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职责和使命(11篇)
1.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一
一、校长的权威与自我修炼
“校长的权威与自我修炼”这个单元指出,校长是学校的领跑人,作为领跑人,首要问题是往哪里领跑,其次是跑步的节奏控制,还离不开跑步过程中的动员和调整。好的校长通过领跑,能让教师更快乐、更强大、更有凝聚力,促使教师认同学校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同时,校长在领跑过程中也不断向教师和学生学习,形成独特的理念和思路,感悟办学规律,树立权威和影响力。正如书中所说:“所谓管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说的就是学校领导管理的真谛。”校长的权威是在行动中形成的,校长为学校呕心沥血,不断修炼自我,教师们才会同心同德,和校长共患难、同付出。因此,不是好学校没有发生消极事件或严重的问题,而是发生消极事件和严重问题的时候,好学校的教师们会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甘愿自己吃亏,自觉互相补台,从而让学校转危为安。
二、校长文化的引领与学校文化建设
“校长文化的引领与学校文化的建设”这个单元指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力量所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学校是一个生命体,而学校文化就好比学校的灵魂。初创学校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往往会对学校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作用。此外,学校文化不可能和区域文化相割裂,优秀的学校文化,一定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其特征就是能够很好汲取环境资源和区域文化优势,在每一个学校组织和细胞中发挥超越规则的作用。无论是教研组文化,还是课堂文化和班级文化,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产生认同和追随,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金哲民在书中提到了他们学校干部集体有一个庄严的承诺:让每位教师都有发展;让每位学生都有进步;让每位家长都能放心。这个共同的愿景,就是学校的行政文化,几十年如一日,学校就风清气正,能战无不胜。
三、校长的管理艺术与学习型班子建设
“校长的管理艺术与学习型班子建设”这个单元指出,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校管理和工业管理的差别在于,工业流程管理往往一旦流程清晰,工序确认,形成规范的反馈机制后,可以自动化运行,所以比较刚性。而学校管理面临的对象和问题,总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教师有情绪变化,学生在快速成长,家长需求多元,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流程,确定所有的工作工序。正因为如此,学校管理才成了一门艺术,需要针对不同的状况,形成独到的管理办法。也正因为如此,学习型班子建设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书中特别指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是单纯读书培训,也不是无目的松散的自由学习,而是要用学习的理念去提高领导班子的团体素质,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描述十分关键。我曾经看到有些人,读了一本又一本书,结果工作能力却越来越差,其实质就是没有明白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不在于学习,而在于如何通过学习去解决问题。
四、教师成长的引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
“教师成长的引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这个单元,提出了很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也对校长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教师专业发展关乎一所学校的品质,关乎学生学习的品质,还关乎到教师自己的生命品质,可以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学校和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学校,在两三年之内就会拉开很大差距,因为一所学校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教师的发展,如果教师没有专业发展的机会和规划,学校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本单元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了教师的发展与教师的评价,教师发展和教师的评价息息相关。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往往会失去自我学习和发展的动力,而教师评价恰恰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一个好方法。评价并非简单地填表考评,而是给教师一个平台。金哲民在学校里设置“清雅讲坛”,让教师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形成个性特质;学校每年举行教师才艺展示活动,每周推出教师的自我亮相课,让教师们在互相学习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开展“喜欢实小教师的N个理由”活动,让家长来发掘和评价教师的美,从而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尊自信,这些行为都属于评价范畴。学校通过教师评价,本质上不是要把教师分三六九等,不是要奖励或惩罚教师,而是激励教师、推动教师,唤醒教师的学习热情。
五、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单元,从课程到课堂教学,指出校长要关注课程领导。课程是培育学生的基础,有怎样的课程就会有怎样的学生。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适当开发一些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一所学校的当然之选。校本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能为学生满足适切的学习需要,对于教师提高课程意识也有很重要的价值。教学是课程方案实施的基本方式,金校长提出“绿色课堂”的概念,让课程“绿”起来,让教师“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课堂教学,都存在一个返璞归真的要求,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涵。
六、德育生本化的倡导与自主教育的深化
在“德育生本化的倡导与自主教育的深化”这个单元,金哲民对于德育提出了新的思路,呼吁开展真实有效的德育,拒绝空洞说教,提出无论是学生社会活动,还是学校体育,都要从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历。针对何为优质学校这个问题,金校长提出了这“四看”,即一看学校的精神气质,二看校长的治校方略,三看教师的专业素养,四看学生的行为习惯。这“四看”切中要害,点出了关键。
2.课程研发的使命与职责 篇二
一、课程研发的基本方法
如果把课程本身比作一棵树,我想课程必须向内扎根,向外开枝散叶,向内指向师生生命的深处,向外直面周遭的环境。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枝叶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根才具有扎向深处的力量;只有根不断地输送水与养分,也才能枝繁叶茂。
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敏锐地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敏锐地捕捉课程研发的契机。研发卓越课程不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不断地扩张,简单地做加法,它必须扎根于学生生存的土壤,面对学生生存的环境,捕捉社会生活对学生素质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比如说北方一些地区的雾霾、各大城市交通的拥堵,甚至巴黎的恐怖事件,这些都是研发课程的契机,都可以作为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这样的课程才是从生活中来的,这样的课程是与我们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扎根在师生的心灵之中。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去了解发生在自己生活周边的事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思考怎么面对这些事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现在很多人是盲目的,觉得生活中的许多事都与自己无关。“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一定要帮助师生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明白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因此,表面上看来雾霾、拥堵、恐怖事件与我们关系不大,但事实上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的课程有关。
二、课程研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事实上,以前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都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变化是广泛而深刻的。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未来学校和课程的样态。
在原始社会里并没有学校,因为那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处于传播学所说的表演阶段,意思是说那个时候的教育是表演性的,是由长者与下一代面对面、人对人,通过手势、语言耳提面命进行的。
后来,有了学校。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巴比伦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泥板书供人阅读;到了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宫廷学校,这些都是最初学校的雏形。当时,教育处于传播学所说的表述阶段,即可以借助于符号传递信息,不需要完全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这实际上为后来学校的课程提供了一个最初的样本。
近代学校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需要有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够适应机械化的生产,所以,它需要有规模更大的学校。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班级授课制,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学校真正像现在这样有固定的班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上课时间,其实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叫“学校消亡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有两个很重要的背景,一个就是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学校对于培养优秀才人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当时美国流行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作为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学机器”的概念。因为当时计算机虽然已经开始出现,而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但斯金纳已经天才地预见了现代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教学方式,还提出了教学步骤。他当时提出了小步骤教学,就是教学要分成若干单元,一个一个单元地学习,由学习者自定步调,及时反馈。这些恰恰是当前互联网翻转课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然而,50年过去了,学校不仅没有消亡,还在不断地发展。我们不仅要追问,未来的学校会怎么样?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可能不会消亡,但一定会被改造。未来的学校可能不叫school,而是叫learning center(学习中心),可能不再需要按时到学校去上课。我曾听一个芬兰的教授说他的孩子上午十点钟才上学,下午两点钟就回家了。学生在学校就三四个小时,能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得。未来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可能是在社会、网络及家庭中进行的。
所以,我们这些做教师、做校长的,要有一点危机感。如果你的学校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吸引人的学习中心,以后还会有人到你的学校来吗?我曾经动员我的一个朋友赶紧去组建一个学习中心,为未来学校做个模板,作为一种教育创业,定会很有竞争力。美国现在在家学习的人已经很多了,在家学习通过验证、考试后,政府就给他发文凭。美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网上学习,也有很多网上学校,可以发文凭。既然人们可以从网上学校获得文凭,为什么还要到学校来呢?他完全可以在家里好好地睡一觉,醒了以后学习,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这样的学习多好,为什么一定要像现在这样,几十分钟坐在课堂里呢?如此完全可以实现定制化,可以跟老师约时间:“老师,我想在星期五、星期六的14点,跟你讨论一下数学的分数问题。”“老师,我想在星期三的下午,跟你讨论一下怎么演讲更能够吸引人。”倘若如此,教师就成为一个成长伙伴和指导者,不需要系统地、按部就班地把知识从头讲到尾。今后大部分的课程完全可以到网上去学,还需要那么辛苦地走读吗?
不久前,我来到河南郑州市管城区的创新街小学,在看了现场展示后,我发现很多课程是没有必要让教师开的。如今社会资源那么多,很多教师跟人家专业人士比,功力差得远了。这些活动课程,我主张利用社会资源,尽可能请名家大师讲课,而让教师成为课程的组织者、联络者、驱动者。当然,这不是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而可能是更好的课程研发方式。教师参与课程研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对自身的提升,也是一种快乐,而且是师生活动的一种方式。但严格来说,活动课程主要是活动,它活动的成分大于课程的成分。
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和教育有许多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首先是教育本身变了,或者说教育变成学习了,教育的活动实际上是学习的活动,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学习展开的。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之一,教室现在叫classroom,以后可能就会变成learnroom,或者是studentroom了。所以,学校教育将会真正走向定制化、个性化。当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最好还是由国家研发,给大家无偿地配送。8年前,我就建议教育部建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由国家购买、提供教育的公共服务产品,给每个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课程资源,让大家分享。我始终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方向。
三、怎样保持课程逻辑的自洽性
研发课程,逻辑的自洽性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所有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同时也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障碍。在研发课程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
我一直认为,课程也好,教育也罢,是有自己的逻辑和体系的。现在很多学校似乎变成了一个“大杂烩”,没有中心,没有灵魂,没有文化。我认为课程应该有自己的自洽性。我们“新教育实验”的课程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架构?基础是生命课程,因为教育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的,生命至上,公民课程、艺术课程、智识课程,再加上个性化课程,这个课程架构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体系。
比如,我们已经审视过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并不是我们提出来的,但我们新教育的艺术教育完全不同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概念。传统艺术教育简单地分为美术课程和音乐课程。我们认为,整个教育都应该是艺术的。艺术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方法。它能帮我们更好地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能帮我们更好地创造一个新世界。这就是艺术的作用。所以,我们研发出很多综合性艺术课程,比如读写绘、生命叙事剧等。今后,美术、音乐课程也要有自己的逻辑,什么时候学什么内容,从哪里开始学,这些问题都要经过科学研究,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虽然任何知识都可以在任何时候,用合适的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不管怎样,在人的成长中不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最敏感期,在最敏感期教给学生最合适的内容,是教育应该关注的。
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历经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非宗教的独立教育形态,华德福学校遍布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华德福教育主张跟着人的心灵走,跟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教学的内容。这也是华德福教育最本质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的课程还没有完全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内容,更多的是考虑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性,而科学家发现世界的规律与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并不完全一致。
比如,关于历史的学习,学生到中学才开始上历史课,而且历史课仅仅给学生传授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背景、过程、意义。如果应对考试,学生只要掌握这6个要素就够了。这样学历史,就把历史仅仅作为知识记忆了。我认为,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让人成为一个有历史感、有历史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怎么写自身的历史,会影响我们如何书写人类的历史。这是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2015年暑假,我组织了7个全国优秀的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研讨会。我们正在编辑新教育的新历史读本,计划从小学就开始学历史。这个历史读本有望不日正式出版。我们研发课程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做这样的事,但我们的专家团队一定要为大家提供引领。
再比如,我们新教育做了多年的晨诵课程。我们正在梳理自己的晨诵理论:为什么要做晨诵?什么样的晨诵才是好的晨诵?晨诵怎样才能完全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怎样才能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真正教给孩子,让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中?这些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重要渠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课程研发要从碎片化的思考,转向系统化的架构。我们应该把所有的课程打通,让课程真正融入师生日常的生活,让教育真正成为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生活的基石。
3.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因此,我们做为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出发点。
一、共产党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以上报告中提出的任务呢?做为一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党员教师,我认为,党员教师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种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师崇高、神圣的职业要求,就应该带头承担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应该具备优良的师德,带头把学校里的各项工作搞好,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党员教师应深刻理解认识这句话的含义,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为惟有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才能真正当好一名党员教师,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才能自觉地把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落到实行动中。
党员教师带头承担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因此,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职业理想、高水平的工作业绩、高尚的道
德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爱岗敬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加强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学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党员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努力完善自我,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时代和社会在不断的前进和发展,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要求自己,把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事、每一个细节上,爱岗敬业、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当先锋,做表率,勤奋工作,立足本职,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顾全大局、服从组织、身体力行、弘扬正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艰苦奋斗,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认真学习,踏实工作,履行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教书育人,给学生传授知识,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起模范作用,牢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宗旨,做教师育人的楷模。
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篇四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关键词:历史使命 责任 成才目标 五四运动
从“百家争鸣”到“焚书坑儒”,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太学到文豪齐聚的翰林院,再从晋武帝后的国子监到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其中无一不活跃着读书人的影子,而这些鲜活的影子里又无一不踊跃着可爱的大学生。大学生一直是进步思想的先锋,科学发展的带头人,为民请命的生力军。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到如今的全面发展,结果却是技术的成熟,学术的败坏。隋朝科举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的发展,因为它为社会各阶层都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无论身份贵贱,只要六艺精通,就可进高堂入仕,实现平天下的理想。连几百年后欧洲采用它时,都称赞它“完美的选拔体制”。有了这样的教育机构,人才辈出。大学生在宽松的政策中获了长足发展。在大学中,入学一年,习句读,解经文;三年后,有团队精神,学会与人相处;五年后,尊师博学;七年后,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能与自己同道的人交友;九年后,只是通达,能触类旁通,遇事不惑且不违师训。而后,大学毕业。这样的毕业生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都对他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来归附。完善的体制培养品格完善的高材生,难怪历史上群星璀璨。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王充、郑玄,唐代的韩愈,北宋的张载、王安石,南宋的朱熹,明代王阳明以及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的戴震,哪一个不是通过大学教育成为卓有建树、独领风骚的豪杰。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他们的行动准则,他们的处世之道,也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这对我们当今大学生仍然适用。
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中,大学生扮演的角色也相当重要。在此期间大学生,主要以大学运动为强有力的工具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当推五四运动。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运动北京学生喊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涌上街头。6月初发展成为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大学生爱国运动的体现。大学生们抱着救亡图存的信念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以此来表达他们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精神力量的源泉,使得五四运动由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全国大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发生与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年轻学者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有紧密的联系,这次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它的发展直接导致马克是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是中国正徘徊在十字路口,面对民族存亡和社会危机,迫切需要提出救国方案,回答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中国的先进分子,慎重地选择了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对封建主义就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的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声势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五四运动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厚的。
五四运动也推动现代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兴起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民主”成为八十年代社会的主潮。中国共产党开始注重五四运动中的科学与民主精神。没有现代大学生的民主和科学,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9年,胡锦涛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讲话中将民主、科学与爱国进步并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这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伟大使命。
在中国与世界越来越近的时候,有些异想天开的人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去年西藏拉萨的3.14和今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的7.5烧杀打砸事件,表明心怀不轨的人还不少。我们应充分认清这些人的企图,它使我们的国家变得不稳定,使各族人民心存疑虑,互相猜忌,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陈水扁的“一边一国”和当局某些人的“立案公投”只不过是小丑在自娱自乐,必将受到世人的耻笑。台独阴谋不会得逞,祖国统一是迟早的,也是历史的趋势。因此,我们应尽自己的力量,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使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社会稳健发展。这是祖国赋予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在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明断层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并将继续顽强下去。然而她曾盛极一时,近代却备受冷落,但从没被遗忘。世人看到:中国在崛起!崛起必然有困难、有压力。我们不怕!建国之初我们就秉历史优良传统与中非国家友好往来,本着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互惠互利,并且泽被后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中国与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去年的金融风暴,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推动祖国走向世界的接班人,我们应自立自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尊重他国的尊严和利益,唱响“和平与发展”这世界性永恒的主题,这是面对世界的多元化,全人类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
使命就是责任。古之文人骚客,学而优却不能仕者,处江湖之远仍忧其民。孔子周游列国,孜孜不倦地教诲弟子,游说各国君王。他这样做绝不是简简单单地为了谋求高位。虽被喻为“丧家之犬”却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只有心存天下的仁者才有如此胸怀。居庙堂之高而谋其政者,有举贤不避仇的鲍叔牙,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乐天,也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愤懑,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壮志,也有“一息尚存有事,莫将夭寿贰吾心”的执著。忧国忧民忧的不是国家,也不是个人,是文明的延续,更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尊重。有些事我们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想。思想境界不提高,人如同行尸走肉。
当代大学生要立高远瞩,通观全局,认清形势,确定目标。
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换得今天国人的扬眉吐气沧海一笑。从“炮打司令部”到“浮夸风”,从“关牛棚”到“上山下乡”,再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学生心系民族,大学生的命运也在国家的风吹浪打中浮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考制度恢复后,大学生如获新生。前辈们在改革开放中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继往开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力争上游,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知识技能,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增长率快,人口素质不够高,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届领国家导人都以最好的办法来改善这一状况,并且卓有成效。我们应将个人成才目标与国情紧密联系起来。
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很现实:有2803%的学生要考公务员,端金饭碗吃皇粮;有21.5%的人想做工程师,即灵魂工程师(教师),人体工程师(医生),电信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等;有7.2%的学生意向科技工作者,其中有
人表示,这只是为生存需要而工作,最终是希望成为慈善家;几乎无人选择从政,这不代表他们不乐意,只是不太现实;与工程师相当人数的对隐士感兴趣,这个社会实在不太令人满意。过半的人都规划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也有人觉得做什么无所谓,只要赚钱,无志向结果很可能是赚不到钱;只有少数人表示迷茫。
同学们也都很明智:在物质享受和精神境界中,58.4%的人追求后者;在物质保障的前提下偏重精神满足的和两样都注重的平分秋色;很少部分人只喜欢物质享受。
当代大学生最迫切的成才目标是:努力充实自己,掌握好所学专业的知识,充分锻炼技能,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一个思想品格健全的人,做什么都可以。所以,人格的健全是首当其冲的。我们不是宗教人士,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一群。品格的完善是第一要务,灵魂的净化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圣人,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尝试拥有高尚的道德,向圣人靠拢。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在一起,会省很多事。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积极融入社会。
就如一位同学所说,从事好什么职业并不重要,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而谋生的目的正是为了灵魂的高贵,了悟人生的真谛,实现生命的价值。一个高贵灵魂聚居的地方必是一个高贵的民族,一个繁荣富强的民族,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靠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习惯的培养。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才能最有效地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不同的人生决定不同的民族命运。所以说,根据一个国家居民的阅读量就可判断其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阅读量最大的恐怕就数当代大学生了。我们成长学习的过程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教育自己,也教育别人,或者说是影响别人。也许有人感觉无人可影响,想想你的小学同桌,中学同学,和你一样挤过高考独木桥的,所剩无几了吧!据调查,下学后经常看书的人凤毛麟角。即便看书,也只是武侠、言情、网络、魔幻小说,真正对历史、人文、励志感兴趣的,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没时间。的确,他们连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都不够,阅读像是在浪费时间。岂不本末倒置!看书似乎已是学生的专利。离书本远一步,我们离文明远一步。人是唯一会阅读的动物,也是唯一会沦丧道德的物种。我们可能无法使这些朋友认识书的重要性,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的智
者。然后教之以明辨真实和虚伪。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要做一个真诚的朋友。
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正是他们含辛茹苦地奔忙,我们才健康地存活,快乐地在象牙塔学习。夜灯下的一针一线,缝补的不是衣服,是他们日夜操劳的心;临走前的叮咛嘱咐,不是简单的提醒,是他们数不清的牵挂。一张张往返的车票,苍老了亲人的容颜,然而,她却慈祥地笑着。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只要能见到你,说说话。毕竟,见一面,少一面。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经常陪陪爱我们的人。
当代大学生责任重大,有责任心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而婚姻最能检测一个人是否成熟。步入婚姻殿堂,就意味着要对另一半以后的幸福负责。投桃报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教育好爱情的结晶,使他们健康成长。世界是我们的,也将是他们的。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找一个自己爱的人结为百年之好,做一对幸福的夫妻和合格的父母。
每一个肩负民族未来而又成熟的大学生应勇敢地担当重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祖国的强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和贡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爱国爱党,竭其所能,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五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梦想宣言出自总书记之口,他平实的话语深深的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我们今天谈民族复兴,对“民族复兴”要作科学的理解和界定。民族复兴,顾名思义,当然是相对于历史上的曲折而言的。作为这种复兴参照系的,一方面,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另一方面,则是后来曾经陷于的悲惨境地,包括直到现在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落后状态。正因为有这两方面的情况,才谈得上“复兴”二字。
这种历史的比较,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在进行这种比较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首先,应该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性质和社会制度是不一样的。复兴中华民族,并不是认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要“复兴”,更不意味着尊崇和恢复任何封建主义的糟粕;
第二,应该注意,落后与先进都是相对于当时的参照系而言。昔日的辉煌,无论如何,都仅仅是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的辉煌。今日的落后,也只是相对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些方面而言。从纵向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华民族的发展水平,早就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我们讲“复兴”,并不是颂古非今、厚古薄今。
第三,应该注意,复兴中华民族,决不是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不构成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威胁。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中国追求的是自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决无任何试图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意思。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概括而言,有“全盘中化”论,认为恢复、振兴“国学”就可以实现民族复兴,以网络上部分儒家、新儒家思潮为代表;有“全盘毛化”论,认为重新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就可以实现民族复兴,以网络上部分毛派网站、论坛为代表;有“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一切都不行了,实现民族振兴必须一切向西方学习。这种声音虽然在网络上已经不多见了,但在社会实践领域,一切“与世界接轨”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还有类似“国家主义”的其他新观点,也试图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探索历程已经铁证如山地证明了这一点。全盘中化、全盘毛化也是走不通的,任何一个绝对的、极端的、狭隘的思路都是走不通的,历史发展进程将会证明这一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现在的国际形势:
近来世界经济的疲软,各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出现剧烈动荡,这不得不对中国安全形势造成直接影响。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出现,都曾导致过世界范围的战争与混乱。而且世界上也存在着有些国家用发动对外战争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的可能。静观中国周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动向,我们不能不对相关国家的相关活动作出反应,特别是在近期中国周边国家军事部署出现加快的迹象下
在东面,美国宣布核动力航母即将入驻日本,以及日本宣称在其领海发现不明核潜艇说明,在今后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中国的海军特别是潜艇的活动范围将受到严密的防控与限制。朝鲜的局势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以及美朝核武器谈判又陷入僵局,美国与韩国对朝鲜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朝鲜这种政权不稳定不仅刺激着美国,韩国其实比美国更显得迫不及待,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韩国大多数人认为五十多年前,就是中国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所以在韩国人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欲报一箭之仇的仇恨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预示着假如中国再次参战,那么就要考虑到韩军的疯狂性,不能对战争的艰巨程度估计不足。
在西南,随着印度的国力的上升,以及美国的极力拉拢;印度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态度正日趋强硬。近来在其国内舆论宣传以及在中印有争议地区的军事部署方面动作频频。一方面经常无端指责中国的边防部队越界;另一个面增派苏30等先进战机进入一线机场。这给人一种临战前动员的一种感觉。中国在这里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西北部,首先是阿富汗。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几年来在阿富汗是越反越恐,并有将反恐地域向外部扩张的趋势,现在连驻军人数都不够了,说至少还要向阿富汗战场增派数万战斗人员。这就使得我们怀疑美国及北约是不是借反恐之名,另行某种之实?一个小小的阿富汗打了几年,恐怖分子未少,却多了起来,这不是咄咄怪事?这只能说明美国及北约别有用心。
在北部,俄罗斯与中亚五国欲建立常规武装联盟,而独缺的就是中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怀疑作为该地区大国俄罗斯的真正用意究竟要剑指何方?中国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上的表现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是为了在本国领土问题上的顾忌,而真正的原因就是中国致力于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就是中国的国家战略,现在如果在关键问题上采取紧随俄罗斯的跟随政策,无疑将矮化中国这一极,这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一种伤害。因此俄罗斯要想真诚地与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平等地对待对方是相互尊重的基础。脱离上合的中亚五国军事联盟其影响力也不会大到哪儿去?甚至会有瓦解上合的危险。中国目前的安全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
6.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六
关键词:习主席,“一带一路”战略,使命,职责
当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 虽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但世界经济依然复苏乏力、寒冰未消。 有一条神奇的路带以“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的速度, 跨越千山万水、大海深壑, 在世界版图上迅速延伸, 这就是由我国倡议推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围绕“一带一路”对国家安全的内在要求,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我军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习主席指出,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 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 必须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视野, 统筹和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 倒逼和牵引国防和军队改革, 切实为巩固改革发展成果, 维护国家利益拓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1 坚持军事力量走出去战略, 积极营造利益拓展的国际环境
政略决定战略, 战略服从政略。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 军事力量走出去, 是不容回避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最大的贸易输出国, 最大的国际游客输出国……我国日益拓展的海外利益, 亟需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作支撑。 “银河号”事件至今仍让我们刻骨铭心新。 近年来美国的“空海一体战”明确提出, 与中国未来作战的重要形式之一, 就是要切断中国的战略运输通道, 扼住其海上生命线。 习主席指出, 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并进而要求我军, 要搞好走出去战略运筹, 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2 坚决捍卫边疆安全稳定, 积极营造固本安邻的周边环境
边疆是发展繁荣之基, 边疆不宁, 天下难安。 做好安边、固边、用边工作, 是我坚定不移的国策。 “一带一路”均途经或连接我国陆疆海疆, 关乎国家核心发展利益。 当前, 我国边疆安全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西北边陲紧贴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地处核心区, “三股势力”在此内聚外联, 暴恐事件多点频发, 2014 年5 月至今年5 月一年之内, 被打掉的暴恐团伙就达181 个, 平均2 天1 个。 西南地区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门户枢纽, 近期缅北武装冲突持续不断, 炮弹多次落入我国境内, 造成我边民死伤和财产损失;印度在克什米尔和我藏南方向集结重兵、虎视眈眈。 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紧连并行, 这里同样风高浪急、暗流涌动, 越南已从南海开采原油近3 亿吨, 从一个无油国一跃成为东南亚第三大产油国。 这些国家是在用我们的骨头熬我们的油, 侵夺我们的权益、扼杀我们的发展。 卫国戍边, 不仅要坚决捍卫领土主权的“边疆利益”, 还要切实维护“一带一路”的“利益边疆”。 既不能把主权守丢了、领土守小了, 还要把发展环境守稳了、发展利益守住了。
3 坚定打造和平之师形象, 积极营造亲诚惠容的舆论环境
国与国交往, 共同利益是最大公约数, 情感交融是最佳催化剂。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提出, “五通”是合作重点, 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 围绕中外合作交往和“一带一路”建设, 我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 以亲诚惠容的实际行动, 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光大中国形象, 向世界宣示:军人虽然和战争紧密相连, 但是和平才是他们真正的使命。 在国际维和方面, 我军的派遣区域从1 个扩展到11 个, 任务类型覆盖工兵、运输、医疗、警卫、步兵等多个领域, 兵员规模由最初的5 名军事观察员拓展到目前的2700 余名维和人员,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兵力最多的国家, 维和摊款比重位居发展中国家第一, 中国蓝盔成为中国的符号、和平的象征、连接民心的纽带。 在我军也门撤侨行动中, 应欧盟和相关国家请求, 我海军临沂舰, 同时把10 国家的225 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战乱地带, 临沂舰被盛赞为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 2014 年, 西非等国爆发严重的埃博拉疫情, 我军第一个向疫区派出医疗队, 连续6 批长驻防控一线, 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被非洲媒体誉为上帝送来的“龙的礼物”。 随着“一带一路”的延伸拓展, 中国军人必将越来越多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在未来的任何时候, 这支和平之师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每一个被需要的地方。 我们要让世界为中国军队喝彩、为中国喝彩!
早在1853 年, 马克思就预言说:如果世界历史的一极是西方, 那么另一极便是中国, 西方世界和人类世界未来的命运, 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的命运。 “一带一路”就像中国快速发展的风帆, 彰显着我们走向世界的坚定自信, 预示着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 驶向亚洲和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霍建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义深远[J].中国外资, 2014 (10) .
[2]匡贤明.“一带一路”大国筑梦———“一带一路”在我国经济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J].金融经济月刊, 2015 (1) .
[3]乔良.“一带一路”牵引中国军队改革[J].军事文摘, 2015 (11) .
7.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七
会上,各课题组牵头单位就如何开展好2007~2008年度课题研讨活动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想法,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牵头单位交流了课题研究和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曾坚同志作了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各牵头单位和会员单位在课题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代表政研会对大家为课题研究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同时,针对如何开展好2007~2008年度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创新,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组织工作的水平。研究会成立以来,完成了2003~2004和2005~2006两个研究年度的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两个研究年度共评选出优秀研究成果126个,其中,特等奖3个、一等奖21个、二等奖42个、三等奖60个。这些研究成果质量和水平较高,得到了有关方面专家的好评,对加强中央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认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做好研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坚同志强调,一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二要加强课题组的建设与管理,认真做好本年度的课题研究工作。各会员单位要继续发扬锐意进取,不怕吃苦的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即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和精品意识,努力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对课题组牵头单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抓好课题组研讨交流。课题组研讨交流活动是作好课题研究的基础,牵头单位要精心组织、策划,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选出研究题目,进行深度研讨,使每个参加课题研讨的人员都有收获。二是抓好课题进度。要了解和掌握课题组每个成员单位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督促课题组成员单位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三是抓好研究课题的初评工作。初评工作是课题评审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根据时间节点的要求,按照研究成果的评审标准,公平、公正地做好本课题组的初评工作。三要认真组织好、开好第二次会员大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拟于12月份召开,希望会员单位和秘书处要认真做好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组织好、开好这次会员大会,确保会议的顺利召开。
李世华同志作了总结讲话。她说,课题组牵头单位在整个研究工作的组织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研究工作全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研究会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牵头单位履行好职责主要体现在课题研究的启动、推进、初评三个阶段,要搞好牵头工作特别需注意六个问题。一是把握好研究活动的方向;二是争取本单位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四是创新方式方法和成果的实现形式;五是倡导求真务实的研究风气;六是努力实现互利、互助、共进、共享的目标。李秘书长要求,会后各课题组牵头单位负责人要召开课题组认真传达贯彻曾坚同志的讲话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题组的活动,不断提高研究会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8.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八
——党的光辉历程和大学生的使命
敬爱的党组织:
我很荣幸有机会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这一期的党校学习。在开学典礼上,刘剑平老师的讲话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今年恰逢建党九十周年,回顾历史,中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时期,有过繁荣,有过衰败,有过迷茫,但是,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国渐渐崛起,走向成功。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节的党课由刘海春老师为我们讲授,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大学生的使命,让我再一次对敬爱的党组织肃然起敬。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耻辱史、一部民族抗争史。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当民族到了最危难关头,仁人志士奋起反抗,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戍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了危难的局面,结束了一百多年的耻辱。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和思想基础。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然而,共产党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斗争中成长。南昌起义、人民革命军队的建立、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等,中国共产党面对挫折,凭借着各位领导人准确的判断力,逐步解决问题,突破难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担当起历史的使命。首先,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然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高举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再者,要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纵观充满苦难和耻辱的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充满成就与挑战的中国现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最后,要做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任务结合起来。为此,我们要踏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念。理想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是航海途中的灯塔,是成功的垫脚石。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始终保持激情,积极向上。第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现在世界各国的国力竞争,不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更是人才的较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需要的,知识型人才。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踏入大学,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利用学校的资源,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展视野。第三,开拓视野,锐意创新。看一下诺贝尔奖等全球性的技术奖,中国获奖者所占比例极少,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虽然在知识方面武装了自己,但是,我们还是缺少创新。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多锻炼自己,立足于专业知识,往更多的方向想象,把“中国制造”改为“中国创造”。
新世纪的大学生担负着新的历史任务。回忆以往的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繁荣,披荆斩棘,奋斗一生,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看今朝泱泱中华,“三个代表”为我们的成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相信,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能成为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的年青一代。
9.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九
目前我读完了第一卷中《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一文,对于“爱国”这个词和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大学生读后感《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这是一九九零年jzm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时值五四前夕,jzm同志藉纪念五四的机会,提出了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等问题,并强调党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对中国当代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
讲话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jzm同志提出,爱国主义是我国历史上鼓舞人民的旗帜和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但是爱国主义在社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具体内容。我想,在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今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已经有了重要地位的今天,爱国主义一定也有不同的要求。如jzm同志所说“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句话深刻点出了“爱国主义”要求之大,之深。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爱国,但是,一味的抵制外来优秀事物和思想,对我们只会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大家,都不能仅仅将爱国主义停留在情感层面上,只会喊几句口号或者心血来潮的仇视其他发达国家,这些不是真正的爱国;理智的爱国,不狭隘的爱国,是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讲话第二部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第三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第四部分——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其中强调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和作用、青年身上肩负的重任和国家人民的殷切期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宏伟的、艰巨的任务。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对于国情的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民-主建设,都使我国人民对知识分子提出了空前广泛和迫切的要求。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以他们高尚的气节、过人的知识、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敢于冲破陈腐和落后观念的胆识,在史册上留下了千古佳话,而五四运动,正是这一切的集中体现。现今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占到近半数,即将挑起国家建设的重担,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读了这三部分之后,我对于自己——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有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我们来到大学,国家培养我们,不仅仅是让我们找一份好工作,生活得更舒适,也不是培养无用的书生装点门面;我们,是支撑起未来国家脊梁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到学有所成;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了解国情,将来把自己的所学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到学有所用,报效祖国。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大学生读后感《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10.企业的荣誉、成就和使命 篇十
慈善如今最时髦,大型慈善会一场赛一场,明星企业家大把掏腰包,《福布斯》配合得好,几年来都不失时机推出慈善富豪榜,人们看见榜上的达官富贵在电视里,手持硕大的支票宣传板,上书捐资N万元,台下闪光灯一片。
古今中外,慈善家或者左手募集右手施予,或者捐资捐物舍利图名,总结起来就是无偿地“给”。但是,如今“给”的方法日益变化,怎么给,给什么,有高下之分云泥之别。Google的创始者拉里·佩吉和谢尔盖·布林,眼下正当红。他们投资公益领域,不捐款,而是资助环保产业发展,研究再生能源,催生清洁动力汽车,利用互联网预防全球性灾难……公益事业不仅可以给“善钱”,也可以赚“善”的钱,最终服务于“善”的事业。Google在2005年的年报上雄心勃勃地说,“希望通过广泛的革新和运用重大资源最大程度地解决世界难题”。这家公司带着雄心野心慈悲之心,不一心一意为股东谋利益,而试图解决人类的困境,同样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
比尔·盖茨做慈善,着力点亦特别。今年达沃斯论坛上,群贤毕至,比尔·盖茨发表演讲,声音飘忽,话语坚定,他准备创新现有的资本主义,改善机制,使其为穷人服务。他的演讲,上有亚当·斯密的理论,下有世行、摩托罗拉、GAP的实践。高手出招,点到为止,但仔细研究他的演讲,其逻辑十分简单,即,企业不仅需要利润激励,也需要“recognition”激励。往简单里说,就像管理学教授经常教导的那样,公司员工不完全是为了金钱工作,更为成就感工作,就像以前的领导经常教导艰难糊口的我们,发多少薪水并不重要,因为“待遇固可留人,但更重要的还是事业留人”。盖茨的话可如此总结表达,如果把企业当作一个人,除了金钱的激励,当然还可以用荣誉感、成就感、使命感来激励,而为穷人服务,当然是荣誉、是成就,是使命。
这话就说自个儿说圆了。比尔·盖茨创下微软,已经名垂青史,人生在世,就此一件,足可以骄傲地见上帝了。但是事业的顶峰,高不胜寒,他成名太早,年纪尚轻,只得继续前进,离开商业王国,放眼人类大历史,便无可避免地进入终极关怀的圈套,就像爱因斯坦年少成名,最后不断求证“大统一”理论,牛顿青春得意,最终要去找上帝的住所。
财务自由了,大富大贵了,无需每天为面包奔波了,人生开始不一样。有了金钱作垫脚,有的人夜夜笙歌偶尔烧钱赛阔,有的人澳门赌罢再飞拉斯维加斯,有的人妻妾成群的同时妻离子散,但是有些人,功成名就,一切不再有趣,开始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真正考虑为人民服务了。李连杰从人心入手普渡众生,Google推动绿色产业解救人类,比尔·盖茨拿资本主义的体制文化开刀,希望世界从此美好。对于这些人来说,慈善不仅仅是眼前的悲苦,而是人类未来的黑暗和光明。
也许他们只是在江湖上闯下名头,一时站高看远,开始学习所有历史伟人,关怀人类前途;也许他们只是人生到了无聊的顶点,需要更大的事业;也许他们的人生有了金钱地位的保障,开始考虑身前身后名,活得更有历史感,但是,其中的理想主义精神,却不因此逊色半分。我们看到太多过于务实的慈善,把慈善当作营销的一部分,当作沽名的一部分,当作施舍的一部分,却太少悲天悯人的情怀,把公益当作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故事。比尔·盖茨、李连杰、拉里·佩吉、谢尔盖·布林……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他们知道,人生的幸福之道,恰恰在于帮助他人。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一个人本质上会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
11.学生的职责和使命 篇十一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摘要】
时代不断的发展,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全新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开创 21 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复兴
大学生
责任
使命 【正
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也是一个历尽沧桑、饱经磨难的民族。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勇敢、聪明、善良著称于世,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经过 60 多年改革发展,中国已经从贫穷落后的封建国家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国家的发展深深鼓舞着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生逢盛世,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亲历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将永远铭记青春的责任和时代的重托,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光荣地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以不懈的奋斗书写无悔青春,勇担时代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2012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回顾20 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并且为其自强、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20世纪中,“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安响乐中的一部激越雄浑、壮丽辉煌的青春乐章。这是中国青年可以自豪的光荣历史,也是鞭策21世纪中国青年再创佳绩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③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新精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肩上,需要青年一代为此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们所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对自身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之能够成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当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朝着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势力。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要在各自承担的角色和岗位上刻苦锻炼、顽强拼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从现在起到 21 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 100 周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世界各国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⑤其次,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21 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成长的不竭源泉。大学生应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瞄准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后,必须树立远大理想,有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十分艰巨。大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年轻的共产党人就是靠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怕死、不怕苦,硬要走出一条光明之路来。和平时期也是一样,世界各国,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不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也没有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靠一代一代人的前仆后继、牺牲奉献取得成功的。总之,民族复兴大业召唤省当代中国青年,寄希望于当代中国青年。广大大学生应自觉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开拓进取,矢志不渝地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进。
青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遐想和憧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道路,对青年一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青年大学生应当思考与领悟:在充满挑战和大有希望的新世纪,坚定信仰,执着追求,努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而不懈奋斗,是人生的正确选择。
【学生的职责和使命】推荐阅读:
财务部门的使命与职责09-30
学生会礼仪部的职责11-06
学生干事职责09-27
学生会主席职责时间09-27
团委学生干部岗位工作职责06-23
学生公寓辅导员职责08-21
学生处各岗位职责09-07
大学生班委岗位职责09-22
小学生班级值日生职责07-05
学生公寓学院值班人员职责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