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案(1-10章)

2024-08-22

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案(1-10章)(精选2篇)

1.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案(1-10章) 篇一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在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民国初年一些著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经历和新闻思想,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专业素质。重点和难点:

1、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

2、袁世凯当政后对新闻而事业的控制和摧残。

3、著名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思想和优秀品质。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临时政府成立后新闻事业大发展

武昌起义半年后统计,全国报纸由十年前的一百多种,陡增近五百种,其中1912年 2月向北京民政部进行登记的报纸,就多达九十余种。新创办的报纸多数集中在京、津、沪、广州、武汉等地。

通讯社在1912年至1918年间,有了较大发展,新创立的通讯社不下二十家,其中以 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影响最大。

二、北洋军阀对报纸出版的摧残

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了宋教仁,又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在这种封建淫威下,国民党系统的报纸迅速地垮了下来。1915年秋后,袁世凯又因帝制问题封了一批改良派 的报纸。这时北京报纸所剩无几。

袁世凯垮台后,相继执政的各派军阀宣布袁世凯关于报纸法令一律有效,并实行新闻 邮电检查,颁布了《报纸法》。从此报纸被封,记者遭迫害的事接踵而至。

第二节 民初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学研究活动

这时期有名的记者有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刘少少等人,这些人各有所长,各有成就。

这时期新闻研究活动也开展起来了。1918年10月14日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翻译了日本松本君平的《新闻学》,美国休曼的《实用新闻学》。邵力子、徐宝璜出国学新闻。北大增设新闻学课程,请回国的徐宝璜主讲。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教学+课下资料收集 思考题:

1、《中国日报》、《民报》的创办及其宣传情况如何?

2、于右任办过几个报刊?其性质怎样?

3、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简述“苏报案”。

5、民国初年有哪几个著名记者,各有什么贡献?

2.中国新闻传播史重点考研笔记 篇二

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戈公振称之为“报界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开始的。后又编辑过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杂志,最出名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大手读者欢迎。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 第一,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

(1)题材重大,内容翔实。黄远生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他的新闻通讯所报道的大都是重大政治新闻,或是人们欲知而不得知的内幕新闻。

(2)分析深刻,见解独到。黄远生在进行新闻通讯的写作上,对新闻背景、事件内幕的挖掘与分析,常入木三分。

(3)文笔生动,亦庄亦谐。他的通讯大多涉及政坛人士,对他们的描绘生动形象,于诙谐中透出犀利。

第二,在新闻理念方面,他提倡: 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

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

在政治上,他的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尽管他曾宣布脱离一切政党而独立,也曾对袁世凯的黑暗统治进行过无情的揭露,但始终得不到国名党人的谅解。后为摆脱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集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嘱》,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邵飘萍

民国初年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访到独家新闻,在新闻工作中,广泛交游,随机应变,掌握心理,把握战机,都是他获得独家新闻的重要技巧和手段。

1902入浙江高等学堂,曾任《申报》特约通讯员,1912年在杭州与著名报人杭新斋合作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编,因不时抨击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和卖国罪行,1914年报纸被查封,邵被捕,经营救出狱后逃亡日本,入日本法政学院,并组织东京通讯社。1915年底,返回上海,应邀任《申报》、《时报》及《时事新报》主笔,抨击袁世凯称帝,袁倒台后,邵接受《申报》聘请,担任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负责撰写“北京特别通讯”。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1919年因触怒段祺瑞政府,报纸被查封,邵再次流亡日本,应聘为《朝日新闻》工作,1920年下半年段下台,邵回北京恢复《京报》。张季鸾

我国著名报刊政论家,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并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0年担任上海《民立报》记者,最先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而被捕入狱。1916年任《新闻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并在1916年至1924年出任《中华新报》总编辑。1918年因揭露段祺瑞政府卖国借款的消息再次入狱。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出任副总经理兼编辑,并在此期间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方针,在办报实践中标榜坚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立场。胡政之

民国初年著名记者,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主笔、编辑,1915年任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1916年,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天津《大公报》,胡政之受聘为该报经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史量才

史量才(1880—1934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

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亲眼目睹辛亥革命失败的过程和政权的嬗变,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动军阀和流氓政客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真实。对政治感到十分的失望,从此他把主要的精力转向新闻事业,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当局,激浊扬清。

1912年,史量才与张闳、应德謇、赵凤昌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局面,史量才赢得了江浙资产阶级资金上的投入,同时起用张竹平、冯子培、王尧钦等管理人才,对《申报》逐步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开拓广告业务,从而大大增加了报纸收入和社会影响。他以卓尔非凡的经商头脑分析市场行情,适时屯积廉价纸张,以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史量才关注社会热点,以“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为民喉舌”为标榜。邹韬奋

邹韬奋原名思润,笔名韬奋,江西余江人,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办过“六刊一报”。《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日报周刊》《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

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在流亡国外的两年中,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集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其为“充满与力的新游记”。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实践中积累了深刻的办报思想和丰富的办报经验,特别是主编《生活》时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一套完整的报刊思想。邹韬奋1944年病逝,毛泽东题写挽词:“热爱人民,真诚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人的地方。” 邹韬奋报刊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6,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邹韬奋认为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 大公无私 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见识 文字畅达

至少精通一种外语 范长江

范长江的新闻实践

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1933年下半年起,开始向平津报纸投写新闻稿件。1934年底,首次用“长江”笔名在《北平晨报》署名发稿,并担任该报特约评论员。这是他从事新闻生涯的起点。1935年5月,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开始西北之行。1936年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第一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踪迹和影响。同年发表《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国统区引起很大轰动。《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名党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是范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1938年范长江发动创办了“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在长沙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范长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爱国的民主进步记者成为一名自觉为民族和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他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信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二、范长江的新闻思想

认为报纸是有阶级性的,追求政治民主、新闻自由 坚持服务大众的立场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办报方针 在写作上尊重事实,强调新闻要真实、客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优秀的作风和素养。1941年10月他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一文中为新闻记者提出几个要求:正确而坚定的政治态度、操守和知识。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

一、斯诺

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1928年来到中国,在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任职,兼任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驻远东记者。1933年到1935年,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同时兼任美国《纽约太阳报》和英国《每日先驱报》特约记者。,积极支持“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6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采访,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多家报纸发表他的陕北报道。1937年10月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领导人的情况。1937年底,同艾黎等人在上海发起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1941年1月斯诺从香港向美国发稿报道皖南事变真相,2月被国民党取消记者特权,被迫回到美国。

二、《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由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帕克斯.斯诺所著。他与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往延安先后访问了周恩来、毛泽东等领导人,并根据毛泽东向他介绍的统一战线政策及自身经历,写成一组通讯,以《毛泽东访问记》为题,首先在上海英文报《密勒氏评论报》上发表。1937年10月,英国兰戈兹公司出版了斯诺撰写的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为了便于在国统区出版,中文版改名为《西行漫记》 该书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为中共宣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形成。斯诺以其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求真务实的采访作风,生动个性的文笔,开启了“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

一、戈公振

中国著名记者、新闻学家。1913年入上海《时报》工作,后晋升到总编辑。他在致力于报业改革的同时,他还从事新闻教育与研究,发起组织上海报学社,他曾应聘在上海国民大学讲授报学史,后将讲稿整理成书,即《中国报学史》,于1927年出版。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曾多次重印、再版,并出有日文版。

二、《中国报学史》

《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现代著名报刊史学家,我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戈公振先生所著。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对后世新闻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报学史》于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它首先阐述了报学史的定名,报纸的定义以及本书的编辑方法。然后全面、系统地评价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该书内容详实,多为第一手资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中国报学史》全书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典范。此外,本书还于20世纪40年代传入日本。

主要报刊与通讯社 京报

京报最初用来泛指发自京都的各项文书邸报,具有半官方的性质。清代中叶以后也用来称官报。民间报房所出报纸也通称京报,又称“报房京报”和“黄皮京报”。它是一种与近代报纸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主要是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的,以盈利为目的报纸。其发端于明末,盛于清代。京报内容来自邸抄,主要包括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特点:

没有官报之名的报纸 是邸报的翻版

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

一方面它是继承邸报的余绪,在官吏中发行,含有内参性质;一方面,它是在民间销售,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

京报对中国古代报纸向近代报纸过渡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它不能自行采写新闻和发表言论,与邸报并无本质区别,因此不能列入近代报纸。《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由外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刊于上海并主编,起初完全是一份宗教性刊物。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宗教内容只剩下很小一部分,而占主要篇幅的是中外新闻、西学知识、商业信息,并增设了论说,变成综合性杂志。读者也从教会扩大到官员、士大夫、商人等各界人士。1833年停刊。1899年复刊。复刊后明确把“开放”中国上层人士的思想作为主要任务。复刊后的内容:(1)大量发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2)大量介绍西学知识。(3)当维新思潮兴起时,大谈变法革新,并提出过许多建议和措施,产生了广泛影响。

此外,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也创办了一份名为《万国公报》的报纸,该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1895年《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申报》

《申报》是我国现代报纸开端的重要标志,不仅是中国最早出版的报纸之一,而且堪称中国近代史史料之库。它由英商美查创办于1872年,至1949年停刊,前后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视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早期的《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了大量改革:发表政论文章,加强报纸言论工作,改革新闻报道,经营副业等。“九一八事变”前后,它开始改变先前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单纯的营业性质,转向爱国进步立场,要求抗日和民主,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报刊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商业报纸成功的典范。《大公报》

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1902——1916,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报名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为意,以“开风气,牖民智”为宗旨,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揭露时弊,包括点名批评袁世凯,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开创了中国民营报刊自由主义的先河。《大公报》因此而受欢迎,成为北方地区的著名报纸。(2)1916—1926,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3)1926——1949,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手《大公报》,于1926年创刊“新记”《大公报》,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张季鸾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本社同仁之志趣》一文,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4)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张季鸾对“四不”方针的解释是:(1)不党。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2)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3)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4)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 简言之,“四不”方针就是不支持任何党派,不接受一切资助,不作私用,不盲从于任何势力,为全国人民说话,作公众的喉舌。《大公报》在新闻实践中严格遵守“四不”方针,报道和评论尽可能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对时局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四不”方针是资产阶级舆论界走向成熟的标志,代表作先进的办报理念,是对当时报业经济不独立、贿赂成风的新闻界的批判。新记《大公报》及其“四不”方针对自由主义的不懈追求都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宝贵的财富,它在客观公正上所坚持的职业操守和其成功的运作模式值得现代中国报业的借鉴,以构建更加有效的传播力。《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创办人陈独秀。《新青年》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最著名的刊物,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该报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它以思想启蒙为要务,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主要宣传内容有: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四大副刊

五四前后四大副刊:北京《京报》副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四大副刊各有它们的特点,但都具有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的进步性质。它们强调文化娱乐性,介绍新文学;注重知识性,各类稿件兼收并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短小生动,很吸引人。四大副刊的成就为创办我国报纸的副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红中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成立于江西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无线电台对外发布新闻,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红中社”的诞生。红中社的新华社的前身,是中央领导下城里最早的新闻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发挥着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喉舌耳目作用,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红中社随中央红军长征,1937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式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红色中华》

《红色中华》报,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与红中社是一个机构,担负出版和通讯工作两重任务。九一八之后,《红色中华》及时刊登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有关的决议、宣言,反映人民群众的抗日呼声。红军长征,《红色中华》停刊,红军到达陕北后,《红色中华》于1935年11月在瓦窑堡复刊,史称陕北版。

1937年1月,中共中央为团结抗日大计,决定将《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迁至延安出版。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重建一个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2月7日,《新中华报》被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兼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出为对开大报《解放日报》。洋旗报

从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从上海撤出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关租借和法租借被称为“孤岛”。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美英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报刊聘请外国商人担任发行人,避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检查和租借当局的阻挠,继续进行抗日宣传。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导报》和《文汇报》等。报灾 苏报案 “苏报案”是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1896年6月由胡璋创办于上海。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1903年6月,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政府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大江报案 “大江报案”是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后著名的革命案件。《大江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11年1月3日的《大江白话报》,之后由詹大悲接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不久成为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办。《大江报》注意向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宣传,用大量篇幅反映新军士兵的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在新军中宣传革命思想。1911年7月该报发表何海鸣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撰写、署名“奇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短评,指出中国社会已经病入膏肓,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革命,不能救中国,认为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文章发表后,湖广总督瑞徴震怒,立即以“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派军警于8月1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随后自动投案。《大江报》事件发生后,一时舆论哗然,许多新军士兵来到报馆表示声援,瑞徴拟对詹、何处以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詹、何二人18个月徒刑,史称“大江报案。” 癸丑报灾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全部被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民国元年500家锐减了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学术团体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建于1918年10月14日,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亲自发起并担任会长,由徐宝璜和邵飘萍任研究会导师。它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但新闻学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至1920年12月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蔡元培为该会拟定了简章,规定其宗旨是“灌输新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研究会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创办了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这些开风气之的创举也确立了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方面的特殊地位。2008年4月15日,这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术团体得以正式恢复成立,并聘任首批1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会导师。中国新闻学研究会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10月23日成立于上海,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初期会员有40余人,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及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中国青年记者协会

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于1937年11月8日成立于上海,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发起,这时,上海正处于危急之时,该协会还没来得及开展活动,就被迫离沪迁往武汉,于1938年1月1日在武汉成立分会,3月15日,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武汉开会,决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3月30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成立,“青记”是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新闻思想

王韬,维新派、革命派,邓拓 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一、梁启超:

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治家。1985年参加“公车上书”,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后主持《时务报》笔政。戊戌变法失败后,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刊物。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办报生涯27年,亲自主持和参加报刊有17家。梁启超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

二、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梁启超在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自身体会,在报刊的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在报刊功能方面: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在办报原则方面:提出了四条标准,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在舆论方面:阐述了什么叫舆论、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力量、舆论的种类、舆论与报纸的关系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常识、真诚、直到、公心、节制。

在宣传方面: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侵润法和煽动法

在言论自由方面:热情礼赞“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认为具有这三大自由的报刊有无穷的力量

在新闻业务方面:主张评论和新闻通讯、报道有明确分野。提倡并实践“新民体”。各种运动 客里空

“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我国新闻界就以借指假新闻或报道假新闻的记者。1947年6月《晋绥日报》刊登了《前线》中有关的章节并加编者按语强调新闻工作者应有检讨与揭露自己不正确的采访、编写的思想作风。《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语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对“客里空”。反“客里空”运动很快推广到全国。

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一是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的改进 清末时期

1,报刊的形式。在1902年前后,开始由书册式逐步向单张印刷的近代西方报纸靠近,1904年以后,采用白纸两面印刷的对开日报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新闻时效性,一些报纸对重大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一般报纸已兼有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个方面内容。

2,在版面的安排上,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钞,次为各省各地要闻,此为本埠新闻”的框框。新闻专电开始成为报纸的重要内容,编辑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报刊字体不再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内容重要程度使用不同字号字体,栏目设置越来越细,新闻标题一改过去按地区归类、一文一题和题文同一字号的做法,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副题等多行题。

3,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评论的形式也日益多样。

4,新闻的质量卡是提升。新闻报道的数量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开始划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和国际新闻等不同门类,在固定的版面上刊载,新闻报道的题材也日益增多。

5,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6,报纸文艺副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初年

1,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众更多的重视,报纸开始了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的转变。2,副刊有了大的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在报纸上大行其道。

3,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大报如《申报》等,开始增加摄影图片的刊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①新闻界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②为了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新华社还开展练笔运动。

③新闻界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做出了重大努力。

上一篇:幼儿园国旗下讲话稿讲文明有礼貌下一篇:年最新食堂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