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共14篇)
1.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 篇一
人物描写
记叙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刻画人物形象,要刻画人物形象,就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人物描写又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去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和动作等。这些类型的描写在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也是同学们的作文中运用得最多的描写手段。
1外貌描写
同学们在外貌描写方面最大的缺点就是套话太多,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
策略点拨:画人像,眼睛是关键。其他轮廓具备,眼睛画得像了,那人物就活了。#大凡写得最好的人物,不是用叙述方法来介绍他的面相和性格,而是写他的声音、笑貌、一举一动,使人读完后能够想像出这个人物的形貌。《红楼梦》中的人物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描写的,甚至可以从人物的说话中想像出他或她的丰采,辨出是男是女……闻其声,如见其人写人物能写到这样境界,才算技巧之上乘。
实例展示: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好的脸色新鲜得使人忘掉口渴又觉嘴谗,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话,大而无当。
点评:世上之假大空者,莫过于政治家的讲话,用它来比喻女人空荡荡的眼睛,反衬唐小姐活泼可爱、温柔多情的眼神,比正面描写形象深刻得多,且顺手抽了说大话的空口政治家一鞭,可谓技高一筹。
实例展示: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这人姓夏,乃薛家集上旧年新参的总。
点评:这是《儒林外史》中一段传神的人物描写。作者没有写人物五官端正与否,只说眼边之红乐于帮闲凑趣而经常性的熬夜、酗酒的结果;锅铁似的脸,则标志他尚处于官场的外围,需要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曰,冒严寒;“几根黄胡子”,暗示了年龄;而那歪戴的“瓦楞帽”、油篓般“青布衣服”,形象化了他的地位及其为人之龌龊与粗鄙;再加上“一根赶驴的鞭子”------这根平凡的赶驴鞭,不是一般乡民所能拿的,又非有身份的人所愿拿,因此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此人的身份。
实例展示:这是一双凝神专注的眼睛。那圆圆的眸子里深藏的是什么,能够折射出如此诱人的光?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它是那么黑,似乎包容世上所有的暗色;它是那么亮,能够折射出人间万物的光芒,以至于竟不易察觉到它的黑。它是一块墨玉,纹理很鲜明,中心是一点,最幽深的一点。周围纤细而浓密的睫毛,偶尔投影在它的上面,宛若微波荡漾的水面下的修长柔美的丝丝柳絮。
点评:这段肖像描写选自1991年高考满分作文。作者用了一边串的比喻,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眼睛,同时辅以细节描写,占示人物眼睛独特的魅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心理描写
就是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事实上在同学们的习作中直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间接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这就决定了行动描写的重要性,与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鲁迅先生的《药》中康大叔和华老栓在钱药交换时的动作描写真是生动深刻,让人一见难忘。
同学们在这方面往往满足于把动作交代出来而已,而不去抓最能体现人物内心的动词,就显得松软无力,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目的是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因此,必须对人物的行动进行选择,抓住人物的特征性动作进行描写。描写具体,要有个性;描写时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写生动。
策略点拨 动作描写的几种技法
1、综合法 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2、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3、对比法 将特定场景中不同表现作对比,会你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4、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5、动作分解法 例 <又是秋风起>父亲给钱:
父亲拍拍手站起来(准备),微倾着身子(姿势),从怀里掏出一只破钱包(过程与道具),取出三十元(过程与数量),在粗糙的指间摩了摩(细微情态),递给我(方式)说(语言) :“天冷了,你娘身子不好,眼也花得不中用了,不再给你做棉袄,你就照城里人的样儿买件儿算了。”
6、摹形绘声法 例(我被同学取笑A)
我一边想着,一边走进教室。
刚要到座位的时候,被小耗子一绊跌倒在了地下。
我很生气,但还是忍着疼痛回到座位上。又被同位取笑了一番。
被同学取笑的时候,直觉得被碰的地方非常地疼。
(我被同学取笑B)___<个性历险记 >
用零下两千度的眼神回视“受惊的众人”,然后潇潇洒洒地走到座位上,该多酷。(怎样想_形)于是我昂着头走进教室。(怎样走__形)
“嘘”声一片, “扑通……” 我趴在了地上。(怎样跌_声)
“小耗子,你——”我火冒三丈,但强忍着疼痛回到了座位上。(怎样怒_声)
同位“安慰”道:“‘东施效颦’的效果怎样,还是……”
“啊?唉哟!……” 钻心的疼。(怎样疼_声)
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豹子飞奔!
在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刘翔;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120的胸膛,眼睛紧盯着刘翔。
第三个栏开始,依旧是那凶猛的表情,一步,两步,三步……右脚稳健地落地,刘翔开始兴奋了,因为在他最弱的前三个栏,并未吃亏;孙海平平缓了……
进入倒数第二个栏。依然是那双凶猛的豹眼,只不过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自信。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又轻松地过了。刘翔开始发狂,孙海平又握紧了药瓶,全场的中国观众屏住了呼吸。身旁的“法国”被刘翔的气势锁住了,倒下了!开始进入最后一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了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刘翔快到终点,他不再死盯着前方,而是充满自信地左右各瞥一眼,一个狮子甩头……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孙海平……
完美的前三个栏,完美的后三个栏,过硬的栏上技术,充满自信的神情,将刘翔送上了世界之峰,豹子——飞奔!
优雅的凤头有力的豹尾,刘翔的飞翔是那么完美。这是一个成功的速度,这是新时代需要的速度。漂亮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强劲的结尾是成功的另一半。豹子在加速!
中国在飞奔!
【简评】 此文记叙“瞬间”,颇能尺水兴波。作者聚焦赛场,又笼袖广阔的世界,能放能收,挥洒自如。不断重复的“一步,两步,三步……”如阵阵鼓点,强化了文章的节奏感。孙海平手中的药瓶和砰砰的心跳,也被引来助战,有张有弛。文末的“诗”句,突现了速度,突现了豹子雄风,为中国点睛,为世界点睛,十分有力。
4侧面描写
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衬托法。《陌上桑》中作者描写罗敷之美,就是极好的例子。同学们在作文中更习惯于从正面去描写人物,侧面描写运用并不多,但在大师的笔下,这种侧面描写是很多的。
环境描写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这一些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往往难以展示,也不容易把握,所以在学生的作文中,描写最多的还是自然环境。
高考,一位考生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为题作文,其开头是这样的:
“依稀记得的情景,于暮春三月,撑一柄油纸小伞,流连于江南的小镇。天空斜织着密密的细雨,路两旁是古旧的亭台楼阁,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轻盈地漫步,空气中飘散着湿湿的花香……
于是,有人便说,美就是轻柔,就是典雅,就是雕梁画栋,就是亭台楼阁,就是江南烟雨……”
开篇的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清新、古朴,让人在陶醉之余,不仅生出对“美”的无限遐想。这样的开篇既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又突出了作者的才情。
高考,湖北省一位考生以《一地梨花》为题,记叙了这样的事:父亲不将遭到虫害的梨子卖给已签了合同的客户,并主动承担赔偿客户损失的责任。以此赞美父亲诚信不欺的美德。文中关于“梨花”的用笔不多,一处在叙事开始时:“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漫山遍野的梨树、苹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另有一处在文章的结尾:“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孕育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辉,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在本文中梨花不仅仅是情节设计的一个道具,而且是与父亲的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格美的象征。
高考,广东省满分作文《月若有情月长吟》也是一篇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叙文亮点的范例。文章以“我”为母亲治病筹钱作线索展开,写了“我”选择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因而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选择了为“我”妈治病,这让小作者更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整个故事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全文共三次写景。开篇描写景物:“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赏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这里的景物描写交代了环境,为“心急如焚”作了铺垫。
再看文中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后的一处景物描写:“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意。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会有人情的气息。”这里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时间外,还映衬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我送小孩回家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到我家为母亲治病。这是真情的相互传递。
文末还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长吟!”这里写月景为深化主题,抒发情怀作烘托。
总观全文,三次写景前后呼应,渲染烘托相当成功。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以片断的形式出现,而且可以独立成文,如20四川省高考佳作《冬的主宰》和20湖北省高考佳作《飘落心灵的秋叶》就是景情相生、情景交融的美文。请大家找来一读,这里不再赘述。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描写人物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总之,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叙文亮点,是提高考场作文得分率的一项重要策略。
同学们在这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景物描写独立起来,为景物而景物,把景物描写看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没有意识到在自己的文章里景物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而是和你的心灵碰撞产生的带有你的主观情感的心灵世界的外现,就如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在你的文章中已不再是自然的风雨,而是你内心的阴霾。
相关文章:
1.小升初作文指导:高分作文写作秘籍
2.小学生写作方法技巧大全精选范例4篇
3.初中生腊八节记叙文600字例文5篇
4.高中关于挫折的作文叙事文五篇
5.关于导游词的作文5篇
2.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 篇二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前,主题
想要写好记叙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观察, 平时还要多读些课外读本, 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在写作之前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准备、多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一、动笔之前关键是要审清题
在动笔写作之前, 需要认真地看题目, 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研究。审题的过程中要正确地明确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以及主题要求。另外, 还要明白题目要求写出的重点是什么, 即关键点是什么。很多题目当中都藏有关键词, 这样的关键词也就是 “题眼”,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 要把它找出来, 这样也就能找出写作的中心思想围绕点。这样才不会跑题。有的题目很是简单也比较模糊, 我们更要认真找出关键词, 领会其含义。另外, 在题意搞明白后还要明确写作的体裁。碰到半命题的作文, 我们还要对已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 明确规定之后还要填充另一半的题目, 这样把整个作文题填充完毕后通读一遍, 看是否连贯, 是否符合材料要求。
二、选择材料要慎重不跑题
在审清题意并且定好中心思想后, 需要选择好材料。选择材料要慎重, 要取舍得当, 要抓住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对于那些无关中心的材料要放弃, 不能因为喜欢而选择它。
选择材料时候要注意:材料要具体真实和独特。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是亲眼所见所闻, 这样才能反映我们的真情和实感。当然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联想是可以的。写作文的时候, 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还有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把主要的写具体, 所以, 材料也一定要丰富和具体, 这样文章才能具体且生动。材料有很多, 但是对于那些独特的、典型的材料, 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出彩。
三、列好提纲省时省力
一旦确定了中心, 并且选择了好的材料, 那么对于这些材料要怎么安排才得当, 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 这样都要好好地进行构思, 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 我们应该列好提纲, 这样对于整体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能够做到统筹安排, 不会顾头不顾尾, 省时省力。
写作提纲可以分为:写作的题目、中心思想和表现重点以及段落的安排等。
编写提纲时候需要注意: (1) 时刻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 (2) 要沿着一条合理的线索思路进行布局, 或是时间线索或是事情的前因后果或是人物出场的前后顺序。 (3) 要时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对于哪些需要详写和略写, 对于怎么开头和怎么结尾都要认真考虑。
写记叙文需要作者的用心创造, 按照科学合理的办法, 经常训练, 还需要时常总结优缺点, 在生活的基础上升华思想, 这才是写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桂萍.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教育, 2013 (06) .
3.初中记叙文写作模式初探 篇三
题目:善睐明眸初钟情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好题目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纵观优秀作文的拟题特点有:切合题意,化大为小,言简意赅,含义明确,新颖生动,富有新意。主要方法有:其一,引用化用法。通过引用活用诗词、歌词、名言等拟题。如以“诚信”为话题,《众里寻她千百度》《拿什么拯救你,诚信》《都是诚信惹的祸》。其二,诗情画意法。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的题目。如“乡愁”话题:《那河·那船·那人》《我听到花开的声音》。其三,形象修辞法。如以“诚信”为话题:《守住你的金矿》《心灵应当补钙》《别丢了你的钥匙》《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开头:咫尺片言见精彩
文章开头不宜太长,100字以内。要短小精悍、富有文采、扣紧题目要求。主要途径有:一是景物开篇法。即对景物环境进行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表现中心,抒发情感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如《雾》的开头:清晨,大雾。短短几字就交代了环境,营造了气氛。二是悬念制造法。悬念在古典小说中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追根究底的的心理,借以激发阅读兴趣。如读了《背影》开篇,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三是排比修辞法。这种开头语言优美,富于文采,是一种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开头方式。如“理想”话题:“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四是开头扣题法。不仅是为扣题而扣题,而且要精练,要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否则难以出彩。如《女孩也可做“太阳”》的开头:“我发现女孩也可做‘太阳。应该庆幸,造物主在创造男性的同时也创造了女性,于是,冷峻与温柔、健壮与纤弱、粗犷与细腻共存于天地之间。”
主体:春色满园关不住
作文主体是对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细致刻画具体叙述的部分。一般为3个至4个自然段,350字至450字。
第二段承第一段交代事件起因、地点、人物等,最好不要落入俗套,100字以内为宜。交代时间,很多学生动辄就写“这件事发生在某某时候”“记得那是多少年前……”;而高明的考生,往往不是直接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点明时间,而是着力于对特定事物的精心描绘来表明。如课文《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既含蓄交代时间,又烘托“我”委屈、哀伤的心情。
第三段设置波澜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处”,文章产生波澜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巧妙地设置“悬念”,即主要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错觉以及事件的巧合与逆转等具体技巧,使文章陡生“波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0字左右为宜。如习作《不敢回家》:“总是在夜深人静时不小心地想起家来,思念便如一根无形的线越扯越长。总是在别的同学兴冲冲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独自在校园徘徊,羡慕如草般疯长,真想回家啊,然而我却不敢……”读者自然生出好奇心,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第三、四段详写事件的发展和高潮,250字左右为宜。这部分必须从多方位、多角度刻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段进行具体、细致、生动地写作。如《背影》中的车站买橘部分,细腻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衣着、体态、语言、神态以及作者的感受,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依恋。
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尾精彩,会让阅卷者赏心悦目,从而判给满意的结果。此部分以50字至100字为宜。介绍几种结尾方法:
一是一箭双雕的结尾。如《驿路梨花》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表面层次是写自然界的梨花,深层次却是写雷锋精神。这既照应题目,又深化主题,意蕴丰富。二是余音绕梁的结尾。如《雕刻心中的天使》的结尾:“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位美丽的天使,每个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把心中的天使雕刻出来,去改变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去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与感动呢?期待,天使从心灵展翅出现的一刻。那么,你雕刻出你心中的天使吗?”在结尾处设置了两处反问,使文章结尾留有想象的空间,余韵悠长,耐人寻味。三是哲理隽永的结尾。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结尾:“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4.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 篇四
一人叫说,两人以上就问题发表观点就叫议,作文教学中,常有学生作文语里充满了你说他说,周而复始,直至文章结尾。平时说话可以这样,但作文是语言的精华,简单实用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在教学中就“议”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无问不议
没有问题不议,不能将作文变成“说书场”,芝麻、西瓜一起捡,针对问题展开议论,叙为主议为辅。
作为学生,难在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叙事过程中影响事件走向或能引导事情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伴随事情发展而出现,不议不行了,这时就需要议,议的好,文章会生动。
例如:我在评讲作文时,一位同学写班会课,几位班干为了制定晚会节目而发生了争执,这就产生了问题,如果以一笔带过,直接写结果,最后,“节目单终于定下来了”,文章平淡无奇。但反过来将班干们讨论的话写下来,文章则凭添了趣味,我将两段作文都读了,同学们纷纷以为有“议”的作文听着更吸引人,可见,叙事作文有了议才能更好地表达思想。
(2)议少不易多
5.记叙文写作指导初中作文 篇五
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2、结构清爽,叙事生动
首先结构要完整,写人叙事要清晰。应善于运用前后照应、一线串珠等技法组织材料。其次叙事要生动,情节要曲折。叙事写人时可以使用前后对比法、设置悬念法、抑扬生变法、虚构科幻法等来使文章尺水兴波、妙趣横生。如一篇《我的这杯“苦咖啡”》的作文,作者分别以“麦田?烈日”“村边?夏夜”“小院?清早”“医院?黄昏”为小标题,按地点和时间变化为序依次描绘了四个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和爷爷之间细腻深厚的祖孙情。这种以情为线的行文,立意、情感、事件以一贯之,极具结构美和情感美。
3、个性人物,形象鲜明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过个性分明的外貌、神态、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例如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便能体现出各自文雅有礼、粗鲁低俗、豪爽干脆、优柔寡断、风趣幽默、干巴木讷等迥异的性格。你也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或观察角度的变化,对人物进行多层次描写,或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
4、引用或化用古诗词。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请看下面的文段: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这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卒章显志法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全文叙述或陈说的基础上,在文章有了水到渠成的蓄势后,将文章主旨在文末推出。这样的点题犹如江水陡掀波澜而又瞬间定格。它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王周生的《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选择了病房和万人体育馆两个地方,采用倒叙手法,写小浩波探望病危的阿婆,由此引出阿婆平时“最爱”小浩波的诸多事情。特别是阿婆为了保护小浩波,宁愿自己烫伤,从而激起小浩波一心要给阿婆买皮手套的念头,这种感情是那样的真诚纯洁,那样的深挚持久,以至阿婆死后,小浩波在万人体育馆看戏熊演出,还念念不忘要让阿婆戴上熊皮手套,好不再生冻疮。文章在篇末点题:“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在对孩子的褒扬中暗含着对大人们的批评,使文章所要表达的“大人们应该保持那一种赤子之心,让社会充满友爱,充满温暖”这一主旨得到了彰显。作者在篇末的点题,深刻地揭示了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6、添加因素法,也叫补充条件法。
6.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与评价 篇六
毛洪其(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中学高级)
课程内容
记叙文写作教学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相对于议论文、应用文体的写作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可能是生活的需要、交流的需要,也许是考试的引导。但是我们自己觉得还不理想,社会也不甚满意。总的说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还较陈旧,教学仍在种种误区中挣扎,我们该实现自我突破。
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交流两个大问题: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学、老师和评价四个维度谈;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一下突破的途径和方法。重点谈第二点,也许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能够引发同行们的思考也算我的努力吧。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问题
目前学生记叙文写作大体存在的现象是:审题不准,文体不清,单薄肤浅,时代感不强,文章大多是“不生不熟”的夹生饭……归结起来四大问题:
●没有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写作资源匮乏,语言表现贫乏,内容肤浅空乏。●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矫情造作。
●没有独特体验和个性认识——敷衍成文,成人化、低幼化、无文化。
●厌倦作文——没兴趣,没追求,功利化。
我们要说:作文怎么了?学生也在疑惑,也在张望。
2.教学问题
●目前作文教学状况是:
训练的基本状态是:无计划,无序列,无程序,不科学
评估的基本状态是:无目标,无标准,不规范,不客观
发展的基本状态是:无教材,无体系,无实效,不均衡
这可能有些极端,但绝不言过其实。
●作文教学陷入 误区之中。
观察与认识误区
多读与多写误区
知识与方法误区
概念与形式误区
主体与目标误区
自改与互改误区
评估与反馈误区
理想与标准误区
我们要说:作文教学怎么了? 交流实验热热闹闹,建设管理冷冷清清。
3.教师问题
●作文教学意识不健康,要求学生重视,自己却有盲目性、随意性,甚至任性
●作文教学技能缺失,设计、评改、评价、反馈、写作似乎都是门外汉,至少低于阅读教学的能力。
●作文教学态度——把学生推出了作文课堂。
只作感性评价,缺少理性分析
只作粗放指导,缺少规律总结
只作传统练习,缺少前瞻探索
我们要说:语文教师怎么了?老师们也在疑惑,也在思考。
4.评价问题
●评价方式单一,而且不到位,无效评价
●有标不依,无限拔高,追求理想境界
●没有阶段性标准,缺少量化测量
我们还要说:作文评价怎么了?这是谁的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反思。
问题摆出来了,有些问题教师解决不了,有些是我们能够解决的,现在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突破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瓶颈
1.突破学生写作瓶颈的途径
●写什么: 有话可说说自己 ——低下头来看自己,自己的经历、积累、体验。自己身上有开发不尽的资源,许多同学常常忽略自己,一写作文就抬起头来向远处看,向人家身上看,结果就出现了许多苦恼。
●怎么写: 有话会说自己说 ——静下心来想感受,说自己想说的话,只有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别人。抒写真情实感。有了真情实感其他一切都是苍白的,都不重要
●写怎样: 有话敢说说真话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有自己喜欢,别人才可能喜欢; 敞开心扉倾吐个性认识。只有表达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认识,作文永远是新的,形式上的创新只能新一次,认识提升了,作文的价值就提升了,就得到了作文的真谛。
这几条建议的依据是《课标》,《课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7.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 篇七
而现实中, 许多学生最感到头痛的就是作文。有一幅对联生动地描写了学生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情愁眉苦脸, 横批:写不出来。作为语文教师, 我有一个多年的夙愿, 就是希望能有一个“点石成金”法宝, 快速点化一个个顽石, 使他们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 我多希望我的学生个个锦心绣口, 出口成章。多年的探索, 我终于摸到了记叙文写作的脉。
一、学会观察, 从生活中找“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初中生活丰富多彩, 可为什么有些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 总觉得无话可说呢?其时是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写作时抓耳挠腮, 冥思苦想, 总也写不出好文章, 只好胡编乱造了, 虚构的文章怎会有感人的力量。由此可知,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找到米才能做饭。写作犹如蜜蜂酿蜜, 蜜蜂采花酿蜜, 首先要能够发现鲜花。唐代诗人罗隐咏蜜蜂有诗云:“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只有学会观察, 养成观察的习惯, 善于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 才能从生活中汲取鲜活的素材, 为写作提供物质基础。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是为写好作文做准备, 也对学生的发展大有益处。
如何观察生活, 是个难题。要坚持观察, 更难。作家艾芜指导写作初学者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 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 观察生活, 首先要有一双慧眼, 一副聪耳, 一颗敏感的心, 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对同学们来说, 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了。于是设计了一个“校园生活花絮”专题, 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校园中亲身经历或是耳闻目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求观察要细致, 要善于发现观察对象与众不同的细微之处, 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 印象就越清晰, 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观察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这样, 才能使人物形象避免“千人一面”, 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一个月的观察过后, 来一个分享“乐吧”大聚餐。同学们如数家珍把自己抓拍到的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花絮, 如军训剪影、运动会盛况等集体活动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 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只要善于捕捉, 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情趣。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打开作文这扇门
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在写法上是有区别的,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开头结尾应该突出强调的是人,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也要记事, 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 (记事为记人服务)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开头结尾突出强调的是事,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也要写到人, 目的是通过人物的交代和细节的描写使事件的记叙更具体、更完整, 深刻地揭示事件意义, 表现文章主题[1]。
1. 写自己熟悉的人。
学生最熟悉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音容笑貌、性格爱好了如指掌。但要写得有血有肉, 还要加以写法指导:不但要写人物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还要写人物怎样说的, 怎样做的。写人物说话, 要写出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 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要符合年龄、身份等。让人物自我表演。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 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一味地介绍。这样, 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例如作文《街头见闻》片断———
放学了。回家。路上。一个身着花毛衣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从我眼前掠过, 她看上去只有七八岁, 红扑扑的小脸上, 有一双明亮的小圆眼睛, 小鼻子微微上翘。她手里拿着一封信, 当她从我眼前飞过时, 我瞥见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径直跑到邮筒前, 踮着脚尖, 刚要投, 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 只见她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 把地址又看了一遍。而后, 又踮起脚, 再一次把信封小心地插入邮筒口, 但又很快地抽了回来。接着, 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 才投进信筒。之后, 一个小花点蹦蹦跳跳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这篇作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欲投又不舍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 揭示了小女孩纯真的情感。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结果。
2. 写自己熟悉的事。
写学生自己经历的事比较容易, 能把感受与认识写进去。叙事如何才能具体真切?首先, 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交代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前因后果, 学生在叙事时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简单空泛, 于是要强化训练才能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其次, 要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要求学生尽量写好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并且努力写出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 使文章曲折动人, 富有吸引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语总结了我们作文教学的真谛。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做人实在才有人缘。作文要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才能感人。
参考文献
8.试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思想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具有高度的创造性的综合活动。记叙文是初中语文作文题材中最常见、最常用、最重要的类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清晰程度有重要作用。但从传统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一提到写记叙文就头痛不已,逐渐丧失了对记叙文写作的热情。如何让学生爱上记叙文写作,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就事件记叙、细节描写、叙议结合和佳作点评等四方面,深入剖析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生活观察员,事件巧记叙
著名作家艾芜曾说:“写作,就是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写好一篇记叙文,需要时刻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初中学生写作不能脱离生活。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精彩亮点,清晰记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写作训练主题是“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师安排学生细心观察老师来写一篇记叙短文作为练笔,并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授事件巧妙记叙的重要性和主要方法。有的学生写到:“我的英语老师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像可以散发出神奇的力量。当我们学习认真努力时,他的眼睛就像新月一般弯弯的,含着赞许的笑意;可当我们调皮时,他的眼睛好似可以喷火一般,眼睛瞪得如铜铃,吓得我们不敢造次。”教师将这段生动的记叙拿到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该位同学说:“我是英语老师的课代表,平时和他接触的比较多,就观察比较细致。”可见,学生只有做生活的细心观察员,才能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取亮点,并且有条理、有顺序地将事件或人物描述清晰。指导学生事件巧记叙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根基。
二、课堂有心人,细节巧描写
我国古代大文豪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记叙文的好坏取决于文章表达情感的程度。好的记叙文很大程度是由于抒发了自我内心真实的至真至诚的情感,而真实情感的抒发往往不在于文中的直抒胸臆,而是蕴藏在精炼细腻的细节描写中。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心传授给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使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尽量做到借助细腻的生活细节,抒发真挚情感。
例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是“有感而发”,要求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文章的细枝末节处都能体现深沉的情感。教师在这次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母亲做家务的一天,并有感而发写一篇记叙文。学生佳作频现:“妈妈那一双粗糙的、布满老茧的手,为我们一家洗洗涮涮、洗衣做饭,从不停歇……也许妈妈手掌的辛劳,只有她那两鬓的银丝知晓得再清楚不过了。”母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和双鬓的白发这些细节描写,使学生对母亲的爱和关心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细节藏情,感人至深。教师指导学生巧妙描写细节,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关键方法。
三、深沉思考者,叙议巧结合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具备恰当适度的议论点睛,为全文深化感情。但从现在的教学实践来看,一部分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容易写成“流水账”,无法恰当抒发感情、深化议论。还有一部分学生写作时很容易偏离记叙文写作路线,将议论作为写作主体,而记叙却弱化。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提醒学生、纠正学生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所写的事件表面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做深沉的思考者,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深意。
例如,在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训练“说真话,抒真情”中,教师指导学生巧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深化文章内涵。初中学生思维转速很快,理解能力较强,在此次作文训练中,学生的习作都有意识地增加深化议论的点睛之笔。学生在《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中写妈妈为生病的我在医院跑东跑西,最后我痊愈了,妈妈却病倒了。在最后深化议论时,学生写道:“那一次,我深深地感悟到母爱的伟大,那种伟大不是久旱逢甘霖,而是润物细无声。”精彩的点睛之笔,使文章增色不少,成为叙议结合的佳作典范。教师注重学生写作的叙议巧结合,是记叙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四、师生互评组,佳作巧点评
一篇好的学生习作,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数次的磨合和修改。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习作的点评,使学生从有限的写作中得到无限的写作启发。初中语文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师生互评组,对学生习作进行点评,师生之间充分互动修改作文,能使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例如,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训练“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专门安排一堂课进行师生互评,让学生之间交换习作进行点评和修改,教师分别给予可行性建议。有的学生记叙人物只注重外表描写,没有具体事例和议论深化,教师和学生就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帮助该学生润色升华文章。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心目中的佳作标准,学生也能够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精粹。佳作巧点评是记叙文写作教学开展的助推器。
总之,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事件巧记叙、细节巧描写、叙议巧结合、佳作巧点评,从学生写作的全方位、多维度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助力于语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刘桂萍.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J].教育, 2013(18).
[3]卜青峰.浅谈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0).
9.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 篇九
根据初中语文大纲的教学要求,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训练的主要文体。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实际水平,是衡量初中写作教学效率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了切实了解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发展水平,客观评价初中写作教学现状,笔者随机抽取城乡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各一百名,以《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进行了记叙文测试和有关问卷调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答卷,对两类被试用同一标准评定,结果统计列表如下:
表一:中小学问卷调查结果比较题材来源项目亲身经历想象虚构的事在作品作文上兼而作文修改项目全文写好边写边改很少修改从不修改差异极显著差异不显著差异极显著差异不显著z=4.14z=3.42表二:中小学生作文测评分项比较表二(1)题材审题项目真实真实但不真实准确不够很不差异不显著差异不显著立意结构项目准确中不够准确很不无中心详略不够很不差异不显著差异不显著
结构项目首尾及其作文长度人均字数呼应相似百分比年级及其他小学六年级46%662n=100n=100初中三年级47%814比例差异检验p>0.05p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透视教学对策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10.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 篇十
光辉学校:范祥勇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写作实在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很多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扣题
文章的开头、结尾扣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扣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
(二)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许多学生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如说某某很漂亮,远不如对其细致描写,让读者觉得很漂亮。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问题的原因和纠正指导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谓凤头,指的是文章开头应给人以美感;猎肚,指的是内容充实;豹尾指的是文章结尾要圆滑有力。这里只说说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文章开头对整篇文章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开头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文章结尾是给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印象,它对决定文章的圆满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务必用功写好文章的结尾。文章结尾要做到紧扣标题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题。力求使结尾写得自然、简炼、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必须紧紧围绕并突出本文的中心。写一件事则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写几个生活片断则要求详略安排得当,避免平均用力;具体表达中要注意写到细处去,通过人物或事件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语言方面,力求生动、形象、灵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经过纠正指导后,一部分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不再有”恐写症”,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仍然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写作知识指导写作。从教十多年,我深知要彻底改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常见的问题,那不是
11.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化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记叙文 序列化 写作教学
序列一:赏析范文,构建知识框架
对于刚由小学进入初中校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写作学习方面最需要的是一个榜样。教师通过展示并分析几篇贴近他们年龄和学业水准的典范的初中学生记叙文习作,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感受初中记叙文写作的整体性要求。笔者会首先展示并分析一篇优秀学生习作,这篇习作要综合性地包括了初中记叙文的主要组成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地构建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框架。
学生通过对习作的认真品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梳理出初中记叙文的基本因素:
记叙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人物描写: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细节,语言描写立体融合;
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发展故事情节,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一气呵成;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艺术手法: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化抽象为形象,想象,悬念,铺垫,呼应,衬托,过渡等手法水乳交融;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基本到位。
通过对习作的认真与反复赏析,学生熟读其文辞,理解其手法,领会其含义。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起初中记叙文的基本知识体系。
序列二:梳理模式,结构记叙文提纲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有一个心理误区,认为文无定法,写作是作者个人精神情感的构建过程,具备丰富多样性。其实我们忽略了以下的实际需要:对于站在作文门槛前尚未入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写作体系示范与借鉴。面对精彩纷呈的写作大世界,他们需要一个基本模式支撑以便跨入写作的门槛。所以,基于多年的思考积累,笔者整理了自己的一个初中记叙文写作模式,为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梳理了一个大致的提纲,为未来更丰富多彩的写作创造性活动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第二段:环境描写,搭设舞台。
第三段:外貌描写,主角亮相。
第四段:想象情节,故设曲折。
第五段:议论抒情,卒章显志。
序列三:专项训练,逐个突破写作瓶颈
专项训练是高考和中考复习阶段常用的强化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手段。作文是综合性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但是,如果因为这种综合性就胡子眉毛一起抓的话,反而事倍功半。相反,如果集中学时专项突破,往往能真正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记叙文以人物为核心,外貌描写是最直观的记叙文训练的起步。所以笔者很注重“人物外貌描写”这个专题的讲授与训练。
1.外貌描写必须凸显人物独有的特色,呈现鲜明的人物个性。戴着千篇一律的面具,人物就失去了灵魂。
2.外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地照相。必须抓住2~3方面有重点地刻画。
3.外貌描写尽量与主题和情节环境吻合
4.外貌描写用贴切的比喻和巧妙的夸张,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序列四:仿写课文,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仿写课文,也是引领学生迈入写作门槛的有效方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文版课文《忆读书》《风筝》等篇目都是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的典范性记叙文。教师在分析这些篇章的时候,可以从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角度引导学生汲取课文写作方面的精华。然后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艺术手法及行文思路进行模拟训练。
比如鲁迅先生的《风筝》,内容可仿,它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这种以小见大的记叙文写法特别适合学生从小角度观察大生活。
序列五:文学独创,模式与个性取长补短
教是为了不教。当儿童在父母手臂的搀扶完成了从爬到走的飞跃,就要放手让他们尽情地奔跑跳跃甚至舞蹈了;同理,当学生在作文模式的引领下完成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就要让他们酣畅淋漓地展现自我的风采了。到了八年级下期,随着学生向青春过渡,是时候引导他们开始运用自己心灵中储藏的智慧,喷薄他们的精神与个性的火花了。由循规蹈矩的记叙文模式开始,文学性独创可以掀起初中作文教学新高潮。
12.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 篇十二
可是, 在学生实际的写作训练中, 我发现他们的作文不仅材料雷同, 甚至连写法也基本一样。例如, 在以“母爱”为题的作文里, 大都是写母亲“雨夜送医”、“冒雨送伞”、“病床之前关爱备至”等;而以“赞颂老师”为题的作文里, 大都是写老师“耐心教育”、“带病工作”、“无私奉献”等。学生的写作角度单一, 缺少变化。作文中不仅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 而且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绝对完美的爱也充斥了学生的作文。
造成学生写作模式化的原因, 一方面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套路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对生活的触觉迟钝了;另一方面, 受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我们习惯了——赞, 就不遗余力地赞;贬, 就不留余地地贬。公式化、脸谱化的英雄人物曾对几代人的成长有过重要的意义, 但现在却严重制约了新世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学生笔下的人物怎会不显得乏味、平板?要改变这种现象, 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 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生活的丰富性、人性的多样性。
人物的缺陷美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形体上的, 可见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钟楼怪人) 、断臂的维纳斯就是这类人的代表。另一种是性格气质上的, 可感的。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则是这类的代表。文艺作品中借助缺陷美来表现“人性美”, 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一是可以让人物更加真实可感;二是可以使人物更有个性, 更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三是可以使人物的缺陷同美好互相映衬, 更加突出艺术形象之美。
一、缺陷美在于真实的韵致
谚语有云:“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即使有时候作者需要把人物神化, 但只要作者还要依据生活进行创作, 最终还是要对人物进行人性的描写的。《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素有“长厚”的美誉, 可看做是封建社会里贤君的范本, 这可能也是作者创作的本意, 然而作者也不得不直录事实: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鲁迅批评《三国》“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可见“伪”的一面也是刘备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
二、缺陷美是独特的, 富有个性的
美好是雷同的, 而缺陷却是独特的。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 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红楼梦》中, 史湘云是个“咬舌子”, 把“二”说成“爱”却无损她的聪颖活泼;《水浒》里, 黑旋风李逵粗鲁莽撞, 可他的憨直忠勇又让人觉得可爱;《西游记》中, 猪八戒馋嘴、偷懒、好色、贪小便宜, 却不会让读者对他产生厌恶感。古往今来, 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 恰恰由于这些若隐若现的瑕疵而显出一种璞玉浑然的光彩来。
三、缺陷与美好映衬, 让人物形象更美
瑕不掩瑜,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者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王宝强塑造的许三多, 一出场的时候他是一个长相极其平凡, 没有远大理想, 性格懦弱的人, 到了部队里又总给班上拖后腿, 喜欢依赖人, 缺乏主见, 在战友眼中是一个不懂得变通, 土得掉渣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扔到人海里再也找不出来的人, 却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为什么呢?他的缺点不但没有掩盖住他的优点, 反而更突出了人物的美好品质——性格纯朴、吃苦耐劳、待人忠诚。他就像我们身边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作品没有刻意塑造人物的高、大、全, 而是让他带着这些缺点慢慢成长为一个英雄。他正契合了观众心中的“平民”情结, 使每一个人都在这缺陷中找到了自己, 这样的人物更有生活气息, 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缺陷之所以为美, 就在于它的真实。生活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们追求真善美, 但真善美并不等于一切圆满。我们应该努力从不和谐中去思考和谐, 从不圆满开始去追求圆满, 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写作中, 可以通过哪些缺陷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 让人物形象更美呢?其实, 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经历等, 都是我们可以着手的方面。
怎样巧写缺陷, 使人物形象更有血有肉呢?方法有三:展现缺陷, 挖掘亮点;描写缺陷, 丰富人物;感悟缺陷, 深化主题。
13.阅读·写作 系列(一) 篇十三
(一)阅读一:申屠蟠重节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
申屠蟠重节义
申屠蟠(东汉时人)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有名节。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之。
蟠父母卒,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余年。遂隐居学治京氏《易》、严氏《春秋》、小戴《礼》,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病困,以身托蟠。蟠即步负其丧,至济阴,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符传护送蟠,蟠不肯,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家。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年七十四,以寿终。
——晋代皇甫谧《高士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 B.足以感无耻之孙 ....C.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 D.为符传护送蟠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②而不加哀矜()..③配善其言()④学无常师()..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
(2)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
4.作者认为申屠蟠是一位“高士”,依据文意,申屠蟠具有哪些高尚品质。
李离自刑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5.谈谈你对“李离殉法”的看法。
荆人涉澭(又名︰循表夜涉、楚人过河)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不适应)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6.把最后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北大人的精气神儿
①在过去的几年间,我编撰并出版了三种有关北大的书籍(《北大旧事))、《老北大的故事))和《北大精神及其他》),因而被热心的读者想当然地目为“校史专家”。其实,我愿意像五四新文化人那样,持“爱美”(a.ma teur)的心态发言与著述,却不想将自己的思路与职责定位为“宣传北大”,引以为傲,保留自我反省批评的权利与义务。当然,也不无将北大作为思考当下中国教育及思想文化状态切入点的意味。话一出口,马上意识到,这种既喜欢谈论“老北大的故事”,又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反省与质疑,其实正是北大人的共同特征。
②在我就学或访问过的众多国内外大学中,对母校有强烈认同感的,比比皆是;但像北大师生那样,喜欢借谈论校史上的奇人逸事寄托情怀的,却不多见。北大最值得骄傲的,并非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用数字或图象表达出来的图书仪器、校园风光、获奖项目、著名学者等,而是流传在口耳间、充溢在空气中、落实在行动上的“北大精神”。至于什么是“北大精神”,历来众说纷纭,最表面的一点是,北大人推崇个性与气质,在专业成就之外,颇有刻意追求“特立独行”的倾向。
③面对众多有关北大人“眼高手低”的讥评,我从不申辩,因这大致符合事实,但又不便“有则改之”。“心高气傲”与“志向远大”,其实很难截然分清。锉钝了北大人的锋芒,你还能指望其“铁肩担道义”?抑制了北大人的狂放,又哪来科学研究中不时突发的奇发妙想?任何一所正规的大学,都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稳定的教学秩序;但不是每所大学都能像北大一样,容许甚至欣赏才华横溢因而可能桀骜不逊的学生。谁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一旦有了规矩,必定对个人志趣与才情造成某种压抑。如何在规矩与个性间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让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既感觉如鱼得水,又不至于误入歧途,对于教育家来说,是个极为棘手的难题。在我看来,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为中才设立规则,为天才预留空间。不因追求管理方便而“一刀切”,也不因标准化教学而“取长补短”,让不同性格与才情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需要名师之襟怀坦荡,更需要作为整体精神氛围的“兼容并包”。这种山高水长任其发展的境界,在我有限的视野里,北大庶几近之。
④北大百年庆典时,曾有不少记者希望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精神”面对此类热切的追问,我从来都是答非所问,转而介绍起“北大精神”是如何被一代代北大人所建构起来的。不承认北大精神可以“一言以蔽之”,其实蕴涵着一种古老的思路:大象无形。而且,北大必须自我革新;北大传统不应凝固不变,北大精神更有赖于二代代北大人的呵护、承传与发展。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我认同乃至赞许年轻学子谈论“我们北大”时得意的神情一一那与其说是夸耀,不如说是承担。
⑤比起波光潋滟的未名湖、古朴庄严岛博雅塔,以及近年崛起的百年纪念讲堂和理科楼群等有形景现,我更看好北大人的自尊与自信。踏进燕园,你很容易为这种有历史感因而显得深沉、有现实关怀因而显得生动的“少年气象扩所感动。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少年气象”,既属于稚气未脱的本科生,也属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生活在如此气韵生动的校园文化中,你不会因此而摆脱人生的众多困惑,却很可能平添一股肉搏这虚空与烦恼的精气神儿——这正是北大真正诱惑人的地方。
——(有删节)
1、概括第①段的段意。(2分)
2、第①段中横线上所填关联词最准确的是()(2分)A.不是 而是 B.既 又 C.与其 不如 D.不但 而且
3、文中“在规矩与个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的含义是指。(2分)
4、概述文中所提及的“北大精神”。(4分)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概括北大精神的要求答非所问是因为北大精神其实蕴涵着一种古老的思路:大象无形。
B.第②段中“北大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用数字或图象表达出来的图书仪器、校园风光、获奖项目、著名学者”与“北大精神”形成对比,凸显作者对北大精神的推崇。C.面对众多有关北大人“眼高手低”的讥评,作者从不申辩,因这大致符合事实。D.第③段划线旬以反问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北大学生张扬的个性的褒扬。
写作一
作文题:
《孟子》有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而俗话却常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
阅读写作一参考答案:
阅读: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C)A.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 B.足以感无耻之孙 ....C.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D.为符传护送蟠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判决)②而不加哀矜(同情、怜悯)..③配善其言(认为……好)④学无常师(固定)..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
即使没有遇上政治清明的时代,尚且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碑来表彰她。(2)前后凡蒲车特征,皆不就。
前前后后凡是用蒲车特意征召他,他都不前往就职。
4.作者认为申屠蟠是一位“高士”,依据文意,申屠蟠具有哪些高尚品质。仗义执言;孝顺;励志苦学; 忠人所托; 淡泊名利。
5.李离守法,勇于承担责任。作为司法官,李离因为听信了下级错误的汇报而杀错了人,他认为“失死则死”,于是坚持自杀。
以今天的眼光来解读,李离殉法,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在面临君命与法律相抵触时,他选择违抗君命来维护法律的尊严。也就是说,在李离看来,法律是高于君命的。自古以来,“君命不可违”是条铁律,为了君王的一句话而死节的“忠臣”实在太多;当然,也有违抗君命的,譬如,君王昏庸,就会有大臣出来劝谏,劝谏不成,即以“死谏”,从而成为一代忠烈。但类似于这样违抗君命以殉法的例子,在中国几千年以“人治”为主色调的历史上,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十分罕见的。
第二,李离的时代应该是“刑不上大夫”的时代,但他却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精神来挑战奴隶主的等级特权制度,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因子就已经悄然萌芽。
第三,即使以今天的法律来衡量,李离的错判也只是一个过失行为,其责任应该由整个国家机关来承担,就李离个人而言,他以道歉和引咎辞职的方式惩罚自己,就已经足以承担相应的责任了。但是,李离却选择了以生命来谢罪的方式。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虽然有其迂腐的一面,但是以生命为代价来宣示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却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绚丽篇章。
李离伏剑虽然在法制史上有其明显的进步意义,但是,李离视法律高于生命、视法律高于皇权的思维,与支撑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专制政体是格格不入的,这恐怕也是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被淹没的主要原因。
在李离之后,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等等。较之于他们,李离的鲜血或许并不壮烈,李离的牺牲或者有些人微言轻,李离的行为甚至有矫枉过正。但是“李离伏剑”的典故却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鲜活教材;他捍卫法律的尊严,为错判案子承担责任以身“殉法”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法治进程中难得的财富。
6.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参考答案: 1.我对北大的态度(情感)。(2 分)2.B(2 分)
3.指在规矩与个性之间有弹性,有平衡,在一定的规矩的规范约束下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个人的才智,抱负得以充分地发挥。(大意对即可)(2 分)
4.推崇个性与气质;兼容并包,自由发展;有信仰又多怀疑;自尊与自信。(4 分)5.D(3 分)
写作: 构思提示:
一、规矩成方圆(规矩的作用):(遵守)规矩的重要意义。孔子云:随心所欲不逾矩。(李离殉法)
二、在规矩面前,除了“立”,还应该有“破”,原因有二:一是规矩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局限性;二是规矩本身存在的缺陷。规矩应在“立”与“破”的循环往复中逐步完善发展,这样,规矩才不会死。在这样的“死”规矩面前,要充分展现人的能动性。(荆人涉澭)
三、如果以“规矩是死的”为借口,随意违反践踏规矩,无视规矩,这是我们应高度警戒的,因为这很有可能使我们误入“目无法纪”的歧途,置身于“随心所欲”而“目无王法”的危险境地。
作文范文:
请在守法的基础上善用法律
儒学大师孟子有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而俗语却常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两者的观点看似截然相反,实则不然,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晋代皇甫谧《高士传》中有一篇文章《申屠蟠重节义》,文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我印象深刻:有一名与申屠蟠同县的女子叫做缑玉,她为了给父亲报仇而杀了害死他父亲的仇人,外黄县的县令梁配想要判罪处死缑玉。当我看到这里十分想为缑玉鸣不平:缑玉只是为了给他的父亲报仇而已,凭什么要被处以死刑?但是转念一想:县令只是依法断案,他秉公执法,没有加入私人情感,难道不是该被赞扬的吗?缑玉犯法杀人的行为就是该被处以死刑,对于此,我无法反驳。
这个故事当然不会以缑玉之死作为结尾。这时申屠蟠出现了,他向县令进言规劝说:“缑玉的贞节和无畏,足以能够感动和激励那些不知反抗而甘受羞辱的后辈了。她即使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碑石来表彰她正义的行为,为何在耳聪善听,从谏如流的时代,反而却不加以怜悯同情了呢?”县令梁配听了他这番话,认为言之有理,于是替缑氏女子重新审判定罪,使她得以减免死罪。正是因为申屠蟠能明辨是非,善用法律活用法律,才使这个故事算是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见到了活用法律的好处,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出来“善用法律”,就算对簿公堂,他也有一大堆的理由来让你无法反驳他,毕竟他“碰巧”没有犯法啊。一些不法之人就这样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对此我必须声明,善用规矩和钻规矩的空子,歪曲事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善用规矩其实是在守规矩的基础上,近人情的合理地进行裁决。这两者是处于完全相反的对立面。前者是狡猾,而后者是智慧。前者是邪恶,而后者是正义。
那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是守法,还是活用法律呢?其实它们并不冲突,孟子说的话自是有他的道理才会被沿用至今,“规矩”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孟子的话其实是在教你如何去“做人”,而俗语就是在教你如何去“做好人”。人人都应当在“守法律”“守规矩”的前提下再去想怎样 “活用法律规矩”。在做好“人”的前提下再去想怎样做个“好人”。不要把邪恶的事情当做正义的事来发扬。
拓展延伸阅读:
常人岂可“无法”
■徐建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画家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之争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迄今学术界对此仍多有评论,大抵以倡“写实”、斥“写意”为非,指其“全面否定文人画以至中国画”,而以坚守“写意”、摒弃“写实”为是,以为这才能坚决捍卫并弘扬文人画也即中国画。近读9月25日“笔会”躲斋先生《鲁迅与文人画》一文,提出鲁迅先生既否定文人写意画,又允肯陈师曾、齐白石的文人写意画——这一视点,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
②“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当然,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光凭过客观形似的造型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而一旦成了优秀的画家,他对于客观形似的造型反而会有所不逮。
③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为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工于造型为耻(以为仅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复制)。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文人画。”
⑤相比于“写意”画风的坚守者的自以为以先进取代落后,从而对“写实”画风全盘否定,当时力倡“写实”画风的,无论是新文化人还是传统画家,所否定的“写意画”,仅仅是“写意画的泛滥”和“写意画家对写实画风的全盘否定”,而绝不是否定“写意画中的佼佼者”。所以,不仅鲁迅对陈师曾、齐白石颇允肯,徐悲鸿对金农、齐白石同样大力推扬,张大千一面赞赏金农“实在画得好”,一面又说他“实在不会画”。换言之,当时对“写意”画风的批评,旨在为绘画这所“大学”重新树立造型“高考”的普招原则,而不是否定针对造型“高考”不过关的特招的灵活性。同时期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西方绘画学院派与现代派的争论,性质同此。明乎此,便不难理解,鲁迅等对“写意”画包括西方现代派的批评,是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而论;而他们对齐白石等“写意”画家的肯定,是从绘画的特殊性、灵活性而论。二者是并不矛盾的。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发抒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其前提是“世岂易得”的“至人”,天下滔滔的常人尽皆“无法”,貌似在继承、弘扬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实质恰恰是败坏中国画的传统。所以,我尝有言:“天下有平常之事,有非常之事。非常人为非常之事则可,平常人为非常之事则殆;非常人为平常之事为无上功德,平常人不为平常之事可乎?”
李广与程不识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译文 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程不识在景帝时由于屡次直言进谏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守朝廷文书法令。
14.创建阅读写作系列特色 篇十四
为了创建“学生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养成”的办学特色,按照“学生主体、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立并围绕“启航文学社”这一载体,全面提升我校语文教学水平,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天天读,日日写”常规活动,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制定出创建“阅读、书写”特色学校发展规划。为激发学生生阅读兴趣,自购书籍,每班建设图书角,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养成每天阅读和书写好习惯,从而师生形成终身阅读和书写的习惯,为学生的一生打下基础。
(一)营造读书和书写氛围
学校组织以读书、书写等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为内容的宣传板报。
学生以小学生必读100本课外书籍目录为参考,踊跃自购书籍。学校完善标准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以自购书籍、学校书籍组建班级图书角。
(二)其他配套活动的开展
1、开展读书活动。学校把每天中午自习作为学生自主读书时间;周六、周日师生把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借回家阅读。
2、学校“启航文学社” 开设阅读写作兴趣活动,每周定期、定地点进行朗读、演讲、写作指导与练习活动。
3、定期开展朗诵和书写比赛活动
①组织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组织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其中王欣然等三名同学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8篇获县级一、二、三等奖。我校推荐的于圣雅获市级演讲比赛三等奖,成为我县小学组三名获此殊荣者之一。武薇获县级一等奖。同时我校被静海教育局评为此项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校荣获教育部关工委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
②组织每年一度“校园文苑杯”大赛。其中2014年298人获一二三等奖。大部分作品被《静海校园文苑》报择优刊登。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9月组织全校近千名同学参加“天津市少年儿童书信书法大赛”,在充分培训教师学生的基础上,各班择优200篇作品参加县级以上竞选。
③专家引路,辐射带动。学校被校园文苑协会确定为小学阶段朗读写作系列活动基地。4月24日学校邀请作文教学专家讲座。全校语文教师和来自“阅读与写作活动联谊校”的唐官屯镇满意庄小学、台头镇黄岔小学、中旺镇韩庄子小学、杨成庄乡管铺头小学等六十多人参加了活动。4月27日以静海六小牵头联谊学校举行第三次朗诵、现场作文比赛,通过各校教师集中评审,最终将评选出一等奖56 名,二等奖119名,三等奖174名。
为了创建“学生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养成”的办学特色,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围绕“天天读、日日写”这一载体,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主要为提高学生文学素质,培养能指导学生阅读和书写;从而师生形成终身阅读和书写的习惯,为学生的一生打下基础。整个校园书声琅琅,墨香浓郁。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成立文学,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社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远期目标:通过打造“启航航文学社”品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
(1)引导学生阅读一批文学作品。
(2)定期举行征文比赛,并推荐优秀作文参加上级征文比赛。(3)组织学生到多媒体听作家的讲座(网络视频)。(4)开展年级作品展览,定期编印文学社刊。(5)评选一批校级小作家。
强化活动,促学校特色发展。灵活组织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校特色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征文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力争多创佳绩。
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现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围绕“天天读、时时说、日日写”这一载体,引领师生乐于读书、勤于动笔、善于交谈,强化素质,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写作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读书、说话、写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智,开发其潜能的平台,从小打下扎实的阅读能力、写作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校始终不渝的追求。
从师生读书、学习、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切入点,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以“天天读、时时说、日日写”为主线,实施具体读书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读书、写作的基本技能,营造营造课堂,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家庭。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制定出创建“阅读、习作”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主要为提高师生文学素质,培养能指导学生阅读、写作的一批教师和一批具有独立阅读习惯、写作能力的特长生;
山花灿烂展特色 满园尽闻书墨香
日前,马宅镇中顺利通过了”课外阅读与写作”特色学校创建检查验收。
近几年以来,为响应《东阳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办学的意见》,马宅镇中因地制宜,选择课外阅读与写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创建课外阅读写作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可以说是亮点纷呈。
建书香校园,创设课外阅读写作的氛围
特色办学离不开良好的氛围。走进校园,迎面而来的是介绍国学经典、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师生风采的文化长廊。教学楼楼梯两侧,是文学常识介绍,学生每天上上下下,都可以耳濡目染学一点。走进每个教室里,后边一排书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班班建立了以自购书籍、学校流动书籍组建的开放式的班级图书角。学生读书,在教室里可以随取随读。
学校为搞好班级图书角建设,每学年都要投入资金用于添置图书。现在学校有藏书3万余册,图书室规章制度健全,借阅登记工作规范有序。借助省书香工程的东风,图书室购买充实了大量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丰富了学生的图书资源,为让学生养成时时处处读书的良好习惯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时间上,每周至少保证一节阅读课。教师认真上好每周的阅读课,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浇灌“山花”,建设多元课外阅读写作平台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和展示,为学生打造了“一刊、一节、两报、”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多元平台。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2009年初创办了校刊《山花》。校刊作为学生阅读写作的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学相结合,聚焦阅读写作教学,展示学生作文习作。得到了全校教师学生热情参与,家长社会积极支持,上级领导肯定。师生们克服各种困难,共同参与,文学社积极工作,累计出版了图文并茂14期校刊,印制8000余本,发表学生习作2500多人次,学生参与率100%。校刊把学校的“一年四节”、校园活动、学生风采有机记录整合,把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用图片文字生动记录下来,成为学校、学生发展的见证及记录本。校刊既是学生写作的平台,也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载体。
学校每学期举办两次黑板报比赛,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出版黑板报既考验了班级学生的团队精神,又促进了学生审美与艺术的能力的提升。每学期,学校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评,一张张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手抄报,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艺术感,及文学修养。学校每年在“世界读书日”之际还举办读书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学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才艺比拼,作文比赛、国学经典进课堂等等,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强师资重教学,特色办学成果丰硕
办学特色的创建关键在教师。学校非常重视课外阅读与写作特色的创建,校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通力协作,加强教师培养,要求教师内练基本功,外取好经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课外阅读写作师资队伍。
【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推荐阅读: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09-24
记叙文初中07-05
初中记叙文范文07-21
表达爱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11-29
初中细节记叙文作文06-08
散步记叙文初中作文07-03
初中寻觅为题记叙文07-16
回忆初中作文记叙文08-26
亲情初中记叙作文11-16
紧张的冲刺初中记叙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