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巢调查报告

2024-10-11

中国空巢调查报告(精选11篇)

1.中国空巢调查报告 篇一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民族街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特征比较明显。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广泛关心下,老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利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进一步了解我街空巢老年人在生活、心理、精神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关爱空巢老人的惠老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我街在武胜、万年、涂家、大董、和平五个社区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对象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并未与子女(晚辈)同住的老年人,由社区专职干部对老年人组织入户调查。调查采取问卷方式,由调查员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户直接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由调查家庭中的空巢老人当面回答有关问题,并认真记录答案,当场回收问卷。现将我街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汇总。这次调查对象总量191个。汇总结果显示如下:

性别分组:男性66人,占34.55%,女性125人,占65.45%。

年龄分组:60~69岁的33人占17.28%,70~79岁的91人占47.64%,80~89岁的62人占32.46%,90岁以上的8人占4.19%。

文化程度分组:文盲39人占20.42%,小学初中的112人占58.64%,高中中专22人占11.52%,大专及以上18人占9.42%。

婚姻状况分组:未婚7人占3.67%,丧偶的107人占56.02%,配偶健在的65人占34.03%,离异的8人占4.19%,再婚的4人占2.09%。

家庭存续时间分组:0-5年的29人占15.18%,5-10年的42人占21.99%,10-15年29人占15.18%,15-20年的32人占16.75%,20年以上的59人占30.89%。

现有子女分组:有1个子女的35人占18.33%,有2个子女的45人占23.56%,有3个子女的55人占28.8%,有4个子女以上的43人占22.51%,无子女的14人占7.33%

二、调查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健康方面

1、空巢老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身体疾病较多。能自理的老人153人;半自理的老人29人;不能自理的老人并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的9人。调查对象的情况显示,大多数

空巢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些小毛病,但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就有61人、另外还有27人患有严重疾病甚至癌症。

2、空巢老人就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统计看每月医药费支出状况的人数,每月支出100-500元钱的多达106人,500-100的有27人,1000元以上的有18人,在100元以下的仅40人。调查显示,有155为老人认为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疾病,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经济收入方面

1、调查对象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一倍,但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人数男性却比重较大,且退休金大多数都在1000元-1500元,仅仅够维持生活。

2、空巢老人中基本生活开支都不大,每月开支500-1000元的112人,1000-2000元的48人,2000元以上的13人,但对于自费购买助老呼救设备,还是有150人认为无力购买,并有182老人希望政府购买。

(三)生活安排和精神慰籍方面

1、空巢老人文化娱乐生活比较缺乏。其中108位老人主要就是在家做家务、和邻居聊天散步,有98人选择看电视、听广播、阅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旅游等的仅56人,没有一个人上

老年大学,甚至有23位老人没什么事干也缺少人说话常感到空虚和寂寞。

2、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关心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167人,但仍然有20人对老人漠不关心,并且160为老人半年之内会见面,但有9位老年人很长时间都很难和子女见面。

3、空巢老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不太接受到养老院养老的方式,仍然愿意保持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但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与关照。

4、大多数空巢老人对于“爱心门铃”、“红飘带”、“一键通”等助老呼救系统还持有保守态度仅61人表明需要,还有130命都表示不太需要。

三、建议及对策

(一)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的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养老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起码的基本生活。

(二)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因此目前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三)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我街这种老城区,空巢老人普遍感兴趣的是政府买单的免费服务,而目前能够享受这种免费服务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因此,政府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情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同时,应加强社区照料服务的整合和宣传工作。

(四)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籍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加入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籍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想方设法增加社区的文体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动用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再次,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更多空巢老年朋友们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和探望他们。尤其是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给予帮助,要特别关心独居空巢老人。

此次开展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状况普查时间紧、范围广、受众面宽,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能够为市委政府制定惠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来能够使老人们从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切实贴心的实惠,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为老服务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秉承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讲奉献的一贯作风,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是我街全体老龄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

2.中国空巢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上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期望寿命延长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空巢”现象日趋突出, 空巢老人家庭逐年增加, 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老年人而言, 医疗保健最主要的目标常常不是治愈疾病或延长生命, 而是维持、改善生活质量和生理功能, 老年人健康评估一个重要内容是生活质量评分[1]。因此, 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是当今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上海市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探讨, 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 研究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4个社区空巢老人220名, 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问卷21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4%。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有子女但不在家居住, 或无子女, 子女探望平均间隔时间≥1周;意识清楚, 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言语表达, 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排除精神障碍、意识障碍、重症和终末疾病者。

1.2 研究工具

1.2.1 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 vey, SF-36) 。

为全球应用最广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 是一个多目的、简形式的健康调查量表, 对生理和心理进行综合测量, SF-36中译本的信效度满意, 被认为可适用于我国[2]。SF-36量表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内容, 每维度设2~10项问题。8个维度内容包括:生理功能 (PF) 、生理职能 (RP) 、情感职能 (RE) 、躯体疼痛 (BP) 、活力 (VT) 、总体健康 (GH) 、社会功能 (SF) 和精神健康 (MH) 。各领域得分越低表明健康状况越差, 反之健康状况较好。

1.2.2 自编个人资料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体育锻炼状况等。

1.2.3 测查程序。

对社区空巢老人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预约上门, 然后当场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填写通过以自评和访谈方式完成, 填写完毕当场对不合格问卷进行纠正。

1.2.4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3.1建立的数据库录入表格数据, 数据录入采用双人双份录入, 统计采用SAS 9.2软件, 单因素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 统计量为χ2。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调查了212名空巢老人, 被调查老人年龄分布范围60~95岁, 平均年龄为 (70.30±8.04) 岁, 见表1。

2.2 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有无子女和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社区老人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分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不同年龄组社区老人在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区老人生活质量更差;社区老人有无配偶在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无配偶社区老人生活质量比有配偶老人差;不同文化程度老人之间生活质量中除总体健康无统计学差异外, 其他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进一步分析显示, 文化程度高者生活质量相对较好;不同居住状况社区老人在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分值均有统计学差异, 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老人体育活动状况不同在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参加体育活动频率高的老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老人一年内是否住院, 其在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一年内住过医院的老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老人自我健康评价不同在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自我健康评价差的老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 (P<0.05) , 见表2、表3。

3 讨论

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 结果发现, 影响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居住状况、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和一年内是否住过院。

3.1 年龄、文化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 机体各部分的功能都将削弱, 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来往关系减少, 同时所保留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有一种脱离社会的倾向, 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均呈下降趋势。

文化程度较高的空巢老人, 通过阅读学习容易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加以运用, 有较强保健意识, 故在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方面都优于低学历老年人, 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活动, 从而获得更高效益的社会网络资源, 故较低学历老人生活质量好。

3.2婚姻、居住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无配偶、独居老人其因无人照顾生活起居, 平时缺少交流, 有些老人也不愿出门, 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相对较差, 精神生活也极为贫乏, 心理非常脆弱,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社会对无配偶、独居的空巢老人应特别关注, 通过完善社区服务,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3.3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评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人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均较高。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患病率, 从而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3]。街道社区要改善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以及健身设施, 鼓励老年人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 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 自我健康评价差的老人其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分均低。有文献报道[4], 老人的总体健康属于健康自我评价, 它主要反映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主观体验, 有些老年人虽然健康状况较好, 但由于对身体状况过分担心, 往往容易消极地对待生活, 易产生抑郁情绪。空巢老人自我概念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健康教育, 完善社区医疗保健系统, 帮助他们适应角色改变, 使其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 提高自我概念水平, 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5]。

注:表2、表3中, 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 △行数据为统计量χ2值, *P<0.05, **P<0.01。表格中生活质量得分值为中位数 (25分位数~75分位数) 。

此外, 我们发现在一年中住过院的老人其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均下降, 社会与家庭应该多关注出院老人的身心健康, 社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出院访视, 为出院老人提供康复服务。

综上所述, 影响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 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 重点关注高龄、独居、文化程度低老人的身心健康, 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海云.浅谈老年人健康管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8, 2 (5) :257-260.

[2]王素华, 李立明, 李俊.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应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1, 18 (1) :4-8.

[3]廖八根.体育活动对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纵向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28) :185-189.

[4]王惠珍, 史雷, 高钰琳.广州市省级养老院内老年人抑郁情绪及生活满意度调查[J].护理学报, 2007, 14 (2) :5-7.

3.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篇三

1月11日,是我们调研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的第一站,我们提前联系了五峰山街道东马庄村的村主任,在和主任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东马庄村大部分的村民搬到了新村,也有一部分的村民仍然留在老村中,其中大多都为老人。

主任对于村民都很了解,根据我们所要调研的对象空巢老人,带我们到了各个老人的家中。

我们先来到王爷爷的家中,王爷爷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学识很高,以前做过通讯员,但因病,右腿功能丧失,直到此刻一向未婚,自我一个人生活,王爷爷生活状况不错,爱看书写字,对生活很进取。爷爷身体比较健康,患病时会去医院寻求护理治疗。

紧之后我们采访了下一位老人范爷爷,范爷爷因家中母亲生病,一向照顾着自我的母亲,因家里穷未能结婚,母亲去世后便自我生活着,如今生活仍然不易,低保是经济主要来源,同时疾病缠身,患有脑血栓,可是治疗的费用过高无法承担,从未研究过去医院缓解病情。可是好在当地政府部门一向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让老人的生活和心理多了些许慰藉。

然后我们来到下一位老人家中,爷爷家中老伴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其照料,家中经济拮据,也没有子女,靠国家低保补贴生活,同时自我患有心脏病,因经济原因基本不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可是爷爷对于生活的态度很乐观,并且坚信自我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疾病不会缠身。

最终采访的老人,墙上贴满书画,毛笔整齐的挂在一旁。老爷爷家中子女都已在外安家,工作繁忙很少回家,配偶去世的早,于是老人自我在家中居住,每当谈及子女老人不由会产生思念。老人的经济是由子女供给,所以老人的家庭条件很好。老人很进取乐观,喜欢到处走走锻炼,写写毛笔字,同时对于中医有所研究,所以对于自我的医疗问题不担忧,自我能处理好自我的疾病。

这一天的调研我们受益匪浅,明确的了解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以及他们想拥有护理服务的强烈愿望。“自我在家这么孤独,为什么不选择去养老院呢?”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的不舍,期望子女能够多回家看望的心境,他们只能选择在家忍受孤独。亲情的缺失对于老人是十分残忍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亲人间隔多长时间会过来看望自我,有一位老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热泪盈眶“俺有一个亲姐姐,早就没了,算算得走了十年了,嗯……俺姐姐……走了十年了,已经走了十年了”老人哽咽着说。我们感到十分愧疚,一位近八旬的老人在我们面前潸然泪下。我们又感叹,亲情对于每个人是何等重要,更何况是无依无靠的老人。

五峰山街道东马庄村的空巢老人大多经济拮据,生活状况较差,对于疾病治疗的医疗费用无法承担,只能选择自我调养,又由于老村庄较为偏僻,疾病不能及时正确的医治,更是加重了村庄中空巢老人的生活压力。好在当地政府进取关怀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才使得当地的空巢老人对于生活仍然坚持进取的生活态度。关怀空巢老人,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无疑是当代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政府方面说,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资料。从根本上说,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长期协调和配合。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加强农村社区引导,同时更应整合社会资源,为空巢老人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重视家庭赡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政府加大扶贫力度……

4.“空巢青年”生活调查报告 篇四

“空巢青年”正成为社会议论的热词。这一人群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他们之中的有些人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打拼,与亲朋好友联系减少,成为一个个孤岛。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则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和艰辛。那真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吗?

近日挖财、百度外卖联合发布《“空巢青年”生活报告》,通过对23-36岁独自在一、二线城市生活且有独居特征的年轻人的消费、理财数据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重点揭示他们与“非空巢”青年在生活态度上的异同。报告显示,很多空巢青年的生活“孤独而又灿烂”,他们对生活品质有着自己的追求——愿意花钱去住更好的房子,在美食、服饰、数码产品上的单笔消费也更高。

挖财和百度的这份报告显示,“空巢青年”的孤独感得分6.35分,“非空巢青年”得分4.34分。数据分析师们发现,并不是城市越大越孤独,重庆、东莞、北京的年轻人是孤独感最强的,而杭州在城市排名中仅排第六名。“空巢青年”在独处的日子里有自己的生活情趣,他们排解孤独的主要方式不是狂欢,而是阅读和看电影,选择这两种方式的比例分别高达40.01%、46.87%。有趣的是,不同城市的“空巢青年”也有不同的偏好,比如南京的喜欢养宠物,成都的爱旅游,杭州的爱美食。数据显示,高达46.7%的杭州空巢青年选择找朋友聚餐的方式排解孤独。

此前有媒体调查后说,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是“空巢青年”面临的两大困境,他们租住的地方往往远离城市中心与工作地点,每天的通勤成本甚至要四五个小时,他们没有闲暇也没有精力去社交或娱乐。

不过挖财、百度外卖基于大数据的报告显示,其实“空巢青年”对生活品质有着自己的追求——更愿意花钱租住好的房子,人均每月房租消费1355元,是普通青年的1.5倍;空巢青年中的有房人群,人均房贷月供为4241,是普通青年人均月供的1.9倍。

而且在决定继续留在大城市的“空巢青年”群体中,有74%表示正在攒钱买房。该数据高于普通青年,后者有61%表示正在攒钱买房,剩余的39%则没有买房的意愿。

报告主笔说,前述数据虽然有“普通青年房租低是因为两人平摊”的因素,但仍表现出空巢青年在住房上不愿意将就,这是对生活态度积极的表现。

在生活消费上,“空巢青年”除了和普通青年一样关心柴米油盐外,在美食、服饰、数码产品等上面的追求更高——这些子项目的单笔消费都高于“非空巢青年”。而且大数据显示,“空巢青年”更倾向于月光和提前消费,比普通青年更为任性。

或许这与他们的消费增长能力有一定关联。工资收入数据显示,“空巢青年”由于进入职场时间较短等因素,10.4万元的年收入比普通青年的工资年收入低1万元。但是从收入增长率来看,空巢青年三年内收入增幅53%,高于普通青年收入的增幅45%。

“他们在工作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报告主笔说,“空巢青年”点外卖的时间集中于19:00~22:00,要比普通青年的时间(17:00~19:00)更晚,这或许存在加班的因素。

但是在投资理财方式上,“空巢青年”并非都是冒进的群体,他们选择单一储蓄、股票等高风险投资的占比都较多,风险偏好上显现两极分化。而且有一个细节是,55%的“空巢青年”计划今年回家用一个月的工资孝敬父母,比“非空巢青年”高出七个百分点。

报告主笔援引人民日报的评论说,其实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其奋斗群像,“空巢”更是几代人的人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前,任何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积累生存技能、锻炼自理能力。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阅读:

1.大学生校园生活调查报告

2.2017大学生寒假生活调查报告

3.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调查报告

4.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报告

5.增城生活调查报告

6.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调查报告

7.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8.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9.巴黎人性生活调查报告

5.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篇五

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26498人,占总人口的12.7%,80岁以上老年人20xx人,占总人口的0。95%;五保、失独、空巢、三无、失能等五种老人5183人,占总人口的2.4%,9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238人,占总人口的0.11%。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共有5035人享受城乡低保。

全县现有留守儿童2789名,其中:男1460名,女1329名;单亲留守儿童1183名,双亲留守儿童1606名。按学段分:幼儿园264名,小学1993名,初中532名。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居住,或托亲戚朋友监护,我县留守儿童父母分布在青海、新疆、温州等全国各地,有的一年或几年不能回家与子女团聚。

二、“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据统计,和政县的农村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大部分没有收入,有经济收入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他们的经济收入也很低,而没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且供养费很低。空巢老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项,同时,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住所也十分简陋。

2、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全县的农村空巢老人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部分自理的占大多数。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对老人的日常照料较缺乏,致使不少空巢老人意外受伤、被偷、被抢、被骗、被打骂、受虐待现象存在,更严重的是,不少空巢老人生病时无人发现,疾病看护缺失比较严重。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调查显示,全县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患一种慢性疾病、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占据比例很大。空巢老人们还普遍反映求医看病比较困难,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致使空巢老人在生病时选择简单看看,吃点药,甚至不去就医。

4、心理孤独难受,终日难以释怀。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多数空巢老人认为难以承受,因此,这三方面的负担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表现在老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偏低。全县还有很大一部分行政村基本没有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也没有任何健身设施,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比例很少,或者有事才会联系,致使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较贫乏。

(二)“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

1、和政县属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多,耕地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为了生活,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长期或短期在外打工,形成了大面积儿童留守的现象。

2、和政县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具有经商和经营打锅盔等餐饮服务专长,他们中间部分人几年不能回家,子女长期留守在家。

3、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未建立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了解不够。个别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处于瘫痪状态,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部分社会团体和学校把留守儿童工作当做“额外劳动”。

三、对策建议

(一)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关爱救助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空巢老人所属的村(居)委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要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让他们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2、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二是以一个或者多个自然村为单位建立队伍,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足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关照,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让空巢老人从生活上减轻负担。三是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对于一些生活有条件和有重病在身的空巢老人,政府可以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供其生活,建立养老社区,以给这些老人养好身体,享受到快乐的晚年。

3、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尤其是老龄工作部门,要引导社区建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把关心空巢老人生活作为重要服务内容。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实施规范管理,切实加强社会调查,妥善解决社会从事养老服务所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努力为空巢老人服务,维护他们的权益。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及省教育厅、州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要求,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2、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和县教育局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台账,详细记录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

3、进一步加大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教育、关心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教育留守儿童珍惜时间、不畏困难、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6.中国空巢调查报告 篇六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取姚庄镇姚庄村、展幸村、沉香村、丁栅村、俞汇村等5个村的714名农村老年人 (≥60周岁) 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14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84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95.8%。684名农村老年人中, 空巢老人338名, 非空巢老人346名。338名空巢老人中, 平均年龄71.7±13.9岁, 男195名, 女143名;丧偶93名, 未丧偶245名;小学及以下文化298名, 初中及以上文化40名。346名非空巢老人中, 平均年龄72.2±14.1岁, 男202名, 女146名;丧偶97名, 未丧偶249名;小学及以下文化304名, 初中及以上文化42名。两组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一般方法

用相关量表对所有老年人进行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评定, 并对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评分加以比较。

1.3 调查方法

所有问卷均由调查员对老年人进行一对一的现场询问, 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 神智或口齿不清者不予调查。所有调查员调查前均经过统一培训, 在调查时, 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对容易产生歧义的条目做统一说明, 以匿名方式完成, 当场收回。

1.4 调查问卷[1、2]

1.4.1 生存质量评定

采用国际通用SF-36量表, 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加后计算共得到8个维度, 即生理职能 (RP) 、生理功能 (PF) 、躯体疼痛 (BP) 、总体健康 (GH) 、活力 (VT) 、社会功能 (SF) 、情感职能 (RE) 、精神健康 (MH) 的分值, 从8个维度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和评价。以上8项指标, 每个维度的评分为综合评分, 得分越高, 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 生存质量越好。

1.4.2 生活满意度评定

采用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国际通用LSIA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量表, LSIA由20个问题组成, 答卷的最高分为20分 (满意度最高) , 最低分0分 (满意度最低)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农村空巢老人和非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

农村空巢老人和非农村空巢老人在躯体疼痛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7个维度的分值, 农村空巢老人显著低于非农村空巢老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农村空巢老人比非空巢老人损害更严重。 (表1)

2.2农村空巢老人和非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评分低于非农村空巢老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2)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 有效的社区管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3], 本研究提示, 农村空巢老人比非空巢老人各项健康功能损害更严重, 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农村空巢老人, 提示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应加强一定的社区管理, 进而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及生活满意度。

农村老年人, 由于劳动能力的逐渐丧失, 缺少了必要的经济来源, 对子女养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4]。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 得不到及时的照料, 而目前新农合报销的医疗费用仍然较低, 由于担心就医花费, 他们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 健康恶化, 从而可能导致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两个维度的评分较低。总体健康维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缺乏家人照顾, 身体健康不佳, 从而对自身健康评价较低。

农村空巢老人没有城里的老年人较多的娱乐和健身场所可供他们消遣, 也没有广泛的社交圈, 他们大多都说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信息闭塞, 接触不到外面丰富的生活, 社会交际和休闲娱乐减少[5], 加之子女不在身边, 心里话没处诉说, 身边缺乏家庭的温暖, 没有子女或其孙辈可以照料, 感觉自己未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 所以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 既而出现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情绪, 所以会在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的得分较低。农村空巢老人由于长期生存质量较差, 严重影响了其对生活的态度, 从而使其生活满意度评分较低。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 政府职能部门应增加政府投入, 逐步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尽快实施农村养老金制度, 解除其就医和生活的压力;建立一定数量的农村老年人喜爱的健身及娱乐设施, 鼓励空巢老人多交朋友,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 所以要鼓励农村空巢老人和邻居、亲戚、朋友多交流;社区及村组干部应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技巧及知识, 及时地疏导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解决其实际困难, 努力增加其生活乐趣, 从而增加其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 既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田振, 郭伟, 张科学, 等.社会转型期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06) :820-822.

[2]朴松林, 李小学, 金星进, 等.南通市城乡80岁以上老人生存质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8, 24 (04) :490-491.

[3]楼朝飞, 陈邦余, 朱争鸣.社区管理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9, 16 (06) :61-62.

[4]何资桥, 曹中平.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05) :532-534.

7.长春市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篇七

1. 调查象:

本调查别选取长春x县xx村留守作本调查案

2. 调查:

本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调查涉及农村空巢状况、需求、医疗及社保及所养面存问题及策思考等入户典型调查农村状况、医疗保障、养现状精神文化四面采用结构式访谈入户典型访问20户

二、基本情况

长春市老龄人口已达到1306384人,占长春市人口比例的13.75%,其中丧偶、独居的空巢老人为29456人。

空巢(说指60周岁〔含60周岁〕)已经社普遍关注社问题据完全统计 全县60周岁(含60周岁)共57670其留守达40369占全县60周岁70%其男性数17244性数23125受教育程度情况其文盲占总数61.7%受教育占33%受初教育占4.6%受高教育仅占0.7%;身体健康状况能自理且能事较轻农占总数78%半丧失劳能力占总数15%基本丧失劳能力占总数7%;经济源情况靠供养占81.9%自供养占9.7%社扶助占8.1%

三、空巢现状与问题析

(一)部门留守仍需要体力劳

外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由于相收入高且部都自家庭要供所部要靠自身劳维持平计据调查部留守事体力劳仍要承担农业产重担面事农业产增加家庭经济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支减轻负担另外面绝数想给自田丢荒所坚持事农业产由于身边许重农要雇本比较高进行田间管理

(二)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量外务工家庭养功能弱化需要亲情慰藉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龄增各种身体器官衰弱某些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照顾目替代位置由于外除春节或清明节能几外基本能家与团聚甚至几没家难免孤寂通空巢调查析80%外务工经给父母打电电与交流沟通主要式精神慰藉甚至连些基本精神慰藉都没尤其病需要陪同医院治疗身边靠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孤独助丧偶更加艰难

(三)留守医疗卫状况仍容乐观

留守担病病几乎导致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患慢性病比例较高农村基本进行体检觉舒服候才看病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改善农村口医疗保障由于相关律规完善及基层实施环节素影响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发挥应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封顶制度制约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患病实质帮助非限由于经济收入高病医。

8.实践报告 关注空巢老人 篇八

今年是我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与以往一样有假期作业,而与以往作业不同的是以前都是发好多卷子,而在大学里是让你去亲身体验去实践,去接触社会,去锻炼自己。这个作业可以到很多地方去实践,如:超市、饭店、工厂等。不同的选择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而我没有选择去这些地方实践。我要有一段不一样的回忆,而我这篇实践报告的主题就是关注空巢老人。

现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了,社会上也开展了很多关爱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动。由于他们的子女在外工作,长年不能回家探望老人,导致老人孤独无助。虽然能在钱财物质上满足他们,可老人要的不止是这些,他们更希望过节的时候,儿子、女儿、孙儿们能围绕在他们身边,一家人在一起开心过节。

现在接着学院布置的这个作业去关心老人,去帮助他们。临近过年了,我们村就有这样的老人,于是我决定去帮助她。老人家的子女常年在外面做生意。根本顾不上她,更别说回家来看看。只是给她钱和东西。妈妈就经常给我和姐姐说等以后她和爸爸老了以后他们什么都不要就是希望我们以后能多回家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妈妈说一家人在一起能多陪他们,就是我们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妈妈说人一老就害怕孤单,害怕安静。人多热闹他们就心安。我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老人的家里。老人是在田地里住。以前有一片果园,现在岁数大了,果园没有了,田地也租给别人了。只是在地里居住了。他们的房子不好里面却什么都有。老人家说儿子经常说要给重新盖房子,只是老人不同意。儿女在外挣钱不容易,现在就挺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顿时我鼻子一酸,确实老人家什么都有,冰箱、、电视、满屋的东西,还有以前装粮食的那样的大缸。屋里被装的满满的。虽然只是陈旧的家具。说了一会儿话,我就开始帮老人擦擦桌子,打扫打扫卫生,提了点水,弄了弄院子。院子里有很多杂物。有树有家禽。也许是老人害怕孤独,用这些来打发时间。我一边干活一边陪老人说话。看得出老人很想她的家人们,不停地念叨。时间过得很快,一天时间已经过了一大半。我的工作开始收尾了。从老人的脸上看到她很满足。不停的展露笑容。我和妈妈要回家的时候老人不停地拉我们。她好像害怕了。安慰了好一阵我们才走了。老人目送了我们很远。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是多么的容易满足。

希望广大人群用感恩的真情,温馨的话语,宽广的胸怀,平凡的举动,无私的付出,真诚的服务,呵护每一位空巢老人。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温暖老人奉献一片爱心。关爱老人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电话,一封家信,字字句句显孝心。让我们常怀尊老之情,倡扬敬老之意,常兴爱老之风,常尽为老之责,常办利老之事。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由孟子说的话就告诉我们在孝敬自己的长辈的同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

9.中国空巢调查报告 篇九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包头市青山区48个社区中随机抽取2个社区547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入选条件: (1) 包头市青山区所选社区常住居民中截止2015年1月满60周岁、与老伴同住或独自居住的空巢老人。 (2) 要求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意识清楚, 可用言辞表达。 (3) 有阅读能力或者能与调查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并知情同意配合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首先根据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冯正仪教授[3]编写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中的居民需求调查表为基础, 自行设计较为科学完善的调查问卷, 由系统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 调查的各阶段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本调查共发放问卷547份, 回收有效问卷547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 调查内容

(1) 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水平、医疗保险状况等。 (2) 患病情况: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性关节炎等。 (3) 护理需求:健康指导、社区紧急事故的救护、定期体检、上门诊疗服务、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家庭访视等。 (4) 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经济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医疗保险等。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双录入制录入Epidata数据库, 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 采用X2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47名老人中男250名, 女297名;年龄≥60且<70岁者占55.2%, ≥70且<80岁者占26.8%, ≥80岁者占16.0%;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高中为主, 分别占19.9%、39.9%、17.4%;职业以工人、干部、其他为主, 分别占53.9%、18.6%、18.6%;月收入以>1500元为主, 占41.1%, 医疗保险以市医保为主, 占80.6%, 自费占9.9%, 其他占8.5%。

2.2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情况

547名老人中共264人患病, 占48.3%。其中患病排前五位的是高血压、骨性关节炎、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见表1。

2.3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情况

从包头市青山区各社区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状况的比例中可以看出对定期体检的需求最高, 上门家庭访视的需求最低。见表2。

2.4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医疗保险等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2.4.1 空巢老人慢性病预防宣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为工人、收入越低的空巢老人更希望慢性病宣教。见表3。

2.4.2 空巢老人定期体检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的空巢老人更希望定期体检。见表4。

2.4.3 空巢老人生病时上门护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患者、公费医疗的空巢老人更希望护士上门服务。见表5。

2.4.4 空巢老人社区紧急事故的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的空巢老人越希望紧急事故的救护。见表6。

2.4.5 空巢老人常用急救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的空巢老人更希望学会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见表7。

2.4.6 空巢老人护士上门家庭访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低、慢性病患者、公费医疗的空巢老人更希望护士上门家庭访视。见表8。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较低, 被调查对象547名老人中, 有264名患病, 患病率为48.3%。李志菊[4]报道合肥市空巢老人患病率为67.5%, 李芳[5]报道兰州市城关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3.96%,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比较,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低, 这可能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生活压力、生活习惯、医疗保险等因素有关。在患病种类中, 排前三位的为高血压、骨性关节炎和糖尿病, 与其他城市相同。调查结果显示,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要求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老人们对生活质量倍加关注, 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 使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形式更加多样化和迫切。本研究结果显示, 547名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中需要定期体检者占80.1%, 需要社区紧急事故的救护者占81.0%, 需要了解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者占79.7%, 需要上门进行诊疗服务者占76.2%, 需要慢性病预防宣教者占73.9%, 需要上门家庭访视者占65.0%, 因此, 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高, 政府应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通过学习、培训等各种方式来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质量, 多开展健康宣教、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指导、定期体检和上门家庭访视等社区服务来满足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 进一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而且患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更高, 很多国家认为社区是慢性病防治的最好场所。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对包头市青山区空巢老人社区护理需求都有一定的影响。干部职员和医务人员希望上门护理、定期体检、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 这与其具有自我保健意识, 能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有关;年龄越大、文化程度高的、公费医疗的空巢老人希望上门家庭访视、护士上门护理、社区紧急事故的救护, 这可能与患病时子女不在身边, 缺少陪护, 经济压力小有关;文化程度低、自费医疗因为缺少医疗保障, 更希望较为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所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差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探索新的模式来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腊梅, 路丽娜.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现状及对策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8) :1707-1709.

[2]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2, 51 (2) :31-38.

[3]冯正仪, 张玉梅, 沈慧霞.上海社区老年护理工作内容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3) :27-29.

[4]李志菊, 胡志.合肥市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医学, 2009, 30 (10) :1212-1215.

10.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篇十

街道上,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迈着急匆匆的脚步,为了生活打拼。远处,几个孩童在追着踢一只足球。转个弯,拐过楼,就在街道的另一边,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说着昨天的天气和儿女,这是他们永恒的话题,他们用昏花的眼睛注视着不时走过的路人,好像离这个社会很远……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

郭奶奶们的日常生活——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之一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郭少华就是这样一位空巢老人。她是很多空巢老人的一个缩影。

7月13日,在中华巷社区,记者正好赶上社区工作人员看望郭少华老人。

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前不久摔伤了胯骨,做了一次大手术。来到一幢居民楼前,上了三楼,敲了半天门,一位头发花白的清瘦老人扶着墙开了门。

74岁的郭少华老人艰难地挪动着身子,慢慢地扶着桌子,从老人紧紧皱着的眉头可以看出,每一次挪动,老人都要忍受巨大的疼痛。

老人家里到处都是喝过的一次性杯子,衣物也散落在沙发上,简直没有落脚的地方。老人歉意地说:“儿子回来过,他现在给我联系敬老院去了,你们将就着坐一下,家里乱,我也没办法收拾。”

记者注意到,老人的窗前贴着一张纸,纸上大大地用黑色字体写着三个字“关电灶”。这是老人的儿子怕她忘记关电灶特意写上去的。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没摔伤前是个非常干净利索的人,平日里买菜、做饭都不成问题,家里也是窗明几净,地板擦得格外亮。

“奶奶,你怎么不小心摔倒了?”记者一问,老人显得很懊恼,简直快哭出声来了:“我就不应该出去,我不小心摔伤了,给儿子带来了这么多麻烦。”

原来,老人在34年前就失去了丈夫,当时,儿子只有6岁,为了儿子,当时只有40岁的郭少华没有再成家。

孤儿寡母,两个人的生活着实不易。为了把儿子拉扯大,郭少华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她在福利院帮着看孩子,在工地上帮着做饭,辛苦挣来点钱,才能给儿子吃口饱饭,娘俩没有房子,住过窝棚……

看到母亲的辛劳,儿子小学毕业后就坚决不肯上学了,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和妈妈。儿子从小就开始卖水果、洋芋、烤红薯,还摆过地摊。“娃娃也是为了养家,没学上文化。”老人遗憾地说,“现在他也没有正式工作,在兰州打工经常不着家,这次我摔伤了,娃娃回来了,又让娃娃花钱了,还耽误娃娃挣钱……”老人说起这些眼泪快掉下来了。

老人现在每月有五百多元的补助,还有低保金,生活还算过的去。

“还是好心人多。”说起自己摔伤的事,郭少华老人这样说。老人患有白内障,视力很差,可是呆在家里很孤独,就想出去转转,结果在小游园不小心一脚踩空摔倒了,是路人发现后把她抱起来送到了家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帮着把她送到了医院做了手术,还通知了老人的儿子。

说到这里,老人拿出了一包袜子硬要送给社区的两位女同志:“我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这几双袜子你们拿着穿穿……”

“我出院在家里的这个月,儿子做饭给我吃,他有时候气得骂我,说‘不让你出去你偏要出去’。我理解他,他脾气发完了也就好了。我受了那么多苦把他拉扯大,他也疼我……可是我不能天天靠他呀,他也得出去挣钱啊,我想去敬老院,听说敬老院也不错。”

“儿子平时最担心我出门,怕我出意外。可我一个人孤独得很,早上喝上一碗奶茶,中午吃上一口馍馍,不饿就行,我就不想一个人在家里,老是在外面转,听听别人在聊什么,看看公园里的花草,天黑了我就回家睡觉。”

我们走的时候,老人的儿子还没回来,他去联系敬老院了,老人因为怕连累儿子,要求去敬老院,在那里至少一日三餐有人管……“我想儿子的时候就给他打个电话,能听听他的声音,就像见了面。”

的确,对那些身体有病的空巢老人来说,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

对自己有信心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

可是有的空巢老人却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得很妥帖。

见到马生荣老人时,他正和一群老人在树阴下乘凉。

年轻时学医的马老很注重身体健康:“生命在于运动,要对自己有信心。”三年前,老伴去世,马老成了空巢独居老人,可他不想和儿女住在一起,他说:“儿女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也是一大家子人,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每年春节,是一大家子人相聚的时间。

马老一天的主要事情就是锻炼。

“人老了,没瞌睡,我早上5点就醒来了,醒来后我不急于起床,就在被窝里锻炼。做一做老年操,按摩鼻子、眼睛、太阳穴、手臂。正式起床后,我就锻炼腿,踢一踢、蹬一蹬,活动一个多小时,我就出门了。外面的空气好,出去呼吸点新鲜空气对身体好,就算是下雨,只要雨不大,我还是打着伞出去。我给自己规划了五条路线,沿着这五条路线走,来回需要三个小时,边锻炼,边看风景。”

马老是个乐观的老人:“我心里有事也从不多想,因为想了也没用,思想要乐观,生活简单、朴素。”马老的早餐是牛奶鸡蛋,晚上自己下面条吃。“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别给儿女添麻烦。”马老去年生了一次病,要靠双拐才能行走,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老人坚持锻炼,现在,腰腿好了,扔掉了双拐。马老说:“人老了有病不要怕,要有决心、有信心……”

想办法打发日子

一个人的日子孤单又漫长,今年87岁的金奶奶是典型的空巢老人。她老伴早逝,有一子一女,都不在她身边,身体还算硬朗的她独自生活在一套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单元房里。

金奶奶家是两居室,窗户玻璃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屋子里的光线很暗,一张床占去了房间的大部分,床上堆着很多被子,布满了灰尘的床头柜上摆着几样常吃的药和一台现在很少见的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我从企业退休,如今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这些钱对我来说足够花了,我的生活没问题!”金奶奶说。

金奶奶的儿子每个月从大通来西宁看望一次母亲,电话则是天天有。金奶奶是个要强的人,她说:“我尽量不让儿子来看我,给他减轻负担,他那里也是一大家子人。”一日三餐,金奶奶自己简单做一点:“早上蒸鸡蛋,中午米饭,晚上做点疙瘩汤。”

金奶奶每天必做的事就是开着电视和同院的吴奶奶聊天,可是吴奶奶记性差,好多事情记不得了。两个人聊着聊着,吴奶奶就会问:“我有几个儿女啊,是三个还是四个,我家住哪里啊?”“我的记性比她好,到了时间,我就把她送回家。”金奶奶骄傲地说。

70多岁的史奶奶每天和老伴分头在小区里散步,不到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想回家。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小游园里,望着满园景色和来去匆忙的路人发呆。“家里也冷清,老伴耳聋,说话太困难。”史奶奶有5个孩子,只有在周末时有的儿女会过来看看,“孩子都忙,我不能老拖累他们。”

这些老人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空巢老人,他们生活能自理,也有退休金,但心里孤独和寂寞。

孤独,空巢老人的心病——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之二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学习、教育子女上,却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老人……

“我不怪他们”

这是一间收拾的非常整洁的屋子,房顶和四周的墙壁显出斑驳的样子,显然很久没有粉刷过了,屋子里的家具也很陈旧,虽然上面的油漆已经脱落了大半,可是依旧被擦得非常干净,桌子上几盆常见的花,迎着一楼仅有的一点阳光,顽强地生长着。这就是郎佩茹老人的家。在尕寺巷社区,大家都叫她老奶奶。

别看老奶奶已经84岁了,没想到,她还抓过小偷。

两年前的一天,两个男青年在院子里找人,老奶奶见了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就在说话的当中,他们中的一个乘机溜进了老奶奶家。老人觉得不对劲,连忙回家,看见床上放着一把菜刀,柜子上的两块钱不见了,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正准备出门,老人一把抓住他,问:“你在我家里干什么?”男子威胁说:“你不放手我就砍死你。”老人一点也不怕:“你砍吧……”任凭男子怎么挣扎,老奶奶紧紧抓住他不放,这时,楼上的邻居拨打了110,警察赶来后直夸老人勇敢。

老人没有子女,年轻时收养了一子一女,现在他们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很多年没来看过我了,我们没有什么来往,有时候很伤心,可是想想我也不怪他,现在就算是亲生的儿子,也不一定会来看我。女儿还好,每年来一次,给我把床单和沙发套这些大件洗一下,我自己的衣服还可以自己洗。”说起儿女,老人很豁达。

为了省煤,她用早上的一炉子火做好一天的饭。早上做米饭,中午随便吃点馍馍。晚上就用开水泡米饭、吃剩菜。“一年下来,我的取暖费至少要1000元。我平时舍不得用煤。”“卢沟桥事变那年,我和家人一起从上海逃难,路上我和家人走散了,从此再也没见过我的亲人。我没有亲人,我最怕过节,别人家都是团团圆圆,可是我二十多年来一直就一个人……”一提起此事,老奶奶十分难过,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吃过早饭,老奶奶要去院子里拾垃圾。

这是一位可爱的老人,她坚强乐观,用每个月二百多元的低保努力维持着自己的生活。

老人在老伴去世后一直独自生活,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我有衣服,不用买,还能穿。”老人说着,扯了扯自己的衬衣,衣服上面有几个小洞。“不过我的毛衣全部烂了,还有一件可以穿。”老人的衣服全部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叠放在柜子里。两床蓝底白花被子也很干净,全部叠好放在床上,还被老人细心地用毛巾包着。

老奶奶告诉记者:“我出来进去总是一个人,习惯了,邻居们对我都很好,他们可能是怕我闷,喜欢和我开玩笑。”

社区就是她唯一的依靠。老人说:“社区就是我的娘家,我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上次电视坏了,也是社区找人给我修好了。”

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喜欢这位坚强乐观的老奶奶,她们下班后路过老奶奶家时总要朝屋子里招招手,因为他们知道,孤独的老人这时总是在窗户边微笑着看着他们。

好在现在她的身体挺健康,到了晚上,还能在灯下穿针,看报纸。临走时,老人紧紧抓住记者的手说:“你一定要常来啊,来看看我……”眼泪在她的眼眶里打转。

盼着儿女来看我

下午的阳光斜射过来,穿过阳台昏黄的玻璃之后,已经不再那么刺眼了。

在刘奶奶五十多平方米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刘玉珍老人:“人老了还能有什么盼头呀,瞎过呗!”74岁的刘玉珍老人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空巢老人的心态。家住尕寺巷的刘玉珍老人是一位空巢老人,她的丈夫去世快三十年了。这么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挖土方、干体力活把6个儿女拉扯大了。供他们上学、给他们找工作、结婚,等忙碌完了,自己也老了。儿女们工作忙,每个星期来看她一次,每次都提着好吃的,“以前生活困难,想吃好点没有条件,现在生活好了,可是好多东西吃不成了。”因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她要忌口。

刘奶奶最高兴的事就是儿女们来看她,说起儿女,刘奶奶一脸的高兴:“我的娃娃们把我领上飞机也坐了、北京也浪了、澳门也去了,我还是挺幸福的。”刘奶奶每个月有五百多元的退休工资,儿女还给她钱,钱是够用了。可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心里发急、发慌。

和记者聊天的时候,刘奶奶手里捏着一顶凉帽:“你看,家里我一个人坐不住,想出去走一走,孩子们都有工作,都忙,周末回来看看我后就都各自回去了,平日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我一般都是转到天黑才回来,随便吃点就睡。”

得为儿子想办法

有的空巢老人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可是,他们还不得不为生活困难的儿女想办法。记者见到张生兰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弯下腰在垃圾箱里找饮料瓶子。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今年65岁的她原本和丈夫相依为命,丈夫退休后又在一家单位看门房,每月有五六百元的收入。日子还算过得去。3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张生兰一个人。为了生存,张生兰把房子收拾了收拾,自己住一间,把其他两间租了出去,“这样能有点收入,我的两个儿子都没有房子,小儿子今年35岁了,还没说上媳妇,我得为儿子想办法呀……”张生兰摇摇头说:“我的腿脚不好,还要看病抓药,我心里急啊……”

“我们院子里有好多人帮我。”说到这里,张生兰的眉头展开了些:“有时早上我开门,看见邻居把不用的书报放在我家门口,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张生兰家里的房客告诉记者:“老太太很可怜,儿子已经好几年没来看她了,偶尔打个电话回来,还要在电话里和张婶吵架,埋怨张婶……”

还是自己过舒心

在虎台小区,退休老人王勤正在家里画画,除了书桌以外,家里的家具全都蒙着一层灰尘,盆子里的花草也蔫了,因为很久没浇水了。王老的衣服上还有些油渍,可是王老的脸色和精神状态很好。

王老也曾尝试着和儿女们一起生活,可是,生活在一起总是有些不方便。王老告诉记者:“自从6年前老伴去世后,我和儿子一起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身上,总是有很多我看不惯的地方,我最痛恨浪费,有时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那些剩下的菜他们就要倒进垃圾篓,我不让倒掉,下顿热热再吃,可是他们说什么吃剩饭有害健康,不听我的。这让我非常生气,结果弄得大家不高兴。”

“儿子一家住在我这里,说是给我做伴,可是我很累,我得为他们准备中午饭,我孙子总是嫌我做的饭不好吃,一吃饭就要下饭馆,儿子竟然就依着他,我更是看不惯……住了两年,我要睡觉,他们要看电视,我起床了,他们睡懒觉不起床,也可能是我这个人脾气不好,时间一长,大家都不自在,后来儿子一家搬走了,我还觉得轻松了,想吃自己做点,不想吃就凑合一下。我也不整天呆在家里,早上出门打太极、上老年大学学书法,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日子安排得很紧凑。”

“我不和儿女一起住,现在他们能够经常来看我,给我做做卫生、陪我说说话,我就满足了。”王老说。

想和人说说话

“我最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我的5个儿女全围在我的身边,还有那些孙子外孙,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说话,我插不上嘴,可心里高兴。我也最怕过年,过了年娃娃们全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心里空啊,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想哭……我真怕哪天我突然死了都没人知道……”

今年70岁的王秀兰老人独自生活着,老伴去世已经十几年了,儿女们纷纷长大离开了家。两居室的房子里堆满了东西,“我总觉得这些东西还有用,就没舍得扔,儿女们每年回来总是埋怨我把家里弄的像个废品收购站。”老人无奈地说。

“5个儿女,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两个在外地,其他的三个虽然在青海,可是都在州县工作,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儿女们对我好,我没有工作,他们总是打电话或者寄钱给我,让我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我一个老太太,对穿衣服和吃什么都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了,就想和人说说心里话。”

“我有高血压,眼睛也不好,不敢一个人出门,整天就是看电视、躺在床上发呆。”王秀兰老人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空巢老人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独居的老人,他们的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又先走了,平时在家连个说话的都没有,他们甚至把活着就当成挨日子,活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老人最需要社区的帮助,也最需要社会的帮助。

关爱老人,社会在行动——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之三

养老,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当爱簇拥着每个需要帮助的人时,无论是否有亲缘关系,都会因为这份付出变得幸福。

老年公寓挺不错

“我有4个儿子,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们拉扯大,现在我们老了,不能要求儿子们同样照顾我们,因为他们要生存,要竞争。”崔老挥着手、快人快语地说。今年74岁的他,是一名离休干部,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他的身上至今还留着弹片,他举手投足之间,不免让人想起《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男主人公石光荣。

作为离休干部,崔老每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加上老伴的退休工资超过了六千多。可是他和老伴作为空巢老人,也深深体会到了“老来难”。“老伴身体不好,做不了饭,我做饭也不容易啊,不是切了手就是烫了手,做多了,吃不了,摆在眼前的这一日三餐就成了问题,我和老伴拿着饭盒去饭馆买,日子久了,附近的饭馆的人都认识我。”

经济方面不成问题,可是生活中实际问题还是真切地摆在眼前。

崔老家先后请过三十多位保姆。其中的一位小保姆给崔老和老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们请过一个小姑娘,人很勤快,饭也做得好,每天四菜一汤地做给我们吃,我和老伴高兴极了,把她当做自己的孙女一样对待,给她买衣服、送礼物,希望她能和我们做个伴,干了一个月,小姑娘提出要回家看看,结果一走就没了消息,我们担心她出意外,四处找她。原来小姑娘根本没回家,她直接到饭馆当了服务员。”

找到小姑娘后,她说:“你们对我确实好,可是我在你们家里觉得孤独,和你们老人没话说,这里工资是低,可是有同伴可以玩,有话说。”这次以后,我和老伴伤了心,再也没找过保姆。近七年来,崔老和老伴先后去过成都、北京、上海等地的老年公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养老方式作了一些调查。“成都的老年公寓搞得真好,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的需要,环境是园林式,住的是标准间,伙食是四菜一汤,生活有规律,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就是扣子掉了服务员也会给你细心地缝上,还有医护人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进行监护,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每天睡过午觉后,我们就去茶园喝茶,一大群老年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好像一个大家庭,真热闹,我心里快活啊……”

日间照料中心:空巢老人的又一个家

白天在社区接受照顾、参与一些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这又是一种新的养老方式,今年6月1日,西宁市城北区生物园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了。

这是我省首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进门,如同走进一户人家:四室两厅、160平方米的房屋被非常用心地设计过,整洁而温馨。这里有客厅、餐厅、卧室、厨房,还有种满花的小花园,天气好的时候,老人可以在这里晒太阳。和家里不同的是,这里的客厅是老年人的活动场地,一面墙宽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旁边还有报刊架,老人可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书、读报。一旁摆着自动麻将桌,供老人们打牌、下棋、玩扑克。在四个大小不一的卧室里放着十张床,雪白的床单、被子、毛毯一应俱全,每个卧室都有一台电视,床头柜上摆着精致的台灯。平日里老人们就在这里休息。两个卫生间分别装有坐便器和蹲便器,方便老人如厕。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们准备中午饭:米饭、带鱼、青菜。

“这里好啊,这里的年轻人对我们特别好。”73岁的张姨是空巢老人,她来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有一个多月了,“以前我一个人,吃饭就是凑合,不饿就行。到了这里,吃饭按时,都是工作人员给我们端到桌子上,有礼貌地叫我们吃饭,吃过饭,我们就下跳棋、打麻将、读书看报,干自己喜欢的事。睡午觉的时间到了,又安排我去睡觉,下午按时叫醒我,吃药的时间到了,又把水和药递到手里,比儿女还贴心啊,晚上,工作人员就把我送回家……我心里可高兴了。”张姨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好。

63岁的颜启彪老人正在阳台上看报,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我来这里以后吃胖了,这里的书也好看。”

颜老师老两口和女儿住在一起,他的爱人还没有退休,因为脑溢血,颜老师的记性受到了一些影响,女儿怕他出门忘记锁门,或者找不到回家的路。这种情况下,颜老师不想出门了,就整天在家里闷着。时间一长,老人变得不爱说话了,女儿怕他寂寞,就养了一只宠物犬给父亲做伴,可是这些,都不能缓解颜老师的寂寞。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成立后,女儿动员父亲白天来这里,一开始,颜老师想不通:这不是把我往外推吗?动员了好几天,颜老师终于答应试试看:不适应的话就回家。

结果这一来,颜老师就不想走了,这里的这些书好啊,有历史的、文化的、养生的,他都喜欢看,做的饭也香,他每次都吃满满一大碗,下午还吃一顿加餐,睡了午觉后,工作人员还领着他出去遛弯儿,还带他参观了博物馆……来这里时间不长,颜老师的女儿发现父亲的心情开朗了,话也多了。

如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成颜老师白天生活的家,在这里除了吃饭、睡觉外,还有人陪他说话、陪他打牌,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了。

看到老人可喜的变化,女儿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签订合同,希望父亲每天都能开心生活。

“除了像颜启彪这样的常住老人外,还有不少老人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来这里。很多老人中午到这儿来吃饭,或者下午来这里看书、下棋、聊天。”生物园区社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就像托老所,儿女们上班时可以把老人送过来,下班后再接回去,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一种新的养老方式的尝试,目前还在摸索中,已经有10位老人入住,还有很多老人在观望。

今年西宁市要建30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的建设将采取先试点后推进的步骤,下半年全面建成。照料中心将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服务组织为载体,提供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对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采取无偿、低偿、有偿、义工等方式。

社区关爱很贴心

在社区里,空巢老人是社区工作的重点。“马爷一个人住,我们总是不放心,每天上班、下班总要过去看看。”中华巷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奶奶,你这几天身体怎么样,我们要来看看你,你不出门吧?”记者在石坡街社区采访时,社区书记王家香正给前不久摔伤了腿的曾植梅老太太打电话。

年过古稀的空巢老人曾植梅因为意外摔伤而卧床,在石坡街社区居委会的号召下,党员李国荣与老人签订了党员与残疾人一对一帮扶协议书。这样一来,老人不用出门,社区组织医生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还有康复训练。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大小节日,社区都会与辖区里的孤寡老人、贫困户、空巢老人一起过节。通过这些活动,老人们在感受喜庆气氛的同时,更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过年过节时是社区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他们给社区里的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送去生活必需品,还从辖区单位里争取资金给老人粉刷墙壁、购买取暖设施。

社区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琐事,但小事不小。在社区的帮助下,空巢老人们正是通过这些小事感受着浓浓的社区邻里情。

志愿者陪空巢老人聊天

今年5月,西宁虎台办事处医财西社区招募了一批青年志愿者,让他们和空巢老人结对子聊天。“当年我年轻的时候,长得挺帅的……”张老幽默的一句话惹得大家笑了,老人们给志愿者们讲他们的人生经历。“老人饮食要清淡一些,晚上不能吃太饱……”两名志愿者给一位老人讲起了保健知识……

青年志愿者和老人们聊着。老人们神采奕奕,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有些不爱说话的老人听志愿者们说学校和家乡的事情,不时捂着嘴笑着。一位老人说:“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我们年轻时候的样子,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少。”

这个社区组织辖区20位空巢老人与志愿者结对子。两名志愿者对应一位老人,签爱心服务卡,结成对子。志愿者每月最少要到老人家中走访两次,陪老人聊天,将老人的困难和需求反馈到社区,帮助老人清理卫生、整理家务。社区每月还会开展一次社区空巢老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交流谈心活动。

11.中国空巢调查报告 篇十一

为关爱空巢老人,及时了解全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倾听广大空巢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探讨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生活困难,进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大庆市妇联于6月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我们在行动”暨我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调研活动,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医疗、养老、关爱等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以访谈,对503位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一个较为真实客观的呈现,并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式,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市“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一)“空巢老人”概况

据老龄委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总人口281.6万,60岁以上老人30.5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0.8%;80岁以上老人3.8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3%;100岁以上老人38人。全市“空巢老人”共有90538人,占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的29.7%。

本次调查的503位空巢老人中,属于城镇户口的355人,占70.5%,农村户口148人,占29.5%。男性与女性空巢老人分别为249人与254人,占49.5%与50.5%。从年龄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四个年龄组,分别占21%、27.6%、23.8%、14.3%,60-64岁、85岁以上两个组分别占9.5%、3.8%。

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识字或识字少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分别占8.6%、28.6%、32.3%,三者合计占69.5%。

超过五分之三(60.8%)的空巢老人婚姻状况为已婚,其次为丧偶、未婚、离婚,分别占总数的33.3%、3.8%、2.1%。

空巢老人职业构成分布,两成(20%)的空巢老人没有固定职业,有稳定工作的老人主要以农民(22%)、中省直大企业职工(19%)、行政事业公职人员(13.3%)为主,文教卫生行业人员、其他、个体工商业主比例较小。

(二)“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

1.“空巢老人”的家庭状况

根据本次调查显示,85.7%的空巢老人有子女,14.3%的空巢老人没有子女或子女已过世。对于有子女的空巢老人,49.5%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与儿女一起生活,41.9%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8.6%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在一起无所谓。不能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有47.6%是因为生活习惯与子女分开居住自由,21.9%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12.4%是因为经济原因子女无能力照顾,另分别有8.6%、7.6%、1.9%是因为家庭成员关系处理不好、子女不在本地和子女不愿意。虽然不与子女一起生活,但67.6%的空巢老人都为子女照顾孩子,只有10.4%和35.2%的空巢老人不愿意帮子女照顾孩子或身体不好力不从心。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未与子女一起生活的空巢老人就子女探望频率和电话联系情况进行了统计,54%的子女半个月、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才探望父母一次;62%的子女电话联系父母并不频繁。

2、“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

空巢老人主要生活来源54.2%依靠退休金或养老金,其他生活来源依次为儿女供养19%、务农13.3%、其他7.6%、社会救助4.7%和打零工1.2%。其他经济来源包括:亲友资助、出租房屋租金收入、配偶退休金或抚恤金、土地转包或出让。有21.9%的空巢老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生活窘迫,42.8%的空巢老人认为收入刚好满足日常支出,但前提是不能患病、不能投入其他娱乐休闲消费。96.1%的空巢老人拥有自有住房,生活范围固定,基本生活设施及家用电器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但有35.2%的空巢老人对现有生活不满意或认为凑合过。

3.“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身体保健状况和精神生活状况)

(1)身体保健状况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与创新论文下一篇:比较教育学期末预测试题