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2024-09-22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11篇)

1.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一

通教发〔2014〕34号

通渭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印发2014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学区,县直各学校:

《2014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已于2014年2月19日局务会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通渭县教育体育局 2014年2月20日

清楚。进一步增强法纪观念,切实解决好“慵、懒、散”的问题,真正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学生家长。

2.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正常开展“三会一课”活动。扩大党组织组建率,城区中小学要达到100%,农村中小学达到80%以上。做好党员纳新工作,深入开展“两培两促”活动,年内教师队伍党员的比例上升2个百分点,压减学生党员数。加强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建设,提升活动室布置水平。组织全县教职工加强学习,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以求真的态度,钻研新理论、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知识技能,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推动工作。

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3.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认真实施《通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快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步伐。做好幼儿教师合理配备。贯彻落实《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加强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规范办学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倾向。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督查,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时上

完成市上下达中职招生任务。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加快县职专搬迁进程。组织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7.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步伐。做好“三残”适龄儿童的排摸工作,进一步提高“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加大法律宣传,增加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数量,降低辍学率。积极探讨和策划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加快特殊教育发展。

8.规范民办学校管理。与公安、执法、民政等部门联合,对全县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督促检查,整治民办学校的招生秩序。严肃查处乱收费、乱招生及各类违规办学行为。

9.开展“六大习惯”养成教育。贯彻落实好《通渭县中小学生“六大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学习、健体、勤俭朴素、卫生、安全等六大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言行文明。

10.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的教书育人理念,创造性地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突出诚信教育。要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审批上报工作。广泛开展阳

有效地抓好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反思等环节和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教师集体备课,倡导编写导学案。充分发挥县教研室的引领、指导、沟通作用,组织全县各学校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活动,加大对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力度。开展送教下乡、课堂教学能手大赛、请名师讲座等活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稳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做好教师普通话测试工作。

14.重视教学检测与质量分析。认真做好全县部分年级、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组织各学校相关年级学科教师参加质量分析研讨活动,帮助学校和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促进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5.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组织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建成38座电子白板教室。实施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做到项目点数字资源每月下发,督促教学点充分利用好数字资源,努力达到原来不能开设的课程如音乐、美术等正常开设和原来开不好的课程如英语、数学等开好,对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使用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保证实验课的开设,开足开齐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增加课堂教学能手大赛中实验课比赛项目。进一步提高图书阅读利用率,每学期小学生生均阅读达到10册,中学生达到12册。进一步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率,在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活动中,做到40岁以下科任教师熟练使用。

相结合,涵盖党风廉政、师德师风、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财务管理、学校安全、营养餐等常规工作以及“四园”创建、高效课堂、大课间活动等重点工作。做好对督导中发现问题的回访和督促整改。综合督导成绩按比例纳入学区(校)年度考核,作为班子调整和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

五、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任务落实

19.加强综合治理工作。根据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组的安排部署,衔接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摸排整治,做到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到位。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20.加强“四园”创建。切实做好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墨香校园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全县教育系统文明交通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春秋季师生安全教育及突发事件安全演练,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定期开展学校内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继续实施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校园绿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的通知》和教体局制定的《通渭县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验与研究方案》,重点开好书法课、书法兴趣小组,加强墨香校园建设,举办好全县中小学书法教师首期培训班、全县师生书画展和学校师生书画展。

21.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做好省、市政府中涉及教育的校舍

盈利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食堂食品安全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和资金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及营养餐日常监管工作,做好学生实名制信息更新维护、营养餐月统计上报、从业人员培训体检工作,做到规范管理。规范寄宿生信息的造册登记,改善寄宿生就餐和生活条件,全面做好寄宿生安全保障问题。

23.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专项资金的发放,全面落实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和中职免学费政策。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积极争取各类资助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贫困大学生资助。进一步规范各类资助金发放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24.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有效开展“双联”工作,经常深入联系点,驻村蹲点进户,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实际困难。乡镇所在地学校要全力配合好乡镇,争取支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提案及建议案。

抄送:市教育局办公室,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 人武部政工科,教体局各领导,各股室。

通渭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14年2月20日印发

2.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二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1.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 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系列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 坚定搞好发展改革的信念, 坚定不移地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指导代管协会和事业单位改革发展。

2.加强宣传阐释,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 组织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等书籍和文件的学习;深入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 坚定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法, 提高学习的效果。要发挥党委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作用, 继续办好政策理论系列讲座,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学习的指导,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习情况的交流,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效果,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 拟在五月份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轮训工作。

二、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1.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学好三中全会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 要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 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2.结合实践, 推动中商联及代管协会、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遵照三中全会精神, 和国家关于社团改革的文件 (尚未出台) 精神, 推动中商联自身及代管协会、事业单位的改革, 推动提升服务、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强化品牌等各项工作的落实。

3.广泛开展在深化改革发展中“创先争优”活动。中商联系统各级党组织, 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定位,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 营造自觉学习政策理论、自觉学习业务知识、自觉学习并遵守纪律的氛围。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1.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自觉执行群众路线。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多次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张志刚会长在中商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的要求, 结合中商联实际, 不断加强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 不断加强同行业、企业和会员单位的联系, 反映他们的诉求, 增强群众观点, 加强服务的针对性, 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宗旨意识, 不断提高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以钉钉子精神, 继续抓好整改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党委已经制定了整改方案及措施, 要按照要求的时间、质量、责任、分工, 推动党委“两方案一计划” (整改落实方案、专项治理方案、制度建设计划) 的落实, 逐项做好整改工作。

3.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要按照中商联制定的制度建设计划, 经过调查研究, 推进落实, 使中商联的业务经营活动、思想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加强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 形成常态化长效化。

四、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以服务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 大力推进党组织建设。继续检查落实党组织全覆盖情况, 检查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同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党组织的组织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活动等形式, 推动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本领, 努力为企业、行业、基层群众和广大党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按照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 加强中商联系统各单位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开展学习《党章》及党的有关规章制度, 依法依规开展党务工作,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规范党组织换届、党员发展和管理等项工作。引入党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标准, 运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 不断提高联合会系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3.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单位党建工作如何, 关键是看党组织的执行力, 党务干部的责任心。因此, 要不断加强党组织领导水平、明确党务干部的责任, 选好“书记”, 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4.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服务工作。坚持积极慎重的发展原则,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 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日常管理, 在培养教育的同时, 关心党员的工作、生活, 让广大党员深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五、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继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贯彻落实。按照上级党委要求, 加强对中商联系统各单位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 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协会。

2.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 加强对中商联系统各单位廉政风险点的动态监控, 通过日常思想作风教育、规章制度约束, 提高各单位及广大党员干部执纪遵规的自觉性。特别要注重关键岗位、节点时间的监督。积极组织纪检干部参加国资委纪委举办的“每月一课”廉政知识讲座, 加强廉政教育。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各级纪委和纪检委员, 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职责,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贯彻执行党纪党规, 以身作则, 同时抓好教育, 搞好监督检查。重视群众检举举报作用, 认真办好举报信件的调查处理。

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 争做群众满意好员工”活动, 引导党员干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2.深入推进中商联系统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理念, 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贯彻, 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对从事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 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3.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五委会”各项工作,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营造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七、积极做好工青妇工作

3.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三

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全面部署深化课程改革。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深化课程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启动落实课程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推动各地适应统筹改革的需要,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

2.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提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细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启动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当中。坚持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打好学生共同基础,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4.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组织开展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省域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推动各地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与指导。

二、推进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5.推进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启动有关改革试点工作,会同有关司局,促进建立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导各地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指南,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7.部署推进中考改革工作。研究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变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管理,

提高教材质量水平

8.做好中小学教材编写、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现行三科教材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编写、审定工作,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开始使用三科新教材。组织开展小学书法教材评审工作,保证2014年秋季学期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国家审定的小学书法教材。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准备工作。

9.严格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管理。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教材选用机构、选用程序,选用工作监督和对违规行为处理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修订《中小学教材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审定、修订、使用工作的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监管。

四、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强保障,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10.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地按照扩资源与建机制的原则,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指导各地做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召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对实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全面部署。

11.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加大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引导各地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12.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做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和应用,引导地方充分利用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实现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13.深化幼儿园保育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跟踪调研各地做法和经验。办好第三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五、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14.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部署。

15.指导各地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特殊教育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各省(区、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一年实施情况进行抽查。

16.实施特殊教育两大重点项目。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加大对承担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试点建设工作。

17.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修订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编写方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六、制定政策措施、扶持薄弱地区,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8.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系统设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19.研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

20.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指导和支持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总结推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经验。

七、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交流应用,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21.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应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更多适用、实用、好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搭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挖掘典型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落到实处,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2.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加快多版本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和开发,为教学点配送更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保证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帮助边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组织教学点开展教学管理方法经验交流,促进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刘升小学2014年教育工作要点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刘升镇中心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要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以教育质量和安全稳定为主线,以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为重点,深化改革,优化行风,强化落实,全面提升刘升小学教育发展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残疾儿童和贫困学生入学率均保持100%,杜绝辍学。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四月下旬完成学校食堂搬迁工作,全面完成学校的各种维修,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3、进一步提高对“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认识,全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争创枣阳市“绿色文明校园”学校。

5、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力争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95%。

7、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章办事,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 1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2、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打造“阳光教育”。

3、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关要求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深化“进教室门、进食堂门、进宿舍门”“查找改”和“假如我是学生和家长”大讨论等活动。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教职工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违纪活动,积极配合严格落实枣阳市委有关文件精神。

4、配合刘升镇中心校做好本轮教工作,绩效工资方案、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确保队伍稳定,秩序正常。

5、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创新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机制,推进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断满足群众期盼的“更好的”教育。

(二)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6、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障留守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努力缩小与别校间的差距。

(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整体德育实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友善、孝敬、诚信、感恩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加强“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和正义感、有奉献精神和美丽心灵的人。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和安全习惯培养的展示与评比活动。

8、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一是强化常规管理。按照《中心学校常规教学检查细则》,组织常规教学检查,及时通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论文、课件、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能手、教学质量管理和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评选活动,强化实效。二是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围绕全省“健康课堂”建设,加大“136”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力度。学校领导、教研组长要深入班级听课、校级干部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5节。全力引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镇、市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促进名优教师脱颖而出。加强“导学案”推广,强化集体研讨、个性修改、教学反思、检查评估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三是加强教育科研。立足实际,推出一批案例、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报告、论文等教科研精品成果。

9、加强体、艺、卫工作。全面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开展春季学生运动会。安排部署好“大家一起唱一起跳”活动,抓好“六一”文娱节目排练,开展好各类兴趣小组,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参加襄阳市、枣阳市展演活动。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控和禁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卫生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等卫生常识教育与防范知识,能力提高学校的卫生工作管理水平。

10、着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月系列活动,坚持每周五下午教师自学两小时,每月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半天,要求教职工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方式,扎实有效开展师德公开承诺和“学生评教师”

活动。

11、加强仪器设备的严格管理与规范使用,提升学校现有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益,并认真积累好档案材料。同时以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强化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建立教育云平台,为教师提供集学习、交流、教学于一体的个人空间。积极参与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电教作品、实验教学论文、自制教具评比、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工作。

12、迎接市局教育督导评估。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体质监测、教育质量监测等工作,开展准备工作。

13、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六一”前后,以儿童节日为契机,以表演、读书、书法、绘画、手工、体育、信息技术为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展示活动,培育高雅校园文化。一是要精心办好每一期升旗仪式、黑板报。二是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明理、晓行,最后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帮助树立“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导处要组织安排好每天下午第三节的活动课程,以此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要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培养特长、发展个性。准确定位,科学策划,统筹规划,明确内容,分步实施,全面培植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和人文内涵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制度、教学教研、环境等多元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的学校精神,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四)警钟长鸣,做好安全工作。

14、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安全稳定。

(1)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真贯彻执行《学

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预警机制,做到临危不乱,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坚持安全与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校长全面抓,各班主任具体抓。时刻牢记“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六讲、五防范、十不准”。学校与班级、班级与学生和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有章可循。开设好安全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谁主管谁负责为原则,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做好食品卫生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加强消防安全,坚持对校产、校舍、教学设施等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上报,健全校舍安全预警机制,继续执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2)加强校园课间管理。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慢步轻声,每天安排两名校级领导值班巡视。

(3)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学校规定师生校园内禁止骑车,在十字路口安排教师值日,发放告家长书,加强对校车接送管理。

(4)抓好治安综合治理、卫生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做好禁毒、禁赌、反邪教宣传,确保学校本学期无安全事故发生。

(五)保障学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5、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防止群体性信访事件发生,力争无集体上访,无进京赴省上访现象。

16、开展“绿满校园”行动和“美丽校园”创建活动。结合整体布局,科学编制校园绿化规划,注重花草树木品种搭配,全面提升校园绿化品位,让校园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开展“美丽校园”创建活动,彻底消除校园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种乱养等现象,彻底清理卫生死角,保持校园整洁、清爽,提升校园环境品位。

17、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学校后勤“十有八

配套”标准化建设。新食堂启用力争配备现代化厨具,认真落实周营养食谱公示制。推行“妈妈式”教育服务模式。深化“四好一满意一放心”和“放心食堂”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学校风险分散服务体系,规范食堂大宗物资集中采购,规范统一着装等学生消费。

18、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落实预算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杜绝新增债务。进一步加大“三公”经费管理力度,实现公用经费支出“零增长”。

19、加强综治、普法等工作。开展“星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推进依法治教。

20、健全工会小组,做好本学期校务公开,坚持搞好民主测评领导工作,开展一次以上的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让我们锁定目标,明确任务,为学校提升档次。让教育回归本质,为社会提供好教育、真教育、活教育、新教育。我们有上级的正确指引和大力支持,有以往扎实的基础,有规划的准绳,有全体教师的群体合力,一定能建设一个活力校园、实力校园、魅力校园。

刘升小学

5.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五

2014年,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一、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强化德育首位,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第二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选,举办中小学第三届课程育人精品课程大赛,建立完善精品课程资源库。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国家综合性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健全校外实践教育机制。制定《重庆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纲要》、《重庆市中小学生涯教育指导手册》,规范和加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加强学生生涯教育指导。推进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举办第六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决赛,开展首席班主任评选工作。加快中小学德育数字化建设,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建好家长学校,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先进学校表彰活动。加强环境教育工作,有效落实环境教育课程,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活动。

二、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扩资源与建机制的原则,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召开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指导区县做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14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72%。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贯彻落实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重点规范小学附设幼儿园办园行为,逐步将具备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园独立建制为公办幼儿园。做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和应用,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实现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深化幼儿园保育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资源包的试用工作,启动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试点,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启动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合格区县评估验收工作。

三、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100%,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着力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修订完善《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重点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将办学标准化率纳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大力推进 —1—

“百姓身边好学校”建设,出台《关于加快初中教育发展的意见》,着力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出台《关于加强村小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制定并稳步实施《重庆市中考制度改革方案》,继续实行市级重点普通高中统招计划到校比例不低于70%政策。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和市教委“减负十条”、“提质十条”,实施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制定《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评估方案》,开展市、区县特色学校创建评估。继续推进“明德小学品牌建设项目”。

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制定《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系统设计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研制《重庆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开展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试点,推进普通高中学校探究性实验室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资源,逐步解决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启动特色普通高中学校评估工作,引导普通高中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内涵发展。深化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适度扩大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实施范围,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融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提供多元化学习选择机会,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重庆市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基本规范》、《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五、办好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贯彻落实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制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大力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支持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支持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和部署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各项工作。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健全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培养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加强重庆西藏中学建设,办好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青海民族班。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

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卓越课堂”建设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通知》、《关于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扩大中小学校课程设置权、教师课程开发权、学生课程选择权。深化卓越课堂建设,推进课程整合,强化选修课程、实验课程、技术课程和体育艺术课程教学,丰富社团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一批课程改革实验区,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贯彻《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标准(试行)》,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设立一批普

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课题,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室、实践基地和精品选修课程评选。加强生态文明、科技教育,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科技节,建设和使用好六大功能室。组织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推荐工作。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与指导。

七、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鼓励区县和学校探索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改革试点,城乡、强弱学校一体化发展结对率达到100%。实施城乡幼儿园帮扶共进计划,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对46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的过程性检查和指导。组织124所优质高中结对帮扶139所一般高完中,推动城市薄弱高中和农村高中优质发展。加强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视导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加快优质课例、“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帮助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抓好系统管理和运用。办好重庆基础教育网、重庆学前教育网、重庆德育网,为城乡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政策服务。

6.2014年党委工作要点 篇六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进入到“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2014年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企业责任文化建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两级班子自身建设,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强化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建工作的成效转化为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的动力,为建设XXXXXX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以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着眼点,不断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星期六课堂”,落实党委中心组率先学、科以上干部带头学、普通党员主动学、开设专栏共同学,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学习活动要联系当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贯彻落实的成果检验学习活动的成效,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2、切实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干部、党员、员工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制定《2014年干部员工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在线学院、专家授课、针对性培训、外出交流等,提升干部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拓宽员工的视野。严格“学时制”管理,强化检查考核,季度一检查,半年一通报,年度一兑现。

二、以推进责任文化体系建设为立足点,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3、制定责任文化体系建设方案,通过进行责任文化理念宣贯、开展责任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落实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在公司形成一种责任撑起使命、工作快速落实、项目高效推进、队伍和谐团结、士气高昂奋进的责任文化氛围,真正树立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尽职奉献的工作新风。

4、深入开展“XXXXXX”内部挖潜活动。通过干部自己写、相互学、员工谈等多种形式收集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形成各单位“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红利、向管理要红利”的具体有效的举措,通过落实措施来确保经营任务的完成。

5、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继续开展《企业文化手册》和《安全文化手册》的学习,将核心价值体系和“XXXX管理模式”根植员工心中。开展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载体,开展“中国梦 XXX梦 我的梦”有奖征文活动。

三、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支撑点,不断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6、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XXXX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利用6个月时间,开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阶段性活动,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凝聚全员力量,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7、深入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多到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大对公司领导下基层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较真意识,培养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员工群众信得过领导班子。

四、以创新干部管理机制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8、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外培内训等形式,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层,提高领导企业科学发展的水平。二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根据领导分工和责任目标落实分解表、奖惩措施,加大问责力度,严格考核奖惩,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

9、创新干部培养与管理机制。一是认真落实《中层及以上干部加强对单位(部门)员工进行培养管理的办法》、《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将对员工的培养教育作为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年度考核、责任工资或协议工资考核同时挂钩,以此来提升干部用人、育人水平,促进员工队伍快速成长和整体素质提高。二是强化干部日常管理。认真落实《干部谈话管理规定》,通过任职前谈话、升职谈话、关键事件谈话、重要工作谈话等,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约束。三是建立后备干部库,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梯队化建设。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加强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和能力考核。

五、以深化“责任,放心”活动为关键点,不断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0、持续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深化“责任,放心”活动。对党员“责任,放心”活动实行目标管理,对照每个党员所在岗位《岗位说明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评选责任放心

示范岗,进行挂牌上岗。二是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党员民主评议量化标准,开展两年一度的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七一前夕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进行表彰。三是严格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发展党员标准、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

11、深入抓好党支部建设。一是开展党建目标管理。与各支部签订《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从完成生产经营业绩指标、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责任,放心”活动、党员干部员工教育管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明确目标、细化内容、量化。二是规范新组建公司的党员管理,明确不符合建立支部条件的单位得党员管理办法,确保每个党员都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三是适时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实地考察、参观,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素质。

六、以传播正能量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12、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坚持团结、稳定、鼓励,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公司广播、橱窗、简报、网站等宣传舆论阵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省级以上媒体的宣传力度,将XXXXXXX企业文化传递四方。

1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员工幸福感。坚持每季度一次支部员工思想动态调查,每半年一次全公司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深入了解员工的真实愿望,提出对策和建议。继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围绕中心工作,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将工作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开展政研会优

秀论文评选活动,争取2篇以上政研论文在省级以上政研会上获奖。

14、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适时开办“道德讲堂”,通过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宣扬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引导干部员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落脚点,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5、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合理运用外界专业力量,完善吸引中高层人才的平台,探索人才激励方法,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形成“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的长效机制。制定后备人才储备、提拔、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提拔机制。重点做好技术研发尤其是技术领头人以及211院校学生的引进和培养。

16、进一步强化内部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加快分层分级完善任职资格、专业职称体系建设,确保对专业人才发展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与动力。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管理。

17、高度关注80后人才的成长。结合80、90后员工的思想特点,以人性化、个性化管理的理念,优化人才环境,积极调动、发挥党政工团的力量与作用,给大学生、创新人才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引进的80后人才真正留得住、用得好。

六、以落实惩防体系建设为根本点,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18、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结合实际制定集团公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领导干部2014年集中报告个人有关

事项工作。

19、开展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对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抓好各党支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作为先进党支部的评选依据之一。

20、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扎实开展第十五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

七、以发挥桥梁纽带为结合点,不断提升群团组织建设水平

21、支持和带领工会和共青团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班组管理工作,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建立激励帮扶机制,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深入推荐“五星级班组”和“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激活班组这个最小细胞的能量,进一步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7.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七

一、继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1.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研究制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 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会议, 展示交流体育教学经验和成果, 推广“一校一品”教学模式, 实施学校体育示范引领项目。印发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规程。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2.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印发《全国高等职业学校 (专科) 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制《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指导意见》。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贯彻落实, 研制《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达标工作专项评估检查办法, 组织开展高校达标专项评估和检查工作。组织开展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

3.加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落实《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加强校园运动伤害风险防范, 研制学校体育运动保险制度, 鼓励各地在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 政府购买学生意外伤害险, 试点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4.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落实,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继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工作, 发布2015年学校体育年度工作报告。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工作, 验收各地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二、加快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

5.深化足球教学改革。推动各地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布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规范指导校园足球教学。研制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大纲, 指导学校合理组织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依托有条件的单位遴选和建立5-6个校园足球运动研究基地, 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库, 启动450节校园足球教学示范课和365集面向中小学学生的足球技能示范视频的开发工作。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教学交流活动。

6.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竞赛。积极开展2015年-2016年赛季校园足球四级联赛, 组织实施学生夏 (冬) 令营活动, 拟选送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方案。试点推动竞赛体系改革, 搭建完善校内、校际和选拔性竞赛体系。完善竞赛监督制度, 严肃赛纪, 规范青少年观赛行为, 形成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风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 推进学生注册共享机制。

7.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制订校园足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专项培训, 开发相关培训资源, 拟培训5000名足球教师、1000名足球教练员, 200名优秀退役运动员, 着力提升足球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继续实施引进外籍足球教师支持项目, 支持地方聘用150名左右的足球外教。选派部分优秀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管理人员、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到国外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

8.加强特色学校及试点单位建设。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 发挥其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中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研制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单位考核评价与管理办法, 并组织遴选第二批特色学校。

9.加强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推动各地落实足球场地建设规划, 把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足球场地建设规划。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 推动各地试点校园足球保险基金的做法, 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

10.破解改革难题, 形成良性工作机制。会同中国足协共同研究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中的急需完善的政策, 处理好校园足球和青训体系的关系, 对接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U系列竞赛及选拔机制, 建立健全足球运动员注册共享机制, 研制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行业标准, 加强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指导。

11.鼓励社会参与, 总结各地经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积极性, 启动全国校园足球接受赞助和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的研制。开展校园足球调研工作, 总结各地经验做法, 积极筹备全国校园足球推进会议。

12.加强典型引领, 强化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 做好政策解读。大力宣传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及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鼓舞士气、提振信心。争取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等对转播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和有关大型活动的支持。继续组织校园足球先锋和校园足球神州行。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足球科学研究和科普知识宣传, 向社会、家长和学生广泛进行宣传, 形成全社会关心、热爱和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

13.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根据新《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 修订《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加强学校食品 (饮水) 安全管理等相关文件。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并督促各地做好食品 (饮水) 安全等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多途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4.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继续落实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文件, 推进并扩大高校艾滋病防控试点工作, 探索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与针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干预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及时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召开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及高校艾滋病防控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强调工作要求, 总结经验, 推进工作。组织开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网络课程, 并利用智慧树网平台, 向高校学生推送。通过教师培训、优秀教案和优质课展示、网上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途径推进中小学健康教育, 扩大健康教育受众面, 提升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15.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学校结核病防控及藏区包虫病预防教育等工作。研究制定高校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修订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以及学校结核病防控相关文件。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及藏区中小学生包虫病预防教育工作。联合教育报等媒体, 宣传推广各地开展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16.继续开展学校卫生队伍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中小学校校医队伍建设调研工作。举办学校卫生人员业务培训班。组织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论文评选活动。继续配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实施“健康守护行动”, 即通过配备校医室器材、培训校医、开展健康教育等, 促进学生健康。

四、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 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

17.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分省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 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 推动以省为单位确定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加强对各地制定实施意见和组织实施的指导与检查。举办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领导干部学校美育工作专题研修班。召开高校美育工作会议。建立各地美育工作沟通交流机制, 建设一批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实践基地。

18.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 深入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举办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加强美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 加大区域内美育统筹力度, 探索大中小学美育课程开设模式。依托高校力量, 建立学校美育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及专业艺术院校对口支持中小学校美育基地, 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19.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深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创建工作, 举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结合传统节日探索学生群体性艺术活动的展示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建设一批体现正确育人导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美育环境示范学校。

20.推进美育评价工作。指导实验区和各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五、深化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改革

21.健全军事营地机制, 引导学校军事教学改革。创新方式方法, 丰富活动内容, 以引领学校深化军事教学改革为着力点, 探索建立学生军事营地育人长效机制。继续会同军地有关部门举办学生军事训练营, 2016年第三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拟于8月份举办。

22.继续开展专题培训, 提升学校国防教育管理水平。继续委托国防大学和空军指挥学院举办3期高校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专题研修班。继续委托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举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教育部干部培训项目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认真组织实施好研修班项目评估工作。举办2016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军事教学高级研修班。

23.开展军事教学检验, 建立学生军训质量监测机制。以提升学生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为目标, 将军事教学检验范围扩展至10公里野营拉练、无线电测向、核生化防护、识图用图等军事项目及军事教师教学能力。试行分区域学生军训年度报告制度, 以视频、汇编或现场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军训工作经验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学生军训质量监测、学生军事素养评价、学校军事教学改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领域的专题研究。

24.创新教与学的方式, 共建共享优质军事理论教学资源。加强慕课、视频公开课、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企之间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机制, 建设并推出一批国家级优质军事理论教学资源。

8.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八

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以更严的精神更实的作风推进教师工作

1.切实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落实《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规定》,严格执行“六大纪律”。巩固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结合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党员教师延伸。坚持为教师服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党员教师延伸。不断加强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相结合,对党员教师更严一层,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3.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把抓落实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每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见到实效。注重健全重大项目管理制度,推动项目承担单位制定实施办法,重点管理使用好项目经费。注重创新督促推进方式方法,打通每项政策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乡村学校培养补充、稳定留住更多的好老师

4.加强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深入实施特岗计划,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注重村小、教学点教师补充。推动地方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鼓励各地选聘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深化“县管校聘”示范改革,推进城镇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5.推进待遇编制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尽快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首批荣誉证书。

6.提高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改革实施国培计划,提供符合乡村教师实际需要的持续混合式培训,培训乡村教师校长不少于100万人。推动地方整合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三、着力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7.深化教师培养改革。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面推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课程、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综合改革,研制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文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启动教师教育监测系统建设。

8.推进教师培训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推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教师不少于200万人。推进名校长培养工作,造就更多的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启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6-2020年),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新人职教师岗前培训,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不断健全教师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营造教师发展良好生态

9.推进教师资格职称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完成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和首次评审工作,研究制定深化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推进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出台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政策文件,推进高校调整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配合推进高校编制管理改革研究。

10.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出台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标准、乡村教师校长培训指南,研制高校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

11.完善教师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教师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教师管理服务效率。

五、推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源头和根本上遏制违反师德行为的发生

12.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各地各高校制定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和办法,落实好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严禁有偿补课等管理规定。

13.创新开展师德教育。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进校园活动,为广大师生上好师德教育开学第一课。推动组织师德典型走进课堂生动诠释师德内涵,讲好师德故事。

14.加强师德典型表彰宣传。做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组织好第32个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

9.2014年安全环保工作要点 篇九

2014年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2014年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围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红线意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主体责任,以贯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四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网络作用,着力推行“行为安全,属地安全,风险防控”等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逐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专业化。全力塑造公司安全绿色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实保障。

一、工作目标指标

1.安全生产指标

(1)杜绝性指标:①重大火灾事故为零。②重大厂内交通事故为零。③ 重大特种设备事故为零。④ 重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事故为零。⑤危险化学品泄漏及爆炸事故为零。⑥重伤以上事故为零⑦员工职业病患人数为零。

(2)控制性指标:减少安全风险,轻伤事故向零目标挑战。

(3)四个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特殊工种培训率达100%。重要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100%制定实施,在用的特种设备依法定检及合格使用率达100%。

2.环境保护指标

(1)杜绝性指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2)控制指标: COD排放量同比下降2%。

(3)二个100%: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100%、危险废弃物合法处置率100%。

3.管理指标

(1)保持 “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称号。

(2)继续深化体系推进,抓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确保三方审核顺利通过。

二、主要工作

1、着力营造安全氛围,形成高压管控态势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主体责任。公司坚决贯彻“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环保红线责任落实追究制度,将安全环保管理与部门绩效考评相结合,将指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和班组,把责任落实到全员、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管理环节。

二是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安全承诺”活动等安全教育季度主题活动、班组安全互查活动、及安全喊话、安全标语等安全环保意识的宣贯,在全体员工中正确树立安全发展观、安全绩效观、安全行为观、安全幸福观。

三是进一步加强现场日常监管。安技环保部要严格按照工作会精神,对照事业计划,强化安环网络的发挥,严格执行奖惩机制,以高压态势保障安全环保目标达成。对凡是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的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

2、着力行为安全管理,培育本质安全员工

一是加强安全环保预防关。提高员工的危险自我辨识能力,引导生产作业部门每半月开展一次KYT危险预知训练。一季度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危险源全员自主辨识活动,使员工真正了解、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二是把好安全环保预警关。建立不安全行为分类和发生频次数据分析库,通过识别、观察、沟通、分析、纠错等消除现场发现的不安全行为。

三是加强安全环保预控关。通过制度控制、作业控制、重点控制、跟踪控制、群防控制减少同类问题发生频次。持续大力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活动月”等活动,注重隐患整改的落实,为公司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四是打造专业化安全环保管理队伍。通过对专兼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开展外派、内培等方式的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碳交易等专业的定向培训,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3、着力深化属地管理,加强相关方管制实效

一是制定属地管理实施细则。对照管理要求清理完善系统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对现场各区域与部门共同确定责任人。提升操作实效。

二是提升现场自控的主动性。把好“个人反思亮相关”、“组织教育引导关”、“家教亲情感化关”、“案例教育警示关”、“停工离岗学习关”五关。做到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职责谁负责、横向管理无缺陷、纵向管理无漏洞。

三是严厉打击违章行为,关注作业动态过程的安全管理。开展

“我当一日安全员”活动,实施现场问题举报奖励制度。重点加强相关方安全监管,做到无论任何时候,有生产就有安全监管。

4、着力抓好风险控制,营造平安现场

一是扎实开展安评自评工作和SES安全风险评价活动。将评价出来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PPT形式,通过安全环保例会对作业部的人员进行讲解,逐步提升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识别和控制能力。

二是深化KYT训练工作、开展岗位风险再识别。在进行装备检修、大修前进行非正常作业危险识别活动,提升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的危险预知能力。

三是开展岗前安全三确认。将隐患排查重心向加强设备日常点检管理前移,提升点检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隐患整改的及时性。逐步向岗位零隐患、行为零违章、安全零伤害迈进,营造平安现场。

5、着力强化职业健康管理,逐步完善管理职能

一是加大对员工作业环境的改善,减少员工疑似职业病例的发生。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扎实开展职业危害因素防治与告知。认真推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制度,继续做好降低作业点粉尘、噪声污染等工作。二是依法做好员工职业健康监护。以“职业卫生量化分级考评”细则为主要内容,加强职业病危害告知,建立员工职业健康档案。三是积极落实员工述求。对于员工反映的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用品劣化问题做到及时传递、迅速处理、反馈结果。

6、着力深化环保意识,确保企业守法经营

一是优先使用环保、低耗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加强设备、工装采购和产品、工艺设计环节的安全环保评价,大力倡导使用安全环保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逐步淘汰高风险、高耗能、高排放落后工艺。

二是危废暂存点达到防雨、防漏、防渗要求。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危险废弃物收集和处置、雨污分流基础建设等必要的资金投入,规避法律风险。加大对环保隐患治理、环保设施更新改造力度,从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等方面降低单位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是做好固废的分类收集,依法处置。按照要求计提安全环保投入资金,根据需要滚动投入,不断改善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环境。与有资质的处置公司签订协议,各部门按公司危废管理制度进行分类、定置摆放。接受政府监督,降低交叉污染。

四是着力抓好事业计划的落实,确保节能减排控制指标的实现。健全完善安全环保部参与项目论证的机制和流程,对新、改、扩、建项目切实落实“三同时”制度,确保安全措施、职防设施和环保装置落实到位,从源头上消除管理缺陷。梳理投资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竣工验收手续,确保100%合法合规。做到依法保护环境,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7、着力夯实系统工作,持续提升基础管理

一是扎实推进体系要素路径跟踪法,对各部门体系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体系运行的问题点,制定整改计划进行跟踪,充分发挥体系保障作用。

二是扎实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逐步提升本质安全。重点解决冲剪压设备安全防护、个体职业健康防护等资金投入,保

障员工安全健康。加大对现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安全隐患治理,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逐步淘汰本质化安全程度低的设备和工艺,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保障问题。

三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坚持开展应急演练,逐步实现专业预警,全面预控。按照东风集团要求逐步推广,对重点部位、重要装置和重要岗位做到“一岗一案”,实现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简明化、图表化、牌板化、标准化,提高公司现场处置整体水平和应急能力。

四是强化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工作,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导入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等新的管理手段,把握安全环保管理的主动权,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通过培训教育和宣传引导,带动全体干部员工从思想上切实重视安全环保工作,接受管理理念,激发参与热情,让安全环保从管理部门负责向人人有责转变,从“零事故、零污染”向“零伤害、零排放”进步,从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向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

10.2014年工会工作要点 篇十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县委确定的“执行力巩固年”。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省、市党代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在思想上有新解放、理论上有新突破、措施上有新改进、实践上有新探索,奋力开创XX工运事业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县委十三届八次会议精神等,推动工会各项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不断丰富、创新学习载体,在全县广大职工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等的高潮,把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围绕中央、省、市、县的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将党工共建创先争优融入到组织、引导、服务职工群众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中。

二、强力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夯实工会工作基础 强力推进“两个普遍”工作,紧扣“广普查、深组建、全

覆盖”集中行动,继续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促进工会基层组织的完善,全面完成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签订任务。抓住企业重组、企业新建时机,完成企业工会组织的完善、组建工作,力争在2014年底工会组建率达到95%,职工入会率达到95%以上;2015年工会组建率达98%以上,职工入会率达98%以上,在已建会的企业中女职工组建率达到90%,加大行业工会建会率;在已建会的企业中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95%以上;加大工会会费收缴力度,力争完成市总工会下达的会费收缴任务。

三、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工作

县总工会在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法律进机关”为工作推动力,以学法用法为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了法律主题宣传活动。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 一是着力改善民生。坚持扶持与扶志并重,慰问与培训并重,通过走基层、交心谈心、结对帮扶、技能培训、就业培训等形势,切实帮助解决困难职工所急所需,理顺情绪,凝心聚力。

二是具体工作与重大工作相结合。把“送温暖”、“困难帮扶”“医疗互助”、“关爱劳模”、“金秋助学”、“困难职工体检”等工会品牌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千名干部进万家”、“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 2

等重大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新型社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制,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构建全社会尊重、关心和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良好氛围,确保社区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立足县情,统筹城乡,加快发展,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建设。

四是整合资源,创新维权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强化“党政主导、三方协作、工会力推、企业和职工参与”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格局,继续以推进“两个普遍”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载体和抓手,认真宣传贯彻《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进一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和履约率。着力破解维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源头参与、谈判协商、制度保障为重点,积极配合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劳动保障、劳动安全、职业病预防等执法检查,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以职工动态维稳机制建设为平台,加强涉及职工和工会的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工会律师团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相关部门作用,确保维权工作有力有效。

五是继续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4—8月,继续开展群众性的“查隐患、反违章、添措施、保安全”监督检查活动,继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教育职工增强安全意识,要求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确保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六是做好 “双亮”工作,发挥示范县作用。继续开展“双亮”工作,按照全总提出的“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的要求,逐步深化“双亮”内容,真正把“双亮”亮到职工群众心里,使“双亮”效果显著,力争到2014年年底在全县企业工会中开展率达90%以上。

七是着力开展一系列优质文明服务活动竞赛。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五一先锋”、“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等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职工劳动竞赛,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八是着力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发挥职工创造主体作用,推动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结合汉源县“五城同创”活动,在春节、“三八”节、“五一”、“五四”、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

继续做好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奖状)推荐评选和市级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筹备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劳

动模范先进事迹,以劳模敬业、勤奋、奉献、创新的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认真做好各级劳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关心和帮扶生活困难劳模。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新形势下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11.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 篇十一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深入推进教育部机关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抓好直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配合各地推进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载体,全面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确保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做好全国教育大会筹备工作。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动员和组织全国教育系统与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教育大调研、大讨论活动,把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对未来12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3.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以服务“三农”为方向,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推动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合力。

4.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要求和部署,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添动力的事情。保质保量完成中央新增教育投资项目。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继续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争取三年内基本化解历史欠账。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和监测,依法推动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坚持勤俭办教育、办学校,加强规划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5.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配合国务院法制办,继续做好《考试法》的修订;加快起草《学位法》、《终身学习法》,深入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立法规划。加大教育法律贯彻实施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二、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加强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材建设,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总结、交流和宣传班主任工作经验,加强班主任和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7.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推动优秀网站建设,普及辅导员博客,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和队伍建设。

8.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修订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标准和程序。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9.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抓好预防近视和科学营养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课程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推进学生军训制度化、规范化。

10.深化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全面推动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内容改革,发挥高考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作用。指导和推动10个省(市)积极稳妥开展高考综合改革。积极推行平行志愿等录取方式改革。扩大和规范重点建设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

11.学习、宣传和实施《教育督导条例》。继续做好部分省(区)“两基”国检工作。推动各地开展“两基”巩固提高督导复查。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专项督导检查,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试点。加强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完善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状况监测标准与指标体系,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科学学习质量测试。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做好第八届国家督学换届工作。

三、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2.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加强和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义务教育责任,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完善中小学预算制度。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工作力度。做好关心农村下一代工作。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13.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为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農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学校图书、体育器材配备质量,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建设。

14.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国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尽快维修改造,经过若干年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15.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扩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努力实现“班班通、堂堂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做好应用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16.全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力度。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逐步推进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推广把示范性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价、监测和督导机制。深入推进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17.坚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战略突破口。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试点。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实现年招生840万人的目标。创新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持东西部和城乡之间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联合招生,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8.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深入推进“一网两工程”。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村学校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建设覆盖县、乡、村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

19.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深入推进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健全弹性学习制度和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学生实习保险制度。

20.全面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深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五、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21.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认真做好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继续加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力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支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和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加强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建设。

22.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划和启动新一轮教学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切实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建设全国高校教学质量信息数据库和质量监控信息系统,积极探索教学状态数据发布、专家进校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继续开展专业评估认证试点。

23.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动高校设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继续加强医学、法学学位体系研究,完成专业学位总体设计工作。深化以初试、复试和推免生为重点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选拔。积极推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改革,做好专业学位招生考试工作。

24.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组织、培育和协调,推动高校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创新体系。推动高校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引导开展自主科研。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深入推进行业产业创新联盟和省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又好又快发展。

25.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与宣传。扎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重大专项。完善高校社会科学基金体系。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26.加快创建高水平大学步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使更多的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启动“985工程”三期建设,支持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

六、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27.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完成3000万人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6000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成人继续教育。

28.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支撑平台,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支持和引导各级各类教育面向全社会、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进一步总结经验、抓好试点和完善政策,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文化科技资源,努力使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七、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29.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大力加强政策落实和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稳妥做好这项重点工作。开展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和调整农村学校编制。加强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启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和住房建设试点。

30.创新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大力推广并逐步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探索教育硕士培养与特设岗位计划相结合的新机制。全面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镇教师下乡支教。

31.深入推进并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启动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落实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性举措。支持地方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规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推进教师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师范教育类专业建设,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32.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光盘培训、送教上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实施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

33.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加大从企事業单位和社会聘请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规模,加强骨干学校校长培训。

34.启动新一轮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继续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等项目,培养和汇聚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开展与地方共建引智基地和创新团队的试点。

3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八、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6.全力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积极推进就业市场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37.贯彻落实《汶川地震学校灾后重建规划》,确保2009年秋季开学时大部分学生回到新建校舍学习生活。配合地震灾区地方政府,加大地震灾区教育对口支援组织协调工作力度。抓好地震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继续实行地震重灾区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资助政策。

38.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国家助学体系。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重点,扎实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进一步扩大贷款覆盖面。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工作。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落实好解决北方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问题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39.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师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办好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和高校民族班、预科班。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做好支援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教育工作。

40.全面实施“阳光工程”,确保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规范和细化信息公开内容,完善信息公开体系。做好高考命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危害考试安全和录取公正的行为,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和高校违规招生。严格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加强研究生和成人高校招生管理和监督。

41.依法从严治教,加强规范管理,维护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与规范工作;继续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研究和制定幼儿教育收费政策。深化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推行教育行风评议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42.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学校公共卫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大力开展校园植树活动,积极建设绿色校园,努力使各级各类学校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深入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九、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43.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地方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进一步加强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服务。切实办好高校学生食堂,改进和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44.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依法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民办学校管理,继续规范独立学院设置和管理。督促民办高校落实法人财产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民办幼儿教育发展和管理。

45.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与外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教育高层磋商机制,构建区域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历学位互认。做好俄语年各项工作。完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健全教育涉外法规体系,加强对教育涉外活动的监管和引导。做好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工作。

4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国留学工作,积极发展来华留学事业。深入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改进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力度。支持公民自费出国留学。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规模,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47.制定《汉语国际推广中长期规划》,统筹规划全球孔子学院布局,注重提高质量,鼓励探索创新,促进平等合作。加强汉语学习读物和文化产品开发,创新汉语教学资源推广模式。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举办汉语夏令营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48.加强教育服务与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国家公派留学管理和教育涉外监管等应用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应用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

49.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应用与管理,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和谐发展。规范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学生汉字书写。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继续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加强汉语汉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启动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建设语言生活监测与中国语言资源库。加强网络语言监测与研究,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50.加强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做好直属高校巡视工作。健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52.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理顺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做好普通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和落实工作。认真抓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加强中小学党支部建设。

53.进一步加强教育部机关建设,大力推进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好机构完善和职能调整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教育政务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综合协调、公文审核、文件归档、会议管理和督察督办职能。全面加强保密工作。做好教育信访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和节约型机关建设。

54.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加强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深化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严肃查办案件。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55.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責任制,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大净化网络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据教育部网站)

上一篇:舞剧铜雀伎观后感下一篇:《渴望初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