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2024-09-09

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精选9篇)

1.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一

我国动物营养和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是畜牧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生产与贸易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据报道,我国猪、禽的饲养量、存栏数均居世界第一,肉类、禽蛋的销量也为世界第一,然而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从“瘦肉精”到“瘦肉精”的替代物——莱克多巴胺,从上海的“多宝鱼”到河南的“红心蛋”,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由此带来的公众对畜产品品质安全的信任危机也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动物饲养产业链中各个相关环节的安全管理,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动物营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的霉变饲料原料贮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也容易生长繁殖霉菌,这些霉菌大部分属于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受霉菌污染的原料的营养价值严重下降,还可使饲料变色、变味、结块、适口性不好,影响动物采食量,甚至危害动物的健康。

饲料原料的化学性污染饲料饲草中的农药残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主要来源于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特别是一些高毒的残留农药,如果滥用,对生态环境、人体及动物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危害,这些农药有蓄积性,且排泄缓慢,在猪肉及内脏中易残留,人食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饲料原料的工业“三废”污染工业污染化学物质中的重金属,如铅、镉、砷、汞等可以污染土壤、水域,进而污染植物。在植物体内富积,再通过饲料、水进入动物肌体形成蓄积,从而威胁动物生产产品的安全,进而通过动物源性食品又危害到人的食品安全。

细菌和病毒对原料的污染饲料厂采购原料时要对原料产地的畜禽疫情有所了解,避免采购来自疫区的饲料原料,尤其是动物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血粉、羽毛粉

等。如果是来自疫区患传染病的带菌、死亡畜禽或未经严格消毒加工而制成的原料。则饲料原料必受污染,并且常会造成疫情扩散和通过食物链导致人的感染。

2、饲料生产中的添加剂

因为我国关于饲料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畜产品及饲料的国家标准不够普及,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利等因素,造成一些违法经营者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向饲料中加入国家禁止加入的化学物质,如加入安眠酮类、某些激素、克伦特罗、抗菌药物等;他们还把只需加入微量或只准加入微量的元素锌、砷、铜等大量加入。致使畜产品中残留大量安眠药、性激素、克伦特罗、砷、锌等化学物质,既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又损害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信誉。

3、兽药残留

在国内,磺胺类、四环素类、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在畜禽中已大量产生抗药性,临床效果越来越差,使用剂量也大幅度增加。体内的逐渐蓄积导致各种器官病变,甚至癌变。兽药残留对人体有许多种危害。除变态或过敏反应为急性毒性外,一般表现为慢性毒性,如致畸胎、致突变、致癌、肠道微生态失衡、耐药性转移与传播、二重感染等。这些作用一般是人摄入低量残留一段时间后,残留物在体内逐渐蓄积所致。比如氯霉素能导致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主要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眩晕和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能够破坏人体的造血机能。使用“瘦肉精”会在动物体内(主要是内脏产生药物残留,人若食用,会导致出现心跳加速、手颤及心律不正常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脏病复发甚至死亡。

二、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强化饲料,兽药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控制

加强引导饲养户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的要求。各畜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兽药使用标准》、《饲料使用准则》、《饲养管理准则》等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确保饲养过程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标准以及各种饲

料、兽药产品标准及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有效控制兽药等有害有毒物质在畜产品中的残留。

2、加强流通环节监控

流通环节监控是把好畜产品质量的最后一关,对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十分重要。首先,要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对异地销售的畜禽一定要严格检

疫,防止疫情扩散。其次要加大市场环节的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执法重点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畜产品质量问题高发地,防止有质量问题的畜产品从这些地方流入市场。最后,要结合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在畜产品生产体系中,实行质量档案制度,对原料、成品饲料、添加剂、畜禽谱系、饲养过程、防疫、疾病治疗用药、屠宰、加工、贮运等全过程有准确完整的记录,所有记录应归档保存2年以上。一旦发现畜产品不安全因素,可以追根溯源。

3、加强检疫监督,强化动物疾病控制

加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例》的实施,随着近年来人畜共患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规范和防治技术的出台,加速了一些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或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动物疫病控制和净化,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畜产品生产的《兽医防疫准则》,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治意识,加强动物病疫的全程监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疫病免疫。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畜产品质检部门加强力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养殖户绿色养殖的观念提高,相信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定会得到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将会不断提高,我们的身体将会更加健康!

2.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二

一、阿拉善左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是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近年来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消费者的观念便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 生产者为适应这种大环境, 其安全意识亦随之增强。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了。随着农业部近些年明令禁止在农业上使用一些高毒、巨毒农药, 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农业投入品的限制以及新品种的引进, 使农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稳步推进。全旗以绿洲农业为首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 推进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另外本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工作在稳步开展, 到目前为止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达27.5万亩,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9个。四是为不断提高巴彦浩特镇乃至全旗“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菜”, 自2006年成立阿拉善左旗蔬菜果品农药残留检测监督管理办公室以来, 阶段性地在我旗开展蔬菜市场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先后在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阿拉善盟成立30周年及“五一”“十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 同时结合全国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及“创建自治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旗”活动, 对我旗主要的蔬菜批发市场和一些较大的菜店、宾馆、饭店的蔬菜供货点进行抽样检测。几年来共抽样检测样品2122个,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2个, 超标率为2.2%, 合格率97.8%。全旗蔬菜市场总体上蔬菜质量水平比较高, 但由于没有长期的质量监管, 以及菜农安全生产意识不够, 技术不高, 蔬菜质量难以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本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较晚, 宣传引导不够, 加之长期受自给自足及计划经济等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 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偏低, 生产者片面追求产量, 忽视了质量, 只求得“产品丰富”, 而忽略了“质量净化”。

二是标准化生产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标准化生产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如生产、管理、采收、包装等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 这样才能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 才能适应国际要求, 才能加大竞争实力。但是, 目前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 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 这些众多的经营主体很难统一起来, 按照一个模式组织生产。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标准化的要求, 这种状况极大程度地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三是蔬菜果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室没有依法经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职称资格证书;所以检测出来的数据不能称为“公证数据”, 给依法处理行政案件造成困难, 只能作为说明当前市场农产品质量状况的参考。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的不完善, 以及惩处办法不明确, 对不合格农产品没有统一的处置标准, 限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效能。

影响本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有:没有建立起安全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体系, 农药、肥料的品种结构也不尽合理;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管理体系, 无标生产、无标上市现象比较普遍。生产者、消费者的标准意识、质量意识没有建立起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薄弱, 管理体制不顺,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尚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滞后等。

三、对策措施

一是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 分期分批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标准化生产, 把全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阿左旗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 对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有极大的潜力。

二是要净化产地环境, 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三是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 尽快建立建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及推荐的农业投入品品种和目录, 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禁用和限用目录, 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 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究, 解决常规实用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

四是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 解决“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

五是要加强宣传引导, 把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度、要求灌输到生产者中去。提高广大农民和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各种新闻渠道进行专题宣传, 及时将全旗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传达到居民、基层、市场、田间、农户, 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倡导广大菜农诚实生产、诚信经营, 严格遵守国家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蔬菜的有关规定。

六是推进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市场监管,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规范农产品市场流通, 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保障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七是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既是有利于消费者的“爱民工程”又是有利于农民的“富民工程”, 既需要市场机制的带动, 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 要进一步提高对无公害农产品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创造优良的发展条件。

八是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需要协调配合才能顺利、高效开展。

九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 提升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3.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三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客体;监管手段;保障措施;可追溯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32-03

收稿日期:2014-11-0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SJB6300087);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编号:14SWC-40);江苏省青蓝工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编号:PPS201301)。

作者简介:傅 进(1982—),女,江苏镇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研究。E-mail:51880406@qq.com。

通信作者:殷志扬,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yinzy9902@sina.com.c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农产品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食品原料的主要来源,而目前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大多来源于食品供应链的前端——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和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因此,可以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福利,也为了稳定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政府不得不采取很多相应的治理措施。一方面,为了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环境,我国200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3年《食品安全法》重新修订并通过了人大的审批;另一方面,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系,即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在分段管理中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食品安全法》修订之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已经开始了整合,其中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等其他农业投入品质量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以及畜禽屠宰环节和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都属于农业行政部门的监管范围。但是,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负责监管农产品生产源头的农业部门常常抱怨在目前的监管体系下,不但執法效果不佳,而且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农业部门所负责的相应环节中执法效果不佳的根源之后,梳理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难题

1.1 农产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存在法律上的盲区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而且并未记录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强制要求“在生产活动中应当建立完整的生产过程和受检情况”。其中,由于“一定规模”的农户的标准是由各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来认定的,因而各地农产品监管部门的对象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上位法缺乏的情况下,目前的监管对象并不涉及到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散户。而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的现状却是分散的农户大量存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人员面对的是一个数量庞大、地理上又较为分散的群体,这一状况的存在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对称的问题越发突出。不少地区的农户存在着诸如对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不清楚,对农药和化肥的最佳使用量、停药期及剧毒农药的种类不了解等现实情况[1-2]。另外,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生产经验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小规模农户往往只图眼前利益,只重视生产的农产品是否能卖出好价钱,对于投入要素的安全性却极少关注,对于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操作技能也不甚重视[3]。此外,由于国家在法律上明确的农业生产监管对象并不涉及到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散户,所以,不少农户并未真正形成可追溯的安全意识,只有极少数的农户有详细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一般的农户可能会简单记录用药情况,绝大部分农户是没有记录的[1]。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广大在生产规模上未达到地方标准的农户而言,外部强制力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影响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但是如果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监管,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行为是否会大为改变呢?实际上,将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与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相比会使成本增加,其中使用高效低残留农(兽)药是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4]。所以,政府一方面须要加大对农户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须要让农户的投入获得回报,让价格信息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农户自觉自愿地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并能够让农户因此受益。

1.2 农产品在田间和进入市场后都有人监管,但在收储运环节是监管盲点

nlc202309051244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农产品在田间和进入市场后都有人管,但中间收储运环节是监管盲点,给农产品安全违规、违法留下了空间。由于上位法的缺失,即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从收购到储运没有对应的监管条款,《食品安全法》有关于农产品运输许可权的条款,即申请运输许可执照,但没有对运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且只面向申请运输许可执照的企业,不包括实际承担农产品收储运的农户个体、农业合作社等。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由于收储运环节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本身执法难度很大,所以一直是监管的薄弱环节。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背后的原因

2.1 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监管范围的广泛性,导致监管力量相对薄弱

农产品通常可以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并且在不同阶段都可以进入最终消费,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类农产品不仅事关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象数量十分庞大,监管范围较为廣泛。现阶段广大农村中大多数初级农产品还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超标准使用有毒农药、化肥,滥用非法添加饲料、兽药和激素等现象。我国农产品管理对象的复杂性有别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不像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产业化的水平已经相对较高。但是,我国目前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并不涉及对小规模农户的监管。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要针对农业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定,对于广大的小规模农户生产的有效监管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2 监管手段的单一性,未能充分调动农产品生产者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在农业监管部门的执法过程中,目前各地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质量安全准入标准、加强立法和惩罚力度、强化抽检力度等[5-10]。显然这些措施主要是基于政府行政干预的思路,强调的是“堵”,实际上光靠“堵”无法真正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生产者众多,涉及储藏、运输、深加工和销售的诸多环节,如果生产者或者相关人员在某一个环节上进行与安全食品的提供相违背的行为都会给农产品的安全执法带来相当大的挑战。要想真正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构建一种来自于产业内部的监督压力,让农产品生产者自己意识到“如果不按照安全生产的标准进行农产品供应,将会受到市场的严惩;反之,如果按照安全农产品的标准进行农产品的供应,将会从市场上收益”,从而真正实现农产品生产者自我监督的良性循环。

3 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难的对策

3.1 明确监管客体的责任,倒逼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食品的制造商,这里可能需要区别大型食品制造企业和中小型食品制造企业。对于大型食品制造企业鼓励推广关键控制体系(HACCP)的实施;对于中小型食品制造企业,特别是自产自销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要强调自我建立食品的可追溯机制。监管人员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时,如果是在销售环节发现食品质量存在问题,首先对食品销售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罚,食品销售企业(或个人)保留对上游食品制造企业追诉的权利,如果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表明是食品制造商的问题,食品制造商理应对食品销售商进行赔偿,如果这时候食品制造商说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在销售环节,食品制造商可以举证在生产环节生产的食品是符合相应标准的,则食品制造商的责任可以免除,将会追究食品运输环节相应企业的责任,以此类推。总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商业链来构建食品可追溯机制。这样迫使食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上的相关企业负责人自觉自愿地做好食品的相关标记,当有一次被罚的经历之后,一方面将会不再从问题原材料的制造商那里进货,另一方面会主动要求销售单位主动了解农产品供应方的生产资质,更好地维护与上游质量较高的农产品供应方的客户关系,在商业经营的过程中主动保留相应的票据和销售协议等。此外,在农产品生产的监管方面,在目前国内小农依然尚存的农产品生产格局下,可以考虑建立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来销售农产品,如果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检测出问题便由合作社来进行农产品的可追溯。这方面已经有学者证实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的有效性[11]。

3.2 监管手段多元化,强化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影响上游安全农产品的提供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用罚来代替管的话,只会造成投机行为的大量发生。而且大量的行政化干预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实际上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议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自身的食品安全建设力度。目前,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国家实际是抬高了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无形当中损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而进入到食品生产领域的企业由于存在投机心理,并不能真正保证所生产的食品一定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降低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但须规范建立每个食品制造企业的诚信档案,例如将每个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号作为诚信档案的ID号。一方面让大量的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进入到市场中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采取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引入类似于机动车管理中的扣分制度。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在每一次的随机食品安全检查中如果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会被扣分,根据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所扣分值的大小,当扣除的总分累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直接被吊销食品生产资格,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并且该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诚信档案中会留下污点,这会直接影响到该负责人的信誉,在未来的银行贷款、食品生产准入方面会受到限制。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会进一步影响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行为,从而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质量。

nlc202309051244

3.3 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构建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农产品安全监管离不开强大的保障体系。在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时,首先要有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以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指标体系。而这些标准体系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光靠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里必须要发挥国内食品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智囊团作用,包括国内的大学、科研单位等大大小小的科研机构,都应该纳入到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中来,让更多食品行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线,让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测仪器设备以及检测指标体系都能够赶得上当前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让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测数据能够作为执法检查的有力依据。其次,农产品安全检查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国家应该设立相应法律鼓励消费者和行业协会加入到农产品安全监管的行列中来,同时对消費者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举报行为予以保护和奖励,特别是对内部员工的举报尤其要重点保护,因为和生产企业密切接触的内部员工最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是否规范、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物等违法行为,这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内部员工举报制度。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既不能单独依靠广大分散的小农户的自觉行为,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监管部门没日没夜地严防死守,而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必须依赖于相关制度设计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在越来越倡导文明执法的今天,让执法有法可依是重要保障;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还得发挥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引导农产品的生产者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再次,建立可追溯机制是破解安全农产品生产困境的关键,可以从技术上进行突破,但是技术上的突破一定需要制度的配合,否则也会存在技术上的盲区。

参考文献:

[1]冯忠泽,李庆江.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4):22-26.

[2]郝 利,任爱胜,冯忠泽,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认知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8(6):30-35.

[3]邹传彪,王秀清. 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的农产品质量信号问题[J]. 科技和产业,2004,4(8):6-11.

[4]郝 利,李庆江.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本收益的认知分析——基于18省农户的抽样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2013(9):61-67.

[5]胡定寰. 超市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影响研究[R].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08.

[6]Laurian J U.Food safety:setting and enforcing standards[J]. Choices:the Magazine of Food,Farm & Resource Issues,2003,18(1):9-13.

[7]Chambers R G. Revisiting minimum-quality standards[J]. Economics Letters,1992,40(2):197-201.

[8]Starbird S A. Moral hazard,inspection policy and food safet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5,87(1):15-27.

[9]Pouliot S,Sumner D A. Traceability,liability,and incentives for food safety and qual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90(1):15-27.

[10]周德翼,杨海娟.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 中国农村经济,2002(6):29-35,52.

[11]任国元,葛永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8(9):61-64.

4.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四

近年来,海青镇始终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监管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市场环境。镇政府被青岛市农业委员会评为“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各分管党政成员以及农业服务中心、派出所、食品站、工商所、经贸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确保该项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

二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组织、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情况。严格落实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定点销售和“三品”认证制度,深入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环节用药检查、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检查、认证产品专项检查。大力推进以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加强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农产品安全。联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治理整顿农产品企业和小作坊,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加大追查追溯工作力度,严禁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

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监督抽查。在抽查过程中,未出现农残超标、重大使用农产品中毒等情况的发生。该镇还大力支持企业或个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鼓励发展农产品品牌产业,帮助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

目前海青镇共建立了4处有机产品生产基地,3家茶叶加工企业取得了无公害产品生产认证。通过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及农业产业鼓励政策的实施,全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海青镇党委)

5.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篇五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营养、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已成为我国市场消费的主流和趋势。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我区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技术保障,为此,从2002年以来,特别是从2002年7月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高度重视,从完善体系、夯实基地、强化管理三方面入手,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为切入点,推进全区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自2003年我区被省上确定为创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行政管理组织,健全工作机构,在区农技中心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了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生产的组织保障。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加快我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加强检测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了品牌意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服务机制,极大-1-

地提升了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2005年我区被省农牧厅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产示范区,2006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这些都有利的促进了我区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截止目前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处,分别为社棠镇无公害葡萄产地12000亩,马跑泉无公害蔬菜产地2250亩,马跑泉、花牛两镇的无公害花牛苹果产地10000万亩,2007年新建中滩无公害香菜基地4000亩,已完成环境检测,待省农牧厅颁证,A级绿色食品认证6个,分别为下曲葡萄、元龙花椒、伯阳鲜桃、马跑泉蒜苔、三阳川大豆、花牛苹果等,绿色食品基地面积为2.2万亩,农产品商标注册10个,分别为“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立远”板栗、“伯阳”鲜桃、“新阳”杏、“马跑泉”蒜苔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在国内外和省内外十分畅销。特别是“花牛”苹果,果肉醇香爽口,曾获曼谷国际博览会金奖,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麦积”牌葡萄被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第一届全国保鲜葡萄优质产品奖,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绿色食品。全区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2.4250万亩,蔬菜、水果产品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面积19.7万亩。绿色食品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面积4.08万亩,年产量约13.36万吨。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中,我们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

术培训,不断改变农户以前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增强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基地农户的农产品质量生产水平,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措施的逐步贯彻落实。同时我区已建立了农产品监测检测站,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购置农残速测仪2台,形成了快速农残速测体系,建立了农产品检测结果定期通报制度,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产品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推广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是当前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要取得成效,只靠业务部门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这项工作,更需要行政部门组织与协调,并赋于业务部门一定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农残超标的农产品上市销售,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区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科技技含量,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产前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

监测,提供高抗病虫害的农产品优质种子、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产中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产后提供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销售信息,疏通销售渠道。

高效、低毒生物农药,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或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确切地说,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为害程度的方法。在加强农业防治(如选择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烤土、施腐熟粪肥等)的前提下,在农产品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如上述措施不凑效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

(三)强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在全区范围内,将继续分期分批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加快标准化、检测体系、认证工作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健全标准体系。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标准,参照国家标准、部门标准抓紧制定符合我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二是完善检验检测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站建设项目,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差距; 三是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在已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认证基础上,积极推行有机食品认证。

(五)深入开展例行监测工作。开展例行监测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跟踪监督的有效形式。要重点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继续做好蔬菜农药残留定点监测,重点检测蔬菜的有机磷等高毒农药、对问题比较严重、整治效果不明显的要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二是要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重点检测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产品,依法加强市场整顿和管理;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重点检测市郊区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检测项目以土壤中的重金属为主;四是积极稳妥地探索信息公布的形式,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落实,有效地监督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天水市麦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

6.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篇六

摘要:结合辽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从源头控制、绿色生产、安全监管、风险防控、依法行政、质量追溯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策略,为保障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依法行政;质量追溯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9-0087-0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结合辽宁农业生产实际,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扎实推进质量兴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抓好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强化源头控制能力

按照中央部署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源调查与治理修复示范,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农药经营条件审查和二维码备案制度,推广使用绿色防控和高效低毒农药,做到控肥控药控添加剂。

有效实施生产记录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减少化学投入品的施用。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妥善收集、处置农用薄膜、农药包装袋等投入品废弃物,及时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废水废物。督促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要求及时回收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对未履行回收义务的,?跃鲆婪ㄓ枰圆榇Α?

强化绿色生产能力

坚持质量兴农策略,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一要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健全辽宁省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增加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数量,实现大宗品种绿色生产操作规程全覆盖;加快收贮运环节技术规范的制定,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标可依。二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注重可持续发展,优化产品和品质结构,增加绿色高端供给,减少低端无效供给。鼓励支持各地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乡镇、示范单位、示范户创建,引导“菜篮子”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标准化生产。三要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及登记工作。政府应制定“认证”补贴扶持政策,监管部门应强化证后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认证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用品牌引领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在监管能力建设上,重点加强县、乡两级及村级协管员队伍建设,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监管体系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监管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形势的把握能力,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在执法能力建设上,要从以下方面整体提升水平:没有相应机构的尽快建立机构,实现综合执法;已有机构的强化职能,科学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加强各级执法人员技能素质培训,分层次、分专业按需施教,努力打造一支装备完善、反应快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执法队伍。

在检测能力建设上,应加强市、县两级检测人员的技能培养,有效利用乡镇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的快速检测设施。积极推进农业系统内部检测机构整合,加强县级和第三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考核和资质认定。继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力度,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效能。在制定监测计划和分配监测任务时强化针对性,切实发挥其发现风险隐患和趋势的作用。要突出监测结果的利用,转变风险评估方式和方法,建立监测结果大数据库,细分风险因子,按风险类型进行专项评估,提升评估结果的运用价值,发挥其指导农产品生产、辅助农产品监管的双重作用,通过风险预警防范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二要强化隐患排查能力。集中精力摸清突出问题、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将排查与防控关口前移至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生产销售环节,后移至农产品收贮运环节。三要建立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利用舆情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较强的政策性信息和质量安全信息,开展舆情动态分析,研判可能产生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发布权威信息,掌握信息发布主导权,尽早化解舆情危机。强化依法行政能力

以《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为契机,狠抓贯彻落实,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要强化依法行政,按照《条例》内容和各级农业部门的责任分工,健全并完善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制定权利运行流程图,做到监管执法依据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把《条例》的贯彻实施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实现监督抽查、执法检查、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立案,确保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强化质量追溯管理能力

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工作,建立有效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通过信息化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出台追溯管理办法,制定统一的追溯标准及编码规则,积极推广“二维码”农产品包装标识,逐步使规模生产者的农产品、获证农产品、农资产品全部可追溯。发挥追溯机制的倒逼作用,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不断扩充和完善追溯系统功能,研究环节追溯和精准追溯方式,扩大追溯试点单位的数量和品种,为市场流通和消费选择提供直观可靠的查询平台,为监管部门提供真实明了的执法依据。强化政策保障能力

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属地化管理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领导、执法服装和取证设备配置等方面予以保障,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以此层层推动工作、落实责任任务。应围绕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目标任务,建立补贴或扶持机制、政策。例如,在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方面建立补贴机制,提高生产者、经营者依法依规依标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7.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七

1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现状

1.1 机构日趋壮大, “市、镇、基地”三级检测体系逐渐健全

(1) 农业综合检测站自2003年成立以来, 检测技术人员不断得到充实, 人员素质得到一定提高, 目前已有检测技术人员5人, 其中中级职称2人, 初级职称3人。 (2) 全市18个乡镇 (街道) 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均已组建成立了检测室, 配备快速检测仪器, 有专职检测人员18名。 (3) 市农业局对规模较大的果蔬基地配置农残速测仪、土壤速测仪等快速检测设备, 进一步加强基地一级检测体系建设。

1.2 检测仪器设施日益完善

(1) 检测站现拥有实验室面积80多平方米, 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0多万元, 其中大型精密仪器有气相色谱仪1台、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等, 其它小型仪器约有20多台 (套) 。 (2) 2013年东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总投资306万, 改扩建实验室500平米, 新增仪器设备29台 (套) , 于2014年下半年建设完成, 这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条件。 (3) 目前, 18个乡镇 (街道)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均配备了品牌、型号统一的农残快速检测仪等快检设备, 部分规模较大的果蔬基地也逐渐配备快检设备, 乡镇、基地两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检测条件逐渐完善。

1.3 检测能力不断提高

(1) 检测的样品从最初的单一蔬菜品种, 过渡到检测大部分蔬菜品种和水果。 (2) 检测手段多样化, 从最初仅能做基本的常规检测, 到以快速定性检测为主, 到目前已形成以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并举的检测格局。 (3) 通过培训和对日常工作中经验的总结, 检测中出现“零”抑制率和假阳性的几率大幅减少, 保证了检测的准确率和精密度。 (4) 在人员素质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 抽检数量、范围、品种也大幅增加, 同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的能力得到增强。2010至2013年市农业综合检测站检测样品批次分别是205批、226批、529批, 584批, 2012至2014定量检测批次分别是28批、30批、206批。 (5) 随着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的投入使用, 实验室条件、检测设备等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 技术人员素质、检测水平和检测范围等都将逐步得到提升和改善, 基本能满足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新形势的需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存在问题及困难

检测站近几年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但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要求提高, 以及工作量增大, 工作形势的复杂化, 目前检测站的工作开展面临很大挑战, 监测工作深入开展遇到瓶颈, 进入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的深水区,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日显突出和急需解决,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2.1 检测技术力量较薄弱

1.从检测机构人员结构来看, 专业对口的检测技术人员还很缺乏, 现有的检测技术人员较大部分是由其他农口部门抽调过来的。2.专业检测技术的培训还不足, 检测实践少。技术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方法及认证、风险评估等工作缺乏了解, 检测水平提升慢, 3.从检测人员数量上看, 离国家建设县级质检站的要求还有差距。根据农业部建设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有关人员要求, 机构人员应该保持10-15人左右。检测技术力量薄弱是制约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2实验室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检测工作质量难保证

(1) 实验室缺乏有效得分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分工不明确, 职能交叉, 职责不清, 遇事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2) 没有编制相关质量体系手册, 检测工作开展随意性大, 检测质量难以保证。 (3) 高精尖等检测设备缺乏维护保养, 检测数据精准度难以保证, 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受到较大影响。 (4) 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严格, 预防和急救措施, 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没有落实相关专 (兼) 职安全员。

2.3 抽检工作开展存在困难

主要体现在: (1) 没有专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车, 造成抽检工作难以充分到位, 事故应急能力差, 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带来一定隐患。 (2) 在日常检测样品抽取时, 少数农户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等原因, 对抽样工作不能很好地配合, 甚至个别农户还拒绝抽检样品。以上各不利因素易造成抽检出现死角, 抽样品种、基地范围不均衡, 部分品种、基地监测不到位等后果, 这极不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真实情况。

2.4 经费严重投入不足

近年来, 农业综合检测站在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运转和维护、人员培训等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也难以得到较大提高。检测工作开展也没有从事监督管理和检测取样的必备交通工具,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开展十分不便。

3 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1.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监管、生产、检测等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并重点抓好责任落实。2.加强检测工作的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3.加强宣传, 增强监管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3.2增加经费投入, 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条件

农产品检测机构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开展费用较大, 要确保检测工作正常运行, 政府必须对检测机构有足够的专项经费投入和预算。

3.3 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1)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培养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才。 (2) 制定切实可行的定期培训计划, 保障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 技术水平等到提高, 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检测技术的需求。 (3) 培训抓落实。有培训就要有考核, 出实效, 这样培训才不至于走形式。 (4) 加强与周边县市质检机构的沟通联系, 学习他们好的管理和技术, 提高自身人员素质。 (5) 激发技术人员加强自我学习技术的热情, 并制定落实相关鼓励措施。

3.4 加强机构管理, 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在现有条件下, 加强检测机构的管理, 将能更好地促进监测工作的开展。 (1)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优化实验室运行程序, 提高监测水平。 (2) 注重搜集有关的农残检测方法、农药残留限量等新标准, 掌握检测技术新动态。

参考文献

[1]任红彦.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现状及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5) :81.

[2]李枫, 姬文宇.乡镇基层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6) .

8.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八

1.加强职能机构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1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省农委《关于全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松原市认真组织落实,根据松原实际,制定了全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方案。截止2012年,全市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均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不增加人员和编制,各乡(镇)政府确定了一名主管领导,明确了一名站长和一名以上工作人员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为全市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放心农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1.2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 通过几年的努力与沟通协调,松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初步设计与概算批复后,松原市项目办和松原市农委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12年 11月初编制完成招标文件,已上报省世行办审核,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同时也为全市农业标准化技术、病虫害管理技术等培训工作提供了平台。

2.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松原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在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环节,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科学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几年来,一直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1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 结合全市药检工作实际,本着“狠抓源头,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了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建立了农药使用终端监督机制。市农委把农资市场监管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深入开展了农药市场监管整治活动。市药检站与当地经营业户签定了“农药经营单位承诺书”,不定期检查生产基地是否存在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农药行为;是否张贴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和识别假劣农药简明挂图;是否有《国家禁限用农药经营备案和流向记录册》;严厉查处经营假冒登记证和擅自扩大使用范围的产品。2012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65人次,整顿农药市场12个/次,检查农药企业605个,查处假劣农药10起,共198公斤,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治理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2加强农产品基地环境污染监管 不断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农民增施农家肥、生物菌肥等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农药以菌治虫,利用嫁接技术防治土传病虫害,严禁使用残留量大、残留期长、剧毒性农药。同时,在不断加快市、县(区)检测室建设的同时,还委托上级检测机构,对全市生产基地的“三品”及蔬菜、瓜果等进行检测和农产品基地环境监测,对农药残留和有害重金属进行监控,对确保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3.加强农产品督导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1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指导 结合农产品整治的各项重点工作,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和监督管理责任制,加大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和“三品”质量监管力度。对全市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督导检查,督促指导建立田间管理档案,宣传指导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提高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

9.农产品安全对策和措施 篇九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的古国,农业一直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几千年来我国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决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些年我们在保护耕地方面态度坚决、措施严厉,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这个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子孙后代长远生计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总结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今后缺水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央已对加强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二是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对这项制度,我们历来讲两句话。讲稳定,是因为这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讲完善,是因为农业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与之相适应。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完善这项制度。从收入分配看,开始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从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缺人手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把握好三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第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来农业经营形式会多样化,但家庭经营任何时候都是最基本的形式。国家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的土地。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需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这件事关系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

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突出的位置。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的新变化,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是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保护。这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比较效益低、容易出现萎缩有关,也与农业承载多种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有关。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期,既要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又要考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一项长期政策。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和政策目标会随着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中央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提出的方针。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一般不存在突出的粮食数量或供给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主要是粮食价格稳定和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对他们来说,更强调粮食的营养和价格的稳定。人均农业生产资源稀缺的国家,除了对本国消费中关键的农产品(如大米和土豆等)实行高度保护以维持较高的自给率外,对其他农产品更注重通过国际贸易为本国居民提供充足

和多样的食物供给。

两个重要关系和四个重点工作

而中国要构建和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二是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

可持续发展。

当然,还要着重抓好四个重点工作:

一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二是要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

可图,让主产区抓粮可得实惠。

三是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

四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浪费惊人的现实要求节约粮食,着重解决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浪费问题,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那么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呢?

一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挖掘潜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注意适度和有序,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步增长。

政府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育农村土地市场,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二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改变不计环境成本追求粮食增产的做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标准,对污染严重、确实需要退出粮食耕作的地区,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受影响。实施土地质量保护专项补贴制度,对自愿休耕、调整结构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农民,给予奖励补助。

三是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等项目实施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

产高产农田比例。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五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分子育种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

六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体系。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让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基本稳定。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

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粮食市场。研究制定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贸易关系。加强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打击粮食走私行为,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油等大型企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七是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承担完成国家粮食储备任务。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上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各业运行平稳。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上,需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保持“十连增”,但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趋紧。为此,中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总体来看,是有保障的。之所以出现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小而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上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长、产业链条长、开放度高,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购环节等都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局部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后将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发展规模经营,都需要让土地流转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能脱离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能力相适应,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更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

■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结构,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行估计。

■受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另外,我国肉蛋奶水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的饲料粮总量,由目前的大约3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大约3.5亿吨到3.8亿吨。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未估计的畜水产品消耗的饲料粮,到2020年我国饲料粮消耗总量可能超过4亿吨。

■从长期来看,当粮食价格波动可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显著地缺乏价格弹性。粮食价格对粮食消费影响基本上可以不考虑。但是,粮食生产价格对粮食生产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李国祥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申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和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那么,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性怎样呢?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通过定量分析,估计出2020年我国居民直接和间接消费粮食量及其国内生产对粮食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估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状况,并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及其管控的思路。

我国粮食增产潜力

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年增产,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创历史新高。如果按照每增加5000万吨作为一个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6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初步形成。这是改革后我国粮食生产迈上的第6个台阶,这个台阶只经历了2年时间,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与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和实施粮食价格政策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负面影响相对较轻等因素密切相关。

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以我为主和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般认为,我国粮食进一步增产难度很大。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未来7年粮食将无法实现增产?

实际上,要回答从2013年到2020年7年期间粮食生产形势,可以简单地分析7年移动平均粮食增产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对未来7年我国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估算。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增产格局仍然呈现为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高产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为主导。比较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两个来源,不难发现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连续多年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0496万公顷增加到11195万公顷,年均增长0.9%;单产由每公顷的4745公斤增加到5377公斤,年均增长1.8%,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是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的2倍。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单产水平相对较高的玉米(2407, 2.00, 0.08%)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生产扩大的结果。分品种来看,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在粮食生产中地位进一步巩固,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由44179万吨增加到54274万吨,年均增长3%;三大主粮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88.7%上升到90.2%;三大主粮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97.2%。

特别地,近7年来我国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连续多年最多,玉米产量已经连续2年在粮食生产中位居首位。从2006年到2013年,玉米产量由15160万吨增加到21773万吨,年均增长5.3%,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30.4%上升到36.2%;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63.6%。进一步地,玉米增产贡献多,一方面来源于需求动力,与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和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相一致,玉米种植效益比较好,农民愿意扩大玉米种植;另一方面是我国玉米增产潜力的不断发挥,玉米优良品种和耕作方式的推广,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由2846.3万公顷增加到3612.3万公顷,年均增长3.5%;玉米单产由每公顷5326.3公斤增加到6027.7公斤,年均增长1.8%。

同时,稻谷增产贡献也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稻谷产量由18172万吨增加到20329万吨,年均增长1.6%,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8%。近7年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近85%。

未来7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科技进步还会带来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增产仍然会有潜力。虽然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的潜力不大,但是农业科技进步、高产创建范围的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粮食单产水平是具有提高的潜力。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同一地方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粮食的单产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

比较而言,规模化和专业化种粮的农户粮食单产水平明显要高。笔者在黑龙江和山东等地调研了解到,粮食种植大户的单产水平普遍地高于一般农户10%以上。未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会越来越多,粮食单产水平总体上会趋于提高。

假定我国耕地保护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巩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会下降,考虑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和玉米等单产提高潜力,按照粮食单产水平年均增长1.5%到2%估算,到2020年,粮食单产水平每公顷大约6000公斤到6200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大约6.7亿吨到7亿吨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估计

大致来看,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结构,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行估计。

1.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既没有呈现显著的增加态势,也没有呈现显著的减少态势,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数量基本饱和。除2008年外,2001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量在80公斤左右波动,标准差低于2公斤。

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7.3亿,按照家庭人均购买成品粮换算成原粮,估计城镇居民家中人均消费口粮大约6800万吨。考虑到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成品粮75公斤到80公斤计算,折算成原粮人均购买大约86公斤到92公斤。

按照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大约0.5%,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估计大约14亿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大约65%计算我国城镇人口大约9亿计算,城镇居民家庭购买成品粮大约6800万吨到7200万吨,折算成原粮大约为7800万吨到8300万吨。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时间价值的上升,在外用餐机会总体上趋于增加,随之带来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口粮也趋于增加。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在20%到22%之间。

假定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中购买粮食数量减少是由于食物消费多样化(特别是动物源性食物消费增加)和在外用餐机会增加所导致的,估计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大约在20公斤到23公斤之间(2008年除外),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3公斤到27公斤之间。按照2013年城镇人口7.3亿计算,估计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成品口粮大约在1500万吨到17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1700万吨到2000万吨之间。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的机会还将增加,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将继续增加。2020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估计在22%到25%之间,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估计在23公斤到25公斤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7公斤到30公斤之间。

按照9亿城镇人口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成品粮)总量大约2000万吨到23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2400万吨到2600万吨之间。

2.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口粮消费出现加快减少态势,2012年已经下降到大约164公斤。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年均下降2%到3%之间计算,到2020年则下降到大约130公斤到140公斤之间。

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大约6.3亿人,按照人均口粮160公斤计算,直接消费口粮大约1亿吨。到2020年,按照全国总人口14亿和城镇人口9亿计算,农村人口大约5亿,农村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大约6500万吨到7000万吨之间。

3.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

综上所述,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大约1.9亿吨。受到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

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2013年到2020年,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由8000多万吨增加到1亿多吨,而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由大约1亿吨下降到7000万吨以下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城乡人口结构、青壮年所占比重下降及其老年化社会对粮食消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中,非粮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都对口粮消费产生影响。动物源类食物和油脂消费对口粮消费的替代、蔬菜水果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在外用餐对家中消费的替代;加工食物对原粮直接消费的替代,等等,都可能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还有我国粮食浪费控制与粮食节约如果能够取得一定实效,也会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隐患及解决思路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在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见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阶段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安全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79-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了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达到了4279万吨。

第三阶段:1985-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止粮食生产的政策,农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小,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多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多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长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达到了46218万吨。国家储备粮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

二、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了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比农村小。

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麦的生长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3、粮食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所有。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所有。

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事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进口的增长。

三、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分析

(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已临近国际警戒线

1、耕地总量下降速度快,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难。1992年至1997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10万亩,2000年减少244.4万亩。同事生态退耕的面积也比较大,1999和2000年共退耕1736.4万亩,其中,2000年就退耕1144.2万亩。1996-2000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等共减少耕地5161万亩,同期通过开垦、复垦、整理补充耕地2467万亩。4年间,增减相抵,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69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平均每年减少741亩,每年以0.4%的速度递减。

2、耕地质量下降趋势短期难以遏制,补充优质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差,2/3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受水土流逝、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近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耕地减产,甚至绝收。耕地“占优补劣”的现象比较普遍,耕地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补充空间日趋狭小。

3、耕地减少的势头有加速的趋势。随着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城市化战略等,对耕地的占用仍旧保持的需求。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共安排非农建设用地2950万亩,但是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今后10年仅有1850万亩耕地的控制指标。从前四年耕地减少的平均速度来看,远远不够。据预计,今后10年需要退耕5700万亩。即使不考虑今后土地减少的情况和土地质量下降情况,目前的耕地保有量就已经构成了粮食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2000年全国耕地实际保有量仅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14个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有6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全国约有30%(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

(二)愿意种植粮食和愿意种好粮食的农民越来越少

1、抛荒的耕地越来越多。如洞庭湖的常德市、丘阳市和益阳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近几年来,不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多,抛荒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多。2000年常德市耕地抛荒面积达2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4%,其中旱地抛荒面积9.9万亩、水田抛荒面积17.8万亩。通过做工作,全是大部分的抛荒耕地都已落实复耕措施,但最后仍有7.45万亩抛荒耕地没有解决,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6%。岳阳市有关部门选择了16个乡镇作调查,统计结果为:1998年春耕中共抛荒1.77万亩;1999年抛荒2.5万亩,比上年增长70.3%;2000年抛荒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7%,比上年增长72%。

2、从事自然生产和广种薄收的越来越多。由于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有部分农民虽然不是抛荒,但是他们也不把种植粮食作为一个致富、赚钱的好职业,而是用来生产“口粮”而已,因此这部分耕地从粮食的商品生产转向自然生产,农民不愿意精耕细作、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从农村调查的情况看,预计这部分耕地也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5%,而且还有一种上升趋势。这是一种隐性的抛荒。因为这部分土地已经不能向社会提供商品粮食供给。

3、土地经营副业化。拿农民的话说,就是种田不合算、种地划不来。据常德市农调队百户调查资料显示,1999年百户农民经营耕地642.15亩,投入总成本(含税收提留)29.6万元,亩平均成本460.96元,总收入为47.5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收入740.79元,投入产出比1:1.61,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比历史以来最好的1994年下降33.5个百分点。分析以上数据发现,1999年百户农民得到的纯收入总额为17.9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仅279.84元,比上年亩平337.39元减少57.55元,下降17.06%;比1994年亩平438.76元减少158.93元,下降36.24%。1999年人平现金收入不足1000元,而外出务工经商至少每年纯收入4000-5000元,是耕地的4-5倍,种田的机会成本很高,因而只好把种田作为副业来经营。

另外,粮食经营一季化、经营主体老年化的情况也比较突出。由于农民不愿意种粮食,即使种粮食也不愿意把种粮食作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这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耕地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率,使耕地的利用率大打折扣;二是虽然国家可以监控粮食的种植面积,但是不能准确地监控粮食的生产产量。这些都给国家的粮食经济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底线受到了挑战。各地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地区甚至提出了“消灭早稻,消灭粮食”的口号。这对于粮食安全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结构调整应该值得鼓励,但是结构调整的面积要以保证粮食经济安全的极限面积为前提。1999年粮食种植面积调减939万亩,2000年又调减1000万亩。虽然目前还没有影响到粮食的经济安全,但是这种趋势却有一种递增的态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当然也有人认为:当粮食种植面积小于一定程度后,粮食价格就会反弹,粮食种植面积又会增加。不可否认,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粮食种植结构大量调减时,一旦遇到世界的粮食大减产,这时就可能出现供给大缺口,而且粮食安全与粮食当期的生产有一定的时滞,这就更加增加了粮食安全的复杂性。虽然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耕地资源的可替代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经济安全程度,但是这种替代性也有一定的转换时间。需要粮食的时候再进行替换就可能迟了。

(四)、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不顺、数据不清。

1、国家粮食储备体制仍然没有完全理顺。虽然这几年建立了不少国家粮食储备库,但是也没有完全解决粮食的安全储备问题。至今,国家的粮食储备库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确保粮食经济安全的储备量,现在还有很多粮食是委托粮食企业收购和代管。由于粮食企业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有其经济理性,因此出现与国家逆向调控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还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空转库存,向国家要粮食储备补贴。

2、储备粮食在品质和品种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为储备粮食大多是在保护价和敞开收购的条件下收购的,这部分粮食有可能是农民无法以高于保护价格向其他主体销售的、品质品种都较差的粮食,这种粮食由于品质较差,无法按照国家粮食储备的要求进行轮换,最终会变成陈化粮。这种陈化粮是不能作为口粮来销售的,但是在国家粮食储备上依然被充数。这也就使国家的粮食储备大打了折扣。

3、帐实不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994年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候,发现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帐实不符。虽然现在建立了不少国家专储粮库,但是由于国家专储粮库的不足,不少粮食仍然实委托国家粮食企业储备。只要国家粮食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就有自己的经济理性,帐实不符的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特别是这几年粮食丰富,许多粮库都有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侥幸思想,认为到国家检查时再进粮食也来得及。这种只为应付国家检查的思想时粮食储备的最大隐患,使决策者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粮食储备。

(五)对粮食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

1、节约耕地生产的机会成本有潜在风险。外国的粮食质量比较高、价格比较便宜,而保证我国自产粮食完全供给的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却相当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不可避免地在粮食上进行部分进口替代。虽然在总体上,我们会把握一个度,但是这个度的准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如果失之过宽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粮食危机。

2、对粮食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风险。因为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普遍偏高、竞争较弱,在外国质优价廉的粮食的冲击下,会使相当一部分粮食生产经营者转向其他产业。从而使我国的粮食外贸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庞大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对外贸易程度的提高,也隐含着一定的粮食风险。

3、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使国内粮食价格的“安全提示灯”失灵。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价格信号是以世界市场的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因此,国内的价格信号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因为即使粮食的种植面积大大小于极限粮食种植面积时,由于可以从外国购买到较为便宜的粮食,所以粮食价格可能并不会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大减少而升高,因为这时的国内粮食价格就存在一定的“欺骗性”,使我们对粮食的经济安全盲目的乐观,从而为粮食的经济安全埋下隐患。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点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此,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经与专家们共同研究后建议,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目标是:

1、粮食总量能够供求平衡。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进行预测,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390公斤,消费总量5400亿公斤左右;2020年人均消费粮食约400公斤,粮食消费总量6000亿公斤左右,即比现在提高约1000亿公斤生产能力;

2、粮食生产的成本要低,粮农的收入要提高;

3、粮食品种质量要好,能够保证人、畜及环境安全(无污染),又富于营养;

4、贫困人口必须脱贫,低收入人群要较多地增加收入,粮价要合理,人人都买得起,人人都有饭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以下十二条对策建议。

(一)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1994年在福建考察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里,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时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必须抓得很紧很紧,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一次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时,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等。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应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特别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是冲击较大的产业,又面临着激烈额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做到有备无患。

(二)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粮农种粮积极性,增加粮农收入

1、继续执行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的保护价政策,直接补贴给农民,防止谷贱伤农;

2、借鉴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征收农业税的做法,建议首先在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3、国家进行各项建设时,优先就近安排低收入农民参加,增加其劳务收入。

(三)坚持依法保护基本农田,大力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必须贯彻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依法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议:

1、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严防乱占滥用,严肃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

2、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调减的粮食耕地,可用于种植饲料和经济作物,不能用于非农业用地,要藏粮于地,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转为粮田;

3、发挥区域优势,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4、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重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粮食单产

今后我国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建议:

1、要认真搞好种籽工程和其他现金农用技术;

2、要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科技强度,真正依靠科技进步使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据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20世纪90年代农业科技强度发达国家为2.37%,世界30个收入最低国家为0.65%,而我国仅为0.2%。

(五)应用WTO的“三箱”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

1、借鉴世界许多国家支持农业的做法,政府对粮食、农业的支持要有具体要求,要抓落实,特别对资金的使用要加强监管。

2、今后支持重点:一是农业科研推广体系;以水利和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及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增产技术。二是在粮食主产区、低收入地区、贫困地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农产品保险补贴机制,保险公司的农保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贴。

3、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农业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7.8%恢复到1998年10.7%的水平,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保持2000年7%的水平。要重视提高投资效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九五”期间的54.9%逐步恢复到60%以上。

4、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同时,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的发展。

(六)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粮食质量安全

1、今后我国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特别要发展草食东吴,以缓解对粮食供应的压力;

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生产优质、安全又富于营养的粮食和其他食品。

(七)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在1.5亿人以上,其中大部分从事粮食种植业,这是造成粮农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为扩大粮食的经营规模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是提高粮农收入的根本性措施。

(八)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1、加强粮食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粮食经营主体的行为,把粮食市场纳入有序竞争的轨道;

2、培育批发市场,加强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需要发展期货市场,发挥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恢复玉米、大米等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交易;

3、逐步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自由流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的粮食企业应分工协作,各得其所;

4、试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价格,由市场价格引导生产、经营活动,完善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逐步形成价格体系。

(九)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粮食企业制度

为国有粮食企业解除历史包袱,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建议:

1、现存的商业库存粮是国家按粮食保护价收购的,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应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核销;

2、商业周转库存粮的收购资金是农业发展银行的代换,应按市场价卖给粮食收购企业,以此向银行抵押贷款。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银行形成借贷关系,取消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不得再欠新帐。

(十)完善国家储备粮体系

储备粮运作是政府行为,现行的储备粮费用实行包干制,而负责国家储备粮管理的国家粮食储备总公司,却是企业单位,有可能影响储备粮的推陈出新和保管质量,应进行改革。国家储备粮库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进一步填平补齐,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粮库效益。目前有些粮库主产区粮库不足,应酌情新建部分粮库或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库解决。

(十一)利用好国家粮食资源和粮食市场,签订长期进口粮食合同。

经过专家多方案研究比较,建议今后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以不超过粮食消费量的10%,自给率以不少于90%为宜。据此测算,201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540亿公斤,202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600亿公斤。为了解决好进口粮的问题,建议:

1、我国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粮食出口国,签订较长期进口粮食合同。可以考虑允许这些国家在我国建设粮库,用以储存出口给我国的粮食;

2、积极参加国际粮食期货交易,避免国际风险;

3、鼓励和支持粮食组织、企业和农民到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并设立粮库;

4、要利用WTO的规则,对进口转基因大豆严加管理,加强科技投入,同事采取扶持补贴办法,在国内有优势地区大力发展高油大豆。

(十二)建议设立国务院农业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近几年来,很多国家都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粮食及农业是弱势产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我国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协调、制定实施统一的保护本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战略、方针与具体政策,充分利用WTO“黄箱政策”中我国政府承诺的8.5%的农业支持总量。由于农业应对WTO的战略,在政策与计划方面涉及到许多部门,需要建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农业协调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及金融、保险单位参加,负责研究提高农业应对WTO和WTO下一轮谈判的战略方案和具体方针、政策以及按WTO规则对农业补贴的具体方案与资金落实工作,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习近平最近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问题。本文试图解读“永恒的课题”的深刻含义,揭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问题,并为应对挑战提出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粮食安全再定义

“粮食安全”是个舶来词。英文是“Food Security”,虽然更符合原意的翻译应为“食品保障”,但约定成俗,其后中文翻译都将其译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论述发展的文献。当时由于石油危机引发了1972年至1974年粮食价格暴涨的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对不安全的粮食形势深感忧虑,“粮食安全”就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议题提出来了。“粮食安全”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1974年联合国的《世界食品大会》报告。而将“粮食安全”打造成一个响亮的,有感召力的全球口号,还要归功于199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orld Food Summit)。这次会议通过了两个正式文件《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议划》。

在这两个文件中,第一次明确的定义了“粮食安全”。首先是明确了粮食安全问题的考量的层次:“在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现粮食安全”;同时界定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同时这个定义强化了粮食安全的多维性质:首先是存在可供给的粮食;同时,个人,家庭和国家有经济能力获得粮食;此外,富有营养的粮食可以满足需要并且价格相对稳定等。从而,粮食安全不仅是生产和进口足够粮食的问题,也是粮食配送和分配的问题。《罗马宣言》同时强调,人皆有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并确定了要在2015年之前把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8.4亿减少到4.2亿的雄伟规划。

然而,《罗马宣言》定义的粮食安全是相当狭隘的,短视的,其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一个静态的现状,缺乏粮食安全应有的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基本内涵,结果,往往会误导决策者为实现粮食安全制定的政策和举施。

首先,世代衣食无忧才是真安全。

人类生生相息,代代衍繁,无论那朝那代,“人皆有食”都是人类生存需要,社会的基本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无止境的过程,不仅在当代社会要实现“人皆有食”,而且世世代代都没有“缺吃少穿”和“营养不足”的忧虑。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绿色革命”以来,农业再生产不再只是简单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工业的动力和投入革命性的改变了自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使得农业生产日益趋同于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颠覆了传统以自然资本的投入和传统耕作方式,以新品种为中心,用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取代农家肥和自然的土壤肥力增进,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替代了以深耕和轮作来控制病虫和杂草的选择,工业化石燃料驱动灌溉替代了传统的蓄水保水浇灌,重型农业设备与机械耕作和收获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的强度和用量,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写了农业

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历史。

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的工业集约化农业,对于全球粮食生产从 1961年的 8 亿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25 亿吨居功至伟。但是,这样工业化农业衍生了两个巨大的问题。第一,以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让工业化的农业面临随着资源枯竭而难以为继的危险;其次,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已经造成了包括肥沃土壤退化、地下水枯竭、虫害肆虐,生物多样性遭到侵蚀,空气、土壤和水源受到污染等问题,而工业投入边际生产率下降,引致对燃料、化学肥料和农药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从根本上危及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尽管农业生产工业化改变了现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但自然,包括土地和生态仍然是农业的基础,一旦农业生产的自然基

础被破坏,农业生产就会衰落。

在农业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工业投入的施用,可以实现短期内的“高产”,来满足农产品的需求,但这样的竭泽而鱼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并加速对农业自然生产基础的破坏,结果,当代的粮食安全实现了,但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丧失了。所以,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其定义必须体现动态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即在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层次上,“粮食安全”就是要实现千秋万代人类粮食安全和食品供给保障,而不只

是追求几年,几十年的“丰衣足食”。

其次,经济有效才有可持续性。

虽然《罗马宣言》给粮食安全打上了文化,社会和政治烙印,但是却忽略了实现粮食安全的经济有效性:以资源利用最优化为基础,经济成本最低来实现粮食安全。“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可以取得短暂的“粮食安全”,但注定没有可持续性。

经济有效性有两层含义。农业生产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济有效,以最优化的投入去实现最优水平的产出,即最优化的投入和产出,而不是不计成本的最大产出。另一层含义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通过贸易经济有效地实现粮食安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要素组合的时间,空间,食品贸易的方式和流转的过程,作为一个极具资本色彩,政治色彩的全球化,不仅为国家在全球的平台上实现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让所有国家都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全球化的挑战,遭遇粮

食贸易实物和价格风险的波及。

体现在贸易中的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是交易的条件要公平,不存在垄断,不存在操控价格的问题。同时,还有进出口商之间“贸易条件”公平的问题,因为如果贸易条件不公平,出口交换粮食货物的价格被压低,或进口粮食的价格被抬高,都不是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

合理消费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涵。

《罗马宣言》中粮食安全的定义,还忽略了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涵:合理消费。粮食安全不只是单方面的供给保障问题,同时也是合理的需求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奢侈”和“浪费”食品盛行,不可能取得粮食安全,因为“挥霍”粮食是没有极限的浪费,是

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深渊。

国际社会一致公认“人皆有食”是最基本的人权,具有普世价值,那么,在道义和公理上,就不应该在满足全世界粮食合理消费前,将粮食作为他用,比如生产乙醚。也不应该以国家政治干预粮食的流动,甚至以粮食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

这些问题都被《罗马宣言》中的粮食安全定义忽略了,也许正是狭隘的“粮食安全”理念的误导,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0年竟然宣布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1995年的8.4亿增加到了10亿,而在1995-2010年期间,中国和印度因为高速经济发展促成近4亿人免除饥饿和贫困。在探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的原因时,农业“投资不足”是“罪魁祸首”之一,而“投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无视粮食安全可持续性的动态,轻慢实现粮食安全

经济有效性所致。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危局

当“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成为粮食安全核心构成,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的评估,就有了新的视角和判断。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可持续问题,是确保子孙万代衣食无忧的问题。

以竭泽而鱼的生产方式追求短期内的“高产”,造成农业自然生产基础的破坏,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问题。粮食生产的工业化创造了增产的捷径,神奇的化学元素,魔幻的转基因,万能的工业石化动力,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在创造增产奇迹的同时,也透支未来,为满足当下的欲求而破坏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在1978年到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加到6.02亿吨,将近翻了一番,肉类翻了近10番从900吨增加到8600万吨,水产品,水果,蔬菜等都有10倍以上,甚至百倍的增加,比如苹果,从38万吨增加到近4000万吨。翻了100多倍。食品生产如此奇迹般的暴涨确保了

当下丰盛的供给,然而,代价是巨大的。

1978-2013 年,中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8 倍,农药增加 15 倍,而粮食增产不到1倍,单位面积用量成为世界之最,单产并非世界最高。2012 年中国每亩化肥用量 32 公斤、农药2 公斤,前者较发达国家高出3倍,后者高出近5倍,但玉米,小麦的单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也显现中国农业生产中工业投入不合理,中国生产了世界 20% 的粮食但施用了 32% 的化肥和近40%的农药。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尤其是为了实现当年的高产过度施用工业投入品,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基

础。

中国土壤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除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之外,还有工业金属污染的问题。据估算,目前农业中被污染的耕地已占总耕地面积达到25-30%。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消费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各个污染区的不同情形,稻米等粮食中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不只是镉,还可能包括铅、砷、汞、铜、锌等。除了稻米,其他农作物同样有可能受到重金属超标的影响。结果,不仅工业投入边际生产率下降引导的日益增加的投入需求,土地不再生产食品而是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毒品”。新近发生的的大米样镉含量超标的“镉大米”事件,就是的目前中国农业自然生态和

集约生产方式不可持续的警号。

农业生产的工业投入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近年中国农业用水量已达4000亿方,其中灌溉用水量占90%,由于工业投入的过度施用,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污染。同时,工业化农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愈益严重,比如,据广东省政协的调研,广东农村环境面临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三大污染困扰,农村环境污染导致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属超

标率达10%-20%。

然而,为了实现高产出,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到施用量的上升趋势依旧,这对于本已脆弱的农业自然再生产基础无疑于雪上添霜,同时加剧农业生产食品向生产“毒品”的转化过

程。

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房地产向粮食生产直接争夺土地,摧毁粮食生

产的自然基础。

城市化会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近年中国日益火爆的房地产,在相当程度上映射出的却是土地财政和房产金融化促成了对土地的过度需求。1978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仅6.7平方米,2012年增加到40平米,在30多年中,新的住房建筑面积净增433亿平方米,按容积率为2算,3600多万亩土地被用于新的住房建筑,这还不包括商业房产。如果按照近年的年均新增住宅面积7亿平方米的规模,每年将有600万亩土地将被征用。

在人均仅1.38亩耕地的国家,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米已经是一种很大的奢侈,但中国的房产依然增速不减,高房价和亿万家庭“蜗居”被误读为“刚需”。中国房地产的兴旺主要原因是卖地成为政府暴富的途径,房产成为只涨不跌,回报最高的金融产品,结果推高了房价,“误报”了需求。在“买房可以致富”的当下,很少人可能会因为遥远的,后代的粮食安全危机而同金钱为敌。

由于高房价,造房比种地带来更高的金钱效益。一亩地种粮食净收入一年不过1000元,但1200平方米的房产(假设容积率为1.8),在每平米5000元的价格时,却可获得600万元。在金钱的诱惑之下,粮食生产面对房产争夺土地,注定无招架之力。土地,粮食生产的基础,不断的被房地产蚕食。什么“耕地红线”,不过是纸编的篱笆。尤其是在所谓“刚需”的借口下,不断驱赶蚕食粮食生产的基础,用耕地种植水泥然后换成可能变成废物的纸币,危及

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巨量进口食品不可持续。与中国农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十连增”相伴的,是中国粮食和农产品贸易的历史性移位和进口的“暴增”。在2003年前的10年,中国年均净出口谷物(玉米,大米等)870万吨,在2004年瞬间落为谷物净进口国后,成为全球最具爆发力的进口国。2012年,中国农业净进口额(农业贸易赤字)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25亿美元,谷物1400万吨,大豆5800万吨,食用油850万吨,棉花510万吨,肉类200万吨,食糖370 万吨,干鲜果品330万吨。按世界平均产量为基础估算,生产这些农产品至少需要4000万公顷的土地,约为目前中国农业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按照目前的趋势,在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将达2000万吨,大米2000万吨,小麦1500万吨,大豆8500万吨,其他油料600万吨,棉花500万吨,食糖500万吨,肉类600万吨,蔬菜果品600万吨,生产这些农产品将至少需要8000万公顷土地。在未来几十年中世界粮食安全都面临自顾不暇的危机,这样的巨量进口绝对不可能满足。

据联合国的人口模型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比目前70亿净增22亿。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将近28亿吨,人均拥有400公斤。考虑到目前世界尚有10亿人面对饥饿和营养不良,2050年世界粮食生产至少需要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增加20亿吨粮食,即要在现有的产量上增加70%。

随着世界各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虽然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过去50年中全球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增加了12%左右,但是人口翻了近一番,按人均计算耕地面积事实上减少了35%。根据一个最乐观的估算,地球潜在的可农用土地面积约在45-50亿公顷之间,现在实际农用耕地面积仅15亿公顷,所以,土地不是粮食生产的约束条件。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现在60-70的淡水资源都用于了农业生产,这样,即便全部的淡水都用来生产食品,耕地也最多能扩张到21.4亿公顷。结果,即便土地不会制约粮食生产的扩张,但淡水资源会成瓶颈;其二是土地资源国家和地区间分布不均,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发率已经超过90%,在这些国家耕地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革命,以供给链管理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对全球粮食贸易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控制了 70%以上大宗农产品贸易。同时,进入贸易的农产品金融化不断加深,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大宗农产品成为金融产品,这让农产品贸易成为跨国公司牟取暴利的手段,2008年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这样的格局,加大了国家粮食进口的风险和成本。即便是2012年的食品进口总量不变,如果世界价格翻10倍,中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支出将是1.2万亿美元。

中国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率越来越低。

首先是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比如玉米生产,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研究报告,1978年中国玉米生产总成本为798元/hm2,到2011年已经达到11 463元/hm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78年增加了2.4倍,而单产从2805公斤/hm2,增加到5960公斤/hm2,仅1.1倍。而且,2011年玉米单位生产成本就超过美国。由于化肥和农药等工业投入量和价格的不断增

长,玉米生产总成本趋势继续走高。

其次是政府农业补贴的边际效率明显递减。2012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近13,000亿元,比2011年的10,408亿元增长25%,这是过去几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15%左右增幅的再跳跃。如果所有中央财政“三农”支出都和增加粮食产量有关,那么,2012年每公斤净增产粮食涉及的中央财政支出为15元左右,这比2011年的7.4元翻了近一倍,远高于市场上每公斤稻米的价格。而这还不包括增加的地方财政补贴,和政府对粮食生产要素的补贴。政府扶持农业边际效益的恶化,不仅表明政府支持农业增产缺乏经济有效性,也反映

出由于成本巨大而缺乏可持续性。

工业化的农业可以通过透支未来满足眼下的食品奢侈和浪费,而增加进口也可以短期中填补供求的缺口,但是,不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将危及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这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真正危局,也是“永恒课题”的深刻含义。

三、化解中国粮食安全危机

1.反对浪费,合理消费

粮食安全,本质上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然而,在应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却过分偏重于增加供给,志在“连增”,而忽略了反对食品消费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同时在“刺激内需”的思路下,政府政策和市场导向主要目标是鼓励和刺激食品需求,这集中反映在改革开放以来饮食行业的超高速增长。

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饮食业的经营额仅55亿元,人均5元左右。而2012年,经营总额突破2。6万亿元,人均2000元,几乎和城乡居民家庭食品现金消费的人均额相当。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78年暴增了68倍。在1978-2012年间,扣除通胀因素的餐饮业营业总额年均增长率是18%,将近GDP年增长率的一倍。而2011年商务部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继续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零售额突破3.7万亿元。

而在饮食业增长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暴涨。1978年工业用粮仅800万吨左右,但2012年约为8000万吨,大豆榨油和酿酒业的高速发展对工业用粮暴增功不可没。饲料用粮的增长更快,1985年以前,饲料用粮一年大约7000万吨,2012年已达3.5亿吨,翻了5倍,占粮食总消费量的60%。换句话说,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78年的260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520公斤,主要归功于餐饮消费。

虽然生活社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近年诸多实际调查发现,中国餐饮业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保守的估计大约五分之一的食品,至少7000万吨的原粮被浪费。但这只是

冰山的一角。

家庭的食品消费中的浪费也很严重。过去几十年,以西方丰裕社会为前提的“沃尔玛”之类超市和厂家“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诱导消费者过量购买,因为变质和腐烂而不能食用,以及备餐量过大等,所造成的浪费巨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至少10%的食品就是这样浪费掉,据此推算,中国浪费食品近3000万吨原粮。此外,按中国媒体的调查推算,各类食堂的浪费近1000万吨。加总起来,每年中国至少有1.1亿吨的粮食在消费环节被浪费,占总消费量的15%左右。

显而易见,在食品浪费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只强调增加供给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的。必须双管齐下,在不放松供给保障的同时,将制止和减少食品消费中的浪费,作为实现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措施之一,大力减少以饮食业为主的严重食品浪费的问题。事实上,倘若目前浪费的食品减少一半,中国粮食自给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实现。

减少食物浪费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参与。人类的消费决策,并不完全理性,不只是受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收入和价格驱使,简单的市场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对减少食品浪费影响不大。行为经济学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相当的程度上,有限理性的消费者的大多数决策是“比较”出来的,“以他人为参照点”做出的,因此广告才可以大行其道,诱惑和引导消费者。所以,要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合理消费”的氛围,反对奢侈和浪费,比如,在全国开展“停止浪费食物”活动,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合理消费指南,促使超市和餐馆“负责任供给”,比如提供小份熟食和菜肴,从根本上改变食品“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

鼓励“健康,合理食品消费”,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施。由于食品匮乏导致人类营养不良造成健康问题,但过度摄取能量和脂肪造成肥胖,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也极大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提倡“健康,合理食品消费”不仅要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也要在全社会确立健康,合理的消费风气,遵循营养学家“吃各种食物”的健康膳食建议,吃得营养,活得健康。世界上目前有14亿人由于摄取能量过度而“超重”和肥胖,而中国肥胖儿童人数在过去15年里增加28倍,超过1200万,7岁以下儿童中有近五分之一超重,7%是肥胖儿童,这都是不健康膳食造成的。

在中国实现健康,合理食品消费,大力减少酒类和烟草消费必不可少。统计显示,2003年到2012年,中国白酒产量翻了3倍达1153万吨,人均成人消费约15公斤,而啤酒几乎是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人均成人消费62.5公斤。为满足白酒和啤酒的生产,需要粮食至少4000万吨。2012年中国卷烟总产量达2.5亿箱,比2002年中国加入非约束性的《世界禁烟公约》时的产量翻了近一番,而种植烟草的耕地面积也将近翻了一番到2200万亩。吸烟危害健康,污染环境,需要大力限制。如果可以将酒类消费和烟草消费减

半,可节约工业用粮2500万吨。

2.增产节约

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已严重削弱了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长盛不衰。然而,迫于不断增长的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农业生产不可能放弃工业集约化生产方式。这是确保中国粮食供给的两难。对此,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第二次绿色革命”为契机,建立重质,重量的粮食安全体系,从节约肥料,农药的投入,提高效率去实现农业生产“节约也增长”,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据网载,河南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每年就可节约化肥110万吨,节约农药1万吨,节水11.8亿立方米。如果河南的经验推广至全国,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大约可以节约化肥1220万吨、农药10万吨,地下水311亿立方

米。

“增加生产,节约投入”保护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基础,是确保农业生产食品不恶化为生产“毒品”的转化过程,实现中国世世代代的粮食量和质的安全的关键。“增产节约” 还能通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估算如果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每吨粮食可增收100

元左右。

在食品收获,加工和分销环节中也存在巨大的损耗,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至少10%-15%的食品在这个过程中损失,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在粮食收获,运输,冷藏,储存,加工,包装,批发和零售的食品输送链中减少损耗。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防止农民因信息闭塞,生产过剩造成的食品浪费。此外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工人的培训,减少因操作不当或不卫生造成的浪费等。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量和质并重,守护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确保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基础,但确保土地的质量和土地的肥力和无污染,也至关紧要。面对人多地少的中国现实,在追求当下居住环境和金钱(投资收益)时,不可对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置若罔闻。粮食耕地一旦“种上”了高楼,几乎不可能再恢复用于粮食生产,土地用途的不可逆转和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现实,客观上制约了我们住房环境的过度奢侈,尤其是不能任由房产成为政府税收的源泉和回报最高最稳定的“投资”。

3.打破贸易垄断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将世界夷为平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要素组合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让地球村里的所有国度,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面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挑战,也为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化下国家食品的“自给率”不应只限于国界线内的产出,而应该包括国家粮食企业在“平坦世界上”通过自己的供给链生产和组织的食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食品进口需求强劲增长的风险,在一定的时期内,主要不是量大的问题,而是进口来源的问题:是从跨国粮商购买还是来自自

己的供应渠道。

2007和2008年之间的全球粮食价格危机对于中国不只是一个极好的警示,更是食品安全危机会引发后果的提前彩排。当时,所有的食品价格:玉米,小麦,大米,食用油,肉类几乎是在一夜间就井喷了。比如大米价格,当几个主要出口国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后,大米的世界市场价格在短短3个月内就翻了番,价格的“爆发度”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无力获得粮食而面临生存危机,在贫困的加勒比海沿岸国家、非洲与东南亚、南亚等国人民,迫不得已走向街头为生存抗争。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麦隆有24名民众在粮食暴动中死亡;3月,海地因食品价格上涨而引发的暴力抗议导致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马利亚有2人在争抢食品中死亡;突尼斯,埃及等国由于食品价格飙升引发了社会**。。“民以食为天”,天塌了社会怎么能不动荡?

有人将这场粮食价格危机归咎于供求失衡,拿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和低库存于消费量比率说事,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同世界贸易量75%的粮源被少数几个跨国粮商和投行控制,趁机兴风作浪直接相关,没有粮食贸易的垄断和金融化,只由供给和需求均衡决定的粮食价格不可能在几天,几周翻番。过去20多年,日本不少大宗粮食和油料进口对世界市场的依存率高达50%以上,但尽管世界粮食市场**不断,但日本的食品进口很少被危机波及。

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日本以全球为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食品供给链,无须受跨国

公司的制约。

2003年到2011年期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累计总额达13.8万亿美元,但是涉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投资仅1549亿美元,为总投资额的1.1%。农业投资低迷反映了相对于工业,农业投资回报低,回收周期长的特征,但也折射出对农业投资的强烈需求。中国必须摆脱跨国粮商对中国粮食贸易的控制,要在全球的平台上建立自己的食品供给链,应以全球巨大的农业投资需求为契机,在全球的平台上,建设公平和有效的食品供给链。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应为建设和健全全球平台上的中国食品供给链,发挥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打造中国的“粮安航母”。

结束语

上一篇:村医妇幼保健工作流程下一篇:审计报告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