同对总体方案技术指标的影响很大。建议在布线中使用一家厂商的系列配套产品,因为布线是一套系统,而不是线缆和元件的简单组合。布局安排的设计除了对建设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外,还关系到网络布线是否合理,对于一座多层建筑物来说,安装整个建筑物网络主干交换机的信息中心网络机房,最好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部楼层,如果各个楼层设置配线间,最好设置在楼层的中段,这样设计不但可以尽量缩短垂直和水平主干子系统的布线长度,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道传输距离,有利通信质量的提高。
如果要从细节上来讲,还需要注意的还有施工现场督导人员要认真负责,及时处理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协调处理各方意见;如果现场施工碰到不可预见的问题,应及时向工程单位汇报,并提出解决办法供工程单位当场研究解决,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对工程单位计划不周的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对工程单位新增加的点要及时在施工图中反映出来;对部分场地或工段要及时进行阶段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最好制订出工程进度表,但在制订工程进度表时,要留有余地,还要考虑其他工程施工时可能对本工程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不能按时完工、交工的问题,因此,建议使用督导指派任务表、工作间施工表,
而在工程施工结束时,还应该注意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清洁、美观;对墙洞、竖井等交接处要进行修补;各种剩余材料汇总,并把剩余材料集中放置一处,并登记其还可使用的数量;并做好总结材料:开工报告;综合布线工程工程图;施工过程报告;测试报告;使用报告和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所需的验收报告。
二、综合布线工程经验五问答
1.穿线管内为什么最好不要有接头?接头应在什么部位?
通常是不在穿线管内连接导线,即若导线长度不够需接头时,导线的接头处不能在穿线管内,应在开关、插座、灯头盒等接线盒内接线,否则,易造成管内堵塞,散热不良,故障点不易查找,维修困难,并可能引发电气火灾。
2.为什么禁止使用移动式的床头灯?
移动式床头灯开关是*软绝缘导线与开关连接,在使用中导线与开关如果分离,带电的线头外露有可能造成火灾或触电事故。
3.照明开关为什么必须串接在相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串接在零线上,虽然断开时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仍然是接通的,而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灯是处于断电状态。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220伏的危险电压,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各种照明开关或者单相小容量用电设备的开关,只有串接在相线上,才能确保安全。
4.装修完之后,电验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电路的所有开关要正常控制各路电源,所有插座要通电实验,左零右相,强弱电的插座距离要最低不小于30公分。
5.预埋弱电必须注意那些事项?
5.建筑工程施工经验 篇五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我国对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修建了诸多的桥梁隧道类工程,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沟通与经济往来,最终为促进我国社会稳定、经济进步以及人们的安居乐业做出贡献。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对于我国交通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此类工程的施工作业质量与过往行驶的车辆、行车人员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桥梁隧道工程作业单位需要重视此类工程的施工情况,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有着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基于此,文章对桥梁隧道工程当前的施工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此为更多施工单位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6.建筑工程施工经验 篇六
说明:本文是CAD设计图纸的从业人士的专业经验,对图文行业的绘图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介绍我的经验之前还是希望告诉大家一点,如果你还是学生,如果你以后工作单位需要,学CAD技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CAD软件在工作中扮演的就是工具的概念,现在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效率,几乎都采用CAD出图了,就我所知还继续像以前那样用画图板+铅笔的施工单位已经寥寥无几。
笔者从毕业那年到现在,一直做设计建筑施工图的工作。由于在大学里学的是建筑施工专业,知道可以用计算机的CAD软件来辅助设计施工图,但毕竟接触的机会不多,到工作岗位上才真正开始熟悉和使用上CAD软件的。
就目前建筑行业来看,这两年用计算机代替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特别大。原来必须用手工做的效果图设计等都开始用上计算机辅助设计了。CAD这块更是应用得早,像设计结构图或者施工图,用CAD软件是最方便不过了。现在市面上,关于建筑方面的CAD软件有很多,就我们单位而言,主要是使用天正的CAD软件来出图。在这里我也只能针对天正的CAD版本给大家讲讲建筑施工图设计方面运用CAD技术的一些经验。
现在,虽然天正软件已经升级到了天正6。由于天正5以后的版本都是采用了自定义实体方式,交流上有点不方便。所以很多设计院还是在用天正Ⅱ系列的工具集软件。我希望用天正Ⅱ中的天正建筑3.0制图过程的一些技巧,能给新学习天正的朋友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剖面
1.画剖面的时候我们会把平面轴线标注拷贝过来使用,这个时候用轴号都是有一定旋转状态的。轴线修改里边取消外偏命令能轻松把轴号改变为正常的样式。
2.把剖切墙线属性转成平面墙线,可以用插入门窗的命令插入,修改剖面窗;可以使用加窗套命令生成窗台和挑檐。
立面图
立面图的画法和平面图的画法主体上的差别不大。但在立面的生成上需要多注意一些多余线条的隐藏方法,还有就是对立面标高的标注与修改问题。
1.立面生成:如果柱子不外凸,在立面生成前把柱子隐掉,可以避免再次删除多余生成的外墙线。反之,柱子外凸的时候把墙隐掉,也可以避免生成多余的外墙线。
2.立面标高的修改:立面或者剖面画完后有时候我们要进行布图打印。这时候标高标注已经不准确了。要达到准确的标注可以在0.000标高处标一个标高。如图所示,把图向上移动48288就可以准确进行标高标注了。
3.是否觉得外包线命令总有那么多毛病,画立面的时候建立一个e_wall2,除了要生成外包线的墙线使用默认图层,其他外墙线都归到e_wall2,这样外包线命令就不会出错了。
平面图
在做施工图设计时,做平面图成了最主要的步骤之一。以下是自己总结的一些经常在画图中使用的技巧。
1.伸缩缝等墙线切断建议在散水画完和屋面线搜索完成后再切断,可以避免出现自动绘制错误。
2.天正3的门窗复制命令功能有些问题,可以把要复制的门窗改为高窗,然后拷贝粘贴完成后再换为门窗,这样可以提高门窗插入速度,特别是大批量的复制。
3.用pl画阳台和台阶在有些时候比用天正默认命令画快多了,画完的线归入相应的图层,立面生成的时候一样可以生成阳台和台阶。
出图
出图最关键的就是对线条的控制和打印设置了。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如果你喜欢用加粗线段来控制打印粗线的话,把需要加粗的线归到墙线层,一次加粗就可以了。
7.建筑工程施工经验 篇七
当建筑上部所布置的剪力墙、框架柱等竖向结构无法与底部贯通连接, 需在中间部位设置梁、桁架、箱形结构、V形柱等结构转换层, 用于承托上部往下传递的竖向荷载, 并改变力的传递路径。基于转换层工程的受力特点, 可看出转换层布置后, 会形成传力拱, 后者产生的传力作用, 以竖向形式, 将上部结构的竖向荷载引导至转换层中。当上部竖向荷载抵达传力拱, 会以斜向模式作用在梁上。假设在斜向荷载以垂直和水平方式分解, 并形成等效荷载, 则相比于忽略墙体作用的垂直荷载, 前者形成的弯矩比较小, 此时在转换层结构的跨中和支座位置, 就会出现轴向拉力和压力。该受力机理在转换层施工时, 要加以强调。
基于以上转换层受力机理的分析, 我们在实际施工时, 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 要注意两者竖向的连续贯通, 尤其是布置核心筒框架结构的转换层, 更需要保证上下的连续贯通。在此基础上, 转换构件在水平方向传力是否直接, 关系到转换的复杂性程度, 假设转换层的受力过于复杂, 则会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 施工期间同样需要予以充分考虑。
2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在掌握高层建筑转换层受力特点的基础上, 我们要将转换层的钢筋工序、混凝土工序、模板支撑工序视为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相关施工实际经验,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经验。
2.1 工工程程案案例例
某高层建筑楼, 由-1层、1层~4层的裙房和5层~32层的主楼组成, 裙房均为框支结构, 5层为厚板转换层, 6层~32层为短支剪力墙结构。5层的厚板转换层, 厚度165 cm, 板顶标高+20 m, 选用32, 36, 40的钢筋作为受力筋, 箍筋则选用14规格, 工程钢筋总量550 t。转换层的混凝土结构, 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法。
2.2 钢筋施工
以上工程的钢筋施工, 主要有三个技术要点:
1) 梁与梁、梁与柱节点位置。考虑到转换层配筋率比较大, 在梁与梁、梁与柱节点位置, 所集中的钢筋数量比较大, 增加了绑扎的难度, 特别在角柱位置, 施工人员需往角柱内插入锚固钢筋, 在同一平面内, 至少3层的钢筋有待构造, 在受力时, 基本没有办法形成约束机制, 而且很容易产生脆性破坏。对于该问题, 笔者建议采用等强代换的施工方法, 合理调整过于集中的钢筋位置, 借助长度15 cm左右的倒三角钢楔子, 用于扩大钢筋与钢筋之间的距离, 既可减少钢筋绑扎的难度, 同时便于后期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2) 钢筋与钢桁架混合节点。本工程的转换层大梁, 以贯通模式布设钢筋, 同时利用实腹式双H型钢配筋, 但在制作配筋所预留的贯穿孔, 施工时发现无法满足钢筋的有效贯通, 要求进行重新钻孔, 但必然造成钢柱截面的脆化。笔者建议采用等强代换的方法, 在控制主梁内部钢筋布设数量的同时, 用三级钢代替原来的二级钢, 以减少自然节点处理的难度。同时适当增加转换梁的高度, 目的是调整主梁内钢筋的分布形态, 可在原来钢桁架梁的基础上, 从梁顶位置增设附梁。3) 型钢混凝土柱和梁节点。本工程型钢混凝土柱与梁的节点采用刚性方法连接, 在焊接时, 型号构件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 出现了局部变形。对此, 我们在安装型钢混凝土柱和梁时, 要以高强螺栓固定, 再纠正垂直偏差。在型钢骨架安装之后, 仔细观察在荷载增加状态下, 焊接收缩和螺栓的松紧程度, 以及焊缝的外观质量。除此之外, 在型钢腹板所预留孔位, 假设无法满足钢筋穿过, 则需要设计标准条件下, 借助铰刀进行扩孔, 尽可能减少节点受力的复杂程度。
2.3 混凝土施工
在做好钢筋施工的基础上, 混凝土工序要求重点兼顾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
1) 配合比控制。本工程选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其内掺入了沸石粉, 目的是控制水泥的水化热, 另外减水剂的适量掺入, 可有效推出水化热峰值的产生时间, 是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峰值的有效方法。至于粉煤灰、减水剂和其他外加剂等的配合比控制, 笔者建议根据材料的实际含水量, 在实际施工时进行适当调整。
2) 混凝土浇筑。按照提前拟定的浇筑方法, 要求分开浇筑转换层的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 先往转换层的中间和后部浇筑, 再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循序推进。浇筑时, 要设法增大工作面的面积, 目的是提高混凝土水化热排出的有效性, 同时要减少模板的侧压力。在浇筑至节点位置时, 考虑到节点位置钢筋比较密集, 除了在钢筋施工时, 预留出足够振动器插入振捣的空间, 还要在浇筑期间安排专人检查浇筑的密实程度, 大约在完成浇筑的18 h后, 可随机拆开节点位置侧模的一部分, 检查其内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至混凝土初凝, 以覆盖草袋子的方式, 保持混凝土的充分湿润。
3) 裂缝控制。裂缝是混凝土施工经常出现的病害问题, 其成因大多时候集中在“施工不当”“材料不良”“温差”“收缩”“不均匀沉降”“冻胀”几个方面。本工程在浇筑混凝土时, 在水化热作用下, 混凝土结构中心与外界接触表面有温度差, 当外界温度降低幅度太大, 混凝土就会出现冷却收缩, 其内部的质点间必然形成互相约束的拉应力作用, 此时保温养护措施, 应根据热交换的原理, 在考虑结构厚度、传热系数、中心最高温度、表面温度、传热系数修正值等参数的情况下, 推算出混凝土保温材料厚度, 然后以此确定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的塑料, 保证混凝土表面形成有利的热扩散条件。
2.4 模板支撑施工
构件体型庞大的原因, 混凝土荷载和其他荷载的共同叠加, 使得本工程转换层每延长米的荷载超过70 k N/m, 增加了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难度水平。笔者建议:在模板支撑系统正式施工之前, 确定模板及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钢筋自重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计算出混凝土侧压力分布, 然后按照以上各项荷载的分项系数, 采用落地支撑施工工艺, 完成支撑模板系统的工序, 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 工程布置支撑模板体系结构, 需要保持上层支撑与下层支撑竖直方向荷载传递的准确, 在保证模板具备足够荷载和变形承受能力的条件下, 安排专人持续测量观测支撑系统的变形, 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3 结语
文章通过研究, 基本明确了高层建筑转换层工程的受力特点, 以及案例转换层工程在钢筋工序、混凝土工序、支撑模板工序的施工方法, 原则上可供其他转换层工程参考借鉴。但考虑到转换层工程施工要求和条件的复杂性, 以上方法在其他工程中应用时, 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方可保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同时还需要不断提炼总结出更多的科学施工经验, 作为本文补充和完善的内容。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技术应用水平, 在分析高层建筑转换层受力特点的基础上, 分别从转换层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模板支撑施工三个方面, 深入剖析了各工序的施工技术要点, 进而归纳了科学合理的施工经验, 可作为相关建筑转换层施工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转换层,施工,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1]张坤.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发展与问题研究[J].四川建材, 2014 (3) :71.
[2]彭更新.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分析[J].广东建材, 2014 (5) :66-68.
[3]阳广毕.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 (6) :222-223.
8.建筑工程施工经验 篇八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 ;应用
在21 世纪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座座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建筑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而土建施工技术在现在建筑行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 土建施工技术概述
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建筑单位要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前进和稳定发展,就需要提高建筑单位人员的技术和文化水平,增强整个建筑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保证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持续稳定发展。土建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都有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整个工程的运营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建施工技术,它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土建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是保证建筑企业有效稳定发展的主要手段。
二、 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建设安全稳定进行。
(一)钻孔灌注桩
目前的高层建筑中,有很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这样就造成建筑物整体的承受负荷量比较大,与此同时,也对工程桩这种建筑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要考虑住户的设计要求,还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这样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变得比较复杂,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可以使用硬地施工办法,在钻孔完成时,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对其进行施工,在这期间,可以使用多台钻孔机一起运行,同时采用自然土体造浆护壁。在成孔之后,清孔的过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要对其进行两次顺时针循环清孔,然后在采用逆时针循环清孔。在进行钻孔灌桩时,一定保证钢筋笼的质量合格,在制作钢筋笼时可采用模具进行,在钢筋笼放入时,要保证钢筋笼和桩孔两者之间准确对应,不能随意地插放。桩体灌注可以使用混凝土导管进行水下灌注,使用法兰联结的方式。
(二)地下连续墙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基坑四周的预防措施可以使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其实就是整个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墙,它可以长期地作为建筑物的保护墙。在进行低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成槽和混凝土浇捣的质量问题,地下墙在连接时可以使用刚性接头,这种接头需要特定楔形封头板在插上钢筋,同时使用维尼龙布包住整个槽段,在最外层使用铁板钉对其进行加固之后,就可以把延伸出来的水平钢筋制作成刚性接头。在低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使用刚性接头时,封头板上如果有泥存在,在浇注时就会造成疏流;二是延伸出来的水平钢筋会造成抓斗工作受到阻力,不能完全把混凝土清除干净,导致钢筋不能入槽。为预防这样的问题发生,可以增加接头箱,确保钢筋有插入的空间,保证钢筋笼可以精确沉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在清理之后立即吊放接头箱,在这期间,一定要保证接头箱之间的距离符合规定标准,使槽底和接头箱可以贴合,预防混凝土倒灌的发生。还有就是在完成之后,要及时清理泥皮,充分把握混凝土灌注的灌量。
(三)支撑和挖土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较浅区域的支撑物可以使用混凝土进行支撑,在较深坑处的支撑物可以使用钢进行支撑,在深浅坑交界的区域可以使用钻孔灌注桩排桩进行支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好降水工作,较深层土可以使用深井泵进行降水,较浅层土可以使用喷井进行降水。在挖土工作进行之前,可以先把井点和喷射井进行移除,保留深井井点。还有在挖土时,要减少基坑在外面暴露的时间。在进行挖土之后,为保证运输车辆顺利运行,就要及时铺设道路。
(四)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依据设计的图纸明确测温点,测温装备可采取电流温度感应器。在设置感应器之前,可以使用环氧树脂对接头位置进行一定的密封,在进行浇筑时要细致检查测温点的实际运行状况,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和保护。还有一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做到循序渐进、保证一次完成、定点分段,确保坡度一致,控制分层的厚度,对其进行适当的振捣。
(五)大体积柱梁
在大多数的高层建筑中,建筑结构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使得建筑的截面和柱梁是十分大的。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合格,在建筑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设计人员要保证混凝土适当的配合比例,按照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严格要求,选择标准的建设材料。还有就是在进行振捣时,采用保护层交叉振捣和内部振捣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下的标准。
(六)轴线设计与高程控制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可以使用多种轴线进行控制,并采取复核制的调节轴线和垂直力度,在这期间,要控制每一次复核的误差。在对高层建筑进行高程控制时,要考虑整个建筑结构的沉降情况、测量产生的误差等方面的因素,在检测时,提高测量标准,在基准点方面循序渐进,依据检测出的结果,对标高进行调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就为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尤其是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应用,使得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杨云哲.浅析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2(12).
[2]卞杨.浅析高层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2012(17).
9.地铁车站施工经验 篇九
一、引言
地铁具有运量大、快捷、安全、准时、舒适等特点,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1863年在伦敦修建的,迄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这一个半世纪中,随着土建施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通信及信号技术等诸多领域的飞速发展,地铁事业亦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地铁运营的里程上看,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占领先地位,但近20年发展中国家的地铁事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
我国1971年北京建成第一条地铁,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均已部分建成并正在兴建地铁网络,我国地铁事业正进入一个发展高潮。
上海早在1958年就已经开始筹建地铁,经过长期摸索、克服了种种艰难,终于在1995年4月28日地铁一号线建成试运营,历时38年。其后,2000年7月地铁二号线建成、2001年底明珠一期建成,目前在建或即将开工的有一号线北延伸(共和新路高架)、莘闵线、明珠二期、M8线、二号线西延伸、明珠一期北延伸、R4线等等。上海地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在上海软土地区,地层基本为饱和含水流塑或软塑粘土层,抗剪强度低,含水量高达40%以上,灵敏度在4~5,压缩性大都属高压缩,并具有较大的流变性,这种软弱流变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上海地区的基坑工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更为突出。在上海曾出现一些深基坑周围地层移动引起附近建筑和设施破坏的工程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控制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土建施工在车站施工中所占的周期、投资都比较大,而且是车站施工中风险比较集中的阶段,尤其应引起足够重视。
地铁土建施工涉及到诸多工序,以下按工序介绍:
二、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与支撑一起形成支护体系,支挡坑内外的不平衡土压力,保持基坑的稳定。因此,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上海地铁车站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有两类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和SMW(Soil Mixing Wall)工法。
2.1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在基坑四周通过成槽、钢筋混凝土施工等工艺形成的具有较好强度、刚度和抗渗性的地下连续壁。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大、抗渗性能好、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等特点。地下连续墙作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挡土围护结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适宜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域作业。一般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开挖深度14米以上的深基坑。
根据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作用,地下连续墙可以分为单墙体系和双墙体系。双墙体系中,地下墙在施工阶段作为挡土结构与支撑一起形成支护体系;在使用阶段与内衬墙共同工作形成受力体系,承受结构荷载。单墙体系中,地下墙在施工阶段作为挡土结构与支撑一起形成支护体系;在使用阶段单独作为承重体系的一部分,承受结构荷载。2.1.1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工艺流程: 导墙施工
成槽 成槽过程中应使用泥浆护壁,泥浆于现场配制。泥浆置换、清底 吊放锁口管 钢筋笼吊放 混凝土浇捣 锁口管拔出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净宽应比连续墙宽度稍宽约4cm,顶部比地面高4~5cm。一般导墙深度约1.5米,遇障碍物或暗浜等特殊情况时,应先行处理,考虑导墙加深并要求导墙落到原状土上。
地下连续墙分幅成槽和浇捣混凝土,每次成槽宽度约2~6米,平面形状有“—”形、“L”形和“T”形等。槽段有先行幅和后行幅之分,先行幅在槽段两头放置锁口管。地下连续墙接头常用的有:预制接头、刚性接头、柔性防水接头和预留注浆孔接头等。2.1.2 地墙施工控制要点
1、导墙轴线和标高的复测
导墙轴线决定着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导墙顶标高将影响到钢筋笼的入槽标高。在单墙结构地铁车站中,进而将影响到钢筋连接器与底板、中楼板和顶板钢筋的连接。因此,导墙的轴线和标高,施工单位必须报验。
2、成槽泥浆性能指标的控制:
成槽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量等项指标,不仅影响槽壁的稳定,同时也影响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防水性能。因此,在地墙成槽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逐幅槽段进行抽检,将泥浆指标控制在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3、成槽深度、垂直度
成槽深度、垂直度,必须控制在设计或规范允许范围内,一般应控制地墙垂直度高于3/1000,对于单墙结构车站,尤其应严格控制地墙的垂直度;成槽达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清槽,以提高地墙的承载能力,减小沉降量。
4、钢筋笼
在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单墙结构地下连续墙,应重点控制: a.钢筋连接器与底、中、顶板对应位置的准确性;
b.钢筋笼入槽时笼顶标高即吊筋长度控制,以确保钢筋连接器位置的准确。
5、混凝土浇筑 检查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和抗渗等级、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避免因埋管过浅造成夹泥断墙事故;计算地墙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判断地墙施工质量。
2.1.3.减少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若干措施
1、减小槽幅宽度
2、加固槽壁土体,一般用搅拌桩或注浆等方法加固。
3、做高导墙抬高泥浆液面或降水加大槽内外液面高差。
4、在保护对象和槽壁间设置隔离桩。
2.2 SMW工法
SMW工法是指将土与水泥浆搅拌后形成搅拌桩墙体,在墙体中插入高强度劲性芯材(一般为型钢)使之与搅拌桩墙体形成的复合挡土墙。
SMW工法作为基坑围护结构于1976年由日本竹中土木株式会社与成幸工业株式会社开发成功并应用。1986年日本材料协会编制了SMW工法的施工规范,使SMW工法的应用出现了一个高潮。据统计,至1993年,这一工法占日本基坑围护结构的50%,目前占到80%,已成为基坑围护的主要工法。
国内应用搅拌桩作围护和地基加固始于80年代,但当时使用的是纯搅拌桩,未加型钢。明珠二期兰村路站是目前国内以SMW工法作为围护结构的最大的基坑工程,该基坑围护结构全长700多米、最深达26米。
SMW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围护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高止水性、可在各种地层中使用、大厚度和大深度、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环境污染小。
2.2.1 SMW工法施工工艺
SMW工法施工工艺流程:(搅拌桩施工工艺见搅拌桩节)SWM工法工艺流程图
2.2.2 SMW工法施工控制要点
1、在搅拌机过程中,注入地层的浆液有一部份会流返回地面,须沿挡向施作一沟槽。沟槽边设固定支架,以便固定插入的H型钢。
2、在搅拌成桩时,所需容量70~80%的水泥浆宜在下行钻进时灌入,其余的20~30%宜在螺旋钻上行回程时灌入。此时所需水泥浆仅用于充填钻具撤出留下的空隙。螺旋钻上拔的灌浆,对于饱和疏松的土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种地层中的柱体易产生空隙。螺旋钻上行时,螺钻最好反向旋转,且不能停止,以防产生真空,有真空就可能导致柱体墙的坍塌(非饱和土体)。
3、施工应按跳孔顺序进行,为保证围护结构的连续性和接头施工质量,两桩搭接部分应重复套钻。
4、在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泥浆液的注入量和搅拌沉入及提升量及提升速度。下钻进的速度应比上提时的速度慢一倍左右,以便尽可能保证水泥土的充分搅拌,又可获得较高的贯入速度。在砂土互层或土性变化较大的场地施工时,应根据各种土质的情况选择水泥浆液的配合比,以便得到较均匀的墙体,确保工程质量。(5)H型钢的回收,通过在插入的H钢表面涂一层减摩材料,从而使H型钢便于拔出回收。针对不同工程,不同水泥浆液配合比,在施工前作H型钢的拉拔试验,以确保H型钢的顺利回收。基坑开挖时围护墙体会产生弯曲变形,弯曲后H型钢的回收会比较困难,因此若考虑型钢回收则开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
(6)水泥浆液中的掺加剂:国内工程多掺入一定量的木质素,以减小水泥浆液在注浆过程的堵塞现象。也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加膨润土,利用膨润土的保水性以增加水泥土的变形能力。不致因墙体变形而过早开裂,从而影响墙体的抗渗性。日本公司在施工时,材料的配比基本是1m3土体注入水泥75~200kg,膨润土10~30kg,水灰比w/c为0.3~0.8,根据工程类别及土性选择使用。
2.2.3 SMW工法施工控制要点
1、在搅拌机过程中,注入地层的浆液有一部份会流返回地面,须沿挡向施作一沟槽。沟槽边设固定支架,以便固定插入的H型钢。
2、在搅拌成桩时,所需容量70~80%的水泥浆宜在下行钻进时灌入,其余的20~30%宜在螺旋钻上行回程时灌入。此时所需水泥浆仅用于充填钻具撤出留下的空隙。螺旋钻上拔的灌浆,对于饱和疏松的土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种地层中的柱体易产生空隙。螺旋钻上行时,螺钻最好反向旋转,且不能停止,以防产生真空,有真空就可能导致柱体墙的坍塌(非饱和土体)。
3、施工应按跳孔顺序进行,为保证围护结构的连续性和接头施工质量,两桩搭接部分应重复套钻。
4、在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泥浆液的注入量和搅拌沉入及提升量及提升速度。下钻进的速度应比上提时的速度慢一倍左右,以便尽可能保证水泥土的充分搅拌,又可获得较高的贯入速度。在砂土互层或土性变化较大的场地施工时,应根据各种土质的情况选择水泥浆液的配合比,以便得到较均匀的墙体,确保工程质量。
5、H型钢的回收,通过在插入的H钢表面涂一层减摩材料,从而使H型钢便于拔出回收。针对不同工程,不同水泥浆液配合比,在施工前作H型钢的拉拔试验,以确保H型钢的顺利回收。基坑开挖时围护墙体会产生弯曲变形,弯曲后H型钢的回收会比较困难,因此若考虑型钢回收则开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
6、水泥浆液中的掺加剂:国内工程多掺入一定量的木质素,以减小水泥浆液在注浆过程的堵塞现象。也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加膨润土,利用膨润土的保水性以增加水泥土的变形能力。不致因墙体变形而过早开裂,从而影响墙体的抗渗性。日本公司在施工时,材料的配比基本是1m3土体注入水泥75~200kg,膨润土10~30kg,水灰比w/c为0.3~0.8,根据工程类别及土性选择使用。
三、地基加固
由于上海地区土质松软、含水量高、流变性强,因此对于较深的基坑,若不采取措施则开挖变形将较大。由于地铁基坑大多处于城市建筑物、管线较密集地区,对变形控制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基坑深度大、周围环境复杂时,应考虑对基坑进行加固。基坑加固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主要介绍在地铁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旋喷法等。广意上讲此三种工法均属于注浆工法,此处所讲的注浆法是指狭义上的注浆法即通过注浆管进行的单液浆或双液浆施工方法。
3.1注浆加固
注浆法是指将注浆管置于(打入法、钻孔法、振冲法等)所要加固的地层中,通过注浆管注入浆液,使之与土体形成复合体,增加土体强度。
根据注浆进入土体的压力、掺和方式的不同,注浆可分为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当注浆压力比较大时,浆液将沿作土体的薄弱处注入,沿径向流动,最终形成狼牙棒式的注浆体,这种方法称之为劈裂注浆。当压力较小时,浆液压力不足以劈裂土体,注浆体呈柱状,主要通过挤密作用加强土体,此方法称之为压密注浆。
根据浆液成分和配比的不同,可分为单液浆和双液浆。单液浆主要材料为水泥(可掺加适量的粉煤灰),而双液浆主要为水泥(适量粉煤灰)和水玻璃溶液的混合液。由于水泥浆和水玻璃液混合后会迅速凝固并产生强度,因此双液浆可用于工期紧、早期强度要求比较高的基坑加固。3.1.1注浆工艺流程:
1、注浆孔定位
2、浆液配置
3、机架就位
4、注浆管钻进(或打入、振入)
5、浆体注入边提升注浆管
6、机架移位 3.1.2注浆控制要点
1、控制浆液配比
正式施工之前,根据搅拌罐容积和设计配合比,配制标准水泥浆液,测得标准条件下水泥浆比重和粘度。施工过程中应随机抽检水泥浆比重、粘度,以检查水泥掺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控制注浆量
应配置浆液流量自动记录装置,如实记录浆液注入量。若无流量计,则在正式施工前,应对搅拌罐的容积进行标定,根据配合比、水灰比要求和加固深度、设计孔距等项数据,通过计算确定每孔水泥浆液注入量,作为施工标准和检查依据。
3、控制施工参数
首先是加固深度部位的控制,复核钻杆长度,使其满足加固深度要求;其次,施工中随机检查施工参数的执行情况,如注浆压力、注浆量、拔管间距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固效果检验
确定检验方法,应满足设计单位提出的检验指标的要求,通常要求加固后土层的PS值达到1.0~1.5Mpa。要求进行静力触探检验,检验点位应随机抽样确定。
3.2搅拌桩加固 搅拌桩是指利用特殊的搅拌头或钻头,钻进地基至一定深度后,喷出固化剂,使其沿着钻孔深度与地基土强行拌和而形成的加固土桩体。固化剂通常采用水泥或石灰,可以是浆体或粉体。搅拌桩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而地基承载力小于120Kpa的粘土、粉土等软土地基。搅拌桩施工时无振动、无噪声、无泥浆污染、适合于在城市建筑物等密集地区进行地基加固。
根据机械中搅拌头数量可分为:单轴机、两轴机、三轴机和多轴机。每种机械在加固过程中的挤土和涌土性能均不相同,应引起足够重视。3.2.1搅拌桩加固工艺流程
1、定位
2、搅拌下沉
3、喷浆提升
4、重复搅拌下沉
5、重复搅拌提升
6、清洗
7、移位
3.3旋喷加固
旋喷加固是通过旋喷管将高压喷射流注入土体内,使之与土体充分混合并重新结构从而提高土体强度的一种加固方法。3.3.1旋喷加固的特点
1、受土层、土的粒度、土的密度、硬化剂粘性、硬化剂硬化时间的影响较小,可以广泛应用于淤泥、软弱粘土、砂土甚至砂卵石地层等。
2、加固体强度较高,可达100~2000Kpa。
3、可以有计划地在预定地范围内注入必要地浆液,形成一定距离地桩,或连成一片地排桩或薄地帷幕,加固深度可以自由调节。
4、可以形成垂直的墙体亦可以根据需要形成水平或倾斜墙体。
旋喷法可分为单管旋喷、二重管旋喷和三重管旋喷。单管时仅喷射高压浆体;二重管旋喷同时喷射高压浆体和高压空气;三重管旋喷喷射喷射高压浆体、高压空气以及高压水。其中二重管旋喷加固半径可达100cm,三重管旋喷加固半径可达80~200cm。
3.3.2旋喷加固工艺
旋喷加固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孔阶段,即用普通或专用钻机,驱动密封良好的喷射管和喷射头进行成孔,成孔时可采用水冲或振动的方法。
第二阶段为喷射加固阶段,即用高压浆体(以及高压水和空气)以较高的压力从喷嘴中向土中喷射。同时一边喷射一边提升,使浆体与周围土体混合,形成圆柱状的加固体。旋喷加固控制要点:
(1)旋喷桩浆液的固化剂可选用425、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应根据土体加固强度的需要选为1:1~1.5:1。水泥浆液中可添加水玻璃等化学辅助材料和掺合料,以及速凝、早强、悬浮等外加剂,浆液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2)钻机安放应保证足够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钻杆倾斜度不得大于1%,钻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3)水泥浆拌制系统应配有可靠的计量装置;喷浆系统应配备流量表、压力计等检测装置;在喷浆过程中对提升速度应有控制装置和措施。
(4)施工前应对浆液流量、喷浆压力、喷嘴提升速度等进行标定。
(5)水泥浆宜在旋喷前一小时内搅拌,旋喷过程中冒浆量应控制在10~25%。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应不小于48小时,间距应不小于2m。
(6)成桩过程中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拆卸钻杆续喷时,注浆管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7)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排除故障后复喷高度不得小于500mm;(8)对泥浆的沉淀和排放应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场地的清洁和不污染环境;
四、降水
1、深基坑降地下水的作用:
(1)保持开挖面的干燥,便于开挖施工(2)增加基坑稳定性
(3)改善基坑土体的特性,增加土体强度(4)防止坑底的隆起和破坏
降水工艺有很多种,如电渗法、喷射法、真空法等,有轻型井点、深井井点等。在选取时需根据不同的土层特性及基坑深度确定。见下表:
土层名称 渗透系数(m/d)土的有效粒径(mm)采用的降水方法 备注 粘土 0.001 0.003 电渗法 一般可用名排水,挖掘较深时可用电渗法 重粉质粘土 0.001~0.05 粉质粘土 0.05~0.1 粉土 0.1~0.5 0.003~0.025 真空法、喷射井点、深井法 上海地区使用较多 粉砂 0.5~1.0 细砂 1~5 0.1~0.25 普通井点法、喷射井点、深井法 中砂 5~20 0.25~0.5 粗砂 20~50 0.5~1 砾石 >50 多层井点或深井法 有时需水下挖掘
当土层的渗透系数较低时应采用真空井点系统,以便在井点周围形成部分真空,增加流向井点管的水力坡度。上海地铁深基坑采用较多的为真空深井法。
采用深井井点时,应根据土层渗透系数的不同开一截滤管或多截滤管。滤管周围应均匀填充填料,以保证水可以透过填料,而土体颗粒不会透过从而堵塞滤孔。填料应根据土体颗粒组成确定。为防止真空泄漏,应在孔口一定高度内用粘土回填密实。
降水施工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的施工条件、周围环境条件、机具及材料供应条件等,合理地选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井点、真空深井井点等井点类型,以及井点构造措施。(2)井点降水以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为原则,必要时应采取回灌措施。(3)基坑降水必须在坑内外根据需要设置数量足够观测孔,并在坑外设置地面沉降观测点;(4)若遇承压水,应对坑底稳定性进行验算。必要时,应采用降承压水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正式降承压水前应做抽水试验,确定降水参数;
井点布置应综合考虑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和现场施工条件,当基坑周围环境容许时,宜在基坑外设置井点;
施工中应将基坑内的降水和抽取承压水分成两个独立的系统,并根据各自的技术要求制定降水组织设计。
承包商应对各工况下坑底抗承压水头的安全系数进行验算,并根据验算结果制定详细的降水和封井计划。
(5)应对成井口径、井深、井管配置、砂料填筑、洗井试抽、出水量等关键工序做好详细的纪录,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确认;
(6)应指定专人负责抽水、观测,并详细记录水位、水量变化情况;
五、开挖及支撑
1、开挖
下图为上海地区软土的流变试验,从图中可以知道: 上海软土流变试验曲线
在土体主压力较小时()蠕变变形很小,主要是弹性蠕变;不排水土体的流变要比排水土体的流变性显著,当(此应力约相当于14~15m的深基坑挡墙被动区土体的压应力)不排水的土样蠕变到最后会发生破坏,即呈破坏型;而排水土样蠕变则呈衰减型,蠕变是收敛和稳定的;当土体主应力达到或超过发生不收敛蠕变的极限应力水平时,从开始蠕变到蠕变速率急剧增大而发生破坏只有几天的时间,这说明在应力水平高的情况下,土体会在一定的承载时间内,以不易察觉的蠕变速度发生破坏。
从上述的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可知,在处于具有流变地层的深基坑中,土的流变特性不仅会影响到基坑的稳定,而且对于基坑的变形控制也至关重要,这在控制基坑变形要求高的基坑工程中尤为突出。同时,在流变特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取得有关控制软土深基坑变形的几点重要启示:
(1)分层分块开挖能够有效地调动地层的空间效应,以降低应力水平、控制流变位移。(2)减少每步开挖到支撑完毕的时间,即无支撑暴露时间,可明显控制挡墙的流变位移,这在无支撑暴露时间小于24小时效果尤其明显。
(3)解决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问题的出路在于规范施工步序和参数,并将其作为实现设计要求的保证。
地铁深基坑施工工序及其参数可分为两种:
(1)长条形深基坑开挖(车站基坑标准段)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基坑宽度较窄,一般为20左右,条形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要点是按有限长度L分段开挖和浇筑底板。每段开挖中又分层、分小段、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工作。每层厚度为hi,每小段宽度b,每小段开挖及支撑的工作在Tr时间内完成。主要施工参数见下图。车站标准段深基坑的开挖参数
车站深基坑端头井斜撑部分的开挖步序和参数
(2)基坑角部斜撑部分(端头井部分)的开挖 如下图所示,先自基坑角点沿垂直于斜撑方向向基坑内分步开挖,每步挖土适当限定宽度,每步开挖与支撑工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两个斜撑范围内的三角形土体开挖后,再挖除坑内余留的土体。如每步斜条状开挖长度大于20m时则先挖中间再挖两端。其主要施工参数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的基坑开挖方式中可以看出,基坑开挖分层数、每一层的厚度、每小段的开挖顺序、尺寸和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是和软土流变变形直接相关的重要施工参数。当这些参数和地基土参数、支护结构参数一起被作为基坑设计依据并在施工中得以切实实施,软土基坑变形就能够真正得以合理而准确的预测和控制。变形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1)调整后继开挖步序和参数,这是运用软土基坑工程时空效应规律,控制基坑变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当基坑变形或变形速率超过警戒值,应用考虑时空效应的计算方法,可以找出后继开挖中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施工参数。
(2)利用双液分层注浆注浆控制基坑挡墙位移或保护对象的位移,注浆时要结合跟踪监测数据,谨慎合理地选用注浆参数。
(3)局部增设支撑或调整支撑位置。
深基坑开挖过程的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必须按设计要求分段开挖和浇筑底板。每段开挖中又分层、分小段,并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因此,主要施工参数有:分段、分层、分小段;每小段宽度,每小段开挖的无支撑暴露时间以及每小段开挖厚度。
(2)车站端头井的开挖,应首先撑好标准段内的2根对撑,再挖斜撑范围内的土方,最后挖除坑内的其余土方。斜撑范围内的土方,应自基坑角点沿垂直于斜撑方向向基坑内分层、分段、限时地开挖并架设支撑。对长度大于20m的斜撑,应先挖中间再挖两端。主要施工参数有:每小段宽度,每小段开挖的无支撑暴露时间以及每层开挖厚度。
(3)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分层开挖的每一层开挖面标高不得低于该层支撑的底面或设计基坑底标高。
(4)基坑纵向放坡不得大于安全坡度,并进行必要的人工修坡。应对暴露时间较长或可能受暴雨冲刷的纵坡采用坡面保护措施,严防纵向滑坡。
(5)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封堵地下连续墙接缝或墙体上的渗漏点。(6)坑底开挖与底板施工
设计坑底标高以上30cm的土方,应采用人工开挖,局部洼坑应用砾石砂填实至设计标高。坑底应设集水坑,以及时排除坑底积水。集水坑与基坑挡墙内侧的距离应大于1/4基坑宽度。在开挖到底后,必须在设计规定时间内浇筑混凝土垫层(包括砼垫层以下的砾石砂垫层或倒滤层)。垫层所用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达到强度的时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在设计规定的时间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
2、支撑
在深基坑的施工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分可以有钢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等种类。其优缺点比较如下表。钢支撑 钢筋混凝土支撑 优点 ◆便于安装和折除 ◆材料的消耗量小
◆可以及时施加预应力以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合理地控制软土基坑变形 ◆有利于缩短工期 ◆整体刚度好 ◆节点构造处理相对简单 ◆结构稳定性好 缺点 ◆整体刚度较弱 ◆稳定性差
◆节点构造处理难度大 ◆制作时间长于钢支撑,不利于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 ◆拆除工作比较繁重 ◆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低 ◆工期相对较长
就支撑结构的发展方向而言还是应该推广使用钢支撑,努力实现钢支撑杆件的标准化、工具化,建立钢支撑制作、安装、维修一体化的施工技术力量,提高支撑结构的施工水平。但还需强调指出,支撑系统应因地制宜,在特定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支撑仍有其存在和优化的必要。上海地铁深基坑工程中绝大部分使用钢支撑。
支撑结构体系由围檩、支撑杆或支撑桁架、立柱、立柱桩等组成。深大基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对支撑系统中各节点,特别是多支撑交汇的关键节点的构造细节,做深入分析和谨慎处理,严防“一点失稳、全盘皆垮”的灾害性事故。
围檩 支撑结构的围檩直接与围护壁相连,围护壁上的力通过围檩传递给支撑结构体系。在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地铁地铁车站深基坑中,常常不设围檩而直接将支撑撑于地下墙面上,这种支撑布置要和地下墙相配,通常每道在一幅地下墙上设两根对撑。
支撑杆 是支撑结构中的主要受压杆件,由于受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作用,支撑杆属于一种压弯杆件。支撑杆相对于受荷面来说有垂直于荷载面和倾斜于荷载面二种,对于斜支撑杆要注意支撑杆和地下墙(或围檩)连接节点的力的平衡。
立柱和立柱桩 支撑杆和支撑桁架需要有立柱来支承,立柱通常采用H型钢或钢格构柱。立柱下要有立柱桩支承,立柱桩可以借用工程桩、也可以单独设计用于支承立柱。立柱和立柱桩可有效地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但立柱的沉降或回弹会引起支撑次应力,降低支撑稳定性。实测数据表明,基坑开挖到15m的坑底回弹范围通常是坑底以下12m深度内,因此建议立柱桩要穿越这一回弹区域。
支撑安装和制作要点
(1)在开挖每一层的每小段的过程中,当开挖出一道支撑的位置时,即在支撑两端墙面上测定出该道支撑两端与地下墙(或围檩)的接触点,以保证支撑与墙面垂直且位置准确,对这些接触点要整平表面,画出标志,并量出两个相对应的接触点间的支撑长度,以使地面上预先按量出长度配置支撑,并配备支撑端头配件以便于快速装配。而在地面上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要的支撑及其配件,支撑在使用前应进行试装配,以保证支撑有适当的长度和足够的安装精度,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支撑配件一律弃用。
(2)支撑就位后应及时准确施加预应力,在施加预应力进程中要将钢支撑接头处连接螺栓拧紧三次以上以保持预应力。所施加的支撑预应力的大小应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轴力予以确定。通常取值为:第一道支撑预加轴力应大于设计轴力的50%;第二道及其下各道支撑预加轴力为设计轴力的80%。对于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校验,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
(3)为防止支撑施加预应力后和地墙(或围檩)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首次施加预应力后立即在空隙处以速凝的细石混凝土填实。
预应力复加
(1)在第一次加预应力后12小时内观测预应力损失及墙体水平位移,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2)当昼夜温差过大导致支撑预应力损失时,应立即在当天低温时段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3)墙体水位移速率超过警戒值时,可适量增加支撑轴力以控制变形,但复加后的支撑轴力和挡墙弯矩必须满足设计安全度要求;
(4)当采用被动区注浆控制挡墙位移时,应在注浆后1~2h内对在注浆范围的支撑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以减少挡墙外移所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六、内部结构
车站内部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板 顶板、中板、底板;侧墙 双墙体系中侧墙与地墙共同作用,单墙体系中无侧墙;梁柱体系等。
结构施工中控制要点如下:
1、底板施工
(1)底板施工前应将坑底软弱土清除干净,并用砾石、砂、碎石或素混凝土填平。(2)素混凝土垫层标高、厚度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面层应无蜂窝、麻面和裂缝。(3)底板与地下连续墙的接触面必须进行凿毛、清洗,并在漏水处进行堵漏处理。
(4)底板钢筋与地下墙体底板相接时,应将钢筋连接器全部凿出弯正,连接时必须用测力扳手控制其旋紧程度。
(5)底板混凝土浇捣必须按顺序连续不断完成,采用高频震动器震捣密实,不得出现漏震或少震现象。
(6)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的同时,及时收水、压实、抹光,终凝后及时养护,不少于14天。
2、侧墙施工
(1)侧墙施工前必须将地下墙凿毛处理,并按设计做好防水施工。(2)对地下连续墙的墙面渗漏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处理。(3)侧墙内模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侧向稳定性。
(4)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施工缝和诱导缝,并保证其稳固、可靠、不变形、不漏浆。(5)立内模之前,应对防水层、钢筋及预埋件工程进行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一次立模浇捣高度超过3m时,应采取合理立模补强措施。(7)混凝土掺加微膨胀剂时要满足14天的养护要求。
(8)侧墙混凝土浇灌时应分层(每层高不超过30cm),浇捣连续不间断完成,分层浇捣时注意不出现漏震或过震。
(9)侧墙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注意及时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10)侧墙外模板的拆除时间不应少于7天。
3、中楼板施工
(1)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施工缝和诱导缝,并经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2)中楼板梁、板的模板支架应采用满堂支架,其密度应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3)中楼板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设置经监理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中楼板混凝土。(4)中楼板底标高应考虑支架、搭板沉降及施工误差后,仍能满足下部建筑限界要求。(5)中楼板达到设计要求的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
4、顶板施工
除严格遵循上节中楼板施工要求外,还应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1)跨度在8m以上的结构,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模板;(2)顶板混凝土终凝前应对顶面混凝土压实、收浆成细毛面;(3)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并尽量采用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4)顶板上堆放设备、材料等附加荷载前必须进行强度验算。
10.人防施工的经验总结 篇十
防空地下室施工须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等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结合施工现场检查情况,具体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施工图必须经市人防办或其委托的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方可施工。
一、底板浇筑
1、根据底板荷载主要系由下向上承受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载等荷载,底板上层钢筋一般从底板梁上层主筋下穿越。
2、封堵凹槽设置。按总参图集,对外出入口封堵在封堵侧设有500×150凹槽(HFL系列)或300×150凹槽(GLF系列);防护单元间连通口的内封堵FMDB系列有封堵框自带的140×130凹槽,底框标高宜与建筑标高平。若底板后浇面层砼厚小于150,则须对底板结构须做局部凹槽结构处理,如将底板按地沟形式局部降低并配筋加强;若大于150,则可在后浇面层内设置凹槽。凹槽角部宜用焊锚固钩的角钢加强处理。
3、在防空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埋好对外出入口临战封堵底框(HFL系列或GLF系列);内封堵(FMDB系列)须整体制作安装,不可分开。若底板上砼后浇找平层厚大于150,则可在浇侧墙前与防护门框一起安装。
4、门槛底框钢筋应设置。非活置式人防门中,钢筋砼人防门槛建筑标高一般为150(最低可120),钢结构门根据具体型号为30~200不等。活置式门槛要求底板找平层厚在100以上,这样门框底框L100角钢才能埋得下,若未达100厚,垫层须做局部抬高处理。考虑设计抗力,底框下宜同有槛门槛一样设置U形竖向受力钢筋,无非是此时钢筋标高比有 槛门槛低150。此时防护门、活门门框墙每角2根16螺纹钢长度1000须预埋。
5、防爆地漏、呼唤铵钮及下水管预埋。若地下室底板后浇垫层在150以下,建议施工单位对防爆地漏一起与Φ80钢管接好预埋到设计标高后再浇筑底板砼。另外战时水箱、战时干厕处地漏及排水管注意不能漏埋。
6、若干防护单元相连,若仅有一个防爆电缆井,则跨防护单元间的战时电源连接问题须在底板内用镀锌钢管相连用来穿电线(缆),并在穿防护单元隔墙两侧底板处各设一只穿电缆坑。
二、侧墙浇筑
1、门垛宽度要求。根据《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第3.4.11条要求,若防护门洞宽度小于等于1000,两门垛宽须分别突出350、150以上;若防护门洞宽度大于等于1200,两门垛须分别突出400、200以上。根据总参图集,临战封堵突出门垛宜达300以上,且门框墙考虑结构抗力和内部砖墙砌筑空间,厚度宜达500以上,封堵侧四周应平齐,内侧四周宜平齐。另外一框双门门框墙厚应达500以上。
2、防护门门框墙水平筋为受力筋,应配置在外侧,这点和其它墙体一般水平筋为辅筋设在内侧有所区别,且门框墙受力筋宜封闭。
3、支门框模板校核。根据《人民防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RFJ01-2002)第6.1.9条,门框墙制作允许偏差为2.5‰,即一般2米高门框墙,垂直偏差应控制在5mm以内。人防门厂家一般在安装门框时已将门框垂直、水平调正,支模可能会引起门框偏移,所以门框模板支好后施工单位应作复核,若有偏差则需由施工单位会同防护门安装厂家及时对门框墙垂直、水平作调正,无误后再浇筑砼。监理单位需对进场的人防设备按人防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查验,杜绝不合格产品。
4、安装钢筋混凝土人防墙体模板、防护单元分隔处的混凝土梁模板时,不得采用带套管的穿墙螺栓,应采用设止水翼环的一次性螺栓,避免在墙体和梁上造成孔洞。
5、通风、给排水、电气有关预埋套管不能漏埋,各专业应及时作复核,且一般均突出墙面,具体做法详各专业大样图;设备、电气等专业管道穿外墙和口部防护密闭墙/密闭墙时加固定密闭盘,人防风、水、电专业的预留预埋详见各专业图纸及所引图集;
6、人防门门框角筋宜相互拉开50。人防门按总参图集选用,人防门两边均各设有两个闭锁盒(贴于门框角钢侧),为防止门框闭锁盒门框墙角部竖向钢筋碰到,绑扎钢筋时宜将此根钢筋拉离门框50以防止人防门装不进而将该钢筋割掉,或即使挤进了也极易引起门框与墙体钢筋网一起位移而倾斜。
7、人防门预埋门框应固定牢固。为确保人防门安装正确,防止钉模板错位和浇筑变形,一般都用钢管或角钢来作临时支撑,把人防门、封堵框固定、加固,施工时不能随意敲掉。若确因施工通行需要作临时拆除的,则砼浇筑前须焊回,并调正水平、垂直,否则极易引起门框倾斜或变形而影响防护门正常开启。
8、弹好墙体边线并给定有关人防门门槛标高。底板浇好后人防门安装前,模板工及时弹出门框墙边线,并根据找坡要求用水平给定每一樘门槛的建筑标高,以利安装人防门及封堵框定位。此时须注意,若地下室墙体装饰时用刷砂浆找平,支模时须将模板凹进人防门框角钢面一定厚度;若地下室墙体装饰时仅作涂料刷白,则模板可贴牢门框,此时对模板的平整度和砼浇捣质量要求均较高。
9、门槛砼不能漏浇。浇侧墙时,人防门、临战封堵框门槛下砼务必要一同浇好,否则门框下留空极易在施工中因搬运东西而将门框角钢压弯变形,待别是设有垫层的临战封堵框其下砼务必先行浇筑。
10、共用门框墙的防火门安装。若设计因空间所限将防火门与防护密闭门一起装在人防门框墙上,此时需注意,考虑人防门设有闭锁装置,突出人防门约100,为保证人防门在平时能正常开启,并有利于防火门开启,防火门应沿门框角部内侧安装,从而防护、防火两不误。
11、排风口部防密门开启侧防爆呼唤铵钮须在浇筑侧墙前预埋到位。
12、受力钢筋锚固长度须满足,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第3.6.4条要求,抗爆结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取laB=1.05la,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取llB=1.05ξ1la。
13、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活门门框墙、临空墙、水库挡墙必须整体打筑,不留水平施工缝。
14、侧墙防爆电缆井请注意不要漏掉施工。
三、顶板浇筑
1、顶板吊钩预埋。各人防门、临战封堵在顶板内预埋吊钩土建施工单位不能漏埋,吊钩位置主要有三种:防护门埋在门开启侧门洞中,距门框墙边钢筋砼门200(其中活置式人防门为400)、钢结构门400;对外出入口的外封堵在封堵框内侧居中距门洞边300;防护单元间的内封堵在封堵侧每一米中居中设一只,距门洞边100。
2、在进风口部顶板内超压测压装置DN15镀锌钢管须预埋。
四、中间结构验收
要求:底板、侧墙、顶板干燥,无渗漏;人防门门框安装符合精度要求,无大的偏差;各预埋套管、管道、铁件、吊钩等施工到位,无漏埋。
五、粉刷及设备安装调试 设备须按施工图设计安装到位,并有调试报告。
六、人防专项验收
【建筑工程施工经验】推荐阅读:
建筑施工经验总结07-31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07-0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09-01
工程建筑施工流程11-07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06-18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07-21
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合同09-16
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11-0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11-16
建筑采暖工程施工方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