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读后感

2024-10-22

红岩的读后感(共17篇)(共17篇)

1.红岩的读后感 篇一

不朽的灵魂——《红岩》读后感

1948年,重庆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不朽的灵魂——红岩读后感。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革命者的“鬼门关”里,敌人对革命前辈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敌人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这真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啊!在老师和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革命小说《红岩》。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后,不得不感慨万分。它使我学会了革命前辈们的坚强不屈,也体会到了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最多的是对敌人的恨和对革命者的敬佩。小说中英勇斗敌的许云峰、出身豪门,本可过着安逸的生活却不顾危险投身革命的刘思扬、假装疯子只是为党的需要的华子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双枪老太婆……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后感《不朽的灵魂——红岩读后感》。但是我最敬佩不已的还是江姐。在城门上看到烈士是自己心爱的丈夫时,她悲痛欲绝,但是为了革命,她还是站了起来;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的时候,依旧那么沉着冷静,还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在自己将要被残忍的敌人杀害时,她换上干净的旗袍,整理好了仪容,从容走上刑场,并告诉同伴们不要哭……作为妻子,她是柔情的;作为母亲,她是慈爱的;作为共产党员,她是坚强的!江姐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是值得人人佩服的巾帼英雄!太阳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散放出万丈光芒,把大地照得通红。曾经的那头睡狮,在经历了各种折磨后,坚强地站了起来,永远也不会在倒下。新中国的成立,共产党的胜利,都是一切最好的证明。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前辈们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后人心中。有些同样伟大人,我们忘记了他们的姓名,但历史早已将他们命名,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是值得每一个人纪念的!《红岩》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它让我们明白了许多许多革命故事,让我们铭记革命前辈的壮举,更让我们永远憎恨帝国主义着……我一直相信:在华夏大地,红岩精神一定会永远永远的放射出万丈光芒,普照全世界!

2.红岩的读后感 篇二

《红岩》的母体是《在烈火中永生》, 1956年底, 罗广斌、杨益言把口述的材料加以记录、整理, 出版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该书印数达三百万册。1958年,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建议罗广斌等将这一题材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加以表现。小说写作几易其稿、反复加工整理, 终以《红岩》为名于1961年12月出版。

小说一问世, 就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就多次重印, 累计达四百万册。而到今天为止, 这部小说仍在大量印刷发行, 可以说是当代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不仅如此, 小说还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十几种文字, 受到海外读者欢迎。评论者称其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1999年, 《红岩》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并入选“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团中央将此书定为“人生路标”系列丛书之一。这些事实表明了这部作品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思想艺术价值。

小说问世以来, 还不断得到其他艺术媒体的青睐而不断被改编或衍生。先后就有20世纪60年代的歌剧《江姐》, 话剧、电影《烈火中永生》和一批歌曲、曲艺佳作。到20世纪80年代后, 又衍生出长篇小说《秘密世界》、大型《红岩魂》专题展览、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 戏剧《华子良》, 电视连续剧《红岩》、《双枪老太婆传奇》, 以及形象报告剧、交响清唱剧、电影艺术片等, 显示了这部小说故事题材旺盛的生命力。在电脑游戏昌盛的当今, 以《红岩》题材为依据, 制作网络游戏, 小说中的两位人物小萝卜头和华子良将成为游戏中的主角。这样, 由1961年出版的小说《红岩》的人物故事不断衍生出各种红色艺术经典作品系列, 对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仍然魅力依旧。

2 《红岩》的传播学分析

2.1议程设置理论与《红岩》的传播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70年代,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 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 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 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 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 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

《红岩》的传播与政治和国家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烈火中水生》本来就是一部对革命历史事件的回忆录, 这个事件本身的政治性毋庸置疑。然而, 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后, 罗广斌、杨益言更是如饥似渴地阅读领会, 获得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由此, 他们才得以比实际生活站得更高, 比个人实际经历过的生活时空看得更宽和更深, 进而坚定不移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开始创作他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岩》。在这当中, 《红岩》作者一直重视这部小说的创作目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要揭露关蒋罪行, 歌颂烈士精神, 要艺术地再现大形势敌弱我强, 小形势敌强我弱的典型环境中, 被拘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压倒敌人的典型形象。大而言之, 他们这是在自觉地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而言之, 他们这是在执著地追求革命功利性与艺术完美性的辩证统一。这明显就体现了国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进行了政治干预和议程设置, 在这种议程设置的强烈氛围影响下, 人们对《红岩》形成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在强烈的舆论氛围下, 红岩精神愈演愈烈。当时的这种传播不排除很大程度上有“皮下注射”的成分在其中, 也就是说国家所设定的这个“议程”在人民大众当中就像子弹射入一样, 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映。这种反应就是人民的普遍接受, 人们对红岩精神的膜拜, 对共产党员坚强意志的敬佩和学习, 对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的认可, 对共产党必胜这个坚定信念的确立。另外, 就是人民群众在大众之间对《红岩》进行进一步人际传播, 广泛普及。这种议程设置的收效不仅体现在那个时代, 纵向来看, 它一直延续至今。在《红岩》传播的将近四十年里, 无论是它的传播形式怎样改变, 无论是它的传播内容侧重何方, 这种红岩精神一直作为它的传播主旨鼓舞着人心, 流传至今。在这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中, 我们的政治工作重心也一直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 所以红岩精神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 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 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一直是与我们的传统民族伦理道德和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相契合的。《红岩》虽然是我国建国前期的作品, 但是贯穿其中的革命精神, 以及江姐等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是跟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一脉相承的, 这也就是在我们当今的政治环境下, 《红岩》一直传承, 并且始终鼓舞人心的关键所在。

2.2沉默螺旋理论与《红岩》的传播

沉默螺旋理论认为, 一切公众难以逃脱媒介意见的诱导, 反对的意见渐渐沉默着消失了。1973年伊莉莎白·内尔-纽曼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发表了《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 宣称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能产生强大的效果。纽曼认为, 大众传播具有意识的累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 不同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其他媒介的报道对一个事件或一个议题的一致反映, 能发展出一致性, 使大部分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一样。

纽曼强调, 大多数个人都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态度而造成孤立。一个人一旦了解哪些观点是占优势的或普遍得到支持, 便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真观察, 确定了自己的意见同占据优势的观点不一致, 便沉默起来;随后大都改变自己的看法, 和优势意见相一致。什么观点占优势, 经常是由传播媒介确定的, 或者由周围多数人对这一观点的支持造成的。如果自己的观点居于少数, 因为害怕孤立便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当本人保持沉默时, 持有少数观点的其他人也保持沉默。这样, 本来占支配地位的意见就更加得势, 而原来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纷纷转变观点, 形成了一种螺旋式过程。在这个“沉默螺旋”的过程中, 大众传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我们在研究《红岩》的传播过程中, 难免会注意到大众传播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小说《红岩》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出版一年多的时间就发行了500多万册, 创下当时长篇小说发行的最高记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有人起早排长队等候购买《红岩》。这一现象并不仅仅限于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后, 《红岩》重印, 到1984年又发行了300多万册;90年代以后仍有多家出版社再版重印, 如果再加上《红岩》正式出版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的300多万册“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红岩》的发行量已经远远突破1000万册。这一发行量在当代文学史上称得上前无古人, 就目前文学发展的态势而言, 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评论者称其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 “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1999年, 《红岩》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并入选“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团中央将此书定为“人生路标”系列丛书之一。由此来看, 《红岩》的大量出版, 红色精神被高举提倡, 《红岩》被当作“人生教科书”, 在这种氛围的熏陶渲染下, 越来越多的人的思想统一起来, 团结起来, 整个社会充斥着红色的坚定意志, 个人的意志也坚定不屈的服从着“组织”的意见。

纵向来看, 《红岩》在传播过程中一路昌盛, 被拍成舞台剧、电影、电视剧, 制作成网络游戏等等。这除了《红岩》故事本身的魅力所在之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20世纪60年代传承下来的红色思想、红色精神在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不断被提倡, 在社会中作为一大主题影响着各个年代的人, 在人们的意识里这成为了爱国情操的标志和伦理道德的标准之一, 所以说各个年代的人对《红岩》的基本认识是统一的, 是始终不渝的。

2.3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红岩》的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 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 它强调受众的作用, 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 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 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 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 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过程。这个理论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 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 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 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同时, 它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 强调受众的能动性, 推翻了受众被动论。

在《红岩》的传播过程中, 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和传播侧重点的转移, 这不得不归结于受众的选择倾向性。大众传播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不断贴近受众的喜好, 迎合受众, 以至于《红岩》顺利广泛的传播。最初的《在烈火中永生》是一部回忆录, 后来编纂成小说《红岩》。相比较, 小说本身的性质就比回忆录曲折、离奇, 更为吸引受众。小说有明显的冲突、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 在重重矛盾和多条线索的萦绕发展中, 带领读者满足好奇心和审美需求的过程中, 让读者潜移默化的领略红色精神。然而, 《红岩》中, 江姐、许云峰、成钢等人物角色本身的平民性成为了大众乐于接受它的一个重要桥梁, 这些正面人物最后都成为了英雄, 普遍的英雄崇拜心理又成为了人们追随《红岩》的一个关键诱因。20世纪80年代, 人们的审美趋向逐渐倾向于视觉和听觉艺术, 《红岩》被改变成舞台剧、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等, 在这些改变的艺术形式里, 江姐、小萝卜头等英雄形象都更加凸显, 甚至独占舞台, 这些都是在满足受众需求, 迎合受众喜好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游戏和网络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岩》在网络上以各种方式兴起, 满足了当今受众对互动的需求, 当今受众以自主的方式接受着《红岩》, 人们不断在网络上发表的正面评论, 以及对英雄的进一步崇拜, 唤起了更多网民的关注和共鸣。在这其中, 网民则作为“意见领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所以, 《红岩》在适应受众的同时, 受众也不断配合着《红岩》的传播, 使之愈演愈烈, 不断辉煌。

参考文献

[1]何云贵.对《红岩》的接受美学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3.红岩的读后感 篇三

经久不衰说《红岩》

为什么小说《红岩》的影响持续时间这么长?这么深远?为什么50年长销不衰?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60多年前,发生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这场血与火、生与死、革命与反革命的狱中斗争,实在是太残酷、太壮烈、太激动人心、太可歌可泣了。革命烈士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下的这辉煌的历史一页,是那么鲜明而深刻、形象而具体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什么是党的光荣传统。可以这么说,没有“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没有革命烈士大义凛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比壮烈、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就没有《红岩》!《红岩》就谱写不出这曲震撼人心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红岩》出版于1961年底,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书中革命先烈的形象和事迹,深深感染、激励着广大读者,引导着广大读者以坚定的信心和高昂的斗志,从饥饿的困境中,从低迷消沉的状态中走出来,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1962年中秋节,全国青联在北海公园举行联谊活动,当时《红岩》作者之一、全国青联委员罗广斌正在北京,应邀参加联谊会,我作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代表陪同他前往。在白塔下优美壮丽的漪澜堂内,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紧紧地握着罗广斌的手,亲切地对他说:“你们写了一部《红岩》小说,我不说你们写了一部好书,因为用好书这两个字,已经不能概括它的意义了。在当前经济困难时期,你们出版的《红岩》,以出色的描写,感人的事迹,吸引了广大的青年读者,以革命烈士崇高的牺牲精神,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理想和革命气节的教育,使人们保持高昂的革命精神境界去战胜困难。《红岩》的社会贡献,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部好小说的作用。”耀邦在讲这段话时,是很动情的,他的估计是对的,到1966年“文革”前,《红岩》已经印了300多万册。

50年来,从《红岩》的存在和发展来看,《红岩》是和革命先烈的气节和情操、形象和事迹,和党的战斗精神和光荣传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因此,无论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还是“文革”后拨乱反正的新时期,无论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时期,还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今天,《红岩》一直在有效地发挥着扶正祛邪,发扬浩然正气,保持革命气节,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先进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红岩》始终是竖立在社会主义文学阵地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红岩》创作的缘起

小说《红岩》的创作,首先与时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朱语今有关。

语今同志1936年上大学时参加民先总队,1938年在延安入党,1939年到1946年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工作,参与领导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工作和学生工作,他在重庆红岩村工作7年,对重庆方方面面的情况,他都很熟悉。解放后他任团中央常委,中国青年出版社黨组书记、社长、总编。可以说他大半生都是从事党的青年工作的,对青年工作有很深的感情。

那是1958年10月,作为年轻编辑的我跟随朱语今社长来重庆调研、组稿。当接触到“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狱中斗争这个题材,朱语今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题材、大题材。于是他果断拍板决定,要约罗广斌、杨益言他们写长篇小说。当时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团市委的常委,一个是统战部长,一个是办公室主任,他俩虽都在团系统工作,可要他们写长篇小说,他们从没有想过,也没有写过,唯恐完不成任务,不敢接受。朱语今针对他俩的思想顾虑和畏难情绪,热情鼓励说:“你们都是团的干部,天天教育团员、青年要响应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现在轮到你们了,就不能带个头?你们没有写过小说,为什么不能学着写?你们写小说,目的很明确,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教育青年一代,就是为了完成狱中烈士的希望和嘱托,完成一个狱中幸存者、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不要犹疑了,写吧!”朱语今这一番话,既是一个老青年工作者发自内心的殷切希望,又是上级团委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中青社向作者的约稿。

在朱语今的鼓励下,罗、杨开始应允,但朱语今也明白,罗、杨都是市委组织部管的干部,不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专业作家,写《红岩》这样规模的长篇小说,不脱产、不集中精力,不全力以赴,是写不出来的。于是朱语今出面给罗、杨请创作假,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时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肖泽宽。

肖泽宽对朱语今的建议很重视。朱语今在南方局工作时,肖泽宽担任过四川巴县县委书记、川东工委书记等职,他俩早就相识,是老战友了。在我们离开重庆后,肖泽宽立即向时任市委第一书记任白戈汇报了,任白戈虽也很重视朱语今的建议,但没立时表态。任白戈是30年代的老作家,对文学创作很在行,他也知道罗广斌、杨益言有中美合作所狱中斗争的经历,但经历是一回事,写作又是一回事。罗、杨没有写过长篇小说,能担当得起写长篇小说的任务吗?万一写不好,怎么向团中央、向热心的朱语今交代?任白戈的考虑是有道理的。这时肖泽宽及时表示了意见,他对任白戈说:“朱语今是我的老战友了,万一写不好,只要我们尽力了,团中央也不会说什么的,而且朱还向我表示,中青社也会帮助他们的。”在肖泽宽说明这一切后,任白戈表态:“好,我支持。”此后,在市委常委会上还进行了讨论,决定要把写长篇小说《红岩》的创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考虑,指定肖泽宽代表市委负责组织领导小说《红岩》的创作。任白戈考虑得很具体,他对肖泽宽说:“写‘中美合作所’狱中斗争这样题材的小说,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表彰先烈,揭露敌人。’”50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任白戈提出的这八个大字,是抓住了小说《红岩》的核心。

艰苦备尝的创作过程

肖泽宽在《红岩》的创作中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了党的领导的作用。首先他以市委组织部名义把罗广斌、杨益言从各自工作岗位上抽出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集中精力,专心写作。在与罗、杨交谈中,他发现罗、杨对狱中的革命烈士的思想和事迹比较熟悉,而对国民党的敌特人员,了解不多,也理解不深。要写好《红岩》,就要对敌我双方都有深入的理解才行。在他的建议下,经市委同意,准许罗、杨到公安部门查看相关的敌特档案,提审在押的敌特分子。肖泽宽这个重要决策,对罗、杨来说太重要了。为了摸清敌特内部的情况和特务与特务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罗、杨一次又一次翻阅有关特务交代的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罗、杨终于在众多的敌特档案中,发现了一整套跨度长达15年之久的特务日记,使罗、杨对特务内部的种种矛盾变化,以及不同人物的面貌、心理特点,有了透彻而具体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丰富了罗、杨已掌握的素材,这为罗、杨后来成功塑造几个高层的军统大特务的形象,奠定了基础。正如杨益言后来说的:“仅凭我们掌握的敌特人员的材料,是塑造不出徐鹏飞、毛人凤、严醉、沈养斋那样级别军统特务形象的,也很难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时期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

小说《红岩》的“征求意见本”写出后,由于罗、杨受真人真事的束缚,又因为怀着悼念烈士的心情过重,整个作品格调不够高昂,感伤、压抑的内容比较多。任白戈看过后,尖锐指出:“小说的精神状态要翻身。”怎么样表现革命烈士高昂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怎么样反映重庆解放前夕敌溃我胜的全国形势?怎么样跳出真人真事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角度反映“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监狱里面的斗争?这是肖泽宽当时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为此,他亲自出面,主持召开了三次座谈会,邀请四川、重庆地下党的老同志参加,给“征求意见本”提意见,给作者提供史实、史料、背景材料。正是在这样一些座谈会上,使罗、杨在已掌握的素材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比如《红岩》中的“红旗特务”郑克昌这个人物,就是在老同志座谈会上提供的线索。原军统渝站站长李克昌,专门搞“红旗特务”那一套,重庆解放后,很久才在黔江抓获他,后押回重庆。肖泽宽立即叫罗、杨去翻看李的全部供词记录,使罗、杨对特务的狡猾、阴险、罪恶行径,有了较深刻、较具体的理解。为后来在《红岩》中塑造郑克昌这个军统特务的复杂形象,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当时文学界的朋友,针对罗、杨从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实际情况考虑,有的建议他们不要写渣滓洞、白公馆两个监狱的斗争,集中笔墨写好一个监狱斗争就很好了。有的建议他们只写狱中的斗争,不要铺展开来,写狱外地下党的活动。罗、杨处于徘徊彷徨之中,不知如何决断才好,曾一度比较沉闷,对市委领导和老同志们提出的希望和建议,能否完成得好,感到没信心。肖泽宽在主持过这三次座谈会和听了大家的意见后,他也深深地感觉到能否成功地塑造好许云峰、江姐等一批狱中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是《红岩》成败的关键。而罗、杨坐牢时,不过20出头的年轻人,要求他们深刻理解、生动刻画、塑造一批共产党员的形象,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肖感到对罗、杨的要求,要一步步来,欲速则不达。肖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他不仅准确地把握罗、杨当时的思想脉搏,心理想法,实际困难,而且他还看到两个年轻人高度的责任心和可贵的朝气、干劲和巨大的潜能。他对罗、杨始终抱有信心,就是在罗、杨自己信心不足之时,他也没有灰心。

在一个深秋的晚上,肖泽宽来到团市委宿舍,他把罗、杨找了来,满怀悲壮之情,向罗、杨介绍了他的战友、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建业烈士,生前从事地下工作时的感人事迹和牺牲前游街示众时表现出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以及他牺牲后在国统区重庆市人民群众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原来罗、杨只了解许建业烈士狱中斗争的一些片段,而对他被捕前和牺牲时的事迹,以及牺牲后在公众中产生的影响是不了解的,后来他们在肖泽宽提供的有关许建业烈士的第一手珍贵材料的基础上,又揉进了许晓轩烈士一些事迹,终于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的形象。

针对“征求意见本”中存在的问题,肖泽宽向罗、杨指出:“‘中美合作所’狱中的生活,确实是非常黑暗、非常残酷的,所以人们才说它是座人间魔窟。但是在这里,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气节和情操,写下了不朽的一页。你们写小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写一个,抓一个,死一个,要通过烈士的事迹,写出烈士的精神和本质。”对于是写一个监狱,还是写两个监狱,肖泽宽说:“如果你们能够写好两个监狱的斗争,又能写出特色,为什么不可以写呢,如果没有那么多内容可写,或写不出特色,也可以不受生活的限制,集中写好一个监狱的斗争。总之,一切从你们的实际出发,从内容出发,形式服从内容。”关于写不写狱外地下党的活动,肖泽宽肯定地说:“‘中美合作所’狱中的斗争,与重庆市地下党的工作和活动,都是反抗国民党暴虐统治的斗争,是分不开的。你们在写小说时,一定要掌握好重庆地下党的工作、活动,是紧密地配合全国解放战争这个大形势的。解放战争的发展越迅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就越深入,一切都不是孤立的,是互相配合、互相影响的。”肖泽宽还语重心长的对罗、杨说:“三个座谈会开下来,听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你们还是要独立思考的,自己负责,放开思想,大胆创作,才能进步。你们半路出家,更要下功夫补上这一课,边学边写,不要急躁,要有长期思想准备,一年不行两年,三年不行五年,为党争气,为死难烈士争气,也为自己争气,一定要把小说写好。”

肖泽宽对罗、杨还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要罗、杨依靠专家的指点,拜老作家沙汀为师,以打开思想上的难题和艺术上的突破口。在肖的建议下,市委向沙汀发出了邀请函。沙汀愉快地接受邀请,在看完“征求意见本”后,他从成都来到重庆,在和罗、杨充分交流后,他很同意任白戈提出的“小说精神状态要翻身”的意见。他进一步提出:“你们现在还是关在牢房里,带着手铐脚镣写这场斗争。要从牢房里走出来,把手铐脚镣全丢掉,以胜利者的姿态,眉飞色舞地写这场斗争。”这“眉飞色舞”四个字,让罗、杨当时听了感到眼前一亮,很新鲜、很振奋、很受启示。为了开阔罗、杨的思想和视野,解决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沙汀向肖泽宽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要罗、杨到北京参观学习。当时北京刚刚建立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正在内部展出,其中就有1947年到1949年党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指挥解放战争的电报、指示、文件、社论等历史档案的原件。肖泽宽立即拍板同意,批准罗、杨来京参观学习。事后我们发现,沙汀的建议和肖泽宽的决定,是个关键性的举措,是《红岩》创作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北京之行,使罗、杨对解放战争的全局发展,从过去朦朦胧胧的认识中走了出来,思想豁然开朗,对许多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怎么样塑造好革命烈士的形象,他们找到了新的感觉、新的亮点、有了新的构思、新的突破。很快他们就进入小说创作的最佳状态。

这之后一稿比一稿好,《红岩》是五稿定稿,北京之行后,罗、杨写出的是三稿,三稿是大转折、大翻身的一稿,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艺术技巧上,都有明显提高。众多正面人物形象加强了,许云峰、江姐的塑造有很大进展。通过许云峰、成岗、刘思扬,把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斗争,交融在一起;通过江姐,把城市地下斗争和山区的武装斗争,联系在一起;通过李敬源,又把狱外活动和狱内斗争,互相呼应。

但无论是作者罗广斌、杨益言,还是中青社,对三稿都仍不满足,都觉得作品还有很大的开拓天地。经重庆市委批准,罗、杨又一次来京,听意见,改作品,在中青社的指导下,他们奋斗了3个月,写出了《红岩》“四稿”。他们携带“四稿”清样,在返川的途中,先在成都下车,把“四稿”清样送给沙汀,沙汀正在省委开会,专门请了假,赶着看完了。沙汀认为:“‘四稿’可以了,作品的精神状态较过去翻了身,作品的结构基本组织起来了,再加工一下,即可出版,不必再放了。”沙汀要他们在听取重庆市委和各方面的意见后,再一次来成都,他和他们逐章地研究作品的修改问题。罗、杨回到重庆,立即向肖泽宽作了汇报,肖很高兴,当即作了安排:一、请宣传部长黄友凡、文艺处王觉、冯旭、市委党校余时亮、团市委书记廖伯康,组织部副部长高兰戈看“四稿”,在半个月内提出意见。二、之后汇集大家意见,向任白戈汇报,请他把个舵。三、 再去成都,向沙汀汇报,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四、之后,再去北京,在中青社的指导下,最后定稿。一切都是按肖泽宽的部署进行。1961年10月,罗、杨又一次来京,苦苦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修改,才在1961年12月定稿,同年年底出版。

《红岩》出版之后的故事

在《红岩》整个创作过程中,重庆市委对罗、杨的要求,一直是很严格的。在《红岩》没有定稿前,市委要他们集中精力写作,不定稿,不准拿出去发表,以免分散精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红岩》第一版的稿费6000元,扣除罗、杨因生活和写作需要预支4000元外,尚有2000元,罗、杨商量后,决定全部交党费。杨益言带着2000元稿费去见肖泽宽,肖听了杨的汇报后,满怀深情地说:“为了写《红岩》,你们熬更守夜,辛苦了三年,现在又是困难时期,这钱就不要交党费了,拿回去,补助一下生活,照顾一下孩子吧!”肖泽宽这番话入情入理,温暖着罗、杨的心,也体现了党组织对他们和他们家庭的关怀。但他俩商量后,还是决定交党费,但也不能辜负肖泽宽的一番心意,他们一家留下400元,把剩下的1200元交了党费。

《红岩》出版后,在社会各界一片叫好声中,又是市委向他们提出:要正确对待赞扬。肖泽宽向他们提出三点建议:“一、冷静下来,倾听意见,反复思考,暂不表态。二、摆脱《红岩》的具体内容,站在更高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当时的斗争,以此检查《红岩》已经达到的和尚未达到的要求;三、在此基础上,总结写作中的经验教训,使自己得到提高,以便以后更好前进。”当年重庆市委和肖泽宽同志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文艺方针和文艺政策,成功地组织领导小说《红岩》的创作,为我们党领导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2003年4月李长春同志在重庆考察思想文化工作时,对红岩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一本小说《红岩》,一曲《红梅赞》教育了几代人,对许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红岩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岁月匆匆,50年过去,当年组织领导《红岩》创作的任白戈、肖泽宽、朱语今、沙汀、边春光,还有作者之一的羅广斌等,都一一先后离开了我们,但红岩精神会世代相传,《红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会永留人间。

4.红岩的读后感初中生 篇四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的一部文萃,这部长篇小说是革命与反革命间的垂死挣扎,真实的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红岩》主要记述了1948到1949年解放战争临近尾声,蒋介石集团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日子里,山城重庆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被捕后,狱中面对敌人地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我满怀激情读完了这本书,书里写了许多革命英雄,如因甫志高出卖而受尽折磨的江姐、出身豪门而投身革命的刘思阳……他们的名字永远不朽,而像甫志高这样的叛徒则会被万世唾骂,名声遗臭万年。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两位人物是江姐和小萝卜头宋振中。伟大的女性江姐在狱中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竹签等种种酷刑,宁死不屈,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可江姐丝毫不惧怕,不但没有透露一个字,反而大声呵斥无耻的敌人与叛徒。女牢里,她还鼓励战友,领导同志狱中革命,引导同志们拥有革命意志,在最后的临死之时也不恐慌、不退缩,慎重冷静地面对一切,可谓是视死忽如归。

再来说说可怜又可爱的小男孩宋振中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头大,身子瘦小,所以大家怜爱的叫他为“小萝卜头”,在狱中他也是一名地下党,小小年纪的他,常把所知外界消息告诉成刚,刘思扬等人,也同样有一颗爱国心。从他捉到小虫但又放飞这件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善良,但最终还是被敌人杀害了。

《红岩》英雄的精神让我明白:敌人对他们只能实施肉体上的折磨,却动不了他们的意志,再联系生活中的自己,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挫折就哭鼻子,稍有一点不顺心就开始耍小脾气,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效率低、质量差。在和革命烈士们相比,真是自愧不如。

5.红岩读后感 篇五

今天,我读了《红岩》一书。它先讲了余新江、甫志高、许云峰等人的日常生活、对话,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讲了甫志高让陈松林给在重庆大学上学的华为送上海、香港出版的刊物,使他们成了关系密切的朋友。

一天,他在给华为送书时,出现了一个特务学生,叫魏吉伯,有一个名叫黎纪纲的学生去追他。他不但没追上,还撞伤了自己的头。有人把他抬回了宿舍。

在这本书的第八章节,成岗被特务抓了,于是成岗的工人们骂抓他的特务狗特务,之后李敬原让他的妹妹化名为陈静。后来甫志高在家门口被抓了,他为了保命,于是当了叛徒。后来,他出卖了许云峰,使他被捕了。

许云峰被捕之后,徐鹏飞就审问他,许云峰一句话就把他搞糊涂了。

6.红岩-读后感 篇六

红岩,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所在地,然而它有着更加深沉的含义。红是革命的红,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而岩石坚韧无比,不仅仅说明革命志士的坚强不屈,和他们对党的信仰如磐石般不可动摇,还

象征了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像岩石般牢不可破。

不知道自己是以怎样复杂的心情读完这本革命著作的,有对革命志士的尊敬与钦佩,有对党内叛徒的鄙视与不齿,有对反动势力的愤怒与仇恨……然而更加震撼我的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正是这种力量让许云峰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依然镇定自若,让那些反动派无计可施;正是这种力量让江姐看到自己丈夫被处死,依然挂念同志的安危,隐忍内心的伤悲;是这种精神让江姐面对粗长的竹签订入指甲缝间刺骨铭心的逼供,依然守口如瓶,藐视反动派;是这种信仰让刘思扬放弃锦衣玉食,毅然投身革命……

这是一种对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对祖国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不移;是一种相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相信胜利就在前方——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这一种信念支撑了一群革命志士,这一种信念团结了一个民族,这一种信念解放了一个中国。信念就是一个火种,积蓄着千年的力量,只等一朝爆发形成势不可挡的火山,岩浆迸射。要那光,驱散黑暗!要那热,熔化一切残渣!要那火,烧尽这旧世界的尘埃废土!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翻天覆地的吞噬中,一个新世界,一个新中国浴火重生!

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五星红旗,用热血浇灌了历史,为我们培育出崭新的生活。然而,安稳平静新的生活让人们开始松懈,开始麻痹大意,忘记无数革命志士的血与泪。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各种物质文明,却渐渐忘却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从青少年犯罪到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政府官员行贿受贿,甚至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一些学生终日无所事事,迟到早退,旷课缺席,更有甚者殴打同学,顶撞师长……这些现象让人都心寒不已。这样的人,或许他们内心并不像所表现的那样十恶不赦,他们只是缺少一份信念,缺少对未来的信仰,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我们应该像红岩里的烈士表现的那样,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执着地追求,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同归于尽,也要冒险一搏。

当代学生是社会的特殊人群,我们担负着发展祖国,光复中华的使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现在他们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剩下的是我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面对种种社会问题,我们不应该怯弱退缩,更应该为

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作为学生,我们只有坚持对党和国家的信念,才能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才能能够胸怀祖国和人民。我们应该在读好书的同时,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力于自身的完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发愤图强,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

7.红岩杰狮“征服”山东好汉 篇七

上汽依维柯红岩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曹宗强、上汽菲亚特红岩副总经理杨汉琳先后致辞, 他对经销商和用户对企业的支持、对产品的信赖表示衷心感谢, 表示将继续坚持“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 积极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 以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回报合作伙伴和用户的信赖与期望!

据悉, 上菲红cursor发动机的技术路线沿用了意大利菲亚特动力的先进技术, 在油耗、低噪、可靠性、发动机制动性等方面具有非常优秀的表现, 工厂采用菲亚特工业的“WCM (世界级先进制造) 体系”管理, 产品质量有可靠保证, 并能实现产品与欧洲及北美市场100%互换出口。

上菲红销售经理于林岩在会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用户收益、技术对比、部件优势等方面对cursor9发动机产品进行了全面剖析。

Cursor9发动机采用了BOSCH电喷控制系统和BOCSH第三代高压共轨技术, 燃油喷射压力可达1800bar, 能够使燃油雾化效果好, 根据车型用途分别采用不同的参数使整车在低速, 高速区实现对喷油量的精确控制;采用顶置凸轮轴布置与四气门设计, 在增加发动机功率的同时, 使进气阻力更小, 空气供给更加充分, 实现燃油燃烧更充分, 达到节油效果。在同等工况下比竞品节油最高可达9.4%, 一年节省3万余元费用。Cursor9发动机采用整体式缸盖结构, 实现产品部件少, 结构简洁, 传动精确, 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Cursor9发动机安装了依维柯专利的先进发动机制动系统, 该系统由发动机ECU控制, 可以在在压缩行程产生制动效果, 制动效果迅猛, 强劲有力, 制动效率能够达到80%。

会上, 青岛理想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邵鹏发言时表示:搭载cursor9发动机的红岩杰狮在远程中行使疲劳感因噪音低而得到减弱, 同时发动机油耗基本上比同马力段其他品牌发动机的要低3%-5%左右。邵鹏高兴的谈到, 他接触到的一个杰狮产品粉丝, 已经连续7次购买了杰狮产品, 这款车型在油耗和使用舒适度上都非常令人满意, 绝对是一款充满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8.红岩的读后感 篇八

《我爱祖国的蓝天》,是阎肃的“兵歌”成名作。而阎肃的成名作歌剧是《江姐》。就是在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小屋里,他趴在床头奋笔疾书,结婚后的第一次探亲休假,他18天里足不出户。新婚的妻子每天把买好的饭菜轻轻放在桌角,轻轻走出宿舍……为了创作歌剧《江姐》和京剧红岩,阎肃还三下江南、两度入川,在渣滓洞监狱7天7夜里,他让工作人员给自己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经过两年精磨锤炼,剧本和曲谱从头到尾修改了几十次。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了轰动,在全国掀起红色旋风,阎肃也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阎肃是一座艺术的丰碑,这座丰碑的灵魂就是对艺术的“严肃”精神。1984年,《西游记》剧组找上门来,请阎肃写首主题歌,当天晚上铺开纸,落笔就是四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写到这里,卡住了。往下怎么接?阎肃穿双棉拖鞋,踢踏踢踏,从客厅踱到卧室,又从卧室踱回客厅,一踱就是两个星期。儿子都不耐烦了:“干什么呀,瞧瞧地毯都给走出条道儿来了!”真的!回头一看,鲁迅的那篇《故乡》闪了出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电光火石间,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就跳了出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由此响彻大江南北。这就是对艺术严肃的精神,严肃地对待每个字、每个句子。

不仅是对艺术的严肃,更有做人的严肃。曾有一家公司出价50万元请阎肃写一首歌。阎肃回绝,商家说:“50万不够,您尽管加价。”阎肃摇摇头:“真不是因为钱,真的没时间。”他的时间去哪儿了?曾有人盘点阎肃一生1000多部(首)作品,三分之二都是军旅题材。这还不算他给无数部队写了无数首团歌、师歌、军歌——基层官兵的请求,他从不推托。阎肃最爱这样介绍自己:“我是部队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一片丹心向阳开”, 这是阎肃笔下革命者的诤诤誓言,也是他一辈子的生动写照。一生都严肃对待自己的事业,严肃对待自己的追求。

然而,在生活中,“别看他叫阎肃,却不是严肃的人”。在同事和朋友们描述中,阎肃是一个喜欢赶时髦的“老顽童”,可爱又风趣。年过八旬的阎肃常常笑称自己是“80后”,生活中的他,懂Rap,听周杰伦,还很喜欢李宇春,自称是“老玉米”。阎肃是我国级别最高的军队文职干部,享受大军区正职上将的生活待遇。但是,对文艺界“词坛泰斗”“国家级艺术家”等评价,阎肃一概不承认,“根本没有的事,怎么有这么高的评价。我唯一承认的就是自己的勤奋,认真对待了每一分钟”。

有人说,阎肃就像麦穗,果实累累,但始终低着头。著名词作家屈塬曾多次与阎肃一起参加活动,他回忆了阎肃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面对猪肉白菜馅饺子时满脸的陶醉感、吃火烧时用手小心接着掉下的芝麻粒、剩下的包子饺子打包下顿再吃、抽了半根烟掐灭下次接着抽……“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屈塬说。

而阎肃的儿子阎宇说,父亲没教过孩子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那就是与人为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文工团开会,还是参加新闻发布会,或是担任文艺节目评委、嘉宾等活动,阎肃总是提前到场,并精心准备。他的想法是:宁可我等人,莫让人等我。妻子称阎肃不允许家人开文化公司。儿媳妇是军艺毕业学唱歌的,一直想进空政文工团。阎肃是文工团的元老级人物,儿媳妇希望他能跟团领导说说情,但他一直没开这个口。在儿女眼中,阎肃虽然没有为孩子的人生“铺路”,但“让我们傻乐了几十年,我们很知足”。

在他洒满光辉的路上,一切都是那么通透。于他,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传递的火炬,哪怕蜡炬成灰,不息的火焰依然将传给下一代的人们……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创排工作中,阎肃担任首席策划、首席顾问。这是他近30年来承担的无数大型晚会中的一场。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近6个月,他跟着“儿孙辈”同行们一起熬夜、吃盒饭,最忙那阵子,他每天都是凌晨1点多才回家。这正如2014年阎肃受邀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的发言:“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

晚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就在9月14日晚上,阎肃被送进了医院。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对兵、对人民的深情,这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一个人,一辈子,胸中这赫赫的火焰,能够汇入一个光明的时代,获得最尽情的燃烧、最蓬勃的喷发,他该是无限欣慰的了。

2016年2月14日,阎肃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热议锐评:人们深情悼念阎肃,表达的既是对这位“时代楷模”“人民艺术家”的缅怀,也是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诉求和期许。今天,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观念思潮趋于多元,人们迫切需要更多脍炙人口、提振精神的作品。时代在变,人们对笃定恒心、倾注心血作品的欣赏不会变;对“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向往不会变;对德艺双馨、虚怀若谷的艺术家的敬仰不会变……这些,正是“阎肃现象”留给世人的启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胸怀风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从艺精神,让这位艺术家的精神遗泽长留人间。他用生前歌、生后名,无声地标注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理想,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引领。(李思辉《光明日报》)

素材运用:勤奋;燃烧的火炬;赤子之心;活出精彩与辉煌;德艺双馨;时代楷模;艺术的丰碑;永恒的经典;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心灵;与时代同行;对兵、对人民的深情;人格魅力;感动中国……

(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军网、《新京报》《扬子晚报》等)

9.红岩读后感 篇九

第二天,我们驱车来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石林。在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石林的来历。据说很久以前,恶神阿斯阿伯危害人间,用魔法驱赶一群石峰去堵南盘江水,妄图淹没路南一带的沃野。撒尼青年赶马英雄闻知后,连夜赶来奋战恶神。最后恶神被打败,只得扔下遭过鞭打的群峰,而这些留有鞭痕的群峰就变成了石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石林风景区。刚一下车,石林的大门就映入我的眼幕。大门外,无数的三角梅绽放。走进景区里,有许许多多穿着传统彝族服装的人,让人眼前一亮。我们跟导游来到大石林的入口。巨大的岩石上写着“大石林”三个朱红色的大字。进入大石林,沿崎岖的小径,左折右转。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剑峰池”。我朝对面一望,一块突起的岩石,如一把锋利的剑。接着,我们来到了望峰亭,站在望峰亭上整个大石林尽收眼底:大大小小的石峰,峦叠在一起,错落有致。

游览完了雄伟的大石林,我们来到灵秀雅静的小石林。这时,导游给我们卖了个关子:“在我的身后有住着‘阿诗玛!哦!”大家如果有缘就一定能找到她。”于是,便来到湖边四处搜寻着阿诗玛的影子。没过多久,我就找到了阿诗玛。它包着头衫,背着篓子,多么像一位彝族少女啊!我赶紧让妈妈拿出相机,让我和那美丽的阿诗玛成为永恒的一瞬间。

游览完了大小石林我不禁感叹:“入望勿森森,苍然石气

深。”

10.《红岩》读后感 篇十

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就是当年 “11。27” 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他怀着对烈士的深厚感情,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狱中经历,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双枪老太婆等一批英雄形象: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 …… 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 “ 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 ” 走 ! 前面带路。 “ 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 …… 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

读到他们的事迹, 我才知道我们生在五星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青少年,对过去的历史缺乏了解。 在 先辈们的精神 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 作文 , 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了低分,便泄气了 ; 生活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生活布满热情的我总是很容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或埋怨家人不能帮助我。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 ; 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 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将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和鲜艳!

11.用文化锻造红岩汽车品牌 篇十一

经过全集团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企业已由设计纲领年产800辆军车,发展成为拥有“红岩”、“斯太尔”两个品牌14大系列1100多个品种的重型汽车,独具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元器件、钢板弹簧等重型汽车零部件总成优势,整车年产销达到20000辆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进入中国工业企业500强,已连续16年盈利,连续10年获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称号,向纵比最好、横比领先的理想追求迈出了一大步。今年上半年,公司按照“深化改革,加速改造,扩大占有,全面创新”的年度方针目标,坚定不移地遵循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生产经营,努力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重型汽车9022辆,销售重型汽车8258辆,同比分别增长43.21%、30.95%,再创历史新高,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重点构建企业人本文化

人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员工的智慧和才能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长期以来,重庆重汽在深化企业改革和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始终坚持“长是关键,员是基础”的人本管理理念,努力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我们长期坚持开展“四好”班子建设,努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得到员工的充分信任和拥护,民主测评称职以上综合得分率为100%。

我们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了有限期的聘任责任制,对生产工人实行了逐月写实性考核,细化考核评价标准,把事后的评判变成过程中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实施了定编定员、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我们在职工中提倡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文化,培养职工自觉更新观念、积极投身改革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同时积极为广大员工创造学习条件,提倡不断学习、全员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素质,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浓烈氛围。

以弘扬企业精神为核心构建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反映企业群体的理想目标,显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代表企业的未来和前景,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多年来,我们把企业的奋斗目标、发展方向、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信念融为一体,高扬起重庆重汽发展的大旗。

在长期的创业实践中,公司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永远争一流、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引导职工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孕育形成了“严明求实、团结奋进、敬业自主、遵法革新”的企业精神,成为凝聚人气、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企业“精、气、神”。

公司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坚持开展以政治核心工程、战斗堡垒工程、先锋模范工程、主人翁工程、突击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工程”建设活动,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大胆创新,并通过不断吸收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以务实的态度和方法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推陈出新,从而使企业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精神的深刻内涵。

我们以职代会为载体,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厂务公开工作,广大职工通过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参与企业管理,实施民主监督。我们还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工作奉献知不足,工资收入要知足”的奉献精神,通过劳动竞赛、岗位比武等方式,激励广大员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中心构建企业商誉文化

良好的商誉是企业一笔无形的财富和资产。长期以来,我们从领导水平到员工素质、从产品质量到管理设施、从产品开发到营销服务,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中心,全力构建企业商誉文化。

开展技术创新,充分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企业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企,积极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方式,跟踪国际技术最新发展动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企业共有30多项新产品获得国家级或部、市级新产品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岩CQ4161和CQ4261大功率牵引车、CQ3410矿用自卸车、CQ1190双向行驶车,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公司新研制的红岩“大康”系列车型起点高,满足了高速货运的需要和用户对重型汽车舒适高档化的要求。企业建成了重庆市级技术中心,连年被重庆市政府授予技术创新先进集体称号。

开展质量创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企业确立精品意识,高扬质量大旗,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方针,以“产品质量零缺陷,服务质量零抱怨”为追逐目标,按照“横比领先、纵比最好”的高标准,建立健全了各级质量责任制,严格实行“五不一奖一赔”和质量否决制度。企业在行业中较早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第三方认证,获得了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注册证书。10多年来,红岩汽车多次获“全国用户满意品牌”、“中国公认的名牌汽车”等称号,“红岩”汽车商标获“重庆市首批著名商标”等称号,企业连年获得重庆市“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质量效益型企业”等称号。

开展营销创新,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大力推行诚信服务。企业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起“市场第一”思想,强化“营销是企业的一线和前方”的观念,推行“服务营销”理念,树立“诚信服务”品牌。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设立销售公司和经销、维修、服务网点600多个,形成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技术服务、信息处置”和“直销、代理、经销、改装”两个“四位一体”的营销体系。今年又在行业内率先实行10万公里“三包”服务、12小时服务到位、投资上亿元资金建立全国配件供应网络、首家执行缺陷召回制度,进一步加大服务工作力度,努力打造“诚信服务”品牌。

开拓创新,谱写重汽文化新的篇章

12.恭城红岩古村旅游开发设想 篇十二

1. 恭城红岩古村概况。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 南望粤梧, 北邻三湘。红岩村拥有天人合一的优美自然环境, 美丽的平江河流从新村穿过, 河畔翠竹林立, 杨柳飘逸, 周边以马头山、老虎山为代表的五座山峰, 神态各异, 呈“五马归巢”之势, 风光无限;万亩月柿园林, 景致非凡。近年来, 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 红岩新村修建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旅游登山道等具有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设施。而红岩古村宛若小家闺秀, 虽与新村一步之遥, 但却“风景这边独好”, 不仅乡土气息浓厚, 而且民族特色突出, 极具开发价值。另外, 恭城依托其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 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农家乐”乡村旅游, 取得巨大的成功, 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创建的“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为“恭城模式”而闻名全国, 树立了恭城旅游的品牌[1]。

2. 旅游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桂林市的下辖县, 恭城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 大力发展以红岩村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旅游, 不仅与桂林山水旅游形成优势互补, 还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走出了一条“恭城模式”的发展道路 (如表1所示) 。

同时, 旅游给村民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11年, 全村共有150余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行业, 旅游相关岗位有240余个。红岩年人均收入, 也从旅游开发前的3 000元增长到如今的8 000多元, 有的家庭一年旅游收入就能超过10万元。

二、红岩古村开发可行性及条件分析

1. 可行性分析。

红岩大做“柿”、“瑶”文章, 但受月柿成熟期这一季节性因素影响, “柿”文章缺乏连贯性[2]。古村的开发可以丰富本地的旅游资源, 不仅做足“瑶”文章, 还能延长游客在红岩的停留时间, 创造更多的旅游效益。红岩古村环境优美、宁静安详, 处于老虎山、马头山等崇山包围之中, 高处望去, 犹如点缀在平江河边的一张天然山水画。目前, 古村共有包括朱氏祠堂、五品官宅在内的保存完好的古屋数十栋。古村与新村仅一塘之隔, 瑶族传统民居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遥相呼应、各有千秋, 是很好的“古今组合”[3]。

2. 开发的基础条件。

截至2011年底, 红岩新村共有客房300多间, 餐馆40多家, 一次性可接待游客500多人, 充裕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古村的开发奠定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同时, 对古村的开发也是极大的丰富“瑶”文章的内容, 具有政策上的优势。古村已有鱼塘一座。平江河水量充沛, 可以开挖新的水渠与池塘, 从平江河引水入渠, 并与古村现有的水塘汇合, 从而形成一个环村水系, 极大的丰富村落景观。

三、具体开发思路

1. 市场定位。

广西区内的客源市场是红岩古村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尤其是周边的桂林、柳州、贺州、梧州等地, 经济发展迅速, 年GDP都呈两位数增长,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出游市场也越来越庞大。广东是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2011年全省人均GDP达40588元, 居全国前茅。广东居民不仅收入高, 有出游习惯, 而且重游率颇高。广东, 尤其是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在内的珠三角地区, 历来就是广西最重要的国内客源市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尤其是贵广高速铁路开通后, 红岩古村都应该把广东作为最重要的区外客源市场进行宣传和开发。湖南、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临近省市游客因距离近、费用低, 往返方便, 也是值得开发的客源市场。

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同属中华文化圈, 也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客源市场。港澳台地区经济发达, 来大陆旅游人数逐年上升, 在入境客源市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美国“人民对人民”所组织的旅游交流活动, 也会为恭城旅游市场注入新的力量。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东南亚各国客源市场同样表现活跃, 在2011年前15大客源国中, 有5个东南亚国家 (依次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印尼) 。

根据恭城的地理位置、旅游发展现状、古村旅游资源, 以及以上对国内各地区和国外旅游市场的客观分析, 恭城古村旅游应以“两广”为重点开发的旅游客源市场, 以周边的滇、黔、湘、川、渝等省市为重点旅游发展市场, 以港澳台、东南亚为主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同时渗透和开发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为拓展市场。

2. 功能分区。

根据红岩古村的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与组合状况、结构类型、空间分布和地形地貌条件、土地利用、社区布局现状, 并考虑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遵循合理开发、科学保护、突出主题、便于经营管理、满足多种功能需要的原则, 将红岩古村划分为瑶族古村探访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以及休闲娱乐区这三个功能区 (如图1所示) :

3. 市场营销。

古村目前正处于开发的准备阶段, 还没有进行任何的旅游宣传, 但是红岩新村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以及节庆旅游而名声鹊起, 而古村的开发是作为红岩新村旅游功能的拓展, 与新村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市场营销方面可以借助新村的基础和名气, 达到双赢[4]。 (1) 窗口营销策略。通过在各大交通门户区设立旅游说明牌和派发宣传资料等手段进行宣传, 在桂林汽车站、火车站等处设置大标牌, 在阳朔通往恭城的公路路口、进入恭城县城的明显地段、县城通往红岩新村的路口以及景区门口均可设立宣传牌。 (2) 联合营销。通过与目标市场 (主要为桂林市、柳州、珠三角等地区) 的大型旅行社建立联系, 拓展旅游营销渠道, 设置奖励手段吸引大型旅行社或旅游联合体共同推介红岩古村旅游区[5]。 (3) 旅游交易会。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桂林旅游交易活动以及广西大篷车宣传活动, 让尽量多的社会公众知晓本景区, 希望了解本景区, 继而到本景区参观游览[6]。

参考文献

[1]文军, 李星群.恭城红岩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开发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 :78-82.

[2]席于斌.基于感知视角的旅游节事影响模糊综合评价——以恭城桃花节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6) .

[3]徐蕻.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10, (2) :15-16.

[4]李丰生, 王利朋.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恭城红岩为例[J].当代经济, 2007, (12) :174-176.

[5]李凡, 蔡桢燕.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J].旅游学刊, 2007, (22) :42-48.

13.红岩读后感 篇十三

5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解放了,就剩下重庆还没有解放,于是解放军准备强攻。

重庆有两个“慈居”——白公馆和渣滓洞,里面关押的都是被捕的共产党和革命战士。重庆解放前夕,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早日解放重庆,狱中的同志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越狱过程中,余新江、王班长、刘思扬、齐晓轩、丁长发等同志壮烈牺牲了,但他们的死换来了同伴的生!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有他们,所以才有新中国;因为有他们,所以才有我们幸福的今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出生入死,不怕敌人,不怕牺牲。

总之,我为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今天,我代表全中国小朋友真诚地说:“谢谢你们!”

另外,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

14.张超红岩读后感 篇十四

扬州市宝应县鲁垛中心小学六(3)班

张超

火红的年代,赤胆的忠诚,革命者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读完《红岩》之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镜头。

与电影《建党伟业》相似,《红岩》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中国共产党人热血沸腾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怀着共同的感情,怎惧敌人的枪口,用他们鲜血染红了旗帜,染红了我的心。

读《红岩》,并不像最近火爆的谍战片,地下工作者总能化险为夷。或许这就是真正的革命,牺牲才能换来胜利;或许这就是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心中最美的真理,他们早就置生死于度外。

深沉的暗夜,萧瑟的寒风,还有那摆满刑拘的刑讯室里,吆喝声不绝„„

面对这一切,江姐的脸上是充满信心的刚毅神情。让敌人恐怖的狞笑无奈的变成绝望的吼叫。

“不说?钉!”

“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头„„血水飞溅„„”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 一阵,又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声„„

然而,除了敌人魔鬼般的咆哮,江姐没有任何声音,甚至没有一丝丝呻吟,那可是十指连心的痛啊!因为“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因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潮湿黑暗的地窖,与世隔绝。尽管他以脸色苍白,颧骨隆起,但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整座地窖箍得紧紧的,还有那一道道铁门。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哪怕变成鬼魂也让敌人丧胆的人,他就是“老许”,小说中自始至终形象那么高大的许云峰。在山城即将解放的前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和死亡面前,他毫无惧色,他不屑一切,他说:“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

“走!前面带路。”

记得小时候我问老师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老师总会说:“那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当我领到少先队的红领巾时,我捧到胸前闻了又闻,仿佛真的嗅出了鲜血的味道。

今年,是党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中,正是无数有着红岩精神的共产党人用身躯前仆后继筑成了光明大道。九十年中,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脱离贫困,走向复兴,告诉世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开天辟地;谁又想,九十年后的今天正是中国共产党,驾驶着新中国的大船,满载着信心和希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扬帆破浪,阔步前进!

15.红岩的读后感 篇十五

故障一:换档困难

表现症状:汽车正常行驶时,档位转换时有齿轮碰撞声,能挂入档,但操作费力,或很难脱离档位的现象。常见的原因如下:

1、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2、同步器(或结合套)工作不良或损坏。

3、自锁弹簧或回位弹簧压力过大。

4、操纵传动机构调整不当。

5、气操纵系统漏气或气压不足。

6、档位自锁与互锁销磨损严重或弯曲。

排除方法:首先检查是否远距离操纵换挡杆系的故障。调整变速箱上换挡拐臂支承调整螺杆,使操作杆系处于合适位置。气压正常无漏气,离合器自由行程在正常值(28-48mm),离合器分离良好(如果还是分离不彻底,则应调整离合器压盘杠杆,杠杆调整不均容易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如果故障存在,检查同步器锥环与锥体磨损程度,磨损严重则拆检变速器,更换磨损零部件。

故障二:掉档

表现症状:车辆在行驶中,变速杆自动跳回空挡,急加速或急减速时尤为严重。常见原因如下:

1、操纵传动机构调整不当或有松动,致使齿轮挂不到位。

2、结合套磨损严重成锥形。

3、定位球(销)磨损,定位弹簧过弱或折断,以及换挡叉轴上的凹槽太浅或沿轴线磨损成沟槽。

4、轴承或轴承孔严重磨损。

排除方法:检查换挡操纵传动机构调整连接是否得当,调整到位并加以紧固松旷位置。出现某一档跳档时,将变速杆推至该档位置,拆下变速器盖,检查跳档齿轮的啮合情况。如啮合情况良好,检查齿轮是否沿齿长方向磨损成锥形,各轴承是否松旷,轴与轴承之间是否前后串动或轴承间隙过大等,如有齿轮磨损或轴承变形损坏应予以更换。

故障三:变速器异响

表现症状:变速器异响故障涉及的方面很多,常见的是指工作过程中发出的不正常的声音,这种响声主要分为一种异响是敲击声,变速器内发出“咯咚”声或“咯啦”声,踏下离合器踏板后,响声消失,在低速运转时十分明显。这一般是由于齿面撞击造成剥落,打齿或齿面局部严重磨损所致。轴承散架或严重破损也会产生这种异响。另一种异响是持续不正常的噪音。这种噪音或是尖叫或是轰鸣,往往是齿轮齿面产生锈蚀或轴承产生锈蚀所产生的。拆检变速器更换磨损严重机件。如果异响的位置明显在副箱输出轴位置,而且还伴随着输出轴法兰前后窜动,显然是副箱输出轴滚珠轴承松旷或损坏造成的。

副箱部分的故障原因判断:

1、车辆行驶中无高档或无低档,高低档转换时有金属撞击声,进档后异响消失。

2、行驶中副箱始终有异响。

3、同步器锥环齿毂磨损严重或花锥成锥形;

4、滑套与驱动齿轮啮合时不能实现同步,强行啮合将产生剧烈碰齿造成结合齿磨损;

5、副箱拨叉磨损严重或角度改变。

排除方法:发生此类故障应先检查气路系统故障、检查气压值是否正常、段位转换气阀是否漏气、气路管线是否接错、换挡气缸有没有正常工作,如不能正常工作,进行配件更换。在排除气路系统故障之后,检查副箱,在车下向上抬传动轴或晃动法兰盘,若输出法兰盘有间隙,则组合轴承间隙过大或损坏。输出轴螺母松动亦有可能造成输出轴组合轴承损坏。由于长期频繁进行高低档转换,至使副箱磨损或角度改变。当发现副箱侧面未加工表面有磨损的痕迹时,就应进行更换。副箱内部故障,拆解时应注意检查行星齿轮及滚针轴承的磨损程度;检查同步器锁块磨损及同步器锥环齿毂磨损严重时则应对其更换。

16.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红岩》 篇十六

有人说《烈火中永生》是不可逾越的。我想作品和作品之间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比较,重要的应该是作品中所展示的艺术精神。所以,我们应不被前人所限,用真诚、平静的心态来进行创作。这一点,在今天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影视语言可以说是很丰富了,技术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但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生动的人物和真实的内容,而不是华丽的形式。拍这部电视剧,有着许多许多的困难,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信心拍好这部作品。希望《红岩》这部长篇电视连续剧能给观众留下朴素、真诚的感受。

何群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

深情悼念为新中国的诞生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将这牢底坐穿!"--革命烈士诗抄

曙光将现的黎明前是最黑暗的。

1949年春,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包围中共驻重庆办事处。我办事处被迫撤回延安后,重庆地下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坚持工作,为保卫山城、迎接解放,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群运工作,令反动政府惊恐不安,国民党特务、军警大肆搜捕革命志士。在四川歌乐山下的渣滓洞,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屠杀和反屠杀的较量在酷刑和鲜血中展开--

1、特务头子徐鹏飞(陈宝国饰)和他的爪牙魏吉伯(高发饰)是渣滓洞里的两尊恶煞

2、地下党负责人许云峰(石维坚饰)从容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

3、地下党员甫志高盲目乐观、违抗上级指示,遭捕变节,致使大批仁人志士身陷囹圄

4、被派往华莹山游击队领导工作的江姐(宋春丽饰)被叛徒出卖

5、酷刑下变成"血人"的成岗(刘之冰饰)在徐鹏飞摆到他面前的"自白书"上毅然写道:"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将这牢底坐穿!"

6、新四军战士龙光华(张潮饰)为了给难友们找水而倒在敌人的枪下,战友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7、小萝卜头(周勃饰)成了狱中传递消息的情报员

8、华子良(念凡饰)以"疯"作掩护,和齐晓轩(许还山饰)接头

9、全国即将解放,江姐带领同室难友悄悄绣着五星红旗

17.《红岩》读后感精选 篇十七

导语:在红岩里,令我难忘的一幕是江姐被捕后,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指甲缝间进行逼供的情景:“……‘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红岩》读后感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红岩》读后感精选

你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如画吗?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吗?《红岩》,它会告诉你。

火红的年代,赤胆的忠诚,革命者穿透一切的目光,这是我读完《红岩》之后脑海中不断浮现的镜头。与电影《建党伟业》相似,《红岩》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中国共产党热血沸腾,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怀着共同的情感,不惧敌人的枪口,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旗帜,染红了我的心。

《红岩》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屈的斗争。《红岩》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我佩服江姐,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不论有多疼,都一声不吭。还有许云峰,他在书店能敏感地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在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阴险陷阱等等,都显出他是那样机智勇敢。我更佩服华子良,即使写他的笔墨不多,但是他的形象却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中,那疯疯癫癫的样子使每一个人都看不出破绽,不,应该说是一点破绽也没有!却没有想到他是共产党最重要的人。还有一个让我震惊的人物:小萝卜头宋振中,一个十岁的孩子,虽然他的亲人都被敌人杀害,但他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还加入了共产党,凭自己的智慧帮助了共产党员,为革命做出了贡献。还有罗世文、杨虎城、陈刚、陈瑶、双枪老太婆等先烈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个个都是钢铁汉,他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啊!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新中国!烈士们的每一首首诗,每一句句话都深深震撼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将促使我成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优秀接班人。我永远相信!在东方的土地上,红岩精神将放射万丈光芒,普照全世界!《红岩》读后感精选

这几天,我看完了红岩这部小说,它写的是解放前的革命烈士在收到敌人的酷刑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革命态度,让敌人一筹莫展,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等等的这一切,无不让我感动!

在红岩里,令我难忘的一幕是江姐被捕后,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指甲缝间进行逼供的情景:”……‘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我顿时如身临其境,仿佛看见了讲解被酷刑后的痛苦,他的神态,可她依然是那么的坚定,没有告诉敌人半点消息。

敌人肉体上的折磨,丝毫动摇不了革命者的的斗志;而狱中的艰苦生活,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惭愧。平时,我走路不小心跌一跤,换牙时流一点血,都忍不住要大呼小叫;学习上、工作中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小小的挫折,就非常泄气,但看了红岩,看了那些革命者们收到的酷刑,我才知道:我经历的痛苦什么都不是,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磨练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红岩》读后感精选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红岩读后感500字。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上一篇:关于写雪的作文下一篇:公路施工员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