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座谈会大学生感想(精选7篇)
1.北大座谈会大学生感想 篇一
学习大学生座谈会感想
学习完大学生座谈会的资料,感觉这些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虽然简单,但基于现实,说明了大学生们的踏踏实实立足于基层的端正态度和发现细节问题的能力。有的涉及到公司市场重点方面,也说明了学生们有着大局意识,能从公司政策和战略方向考虑问题,积极思考。不管成熟与否,都启发着我们这些老员工,要在思想上要紧跟公司思路,也要用大的思维,处理细节问题的心态来管理,处理车间事务。
现在分公司也有几名大学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作为他们的领导,因地制宜、知人善用是发挥他们最大价值的前提。针对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中,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他们的能力,以便他们得以快速的成长。
在工作中,越是要求严格,便越是对他们的关爱,能加快对他们的培养。这些学生初来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反差往往让他们在劳动纪律方面有所涣散、团队合作方面有所匮乏、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有眼高手低的现象。基于过渡期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培养他们从小事做起,先做容易的事情,并持之以恒的去做。这样就能培养出他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公司内部学习企业精神、开班会、周会等管理学习活动时,让他们积极参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公司理念、精神会慢慢渗透到这些茁壮成长的新生代员工中,以后长成参天大树时,便能源源不断的带给公司新的力量。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也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让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来,在实践中学习,改正、成长。
在生活上,经常和学生沟通,实际解决他们的问题,能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公司也强调用感情留人,加深和新生代的感情,在生活上、学习上关爱和照顾他们,他们会产生归属感,以厂为家,日后便会有主人翁精神。
大学生思路活跃,看待、分析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性格不同,做事方式也不一样。在一些方面,我们的固定思路受到冲击,而事情结束后,他们的一些思路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学生理论知识多,且理论之间也有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知识和新思路是我们老员工要认真学习的。学习了他们身上的优点,在实际中再经常反省自己的工作结果和思路,我们自己的管理能力也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总之,大学生代表了新生代的力量,有激情、梦想和抱负,有思想冲击、目标和动力,这些让我们耳目一新,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而我们老员工往往厚积薄发、踏实稳重、做事干练,但做事方式可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我们学习大学生的优点,在工作思路、工作激情上提高自己,而我们也要教导新员工一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小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会互补搭配,相互虚心学习,我想工作一定会越来越顺利,我们的业绩也会越来越好。
董召勇2012-4-25
2.北大座谈会大学生感想 篇二
宪法——周叶中那本红皮。王磊可能好几年不出宪法题了,现在的命题老师应该是张千帆,因此以前只靠一本《宪法的司法化》就能应付考试的时代结束了。张千帆自己也出了本书,叫《宪法学原理》吧,但好像和考研要求的风格不太一样,我自己用的还是周叶中的书。还有,宪法一有风吹草动,大家最好还是注意一下,我就准备了04年修宪专题来对付。今年的“人权入宪”也被我压上了。
行政法——我用的是姜明安的自考行政法教材。这一本就够了。姜老师的大红皮行政法刚出了第2版,大家应该看看。行政法最重要的是那几个成文的法,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对行政法新出的部门法,大家应该认真准备。例如今年我就对《行政许可法》做了专题总结,做案例分析时用到了一部分。今年新出台的《公务员法》等大家也该注意。
刑法——陈兴良的《规范刑法学》,一是这本书的总论写的比双杨那本深,二是分论也比较新,三是陈兴良老师对考研命题的影响力显然超过杨敦先老师(杨春洗老师已不幸仙逝)。综上三点,我没有用双杨的《中国刑法论》,而是用了《规范刑法学》。还有,刑法一定要学会给自己找重点罪名看,挑20-30个就够了,谁也不可能把400多罪名都整明白吧。
刑事诉讼法——汪建成的书。上辅导班的时候,汪建成老师说自己要去耶鲁大学当一年访问学者,但我还是用他的书当基本教材。那本书短小精悍,我很喜欢。但如再补充一些政法大学出的刑事诉讼法教材(政法的刑事诉讼法是现在的NO1,教材也非常全)的资料就更好了。但是,从这几年命题的风格来看,做北大的刑事诉讼法试题,单纯靠教材肯定不行,一定要补充一些论文和前沿问题才行。我就用了陈瑞华老师的书,对今年出的“检察官的诉讼地位”和刑讯逼供的题答得很顺手。当然,大家又不能仅仅守着陈瑞华的书。我的复习对策是,上一些比较好的学术网站看一看,对刑事诉讼法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刑事诉讼法几项基本制度的完善问题、证人的保护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超期羁押的对策等等)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分为20-30专题,每个专题可以收集一篇你认为比较好的论文(不一定是北大的),记住要点,在对照陈老师的基本理论,加以润色。这样,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基本就逃不出你压的范围了。
国际法——白桂梅的人大远程教育的《国际法》。关于白老师,我上辅导班的时候听说,她04年最后给大家讲了40个知识点,一个也没有考到。这证明了北大的老师确实只是给你进行法学的辅导,而不是考研的辅导,是不可能漏题的。因此,寄希望于辅导班漏题的人是不可能的。05年,她也是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但我都觉得不好:王铁崖的书,我觉得晦涩难懂,知识点不连贯,而且一些理论有空白,比如说近年一些题完全找不到答案;端木正的国际法我也有,但我只是把它当作参考书,而没有细看。白桂梅老师编的人大远程教育的《国际法》则简明易懂,知识点都很明确的列了出来。当然,准备国际法必须有对国际政治的敏感度,今年的“联合国宪章的修改程序”就与联合国改革,小日本要入常有关,可惜我没有想到。
民法——魏振瀛的《民法》,我还补充了人大王利明的《民法》。
民事诉讼法——潘剑锋的《民事诉讼原理》就够了。潘老师的考题基本不离书。法理学——周旺生的蓝宝书,一本也就够了。但至于像今年的“论述在中国建立判例法制度对法制建设的特殊重大意义”这类的题,一方面应该好好把握蓝宝书上关于两大法系区别这一部分,另一方面还应该看看北大其他一些法理学老师的专著、论文。
经济法——经济法是非常不好把握的。我在对北大04年考研试题的分析中认为,北大的经济法仅限于经济法总论、财政税收法、企业公司法、金融法和竞争法。现在看,这个论断还是成立的。我在初试之前用的书是杨紫煊的《经济法》、盛杰民刘剑文合著的自考教材《经济法》、甘培忠的《企业与公司法》、张守文的《税法原理》和吴志攀的《金融法概论》。原以为准备得非常充分了,可考试时一看到“我国公司法的商业判断规则”和“何谓税收优先权制度”,当时我就觉得花在经济法上的时间白费了。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我一方面全面更新装备,又买了刘剑文的《财政税收法学》、朱崇实的《金融法》、种明钊的《竞争法》、刘剑文的《税法基本理论》和人大版的经济法(第2版),认认真真读了一遍张守文的《经济法理论的重构》,同时针对经济法不仅考察教材(或者说是不考察教材)的特点,我又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期刊网上收集了大量有关经济法的热点论文。通过对教材和论文的双重把握,我的复试还不错。我的经历说明:对经济法来说,考研的人必须准备论文来应对。
国际经济法——邵景春远程教育的《国际经济法》、陈安的红白皮的《国际经济法》和司法考试指定教材中的国际经济法部分、王慧老师的《国际私法》。与经济法一样,国际经济法也是这两年才纳入考研范围,大家对它都不好把握。我也在它身上下了很大功夫。
当然,以上很多科我只列了一本书,并不代表我只看了这一本或只有这一本,只能说我认为这一本是最好的(只对考研而言),我还参考了大量其他的书,但仅仅是“参考”。
三、个人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只是把自己的谈一谈,大家随便看看,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吧。还有,一个人如果考试成功,他可能会把他所用的所有方法都认为是使其成功的因素,换言之,他可能分不清哪些是好方法,哪些是效率低下、收效甚微的笨方法。例如现在的我,就不好认为我的哪些方法是不科学的,大家一定要鉴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虽然我很早就决定考研了,可认认真真看起书也就是从大三下学期三月开始的吧(之前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三月、四月、五月,整整三个月,我的感觉就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花了5、6天看了宪法,觉得记得差不多了,又开始看刑法,等刑法看得差不多了,可发现宪法的东西全都忘了。复习的效率也很低下,那几个月,我一共才复习了宪法、刑法、国际法三科,就算期末考试时还复习了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那也才是四科(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对05年考研只是“国际经济法”一科的内容),对法理、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我连书都没有摸过。我的基础本来就不好(大
一、大
二、大三上学期比较懒散,自习室都很少去,大二下学习又因为“非典”回了家,相当于度假了),这样下去能行吗?我经常问自己。
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转机就发生在国际私法课堂上。我们的国际私法老师是王慧,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份国际私法应知应会内容,上面非常详细的罗列了国际私法上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当然,只有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为了背诵方便,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把内容都整理了出来。后来,这份资料在法学院基本人手一份。有的同学开玩笑跟我说,我要是肯下工夫把每科都整理成这种形式,那考研还不是a piece of cake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在暑假回家和回北京参加考研辅导班的这段时间(前后大约3个月,另外,我还不断不定期的整理新内容添加进来)里,真就把各科整理成了复习题的形式(唯一的例外是民法,民法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复习方式,知识点太多了,没法完全展开)。我这么做是基于以下一些“理论”:
1,我收集整理的复习题包括:(1)我从各种途径收集的北大老师出的复习范围,比如远程教育那套书,书后都有一个复习范围,把每章的重点内容变成问题的形式提问,我把这些题的答案都整理了出来,再比如,北大法学院主页上有精品课程,老师也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这些题也是非常好的复习题;(2)还有北大历年的考研题,有些考研题,我认为还有再出一次的可能,也将它们整理了出来;(3)还有其他一些大学的历年考研题,有的非常经典,给人另一种不同的启示:原来这个地方可以这么命题啊!我也把这些题精选了一部分作为我的复习题,对照书本整理了答案。(4)其他一些法学考试的试题,比如法律硕士考试、自学考试。(5)我看书的时候,觉得有必要整理成答题语言或专项总结的地方。
2,之所以费这么大劲,要把书上的话整理成答题语言,是因为我认为:看书和考试并不能等同。一个人可能看了很多书,但如果他没有从答题的角度来整理自己的语言的话,一旦他答起题来,很可能还不如看的书不如他多、不如他深,但对考试比较有研究的人。而且,越是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你手里有一本自己整理的复习题,背起来会非常的快(我就是这样的,最后两、三个月,我把自己的笔记背了不下十遍,在短期内加深了印象)。另外,老师的命题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他可能也会借鉴以上我说的复习题范围,因此,这样整理复习题,也是给自己压题。(事实证明,我的压题还是比较成功的,A卷10道题我给自己整理出了7道题,并在考试前都看了1遍)
3,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把两本以上的书整个在一份复习题笔记之中,更简明,更容易让人产生信心。比如说,税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张守文认为有3点,刘剑文认为有4点,我的笔记谁也别得罪,就把两者的观点给融合了。否则,一会看张守文的书,一会再看刘剑文的书,肯定会造成观点打架,最后可能哪一个也没有记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笔记的主干是我用的基本教材上的内容,我还可以把大量参考书上的资料补充进来(我的笔记是电子版,因为要不断修改、添加,我也没有把它打印出来),这样下来,我的笔记可以说既融合了各家不同的观点,也融合了好几本书的精华(当然,基本教材有论述的地方依基本教材,没有的空白点用参考书补充),可以说是非常全了。
4,为了破除我在上文提到的复习局限性问题,我不断地补充新材料,比如我看书的时候又发现了某个知识点应当总结而没有总结,我会立即把把整理在笔记上。这样,每天都会有新鲜血液输入我的笔记,我的笔记就有生命了,而不再故步自封。这样做,也会促使我带着问题看书。
除了用整理复习题的形式来复习和冲刺外,我还为自己制作了试题分布来指导自己复习重点。北大考研要求十多本书,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是没有办法面面俱到的复习的。因此,我想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做试题分布。具体而言,首先我会把各科试题收集整理全,然后再把教材的目录整理出来,然后,把历年试题由从近到远的顺序分别编入教材每一章乃至每一节的目录下,这样,每本书的重点章节就一目了然了。到冲刺的时候,我就是只复习这些重点章节里的复习题的。考研嘛,本来就是一个放弃的艺术。一方面,你要学会放弃,一页书都不敢不看肯定是不行的,要放弃;但这种放弃不能是瞎放弃,只能是有艺术的放弃,必须在真正了解哪些是老师热衷命题的章节,哪些是老师根本就不理的章节后才作出取舍。
还有,大家不要忽视了案例分析题的训练。北大法学考研里出过案例分析的科目有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等,很多人天天看书,缺乏对案例分析的训练。而案例分析实际上与司法考试要求的案例分析比较近,一方面要求你具备基本的法学知识,另一方面,你必须掌握很细的法条。而很多考研的同学热衷于各种理论,对法条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案例分析上栽了跟头。而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先不说什么学以致用,单在考研里案例能占60-70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案例分析当作一个大工程来抓,一方面多看法条,一方面,最好参考一本司法考试的案例书,学习上面的分析方法和答题语言,我用的是张能宝的书。(当然,我的今年的刑法案例算是完了,答得一塌糊涂,现在一提,眼泪都哗啦啦的。)
除了学习,大家要学会放松。天天在书桌前背书,反复与自己的遗忘曲线作斗争是很痛苦的。大家应该学会奖励自己。比如说,学习累了可以出去转几圈,一周去某个喜欢的地方远游一次等等。但不推荐男同学打游戏,打游戏这东西,既不休息脑子,还累眼睛,我们需要的是户外的新鲜空气。到了一定时期,好像是“复习疲劳期”吧,有的人就是学不进去。比如我在11月初和12月初各有一周左右,就是不想学习了。怎么办?那只好放纵自己了。11月初的那几天,我发现自己好像在学校学不下去了,于是就买张火车票,背着电脑和一些书回了家,在家里的感觉很温馨,好像又回到了高考的时候,我又能看书了。可到了12月,随着考试的临近,我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远没有完成(这是我的一个毛病,永远完成不了自己的计划,可能是我的计划太僵硬了吧,再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啊),我又有点闹心了,于是我就在老家到处游走,天天出去转,这样转了1周,就又能回到桌前看书了。我没有好的方法来克制自己“复习疲劳期”的到来,干脆就放纵一下自己。过了那几天,人也就可以看书了。而且,也正是那几天的悠闲,让我觉得考研也不光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有美好的时光可以回忆。
四、复试
1,我的专业选择——经济法
11月考研报名的时候,我填报的志愿就是经济法。当时报经济法的原因:一是自己比较了近两、三年的法学硕士入学成绩,在比较热门的国际经济法、民商法和经济法中,经济法是相对好考的(具体数字不列举了),尽管相差的并不大,但我还是更愿意求稳;二是北大经济法是国家重点学科(经济法有两个重点学科,一是北京大学,二是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会会长吴志攀(他现在仍是经济法学会会长,尽管他往往带国际经济法的研究生)、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文教授(他当选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现任北大法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人长得帅,前途无量)、财税法学会会长刘剑文教授以及其他一批国内知名学者都在北大笔耕不辍,从我以后想投身学术的角度来说,北大经济法可以说是完美的选择了;三是经济法属于新兴学科,并不像传统的民法、刑法那样很难搞出新成果,同学也都认为,经济法的论文算是好写的,同时,经济法又不完全属于理论学科,在具备比较好的理论功底之后,出去搞些兼职并不困难。因此,经济法是对我这样一个既对理论感兴趣,又愿意学以致用的人的不错的选择。最后,经济法招的人也不少,原计划招15个,后扩招1个。
我报志愿的时候曾对民商和国际经济法都动过心,不过最后仍选择了经济法。民商也是既有理论又有实务操作的学科,也是考研的大热门。但一方面,民商经过长期的发展,理论相当完备,后学者想再搞出些名堂恐怕很难,而实务上,我更对公司法、金融法之类的实务更感兴趣。而北大的民商在学术实力上也确实不如人民大学等老牌民商强校。这些使我最终没有选择民商法。国际经济法也是考研的大热门,但是考研招的人实在太少,一共才招6个(后扩招1个),而且从考研、保送两方面考虑,国际经济法共招13个,其中本校保送3个,外校保送3个,考研计划招6个,后招7个。这样,很明显看出,北大的国际经济法的老师喜欢的是保研(本校加外校)的人。(经济法则共招18人,其中本校保送1个,外校保送1个,考研招16个,呵呵,证明经济法的老师更偏爱考研的人),而且国际经济法可能对英语的较高的要求,这点我也不行。
等到初试成绩出来后,北大法学院又给每个上线的人一次再报名的机会,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经济法。
补充一点,经济法今年的初试成绩让我大跌眼镜,举个例子,整个大排名的前2名报的都是经济法,前10名有4个人报的是经济法,我的成绩在民商排第10(招19个人,后扩1个),在经济法却排倒第2(第14,招15个,后扩1个)。可见经济法今年一改往常不如民商、国经的势头,大大热了一把。这势头能否持续下去,我可说不好。
2,复试笔试和面试经历
北大今年招70多一点的研究生,有90多人来参加复试。可见,复试的发挥还是很重要的。我在3月7号晚上知道了自己的初试成绩,估计自己能参加复试了,于是从3月8号到4月26号复试前,我又兢兢业业的看了二十天书。(寒假过年和2月底回到北京时,我根本就没有心思看书,把初试背的基本都扔了)
复试与初试不一样,初试强调的是你知识的全面,因此没有太偏的题(除了经济法和刑事诉讼法外,你可以不看论文),而复试则考察你对你所报的专业的理解深度,因此不看论文是不行的。经济法复试笔试题是:
1,经济法学理论创新及其对法学研究的意义。(25)2,比较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与公司法的异同。(12)3,如何判断公司董事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12)
4,从财税法原理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税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和合法性。(18)5,知识经济与规模经济对反垄断法市场支配地位理论的新思路。(18)
6,案例分析。你是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了股票上市而制造假账,有关中介机构都明知此事,其中就包括某律师事务所。股票发行1年后被证监会发现。假如:(1)你并没有直接参与制造假账,你是否会承担责任?如果是,承担的是何种责任?(2)证监会对已经发行的股票会采取什么措施?(3)投资者因为虚假陈述行为而受损,要求赔偿,试从实体和程序两个角度简要分析。(15)
这些题(除了案例),都是经济法理论上的热点,与博士入学考试题相比,也没有老师鲜明的个性,我因为准备了大量论文来应对复试,因此感觉答得很顺手。
复试面试的形式:每人不超过15分钟(实际上好像10分钟都是长的,进去后先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从一堆题里抽出2道题,不许准备,直接回答,答完后,老师可能对题进行补充提问(尤其老师研究的方向与那道题有关),当然,也可能不问了。如果抽的两道题中有不会的,可再抽1题,但打分的老师会给你扣些分。我抽到的面试题:1,银行对存款人的保护。2,最高额担保的含义。可以说,我抽到的题还真是挺简单的,答得也比较顺利。相比之下,有的同学抽到的是“外国公司职工民主管理模式”,有的是“计划和计划法的关系”、有的是“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区别”,有的是“中介组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抽的是这些题的话,那我可就算完了。
3,英语听力加试
05年考研初试英语中取消了听力,改为由各大学在复试中进行,北大也因此修改了复试规则:初试500分,占录取总成绩的70%;复试笔试占录取总成绩的20%,复试面试占10%。这三项加起来已经是100%。但英语再占3分,也就是说,录取总成绩是103分。可以说,听力到复试进行实际是对听力能力要求的退步,因为各个大学恐怕是不愿到复试阶段用英语听力来淘汰学生的(大家过关斩将的到了这个地步,容易吗!)。因此,听力的内容很简单,语速也就是高中时练听力时的说话速度,题型也不是填空等主观题,全都是选择题,一共是30题,这样比较方面计算成绩。还有,没有听力不及格取消录取资格等说法。
结语
3.团员青年座谈会感想 篇三
——————团员青年座谈会感悟
2016年5月5日,我有幸参与了宁夏西干渠管理处组织的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团员青年座谈会。虽然时间稍晚了一天,但是我们团员青年澎湃的热情不晚,青春探索前进的激情不晚,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纯情不晚。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今时今日,同样正青春的我们在团员青年座谈会上,畅所欲言,激情豪迈,结合西干渠管理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新想法,新方向,比如渠道水量调度灌溉信息自动化建设、水费征收规范化管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双边利益等。我们与60、70、80年代的处领导干部一起,挣脱年龄的束缚,碰撞思想的火花,描绘出管理处青年一代的发展蓝图。最后以张伟处长为代表的管理处领导给我们团员青年指明了方向:第一要关注单位的发展;第二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第三要脚踏实地干好岗位工作。我们的心态要由爱一行干一行转变为干一行爱一行、坚持的心态。
作为一个青年团员,我想借“五四座谈会”,谈谈我的些许感悟。三年前的我在新疆和田水利基层岗位工作,那时就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水利行业的艰辛,总能听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些词语来形容我们水利人。如今,我来到西干渠管理处工作已近两个月,作为引黄灌溉的西干渠基层职工,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更加意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水利人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要坚守的东西更多。
第一,我们要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做健康的水利人。每天,微信步数排行榜一直被我们所占据,昼夜的渠道巡护让我们已经习惯了夜的黑,忘却了害怕,忘却了孤单,来回几公里,只为保证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每天计算水量,汇总灌溉面积,反复校验每个支渠每日的水量及总水量。为了给灌区群众提供最准确的水情数据,有时候要扛着仪器一遍又一遍测量渠道水流流速。除此之外,翻地、浇水、种菜、养猪养鸡……这些都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来支撑。
作为水利基层人,我们的确很辛苦,甚至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没有了与恋人烛光晚餐的慢聊,错过了孩子每天的成长,但我们淳朴、善良、可爱、无私。正如张伟处长所说的大家进了西干渠的大门,彼此就成为了一家人。作为一家人,我们只有拥有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第二,我们要弘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做有责任感的水利人。理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青少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的力量,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不渝并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增强责任意识,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我们要加强自身学习,创新工作思路,做不断进取的水利人。汉代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工作刚起步的我们,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发奋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向书本学习,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总结经验,努力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创新”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个人创新推动行业创新,行业创新推动社会创新,社会创新推动国家创新。
第四,我们要加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做有道德的水利人。“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团员青年要以德修身,带头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多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事,真正尽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为构建文明水利单位、文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支委下班开座谈会感想 篇四
其实,很早就有一种想法,便是高年级同学到新生班级或是低年级班级进行一次深刻的聊天,让高年级同学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感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给低年级同学作为一个参考,让他们明白自己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身为大四的我来说,我有种感受,就是过去三年没有明确的目标,尽管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们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但是当时身为新生的我不可能知道大学里有什么要发生,我们要怎么去做准备,因为大部分的新生都会觉得大学里很轻松,其实不然。而且他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确实需要高年级的同学去引导,助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当然,不只是助班!
我们第二党支部书记王x同志召开了支部委员会议,讨论了支部委员带支部党员下班开座谈会,个人来说,内心很激动,非常支持这种形式,通过与新生班级的聊天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大家互相交流该怎么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当然作为支部委员,首要任务是要新生明白和了解党支部的一些基本事宜,让新生们对于入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可以为以后的推优入党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而且,通过座谈会的开展,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为他们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从而使团支部与党支部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有利于党组织发觉更多的优秀后备力量,为支部的发展添砖增瓦。
11月9日,我和范x同志在12级安全工程一班座谈,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帮朝气蓬勃的学生,整个座谈会过程都没有出现尴尬场面,气氛十分活跃。
我与范x同志首先讲述了党支部一些基本事宜,其中包括学生第二党支部的基本境况,推优入党的基本程序等等。便开始了与他们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我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懵懂。一个一个好奇的问题,也让我和范登洲同志忙的不亦乐乎。
5.北大座谈会大学生感想 篇五
客户服务中心保全管理岗
杨广文
在2013年11月8日那天,分公司召开了青年员工座谈会,在会上各个青年员工就自己入司以来的的工作心得进行了分享,分公司莫总的讲话使我受益匪浅。曾经迷茫的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了,更加有信心与毅力去面对自己工作中以及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以下让我谈谈入司一年半以来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
一、迷茫懵懂的前期
“大学毕业就等于0,大学毕业就是企业工作的开始。”这句话我在踏入大学校门那一刻已经知道,但真真领悟到其含义却是在刚刚开始实习的时候。记得刚刚来到客户服务中心的时候,我先是被安排在理赔室,当初满怀斗志的我却无法把四年在大学所学的保险知识运用到工作上,无法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理赔实务中来,当时我也曾经问过自己,自己所读的专业知识有何用?我是否适合在中国人寿生存,是否适合保险行业?后来一个好心的同事知道我的苦恼,便和我说:“你应该先把你自己原先学习的知识抛开,认真把那本理赔实务的知识点学习一遍,这样你就可以很好地运用你所学的知识了。”这就是空杯的思想,大学四年的学习已经让我们误以为杯子已经满了。当你来到企业,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员时,必须学会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在一个月之后,我的岗位定为客服室的二线支持岗。其实,这个工作并不像别人所想象那么轻松。日常工作中,除了把客户的需求传达到相对应的人员之外,我还要处理部分业务员所需查询的事情以及客户的投诉。面对如此机械性的工作,我变得有点麻木,有点迷茫了。我为何来到中国人寿?到现在,我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而留在这里?我是否一直会留在二线支持岗这个岗位上处理简单的传达以及查询工作?我是否需要对我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规划?种种的疑问浮现在脑海中。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我决定留在国寿,因为我是为了自己而选择了中国人寿。在工作上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之外,我还在每天临下班前留下十五分钟的总结时间。这项保全业务是不是只能亲办呢?是不是一定要客户提供派出所的证明?这个理赔理算我是否可以和客户解释清楚?经过两个星期的积累,我学会了保全实务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如何向客户解释理赔理算,学会了如何向客户解释保单条款上的知识。
二、逐渐成熟,善于学习的中期
在今年的三月份,由于2013年满期给付业务的需要,我从客服室调到了保全室,从刚刚能够得心应手处理问题的二线支持岗调到陌生的保全管理岗,负责2013年城区银保渠道的满期给付受理以及全市的满期给付专项工作。与二线支持岗不同,保全管理岗的工作量、工作压力以及持续工作的时间都多。在刚到部室的时候,由于恰好碰上满期高峰,工作上的事情已经搞得我焦头烂额,更别说对于团队的理解。由于对保全知识以及操作的不熟悉,前阶段的部室讨论我只是充当着倾听者的角色。由于过少地与同事交流,我无法融入这个团队,无法了解这个团队的特性。后来决定自己除了努力地学习保全实务与操作上的要求,还主动与同事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知不觉中自己融入了团队。后来,我自己曾经反思,假如当初没有主动地去与别人交流,那将会怎样呢?
经过八月份的满期给付高峰期,我的工作重点从原本的满期给付受理变为满期应付未付的追踪工作。由原本的单纯的机械的操作者转变为对专项工作的管理者。在刚刚开始的摸索期中,我善于听取部室主管以及同事的建议,以及增加与省公司同事的沟通频率,在短时间内为自己的工作制定工作思路以及步骤。在工作中,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改变工作重点,使其沿着正常的轨道行走。截至12月5日,全市应付未付件数进度为96.20%,金额进度为98.99%,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三、未来的方向
在公司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学习到了以前学校没有教到的也无法给予的社会工作经验。之前的失败与成功,这些都成为历史。我需要的是对未来进行规划,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以及需求。第一: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学会藏私。在每天工作之前必须忘记自己的苦恼,满怀愉悦的心情迎接工作。所谓的藏私并不是隐藏自己的秘籍,而是善于隐藏自己生活上的隐私,要善于隐藏自己的负能量,善于隐藏自己的扑克脸,多点微笑,并且通过合理的方式为自己减压。第二: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习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习惯都是好习惯。在日常工作要善于发现自己不良的坏习惯,并且强迫自己做平常不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三:善于利用有光的地方,例如:公司的视频大早会。是金子总会发光,万一自己隐藏的太深或者在没有光折射的地方,金子是永远不会被人发现的,这犹如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它只能与普通的马待在一起。
6.北大座谈会大学生感想 篇六
10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文艺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明确任务,增强信心。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这正是文艺创作的立身之本。
创作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我们学校在文艺工作方面,每年培养全疆优秀文艺工作者。在每年招生期间,更要深入基层,深挖各民族艺术人才,培养出更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艺工作者。
新疆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这片广裹的大地上,生活着47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3个。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为新疆带来了丰富多彩而又底蕴厚重的特色民族文化,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艺术工作者一个很大的振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反复提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
患着人民的忧患。因此作为文艺创作者非常重要的两条,一个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进行创作,还有一个把主要的力量放到作品上。本人作为一名人名教师,在每项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教育青少年。
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一直讲中国梦,它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物质目标,也包含精神上的要求,这才是两足并进。我们要在全中国实现中国梦进程的大背景下,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发展具有我们新疆特色的文化文艺事业。
此次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把文化复兴提到了非常重要的、有高度的位置。我相信,此次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也会为我们新疆地区文艺事业的发展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让我们文艺工作者在以后创作、表演、研究、传播上给予了更大的力量与信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新疆的稳定看教育,新疆的发展看教育,新疆的未来看教育。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绝不允许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毒害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追求进步和美好未来的民族,绝不会允许宗教极端思想损害民族的自身利益和发展前途;每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新疆人,都应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自觉坚定地与宗教极端思想做斗争。
迪力木拉提·买买提
7.新员工座谈会的感想与总结 篇七
首先我很感动,很感激葛总在百忙之中,和我们青年员工零距离亲切座谈,我很荣幸我有这样的领导,也很幸运能在这样的领导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在这次会议中,每一位青年员工都发言提出对公司的建议,领导也对我们做出相应的恢复。原来和领导座谈也可以这么生动活泼,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这次会议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终身学习的年代,必须坚持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要学以致用,根据客观实际,在认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敢于进行大胆的改造和创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多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交流,接受、学习新事物,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青年员工的最大优点是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工作快捷高效;最大缺点往往是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缺乏沉稳。作为方圆制药有限公司的青年员工,我们必须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积极培养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只有埋头苦干,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只有顽强拼搏,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此次会议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暖,还使我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北大座谈会大学生感想】推荐阅读:
北大学生励志演讲07-29
北大青鸟和大学哪个好07-23
北大学生大学学习规划06-13
新教师座谈会感想07-20
一个北大人眼中的清华大学10-10
北大简介06-28
北大就业07-14
北大红楼有感08-01
北大讲话心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