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2024-10-19

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共12篇)(共12篇)

1.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篇一

1、进校门时,见了老师面带微笑,站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2、放学时,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不无故在校内或校园周边区域逗留。

3、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轻声敲门,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与老师谈话时,眼睛不要左顾右盼,说话要轻声细语,尽量不影响别人。老师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等老师忙过后再说明来意。

4、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或客人时主动问好,并向右侧避让,让老师和客人先行。

5、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在背地里非议他人。

6、尊重同学,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相互礼让,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7、不给同学取绰号或花名,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对方难堪的话。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

8、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9、任何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要及时表达谢意。

2.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篇二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因为他们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长本身素质就低, 还有的家长在外打工只有靠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抚养, 他们更没有时间教育这些孩子, 甚至不懂得教育孩子。像有的学生在学校疯打闹吃点亏, 家长都要到学校亲自找学生算账, 甚至胡闹, 根本不知道找到老师解决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 我们做为一名农村教师需要着眼细节, 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小学生因知识浅薄, 经验欠缺, 经历短浅, 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 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从生活习惯抓起, 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 进出门的礼仪, 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 培养他们从小事做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行走,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上学衣帽整齐, 佩戴好红领巾, 同学之间有困难互相帮助, 尊老爱幼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却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习惯之上的。

二、突破重点, 从关键抓起进行养成教育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错过了关键期, 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 甚至终身难补。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 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 严格要求, 正确引导, 强化训练, 例如, 我们班有几名同学到工地去捡钢筋、铁丝, 到破房子上扒钢筋, 有的还是有用的也拿去变卖。把路边搞宣传的小旗拔掉拿来玩, 针对这两件事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我们要做一名什么样的学生》主题队会, 让学生充分发表建议, 这样做有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各抒己见, 踊跃发言, 所以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细、抓早、抓紧、抓实, 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让他们在生动形象中去体验, 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行为习惯。

三、增强合力, 家校联手促进养成教育

3.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篇三

一、养成教育的策略

1.增强课堂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例如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童话故事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就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互动起来,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2.注重引导发现,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第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作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第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3.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都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编写上重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数数的教学中,不是告诉学生怎么数,而是出现四位小朋友在数数,每人都说了三个数,还有三个数让学生接着数。他们不仅有正着数的,还有倒着数的。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发现规律,才能正确填数。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上着力,那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二、养成教育的机制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训练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养。

1.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挥教师引导功能。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活动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定教,根据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4.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篇四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在养成教育方面,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许。下面,就我校如何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方面,谈一些浅显的体会。

一、思想疏导是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实在令人担忧。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言语粗野。由于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上到父母,旁及姐妹,他们脑里想得有多脏,嘴里就说得有多臭。

二是生活习惯差。由于现在的学生80%是独生子女,学生离开家长后自理能力较差,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是典型的“三无”学生——无牙刷,无脸巾,无桶子。

三是适应能力差。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期。除了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有诸多不适应以外,思想上的不适应更显突出。这三个方面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面对现状,我们曾经努力过,尝试过,试图想抓几个典型,处分几个“王牌”,以为可以惩一儆百。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标本的做法,效果不尽人意。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疏导是关键。特别是在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的情况下,学校要想养成教育达到一定要求,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和命令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并利用班会时间

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导行”教育;对中年级学生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我约束”的行为教育;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自觉规范就是守法”的教育。特别是学校组织的《规范大家谈》主题班会,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高度赞赏。班会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面对面发言,彼此指出优点,善意的指出缺点,看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还不够。在活动中,学生明白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一个人成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道理。

二、注重引导是保障

小学生辨别善恶、美丑和是非的能力不强,不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就难以形成。为此,我们一是针对学生言语粗鲁的现象,加强了学生对文明语言的学习,要求学生人人都能背诵自编自写的具有农村特点的文明礼貌用语。此外,还要求师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生一用普通话,那些粗鲁的土话和痞话就很难开口了。二是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我们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平时行为中的细节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人不诚实,男同学爱打架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做效果事半功倍。三是利用反面典型进行思想偏差的矫正。目前,部分家长行为上的不良表现给学生带来了不健康影响,导致在一些学生思想中形成了“文明礼貌”、“尊重他人”是“无用的戒规”的错误观念。一些学生打人骂架成为家常便饭,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号召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讨论,讨论怎样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讨论讲文明礼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后,充分认识到在思想上、行为上没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致使自己犯了这样和那样的错误。

而后,我们又在家长会上加大表扬优秀学生和先进班级的力度。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教育和利用先进典型引路,学生找到了建立文明、团结、互助、进取的同学关系的新路子。

三、创新管理是关键

具体做法:

一是分域管理。我们将学校分成中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区域,学习和生活完全分离。高年级学生原来由于受社会风气,特别是一届传一届的传统陋习的影响,学习、生活习惯普遍较差。对此我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调整了工作重心,把重点放在了中低年级,并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这种暂时的“抓小放大”的做法,目的是要达到“由点带面”的效果。

二是教师示范。我们把每年的三月和九月份定为“行为规范教育月”。在教育

5.小学生教育养成论文 篇五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教育养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中一部分人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一学就会,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对事好坏不辨,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连作业做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有些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没有一个好的习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只管学习,也忽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如果一个人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数。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别人说,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3)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休息,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4)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5)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劳动者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遵守公共场合纪律,不吵嚷。(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桌子上、凳子上、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1.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可以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校长、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班级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

2.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自己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

3.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如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等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4.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严”,突出“爱”,不见实效不收兵。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两次仍不佳,但不能灰心。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5.养成教育要有家庭的配合,齐抓共管。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因此,我们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或家长会,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利用家校联系卡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在平时还要多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6.杨集中心小学养成教育总结 篇六

自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育人观念,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托,以文明班级评比为载体,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着力推进校风校纪建设,努力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在学生中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的机制、措施的落实是增强实效性的关键。

要想切实抓好养成教育,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剖析学生思想行为现况,充分认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摆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位置。因此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少先队辅导员、值周教师、班主任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德育网络、具体的措施、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案,充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年龄思想特点,积极开展良好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着力推进校风校纪建设,努力创建“文明规范”的育人环境。2.依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育人。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情感。我校建设了一系列校园环境文化。学校以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充分利用走廊、教室显著的位置上书写、张贴读书名言、开辟文化长廊,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化的阅读环境。每一处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都承载着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愿望。每个班级门上的教师寄语给了孩子无尽的力量,老师的一句话语打开了孩子们求知的心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颗小草都有语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3.制度规范,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强化争先创优意识。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学校制定了《养成教育评估细则》,每个月由考核小组成员深入各教学点对班级各个习惯逐一检查,检查后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此外,各教学点用完善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力求让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遵章守纪。为加强制度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值周教师及值周学生为主的检查小组,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常规管理评分,对违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学校坚持每日检查评分公示制度,值周小组针对各班级评分考核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反馈好人好事,具体指出各班学生行为规范存在问题、扣分情况,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有针对性,引起重视,加强正面引导,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对“屡教不改”“情节较重”的学生,加强帮扶的力度,重点加强教育与疏导工作,使学生克服不良习惯、争做文明表率。进行“每周流动红旗”每学期“优秀班级”“好习惯小模范”的评比,以公平、公正、合理的评比手段,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先进班级,文明学生的辐射导向的功能,以点带面,见贤思齐,有效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4.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学校规定晨诵、午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同时引导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为广大师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充分发挥班会和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先后举行了诵读中华作品竞赛,少先队入队仪式、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数学逻辑思维竞赛、阅读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展示,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6、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外阅读等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把培养学生的作业写字习惯作为养成教育工作重点,利用每周一节写字课、每周二、周四中午30分钟,重点训练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7.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篇七

一、重“课题引领”, 礼仪教育科研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学校开展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开发出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 各年级每周1课时进入了课堂。此外, 我校的5项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研究成果, 在市教育局召开的2008~2009学年全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 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位居首位。

我校的小学生一日礼仪常规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类, 具体细化为“进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离校礼仪;敬老礼仪、待客礼仪、进餐礼仪、作客礼仪;公共交往礼仪、公共秩序礼仪、公共环境礼仪”等12项规范。我校还从活动层面不断丰富礼仪教育内容, 先后进行了“文明礼仪”征文、手抄报比赛、美术及摄影竞赛等活动。通过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 我校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等要求, 对学生进行了道德观念、礼貌礼仪、道德知识专题教育。通过学生监督岗、教师护导、领导检查等方式, 创造性地引导师生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在活动中, 师生们编写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宣传童谣, 学校举行了“学礼仪, 讲美德, 做文明学生”讨论会, 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每年“六·一”期间, 学校抓住契机, 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 以树立典型, 鼓励全体, 促进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课题实验, 发动教师开展了养成教育系列研讨, 撰写论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组织开展了“养成教育示范班”和“良好行为习惯示范生”评比, 通过系列活动, 增强了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使文明之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吹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重“校社共育”, 校社携手一体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校社携手的合力作用, 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养成教育课程资源, 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 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养成教育新格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养成教育校社共育基地——红星科教大厦学习科普知识, 进行天体观察, 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 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 学校还坚持开展“我为社区添新绿”“我是社区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 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 让家长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教知识栏目, 丰富了家庭教育内容;学校还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给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座;聘请公安交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了文明安全上网、远离网吧等教育;组织学生清洗街道两旁的乱贴乱画、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 学校师生行为习惯明显改进,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有一名学生, 其父母有打牌赌博的不良习惯。单位领导找其谈话、好心的同事多次劝说均无济于事。学校和社区尝试让这名学生给父母做工作, 给他们讲述打牌赌博对学生心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 使其父母受到了震撼, 从此逐步改掉了赌博的不良习惯。

三、重“文化熏陶”, 艺术教育特色化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以育人为宗旨, 因地制宜, 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以及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 展示了学校的底蕴,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09年8月, 学校7名学生表演的集体朗诵——《丰碑》, 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第六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2002年至2009年, 学校连续8年被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集体”, 先后有200余名学生荣获金、银、铜杯奖。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省、市、区学生艺术节上频频获奖。

为了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动员师生编写了富有个性和情趣的文明礼仪提示语, 并张贴悬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如“微笑的你真美, 乐学的你真好, 健康的你真棒”;“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一层灰尘, 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一块净土”;“礼貌使你变得高雅, 助人使你得到快乐, 谦让使你增添美德”;“墙壁穿新衣, 大家要爱惜”;“一声对不起, 快乐我和你”等, 这些文明提示语不仅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亮色, 还对规范学生行为、美化学生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后, 学校组织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 通过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动员发言, 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压岁钱”“零化钱”献给灾区。学校9名党员、45名教职工和1100名学生共捐款19635.8元, 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献出了一片片爱心。

近年来, 学校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 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谐校园”“文明和谐单位标兵”, 先后获得省“文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2008年和2009年, 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授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11月, 学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授予“省级红旗大队”。学校还被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全国联系点”,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千所示范家长学校”。

8.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篇八

关键词:养成教育;培养;能力

学生的养成教育无非有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人的情绪变化是与生俱来的。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尤其快,不稳定。要使小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除了自我调节外,教师对学生的诱导也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学生要参加学校的考试、比赛、劳动、参观远游等集体活动时;或在转学、迁家、开学、放假、赏景游玩时,环境发生了变化,情绪也随之起伏波动,常会出现焦急、胆怯等不稳定的心理活动和不稳定的情绪表现,教师应该考虑如何稳定学生的情绪。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情绪的变化,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时,应及时给予帮助指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了解学生情绪波动的原因,指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切忌学生情绪不良时,用简单、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问题。

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捆绑着学生的手脚。“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至今统治着大多課堂,学生没有任何的主动性。学生自学的时间、环境全部被剥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模式,到头来一个孩子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生存却十分困难,不利学生能力的培养。

只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适应及再生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学中亲自通过尝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其次,注意过程,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逐步提高认识的层次。再次,培养能力,综合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本领、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手不离笔。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不懂的问题,师生一起归纳,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总之,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勇于实践,相信会取得好的效果。

9.小学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习惯培养,强化学生的“坐、立、读、写、听、答、议”等方面的常规训练,并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实施计划、确定培养目标。

3、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教学过程: 猜猜看: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你相信吗?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良好习惯大家学

从小到大,你有什么“好习惯”曾让你倍受赞赏、取得小胜利或取得一些事情上的成功?给同学们说说,大家来分享、学习一下……(小组交流)

现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呢?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你对以下行为有何看法?

1、在思考问题时一边旋笔一边思考

2、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题后,习惯先放一边,以后又忘了解决。

3、考试考差了后,开始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但几天后又松懈了。

4、自习课无所事事,东张西望。

5、自制力差,时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6、吃完的食品袋随手扔在地上

7、课间大声说笑甚至追逐打闹

8、写作业不及时磨蹭,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先玩再写作业

9、给同学起绰号、骂人、那同学的缺点或者是…开玩笑在同学中传播、见到老师扭头就走。

小结:良好习惯铸就人伟大的一生

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课本上所讲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怎样学习。

当然,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并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断强化才能形成,必要时还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制度加以控制,日积月累,逐渐学会适当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这里有学生指出卫生状况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卫生良好意识。比如:日常的维护与保持(新举措)垃圾桶(1)由最后一排两位学生监督同学们放置垃圾。如有不当行为公告于前面的小黑板。(2)垃圾袋满了由负责收拾垃圾的同学及时清理,最少早晚各一次。(3)垃圾桶盖子早晚要擦洗一次。(4)日间卫生小整顿午休预备铃响后,每个同学把自己座位周边的地方清理好。确保地面的整洁。(5)晚自习结束后,每个同学也做好自己周边的卫生。并摆放好桌椅。只有卫生的加强才能让我们有良好的环境,这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部分。

同学们讲讲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大家提一些建议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而后老师总结:首先,确立目标,循序渐进。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完成他,就得确立长远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起来。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所以,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心急,但一定要说到做到。例如,想背完1000个单词,可以分成多天来完成。今天背10个,明天背10个,日复一日,这样不仅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并且当你完成目标时,会品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悦。其次,学会时刻自我约束。如果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放松要求,忘乎所以,那么没过多久丢掉的坏习惯又会重新回归。认识到听课做笔记的重要性后,就得一天不落的记下去;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了,就不能再找借口深陷其中;认识到自习课讲话会影响他人,那就踏踏实实的兀自学习。久而久之,坏习惯会离你越来越远,自然,成功会离你愈发的接近。

10.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

一、准确定位,“德育为首”。

为了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领导要认识到位,要组建专门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方案,细化操作规程,把“德育为首”确定为治校方略的第一步,充分利用学校党、团、少队及德育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把任务、责任落实到各级层部门,依据各职能查摸情况,制定实践性可操做性强的阶段性计划,营造氛围,从小处着手,狠抓落实,分期总结,指导调整方案及目标,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共识,学校教育工作运转正常,为德育教育及常规管理定准座标及轨迹,为学生管理注入活力,增加动力。

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习惯养成教育教师更能实践“为人师表”。

1、在大力宣传,明确使命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领会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真正内涵,使全体教师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治教。塑造教师形象,使教师成为思想道德的楷模。

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具体组织、引导、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点突出,真正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3、建立奖惩机制,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责任,学校将教职工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挂钩,制定详细制度,每期对此项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单项评选,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教育方法不当的人和事,学校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问题严重、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实行责任追究,激励全体教师成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排头兵。

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细化过程,力收实效。

1、认真学习,明确目标。依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目的,对教育对象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和德育教育讲座活动,积极营造未成年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手抄报、校园广播室、刷写标语、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及社会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各班每两周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做专题汇报,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2、加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年秋季开学初,针对学生的实际,对一、二年级进行国旗、国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进行《守则》、《规范》教育,使学生初步建立热爱党、热爱祖国和日常生活准则概念;对三、四年级重点进行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国家、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五、六年级重点进行初步的国家、民族、家乡历史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学习目的、意志、理想、良好心理素质教育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从入学起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要把各班学《守则》、《规范》作为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的重要条件,树立典型,倡导校园文明风气。

3、建设德育课程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开足、开齐、开好思想品德课程,充分发挥思品课的住阵地作用,各学科都要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切实落实课堂的德育任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拓宽德育渠道,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构建“三结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网络。坚持家访、家长会制度,发放家长联系卡、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德育基地组织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沟通,帮助、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5、“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一要抓《守则》、《规范》的学习教育,每两周班级进行对照检查、总结,学校每月一次专题汇报会,每学期举行一次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活动和测试,达到了经常化督查的目的;二要结合创佳评差活动,每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卫生第一”一次,发放流动红旗,班级之间开展竞赛,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三要以队会为主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少先队定期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习伟人事迹,以良好的道德情操陶冶人、教育人、鼓舞人。

11.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途径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得轻松,对学习也充满信心,而且基本上每门功课也都能均衡发展。而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则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没打好,从而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制力较差,易受外界干扰。据对老师的访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每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提醒。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一边上课,一边表扬哪些同学认真听,哪些同学发言积极等等。很多低年级家长也反应,做家庭作业时,孩子往往三心二意,边做边干别的事,甚至要家长坐旁边监督才能认真做,否则就不做。同样,在学校里,低段教师也反映,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学生也要教师亲自监督才会做作业。

2、语文学习的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学习基础不好等原因,得不到好成绩,于是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竞争意识,无视学习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老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很多学生往往只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喜欢花时间去涉猎课外知识。

3、书写习惯不佳,做作业马虎。调查发现,越是到高年级,书写质量越差,高年级作业量增多了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年级时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抄写生字时要不笔顺不对,要不笔画不对,纠正其错误之后,依然会再次出现同类的错误,而且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页面不整洁。书写姿势更是让人失望,握笔姿势错误,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太近,有的甚至整个头都要碰到了作业本。而且不少学生在有格子的本子上会认真书写,没格子时字又变得潦草起来。

二、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习惯的形成除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个体差异外,往往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有来自于教学政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平时教育教学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落实不够。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但是,如今新课改中依然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差甚远的问题,许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最大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的理念,努力去组织一些花俏的学习活动,一节课“吹拉弹唱”穿插其中,课堂上出现浮夸的现象,而语文最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则抛之脑后。

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对新课程解读的模糊,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理念的不协调,使得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依据。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就要给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就要在生活中时刻做出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非常难的。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也视而不见,也不会坚持培养,生怕孩子受苦。于是孩子成了两面人,教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在家里毁于一旦。

3、教师语文教学研究的浅薄。直以来,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很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课时负担很重,每天少有零星的课间休息或者空堂也都用来批改作业了,很少有时间来好好研究语文教学,每天只知道陀螺一样,完成课时目标,上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考什么满意的分数。对于學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分析

1、多元激励,调动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原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转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孩子都喜欢激励,喜欢别人给他信心。在他成功时积极嘉奖,在他失落时,树立信心。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深化课改,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要想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

3、加强师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水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品德,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如果学生乐学,那么好习惯的养成就容易多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素质的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积极参与进修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向名优教师学习,来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通力配合,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改;教师坚持不懈提升业务素养,在激励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家校合作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环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2.小学养成教育论文集锦 篇十二

洞塘小学自申报江津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获批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方案,以农村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地探索农村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凸现个性,以期培养一代新人。

我校“农村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能取得成功,不但促进了我校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而且将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广大农村小学得以广泛推行。

一、农村小学德育环境负面影响概述

(一) 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对农村小学德育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以及利益关系的日益多样化,也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多空间,因而一些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学生产生了过早就业的念头,小小年纪就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然而,由于年龄尚小,自制力、是非分辨力等不强,导致一些严重的隐患不免让人担忧。而一些家长则以某人不读书,也成了大老板的典型事例误导孩子,致使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满了头脑,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因此受到来自部分家长和学生的抵制。更为担忧的是,某些人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向未成年人传播腐朽落后等不道德的有害信息,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致使一些中小学生 (留守儿童为主) 整天沉迷于网吧之中,荒废了学业。另外,社会上赌博的歪风沉渣泛起,特别是在农村,无论是在村头巷尾,或是田间地角,无处不见。由于这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德育环境日益恶化,造成青少年的精神空虚,行为失控,以致出现危害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二) 家庭环境对农村小学生的影响

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品行不良、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家庭结构破裂,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进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有时家庭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铤而走险行为在极少数青少年中便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家长言行不检,对社会怨气多,沉缅于赌博和声色犬马之中,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四是隔代管理。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外出打工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或托亲朋照看,有的学生甚至独自留守。这些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的教养,失去了应有的管束和控制,难免被不良风气侵蚀。

二、农村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一) 加强农村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和平、合作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以人才为决定因素的竞争也更加尖锐了。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强化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教育是什么?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加强好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德育工作最有效的途径。育人为本,完善人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

(二) 好习惯养成教育能够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教育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强调的核心内容。诚然,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的民族精神将鼓舞我们奋勇前进,古代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近代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中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到当代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现代的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将民族精神从古到今代代相传,这些民族精神我们永远不能丢弃。很多民族精神培养只要有效地灌输,就能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让他们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人、弘扬者。而这种精神不再是传说,而真正切身的从点点滴滴,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种传承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和骄傲。

(三) 好习惯养成教育能协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中加强农村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就学科渗透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试点。落实有关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和活动,重点开展好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以创建人文校园和人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好习惯养成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促进其个性稳定发展

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但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活力所在,还能提升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讲,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

著名教育家诺尔特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会罪恶;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将会喜爱这个世界。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走出以往一些教学的误区。在过去的教育里只注重了学生书本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健全性格的培养。在今后的教育里,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真正实现各尽其能,人尽其才的理想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

那么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什么时候?研究表明是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等等。在小学阶段,则要尽可能多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我们要尽量在可塑阶段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避免在青春期强迫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三、“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 弘扬洞塘小学精神——黄角兰芬芳精神

洞塘小学始建于公元1911年,原址在洞塘村黄家湾,几经变迁,民国中期迁址洞塘村沙沟子,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 又迁回黄家湾。1995年搬迁到现在的洞塘场头鸭子山下。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原址黄家湾校门旁那棵巨大的黄角兰,它花开四季,十里飘香,沁人心脾。洞小历代学子无不为黄角兰奉献芬芳精神所感动,它激励着洞小学子无私奉献,冲锋在前,实现自己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所谓黄角兰芬芳精神,简言之就是一种弘扬真善美的精神,一种奉献精神。洞塘小学一直弘扬黄角兰芬芳精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魂,好习惯养成教育已形成特色,努力向“环境熏陶人、文化影响人、习惯造就人”的育人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 打造办学特色——好习惯养成教育成就幸福人生

结合洞塘小学黄角兰芬芳精神和好习惯养成教育办学特色,我们提出的口号是:“黄角兰芬芳精神代代传承,好习惯养成教育生生相息”,根据这个口号,我们还自创了校歌。歌里唱道:芬芳,芬芳!黄角兰十里飘香。奉献,奉献!催我们阔步向前!我们在花香里陶醉,我们在阳光下成长。洞塘学子一路高歌:黄角兰芬芳精神永远放光芒。向上,向上!好习惯终生难忘!幸福,幸福!伴我们快乐成长!我们的集体充满力量,我们的校园洒满阳光。洞塘学子一路高歌:黄角兰芬芳精神永远放光芒。

不管是口号,还是校歌,都是我们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是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对小学生弘扬正气、培养教育精气神,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 课题研究有效方法

针对农村小学生实际,从制度、细节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使课题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1、加强宣传引导。

在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中,舆论宣传的作用不可忽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一种气势、一种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能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班会、少先队活动等一切可利用的阵地,把每一面墙壁、每一根柱子变为育人阵地,使学生听到的是正确的行为引导,看到的是文明的行为标准,耳闻目染的是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和卫生的环境。另外,给学生讲清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讲清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能那样做。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坚持锻炼等,这些都是应坚持的好习惯,乱扔垃圾、不遵守秩序、贪玩不爱学习等都是坏习惯。讲清了道理,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认识,明白了判断好习惯、坏习惯的标准是什么,不同习惯会带来什么不同的后果。这样,认识才能内化为行为的准则。

2、制定《洞塘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在制度的建立健全上下足了功夫,学校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拟订了《洞塘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细则》。该细则由“小学生十个学习好习惯”、“小学生十个生活好习惯”、“小学生十个行为好习惯”组成。我们利用班会、晨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洞塘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细则》,组织师生逐条进行讨论,摆问题,议危害,查根源,真正让好习惯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3、狠抓落实,从细节入手,讲求实效。我们的做法灵活多样:

(1) 把三项好习惯内容制成标语;张贴在文化栏上,让学生们在活动之余,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

(2) 在每间教室内张贴有关好习惯的名言警句宣传标语。

(3) 通过班队活动,班主任的讲解,让学生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铭记在心。

(4) 让学生集体朗读,背诵,自悟其理。

(5) 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沟通,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生逐渐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不同的年级段,侧重点又不同。通过一学期的教育,低年级学生基本上养成了正确规范的写字姿势及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中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他们每天能细读2至3篇优秀作文或故事,并且养成摘录好词好句的好习惯;高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求他们能自觉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进行预复习,注意学习方法,多看多写。通过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目标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学校通过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已养成了生活自理的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不仅能洗脸梳头、整理床铺、准备文具还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沟通、交流,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娇气、任性和依赖性逐渐克服,自主、自理、自立的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以“爱心、感恩、文明”为主导的品行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校通过良好品行习惯的教育,培养学生富有爱心、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情、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让学生学会举止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

目前我们学校的校容校貌优美整洁、校园文化新颖鲜明、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学生面貌朝气蓬勃、教师队伍精诚团结,这一切都与我校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密不可分。

4、着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洞塘小学对学生实施好习惯养成教育以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这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热情参与,主动监督,学生被动接受下取得的,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实施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觉得应该突破传统教育中“保姆式,警察式管理”的局限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从“要我怎样”向“我要怎样”转变,实现由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的过渡,逐步走向成熟。为此洞塘小学探寻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生活方面:洞塘小学是一所山区农村小学,很多学生家长为了生计,丢下年幼的孩子双双外出务工,这些被留在家里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十分差。学校通过校会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训练指导,对住校生实行了“半封闭、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学习在教室,用饭在食堂,休息在宿舍”的管理方式。学生男女宿舍分别安排一位男女生活指导老师,做孩子们的临时父母,给他们进行生活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培训,住校生能主动照顾自己,如洗澡、洗头、洗衣服等。学生大多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学习方面:教师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领导者到引导者,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要逐步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而且要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利用自习课,各科任教师布置好学生自习课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难易适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优生更优,差生转化的效果。

纪律方面:教师明白良好的纪律“活”在体验中,“活”在责任和归属感的愉快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做: (1) 关注学生情感,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增强内心对愉快,幸福的追求。教育家纳尔逊等人认为,当失败使学生不会感到丢脸,他们将学会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当成功时,学生也不会沾沾自喜,他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这样,学生享受学生的乐趣,而不是恐惧,沮丧和伤感。 (2) 强化意识,巩固守纪好习惯。良好的自觉守纪的习惯是具体的,微观的,一个学生的守纪观并不是轻易就能调整好的。因此,有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动就动的违纪行为也会时有发生。这样,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督促、约束和指导,帮助孩子坚定自觉守纪的毅力和意志。

卫生方面: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保健意识。不仅要注意自身的卫生习惯,还要爱护学校的环境卫生。教育学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留长发,不涂指甲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卫生,让每个学生心中树立一种“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责任感,做到操场地面无纸屑,教室里面干净清洁,使校园优美整洁。

安全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学校把学生的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抓紧抓好抓实。学校每学期最少进行一次由学校组织的紧急逃生疏散演练,并举行多次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活动与教育中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积累自我保护经验,提高对突发事件应变处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与形式: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学生代表旁听,大家共同讨论,拟定出《洞塘小学纪律、清洁卫生检查细则》,这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目标。然后积极动员学生人人参与管理。

学校设立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监督岗的成员由每班推荐一至两名组成。这些学生学习优秀,品德优良,责任心强,是学生们心中的好榜样。红领巾监督岗成员的职责首先是要检查本班的清洁卫生和纪律情况,然后再一道共同检查全校各班的情况。红领巾监督岗成员的任务是每天分早上、中午对各个班级的清洁卫生、纪律进行定时细致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红领巾佩带情况,学生迟到早退现象,学生语言是否文明,清洁是否做得彻底等,根据管理细则对哪方面做得不好的班级予以扣分,并及时通知该班级整改。平时随时记载全校师生对学生违纪行为的举报,查证属实后按管理细则对违纪学生予以扣分。班级清洁卫生、纪律根据扣分情况每周评比一次,排出名次,排名第一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班级排名情况纳入班主任班级管理考核。

洞塘小学的好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切实把学生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活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反省,学会约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以活动促落实。

为了不把习惯养成教育简单化,重视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我们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学校发出了“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倡议,并组织学生签名承诺。引导学生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为使活动成为系列,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中,学校组织开展了“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小学生陋习歼灭战”等活动,列举身边不文明现象,加以批评,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知荣知耻,学会感恩,将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学校,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科学文明的主流贯穿于小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着重看书、做作业“凝神静气”的培养。

农村小学校弱智的学生不是很多,但成绩差的学生还真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经我们反复观察研究,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心灵“静”不下来,自学能力很差。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他教的普通中学普通班,高考语文平均分竟大大高出重点中学,况且魏老师用于上课的时间只约占一般教师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他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魏老师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得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不在校的时候,学生都“静”下心来自觉学习。

为了让学生养成“凝神静气”的好习惯,我们利用学生每天中午1小时的午休时间,全校必须做到非常安静,学生在教室只能休息、做作业或看书,不能出声,不准离位,同学间不能交流。现在虽然每天只一小时的强化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这种“静”下心来学习的好习惯就形成了。

7、树立典型、奖优惩劣。

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少表彰的教育是不行的,而缺少惩罚的教育更是不完整的教育。“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从广义理解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在特定的情形中进行反思,让他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挖掘学生中的典型,对好的闪光点及时表彰,树立学习的典范,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对学生中的出现的违犯校规校纪的行为,除了耐心的说服教育外,适当的处分也可起到警戒他人的作用。一年多来,我们通过评比,表彰了大量的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个人。同时也及时处分了一批打架、骂人等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起到了有力的警戒作用。

8、教师的表率作用日渐加强。

身教重于言教,我校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从教师做起,平时加强宣传学习,并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面对不文明现象,人人是监督员,自主、自觉地处理突发情况,使学生感觉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看,教师乱丢烟头的少了,上课吸烟的没了,自觉捡拾垃圾的多了,见面点头微笑的多了,……这些变化,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四、“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 完成研究目标,养成好习惯养成教育办学特色

目前我们学校的校容校貌优美整洁、校园文化新颖鲜明、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学生面貌朝气蓬勃、教师队伍精诚团结,好习惯养成教育办学特色铸就了学校发展辉煌,这一切都与我校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密不可分。我们又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切实把学生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来,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活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反省,学会约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本课题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自课题研究一年来,昔日的“薄弱学校”跻身于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先后荣获江津区教育委员会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李市教育管理中心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提升了学校在社会的声誉。

(三) 更新了教育理念,增强了科研意识

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育人中,教师们的言行更是充分体现其教育性: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文明优美,板书工整规范,让学生始终受到文明的熏陶、感染,并以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崇高的精神品格,启迪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 成果及时得到推广,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课题研究结束后,学校召开了本课题的总结会和课题成果推广会,要求全体教师以此为契机,人人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任,并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细化成文,通过班级橱窗、墙报、板报等进行宣传。

五、结论及建议

课题研究已近尾声,但农村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却是科研的永恒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永远职责以及学生的终身历练。为最大限度发挥课题研究成果的积极作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措施:总结会上校长明确提出“把好习惯培养作为我校特色教育”,并把好习惯培养纳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与奖惩制度挂钩,作为对教师考核的量化指标之一。凡在此方面有成绩、有贡献的教师,都给与精神奖励和相应物质奖励,优先考虑晋级和评优。除此,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共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让我们一起努力,克服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吧。

让我们全用心播下一个行动吧——

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回报给你一个春天。

你给别人一份温暖,别人奉献给你快乐无限。

你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

你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给你温馨的思念。

文明,让人举止文雅;礼仪,让人风度翩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上一篇:银行案件专项治理下一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假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