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三农党

2024-07-02

金融服务三农党(共10篇)

1.金融服务三农党 篇一

关于开展上半年“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工作布署,我支行对上半年“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情况:目前我支行未办理“三农”信贷业务。

二、“三农”金融创新情况:我支行未办理“三农”信贷业务,未有“三农”金融创新情况。

三、由于我支行未办理“三农”信贷业务,无法了解政府在加强“三农”金融服务方面出台的配套措施。

四、根据调查了解,当前金融支持“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贷供给主体单一,“三农”资金供需矛盾凸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但从近几年实际信贷供给情况看,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支农投入不足,农发行仍以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为主;农村信用社作为支“三农”的主力军发挥了很大的支农作用。但由于其资金总量有限,出现了存贷比偏高贷款投放难问题,削弱了支农资金供给,据不完全调查,大约六成以上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2、贷款利率上浮较高,增加企业和农户融资成本。据调查,目前农业银行惠农卡小额贷款利率上浮30%,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利率上浮40-70%,邮政储蓄银行小额农贷利率上浮1.5倍。

(二)建议

1、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支农体系,形成支农合力。农业银行要把支持农业、服务农村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领域,适当增加乡镇营业网点,发掘和培育优质客户,发挥商业性金融支持“三农”的带动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拓宽商业化运作模式,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引导作用;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增强支农实力,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邮政储蓄银行应增加涉农业务品种,扩大贷款规模,确保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发挥支农生力军作用。

2、创新担保机制与方式、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手段,增强金融支农效果。一是设立政府担保专项基金,通过直接入股、企业入股、民间资金参与等方式向担保公司注资,提升担保实力;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再担保、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加大对“三农”的融资担保服务。二是开发合适的支付结算产品,推行个人支票和商业汇票业务,逐步拓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电子支付功能,提供委托理财、代理、咨询等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3、加强农村金融政策与其它政策协调配合,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一是各级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发挥“政策指导”作用,向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宣传信贷政策,组织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落实信贷项目采集与推介办法,有效满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二是在财政、税收和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给予涉农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合理运用财政贴息、补贴政策,引到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2.金融服务三农党 篇二

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对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2014年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 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 连续2年跨上1.2万亿斤台阶;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 农民收入增幅将连续第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望缩小到3∶1以内。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 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

信号一:面临挑战前所未有

会议指出,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 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凸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亟待破解。

解析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当前要关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给农业带来的双重挤压。近年来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 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 已不同程度低于我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这相当于“天花板”往下压, “地板”往上升, 中间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迈进。

信号二:农业现代化刻不容缓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关键变量”, 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顺利, 劳动力就能转移出来, 才能更好促进城镇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 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解析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分析说:我国历年来对粮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视, 此次也是如此, 但重点更加明确, 强调口粮的主动权。让农业基础稳固, 农民安居乐业, 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掌握粮食的主动权。从现状看, 我国的口粮无论从种类还是总量上, 都很充裕, 且多年来均增产。但也有潜在的隐患, 即当前主要靠较高的价格维持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如果与国外接轨, 一些便宜的粮食进入中国, 可能就会有一定的风险。

信号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由之路

土地流转已成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此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的工作任务包括: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坚持以粮食和农业为主, 避免“非粮化”, 坚决禁止耕地“非农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方式多种多样, 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 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夯实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基础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其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在酝酿。2014年11月2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

解析

国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 特别是向种田能手流转, 引导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 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提高规模效益。严禁在土地流转中定任务、下指标、将流转面积和比例纳入绩效考核。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 加强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出台管理文件, 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制度, 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好“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信号四:“第六产业”呼之欲出

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 被称为‘第六产业’ (1+2+3=6) , 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 产业链得以延伸, 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和农民的增收。

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应在条件允许的地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 让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既能接入加工业的“二产”, 也能连接休闲农业的“三产”, 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 让三产融合成为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三产融合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这是我国迈向农业现代化、实现提质增效的新机遇。

信号五:首提“人的新农村”

会议提出,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物的新农村”是指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人的新农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

解析

长期以来, 我国在“物的新农村”方面关注较多, 对“人的新农村”建设和关注不够。同时,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新情况, 农民外出打工导致的“空心村”增加, “三留守”问题突出, “人的新农村”建设亟需提到日程上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今后一要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关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服务, 让“三留守”有依靠有保障;二要做好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 不让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三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信号六:法治思维新关注

会议强调, 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和法治思维, 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度,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造就一支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 多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解析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业现代化, 法治是保障。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领域, 要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 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 尤其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业现代化, 改革要于法有据。

关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多家媒体的披露, 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 近72%的网友认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内容是关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又集中于新农村土地改革, 具体将涉及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小产权房是否被承认等方面。近年来, 我国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加快, 不少重大改革意见相继出台。继去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发布后, 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过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于今年一月出台。

2014年“一号文件”专门有一章提及“土地制度改革”, 其中包括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以上四条都是中长期的任务, 而且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定调也是比较谨慎的, 要按照“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不能把耕地改少了, 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 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原则进行, 通过先行试点, 然后再择机推进。目前农村土地工作的重点应该是“还权赋能”, 即先把农民的财产权利确定下来, 然后才有可能名正言顺地使用这些权利, 使农民通过行使这些权利得到财产增值。上述意见和方案可能会是今后两年农村土地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 这些领域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按照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的解读, 上述意见和方案主要有几个意思:一是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落实好农民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二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在充分尊重承包农户意愿的前提下, 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三是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农民集体所有制下的土地产权制度, 这一制度安排有很大的部分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土地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资源, 从而农民集体土地的权利内涵、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权利界限等制度设计, 都更多地是从资源的行政配置的角度去考虑, 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印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土地不仅作为一种资源, 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 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也随之日益显现。因此, 构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产权管理法律体系, 为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加, 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中, 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是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 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 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而提出来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改革也将为中国农村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金融支农空间广阔

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强

表现为商业银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离农倾向。为了增收节支, 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放弃了一些乡镇网点, 即使留下来的网点也更大程度体现出吸储功能, 基本没有放贷功能。在贷款客户选择方面更多地偏好于一些经营效益好的企业, 而对处于成长期的乡镇企业以及农户则“慎贷”、“惜贷”, 支农力度明显不足, 体现为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位, 涉农政策性银行日渐萎缩。商业金融的趋利性是推进商业金融改革的根本动因, 而农村金融环境差, 借贷风险大, 助长了商业金融在农村的撤退。

涉农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

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单一, 仅在农产品收购等方面发挥政策性金融组织作用, 其他业务开展缓慢。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功能趋弱, 因大量收缩农村营业网点, 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处于停摆状态。其他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支农。目前所形成的“三农”靠“一社”的格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农村金融基础有待夯实

农村信用体系、担保机构不健全, 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是抵押难, 担保难。农民缺乏可用于质押抵押的资产, 当然, 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担保机构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农户贷款的需求。重要的是缺少一个行政管理部门来组织、管理和协调农业担保业务发展。其次是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大, 营销成本高, 没有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风险补偿渠道, 产生的风险全部由涉农金融机构承担, 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严重影响涉农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第三是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受农民缺乏保险意识、支付能力有限、保险产品品种较少、以及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 农业保险发展十分缓慢, 不利于引导金融资本流入, 致使“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

发展路径

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无工不富, 无农不稳。2003年以来国家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实施了极有成效的措施, 包括免除农业税、实行义务教育等。但当前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农民增收困难, 支农的财政结构和总量远远不能满足“三农”需要, “三农”问题仍然严重。因此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 创新机制提高农村的产品利润率, 加大农村的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搭建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平台, 构建合理的资金流动体系,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涉农”金融服务需要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作支撑。除了包括支付结算体系、银行电子设备配置这些“有形”的基础设施外, 从某种意义上说, “无形”基础设施更不可或缺。比如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土地权益抵押融资的制度规范与保障等法律层面相关制度的健全至关重要。而要促使更多的商业银行开拓涉农业务, 还需要政府构建更加有效的引导鼓励机制。

农村小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具有特殊性, 不同的农村区域还具有截然不同的经济金融背景和文化。因此, 要真正让金融产品对农民增收切实发挥作用, 就要避免把城市金融产品与服务简单照搬到农村, 而应该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客户主动进行业务与产品创新。

解决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相对缺乏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政策综合解决, 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经验, 同时结合农业产业融资特点, 创新融资产品和抵押担保机制, 通过金融支持农业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 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在一些地区,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也可能成为信用载体, 起到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桥梁作用。还可以试行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宅基地流转等形式进行抵押担保。

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 引导农村金融快速发展。一是成立农村保险基金, 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体系基础薄弱, 抗风险能力低, 自然灾害频发, 农民投保能力不足, 因此, 政府应当成立农业保险基金, 大力促进高风险、低收益的农业保险的发展。二是加大政策性信贷的补贴力度。当前政策性信贷规模难以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贴息资金不足, 应当按照实际贷款规模来核定当年的贴息金额, 并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对于部分风险高、收益低的涉农贷款, 政府应当成立担保基金和补助基金, 降低金融机构风险, 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全省金融业合力支农

昆明安宁市县街镇耳目村村民、党员李少荣利用10万元的创业贷款扩建了养鸡场地, 购买了8000只鸡苗和饲料, 年纯收入达到12万元。八街街道风仪下村村民、党员赵利斌在利用10万元的“红色贷款”扩大冬桃、豌豆、西兰花种植规模, 由原来的10余亩扩大至38亩, 仅蔬菜纯收入就较往年增加近10万元。

农村党员通过信贷致富要得益于“红色信贷”项目。据悉, 为切实帮助解决农村党员发展致富产业缺乏资金、申请银行贷款又缺少抵押资产等难题, 安宁市在2014年5月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党员无抵押创业贴息“红色信贷”项目。通过“红色信贷”项目, 安宁市大力培养了农村党员信贷致富典型, 带动了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发展致富, 实现了“扶持一户、辐射一片、带动一村”目标, 走出了一条“党组织”牵线、政府“贴息”、银行“搭台”、党员“唱戏”的农村金融创新帮扶新路。

其实“红色信贷”项目只是云南实施金融创新支持“三农”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 为探索解决“三农”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云南省金融部门采取多项措施, 打出政策组合拳, 助力云南“三农”发展。

人行昆明中支加大信贷力度为“三农”输血

2014年,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通过以下举措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加强政策指导,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入

一是通过印发2014年《云南省信贷指导意见》, 组织召开会议, 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服务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完善涉农信贷管理模式, 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庄园经济等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农村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创业就业,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盘活存量, 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服务质量, 改进涉农信贷管理模式, 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

二是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银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定一至两个县, 确定一至二种创新信贷品种, 明确实施金融机构, 推动实现信贷创新产品“一县一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创新重点联系行机制, 增加大理、文山、普洱、昭通4个州市中支作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重点联系行, 并要求重点联系行要加强工作力度, 力争所在地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方面有所突破, 为在全省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经验和做法。

三是及时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做好家禽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 并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了四条贯彻意见,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综合调配信贷资源, 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

四是召开了由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省金融办以及各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参加的第九次、第十次“云南林业金融服务协调工作会议”, 将2014年全省林权抵押贷款新增30亿元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阶段性地分析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将全省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情况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促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目前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五是建立完善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和农村金融创新监测制度。继续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 把涉农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作为2014年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内容, 充分运用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三农”金融服务, 增加“三农”信贷投入。建立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三权”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监测制度, 动态监测农村金融创新情况, 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六是积极推动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机制。牵头建立了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 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关于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加强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协调联动;编发了《金融扶贫工作动态》, 搭建信息平台, 及时交流金融扶贫工作进展、典型经验;会同云南省扶贫办、财政等有关部门, 对《云南省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 进一步优化扶贫贴息贷款流程, 提高扶贫精准度。积极参与推动乌蒙山区、迪庆藏区、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工作。

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据了解, 人行昆明中支加强了投向引导, 专项安排17.57亿元和59.5亿元新增贷款总量, 引导88个贫困县市法人金融机构和其他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据统计, 2014年1~11月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31.50亿元, 同比多增56.19亿元。

贷款支持的糖企收购甘蔗。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一是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的引导作用。人行昆明中支采取多项措施, 加大支农再贷款的支持, 提高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率。一方面, 加大支农再贷款限额调剂力度, 重点向涉农信贷投放比例高、贫困、地震受灾、支农再贷款使用效率高的地区倾斜;另一方面, 增强支农再贷款的使用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 更好地满足资金期限需求。据统计, 2014年1~11月, 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61.94亿元, 同比增加12.75亿元。二是积极发放支小再贷款。2014年1~11月, 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12亿元, 同比增加12亿元。三是优先办理涉农票据再贴现。2014年1~11月, 累计办理涉农票据再贴现113.19亿元, 同比增加36.43亿元, 涉农票据再贴现累计办理金额占比达63.9%。

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增加涉农金融机构可贷资金

做好定向降准政策的落实, 据悉, 人行昆明中支对符合条件的曲靖城商行、玉溪城商行、红塔农合行、昭阳农合行和大理农合行按时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全省符合条件的125家农村金融机构法人, 执行比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低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125家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农村金融机构法人中有65家为2013年度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法人机构。

认真执行优惠利率政策, 扩大民贸民品生产贷款的发放

继续把执行好优惠利率政策作为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 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人行昆明中支通过加强窗口指导、加大部门协调、深入调查研究, 多方推动民贸民品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有效落实, 成效显著。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 云南省民贸民品贷款余额32.15亿元, 同比增长2.62倍;累计应贴息金额5987万元, 同比增长3.37倍。

2014年全省涉农信贷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涉农贷款持续增加。据统计, 截至2014年11月末, 全省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6111.65亿元, 占全部本外币贷款余额的33.98%, 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61.04亿元, 增长12.13%, 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2.58%。其中, 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959.87亿元, 比年初增加126.93亿元, 增长15.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1049.44亿元, 比年初增加40.54亿元, 增长4.02%;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93.83亿元, 比年初增加17.25亿元, 增长22.53%, 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支持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各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涌现出有抵押担保类的创新, 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等;有针对特定对象的创新, 如“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农户小额建房贷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有组合类的创新, 如涉农银团贷款、“公司+农户”信贷模式等。截至2014年9月末, 纳入重点监测的14类农村金融创新产品的贷款余额为534.66亿元, 同比增长16.14%, 受益农户124.88万户, 受益企业837户。其中, 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45.39亿元, 同比增长11.94%, 贷款余额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84亿元, 同比增长10.98倍;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余额44.87亿元, 同比增长5.14%, 贷款余额位居全国前列;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11.15亿元, “贷免扶补”贷款余额63.99亿元, 同比增长7.89%。

农发行临沧分行积极支持临沧市糖产业发展, 累计投放糖业贷款63.23亿元, 图为临沧南华糖业集蔗园。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贫困地区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4年9月末, 云南省贫困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86.96亿元, 同比增长13.1%;各项贷款余额4948亿元, 同比增长16.58%, 存款增速和贷款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2014年1~9月, 全省贫困地区新增贷款576.14亿元, 贷款增量占全省同期贷款增量的36.5%, 高于上年同期水平4.35个百分点。

云南银监局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014年, 云南银监局主要通过四项措施支持“三农”发展, 并取得新成效。

推进机构深化改革, 激发银行服务活力

推动鼓励农合机构深化改革。云南银监局督促省联社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稳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加大督导力度, 促进将瑞丽新兴信用社并购重组成立云南瑞丽南屏农商行, 目前已经获批筹建。

推进其他银行改革。引导农发行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 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逐步建立符合云南实际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引导农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充分发挥机构网点连接城乡的协同效应, 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和资源配置力度;引导邮储银行立足服务农村和社区的零售银行定位, 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 加快邮储资金回流农村, 不断提高“三农”贷款占比;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 鼓励有资质的地方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开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 支持组建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推进完善金融机构种类, 在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和银行业入滇的同时, 扩大外资及民营资本参与云南地方银行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增强机构培育, 优化服务网点布局

重视和强化资源配置。一是积极培育发展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据统计, 截至2014年11月末, 全省共设村镇银行36家, 督导向乡镇以下延伸营业网点62个。在省内16个州市均已实现村镇银行全覆盖基础上, 2014年引入武汉、延边等农商行到全省发起设立8家村镇银行, 并做好事前监管与服务工作。目前由武汉农商行发起设立的6家行已经有5家完成筹建开始正式对外营业。由延边农商行发起设立的2家村镇银行正在积极落实筹建各项工作。同时, 武汉和重庆农商行增设7家村镇银行已获银监会备案同意, 常熟、宜春、延边、重庆农商行拟发起或增设村镇银行的前期工作在努力推进。二是鼓励民间资本入股。鼓励农合机构、村镇银行借助增资扩股、新设机构等渠道, 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参股, 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从持股情况看, 我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民营资本持股占比达85%以上。

优化网点布局, 提高服务效能。云南银监局2014年年初拟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2014年监管工作意见》, 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找准市场定位, 切实落实上级的“三农”工作要求, 积极向下延伸金融服务,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提高服务功效。截至2014年11月, 云南共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168家, 下设了营业网点2453个, 占全银行业网点数的45.74%。其中农合机构133家, 营业网点2393个。全省形成多级与单级农村机构相互交融的农村金融组织架构。同时, 督导省联社、富滇银行、邮储银行继续巩固及改进对129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网点建设和服务的成果, 促进固定网点不断扩大服务半径, 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业务品种及服务模式, 竭力改善金融服务;促进临时营业网点和流动服务网点增加服务频率, 延长服务时间, 提高服务效能。

推进机制转换, 增强金融服务功效

按照银监会农村金融改革总体要求, 云南银监局督导省联社摒弃行政化管理的“大一统”思维, 淡出行政管理。督导其推进内设部门科学设置, 突出体现为基层法人提供服务的职能。督促省联社调整增加了风险管理部、业务发展部、政策法规部、个人金融部、国际业务部等部门。同时, 要求加快推动事业部改革, 及时将清算中心改制为科技结算中心、资金运营中心、银行卡中心, 增强为基层社员提供服务的能力。要求推动区域性审计稽核中心改革, 以增强农合机构自身的自查自纠能力。引导各县市联社按照审慎经营、业务管理、风险管理需要原则, 科学设置内设部门, 通过内设机制的转换, 增强服务和管理能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实现审慎经营、内部管理合规。

实施差异化监管, 支持老少边穷区域经济发展

注重实效, 增强“三农”金融服务便利化。云南银监局鼓励全省银行业顺应农业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 紧紧围绕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结合当地“三农”经济发展实际, 努力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便利化金融服务, 支持符合国家支持鼓励类的特色种养殖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储备粮棉油生产、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项目或领域发展壮大。引导调整信贷结构, 科学支持涉农企业前瞻性地探索符合云南特点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 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绿色产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友好型农业, 打造符合高原发展特色的高原品牌农业产业, 为银行业高效支持云南“三农”经济持续发展及其持续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差异帮扶,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一是增强信贷支农力度。引导银行业综合运用各自政策手段, 加大对老少边穷及民族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信贷投入, 特别是切实加大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区、迪庆藏区、石漠化地区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农”领域的资金支持。截至2014年11月, 全省银行业对老少边穷及民族区域发放贷款5646.05亿元, 同比增加739.6亿元, 同比增幅15.07%。占全银行业各项贷款的30.51%。二是引领推动区域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要求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 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持续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 依托行政村“村两委”所在地、特约商户、农村超市、供销社系统经营网点以及农民合作社等具有安全条件的场所, 布放ATM、CRS、POS、“拉卡拉”等金融自助服务终端, 积极引导村民推广使用银行卡。截至2014年11月, 推进设置乡镇以下简易便民服务网点和流动服务网点2637个, 在14173个乡镇布设各类电子机具20.9万台。

富宁永鑫糖企原料清洗吊装车间。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供图)

云南保监局大力提升保险服务“三农”能力

据悉, 云南保监局近年来始终把保险放到“三农”工作的大背景中谋划推动, 把“三农”保险融入到省委、省政府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大战略中改革创新。仅2014年, 全省新增农险产品3个, 截至2014年12月, 全省开办的农险产品达20个。2014年1~11月, 全省累计实现农险保费收入10.62亿元, 同比增长6.88%, 为全省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了1700亿元的风险保障, 累计赔款支出6.69亿元, 同比增长39.87%, 170余万农户将从农险赔款中直接受益。农业保险已成为云南省农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保险, 努力完善全省农业保障体系

该局积极引导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创新, 稳步扩大享有财政补贴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 实现农业保险全省129个县全覆盖。据了解, 目前全省农业保险已经发展到20个品种, 基本覆盖了云南农业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大小牲畜和经济林木, 在全国居于前列, 初步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据统计, 2014年全省水稻、玉米承保面积增加228.74万亩, 同比增长16.84%, 为全省粮食安全提供风险保障42.81亿元;橡胶保险承保数量同比增加41万亩, 增速高达82.00%;政策性森林火灾险在全省129个县 (区) 全面开展, 覆盖率达100%;烟叶保险投保面积达767.30万亩, 基本实现种烟面积全覆盖。

支持保险服务“三农”创新, 试点开办特色涉农险种

云南保监局一直以来都把产品创新和保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一是2010年在西双版纳全国首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项目, 将野生动物肇事损失赔偿由单一的政府赔偿转变为政府+商业保险合力赔付的模式, 让受损失群众得到更高、更快的赔偿。2013年, 该险种已覆盖全省西双版纳州、迪庆州、丽江市、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的30余个县 (市、区) , 2013年实现保费收入1890.05万元, 提供风险保障910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农房保险, 2014年1~11月, 全省农房保险承保农房550余万户, 保费收入4190.19万元, 全省承保覆盖率约为43%。三是结合地方特色, 在红河州开办了商业性育肥猪保险和除虫菊保险, 在德宏和保山市开办了商业性香料烟保险和咖啡保险, 在文山、玉溪等地开办了辣椒保险等, 保险服务地方农业经济产业的水平不断提高。

重点推动大病保险, 努力完善全省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配合省医改办推进大病保险试点。目前, 大病保险渗透度大幅提升, 自2013年开办以来, 截至2014年11月底, 保险公司已在全省13个州市承办了18个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 总覆盖人群已达2452.34万人, 约占全省参加城乡基本医保总人数的62.70%。2014年前三季度, 累计赔付3.08亿元, 超过12万人直接受益。

扩大意外险覆盖面, 努力完善全省农村社会管理体系

专项保障农村独生子女家庭, 2014年1~11月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累计支付赔款3059.09万元, 受益农户16116人次。开展建筑工程意外伤害, 2014年1~11月承保工程7193项, 理赔1256人次, 赔付2713.06万元, 保障了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在遭受意外伤害后得到有效的救治和经济补偿。

加大基础服务投入, 努力完善全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云南保监局督促保险公司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着力解决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大力推进乡镇营销服务部和农村网点的建设, 不断向农业生产一线延伸服务网络。二是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 借助乡镇村委基层政府和农业、林业基层机构的力量, 协同开展“三农”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工作, 将农业保险的服务有效供给至“三农”第一线。三是不断充实农业保险基层服务队伍, 强化农险一线服务力量。

结合云南自然灾害频发特点, 努力完善全省农村防灾减灾体系

一是探索开展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项目。结合云南自然灾害较多, 地震频发的省情, 该局积极推动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工作, 目前大理试点方案已由大理州政府正式上报省政府待批。二是进一步推动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支持食糖产业发展

制糖产业是云南省仅次于“两烟”的第二大生物资源产业, 甘蔗产量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年均植蔗面积450万亩, 产量230万吨, 产值突破120亿元, 为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牢记宗旨, 心系三农, 以支持云南特色产业发展为己任, 从2005年以来, 共计发放糖类贷款227亿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在支持云南食糖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基本实现了对食糖产业种植、加工、流通、储备全方位的信贷支持, 涉糖贷款已经占到全省蔗糖企业贷款总量的80%, 所支持的食糖产值占到全行业的90%以上。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云南食糖产业做大做强和持续有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得到了地方党政、糖企、农户等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近年来, 国内产糖量逐年增长与国际食糖产量不断增加相互叠加, 进口糖数量随之增长, 导致国内糖价持续下跌, 致使制糖企业库存压力逐年增加, 食糖企业利润空间逐步收窄, 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并逐步演变为全行业亏损, 糖企行业景气度急剧下降。到2013/14榨季, 食糖产业进入寒冬, 云南食糖行业出现较大亏损, 糖企成本控制和生产经营压力持续扩大, 云南糖业发展进入“寒冬”。随着糖价低位运行, 行业风险渐现, 食糖企业融资困难日益凸显, 各商业银行对食糖企业贷款支持日趋审慎乃至惜贷, 企业资金日趋紧张。若不继续予以支持, 将危机全省11个州、市的48个县 (市) , 近700万蔗农和3.3万糖业职工切身利益和食糖产业的安危。

面对糖价低位运行, 食糖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行业亏损严重, 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的局面,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秉持政策性银行办行理念, 心系蔗农, 倾情“三农”, 全行就信贷支持食糖产业达成共识。坚持在食糖行业困难重重的艰难时期, 继续给予食糖行业信贷支持, 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支持蔗农增收和蔗糖产业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加速糖企优胜劣汰, 变市场劣势为发展优势。通过严格把关和筛选, 择优支持了一批资产负债良好、现金流充足、财务管理规范、偿债能力强、生产经营稳定的优质糖企, 鼓励和支持蔗园基地建设、良种改造和压榨技术改造升级, 进一步提高单产、出糖率、降低压榨成本, 把云南食糖产业做大做强。

3.强化金融服务 破解“三农”发展 篇三

关键词: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工作是近年来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破解“三农”发展瓶颈的关键是资金问题。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首先要汇聚各地优秀的资本投资方,帮助解决投融资难题,拓宽贷款门路。而“三农”的发展主要靠农村中小企业的带动,解决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运用各项贷款、财政支农、政策联动等方式,加大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的创新力度,从而满足多元化“三农”金融服务需求,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加现实的重大意义。在“三农”融资方面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因地制宜,放宽融资担保方式,解决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由原来单纯的种植业逐步走向多元化生产,中小企业不断涌现,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就宁夏而言,宁夏属于南部山区贫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从事的涉农企业只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业、养殖大户以及一些简单的加工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设备落后,资产资金不足,增信能力弱、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部分企业甚至因资金短缺而中途夭折,一些企业走不出资金短缺的困境。这种现象的存在使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可信度。根据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快“三农”发展,摆脱这种困境,最好的办法是放宽担保抵押条件,改变担保抵押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除以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机器设备、农机具担保外、将原材料和企业加工未销售的产品等有形或者无形资产也作为反担保抵(质)押物担保融资的新举措,金融机构应按照“合法有效、风险可控”的原则,对贷款客户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将企业按照核心资产与附属资产组合进行分类,开展担保融资业务,从而提高银行对涉农企业可信度,使企业、银行和公司三方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资金链,这种模式的形成是最大程度解决涉农企业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促进涉农企业的快速发展。

2 提升银企合作机制,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让涉农企业彻底走出融资难的困境,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关键还在于提升银企的联动机制,这就要加大涉农银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多、产品灵活多样、农村信贷经验丰富的优势,提升和拓展银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近年来,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银行,积极实施银企合作,有的放矢,增加支农贷款项目,并对各项支农贷款实行“利率优惠、风险共担、封闭运行、滚动使用”运行机制,把宁夏农业三大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从事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涉农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他们的贷款手续实行简化,这样不但保证了企业使用资金的及时性,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贷款的使用率,促進涉农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者用款即用即取,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扶力度的加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机遇,各项产业不断扩大,涉农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之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农产品收益波动大、资金需求零散等特点,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普通的商业金融缺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动力。鉴于这种情况,仅仅扩大贷款规模,简化贷款手续远远还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所以还要把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也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 “三农”健康稳步发

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各地的农村新型金融联动金融组织,发展和壮大资金调剂中心、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非常关键的。

3寻求新的投入方式,利用财政支农杠杆加快“三农”发展

近几年党中央每年的[1]号文件就是“三农”问题,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所以各涉农企业要紧抓机遇,将以前由单纯的财政投资逐步转化为由财政、金融及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基金,由公司统一向银行提供全额担保,并且根据农村各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对部分发展前景好并能带动一些小企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环发放贷款,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规模,并且在投资过程中坚持专款专用,由分散到集中投资,主意在重点投资过程中不能忽视银行、投资公司等其他融资部门,这样就自然搭建了一条资金链,有效解决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对重点投资的企业还要进行定期督促和检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财政支农杠杆真正加快了“三农”的发展。

4创新服务方式,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首先,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管金融产品如何创新,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不能变,越是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一些传统产品,越是不能丢。

其次,选择性地借鉴与因地制宜的开发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补充。金融产品要适用,要有差异性,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对共性的金融产品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不能盲目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地开发。

再次,在创新担保方式方面,也要灵活多样,在银行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担保机构先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然后在推出自己的成熟产品。

复次,金融产品的不断完善是金融产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例,农村信用社开始推广的信贷产品,到今天该产品经历了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用途上、额度上、授信方式上都超出了原来的范围。

4.服务三农论文 篇四

邮政物流业务经过五年的发展,邮政分销配送业务已经发展成为邮政新的主营业务,并逐步进入到管理规范化、业务规模化、形象统一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项业务的开展,不但实现了邮政自我良性发展,客观上也为改善和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广农业技术、净化农村流通市场,进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它是邮政服务地主经济建设的最直接体现。

伴随着邮政物流分销业务的发展,邮政农村支局所的经营状况也得到了有效地改善,这为稳定基层职工队伍、确保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做强县域邮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发展物流业务仍是服务三农工作中的重点。

要实现邮政分销配送业务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立足服务县域经济,要把促进贸工农、产供销的密切配合作为服务的重点,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打造全新的“绿色通道”,完善邮政分销配送平台,努力转变发展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产品服务内涵,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邮政分销配送业务,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经济,做出本地特色,增强分销配送业务品牌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影响力,巩固并扩大分销配送业务服务市场。二是要继续深化试验田样本宣传,逐步做到“村村有示范田”,先示范后推广,以实际效果赢得农民对产品的信任,扩大邮政分销农资产品的使用范围,扩大邮政物流分销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而且,随着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

5.服务发展 情系三农 篇五

●本报记者 曾 婷 通讯员 祖建顺

今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与出版局、市农业银行承办的2011年“农行之夜”迎新杂技专场演出将在市体育馆精彩上演。元宵期间,2011年“农行之夜”迎新春中国吴桥杂技团巡回演出还将深入我市各县(市、区),送戏下乡,为“两节”期间广大城乡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

1—11月,农行三明分行本外币各项贷款完成省分行下达的全年投放计划的111%,特别是实体贷款实际净增超过26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是农行三明分行积极服务我市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今年以来,农行三明分行积极践行服务“三农”定位,突出“一大两小”信贷工作重点,信贷投放均衡增长,服务形象持续提升,推动各项业务较快发展。截至11月末,本外币存款总量突破130亿元,贷款总量突破12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2.6亿元和17.7亿元,在当地四大商业银行中取得了各项存款增量、储蓄存款总量与增量、对公存款增量、个人贷款增量等“五项第一”。服务项目促发展

项目,关系三明发展全局。

率先投放永(安)宁(化)高速信托贷款3亿元,支持永(安)武(平)高速公路三明段贷款3亿元、大田红狮水泥有限公司9000

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重点企业——福建省华融禽业有限公司2044万元、福建天顺祥木业有限责任公司1960万元……

鼎力支持项目发展,今年以来,农行三明分行突出“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强化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重点企业支持力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前11个月新投放法人实体贷款42.9亿元,法人实体贷款净增6.8亿元,同比增加5.5亿元。新增贷款积极投向三明市163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和我市“五大战役”项目建设。在信贷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市农行一方面适时把控投放节奏,实行按月、按季下达投放计划,一方面积极向上早争取、多争取贷款规模,今年争取到的信贷规模为三明农行历史最多。同时,市农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大干150天”、实施“五大战役”的号召,成立领导小组,集中力量做好“五大战役”项目信贷投放工作,目前已有89个项目列入信贷项目库管理,已审批授信25个,授信额度28亿元,已投放贷款12亿元;已向上级行上报审批6个,拟授信额度15亿元。一年来,大力支持了三钢集团等重点项目和医院、学校等市、县民生项目建设。

继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扶持力度。一方面,继续依托明信、诚信等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我市优质中小企业发展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主动加强与担保公司的沟通协作,提升市场风险的防控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县域中小企业动产质押贷款业务试点,通过对三明市农垦开发有限公司发放化肥、农药动产

质押贷款500万元,破解了动产融资难题,成为全省农行办理的首笔动产质押贷款业务。针对三钢集团上下游产业链融资需求,该行充分利用银票、贴现等票据融资工具,解决三钢集团上下游200多户优质中小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同时,继续大力推广专门为小企业客户融资量身定制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自助可循环贷款和生产经营性贷款业务。前11个月,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36.6亿元,发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1.8亿元,并为136户小企业主发放生产经营贷款2.3亿元,人行口径小企业贷款增加3.7亿元,完成年计划181%。

情系“三农”促丰收

农行三明分行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产业龙头企业、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县域经济特点,不断深化 “三农”金融服务。1—11月县域贷款增加17.5亿元,增长28%,涉农贷款余额78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量62%,比年初增加17.2亿元。

全行着力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认真制定银监会试点联系行沙县支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方案》,获得省分行批准。积极加大县域支行的资源配置力度,成立三农信贷管理部,专门组建“三农”业务审查审批服务团队,同时,积极拓宽服务县域三农的辐射面,加大对宁化、清流、将乐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优质中小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沙县开展“金穗支付通”惠农小额现金代理支付试点工作。

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全省率先推出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今年7月,市农行为沙县西郊、大洲两个村326户农户授信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额度3500万元, 实现了农村住房无法抵押、农户贷款方式受限“两大突破”,得到农民朋友热烈欢迎,这一创新做法被《中国城乡金融报》头版头条、省委《八闽快讯》等先后报道。在全省率先开办土地流转贷款。在沙县累计发放贷款9665万元,支持土地、耕地流转2.53万亩,带动项目业主投资10251万元,成功支持六三种业公司实现土地流转交易。积极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主动对接永安小陶镇、尤溪洋中镇、沙县夏茂镇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率先支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为大田县“满田春”农贸市场项目综合授信一亿元,实现全省农行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贷款零的突破。积极支持灾后重建,经争取,省农行已批复将乐古镛镇玉华、龟山集中重建点列入市农行“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合作村(镇)准入名单”。截至11月末,累放灾后重建贷款15.6亿元,其中用于受灾企业恢复生产9.8亿元,用于农民、农户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5.8亿元。

围绕产业龙头,全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与永安林业、三和集团、明溪百事达、建宁文鑫莲业等18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建立合作关系,并为其中的12家龙头企业授信3.22亿元。积极发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对390户林农、23户企业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2亿元。积极拓宽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前11个月发放县域中小企业贷款28.6亿元,比年初增加6.7亿元。

围绕地方特色,积极支持特色产业提速升级。在泰宁,发放古城旅游公司贷款6170万元,今年为配合丹霞地貌的申遗项目,又支持该公司配套流动资金贷款2170万元用于完善景区功能完善;发放贷款2000万元支持泰宁大金湖航运公司对游船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带动水际村123户230人就业,人均纯收入8215元;创新推出农户家庭宾馆多户联保贷款,支持泰宁农家宾馆103户金额1730万元。在沙县,为当地小吃业主发放贷款2.2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农户生产金融需求。积极促进明台合作园区建设,对各县域尤其是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核心的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海西三明现代物流园区、台商投资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三农”客户开展逐户走访并建立金融服务台账,实行名单制管理,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提升服务形象 履行社会责任

窗口行业重在文明建设。一年来,农行三明分行着重从企业文化建设、网点转型、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全行文明建设。今年,农行三明分行等8个我市农行系统单位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评为第一届全国农行文明单位,2个支行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农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去年来,总投入6000万元的网点转型就是该行塑造文明形

象,提升优质服务的一个大手笔。网点是银行最主要、交易量最高的服务平台,由于历史等原因,农行三明分行现有的57个营业网点中,有45个在县城和乡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去年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把推进全行营业网点转型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成立了由行长挂帅的网点管理委员会,一手抓硬件配置,加强对营业网点的内外标识、设施设备、功能区域等硬件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服务创新,导入标准服务,对转型营业网点的员工配备、业务流程、绩效考核、服务标准等进行优化完善,推进营业网点全面转型。目前已实施整体改造19个网点,建设8个自助银行,局部装修6个网点,完成31个网点一级LOGO更换工作,仅市区新投放的自助银行,每天可办理2.2万余笔业务,相当于100名柜员满负荷的业务量,有效地缓解了“排长队”现象。网点的成功转型,突出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转变,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农行三明分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今年来,组织员工为西南旱区、青海玉树灾区、甘肃舟曲灾区等开展救灾捐款,共收到员工捐款10.66万元,通过总行及红十字会及时送往灾区,献出农行人的爱心。

6.创新服务树形象服务三农赢民心 篇六

——物资公司电力商场

物资公司电力商场的员工牢固树立“事无大小,事事讲诚信;服务质量,件件创精品”的理念,在电力物资市场普遍疲软、消费不旺的今天,他们以一流的质量和服务积极开拓市场,撑起了农村电力物资消费的一片天地,使电力物资公司的名字深深地刻印在广大用户的心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商场主任胡英杰带领大家深入乡镇、农村及施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主动与老百姓、客户、施工单位进行零距离接触,同时,严格执行客户的各种要求,竭尽全力为用户排忧解难,凭借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同。3年来,他们占领了长葛市城乡很大部分电力物资市场,把营销网点从城区延伸到乡镇,建立了大周、董村、老城、南席、石固电表、电器、电线联营店,每个联营店又把营销工作辐射到周边的村庄,在全县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灵活联动联通联营的营销网络。同时,电力商场还积极与长葛森源、奔马、黄河等大型企业建立业务联系,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真正发挥了国有物资企业销售主渠道作用,且平抑了市场价格,规范了经营者行为,为拉动消费需求创造了良好环境。

面对2011年春夏两季极端干旱天气,电力商场从更新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措施入手,积极服务三农。一是及时成立支农便民服务小分队,开展支农便民服务活动,主动下乡配送物资;二是改变门店作息时间,实行早开门、晚下班,随叫随到随时营业;三 1

是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朋友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对农户电表、电器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对售出电表、电器实行三包(包退、包换、保维修)服务。电力商场主动贴近群众、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便民利民措施,不但为农民朋友在干旱期送去了及时雨,也树立了物资公司的全新形象,为开拓农村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电力商场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坡胡水磨河村的信赖,近几年来,水磨河村所需电料均由电力商场供应。9月7日,胡英杰接到了水磨河村负责人电话:急需一批电线、电表及劳保用品。放下电话,胡英杰二话不说,马上组织人员准备物资材料,材料准备齐后,下了几天的绵绵秋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仍在哗哗啦啦地下着,雨大风急,但客户用料一刻也不能耽误,负责配送的杨军玲、肖建伟、朱建磊身先士卒,忙碌在现场,检查车辆的安全以及对照物资清单物资是否配齐,雨下得更大了,但想到用户急切的心情,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配送物资的车辆,行驶在茫茫的雨雾之中。

7.农网航母服务三农 篇七

一、面向全国县级以上各级党政涉农部门赠送中农兴业网络发布系统平台, 着重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找资金、找项目、找销路、做推广、创品牌、建功德提供资讯及途径和资源,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增添光彩。

二、面向全国各地各类涉农社团组织无偿提供中农兴业网团五大涉农网站资讯发布系统服务和科教商贸交流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各类学会、协会、商会、研究会、联合会提供务实高效的网络信息发布服务和科教商贸服务。

三、面向全国各地各类涉农报刊媒体赠送中农兴业网络发布系统平台。为充分发挥涉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涉农媒体的资讯传播覆盖率和影响力, 特在中农兴业网团五大涉农网站为全国的知名涉农媒体无偿开设358个服务栏目。

四、中农兴业网团在全国334个地市级城市建立办事机构或代理单位, 具体负责信息采集发布和会员服务管理工作, 以及中农兴业工程的各项活动, 欢迎全国各地有志于三农事业发展的企事业机关单加盟中农兴业网团。

8.海外智力服务“三农” 篇八

国家外国专家局配合农业部门,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引智项目”,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工作的国内外培训。同时还提出了“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示范推广应用成熟的农业引智新成果,包括农业新品种、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新加工技术等。

截至2008年,经过评审,全国已有94家单位被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各省、市、自治区也建立起了不少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一批国外的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引智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一批新引进的国外农林牧渔业品种陆续落户全国各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批农业引智成果逐渐形成产业化能力。依托基地,河南的优质超高产小麦育种技术、新疆的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黑龙江的高油大豆矮秆密植技术、吉林的加拿大燕麦种植技术、海南的南美白虾养殖技术等获得广泛应用或大面积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几乎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交流与合作关系。农业引智项目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农业科研、推广以及有关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加速引进成功示范推广项目的同时,也加速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成果在地方的推广与应用,形成了很好的协作网络;强化了我国农业科研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养了我国国际化农业研究队伍。

国家作物分子设计中心是一个“产、学、研”优势集成的生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该中心选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与传统作物育种相结合的道路,以最先进的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解决观今育种中的实际问题,为农业及农民服务。

江苏省镇江市原农科所所长赵亚夫,19次赴日本研修,他不仅带回了草莓、葡萄、“越光”牌水稻等几十个品种及栽培技术,还学来了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的崭新理论,带领百万农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

9.做好“三农”服务 促乡村振兴 篇九

促乡村振兴

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总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要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仍然在农村。尽管我们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新产业,既要有速度,更要高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要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乡村不仅要塑性,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

10.实施商标战略服务“三农”发展 篇十

大冶市工商局陈柏家

近几年来,大冶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商标监督管理职能,围绕发展农副产品商标,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不断强化涉农商标宣传、引导和保护三项服务,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和谐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市已拥有涉农商标150件,已申报待批涉农商标10件,涉农商标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件,黄石市知名商标5件。农字号商标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涉农商标宣传服务,努力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意识

商标是品牌的载体,是广告诉求的对象,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标志。宣传、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意识是当前商标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提高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战略实施主体的商标意识,是做好农副产品商标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针对农副产品生产、经营者商标意识淡薄,对注册、使用商标及其价值作用认识不足,一些知名农副产品企业对实施商标战略认识不够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

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等商标法律法规,宣传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二是组织农民、企业负责人举办商标知识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多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市讲授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等商标知识和法规,指导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如何申办注册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三是商标管理人员送法下乡,深入田边地头,与农民广交朋友,宣讲商标法律知识,为农产品商标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农产品商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我们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全市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情况,经常深入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向当地政府领导宣讲注册商标的价值与作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产品商标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如拥有黄金湖水产养殖基地的还地桥镇,由镇政府对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涉农商标发展的措施,近年来,该镇已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达15件之多。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全市上下逐步增强了“商标兴农、商标富农”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涉农商标,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小城镇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涉农商标引导服务,大力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在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的工作中,我们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按照“摸清底数、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积极扶持引导涉农商标发展,大力培育地方知名品牌。

一是摸清底数,认真制定涉农商标发展工作目标。近年来,我们以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整顿活动为契机,组织专班深入各乡镇调研,摸清农副产品底数,制定农副产品注册商标申办工作目标,要求各单位在整治行动中做到“两摸清、两制定”,即“摸清当地的商标注册数量,摸清当地的商标侵权情况;制定当地的商标注册计划,制定当地的商标保护方案”。各基层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当地农副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从而使全市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申请数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我局将农产品商标发展纳入目标考核,制定了农产品注册的三年规划,力争在三年之内,使全市名优土特产品都有注册商标,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提高我市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一批农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我市商标战略的实施。在注册商标申办过程中,我们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对在市场上有一定销路,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主要是引导农户和个体业主注册商品商标,实行品牌经营,以品牌促销路,上规模。近年来,我市已先后申办了保安湖腌鱼、嘎子黄土

窖鱼、黄金湖风干鱼、换绦二仙鱼面、湛月牌大米、虬川牌大米、劲牌桔片爽、灵溪豆豉、金谷牛千张皮、毛铺金柯辣椒等2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字号商标。对具有辐射作用的、有传统的地方特色和独特品质、生产较集中或产销量较大的农产品,积极引导其申请证明商标。如我市还地桥镇的“黄金湖水产”、保安镇的“保安湖王蟹”等两个,证明商标都在积极申办之中。对产销量较大、品质一般、分散经营的农产品,则引导注册集体商标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由企业法人注册商品商标,许可农户使用。如大冶陈贵镇添寿蔬菜苗木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添寿”牌蔬菜,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带动周边460户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已建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年可生产销售蔬菜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760万元,创利税50万元,农户人均年收入8300元。

三是重点扶持,在农副产品中积极培育知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为打造品牌农业,以品牌农业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我们在农副产品中积极培育知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争创名牌商标活动。在第四届湖北省著名商标认定活动中,我市有5件商标被认定为著名商标,其中涉农商标2件;在2004黄石市知名商标认定活动,我市有10件商标被认定为知名商标,其中涉农商标有5件。这些拥有名牌商标的企业利用品牌优势,实现品牌扩张,为发展农村经

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我市还地桥镇嘎子水货有限公司生产的“嘎子黄土窖鱼”,以其色质鲜嫩、香甜可口、不咸不淡无腥味等特点,去年在大连举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夺得金奖,今年“五一”期间,该产品又在第二届中国武汉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登金榜。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中商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大超市,并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及俄罗斯、蒙古等国。又如,大冶市灵溪腌制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小型生产腌制豆豉的手工作坊式企业,在我局的指导下,2002年公司注册了“灵溪牌”商标,生产灵溪牌豆豉、桔片、辣椒等系列产品,年产值5000万元,年利税达500余万元。其产品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和黄石市十佳满意产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当地3000户农户从事种植业,促进了我市订单农业的发展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三、强化涉农商标保护服务,切实维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我市一些知名产品的市场声誉,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傍名牌”现象的打击力度,我局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对涉农商标专用权的保

上一篇:梅州市农村财务管理下一篇:市人大代表候选人见面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