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品德质量分析

2024-08-15

四年品德质量分析(精选6篇)

1.四年品德质量分析 篇一

2016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沐抚初级中学

何帮群

一、试卷题型分析

该卷设四种题型,一是选择题,涉及课本内容全面,时事内容合理,难易适中,能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二是简答题内容简单,但又是课本内容重点,该内容多年没有考查,容易让老师忽略,虽让学生记过,并没有作过多强调,故学生也容易失分;三是感悟题之关爱与公平是经常考的内容,学生失分不多;四是探究题内容设计合理,对学生中考具有引导性,在此次考试中应该是把握最好的一题。

二、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思想品德测试试卷是对九年级第一学期以来所学知识(1---10课内容)的考查,本试卷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语言简洁。试题力争求活、求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再现,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既考察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考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或不仔细

不少考生在未审清题意、未弄懂题意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结果造成答非所问。如有的考生回答25题第(2)问时,应该要答怎样做的问题,他们却答成是什么了。2.回答问题不全面,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如26题的第(3)问,题目问: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好多同学不懂怎么答,胡乱写,答不到要点,得分率特别低。3.书写不规范,字迹非常潦草,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

四、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1.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要从面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度,从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育改革对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要 1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2.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

平时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

(1)从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规定性;(2)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3)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出来,又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着力点。并且通过围绕社会热点,开设相关专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创设情境来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品试卷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自然和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切不可到复习最后阶段才要求学生背时事政治,而应将时事政治的学习和掌握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去。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从材料中汲取营养,拓宽视野,把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科技、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进行科学训练,教会学生怎样审题,怎样答题,对训练题、考试卷要及时评讲,讲评时不要学生去记住答案,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目的。教师应注意从答题的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组织答案,学会科学表达。要经常指导学生用思想品德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不用口语答题,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卷面的整洁性。

2.四年品德质量分析 篇二

1资料来源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05级、06级、07级及08级四个年级考试试卷。

2分析过程

成绩使用SAS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四个年级成绩进行数据的基本描述性统计及各年级试卷的频数分布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卷基本描述

各年级试卷的频数分布图:

2.1试卷分析

试卷整体难度系数=平均分数/试卷满分[1]。试卷的难度指测试题目对被测试者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一套好的试题要求有合理的难度分配,一般难、中、易试题的比例应当分别为20%、60%、20%[2].试卷的适当难度应在0.2-0.8之间,整份试卷的难度应在0.5左右。而试卷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开来;区分度低的试题则对被试者水平不能很好地鉴别。难度计算时,客观题采用公式P=(H+L)/N,R=2(H-L)m,其中,H为高分组答对该题的人数,L为低分组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两组考生的总人数。主观题采用方式P=(GH+GL/NA,D=2(GH-GL)/NA,其中,GH为高分组试题得分总和,GL为低分组该题得分总和,N为两组总人数,A为该题满分[1]。区分度采用极端分组法进行计算。信度采用试卷的分半信度计算方法,同时采用Cronbach法对信度进行样正[1]。

(试题数/百分比)

(试题数/百分比)

2.2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可靠程度。采取分半信度分别测得各年级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0.64、0.76和0.51,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后,则相应的信度值为0.84、0.78、0.76、0.67。对于考试试题而言,当信度值在0.95-0.99之间时,测验可靠性很高,但不常见,当信度值在0.8-0.95之间时,可靠性较好,当信度值在0.7-0.8之间时,尚可使用。若信度值小于0.7表明此测验的可靠性较差。所以从上面可以看出05级、07级可靠性较好,06级尚可,而08级可靠性较差。

3存在的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05级试题较易,较易题占71%,比例过大,所以呈负偏态分布,但其区分度及可靠性尚可;06级较难题占44%,比例偏大,基本呈正偏态分布,区分度尚可,但可靠性一般;07级试卷型较少,无较难题,较易题占72%,所以07级试卷难度较小,呈负偏态分布,区分度较差,可靠性一般;08级则题型较少,偏易,区分度尚可,但可靠性较差。在抽样检测过程中,由于命题教师以及评卷教师不同,同一份试卷没有相同的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4结论

4.1在大多数的高校考试中,一般是教师自行对自己的教学结果进行检测,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这四年药理学的考试试卷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也就不能真实的反应实际的教学结果。从根本上说,解决考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题库,才能使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结果。虽然题库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对于民办院校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对于学校的长期发展而言,试题库的建设是一个增强学校竞争力、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途径。

4.2应当加强学生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3],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尝试PBL教学;在实验教学方面,将药理学实验内容进行调整[4],完善实验考核方法,合理设置实验内容等[5],这些措施在一些医学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借鉴[6]。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6:139-146

[2]熊小明,江俊麟,邓汉武。临床医学七年制药理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21-723

[3]和永祥,王渊,徐俊丽,等.内科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西北医学教育[J],2006,14(3):304-305.

[4]鲁秀敏。王永堂.余瑛.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2007.17(19):2430-2432.

[5]胡浩,臧伟进,马欣,等.药理学教学的探讨与思考.西北医学教育[J],2006,14(4):462-463.

3.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三

一、试题分析

.基本概况:本次试卷考查内容为九年级思想品德前三课内容。本次考试本着夯实基础为原则,紧紧围绕中考考点,引导学生去关注教材,难易程度适中,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基本能力的训练,在题量上按照40分钟的时间命题,共23个题,40分。

2.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九年级思品考试说明》,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几乎覆盖所有重点知识点。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难度适中。按照7:2:1的比例命题,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

(4)题型全面

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让学生尽量接触各种题型,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二、成绩分析

年组:平均分24.57分;优秀率

%;及格率

%

初四、一平均分25.9分;优秀率6.7%;及格率76.7%。

初四、二平均分28.2分;优秀率43.3%;及格率73.3%。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答题技巧欠缺。

2.答题的灵活性较差。死记硬背的多,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反映在开卷上就是盲目抄书,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点。

3.不注意审题。

4.答案角度单一,不够全面。

本次考试失分较高的题有

题号

22(2)

失分率

60%

61%

51%

52% 7、20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而学生的思维有些偏差。导致错误地做出选择。

22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但学生的答题不规范,所以导致失分。

23题考查的的是材料和知识点如何链接的问题。问题看似简单,但由于学生的答题技巧欠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所以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另外、在答题时存在盲目抄书现象,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所以不能得满分。

2.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

(1)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按《课标》及《考试范围》梳理知识点,并要求学生熟记知识点、对于重要知识点要反复训练

(2)强化答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如如何审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点、如何学会捕捉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

(3)加大训练力度。对于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习题作支撑,强化训练、反复训练。

3.特殊学生分析

(1)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有XXX、XXX、XXX、XXX

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这几名同学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

(2)拉平均分的有XXXX、XXX、XXXX、XXX、XXX、XXX。这几名同学的学习状态不佳,基础不牢,学习这门学科有些为难情绪,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经常地鼓励他们,重视他们,还要给他们以具体的方法上的指导。

(3)总体成绩排名靠前,但存在政治学科偏低的有XXX,在全年组排名第17,但政治只得了34分,排名35名。这只是一个偶然,在这门学科上他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

分析本次考试情况,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只重视强调、不注重检查,训练的还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做题经验和熟练程度不够。对于和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渗透的不够,还要不断地给学生扩充进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虽然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但往往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总是急于求成地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导致学生懒于动脑,缺乏求异思维。课堂上习惯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往往忽略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规范性较差。

4.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测试整体成绩不够理想,优秀率不高。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面对学生的试卷,我不禁反思这几个月来的教学,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呢?

二、试卷情况分析:

1.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例如一题判断、三题连线,错误率低。

2.填空题:失分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很好,有些空知道答案但是字不会写,教学中我还要教给学生快速记忆记牢的方法,平时讲课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

3.判断题:判断题比较容易,都是课本上的知识,大部分同学能答对,除了个别的没背过或是马虎的学生

4.简答题得分一般,总有心明口不明的味道,对于原因阐述不明,暴露出考生平时上课听讲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表达能力这方面有一定欠缺。

(三)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和学生失分的原因分析。导致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

原因:(1)教师带的统考科目较多使得该学科的被分散,课时紧张;(2)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忽视该学科的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没巩固;

(3)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4)课堂效率还有待提高。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改进措施

针对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加以改进。

1、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报告 镇江小学

徐晓飞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成为不是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引导学生获得经验,形成经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而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现将本次《品社》科毕业考试卷分析与质量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社会生

活为基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充分体现新课程中倡导的新理念。试卷共有六种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简答题、谈一谈。试卷知识覆盖全面,试题难度适中,重难点把握比例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了知识的全面性、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很多基础知识在试卷中通过判断、选择、连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知识载体,考查了学生平时知识积累的各种能力,如简答题1小题。

二、质量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本次试卷总分共70分,最高分为68、5分。本次参考人数28人,平均分为52、3及格率达到78、6%。优秀率为28%。从整体上讲,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存在问题

从卷面上得分情况来看具体情况如下:

填空题6、11小题丢分较严重,选择题和判断题答得普遍都很好,丢分的较少,答满分学生挺多,连线题和简答题丢分相对要多一些。最后一题学生几乎全部能答满分。对知识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答题不够完整,不够全面,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答完不认真检查,所以丢分较多。

(三)改进措施

针对本张试卷存在的问题,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记牢,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析归类,帮助学生辨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2、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态度。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的好习惯,学会认真审题。

3、对学困生要多辅导让其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平时经常训练填空、判断题,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5.四年品德质量分析 篇五

邵 小 玲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八年级政治考试试卷覆盖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没有超范围的试题,难易适中,基本能考察出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以致用能力。此次试题共100分:判断题10个,共20分;单选题11个,共33分;多选题5个,共15分;材料题2个,共13分;辨析题5分;活动与探究14分。

二、试题分析

(1)第一大题判断题:重点班学生大部分能够得20分满分,普通班学生基本在10-18分之间,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是第1、3、7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能力差。

(2)第二大题是单选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11小题,没有弄明白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的概念;第15小题缺乏答题技巧,用排除法很容易选择,第16小题选项需要认真思考分析,理解能力差的话就很容易选错。

(3)第三大题多选题: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选项事实而非,如果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所以失分较高。其中第22小题由于题目太长,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审题,24小题B.C选项学生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认真思考出错率较高。

(4)第四题材料题,第六题都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很多学生只是答出了上课讲的理论知识,没有联系实际,还有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也不端正,主观题根本就不看也不做,交白卷,造成失分很高。

(5)第五题辨析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要从两方面来回答,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错误,很多学生只是做出了判断,没有说明理由,还有学生就没有做,所以失分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弄不清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答非所问。

2、审题不清,分析材料能力差,把握不准试题的要求,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答案没有条理,分不清点

4、答题技巧和方法欠缺

5、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会学以致用,不能灵活运用 四.改进的办法

1、强化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讲,学生细听,争取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生活和实践的探究,重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准确把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和应试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和书写习惯,提高试卷作答质量。

6.四年品德质量分析 篇六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兴趣密切相关。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心理状态, 并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变“苦学”为“乐学”,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培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笔者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 从以下四方面阐述“全面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这一观点, 意在抛砖引玉。

一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 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多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 容易引起疲劳和注意力分散。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聚精会神地参与学习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音乐是调节身心, 活跃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它既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又能创造宽松而又活泼的教学环境,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党的基本路线》一课时, 可以让同学们先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 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学生精神振作后再进入教学。

这样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疲劳, 提高听课效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高雅情操。

二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 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同时, 再增加一些趣味性, 把理论阐述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 尽量运用直观教学和生动的比喻, 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形象比喻, 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比作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名为“华夏经济号”的巨轮, 而党的基本路线就是指引它乘风破浪、不断前进的“灯塔”, 这艘巨轮有“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 两个系统工作正常, 现在正全速驶向“美好的彼岸”。请你运用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为什么把巨轮命名为“华夏经济号”? (2) 你认为巨轮的“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分别指什么?为什么可以作这样的比喻? (3) 所要达到的“美好彼岸”是指什么?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这一深奥、抽象的理论浅显化了, 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三恰当设疑、解疑, 增强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 思维以疑问为起点, 有疑问才有思维, 有思维才能解疑、释疑、解惑, 才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 口悱悱”的状态, 促使他们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 教师给予点拨、解惑, 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教学《同学·朋友》一课时, 我问学生:你们都有好朋友, 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 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设疑导思, 激发学生求知欲, 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这样设疑引导, 使学生增强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逐步进入角色, 明白道理, 提高思想觉悟。

四设计小品、游戏、漫画, 强化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肯定的情绪色彩, 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所以, 我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小品、漫画等生动有趣的活动, 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参与欲望, 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我讲到“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这一课时, 为了说明情绪可以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身体姿势等表现出来,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预先在卡片上写上表达各种情绪的词语, 如“紧张、害羞、悲伤、愤怒、不满”等, 上课时让学生来表演。先让一个学生看卡片上的词语, 并用自己的表情、声调、姿态表演出来。然后叫全体同学回答他表演的是什么情绪。通过小品、游戏, 学生在一阵阵笑声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我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点, 充分挖掘其中的兴趣点。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 在乐趣中掌握知识, 在乐趣中运用知识, 变“苦学”为“乐学”,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 大大地培养、激发、强化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年来, 我所授课的学生, 思想品德课成绩均居同级同科前列。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同行的赞许。

上一篇:谁都有自己的不如意美文下一篇:关于家在阜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