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语文教学之美

2024-06-10

朗读语文教学之美(精选13篇)

1.朗读语文教学之美 篇一

克服朗读教学弊端创新朗读教学模式

【摘要】笔者针对朗读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系列问题,如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目的性不明确以及朗读形式化等,提出了创新朗读教学的策略:合理安排朗读时间;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在进行朗读训练时,体现分层次训练的原则;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指导朗读,不断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关键词】朗读教学;克服弊端;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然而,随着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朗读这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却出现了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性不明确以及朗读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目前朗读教学的弊端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上更注重老师的讲,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的讲课已经占用了课堂很多的时间,学生对课文能做到充分朗读最多也就几分钟,朗读训练过于形式化,如雁掠过,不能达到朗读的效果。甚至在课堂上老师虽有朗读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完,老师就示意学生停止,然后老师就要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朗读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更别说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二)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花样翻新。在朗读教学中,老师们绞尽脑汁地变换着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其实效果不佳。另外,老师在朗诵前没有明确的朗读要求;在读的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兴致勃勃读完以后,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这样导致学生在读的时候不用心,只是接受老师的命令被动地朗读而已,朗读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养成不认真的习惯。

(三)朗读训练的面较窄

语文老师在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朗读的时候,往往只重视班级的尖子生的朗读表现,对他们或指导或表扬,而一般其他学生几乎就像是听众,这样的朗读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朗读训练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教学中,有的老师认识到了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读去感悟,所以在课上也安排了朗读训练,但朗读指导方法过于单

一、枯燥。要么没有明确的朗读要求,要么只注重学生朗读语气的指导,不能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也不能把理解和感悟融为一体。比如,有时候老师告诉学生哪个字应该重读,哪个字应该读得轻一些,哪个句子读慢一些,哪个句子读快一些,这样的指导,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再比如,老师按照对文本比较“成熟”的理解,要求学生读出诸如愤怒、恐惧、欢乐、伤感等情感。事实上,这就有本末倒置之嫌。这样的形式没有什么实效,朗读也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一种点缀。

二、创新朗读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一)保证读书时间

在朗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安排合理的朗读时间。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情况下,让学生再去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获得感悟,有所启发。学生读完后,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反馈,通过老师评或者学生互评,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二)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要想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语文教师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地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朗读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去读,或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和创设一种良好和谐的读书情境等,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愿意去读,乐意去读,争先恐后去读。

(三)朗读教学分层训练,实现共同提高

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一样,其所处的环境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学生的朗读能力难免会有差异。所以,老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体现分层次训练的原则,对朗读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朗读标准要求,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学生最多的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朗读的自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指导朗读

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训练和指导朗读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切忌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割裂开来。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只有充分地读,才能对课文有所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结合生活经验,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文本的味道,尽管这可能与比较“成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却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自然能读出真实的情感。

(五)合理运用多样训练形式,不断提高朗读效果

朗读的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朗读方式都有自己本身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比如,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或者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需要老师范读。当课文对话比较多的时候,需要安排学生分角色来朗读。当为了增强气势,有号召力的时候,需要学生齐读来渲染气氛,对朗读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专门进行深入培养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活动,使每一次的朗读都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在朗读训练教学中,要正确面对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朗读训练的面较窄,朗读指导机械匮乏等。在朗读训练中,采取积极优化的策略,保证朗读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分层进行朗读训练,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指导朗读,合理运用多样训练形式,不断提高朗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赵建林.信息技术与朗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3]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编辑:马梦杰)

2.朗读语文教学之美 篇二

与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相反,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课堂却往往都是“有声之美”, 教师往往一整节课都提许多问题, 学生在文本内外谈天说地, 热热闹闹, 听课的评课的自然认为这是好课。其实, 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呼唤学生静静地思考, 默默地感悟, 深刻地反思, 无声地审美。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呼唤默默地整体感知文本。一篇文章不好好地看, 怎么能了解文章在写什么呢?这不只是靠大声朗读所能代替的。比如, 位梦华的《旅鼠之谜》是一篇说理型的文章, 语言朴素自然, 适合于学生默读仔细体会文中的事理。胡适的《我的母亲》、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等情感细腻, 语言朴素。这些文章非静下心来看, 才能了解作者在写什么, 表达什么, 从而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文章要大声朗读, 但不是每一篇都要大声读, 如果这样的话, 我们的思维活动就会仅仅停留在对文段、句子、词语的理解上, 而对文章的内容方法无法去整体把握。

第二, 文章中的问题研究需要学生在安静的课堂上反复推敲做出独特的思考判断。这是在课堂师生, 生生交流之前必须首先要完成的独立活动。比如, 教郭沫若的《雷电颂》, 学生要静下心来思考《屈原》的写作背景, 写作用意, 剧情结构等, 还要推敲判断《雷电颂》闪耀的浪漫主义和象征方法的运用。特别是鲁迅的《雪》, 学生更要个体地比较江南雪的平和恬静和北方雪的悲壮威严, 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 鲁迅究竟欣赏哪个地方的雪。这些活动同样需要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默读课文, 分析比较。现在有一种评价课堂教学的手段是错误的, 就是评价者往往只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课堂不活跃就认为教学死气沉沉, 是失败的课。热闹就是好课, 评价者没有从根本上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情感的独特体验。

第三, 高峰体验走出文本, 创造性的想象联想也要求学生“无声”的活动。一方面, “无声”的联想想象本身就是创造活动, 本身就需要深度思考研学。另一方面学生是带着个人专题的问题在创造, 这种创造需要一个循序的过程, 也需要一个清静的审美幽境。比如教星新一的《喂_____出来》, 教师要让学生想象这篇科幻小说的环境科学, 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 自己设想我们身边的生活建设环境和如何保护家园等科幻问题, 这些都需要创造性的孤独思考。

3.语文教学的灵动之美 篇三

一、变动“观念”让课堂闪烁灵性的光芒

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这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

二、“互动”的师生让课堂成为和谐乐章

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尊重是相互的,在学生尊重你的同时,你更应该尊重学生。互动就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下唱出和谐乐章!

记得有一次在教学《过故人庄》时,有一个学生质疑说:“老师我想知道‘故人’到底指的是哪位朋友呢?他叫什么?……”这个问题在我意料之中。我查阅过好多资料,都无确切记载,只是把他理解成“老朋友”而已。但是如果直接告诉他,或许学生会认为老师有搪塞之意。便说:“很抱歉,我暂时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你愿意在下课后和我一起去查阅资料吗?”学生欣然答应,结果一下课就有好多学生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和他们一起在网上查询,终无果……学生对此有点遗憾,但是他们也同样有收获,那就是和老师互动的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

三、“方式”的灵动让思维的火花绽放

我总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有固定程序。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的基本程序,但允许在教学过程中修改程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程序,提倡常式和变式的结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通话、句意停顿、丰富的感情等),读课文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无论写得如何精彩,无论表达多么深厚的感情,首先都要通过“读”来领会。读,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否则,只会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了。

四、涌动的“激情”共谱艺术篇章

对生活有了激情,生活就充满朝气,同样对学习有了激情,学习就会变得很快乐。教师在变换各种教学手段,不就是为了能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来吗?教学情境就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由课堂空间、课堂物理条件、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信息交流、课堂卫生环境等因素构成。当你用一张一成不变的面容去引导孩子进入情境时,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只有当老师本身对教材有了激情,才能让孩子们融入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

听过一位同仁的课,他教的是《广玉兰》,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为之感慨。当学生学到“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要体会不同形态的花具有不同的美时,教师忽作娇羞之态,拎起衣角旋转。让学生用词语来形容他。学生兴致盎然纷纷畅谈:娇羞、芙蓉出水、千娇百媚……

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理解不同的花的形态下的美丽。学生的思维和情趣被老师激起来了。有的为自己选择的形态写了一段简介,有的用画笔画下了美丽的瞬间……一个看似做作的环节能让学生如此踊跃地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这不就是激情涌动的课堂吗?这样的学习哪个学生会累,会烦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很平凡,也很常见。可我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当他们开始动笔写时,不约而同地写成了:“老师,我想对你说”。

也许那堂课按常规来说,是失职的课,可是我和学生都因为这堂课而感动。当学生和老师有了融洽的交流,有了那份珍贵的感动,我想那时候的语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入到令人乏味的地步的!这才是真正的“大语文”。

4.《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篇四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季之美》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1

《四季之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四季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体会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四季之美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四季美的感性认识。

其次,为了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一方面,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以时间为顺序感受四季独特的美,抓住题眼“美”字;另一方面,我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此外,我还出示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优美的句子,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使学生和老师是多么喜欢这篇课文,如果朗读不够投入,那种诗情画意的画面感依旧没法出来。这就要求,老师朗读的基本功必须扎实进行,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泛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2

12月8日上午,束小娟名师工作室在小洲中心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作为束老师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第三节课,我在本校执教了《四季之美》这一课。

接到这节公开课的任务是在两周之前,而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选择这一篇课文,一是因为教学进度安排到这个单元,二是因为个人对这篇散文的喜爱,它语言非常优美,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作者清少纳言以她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达给我们呈现了四季的独特之美。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以及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就必须带着这两个读写目标,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让学生学会方法,为后面的习作学习做准备。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参书上的要求以及班级学生学情,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主要分为谈话导入、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再读课文,梳理脉络、品读“春天最美是黎明”这几个部分,教学设计整体上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教学结束后,我先是做了教学设计的陈述和简单的反思,然后各位老师们非常中肯地指出了我的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结合各位老师们的评价,我对《四季之美》这一课,作出了如下教学反思:

一、我抓住了“美”这一条主线,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后,体会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美、韵味美、选材美。朗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由朗读、默读、配乐读……熟读成诵,最后结课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出第一自然段。

二、课时观念明显,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上紧扣第一段进行品读,抓住其中的动态描写体会春天黎明的景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态描写的好处,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口头加动词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动态描写会使句子更丰富、更生动,也为句子增色。

三、课堂配乐范读美、版贴美、教学课件图片美……整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把听课老师和学生们带入美的情境之中。

以上是我这节课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如:课堂教学语言有时有点啰嗦,如果简练一点,少重复学生的话,多一点点评式的语言会更好。

还有点忽视了课堂生成和学生主动性地发展,有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他们去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们的批评指正,我将吸取经验,努力完善,争取在下一次的公开课中,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3

《四季之美》这篇散文,语言非常优美,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作者清少纳言以她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表达为我们呈现了四季的独特之美。作者选择了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春天——黎明”动人的是色彩的美,天空的柔和与云彩的鲜亮互相映衬。“夏天——夜晚”迷人的是萤火虫的翩翩飞舞,月夜、暗夜、雨夜都无妨,哪怕是星星点点朦胧的微光也足够唤起美的感觉。“秋天——黄昏”感人的是夕阳照山时的点点归鸦和比翼联飞的雁字,还有风声虫鸣的合唱。“冬天——早晨”可人的是手捧温暖炭火的心情,这是下雪时、下霜时,甚至无雪无霜时都需要的。四时琐屑,信笔写来,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都细腻真挚,溢于言表。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

一、设计思路

1、《四季之美》是部编教材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单元教学目标重在感受景物描写的动与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次教学是定位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文章的基础上设计的,旨在让学生就散文这一特殊文体,静静品读、慢慢体会。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让学生学会方法,为后面的习作学习做准备。

2。以“美”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启寻“美”之旅。最终板书组成“美”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更要学会“表达美”。

二、成功之处

1、绝大多数孩子对四季景色比较熟悉,但让他自己来介绍四季的特点又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让五年级的小学生走进四季,与四季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在教学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借助视频、图片直观地展现了四季景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文字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四季的感知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四季景色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章语言的精练和优美,从而感受四季的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我抓住了“美”这一条主线,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后,体会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美、韵味美、选材美。朗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由朗读、默读、配乐读……熟读成诵。

4、课堂配乐范读美、板贴美、教学课件设计美……整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把学生们带入美的情境之中。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还稍欠缺。由于课堂的交流和品读用时较长,因此在仿写这一环节的时间就显得有些紧张。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堂课,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品读,读出作者的心思、性情、襟怀,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从对话中照见自己:是否有作者那样的的眼光、思考和生活态度?如此,散文才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世间万物之“美”,用真情实感表达世间之“美”。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4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互学等方式来解决。词语理解方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引导他们掌握预习方法。

教学中,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但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此外,我还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5

《四季之美》是第七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王荣生教授说:“我们阅读散文就是要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思所感。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要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的情思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思量与感悟。”依据文体特征,结合课后题、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及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并进行随文练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于文本细微之处发现四季独特的情趣并表达这种美,课堂生成也很美。

美在生活处处细留心。课堂伊始,我请学生介绍作者清少纳言。从大家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没有提前查找作者资料,这也在我的预设之中。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女生举起了手,她说《四季之美》这篇课文选自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对话中得知这位同学是从课外书中获取这个信息。语文就是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将课文中的人事景物与阅读结合起来,并随时将有用的资料储存在自己的知识宝库中。顺着她的介绍,我补充了作者作为女官的生活及人们对她的评价,看着同学们认真聆听的眼神,我知道学生已经走进了文本。

美在细微之处的发现。本节课的重点是体会作者眼中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课堂上,学生们能够细心品读文本,抓住关键景物、事物来体会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春之美,学生大都能抓住三个带有画面感的动词感受了天空的色彩美,并在我的启发下,关注到叠词的运用让文章更有韵味。夏之美,学生能关注到萤火虫的翩翩飞舞,感叹于作者所描述的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美!秋之美,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为何“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测可能是鸟宝宝在等她,也可能是乌鸦疲倦了想回去歇息-------冬之美,学生能关注到熊熊的炭火和闲逸的心情,但对于炭火的变化关注甚微。其实,这处也体现日本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物哀之美,比如樱花最美的时候,也正是立刻要凋谢的象征,日本的很多文学中都有类似的描述,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我没有渗透。四季之美,学生对冬之美的感触似乎没有前面三个季节那么敏锐。

美在独特细腻的表达。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把握还不太准确,这也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情,因为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感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何解决这个难点?板书是一个很好的支架。借助板书让学生观察,四季最美的时间段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有独特、短暂、悠闲、安静等;再将最美的景致对比观察,就能发现本文独特的写法——以静衬动。回过头来再次关注文本的表达手法,学生对动态描写了然于心。梳理写法后进行随文练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学生的小练笔却让我惊喜,诗意的表达,细腻的描写,甚至动态描写的运用,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

5.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篇五

1、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这些描写,来体现四季之美。同时,我还对写作进行了指导,效果良好。

2、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6.《桥之美》教学反思 篇六

说明文相对其他文体来说比较枯燥,《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在课文导入中,我从学生身边的桥讲起,又展示了课文作者即画家吴冠中的画——江苏宜兴蛟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文章重点研读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展示了自己根据文本内容而画的苇丛中的石桥、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形式独特的风雨桥,并组织学生点评哪一幅画好,好在哪里,虽然准备仓促,但学生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更重要的是深深地感染了作为观众的同学,这个环节结束后,整个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并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才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注重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事实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自子自知。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也是美的传递者,我让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重点研读了课文的第四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桥美在何处。并根据课文内容,用“_____桥之美,美在____” 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说到的桥之美。“乌镇小河两岸的桥之美,美在与密密的苇丛配合的开阔疏朗。江南细柳下的桥之美,美在与纤弱的细柳配合的刚柔相济。桥之美,美在长桥与娴静的水面配合的灵动和谐。桥之美,美在风雨桥与险峻的山峰、湍急的流水配合给人的安闲、自在之感……”听一听学生的回答我明白: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回应,书本潜在的意义才能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流动之中,学生的`心灵才能于书本中的世界融为一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效果不错。

3、重视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自然界中异彩纷呈的桥之美,也感受了人类巧夺天工的神奇和伟大,这是外在的、有形的“桥之美”;而那种内在的、无形的“桥之美”更是我们心中永开不败的玫瑰!沟通、理解、信任、友爱等连接心与心的桥则必须用真情、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能架设,一如那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搭起的人桥,一如那《斑羚飞渡》中,老斑羚用生命架设的彩虹桥,展现的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崇高之美”,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请学生说说这些“桥”。从有形的“桥之美”到无形的“桥之美”的拓展延伸,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我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跨海大桥的效果图,请大家发挥想象,描绘未来跨海大桥的雄姿。最后我还展示了自己拍摄的天宁寺周围的一组桥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审美方法,尝试欣赏身边的桥之美。

[不足之处]

当然,这堂课在某些环节的设计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可以将前面的环节压缩一下,留下足够的时间将“写”的部分内容放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并作点评。因为课后的写作效果往往较差,课堂上完成便于掌握情况,学生的写作是否只注重桥“结构美”,而忽视了桥的“形式美”,即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语文课的“读”与“写”如何有机的结合,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一个方面。

其二,值得我反思的是,自我素质的提高。我常教导学生:“不学则退,不思则惰”,可从没对自己说: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纷纭复杂的事态面前,我是那么孤陋寡闻,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又总是固步自封,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更是茫然无知。作者画家吴冠中从艺术的角度来写桥,对于艺术的审美,本人由于知识的欠缺实在不敢恭维,如何深入引导学生用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实在难以做好。

7.注重朗读教学,提高朗读素质 篇七

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 因为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朗读是运用外部言语进行的。外部言语的特点是张开的、不能忽略的, 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训练方法之一, 是学习语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生动、有感情地朗读会使学生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 以利于理解文中的语汇,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加强对课文的记忆, 从而培养儿童言语表达的流利性, 发展想象力, 增强对文字的鉴赏力与运用能力。良好的朗读是儿童对现有教材已有一定理解的表现, 说明儿童阅读能力已经有了基础。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呢?

正确地读是指用普通话, 发音清楚响亮, 不读错字, 不丢字, 不唱读, 不重复读。流利地读是指不断读, 不读破句。有感情地读是要求重音、停顿恰当, 语调、速度、节奏合适, 表情自然, 感情真切。有感情地朗读能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 增强语感。

一、指导学生朗读应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与想象结合。

富有表现力的朗读, 是在对课文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 并掌握语言的逻辑性与语言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因为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 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支配和调节作用。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涵, 将文字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身的个体情感体验, 才能主动自觉地朗读。有意识地启发儿童想象, 利用插图或感性经验, 在边读边思中引入“形象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读, 尤其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比如教学《趵突泉》一文, 指导学生朗读关于大泉的描写:“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 没日没夜地冒, 冒, 冒, 永远那么晶莹, 那么活泼, 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 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 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 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理解词语“没日没夜、永远”体会趵突泉永无止境地涌出的内在力量之伟大。 然后借助插图或录像展现趵突泉的气势, 泉水的晶莹, 以及冬天荡在水藻上又白又轻的热气所形成的如梦如幻的美,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生动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略作深呼吸以集中注意力, 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边想象这段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时, 老师只要略作点播,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朗读技巧, 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二、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起着示范、指导的作用。

首先, 小学儿童模仿能力较强, 分析能力较差。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宛如知识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 (规范的、不规范的) 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榜样。小学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直接担负着提高学 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繁重任务。其次, 教师的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朗读会造成学生已有朗读水平与模仿老师朗诵的欲望间的内部矛盾, 成为学生学习朗诵的内部动力。而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外部, 而在内部。因此, 教师应坚持学习普通话, 学习朗诵技巧, 发挥自身表率作用, 而不是强硬地向学生提出朗读要求, 如:“读快些”、“不要两字一蹦”等。

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指导上。就学习规律而言,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有了教师的指导和传授, 学生的学习才具有快速而高效的特点。朗读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激发兴趣, 多鼓励, 少批评。

小学生的学习还带有情绪色彩,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 他们才愿意留心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1.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名家的朗诵, 或配乐朗诵。2.表扬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 以树立榜样。3.对那些朗读水平较差的同学应多鼓励, 少批评, 并私下个别辅导。不应在众同学面前强制其个别读, 以免同学讥笑, 使他产生自卑感, 直到他的朗读能跟上大多数同学为止。

(二) 教给学生适当的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 也是朗读训练的初步开始。首先要发音准确, 没有正确的发音就没有朗诵, 就像没有砖瓦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字音的阴阳上去、平翘舌、前鼻音、后鼻音等。 并根据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度的停顿、轻重、缓急。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反映了句子间、词语间的停顿关系。 文章中停顿时间长短如下:段>层>句;句话、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顿号。但在实际作品中, 朗读有时会因作品的思想感情冲破这种固定格式。教师应根据作品的不同体裁, 表达的不同情感进行不同的指点。

最后,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应以自由读为主, 尽量减少齐读。在成熟的朗读基础上进行齐读可以造成某种声势, 并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有一定差异, 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一定差异, 齐读无法照顾这种差异, 因而自由读可以。学生自由读课文时会投入情感边读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齐读时为了达到整齐划一, 儿童会分散对课文的情感投入, 不利于文章的理解, 不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因此减少齐读、提倡自由读是指导朗读值得重视的一点。

8.追寻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 篇八

一、优化目标,留住语文味儿

很多老师,面对一篇课文,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东西,看看这段,好;看看那段,也好!于是从头到尾,蜻蜓点水地将课文过一遍,教学目标多而杂。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抓住三个目标进行教学,首先学好生字词,重视识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倡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次是指导学生自我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兴趣;第三理解并练写,围绕“祖父的园子该种些什么”展开教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受到思想启迪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完成语文任务,语文课必须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有“语文味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课堂目标。我们说,简单教语文,首先要明确目标。教师要抓语文学习的大目标,在各个学段都不忘紧扣“识字”、“写字”、“阅读”、“习文”这四大块。语文课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删繁就简三秋树”,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当然,目标集中,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就一定单调。在教学预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多功能性,尽力做到“以一当十”,努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精致玲珑。

二、精选问题,腾出空间给学生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教师提问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读书的时间必定减少。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时间怎么留?当从减少提问开始。教师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在一堂课内,一般不要超过5-6个。教师要尽可能提紧扣教学主目标,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在上《鸟的天堂》这篇篇幅较长的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倾听清脆的鸣声,继而阅读课文,将鸟的形象转化为文字,再观赏百鸟图。然后讨论三个问题:“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它“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把声音、文字、图画三者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讨论,对课文内容便有了深切的感悟和体验。你看,一阵鸟声、一幅画,三个问题,多么简洁,多么清晰,孩子们从从容容地读懂了课文,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精简环节,突出教学重点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开始追求精致、滴水不漏的环节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步步紧逼的教学引导,所有的教学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成了“如来手中的孙悟空”,而这种精致,使得教学成了流水线式的操作,只有按部就班,没有动态生成。例如教学《埃及金字塔》这篇课文的第一部分初读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开火车读,哪些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齐读词语。

2.把词语送回课文,自由读课文第1、2两小节,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说说你了解了埃及金字塔的哪些信息?出示:埃及金字塔( )。

3.出示1、2节

生交流,师板书:位置、时间、外形、作用、气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第2、3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重复。原本的设计意图:教学环节2,出示一句句式,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第一、二节的课文内容。环节3是站在写作角度对第一、二节课文内容的整理。但是在这个训练中,学生从文中提炼的信息与第3环节老师板书的内容是一致的,也就造成了重复教学。

于是,我就将两个环节合并起来——当学生提炼信息概括课文内容时,我可以结合板书梳理同时作者写作思路,并在朗读中深入理解句子含义。这样的话,即精简了环节,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的教学中,只安排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建构话题,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走进冬天,感受严酷;第三板块:走进春天,体验幸福;第四板块,走近作者,感悟生命。整整80分钟没有多余的教学环节,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板块和板块之间的跨度非常大,每个板块都留足了充裕的时间。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随机调整,适时点化,让每一个版块都有可能成为动态生成的亮点。

四、精简手段,朴素而不失优雅

当下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成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大展台。声、光、电齐上,图、文、像兼备。似乎不用现代化的设备,该教师就落后,这节语文课就陈旧。于是乎,我们的语文课就成了大杂烩,语文老师也被人讥为“肥了别人的田”。

其实,学习语文,应当充分遵循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形象性,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让孩子们以形象的方式去掌握母语,应该是我们的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但是把握不好尺度,现代教育技术反而会阻碍学生学习语文,过度使用,甚至会封杀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灵动,想象的翅膀被无情地折断。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种朴素的美,是真正的美。

9.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美 篇九

曲靖市麒麟区教育局 颜永发

[摘要]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过:“教学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人类的全部的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悦的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快乐。”

语文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追求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那些透露着美的形象,蕴含着美的语句传达给学生。培养成学生用眼睛去细心观察美,用心灵去感受领悟美,在完成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一颗颗纯真的心获得美的启迪。

[关键词]个性美 语言美 和谐美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过:“教学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人类的全部的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悦的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快乐。”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通过艺术性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发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个性美

教学艺术的个性美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个体的生命的尊重和关照,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只有传授知识的属性,更具有启 迪智慧的责任和使命。孩子们不是一个个被填塞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是一个个有着活力与灵性的生命。课堂教学应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教师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与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它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

时下许多地方的示范课与公开课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大多热闹非凡,时而鲜花,时而掌声,时而绘画,时而音乐,电教手段一齐上,令人眼花缭乱,缺失的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当然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兴趣和审美效果,但是过于重视外在形式,忽视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特色,这样的课堂教学又能说是成功的吗?因此课堂教学艺术必须追求教学的个性生命价值,不能为艺术而教学,为表演而教学。要用教学艺术奏响语文课堂的生命旋律,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展开生命的探险。

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的需要。应具备六种意识:

1、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意图、愿望和动机。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塑造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动因和途径。个性意识强烈,会不懈地追求新的教学艺术。教师有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就敢于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从而活跃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开拓其创造的潜能,应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形成推崇创新,追求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问题意识

创新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只有质疑问难,才能激发创造动机与兴趣。巴甫洛夫曾说过:“怀疑是 2 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语文教学应以“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提“问题”的兴趣;课外阅读要启发学生带问题进入阅读角色中,以推进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才能触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与思维“灵感”,开发学生的质疑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提“问题”的时空感,才能适时解疑答难教师敢于质疑,学生才会受到影响。“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源泉。小学生好奇心强,只有好奇,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也才能质疑问题。质疑问难是创新意识的动力,也是教学超前意识的必然反映。

3、超前意识

改革需要创新,改革同样需要超前教育观念。只有抛弃落伍的教育思想,树立教育超前的观念,教育才会不断发展。教育超前意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先行一步。尽可能打破课堂教学格局,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教学艺术表现为常教常新。有新鲜的东西出现,才会有吸引力。充满个性的教师,在教学上应不断追求超越,超越前辈,超越自我。教师要增强教育的超前观念,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只有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

4、民主意识

教学的民主意识的本质要求尊重学生个性,与学生平等相待,相互信赖,讲究民主,以理服人,以形成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民主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反光折射。教学民主要求师生平等参与课堂双方教学活动。民主意识要求教师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不是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要改变“教师是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单纯吸吮关系,而要将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的空间,探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 3 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只有学生的大胆放言,学生平等地参与教与学,这样的民主意识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5、角色意识

角色意识是由教师的主导和社会地位所赋予的,并符合教学的规范行为。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搞好教学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因。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既是做到授艺者,又要做学生知心人;教师是师长,既要做指导者,又要做学生的顾问;教师是引路人,既要做探索者,又要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增强角色意识,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随时调整教学心态和履行教学职责,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

6、审美意识

有个性、有艺术,就有美感。有个性的教学,富有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一种人格化的指向性活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师对语文教材审美的发掘,反映出审美意识在教学的反映。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愉悦情感是创新意识发展的能源,又是审美意识质的飞跃。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意识可以触发“情动”,“情动”又可以触发“心动”和引发“美感”。审美意识的强烈与否,关系到激发教学情感成功的关键。同时,审美意识又推动审美品质的发展,深入发掘教材的“个性美”,实现语文个性化教学,从而实现审美理想的飞跃。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多来一点个性化教学,将能创造“新奇激趣”的氛围,根本改变教参滞后的状况;多来一点个性化教学,将能创造“求异创新”的氛围,不断发掘新的创意和手法;多来一点个性化教学;将能创造“欲罢不能”的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欲望;多来一点个性化教学;将能创造“能动求知”氛围,促使学生学会、会学、学好语文。

二、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进入艺术的境界,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刻苦的追求。

1、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2、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3、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4、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5、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6、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三、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和谐美

现代和谐教育思想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系统,从静态分析,它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动态分析,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又处于相互配合、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教学结构是静态的,教学的作用是通过动态来实现的。

1、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如《挑山工》一文,“爬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相遇的?这说明什么?”这些问题可靠学生自学解决,第二问对理解挑山工的话有帮助,可在检查自学效果时多花一点时间,以上是“疏”,而且是“疏中有密”。而挑山工一番含有哲理的话是教学重点,则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深入理解。可通过下列问题引导思考:①“我们”怎么走?挑山工怎么走?对此挑山工是怎么说的?作者是怎么写的?②从挑山工的话里你体会到什么道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这段话背下来。以上是“密”,而且“密中有疏”。

2、教学节奏的张与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课文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比较枯燥的,道理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老师的讲解也要适当放慢些,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如《草船借箭》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神机妙算”理解课文内容,对诸葛亮“算”准“借”的时间这部分内容,教学节奏要慢,让学生学懂内容 7 后小结学法。有了这一基础,诸葛亮算准曹操、鲁肃、周瑜的性格特点和采取的策略等内容,则可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3、教学方法的巧与拙

“拙”,这里指的是遵循常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守拙,就是要遵循大纲提出的基本教法;“巧”,指不循常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用巧”,要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常规,又要突破常规,两者结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围绕重点部分读思议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常规教法,这是“拙”;把重点的突破渗透到预习或专门性的练习中,这是“巧”。抒情性浓的课文,读读议议是“拙”,以读代讲是“巧”;意境优美的课文,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言传),是“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意会),是“巧”。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逐一概括出常识性知识要点,是“拙”;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参照阅读,加深对常识性知识的理解,是“巧”。教中应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是守拙还是用巧,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教学程序的顺与逆

“顺”是按课文顺序安排教学程序,“逆”是不按顺序,而是或从结尾段导入,或从重点段教起。同时,教学中也常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如逐段讲读课文,这是“顺”,但在有的段落的讲读中,经常抓住结句理解段落内容,这是“逆”,是“顺中有逆”;抓住篇末的中心句来讲读课文,这是“逆”,但抓住中心句后,却又是按课文顺序来理解,这是“顺”,是“逆中有顺”。教学程序是“顺”是“逆”,应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阅读基础确定。学生基础较差的,可以逆教 8 的课文也应“顺”教,以利学生理解;学生基础较好的,可以逆教的课文就“逆”教。还可以“逆”中有“逆”,以利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教学形态的动与静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是“有声有行”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是无声世界。教学中的“动”,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教学中,“动”多“静”少,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不好;“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不能有效利用“静”的时间。因此,应考虑年级特点,“动”“静”合理搭配,低年级以“动”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

6、教学语言的庄与谐

教学语言的“庄”,指用词准确,逻辑性强;“谐”,是有趣,有幽默感。理解教材,主要靠符合逻辑的讲述,但用词准确的逻辑性的讲述时间一长,容易引起身心的疲劳,因此讲课应该是亦庄亦谐,寓庄于谐。导入时宜谐,能激发兴趣和诱导注意力的定向;在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后宜谐,能使学生大脑有所放松,较快地消除疲劳。低年级宜谐多于庄,高年级则可庄谐并用。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语言是“谐”,设置悬念的语言是“谐”,形象化的描述能引起学生想象的也是“谐”,借用其他行业的语言或流行语于教学的也是“谐”。另外,调侃学生也是“谐”,它容易激发争强好胜学生的竞争心理,但自卑心理较重的学生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须慎用。

7、教学风格的情与理

在教学风格中,有的擅长于“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 9 生爱学、乐学;有的擅长于“理”,通过符合逻辑性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和有很强逻辑性的讲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会学习。据心理学研究,上述两种风格都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有两个心理系统在起作用:一是动力系统,如兴趣、情感、动机,一是认识系统在起作用,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擅于煽情的,促使学生动力系统起作用;长于说理的,则促使学生认知系统起作用。在教学中,应力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性的风格。擅于“煽情”的要学习有条理的讲述,靠逻辑的力量提高教学效率;擅于“说理”的要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乐学。

美在和谐,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使之处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态中,使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参考文献]:

10.桥之美教学设计 篇十

2.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3.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预习提纲]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2、学习课文

*作者简介:吴冠中1919年生,中国现代画家。*读准字音

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提示: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 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补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宕开一笔,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是所举实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4、品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赏析: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5、比较:桥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例:

*、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感受特别)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景致动人)构成丰富画面 *、长桥之美(富于创造力)*、风雨桥(形式独特)

6、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的美学含义,在生活中我们还能从哪些艺术角度欣赏到各种“桥之美”呢?你觉得本文作者的意图仅仅局限在用极具画面感的文字向我们展示桥之美吗?吴冠中先生对“桥之美”的追寻对你有什么感触或启发吗?

*、作者在文末写“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桥,文章末尾作者提到了鹊桥,那么鹊桥美在哪里?(鹊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鹊桥除了美在“形式自由,生动活泼”上,还美在哪里?(还美在它是一座“爱之桥”—— 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是美好的。)如何理解文末“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些什么样的桥呢?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桥呢?

提示:以前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老师从中调解,老师为我们架起一座友谊之桥。

提示:与妈妈之间有很深的代沟,爸爸经常劝慰我们,爸爸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亲情之桥。

老师,是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一座友谊之桥;爸爸是我和妈妈之间的一座亲情之桥;班干部,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一座桥;电话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

下面是以“——是一座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运用比喻仿写的句子(试朗读体会)

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们火热的心。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们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7、小结: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之美。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千世界的美吧!

11.感受语文之美 篇十一

一、 简单而不放任自流,还语文以本色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课文时是以高考为指路标的。我们认为,每一篇课文的要点,应该放在可能涉及的考试点上,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高考中拿高分,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才有可能因此而走得更顺畅。诚然,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界限模糊的情况下,有这种想法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我曾经不止一次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将很美的文章当成单纯的说理性文章来讲。也就是说,在黑板上出几道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以达到训练学生筛选信息能力的目的。如《花未眠》,大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篇教我们如何感受自然美的说理性散文,而忽略了此文章自身的美,以及作者川端康成的文字中那深入骨髓的颓废之美。我想,对美人花的《花未眠》,这样本末倒置的教法是可悲的,鉴赏它的美才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有人会不以为然:难道一味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当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语言文字自身的美时,他自己就会主动去接受语文,去寻找语文课本外广阔的语文天地。当他们迷上语文时,你还担心他们学不好语文吗?我经常在课堂上开玩笑对学生说:“解题技巧好比武侠小说中那精美绝伦的招式,正如段誉之六脉神剑。我们光学招式是没用的,只能对着空气指指点点。只有体内充满真气,招式才会有用武之地,甚至可以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而语文素养就是这样的真气。”玩笑归玩笑,可这不正是老祖宗所说的“厚积薄发”吗?

二、 朴素而激情四溢,感受文学自身之美

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文学自身之美呢?

1.重视问题教学,体味文字之美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会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如用多媒体图片代替课本等。例如有人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将电视剧《红楼梦》中这一片段截取下来,反复放给学生看,并让他们通过众多人物的精彩表演来分析人物个性。为此,我深感遗憾: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好的,可怎能忘记引导学生感受曹雪芹那饱含“十年辛酸泪”的经典语言呢?

这种情况在上文言文、古诗文时是屡见不鲜的。如有人上柳永的《雨霖铃》时,采用“开心辞典”式的“脑力黄金赛”,让学生忙于记忆与背诵,那他们哪能体会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苦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寒寂寞?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语文真正的美不在此。我们可以采用朴素的教学方法,将要点放在课文而非课堂形式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文字之美。

2.摒弃传统观念,感受情感之美

不能否认,我们在处理许多课文时会依照传统观念对之进行解读。一直以来,“文以载道”的思想已成为我们信奉的准则,其实,“文以载道”本身没错,只是我们把它理解得太肤浅了。我们让“文”载的“道”太沉重了。传统的政治观念、正统观念束缚着我们的思想,而让我们忽略了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之美,张扬着的个性之美。

我固执地认为,语文不应再是政治的、正统的语文,它应是广泛的语文,是大语文。如在上鲁迅的文章时,许多人还是照老一套的观念,将思维定格在反封建、反白色恐怖上,虽说这是鲁迅文章的一贯主题,可这并不是鲁迅文章的唯一主题。我们读《孔乙己》时,除了读出旧社会世态炎凉外,难道读不出一个自尊却又无力与命运抗争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我们读《记念刘和珍君》时,除了为反动者的暴行愤慨外,难道感受不到刘和珍的可亲可敬与大义凛然?我多次讲课时发现,一讲到鲁迅的作品,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反封建”“国民党反动派”等词语,令人哭笑不得。可这不正是由于我们的误导吗?是我们让他们忘了去寻找文学作品中那动人心魄的情感之美。

综上所述,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教改也有无数条路可走。不过,一切得靠事实说话。事实证明,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使学生学有所成的才是好方法。

我想,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我们不妨返璞归真,还语文以本色。一方面没有必要将语文弄成“技术分析”的模式,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在突出工具性这一特点的背景下,庖丁解牛式地将各知识点肢解开,丧失了人文精神和感性、灵性,这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让外在的东西掩盖了语文自身的美。

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的尝试后,也许我们最后能让语文教学走向简单,走向朴素。因为正如“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歌词所诠释的道路一样:越是简洁的方式,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越能发挥师生的主观创造性,越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之美。◆(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

12.语文教育之美 篇十二

一、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

要了解什么是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审美追求。“‘审美’是指对于美的对象的观照、考察和鉴别过程。”简单地讲就是认识美,进而在认识美的过程中感受与理解美。综合而言,审美追求即是指我们在某一活动中采取偏向于认识美、感受美和理解美的指导理念。

故而,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既是指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更多地融入认识美、感受美和理解美的理念以及采取相配合的实践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审美,其目的是给予语文以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美,是真,是善。不管是哪种判断,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以判断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一种强调也是对美的确认与肯定,以期美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学生心中获得其本应有的地位。

且这不光是对美的价值的肯定,还是对于语文学科价值的肯定。语文学科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或者应试的技巧,更应教授学生以实际生活中所需的价值判断进而在指导学生实际生活层面体现其价值。这也可以说是语文学科价值的体现。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审美过程是没有终点的。正如我们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审美也应该持这样一种态度。而且审美是急不得的,我们很喜欢讲品味这一个词,品味就意味着需要放慢速度,用心去感受。提倡具有审美追求的语文教学,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用审美的方式、用品味的态度来优化、来美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美及美与语文的关系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有过一场美学大讨论。这场讨论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典型说、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以及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说。对于这三种学说我在此不加以展开,但我想说明一下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一种价值的观点。朱光潜先生在其《文艺心理学》中说道:“红可以说是物的属性,而美很难说完全是物的属性。……美与红不同,红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或者说,一种自然的现象,美却不是自然的,多少是人凭着主观所定的价值。”因而他说:“美不能完全当作一种客观的事实,主观的价值也是美的一个重要的成因。”而后由此产生了“审美价值”。对于美的价值,凌继尧教授将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第二个层次是事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由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决定起作用。”当我们明白了美的价值指向,才能理解李泽厚先生说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所以说美是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因而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不能忽视。

依然,虽然我们不能给美下定义,但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讨论,并在这种探索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知道了美就在我们身边,正如一开始的那首诗里所写“春在枝头已十分”,用心留意,美就在那等候。

而由美生发出的价值不能也不会只停留在美学研究中,更应运用到现实生活以及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前面说到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审美,其目的是给予语文以价值判断,也是由此而来。

而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掘出美,是因为语文本身是美的,语文课更是美的载体。

语文的美首先美在它的文本,袁行霈先生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读懂是第一步,但仅仅读懂还不够,要能欣赏语言的巧妙、语言的美。”在语文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咀嚼赏析词句,品味到语文的语言美;更能在作者创造的情境中,体验并感受到自然美,如陶渊明《饮酒》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让我们在脑海中自然真切地浮现出诗人笔下的那一种自然情境;还可以对描写的人物的言行进行揣摩,以体味其形象美,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在平淡朴素的回忆中描摹出了他那位既是慈母又是严父亦是恩师的母亲,母亲为我舔病眼的景象让人历历在目,经久难忘;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启发想象,从而捕捉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如《论语·先进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曾晳说了这样一段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一种高妙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自然最重要的是能够拓展延伸,并在这种关联中学习自己创造美。

除此而外,我们还能感觉到语文带给我们的音韵美。在朗读中我们能感受到山间泉水的叮咚,林中鸟儿的啁啾,还能感受到孩童银铃般的欢笑声,更有那如在对灵魂歌唱的美妙乐音。对于朗读,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在如此的朗读中,语文的美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朗读的美的好,古人早已深知,《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句教导读书人应朝夕诵读。曾国藩在教导孩子如何读书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蜜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诚然,这些话都说出了朗读的好、朗读的必要,更从侧面说明了语文所拥有的音韵美。

13.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篇十三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重难点)

3、仿照课文写几句话。

课前积累:

我们积累几个短语,谁来读第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读,声音响亮。第二行,你来读,字正腔圆。请你说。

鱼肚色的天空 微微的红润 红紫红紫的彩云 朦胧的微光

泛着鱼肚色的天空 染上微微的红润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闪着朦胧的微光

预设1、是的,加上动词之后给我们一种动态的画面感(是呀,加上动词之后增强画面的动态美)

这是大自然向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多姿的画面。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四季之美》的散文,(板书《四季之美》),跟老师板书课题(我相信同学们的目光一定都集中在我的手上)齐读课题,嗯,声音真响亮。

2、了解作者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简介,生读)

清少纳言日本散文的鼻祖,这么厉害的女作家写的文章,相信大家已经预习好了。

二、检查预习,摸清脉络

1、听写词语。

现在老师要检测一下预习情况,拿出听写本开始听写,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红晕乌鸦 比翼而飞 愈发 心旷神怡 凛冽 闲逸

请同桌两人对照大屏幕互相检查批改,错误的圈出来,并让你的同桌修改订正。

预设1、老师在听写时发现“凛冽”这个词语错的最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跟老师在书写一遍。(预设2、错三个以上的请举手,请你说,比翼而飞的翼,闲逸的逸,凛冽,这些词语有错误的请举手,看来有些难度,跟老师一起书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在写两遍。)大家的学习习惯真好,写完之后马上坐端正了。

2、这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描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说。

预设1、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之美。太简单了,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如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什么来写呢?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2、你真会读书,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每一段话的中心句。

3、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能写,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

预设1、比如春天你会写什么?山和树、花、草、柳树等。夏天呢?荷花绽放、下河游泳。秋天: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冬天雪花飞舞、堆雪人、打雪仗。

孩子们,我们写四季时往往写的是事物,这是从事物的视角来写,它是比较常见的。

三、精读课文,感悟四季。

过渡、是啊,作者写的是四季的四个时刻,这是作者写作的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板书:视角)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

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自己读读,尽可能的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指名读。

2、读的真好,你们听出来没,它那一点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好像让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天空慢慢的亮了。

没错,这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谁还想说?

预设2、:我想到的是太阳一点点的升起来,天边的白云都被太阳染成了红的或者金的,五颜六色的,大地也被阳光照耀着发出了美丽的光彩。

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她能从文字当中看出颜色的变化画面,你来读一读。

预设3、孩子们,你们欣赏过黎明吗?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又欣赏过几个美好的黎明呢,但是清少纳言不一样,她爱着这每一个黎明,她爱这黎明中变化的色彩,她爱这黎明里面悠然的清新,春天,读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自己读一读文章,想象文字当中的画面。看到什么样的画面能描述一下吗?

预设1:看到在美丽的夜晚中,时常飞过几只美丽的萤火虫,给这夜晚增添了一份乐趣。

她看到的是明亮的月夜,月色迷人。

预设2:夏天最美的夜晚就是明月和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比较幽静。

预设3:我看到清朗的夜晚,天很黑,萤火虫给人一种幽静而快乐的感觉。

2、其实我们想着想着就会发现,作者其实写了三种夜,第一种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种夜,你们说——漆黑漆黑的暗夜,第三种——蒙蒙细雨的夜晚,没错,这三种夜中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是作者写的却非常的简洁,明亮的月夜他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后面几种用他也一两句话,为什么他要写的这么简洁?琢磨琢磨。

预设1:我认为他第一个写得比较简洁,因为我们都见过比较普通。

预设2:作者总的笔墨写的后面,没有用过多词语就写出了动态。

3、也就是说这些画面作者没有给到你眼前,而是给到了你脑海里,心里,这种表达也是也在文章中处处可见(板书:表达),我们来读一读这三种夜,带着我们的想象。指名三个学生读(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先肯定学生再扣关键词句)

4、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词他们没有画面感但是可以把这三种夜连起来,一层一层细腻的送到我们心里,咱们接着再听。指名生读。

5、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清少纳言给迷住了呢?

预设1:生命的美。

预设2:写了夏天的三种夜,各有各的特色,她被迷住了。

6、那如果我们就看第三句,她在第三句中,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她迷住的呢?

预设1:被灯光迷住。

7、如果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单一的事物——

预设1:我觉得是蒙蒙细雨衬托出萤火虫微光的感觉。

8、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其中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的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孩子们,你们有谁用心感受过夏夜呢?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几乎让我们忘记去感受夏夜的美好,清少纳言不同,她爱着这每一个夏夜,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漆黑漆黑的夏夜她觉得也美。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夏夜她还是觉得美,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全班读——

第三自然段

1、走过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秋天的黄昏,自己读一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1:秋天写了在太阳快落山时,大雁和鸟都比翼而飞飞到自己的巢里,在夜晚还有风刮起来,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2、、同学们,蒙蒙细雨的夜晚,那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让清少纳言着迷,而夕阳斜照点点飞鸟的动态描写,则让他感动,同样是对鸟的动态描写,我们曾学过《鸟的天堂》里也有: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3、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1:四季之美描写的鸟是安静的,静谧的,鸟的天堂里描写的是鸟的热闹。

这种心境不一样,情绪不一样,感觉不一样,还有哪不同?

预设2:第一句有点悲伤,灰鸦到底干什么,无从知晓。但第二句,这是个鸟群幸福的家,这两句时间不一样,第二句没有时间,给人对比的感觉,给人的情感不一样。

但是这两位作者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要写飞鸟,但是一开始却都不写飞鸟,为什么?

预设3:我觉得她应该先把环境写出来,第一句是悲伤,一般描写诗人悲伤都在夜晚,这里环境衬托出心情。

4、大家从大的背景衬托,这点点飞鸟的动态之美才更加生动,才更美,同学们像这种写法,这段里面还有,你们能找到吗?同学们,你们看,上面也有。指名读。(相机指导阅读。孩子,那种辽远空旷你感受感受,再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的声音,你再感觉感觉)

5、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大的背景下动态美如此生动,指名读——

6、同学们,有句古诗说的很好,它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听过吗?也就是秋天往往会引人伤感,但他眼中的秋天却不伤感,他感动着凝望着秋天,读——

7、同学们走过秋天的黄昏,我们来到冬天的早晨,冬天的早晨我们常常会说“好冷啊”,但是你猜一猜清少纳言她可能会说什么?自己读读。

预设1:今天早上我去跑步一点都不冷,感觉这首诗是一个小孩子写的,不是大人写的。

她有一颗少女的心。

预设2:我觉得作者可能会说今天下雪了,好高兴,想起自己的童年,从书上写“冬天最美的是早晨……”作者很喜欢下雪,“只是到了中午……”作者很喜欢冬天,但中午到了雪没了,作者有点扫兴。

8、其实老师觉得他可能还会说,我的那盆炭火呢,它在这儿,它变成了一堆白灰,有点扫兴,但是挺有意思,大家一起来读。

9、同学们走过冬天的清晨,我们再一次走过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春天的黎明,谁来?春天黎明中变幻的色彩,那悠然的你来读,夏天的夜晚,蒙蒙细雨中的动态之美,无限的遐想,你来读,秋天的黄昏,静谧高原之下的.点点飞鸟的动态,那温柔而深情的凝望,你来,冬天的早晨,那份和谐,那份闲适,你来读——

上一篇:答谢词定稿下一篇:印花税试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