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24-06-10

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10篇)

1.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课题组

为促进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今年4月至6月,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率领下,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了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文化广电局的专题工作汇报,深入到万州、黔江、沙坪坝、南川、綦江、垫江等6个区县的部分街道、乡镇和村,对当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6个区县政府专题汇报。同时,还委托渝中、大渡口、北碚、江津、潼南、璧山、城口、丰都、武隆、奉节、巫山等11个区县人大常委会就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提交了调研报告。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成绩

(一)市级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按照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要求,我市积极推进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目前,市级重点文化设施有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重庆大剧院和红岩魂陈列馆。正在建设的有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川剧中心、重庆自然博物馆、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国际马戏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大足石刻陈列总馆。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有重庆广播电视发射塔、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园、重庆工业博物馆、重庆抗日战争遗址博物馆、重庆市少儿图书馆、广播电视监测台和重庆艺术学校搬迁(见附件1附表1)。

(二)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提质提速

1.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该工程从1999年开始实施,至2003年全市3393个已通电行政村全部看上电视。2005年,有线广播电视信号通达全市6099个50户以上自然村。2006年实施了10323个20户以上自然村、31个站台的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2009年实施直播卫星工程,第一批为244567户发放安装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第二批将安装441826户,目前已完成97196户(见附件1附表2)。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从2006年开始,已建成重庆市分中心、市分中心少儿部、40个区县(自治县)支中心和32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结合,建成7500个村级基层服务点(见附件1附表3)。

3.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从2006年开始,全市规划建设914个,已经建成822个,在建92个。有13个区县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在内容建设方面,完成321个,还剩下593个。从今年开始,全市启动街道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建设161个,其中主城9区81个、远郊31个区县(自治县)80个。今年主城9区启动实施40个(见附件1附表4)。

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工程。从

2003年至今,全市新建和改扩建20个文化馆、18个图书馆。目前,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均各有一个文化馆,达到国家等级馆的有15个,其中一级馆5个、二级馆2个、三级馆8个。全市有图书馆41个,达到国家等级馆的有22个,其中一级馆6个、二级馆8个、三级馆8个。从建设面积看,全市区县图书馆应建面积228400平方米,已建139618平方米,文化馆应建167000平方米,已建139031平方米(见附件1附表5)。

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2006年9月开始实施。目前,已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651个,配备数字放映设备532套。全面实现行政村“1村1月1场”和农村中小学每年放映6场电影的目标。2009年,全市共放映农村电影181629场次。2010年前二季度已放映93876场次。目前,电影放映数字化率达91%。5.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6年,我市开始建设村文化室。2007年,按新闻出版总署的决定,我市在村文化室的基础上建设农家书屋,规划建设9986个。目前已建成村文化室7060个,农家书屋1400个。每个书屋配送2286册图书、30种报刊、123张(套)电子音像制品,并统一配置标牌、制度牌、消防器材(见附件1附表6)。

(三)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积极开展以“唱读讲传”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全市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红歌大赛、讲故事比赛、读经典演出活动、短信传播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有的区县还通过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2009年,全市累计开展红歌传唱活动8.1万场,参与市民超过5486万人次;《读点经典》出版12辑,发行量达520万册,其中市外发行40万册,覆盖21个省(区、市),《读点经典》中小学版出版4本,发行量达73万册;举行一定规模的故事会3.7万场,讲述故事11.86万个(次);全市手机用户转发箴言9101万余条次,评选优秀箴言1.4万余条,参与用户10745万人次。开展全市性“唱读讲传”综合文艺晚会28场。

从2006年开始,我市实施“渝州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工程,2009年共送戏下乡1035场,农村文化进城18场。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重庆文化艺术节。2009年组织了第二次文化艺术节,开展了6大板块17项主题活动,推出新创剧目15台,推出10名舞台艺术新星、10名舞台艺术新秀和35名获奖歌手。2009年,我市承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全国60支老年合唱团近4000人来我市参赛。国庆节期间,全市开展了“红十月”文化活动,集中展演电影10000场,组织文艺演出600场。今年春节期间,共举办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1890场,放映电影7281场,参与群众470多万人次。

(四)保障措施逐步完善

一是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08〕17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局等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渝委发〔2008〕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委宣〔2008〕134号)。2009年,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作出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提出了“到2012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建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机制,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的总体目标。会后,各区县(自治县)围绕市委提出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出台了有关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2008年全市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总额为25928万元,2009年为31545万元,201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预算经费为19687万元(由于工程建设已逐步完成,新建任务减少,故预算减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培训等措施,不断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2009年,市文化广电局组织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关人员1950人次。其中,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重庆图书馆承办的“志愿者行动——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1期50余人次;组织开展文化馆活动乡镇文化专干培训8期共800人次;组织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培训3期200余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800人次。各区县(自治县)也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了对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按照渝委宣〔2008〕134号文件精神,充实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见附件1附表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以行政推动为主,即市里下达建设目标任务,各区县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有的基层领导同志仍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文化建设的观念,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工作中的“配角”,是花钱的事业,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导致有的区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配套资金不到位,重大工程建设进展缓慢。有的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组织唱歌、跳舞、搞活动,存在着完成任务的思想,没有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去认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少长远的规划。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不健全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硬件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制度建设方面仍然不足,没有形成相应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认识不统一,除五大工程建设外,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解不一,在资金投入、活动开展上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二是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市主要是依靠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长效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服务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仍显不足

从我市2008年、2009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来看,都是对于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的投入,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经费纳入预算。有的区县除人头经费外,基本上没有公共文化活动经费,开展活动需要单独申请或挤占办公经费,导致开展活动积极性不高。对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少管理、维护和运行经费,特别是农家书屋,除建成时所配送的图书、报刊外,基本上没有新的补充,受财力的限制,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也难以落实。

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国务院关于“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关于“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消耗的水、电、气,执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电、气费价格标准”的规定在很多区县没有得到落实。

(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缺乏

一是仍有少数区县未按照渝委宣〔2008〕134号文件要求,配齐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二是基层文艺创作、展演、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三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身兼多职,人员借用现象突出,据市文化广电局反映,乡镇文化站人员挪用率达70%以上;四是村社(社区)爱好文化活动者多,但缺少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

(五)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发挥文化阵地作用还不够重视。一是区县图书馆藏书量少、借阅者不多;二是区县文化馆没有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一些开放的文化馆由于文化活动不多,且缺少组织,群众参与不积极;三是乡镇综合文化站除广场外,其他设施如图书室、练功房,因图书量少、设施不全、缺乏活动组织者或经费等原因,少有群众使用,且很多乡镇综合文化站都建在政府办公楼旁边,客观上导致主要是乡镇干部在使用,群众使用不方便;四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守的基本上以儿童、老人为主,农家书屋使用者少,从查看到的借阅记录反映,在很少的借阅者中,主要是村社干部和村小老师;五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的乡镇基层服务点、村级基层服务点使用率不高。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按照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上来。一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结合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财政、建设、教育、民政、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协作,各区县(自治县)政府配合,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考核中的比重。目前,我市对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的工作考核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文化事业考核中,没有单列。建议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单列,今年和明年重点对硬件建设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工作人员配备情况、运行和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考核。以后,重点对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运行和活动经费的保障、专兼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考核。建议将考核结果作为区县、部门年终工作综合考评和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考评的依据之一。

(二)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社会建设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破理论和制度设计瓶颈,文化部已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启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工作。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市实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有的实践做深入细致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制度进行固化。同时,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投入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行 一是将图书馆、文化馆、村村通设施设备、农家书屋的管理、维护、运行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将图书馆、农家书屋图书、报刊购买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保证各区县(自治县)图书馆每年能新增一批图书,农家书屋图书每年能得到一定的补充,报刊能及时更新。二是在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引入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政府购买、企业服务、广大群众享受的方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相对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尽快落实“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消耗的水、电、气,执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电、气费价格标准”和“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

(四)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各区县(自治县)要及时配齐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加大招聘专业文化人才的力度,提高专业文化人才在文化人才队伍中的比例;要通过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投身基层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积极性;要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造就一批基层文化骨干,培养一批文化活动热心人,要做到村、社区有文化活动骨干,农村居民聚集点有文化活动组织者;要积极引导、鼓励文化人才到农村、到社区开展文化活动。

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责任制,逐步解决综合文化站人员兼职过多,专干不专的问题。

(五)完善服务,丰富内容,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建设任务已经完成80%,今年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今后,工作重心要转移到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服务、加强文化管理上来,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和服务管理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针对主城和远郊区县、城镇和农村等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要管好、用好现有文化设施,对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图书借阅上,要探索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建立市级图书馆和区县级图书馆互通借阅网络,读者能通过网络就地借阅和归还全市区县级以上图书馆的书籍,并逐步建立区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共享机制,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以“唱读讲传”为载体,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主动邀请群众参与;农家书屋要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开放时间,加强服务和管理,通过开展活动,吸引农民群众走进农家书屋;要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重点解决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送电影下乡要调整放映内容,针对农村群众的爱好,播放寓教于乐的电影。

(六)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此外,乡镇和村级各种网络工程建设应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网建设,以充分发挥设施作用,避免重复建设。当前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牵头实施的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工程,在推进乡镇和村级的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时,应以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远程党员教育网络乡镇和村级站点)为平台,共享网络设施,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增大运行、管理成本。

2.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一、基本情况

1.大型农机具数量增多, 存放难的问题日益明显。自2005年开始大规模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鄄城县农机保有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13年底, 鄄城县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0 173台, 配套机具26 180台套, 农机总动力119万k W。仅2013年, 在国家1430万元政策补贴的拉动下, 带动农民投资47 770多万元, 新增各类机械4104多台套。如何解决新增机械的管理和存放问题, 正逐步成为鄄城县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各户购置的机械大小各异, 大型机械进不了院子, 农机具大都露天停放, 风吹雨淋日晒, 自然损毁大, 占用道路, 影响村容村貌, 还存在被偷盗等不安全隐患。

2.农机合作社规模小, 各项设施有待完善。截止到2013年, 鄄城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多达73家, 有各类农机具2760台, 注册资金总额17 562.5万元, 固定资产总值8300万元。但只有标准化库房面积5638 m2, 维修车间面积978 m2。入社机械仅占鄄城县机具总量的12%左右, 绝大部分农机户都处于自购自用阶段, 对入社认识不够,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和管理有待规范。

3.鄄城县农机具能够入户存放的数量很少, 大部分农机具都是各自露天存放, 使用后维护和保养跟不上, 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农机大院建设的滞后, 已阻碍了我县农业机械化进程, 制约了鄄城县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存在问题

1.资金缺乏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热情空前高涨, 农业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相关的管理政策还不配套, 2013年国家投入鄄城县农机补贴资金1430万元, 却没有对农机大院的政策性配套补贴资金。对一个有35户的农机合作社来说, 建设一座农机大院, 除去征地和土地租金外, 按每户入社群众建一间车库计算, 加上场地硬化、办公室、维修配件车间建设, 约计45万元左右。假如这些开销均摊到每个入社群众身上, 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相对其他产业来讲, 农业属弱势行业, 农民属弱势群体, 若没有上级资金的有力支持, 仅凭社员的自身力量难以完成。

2.场地制约问题。这是建设农机大院的首要制约因素。农机大院不仅是当地农机合作社社员管理议事场所, 还更多地担负着农机的集中管理存放、维修保养等职能。相对于其他公共设施来讲, 它占地较多, 特别是新式农机, 功能多、马力大、个头也大, 配套机具多, 单体车库面积较大。一个400户左右中等村庄的农机大院, 要想达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备, 农机大院建筑面积约在2000 m2左右。而目前, 鄄城县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尚未安排农机大院建设用地, 已建成村庄中也很难找到如此规模的空闲场地。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高效适用、节约土地、立体存放”的原则, 将农机大院纳入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在建设新农村住宅的基础上, 增加农机大院建设内容, 这是解决农机具存放的方法, 也促进了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也更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2.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积极向省、市争取农机大院政策性补贴, 建议从年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 作为农机大院建设补贴, 使农机购置补贴实现从补量向补量提效转变。组织有条件的合作社编报农机大院建设项目, 争取省级农机合作社建设专项资金扶持。

3.与农机合作社相结合。加大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每年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专项经费中争取部分资金, 用于县级农机大院政策性资金, 遵循“民办公助”的宗旨,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 谁建设, 谁所有”的原则, 积极吸收受益农机户个人集资, 每年扶持建设3~5处标准农机大院。

3.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一、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据初步统计,全省总体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000个左右,到2015年,完成35%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到2020年,完成80%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目前,各市、县(市、区)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300个,500个左右基本建设成型,达到了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的标准。已入住农民111.2万人,腾出建设用地22.78万亩。各地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策引导。从调研情况看,各市县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通过交流经验、完善措施,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滑县出台了《村庄合并奖励办法》,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信访听证会等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新乡市先后出台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目前正在探索创新社区住房建设和旧宅拆迁利益补偿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节约土地所得到的收益返还农民,让农民自主建房尽可能少拿钱,调动群众积极性。

(二)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严禁违背群众意愿搞强拆强建。新乡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庄重建、迁建、合并、农民建房方案等,均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2/3以上的成员同意后才能施行,50%以上农户签订同意协议后方启动建设,并让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全过程。在社区建设模式选择上,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形成了农民自建、集体统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三)科学编制规划。目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基本编写完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实施标准。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新乡市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了 “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建设模式。安阳市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着眼于推进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规合一”,优化了产业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

(四)加大资金支持。在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难题方面,各地进行了积极尝试,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新乡市从2009年开始,市县财政每年安排4.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滑县从2010年起,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资金,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奖补。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多层面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9年以来,新乡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亿元,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今年以来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社区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滑县整合中央、省财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小学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治理等各类资金1.4亿元,用于锦和新城社区建设。三是创新金融借贷。新乡市采取3—5户联保、公职人员担保、质押担保等形式,帮助群众协调3—5万元的建房贷款,并争取国家农总行在该市开展新居民建设贷款试点,对建房农户发放贷款1.1亿元。

(五)加强市场运作。各地注重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一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新乡市通过组建强农投资有限公司,向农发行融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9.74亿元,支持全市119个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淇县建立了政府控股的经投、城投、润淇、新城等4个投融资公司,目前已争取到国开行、农发行社区建设项目资金8亿多元,保障了社区建设顺利开展。二是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淇县阳光社区通过BT开发模式,引进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社区,政府根据社区建设验收情况,分阶段给开发商土地补偿。浚县王庄镇在中鹤新城建设中,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将企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借助中鹤集团的经济实力,由中鹤集团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乡市通过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接受社会捐赠资金2.8亿元,鼓励和支持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以捐资和垫资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辉县市孟电集团捐资1.3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南李庄社区),全村351户1200多位村民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入住社区内近300平方米的住房,由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

(六)强化产业支撑。各地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积极培育社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舞钢市通过引导社区依托自身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新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主导型、旅游服务主导型的支撑产业。辉县市南李庄社区利用节约的70亩土地,建设农贸市场,群众入市经营,人均增收5000元。

nlc202309030457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呈现出好的趋势和态势。但资源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仍不合理,城乡利益协调等机制仍不完善,资金、土地等问题仍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瓶颈。

(一)建设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投资巨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据测算,建成一个人口为5000人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就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目前,全省各地已开工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共2300多个,从资金需求上看,存在着巨大缺口,主要表现在“五难”:一是启动资金筹集难。多数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引导有限。同时,很多农村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所需资金仅靠地方投入和村集体自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项目资金整合难。据了解,目前直接涉农的有24个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80多项。在现行项目资金管理体制下,投资渠道不同,资金申报程序、批复时间不统一,需建立和完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体制和机制。三是金融贷款难。目前,各金融部门缺乏农村信贷产品,农村贷款门槛高,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进行贷款。同时,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不符合金融部门的贷款选择,尤其是城镇建设起步阶段,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等不利因素,使金融部门很难满足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四是“以地生财”难。由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手续报批难,商业化运作规模受限,土地投放市场不足,“以地生财”融资平台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土地净收益补助要么政策规定不明,要么须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不能适时支用,土地补偿滞后,资金利用困难。五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新型农村社区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其项目回报小、周期长。由于宣传不到位、对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扶持和优惠措施不够等问题,不易于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社区建设多部门管理,程序复杂、协调难、遗留问题多,社会资本收益的制度成本投入大、机会成本高、边际效益低,难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用地难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搬迁新建的社区,所需土地大部分要占用耕地。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建设用地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难题之一。国家虽然有“增减挂钩”土地周转指标,但由于“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时间长、指标少,远不能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同时,拆旧还耕工作难度大,进度慢,使“增减挂钩”政策难以适时充分发挥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理置换出来的土地指标,目前仅限在县(市)内交易,没有发挥土地指标的最大效益,影响群众拆迁的积极性。

(三)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远问题。一些地方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影响了社区规划编制工作。乡镇规划的管理,点多线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一些农村社区规划的起点和标准不高,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没有很好衔接,缺乏前瞻性、整体性、层次性。有关村庄拆并、搬迁、整治、扩建等涉及转换用地指标的政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办法、补助标准,以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定不配套、不完善,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遵循,操作困难。涉及办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收费高,加大了工作难度。农民户籍、房屋产权、资产要素流动、养老、低保、就业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农村居民难以完全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

三、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财政支持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统筹资金、集中支持、创新方式、强化监管”的原则,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整合,突出支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带动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共同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

(一)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以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为契机,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二是集中安排各类财政资金。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市县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土地出让金等各类预算财力,结合当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明确支持方向和重点,增加财政对社区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供电、供气、生态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提升社区硬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社区的软件建设,逐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的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统筹使用各类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资金整合平台,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统筹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相关涉农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配套服务能力;统筹各类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城镇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发展,强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同时,要明确扶持标准,规范资金管理。

nlc202309030457

(二)突出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确定的阶段性和年度建设重点任务,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和类型,因地制宜地制定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支持重点。一是支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各级财政应支持当地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增强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突出城乡规划统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推动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充分考虑资源配置、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规模,注重完善社区功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因地制宜地规划农村新型社区项目,对于规划之间产生冲突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坚持“统筹联动”,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如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施工用地、管网铺设、用电等因素。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乱占地、乱建房现象,切实做到“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屋,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屋”。二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镇规划、村镇绿化、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建设、电力入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资金等,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引导、鼓励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的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给予补助,支持农家书屋更新书报、举办读书活动等,并对社区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活动给予补助;继续深入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多样文化需求。统筹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等资金,支持开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统筹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等资金,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百货供应、餐饮服务、农资供应、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四是强化产业支撑。统筹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资金,支持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龙头企业。统筹使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和推动周边社区的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实现产业与人口的有机融合,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三)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创新政府投融资体系与运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等财政激励政策,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合作和支持。以市县级投融资平台为主,对现有投融资平台重组、合并。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优势,通过统贷统还方式,帮助市县解决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大、分散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推动市、县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收储土地、引入民间资本等方式,重点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城投公司,壮大平台资本实力,增加其信用等级,持续提升融资能力。继续支持地方综合运用BT、BOT、土地开发+BT、打捆成片式开发、资源置换式开发、委托贷款、社团贷款、间歇资金质押贷款等多种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综合开发;逐步扩大农村“五权”担保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二是创新鼓励金融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进一步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的意见》,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设立区域性管理总部、区域性功能中心、后台服务机构和分支机构。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机制,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河南的信贷投放力度。三是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建设资金筹措格局。通过土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开发企业和农民的共建共赢。对民营企业或个人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的,予以鼓励表彰。注重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荣誉表彰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高社会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完善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的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统筹考虑省辖市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把区域发展较快、城镇化率高、县域中心承载能力强的县(市)纳入省直管县,既为省辖市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又通过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心镇设立独立的乡级国库,根据中心镇的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收入范围及分成比例,将收入增量逐步向中心镇倾斜,引导中心镇的财政收入有效用于当地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延续对产业集聚区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承载功能。二是支持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指标流转平台。借助建立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有利的改革和发展环境,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三是积极探索鼓励节约用地相关政策。通过对节约土地实行财政奖励、补助等支持政策,鼓励以最大程度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置换节约土地,实现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腾空土地复垦后余出的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统一控制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并通过招拍挂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补助,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简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申报审批程序,减少、减免规划、国土、建设、人防等有关收费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快配套跟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征用、农村林权、房屋产权、就业、养老、低保等改革,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文第一作者系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宗宇翔

4.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四

一、调查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党委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员工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在公司所属单位和机关部门各层面发放企业文化建设调研问卷;并认真统计分析,准确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准确的资料。

公司共下发调研问卷60份,收回45份。其中:公司级以上领导干部答卷6人,科级管理人员答卷18人,一般员工答卷20人。从参与调研人员分布来看,本次调研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从调研情况来看,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主要表现在:

1、作为成立较早的XXXX的企业,拥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特别是“XXXXXX”的企业精神,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人数的急剧增加,“XX精神”在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正在减弱。因此,需要通过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凝练原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将这些优良传统作风贯穿于全体员工的共同理念中,见诸于全体员工的工作实践中。

2、员工队伍来源渠道广泛,文化背景差异大,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予以整合。由于用人制度的改革,近年来引进的新员工较多,员工学历、文化背景、工作经验差异较大,思想观念多元化,这必然导致员工行为不统一,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整合不同的价值理念,形成统一的、科学的理念体系,统一员工的思想,规范和塑造员工的行为。

3、新的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予以支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党政及时提出在做强XXXX主业的同时,进军其它领域。要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势文化,推动各方面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实现全公司得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的同时,企业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已深入人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已成为员工意识的主导,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做强做大的职业追求已成为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深层次的实质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继承和发扬“xxxx”的企业精神的同时,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如果说之前总体上还公司于自发的、零散的、浅层的起步阶段,那么目前已经进入了有统一的目标导向、体现企业特色、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同进步的新的整合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了保障企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的战略定位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凝聚职工力量、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与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公司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

(二)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清晰,有力引导、凝聚和激励着广大员工

广大员工秉承企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明晰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使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责任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将“XXXXX”的企业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理念自觉认同,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学习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改进,从而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了广泛参与和投入的浓厚氛围

各单位结合实际,细化工作部署,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广泛传播企业文化知识,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声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如XXX公司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XXX队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XXX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XXX开展创学习型组织、争知识型员工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学习活动等形式,积极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在更大范围内掀起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

(四)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

各单位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等子文化建设,把价值理念融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中,切实提升了管理水平,改善了企业形象,提高了市场竞争;公司制定了各部门、各单位的管理标准,各岗位、各工种的工作标准,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促进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改进

公司党委坚持创新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拓展了工作领域和空间,丰富了工作内容和方法,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之中,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许多基层单位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核心理念的平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形势任务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重视不够,存在对企业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是硬指标,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缺乏总体规划和部署的现象;工作局限于党群部和少数人员,还没有形成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和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工作进展不明显。

2、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个别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改进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就企业文化建设抓企业文化建设。

3、个别单位方式方法不够得当,工作落实不够深入,表面化、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从本次《企业文化建设调研问卷》就可以看出,个别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突出,员工认可度还不高。

4、企业文化建设队伍与所肩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还存在不适合、不适应的问题。按照职能分工,企业文化建设由党群部牵头组织,由于基层单位的部门设置不同,党群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对这些问题,党政已经着手研究,正在逐步解决。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看法

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是当今最先进、最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润滑剂,是企业最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这既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理论性、实践性和探索性都很强的一门科学和系统工程,搞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立足实践、遵循规律、扎实推进,特别是要从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和启示,用以指导工作。

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对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为自觉地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科学发展,增强企业发展能力。要更为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为了广大员工去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去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获得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努力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和谐。要更为自觉地把发展的着力点建立在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大力锻造创新文化,弘扬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坚决克服嫉贤妒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等保守观念和落后思想的影响,努力实现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紧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主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我们公司说,发展是首要任务,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出局,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内强素质、外拓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健全而且持续传承、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保驾护航,才能保证企业的决策行为、经营行为和员工行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如果把制度建设比作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赋予企业制度灵魂和活力的软件。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企业文化,形成凝聚企业员工、打造坚强团队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做强做久提供有力支撑。

牢牢把握员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几年来,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丰富了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提升了精神境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注意正确把握和公司理好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始终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创新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属性,重点在于要自觉融入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从企业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企业党的工作也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

5.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情况的调查报告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信09-1班

社会调查时间: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社会调查地点:

调查背景

本次寒假根据毛概老师布置作业的指示,要在家乡进行了一个关于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项原则落实情况的调查。经过调查表的发放,统计结果,到报告的形成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完成。调查形式

此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对常驻人口进行调查表的发放,调查表共40份,调查对象不分性别,调查年龄从18岁到50多岁,每份有22道题,分为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大致有4-5个题目;采用选择题的格式。

调查结果分析

一、文化建设落实情况

文化方面我从个人和政府两个方面出发。

对于个人,经过调查,在日常经常看书或者看报的人很少,只占20%;不看书的人只占10%,其它大部分都是偶尔看一下;经过分析,第一个原因是个人文化素养较低,第二个原因是平时都忙着干活而无暇看书看报。

对于政府,经过调查,村委会定期举办一些扭秧歌,戏台演出等的活动的次数很少,而且对于学校方面,家长对其教学设施及师资力量不太满意。还有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很差。

经过分析农村文化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调查地方,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到了80%以上,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多。如何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二是农村文化队伍薄弱。一方面,文化工作人员不足。大部分乡镇文化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专干不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许多文化方面的组织人员都是当地农民,没有艺术专业特长,存在着专业不专、后继乏人的状况。

三是文化体制机制缺失。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文化工作也总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重点工程、农村稳定等工作。村委会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项目、保障等环节,没有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的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经济建设落实情况

对于经济建设落实情况,我对调查地进行了关于工厂建设等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所在地几乎没有工厂;对于特色产业也没有,很大部分人还是进行农作物种植,只有10%左右家里进行一些副业,比如编织东西等等。

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着很大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几乎所有的人从事的单一农作物种植业

2.经济建设体制方面不协调

一是农业投入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足。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是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一亩左右,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3.农民自身素质教育较低,接受的科学文化知识很少。导致根本无法下手进行一些机器作业,接受事物能力较弱。

三、社会建设落实情况

这个方面我从医疗,就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农村教育。

对于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中小学生离开学校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问题很多,有85%的人对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不满意;

(三)教育对于农村投资的投资不足

对于医疗方面,90%的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并且从中获得了不少帮助;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身体健康的漠视;40%的人一年内没有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体检,而且就医不到位。

四、政治建设落实情况

本部分我主要是从政府对于上级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执政能力来展开调查的;经过调查,40% 的人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持怀疑态度,对于政府的不作为不太满意。

调查结果的解决办法

对于文化方面,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一个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指导其文化建设。总的目标要求,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用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发掘、保护、开发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利用传统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壮大农村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二是建立一套体制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提高文化经费用于乡村的比例,同时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图书馆等工程,保

障农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确保农民群众既能听到中央和省委的声音,又能听到区委区政府的声音。三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激发出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是打造一支人才队伍。在政府职权范围内,深化农村文化队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文化队伍管理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选送深造、骨干示范、专干下乡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多门类的农村文艺人才,发展一批小剧团、秧歌队、农民乐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建立一支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

对于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争取资金,实现“村村通”,为发展规模经济“奠基”。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通达工程做得好,农民的经济作物才能快速的到达市场出售,所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扶持,硬化村道,对发展经济至关重要。

(三)集思广益,建立“核心+民主”的农村特色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鼓励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努力创造条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努力壮大“打工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对于社会方面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一)加快实行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兼顾

我认为,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压缩高等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教育投入逐步向义务教育倾斜。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在调查中,我们也体会到农村教师的艰辛。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对于政治建设方面,我建议政府抓好务实观念,切实的为农民着想,努力寻求本村经济等的发展,安抚好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调查总结

6.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六

根据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赴屯溪区、休宁县、徽州区和歙县调研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了全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面积13881平方公里,包括安徽省XX市全境、XX市绩溪县,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总人口200万。2010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项目入选2010年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19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公布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首批公布的七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我市作为保护区核心区域,近年来一直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实施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新深度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保护区和管理条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试点保护工作条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项目保护工作条例》等,结合XX实际,先后出台《XX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XX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深入推进落实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机制。

2.全面做好普查登记。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统知识等项目,包括世界级2项(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和程大位珠算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国家级21项,省级63项,市级127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省级154人,市级658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传习基地(所)27处,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5处,市级传习基地85处。现存的非遗种类和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3.深入落实保护措施。成立XX市非遗保护中心作为保护区常设机构运行。设立专项资金作为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开设“非遗贷”、“徽艺贷”等个人循环贷款,重点支持非遗企业生产和经营。成立XX市文房四宝协会、徽菜烹饪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扶持建立徽派雕刻博物馆、徽墨文房博物馆等博物馆集群,依托XX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行知学校等非遗传习基地,开设相关课目,多渠道加强对非遗传承的保护和扶持,增强传承人的技能培训,致力培养非遗特色人才,进而带动行业兴起。

4.着力打造文创品牌。积极开展非遗品牌赛事和专题展示。组织了两年一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歙砚技能大赛等非遗品牌活动。举办“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明月清风——故宫博物院藏新安八家书画展”等专题展览。打造了歙县徽州古城非遗夜市、屯溪黎阳IN巷非遗购物节等知名景区旅游品牌项目。通过专题宣传、实物展示、活态展演等多种方式,积极推介我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

二、存在问题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系统繁复的大工程,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1.工作经费仍不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拔付和政府财政投入,我市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域,“十三五”规划中建设资金需求约3亿元,我市每年争取和投入经常性非遗工作经费仅有1250万元左右,“十三五”期间共争取到资金仅55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非遗各项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且吸引社会资本较少,群众参与度低,文化消费比重仍然不高。

2.保护力度尚不够。主要是受市场经济影响,非遗项目中经济效益好的,保护传承的积极性高、效果好;经济效益低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应尽的保护。现今社会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依然较为淡薄,部分非生产性的项目,特别依靠是口传心授的非生产性的非遗项目,传承的老艺人或知情人数少,年事高,技艺正面临着失传,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的风险。加上自然性损坏、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等原因,造成文物破坏消亡的速度加快,保护形势严峻。

3.专门人才较匮乏。目前,非遗保护基层组织机构仍较薄弱。部分区(县)专门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且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工作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流动性大、基础薄弱等问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亟需建立一支对非遗工作充满热爱,具有非遗专业知识和技能,愿扎根、拼命干、肯钻研、能创新的队伍。

4.市场活力还不高。非遗传统工艺的开发虽然被开始重视,但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大多数非遗传承人擅长的是非遗传统的技艺,制作的是传统的产品,产品创新、研发和营销的精力、经验严重不足。受传承主观、客观等多方面制约,大多非遗工艺还是属于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仅仅停留在个性化的消费阶段,没有条件形成大规模公司化经营,导致有些非遗项目只是以静态被动接受的方式存续着,没有在市场中激发活力。

三、工作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

我市非遗门类众多,分布面广,文化表现形式不同,自身传承发展规律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各地非遗门类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成立相应机构,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财政每年经常性非遗工作经费要适度倾斜,加大对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且要按照财政收入比例逐年调整增幅。同时,也要鼓励吸收多渠道投资,形成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非遗传统工艺保护和振兴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撑。

二是要进一步培养专业队伍。

要从非遗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落实相关人才政策措施,支持和推进生产性示范基地和传习研学基地建设,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带徒授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载体。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和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引导他们深入开展非遗技艺的探索研究,通过不断实践创新,促进他们成长为更具实力和活力的非遗传承群体,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传统工艺产品。

三是要进一步营造社会氛围。

要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兴自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式,丰富宣传话题,切实提高民众对非遗保护的亲进度和参与度。还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亮点,尽可能多的吸引社会关注,从而全面提高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形成非遗保护自觉性。

7.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七

正海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他们在20余年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正海文化——以“三个满意” (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 为企业宗旨, 秉承“互利双赢, 与社会共同进步”为经营哲学, 努力实现“创建百年正海”的企业终极目标。

一、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个满意”, 是立企之本

在正海集团的创业发展过程中, 曾经面临无数次的冲击与考验, 但由于全体正海人的同心协力, 以及广大顾客和社会各界的爱护与支持, 使正海集团能够度过每一次困难与危机, 并且持续健康成长。积累的经验逐渐凝聚成了正海的企业文化。

正海人认为:实践“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是企业经营的宗旨。个人的生命有限, 企业的生命却可追求长久。唯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才能达成上述目标。

正海人做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无限的希望和成功的基础。他们在人事公开、机会均等的原则下, 得其人、用其才, 让企业因员工的智慧和汗水而壮大, 员工也因企业提供的平台而不断成长。

正海人深知:“顾客是企业的命脉”。以真诚的态度为顾客提供优良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 处处为顾客的需求着想, 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顾客满意, 企业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海人明白: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 对社会的进步须担负一份责任。他们努力追求卓越、创新事业, 缔造佳绩并以实际成果回馈社会, 包括依法经营、上缴国家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等,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正海人对正海的诠释:正海中的“正”字意释为:方方正正做人, 公公正正做事。意思是要行得端, 做得正, 堂堂正正, 公正无私, 有浩然正气。正海的“海”字意释为:胸怀宽广, 事业辽阔, 谋略深远。意思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要有长期打算, 以圆百年之梦, 充分体现建设百年正海的经营理念。

海, 容量大, 数量多, 宽阔无边, 水深浪高, 汹涌澎湃。既有宽广平静的一面, 也有“风浪滔天”的时候。作为一个企业, 全体员工只有团结一心, 齐心努力, 密切配合, 相互协作,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去争取胜利, 赢得更大的利益, 创造更多的财富, 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二、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员工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三个满意”的理念体系中, “让员工满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 是全部理念的基石。只有让员工满意了,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才能让顾客满意, 进而通过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社会满意。

(一)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选好、用好、培养好员工, 发挥“人”的最大作用。

一是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正海集团不断探索和完善招聘机制、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 卓有成效地开发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H”型 (管理路线和专家路线) 职业发展双通道等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比如在集团内部建立公开考选制度, 选拔优秀员工充实到集团管理岗位上。自2003年以来, 先后组织公开考选50余次, 参加考选300余人次, 在集团内形成了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这一做法, 既敦促员工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又提升了员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为有才华的员工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形成用人渠道的多样性。

二是强化对员工思想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化、经常化的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 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与高校联合开办在职企业管理硕士班, 为公司储备和培养后备经营管理人才;以讲座、参观、讨论等形式加强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建立先进标兵评选制度和内部待岗培训制度, 通过奖优罚劣, 树立榜样等手段,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交流会制度化, 建立不同层次的沟通制度;设立员工意见箱;实施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等。通过以上措施, 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三是加强对文化的管控, 保证企业文化“落地”。为了促进正海文化的“落地”, 他们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集团各级管理人员率先垂范, 带头实践正海文化的要求, 并以各自的实践形成《正海文化》案例手册, 形成文化引导的长效机制;各子公司出台了各项管理制度、程序、办法, 全面落实正海文化理念;运用培训、宣传、案例教育、《正海人》内部刊物、讲座等形式,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建立、完善集团企业文化理念落实情况监控体系。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企业文化落实评价等手段, 使正海文化理念在集团范围内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避免理念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 打造“凝聚力工程”, 开展“员工关怀”, 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一是着力打造“凝聚力工程”。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和员工图书室, 员工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牌室等活动健身场所, 全天候对集团全体员工开放, 是集团员工业余时间强身健体的好去处。图书室获首届“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建立集体婚礼制度, 自2001年起先后为143对新人举办了12届集体婚礼, 不仅为员工节省了费用, 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更给员工一种温馨家庭的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平均每年举办超过20余场次4000多人次的文体娱乐活动, 为员工创造和谐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建立帮扶救急救助机制。集团公司采用“正海集团工会职工互助基金”以及“正海集团救助基金”两种救助方式进行救助。同时, 建立了困难员工档案和公司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其中, 互助储蓄基金是以会员每人交纳入会费300元的形式自愿加入互助基金会, 满足借款条件的会员可以无偿借用基金款, 一次最高额度为2万元, 借款年限为1年。为因大病或突发事故急需用钱的会员解决了燃眉之急。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互助金利息和投资收益、职工日常募捐款项、工会专拨经费等。截止到2011年底, 正海集团互助基金存有57.4万元。对会员累计提供借款87万元, 帮助困难会员80人次。2004年5月, 职工杜广清被诊断为胃癌;2007年6月, 杜广清的妻子被诊断为乳腺癌, 杜广清及家人的情况牵动着每一位正海人。6年多来, 为了使杜广清一家人能够度过难关, 在他和妻子住院治疗期间, 集团工会先后发动全体职工3次捐款, 并从集团工会救助基金中拿出10多万元为其解决住院治疗费用, 共计为其提供各项救助款29万余元。广清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 多次表示“一定要努力地撑下去”。但在2010年, 他和他的妻子都失去了和命运抗争的机会, 留下了读高中和上小学的两个未成年女儿。鉴于这种实际情况, 集团决定在法定义务上长期救助, 一方面承诺要定期进行经济上的救助, 另一方面成立了父母爱心关爱组织, 不定期地送去情感上的关怀, 让两个孩子能够安心生活和顺利完成学业。正海集团以实际行动履行了“让员工满意”的承诺, 得到广大员工的衷心拥护。

三、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顾客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正海人始终坚持做到“先做人, 后做生意, 谋求互利双赢”、“顾客第一, 质量至上”。坚持真诚守信、按国际惯例做事的原则, 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度、满意度和美誉度。

正海产品创造了多个第一:正海磁材经过几年的耕耘和积累, 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一流的增值服务, 成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行业第一品牌;正海网板荫罩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是国内外彩管客户的首选品牌, 在原有业务基础上, 2011年7月进军触摸屏行业, 标志着正海集团在显像领域开始迈向新的起点;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口腔颌面外科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 产品是国内最优秀的组织修复材料之一。正海车饰的汽车顶棚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品质一流, 为国内多个中高端车型配套。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 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乘坐的敞篷轿车里的汽车内饰部件就产自正海汽车内饰公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海磁材公司的发展, 就是实践“让顾客满意”文化的一个缩影。磁材公司制造和经营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其开发的风力发电机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在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开发的超薄静音节能环保电梯专用钕铁硼磁性材料, 在高端节能永磁直驱电梯曳引机领域一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四、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让社会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正海人认为,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是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同时, 企业是社会母体的一个细胞, 在社会运行中, 企业必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 正海集团主动承担起各项应尽的社会责任——守法经营, 保护环境, 增加就业, 依法纳税, 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集团多年连续被评为烟台市纳税百强企业。2006年获得“烟台市首批AAA级劳动和谐关系企业”称号。正海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 多次与烟台市特困员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点对点的帮扶, 多次承担共建村的帮扶任务。同时企业员工也积极向社会献爱心, 自2003年集团自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以来, 累计向社会捐款400余万元。2007年, 正海集团因在慈善工作中的积极表现, 在烟台市开发区慈善总会成立仪式上被授予创始会员单位称号。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获得烟台开发区“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一等奖”等荣誉。

正海人经过多年的努力, 形成了“员工铭”, 这就是:工作观:承担责任, 创造价值;利益观:理性诉求, 注重成长;协作观:认知角色, 互相支持;人才观:认同文化, 业绩优秀;形象观:遵纪守法, 明礼诚信。

8.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八

城镇化试点中有关财政举措落实情况

一是出台了奖补政策。财政厅调研组发现,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中撤村并屯搬迁房屋成本过高、政府负担的补贴资金较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压力过大。为缓解这一矛盾,财政厅制定了对村屯撤并和农户搬迁省级财政奖补政策。在奖补原则上,明确省级财政安排的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农户搬迁和整村搬迁。凡在搬迁规划内的村屯,不论农户搬迁到城镇或中心村,搬迁一户奖补一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直接兑现到四县(市)。村屯搬迁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由县(市)负责解决。在奖补标准上,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两个标准:一是对列入村屯撤并规划的农户,每搬迁(拆迁)一户给予奖补1万元;对进入城镇居住的农户每户再奖5000元,以鼓励农户向乡镇所在地和县城聚集。二是对整村(屯)搬迁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即完成自然村屯归并拆迁的,村屯规模在50户(含50户)以下的,每个奖励10万元;在50户以上的,每个奖励2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城镇化建设。从执行情况看,上述奖补原则和标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效果也比较明显。

二是增加了专项资金投入。在省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省财政厅拓宽视野、广开渠道,通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调整省本级财政支出结构、整合现有存量资金等措施,集中财力向四县(市)倾斜,同时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落实相关专项资金,并及时拨付资金,有力支持了四县(市)城镇化试点工作的启动与推进。据统计,2012年省级财政及有关部门共投入资金69597万元,支持四县(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一批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热等项目;投入9767万元资金,支持四县(市)改善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改造了一批农村危房及泥草房,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三是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予以倾斜。第一,按照2011年省政府第六次专题会议精神,省级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共安排8000万元,每个县补助2000万元用于城镇化试点建设。第二,为加快四县(市)率先实现城镇化目标,省级财政2011至2012年以预拨形式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6亿元,每个县补助4000万元,用于推进四县(市)城镇化试点。

四是协调落实了相关金融政策。第一,争取国家奖励资金促进四县(市)贷款快速增长。2013年共安排四县(市)金融机构奖励资金3448万元,占全省奖励总额的14.5%,拉动涉农贷款增长2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省鑫正担保集团已决定在沿乌苏里江四县(市)以“办事处”方式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分别为虎林和密山争取到银行贷款2500万元和3000万元,有效缓解了市政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

加大支持力度 解决好相关问题

从试点的情况看,要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试点的目标,省级财政部门还要加大支持力度,并解决好相关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政奖补政策应继续施行。尽快研究出台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奖补对象、标准、方式以及资金拨付程序、管理监督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通过政策公开,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整村推进和整屯搬迁,促进四县(市)城镇化建设。同时要加大对奖补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每年对奖补资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二是现有专项资金应予以倾斜。目前,中央和省级预算安排的涉及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主要有: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专项,包括三供两治、泥草房改造、农村能源、饮水安全、一事一议、垃圾处理、文教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包括农机购置补贴、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小农水专项、科技推广、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组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畜牧发展资金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专项,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农村文化以奖代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器材补助等。省财政厅在专项资金安排上对四县(市)城镇化建设项目应给予重点倾斜。

三是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在省级资金方面,凡涉及的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包括文化、体育、卫生、计生、教育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经省批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确定的范围集中投入。同时,对四县(市)现有资金进行整合,凡涉及到城镇化建设的各项资金,整合集中投入,规划中撤并的村屯不再进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四是提供融资担保贴息支持。以省鑫正担保集团为平台,推进四县(市)政府出资成立或注资政策性担保公司;省级财政对省内各类担保机构支持四县(市)中小企业融资予以代偿风险补助;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四县(市)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对于中小微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省级财政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给予贷款贴息补助;积极探索财政奖补资金与贷款贴息配套的有效途径,支持四县(市)开展贷款融资,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五是合理降低搬迁成本。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共有农户约10.7万户,其中,砖瓦房9.1万户,泥草房1.6万户。据测算,砖瓦房、泥草房搬迁费用分别在10万元、4万元左右(含宅基地及其他附属养殖等用房),如果1.6万户泥草房农户全部搬迁需要搬迁费用6.4亿元,按照城镇化率85%的要求,在剔除1.6万户泥草房后,还需搬迁砖瓦房7.5万户搬迁费用75亿元,两项共计81.4亿元,实现目标的压力相当大。建议下一步应本着尽量让农民少损失、尽量让富裕农民进城居住的原则,改进完善搬迁拆迁方式,采取泥草房→砖瓦房→楼房的“梯次方式”推进自然村屯的归并。即具备条件的砖房农户进城上楼,泥草房农户搬进中心村腾出的砖房,同时将归并自然村屯可再利用的部分砖瓦房保留下来作为农业作业点,减少损失浪费。

六是省直部门工作推进责任要明确。调研中市县反映,省直相关部门推进任务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在资金倾斜上没有立足于各项专项资金存量,而是寄希望于增量上。建议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上,结合现有专项资金,逐个专项资金、逐个部门地落实任务,做好“存量倾斜”文章。省直各相关部门把承担的项目纳入到专项资金整体预算盘子予以安排。

七是产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城镇化建设成败。城镇化必须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民充分就业为保障。四县(市)属于边远地区,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土地规模经营,保障搬迁农户离土后的土地收益;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突出本地特色的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让农民进城后立得住。

八是搬迁后农民土地(宅基地)再利用和权属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四县(市)农民宅基地面积较大,其权属和再使用问题已经引起农民广泛关注。据统计,2012年四县(市)16个自然村搬迁后计划共腾出农民宅基地2585亩,数量可观,利用价值较大。因此,建议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历史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其宅基地不能全部由政府收回,面积大的一定要还给农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村处)

9.关于全区旅游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篇九

区委:

根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计划,4月上旬,区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全区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首先深入部分景区和有代表性的经营业户,详细了解经营管理情况,随后听取了区旅游主管部门以及部分景区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旅游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全区旅游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旅游兴区”发展战略和打造蓝色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积极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实现了全区旅游业从初级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全区旅游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全区接待游客年均增幅达19%,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达35%。秦楼街道、涛雒镇创建为省级旅游强乡镇;刘家湾赶海园、竹洞天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创建为国家4A、3A级旅游风景区;乔家墩子民俗村、竹洞天风景区等7家单位创建为全国(省)农业旅游示范点。辖区内共发展旅行社100余家,星级宾馆饭店20余家,旅游接待示范单位200余家,旅游商品生产厂家1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宾馆餐饮、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体育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等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要素逐步配套完善,成为山东省旅游规划“五区一线”中滨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区被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际旅游名区”称号。

(二)开发项目增多,接待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先后开发建设了驻龙山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花仙子花卉园、天台山风景区、太阳山风景区;提升完善了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竹洞天风景区、刘家湾赶海园、桃花岛风情园等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接待功能有了极大提高。开发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准的金沙滩海水浴场和阳光海岸“梦幻海滩”。启动了会稽山风景区、御青茶博园、御海湾茶园、南湖旅游文化城等项目规划策划和开发建设工作,为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

(三)民俗旅游、乡村旅游档次明显提升。规范发展了17个“渔家乐”民俗旅游村,民俗旅游户2600余户,接待床位10万余张,培育星级民俗旅游户1000余家,“好客渔家”40余户,成为享誉省内外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在积极推广沿海“渔家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乡村餐饮、住宿、土特产、民俗文化等资源,推进建设了一批以南湖镇 “周末菜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0年,全区乡村旅游(包括“渔家乐”)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直接吸纳就业人员2万余人次,间接吸纳就业人员3万余人次。

(四)客源市场渠道逐步拓宽。旅游客源市场继续巩固扩大,新兴旅游客源地迅速发展,目前已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从游客构成看,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市场仍占较大比重,约占30%;省内游客继续上升,约占25%;江苏、上海、安徽三地游客大幅度上升,约占游客总数的20%;陕西、山西西部地区、河北省的邯郸、沧州、石家庄游客增长较快,约占总游客的15%;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游客也有一定比例的增长,约占5%;其它城市占5%。另外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自驾车游客大量增多。我区旅游市场正在逐步优化,游客市场已提前突破省内市场、中原市场进入三级市场。

(五)行业管理规范有序。一是积极开展了“好客渔家”品牌创建活动,对达到标准的民俗户对外统一使用“好客渔家”品牌。二是积极开展了对全区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年均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民俗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有力地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综合服务素质。三是在有条件的民俗村督促成立了民俗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以“中心”为支撑,在各民俗旅游村推广完善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四是市场整治逐步加强。积极开展了星级平安旅游景区创建活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竹洞天风景区、龙门崮风景区分别创建设为4A、3A级平安旅游风景区。着力构建了“安全、秩序、环境、文明、效益”五统一长效工作机制。围绕景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食品、药品、消防、治安、游乐设施安全等方面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对招手揽客、上路揽客、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区旅游市场管理向科学、有序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区旅游业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划不到位。景区开发建设存在无规划乱上马、乱开发以及层次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既不利于我区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景区建设档次不高。受规划滞后的制约,有些景区没有规划即开工建设,缺乏专业的旅游开发意识和开发理念,短期行为严重。旅游开发难以做到高起点、大投入,基本是散户经营,低水平开发,投资规模小,接待层次低。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功能要素比例严重不平衡,虽然具备一定的规模,但高、中、低搭配不合理,很难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全区通往各景区的水、电、路及配套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四是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有景区基本上是以观光、度假、“渔家乐”住宿餐饮等为主,娱乐型、参与型旅游产品较少,区域优势线路及产品结合不够紧密,存在游客逗留时间短,留不住人、留不住钱等问题。五是缺乏大项目支撑。特色旅游大项目少,旅游深层次开发不够,缺乏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大项目吸引,对国内高端客源市场吸引力不强,消费层次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六是文化氛围不浓。我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开发利用不够,与旅游发展融合不够,太阳文化、黑陶文化、古文化、海洋文化、农民画文化一直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远,吸引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在当前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沿海优势、资源优势,把发展滨海旅游业与建设蓝色经济强区、打造幸福东港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是摆在全区各级的重要任务。通过调研,提出几点建议。

(一)整合优势资源,科学落实规划。全区“十二五”规划制定了“三线一区”的旅游产业布局,为今后全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蓝图。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重点规划开发“五大片区”,即城区旅游商业购物区、“渔家乐”民俗旅游区、刘家湾赶海娱乐区、竹洞天江南风情特色旅游区、龙门崮山地文化旅游区。力争把“五大片区”打造成代表东港旅游新形象的名片。要抓住当前我区业已形成的民俗旅游特色,尽快出台民俗旅游改造提升规划,加快推进北沿海民俗旅游村的改造提升和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工作,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一村一品,使我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要借助我区“全国三大农民画之乡”、“水上运动之都”、“中国黑陶之都”、“北方绿茶基地”以及国际海洋城的规划建设,深入挖掘和大力宣扬太阳文化、水上运动文化、黑陶文化、茶文化、农民画等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探讨并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形成国内外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二)培育产业主体,打造高端品牌。一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培育过硬品牌。实施多元化投资与精品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注重引进有品牌、有实力的旅游战略合作伙伴,招引和打造一批以生态度假、水上运动、海洋文化等为特点的大型娱乐游乐、特色餐饮、休闲会所、度假酒店等旅游大项目和大品牌,提升我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留得下钱、留得下客的目标。当前,要借助东关北路旅游购物街、海曲人家步行街、石臼旅游购物步行街以及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的契机,做好做活旅游与项目开发建设相结合的文章,促进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培育骨干明星旅行社。旅行社是一个地区拓展客源市场、推介旅游产品的重要媒介。要加快旅行社整合步伐,大力推进政府、景区(点)、旅行社、客源地“四级联动”工程,推进旅行社向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建立旅行社星级管理制度,对带动能力强的旅行社要重点扶持,对新评为全国“百强”、年接待总量位于前列的旅行社要给予奖励。三是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依托黑陶、农民画、海产品、绿茶等优势资源,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商品交易场所和旅游购物街区。建立旅游特色商品研发奖励机制,推动旅游商品向品牌化、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三)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营销手段,注重城市的整体营销、景区的产品营销和旅游社的线路营销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营销成效。一是进行节会营销。进一步丰富、完善渔民节、北方竹文化旅游节、3S旅游节、赶海节、林海风情节等,提升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创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拉长旅游产业链。二是加大媒体营销。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在有影响力、覆盖范围广的媒体上进行强有力的宣传,提高我区的知名度。重点加大对京津塘、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高端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高端客源地的游客来我区旅游,挖掘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层次,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区域联合。进一步加强与半岛城市群联合体、山海圣人游联合体、陆桥旅游联合体、黄海联合体、华东联合体、同三沿线联合体、夕阳红联合体等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在这些联合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参与度,争取把我区的部分精品景点更多融入省内外精品旅游线路,借此充分拓展客源市场。

10.关于文化旅游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十

旅游购物是旅游收入中最具弹性的部分,是提高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 重要途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市场的兴衰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水平息息相关。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将旅游业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拉动战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文化艺术提升推动力,大力发展和扶持旅游服务、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使之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期,××县旅游局根据自治区政协相关文件要求,对我县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

1、旅游工艺品加工。主要有玉石工艺品(和田玉、昆仑奇石等)、手工羊毛地毯、民间工艺品(核桃木器、胡杨根雕、维吾尔木制器皿、手工刺绣品等)、维吾尔民族乐器、传统技艺工艺品以及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民族服装、日常用品等。

2、土特产品加工。××石榴、和田玉枣、昆仑雪菊、核桃、葡萄、杏子等深加工商品。石榴酒、葡萄酒、大芸酒饮料等。

3、旅游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目前,我县有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企业3家,分别是××县××果蔬食品加工厂、××县××食品加工厂、××县光明食品加工厂。其主要产品为:番茄酱、辣子酱、干果加工和方糖、点心等食品,部分产品已具备出口创汇能力。

二、旅游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

目前我县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尚处于小手工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从事旅游纪念品加工、销售的主要以个体为主,尤其是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销售几乎都是个体,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主要以民族乐器、手工地毯和塔吉克、柯尔克孜族花帽、服饰为主,与当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容量和品质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2、缺乏主导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我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始终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销一体化的主导旅游商品。如 ××石榴酒和昆仑雪菊。虽然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生产企业小、规模较小。在旅游商品的热销中,总有利益驱动,无序竞争,旅游商品市场的回扣之 风越刮越烈,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现象屡屡发生,市场环境直接导致了特色旅游商品的 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3、市场机制不完善,旅游商品研发能力不足 由 于市场发育不完善,旅游产品市场的开发和生产几乎处于空白。据有关部门统计,游客在旅游地购物要占旅游总费用的19%。而我县旅游产品收入几乎为零。生产企业与旅游商品研发脱节,加上有关优惠配套政策 措施跟不上,新研发的旅游产品并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转化为特色旅游 商品。

4、缺乏地方特色、个性差。

目前,缺少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已成为××县旅游发展的“短板”。石榴、核桃、杏干、葡萄干这些旅游商品在南疆各县市普遍存在,找不到能代表××特点、象征××城 市形象、最具个性的旅游纪念品,甚至全县没有一家旅游纪念品生产商。

三、发展特色旅游商品的思考与建议

1、提高认识,形成共同发展旅游商品的合力。旅游商品的发展将成 为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实力的一张重要王牌。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县上下要 把发展旅游商品提高到丰富旅游内容,扩大内需,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提高 到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 发展旅游购物,可以使旅游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可以丰富旅游者的游 览内容,延长停留时间,形成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增加旅游收入; 大力发展旅游购物,将有力地促进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商业布局,扩 大就业,构筑区域商业中心的形象;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2、加强研发设计,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抓住安徽省对口援疆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省市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选择设计机构,聘请专业人才,对××县城市旅游形象概念、景区标识、旅游纪念品等进行统一设计和配套开发,形成系列的工艺品和纪念品,打造××旅游纪念品品牌。一是借助“石榴之乡”的品牌优势,以文化为魂,深挖××县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收藏价值和实用性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纪念品要做出品位和特色,可以是金属、陶瓷、木制、玻璃等制品,也可以是一种饰品甚至是一种玩具等。二是注重纪念品包装,提高现有纪念品档次。要在纪念品的质量和包装上下功夫,达到品种多样化、品位高档化。例如雪菊、石榴、石榴酒、红枣、杏干等作为旅游 市场的一种重要旅游商品,既要有普通产品,也要有高品位、高档次的商品。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就业。要把旅游商品开发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对原有和发掘的旅游纪念品加以扶持,对新开发出的旅游纪念品给予相应保护,防止仿制伪造,在创品牌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在信息、资金、宣传、包装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二是政府要在原料、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生产企业,尤其是新企业适度优惠和大力支持,激发企业参与开发的积极性。三是注意培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对旅游纪念品辅导基地进行专业扶持。

4、完善旅游购物设施,增加体验性。在××县城及重要旅游景区建立旅游购物集中区,形成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为主体,在旅游线路沿线建设旅游购物点,在星级宾馆酒店设臵特色旅游商店、旅游商品专柜等。同时,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高旅游消费价值,发展前店后坊的旅游购物形式,增加购物体验内容,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工艺制作、农事劳作等流程,得到动手参与的乐趣,以进一步激发其购物欲望。

上一篇:二十年后回到家乡四年级学生作文下一篇:班子执行廉洁自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