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作文

2025-01-18

木兰从军作文(精选13篇)

1.木兰从军作文 篇一

“唧唧、唧唧……”木兰坐在家中织布。

人们听不见木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叹息的声音,有人问:“木兰,你在思念什么?在回忆什么?”“我没有回忆什么,也没思念谁。昨天晚上看见父亲藏起来的军帖,可汗招兵,有很多卷军书,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也没有兄长,父亲又生病卧床……”木兰沉思片刻,“我去买马打仗,为天子效劳!””

木兰准备好打仗需要的`东西,告别了父母,奔赴战场。

战场上,木兰与战士们一同休息,一同打仗,和男子没有一点区别。有一次战斗中,木兰还救过一位老人,那个老人姓吴,老人很感激他,把他认作了干儿子。随行的士兵见木兰如此英勇,问木兰叫什么名字,木兰怕他们知道自己是女郎,就随口答道:“花吴。”

花吴白天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可是一到晚上,她就会走到军营外望着远方,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父母。

花吴在外征战十二年后,回到朝廷面见天子,天子给战士们一个个封赏。轮到花吴时,天子说:“你的功劳最大,你想要什么,本王都会给你!”花吴想了想说:“我什么也不想要,我只想要一匹千里马,快快回到家乡。”天子说:“好,赐花将军赤兔马一匹!”

就这样,花吴骑着赤兔马回到了家乡。当她回到家时,父母都出城来迎接。花吴坐在自己的床上戴上了黄花,穿上了女儿装。她出来见昔日的战友,战友们都惊呆了,这时才知她原来叫木兰,还是个女郎。

2.木兰从军作文 篇二

豫剧是我国北方的戏曲音乐, 其风格与木兰这一人物性格尤为吻合, 当时国家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曾经伴演过花木兰这一角色, 并获得很大成功。因此, 作者在创作中特别灵活的运用了河南的豫剧、曲剧、河南的地方戏等音调素材, 通过独特的作曲技巧, 使作品焕发出浓厚的豫剧风格。下面就谈谈如何能演唱好这首作品。

第一段:夜半窗前——忧

提起花木兰, 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形象是一个横枪立马、神气英武的大将军形象。因此, 在塑造主题形象时用了这一片段的音调。体现出鲜明的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 给人以刚强有力的感觉。另一方面, 木兰毕竟是一个女孩, 还有女孩子与生俱来的柔肠, 所以接下来用了 (谱例2) 这个旋律。这样从前奏就把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 生动的揭示出来了。

九小节的前奏仿佛已将我们化为远古时代的花木兰, 两小节的引子宛如织布的声音, (谱例3) 歌词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所以我们在唱开头的几句要做到内心有潜台词:木兰是一边织布, 一边在想心事: (军贴来了, 指名父亲出征, 老父年迈多病, 怎么办呢?) 另外在演唱时还要想到:此刻, 木兰毕竟是女孩子, 还没成为大将军, 所以一开始不要把她唱成一个成熟的将军形象, 要用平缓清澈, 纯净透明的声音, 把我们带到一个静谧的夜晚: (一个女孩满怀心事的织着布, 这时, 她走到窗边, 望着一轮明月, 伴着一声声的叹息。) 所以我们重点在“仰天长叹息”的“长叹息”这三个字上下功夫, 用自己的语气把“叹息”的情感表达出来。从“昨夜见军贴”一直到“催我爹爹出征去”进入到了第二个层面。则开始情动于衷, 感情略起一层微微的波澜。两个“催”字要唱的不一样, 要有层次感和变化, 第二个“催”字更急迫一些, 演唱时要把第二个“催”字更强调一下。“去”字是一个拖腔, 这个f a一出现, 要给人一种揪心、心疼的感觉 (谱例4) 形象的表现出木兰无奈的心情, 拖腔中不仅体现出了浓郁的豫剧风格, 还有刚柔断连的对比, 唱的断开一些, 要唱的连贯一些, 这样就把木兰这种无奈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二段:难坏木兰——急

4小节的间奏后, 开始展示主人公内心世界纷繁复杂的情感, 那么, 声音和感情都要做适当的调整。从两个问句“怎么办”进入到第二个层面, 这两个“怎么办”要唱的不一样。第一个表现了木兰的心理活动, 她在内心悄悄的琢磨, 所以要唱的小声一些。第二个“怎么办”声音要放出来些, 要比第一句增加紧迫感, 直到后面“难坏了姑娘”, 声音尽可能的放出来, 一句比一句强烈, 表现出木兰把内心的焦急全都呼喊出来。“花木兰哪”的“兰”字做了一个六度的下滑音, 既体现出木兰的无奈, 又符合了河南方言的声调, 把木兰在焦急与无奈的情绪下, 透出的英武之气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出来。

第三段:灵光闪现——豪

故事继续发展, 层层紧扣、步步递进, 让人感觉越来越紧张起来, 正如间奏 (谱例5) 就宛如木兰在焦急的搓着手, 来回踱着步。从“忽见墙上龙泉剑”开始, 目光定位, 这时的眼神一定要犹如一道锋利的光茫一样, 定格在宝剑上。因为此时木兰已想出了妙计, 我们要把她的思想过程交代给大家。“龙泉剑”的“剑”字的高音, 声音要有内在的张力, 这个高音要穿出来, 给人以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胸中豪情逐浪翻”要唱的强一些, 表现了木兰思绪奔涌的内心世界。“乔装男儿跨战马”是木兰内心所想, 属心理活动, 因此要唱的小声一些。直到“替父从军走边关”这一句, 表明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走边关”这三个字要唱的短促、有劲。这时一个英武而具有男儿豪情的木兰就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注意歌曲情绪的同时, 还应把握词曲的风格和河南语调特有的韵味, 例如“替父从军”的“军”字用了“r e l a”, (谱例6) 虽然成了倒字, 但把浓郁的河南风格准确的诠释出来。这段还有“上”“剑”“边”这几个字, 通过和旋律的巧妙结合, 把浓郁的河南语调呈现的有滋有味。

第四段:万里边关——勇

几个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的模进把木兰辞中许多内容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直接过渡了。主部音乐素材再一次出现“旦辞爹娘去, 万里赴戎机”表明了紧迫的军事任务冲淡了告别爹娘的依依不舍之情, 她将奔赴战场。“关山度若飞”形容木兰飞跃驰骋速度之快, 所以我们强调“关山’二字, 在咬字时要有力, 字尾要收一下, 用硬咬硬收的咬字方法来表现木兰飞跃关山, 万里驰骋的场面。“寒光照铁衣”给人以紧张的氛围, 表明严峻的时刻马上要到了, 尤其那个“光”字共八拍, 要弱唱、把声音控制住, 这样就把紧张的氛围表现出来。这段音乐采用了戏曲中紧打慢唱的形式, 钢伴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急速的进行, 仿佛快马奔腾的马蹄声, 这种摇板的唱腔因为节奏较自由, 所以更为注重人物情感的宣泄。因此在演唱这一段时要格外的注意, 既要避免唱的拖泥带水, 又要避免因过于拘泥于节奏而唱的过于呆板。

第五段:血战沙场——拼

在紧张的间奏后进入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这段运用了戏曲中激烈的垛板的形式。“挥剑挽强弓, 踏踏马蹄急”的“踏踏”感觉就像兵器碰撞发出的声响, 更形象的表现出战斗激烈的场面。之后还有两次歌词的重复, 速度由慢渐快, 曲调层层递进, 情绪步步高涨, 形象的把战斗场面的激烈与紧张氛围推进高潮。 (谱例7)

我们要用硬咬硬收的咬字方法, 铿锵有力的吐字来表现木兰奋勇杀敌, 浴血奋战的场面。“将军百战多, 碧血染旌旗”要感觉像木兰骑着战马挥舞着刀剑追击着敌人的感觉。辉煌而有气势的声音已把木兰从一个普通的女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将军的形象成功塑造出来。

第六段:战后还乡——思

这是一段过渡性的段落。随着间奏, 代表木兰形象 (开头的前奏) 的音乐主题又树立了起来。在大家一片庆祝胜利的欢呼后, 引出一段竹笛的声音, 描绘出一派辽阔壮丽的景色。此时的木兰不禁感慨万分, 一个历经了1 2年战争洗礼的木兰已不是当年的木兰了, 而是成长为了一个大气、成熟的大将军。此时的木兰百感交集, 既有对十几年战争生活的感触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所以“春风迎故人, 木兰还故乡”要唱的从容、大气、不卑不亢。

第七段:复女红妆——叹:

战争生活告以段落, 短小的间奏 (谱例8) 把木兰辞中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些乡亲迎接的场面一带而过, 而通过 (谱例9) 这个豫剧曲牌中常用的这种过门形式, 一下子就听到了家乡的音调, 再度引出木兰的歌声“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随着主部音乐的再现, 此时歌曲的感情已从第一段的“忧”升华到了“喜”的新境界, 十二年后, 成熟的木兰换上了女儿装, 这十二年中, 已不习惯女儿妆的木兰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慌, 同行十二载, 不知木兰是女郎”表明了木兰这十二年的辛酸与不易, 更加说明了木兰不但打败了敌人, 更成为了真正的强者。在咬字方面“惶”字要“缓呼柔发”表现了将士们诧异惊讶的表情。女郎的“郎”字, 咬字要“媚”, 而且它的拖腔部分和第一段中的“去”字虽旋律相同, 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基调, 在这里表现了木兰恢复了女装的娇美。十二载的“十二”两字, 语气要强调一下, 表现出这十几年的艰辛与不易。到这里, 全部故事就结束了。

第八段:千古扬名——颂

最后一段是全曲的尾声, 歌唱者以第三人称出现, 是后人对木兰的赞颂。我们在唱时也要注意有对比, “千秋赞歌唱英雄”要唱的肯定, 阳刚之气。而“木兰从军美名扬”就要唱的稍微阴柔, 这样形成的对比要比一口气全是强音来的感人。最后一句“美名扬”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完成。特别要注意“美名扬”的“扬”字要分两步完成, 不能连起来唱, 这样再次把人们对木兰由衷的赞美表露无疑, 又一次的体现了全曲浓郁的河南豫剧风格, 起到了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的妙用。

3.新木兰从军 篇三

安吉丽娜在《史密斯夫妇》中扮演的职业杀手以高科技公司总裁的身份做掩护,在同为职业杀手的丈夫眼皮下扮演贤淑温良的妻子长达7年,居然不为对方知晓。这一点放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缺乏说服力。敢问哪个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女性员工能7年如一日,每天7点准备好晚餐,恭候丈夫归来? 她如果是中层管理人员,总有哪天碰上开会不能准时散的吧?如果当销售,总得出去跑业务,陪客户吃饭吧?就算是足不出户的财务人员,每月或每季度结账那也是费时耗体力的活啊。普通员工尚不能做到每晚按时赶回家给先生做饭,更别说是公司总裁了。引用一位同事的话说:“啊?女总裁能结婚?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话有些偏激,可是也说明了女性员工想要事业和家庭两全其美不容易。

我在以前工作的公司有一位女同事,和另一位男同事同时进公司,做相同的工作,取得同样令人瞩目的业绩,令上司在做晋升推荐的时候很是为难。好在这时候这个女员工恰好怀孕,于是老板顺理成章地提拔了那位男员工,原因很简单:孕妇不方便出差,而公司的几笔大单子都必须马上和客户签下来;另一位看上去很幸运,在怀孕期间以不减平日的工作热情加倍赢取了老板的赏识,如愿以偿地升到了二线经理。问题是由于孕期过度劳累,孩子两岁了还不会说话,让她十分郁闷。

还好史密斯夫妇俩没孩子,不然导演们自己都难圆其说。抛开孩子的因素不去考虑,《史密斯夫妇》实际上还是为女性观众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在剥去主妇家居服的伪装后,女人可以和男人以同样敏捷的身手打斗,扛着同样类似于迫击炮的重型机关枪扫射,并且做到弹无虚发;至于说到运用高科技手段作战,例如定向爆破、使用GPS系统追踪,女性就更加地不存在劣势。因此当男主角颇为自得地说自己杀了50-60个人时,女主角眼睛都不眨地报了一个237的数字,在杀手的世界里,杀人的数目大概就像是销售们每季度签的单子数目,是实力的有利佐证。这就充分说明:有高科技为辅助手段,女人很容易就能跑到上风位置。

平心而论,妇女解放运动在外企里还是颇见成效,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中,穿高跟鞋的人越来越多。弄得我们一位同事在谈到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的节目时很是忿忿不平地说:“还叫什么‘半边天’哪,早就应该改成‘四分之三天’了。那剩下的四分之一天,也就是在吃饭埋单、乘车开车门的时候露一小脸。”

曾经有一部西方的小说,描写了一位叫“Frankstein”的科学狂人,制造了一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生物,却因为对其缺乏了解,最后反被其毁灭。Frankstein从此就用来形容那种明明是自己亲手炮制,却因低估了对方的成长力量,反被其控制的事物。对我而言,现代社会的女性就是这样的一群Frankstein, 她们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信息时代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却也因其超乎寻常的成长能量给男性和本来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带来困惑和压力。

4.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四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木兰从军》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木兰从军》有感1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木兰从军》,主要人物是花木兰,主要内容是: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是一个聪明、懂事,也很孝敬的女孩子。她很小就没有了母亲,跟着爹爹长大。后来爹爹年岁大了,弟弟年纪却还小,所以家里的粗活落在了木兰的身上。但是木兰并没有愤怒,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怒,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一天晚上,木兰正在织布,一个军官关骑着马来到她家门前,递给他一份公文,说: “ 边疆正在打仗,皇帝命令征兵。你们家有一个名额在公文上,必须有一个人去边关打仗。” 木兰赶忙翻开看,果然爹爹的名字在上面。木兰回屋里,左思右想:爹爹年岁大了,弟弟还小,怎样为国出力呀 ? 木兰急得一夜没有合眼。怎么办呢?聪明的木兰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决定扮成男人的样子,代替父亲出征。就这样,她女扮男装上了战场,打了十二年仗,始终没人发现她是女孩,最后做了将军。胜利归来后,大家才知道她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木兰替父从军一直是千百年来的一段佳话,这不仅是因为木兰的孝心,还因为她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机智。谁说女子不如男?从木兰的身上,我们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有时,如果弱者能鼓起勇气,运用智慧,不畏艰难,也一样能创造令人敬佩的事迹!

读《木兰从军》有感2

一提到“花木兰”,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古代闭塞的社会中,木兰能毅然决然地超越社会习俗,女扮男装,勇敢地代父从军,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大智大勇是无法做到的。从另一方面而言,木兰代父从军并在疆场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这不但有功于国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现。

花木兰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为中国妇女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妇女一样能够尽忠,一样能够为国家效力。现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兰们都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了!

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千古,显示了人们对花木兰的喜爱、敬仰以及这位奇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读《木兰从军》有感3

前几天,方老师给我们上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内容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木兰的女英雄,他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去打仗,于是他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了。最后在木兰立下赫赫战功胜利返回家乡之后,她的战友们才发现昔日骁勇善战的木兰原来是一位文俊、秀美的漂亮姑娘。

这篇课文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人。可是妈妈对我说:“仅仅有想法和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付诸于行动才行。”是呀,我现在还小,需要自身补充能量,不断地吸允各种各样的知识,为将来回馈社会,报答母亲打好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记得上学期,有一次我怕辛苦,为了自己能有多一点玩的时间而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结果受到了老师的批评。现在想想看真是无比的惭愧,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俗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要学习木兰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我要把木兰的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已达到激励和鞭策我,好好学习、端正态度。

读《木兰从军》有感4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就是《木兰从军》。故事讲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想到木兰换上战袍,带上宝剑,骑上骏马,去战场和敌人奋勇厮杀的场景,我就十分感动,真为木兰在战场上的勇敢而骄傲。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像花木兰那样勇敢面对,决不能屈服、害怕,要向花木兰学习,做个强者!可是,我们有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常常以自己是女生为借口,逃避困难,好像总觉得自己不如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是女生,但她不是比男生做得更好吗?

读《木兰从军》有感5

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听爸爸讲过花木兰替父从军,去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那个时候,我就非常地崇拜这位帼国女豪杰。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再次读了《木兰从军》之后,更是被木兰的精神和英勇气魄所打动。《木兰从军》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唐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亲去边疆打仗的故事。由于她勇敢作战,多谋多虑,很快就打败了敌人。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唐太宗就封她为大将军,但是木兰不为金钱和荣誉所动心,为了能尽快回家照顾父母,她就只好把自己女扮男装替父亲从军的事情全讲了出来,唐太宗和满朝的文武百将更是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其实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木兰英勇登战场杀敌的故事,也不是木兰获胜后,皇上如何封赏她的故事。而是我觉得木兰是一位很有孝心、并且为国家分忧的一个才女。还有木兰最平常的两句话:“眼下国难当头,女儿用武的.时机到了。您就让我替您去吧!”——这是木兰对自己父母说的话。“我什么也不要,只请王爷允许我骑着我那匹义孝明驼,回到父母的身边,去尽一个女儿的义务。”——这是木兰对皇上唐太宗说的话。所以从这两句话里,我读懂了木兰对国家的忠心、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她铤而走险,立下了战功,却不贪图富贵享受,自愿回家照顾、孝敬父母,这体现她多么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品质呀!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娇气。记得有一次我嫌太苦太累,为了能给自己创造多玩、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索性就没有按时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结果受到了老师们的批评。现在想想看我真是无比的惭愧,那时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所以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花木兰是一位孝顺、坚强、勇往直前的女孩子,我一定要向花木兰学习。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爸爸妈妈,也为了我自己。可是妈妈却对我说:“仅仅有想法和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付诸于很多的行动才行。”是的,我现在还小,需要补充自身的能量,更要不断地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为将来回馈于社会和祖国,为报答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打好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的英勇精神,而且我还要把花木兰的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以达到激励和鞭策我,好好学习、端正态度!

读《木兰从军》有感6

我们人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这反而造成了许多缺点:任性、娇气、依赖着父母不愿自己动手,这点我们承认。可难道我们就没有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着想过吗?为什么周围的人都认为我们没有帮助过爸爸妈妈,并为他们分担痛苦呢?凭什么人们要给我们带上这条脱不掉的帽子呢?

我认真地读完了《木兰从军》的故事,真正地体会到了这位女孩的孝顺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的心头布满了问号。如果我是花木兰……

如果我是她,当自己衰老的父亲必须去从军时,我会像她一样愿意替父从军吗?不,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去接受那艰苦、劳累的生活。而是躲在一旁悄悄哭泣。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

如果我是她,当我必须接受艰苦的训练和无辜的责骂时,我会像她一样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吗?不,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去接受一切、忍受讥笑。而是藏在树丛里,趁大家都睡熟时偷偷溜走。因为我没有那种能耐。

如果我是她,当我必须走上战场,开始那残酷无情的战争时,我会像她一样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吗?不,假如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站在那血腥的战场上。而是趁士兵们打仗的时候挖个地洞躲起来。因为我没有那种勇气。

5.木兰从军教案 篇五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课外进行了练习,谁还想来表演一下?

二、学习会写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哪些字已经会了,哪些字容易写错,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易写错的字。

“犯”字的右边是“?”不要写成了“巳”。

“武”字不要多一撇。

(2)左右结构的字有:接、犯、保、场、姐。

先让学生去观察字形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再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在什么位置,为写好字打基础。最后再根据构字方法进行字形的记忆。“接、场、姐”是比较明显的形声字,左表形,右表声。

(3)上下结构的字有:靠。

(4)独体字:卫。

(5)半包围结构:武。

2.学生练习写字。

3.讲评学生写字作业。

三、自由积累词语。

1.读读课后词语库。

2.说说自己新积累的词语。

四、创作小剧本。

6.《木兰从军》阅读答案 篇六

花木兰替父去从军这则故事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听说过,整篇文章行云流水,不仅充斥着女子的柔情,更是装满了花木兰的飒爽英姿,据了解到,很多学生对于《木兰从军》阅读答案存在着一些疑问,在这里建议大家要将思考问题的方向确定,要站在木兰从军的.立场上来理解这篇文章,那么才能够体会的更深刻。

【原文】

唧 (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阅读习题】

1.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少习射 少(少年时) B.市鞍马 市(买) C.长而益精 益(更加) D.易男装 易(穿)

2.给下列字注音皆次当行 行 数()建奇功

3.一次多意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4.翻译:木兰者,古代一民间女子也。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转战驱驰凡十年有二,数建奇功。

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阅读答案】

1、D 易(换装)

2、hang (第二声)shu(第四声)

3、a 因 :因为 b 因而 因此

4、a 叫做木兰的人,是古代一个民间的女子 b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做 c 辗转作战总共有十二年,多次立下奇功

7.木兰从军作文 篇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理解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知道木兰是一个十分爱国爱家的勇敢的女英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指导学生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谈话导入

(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木兰从军(指:读题),现在让老师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把课文里的相关词语准确地读出来。(出示生字词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再齐读。)

(二)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三)人们为什么会称木兰为女英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评析:第一课时中,学生对“英雄”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疑,使学生感知木兰的与众不同,激发其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

二、品文悟情,讲练结合

(一)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1抓住重点词语,读中悟情(1)这位姑娘就是木兰了。(出示教学挂图二的截图)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文静俊美貌美如花秀气漂亮)

(2)这么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为什么会去从军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那时候国家是怎样的情况?

①那时候国家是怎样的情况?相机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指名学生读句子。

指导朗读:

是呀!那时候国家情况危急,随时都有被敌人占领的危险,真是国难当头!想到这些,木兰心里——(出示:焦急万分),读词。

过渡:当她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时她更是——焦急万分。(齐读词)

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急得要死,心急如焚,急得像着了火)所以“焦”字的四点底表示与火有关。

③谁能把焦急万分带到句子中读一读: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她是怎么想的呢?相机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因为家分忧。

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父亲能出征吗?如果出征,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父亲会怎样?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句式说话:

如果父亲出征,有可能_______,因为_________。

(4)其实,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果让你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大家会吗?哪个同学愿意试一试?

过渡:面对国难家忧,木兰觉得自己理所应当——为国为家分忧。(板书:为国为家分忧)所以,经过再三考虑,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评析:紧紧抓住了“焦急万分”来体会当时的情景,来贯通整个段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融入木兰的精神世界,与教材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熏陶。】

2抓住文本空白,说演人情

(1)木兰的决定,家人一开始同意吗?从哪个词看得出来?(说服),家人会有什么理由反对木兰从军呢?

师述:孩子们说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木兰是女孩子,古时候女孩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更别说出门打仗了。二是家人担心木兰的安危,害怕她打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男兵。

(2)家人有理由反对木兰从军,木兰又是怎样一一讲道理,说服家人的呢?请同桌两位同学一个扮演家人(家人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母亲,还可以是弟弟),一个扮演木兰,互相说一说。

(3)课堂表演: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预设师生口语交际过程:

老师扮父亲:木兰,既然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就让父亲去吧。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能上战场,女儿大了,我可以替你上前线保家卫国。

老师扮弟弟:姐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还是让我替父亲上战场吧!

生2:弟弟,你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官府不会让你去的。

老师扮母亲:木兰,战场上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子,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抵抗得了他们呢?

生3:我从小跟着父亲习武练功,我不怕那些男兵,母亲,您放心吧!

老师扮父亲:木兰呀,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自古以来只有男子上战场杀敌,哪有女子从军?官府是不会让你从军的。

生4:爹,我可以女扮男装,官府是不会发现的。

【评析:这是对文本语言的拓展性训练,只有当学生把书读活了,才能更好地表演,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4)引读第2自然段过渡:这是一个爱国爱家的木兰,学了这一段我们明白木兰从军的原因了,现在老师提问题,请你们用读书的方式回答老师好吗?①文静俊美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因为那时候——读文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②是呀!此时此刻国难当头,国家需要战士,可是看着父亲那苍老布满皱纹的脸庞,看着父亲重病在身卧床不起的样子,她想?——读文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过渡:木兰抱着为国家分忧的志向,告别了亲人,奔赴前线,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想想木兰是怎样来到前线的?

1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不同感受

(1)木兰是怎样来到前线的?相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2)木兰来到前线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能读出木兰的艰辛吗?还有谁也有这样的感受,愿意读读这句话。

(3)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老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勇敢坚强)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木兰的坚强?(4)大家看(课件演示四个动词)这四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很简单的四个连贯动词不仅写出了木兰从军的艰辛,还写出了木兰驰骋沙场的飒爽英姿,用得多好,多准确呀!(5)让我们一起来做花木兰,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这个句子。

【评析:通过抓住一系列动词,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通过抑扬顿挫地朗读体会木兰行军的艰辛和不怕困难,领悟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从而受到启示。】2补充文本,理解课文(1)木兰在前线英勇杀敌,多年征战中她立下了怎样的战功呢?让我们来看看木兰的战功簿。(课件演示,指名读。)

(2)看到这些战功,你想到了哪个词?(相机出示卡片:赫赫战功)

(3)正因为花木兰的出色表现,她当上了花将军,(出示图)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词?你看,军旗上写了个大大的“花”字,木兰跃马提枪,多威武,多神气呀!

(4)小结:木兰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已经很不简单了,更了不起的是还立下赫赫战功,我们的木兰不愧是一名女英雄。(三)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1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女儿归来整整盼了十二年哪,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请一位同学读第4自然段。

2木兰真聪明,在外征战十二年,同伴们竟然没有发现她是个姑娘。大家想一想在木兰的内心深处,木兰更喜欢哪种打扮呢?为什么?(对比图一与图二的截图)

生1:木兰更喜欢穿女儿装,我从课文里“穿上心爱的女装”知道的。

生2:姑娘都爱美,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3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木兰舍得放弃这一身花衣,女扮男装披上厚厚的铠甲,而且一穿就是十二年呢?(因为她热爱祖国,为国家着想。因为她孝顺父母,替父从军。)

【评析:第三次读图,两幅图的鲜明对比,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神经,并通过联系自身体会,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伟大之举着实不易。】

三、展开联想。说写结合

(一)(出示插图)当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出现在将士们面前时,他们都怎样了?将士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

(二)来接木兰的人很多,父老乡亲都来了,木兰的亲人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邻居见到木兰会说些什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好多话想对木兰说,你愿意成为他们当中的哪一个?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出示:(父亲、母亲、弟弟、将士、邻居、过去的小姐妹……)望着( )的木兰说:“——。”

(三)小结: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记住了这一位爱国爱家的女英雄,让我们把木兰从军的故事再读一读。配乐朗读课文。

【评析: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为朗读感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并通过句式练笔激发学生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四、布置作业

8.读《木兰从军》有感 篇八

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听爸爸讲过花木兰替父从军,去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那个时候,我就非常地崇拜这位帼国女豪杰。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再次读了《木兰从军》之后,更是被木兰的精神和英勇气魄所打动。《木兰从军》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唐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亲去边疆打仗的故事。由于她勇敢作战,多谋多虑,很快就打败了敌人。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唐太宗就封她为大将军,但是木兰不为金钱和荣誉所动心,为了能尽快回家照顾父母,她就只好把自己女扮男装替父亲从军的事情全讲了出来,唐太宗和满朝的文武百将更是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其实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木兰英勇登战场杀敌的故事,也不是木兰获胜后,皇上如何封赏她的故事。而是我觉得木兰是一位很有孝心、并且为国家分忧的一个才女。还有木兰最平常的两句话:“眼下国难当头,女儿用武的时机到了。您就让我替您去吧!”――这是木兰对自己父母说的话。“我什么也不要,只请王爷允许我骑着我那匹义孝明驼,回到父母的身边,去尽一个女儿的义务。”――这是木兰对皇上唐太宗说的话。所以从这两句话里,我读懂了木兰对国家的忠心、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她铤而走险,立下了战功,却不贪图富贵享受,自愿回家照顾、孝敬父母,这体现她多么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品质呀!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任性、娇气。记得有一次我嫌太苦太累,为了能给自己创造多玩、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索性就没有按时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结果受到了老师们的批评。现在想想看我真是无比的惭愧,那时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所以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花木兰是一位孝顺、坚强、勇往直前的女孩子,我一定要向花木兰学习。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爸爸妈妈,也为了我自己。可是妈妈却对我说:“仅仅有想法和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付诸于很多的行动才行。”是的,我现在还小,需要补充自身的能量,更要不断地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为将来回馈于社会和祖国,为报答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打好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的英勇精神,而且我还要把花木兰的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以达到激励和鞭策我,好好学习、端正态度!

9.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篇九

一、本课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习用查字典的方法来预习生字;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1、生字教学一直是低段的重点。但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指导,他们会用“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生字预习。为了提高自习效果,我在这节课上用查字典的方法预习生字,让学生通过动手看,动眼看,动脑想,学生兴趣浓,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四、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10.木兰从军公开课教案 篇十

一、复习

1.读词语:紧急征兵 焦急万分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告别亲人 赫赫战功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2.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齐读

3.过渡: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这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木兰从军前,体会木兰为国为家的决心和勇气

(一)、创设情景,理解木兰为家为国担忧,体会她焦急的心情。

1、师: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看看木兰的故事吧!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①故事是从朝廷的一份紧急征兵的文书开始的。

②为什么这份征兵文书会那么紧急呢?(划出“紧急”,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③谁能给“经常”找个近义词 简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状况。

④如果不派兵去支援,战争就要失败了。失败了会有什么结果呢?(国破家亡,百姓无家可归)

⑤这样的情况多么危急呀?谁来读出情况危急的样子。(读第1、2句)所以看了这份文书后,你心情怎样?其实当时的木兰比你们还着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哪一个词语看出来?(焦急万分)

她为什么如此焦急?请大家再次读一读,找一找答案。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指导归纳出:木兰是在为父亲着急,因为父亲年高多病,根本无法去打仗;她又为弟弟着急,因为弟弟年龄还小;也为自己着急,因为自己是个女孩,不是男孩;更自己的国家着急,因为自己的国家正面临危机,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呢?

6、引导读出焦急的语气。

(二)通过辩论,感受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勇气。

1、这时,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是什么?她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木兰认为自己理应为国家分忧。)

2、“理应”是什么意思?换一个词语代进去读一读。

3、噢!“理应”就是“应该”的意思!那么你们认为木兰应该不应该去从军呢?

4、引导争论:认为“应该”的一方理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认为“不应该”的一方理由是:木兰是个女孩子,女的是不可能上战场打仗的

5、小结得出:木兰是个女孩子,她根本不应该去前线打仗,因为只有男孩子才要去保家卫国。而木兰却觉得自己理应去保家卫国,你们认为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填空:花木兰是一位(为国为家分忧)的女英雄。

6、指导读二三句话,读出木兰的了不起!

(三)通过分角色表演,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为国效力的决心。

1、读一读最后一句话,木兰决定去,家里人同意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去战场?(说服)

2、自由讨论一下,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和姊妹,你愿意让木兰上战场吗?为什么?

3、现在我们就都是木兰的家人,我们都不同意木兰去打仗,哪位小木兰来说服我们,让我们心服口服。生(演木兰):我不去,你不去,大家都不去,谁保家卫国呢?我要女扮男装去从军!

生(演木兰):我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正愁没地方用呢!生(演木兰):弟弟,我们都不保卫国家,让敌人打进来,我们姐弟就恐怕真要分离的!现在,姐姐只要把敌人打败了,就可以回来和你团圆的。让我们坚定地读:木兰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让我们赞叹:花木兰是一位为国为家分忧的女英雄。

4、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从此,木兰踏上征途。

三、学习木兰从军时,感受木兰行军打仗时的艰辛与刚强。

(一)、找出动作词,体会行军征程的艰辛。小声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木兰从军路上表示动作的词。(披、跨、渡、过)

1、思考:1、找出句中的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觉得木兰怎么样?(木兰很勇敢,很努力,很坚强。)

2、指导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

4、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在从军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木兰在急速行军中,体力不够怎么办?走不动怎么办?在爬山时,爬不上去,能让别人帮助吗?可以撒娇吗?可以掉队吗?为什么?

4、小结:木兰只能咬牙,坚强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时你对木兰是什么感情?

5、再次指导读一读这句,读出对木兰的敬佩之情。

(二)、变换对仗句,读出韵律美。同学们,你们看这四个句子,第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词,第二个词是表示名称的,字数相当,词性相对,多工整哪,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他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披 战 袍

跨 骏 马 渡 黄 河

过 燕 山

2、(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花木兰!怎么样?(真帅!真威风!)

3、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三段,我们模仿第三段的形式来描写一下花木兰的威武形象!

4、师出示句式:花木兰,头戴金盔 身披战袍 手持长枪 脚跨骏马 真是: 英姿飒爽 威风凛凛 威风八面!

5、学生练读。

(三)、讲述小故事,感受木兰的智勇双全。

1、老师讲述两个小故事:①花木兰武艺高强,她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单枪匹马救出民贺元帅。②木兰在一次夜里巡营时,发现众鸟乱飞惊鸣,料到敌人来偷袭,于是立即禀报了贺元帅,就献上了四面埋伏计,一举歼灭了所有敌人,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2、木兰功劳非常大,书上怎么说的?(赫赫战功)伸出大拇指来夸奖一下我们的女英雄!

四、学习木兰从军后,体会木兰换回女儿装的期待与迫切。

1、思考:经过木兰和将士们的努力,终于把侵略者打败了。当天子要奖赏将士们时,木兰不要做高官,不要金银财宝,你们猜她要什么?(要一匹马,回到故乡。)

2、师述:闭上眼睛想一想,木兰这一仗一打就是12年哪,爹娘盼木兰一盼就是12年哪,4千多个日日夜夜,父母是望眼欲穿哪!现在,木兰胜利了,木兰的父母高兴地合不拢嘴,从上看到下,看看木兰受伤了没有。小弟一蹦三尺高。村里的人将木兰抛起来,向他们心中的英雄致敬。

4、可是,现在木兰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猜一猜。(她想换上女装,做回女孩子。)

5、教师小结:木兰本来就是女孩子,她当然想和别的女儿家一样穿美丽的裙子,化柳眉,上胭脂,涂口红,带玉簪。穿了十几年的军装是为国为家迫不得已的。她这几年哪会梦中不回到家乡父母的身边撒娇?哪会梦中不是穿着美丽的花裙子翩翩起舞?

6、当将士们赶来看望他们的花将军时(出示图),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7、引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敬佩的语气。

五、总结板书

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近了女英雄花木兰,一睹了她文静俊美真容,更了解了她爱国爱家、英勇善战的英雄本色,看着眼前正在冲锋陷阵的花木兰,你不想对她说点什么,不想夸夸她吗?(相机出示: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像这样的女中豪杰还有很多,看图片

11.木兰从军读后感 篇十一

花木兰到了军营。她和战士们相处得很好,也没人知道花木兰是女的。她战士们一起训练了有一段时间了,皇帝就叫他们去打仗了。由于花木兰机智过人立下了很多功劳就被封为大将军了。

一天花木兰就回城了,皇上对她说:“我要赏你二百万黄金。”可花木兰说不要自己想回家乡看父母,皇上准许了。

她回到家中父母看到女儿没事很高兴,当花木兰脱下军装换上了漂亮的衣服。她的部下看到了花木兰是女的很惊讶,当出带我们打战的原来是女的。

12.《木兰从军》读后感 篇十二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兰。她非常的聪明,由于父亲年纪大了,所以家里的事全部都是花木兰做的。有一天晚上,花木兰正在织布,之后有一个军官骑着马来到她家门前,递给她一份公文,说边疆正在打仗,她家有一个名额在公文上,花木兰赶忙翻开,果然她爹爹名字在上面。花木兰回到屋里左思右想,觉得爹爹年纪大了,弟弟又太小了。花木兰一整夜都没睡,于是花木兰觉得自己可以打扮成男人,而代替父亲出征。

于是第二天,花木兰去街上买了一匹马,赶做了一身战袍,又把头发剪成了短发。就告别了家人随大军去边疆打仗。大军流血牺牲,打了的仗,花木兰始终没有让别人发现她是个女儿身,花木兰一次又一次地立功,并做了将军。胜利归来之后,皇帝给了她很多赏赐,还劝她留下来做官,花木兰拒绝了皇上。之后她回到了家,换回了以前的衣裙,戴上了以前的珠钗。等花木兰出来时,她的战友怎么都想不到她是个女生。

哈哈!这个故事可真有趣,战友们不知道和他们一起战斗12年的大将军是个女生。

13.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三月,当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当轻柔的和风抚过我们的脸庞时,包河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在合肥市六十五中学拉开了序幕。我,合肥市义城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年轻语文教师,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了本次的课评。

我,春参加工作,今年刚好有7个年头。在这期间,我已经参加了几次课堂教学的评比,但今天心里仍是藏着几分紧张和彷徨。许是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理论的渐渐提升,再加上多次观看的观摩课或研究课,尤其是加入了我区小语工作室和身边的名师近距离的接触,学习的缘故,发觉要上好一堂课,很不简单。面对一份教材,我们要反反复复的去读透它,然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路,即学生在教师智慧地引领下,快乐的开始课堂之旅。雀跃、发现、惊喜、困惑与思索都挂在他们的眉宇间,写在他们的眼底下。风景徐徐展开,孩子们的眼睛越睁越大,越来越亮,渐渐地,他们情不自禁走入风景,成为风景。不过,这样的课堂需要深厚的积淀,漫长的修炼,对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我根本做不到。

这次,我执教的是苏教版二下《木兰从军》一课的第一课时。虽达不到上述的理想课堂,但从上课前后,和课堂的四十分钟内,我收获也不少。

第一、明确课时目标

本次参赛课时都规定是第一课时,老师们都觉得挺难上,因为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怎样让这个教学过程不留痕迹的渗进学生的心里,或上出精彩?无论从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刊杂志,等理论的高度很少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也很少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还是观摩课,评优课、竞赛课、展示课,也都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为此,在赛前的好几天我就对第一课时进行思考,翻阅了大量报刊杂志,搜集第一课时资料;甚至找到了自己曾在听了几位名师的完整课的纪录,虽字迹有些褪色,但里面却详实的纪录了他们是怎么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让我再次重温了当时精彩的课堂。探究和学习中,我认为第一课时应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为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的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中,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中,达到读得读准、读通、读顺,最终使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止。同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有整体观点,全盘考虑,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要为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达到课虽分,理不断,思不断,情不断的效果。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把《木兰从军》的第一课时,定位在其一:怎样让孩子们正确、流利的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我主要通过孩子的大声朗读,自纠读音,从多读到少,从少读到多的方法,考虑到低年级就用了填空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由主要内容想开去,达到读通、读顺文本。其二: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人物品质。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贯穿整堂课。由朗读想象驰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花木兰,为何不怕千难万险,认识到她是一个热爱祖国、英勇善战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女英雄;再与胜利返乡后文静俊美的花木兰进行比较,由认识了了木兰的另一面。最后我留下“木兰为何要女扮男装?”这一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一片天空。

第二、抓住“细节”更容易出彩。

“细节”,在《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曾有名家以“小处不可随便”警示自己,说的就可以理解为是细节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上课前几分钟,我就在讲台前踱来踱去,一张张陌生、稚嫩的面孔,紧盯着我,由于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我紧张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上课的铃声。现在想想,没能好好利用这几分钟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真是可惜。课有张有弛的进行着,随着语言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而跌宕起伏,我抓住了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将我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语言相互碰撞,一层一层在他们的记忆中涂抹上未曾见过的画面,撩起那颗对人物品质敬仰的心,用声音达以倾泻。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一层层不同层次的朗读声,放射出了精彩的光晕。

第三、备课要细,解读要深。

我精心准备的导语是“这位手持铁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课文。可是,紧张之余,我把导语中改为“这位跨着骏马,身披战袍的女将军”。在一旁听课的刘琴校长看出破绽,她把图和文一对照,我才发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说真的,第一幅的插图,我还真没有仔细观察,这幅图告诉我们她已经成为将军了,应和“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句相对应的。而我却会随口说错,这一点正暴露了自己平时教学中备课就不够细致,对文本解读也不深。

一天紧张的准备,匆忙中参加了课堂教学大赛。三月十九日上午10:40我就结束赛课,可赛后心情至今难以平静。课堂虽然只有40分钟,但是这40分钟包含的太多,太多。若要朝着理想的四十分钟迈进,我还需不停的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会无憾。

第一课时。本节课我达到了两个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和两个多音字。生字的书写放在第二课时。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新课程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课前学生没有预习课文,也没有接触任何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孩子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先将本课生字新词在大屏幕上显示,让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探索,进行“检阅词语兵”这个环节,扫清阅读障碍。同时预习中也对木兰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字词放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进行。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给孩子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在“品读”中识英雄。这一点是我对新课程理念关于阅读教学的体会。“女英雄”是文章切入点,文眼,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这也是本文的一条线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权力阅读,想象,在“品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替父从军”这一部分紧扣重点词“焦急万分”、“理应”、“英勇善战”进行朗读,“赫赫战功”这一部分紧扣“披”、“跨”、“渡”、“过”四个传神的动词朗读,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更深的体会,在畅快淋漓的朗读中木兰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仿佛栩栩如生,那一声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是对女英雄木兰发自内心地由衷赞叹!

在教学《木兰从军》这篇课文之前,我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还布置学生完成我的预习作业。观看完影片,孩子们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位女英雄,也认真地按我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现在就来谈谈我这堂课中预习作业的得与失吧!

预习作业之一: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展开想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这段话语言简练,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我就放手让学生朗读,读出木兰的飒爽英姿。然后让学生展开想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因为有了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经验,以及影片中画面的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想像出黄河波浪滔天,滚滚的黄河水一泻千里,木兰坐的小船在风浪里颠簸,一不小心,小船就会被波浪吞没。巍峨的燕山高耸入云,山高路陡,木兰的身边就是悬崖峭壁,一不小心,木兰就会从山上滚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通过这样的想像,木兰在学生心中的英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

预习作业之二: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展开想像,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展开想像,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课前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上,我们主要是表演点评。在表演中,学生能找到课文中的语句: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把这句话作为说服家人的理由。可以说作为考试的话,答案是正确的,但作为课堂上的表演,感觉明显缺少真情实感。课后我想,因为预习的时候,学生不能进入到情境中,只能从文中找出正确答案。正是有了课前预习时的正确答案,课上,学生就不愿意再展开想像了,效果倒没有那么好了。

上一篇:酒店餐厅设计案例分析下一篇:企业贷款用途声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