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精选6篇)
1.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 篇一
浅议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与否。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功能
当前,在少数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中,认识上存在着危险的误区,认为执政是中央以及省、市、县等各级地方党委的事,农村、新经济组织、党政机关等单位中的基层党组织不具有“执政”功能,只起到“执行”作用。这种错误的认识,在较大程度上阻碍和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拥有执政功能。只是由于基层组织类型众多,与之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的类型也各有不同,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所表现出来的“执政行为”和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有所不同。比如,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党组织,它们发挥的是领导核心的作用,直接体现着党的执政内涵,属于直接执政。又比如,1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它们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主要发挥协助、监督的作用;各种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主要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些基层党组织则间接体现党的执政内涵。并且从共性上来说,基层党组织还都拥有贯彻、落实并反馈党的大政方针,组织、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等三方面的基本执政功能。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领导经济能力不强,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欠缺。在思想认识上,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经济的领导是政府的事,从而放松甚至放弃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有的基层党组织中存在失去执政的物质基础的危险。在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普遍存在领导经济能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领导经济,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的素质却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够有效地驾驭市场经济,起不到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农民发展经济中的领头雁作用。二是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控制力不强。与有的基层党组织忽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相反,也有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党的工作等同于经济工作,缺少政治意识,认为经济工作搞好了,单位的效益好了,就等于党组织的工作做好了。这样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从基层党组织层面来说,导致了党组织对社会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减弱。比如,有的党员过分强调自主意识,忽视作为执政党党员的整体意识,不与党组织的决议保持一致,甚至在群众中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有的党员根本不发挥或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些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组织观念,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甚至消极应付。“没有好处,谁当干部”,这些与党的宗旨根本相违背的观念,在党员干部中有一定的市场。三是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较弱。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群众生活保障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如何正确地依法处理好这些问题,既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又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基层党组织显得办法不多,能力不够。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开辟新途径
执政能力体现在实践中,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来实现。一要在实践中努力掌握新知识。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系统的“骨干”和“细胞”,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具体执行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面对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在新知识的掌握方面是相对落后的。基层党组织要执好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抓紧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重点要抓牢两个关节点:一是抓好 “龙头”。通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活跃“细胞”。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
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二要在实践中努力学习新本领。重点要增强四种意识和能力:一是领导经济、率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层党组织的中心工作。二是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层党组织能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关键所在。三是处理复杂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基层社会组织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四是依法执政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真正实现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三要在实践中努力开拓新思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必须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自觉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这就需要在执政的实践中不断开拓新思路,通过思路的创新不断积累新的执政经验,同时运用于新的执政实践中。为此,在工作中要把能否有所创新,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把能否总结出执政的新经验,作为考评基层党组织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供稿:中共洋县县委办公室 马俊)
2.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 篇二
面对新形势, 要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 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必须坚持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坚持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真正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全面开展学习创新、班子建设、党风廉政三项建设。
一、抓好学习创新, 提高认识, 重点提升创新能力, 切实增强领导集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 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班子、学习性机关, 全面树立创新意识, 努力通过“四抓”, 实现“四个增强”, 做到“三个结合”, 提高创新能力, 确保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三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首先抓认识,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把领导班子学习与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结合起来。制定学习计划, 确定每月的学习主题, 保证一个月至少学习两次。定期召开班子例会, 交流思想, 协商看法。召开中层领导干部献计献策会、全体人员会等一系列会议, 找准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办法。围绕区上整体部署, 按照强化“两种能力”的要求, 明确“两条主线”即“以创建学习性机关为主线, 锤炼多种能力;以精神文明创建为主线, 丰富各项活动, 提高凝聚力”的工作思路.
其次抓方法,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把领导班子学习与推动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自学和集中学习作为基本形式, 采取边学边议、专家讲座、专项调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生活会和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 发动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广大职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切实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再次抓制度, 增强领导班子学习的规范性。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局长办公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组织领导、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五落实, 使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最后抓成效, 增强创新的针对性, 把领导班子学习与搞好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本着“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促工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以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讲课、班子轮流授课等方式, 切实提高了学习和创新的自觉性、责任感。同时,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狠抓工作落实, 不断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从而真正实现了“抓学习促提高、抓机制促成效”, 在各项重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抓好班子建设, 强化责任, 着重提高领导艺术, 确保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各项任务的落实。
坚持以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为重点, 狠抓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带动全局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有力地推动全局工作的发展。
首先强化班子思想政治素质, 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着重于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在制定政策、处理问题时, 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 又稳定社会, 保持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二是服务意识。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人民服好务, 尽好责。三是求真务实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突破难点。四是争创先进意识。争创一流精神风貌, 争树一流工作作风, 争建一流干部队伍, 争干一流工作业绩目标, 自加压力。
其次突出班子整体能力的提升, 筑牢作风建设的基础。一是抓好学习培训, 提高班子成员业务素质。做到每月有专题, 每周有内容, 形成制度。二是抓好调查研究, 提高决策能力, 亲自参与调查研究。三是抓好落实, 让政策发挥最大效益。实行了重点工作落实督查制度, 重点从时限、数量、标准、责任、效果五个方面确保上级重大决策和局党组、局长办公会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再次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构筑争创先进的动力平台, 形成“一把手”带动班子成员, 班子成员影响全体干部职工的联动效应, 始终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全体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党建、法律、公文写作等业务知识, 实现学习理念的“三个转变”, 即在学习目的上, 实现拥有知识向拥有能力转变;在学习态度上, 实现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在学习方法上, 实现学习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
最后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努力转变作风。一定要增强执政为民的理念, 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心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多办利民之事, 善谋富民之策, 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从建章立制入手, 规范工作程序。针对群众反映的服务态度问题, 从健全监督机制入手, 完善配套措施。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为群众办实事入手, 努力塑造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抓好党风廉政, 真抓实干,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树立党的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3.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 篇三
1.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党执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政策对与错、好与坏的试金石,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归根结底也要看能否成功地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给人们带来实惠。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就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段有利时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尤其是要抓好两点,一是全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突出强调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3.深刻把握国情、了解实情,不断提高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政策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发展工作,必须对国情有深刻的了解,也必须对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有正确的判断,才能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制定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当好参谋。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抓好今年工作,特别是第四季度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工作的同时,为明年经济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明年将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走势,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研究提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提出对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取向等重大问题的建议。
4.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善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能力。在推进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上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进行的改革,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落实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抓紧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还要抓好国务院交办的一些专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另一方面要抓紧研究制定明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改革的基本思路。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针对去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式”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6.树立战略意识,提高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谋划长远的能力。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善于谋划长远,必须有战略思维。在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要抓好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非常突出。一是资源战略。二是科技战略。三是人才战略。要围绕资源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下功夫,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长远战略问题,应该站得更高一些,更具有战略性,更具有全局的视野,更具有综合性,同时更要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战略思维谋划长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要编制好“十一五”规划。
4.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 篇四
几 点 思 考
港口镇政府:曹华荣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我们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党的乡村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和执政为民的基础。我县地广人多,各方面因素相对复杂,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长抓不懈的任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还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的能力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普遍还比较薄弱。我县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广大农民对乡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由于各种原因,乡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办法不多,思路不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够,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弱,有的不遵循市场规律,只凭长官意志甚至是头脑发热来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和目标,盲目地上项目,开发各种科技示范基地,搞各种形象工程,最终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
二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核心作用及保障监督作用发挥不力。我县一些乡村党组织把党的中心工作等同于经济活动、业务工作,缺少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认为经济工作搞好了,单位的效益好了,就等于党组织的工作做好了;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理直气壮地履行执政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能,不敢去宣传、组织群众,在出现大的社会治安问题时束手无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发挥保障监督作用,党员干部权利受到侵犯时,组织不敢主持公道,党员干部违纪时,组织不能很好地监督惩处;有的党员不与党组织的决议保持一致;有的党员根本不发挥或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组织观念,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是乡村基层党组织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县出现了管理社会化、工作自主化、人群流动化等新特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突发性事件也日趋增多。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同志要么回避、推诿,要么只凭传统的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去解决,最后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加激化矛盾,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还有一些乡村基层的同志面对矛盾纠纷,要么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要么优亲厚友,厚此薄彼,难以驾驭农 村复杂的局面,对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既不懂也不学,导致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不信任。
四是乡村基层组织职能和党员干部作用、形象的弱化,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县乡村两级组织能够支配的人、财、职权相对减少,管理和服务难以到位,而群众长期以来受压抑的思想,变得异常活跃。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地位受到挑战。由于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和不连贯、不稳定、不配套,在乡、村两级关系上,没有比较合理的政策界定,乡村管理指导无力,对村的管理指导基本依赖于乡村干部之间的感情和村级班子的自觉程度。在乡镇政府与部门关系上,也没有理顺,出现了不是政府领导部门而是部门牵着政府转,执法部门不执法而是政府代替部门执法,职能部门不履行职能而是政府承担“否决”责任的怪现象。从而导致乡镇党委政府的服务功能不强,村组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不大。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深入,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一些机关干部下乡开展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走马观花,听听汇报,吃吃喝喝而已。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群众观念、法制观念谈薄,索拿卡要,吃喝嫖赌,甚至贪污或挪用公款,而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
五是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对干部的培养管理的方法滞后,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在发展党员方面,由于利己主义、宗族势力、人员外流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一些村支部多年不发展党员,不培养后备干部,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素质弱化,少数地方村干部已出现断层,这种现象再过几年有可能在乡村干部中也出现。在干部培训方面,由于缺乏针对和系统性,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势轻实效,不能达到真正提高素质的目的。基层干部队伍中普遍知识结构单
一、老化、多数仅限于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了解,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新科技知识十分缺乏。在乡镇,近几年新进干部除少数属公开招考录用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以外,大多为中专、中技生,不少干部学无所成,干无良策。在村一级,由于素质较高、有致富本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相对素质较低,高素质新型农民难以选拔。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乡村基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我县贯彻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应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基层党组织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要强化科学意识,在遵循发展规律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学习市场经济新知识,研究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要增强科学意识,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 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不做违反经济规律的事。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避免竭泽而渔,以牺牲长远的利益为代价谋取局部的眼前利益。二要强化机遇意识,在加快发展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要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发扬敢闯敢试、艰苦奋斗的精神,率先发展,加快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因地制宜,“不求多,但求特”、“不求全,但求佳”。三要强化法律意识,在依法办事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要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基本法律法规的内涵,在作出重大经济决策或涉及群众权益的决定时,必须做到每一项都合法。同时,必须学会运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处理好各类关系,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要能够敏锐鉴别。作为基层党组织,对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要有预见力和鉴别力,要善于捕捉那些初见端倪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二要能够果断决策。突发事件来势猛、发展快,稍有不慎,将造成失控局面。基层党组织需要有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应当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立即解决;应当解决而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对无理取闹的,要晓之以理;对严重违法的,要果断处理,不能手软。三要能够统筹协调。对突发事件的处臵,事关大局,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把处臵突发事件摆到全局中通盘考虑,不能一味地就事论事,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应对突发事件,也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较短时间内聚合各种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同时,增强现场控制力,加强信息沟通和教育疏导,通过高效有序运作,使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最大程度地发展整体效能。
(三)提高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能力。
一要做到情为民所系,体察一方百姓。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要经常深入群众,在沟通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更要沉下去,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同时,必须提高洞察力和分析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弄清哪些是表象,哪些是根本;哪些是共同愿望,哪些是个别要求;哪些应当迫切解决,哪些可以从长计议。这样,做起工作来才能有重点、有条理。二要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一方百姓。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造福一方。要追求有质量的发展,不搞泡沫数字,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地让群众得到实惠。作为基层党组织,应从本地实际出发,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贴在民心上。三要做到利为民所谋,服务一方百姓。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当成大事、要事、急事,以真诚的态度抓紧研究解决,竭尽全力去办好办实。对那些困难群众,更要饱含深情,真诚关爱,鼎力救助,使其尽快摆脱困难处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加紧密。
(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要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干部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在培训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摆在首要位臵,把业务知识培训摆在突出位臵,切实解决“提高执政能力为什么”,“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等问题,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要注重实践锻炼,多途径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要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培养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和思想工作的能力,提高其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完善和落实基层组织制度。
5.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 篇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
(2019年10月30日)
按照本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安排,通过学习和思考,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继续推进。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落到实处。
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就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机关干部,更加站位要高,要时刻牢记自己姓党,始终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以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和信仰,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丛书,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学习切实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之成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要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在党的各项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抓住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能带动党内其他方面的纪律规矩都严起来。作为一名班子成员,承担着协助支部书记抓好党的政治建设任务,必须协助支部书记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反对。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的要求,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亲亲疏疏的行为。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健康的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必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良好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作为支部班子成员,要尊崇和维护党章,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带头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切实解决政治生活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同时,要带头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倡导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好人主义,不断培厚良好的政治生态土壤,以良好政治生态助力政研室党的政治建设的加强。
6.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 篇六
——陕西省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陕西省委
《 人民日报 》(2012年05月07日12 版)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陕西各级党委一直在不懈努力地积极尝试,2007年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新一届省委以建立年度目标责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以下简称“三位一体”)制度为着力点,扭住执政能力建设不放松。五年的实践证明,“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体现中央要求、符合陕西实际、顺应群众意愿,在促进各级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改进执政方式、提升执政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考:直击能力短板
2007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但与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许多不适应。在发展理念上,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还有不同认识。在工作落实上,重形式轻结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群众关注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在思想作风上,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理论学习上,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强,学用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管理模式上,考核或流于形式,或有头无尾,存在着多头、重复和形式考核等问题。
新一届省委第一次常委会,就把目光锁定在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做出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推动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各市和省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废除了30余项考核,在全国首创了“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2009年按照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揭开了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新的一页。
考些什么:聚焦能力要求
为使“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与加强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实践中,我们从确定考核指标、规范评判标准入手,坚持“四个突出”,用考核检验干部能力素质的好与差,帮助其不断强化抓好能力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增强提高能力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力求通过制度约束将执政能力建设转化为各级的自觉行动。
突出谋划能力。为引导各级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考核指标制定时紧扣国家宏观政策和思路,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指标体系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紧密对接。在考核11个市(区)时,以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节能减排、社会稳定五大指标为核心,在保持考核指标体系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根据每年形势发展进行局部调整。如与2007年相比,2008年新增了民生八大工程、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指标;2009年突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指标;2010年突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等指标;2011年突出了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指标。通过指标的发展变化,引领各级准确
自我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突出落实能力。为促使各级干部积极应对复杂局面,落实好中、省重大战略部署,树立“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抓落实”理念,按照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了三个层级的指标体系,省上下达一级指标,各市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分解形成二级指标,落实到各县处级单位,各县处级单位再将任务细化到人,形成三级指标。同时提出定量指标考核的刚性要求,以便评价其完成质量,定性指标的考核有评价要点,以便进行量化分析。目标任务的逐级分解细化,强化了“时间、标准、质量、责任”意识,一改过去粗放式管理模式,使各级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工作环节和落实上,做到件件工作有着落、人人肩上有担子,提高了工作效率。
突出服务能力。为了使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落地”,我们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确定了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重点民生工程指标,并提出各级要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这成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强不强、对群众感情真不真、服务百姓能力素质高不高、解民忧帮民困的实际效果好不好的重要标志。
突出自身建设能力。为了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人以绩论、绩由事考、事从责定的原则,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责任考核形成有机整体,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教育,加强对管理、历史、科技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法律、条例、规章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管理实践水平和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了“考事”、“考班子”、“考人”的无缝对接。
“四个突出”涵盖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具有的能力和内容。谋划能力是前提,谋划到位、部署科学,就会事半功倍;落实能力是核心,再好的设计、再好的规划,没有付诸行动,只会是一纸空文;服务能力是根本,它体现了执政者的理念与目的;自身能力是基础,没有自身水平的提高,其它能力就无从谈起。四者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如何来考:科学与民主结合通过考核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从“四个坚持”做起,不断提升着考核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坚持数据证明,体现科学性。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上,对各市(区)根据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地域特点和区域功能定位等的不同,合理设置目标任务和权重分值。对部门按照职能,突出重点,既体现差异性又兼顾可比性,力求通过目标任务的科学制定,引导各部门工作方向。在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指标上,根据市(区)和部门工作性质和职能的差异分别设置。同时,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进行考核,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当前发展,又分析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分析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绩”,又分析“潜绩”。通过对上述系列考核指标的分析,努力使结果能够真正反映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主观努力程度,确保考出动力、考出活力。
坚持群众评判,体现民主性。建立了民主、开放、透明的群众评议领导班子机制,采取“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等多种方式,把扩大民主贯穿始终,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重视普通群众特别是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领导班子的评价意见。五年来共有省“两代表、一委员”4870人次、服务对象1.2万人次参与社会评价,6万余名群众参与电话调查,一改过去注重领导评价而忽视群众评价的考核倾向,使各级领导班子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更好地结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评判和监督,让“群众满意”成为检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坚持结果用人,体现导向性。将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和发现人才、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制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把单位考核与班子研判、干部考评挂钩,融考事、评绩、用人于一体,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严格执行制度,要求考核排名末位单位的领导班子向省委写出书面报告,剖析原因,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明确规定连续两年排名末位单位的领导班子要进行调整。五年来,全省共对58921人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测评和综合评价,对296个各级一般和较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对42名各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给予了免职处理。特别是在去年市县乡党委换届中,省委明确把四年考核结果作为考查干部实绩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据,在调整配备班子中充分应用。
坚持制度保证,体现长效性。出台了《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完善了目标任务制定、考核评价标准、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运用、考核工作运行五个机制,并每年结合形势任务变化出台当年的实施办法。在具体工作中,配套建立并逐步规范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在考核指标设置上,建立了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的制度;在平时考核上,建立了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实行重大项目任务进度、重大问题台账、重点指标季度通报等三项制度;在组织年终考核时,实施了“一会、三评、四印证”制度;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建立了末位问责、优先使用、备案登记等制度。
考的效果:富民强省的可喜收获
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以来,陕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显著提升,有力保证了中央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水平的明显提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改进,全省各级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又紧盯转变发展方式不放松,着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
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谋发展、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效益稳步提升,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位居全国第四,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4个百分点,首次实现了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增长较快省市之列,是全省历史上发展最快和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由第二十位上升到第十七位,人均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4000、5000美元,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陕西阔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促进了群众生活质量改善。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的强化,本领不断提高,全省民生改善的步伐明显加快,五年来,全省民生累计投入734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剔除物价增长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和11.2%,2011年达到18245元和5028元。一系列关系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加快实施,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逐步增强,社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利益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群体性事件和来省集体访分别由2007年的1302件和897批次,下降为2011年的72件和483批次,全省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则分别由2007年的86.86%和53%,提高到2011年的91.67%和77.94%,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巩固。
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随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明显改进,全省广大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强化,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干部队伍中庸、懒、散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形成了单位创先、人人争优的良好氛围。发现和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问题,促进了各级干部勤政为民、廉洁自律。
考的启示:提升执政能力是党建的永恒主题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考核制度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过分夸大效用,更不能赋予其无限职能;考核要营造竞争氛围,但一定是在制度框架范围之内的良性竞争。考核工作要长期坚持,必须进行理性总结、认真反思。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有诸多启示。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找准切入点与突破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是重大理论问题,更是重大实践课题,它既需要进行理论研究,更离不开实践探索。五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面对提升执政能力这一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实际出发、明确工作载体,真正将提升执政能力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相结合,确保执政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执政兴国是我们党的第一要务,也是提升执政能力的永恒主题。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之所以能有力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这项工作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始终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启示我们,提升执政能力,必须紧贴主题主线这个核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自觉将其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坚持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让人民满意是衡量执政能力强弱的最高标准。在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考核工作的重点内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考核优
劣的重要标准之一,顺应了人民新要求,得到了干部群众好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把为人民谋利益、求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群众的呼声、顺应群众的期盼,才能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支持。
提升执政能力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实施“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以来,从量化分析手段的逐步应用,到划分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单位组织实施;从强调考核工作的实际效益,将着眼点放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来,到引入调查和评估反馈机制,重视群众评估、服务对象评估和社会评估在考核中的权重,可以说,五年来的考核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面对提升执政能力这一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用改革的目光认识新情况、用科学的思路分析新问题、用创新的措施提出新对策。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组织人事工作创新】推荐阅读: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心得体会12-06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选好用好人才09-24
选好人用好人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10-19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10-21
加强非公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07-03
能力社会与执政党11-19
提高执政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