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精选6篇)
1.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篇一
共青团中央文件
中青发[2007]13号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团干部作风建设
——胡春华同志在共青团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3月17日)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共青团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加强新形势下的团干部作风建设作出决议,对今年全团的重点工作进行 研究和部署。关于今年全团的重点工作,杨岳同志将作说明。在这里,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就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团干部作风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抓好团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对照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关于干部作风 建设的各项要求,采取切实的措施,把加强新形势下团干部的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正因为共青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党的要求把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抓不懈,团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团干部才能在党的教育下一批批成长起来。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共青团在党的事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清醒地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党交给共青团的光荣任务对我们作风建设的要求,清醒地认识团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切实抓好团干部作风建设,使广大团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经受住新形势对领导干部作风的严峻考验。
加强团干部的作风建设,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对于广大团干部更好地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党对共青团更好地发挥作用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青年对共青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面前没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没有一 种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不能把握新形势对我们的新要求,不能了解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我们就不能很好地肩负起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团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共青团的形象,影响到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到团的事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党的形象。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党的要求锤炼扎实的作风。
我们要正视团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青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组织,团干部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能打硬仗的队伍。长期以来,广大团干部继承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团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对照党对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对照广大青年对团干部的期望,团干部作风还有差距。一些团干部身上存在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心不强,缺乏对团的工作的责任感,不用心谋划工作,不投入地推动工作,不充分承担起工作的责任,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二是不重视提高自身素质,工作的本领不高,学习上懈怠,不认真学习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跟风,人 云亦云;三是心态浮躁,不是把团的岗位当成一个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不是比工作而是比转岗,忙于应酬、拉关系;四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不愿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许多活动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有的工作刚发文件就总结经验、树典型,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五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谦虚、不谨慎,不能进行自我批评,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行,夸夸其谈,行为张扬;六是服务青年的意识不强,高高在上,工作不深入,坐在机关苦思冥想,就是不深入青年,不了解青年的需要,不愿意和青年交流,更不要说做他们的朋友,说空话、套话,就是和青年对不上话。当然以上这些问题归纳得不见得完全准确,也只在少部分团干部、一定范围中存在,但危害不可低估。如果听任这些不良之风蔓延,势必严重损害共青团的良好形象,最终会损害党的事业。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团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团干部的作风好坏不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的,要由社会来评价,跳出共青团来看团的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地听一听意见,可能会更清醒。广大 团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解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我们这支团干部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党所提出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二、新形势下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
新形势下加强团干部的作风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发扬光荣传统,弘扬新风正气,解决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团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胸怀理想,忠诚党的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共青团育人的根本目标。要让青年人有理想,团干部首先要有理想。共青 团是一个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组织,共青团事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事业,没有理想和激情,是做不好共青团工作的。有的团干部对团的岗位不那么热爱,认为共青团没权没钱,一天到晚搞活动,工作意思不大;有的没有从事共青团工作的激情,工作总是提不起劲来;有的遇到难题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想的是自己如何离开团的岗位的办法,寄希望于到了新的岗位大展宏图。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忠诚党的事业就要热爱团的岗位,立足团的岗位为党的事业做贡献。共青团是做青年工作的,青年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团干部,都要有一种光荣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共青团的岗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不能只希望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很快成长,而忘了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当然,每一个团干部最后都会面临转岗问题,但只要我们在岗一天,就要为团的事业奋斗一天,就要切切实实尽到我们的责任。也正因为每一位团干部从事团的工作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更要珍惜这个为党做青年工作的机会。
第二,力戒浮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现在社会上对团干部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浮躁。浮躁的表现林林总总,如工作漂浮、敷衍了事;活动花样翻新、形不成项目品牌;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注意工作的实际效果;喜欢出彩上镜,急于出成绩、出政绩,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对团的岗位认识有偏差,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部分团干部不是把团的岗位作为一个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长才干、长本领、提高自己,而是太看重个人的所谓进步,总是在算计自己的任职年限,总是在比较自己和别人成长的快慢,更有甚者,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在团的岗位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共青团工作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党政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涉及到。我们常讲,做团的工作要议大事、懂全局,这就是一种学习。在团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团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就有干不完的事。在团的岗位上工作,我个人体会更多的是一个锻炼的过程,直接做贡献肯定比不了党政部门。因此组织对我们评价的标准,主要也是看你是否健康成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作风建设对团干部是至 关重要的。广大团干部要切实克服浮躁的情绪,沉下心来干事业,踏踏实实去做事,在工作中锤炼扎实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锻炼成党的事业所需要的合格的干部。
第三,深入青年,竭诚为青年服务。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是团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能不能很好地联系青年,为青年健康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是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之所在,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关键。应该看到,当前团干部中深入青年不够、联系青年不紧密、服务青年的意识不强的情况是存在的。一些团干部忙于活动,调查研究不多,深入基层的时间太少,有的团组织存在衙门化的倾向。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的群体结构和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的社会流动性大大加快,青年的思想、行为日益多样化,利益更加具体,服务青年、维护青年的权益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新形势下有效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是对团干部的重大考验。这个任务越艰巨,就越是需要我们锤炼扎实的作风,增强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本领。要牢固树立马 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本领,把竭诚为青年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团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青年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当我们缺少推进工作的思路,当我们欠缺开拓创新的智慧,我们就迈开双腿,到青年中去,到基层去,我们都会找到满意的答案。团干部要努力成为青年问题专家,了解青年思想实际,把握新时期青年工作的规律。要多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急青年之所急,想青年之所想,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切实把青年群众的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团干部从事的是青年工作,落后于青年,就做不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不学习我们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对照干部“四化”标准,团干部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素质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干好工作的想法;那种认为和团的工作没有直 接联系的知识可学可不学的观点;那种停留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知道一些新名词、新观点就到处乱用,半瓶子水晃荡的学习态度,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抽不出时间作为不学习的理由,只要有强烈的愿望,妥善安排工作,学习的时间总能挤得出来。各级团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勤奋学习的榜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意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善于运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使团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党政工作大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广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实践出真知。团干部要十分注重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注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在全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团干部调查研究的本领,了解真实的情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11 使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建立在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之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青年。
第五,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我们党对干部作风的一贯要求。全国胜利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奔赴西柏坡,重温毛主席的讲话,要求全党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指出“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党的领袖的谆谆教诲,对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在一些团干部中,不谦虚、不谨慎的情况是存在的,社会上反映的骄娇二气也有体现;有的团干部在与人交往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加以评论;有的团干部行事张扬,指手划脚,到哪里都以自我为中心;还有的团干部自我感觉良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言过其实、骄傲自满,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共青团的形象,对团干部的自身成长也是十分有害的。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谨慎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谦虚谨慎 考量的是我们行事做人的态度、我们自身的修养。团干部都很年轻,在同龄人中成长比较快,这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定比别人优秀很多,组织越是对年轻干部关心,我们自己则越是要谦虚谨慎,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夸奖。要在修身上下功夫,保持一种对做人做事的敬畏之心,克己慎行。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少说多干,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多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
第六,真抓实干,务求工作的实效。我们很多工作的要求是明确的,关键的是抓落实,要把认识转化为行动,把要求变为结果。团的工作不同于经济工作,很多不能用硬指标来衡量,教育人培养人的成效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惟其如此,我们更需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通过真抓实干,通过艰苦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取得实效。共青团事业现在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广大团干部肩负着在新的形势下推动团的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光荣责任,只有埋头苦干,我们才能把握机遇,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团干部要养成务实的作风,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扎扎实实的努力,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一般 的号召上,必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青年。要考虑基层的实际,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不能提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不能上无法落实的工作项目。要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短期行为,不搞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和花样翻新,要立足长远,以事业化的理念推进工作,对于看准的工作项目,要不换频道,咬定青山,长抓不懈。务实的作风体现在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的文风、会风中,我们的文件、讲话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针对性,我们的会议必须提高效率,努力精简。共青团不能搞文山会海,团干部要把时间用在干工作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第七,防微杜渐,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共青团并不是“清水衙门”,团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同样会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受到社会上各种不好的风气影响。我们始终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要在团干部中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团干部要慎重对待交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多同普通青年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我们仍然需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实现党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克服。我们要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层面的要求,核心就是要有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状态。有这种状态,就会想干事、能干事,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有这种状态,就会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抵制诱惑,拒腐防变。越是智慧者越发愤,越是成功者越拼搏,越是奋发有为者越能洁身自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广大团干部要做出切实的努力。艰苦奋斗最重要的是要战胜自己,和懒惰作斗争,和不思进取作斗争,和各种贪欲作斗争。团干部要把艰苦奋斗作为立身之基,努力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八,率先垂范,做团员青年的表率。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员应该是广大青年的表率,团干部应该是广大团员的表率,团的领导机关应该是基层的表率。这实际上对我们提出了双重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工作做好,我们本身还要以身作则,要求青年做到的,团干部要首先做到。这样的要求有点道德化色彩,但对团干部来讲,我以为是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做“物”的工作,或许专业水平是最重要的,我们是做“人”的工作,自身的表率作用就是最重要的。强调作风建设从领导干部抓起,这非常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官员的道德操守,官员就是社会的表率。我们对团员、对青年讲了那么多的要求,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只是用来要求团员青年,我们的工作一定是做不好的。当然这不是说团干部要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团员青年强,而是说要把做表率作为一个基本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让大家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团的领导机关的干部,特别是团中央机关和省级团委机关,要走在前头,以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为全团作出榜样。
三、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团的工作
今年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尤为重要,要求工青妇组织在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群众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群众踊跃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充分发挥引导群众的作用,努力在广大群众中形成牢固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多为广大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工青妇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指明了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方向,是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各级团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到团的工作中,按照讲话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好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推动工作上,体现在推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中。要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工作,以团的工作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来检验作风。今年团的工作任务很重。团中央书记处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贯彻党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结合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全团重点工作部署,这个安排已经得到党中央领导的 同意。落实好这些重点工作部署,确实需要我们付出扎实的努力。全团要在重点工作项目的推进上形成合力,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把作风建设的成效充分体现出来。共青团工作既要立足当前,还要着眼长远。明年将召开团的十六大,我们要落实好团十五大的各项部署,完成好团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同时,团十六大的筹备工作也要适时提上议事日程。要认真分析研究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思考团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基础问题,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方向,按照党的要求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这是团的领导干部应该肩负起的责任。关于团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我这里提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如何把握和实现共青团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本职能。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明确了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定位,这就是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这四个作用,在我们团的工作中都有体现,但要整体把握好,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加强。教育引导青年是共青团最基本的职能,是团不同于其他群 众组织的地方,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肩负的教育引导青年的责任。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实现这一职能,很重要的是要适应新形势,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体现科学教育青年的要求。组织青年投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是我们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好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阔天地中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的重点领域在哪里,需要我们深入地探索。服务青年的工作我们做了多年,今后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青年的意识,增强服务青年的能力,使服务青年的工作更好地适应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好地适应各个青年群体的不同要求。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加强这项工作,形成有序、有效、组织化的共青团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渠道,更好地履行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责。总之,我们要全面地把握 团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积极探索实现这些基本职能的方式方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2.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上的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共青团在工作思路上要创新,在工作方式上要创新,在自身建设上要创新。这三个创新是共青团在新形势下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青年群体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积极主动地适应新情况,不大胆创新,我们就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团十五大以来,各级团组织在这三个创新上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推动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创新,使共青团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作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创新不是简单的花样翻新,不是仅仅提一些新口号、新观点,不是把别的国家的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地拿来,而应该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立足新的时代特征、立足青年成长发展的规律、立足共青团 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的创新。我们的创新要符合党的要求,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为青年所接受。这样的创新是不容易的,确实要求我们拿出智慧、眼光和勇气,做出艰苦的探索。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持之以恒地推动共青团工作思路、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创新,在新的征程中更好地担负起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历史使命。
同志们,新形势下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相信,在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团干部作风建设一定能够取得切实的成效,共青团组织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定能够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良好的作风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2007年3月20日印发)
2.致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的一封感谢信 篇二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
2005年7月,xx同志下派到我镇担任团委副书记,一年来,在镇党委和旗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中心,不断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该同志的到来,为我镇的共青团事业做出了巨大贡
献。在我镇青年中心组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带领我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立足辖区实际,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准则,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为主体,围绕文明社区建设、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树立了xx青年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上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推动了新世纪xx人形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服务、无私奉献,树立xx青年志愿者美好形象的同时,还加强了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声势,使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在群众中间得以推广和实施,吸引了更多的先进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行列,真正做到了服务一方、宣传一方、带动一方。特别是注意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先进青年服务我处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注重扩大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参与面与覆盖面,并加强机制建设,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该同志在工作上是个多面手,能够创造性地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有独当一面、维护一方稳定的能力,善于抓大事,同时热爱学习、勤于学习。一是该同志品德优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尊重上级领导,团结同志,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顾全工作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与镇党委和旗团委保持了高度一致。二是清正廉洁。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好职责。三是至始至终参加了第二批先教性活动和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学习;四是反复学习了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八荣八耻”的讲话。
总之,该同志一年的下派工作深得全镇干部、群众的好评,镇党委、政府也一致认为,该同志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年青干部,建议上级组织予以重用。
xx同志下派到我镇工作,是共青团中央人员交流的科学决策、也是共青团中央对xx镇的信任与关爱,为此xx镇党委、政府向共青团中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x镇人民政府
3.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篇三
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团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央组织部
共青团中央
国资委党委
2006年10月12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国资委党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
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2006年10月12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4〕31号)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对共青团等群众工作的领导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力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党执政地位的重要经济基础。中央企业青年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0%以上,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使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展开,科学教育青年、正确引导青年、热诚服务青年,把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对于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国内“四个多样化”的深入发展,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生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利益调整、内外部矛盾的影响不断凸现,使中央企业青年职工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共青团组织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和青年的变化,不断加强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服务青年职工的能力,更好地满足青年职工在学习、工作、生活、民主参与、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对于更好地把青年职工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促进青年职工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是实现团的工作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自主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强化资源节约,做大做强企业,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共青团工作主动适应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青年工作新机制、新体制,丰富和
发展团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对于不断提高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开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4.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探索、创新中央企业团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推动中央企业团组织逐步实现“五个有”目标(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具有青年特点的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和阵地),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职工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5.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把企业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工作整体格局,在党建的带动下加强团建,以团建的成效服务于党建。三是坚持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紧扣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青年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需求开展工作。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不断增强团组织主动适应、自我完善、自觉提高的能力。
三、深化中央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
6.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要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党委(党组)成员具体分管共青团工作,定期召集团的负责人和有关部门研究讨论团的工作,协调落实党委(党组)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出的要求,帮助解决有关问题。企业党委(党组)每年要召开1至2次专门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汇报,研究和讨论团的工作。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每年至少为团员青年上一次党课,作一次形势辅导报告。根据有关规定,团委(总支、支部)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同级党委(总支、支部)的会议。青年人数较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设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部,配备党委青年委员等途径,加强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7.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要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企业党建工作格局,实行工作目标管理,把团的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评价考核同级党组织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要逐步建立团干部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制,并纳入企业管理人员责任考核体系,其待遇和奖惩原则上与同一层次经营管理人员一致。党组织要对团的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给团组织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及时帮助解决团组织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8.建立健全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制度。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规定,指导团组织开展好“推优”工作。要把那些在深化企业改革、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员,特别是生产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培养和推荐的重点对象。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员发展对象后,党组织应及时回复推荐意见。要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要鼓励28周岁以下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积极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
9.改进企业共青团作用发挥方式。支持团组织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工作。团委书记可以参加企业职代会主席团,列席行政会议,参与涉及青年职工切身利益的调资、职称评审等工作。企业在制定重大决策和推行涉及青年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时,应有共青团和青年职工代表参加,广泛听取青年职工的意见。企业职代会中青年职工代表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10.建立健全物质保障制度。企业党组织和行政部门要根据共青团工作的需要,强化经费、阵地等保障,为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召开团代会或开展团的有关重点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企业经费预算,专项拨发。
四、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11.建立健全团的组织,合理设置团组织工作机构。中央企业一般要设立团委,其所属企
业包括国有参股企业,都要设立团的组织,并按时换届改选。在新建经济组织时,要做到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建立团组织;在调整经营管理组织时,要做到调整党组织设置的同时调整团组织的设置。股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在企业章程或相关协议中应明确团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活动方式和经费保障等条款。要本着精干、高效、协调和有利于加强团的工作的原则设置企业团组织内部机构。大型企业团委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团委办公室和组织、宣传等工作部门。中小型企业团的工作部门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与职能相近的企业行政工作部门合署办公。企业团委工作机构和人员必须纳入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加强企业团组织和属地、社区团组织的联系和互动,根据团员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等组合方式和流向变化,采取联合建团、生产线建团、公寓建团、工程项目建团等,创新团组织设置方式,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
12.配强团组织的领导班子。企业党组织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适应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把团的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企业后备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拓宽团干部的选拔范围,尤其要有计划地把管理、技术岗位上的优秀青年职工选拔到团的岗位上经受锻炼。企业团委书记原则上要求是共产党员,并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央企业新任团委书记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副书记一般不超过38周岁。企业团委正、副书记分别享受企业同级党组织职能部门或下一级党组织正、副职政治经济待遇。兼职团干部应参照专职团干部选拔和管理,并保证有一定时间从事团的工作。要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梯次合理、善于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团建工作的复合型团干部队伍。
13.保证团的工作力量。中央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团干部。青年职工在1000人以上的中央企业,其团委应设置2至3名专职或以共青团工作为主的团干部。青年职工在3000人以上的中央企业,至少要配备2名专职团干部和2至3名以共青团工作为主的团干部。青年职工在5000人以上的中央企业,由企业党组织按照比例适当增加团干部职数。团委书记原则上任期一届,最多不超过两届。团委主要负责人应有后备干部人选。中央企业所属企业也要配齐配强专(兼)职团干部。
14.理顺中央企业团组织的隶属关系。共青团中央负责对中央企业和全国其他国有企业团的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国资委党委负责对中央企业团的建设工作的领导,中央企业团工委负责中央企业团的建设工作。根据中办发〔2004〕31号文件理顺中央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规定,相应理顺中央企业团组织的隶属关系。
15.做好团干部培训和转岗工作。要把团干部纳入企业党政干部培训序列,有计划地选送优秀团干部到党校或高等院校进行培训;选送部分团干部到党务、行政、技术等部门和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全面提高企业团干部的素质,为企业培养和储备经营管理人才。专职团干部与经营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岗位交流。要高度重视并有计划地做好专职团干部的转岗工作,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团干部要予以重用。
16.做好协管工作。企业团组织有协助同级党组织对下一级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考察、培训、教育的责任,对他们的任免调动提出建议,积极协助党组织管理好下一级团组织。
17.加强团员管理。要针对不同岗位团员的情况,探索分类管理的有效办法。在企业改制重组和实施关闭破产过程中,团组织要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有偿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中团员的管理工作,在新接收单位落实前,要继续管理好这部分团员。要按照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流动团员的管理。要创新团籍管理方式,团员组织关系和参加团的活动可适当分离,团员可以同时编入多个基层团组织。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加大团员发展工作力度。
五、探索完善中央企业团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18.深化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团员青年,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
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对团员进行团史团情和团员权利义务教育,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组织意识。组织广大团员学习团章,重温入团誓词,引导团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增强模范意识。
19.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贡献聪明才智。有条件的企业,可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建立青年科技协会、青年攻关小组等组织,强化组织阵地依托,为青年开展技术、管理、营销、服务创新搭建平台,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把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突破口,抓好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等关键环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开展青年节能降耗活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活动,团结带领青年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作贡献。发挥共青团和青联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吸引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壮大企业人才队伍。
20.服务青年职工成长发展。积极开展“推优荐才”活动,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生产、管理、营销骨干和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人才。认真做好下岗失业青年再就业工作,抓好观念引导、加强职业培训、开展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援助等环节,帮助下岗失业青年顺利实现再就业,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促进青年身心健康。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广泛开展青年技术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富有企业特色的评比表彰活动,树立和宣传青年典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21.促进工作创新。要创新工作思路,使共青团工作更好地体现党的要求,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党政所需、青年所盼、共青团所能上精心谋划工作。要创新工作机制,面向基层,面向青年,建立开放型、效益型的企业共青团工作新机制和社会化、群众化的企业青年工作新格局。要创新工作载体,以提高青年职工素质、维护青年职工权益、服务青年职工需求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服务青年职工群众的新路子,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活动领域,创建服务品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探索建立共青团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着重从对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配合效果、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促进效果、对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支持效果、对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推动效果、对青年职工队伍的建设效果等方面入手,研究工作要求、实际效果、衡量标准和考核办法,逐步纳入企业的考评体系。
中央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联手抓。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逐级抓好落实。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国有企业团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4.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篇四
编者按:2010年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 周年纪念日,县委、县政府要求在全县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一系列贯彻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全社会统一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历程、成就、面临形势任务和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的认识,营造更加浓厚的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舆论氛围。现将《公开信》全文公布,便于学习宣传。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全国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志们:
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是一项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符合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重大措施。中央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并且积极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建国以来,由于卫生工作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尤其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寿命大大延长。但是,我们长期对人口出生率没有适当控制,致使人口增长过快。旧中国从一八四○年到一九四九年的一百零九年中,全国只增加人口一亿三千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三十年中,出生了人口六亿多,除去死亡,净增四亿三千多万人。人口增长得这样快,使全国人民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都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使整个国家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严重的是,我国人口在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年这一段时间增加得最快,现在三十岁以下的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六十五,今后每年平均将有二千多万人进入结婚生育期。如果不从现在起用三四十年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的时间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控制人口的增长,按目前一对夫妇平均生二点二个孩子计算,我国人口总数在二十年后将达到十三亿,在四十年后将超过十五亿。这将会大大增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困难,造成人民的生活很难有多少改善的严重局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国务院的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对每家每户来说,增加了人口,在他们不能干活以前,就会多用钱,多用粮,影响家庭生活的改善,这笔账一算就清楚。当他们能够干活以后,一方面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消费社会上生产的物资。对国家来说,如果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很低,物资的生产还不丰富,人口增长的快慢,就会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的积累。人口增长过快,资金的积累就会减少,人口增长减慢,资金的积累就会增加。人口增加,除了家庭需要增加抚养费以外,为了解决他们的上学、就业等问题,国家还需要增加教育经费、设备投资和社会公用事业经费等。请想一想,从这些方面省下钱来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将会起多么大的作用!
人口增长过快,人民生活水平很难提高。拿粮食供应来说,要保证城乡人民的口粮、工业用粮和其他用粮,将来每人每年平均用粮最少应该达到八百斤。如果多生一亿人口,就必须多生产八百亿斤粮食。现在我国每人平均大约两亩耕地,如果增加到十三亿人口,每人平均耕地将下降到一亩多。在目前条件下,在这样少的土地上,要生产出每人平均八百斤粮食,还要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经济作物,是相当困难的。此外,人口增长过快,不但为就学就业增加困难,还会使能源、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消耗过大,加重环境污染,使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环境变得很坏,很难改善。
那么,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能不能实现呢?只要大家齐心努力,达到这个目的是有可能的。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九年我国努力控制人口增长,九年累计少生婴儿五千六百万。一九七九年以来,几百万对青年夫妇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单是一九七九年一年,就比一九七○年少生一千万人。事实证明,我们的人民是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既能够体谅国家的困难,也能够为子孙后代着想。
有些同志担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将来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人口的平均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男性数目会多过女性,一对青年夫妇供养的老人会增加。上述这些问题,有些是出于误解,有些是可以解决的。
人口“老化”的现象在本世纪不会出现,因为目前全国人口约有一半在二十一岁以下,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到百分之五。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我们完全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现在我国约有五亿劳动力,预计二十年后还要增加到六亿,就是到二十一世纪初,每年还会增加一千多万个劳动力。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因此,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不必担心。
解放以后,我国历年人口统计都证明,男女性别的比例大体上差不多,男孩稍为多一点。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对头胎生育的孩子的性别比例作了调查,结果也是男孩比女孩稍为多一点。女孩长大一样劳动,有些专业劳动可以干得很好,更会做家务劳动,还可以让丈夫住在女方家里。新中国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一定要克服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如果只生了一个女孩,同样要把她抚养好。
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四十年后,一些家庭可能会出现老人身边缺人照顾的问题。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有,我们要注意想办法解决。将来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一定会不断增加和改善,可以逐步做到老有所养,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供养老人,使他们过好晚年,是子女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是我们社会的优良传统。我国人民一定要发扬这个优良的社会风气。那种不供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触犯法律的还要受到制裁。
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同时,还要适当强调晚婚晚育。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并不晚,但是为了学习和工作,适当的晚婚还是要提倡,适当的晚育更要强调,青年妇女如果二十岁开始生育,一百年内要生五代人,如果二十五岁左右生育,一百年内只生四代人,因此,晚婚特别是晚育对于减少人口增长数量,减慢人口增长速度,都有重大意义。对于青年夫妇自己,适当晚育也有很多好处。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党和政府已经决定采取一系列具体政策。在入托儿所、入学、就医、招工、招生、城市住房和农村住宅基地分配等方面,要照顾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要认真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要大力开展生殖生理、优生(就是不生育有残疾的婴儿)和节育技术的科研工作,培训大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做好节育技术指导、妇幼卫生和儿童教育工作,以保证节育技术的安全,减少出生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婴儿。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生产高质量的避孕药具,满足群众需要。
计划生育涉及到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把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坚持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某些群众确实有符合政策规定的实际困难,可以同意他们生育两个孩子,但是不能生三个孩子。对于少数民族,按照政策规定,也可以放宽一些。节育措施要以避孕为主,方法由群众自愿选择。
实现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一场移风易俗的大事。中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一定要关心国家前途,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对子孙后代的幸福负责,透彻了解这件大事的意义和必要性,以身作则。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克服自己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去掉没有生育男孩子就不能传
宗接代的错误观念。年轻的同志要从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每个同志都要积极地耐心地向周围的群众做工作,每个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要成为宣传员,帮助群众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且坚决不干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事,也劝说别人不干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的事,以便正确地实现国务院的号召,促进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中共中央
5.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篇五
(一)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并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和认知体系。青年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文化对于塑造青年的社会理想、社会人格、社会意识以及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都具
有独特的力量。青年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全面发展程度,而且关系到这种文化涵养、文化底蕴发挥作用的持久性和深刻性,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文明和秩序被青年接受的程度,更关系到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在工作对象方面,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并更加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其次,在外部环境方面,多种非正式组织的兴起,使青年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日益增多,对团组织的作用和凝聚力形成较大的冲击。另外,在团的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对青年文化的思考不够,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青年文体生活;四是把青年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些都是对青年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系统思考。
(二)研究方法
在公司范围内35周岁以下青年群体中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涉及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岗位结构的青年1101人。问卷调查采用网上调查形式,主要针对青年的“三观”、企业文化、岗位工作、业余生活、共青团工作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座谈、访谈等,进一步剖析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系统构建了企业青年文化的理论体系,明确了宝钢分公司青年文化理念,挖掘和收集了践行青年文化的优秀案例,并汇编成《青年文化》手册。同时,结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对企业青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索,并针对企业团组织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和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基本情况
1、青年普遍遵循、认同主流文化。调研显示,宝钢分公司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对问卷中“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本性的认识”、“青年努力的目标”等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宝钢分公司青年追求修身齐家和谐发展的人生状态,认同公平竞争、维护集体利益的理念,同时都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宝钢分公司青年没有满足于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将终身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青年群体受教育年限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和优化。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积极引导和企业正面教育力度的加大,青年普遍树立了积极追求进步、勤奋进取、努力成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知识、思想、观念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各种社会文化日益丰富,青年的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调查显示,青年对时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品牌文化等方面,同时倾向于参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陶冶个人情操的高雅文化活动。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必须从青年的需求出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青年对企业文化普遍认可,成长成才愿望强烈。调研显示,82.0%的青年比较认同企业文化;65.9%的青年员工认为企业未来“前景光明、充满希望”;76.3%的青年认为企业青年文化对青年的作用较有成效。不难看出,宝钢分公司青年对宝钢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对公司在福利、经营、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予的保障也较为满意。
4、青年对团的工作予以肯定,对团组织的作用比较满意。调研显示,71.5%的青年认为作为一名团员,应当在工作中勤于开拓,勇于创新,带动周围青年群众共同进步;81.5%的青年认为在遇到困难需要组织帮助时,团组织能够予以解决;63.8%的青年认为团组织是青年之家,是青年的朋友,能够为青年服务,对青年帮助较大。可以看出,宝钢分公司团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比较强烈,团员青年对团组织评价较高,体现出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信任和依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年较多的以自身利益为着眼点,实现社会价值的目标相对模糊。一是对社会贡献的责任意识淡漠。青年在选择最愿意为哪些目标尽力时,“家庭的温暖幸福”占25.2%,“企业的兴旺发达”占21.5%,“国家的繁荣富强”占17.6%,突显出青年先“小家”后“大家”的心态。二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欲望强烈。62.6%的青年认为“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部分青年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可
见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三是对整个社会的信任和满意度不高。在和他人交往时,青年重视对方诚信的占97.6%,但认为国民诚信状况较好的仅占15.9%。一些青年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在心理上却深感价值目标的缺失,甚至偏离社会行为的某些价值标准。四是缺乏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动力。经常参加公益活
动的青年仅占18.3%,青年缺少一定的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有所弱化,部分青年对公益事业的关注有所减弱。
2、青年享受现代技术文化成果的同时,人际交流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在逐渐迷失。一是业余生活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化特征,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不多。调查显示,76.2%的青年一半以上的业余时间用于上网,且打网络游戏、看影片居多,青年之间缺少交流,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往往感到空虚和孤独。二是对追逐时尚和个性等方面反应敏感,但喜好和立场极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各种文化日益丰富,理想化、浪漫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激烈地冲突着,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三是放大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难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情感寄托。尤其是新进员工缺少情感的寄托,他们刚刚离开学校步入企业,往日的情感依赖和寄托不复存在,但又很难在短期内将情感寄托到“企业”之中,使青年产生飘忽不定和没有寄托的空虚感。四是青年崇尚快餐式的时尚文化,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够。部分青年仅仅把文化追求的目的归结为娱乐、消遣、追求感官刺激和非理性的文化享受,对外来文化或新兴文化表现出一种疯狂的崇拜和追求,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却有所弱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在学习的仅占38.5%,并且多为追赶时尚潮流。
3、青年成长成才意愿强烈的同时,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不足。一是求知欲强烈,但在学习方面存在短期行为。目前有61.1%的青年正在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培训,但主要以满足岗位的学历要求为目的,因此难免将学习的功利性看得较重。尤其是学历较低、从事操作维护岗位的青年,往往为了保住岗位而参加大量的学习培训。二是在个人成长方面意愿强烈,忽视自身努力及个人修炼。青年认为获得职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运气、机遇(21.6%);认为是人际关系的占15.8%;认为自身能力是最关键因素的占20.1%,但青年关注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外语、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忽视了人文、品德方面的提升;而认为获得品德是最关键的因素的仅占7.5%。许多青年仍然将职业发展计划简单地等同于个人职位的晋升,导致对外部条件盲目追求,而忽视自身努力对个人成长的决定性作用,容易造成职业发展停滞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三是普遍有浮躁心理,踏实工作的意识尚有欠缺。生产一线的青年职工扎根现场的意识不强,这一特点在青年技术人员中尤为突出,他们往往认为现有岗位不足以发挥自己的能力,50.4%的青年认为管理岗位才最具吸引力,因而放松了对一线岗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困惑、苦恼或不切实际的假设中荒废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4、青年在追求多元文化带来的个性冲击的同时,始终摆脱不掉需求与参与的矛盾。一是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满足需求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团组织根据青年的需求开展活动,但往往参与人数较少,甚至出现“总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的现象,青年人参与热情不高,暴露出需求与参与相矛盾的局面。二是活动参与主体不明确,没有把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这部分人集聚起来。调查显示,仍有12.4%的青年认为活动开展面太窄,没有分层分类的开展活动。三是活动参与渠道相对单一,仍停留在组织发动、组织参与的层面,活动内容不能满足青年人的深层次需求。42.4%的青年认为团员与团支部信息不畅是团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主要原因,还有11.7%的青年认为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内容空洞,不大受欢迎。青年希望开辟新的参与途径,不断提高参与的效率和效果,以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满足青年个性化的参与要求。
5、团的工作对青年的引导和成长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团的工作开展面临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青年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系统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二是多种社团并存及非正式组织的兴起,参与渠道增多,对团组织的凝聚力和作用形成冲击。三是基层团支部活力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不能够凝聚更广泛的青年群体。11.9%的青年认为团工作流于形式,举办的活动吸引力、影响力不强,导致部分青年缺少对团组织的了解,影响团的工作效果和有效覆盖。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青年的成长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同时,青年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力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用优秀的青年文化来影响青年、塑造青年,不断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青年文化建设要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服务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提升青年的文化素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青年文化需求中服务青年;二是育人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导青年健康成才,使青年成为企业中最具创造力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探索功能,通过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发挥团组织的“试验田”作用,开展一些前瞻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实现青年对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一个青年文化体系
青年文化在层次上是由理念文化(核心层)、制度文化(中介层)、行为文化(外表层)等结构形态构成的,即青年的理想信念、团组织的制度、青年在日常工作中所秉持的行为准则与观念相互融合,分别经过认知、认可、认同三个阶段,共同形成了青年文化。在三种文化层中,理念文化是核心,需要通过全体青年的自觉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并不断升华。理念文化不是一种口号,需要青年的主体力量对先进文化理念在心理上认同、在实践上身体力行,最终转化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并成为青年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才能使青年文化对广大青年真正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企业团组织要根据企业青年特点和自身需求,逐步研究和明确青年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青年文化体系,明确青年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工作,以共同的文化理念来引导青年和凝聚青年。
(二)关注两个新的平台
1、关注网络阵地平台。网络平台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青年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随意的发表言论,有的导向不明,有的过于偏激,甚至存在披露隐私、人身攻击、散布谣言等现象,而青年人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容易受到偏激思想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对网络平台予以关注,有条件的团组织可以积极搭建以学习、交流、参与为主题的青年网络平台,以实现工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引导青年自主学习和交流,调研青年群体的现状与需求,与青年互动,开展网络讨论,倾听青年心声,及时掌握青年需求和真实想法等。
2、关注社团活动平台。青年自发形成的社团往往能够抓住广大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适应当前青年工作、学习、生活的需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青年社团建设,整合社团资源,打破专业、部门的界限,使具有相同爱好特长的青年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团交流平台;要进一步开展贴近青年兴趣、符合青年需求、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社团活动吸引力,并将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青年职业生涯发展观的塑造中中去,通过青年社团建设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三)实现三个方式转变
1、转变活动策划方式,突出工作新颖性。在活动策划时,要注重实现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的转变,实现传统守旧向突破创新的转变。团组织要善于以创新的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经常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工作,更新观念、持续改进,努力找到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更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向,注重活动形式的新颖性,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要强调活动的时代感和时尚性,也要强调活动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如通过团支部书记与团员青年共同讨论活动主题,明确活动计划,或在网络上征集广大青年的意见,听取青年的意见和心声,制定符合青年需求、受青年欢迎的活动方案。
2、转变活动组织形式,提高工作参与性。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实现集中大型向分散小型的转变,实现指令参与向自愿选择的转变。团组织根据青年的需求,鼓励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有创意、可操作性强、符合青年需求的活动,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激发青年热情、引导青年学习、鼓励青年进步等方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努力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团的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如借助民间社团的名义,鼓励团员青年自发组织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集聚起来并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
3、转变活动管理模式,增强工作系统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单向指导向双向促进的转变,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团组织要强调对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建立“年初集中研讨、年中跟踪管理、年底评价反馈”的工作流程,对具体工作项目坚持“事前前瞻性思考、事中节点性推进与事后有效性评估”相结合,形成工作的闭环管理模式。如上级团组织可以通过参与基层团活动和实施定点联系制,主动了解基层团组织的信息和工作情况,加强基层团组织与上级团组织的双向互动;可以通过团员素质拓展培训、影响力培训、主题团日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双向互动。
(四)构建四个互动格局
1、实现青年与“社会人”之间的互动。从学校进入社会,大多数青年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往往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青年能否掌握社会规范与经验,参与社会生活,逐步变为“社会人”,决定着每个青年的人生轨迹。团组织拥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青年与“社会人”的互动,注重把适应社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引入青年的教育中,使青年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逐步融入社会,增强在现实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实现团组织与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通过团支部活力建设,广泛激活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社团,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青年文化建设的主人,同时大力加强企业团组织与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积极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突出社会效益、富有共青团特色的青年文化联合体,实现青年文化的持续发展,使青年文化产生更强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3、实现团的工作与企业工作之间的互动。团组织应充分意识到企业运作流程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要求,既要突出其在企业青年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又要充分融入公司运营的整体流程,把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纳入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流程,将青年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塑造流程,借助公司各项政策和组织资源为青年服务,不断提升团的工作与企业工作的契合度。
6.共青团史 篇六
1.,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李汉俊,金家风,袁振英,俞秀松,叶天底八人正式发起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的机关设在上海法租界的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俞秀松担任书记(1899-1938浙江诸暨人)
2.,在广州东园召开。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施存统、俞秀松等二十五名代表出席。中共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也出席会议。陈独秀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讲。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书记),张太雷,高君宇,蔡和森,俞秀松。明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青年共产国际的关系。大会一致同意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等七个决议案。团的纲领明确了团的任务、性质和奋斗目标,确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其奋斗目标是为在中国建立:“凡,承认本团纲领及章程,并愿服务本团者,皆得为本团团员。”
3.。出席会议代表30人,代表全国2000名团员。选举确定刘仁静、林育南、恽代英、邓中夏组成中央局,由刘仁静担任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会议通过《本团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决议案》,政治上团服从党的指导,组织上保持团的独立性。大会发表的宣言中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拥护青年利益的团体,中国的青年农民、工人、军人、学生应当集合在他的旗帜下面,为他们目前利益奋战。”
4.18名代表代表全国2400团员。张太雷(1898-1927)江苏武进人,当选总书记,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了实现团的青年化,团章把入团年龄由十五至二十八岁改为十四至二十五岁。
5.,三十九名代表,代表全国5万团员,总书记。1949年4月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
6.(1902-1946)果:党团关系正式写入团章。
7.1936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新形势,为团结各界青年加
入抗日救亡斗争行列,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改造共青团组织的决定,将共青团组织变为广大青年的群众性组织和青年抗日救亡团体,带领各族各界青年参加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1937年10月至1939年4月,为培训青年运动骨干,西青救会在陕西泾阳县创办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后称“安吴青年干训班”,朱德任名誉主任,冯文彬、胡乔木分别为正副班主任。青训班的宗旨是:“坚定刻苦、勇敢活泼、民主团结、虚心切实。共办十四期,总计培养1.2万抗日干部。
中共中央决定:“。”中央青委由陈云兼任书记、冯文彬任副书记,负责领导全国青年抗日组织和抗日救亡运动。
向”的演讲。
抗战时期青年工作特点:
育、婚恋、娱乐、改善生活等)。
主义、山头主义。
二、社会主义革命地和建设时期的青年团
1.团的重建——团第二次改名
*1946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任弼时建议中央重建青年团,同年8,9月任弼时两次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专题讨论重新建团问题。
*柴厂建立了第一个工厂团支部
2.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召开
议”。决议规定了团的性质: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之下坚决地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先进青年们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去团结与领导广大青年群众的核心,是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教育青年的学校。入团年龄一般应为十五至二十五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应该比过去的共产主义青年团更为广泛的吸收各民主阶层中的青年积极分子入团。以扩大自己的群众性,但是它仍然是中国青年群众中的先进积极分子的组织,而不是普通的一般的青年团体。党团关系: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在组织上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系统,党无权直接命令青年团。青年团内的党员,必须服从党的一切决议,并以不疲倦的说服教育工作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巩固党在青年团中的领导。
3.表共340人,代表全国团员十九万人。4月1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4月22日-24日,青年团一届一中全会召开。会议选出冯文彬、廖承志、蒋南翔等九人为团中央常委。冯文彬(1911-1997)当选为书记,廖承志、蒋南翔委副书记。
4.邦作了《团结全国青年在建设伟大祖国的行列中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6月30日,毛泽东接见了大会主席团成员,即席发表了题为《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的重要谈话。
5.邦作了题为《团结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胡耀邦当选团中央第一书记,刘西元、罗毅、胡克实、王伟、梁步庭、项南为书处书记。
6.我国青年革命化而斗争》的工作报告。胡耀邦第三次当选团中央第一书记,书记处成员有:胡克实、王伟、杨海波、王兆华等八人,候补书记徐惟诚、胡启立等四人。受极左思想影响,会议提出所谓“青年工作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强调团的工作要以”阶级教育为纲”。除去700万超龄团员,团员数量大幅下降。
7.小结: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历史性地界定了影响至今的团的性质、工作方式、组织
方式、党团关系。
58年以前团的工作呈现丰富多彩的新局面,形成了特点鲜明的“青字号”系列工作。
53年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的讲话,总结了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规律。58年后,团的工作受党内的极左思想影响步入低谷,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发展萎缩。这个阶段团的工作,受三届三中全会的影响,严重忽视了代表青年利益,把青年工作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
三、新时期团的工作的发展
1.4800万人,韩英作了题为《为伟大新长征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
2.书记。王兆国作了《团结全国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光辉前程进军的工作报告》
会议成果:
(1)恢复共青团“后备军”的提法
(2)团员年龄规定为14——28岁
(3)团章增加了“团干部”一章
3.,作了题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继往开来》的工作报告。会议成果:
明确了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颁布了团员证制度、代团歌;审议通过了《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把“四有新人”写入团章。
宋德福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刘延东,李源潮、张宝顺、刘奇葆、李克强、洛桑、冯军为书记处书记
4.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各族青年为加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报告。李克强当选第一书记,刘鹏、袁纯清、吉炳轩、赵实、巴音朝鲁、姜大明为书记。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提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文明号、青年文化园、保护明天行动),“跨世纪人才工程”(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星火带头人……)
5.1998年6月19日至24日,共青团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在京举行,作了《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青年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团的职能“三个服务”的目标取向,周强当选为书记处第一书记,书记处书记有:巴音朝鲁、孙金龙、胡春华、黄丹华、崔波、赵勇。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提出构建青少年组织体系、青少年服务体系、青少年参与体系和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
6.作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党中央常委吴官正在开幕式上祝词说:“实践再次证明,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接班人和强大生力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我们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牢固桥梁和纽带。三个代表写入团章,团的工作提出社会化、项目化构想(青年中心、青年卡)。
7.1.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功立业、育人成才”的工作思路
2.提出新时期青年的培养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明确了共青团的社会职能: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
4.团的工作步入系统化、制度化、社会化、项目化的快车道。
5.团的工作形成社会品牌:两大工程、四大行动,希望工程,青年中心等。
6.共青团组织已经成为向党和政府输送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
团的性质
1.团的性质:
2003年7月,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团章》修正案,规定了团的基本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团的基本特征:先进性和群众性构成了团的性质的基本特征
先进性是共青团的政治属性
1.奋斗目标的先进性。
2.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3.组织原则的先进性。
4.组织成员的先进性。
群众性是共青团的社会属性
1.社会联系的群众性。
2.组织界限的群众性。
3.组织目标的群众性。
4.工作方式的群众性。
共青团先进性的时代特征:
1.在贯彻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中体现团的先进性。(政治意识——永远跟党走) 2.在围绕社会经济建设开展团的特色活动中体现团的先进性。(服务意识——大局、社会)
3.在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作用中体现团的先进性。(模范意识——敢为天下先)
4.在代表和维护青年的特殊、具体利益中体现团的先进性。(维权意识——青年之家) 5.在创新团的自身建设中体现团的先进性。(组织意识——凝聚力、归属感)
共青团的性质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1.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团的性质的争论。
• “纲目论”——以先进性为中心
• “趋同论”——以群众性为中心
• “板块轮”——先进性与群众性此涨彼消
• “协同论”——先进性与群众性和谐发展
团的性质的不变性
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不变
甘做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社会定位不变
引领青年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社会实践不变
服务青年全面发展的社会职能不变
团的性质的可变性:
配合党不同时期工作重点的变化,团的工作思路是可变的。
按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教育青年的活动模式是可变的。
适应社会变革,不断翻新的青年工作的载体是可变的。
贴近青年的社会发展,服务青年的工作方式是可变的。
党团性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党与团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都是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不同点:
第一、先进性的程度与质量不同。
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执政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组织而言,对党员的要求是终生制,而团员是阶段制;党的干部是直接管理,团却不然;党员占民众比例4%——6%,而团员占青年的比例20%——30%。
第二、先进性的内容、方式不同。
党的先进性是通过无私奉献,为全体人民谋福利来实现,而团的先进性则是通过“建功立业、育人成才”,促进青年进步发展来实现。
党团关系的历史发展:
党团关系的历史沿革与变化
• 二十年代,政治领导———平行发展——两种倾向
• 三十至四十年代,紧密领导——青年工作部——间接领导
•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领导制度化——两点论——独立工作——党团关系进党章 • 五八年之后,党的绝对领导——团的自主性丧失
• 新时期党团关系新发展,十二大恢复党团关系一章——十三大党群关系的理论
——1989年十二号文件:群众团体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支柱性力量”
• 九十年代前后,团管干部的尝试
• 八十年代“青红帮”昙花一现——跨世纪团干部大批进入党政干部的后备梯队——
红色接班人现象
正确处理党团关系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党团关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的原则(团的“三个没有”:政治纲领、理论基础、政治任务)
正确处理党团关系,必须始终坚持对党负责与对青年负责相协调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