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公开课

2024-06-28

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公开课(精选11篇)

1.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公开课 篇一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震惊”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例,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3.有感情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探究文本。2.品读关键词句,感悟李四光可贵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

难点: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教法:借助多媒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从而理解课文。学法:以读为主,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谁能讲讲名人小时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名名人小时的故事。

1、出示李四光的头像,介绍李四光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及要求掌握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了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小时候从这个事件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学者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小时候有什么不平常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1)、什么让小李四光产生了兴趣?(2)、画出写大石头的句子,这块大石头的奇怪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发现怪石 教师指导朗读。(3)、这块大石头太奇怪了,有那么多的地方让人觉得奇怪,却只有李四光对它产生了疑问。你觉得小李四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善于观察

过渡:小李四光面对这块奇怪产生了困惑,它是怎么做的。课文的3-8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2、学习课文3-8自然段。

(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李四光一开始是怎么做的呢?谁能用一个字概括?(问)

(2)那么,李四光有哪些疑问,请同学们自读3-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他的疑问,用波浪线画出老师回答的句子。分析“也许”一词的意思。

板书:提出问题(3)指导朗读

(4)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5)小结:李四光注意到了这块大石头,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多么会思考、会提问题的孩子啊!

板书:勤于思考

过渡: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学习课文9-10自然段

(1)读后讨论: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多媒体出示: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

(3)这个时候,李四光的脑海又会浮现怎样的问题?他又会怎么做?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实践探究

出示: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4)试着抓关键的词语品读。

小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读懂句子的含义,读出了一个认真、执著、实事求是的李四光。板书:执著追求

三、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四、布置作业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发现奇怪————提出问题————实践探究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执著追求)

2.奇怪的石头 篇二

石头也能蹦蹦跳跳?或许小朋友们会持怀疑态度。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石头都是实心的,而且不能自己运动。然而有一次,科学家们把刚从海底采集来的石块放在甲板上。忽然,有的石块蹦跳起来,还有的发出了响声,而且裂了开来。这真是一件怪事!

科学家们十分惊奇,开始采样研究。结果显示,只有来自于死火山或者活火山所形成的海底山脉的石头才会蹦跳。这是因为,这些石头原来都是火山的熔岩,二氧化碳在这些岩石中的含量非常高,而在深海高压的条件下,它们里面的气泡会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当它们离开海底,来到水面上的时候,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高压。于是,这些石块就仿佛挣脱了束缚,欢快地跳起来了!很好玩吧?

响石

石头不仅能跳,还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像乐器一般。在浙江省的湖州附近有一个黄龙洞,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倒挂在这个小溶洞顶部的很多岩石却不同寻常。它们就是闻名天下的“响石”。如果用力敲击这些岩石,就如同在拨动琴弦,会发出十分清脆的声音。从不同的角度敲打的话,还会发出不同的音响。假如音乐家有节奏地敲打它们,还可以演奏出一曲动听的“响石乐”呢。

3.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公开课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二、说对教材的解读;

三、说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针对学生的质疑,总结有价值的问题: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以学定教,围绕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自主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研读问题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解决“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五、板书设计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李四光

巨石勤于思考

孤零零

严严实实执着求索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四

教案基本属性:

教案名称:《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案信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7课《奇怪的大石头》

文/张 阵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师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李四光的问题很有逻辑性,从中可以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综观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地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的。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难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课下收集李四光的资料。PPT课件。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三、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5.《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⒈学生搜集相关的冰川活动资料;搜集有关李四光的材料。

⒉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⒈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⒉简介李四光,

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⒉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⒊扫除词语障碍

陨石 地质学 突兀 第四纪 冰川 秦岭  长江流域

⒋齐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⒌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⒈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⒉划分段落

第一段(1):写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二段(2):写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

第三段(3―9):写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

第四段(10):写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四、写字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 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此外,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⒈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⑴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⑵讨论交流:

①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②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③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⒉感受好问精神

⑴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①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②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从哪儿看出来?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⑵李四光没有解开巨石之谜,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⒊感受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读后讨论:

①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②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①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②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③回到家乡,经过考察,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⒋小结:

⑴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⑵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的答案不能让他满意;又去请教父亲,父亲也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通过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⒈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讲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⒉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⒊总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四、课外积累

6.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篇六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从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明白了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想这么大的石头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而且连大人也说不清楚。通过这几方面,学解生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我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7.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篇七

回家作业:

1、预习第7课课文及生字词。

2、查阅李四光资料,摘抄1-2句主要信息,写在课本习题后的空白处。

3、借助词典或网络,了解“地质学、长江流域、第四季冰川”的意思。《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坑、考、秦等6个生字,会写“著、藏、悄”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著名、考察, 陨石、孤零零、遗迹、突兀”等个词语。长江流域、第四季冰川。(晚上查黑体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对话体会李四光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品质。

3、认识李四光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体会好奇心的重要意义。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说出李四光执着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掌握李四光探索大石头由来的过程,并认识到他是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

2、体会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读“坑 考 秦 域 遗 镇 转 陨”8个字。会写“藏,考,秦,震,卧,旅,纪”7个字。理解“著名,地质学家,孤零零,严严实实,”四个词语。

2、学生理解并自己说出李四光是个爱思考,动脑筋的孩子。

(一)谈话导入(上课前准备好生字抄写本)

(1)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名人故事,前面我们学习了发生在列宁和宋庆龄身上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发生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身上的故事。师:谁知道著名是什么意思?请3位同学来说。

生1:有名的。2 很有名气,别人都知道 3 闻名的,师;你说得很对,那你用这个词语来说句话吧!(看学生能否说出,若说不出,师给出格式:你可以按照“某某是著名的什么”。)再请这3个同学或另外2位来用著名说一句话。(5分钟)

(2)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请同学们把课下搜集的关于李四光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请3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每人2句话。学生肯定会说到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师反问:什么是地质学家?请学生来回答。(生回答不完整教师补充:地质学家是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构造及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学生资料如果有涉及资料袋的内容,师:我发现你找的和咱们课后的资料袋的内容很一致,你是不是从资料袋里找的呀!1生说是,师:你真会学习,知道利用课本的现成资料。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2生说不是,师。如果没有涉及:其实课本后面的资料袋也给大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刘老师就是参考了资料袋里的信息知道了李四光也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资料袋内容,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课文后的资料袋也给大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李四光也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资料袋的信息我们也要学会利用? 师: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到位,刘老师要表扬你们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叫做《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请一位学生来读,师:我发现你奇怪读的很好。你真读出了奇怪的味道。请你再来给大家读一读。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生2:读。师:我发现你强调了“大”,我听出来了,这是块

大石头,读的真棒。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奇怪的大石头)8分钟

(二)初读文本,扫清生字词。

师:奇怪的大石头,你们对这题目有什么疑问或想法没有,说出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1:题目为什么是奇怪的大石头呢,这块石头奇怪在哪里呢?2:大石头和李四光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师:板书“奇怪? 大石头和李四光发生了什么?”

师:那我们就去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文章讲了件什么事。(算上读课文留5分钟)(字词)

师:好,停下来吧,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自觉的读起了第二遍,你们真会学习。现在请大家看屏幕,这些字你会读吗?大坑 考察 秦岭 长江流域 转来转去(zhuǎn)遗迹 震惊(zhèn jīng)。我让坐得最端正的一列小火车来读。有人读错就请同学帮助她(先指出错在哪里再领读全班一遍)。继续开火车有错就改(开四列),师:我们男生女生再来比一比,看谁读的又准又洪亮。男生先来,女生读一遍(要求:坐端正读响亮)。(时间

3分钟)(分段读填空)师:把这些生字放进文章里你还会读吗,我请10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段。坐端正举手,指认读。对其他同学要求:1,听听他们有没有读错。2,文章讲了什么事? 师:总共10 自然段,请10位同学来读,读完了同学来帮他指正错误。

那么文章讲了件什么事呢?把空格填满“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就去_____________。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

生: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 产生疑惑,跑去问老师和爸爸,老师和爸爸也不知道答案。长大后,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石头的来由的故事。(时间 5分钟)。

(三)解决文章第二段内容

师:上到这里,咱们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呢,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呢?大家来读一读第1、2自然段,划一划它奇怪在哪里,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1:这块大石头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师追问:你为什么划这句话,生:因为他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我觉得很奇怪。

师:嗯,我也觉得这很奇怪。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块石头怎么样?

生:只有一块。

这块石头很孤单,周围都没有别的石头和他做伴。师:哪个词语表现出了这一点呢?生:孤零零。师:你能用孤零零说一句话吗? 师;你带着感情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我请做得最端正的 第一大组来读一遍,师:第二和第三大组一起来 师: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2: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师:这句话能看出什么?生:这个石头很大所以很奇怪。师:哪个词语表现了他很大?生:严严实实。

师:什么是遮的严严实实的? 生:藏得很好,一点都看不到。

师:好大的石头啊!师比划,这么大够不够(故意弄小)生:不够!师:你来比划一下。

师:还是不够大,再请你来想象一下有多高多宽。生:可能会有。。。这么大吧!

师:我们看一看插图。多大? 生:将近两个人的高度,也很宽。

师:这么大,难怪能把他的身影遮的严严实实的。体积大,这是它第二怪。

师:请你带着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师:我请翟俊华来读一读

师:我觉得遮得还不够严严实实。谁再来读一读? 师:遮得可真严实啊!我请第二大组来读一读。

师:真实块又大又孤单的石头。带着感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屏幕显示)“这块巨石”预备起:这块巨石孤零零的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生3: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师:哪个词让你觉得石头与众不同?

生:几百年(板书)

师:从这个词我们能够看出来这块大石头的时间„„ 生:很久了。

师:这是它第三怪:历史久。从上面几个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这块大石头确实很怪,难怪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很大的兴趣,并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什么疑问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2~8段,找出李四光提的问题,并做上标记? 师:李四光提了几个问题?用手势告诉老师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我有个问题哎,这么多小朋友和他一起玩捉迷藏,怎么只有他提出这个问题呀?(指名回答)

生:因为他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生:他善于发现问题。师:真棒!老师发现你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这个爱思考的孩子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呢?冯轩,你来读一读。他读完后呈现: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评价冯轩:我觉得还不够爱思考,徐玮含,你再来读一读。

师:你读的真棒,我听出了李四光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3分钟)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我先留个疑问,请同学们看黑板。

(四)写生字(8分钟)藏 卧 旅 秦 纪 考

师:先给这几个字组组词。师:这几个字有哪个比较难写?

指名:李俊豪,在写这些字时,你有什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藏字很难写,师相机指导笔顺,带领大家书空。找人来说一遍。立刻准备好生字抄写本写藏3遍。卧的笔顺。

旅这个字哪里需要注意?指名回答。藏,卧,旅,立刻写在本子上。

秦呢,最后一笔是个点。考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道横。纪是形声字,右边是己,自己的己。学生抄在抄写本上。写完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大坑 考察 秦岭 长江流域 转来转去 遗迹

震惊 开四列,再齐读一遍(3分钟)。

二、学生质疑,(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李四光给我们留了几个疑问

(生:3个问题)你来说一说你找到的三个问题?

生: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3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二)师:(出示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三个问题,想一想,从这三个问题中,能看出少年的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提的哪个问题看出来的? 预设:生1:我认为李四光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师:你是从他提的哪个问题看出来的? 生:第一个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你能连起来说吗?把这个问题回答完整。

生:我从李四光提的第一个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师:说得太精彩了!善于观察这个品质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李四光和很多小朋友玩捉迷藏,只有他发现这块大石头很特别,说明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师:你说得对,善于观察就是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事物。李四光还有什么品质?你从哪个问题看出来的?

生2:我从李四光提的第二个问题: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发现他是一个敢于提问的孩子。

师:对呀!李四光敢于向老师问问题!第三个问题又能看出李四光什么品质呢? 生3:能看出来李四光爱动脑,勤思考、善于分析问题。

师:你说得真准确!李四光的问题问得一个比一个深入,特别是第三个问题,有他自己的分析、推理、判断、思考,你能试着问一问第三个问题吗?(出示课件)读出不同的语气(心里默默想---追问,刨根问底—边分析、边推理)

(三)师:我们再来看看老师的回答!老师怎么回答的? 生: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师:从老师的回答中,你能听出什么? 生:老师不确定 师:你从哪个词判断出来的? 生:恐怕、听说、也许

师:是呀,刚开始老师也是在猜测,拿不准,到后来完全被李四光给问住了,这时老师也许会有点———— 生:不好意思、难为情。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老师与李四光之间的对话呢?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生汇报。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对话,一边读一边想,这段对话在格式上与前面课文中的对话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提示语

师:同学们也很善于观察!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两个

人有特别频繁的对话,你一言我一语的,我们可以不用提示语,每人的话为一段,这样的对话不仅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再写作文时,也可以这样写。

(四)过渡:

师:当然,老师的回答并不能解开李四光心中的疑团,他又去问爸爸,可是爸爸也不知道,难道这个问题就这样算了?没有,这个问题在他心中一直问了很多年,从(他小时候)一直到(他长大再次回到家乡),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被李四光遗忘,反而这些问号变得越来越大!

师: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这块石头是怎么来的? 生:这块大石头师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师:他是怎么弄明白的? 生:去英国学习了地质学。

师: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快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这两个段中有很多地质方面的专业术语,你能抓住一些关键的术语提出问题吗?

生:什么是地质学?冰川怎么推动巨石旅行?第四纪冰川是怎么活动的?

师: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抓住关键词语提问题,希望你们也能像李四光一样有了问题后,不要放弃,要一起探究下去,直到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总结全文

8.2_奇怪的大石头_教学设计 篇八

1.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震惊”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2.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震惊”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3.教学用具:PPT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和文学家高尔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幻灯片真李四光资料照片。

师:李四光原名叫李仲揆,他名字的由来非常有意思,当时家境十分贫寒,十四岁那一年非常幸运的得到了去日本学习的机会,因为在填表的时候一时紧张,把名字一栏填上了十四,因为当时家里穷没钱再去拿一张表,他灵机一动把十改成了李,后来觉得李四不好听,随后他在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字,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他是不是非常的聪明呢?

过去很多外国专家都说咱中国没有石油,中国用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李四光发现我国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证明我国地上一定有石油,这一研究结果,震惊了全世界,使许多国外专家对中国地质学家刮目相看,可是你们知道吗?李四光这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居然跟他童年的一块大石头有关。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第七课,一起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新知构建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自己回家都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是不是按照老师说的三读课文步骤预习的呢?(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2.再读课文把书中不懂得词,句用铅笔画出。3.自学生字,不会的标注拼音,大声朗读课文,读懂文章讲了是件什么事情。)生:是。

师:那老师来看一下同学们自己预习的情况怎么样?大家看大屏幕,读一读:大坑 考察 秦岭 流域 遗迹

震惊 陨石 奇怪 悄悄 躲闪 兴趣 历史平整 推动 旅行 专门 研究 成果 著名 突兀 冰川 捉迷藏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方法:(齐读,指读,排火车读)有不对的纠正读音。

师: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快速抢读,看看大家谁摘的苹果最多? 播放课件:摘苹果游戏

师: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回去都认真预习了。

二、感知课文内容。

师:那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事情吗? 生:李四光

师:非常好,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呢?在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可以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发生了什么事情来概括。

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会告诉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内容呢? 提问学生,然后给予总结。(PPT展示)师:大家一起来填一填,概括一下全文内容。

PPT:课文讲了李四光小时候(),问(),还是没弄清楚。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的故事。师:同学们预习的都非常的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块奇怪的石头。PPT课件展示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块石头奇怪不奇怪? 生:奇怪。

师:那李四光看到这样的石头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李四光提出了什么问题?快速阅读完看看那位同学最快找出来。

PPT展示: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让我们再默读课文,找一找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呢?找出来的同学,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找全了没有? PPT: 第一怪: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第二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第三怪: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第四怪: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李四光发现了石头的“怪”。他又去像谁请教这个问题了?他们都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说说李四光向谁去请教这个问题?他是怎样想的呢? 生:老师,老师说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师:他相信了吗? 生:没有。

师:他为什么没有信老师说的话呢?

生:李四光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有卧进去呢?

师:大家一起看大屏幕一起吧空着的地方填起来。

PPT:李四光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 师:李四光问了老师,还问了谁?他又是怎么说的? 生:爸爸。师:那老师和爸爸都说不清,李四光师是不是就放弃求索了? 生:没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呢?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后两段,老师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快找出来。学生默读,抢答。

师:好,第 组的同学最快举手,请你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生:“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知道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师:“后来呢。”

生:“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师:李四光在看到这块大石头以后并没有放弃求索,而是思考了很多年,最后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从秦岭来的。师:怎么来的?

生: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师:读到这里谁能说一下李四光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生:有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敢于提出问题,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贵品质等。师:我们一起看了解一下相关知识,看看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PPT展示 知识点学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这节课里面的一些小知识点。PPT展示: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字,多音字。随堂小测验: 考察 考查

1、爸爸到国外去()。

2、期末要进行语文和数学()。巧添修饰语:

()的脚步声()的脚步声()的地质学家()的地质学家()的历史()的历史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 拼音,字形,书写,组词。

师:课文学习完了,我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想呢?

生:李四光凭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取得了震惊全世界的科研成果。正如牛顿所说“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师:那如果我们现在李四光爷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呢? 生:。师:老师的心里话 PPT展示。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名字叫什么来? 生:《奇怪的大石头》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也带来了几个带石的词语,希望大家多多累计一些知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PPT展示

生:点石成金 飞沙走石 落井下石 炼石补天 水落石出 石破天惊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9.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公开课 篇九

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即提出一个小问题,就会有小进步,提出一个大问题,就会有大进步。提出的问题越多,进步就越大。没有问题的同学可能是你全懂了,呆会儿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就由你来答或者是你没有一点进步。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划出你的疑问,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谁的进步最大,好吗?

生:读课文,认真批注。师巡视。

师:哪一个爱思考的孩子先来发言?

生:这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怎样来到这里的?

生:这块大石头是从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生:那“这里”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这里”指的是李四光的家乡,我从资料中得知李四光的家乡在湖北黄冈。

生:这块石头究竟是什么时候被带过来的?

生:老师不是说了吗?是第四纪的时候,大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生:那究竟是哪一年呢?

(看来,这位同学不问出个具体的年月誓不罢休)

(学生们个个沉默无言,眼神里充满了疑问。)

师:这位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的学习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关于这个问题,课后我们去查一查,好吗?

生:第四纪冰川怎么只带来了一块大石头呢?

生:是呀,这里怎么只有一块大石头呢?(同学们纷纷向我发问)

师:我想,这是这块石头与这个地方的缘分,是缘分让这块大石头来到了这里。其余的石头大概与这个地方缺少缘分吧。就像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是缘分让我们相聚、相知,我们彼此间应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才是啊!

生:老师,这块大石头怎么这么大,它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备课时还真没有想到,情急之中,我把问题推给了学生。)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呀?谁能答出来,谁就是这位同学的老师。

(谁知,学生们一个个都皱着眉头,连连摇头,用疑问的眼光看着我,等着我给他们指点迷津呢!可我也不太清楚啊,怎么办呢?没办法,只有推到课后去完成了。)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的很棒,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教学反思:

10.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公开课 篇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泥土和石头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泥土和石头》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头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做泥团

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参加国培所上的一节公开课。幼儿是从培训所在地幼儿园找的大班的孩子,课堂上幼儿很兴奋,参与也很积极。幼儿通过看、听、闻、做对空气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在空气娃娃的制作中,也懂得了废物利用。这节公开课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学员的认可。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泥土和石头》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205字。

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威向前冲》》: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威向前冲》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寻找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相像的地方,体验亲情血脉之情,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宝宝的由来,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小威向前冲》教案吧。

11.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篇十一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作为老师,他用自己的推测回答学生的提问。“想了想”“恐怕”“听说”“也许”这些词反映了老师的谨慎。现实生活中,在面对学生的提问而当自己又没有确切把握时,我们是否也这样对学生敷衍塞责?面对李四光的穷追不舍,老师无言以对。读着这部分内容,我陷入沉思:今天的孩子,拥有超强的媒体轰炸与信息输入以及越来越先进的信息搜索技术,作为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启发他们去发现、去思考?或许,你我的学生会成为李四光这样的人。为人师的我们,又该如何让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引领他们迈向知识的海洋?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第六条指出,教师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上一篇:我长大了 作文500字_优秀作文下一篇: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1-5知识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