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4-10-13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共11篇)

1.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一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稳定,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重大问题。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建议

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牵动着国家的政策,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从根本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解决,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行,这和实现社会正义,公平也是相一致的。

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农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的主要方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而机器又要比人方便的多,这样就在农村形成了劳动力剩余。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进行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也在逐步增长,但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发展仍然是有限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2.促进城市建设和繁荣的重要力量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们开始在乡镇企业就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说,农民工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趋势,。

在中国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盈余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量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的进行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

1.城市和农村仍然存在就业体制上的障碍

户籍制度一直是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农民和商业城市的工人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也不能平等就业,也得不到同等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已开始淡去,但至今仍没有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

2.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低

农村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文盲的有,小学文化的有,初中文化的有,半数以上的几乎没有任何的教育,或者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这种情况造成了人员素质的低下。

由于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长期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城市工人不想干的厚,重,脏,累的活。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农村的回流现象较为严重。

3.农民工工资水平低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有所增长,但是在物价增长的同时,这些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比例计算下来,工资还是没有增长。

4.工人权利难以保障。

目前,一些行业依然较为严峻是农民工工资的拖欠。

尤其是到中国的农历新年,农民工聚在一起,去到主管部门去讨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农民工劳动合同的比例很低。

签署劳动合同,按照基本劳动权利,保护农民工合法权利,有半数以上的农民工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民工一般都不会参加社保,即使参加了,整体的水平还是比较低。

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参与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1.深化结构改革,逐步消除体制性障碍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和农村户籍制度,是对农民工不公平待遇的根源。

目前,一些小城镇的户籍制度已经放开,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纷纷推出了新的户籍制度,但户籍作为一个整体的改革仍然是一个很长的路要走。

逐步实行户籍放开的政策,保护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平等地位,为城镇居民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生活条件。

(2)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政府应该对现行的就业制度进行改革,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对体制和政治上的障碍进行消除,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密切相关的。

提高农民工参与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保障农民工劳动力转移。

2.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就业服务体系,从内到外,公开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方面的作用和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性作用。

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

切实维护劳好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在企业实现平等的就业权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1)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地区的长期就业机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乡镇企业和区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因此,要鼓励区域流动的农民进入大中等城市就业的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继续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努力扩大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中国人口众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城市规模过大,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就业,教育,法律和秩序,交通,环境等。

此外,由于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能够吸引农民到城市定居,是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和中小城市。

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到城镇,要坚持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鼓励返乡农民工自己创业。

农民返乡自己创业,在成功创业以后,企业又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就可以改善农村的就业环境,缓解农村就业方面的压力。

(4)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人员始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知识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这样可以适应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速度,为了适应农村广大劳动力的转移的需要,应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以及以技能为主导的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邵来军:“六大惠农工程”促转移就业[J].中国培训,,(05).

[2]胡卫东: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09).

2.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二

关键词:异质性劳动力,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引言

本文将利用在广西各地市农村走访调研所得数据,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异质性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得出一些结论。

1 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1.1 影响因素及假设提出

本文将选以下因素对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影响和作用方向分为:家庭收入水平、年龄、观念、性别、制度几方面。

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1.2.1 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梧州等14个市。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对400位农村外出务工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80份,最终有效问卷265份。

1.2.2 描述性分析

在广西农村外出务工者中,“中南地区所占百分比”为72.5%,其中广东占到了77.01%。广西离广东很近,而且两地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相似,更重要的是广东外资小规模企业很多,对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求不高,广西农村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外出务工者把广东作为他们外出务工的首选地。在广西区内城市务工的比例为21.94%,这表明一些广西农民工还是愿意留在本区就业,在区内就业对文化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回家方便,近几年就业机会也较多。

2 实证检验

2.1 模型设计

本文选择建立模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因此选择用二元回归模型比较合适。

其公式为:

公式中:P为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发生的概率;a为常数项,与xi无关;bi为回归系数,exp为因素xi对P的贡献量;xi为各影响因素。

2.2 变量说明

本文将农村异质性劳动力是否意愿外出务工作为因变量,设因变量为Y,把影响异质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设为自变量x,则家庭收入水平(x1),年龄(x2),观念(x3),性别(x4),制度(x5)。

2.3 模型计量结果

本研究采用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二元回归处理。

注:其中“*”“**”“***”分别代表10%,5%和1%的显著水平。

在回归分析中,概率p>1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高,概率p<1则表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低,由表1中的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水平(x1)发生的概率>1,且在1%水平上显著;年龄(x2)和观念(x3)发生比率>1,且在5%水平上显著;制度(x5)的概率也>1,且在10%水平上显著。性别(x4)的概率>1,但并不显著。

为便于分析,将家庭收入水平分为低、中、高,6000元以下为低,6000~12000元为中,12000以上为高。年龄分为年轻、中年,30岁以下为年轻,30岁以上为中年。通过二元回归处理,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2.4 计量模型分析

对模型回归结果的分析如下:从以上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影响因素的不同情况对异质性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

2.4.1 家庭收入因素分析

家庭收入水平低,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为0.30;家庭收入水平高。则发生转移的概率为4.51,说明异质性劳动力的为了追求高的家庭收入,因而转移的概率高。

2.4.2 年龄因素分析

一般异质性劳动力的年龄越小,越希望外出务工;异质性劳动力的年龄越大,外出务工的意愿越弱。从表2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发生转移的概率为2.22,而中年人为0.52,说明异质性劳动力越年轻越容易发生转移。

2.4.3 观念因素分析

表2中,观念保守的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为0.58,而观念开放的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为4.54,从中可以看出,异质性劳动力的思想观念对其是否选择外出务工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2.4.4 性别因素分析

在表2中,性别对农村异质性劳动力的转移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男性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为1.52,女性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为1.13,略低于男性。从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女性,说明男性更愿意选择外出务工。

2.4.5 户籍制度因素分析

农村异质性劳动力务工地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完善情况对异质性劳动力是否发生转移有重要影响。在异质性劳动力务工地制度完善与不完善的情况下,其发生转移的概率为1.32和0.65。说明务工地不完善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可能会对异质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起到阻碍和制约的作用。

3 主要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和观念是影响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异质性劳动力的家庭收入水平与其是否发生转移呈负相关,异质性劳动力的观念与其是否发生转移呈正相关。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异质性劳动力就想走出去,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具有较低文化程度的异质性劳动力思想就比较保守,安于现状,不愿意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因而可以得出:思想观念越开放,则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则越大。

年龄与异质性劳动力是否外出务工呈负相关:年轻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概率是中年异质性劳动力发生转移的4倍多。年轻人相较于中年人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越高,越愿意转移出去。

性别对异质性劳动力转移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是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倡导男女平等,女性也能够平等的获得读书的机会,所以男女的文化程度差别不大,转移出去的可能性就差不多。

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因素与农村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这是因为对于具有不同文化程度的异质性劳动力而言,他们所关心与了解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的程度就不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异质性劳动力愿意转移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较完善的地区,而具有较低文化素质的异质性劳动力就觉得无所谓。

参考文献

[1]何帆,任保平.异质性劳动力转移假说的理论分析及其中国的实证检验:1996-2006[J].农业技术经济,2009(1):58-66.

[2]张广胜.周娟.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3):38-42.

[3]张式恩.劳动力的异质性与城乡劳动力转移[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2):90-93.

[4]周端明.农业劳动力的异质性:乡城人口流动理论不应忽视的因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7):43-45.

[5]杜鹰.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社会出版社,1997.

3.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制约因素;劳动力素质;就业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一)大兴地镇基本情况

大兴地镇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瀘水县中部,境内傈僳族、白族、彝族等10余个民族生活在总面积90%的山区、半山区上,全镇75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镇总人口6216户17204人(其中农村人口5747户16341人)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的95%,劳动力资源数为10628人。全镇总耕地面积28811亩(其中旱田23588亩,水田5223亩,水田占总面积的18%),人均耕地面积1.75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36元。

(二)大兴地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大兴地镇共居住有5747户农民共计16341人,其中非在校劳动力为 10838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66.96%。调查显示:截止2013年4月底,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人数706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总数的4.36 %。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在本乡(镇)范围内的有28人,在本县范围内的有260人,在本省范围内的有 91人,在外省的有318人,其他有9人。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5人,第二产业的有437人,第三产业的有234人。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转移的距离呈增加态势

大兴地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距离,各地数量分布不均衡,转移的程度不同。在调查的706个外出劳动力中,省外转移318人占45%,省内转移91人占12.9%,县内转移260人占36.8%,大部分外出劳动力集中到省外转移。

2.外出时间具有明显的时间间隔性

分析农户的调查数据,大多数农民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农忙季节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回乡抢收抢种,或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都要回乡与家人团聚,普遍存在着向农村回流的现象。据调查显示:截止2013年4月底,大兴地镇在外务工劳动力中,返乡回流农民工总人数为 119人,占总人口数的0.74 %,占90%的农民在春节、农忙时节返乡。调查中发现季节性转移和外出半年以上时间的农村劳动力偏多。由于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也呈季节性波动。

3.转移方向呈双向性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第一,县域、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第二,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4月,大兴地镇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62%、第三产业的占33%。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土地资源的限制

第一,由于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大兴地镇为例,全镇农业人口人均水田土地面积为0.32亩/人,旱地1.44亩 /人。大多数土地以旱地为主,可用耕地少。第二,农村的生产机构和发展模式较为单一,边疆地区大多数种植的经济作为主要水稻、玉米,经济收益低。农村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低都是造成农业劳动力闲置的原因。

(二)富余劳动力的存在

由于受地理环境、可用耕地面积低等因素的影响,边疆地区的农民在农村不能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只能去城市谋求出路。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三)较高劳动报酬的吸引

据调查显示,以怒江州为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73元,泸水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95元,以上数据表明农民人均收入偏低。调查中,一位外出打工的农民透露,其外出到新疆打工每月收入有近4000元。非农业部门为农业劳动者提供了较高的劳动报酬;劳务输出的收入相比较农业收入要高,致使更多农民外出,且城市具有良好便捷的服务机制,对农民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健全

与中国大多数农村类似,由于劳动力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找工作的需求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来自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多是自发的,寻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老乡关系,缺乏正规的中间组织。据调查显示: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的占62.37%;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的占13.20%;自己应聘的占11.10%。这种“乡土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信息很少且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再加上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1]。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信息取得的高成本。

(二) 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

从文化程度上看,少数民族农业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低。以大兴地镇为例,据镇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9月,大兴地镇农业青壮年人口数为8796人,其中初中水平学历为2492人,占29%;高中以上520人仅占0.06%;小学四年级以上2897人,占33% 脱盲人数为2870人,文盲率为0.37%,仍有38人为文盲半文盲,掌握技术人数为236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初中。这种低文化素质的状况使得农村劳动力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文化素质低下,在劳动力转移过程处于被动地位,工作多是些属于“脏、重、差”的一些简单生产,如清洁工、建筑工、保姆等;劳动报酬比同等条件的城镇居民偏低,劳动报酬不能反映劳动力的价值。

nlc202309020812

2. 科技素质不高

受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他们普遍拥有的技能传统、单一,缺少现在新型的农业科技知识。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较少。调查发现,全镇仅有2%的农民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3%,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占大多数。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导致他们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也很难在非农部门中稳定下来。

(三)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乡镇企业在市场上灵活机动的优势不断丧失,加之乡镇企业自身的缺点开始暴露,直接影响了乡镇企业发展力,竞争力不断下降,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基于地理因素的影响过于分散、地区的布局不合理,导致乡镇企业作为聚集的效应作用降低,使吸纳就业的容量减少;因为资金增密,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一些简单农业劳动力对乡镇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导致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也在不断下降。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国家层面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这就要求从国家层面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困难扶助体系和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第二,进一步整合劳动力市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城乡要素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从国家到各省、地区应构建多方位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同时,国家层面需完善法规建设,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二)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提高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性出路之一。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做好“控辍保学”,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劳动力后备军;进一步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以职业技术教育依托,由各级政府组织建立针对性的实用培训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有专长的新生代农民,使其在劳动力转移中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增加工资的收入。同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三)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乡镇龙头企业,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乡镇企业能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一是要切实搞好乡镇企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地区结构等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培植乡镇企业竞争优势。二是加快乡镇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的步伐,转变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外界大型企业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产业是一个趋势,通过特色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

以大兴地镇为例,第一,根据本土产业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畜牧、核桃加工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但是特色产业选择不宜过多,需理清思路,不能只注重发展产业的多样性而忽略了产业发展的专业性。需从幾个特色产业中选择一个具有本土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大兴地镇现今最具特色的是核桃加工产业,已经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政府应该抓住这一特色,招商引资,合理规划,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引进企业办厂,将本地的特色产品基地(核桃)作为原料供给厂商,建立企业与农产品的供销关系,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产业化的经营体系;第二,以特色产业带动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核桃工产业的同时,带动如运输、餐饮、农副产品销售和刀具打制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附带的产业相关优惠政策,让全镇的劳动力都全力以赴的投入核桃加工特色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

[参考文献]

[1]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9-10.

[2] 刘建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10,9(5):675—676.

[2] 刘建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报),

[3] 郭庆.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59.

[4] 熊望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浅析[J].新疆财经,2001,(06);27-28

[5] 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怒江州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怒江调查队.2013年怒江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G]

4.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四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5.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五

龙湾区人事劳动局 陈德宽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从而使美国实体经济发生危机时,这种危机必将通过国际需求的传导,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温州作为中国经济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也受到了一定的经济冲击影响,而温州的劳动力就业也因此深受影响。前段时间,我们通过对龙湾区重点企业、人力资源市场、职介所进行走访调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区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得出以下报告。

一、总体情况

龙湾区经济社会情况总体运行良好,2008年区本级实现生产总值203.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5亿元,分别增长13.5%和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6亿元,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8亿元,增长19.6%;外贸进出口总额12.24亿美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15元,分别增长8.4%和9.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期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3.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1.26%,人口自然增长率13.55‰。

受经济影响,龙湾区的就业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压力,但2008年就业未受明显影响,2008年龙湾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82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7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6%;就业困难人 员再就业人数25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8%。

比较2008年与2009年春节后一个半月内龙湾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图1),节后市场就业情况比去年差些,主要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职介所登记招聘人数较去年略有下降,但差别不大,有关负责人分析是由于金融危机使得用人单位登记量减少。

******100000企业招聘数务工求职数介绍成功数08年节后一个半月09年节后一个半月

二、原因分析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龙湾区的外贸、投资、汇率条件变得不利,危机降低了我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降低了劳动力就业需求,这是金融危机对龙湾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影响。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促进了全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技术的升级,对于我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金融危机客观上起到了清除这些企业竞争对手的作用,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金融危机不仅没有使这些企业的劳动力就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另外,金融危机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有利于优化龙湾的产业结构,促进行业整合,从而使我区的产业规模经济得到提升,进而使龙湾区劳动力就业需求发生质的变化,这是金融危机对我区劳动力就业的结构影响。

在经济危机过程中,效率低的、技术落后的小企业最先 出局,众多小企业的出局使技术先进的大企业有可能扩大市场。从长期看,温州的制造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如果长期偏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则会导致劳动力资源的价格上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渐变为稀缺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也会逐渐丧失,从而不断削减就业机会,影响到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当然,由于温州存在大量外来务工者,加工贸易的长期效应并不明显,但我区在金融危机之前普遍存在的“民工荒,用工难”正是上述长期效应的反映。所以,尽管目前虽然还没有丧失劳动力的资源优势,但是根据东盟国家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和教训,长期发展加工贸易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会减少就业机会并会导致某些行业的结构性失业。金融危机也为龙湾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上述机遇,转变制造加工贸易规模过大的局面,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将会使龙湾的产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质的提升。

目前龙湾新增就业劳动力主要以外来务工者为主,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第二产业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劳动力就业集中传统的第二产业,尤其集中在为外贸出口而进行生产的制造加工业。龙湾的劳动力中外来务工者的比重大,而这些外来务工者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加工业中,这一行业外来务工者的比重几乎占到70%以上。管理高效,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订单不仅可能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而管理差,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则可能面临亏损倒闭,从而退出所在行业。事实上,金融危机给了 温州加快行业整合的契机,这一过程中,尽管短期会使劳动力就业下降,但是随着行业整合进程的加速,企业规模效应的提高,从长期看,温州的劳动力就业需求尤其对熟练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反而会增加。这点从年初我区举行的春季公益性人力资源交流大会上便可看出,企业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劳动力。

从理论上说,金融危机既给龙湾的劳动力就业带来挑战,这主要表现为短期劳动力就业下降;也给龙湾的劳动力就业带来机遇,这表现为从长期看,一些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上升,对熟练劳动力需求增加,从而带来劳动力就业尤其是熟练型技术型劳动力就业的增加。

此次金融危机对温州的劳动力就业具有总量影响和结构影响,其中总量影响是使劳动力就业数量下降,而结构影响是使劳动力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即伴随着某些行业、企业劳动力就业下降的同时,另外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劳动力就业上升。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给我区企业带来有利的结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区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起源于市场、发展于市场、强大于市场,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正是这种能力使我区的这些企业能够在金融危机具有良好表现的原因。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抓住此次危机带来得机遇,大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龙湾区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具体到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就业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认为,“市场优先”和“以人为本”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两大基本原则。

所谓的“市场优先”原则是指以市场手段调节我区劳动 力就业。金融危机改变了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会与以往的劳动力供给产生矛盾。这种矛盾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态,即使没有金融危机,这种矛盾也会存在。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体现,它使企业可以最有效率寻找到低成本的员工,也使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政府没有必要担心这种矛盾,更没有必要制定政策消除这种矛盾,或者制定政策消除这种矛盾所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金融危机确实带给我区劳动力就业总量减少的效果。但是,一方面,总量下降并不明显,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甚至还没有改变求大于供的矛盾;另一方面,总量下降主要集中在外来务工者的劳动就业上,而外来务工者的流动性足以抵消上述总量下降产生的影响。

所谓“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劳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以劳动者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原则。尽管企业是劳动者雇用的主体,但是,没有公共权力制约的市场,企业有可能只考虑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劳动者的利益。比较起企业,劳动者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因此,政府的劳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就要以法律和法规为武器,以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作为应对危机的原则。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出现了一些情况。如:生产经营良好、用工信誉良好的企业短期因为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造成了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或者待岗;生产经营良好但用工信誉一般的企业即使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借口金融危机任意裁员或者削减劳动者福利;生产经营和用工信誉都一般的企业坑骗劳动者,未付工资,一走了之;某些企业裁减员工正好是其他企业急需员工,但却由于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畅而产生摩擦性失业。上述这些现象都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温州劳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不仅要把握市场优先原则,还要做到以人为本,努力维护劳动力市场稳定,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增强劳动市场供求信息的透明性,以实现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

三、应对措施

(一)要进一步加大调查工作力度,不断了解新情况。要切实提高对金融危机下我区劳动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组织动员相关部门成立一把手亲自抓的调查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本辖区内的企业进行排查,尤其是对此次经济金融危机能造成影响的外贸出口企业,已出现或可能出现企业破产、停产、裁员情况的要建立档案,实施动态跟踪,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制定应对的工作预案。深入开展失业情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研、统计,并做好企业相关就业服务工作;建立重点监控单位名单,掌控企业失业规模和动态,确保失业金按计划安全发放,维护和促进城乡社会稳定。结合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进一步统筹安排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定期进行效益自评和督促反馈,切实提高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社会效益。

(二)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积极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今年我区将继续落实鼓励企业稳定和吸纳就业的各项补贴政策,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增 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2、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抓好小额贷款、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等项目的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有力支持。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制度和创业优惠制度,重点帮扶城镇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等就业困难对象。加大扶持自主创业工作力度,为农民创业提供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促进失土农民就业创业。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实行定期统计和实时就业咨询援助;加强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建立星级管理和淘汰制度。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优化落实定点培训机构,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

3、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规范整顿人力资源市场。春节长假后,区人事劳动局紧密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春风送岗位”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在新落成的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市场举行了春季公益性人力资源招聘交流会。下一步,还将举办形式多样、规模不同的用工求职洽谈会,组织好离岗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招聘洽谈会,帮助他们尽快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和实现转移就业。

4、加强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再就业能力。一方面,指导企业在生产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企业职工推向社会,要在这一阶段,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职 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应抓住这次大好机会,深入基层、企业、乡村,开展以外省来温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对象的各类培训活动,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5、要继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惠及更多群众。强化基金征缴和管理监督,采取切实可行征缴措施,做好稽核清欠工作,实现基金应收尽收,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的发放审批工作,做好失业保险的预警工作,提前做好资金支撑能力的预测和分析。

6.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六

近年来,农村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开展的“固基工程”、“先锋工程”,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学校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群众中的形象。依靠学校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教育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农村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得到巩固和壮大。农村学校党建呈现令人鼓舞的局面。但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要看到,因为种种原因,农村学校党建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不少学校的党建工作还处于务虚或不为的状态,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党组织在师生中的威信。长期下去,不仅不利于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影响农村学校党建的因素及改进对策探讨如下。

一、影响农村学校党建的因素。

(一)体制不顺是制约农村学校党建的瓶颈。

首先,依据现行体制,农村学校党组织要接受地方乡镇党委和教育系统上级党委(主要是县、区教育局党委)的双重领导。熟重熟轻,很难把握。过去,根据“谁办学、谁主管”的原则,学校党建主要依赖于乡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现在,乡镇学校收归县管,学校党建理应依赖于教育局党委的主管。但过去乡镇党委管理的惯性依然存在,党员的组织关系和学校党组织人事任免权还在乡镇。双重领导的职责不明,其结果可能是造成学校党组织无所适从或“两管两不管”的局面。其次,学校党组织与学校行政班子的关系令人敏感。与各级党政机关不同,学校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一样,大小工作都是行政“一把手”说了算。学校支部扮演什么角色,履行什么职责,开展什么工作,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章程。要么支部不愿管,不想管,要么管而不当,与学校行政形成“两张皮”,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不出“生产力”,遇上矛盾和问题时,支部往往就是学校行政的挡箭牌,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二)用人不当是影响学校党建的关键。

在农村乡镇,由于卸任校长去处不多,教育总支书记一职大多由原中心学校校长担任,其它中小学支部书记的任用也基本沿用这一惯例。看起来这是很妥善的安排。事实上,这种照顾性的安排,不利于学校党建。一是个人因素。这些同志或是年纪大,精力差,或是对组织安排不太满,或是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如此等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会影响到他们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工作的因素。作为过去学校的“当家人”,校长“改行”做了书记,自以为就退到了二线,总觉得不方便对新校长、新班子的工作作指导,作监督,工作显得束手束脚。班子无魂,支部无主心骨,党员无一个积极向上的领头人,党建工作自然就大打了折扣。因此,常有老师戏言,学校书记的位子是老校长的“专座”,工会主席的位子则是留给副校长的。话虽然有些调侃和绝对,但也算是客观实际的写照。这种照顾情绪的职务安排,搞得不好,就会以牺牲学校党建为代价。目前,虽然也有部分学校实现了书记、校长一肩挑,但繁重的学校行政事务和巨大的教学质量压力,也使得部分“双肩担”的同志更多地在扮演校长的角色,学校党建时常处于务虚的状态。

(三)工作失衡是导致党建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经费少,条件差,传统上重视单一抓教学质量等因素,客观上影响了学校党建。在少数单位,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存在“软件”不硬,“硬件”太软的现象。具体说,学校对做好党建工作的认识不高,主动性不足,把支部工作看作是一件应付形式的差事,少数学校甚至出现支部工作不如工会工作具体实在。因此,党建投入按“虚”分配,很多学校缺乏“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必要的场所和经费保张障。笔者曾到过三个乡镇的8所学校,有7所学校找不到“党员之家”的牌子。一所学校的牌子则“挂靠”在其它牌子之旁。这些学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用于党建工作的经费预算。党员没有学习和活动的阵地,更没有外出充电和参观交流的机会,平常显得沉闷而无赖。很

多学校由于规模小,人数少,连同书记在内,一个支部就那么几名党员,所以遇事便先自感“底气”不足,失去勇气和活力。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形式呆板,内容单一。听(听报告、听发言、听汇报)、读(读报纸、读文件、学辅导材料)、说(围绕会议、文件、工作安排谈意见、提建议)、写(根据命题写体会),“老套路”打拳,党员生怨,群众也不满意。党建工作找不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知”、“行”脱离,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培训不力,发展不够,使学校党建劲乏后劲。

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限制,80%以上没设业余党校。中心学习组也大多是有其名无其实,学习活动往往被班子例会所代替。以屈原故里秭归县归州镇为例,由于没有业余党校作阵地,近三年没能培训一名党员。少数党员由于放松学习,带头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带头抓教学质量的“双带”作用发挥不够。极少数人甚至思想觉悟落伍到普通教师之后。利用学校管理上的漏洞,有参加打牌赌博的,有信封建迷信的,有扯皮上访的,还有沉迷于网络的,如此种种,严重损伤了党的肌体,影响了党组织在师生中的形象。新党员的发展与时代和上级党委的要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归州镇近三年新发展9名教师党员,只占202名非党员教师的4.3%,占35岁以下教师的6.8%。据了解,秭归全县乡镇学校发展教师新党员的比例也大致相当于这个水平。党员老龄化十分严重。在归州110名教师党员中,35岁以下的党员23人,只占党员总数的28.7%。大量充满活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青年教师还在党外,没有进入先进分子的行列。党员理论学习不足,加上新党员发展不够,党建工作更显得后劲乏力。

(五)方向不明是学校党建偏离宗旨的主要因素。

学校党建应该服务学校师生,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校管理。这是学校党建与其他行业党建最显著的区别。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将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但一些学校开展的党建工作似乎是“为党建而党建”。支部讨论的问题,开展的活动,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没有紧密的联系。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的方向。党建工作的触角没有深入到师生、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从2005年秭归媒体对全县乡镇“保先”教育活动的报道看,学校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的活动,80%以上还停留在政治学习和救助贫困学生的层面上。支部在指导学校抓教育改革创新上缺乏必要的手段,对党员实实在在的带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搞好教改教研上的要求不高,组织不力。很多老师在参加“保先”测评时说,党员和我们的区别只有两点:一是交党费,二是捐钱助贫。党员在教育教学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六)既退则休、退而不管导致学校党建出现死角。

同行政单位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退休党员成为在册的“党外”人员。以归州镇为例,全镇30名退休党员教师,退休后各奔东西,或到宜昌、茅坪等地进城居住,或到乡下老家随儿女生活,没有一人留在学校。因此,很多人因居住条件和身体原因,不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其中11名同志长期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占退休党员总数的36.6%。乡镇学校没有一个专门管理老党员的机构。因为经费和场地等原因,老年支部的建设也显得困难重重。2006年元月,归州镇一名姓赵的退休教师党员,在应邀参加镇老干部新春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自己今后能参加镇政府老干部的活动,言辞之切,令人心寒。对老党员的管理成为农村学校党建最薄弱的环节。既让离退休党员没有归宿感,也不能有助他们发挥余热,还给在职党员心里投下了阴影。

二、改进农村学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履顺体制,双管齐下,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

农村学校党建工作的好坏,首先取决于上级党委的领导。在现行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县级以上组织部门应该明确乡镇党委和区、县教育局党委在管理农村学校党组织上的职责。两级平行的党委要加强沟通,“纵”“横”交错,优势互补,以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从现实的情况看,乡镇党委除继续做好教

师党员的纳新外,重点应放在指导学校党组织参加地方文明创建上。这样不仅给学校党建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让学校党建成为地方党建的一部分,在服务学校工作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教育局党委对学校党建的领导和指导,则更应该体现出“行业性”、“专业性”的特点,使学校党建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二)组建好一个强有力的支部,选好一个称职的书记。

学校党建工作的好坏完全依赖于支部和支部书记。支部成员和书记人选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惯例。这是影响学校党建工作的最大障碍。支部成员和书记人选可以自荐,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也可以由上级党委考察任命。一定要让懂教育、善管理、品格高尚、精力充沛而又虚怀若谷的党员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支部,并从中选出书记来。对地处偏远、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可考虑设立联合支部,以加强对偏远农村学校的领导。还可以考虑挂靠村党支部,争取村党支部对学校的领导和支持。过去由卸任校长担任学校支部书记的做法要慎之又慎。当然,对德才兼备而又老当益壮的同志例外。

(三)明确好学校党组织的责任,依规开展党建工作。

学校党组织的责任如何划分,作用如何体现,这是困绕和影响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因素。实行校长责任制后,再也不提“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了。那么,学校支部和学校行政班子的关系就变得比较微妙。关系处理不好,支部工作就受到很多制约,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大计。因此,上级组织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党章〉〉的规定,明确好学校党组织的责任。学校党支部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有什么权力和义务,怎样开展工作等,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有一个具体的“章程”。有了“章程”,学校支部便可以依规开展党建工作,就不会出现“要么越位”,“要么不为”的被动局面。

(四)组建好业余党校,全面开展培训工作。

过去,农村学校大多没有业余党校,一是重视不够,二是缺少师资。乡镇体制

改革后,原乡镇党校的教师大都就地安置到了学校。就秭归而言,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以上的原党校教师。以此为基础,完全可以迅速成立起学校业余党校。在县教育局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下,乡镇学校的党员培训可以分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学校业余党校对普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培训,二是上级党委或党校对总支、支部成员,主要是书记开展培训。培训成绩纳入个人量化考核,作为组织内评优推先的重要依据,并形成制度化。

(五)建好两大阵地,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力。

7.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七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归途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高校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体育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成才质量势必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体育院校毕业生必须与其他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起加入到就业竞争的大潮中。目前,我国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有利于我们根据社会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学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就业形势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应成为体育院校改革的重要前提。体育院校大学生如何在市场需求与高校教育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这已成为我们目前体育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伴随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即将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而相对于招生人数日渐庞大现状,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0%,2003年为70%,2004年为73%,2005年为72.6%,而对体育类专业,这个数字更低。

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更加凸显了,在今年611万等待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体育专业毕业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其专业的指向性较强,与他们专业对口的岗位似乎不多,其中还有的岗位虽然对口,需求却小。因此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 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同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存在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本人,造成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四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影响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

2.1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首先社会就业制度变革影响毕业生就业。1993年国家教委规定高等毕业生就业由传统的“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过渡。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如今的毕业生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适应社会变化,体育院校毕业生由于专业覆盖面窄,社会需求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且在世界金融危机未过,就业机会紧缩的现状下,这多少也是造成毕业生滞留的原因之一。

其次,人才资源存量增加,社会需求趋向饱和。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资源大大增加,大学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趋于紧张,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体育院校情况和全国情况基本相同,各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社会对体育的认识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无论是体育专业院校还是综合类、师范类体育专业。其在专业设计上很大部分是面向体育教育,学生毕业后将走上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但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却并非多数毕业生的优选工作,除了少部分毕业生向往教师职业,大多数毕业生将体育教师作为万般无奈后的垫底选择,这其中就是因为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对体育抱有一定的偏见,体育教师在同校教师中的地位不高,待遇普遍不如主要科目教师,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且学校体育工作不受重视,这就使体育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导致体育教师流失现象过重。还有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欠账很多,在教育经费不足,教师编制不够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必然成为被牺牲的部分,因此造成基层农村体育教师缺口很大。

2.2 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用人单位对体育认识缺乏公正性。在我国,部分企事业领导对体育认识不足,认为体育锻炼不需专门的体育知识指导,对职工体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自然就不会给体育人才有应聘的机会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未过,体育教师岗位也变得紧俏起来。但今年很多发达城市招聘体育教师一般倾向与本地户籍的毕业生,而且有的甚至明文规定不要女生,这一条件将大部分毕业生拒之门外。

2.3 毕业生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体育院校毕业生择业价值标准趋向商业化,从业观趋向务实化。许多毕业生紧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去。在首都体育学院刘海元副教授近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小体育教师总量约有50多万,相对其他学科教师数量较少,根据测算,我国体育教师总体数量缺额约30万人,并且四分之三在小学。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团调查的结果也充分证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的现象。

另一方面毕业生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体育院校大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社会的就业趋势和就业环境,更不能很好对自己进行定位,抱着“过一天混一天”的态度,学习方向不明确,这样四年下来可想而知,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下,综合素质缺乏自然会被淘汰。

2.4 体育院校方面的因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质量及就业形势,是造成体育教师数量缺乏的因素。据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点共有282个,培养了大批的准体育教师,但是由于现在高等教育质量存在共性问题,体育学科自身滞后性使不少对口毕业生不能胜任体育教师岗位。

从体育专业上看,现在的培养量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量,而且有的专业仅从名称上与体育有关,但实际上甚至没有对口的岗位,可以说是“死专业”。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结构体系不尽合理,呈现出一般基础薄弱,专业基础面窄,课程结构层次配置呈现出:重技能,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等特点。这样结果会导致培养人才缺乏灵活性,学生知识面窄,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于是毕业生不觉已走进择业困境之中。

3 对策与建议

1. 调和平衡供求渠道

要想既解决体育毕业生就业难,又解决不少地方奇缺体育教师的现状,需要打通供求渠道。首先,高校要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根据实际细化通知要求,提出可操作的具体举措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其次,各地要按国家要求加快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据统计,2007年体育院校所有专业毕业生数为22607人,招生25909人,在校生92526人,离30万体育教师的缺额还比较大。因此,高校要合理规划体育教育专业布局,深化学生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布局结构,有计划地建设好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资培养基地。一方面是亿万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更多的“领路人”,一方面是万余名体育专业毕业生渴望“归宿”。这两方面若能调和与平衡,让更多的毕业生在体育教师的舞台发光发热,必能一举两得。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投身教育事业,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应抓住这个机会,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打通供需渠道,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吸引大学毕业生投身体育教育。

2. 学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课程结构

学校一定要慎重考虑培养规模,就业方向和社会需要的问题,要事先考虑好自己的市场和出口,特别是对于体育教育这样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应以职业教育为主,不能盲目地“社会化”,不能盲目地扩招,要优化体育人才结构。高校要处理好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找准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方向的结合点;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计算机和外语教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充分考虑专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必修与选修课的比例,在教学内容上将传授知识与育人相结合。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协调统一的复合型人才。

3. 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提早规划,提升综合素质

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就业形势,就业市场和现代人才观,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使自己适应市场需求。要从入学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走向,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要与时俱进,找准前进方向,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学好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自己培养成为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就业时找准自己的方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创事业,服务社会。

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途中,国家将会需要更多的体育人才。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实很需要体育专业知识的人才,体育专业毕业生大有可为,特别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担任村官的大背景下,体育专业毕业生需要扭转就业观念,打开心胸,放开视野,降低身价重新认识自我,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锤炼自己,丰富自己,厚积薄发。

4. 拓展就业渠道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口号给神州大地带来巨大变化,人们参加健身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们追求身心健康意识渐浓,体育大众化,体育生活化已是大趋势。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行业管理者,这些岗位必将成为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新途径。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这就需要一批即懂体育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也为体育院校毕业生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因此,在肯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同时,并不能否认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体育院校大学生同样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就业环境,拓宽了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但要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找准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方向的结合点,做好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并满足社会的需求。

体育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于近期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七项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和教育部制定的扩大就业的相关政策,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工作,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地区第一线工作;支持体育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建设;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将会培育出更多新的就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OL].http://biz.163.com/06/0403/18/2DQAN7R500020QDS.html.

[2]体育教师岗位渴望更多高校生本科生就业大调查[N/OL].中国体育报,http://www.sports.cn/.

8.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7-02

农村生源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在“985”或“211”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这一形式更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上加上,而农村家庭往往对上学子女寄予厚望,一旦大学毕业找不到好的工作,往往会加剧“上学无用论”在农村的蔓延,进而加剧城乡间的贫富差距,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值得探究。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岗位低,待遇差

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工作岗位,工作薪酬有着较高的期许,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往往眼高手低,导致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返乡,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岗位低,薪酬待遇比较差,甚至比农民工还要低,一部分毕业生由于专业冷门,在就业时不得不跨专业就业,这也会导致其薪酬较低。只有一小部分优秀的农村毕业生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所占比例极小。一方面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社会高管人才招工难,这样看似矛盾的用工现象却一直存在着。这与农村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招聘受限有很大的关系。

(二)实际就业率低

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比较大,大学毕业后,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往往会先找一份工作先干着,这样突击找到的工作,不仅工资待遇较低,而且低于农村大学生对于工作的预期期望,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会频繁的进行工作调动,其实际就业率并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来自家庭、生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表现的消极懈怠,甚至滋生不愿就业的念头。加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大学生的比例约为8:2,让本就处于劣势的农村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三)自主创业者少

自主创业需要人力、资金、工作经验等条件的支持,而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甚至有些农村大学生均是助学贷款上学,有限的经济条件,让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连想也不敢想。而且农村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受教育条件有限,在业余爱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基本为零,这对于开阔农村大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另外,农村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如若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仅凭热情的话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和学校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选择创业人数依然很少的重要原因。

(四)就业观念落后

农村大学生一般毕业后,会将大中城市中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择业对象,但无疑难度很大。一旦择业失败,对农村大学生心理的冲击会很大,甚至会导致其性格封闭。但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农村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或者创业,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毕业后回家择业是没有能力的表现,所以受这一落后择业观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面变窄,而本来急需大学生人才输入的农村地区,也得不到人才的支持。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一)专业因素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甚至有的高校盲目上专业,这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是及其不公平的。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较宝贵,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大学毕业后发现,所学专业为冷门专业,极少有招聘此专业的单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还有的专业招生数量过多,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学生间竞争激烈,而农村大学生在竞争中明显不占优势。另外,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课程较小,导致农村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严重影响其就业择业。

(二)社会因素

在当今社会,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择业影响显著。据有关调查显示,富裕家庭、官二代家庭大学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农民家庭大学生就业率,且高出15个百分点,而这种现象也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而消除不公平竞争,实现公平就业择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我国高校数量激增,一些高校办学条件较差,且为了提高学校档次,将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投入到学校建设及科研工作中,忽视了学生教育及培养工作,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无所长,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而在这些普通高校中,农村大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更加凸显。

(三)心理因素

部分农村大学生心理容易走极端,有的由于学习、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他人相处,在毕业就业时,表现拘谨木讷,面试成功几率较小;有的农村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内心有极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切工作,在就业择业时,往往眼高手低,就业成功率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不平衡心理,在就业时怨天尤人,甚至放弃就业。

(四)经济因素

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有限,而大学生毕业就业期间,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现在大学生多选择在网上投简历,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在找工作时往往不对工作城市加以限制,而一旦单位发出面试通知,则毕业生需要长途奔波,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不容忽视,这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就业的压力。

(五)个人因素

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农村也不另外,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农村大学生也有以自我为中心特点。而且部分农村大学生不擅长交际,消息比较闭塞,尤其是在就业期间,孤僻的性格导致其获得的就业渠道较少,进而影响就业择业。而且农村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较差,遇事缺乏主见,不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endprint

三、提高农村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结合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影响因素,现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首先,我国西部更处于大发展时期,需要各方面优秀人才,为了吸引农村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国家可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大学生下基层,比如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工资待遇,给予边远补贴,对于基层服务期满且表现优秀的农村大学生升职、提薪,使农村大学生看到回家乡发展、服务的好处,从而激发其建设家乡的热情。

其次,国家降低创办企业条件,给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企业壮大的同时,也可以为农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展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最后,鼓励农村大学生积极创业。美国大学生创业人数与创业成功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这与美国完善的咨询服务机构及众多的风险投资组织密不可分。在我国也应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以及资金支持,以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农村大学生实现梦想。

另外,国家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经验,由政府资助的方式,在某些单位部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如法国所推行的“青年就业计划”,由政府出钱设置一些岗位,提供给18-30岁的午无业青年,使青年劳动者靠劳动可以获得经济收入,并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求学,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农村大学生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往往对于子女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比较盲目,对于未来缺少规划。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大学课程中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使农村大学生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及早选好未来发展方向,以便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充实完善自我,增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当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或者有疑惑时,可以及时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以保持健康的心理。最后,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学校的就业网站,及时更新各地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及国家有关毕业生的方针政策,以方便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另外,学校要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除了就业网站的日常维护,还要安排辅导员、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职业规划状况,尤其是大四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择业、创业的日常指导,同时,也要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变化,对本校学生的满意度及要求,以此为依据调整学校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三)转变农村大学生就业观念,扩展就业渠道

农村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大学期间,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牢基础,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发展一些业余爱好,提高自身素养,还可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减少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在锻炼的过程中,提高与人交往能力及动手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增加自己在就业择业时的筹码。目前,在农村大学生中,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想法还十分普遍,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就业,就相当于大学白念了,父母也会觉得脸上无光,这一错误的择业观,让农村大学生葬失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所以,农村大学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同时还要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要认清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农村和西部地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方面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农村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可以更快的得到锻炼和成长,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建河.从影视文本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影响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2]余妍霞.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

作者简介:

9.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九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也呈现多样化。为了增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社会、学校、教师等各方主体应当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动力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一、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

1.学习目标不明确。根据南昌理工学院对本科生进行的调查,从学生对“学习目的”的回答情况,6.71%的学生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报答父母”,4.08%的学生学习“设有特别的目的”。学生选择最多的是“找个好工作”,占到总样本的33.09%;其次才是“挖掘个人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专业有所成就”,体现出较强的功利倾向。

2.学习兴趣不强。很多大学生对现有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一部分学生不满意自己所学专业,认为课程与实际联系不大,没什么意思。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学习采取消极、无所谓的态度。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成绩“无所谓”,得过且过。

3.学风不良,厌倦学习、逃避学习。学生出勤率不高,逃课、旷课现象普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上网聊天、玩游戏、打扑克等课外活动上。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还普遍存在,建设良好的考风和学风将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

二、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

1.主观方面。首先,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的短浅和功利。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受到”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进入大学前以考入理想大学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认为考上大学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进入大学后未能及时确定学习目标,动机落差大。其次,大学生学习态度未端正,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是为自己的将来而进行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过程,相反却认为学习是为了混毕业、拿学位、找工作、赚大钱等,因此放松学习、无所事事。把学习看作最不需要努力的事情。再者,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因为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或者遵从父母的意愿,或者受考分的限制,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等原因失去了选择理想专业的资格,所学专业很多是迫于无奈,并非自己所愿,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

2.客观因素的影响。首先,就业的压力。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的学生尽管找到工作,但就业的质量也不高,专业不对口,工资待遇低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觉得学无所用,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直接影响学习的动力。其次,教育体制的问题。面对大量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有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怎样学,学什么;还有很多学生产生懈怠心理,逃避上课。目前的大学考试,学生只需要在考前突击复习即可通过;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平时是否学习并不重要,只要在期末进行集中复习就可以应付考试。教学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投机和侥幸心理,放松了对平时学习的要求。再者,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上课质量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强度的重要因素。而目前部分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态度不认真,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上课古板、单调、索然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学校学习环境不佳,学习氛围不浓。高校扩招后,教学设施建设滞后,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主要对策

1.学生方面

(1)调整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是能正常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更要有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学生是敬业的、是乐群的、是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能正视并满足自己的需要,生活有目标并能自控,能有效处理问题,培养共情与合作能力,有责任感,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并基本稳定,对自己的环境具有高效而满意的适应。

(2)培养学习兴趣。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

(3)安排生活作息。多数大学生在学校住宿,而大学留给学生许多自由学习的时间,这些时间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根据自己的好恶、特长、客观条件等,恰当地自己选择选一些知识,从而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2.学校方面

(1)改善学校条件。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完善实验、操作、练习设施,让学生有机会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注意教育资源分布均衡,无论是学校的精锐专业还是普通专业都应提供现代的教育教学设施和优良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以求达到各学院和专业强项更强,弱项变强。

(2)调整课程设置。高校应确定课程改革目标、原则、方向,划分课程群,组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精炼教学内容,着重技能方法和能力培养,从课程设置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方面

(1)良好的教师风度。所谓教师风度,是指教师个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思想品质、道德风貌、生活习惯、穿着打扮等方面,通过自己特有的语言举止,姿态动作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一种个性鲜明的神韵。教师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能直接地、形象地感染和影响学生,如果教师仪表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热情认真、言行得体、自然协调,学生便会从内心敬佩,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宽松、活泼、认真、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心情愉快、精力集中地认真学习。相反,如果教师因风度欠佳而使学生产生反感或轻视,那么课堂气氛可想而知。

(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外,教师用较好的授课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利用能使学生产生或增强学习兴趣的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和实用。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设计好导入、授课、高潮和结束每个环节,而不能随手打开书照本宣科, 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学习倦怠,最终只留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参考文献:

10.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十

一、劳动力转移就业

情况

1、基本情况。调查显示,10个调查小组总户数为263户,总人口数为1023人,其中16—70岁的非在校劳动力为652人,占总人口数的63.74%;截止2009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393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60.28%。以**2008年底农村总人口数64.56万人推算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1.15万人,截止3月底转移就业人数为24.8万人。

2、按地域转移就业情况。从地域上看,从农业生产转移出来的393人中有102人在本乡范围内从事非农产业,占25.96%;在乡外县内从业的有60人,占15.27%;县外省内的有44人,占11.2%;省外的有187人,占47.57%,其中,在广东地区就业的有157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39.95%。

3、分行业就业情况。根据调查统计,652个劳动力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分别为259人、121人、272人,比例为2.14:1:2.25。详细行业分类如下图。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

1、返乡农民工比例。调查显示,截止3月底10个调查小组的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35人,占今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2.03%,占总人口数的3.43%,由此推算**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2.21万人。

2、农民工返乡前就业状况。根据100户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返乡前有35%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65%的从事第三产业;最近一次返乡前在外务工的月平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8%,1200—1600元的占24%,1600—2400元的占32%,2400—3000元的占26,3000元以上的占10%;最近一次返乡的主要原因,有54%是企业倒闭或者停产歇业,有24%是返乡创业或者务农,有9%的是由于工资太低,有5%是由于找不到工作,还有8%是回家探亲或者其他原因而返乡的;最近一次返乡农民工,有9%拿到了全部或者部分经济补偿金,有91%没有拿到任何经济补偿金。

3、农民工返乡后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显示,最近一次返乡后,已重新就业的占17%,已创业的占11%,在家务农的占47%,未就业的占25%。在重新就业人当中,有5%从事第一产业,48%从事第二产业,47%从事第三产业。对于今后的就业打算,有25%的将继续外出打工,19%的将在家乡创业,36%的将在家务农。

4、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在10个调查小组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总共有4人,由此推算**返乡创业农民工总数为2525。返乡创业行业选择第一产业的有2人,第三产业的有2人,这也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如网岭镇杨家洲村的董三毛与人合伙成立了**地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上千亩农田进行集中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还有大同桥罗家潭村的丁志刚办起了规模养猪场,他们选择投资于第一产业,原因一是因为本身对这一产业相对熟悉,更重要的是现在国家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优惠和资金奖励,尤其是对种粮和养猪的补贴政策。在第三产业创业主要是个体经商户的形式,如逐步遍布乡村的通讯服务站等商业服务机构,这对于返乡农民工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再就业技能培训明显不足。问卷调查显示,100个农民工返乡后接受过再就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教育的只有2人,其余98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教育,而接受培训的2人平均接受培训时间不到3个月。

2、农民创业观念有待加强。由于农民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大多数人对于如何进行投资理财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农村突出地表现就是盲目攀比建房子。比如,在**鸭塘铺乡杉园村,有多个返乡人员年前返乡后今年就没有到外面去找事做,原因一是找工有难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家里建房装修,平均每户人家的总投资超过了25万,对于一些人来,这不但花费了这些年在外务工的全部收入,甚至还要背负一定的债务。这种现象在**各地都很普遍,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3、资金缺乏现象普遍。返乡农民工身怀技术,了解市场,但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障碍。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回乡创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有资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比例很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满足不了农民工回乡

创业的需要。

四、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一些建议

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做好农村工作的重点,同时,返乡农民工也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把握好这个机遇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各级党委、政府要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并

出台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助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返乡创业的毕竟只是小部分的人,对于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来说,在本地再就业才是更现实的。调查显示,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具有一技之长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和措施,把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原有富裕劳动力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唯有授之以“渔”而非“鱼”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前农民创业最突出的就是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对此,应该加大农村金融支农力度,改革担保信贷制度,增加小额贷款幅度,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奖励资金等。同时,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收费用行为,为返乡创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1.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 就业指导 效果 影响因素 对策

[作者简介]徐明(1971- ),男,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生就业指导。(江苏南通226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当前高职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与调适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FYJY/2008/0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02-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纷纷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环节,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一系列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属就业指导的效果不佳。因此,根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高指导效果,成为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效果的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缓解就业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却发现取得的成效与付出不成比例,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成熟较晚且成熟度不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对此都不满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职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难见效果。我国现行职业指导体系中,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往往是第一次接触到职业指导,毫无基础可言。而较成熟的欧美等国家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涉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其起点是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在随后的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和职业实践阶段都有相应的指导内容,并非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指导的缺失,既丧失了职业意识启蒙的最佳时机,也增加了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难度,使得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仓促上阵,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就业指导。

2.内、外部的巨大压力扭曲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外部压力,制约着高职院校上规模、上档次,间接影响着就业指导工作的正常发展。一方面是基本建设任务重。另一方面是国家投资少,使得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极其紧张,困难重重,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的资金和人力保障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短,历史不长,学校工作重心往往向扩大社会知名度、争取生源、扩大招生规模上倾斜,集中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精力有限,造成客观上的“重招生、轻就业”。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生源质量低、教育管理难度大等难题,也给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3.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出现偏差。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充分重视并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往往对一些重要问题认识不到位,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一是对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招生、学校长远规划等工作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认识,不能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二是对就业指导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职能高于、优于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因此,也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所在。三是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简单化,认为就业指导的目的只是提高就业率,只要尽快把学生推上社会就完成任务了。四是未能深刻体会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的关系,未注重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就业、艰苦创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的求职、应聘技巧等方面。五是内部人员对就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一致,尽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但在其他部门或二级院系重视不够,导致有关工作安排难以协调和控制。

4.空泛化、形式化的就业指导内容和模式局限了指导效果。受各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空泛化和形式化等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贴近高职实际需要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不注重实际,缺乏模拟性的求职面试等训练,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指导过程缺少互动,过于呆板;三是指导体系系统性不强,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低年级学生指导不够,对毕业班学生则是一拥而上,大搞临时突击;四是个性化不够,两三百人集中授课,泛泛而谈,无法开展有效的个别咨询与辅导。因此,学生很难有实质性的收获,就业能力得不到明显提升。

5.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能满足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从数量上看已基本满足要求,但其专业化水平却远远不够。在我国,就业指导学本身尚未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正建立起来,其内容又涉及多门学科,综合性极强,所以,就业指导人员无法接受到系统、全面的训练,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同时,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在整支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少,他们工作量巨大,无暇顾及专业知识的钻研;而兼职人员则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主要工作和专业中去。因此,虽然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已相对固定,而且人数也不少,但其专业化程度还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指导的需要,难以实施高水平的就业指导。

6.滞后的理论研究制约着就业指导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应地制约了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工作,理论探索还远远跟不上实践工作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缺乏深度的调查研究,使就业指导政策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对当代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发展状况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高职学生就业的特点与规律以及高职学生就业原则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缺乏理论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得不到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着眼于高职实际的理论研究大多显得初级而零散,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有自身特色的高职生就业指导理论框架。

二、积极提高高职就业指导的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困扰,指导效果亟待提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推进运行机制、指导体系、课程建设和指导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切忌照搬照抄。

1.准确定位,建立协调、高效的就业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高职院校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下手,把握好两个关系,并形成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是处理好就业指导与招生、培养、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着力提高就业指导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联通性;二是处理好就业指导内部三项工作职能之间的关系,将指导职能置于首要位置来加以发展。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从机构和人员上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建设:应完善校、系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使系级领导小组发挥更大作用;应兼顾专职、专兼职、兼职三支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应深入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作,提升全体教职员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争取他们的支持。

2.统筹规划,提高就业指导体系的系统性。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其自身的工作范畴、规律和模式,又与学科及专业建设、教学与课程改革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不开。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实际,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講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相应地对各种形式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做出科学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组合,获得最佳效果。同时,应使就业指导从关注“出口”为主转向专注“过程”为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及早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准备。此外,应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重视人生观、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和成长道路的指引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择业观、职业道德和成才道路等方面的教育。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师资、教材、实施和教研等几方面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针对纸上谈兵、照本宣科和专业化低等不足,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加强引进和培训校内专职教师力度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精深的校外专家来校兼课;在教学载体方面,要改变简单改造后套用或直接选用本科院校教材的做法,组织得力人员,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编写出在内容和体例上都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有关部门要规范操作管理,把好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和计划制订、课程考核和教学督导等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研究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并由教研室牵头开展集体备课、课程开发与建设等相关工作。

4.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立足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包括自我职业发展的能力。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特别是要改革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增强指导过程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加大实践类指导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参与机会,使其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四要重视就业心理辅导环节,通过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

5.充分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技术,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已成为拓展教育时空、提升教育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崭新途径。高职院校应以工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流程信息化为要求,完善现有网络服务系统,强化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网的丰富性、时效性、实效性和联通性。为此,高职院校应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优化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配备高素质的网络就业指导人才。同时,应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促进网络就业指导的普及,培养学生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利用网络应聘的习惯并实现有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短信平台的应用,与学生尤其是在校外预就业的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送给学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尤其是在健全职业指导体制、缓解高职院校办学压力等方面,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乃至整个就业工作的完善、提高,还有待于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发挥引导、推进和监督功能。

[参考文献]

[1]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5).

[2]杜月菊.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5).

上一篇:采薇最新课件下一篇:语言活动我上中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