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400字观后感(14篇)
1.唐山大地震的400字观后感 篇一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唐山大地震》这部票房很高的电影,导演是冯小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1976年7月28日,有一家四口,他们住在唐山市。在这一天的晚上,人们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房子摇晃。爸爸被压死,妈妈逃了出来,和人们一起挖出了姐姐和弟弟。妈妈见姐姐纹丝不动,以为她死了,放声大哭。弟弟被救活了,但是他的一只手因为被石头压得太久而失去了,变成了残疾人。弟弟在学校读完高中,却考不上大学,去工作了。姐姐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军人夫妇收养了。弟弟和姐姐都长大了,姐姐读完大学之后,嫁到美国。在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中,和家人意外地团聚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了解到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灾难之一。大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破坏起来威力无比。人们失去亲人的痛苦,令人同情。虽然灾难是令人痛苦的,但是灾后人们团结起来,还是可以让受灾的人们感到温暖的。
看这部电影,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希望大家有时间去看《唐山大地震》这部激动人心的电影。
2.唐山大地震的400字观后感 篇二
《唐山大地震》票房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功不可没。无论是饰演母亲的徐帆、饰演姐姐的张静初, 还是饰演养父的陈道明,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徐帆饰演在大地震中失去丈夫的单身母亲李元妮。一出场就面临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艰难抉择……当以为已经遇难、32年来一直祭奠的女儿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 没有预料中的相拥而泣, 已经步履蹒跚的母亲跪到女儿面前!徐帆精湛的演技像一颗颗催泪弹, 一次又一次地引爆观众的泪腺。
徐帆的丈夫、本片的导演冯小刚也曾经毫不掩饰地赞扬徐帆在片中的完美表现, 他说:“我认为演员要和她最有缘分的角色相遇, 李元妮这个角色和徐帆就有这个缘分。每一个演员可能都在等这么个角色, 徐帆就是正好赶上了, 她这个烟花就被点燃了。我认为目前为止徐帆演得最好的角色就是《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 已经达到人戏不分的境界。从导演角度来看, 很难再有其他演员在这个角色上能够替代徐帆, 非她莫属。”
张静初在片中饰演的姐姐方登也给人惊喜。她32年的故事看似波澜不惊, 实际上恰恰是一个普通人哀痛隐忍的过程, 她被母亲抛弃、被继母怀疑、被男友背叛, 她默默承受, 她的生命中没有大痛, 因为她都将痛藏在心里, 直到与母亲尽释前嫌, 才真正地情感迸发。张静初很好地拿捏了表演的分寸, 几场戏, 她对陈道明、对徐帆, 都是无声泪下, 节制, 不煽情, 不矫情, 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坚韧。
3.解构《唐山大地震》 篇三
《唐山大地震》将一个普通家庭大灾难后32年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在大银幕上,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与发展,始终不变的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家庭观念,无论再大的灾难也不能摧毁。在冯小刚看来,《唐山大地震》是不是“史诗电影”并不重要,他说:“史诗电影说得多了,观众就麻木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史诗,但是我记录了这样一个家庭,他们的灾难和重聚。地震可以摧毁房屋,但这些都可以恢复重建,但对人内心的伤害是没办法重建的,这种伤害一直伴随着受害者,直到他们走进坟墓。这个电影,更准确地说,是小说《余震》,说的是亲情力量。”
主题篇—— 大时代下的人性
对于灾难片来说,其实套路大多只有一个,即宏大背景加小人物命运,此招屡试不爽,曾经赚了全球眼泪的《泰坦尼克号》如此,现在吓得全世界人民都“想开了”的《2012》亦是如此,所以这部《唐山大地震》在形式上也确实想不出什么新花招,不过灾难片本来也不是靠着形式赚钱的,主要还在于主题。
在各种主题中,难度最小的是爱情,难度最大的就是人性。一般功力稍浅之人是不敢碰“人性”这二字的,一是这个主题太宏大,又太具体,不好把握,二是稍微有些差池,就会画蛇添足,有哗众取宠之嫌。所以从中找一个平衡点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唐山大地震》有张翎的知名小说《余震》“撑腰”,《余震》写的不是血淋淋的伤口,而是伤疤下暗暗涌动的东西,将人性放在一个“疗伤”的容器中,无疑让《唐山大地震》这部灾难片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特质。
电影的结构基本上就是小说的结构,从地震开始,然后母亲和女儿三十二年的分离,妈妈以为女儿死了,而女儿则是不愿意再去回首灾难来临被母亲抛弃的这段往事。当然编剧并没有把精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将笔墨分散开来,既写了这样一个觉得自己被亲人遗弃的女孩,也写了失去女儿和丈夫的这个母亲对儿子的感觉,还有儿子对母亲的特殊感情。一条线延伸出的三条线,更加丰厚和全面地折射了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等等层面,让“疗伤”在其中慢慢地“发酵”。
当然电影的主题跟原著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张翎《余震》的主题更多地是一个女孩,因为妈妈的选择,造成的一种心灵的伤害,和她怎么去修复。注重表达地震灾难是一时的,而灾难对人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电影的主题则更关注中国人对家这个概念。这一场一场的地震,不管是唐山大地震,还是汶川地震,其实它破坏了什么呢?那就是家庭。如果你孑然一身,地震不会对你有太大影响,活就活了,死就死了,没有牵挂,但是假如你有家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唐山大地震》说的主要就是家庭,地震之后,虽然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活着的也已远走他乡,但家一直还在心里。
人物篇—— 选择与被放弃
女儿方登: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 197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地震突然来袭。为救孩子,父亲死了,女儿方登和儿子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母亲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做出的抉择……”
地震来袭的时候,最最困难的就是选择,尤其是选择自己亲人的命运的时候,不管这种选择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心境下,它一定会伤害到不被选择的一方。饰演女儿的张静初说:“在发布会上,小女孩说了一句能让所有大人都哭了的话,她说想不通为什么妈妈会选择弟弟,而不是我,我也是妈妈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创伤,你就觉得可能需要怎么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她才能够真正地忘掉。虽然整部电影演完了,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作为她这个人物我慢慢能理解一点,可是有时候乍一想我还是觉得很伤心。如果是我妈妈做了这样的决定,我不能原谅她。”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女儿方登的心路历程无疑是整部影片的一条主线,她的心理重建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难点、看点所在。“戏里面女儿跨越自己心理的坎经历过很多层面,包括汶川地震的时候她去救灾,包括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感受,还有就是她见到妈妈之后的感觉,这个一层一层往上添加,来帮她越过这个坎儿。其实也是让观众一起过这个坎儿。要大家能够相信,能够接受,在经历这么大的信任危机之后,她还可以学着去宽容,去爱她的妈妈。”张静初说。
母亲李元妮:选择是最痛苦的!
人们在关注《唐山大地震》这部戏的时候,往往容易把焦点放在劫后余生的女儿身上,而忽略了那个同样痛苦的母亲。那个被环境推入绝境而被迫做出残酷选择的母亲,才是这条脉络中最疼的一环,她一直存在于影片的背景中,没有女儿的戏那么重,那么突出,但母亲的喜怒哀乐却像空气一样一直牵绊着整部影片。
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她既是被谴责的一方,又是受同情的一方,无法想象,在一个母亲放弃自己亲生孩子之后,她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这部戏最难的就是把握李元妮是怎么过日子的。她是从地震堆里爬出来的人,对今后没有什么设想,不敢想,因为什么都没有了。丈夫没了,女儿没了,她还要带着一个残疾的儿子,就得从头做起。对于李元妮的乐观,很多人认为她是被动的,其实我理解她是再主动不过了,痛苦不一定要一天到晚都挂在脸上,她积极地活下去也是一种痛苦。我真是从这部片子中感受到了母亲是最伟大的,她的那个心啊,不管怎么样,孩子走到哪,她都是揪着心的。”饰演母亲的徐帆说。
道具篇—— 细节还原真实
冯小刚是一个喜欢用平民视角来记录时代的人,小市民群体的原生态展现,让他的影片在戏剧性之外,平添一份纪实感。正因为主角多为小市民,没有温饱的压力,又攀不上铺张的奢侈生活,冯导片中的主人公多半抱有自己的坚持与信仰。
这种感情一般在冯小刚的片子中是盡在不言中的,而这种尽在不言中,无非就是将情感物化成一种东西,通过它来传递情感,这一向是冯小刚影片中常用的伎俩。《不见不散》里象征爱情的物件是刘元送给李清的挂饰表,它是前者送给后者的告别礼物,却被后者当做鼓励自己留下的信仰加以收藏。一年后的再见面,最先映入刘元眼帘的是它,再两年的分合纠缠,它是李清身上不曾缺席的饰品,最终成了她对刘元说“我愿意”的小暗号。
自然,《唐山大地震》中也少不了这种象征意义浓郁的道具,而它就配合“家”这个主题概念串联着登场亮相。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成片,“家”的破碎是残留在每一个地震幸存者心中的隐痛。
4.唐山大地震的400字观后感 篇四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动人故事。1976年,司机方大强和李元妮,生了个龙凤胎叫方登和方达,他们过着平凡朴实的生活。而命运之神似乎和他们过不去,死神降临到他们头上。7月的晚上,大地震来了,大强和元妮在卡车上睡觉,突然车剧烈抖动,他们才知道是地震了。为了救孩子,大强被房屋压死。儿子和女儿被盖在同一盖板下,当求援人员表示只能救一个孩子时,元妮选择了就儿子。当时还清醒的女儿听到这句话,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在装满尸体的车上,方登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被人收养。32年过去了,方达做了旅行社老总,方登嫁给了老外。在一次地震中,两人作为志愿者去帮忙,相遇了。他们一起回家,妈妈抱着方登哭得昏天黑地。场面非常感人。
5.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篇五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虽然是周末,但一整天都是按照工作日作息时间过的。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后每周末我都要看一部电影。
《唐山大地震》给了我不小的震撼。人性优劣,爱恨情仇充斥了整部电影。这一切都不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因为关于人类的情感可以在任何背景下展现。最大的看点还是地震,我似乎和剧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了一次大地震。这种感觉是无法在新闻报道里体会到的。因为新闻报道再充满感情,观众和灾区的距离感也无法抹除。只有经历这样一个>故事,我才能像他们的亲人朋友一样对一次地震感同身受。
当我看到地震来了,楼里的人们不知所措,街上的人们四散奔逃时,不断有人死于地陷楼塌时,心中的紧张感让我以为自己似乎身临其境。好好的一整座城,就在那么几十秒钟,被彻底摧毁,城中的人大半死伤,本来充满希望的生命霎时变得如此脆弱。人们像蚂蚁一样被轻易杀死,大自然这时表现得实在太残酷。看着地震前的人们,平静地过着日常的生活,却全然不知死之将至,实感人生命运难料之无奈。相对那些灾难中的人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幸福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在于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那么奢侈的事情。几十秒的地震以后,命运就出现了巨大转折,永远回不去了,只能带着伤痛坚定地往前走。他们是多么坚强!这于脆弱的我们来说,又是很羡慕他们这份坚强的。
6.《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篇六
是啊,能让自己忘记危险的,也只有母亲对自己孩子深深的爱,才能做到。当李元妮得知是地震,而孩子还在家中时,她不顾一切的往家的方向跑,我想,李元妮可能在心中想着:孩子,等着,等着妈来救你们。可是老天爷捉弄着这位母亲,使李元妮刚来到家前,屋子就倒塌了。不过,在第二天早上找到了两个孩子,他们被一大块石板压着。撬弟弟这头,会压死姐姐;如果撬姐姐这头,就会压死弟弟。李元妮极度绝望,可是时间由不得她的思考和等待,如果不快些选择,两个孩子都保不住了。在别人的再三催促下,她才被逼无奈的从嘴里艰难的吐出了三个字:救弟弟。她现在可以说是心如刀绞。是啊,两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少了哪一个,她都不好受啊!
老天爷,为什么对李元妮一家如此的不公平,一而再,再而三的捉弄他们,使他们家四口变两口,让李元妮经历了两次生死离别的痛苦,你为什么要如此伤害他们?
母爱是伟大的,32年过去了,每一年每一天李元妮都想着那优秀的老公和可爱的女儿。岁月不饶人,李元妮已经块60岁了,但是她任然坚持每年去给老公和女儿烧纸钱,还在烧纸钱的时候,告诉他们家往哪里走,整整说了20年,20年啊!她都坚持下来了,这时,我想到了五个字:母爱真伟大!
可喜可贺的是,解放军在救方登时,发现方登没有死!“呼”我终于呼出了一口气原本九死一生的方登没死!真是太好了!而且,漂亮的方登被一解放军夫妇收养了。
不久,由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方达和方登都去救援,两个见面并相认了,汶川大地震后,两人一起去见母亲——李元妮。在路上,方达跟方登说了李元妮在这32年里有多么想她,方登听了,泣不成声……
7.唐山大地震的400字观后感 篇七
1976年7月28日,唐山无数钟表的指针永远定格在了3时42分53.8秒。死神的手腕紧紧扼住这座城市,残暴地蹂躏了23秒。之后,大地一片死寂,活的气息从这里被完全抽离。
200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日。旅居加拿大的女作家张翎在众多资料中,试图寻找与当年那段往事的联系。
在搜索的过程中,她似乎远远望见一些被称为地震孤儿的孩子:一个女孩,领着她幼小的弟妹,踩着结了冰嘎啦作响的尸袋,寻找被迁葬的母亲尸体;还有那群坐在开往石家庄育红学校的火车厢里的孩子们。
“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就是要坚强。”张翎说,“‘坚强啊,坚强。’那些孩子被大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劝说着,他们的眼泪在半是麻木半是羞愧中如同沙漠中的细泉似地干涸了。当载着他们的火车终于抵达为他们精心预备的校舍时,他们在老师和护工的拥抱之中走上了汇报演出的舞台。他们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两眼干涸却面带笑容地高喊着盛行的口号,而他们的校长却承受不了这样的笑颜,昏倒在舞台之下。”
张翎记得,在众多资料中,孩子们的后来,被一些简单的句子所概括。“……成为某某企业的技术骨干”;“……以优异成绩考入某某大学”;“……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可张翎偏偏不肯接受这样的安慰,她固执地认为一定还有一些东西,一些关于地震之后的“后来”,在岁月和人们善良的愿望中被过滤了。
那些未知的“后来”给了女作家灵感。2006年,她完成中篇小说《余震》。而今,小说被导演冯小刚改编成电影《唐山大地震》,7月22日全线上映。
伤疤下,有些东西暗暗涌动
张翎并没有亲历过唐山大地震。1976年的唐山离她生活的温州很远。北方的消息传到江南小城时,剩下的是意义模糊的数字和一些高昂的口号。“我也曾为那些数字伤痛过,可那却是山高海远的伤痛,并无切肤的感觉。” 张翎说。
真正让张翎“疼痛”的,正是她在30年后通过往日资料,远远望见的那些孩子。其中一个故事尤其触动了她:一个男孩,在截肢手术醒来后,怯怯地对护士说:“阿姨,我手痒。” 护士给他仍在的那只手臂挠痒,孩子说:“阿姨,是另外那只。”
“我想天灾带给建筑物乃至地貌的摧毁和改变,终究会平复。而在人们的心灵上刮擦出的血,也许会在时间的严密包裹下,暗暗渗流得更久,更久。”张翎说,她不想写血淋淋的伤口,而是写结痂的伤疤下,暗暗涌动的东西。
于是,她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王小灯是一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作家,常年焦虑失眠,多次企图自杀,她来到了一家心理诊所,在医师的引导下学习哭泣与倾诉。30年前唐山地震那天的经历开始复活:王小灯与弟弟小达一起被掩埋在废墟下,一根房梁悬在二人头顶,撬起一端,另一端的人就会被永埋地下,王小灯在瓦砾下听到妈妈李元妮向救援者说“救弟弟”……众人都以为王小灯早已不在人世,但她却活了下来,她被收养、成长、上大学、出国,但心里的伤痛却日益刻骨,余震不止。
书中最“揪心”的情节,莫过于王小灯母亲的“两难选择”。张翎说,这个构思,来自她查阅资料时,看到的一个细节:两个年轻女孩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之下,营救人员撬这头水泥板,那头的女孩就会被挤疼。两个女孩在那种时候依旧唱歌彼此鼓励,叫营救人员在救自己的时候“轻一点”,不要伤着另一个女孩。
从小说家的角度来说,张翎认为,女性灾后的生存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更多的故事性。女人是一条细线,可以被生活拉扯到无限的细长,却似乎很难被彻底扯断。于是,她决定让小灯成为灾难中那个“被遗弃者”。
但这又并非全部原因。“尽管母亲先前说过‘闺女是妈妈的贴身棉袄’,而当她被天灾逼到极限时,她还是选择了救儿子。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男丁的重视,另外,我想说的是,在大自然的突兀发怒中,人被推到了极限。这个‘人’,男女是浑然一体的。在这种时刻,残酷和力量同时展现。”
《余震》是部让张翎写得很“疼”的小说。小灯被埋在地下,是疼的开始,但那只是肉体的疼。后面三十年一直都是一种心灵的疼。她的疼痛像一个球滚在世界上,滚过岁月,又沾染了其他的疼:继父给她的,丈夫和女儿给她的。“她一直没有从7岁的回忆中间苏醒过来,她被包裹在一种对世界极端疏隔的情绪里行走,她跟周围任何一个人的关系都是不正常的。”
小说写到结尾时,张翎哭了。所以她安排成年后的王小灯回到唐山。母女隔着一层楼,似乎见了,似乎没见。之后,小灯给她的心理医生发了一封信,说:“我终于打开了那些窗。”
张翎或许认为,“并不是所有苦难都能成就一个人。有的时候,苦难可以把人打倒,永远让人站不起来。”但她还是在小说结尾扔给了自己一剂安慰药。“我愿意这个世界上有一片哪怕是稀薄的希望,让你走过漫长的隧道时能依稀看见前面有一点光亮。”
本能的爱,消解所有矛盾
张翎笔下稀薄的亮光,到了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被加入了更多暖色。
导演冯小刚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从他自身价值观看,经历过灾难的人,很可能把伤痛一直带到坟墓中,弥合很难。但他希望一部主流价值观的电影,可以唤醒人对善、对爱的渴望,表现出人性中最温暖最柔软的东西。
找寻温暖的工作,落到了编剧苏小卫手中。苏小卫之前作品《那山,那人,那狗》、《暖》、《赢家》……,虽带股淡淡的忧伤,但不失温暖情绪弥漫。
苏小卫的“暖”,来自她对人的积极看法。在她看来,“心结解开”始终都是人们最美好的愿望,而心灵的愈合一是靠大家互相抚慰,一是自我疗伤,还有就是等待时间去弥合。
苏小卫接手创作后,冯小刚和制片方“华谊兄弟”找她聊过,希望这是个格局大的情感故事;一个能引起所有人共鸣的温暖的情感故事。
改编后,《唐山大地震》中最温暖的地方莫过于结尾:女儿32年后重回到唐山,并非“似乎见了,似乎没见”的悬念,而是进屋看到一盆凉水,里面盛满西红柿——地震那晚,母亲把唯一的西红柿留给了弟弟,许诺明天买给她吃,而今履行承诺,已隔32年。当祭奠了多年的女儿来到眼前,母亲一点不陌生:“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30多年没有个信。”说着,步履蹒跚的她突然向女儿跪下,母女冰释前嫌。
苏小卫说,为原著增加“暖”色调,她找的出口是“家”与“亲情”。“中国人最注重家庭。地震就是在破坏家庭。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让那么多家庭在几秒钟就不存在了。”在苏小卫看来,那个硬的、冷的、捂不热的女儿,越是决绝地不与母亲相见,越是表明她对母亲当初选择的不释怀,而不释怀的根源就是中国人对家庭的那种执著。
一个家庭的爱恨离愁成了电影主线,也是剧中人一切痛苦的原罪。但中国人对“家”是有种“老讲究”的,源自亲情的最本能的爱,或许是消解痛苦的唯一良药。
电影中,“家”的概念不仅体现在“母亲、女孩、弟弟”这三个人间,也体现在女孩与养父母的种种关系上。其中,女孩的养父王德清在电影中的形象被彻底改变。小说中他是工厂的财务人员,女孩长大后,他曾对养女有过隐形性骚扰,致使女孩心灵的创伤不断加大。在电影中,养父不仅身份变为军人,另外,性骚扰等灰色因子均被拿掉,变成了一位典型的慈父。片中有这样一段:女孩成人后,未婚先孕,继而退学,养父把她的男友揍了一顿,随后迅速衰老。当消失多年的女儿携自己女儿回养父家时,养父悲喜交加地说:“这些年你上哪去了,我天天担心。”
父女俩没有血缘,但亲情高于血缘。亲情的温暖,成了医治受伤心灵的良方。
在张翎写作《余震》时,还没有汶川地震,但它在《唐山大地震》筹备期间发生了,苏小卫觉得,这没法回避,正好有了一头一尾。片中,汶川大地震,分隔多年的姐弟俩分别赶赴抗震第一线,弟弟这才知道姐姐还在人间,于是,引出了姐姐回家的剧情。而姐姐在近乎重演的历史面前,才真正触摸到当年的疼,理解母亲曾经的决定。
在苏小卫看来,“主流大片应涵盖时代记忆,唐山已经很远了,但是汶川、玉树的很多经历和经验,尤其那种记忆的重现,是《唐山大地震》出现的时机。”
至于原著作者张翎,汶川发生地震时,她从多伦多的电视节目里看到那些令人心碎的画面后,感觉自己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又一群地震孤儿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庆幸的是,这一次‘心理辅导’的话题被许多人提了出来。” 张翎感慨说。
8.《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000字 篇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想起你以前不计其数的说我,那都是过去了,我已淡忘?远去他乡。在和我们捉迷藏的小星星,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这就是我想对母亲说的;而是把喝奶茶的声音吸得很响,以此给他一点警告。姑娘一边玩弄着自己的指甲,一边不屑的说道:“这都夜里了,你还拽着高价不放,便宜点儿,贵了拉倒。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和平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很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的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这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圆圆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什么样?是那个红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样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画着人民储蓄的标志。工商银行,你作为赞助商,花了那么多钱,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谱一点?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方达96年有钱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
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CN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CN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CN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9.《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00字 篇九
生活中的伤痛是没有彩排的,你觉得你是有准备的,但当它来临时,一样会仓促茫然,心痛不忍,就像大多数人都知道人生的尽头是死亡,却仍然痴心妄想自己会是个例外。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准备过了,不像大地震,成千上万的鲜活的生命,在刹那间凝固。那种“没了”的感觉,就像上天跟你开了个特大的玩笑,然后你突然间明白那玩笑是绝对的严肃与真实的一样,你没有办法跟人商讨,也不可能商讨。
七八年前,我的二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告别的,他被人骗了很多钱,这么聪明的要强的一个人,就想不开了,跳江自杀了。当是我正在上班的途中的公交车上,听人讲这个消息,大脑立刻一片空白,接着眼泪就无声的哗哗的流下来,车子乘过头了还呆坐在位置上。二伯的尸体到最后都没有捞到,他的坟是空的,所以到现在我都一直有个盼头,希望他还活着,像很多电影小说里那样,活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年后突然醒悟了就回来了。以至在梦里老见到他回来,向我们说“对不起”。
“对不起”,有时侯听起来简单,说起来困难。就如影片《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在经历了很多磨难之后终于明白,妈妈在当时有多么的难以抉择,妈妈也一样的爱她,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三十多年来,妈妈一直活在愧疚中,一直活在废墟上。“对不起,妈妈。妈妈,对不起。”多年来的恨在刹那间瓦解,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自责。
很多时候死去的人,对于活着亲人来说永远是种伤痛。所以,那些看上去非常大的“灾难”,可能对于我们的影响还不如那些无形的、不为人所知的“灾难”大。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上的伤口愈合起来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摆脱心灵的情结与桎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任何一个人都会有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人能预料到,苦难或灾难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有时候,它往往在人们最无提防的时候,突然间来临,让你措手不及。影片描述的是大地震中的人和事,但那些情感何尝又不是最普通,最真实,最深刻的,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能在其中触及自己的一些隐痛。难怪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震的不是房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冯小刚会火,因为他懂。
10.从《唐山大地震》里看“原谅” 篇十
心理学指出,人们拒绝原谅对方,其一是潜意识里觉得一旦原谅了对方,就等于说对方是正确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合理的。其二,害怕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例如:明明你和妻子约定在某地见面,没想到超过一刻钟了,却还不见人影。若你心想:“她又迟到了,真是不尊重我”,你便会觉得生气。过了一刻钟,人还是没来,你便想:“是不是当初我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唉!当初该说得更清楚一点才对……”此时你觉得懊恼。又过了一刻钟,对方还是没有来,你可能会想:“她是不是出了车祸?”此时你觉得忧虑、着急。最后,当妻子平安出现时,你立即觉得松了一口气,但紧接而来的,是各种交织复杂的情绪。若妻子的迟到有个不寻常的理由,例如公共汽车出事而她幸好没有受伤,你不但感到释怀,还会觉得庆幸。如果你认为妻子迟到只是个借口,则会感到愤怒,忍不住会抱怨责备她。
从生气、自责、担忧、高兴、愤怒,你的思维影响了你的情绪,思维改变了,情绪也会跟着改变。若要厘清心中不断涌现的负面情绪,除了设法疏导、发泄这些怒气之外,还应借着沟通,寻找出来引发这些情绪的诱因。当你改变原来的判断,怀恨哀怨的情绪自然会消失。这点就像《唐山大地震》中女儿终于与母亲相认,得知母亲不是“重男轻女、不要自己”,而是形势所迫,最终释怀一样。
以上述妻子迟到的例子来说,当你把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想法,用成熟的态度对妻子表明后,如果妻子诚心道了歉,并且日后行为确实有改进,你的怒气就会自然消失。如果妻子一点悔意都没有,那么你在表达了情绪和想法后,就要成熟地接受这个不愉快的事实,把精力用到较有意义之处。生活中充满了不完美,人要懂得“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并能分辨“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你可以这样想:“妻子行事拖拉是她的问题。在这件小事放过她,并不代表我吃了亏。若能原谅她,代表我成熟了,何况真正吃亏的是她自己。为这种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懊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以上想法不是自我安慰。因为,人永远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无法不许别人使自己难受。世上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能触动我们的心理平衡。但人有选择思想、控制情绪的能力,实在不必让已经发生的事主宰自己的情绪反应。不愿轻易放过别人而长久心怀不满,到最后真正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且每个人心理平衡,应由自己负责改变,不该把过错推给亲人或其他在童年时曾伤害我们的人。许多时候,别人伤害我们是无意的,有些时候,别人让我们伤心,是因为他们不够成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何况我们在不成熟时,也伤了许多人的心。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很难说是谁的错。这本不是個完美的世界,诿过与报复,均于事无补,只会消耗本来可用来成长的精力,反而延迟了我们适应的时间。
在一部电影中看出积极的力量,才是有意义的。
11.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0字 篇十一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一个真正的唐山大地震。在这场人类地震史上最为大的大地震中,有242769人遇难死亡,有164851人伤残。
这本书中,有一部分都是生还者的口供。有一个人我最佩服,名叫卢桂兰。她在废墟中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情况下活了13天,是个奇迹!她渴时喝尿,饿时吃土,就这样活了13天。还有一只苍蝇跟她做伴。
1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50字 篇十二
今天我一个人在家中闷得无聊。听说在暑假中有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而且有很多人看,有的还哭了,因为我打开电脑开始观看。
的确,在我看这部电影时,几次都让我潸然泪下。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妈妈失去了她的丈夫,而她的双胞胎儿女又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妈妈跪求着其他人救她的孩子,但她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可以救一个的抉择,当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的时候,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最终,在万难中她做出了一个决定:救弟弟!当姐姐听到这句话时,一颗眼泪禁不住落了下来。也就是这句话,让姐姐恨了母亲32年。但是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32年过去了,我国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姐弟俩意外重逢,而姐姐经过一番心里的挣扎后,也理解了母亲的苦心,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团圆。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时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最后,我由衷的感觉到:活着真好。
1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00字 篇十三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看完《唐山大地震》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却是经历过灾难,体会生死离别后发自内心的一句。在观影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内心问自己,短短23秒,刚才还和自己谈笑风生的朋友,山盟海誓的恋人,调皮可爱的孩子······转眼间一切印入眼帘满目疮痍,他们都掩埋在一片废墟之下。试问自己,我能和那位母亲一样那么的坚强吗。
说影评不敢当还不如说是我个人的观后感,先说下戏里的几位主角。《唐山大地震》是一枚催泪弹,因为我体会到了它的威力,它很煽情,但却不做作,感情戏自然而流畅,徐帆的功底有目共睹,在这部电影我很认可,相当不错。把一位70年代的一位母亲演的真实到位,立体生动。甚至在电影的生活戏,元妮对方达所做所说中我甚至能看到我老妈的影子。不由自主的感动到泪眼花花,徐帆真的很合适演元妮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她撑起了这部电影的灵魂。题外话,今年徐帆能拿奖拿到手软。
张国强戏不多,但是一如既往的自然,不过没有对亲生父亲这个角色做过多的演绎,这估计也是剧本的关系。但是他为了救自己的老婆,牺牲了自己,换来这个女人用30多年的青春去坚持她对自己男人的忠贞。这点我想会让很多人感动。
不得不说下陈道明,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我很喜欢用儒雅,淡定一类词去形容他,看到他的眼神我觉得他就是大陆的.梁朝伟,并非比较他们俩谁高谁低,只是我是这么认为,他们一样演戏超一流。《唐山大地震》里面他演的后爸温柔,细腻,给人温暖又不失男人的刚烈和气度!他对孩子的脾性的理解,以及后来对方登未婚先孕的包容。中年丧妻,老年的孤独,一个步履蹒跚,瘦弱却坚强的老人跃然眼前。陈道明,戏里戏外,始终散发着味道,让人着迷。经典镜头:一位军人,流血不流泪,但是在重症病房外看着里面妻子与女儿最后的温馨,独自一人强忍着悲痛,抽搐肩膀,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却泪如泉涌,这一幕让我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因为我也已经泪流满面······(《我脑中的橡皮擦》女主角失忆后,送自己恋人出门上班,嘴里却说着她原来男人的名字,男人含着泪笑着出门,倚在门上的那幕)
两个孩子,尤其是那个小姑娘,演的真好!漂亮的孩子!
张静初有所突破,李晨演的出彩,群众演员很敬业!
再来说下电影本身吧,报道上说《唐山大地震》的特效投资比都要大,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特效做的还不够好,很多镜头都不是特别真实,瑕疵也有。但是我们得知道,《唐山大地震》并不是一部灾难片,是一部感情戏。3000万的特效投资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效果,不要去苛求显示的效果,只要在电影的过程中起到效果就足够了。起码电影开头的那15分钟,紫色的天,昏暗的坏境,混乱的镜头,嘶声厉喊,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还是让人汗毛耸立,相当震撼。
介于很多人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剧情就不怎么说了,但是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剧情流畅,感情煽情不做作,还不失温馨。眼泪爆点有好几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时也承认电影有瑕疵,但肯定是瑕不掩瑜。这是部好电影,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必须的,中国电影界难得出的一部好片子。
14.《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篇十四
1976年唐山大地震打乱了元妮一家的平静,她的丈夫为了救孩子死了,而她那两个年幼的孩子方达和方登被石板压到,正生命垂危,已经失去理智的她在石板边不停地喊叫着:“两个孩子都要救。”可事实是残酷的,一块石板压着两个孩子,他们之间只能选一个,被迫无奈的元妮选择了救弟弟。原本在石板下用石头敲击地板的方登听到这话,没在了声响,彻底地绝望了。后来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过来,被一个军人收养了,从此姐弟俩天各一方,直到32年汶川大地震后,他们在救援时相认了,一家团聚。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泪水在眼球里打转,唐山大地震那23秒使得元妮一家支离破碎,一开始我正对她感到不解,为什么不救方登,觉得她不爱方登,后来我为她感到骄傲,在这32年以来,元妮时时刻刻都记着她的女儿,年年烧纸都不忘跟他们唠叨,当方达给她买了大房子,她也不去住,对方登充满了悔意,就连她爱吃的西经柿都没有忘记,作业本和书包都好好珍藏,这个母样真是伟大,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为此佩服这个伟大的母亲。
【唐山大地震的400字观后感】推荐阅读: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400字09-05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1400字11-11
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50字11-11
小学唐山的作文:唐山大地震有感450字08-25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07-07
唐山大地震电影个人观后感10-28
唐山大地震作文06-21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11-07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07-21
《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