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精选18篇)
1.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一
浅析OLED照明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近来,由于LED照明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LED产品性能的极大提高以及新特性的不断涌现,例如,通过LED侧发光也能够开发出效果比较好的平面照明产品,而且产品轻薄,价格相对较低,特别是结合远程荧光粉技术能够开发出性能很高的导光板类型LED发光面板,那么是不是意味着OLED照明技术和产品没有发展机遇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OLED照明技术和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在于其具有高的光品质的同时,在灯具设计和开发商具有极大的自由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人们对照明产品的固有印象,更大程度上让照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镜面OLED照明系统、半透明的OLED照明灯具、柔性可贴敷的照明产品等。即使在普通的面照明领域,OLED也将不断取代导光型LED产品。
与LED照明市场相比,由于OLED器件本身固有的特性,使得OLED照明市场呈现出一些不同的产业特征。德士尼(DSNYLED)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根据参与的各大OLED照明厂家的报告,现在OLED整体家居照明市场在不断的成熟,中小规模的产品已经在特定的市场上流行起来,例如,生产OLED照明面板的厂家越来越多,产业链的轮廓在不断清晰化。
目前,整个OLED照明的产业链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在产业链的上游是各材料和元件的供应商,如有机半导体材料、电极材料、基板材料、光提取材料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基板供应商很可能将整合电极材料和光提取材料与基板一体,提供完整的基板方案给中游的面板制造商,在国外,已经有玻璃生产上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基于玻璃衬底开发了一整套集电极和光提取于一体的方案,这样做不但简化了工序,也能够降低成本。
而在中游的面板制造领域,由于OLED器件使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天然对环境耐受力比较低,这样OLED面板制造商将面板制造与封装集成到一起,最总提供封装好的面板。这一点将于LED照明行业有很大的不同,LED照明行业很大程度上芯片制造商和封装厂是分开的,互相是独立的工序,这一点将很难在OLED照明行业中看到。
而在OLED照明产业的下游,将是光源和灯具生产商,基于封装好的OLED照明面板,根据不同照明领域的要求,进行相应光源和灯具的最终开发。因此德士尼可以推断,OLED照明产业的链条将比LED照明产业链更短一些,行业的整合能力更强一些。
随着光效、寿命、生产成本的不断完善,以及OLED照明面板自身具有的特性,未来的态势很可能是LED与OLED照明技术共同存在,并行发展、满足不同的照明应用需求。
2.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二
关键词:模具制造,特点,发展方向,研究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基础工业。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它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模具工业的薄弱将严重影响工业产品造型的变化和新产品的开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具制造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发低成本、短周期、高质量的新型快速模具产品,并将其迅速推向市场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传统与现代制模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代模具的实际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析。
1 传统与现代制模技术的特点对比分析
1.1 传统制模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制模技术大都是依据样模(母模)采用拷贝的方式(如铸造、喷涂、电铸、复合材料浇注等)或者是通过机加工的方法来制造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凸、凹模或横腔、模芯)。因此样模(母模)就成为模具制造的关键,样模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模具精度。传统的样模制作方法大都是采用原件改制或人工敲制、手工刻制,工艺落后,精度很低,制造周期长,直接影响了模具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因此人们常常认为模具制作精度低、生产周期长,只能应用于精度要求较低和批量少的生产场合。因此如何缩短样模周期,提高样模的精度,已成为制模技术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也是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1.2 现代模具制造的特点
现在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基础的高新技术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专用工模具、塑料成型新技术与新设备、逆向工程工艺及成套设备、快速原型制造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例如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获取传统测量工具无法得到的产品数据,快速准确地完成三维建模,为后续处理提供电子数据;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设备,用分层实体堆积等方法将复杂的CAD模型转化为实物,使模具和产品的设计、评价与制造周期大大缩短。企业能因此快速抢占市场取得竞争优势。所以现代化工业中基于逆向工程快速成型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的发展必将对整个工业界产生重大影响。现代模具制造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高精度、高生产率、长寿命和结构复杂。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型腔要求也日益复杂。若采用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不仅成本高、生产率低,而且很难保证模具的质量要求。传统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模具的要求。因此研制和开发新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势在必行。快速模具制造RT(Rapid Tooling)技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发展的,并且在现代模具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现代模具制造的发展方向研究
随着现代模具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也从单纯的实用型向多功能、美观性、安全性及高品质量等方向发展,这也对模具行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发展模式。在未来模具制造的发展呈如下趋势:
2.1 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2.1.1 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
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以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从而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达到实现最佳效益的目的。如英国Delcam公司的系列化软件就包括了曲面/实体几何造型、复杂型体工程制图、工业设计高级渲染、塑料模设计专家系统、复杂型体CAM、艺术造型及雕刻自动编程系统、逆向工程系统及复杂型体在线测量系统等。集成化程度较高的软件还包括Pro/ENGINEER、UG等。
2.1.2 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三维化
传统的二维模具结构设计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和集成化技术要求。模具设计、分析、制造的三维化、无纸化,要求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所采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产品结构的CAE分析、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成型过程模拟及信息的管理与共享。如Cimatran公司的Mold expert Delcam及日立造船的Space-E/mold均是3D专业注塑模设计软件,可以进行交互式3D型腔、型芯设计、模架配置及典型结构设计。澳大利亚Mold flow公司的三维真实感流动模拟软件Mold flow Advisers已经受到用户广泛的好评和应用。国内有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同类软件HSC3D4.5F及郑州工业大学的Z-mold软件。面向制造、基于知识的智能化功能是衡量模具软件先进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如Cimatron公司的注塑模专家软件,能根据脱模方向自动产生分型线和分型面,生成与制品相对应的型芯和型腔,实现模架零件的全相关,自动产生材料明细表和供NC加工的钻孔表格,并能进行智能化加工参数设定、加工结果校验等。
2.1.3 模具软件应用的网络化趋势
随着模具在企业竞争、合作、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使得在模具行业应用虚拟设计、敏捷制造技术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2.2 快速制模技术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与传统模具加工技术相比快速制模技术具有制模周期短、成本较低的特点,精度和寿命又能满足生产需求,是综合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模具制造技术。具体主要有以下一些技术。(1)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2)表面成型制模技术。(3)浇铸成型制模技术。(4)冷挤压及超塑成型制模技术。(5)无模多点成型技术。(6)KEVRON钢带冲裁落料制模技术。(7)模具毛坯快速制造技术。(8)其它方面技术。
2.3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发展迅速
模具工业要上水平材料应用是关键。因选材和用材不当致使模具过早失效大约占失效模具的45%以上。在模具材料方面,常用冷作模具钢有CrWMn、Cr12、Cr12MoV和W6Mo5Cr4V2火焰淬火钢(如日本的AUX2、SX105V(7CrSiMnMoV)等;常用新型热作模具钢有美国H13、瑞典QR080M、QR090SUPREME等;常用塑料模具用钢有预硬钢(如美国P20)、时效硬化型钢(如美国P21、日本NAK55等)、热处理硬化型钢(如美国D2日本PD613、PD555、瑞典一胜白136等)、粉末模具钢(如日本KAD18和KAS440)等;覆盖件拉延模常用HT300、QT60-2、Mo-Cr、Mo-V铸铁等大型模架用HT250。多任务位精密冲模常采用钢结硬质合金及硬质合金YG20等。在模具表面处理方面,其主要趋势是:由渗入单一元素向多元素共渗、复合渗(如TD法)发展;由一般扩散向CVD、PVD、PCVD、离子渗入、离子注入等方向发展;可采用的镀膜有:TiC、TiN、TiCN、TiAlN、CrN、Cr7C3、W2C等,同时热处理手段由大气热处理向真空热处理发展。另外目前对激光强化、辉光离子氮化技术及电镀(刷镀)防腐强化等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
2.4 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逐步得到了认同并将进一步发展
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逐步得到了认同。在成型工艺方面,由于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约原料,因此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发展很快。许多塑料模具厂所生产的模具一半以上采用了热流道技术,有的厂家使用率达7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因此热流道技术的应用将会迅速发展,“气辅”模具及高压注射成型工艺将得到较快的发展。这类模具要求刚性好、耐高压,特别是模具的型腔应淬火,浇口密封性好,模温能准确控制,所以对模具钢性能要有较高的工艺性要求等。另一方面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具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模具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生产、管理理念与模式。具体主要有:适应模具单件生产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团队精神精益生产;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哲理;广泛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的分工协作生产模式;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
2.5 模具日趋大型化且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一模多腔”和“多功能复合模具”的制造方式,使得模具结构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由于人们对产品的外观及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精密冲压模具的制造精度从一般为5mm精度向2~3mm甚至1微米精度方向发展。注塑零件也随着材料技术发展、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也从普通注塑向精密注塑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涤尘,宋放之,现代模具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李伟光,现代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三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H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81-0208-01
1现代机械制造的技术特点
1)制造的系统化。从系统化的角度看,机械制造过程是一个相对的离散的过程,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每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因此从机械制造的角度看,每个环节都需要达到一个特定的加工目标,即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使得机械设备、零件具备不同的使用性能。因此可以将机械制造的过程看做是一个系统,此种概念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感应技术等不断的发展,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系统化模式更加的鲜明。先进的控制管理和组合技术将机械制造技术统一到一个加工体系中,即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对机械加工的过程,同时物流、信息流等也在此完成了交互和转换,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模式。
2)综合管理特征明显。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加工过程,在系统化突出的情况下,其过程的管理也成为了决定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單纯的技术性的掌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需求,将技术、人员、管理融合起来的生产体系才能适应当前对机械制造技术的需求。而其中管理的要素更是成为了全面控制的核心。这里的管理要素也不仅仅局限在制度层面下,而更多的是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生产技术组合等的管理,此种管理更像是一种协调性质的组合与控制,即将关系到所有生产技术的要素有机的协调和组合起来,使之能够发挥更加高的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层面的生产效果。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系统的优化管理模式,其涉及的内容更包括了:产品设计、生产线设计、人员调度、人员培训、市场反馈分析等等,此种管理特征的明显化,是对市场与技术的结合。
3)多学科的高度融合。生产和技术发展推动了技术工艺的不断更新,此种更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加工技术上的发展,而是在机械制造中引入了更多的专业和学科种类,这些专业和学科对帮助机械制造技术达到市场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种高度的融合逐渐将某些技术界限打破,使得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更加的集成化、系统化,并在各种集成和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机械制造技术的科学体系,此种体系是高度融合的多元化技术体系,所有的专业和技术应用都围绕着机械制造这个核心展开。
4)制造技术对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增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将使得产品具有更加先进的性能指标,因此制造技术也即将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出现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中,技术将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此种情况说明,制造技术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因此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应当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将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制造配装、售后服务等营销内容纳入到技术优化中,以此使得技术更加的适应市场需求。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绿色制造理念实施。此种制造技术是指在满足产品的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将环境和资源因素结合到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而高效的制造技术降低能耗、降低污染、降低成本等。绿色制造技术的实施的目的就是最终达到将绿色理念贯穿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从设计、制造、运输到产品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是些最小资源消耗、最小污染的目标。此种技术的选择是当前环保需求的结果,而且也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也是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低碳制造体系构建。在绿色制造理念的推动下,制造技术将进一步向着低碳技术发展,进而是些整个制造过程的低碳化。低碳制造包括:①低碳产品的设计,采用轻量化的设计,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保证降低产品的重量;模块化设计,将产品设计成为标准化的模块零件,使其可以进行组合与功能实现;绿色化设计,尽可能利用生态化材料,降低生产对环境的干扰;②低碳生产,从加工设备选用开始,选择具有明显节能而高效的设备进行制造加工;优化加工工艺,利用自动化和合理的生产流程设计,到达能源利用的高效率;生产管理,利用合理的管理调度优化生产过程,实现经济生产。
3)国际化趋势。全球化的技术交流导致了制造技术的共通和融合,这是因为国际市场的竞争激烈,导致了技术的不断的更新和交流,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高端技术不断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导致了制造技术的国际化。同时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的交流,在不同区域的市场之间,技术交流已经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因此国际化的趋势将成为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4)信息化。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是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处理,此种情况下,制造技术的交流也随之打破和区域的空间限制,而实现了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各种各样与技术和市场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都可利用网络进行传递和发布,可以说信息化将市场变得很大也将技术领域变得很窄,因此制造技术应当适应此种情况,完成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市场的全线的信息化。
5)全程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3结束语
总之,绿色理念、低碳生产、网络化、自动化等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引领机械制造技术向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前进。此种发展趋势也会带动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互动,所以未来的制造技术发展趋势使其成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数据化控制和研发为依托,低碳技术为制造主体,系统化管理为辅助系统的更加灵活而高效的低污染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洋.浅析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02.
[2]董艳秋.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煤炭技术,2006,11.
[3]李照连.试论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J].机电信息,2011,03.
4.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 篇四
现状:
1、服务贸易总量增长,逆差扩大。
2、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1)服务出口主要依赖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而新兴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出口比例很小,2)传统服务进口变化不大,新兴服务进口增长迅速。
3、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特点:
1、仍以传统旅游、运输服务业为主,但保险、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发展加快。
2、服务贸易出口、进口结构不断优化:仍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速较快。
3、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市场结构不平衡,地区结构不平衡。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未来如何克服?
制约因素:
1、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吸纳就业的潜力尚未发挥。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传统的服务业仍处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不强,同时,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进出口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
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相对落后。虽然我国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是同发达国家成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领域仍存在空白,即使一些颁布的法律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此外,中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也相对落后,权责不分明,存在交叉。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的标准与发达国家级国际管理不一致。
4、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匮乏。国内的服务企业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经营效率和营销手段上都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极为匮乏。
克服:
1、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营造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2),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3)推进财税优惠与产业倾斜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当前可以从四方面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1)继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强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2)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外资企业设计咨询、技术转让、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3)提高已经建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规模和水平。(4)加快实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推动以商业存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
3、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5、认真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
5.防火墙概技术及其特点 篇五
大家知道,传统防火墙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包过滤、应用层网关和代理,每种都有各自的特点。
1、数据包过滤防火墙技术
数据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技术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是系统内设置的过滤逻辑,被称为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Table)。通过检查数据流中每个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用的端口号、协议状态等因素,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数据包过滤防火墙逻辑简单,价格便宜,易于安装和使用,网络性能和透明性好,它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路由器是内部网络与Internet连接必不可少的设备,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增加这样的防火墙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费用。
包过滤的优点是一个过滤路由器能协助保护整个网络,数据包过滤对用户透明,过滤路由器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不能彻底防止地址欺骗,一些应用协议不适合于数据包过滤,正常的数据包过滤路由器无法执行某些安全策略。
2、应用层网关防火墙技术
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 Leve*Gateways)是在网络应用层上建立协议过滤和转发功能。它针对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协议使用指定的数据过滤逻辑,并在过滤的同时,对数据包进行必要的分析、登记和统计,形成报告。实际中的应用网关通常安装在专用工作站系统上。
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防火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仅仅依靠特定的逻辑判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一旦满足逻辑,则防火墙内外的计算机系统建立直接联系,防火墙外部的用户便有可能直接了解防火墙内部的网络结构和运行状态,这有利于实施非法访问和攻击。
3、代理防火墙技术 代理服务(Proxy Service)也称链路级网关或TCP通道(Circuit Leve*Gateways or TCP Tunnels),也有人将它归于应用层网关一类。它是针对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引入的防火墙技术,其特点是将所有跨越防火墙的网络通信链路分为两段。防火墙内外计算机系统间应用层的“链接”,由两个终止代理服务器上的“链接”来实现,外部计算机的网络链路只能到达代理服务器,从而起到了隔离防火墙内外计算机系统的作用。此外,代理服务也对过往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注册登记,形成报告,同时当发现被攻击迹象时会向网络管理员发出警报,并保留攻击痕迹。
三、新一代防火墙技术及其应用
新一代防火墙的目的主要是综合包过滤和代理技术,克服二者在安全方面的缺陷;能从数据链路层一直到应用层施加全方位的控制;实现TCP/IP协议的微内核,从而在TCP/IP协议层能进行各项安全控制;基于上述微内核,使速度超过传统的包过滤防火墙;提供透明代理模式,减轻客户端的配置工作;支持数据加密、解密(DES和RSA),提供对虚拟网VPN的强大支持;内部信息完全隐藏;产生一个新的防火墙理论。
新一代防火墙技术不仅覆盖了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全部功能,而且在全面对抗IP欺骗、SYN Flood、ICMP、ARP等攻击手段方面有显著优势,增强代理服务,并使其与包过滤相融合,再加上智能过滤技术,使防火墙的安全性提升到又一高度。
智能防火墙的关键技术有:
*防攻击技术
智能防火墙能智能识别恶意数据流量,并有效地阻断恶意数据攻击。智能防火墙可以有效地解决SYN Flooding,Land Attack,UDP Flooding,Fraggle Attack,Ping Flooding,Smurf,Ping of Death,Unreachable Host等攻击。防攻击技术还可以有效的切断恶意病毒或木马的流量攻击。
*防扫描技术 智能防火墙能智能识别黑客的恶意扫描,并有效地阻断或欺骗恶意扫描者。对目前已知的扫描工具如ISS,SSS,NMAP等扫描工具,智能防火墙可以防止被扫描。防扫描技术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代表或恶意代码的恶意扫描攻击。
*防欺骗技术
智能防火墙提供基于MAC的访问控制机制,可以防止MAC欺骗和IP欺骗,支持MAC过滤,支持IP过滤。将防火墙的访问控制扩展到OSI的第二层。
*入侵防御技术
智能防火墙为了解决准许放行包的安全性,对准许放行的数据进行入侵检测,并提供入侵防御保护。入侵防御技术采用了多种检测技术,特征检测可以准确检测已知的攻击,特征库涵盖了目前流行的网络攻击;异常检测基于对监控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检测新出现的攻击;检测引擎中还集成了针对缓冲区溢出等特定攻击的检测。智能防火墙完成了深层数据包监控,并能阻断应用层攻击。
*包擦洗和协议正常化技术
智能防火墙支持包擦洗技术,对IP,TCP,UDP,ICMP等协议的擦洗,实现协议的正常化,消除潜在的协议风险和攻击。这些方法对消除TCP/IP协议的缺陷和应用协议的漏洞所带来的威胁,效果显著。
*AAA技术
IP v4版本的一大缺陷是缺乏身份认证功能,所以在IP v6版本中增加了该功能。问题是IP v6的推广尚需时日,IP v4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智能防火墙增加了对IP层的身份认证。基于身份来实现访问控制。
6.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六
论马克思自由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由观,它是在批判吸收欧洲近代哲学的基础上,结合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点,是自由观发展史上的历史性变革.
作 者:李昕 许俊达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天中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ZHONG 年,卷(期):2002 17(3) 分类号:A8 关键词:马克思 自由概念 历史发展 特点
7.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七
1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的制造技术, 由传统的制造技术, 同时保持过去的制造技术的有效成分, 而且还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 并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及其它的全部过程。一个完整的技术基础, 结合现代高科技, 先进的制造技术, 它是明确的领域的新技术, 我国21世纪的机械制造技术发展必将是迅猛的。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本身, 它涉及到的所有内容的产品从市场调研, 产品开发, 工艺设计, 生产准备, 加工, 制造, 售后服务, 产品的生命周期, 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特别关注到最佳效果, 其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整体实力。我们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制造。先进的制造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 传感器技术, 自动化技术, 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 制造和生产组织, 管理, 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特别强调。它是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与的制造经验技术相结合的制造技术, 是能够控制的生产过程中, 物料流, 能量流与信息流相辅相成的工程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化的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金融, 经济, 科学和技术手段争夺市场, 倾销产品, 经济输出。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先进的制造技术, 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 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 其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应该是能够以支持该国的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20世纪70年代, 该产品的技术相对简单, 跟着市场的一个新产品的推出, 很快就会有相同的功能。因此, 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业界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时间的时间, 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为核心的矛盾。先进的制造技术相结合, 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最近几年中,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使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但与工业国家相比, 还有不小的差距, 分阶段整体。
管理制度方面上, 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 更新发展非常重要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生产模式, 准时化生产 (JIT) , 敏捷制造 (AM) , 精益生产 (LP) , 新的管理理念的并发推出工程 (CE) 和技术。只有少数的大企业在本地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 大多数的小企业经验管理的阶段。在设计技术方面上, 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标准,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法, 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CAD/CAM) , 大型企业开始设计和生产图纸。中国的CAD/CAM技术的比例越低。我国的制造工艺。使用新的处理方法, 为高精密加工, 精密加工, 微加工, 微机械和微/纳米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 电磁加工技术, 超塑加工技术, 复合加工技术的更广泛的工业国家。我们的普及率不高, 仍处于开发阶段, 和手动化阶段。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也很匮乏。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 (FMC) , 柔性制造系统 (FMS)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 柔性自动化, 智能集成知识。中国目前还停留在单机自动化以及刚性自动化阶段, 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一方面, 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 如机械制造, 国内外许多企业, 甚至高调的企业已经失去了在这个无情的竞争, 一些合并的崩溃。许多人仍然在国内市场的企业份额暂时扩大到新的市场, 另一方面, 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促进企业的发展方向, 向着既竞争又合作, 这方面的发展在市场上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 已成为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的驱动力, 在全球化的制造技术是基于网络的, 网络通信技术, 可以实现制造的全球化。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产品设计, 材料选择, 零部件制造, 市场营销和销售是在不同的地方, 或进行跨越国界的。此外, 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 加强合作, 在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学习, 向既竞争又合作, 以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向。虚拟化在制造过程中的虚拟化技术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仿真和验证。加工性能的测试产品, 加工方法和过程的合理性, 以优化生产产品的过程中, 以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周期和成本最低为目标, 在生产过程中的规划, 组织和管理, 车间调度, 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核心计算机模拟, 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际系统中, 以确保合理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的过程中, 要确保一个成功的产品制造和生产周期, 发现了不可避免的缺陷, 在设计, 生产和错误。自动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系统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 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制造单元技术, 制造工艺规划与调度, 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目前的生产模式制造环境。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 制造敏捷制造网络, 制造虚拟化, 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绿色制造, 绿色产品, 绿色生产, 绿色设计, 绿色材料, 绿色设备, 绿色技术, 绿色包装, 绿色管理的过程中, 产生, 再使用我们的产品被回收处理的绿色。绿色制造的生产, 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摘要:对我国的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和发展现状, 并阐述了中国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的特点, 做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 2002.
[2]王世敬, 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 2002.
[3]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3.
8.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八
关键词:机械制造 特点 发展现状 趋势
0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 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
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2.1 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2 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2.3 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2.4 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 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3.2 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3 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3.4 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3.5 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 结束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9.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九
临床微生物学是基础和临床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临床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医院),微生物是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微生物是大多数疾病发展和转归的参考者,甚至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越是危重病人它越是积极参与
一、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
(一)从微生物与常见病、多发病关系、结核、病毒性肝炎、龋齿和牙周病、性病等均由病原微生物引。(1)结核
1/3 人口(约 20 亿)感染结核,如不采取措施,近10 年还有 3 亿人感染;结核病人 2000 万 95%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发生 800~1000 万病人,75% 年龄在 15~50 岁每天死于结核 8000 人,每年 300 万,98% 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为 44.5%(2000 年调查),感染者达 5.5 亿。现有肺结核病人(活动性)450 万人,每年死于结核 12.7 万人,在农村死亡病因第 9 位,单病种第 1。其中 21.6% 从未接受治疗。
(2)病毒性肝炎
有多种,以乙、丙肝危害最大。仅乙肝感染率为 10% 以上,即有 1 亿多 HBsAg 携带者,慢性乙肝病 3000 多万
(3)龋齿和牙周病
被 WHO 列为仅次于心脏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三大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龋齿由变形链球菌引起,牙周病由厌氧菌引起我国学生龋齿患病率为 13.9%。
(4)性病
AIDS :全球 2000 年底患者总数达 3610 万人,死亡数达 2180 万,95% 在发展中国家。我国 2002 年上半年,感染总人数已达 100 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10 年将达 1000 万人。其它的还有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发病率都有较大增长。、从我国居民死亡原因
城市前 5 位死因:① 恶性肿瘤 135.59/10 万
② 脑血管病 111.01/10 万
③ 心脏病 95.77/10 万
④ 呼吸系病 72.64/10 万
⑤ 损伤和中毒 31.92/10 万
农村前 5 位死因:① 呼吸系病 133.42/10 万
② 脑血管病 112.62/10 万
③ 恶性肿瘤 105.36/10 万
④ 心脏病 77.72/10 万
⑤ 损伤和中毒 63.69/10 万
(1)感染是疾病死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感染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肿瘤病人本身免疫力低,防止和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这类病人感染很容易造成死亡。呼吸系疾病:主要是感染;损伤包括创伤、烧伤等,感染的控制极为重要;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也很容易发生感染。(2)病原微生物与某些肿瘤密切相关
HCV、TTV 皆与肝癌有关;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HCMV 与成神经细胞癌、Wilm 瘤、前列腺瘤、宫颈癌、睾丸癌、Kaposi 肉瘤、结肠癌等有关,HSV-2 与宫颈癌有关等。(3)病原微生物与心脏病的关系
风湿性心脏病 — 溶血性链球菌
病毒性心肌炎和心包炎 —— 柯萨奇病毒 B 组
肺炎衣原体与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甲链和金葡菌等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二)从疾病造成的社会危害看
对社会影响最大、危害最大的是肝炎、结核、性病等传染病(1)具有传染性,感染率和发病率高;
(2)造成社会问题,如上学、求职、婚姻、子女等很多问题被涉及;
(3)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4)造成人们心理恐慌,病人的自卑和绝望;(5)花费大量的资金防治。
(三)从我们军医的职责看
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就有生物武器使用的可能。现代分子生物学可以可以制造成更多、更难防的生物武器来。战伤感染的防治、流行病的防治,都是我们的责任。
(四)从具体的医疗实践看
1、无菌观念
手术器械、输液造成的感染并非罕见;输血造成乙肝、丙肝、性病;骨髓或器官移植病人感染。
2、抗生素的应用 — 细菌耐药问题非常突出
应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进行选择用药 3、疑难症的诊断 — 临床明确或排除病原微生物
发热待查、脑膜炎、胸腹水的鉴别、肺部结核或其它感染与肺肿瘤的鉴别等等
二、现代临床微生物发展的某些特点
(一)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发现
(二)已被控制或趋于消灭的病原、微生物又重新流行
性病:过去在我国已趋于消灭,现在流行。过去性病概念主要是由性接触引起,经典性病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
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等 5 种。现在世界上公认有 20 多种性传播疾病
结核:全球有上升趋势,我国下降很慢,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彻底,耐药珠增多。国外还有 AIDS 病发率升高,导致结核感染
上升。
(三)细菌感染的变化特点 1、感染类型的改变
2、感染菌的变迁
总的趋势是革兰阴性菌占主要地位,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也占相当优势,真菌感染也增高。医院内感染和社会感染有所不同,但总趋势差不多。虽然典型的致病菌感染减少,传染病下降,但目前感染的菌更不好治疗,更多样化。
3、耐药性的变迁
(1)总的趋势是耐药菌株急剧上升,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高。结论:① 大部分菌对不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比例,有的很高,使用药物频率越高,耐药率也越高。
② 大部分菌对多种药物都呈现多耐药。
③ 只有少数有酶抑制剂的药如泰能、舒普深耐药率较低。(2)耐药机制
① 遗传性耐药机制
A、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抗真菌,对细菌固有耐药 à 两性霉素 B+类固醇;对青霉素 G 固有耐药 à G-菌厚厚的外膜 B、获得性耐药:由于细菌 DNA 的改变,在接触抗菌药物后导致其获得了耐药性。
a、染色体突变:居于次要地位。
b、质粒介导的耐药:在临床上耐药性获得的主要方式。
耐药质粒的传播方式有转化、接合和转导,接合方式最为主要。转座子的参与,扩大了宿主范围,也是造成多耐药株的重要原因。
② 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A、产生钝化酶(modified enzyme),又称灭活酶,使抗生素失效
a、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广谱 BLA 和超广谱
BLA(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BLAS)等 4 类。BLA 种类繁多,有染色体介导,有质粒介导,也有两者介导的,是目前 G-耐药的主要机制,也是临床上最为重视的酶。
b、氨基糖甙类钝化酶(aminoghycoside-modified eczymes)
主要有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等,使氨基糖甙类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作用,已有 22 种之多。一种酶可作用于几种结构相似的药物,一种药物又可被几种钝化酶作用,产生交叉耐药。
c、氯霉素已酰转移酶,可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活。
B、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 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蛋白,又是细菌维持正常形态、合成细胞壁和分裂繁殖等所必须的酶蛋白。β-内酰胺类药物与 PBPS 结合后,可使细菌成为球状体、丝状体及分裂障碍,最后死亡。耐药细菌可使 PBPS 结构改变,与 β-内酰胺药亲合力降低,导致耐药。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laphylococcus aureus, MRSA)除了有正常 PBPS 外,还有一种 PBP 2a,由染色体 mecA 基因编码,具有转肽酶和转糖基酶活性。PBP 2a 与 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低,在高浓度抗生素存在时,正常 PBPS 失活,PBP 2a 就代替正常 PBPS 的功能,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从而使细菌表现出耐甲氧西林的耐药性。
C、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排外机制
G-菌细胞壁外膜屏障作用是由一类孔蛋白决定的,若突变造成孔蛋白的丢失或表达降低,影响药物进入而耐药。细菌可主动排出药物,如铜绿假单胞菌就有三种不同的外排系统,nalB、nfxB 型和 nfxC 型,各型耐药谱有一定差异,野生株仅低水平表达 nalB 型。
D、各类抗菌药物主要耐药机制
(3)目前应重视的耐药检测
①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耐糖肽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② 耐万古霉素的多重耐药的肠球菌
③ 耐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④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及 AmPC 酶的革兰阴性杆菌 ⑤ 不发酵糖菌群,如绿脓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问题
(四)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 1、定义
(1)地点: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2)时间:在住院期间,入院前已发生或已处于潜伏期的不包括在内,但在院内已进入潜伏期,出院后发病的应包括在内;
(3)对象:应包括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等,但其他人难以确定感染来源,医务人员又是健康人,故主要指的住院病人为医院感染对象。
2、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1)随医院产生而产生,随医院发展而迅速增长
(2)增加了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增加了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
WHO 调查,世界医院感染率为 3~20%,平均为 9%。美国为 5%,每年死亡 7~8 万人,额外支出 40 亿美元。我国医院感染率为 8.4%(1989)和 4.6%,估计每年为 500 万人医院感染,医疗费用增加 10 亿元。医院感染率作为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3、医院感染的分类
(1)按病原体分类
① 内源性感染
A、寄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由于手术或侵入性治疗发生了移位,非致病菌变为感染菌致病。
B、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正常菌群或毒力弱的细菌感染,如 AIDS 患者易感染各种微生物,移植病人易感染病毒、真菌,心脏辨膜畸形者易患亚急性心内膜炎等。
C、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导致菌群失调,还可导致二重感染,如金葡、白念、G-菌、艰难梭菌等。我院 2002 年临床标本感染率最高的是白念。
② 外源性感染
A、病人:最重要的传染源,病人排出的菌毒力高,耐药性强。
B、带菌者:危险性大,因无症状,正常人不会感染,但病人很容易感染。
C、环境感染: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
D、动物感染源:特别是鼠类。
(2)按感染部位分
呼吸、泌尿、消化、血液、皮肤组织等等。
4、医院感染的微生物
(1)特点
① 主要是机会致病菌,主要是内源性正常菌群,少数外源性。
② 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住院病人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门诊病人,ICU 病房高于其它病房的病人。
③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随年代不同而变化
目前是 G-杆菌,过去有些认为与医学关系不大的变成了流行菌株,如阴沟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肠球菌等。50~60 年代为 G+ 球菌,特别是金葡。
④ 病原体适应性强
G+ 菌、G-菌都可较长时间在环境中存活。
(2)医院感染主要病原微生物
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病毒,真菌
5、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易感对象因素
① 年龄;
② 基础疾病
(2)诊疗技术与侵入性检查及治疗因素
① 器官移植;
②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③ 其它:插管、导尿、器官切开等(3)免疫系统损害
放疗、化疗、激素应用
(4)其它
抗生素使用不当,手术等。
三、为了准确地检出病原微生物,采集和送检标本应注意以下各点
1、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尽可能直接从感染病灶采取标本。
3、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正常菌和环境中杂菌的污染。
4、选择适当时间采取标本。
5、送检标本使用合适的容器,培养基、容器须经无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6、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必要时采取床旁接种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7、送检标本的化验单上应注明标本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条件。
10.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
黄舒敏07091017
自从我们接触了《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后,我们就深刻地认识到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纵观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历史长河,我们总结出一些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回首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我们更是意外地发现了两者的交汇点,但这也完全合乎于情理之中。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共存着。
一个具备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自然经济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可谓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虽然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其中经历了周期性战乱与稳定运动,王朝的兴与衰,国家的和与裂,然而,面对着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农耕经济依然向前发展,而且有着愈挫愈勇的势头。从远古时代出现共同耕耘,夏、商、周出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殷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而到唐代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一直以来,顺势而为。
然而,正因为农耕自然经济持续性的这一显著特点,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务实性。
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模式存在着,人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地辛勤地生活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使他们对自己固有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情非得已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文化也渐渐形成了,并且有着根深蒂固的现象出现。血缘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这也使所形成的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地保存下来。就如,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孝为先,到现在为止,这一文化仍然存在。在家里普遍都是以男性作为家庭的支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即使现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到了关键的时刻,一般都是男性做决定的。在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下,中国文化也随之延续下来。
而另一方面,农耕自然经济的持续性,也造就了中国文化具有务实性的特点。
在农耕自然经济的发展道路上,人们可谓是洒尽了汗水。一面面对着恶劣多变的气候,受尽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一面对战乱胆颤惊心,另一方面还要和“猛于虎”的苛征暴敛,这不得不让中华民族培养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和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无不体现民族自强、务实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学创作也油然而生了。
让我们再回顾农耕自然经济的发展史,不难总结出其构成的结构方式是多元化的。“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给我们再现了那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向我们展示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劳作模式;后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商品交换现象也出现了;之后,“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制度也确立了„„如此多元化的成分结构,也决定了中国文化必须具备包容性和多样性。因为有了交易,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交集的机会。在这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这就要求各自领域必须要学会相互包容,借着经济的这一架车,沿途多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
中国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并一直对中国文化的特征也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11.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它很好的融合了信息技术、集成化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很多种科技成果,因此它的优势是很大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相比从前的技术更加系统化、智能化、高效化,它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优势
1.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具有先进性
下奶机械制造技术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这种技术着重于把管理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有效的结合,将其应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国,相比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更加具有时代的气息,它从一定意义上拓展了科学技术,在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上无法是实现的能量传输、信息共享、物质联系等功能,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所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
1.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具有拓展性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从一定意义上增强了各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面是非常广泛的,它不单单局限在生产过程当中,不被束缚,所以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具有一定拓展性的。
1.3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具有统一性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存在必然性的,传统的机械制造正在向现代化机械制造转变,正是这种转变使得企业中的经营战略等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企业本身也不仅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已了,它是对产品的质量、生产时长还有制造成本等等很多方面的一个调整,将这些有效的结合,使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扩大,所以说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具有统一性。
1.4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具有全球性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不断的深入中,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的事情了,它还要跟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比较,吸取其中的精华,不断的完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想在机械制造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要放眼全球,不断的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所以说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具有全球性的。
2.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机械制造技术本身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柔性、虚拟、还有敏捷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1柔性技术
所谓的柔性技术就是指成组技术作为前提,把数控柔性机床指导单位与多数量、多种类的机械系统作为核心,通过自动化的物流技术和系统的各项设备相连接,这种生产的方式更偏向于批量生产,至于机械制造产品的换代更新以及市场上的一些需求就要通过柔性制造技术来实现了,这种柔性技术能够在加工制造的过程里兼顾到生产管理,无论从刀具切削或者是焊接等等方面来看,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柔性技术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2.2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也就是将仿真和虚拟这两种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用来尽力机械产品设计中流程的模糊和相似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虚拟技术能够很好的完成实际方案的一个优化,从而保证有限资源价值能够最大的得到发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一定意义上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虚拟技术能够使产品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性能更高,成本降低。虚拟技术还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最大程度的达到客户的满意。
2.3敏捷技术
所谓敏捷技术就是能够及时的根据市场的波动进行一个有效的调整,这种敏捷技术是建立在创新的新理念之上的,更能够迎合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敏捷制造技术不仅仅能够保证机械系统的稳定性,还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实践,提高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避免出现产品堆积的情况,保证所生产出的产品都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
3.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就是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了更好的优化和拓展,它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指导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所有过程,所以说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全面实现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使敏捷制造技术更加的成熟,再有就是精密加工技术的相关应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虚拟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虚拟化的发展趋势就是说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相关应用情况,要充分的利用虚拟技术,缩短机械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质量,还要保证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相应资源的重复利用。
3.2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时代在进步,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更注重的是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一个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要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控制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相应的耗能,使机械制造技术更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3生态型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生产力度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所以未来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向高效、绿色的方向去发展,不仅仅是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还要考虑到机械制造和生态环境的一个平衡。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中,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需要不断的革新和发展,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改进技术,不断的开拓创新,使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生态环境平衡,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的调整,将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斯建钢.浅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15).
[2]张春林,余毅.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13(09).
[3]高利宁.浅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3(17).
12.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轻卡,发展特点,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城市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轻卡企业的发展也就自然地发展了起来。汽车事业和城乡建设是不能相分割的, 轻卡事业是促进我国地区生产的重要工具, 它为促进我国基础产业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然而地区经济发展却十分不平衡, 想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轻卡企业能够起到重要的中间作用。笔者主要针对我国轻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分析, 并讨论轻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我国轻卡的发展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轻卡事业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轻卡事业的发展呈现着一定的特点。
第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水平的国家, 其经济发展水平经历了一个从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发展起步的阶段, 我国的运输工作经历了从用肩膀挑到使用拖拉机一直到现在的汽车化的阶段。其次, 我国的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发展呈现着二元次的特点, 所以轻卡的发展市场也可以存在在城市和农村中间。而在这整个市场发展中, 农村市场相比来说更加活跃和宽广。再次, 轻卡作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工具, 能为客户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就会有更大的市场方面的需求。
第二, 我国的轻卡企业存在着多种结构的层次性, 但是其并没有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产品特色。每个国家由于自身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约束, 其在进行车辆型号选择的时候都会不尽相同。因此, 我国在进行轻卡型号设计和制造的时候, 应该根据我国国情作为创作标准, 争取在未来够创造出拥有自身特色的轻卡。
第三, 我国实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已经有一段时间, 新农村建设对轻卡的需求量在增加,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种单一的粮食结构, 很多农村已经开始向外引进特色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另外, 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开展一些特色的农村旅游项目, 这些改变都使得农村的产业机构发展了变化, 进而也就带动了轻卡事业的发展。并且, 轻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将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我国轻卡技术发展的趋势
如今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 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都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上面。根据轻卡自身产品的特点, 其发展趋势应该体现在节能、安全和多动能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
第一, 轻卡在制造技术方面, 应该把新材料和新技术等的开发和使用是我国轻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 我国的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倡环保和节能。因此, 轻卡企业要切实贯彻国家的发展政策, 在轻卡技术的发展方面不仅要进行在技术上的创新和应用, 还要注重节能和环保, 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努力开发新的技术领域, 制造出新型的轻卡车型。在轻卡领域, 江铃凯锐无疑是国内这一领域的标杆。以福特设计标准为基础全新的凯锐, 秉承了江铃卡车的节油、耐用、良好的驾驶性能优良血统, 并符合全球车开发法规, 是国内真正意义上满足欧洲苛刻卡车碰撞、排放要求的全球车。江铃凯锐在新材料和新技术技术方面,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整车采用福特严苛的设计和考核标准; (2) 车身采用高强钢板, 达到欧标安全要求, 有效保障驾驶室内的人员安全; (3) 采用刹车间隙自调装置, 避免摩擦损耗带来制动力不足的问题, 保障行车安全; (4) 前悬架装配了横向稳定杆, 有效地减少汽车横向侧倾程度, 使得整车操控更安全; (5) 欧洲设计公司麦格纳进行制动系统调校, 制动性能达国外标杆水平; (6) 采用国际著名供应商制造的转向管柱, 在承受外力时候可吸收部分碰装的能量, 保护驾驶人员。
第二, 我国轻卡的科学技术水平应该逐渐走向电子信息方面, 这不仅能将轻卡带向新的发展领域, 还能大大减轻其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轻卡企业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 需要首先注意一些法规的要求, 在确定不会与国家政策向冲突的前提下进行;其次是要懂得客户的需求, 将一些客户十分感兴趣的科研成果实际运用到生产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抓住轻卡的应用市场, 提高轻卡企业的经济效益。江铃凯锐在制造电子信息化方面,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匹配欧标ECE中F3类前雾灯, 确保在雨雪、雾及雾霾等特殊天气中, 有良好的照明性能; (2) 采用目前全球顶级供应商博世的ECU控制单元, 设计安全、经久耐用; (3) 采用带角灯的侧转向灯总成, 提供转向侧路面的辅助照明, 提高转弯及夜间行车安全性; (4) 采用可调的近光灯, 保证灯光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灯光调节; (5) 标配中控锁, 对车及车内物品提供防盗保护; (6) 蓄电池采用全新结构的迷宫设计, 能有效的阻止电解液泄露, 提高了蓄电池的安全性。
第三, 对于我国的轻卡企业来说, 需要优先解决的是国家政府部门选择的一些能够促进我国汽车事业健康发展的技术问题。再根据这些政策对轻卡的专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尽快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 这对于轻卡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所以, 我国轻卡企业在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应是逐步走向信息化和节能化等, 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稳步发展, 获得更大的发展市场。
结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很多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正在逐步进行, 对于轻卡的使用将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推出了很多政策的支持, 这对于轻卡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因此, 我国的轻卡企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在技术领域的开发也会逐渐明朗起来。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轻卡的发展特点和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启.高端轻卡江淮帅铃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浅析[J].企业家天地.2009 (08)
[2]林耿民.中国高端轻卡进入“超越”时代[J].轻型汽车技术.2009 (09) .
13.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三
一、联系实际例子: 审判工作中的腐败 人民法院担负着惩处腐败分子、清理害群之马的重要职责,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但是近些年法院内部违法违纪现象明显增加,反腐倡廉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一、产生腐败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主观方面。第一,法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所承办的案件。第二,由于案件多,人员少,造成法官整天忙于办案,疏于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第三,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第四,查处不力。2.客观方面。近年来,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而法院干警的人数几年来变化很小。案件多、任务重与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使得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往往顾及了结案速度,忽视了案件的质量。
(二)外部因素 1.社会风气的影响。公款消费屡禁不止,贪污、受贿大案叠起,不少人认为,有钱就可以买法,神圣的法律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金钱的变种。2.行政干预的影响。少数行政机关的领导“关心”审判工作,插手法院正常审判工作的情况。3.地方保护主义。有些地方的行政机关或法院往往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诿或拒绝配合,甚至有的法院以“为辖区经济保驾护航”为名,阻挠外地法院依法办案。4.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不能做到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对策 反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确保司法公正,就必须坚决、彻底地清除法官队伍中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重新树立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反对司法腐败的思想前提。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斗争,反腐败斗争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所以,法院领导要对干警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只有干警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司法公正。2.加强法制建设是反对司法腐败的重要环节。要加大对司法干警的法制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党纪国法的威严,从而做到自觉学法、用法、守法。3.加强监督是反对司法腐败的根本保障。从目前来说,我国的监督体制还未完全理顺,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形成纵横交叉、内外交叉的监督网络已势在必行。4.加大查处力度是反对司法腐败的有效手段。坚持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特别是查处大案、要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是反对司法腐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总之,人民法院只有以实现“公正与效率”为目标,以加强纪律、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为着眼点,全面提高法院干警的整体素质,才能为人民法院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个人讨论的提纲: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形势,有三个方面:
1、权力腐败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主要原因是社会改革处在转形期,整个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市场的步伐,造成腐败分子的利用空间。
2、亚腐败的表现非常突出。之所以叫亚腐败,是政府规定的制度当中所能够允许的、看得到的、公开的一种腐败现象。其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学术界探讨。亚腐败主要是指次于前面的一种腐败,它也是相当严重的。如公款吃喝等现象。
3、政府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14.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论文 篇十四
我国经济在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以后,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尤其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行业的发展对机械制造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以机械制造技术为核心,对机械行业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更好的促进机械行业的振兴,实现整体发展的目的。
一、机械制造技术开展的特征
1、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十分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资料技术、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消费管理、销售及售后效劳等方面的应用。它不时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分离,使制造技术成为驾驭消费全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2、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不只仅限于制造过程,它是从产品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消费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效劳等产品寿命周期的全部内容,并分离成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关注产生最佳的适用效果,是为了进步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度经济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以进步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3、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20世纪80年代后,制造业要博得市场竞争,进步劳动消费率曾经转变为以时间为中心的时间、本钱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要素有机分离起来,使三者到达了有机的统一。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开展方向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开展主要表如今精细工程技术,以超精细加工的前沿局部、微细加工、纳米技术为代表,就要完成微型机械电子技术和微型机器人的时期;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以CIMS和矫捷制造等为代表。
1、机械制造的精细成形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精细成形技术包括:精细铸造如湿膜精细成形铸造、刚型精细成形铸造、高精度造芯,精细锻压如冷湿精细成形、精细冲裁、精细热塑性成形、精细焊接与切割等。
2、机械制造的无切削液加工。其加工的主要应用范畴是机械加工行业,此工艺加工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本钱并消弭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
3、机械制造的快速成形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RPM)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加工技术所采用的资料去除的请求,应用添加、累积的原理。其代表性技术有分层实体制造(LOM),凝结堆积制造(FDM)等。
4、机械制造的`绿色化走向。绿色制造经过绿色消费过程绿色设计、绿色资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消费出绿色产品,产品运用完以后再经过绿色处置后加以回收应用和绿色效劳。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产业及企业对环境的毁坏和影响,进步原资料和能源的应用效率完成制造业的节能减排,进步环保质量。
5、机械制造的全球化趋向。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的剧烈,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一些企业,包括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在竞争中纷繁下滑,以至倒闭和被兼并。一些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企业,继续拓展新市场;通讯技术的快速开展推进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协作的方向开展,这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己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开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主要技术根底就是网络化,通讯技术的开展使制造的全球化疾速完成。
6、机械制造的网络化开展方向。通讯技术的疾速开展,给企业的消费和运营活动带来了宏大的革新。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辟与产品销售都打破了地域的界线,较多的企业超越国界停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开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增强了产品开发的协作和运营管理,推进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协作的方向开展。
三、机械制造技术开展的对策
1、团队协作,共同开发。现代制造技术是集机械、电子、信息、资料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它的开展触及到规划与管理、资金保证、研讨开发、消费与应用等各个方面.因而,必需把政策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事业中各方面力气组织起来,增强协作.共同开发.我们一方面要跟踪国际上高新技术,同时必需花鼎力气抓新技术、新工艺的推行工作,目前更应抓好数控和计算机的应用与推行,只要先提高后进步,才干使我国制造技术开展具有稳定的根底。
2、与工业工程分离开展。工业工程(IE)在当前世界上得到普遍应用。它非常注重人、资料和设备三个荃本要素,特别注重人的要素是人的发明力。众所周知,由于计算机的开展,目前对膂力作业管理己有了许多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办法.而对人的智力作业管理至今还难于完成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此,1E除了从管理角度增强工艺纪律外,还从人类工程学的角度,应用作业测定、工作研讨、动作研讨、人体疲倦测定、劳动环境等技术来处理人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问题。可见开展制造技术必需与lE相分离,才干使机械制造技术程度不时进步。
3、持续展开技术创新。制造技术的开展是用新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来替代原有的设备,其中也包括人员培训,学问更新。停止技术改造,必需从运营战略和消费系统整体动身,不能单纯把技术改造局限于更新设备上。停止技术改造时应停止技术经济剖析与论证,以作出科学的决策与判别。近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固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和兴旺国度比拟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管理方面,我国没有普遍采取计算机管理形式,对组织、管理体制的更新开展不够充沛,很多企业依然处于经历管理阶段;在制造工艺上,我国对精密加工、微细加工、高精细加工、激光加工等技术没有普遍采用,许多技术尚在开发、控制之中;在自动化技术上,我国的数控机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尚未完成柔性自动化、学问集成化、智能化,我们只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阶段。
四、完毕语
15.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带动下产生的一种新技术, 具有生产效率高和任务量轻等特点, 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多种制造行业中, 尤其在汽车制造中应用得较多, 为了促进该项技术的发展, 必须及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概述
快速模具是制造业中应用的一种模具制造技术, 随着该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已经应用到不同行业中, 具有制造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等优势, 尤其在汽车模具制造中应用的数量较多, 一般主要利用该项技术完成汽车零件制造与分析等操作。经过分析发现, 快速模具技术应用到金属性模具中, 具有很高的效果, 可以给汽车行业创造较多的利益。
目前, 国内已经结合实际发展状况, 研究出了多种RNT快速模具制作方法, 从类别上分析, 可将其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表示借助CAD技术进行模具绘制并进行计算数据得到的生产模具;间接法表示完成计算后, 采用实物模型提升模具性能和精确度的方式, 可以得到高质量模具。目前, 直接法还处于不断研究中, 在制造业中影响较小, 今后还要反复进行探索。
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主要由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生产工艺组成, 具体分析如下。
(一) 间接法工艺研究
与直接法相比, 间接法制造工艺相对较成熟, 主要利用RP系统与和CAD等操作方式完成模具制作, 或者直接采用实物模型进行金属模具复制, 目前, 间接法经常利用电铸、熔射、烧结等方法进行操作。直接法目前的应用范围比间接法广, 实际制造中对工艺技术要求不高,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可以结合市场发展, 进行大规模制造, 符合市场变化规律。
(二) 直接法工艺研究
直接法应用到金属模具制造中, 不仅缩短了制造周期, 而且提高了材料精细度, 降低了材料成本, 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DRMT主要对模具精确度、制造效率及综合资料进行考虑, 可以生产出较多的金属模具。
现阶段DRMT主要利用喷射成型三维打印法、激光生成法、以等离子电弧为热源的熔积法进行操作。目前该方法已经在金属零件方面取得较高成就, 制造工艺如文末示意图所示。
(三)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发展趋势
模具制造方法决定了市场的发展, 加速模具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循环的主要因素。现阶段, 国内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而且制造方法得到了大幅度改进, 但是实际生产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陶瓷等模具的应用范围较狭窄, 技术不成熟。第二, 市场上应用较广的金属模具主要采用直接与间接法操作。间接法较实用, 但缺陷较多, 会受到制造环境与材料的影响, 不能保证模具精确度, 综合性较差;直接模具法的精确度与综合性较高, 但技术不成熟, 主要采用堆积成型, 不能保证模具表面质量。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新技术,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模具制造水平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为了在市场上占据较高的地位, 必须不断加强制造细节控制, 提高制造水平。因此, 只有结合市场发展需求, 研究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模具, 才能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进而产生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为了促进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今后研究中还要加强资金投入, 结合实际条件, 采用生产工艺简单和综合性较强的方法进行控制, 提高制造模具质量, 满足现代化模具的制造要求, 促进快速模具的发展。
总之,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新技术, 得到了国内外人员的普遍关注, 同时促进了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现阶段, 受各种因素影响, 导致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还不能得到快速发展, 在直接法研究中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虽然间接法操作方便, 而且市场应用范围较广, 但是受环境和制造技术等影响, 难以保证成型模具的精确度, 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因此, 必须结合市场发展趋势, 不断对快速模具制造尺寸及性能进行研究, 促进快速模具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慧涛.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5, 50 (3) :114-115.
16.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六
一、机械自动化的产生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首先在机械制造冷加工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开始发展应用,上世纪6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增强机械制造业对市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开始建立可变性自动化生产系统,即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统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自动地从制造一种零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社会实践证明,这种定义下的制造系统自动化与当代大多数企业的实际不相容。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二、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低。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两千多万,且今后每年的就业人数还会增加。机械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三、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探索
(一)结合生产实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是速度。国产造型生产线因产品质量差、可靠性低、实用性差,开工率一般仅在50%~60%。而能在生产中长期服役的主力生产线很少,像第一汽车制造厂的01线、第二汽车制造厂的BMD线等具有全年开工业绩的线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不属偶然或局部,而是带有普遍性。据调查,我国引进的弧焊机器人,完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效益的只占1/3;另外1/3处于负荷不满或不能完全正常运转状态;还有1/3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更多机器人的信心。
(二)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现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就是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的物流和人的作用进行综合的研究,涉及到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必须主要地关注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和机床装料自动化,广泛采用程序数控机床,以及研制高效的和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17.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 篇十七
2、极限与配合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评定参数2、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3、极限和配合的基本术语教学要求:1、掌握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注法,能了解代号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2、能正确理解极限和配合的基本术语教学重点:1、表面粗糙度符号和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标注和识看2、极限和配合的基本术语教学难点:在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正确书写教具:挂图:“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标注”、“基本偏差系列”教学方法:要精讲多练,通过充分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达到正确标注和识读的目的,
机械制图教程第40讲-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及其注写
18.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篇十八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kinds and
engineering level at hom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machinery in China.And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n how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level of protection machinery was
given.Key Words: protection machinery;present situation;developing strategy
植物保护机械和农药、防治技术一样被誉为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之一。植保机械的产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高效防治病草虫害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了植保机械,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植保机械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
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我国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已严重妨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负面影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后果。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的农业机械,其质量和使用的好坏牵涉到操作人员和农产品的安全。在我国入世承诺中,植保机械被列入强制性产品(CCC)目录,但就如何改变施药技术和植保机械落后现状,至今还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相关行业和部门应该改变观念,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国内植保机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经历了由仿制国外先进产品到自行研制设计;由人力手动喷雾器到机动植保机械和与拖拉机相配套的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农林航空施药机械。但是,目前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十分落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四五十年代水平[5]。我国植保机械的产品结构组成包括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手动踏板式喷雾器、背负式喷粉喷雾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小型机动喷烟机、拖拉机悬挂或牵引的喷杆式及风送式喷雾机、航空喷雾喷粉设备等。
植保机械的种类很多,由于农药的剂型和作物种类多种多样,以及喷洒方式方法不同,决定了植保机具多种多样性。从手持式小型喷雾器到拖拉机机引或自走式大型喷雾机;从地面喷洒机具到航空喷洒装置,型式多种多样。例如国外的一些植保新机具:
1.农药直接注入系统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开发了 Mid-West Technology CCI-2000 型农药直接注入系统。该系统将水与药液进行分置,由蠕动泵控制使药液定量进入主水管道与水混合。与传统喷雾机相比,农药
直接注入系统在药液处理及清洗方面更加安全、方便。
2.多级过滤系统
国外大中型喷雾机一般都具备 4 级过滤系统,即在药液箱加液口、加液斗和水源吸水头处都装有过滤网,在系统中还装有一种自洁压力过滤器。设置这 4 级过滤装置避免了系统堵塞、漏喷和雾化不良现象。
3.防漂设施
雾滴漂移和沉降是喷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雾滴漂移和沉降严重时,引起的浪费可达施药量的 70%~80%。少漂喷头和防风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少漂(LD)喷头是在扇形喷头后面安装一孔片,使药液环绕内腔“涡动”雾化成窄雾普雾滴,易漂移的雾滴大大减少。防风屏则是辅助阻挡雾滴漂移和沉降的,有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试验表明:机械式防风屏能使常规喷杆的漂移和沉降减少 65%~81%,气力式则只在风速小于 2m/s 时起作用。丹麦哈迪公司研制的 ALPHA2000 型风送式杆喷雾机,采用了气力辅助喷雾技术,大大提高了雾滴在作物各个部位的附着量。Bertelli,Randell 公司生产的静电喷头可用于喷杆喷雾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上,该喷头提高了雾滴的附着率,比普通喷头可减少药液损失 65%以上。另外,吸油绳式涂抹机也克服了喷雾不易对靶与雾滴漂移等难题,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
4.无人驾驶喷雾机。
为避免对操作者的人身危害,日本开发了一种感应电缆式无人驾
驶果树喷雾机。该机作业时无人操作,沿事先设好的感应电缆行走。
5.航空植保设备。
农用飞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施药作业效率。有人驾驶的飞机效率高、省力且成本较低,但在农田与住宅混杂区以及轮作栽培区则难以使用。因此,无人驾驶飞机作为补充手段进行喷洒作业已开始实用化。
6.光电技术
在喷雾机上设有近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利用近红外线光的反射来辨别杂草,通过控制电路 和喷洒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喷洒。
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一是植保机械落后。我国植保机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当前市场上面广量大的手动喷雾器产品技术水平低,结构陈旧落后,喷射部件品种单一,而且施药液量大,雾化性能不良,作业功效低,农药浪费现象严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产品品种规格少,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不同病虫害的防治作业需要。
3)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相对落后,加工精度低,成本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较低。
4)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少,自动化监测、调控水平低。
二是施药技术落后。施药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浪费大、流失严重。我国平均667m2用药量是以色列、日本的1/8~1/4,美国、德国的1/2,但农产品上残留却是他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其原因是采用现有植保机具和施药技术,农药的有效利用效率最好的也不足30%,农药的流失量高达60%~70%以上,使用工农-16型喷雾器(圆锥雾喷头)喷施农药,农药分布不均匀度高达46.6%,不仅经济损失重大,也造成了严重的“农残问题”和环境污染。
2)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施药过程中飘移、流失的农药是一种环境污染源,我国每年因除草剂雾滴飘移而引起作物药害造成的损失达数亿人民币。另外,农药环境污染也是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太湖流域环境质量调查结果表明,稻田流失的农药落入田水后再进入水系,最后汇入太湖而造成污染。
3)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机械施药技术规范。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农药的使用以及废弃的农药和使用过的农药容器的安全处理都有详细且明确规定。目前,国内机械施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农民得不到相应规范的施药方法的指导,一般根据农药使用手册中规定农田面积确定药液的数量或根据经验进行喷施,这与现代施药技术所要求的根据农作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病虫害种群密度,来选择施药机械种类、农药剂型和喷雾方法相去甚远。
上述存在的问题还由于多年来我国植保机械、农药、植物保护等部门之间缺少横向联系和沟通,特别是缺乏农药和药械的产品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实际需要之间的互作关系、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关系,以及部门之间与学科之间的协同研究。为此,针对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农药、病虫害防治方面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解决措施。
1)由农业部牵头,把植保机械作为特种农机加强管理,实行市场准
入制度,并列入每两年一次必须接受监理检测的机具。
2)加强植保机械的研究开发,加速改革我国的施药机具,植保机械应走专业化的道路。已经沿用了近半个多世纪的老式施药机具,应逐步更新换代。
3)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家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提高施药技术水平。通过开发应用先进植保机械,制订相关施药技术规范和法规,加强施药技术与方法研究来提高我国农药施药技术水平,大力推广正确、高效施药方法。
4)由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共同负责,采取技术培训(逐级培训)、函授教育、文字和声像宣传普及等多种办法,对农民展开有计划的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职业培训教育, 把此项工作列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长期计划中,以尽快提高农民的施药技术水平。
【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实习报告08-18
机械技术现状发展论文10-21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4208-08
机械工业绿色制造技术11-0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前景及其开设学校排名09-22
从《中国制造2025》看中国机械发展09-10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科概论论文07-01
论文封面电大机械设计制造毕业论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