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7篇)
1.初一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音乐教学 工作总结初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忙碌的 一学期又将结束,现在我把这一学期的教 学工作做简要的汇 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 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 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 会提高自己的 业务水平.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二,课堂教学
初一年的 音乐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欣赏中 外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对于唱歌初一年的学生并不陌生,但怎样去好好地欣赏音乐作品却是他们很茫然的.所以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 生去学习和探索,以便于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在上每堂课前我都要认真的备 课,使上课时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并适当的布置 课后作业.三,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 形式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 的参加学校的 每一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本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 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同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活动任 务.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不断地 给自己充电.本学期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校 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比赛 ” ,同时和学校老师同学们一 起参加了 很有意义的“慈善日踩街活动”.四,课外活动 在课中积极挖掘音乐人才,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培 训.不但提高 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带动其他同学的音乐兴 趣.五,考试 本学期我采用了笔试和歌唱,笔试指第二单元的旋律线:要求学生在一节 课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旋律线;歌唱:本学 期学唱的歌曲有五首,每个同学从五首曲子中选择一首作为自己的考试歌曲,并要 求背唱.最后 我将笔试和歌唱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全年段五个 班,每个 班及格率都达到百分百,优秀率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六,其他 我经常收集各种 音乐,以便于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教学上,我会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 来上好每一堂课.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上 会有更好的表现.
2.初一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篇二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 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 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 却很热衷于朗读, 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 初一的语文教学, 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 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 既能受到熏陶感染, 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 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 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那么, 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 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 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 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 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 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 学生朗读课文时, 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 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 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 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 学生朗读时, 教师应专心地听, 朗读之后, 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 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 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 可想而知, 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 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又会如何?
其次,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 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 对不同的课文, 朗读时的轻读 (~) 、重音 (·) 、停顿 (较长“/”、较短“//”、更短“///”) 、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 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 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 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 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 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 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 如“过年”与“过年”, 前者是“明年”之意, 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 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 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课文, 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 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 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 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 且掌握好速度 (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 、富有节奏感, 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 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 通过朗读触摸心灵, 引起共鸣, 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 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 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 循序渐进, 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 即阶段性, 对学生来说, 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较高要求———顺畅朗读, 最高———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 表情达意→速度适中, 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 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3.浅析初一英语的单词教学 篇三
音标教学措施一:分散教读和循环教读结合。
一般先教辅音,每次教5个,每次都要复习前面教过的音素,学完所有的辅音还要完整教读一次;元音也是如此。教完所有的音素以后,利用晚读时间天天朗读,大概要读半学期方可停止。
音标教学措施二:结合单词进行音标教学和拼读方法教学。
讲练结合才能更好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结合单词的音标教授音标和拼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从上一届学生开始,我就采用了小学教汉语拼音一样的方法,每个音节都是先教辅音,再教元音,然后拼读这个音节。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只有这样教才能真正提高他们拼读单词的能力。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教学生怎样根据读音记忆单词。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完成。
单词记忆基础知识:掌握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我们朗读单词,主要靠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来朗读和记忆单词,字母和字母组合往往与读音之间具有某种对应关系,虽然有些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也给我们记忆单词提供了方便,尤其是英语初学者,他们没有词素的相关知识,所以只能依据单词的读音记忆单词,而这种拼读记忆法的基础就是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写单词就是依据这个规律把读音变成对应的字母。通过几届学生的实验,我认为这是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和运用的一个基本方法,而通过单词的结构记忆单词学生很不习惯,即使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会采用它,每个班大概只有不到三位学生能接受和理解。所以相对于结构记忆法,拼读记忆法更容易普及和大众化。下面我将介绍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
规律一: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辅音字母和它对应的因素之间具有以下两种联系:(1)具有相同的形式。这种联系体现在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当中,正因为有这种简单易懂的联系,英语的朗读和拼写才变得简单,英语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拼音文字”。(2)少数辅音字母读“字母音中的辅音”:包括以下这些字母:c/si:/;g/?諨i/;j/?諨eI/。如果我们告诉学生这些发音规律,就降低了学生掌握读音的难度。
规律二: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
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就像汉语中的翘舌音一样,是两个及以上的辅音字母组合在一起发一个音。学生如果掌握了它,记忆单词就会容易许多,而在英语学习中,就有好一部分学生对这个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从而导致在拼写单词时出现错误。
规律三: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可以说是英语拼读和拼写当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主要因为它们发音较为复杂,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教会学生掌握元音字母的发音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
1.在重读开音节中常读字母音。具体发音如下:a读/ei/;e读/i:/;i读/ai/;o读/?藜u/;u读/ju:/。
2.五个元音字母可读与自己形式相同或相似的元音:具体情况如下:a/a:/;e/e/;i/i/;o/?蘅/;u/u/。
3.五个元音字母都可读同一个音/?藜/。
4.只有字母a可以读/?覸/。比如:bag,cat,fat,dagger,laptop,map等。
5.两个相同的元音字母在一起时,往往只读其中一个元音字母的发音。比如:ea可以读字母e的发音:/i:/和/e/;还可以读a的发音/ei/;还以两个都发音,读/i?藜/。
在初一教学中除了告诉学生发音规律外,还要采取切实的步骤使学生真正掌握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第一步:分散教读和循环教读结合。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要分开讲解和教读,分五次完成,每次只教一个字母的发音,然后每次都要复习教过的发音。集中教授便于学生获得五个元音字母发音的系统知识;第二步:结合教读单词教授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只有在实际的单词拼读过程中,学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这个转化过程往往是一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
规律四: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学生只有掌握了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才能真正正确朗读和拼写单词。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集中讲解和结合单词讲解来完成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的教学任务。
第一步:利用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集中讲解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第二步:在新单词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到单词中的字母组合及其发音,然后还要教读。我认为在整个初一教学中都要这样做,在初二和初三还可以讲解一些不常见的字母组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读音记忆单词。
第三步:让学生把字母和字母组合与读音对应起来,最终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地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单词。
在这里只谈到初一英语入门教学中的一个任务:音标教学和单词的拼读记忆法。我们农村初中的初一学生感觉最难的就是记忆单词,如果学生连单词都记不住,学习英语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单词的拼读和拼写应该放在初一上学期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对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4.初一数学上册的教学工作计划 篇四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共有学生36人。本届学生刚刚完成小六年的学习,升入七年。本届学生上学期数学成绩不甚理想。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我认为本学期最主要的工作是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他们可能还固守之前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长此下去将会对后继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学法上的指导。其次,我们知道七年级的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学生往往不会适应,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这学期我要重视我讲课的方式,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多向其他教师学习。
二、教学常规
这学期我将积极学习,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学案的实用性设计,并积极地使用电子白板使学生更加形象化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在课堂内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特别是前几天听了张老师的一节八年级的数学课,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七年级的课程不能像小六那样细到每一个小细节,应该讲求精讲多练。
三、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做好学案,上好新课。同时做好学生堂清,周清。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初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篇五
协税中学何学贵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年级(1)(2)班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在这一学期,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理、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
在往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式导入,但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我曾经听到一位学生这样的感慨:某某老师上课的第一句话老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就是我们教师没有好的导入,导入不新颖,缺乏创造性所导致的后果。在新课的导入方面,可有以下几种方式:复习式导入、时事新闻导入、典故导入等。这几种导入可以经常交换使用,后两者由于每天有差异性,就可以多使用些。当然,能够运用好这几种导入方式,就需要平时多关注各样的时事新闻,特别是新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毕竟有许多学生也会关注新闻的,教师谈及到学生看到过的新闻时,他们也往往情绪高涨,觉得自己有所收获,这无意中是教师引导更多的学生日后关注身边的时事新闻。对于典故方面也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免得词到用时方恨少。新 1
闻与典故都是故事性的材料,学生都比较喜欢感兴趣,有好的导入就是该节课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对于聚集学生课间散乱的思想也是很大的帮助。
二、乐于帮助学生,共渡难关
教育以人为本,倡导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爱心是在校园内永恒需要的。对学生进行各样的品德教育,有时他们未必会乐意接受或被感化,更多的是教师靠自己的行动、行为感化学生,使学生从教师行为的感性认识中反思,达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树立自尊、自爱、自理、自立、自强的思想意识,需要老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其次是关爱学生,用心去感化学生,第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三、尝试实施新的复习方式
随着期末的临近,各科都让学生自己进行复习,并且每一科的复习方式几乎都是一个样,即默默地看书,这样几节课下来,学生大都昏昏入睡,复习效率低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尝试运用新的复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任其自由分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进行复习,可以默读、朗读、相互提问等。总之,运用最高的效率进行复习。经过两个班的测试,大多数须生都喜欢这样的复习方式,特别是一些后进生,通过相互间的提问能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种比较自由的复习方式也可以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要求,是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多
加注意个别的学生,防止他们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扰乱正常的复习,维持好课堂上的纪律,这也是新的复习方式要遵循的原则。另外一种方式是“竞赛”式的复习。让学生课前先做好复习准备,然后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并且要求学生进行抢答,起来回答的学生通过回答能够将该问题牢牢地把握住,回答后也要求其他的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朗读一遍,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种学生主动学习的复习方式效率也比较高,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记忆得牢固。
四、对学生进行有差异的评价
班级中个别学生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就应该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目的是培养起后进生。如在作业、试卷的批改上,对于一般的学生可以严格地批改,而对于后进生则适当地放宽评分标准,这在于鼓励后进生,当后进生有所好转之后,就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让改进了的后进生也参与到正常的竞争中来。
在所任教的二个班中参加考试人数七(1)班47人,及格人数是32人,优秀人数是17人,平均68分,七(2班48人,及格人数是人32,优秀人数是16人,平均65分。在下学期的工作中仍需要自己去摸索、尝试,特别要对学困生加强教育引导,指导他们如学习,怎样记住基础知识,怎样解答判断分析材料题,运用书本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考试动向。
6.初一地理备课组教学的工作计划 篇六
这是一个新旧教育观猛烈碰撞和急剧转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事实告诉我们: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好的处理学生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从而促进学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这些已经成为新一代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我们初一地理备课组的同仁,认真领会上级教改精神,知难而上,在新的.学期,决心紧跟业内改革潮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重要思想,坚持“以学定教”、“平等施教”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科素质的稳步提高和本学科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提高”。初一地理备课组的质量应主要表现和落实在每一次集体备课、每一次教研教讨、每一堂班级授课、每一次教学辅导;我们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观的转变和教学效能的提升,体现在对教学规律的摸索和探索,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尝试之中。
二、工作重点
突出“研究”和“落实”。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研究新教材和新教法,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中创新能力和培养,研究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管理思想和艺术。尝试在学生差异明显和教学任务相对繁重的背景下,寻求立足高考、面向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高效教学模式。认真落实学校对备课组的工作安排。虚心向名老教师学习,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
三、教学进度安排xxx。
7.初一新课程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七
一、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是与生活的联系更密切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许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
新教材中的每章的章前图,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栏日中的问题,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等选学栏目中的内容都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新教材中有天文(月球表面白天平均气温126℃夜间平均气温是零下152℃),地理(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m,地图上城市用点表示),物理(温度计、金属丝拉长),化学 (细胞分裂,污染) ,古今中外,建筑艺术、成语、古诗,等等。在教学中,我把一些实物图、实物体带进课堂,增强学生的直观性,改变过去数学课的枯燥无味。数学课也可以上得像物理、化学一样有趣,像语文课一样生动。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周围的问题。为对班里的学生进行量化积分,我和学生共同制作了一张积分表,每位同学的基础分都是100分,运用学过的正负数,得分的加正分,扣分的加负分,期中、期末作总结。
我还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期末班级要评选三好生和优秀学干,我选了几名学生代表,让他们利用第四章调查统计的知识进行操作,他们有条不紊、很顺利地完成了评优工作。在学习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知识时,恰好到了元旦,我让班里每位学生根据学过的和看到过的图形自己动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最关心自己的人。学生制作的贺卡五花八门,有立体的、平面的、折叠的,每张贺卡都包含着主人的智慧和爱心。学生用数学去解释翻牌游戏,去解决棋盘问题,去解释自然界的宇宙中的奥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新课程另一特色是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主体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科书的解说员,而应该是课堂上的“导演”,演员应是全体学生,教师应从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学习2.2节,了解有关移动电话收费时,我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六个组,每组10人,分别去了解现在城镇上的各种促销活动,采集数据,让每一小组根据了解的情况和数据,各编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不仅学会去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且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三、新课程教学需要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中已有的“课本”的资源,又包括教师、学生,以及环境中的“活”的资源。毋庸置疑,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以及创造性地开发、引申和改造,使之更具有效性。在教学3.4.2余角和补角这一节,第1课时,教材上只有两个图和两个概念,在讲解时,我注重对概念的挖掘: (1) 余角 (或补角) 是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 (2) 余角 (或补角) 是两角间的相互关系;即若∠l是∠2余角,则∠2也是∠1的余角; (3) 余角 (或补角的表示,∠1的余角表示为90°-∠1 (或∠l的补角表示180°-∠1) ; (4) 同一个角的补角和余角的关系为同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 (5) 一个角的余角 (或补角) 不是唯一的,可以有无数多个; (6) 余角可以理解为余下的角 (补角可以理解为补充的角) 。因为生活中,我们觉得直角和平角是完整的、完美的。
在新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环境这些“活”资源的开发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环境的感性认识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初一的几何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时,我注重抓住几何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运用于生活这个特点,努力使课堂有声有色。
四、新课程教学要注重方式、方法的灵活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化,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教科书繁、难、偏、旧的状况,原来满堂灌的内容没有了。如果继续按原来的教学形式运作,那么一堂45分钟的课不到20分钟就可以完成。
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我把黑板的下边沿当作数轴,取向右方向为正,中间为原点,20cm长为一单位长度,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总结及验证,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都很透彻,计算准确率也很高。
当然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图形的直观性;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利用解题的程序化框图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性;利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利用教学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等等,都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挖掘和课堂的认真组织。
五、新课程教学要注重课堂点评
在新教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课堂点评可以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课堂点评并非随意而可为之,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 注重点评的情感性。在新课标下,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善于倾听,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说,学生得到发展了,课堂才算找到了最终的落脚点; (2) 注重点评的全面性,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点评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 (3) 注重的点评的适度,在课堂上,要更好地发挥点评的作用,必须做到适时、适度、适人,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评,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4) 注重点评的多样性。在新课程下,我们可用启发性常用语、赏识性常用语和激励性常用语等使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除了传统的口头点评。我们也可以用善意的体态语言的点评,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六、新课程教学要注重课堂讨论
新教材教学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活动。师生共同讨论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而且能够使学生树立起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在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要注意更新观念,转变方法,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展现自我,并能适时地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体验成功。同时,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耐心指导,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学习。
8.谈农村初一阅读教学的启智发轫 篇八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农村孩子纯朴、勤劳,生活在“广阔天地里”,智力开发虽然不够,但有如“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只要老师善于诱导,及时地启智发轫,只要师生始终如一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们也会像城里孩子一样善学善问,达到“师逸而功倍,学勤以业成”的境界。
一、知已知彼 未雨绸缪
学生刚进中学,新奇不已。发下新书,往往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尤其是语文书,因为语言文字障碍不多,文章又写得美,有的课文还富有故事性,情节生动,学生爱看。这固然给语文教学带来不少方便,但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大多数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语文不过如此,故事书似的,老师何必费时间讲解呢?于是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学生这种心态,教师必须了解,并能因势利导,将农村初中新生的阅读教学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引向“合作、探究”的层面。
从教师角度考虑,除了解学生外,还必须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钻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条件的话,还须扩大阅读面,进行必要的拓展、迁移,以便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更多启发和更大兴趣,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知己知彼”。如初一教材,阅读部分共30篇文章,教师通常要另阅读2倍以上的相关文章,这样方可“以十桶水之储应一桶水之需”。
至于探究,教师亦须先行一步。可设计若干问题交给学生,以便在课堂上合作互动。如教完第一册第二单元,设计如下问题:
①《背影》为什么如此感人?
②你写父亲,可否考虑从父亲的五官或四肢下笔?
③《背影》和《父子情》,你更喜欢哪一篇?
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导。如第一题,要点明先生“情深意切”,第二题,要在“背影”的细节描述中获得启示,第三题,首先必须肯定两篇都好,再看副词“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学习第一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可结合本地特点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写景文章在课堂上朗读,然后向学生介绍马致远的《天净沙》春夏秋冬四支小令(春山暖日和风/云收雨过波添/孤村落日残霞/一声画角樵门),再布置学生写一篇描写家乡某季节景色的作文,学生自然会跃跃欲试。
二、引而不发授人以渔
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的体验,重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但农村中学的学生却很难跨出这一步。所以,教师的启智发轫,循循善诱至关重要。须知,启智发轫仅止于启发,决不可越俎代庖。孟子曰:“引而不发,跃如也。”这种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如讲授《羚羊木雕》,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思考:
①假如万芳不肯原谅我,事态将可能如何发展?
②奶奶这个人物可有可无吗?假如将奶奶换成万芳的爸爸,你认为行不行?怎么写?
③爸爸的做法有理由吗?
④你与爸爸妈妈有矛盾吗?写一次矛盾冲突,在班上朗读。
要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反复披读文章,而在课堂上的各抒已见又很容易引起争论,这样,“探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仅八句话,40个字,背诵不难,倘进一步探究,学生便有了兴趣:
①就“客路”与“归雁”在意义上的关联和情感上的承接谈自己的看法。
②“潮平”与“两岸阔”,“风正”与“一帆悬”有什么关系?倘将“正”字改为“顺”、“和”、“平”、“逆”、“疾”等,为何不可?
③你喜欢哪两句诗?为什么?
学生们如能回答其中的一道题,哪怕是只言片语,则其阅读水平已有所提升。
实践证明,这样启发学生思维、讨论,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三、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读”可范“写”,“写”能促“读”,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所以,读写结合这一工作一定要从初中一年级抓起。学了两篇《我的老师》,让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莺》等文章,要学生描一种天气现象,绘一种熟悉的动物;学了《社戏》、《安塞腰鼓》,令学生述一种民俗民风……学生确实意兴盎然。比之城市学生,他们要写的内容也许更加实在。如果老师亲自下水,也写一两篇文章念给学生听,则有“火上浇油”的效果。如写《我的老师》,有一学生竟能反其意而作。在他的笔下,其老师既不像蔡老师那样可亲可敬,也没有海伦·凯勒生命中的莎利文老师那样重要,那是一个以自己严厉的面孔去掩盖其知识浅陋的误人子弟者,“黔之驴”似的。这学生竟然用上了“色厉内荏”一词来形容该老师,令人大感意外,喜悦非常。应该说,这是“读”的结果,也是“读”的升华!
农村中学起始年级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速度显然比不上城市。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了一种合力,有了一种氛围,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定会深入人心,为师生所接受,并开花结果。
9.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九
紧张充实的一学期就这样走到了尽头,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放松自己,一学期来,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批阅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同事以诚相待,谦虚谨慎;对领导尊敬有加,领命不误;对学生关心爱护,教书育人。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师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龄的增长,努力向有经验的老教师看齐,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二、教学方面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让学生爱学,要时时处处替学生设想。
1、备课时,我总要这样反复斟酌:这节课我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哪些内容是必须讲的,哪些内容是不用讲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可能感到很困难的,哪些内容可能是学生想不到的。必须讲的内容,可以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讲,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用什么方法降低难度;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经验来理解文本。
2、上课时,我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学思结合,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记笔记的习惯,极力避免满堂灌的情况出现。新课结束,我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询问,或查看,以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补缺补差;
3、作业设计时,力求做到“精”,题型灵活,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复习时,夯实基础知识,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5、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6、加强写作训练。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学生写好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做到精益求精。
三、努力方向:
1、加强每节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积极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
2、加强对学生的书写要求、指导。
3、帮助学生的加大课外阅读量。
4、加强写作指导与训练。
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总之,在本学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学期我担任初一级七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而用广州话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
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
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
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
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日月如梭,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慨颇多,特小结如此。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又良莠不齐,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
比如,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
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直到现在,我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最近,我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令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这些障碍,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
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我意识到: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
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几种现象:
1、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3、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龋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5、课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从何谈起?
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课前、课中、课后的精思熟虑,就没有精彩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不断成长的生命活力。
本学期我担任七(1)班的语文课。由于七年级是初中起始年级,所以,在这一学期里,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促进后段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现将相关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此,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设计教法,解决如何让学生获取教材知识的问题,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七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6、按照年级的统一部署,认真进行日清和周清工作。语文学习是需要听说读写结合进行的,每周需要背的课文或片段、需要听写的字词先进行日清,再进行周清,逐个过关。
7、根据学校举行的阶段考试,详细做考试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召开重点学生座谈会,进行培优转差工作。
8、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并主动找我校语文权威人士交流请教,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9、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性格原因,课堂语言的幽默性不足。
2、阅读教学的课外迁移能力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阅读面狭窄,个别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测试,如何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这需要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过程。优生综合素质高,较容易出效果,而中下生的问题则亟待解决。
3、个别书写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在写字上得到很好的提高,是因为我只把练字当成了一个任务布置给他们,未在兴趣方面做好引导。
4、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
三、改进教学的设想和措施。
1、多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上课的技巧,学习他们辅导的方法。
2、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3、继续学习,深入钻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平。
4、继续摸索、实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方面)
10.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
莘县樱桃园镇实验中学 陈建新
在本学期,初一地理新的课堂改革----我的模式我的课,为地理的教学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英语转科的教师,在新课标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认识大洲》的内容中讲到了亚洲和欧洲地理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地理位置和地势,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找到亚洲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亚欧的地理位置。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了解地区》一课,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
初一地理教学总结
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数,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回答了。
11.初一数学书写习惯的教学策略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习惯 规范 督促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85-02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在解题格式上有很大差别。例如,小学解题不用写“解”,初中解答题必须先写“解”,证明题必须写“证明”。小学数学更多是用文字语言表达,初中更多的用数学符号表达。比如因为( )所以( )。所以初一新生在书写上很不习惯,他们的数学作业中存在以下现象:字迹潦草,版面不整洁;解题过程中书写的逻辑关系不严密;数学语言表述不规范等。由于学生数学解题过程的书写不够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中高考阅卷是将卷子扫描到电脑上由老师改,也变相提高了对书的写要求。所以规范起始年级的数学书写习惯是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书写习惯,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一、明确书写要求,规范书写习惯。
爱默生说:“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从日常行为的行为中培养出来的。初一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提高学生的认识,“授之以渔”,给学生的书写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目标,采取反复训练的方法,直到养成良好习惯为止。初一数学的书写要求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卷面书写的规范
卷面书写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书写的工整、书写内容的设计。卷面书写要求整洁、清爽,为便于电脑扫描作图题现在必须用签字笔作答,这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为了避免少犯错,学生需要先用铅笔作好图,确定答案了再用签字笔作一次。并且画图需要学生心细、注意力相当集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要让学生重视卷面的书写,教师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书写。初一是教师抓数学书写规范的关键期,新学的内容要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甚至字写多大,哪些情况需要首行缩进,都要提出具体要求。如解答题必须写“解”,证明题必须先写“证明”,答案书写在什么地方,解答应用题要带单位,要作“答”等等,这些都应指导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2.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
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在初中,是一些专业的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达数学相关内容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口头交流;符号语言便于书写,使书写过程简明扼要,有利于书面交流;图形语言直观反映数学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从而轻松破题。在学习数学之初,教师应重视语言的训练,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之间的互译。要善于紧密结合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把思维内部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有形语言,克服数学语言识别上的障碍,解决解题书写中拖泥带水、主次不分的问题。在规范数学书写这个问题上,特别是符号语言。例如: “ ”角的符号语言,在角的表示时必须先写这个符号再跟顶点字母。有这个符号和没有这个符号意义完全不一样。这些不良习惯教师都要一一指导。
3.解题步骤的规范书写
数学的书写步骤是学生解题思维的具体体现。教学中要用一定的格式,准确的数学语言写出解答过程。在这个过程可抽查学生,反馈书写步骤,让学生找错误,师生共同订正,逐步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同时要注意归纳,归纳学生的不规范书写,归纳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并用分值做出量化标准来督促学生书写步骤的规范。如在解不等式组的练习中做这样的练习:
解:解不等式①,得: …………………(2分)
解不等式②,得: …………………(2分)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4分)。必要的文字书写要求学生一定要写。
二、教师率先示范,督促养成习惯
身教胜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教师的身教对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示范作用,教师板书时要做到过程的完整性与思维的严密性;字迹要工整,绘图要规范、美观,尽量不用徒手作图。
训练和检查督促是养成学生良好数学书写习惯的最好途径。对训练进行量化评比!每堂课教师讲解完例题后,就进行课堂训练,把课堂作业训练和展示训练结合,再抽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其余的就在作业本上练习,最后当堂点评、总结,找出不足和错误之处,提出改正方法和改進措施,提高同学们的书写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批改不再停留在判断结果的对与错,要对书写进行详细评比,对于书写态度不端正的同学,教师单独辅导,反复练习;对于书写差的同学与书写好的同学结成“一帮一”的互助式学习,督促他提高书写质量。
三、反复强化练习,自觉形成习惯
约·凯恩斯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需要有高度的认识和反复的训练,在学生牢固掌握概念、公式、法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进行系统的训练。
解题步骤强化训练。初一的学生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是极易改变的,但养成一个习惯也是缓慢的。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不断地重复强化,我曾经统计过,关于解答题要写“解”的问题。我班上有52名学生,平常全班有15个同学在解答题中能先写“解”,经过一周训练后还有23位同学忘写“解”,再经过一次考试之后,即在一个月之后,班里仍有5 位同学没有写“解”。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先是模仿,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尽量模仿课本例题或教师审题及板书的书写,形成规范意识;然后是理解与运用,学生对自己的练习书写加以分析,同学之间互评探讨,从中归纳提炼方法和规律,并量化成步骤。每节课的习题作业,在下节课上新课前,随机由几名学生各阐述一道题的审题过程,展示书写过程,总结得失;最后是提升,教师对那些不注重书写规范的学生、作业要特别认真批改,对不规范之处要及时督促他们订正重做,直到规范为止。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和学生长期坚持,不断在训练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直到结束学习生活。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要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我相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形成严谨的做事作风。
参考文献:
[1]汪保国《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新理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2.浅谈初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效率 篇十二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教学效率是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 我探索出了一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改进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 而“教”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正确地体现“三个为主”的原则, 即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材为主线,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我校目标教学和成功教育的经验, 在课堂上认真做到了“两个转变”, 一个转变是由教师当“演员”, 学生当“观众”转变为教师当“导演”, 学生当“演员”.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总是担心书上的例题学生看不懂, 习题做不出, 一节课从头到尾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 下课铃响已筋疲力尽, 感到问心无愧, 而学生却是如梦初醒, 一知半解.我们便要求每堂课必须做到两个“三分之一”: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不得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 直接参与双边教学的学生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指老师提问及上黑板的学生数) , 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到有“表演”的机会.第二个转变是由要求学生“学会”转变为学生“会学”.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知识是无限的, 学生从课堂上取得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于是我们利用课堂, 不断地改进教法, 正确地传授学习方法, 不失时机地把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及规律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把钥匙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会学”.
二、掌握好学习最佳时间, 传授新教材
目前, 不少教师, 不论什么课型的课, 仍习惯旧的课堂结构, 即开始安排检查复习 (复习内容大致包括:上节课的内容和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形式看, 有板演、小测、口答等, 并且板演错了还要评议等) , 大概用去了10~15分钟, 接着教师讲授新知识, 结果剩下10分钟左右就下课了, 等下次课复习又占去了很长时间来解决上节课留下的问题.这样反复地循环下去, 导致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使学生不能较好地巩固当堂的新知识, 信息反馈不够及时.
在一节课中, 新教材的传授效果与时间有很大关系.当学生精力高度集中时, 传授新教材的效率最高.笔者对所教班的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般来说, 在上课后的第3~20分钟左右学生精力较集中, 这是学习的最佳时间.因此, 传授新教材最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完成, 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 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从学习动机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的产生包括两方面:一是自觉性, 一是求知欲求知欲亦称兴趣.教师的主动作用的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必须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积极性;用语言表述和感知材料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万事开头难, 头是关键, 一节课开头语或感知材料要做新颖、好奇、有趣.课堂上提倡愉快地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 课堂上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改变学生的紧张情绪, 提倡愉快地学习, 处理好尖子生、中学生与后进生, “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对差生的举手发言, 首先要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回答错了, 要提出善意的批评, 上课不注意听讲时, 应用亲切的目光暗示他们集中精力;对他们课堂上的进步要及时表扬, 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的见解, 对尖子生要利用好活教案.这样, 才能使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进程中的每项活动.
四、对教学内容及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综合每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 把班内学生分成A, B, C三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名学生, 做好思想工作, 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 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 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班内分层教学除把学生分层外, 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 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由浅入深, 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 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 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 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解每组题时, 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 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 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 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 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 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五、提高课堂效率, 抓好两次反馈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一要抓好课堂练习质量的第一次反馈, 利用好小黑板, 板演应指名后进生, 讲评板演大家做.二要抓好第二次反馈, 即课堂独立作业能实施.现在不少教师课堂上只注重第一次反馈, 把课堂独立作业落实到课外去做, 各学科都要做, 结果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抓好两次反馈, 只有这样, 才能从中找出问题 (即反馈信号) , 以便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13.初一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14-7-1)
在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二班的英语教学。响应课改要求,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以学校的345课改模式为指南,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抓手,努力践行课改精神。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个人工作情况总结。
一、课改与我的教学
1.做到及时有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涵盖学生本周学习积极性、作业认真程度、上课积极认真程度。评价结果的运用。个人、小组加分;给家长发短信通报表扬(本期坚持运用好校讯通,每天给家长发作业信息、明天的学习安排、考试检测取得较好成绩的同学名单…);表扬范围宽,批评范围窄;表扬大张旗鼓,批评私密不宣。
2.作业讲评完全以学生主讲,实行“作业讲评工程招标”,各小组选择夺标某一大题,小组内再分工承包某些小题,力求讲清知识重点,声音洪亮。若其他小组某个成员讲不清某道题时,可聘请本小组以外的其他小组同学代讲,再相应支付其工资(小组得分)。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老师讲学生听高效得多。
3.注重周周清。本学期我坚持一个话题制定一套涵盖本话题几乎所有知识内容的周周清试卷,这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督查,也拟作期末复习资料。内容板块包括:本话题单词考查、短语总汇、重要语法暨课堂笔记检测,基础知识综合检测。学生参与提供易错题等素材,给其署名权。并在试卷上设计有表扬栏:“最近学习最给力的同学有:……..” , 特别注重表扬后进生。期末复习时,选取两套周周清试卷组合成一张试卷,改变答案顺
序,以此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复习效果,并评价给出等级:优:Best(计2分);良:Better(计1分);中:Good(计0.5分);无等级为差。复习阶段的等级分加上期末考试分,达到目标者,暑假只完成基本作业量,否则要完成附加作业。
二、存在的问题暨来期改进的措施
1.单词听写需进一步加强,落实到位。
2.周周清中收集的短语没时间强化运用记忆,下期纳入听写范围。
3.对学生的预习督查亟待加强。单词掌握、课文熟读、导学案预习案的完成情况、新课重点内容的圈点,来期加强督查。
4.造句作文抓上手。
5.把“兵教兵”策略抓上手。以学生的英语学生为依据,把学生分成 好、中、差三类,由他们双向选择组合成3人学习“互助组”,互相督促认真完成英语的相关学习任务及作业,并注重阶段性评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传递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在认知上可能存在我们忽视的代沟,而学生之间应有他们独特的沟通方式),又切实减轻了老师的一些无效负担,变60人的大班额为20人的小班额。
14.初一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四
郭
宝
余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47名,总体水平差,课堂纪律不好,缺乏综合归纳能力,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通过单元、期中、期末、复习等8次考试,有三分之二学生不及格。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谈心,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问题,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三、注重研究教材。为提高每节课教学效果,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查了很多资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经常听取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五、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 2 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期末考时我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六、不足之处及存在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学习大部分是凭兴趣去学,不够精细,高分不多。今后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科成绩更进一步的提高
15.对初一语文起始教学的几点建议 篇十五
关键词:语文水平差异,衔接教学,兴趣,习惯,知识
近年来, 我校每年接收的初一新生中外地户口的学生要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 且这些学生来源各不相同, 有一直在本地上学就读的, 有插班到本地小学读了三、四年的, 有一直在老家就读刚过来的, 有在外来工子弟学校就读的, 五花八门, 什么情况都有。这就造成了初一学生语文水平上的良莠不齐, 学生间语文水平差异极大。
如此良莠不齐的知识水平、如此高低不一的能力情况, 若不在一定时间内做好衔接、过渡的转化工作, 教给他们自我提高语文水平、拓展语文知识面的方式方法, 让学生在一些方面能稳步或同步前进, 可以想象初中语文课堂的氛围会如何?效果又怎样?虽说分层次教学早已不是一陌生的名词, 但若是要面对这么多层次、坐在同一间教室用同一教材的学生, 恐怕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另外, 从学生层面来说, 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必会给两种水平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一是知识水平比较差的学生, 面对别人知道而他 (她) 一无所知、听都没听说过的知识, 必定会产生学不如人、自卑的心理, 不利于激发他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二是知识水平比较好的学生, 面对有人不知道而他 (她) 已熟知于心的知识, 会有一定的优越心理, 这样, 老师再讲时他们必然兴趣缺乏,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久之, 必将淡化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喜爱与激情, 优势也不复存在。
那么, 如何使这些语文水平差异非常明显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尽量各有所获, 共同进步呢?如何使语文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学生能尽快跟上呢?如何使语文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生保有较高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呢?光抓紧课内的时间是不够的, 只有想方设法地教给他们方法、规律, 想方设法地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在课外搞好语文学习才行。那么, 应从哪些方面、怎样来做好这些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育, 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人作为一种生物, 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 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 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都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 学习的行为才能高效地持久下去。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这种认识倾向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 并具有向往的心情。这正是学生进步的基础和学习的动力。
兴趣与人的认识、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提高学习成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兴趣能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克服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难情绪, 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路拓展。
1. 增加阅读, 培养兴趣。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 但仅让学生读、学教材还是不够的, 还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材料以其内容的丰富及多样的体裁, 使学生始终处于有兴趣的、主动的阅读状态中。课外阅读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巩固, 而且积累了新知识, 拓宽了知识面, 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感, 主动地避免了写作中的不规范及错句, 逐步养成写流畅的短文的能力。由此, 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水平并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报刊、杂志, 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视野》等, 让他们在阅读中去发现自己的能力, 树立信心, 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和愿望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这样课内外结合, 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重视说, 提高兴趣。
限于语文水平不是很好的现状, 班里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怎么敢说, 能大胆说的学生少之又少, 因此, 在听说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布置难易适度的练习, 以使学生能取长补短,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产生一定的成功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 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
(1) 开展朗读、背诵比赛。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选出某些典型的课文或精彩的段落, 要求大家分组开展比赛, 看谁读得准或背得好, 并评出每次比赛的优胜者,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讲故事。初一学生对讲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课前5分钟可安排一名学生讲述课文中或名著中一些重要的故事情节,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说的兴趣, 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新课学习。另外, 还可有阶段性地安排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语文读、说方面的兴趣。
3. 多鼓励、多引导, 引起兴趣。
课堂里的情绪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情感。一方面, 教师应善于控制, 掌握自己的情绪, 并能将饱满的情绪贯彻始终, 减轻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压力, 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 对学生情绪的调动, 则要运用多样手段, 尤其是学生比较在意的肯定与表扬, 经常有原则地、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赞美, 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从而形成一种成就感, 这样学生对学习自然有了兴趣。
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产生发现和探索的欲望, 就会想去接触和参与外部生动丰富的事物, 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来实践掌握的知识, 来验证自己的能力, 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 有了兴趣, 就能克服困难;有了兴趣, 学习就可以不成为沉重的负担, 一句话, 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 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这样学生就能在知学、好学、乐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效的法宝。面对层次差异很大的初一学生, 可以先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使学生站在一条平等的起跑线上, 从学习习惯入手让学生从同一层次出发, 重新接触语文学习。那么, 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 预习。
做到用字典自己掌握课文生字词, 利用手中现成资料了解作者、文章的相关知识, 以及相关的文体知识, 对课文中不懂的、有疑惑的内容进行提问。
2. 听讲。
集中精神听讲, 积极主动思考, 学会倾听, 听老师的, 听同学的, 及时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能听出有问题的、有疑惑的地方。
3. 反思。
及时总结课堂所学, 思考、总结一堂课听下来, 收获是什么, 存在问题有哪些, 预习时的问题是否都已解决。
4. 释疑:
及时记录下预习时和课堂听讲时产生的问题, 有问题、有疑惑能主动、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并及时解决, 而不是闷在肚中不声不响, 随着时间推移而无影无踪。
5. 作业:
养成认真、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有不懂或不会做的题目能主动来向老师请教, 通过老师的再次讲解来解决问题, 而不是动不动就向同学求助, 从而实现以作业来检验听课效率、检验课堂所学的目标;同时要养成不拖拉作业、及时上交的好习惯。
6. 积累: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相关知识, 扩充自己知识面, 提升自己语文素养的习惯。这一良好的习惯尤其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很有成效, 在初一学习任务相对不是很繁重的情况下, 若能抓紧时间, 必能弥补知识积累方面的不足。
其实, 以上所提习惯对初一学生来说应是老生常谈, 并不是什么陌生的、新鲜的东西, 只是若能重新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养成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那些原来语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 绝对是一次重新站起, 与他人 (尤其是语文基础好的) 平等竞争、齐头并进的好机会。
三、知识弥补
另外, 老师要有意识地从知识体系方面来弥补、平衡学生的层次差异。如果仍讲一些小学中老师讲过、学生学过的知识, 不管学生基础如何, 都不会对这些内容真正感兴趣, 毕竟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 而且现在的青少年追求新事物的兴趣本就特别浓厚。讲新知识, 就要考虑有层次差异的学生是否都有接受的能力, 是否都能听懂、学会, 而且更要考虑到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 学了新知识之后, 能否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能否让他们在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事半功倍地与课本学习联系起来, 同时也能让基础好的同学有“更上一层楼”的收获与提高。
同时, 从本地区的语文教学要求与目标来看, 三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虽然没有明显的语法知识体系的教学内容, 考试也不强调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但从对学生语言运用、阅读理解、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来看, 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灵敏而准确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及准确把握古汉语的一些常见语言现象, 由此, 学习一些浅显的汉语语法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而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考虑到这些, 本人认为, 可在课本学习的同时逐步补充以下知识给初一学生:
1. 拼音拼读规则。
现在的学生, 讲话大多一口普通话, 但要让他把所说的话用拼音写出来就有难度了, 特别是对一些来自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拼音基础尤其不牢, 集中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1) 省写规则, 不知道iou应省写成iu、uei应省写成ui、uen应省写成un, (2) 标调规则, 不知道声调只能标在音节中的元音上, 即:ɑ、o、e、i、u、ü;不知道先标ɑ、o、e, 再标i、u、ü;若遇iu和ui, 标在尾巴上。
再加上汉语拼音作为识字工具, 小学阶段一般不列入考试范围;但初中语文考试中常将“Y”“W”的使用方法、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的标写列入考试题, 汉字拼音是初中阶段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 对汉语拼音知识进行系统回顾, 有利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的语文学习。
这样, 在日常教学中, 就可在学生预习生字词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汉语拼音拼读规则进行强化, 甚至对成语中容易读错的汉字等与拼音相关的内容也可有意识地让学生慢慢熟悉, 以求在同一起点线上让有差异的学生有公平起跑的机会, 尤其是让较差的学生能很快、很自如地赶上其他同学。
2. 造字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 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 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 由形声这种方法所构成的汉字占了汉字总数的80%以上, 占汉字的大多数。形声是指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合成字的造字法, 如“秧”, 表意从“禾”, 表音从“央”, 组成一个具有新义 (即“植物幼苗”) 的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我们认识了基本字以后, 可以很快地认识一大串字。如我们认识了“令”以后, 学习“冷、铃、邻、岭、拎、怜”就很容易了。同时, 汉字又是联想的产物。由象形字演变过来的汉字, 至今还能反映事物的特征, 如“水”、“火”;由指事字、会意字演变过来的汉字, 我们可以从字形推断它的意思, 如“本”、“从”。
16.初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十六
1.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让他们感觉到跟你学习解应用题一定能学会,使他们信任你,这对后面的教学是很重要的。
2.一个科目的入门很重要,往往能决定今后学习的成败。所以,无论是例题还是作业都要精心挑选,由易到难,开始时要让80%左右的学生会做,一旦学生有了自信,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入门问题就解决了。
3.学生入门之后,老师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学的内容太乱,要清晰,就像超市的商品摆放一样,分门别类,便于顾客挑选。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也是一样的,要分类型教给学生,并用每一种类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再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突破解应用题这个所谓的“难点”。
在教初一数学应用题时,我把初一数学应用题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一、和倍差倍型问题
这是最先教给学生的,因为它是学习其他类型的基础,又是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的知识,学生有基础,学起来就容易,就更有信心。在教学生学习这一类型时我采取的是从例题入手,以一题多变的方式,把例题进行变式,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例: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长与宽相等,求长方形的长和宽。我们在学习这个例题的同时,教给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应用题的步骤是:1.审;2.设;3.列;4.解;5.答。
学生往往不注重审题,其实审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并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①题目中24cm是长方形的周长。
②长与宽相等说明长方形是正方形。
③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要让学生学会根据题意写出相等关系。
再根据例题进行变式,效果会更好,不但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头脑清醒,认为应用题也不过如此。
变式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宽比长短2cm,那么长方形的长与宽各为多少?
变式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长是宽的2倍,那么长方形的长与宽各为多少?
变式3: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宽:长为1∶2,求长方形的长与宽各为多少?
二、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又分为:一般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航行问题四大题型。
一是一般行程问题。例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沿同方向行驶,客车的速度是70km/h,卡车的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h到达B地。求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我教给学生解决的办法是:行程问题就存在三个量,已知速度,求的是路程,那么第三个量时间就是我们要找的相等关系,在题目中你能找出关于时间的语句吗?谁用的时间多?用文字写出的相等关系是:卡车所用的时间=客车所用的时间+1。
二是相遇问题。一个是同时出发,两段路程的和等于总路程;另一个是先后出发,三段路程的和等于总路程。
三是追及问题。相等关系是追及者的路程=被追及者先行的路程+被追及者后行的路程。
四是航行问题。在初一主要掌握两个关键: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相等关系是隐藏
的,即:顺水路程=逆水路程。
学习行程问题前我给学生一课时的时间,让他们在课本中找到关于行程的例题、练习题及解决的方法。学生找到题目后,都喊好难呀,我让他们分类之后,学生都笑了,说:挺好学的,不难。学生在学完基本题型后,我还要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我经常跟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应用题是万变不离其宗,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在学航行问题时,我讲了这样一道例题: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返回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学生掌握得很好,过了两天,我还是把这道题拿出来给同学们做,改成了求两码头之间的距离。学生又出现了问题,我就顺势教给学生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先求静水速度,然后再代入求路程,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知道如何处理了。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备教材,更要备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应用题进行剖析,设计一种既适合教学也有利于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学得开心,老师也教得省心。这样学习应用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进取精神和钻研精神。
17.初一地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七
七年级孙桂芳2012.1.1
个人总结
七年级 孙桂芳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3)、(4)班地理教学。但在这半年中我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收获,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特作以下总结:
一、教学工作:
1、认真备课
本学期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经常与其他地理老师相互交流,选择出新颖的教学教法,精心设计,写出切实可行的备课教案,并坚持做到超前备课,在上课前再进一步认真熟悉,做到熟记教案、熟记每节重点和难点,然后上课。这样就能够做到上课游刃有余,机动灵活,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后及时做出总结,写好课后记录,及时与其他老师交流、讨论。
2、认真上课。
本人在本学期严格做到了按时上课从不迟到,从不早退,认真组织课堂,上课严格要求学生,精讲多练,能够较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主动积极的去引导、启发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针对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本人加大了对试题的研究,通过对考点的分析,进一步挖掘课本中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讲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本人还加强了电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人从这一学期末,已经着手课件制作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把多媒体真正引入课堂。
3、认真批改作业
本人一丝不苟的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从不马虎,从不应付了事,并且积极做到了及时批改,及时发放,不会因为其他工作忙而耽误了批改。从而保证了作业反馈的及时、准确,确保了作业的实效性。
4、认真进行月考
本学期月考,均做到了认真的全批全改,使反馈矫正做到有理有据,并把知识面拓宽到最大,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最大的提高。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主动积极与同备课老师交流,共同探究教育教学。积极参与学校公开周公开课教学。认真听取其他老师的每堂公开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上的经验不足,.对学生缺乏一点耐心和信心.平时对学生批评多,表扬少.(2)对学生要求还不够严格,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中总有上课多动,作业不认真的同学,作为教师在这方面抓得还不够.(3)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困难学生较多,信心不足.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上还做得不够.3、改进措施:
(1)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喜欢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会总结消化知识;对学习马虎大意,过分自信等.作为任科教师要统一作业格式,表扬优秀作业,指导他们预习和复习,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如把错题改在作业本上,或者改在试卷上,另外还有其他的错题改在纠错本上等,让学生总结做题规律等.对做得好的同学全班表扬并推广,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学要批评.使学生慢慢地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当然,要改变根深蒂固的问题并不容易,要坚持下去.(2)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平时要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适当调整课节数, 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难点明确,方法得当,课堂有时效性,确实提高课堂效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在备课组内讨论或者请教老教师,让他们帮忙解决.另外,要积极阅读教学教参书等。
期末考试马上到来,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要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卧薪尝胆,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有这样一句格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只是别忘了赶路”。
【初一的音乐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初一音乐爱星满天教案07-15
初一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金色乐章06-11
初一外语教学工作总结10-12
初一美术教学工作总结报告07-14
初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报告06-21
【实用】初一生物教学工作计划08-02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09-17
初一生物上学期的教学计划09-30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7-22
初一语文教师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